孙中山纪念

2024-10-12

孙中山纪念(共3篇)

孙中山纪念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个人财经素养的重要性, 开始要求国家提供相关的教育与培训。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已将财经素养教育作为日常中小学的教学内容。笔者以为, 我国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可在寄宿制高中生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寄宿制高中生是中学生群体中的特殊人群, 与普通中学生相比, 较早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研究寄宿制高中生日常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 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 可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培养其生活理财能力, 提高其财经素养。

基于上述目的,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 对广东省中山市一所全寄宿制中学———中山纪念中学的高中生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 深入了解寄宿制高中生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数据, 在中山纪念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中随机选取2个班, 对6个班的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05份, 回收问卷305份, 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76份, 合格率为57.70%。我们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得出以下结论。

一、寄宿制高中生收入来源、构成分析

在中国社会背景下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 其经济来源基本依赖于父母。有些学生有少量的各种奖励、稿费收入等, 但金额和次数都相对较少。在中山纪念中学176个调查学生中, 有137个 (78%) 学生从未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 只有39个 (22%) 学生从事过勤工俭学, 其中28个学生从事过1次勤工俭学, 10个学生从事过2~3次勤工俭学, 仅有1个学生从事过10次勤工俭学。

在中山纪念中学, 住校生每月家长给的生活费最多2500元, 最少200元, 平均513元;零用钱最多1500元, 最少为0元, 平均为113元;住校生每月可支配金钱最多为4000元, 最少为200元, 平均为626元。住校男生每月平均可支配金钱为657元, 女生为582元, 高于女生。城市户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零用钱以及每月可支配金钱分别为:522元、116元、638元, 均略高于农村户籍学生。

二、寄宿制高中生整体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分析

调查发现, 中山纪念中学的寄宿制高中生每月消费金额最多的是3100元, 最少的是190元, 平均消费金额为781元, 高于每月平均可支配收入 (626元) , 出现了超支现象。其中住校男生每月平均消费金额为778元, 女生为784元, 消费金额基本持平。全部抽样样本中31个学生的月实际消费金额大于1000元, 83个住校生介于600元到999元之间;62个住校生月平均消费总金额介于190元到599元之间。农村户籍高中生每月平均消费金额高于城镇户籍中学生。

寄宿制高中生每月消费内容主要包括校内伙食费用, 购买学习用品开支、课外书籍, 购买零食、衣物、玩具, 支付交通费、手机费等费用。表1就住校生具体消费构成进行分析, 表2、表3就住校生具体消费构成进行对比分析。

单位:元)

(单位:元)

(单位:元)

对比分析不同性别、户籍、年级寄宿制高中生各类消费支出, 我们可以发现:从户籍看, 农村户籍学生整体消费水平高于城市户籍学生, 城市学生除课外书消费超过农村学生之外, 其余各项消费支出农村户籍学生均高于城市户籍学生。原因可能是, 学校所在的中山市处于经济富裕的珠江三角洲, 当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高, 大量农民靠土地、厂房及个人物业的转让、租赁以及集体分红获得了丰厚收入, 农民普遍比较富裕, 收入高于城市普通工薪阶层, 消费支出也相对较高。从年级看, 低年级学生在课外书、交通费、手机通讯费、电影就餐、服装各个方面都高于高年级学生。从性别看, 男生仅在伙食和玩具消费支出上高于女生, 其余各项及消费总额都低于女生。

三、寄宿制高中生每月消费结余及理财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寄宿制高中生对生活开支没规划, 花钱无计划。以中山纪念中学为例, 每月生活费和零用钱实际超支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85%, 月末有结余的学生仅11%, 还有4%的学生每月全花光, 没有结余。大部分被调查学生每月生活费和零用钱超支的原因与父母的态度和要求有关系。调查数据表明, 只有9.66%的家长管理严格, 不允许超出, 超出部分要求从下月生活费中扣除; 73.86%的家长认为可以超出, 但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还有16.48%的家长不对孩子消费支出进行约束, 超支多少给多少。超过一半 (约51%) 的学生个人认为每月记账理财没有必要。事实上, 53.98%的学生每月没有记账理财;24.43%的学生偶尔记账; 12.50%的学生有时记账;仅有不到一成, 约9.09% 的学生每月记账。学生的理财意识薄弱, 20.45%的被调查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存款状况, 38.64%的学生大约知道;40.91%的学生清楚自己的资金存款状况。当每月消费有结余时, 超过一半 (约60.80%) 的学生把结余现金放在家里;只有14.77%的学生存银行; 7.39%的学生购买股票证券投资。其中, 20.45%的被调查高中生不清楚社会上各种理财投资渠道; 64.20%的高中生听说过一些, 但没有系统地了解过; 只有15.34%的学生很清楚社会上的各种理财投资渠道。他们对主要理财投资信息的了解渠道从高到低排序:家人、亲戚、朋友58.52%, 互联网48.30%; 广播、电视42.61%;杂志36.36%;学校17.05%;其他5.68%。这说明家庭和朋友对学生的理财意识影响大, 而学校发挥的作用较小。

调查也显示, 55.11%的家长经常教导学生如何理性消费;31.25%的家长有时有;但还有13.64%的家长根本没有对小孩进行消费教导。只有8.52%的家长经常督促孩子记账;73.86%的家长没有督促并要求孩子记账;17.61%的家长有时要求孩子记账。30.11%的家长不清楚孩子的资金存款状况, 还有39.20%的家长大约知道, 只有30.68%的家长很清楚。

调查还显示, 学校教育对中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力度不够。超过一半 (52.84%) 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消费投资的课程;47.1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而事实上其中91.48%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并没有上消费投资课程, 只有8.52%的学生上过相关课程。同时, 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对消费行为影响较大。60.80%的学生有时有同学朋友之间交流消费购物心得;14.77%的学生经常交流;有24.43%的学生没有交流。

四、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调查结论

通过对中山纪念中学寄宿制高中生的日常消费行为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从收入来源看, 相较于国外, 中国的寄宿制高中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 生活来源几乎全部依赖父母。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同, 寄宿制高中生每月可支配收入差异巨大, 收入最多为4000元, 最少为200元, 平均为626元。

2.从消费总水平看, 寄宿制高中生对生活开支缺少规划, 85%的学生花钱缺少计划, 每月生活费和零用钱超支。住校生每月消费总额差异很大, 最多是2950元, 最少是190元, 平均是781元。农村户籍学生消费总额高于城镇户籍学生。

3.从消费结构看, 寄宿制高中生每月消费构成主要包括校内伙食费用, 购买学习用品、课外书籍, 购买零食、衣物、玩具、礼物、交通费、手机费、电影就餐、日用品等11项支出。对各项消费支出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分析, 发现寄宿制高中生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和课外书费用为36元排在第8位, 低于购买零食66元、电影就餐62元、服装57元、交通费47元、日用品开支46元, 仅仅排在购买玩具游戏11元、购买礼物12元、通讯费用21元的前面, 说明学生的消费结构有待改善。

4.从消费心理看, 理性消费意识有待提高。比如自行购买饮食和零食首选原因中, 相当部分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好吃, 而不是食物的营养价值。从零食消费种类看, 营养价值较低的碳酸饮料、糖果等占学生消费零食的不小份额。14%的学生在购买日用品时首选原因是不作过多考虑, 很随意购买, 显示了他们的消费欠理性。自行购买课外书首选原因超过38%是为了消磨时间、休闲娱乐好玩, 而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在自行购买高端电子产品钱不够父母不支持时, 仍然有16.48%的学生选择不吃饭偷偷存钱;1.14%的学生选择向同学借款购买。从上述表现来看, 部分学生的消费心理有待家长和学校进行诱导, 使其转变。

5.从理财意识看, 寄宿制高中生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财经素养教育, 理财意识淡薄、知识贫乏、理财能力较低。一方面源于家庭教育和学校传统教育不重视, 对中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力度不够, 甚至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纵容;另一方面与中学生群体及个人自我意识淡薄密切相关, 相对于其他学生群体, 寄宿制高中生更加容易受到同辈群体消费理财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群体意识淡薄必然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二) 对策及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以期帮助寄宿制高中生树立良好的消费理财习惯, 提高其财经素养。

1.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和意识

青少年时期是建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关键时期, 应加强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从战略高度重视对青少年消费活动的指导,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理性消费理财观念, 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作风。

学生要认识到消费理财的重要性, 认识到消费理财是人生的基本生活技能和重要内容, 认识到学好消费理财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让他们适度学习投资理财知识, 体会父母工作生活的艰辛, 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不在生活消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

2.加强家庭教育, 教导和监督学生学习消费理财行为

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对学生消费观和理财观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消费时要以身作则, 从自身做起, 严肃自己的消费行为和言行举止, 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消费理财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教育。[1]

家长应鼓励孩子制订理财计划, 定期进行财务总结和预算, 培养孩子理财意识, 帮助他们熟悉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控制生活费用、交流消费理财心得等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教育和监督。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使其尽早懂得比较购物消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会理性消费, 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与浪费。[2]

3.加强学校财经素养教育, 合理引导高中生消费理财行为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财经素养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把青少年的财经素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并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来。针对青少年不懂消费和不珍惜金钱的行为, 学校应该尽早开设鼓励青少年从小树立劳动挣钱意识、了解金钱知识、保持勤俭美德等方面的财经素养课程[1], 使青少年获得正确的财经素养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 学校还要形成一整套系统化、循序渐进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随着青少年的年龄增长, 其智力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 财经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加深和改进, 合理、循序渐进的财经素养教育必将成为青少年形成理财素质、进行合理消费的有效途径。[3]□◢

参考文献

[1]邵帅.当代青少年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探析[J].网络财富, 2010 (19) :157~158.

[2]陈晓红.青少年理财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008 (15) :276.

[3]孙悦.青少年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特点及引导策略[J].青少年研究, 2008 (4) :17~19.

孙中山纪念 篇2

关键词:孙中山辛亥革命民主革命毛泽东三民主义

孙中山先生可谓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先驱,早在1905年孙老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又把这个纲领诠释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即三全主义。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这个纲领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中,至关重要。毛泽东所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核心所建立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是孙中山先生的支持者,伴随者。这也是毛泽东极其敬仰孙中山先生的原因,他推动了中国走向民主革命的大潮。

1925 年,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不久,毛泽东就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写道:“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文集》第1 卷,第15 页),这足以看出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尊敬。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让我印象深刻“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摘自《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通过孙中山,学会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谦逊、内敛。我觉得,作为一个政治家,谦逊是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在许多优秀的人物中,他们都有这个美好的品质。谦逊即谦虚和逊,在对待别人的意见时谦虚聆听,这样不会让一些忠言错过,而犯下大错,无论自己的地位有多高,都要保持谦逊,为人处世而是如此。谦逊的人,对待别人善于倾听,而不是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打断对方。谦逊的人往往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会帮助自己树立可靠的形象。

毛泽东那么尊敬孙中山,是有原因的。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喜欢那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我们所不具备的但是很想拥有的特质。我想,在孙中山的身上,毛泽东看出了一股强烈的爱国救国之情。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义。”(《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00 页)孙中山心中有国,面对中国的独特的国情提出了独特的纲领,这个纲领后来就是新中国的最低纲领,可见孙中山对中国理解之深刻,爱国之心之强烈。

还有一点关于孙中山的最伟大的贡献—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一次具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国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华民族振兴中华提供了武装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实践,并且开创了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新起点。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摒弃了封建的陋习,许多男人开始减掉他们的长头发,女人再也不用裹小脚,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辛亥革命也绝非偶然,他是长时间的累积,是国内与国外的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间产物。今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在1911年,在中国的土地上,民主革命的嫩芽破土而出,逐渐成长,到如今新中国的繁荣。想想一路的艰辛,有国共两党一致抗日的光辉岁月,有内战时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的艰辛,有改革开放的春风,有两弹一星的辉煌,还有很多很多巨大的进步,都要归功于这一次伟大的革命。

纪念孙中山诞辰优秀 篇3

中国这艘巨轮,在浩荡的历史潮流中平稳前行,悠悠华夏,五千载朝代变迁,五千载历史著述,五千载日月兴衰,五千载春秋遗梦。涛涛江河,硝烟茫茫;巍巍高山,战火郁郁。寻常巷陌、殿堂楼宇,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淹没于历史的风尘。

直面历史,总有一些人与事令人感佩与景仰,透过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让我们骄傲与自豪。自近代以降,国力衰弱、政治黑暗,饱受列强欺凌,日益疲敝的政局激发诸多志士仁人希冀变法自强以求救国图存,唤醒中国这头“睡狮”让“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浩瀚的历史星河中,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自建功革命之日起便成为最璀璨的星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未来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结束了封建帝王江山轮坐的历史悖论,开创了一个以民主共和为本的政治新纪元。

翻开中国历史的书页,一幅幅可歌可泣的画卷跃然纸上:秦始皇威武雄霸横扫六国,整饬军队,严明法制,归一文字,大统中国,国泰民安;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平定中原,治内务,明奖惩,减赋税,敌外患,安黎民;汉景二帝雄才大略固守江山,继承法度,完善体制,兼容文化,繁荣经济,帮交友善,稳固民心,坐拥天下;唐二宗武则天海纳百川天下归一,稳体制,举人才,兴科举,重农业,促发展,睦帮交……“雨过幽庭长绿苔,东风时为扫尘埃。无人曾见春来处,门外桃花只自开。”一个个封建王朝,创新着中国的政治文明,不断用政治智慧浇筑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根基,推动着历史的演进。

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不曾忘记。

当公元1840年帝国舰炮无情驶来的那一刻,皆已物是人非,往昔的“东亚巨狮”已流落为列强口中的“东亚病夫”,一次次战火硝烟,一次次伤痕累累,一次次动荡不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民族”之所愿,安在?山河飘摇,法治不昭彰,“民权”安在?生民涂炭,经济凋敝,“民生”之所愿,安在?难道历史之辉煌不会再现?

上一篇:初中语文问题教学下一篇:社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