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2024-11-06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精选8篇)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篇1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7~9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在今天的语文教学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每当进行统一测试时,农村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总是输给城镇学生,并且分值相差较大。特别是从近几年的初中学业考试中发现,农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题目中得分普遍较低。问题的结症在哪里?

一、寻找问题的结症

从我对目前所任初三两个班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只是停留于消遣的层面上,只有少数学生“想通过阅读学一点知识”,对课外阅读比较感兴趣。毫无疑问,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问题 1.条件限制

农村地区受到地方经济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家庭购买课外书的能力有限,学生的课外书一般很少甚至没有。同时农村中学的图书室大多面积小,藏书数量不多,种类不全,根本谈不上向学生开架借书。同时我所在的地方也没有一所农村初中配置了学生电子阅读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学生课外借阅情况不容乐观,而有条件进行网络阅读的就更少之又少

2.学习压力

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特别是到了初三升学阶段,学生每天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已占去了大部分时间。从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坚持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的几乎没有,成绩较好的学生怕完不成作业不敢读书,成绩差的学生宁可上网,打台球也不愿读书 3.指导不力

正因为有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学校教师、家长也不允许学生看太多课外书。毕竟中考只凭一张试卷定结论的考试体制还没有改革,让学生从题海中抽身而退进入到广阔无边的文学世界,没有一位教师、家长敢放心!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不大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相当部分家长认为这样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 4.盲目选择

有相当多的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并不明确,存在着盲目读书的倾向,人虽在读书,但并不知为何在读书。大多的学生还存在“跟风”趋势,“别人读什么我就读什么”,根本不管是否是健康的书籍

三、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对策

正因为种种现实问题,目前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去解决呢?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我认为应从以下入手:

(1)给学生营造良好读书环境,让学生多读书。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记得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对读书有过一段精妙独到的见解: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汲取更多知识,懂得明白做人的道理

首先,教师要具体引导,激发兴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易受情感的支配,兴趣在于阅读一些不太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和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文学社活动、甚至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各项奖励以赠书的形式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其次,要让家长配合。可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学生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中学生要选择内容积极健康,类型多样,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图书。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第三,学校也应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建立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增加藏书量,并且帮助和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所需信息,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遨游在知识海洋中

(2)教师传授方法,培养能力,让学生会读书。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切实截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传授这些方法要指导学生在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

另外,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也应该通过有效的训练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时必须讲究”度”的把握

(3)做学生榜样,让学生爱读书。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读书人。朱永新教授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一个爱读书的语文教师,不会喜欢布置抄写10遍、20遍的课外作业,也不会喜欢发大量的试卷,而会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走向大自然,去阅读、欣赏、感悟、体验。“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物象,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能开阔眼界,从中得到美的陶冶,趣的享受,理的滋养。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词语或精彩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在学生中营造爱读书氛围。平时,教师也要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成就事业的故事,如鲁迅、巴金、茅盾……,这种“名人效应”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阅读非常有趣,非常重要。有的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一起朗读精彩美文。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阅读中教师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强烈感染力,好似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了,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能成为自觉行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默契配合,只有这样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才会大为改观,中学生阅读能力才会日益提高。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篇2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从目前我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并不明确, 他们只是停留于消遣的表面上, 只有少数学生“想通过阅读学一点知识”, 对课外阅读比较感兴趣。毫无疑问,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问题。

1.条件限制

农村地区受到地方经济的限制, 大多数农村家庭购买课外书的能力有限, 学生的课外书一般很少甚至没有。部分农村初中的图书室, 藏书数量不多, 种类不全, 而且陈旧, 根本谈不上向学校学生开架借书, 同时学生电子阅读室也不健全。

2.学习压力

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 特别是到了初三升学阶段, 学生每天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已占去了大部分时间。从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调查结果显示, 每天坚持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的少得可怜。

3.指导不力

正因为有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 学校教师、家长也不允许学生看太多课外书。毕竟中考只凭一张试卷定结论的考试体制还没有改革, 让学生从题海中抽身而退进入到广阔无边的文学世界, 没有一位教师、家长敢放心!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有限, 不大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有相当部分家长认为这样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

4.盲目选择

有相当多的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并不明确, 存在着盲目读书的倾向, “别人读什么我就读什么”, 根本不管是否是健康的书籍。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 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在他们心中“快男”、“超女”是值得吹捧的, 而对一些真正的文学大师却不屑一顾, 更别说静下心来“啃”那些经典著作和大师们进行超越时空的心与心的“对话”。

二.课外阅读的对策

正因为种种现实问题, 目前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去解决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

1、学校方面

首先, 学校尽可能地争取多方支援, 压缩其他开支, 购置足额的图书, 建设好一个标准的图书室和学生阅览室, 保证全校学生有书读。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电脑房都接上了因特网, 学校要组织信息教师选择适合学生阅览的电子书目, 尽快把学校的电脑房开发成一个小小的“电子图书室”,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阅读。

其次, 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 提高家长的认识, 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坚强后盾, 还学生阅读的时间。

最后, 班主任或者语文教师可以组织班上的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 号召班级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放到“图书角”, 多开展课外阅读课, 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彻底转变课外阅读的思想观念, 抓课外阅读要立足于语文课内,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 以减少阅读中的困难, 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 让他们主动寻找阅读的乐趣。“课文也无非是个例子”。所谓“例子”, 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

2、学生方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才能开发心智, 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 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 提高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 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引导他们投入课外阅读, 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其次是要指导学生读什么书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书籍报刊层出不穷, 如果不加选择, 拿来就读势必造成“阅读浪费”。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

最后要教会学生怎么读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要用眼, 更要用心, 要静下心来自己琢磨, 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求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 把感到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词句或事例随时记下, 时间一久, 就会收到积土成山的效果。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 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

近些年我们国家也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小学到初中都配发的有《语文阅读》和《国文经典诵读》。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全日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了:“第四学段,即7-9年级要欣赏文学作品,”并且要“类型的读物,课外阅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一课程标准与以往的相比,突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仅规定了总量,对分段目标也作了具体而量化的规定,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做出了提示。

然而无论是各大网络调查还是实际问卷、访谈等调查显示,我们初中生离课外阅读已经渐行渐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我所带的班里的学生对待课外阅读,已不如我自己读书时的单纯的喜欢,似乎有了更复杂的情感。由此,我对班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课外阅读的调查,试图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阅读兴趣逐渐减退,阅读范围呈现单一趋向。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热情远远要低于我调查前的预期,只有20%的同学表示自己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其他的则表示不知道,或者根本就是讨厌阅读。

而喜欢的也不知道选什么书好。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书非拣选不可。拣选那正确的,当前合用的书来读。然而学生在课外阅读种类的选择上呈现出盲目单一的价值取向。对于落后的农村,这种情况更严重。有些同学选择阅读的书籍显得非常草率,逮到什么读什么,毫不选择,随波逐流,率性而读。这也是初中生阅读易犯的通病。

(二)阅读目的呈现功利性。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读书目的大体上分两种趋势,大部分学生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是"白读"。还有小部分同学认为阅读是一种方法,通过阅读可以获取高分。几乎没有同学是真正因为喜爱读书而去阅读。

(三)硬件配套不齐全。学生往往把课外阅读的首选地点放在家里,其次才是图书馆(学校图书馆),这是农村学生的选择。阅读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但农村家庭无疑具备不了这样的条件。图书馆可以的,我们安康图书馆只有一座——安康市图书馆,但农村的孩子都地处偏远,并不方便前往借阅图书,甚至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地方。而许多村子是没有图书馆的,使学生失去了最有利最便利的阅读地点。而学校的图书馆因为场馆有限,收藏的图书不多,也不新,并且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向学生开放的,是按班级轮的。而且借阅手续麻烦学生大多数不愿意去借阅。这样的图书馆远远没有起到他应该所起的作用。

(四)阅读习惯没有形成,阅读作用无法体现。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感受、体会、心得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大多数同学却没有动笔写下。这是在这份问卷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我调查的七年级两个班100多名学生中,只有10%的同学经常做读书笔记,只有2%的同学经常写读后感!比例低得惊人,大多数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到,学生在阅读上随意性很强。

(五)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在调查的同时,我也试着就调查的结果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中作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上的改变,以期能从初一开始培养中学生阅读的习惯,让中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1.改变观念,为阅读摆正位置。

语文能力“读”占鳌头,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因此阅读常常被看作是人类打开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钥匙。在实践中,我也确实发现,当没有课业负担时,学生是十分乐意阅读课外读物的,并且阅读的面非常广,各种类别都有涉及。

2.改进教学,培养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应该从课内的阅读教学着手,叶圣陶先生说过,“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方法也不能一样”,“有些书籍,阅读它的目的在从中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经验,那就须用思考与判断,人情全书的要点”对学生进行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3.阅读笔记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学生要具备创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然而,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

二、调查的目的1、落实更有效的课外阅读计划。

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实施教材、读本、课外这三大层次的阅读,课外阅读怎样落实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课外阅读能够切实开展起来。

2、寻求更合理的课外阅读书目。

新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确实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新大纲推荐的书目中中学生感兴趣的比较少;新大纲推荐的书目只注重对青少年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未涉及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新大纲未推荐当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中学生究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开展书目研究,最终为学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书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随机选择了我市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共计475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总负责人朱杰老师的组织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问卷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们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阅读动因、阅读态度、阅读氛围以及对新大纲的阅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级的农村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笔者发现我市农村初中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很不理想。调查结果如下:

A B C D E F20.83 35.42 10.42 6.25 4.17 22.94.17 4.17 27.08 64.5820.83 37.5 16.67 2

8.33 39.58 29.17 22.9247.92 37.5 4.17 10.4220.83 10.42 35.42 33.3

2.08 10.42 87.525 12.5 62.545.83 18.75 10.42 254.17 10.42 37.5 27.08 16.6722.92 37.5 31.25 8.336.25 31.25 62.533.33 54.17 12.5

我们对问卷进行进行细致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阅读的内容来看

喜欢看科技书的人数占35.42%,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占20.83%,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占22.92%。

(二)从阅读的目的来看

有39.58%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有22.92%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只有8.33%的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更有29.17%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虽然持肯定态度,但阅读目的还不太明确,在“对自己的建议”一栏纷纷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课外书”。

(三)从阅读的时间来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的只有25%,16.67%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37.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20.83%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对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提出要求老师少布置作业,多留些时间让他们看课外书,这一原因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是普通存在的,虽是已实施了新教材,但新课程理念并未真正得以贯彻,学校为求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最终我们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

(四)从阅读的途径来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47.92%和37.5%,而通过租和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仅仅占4.17%和10.42%。可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家庭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同时城里学校都有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均有丰富的藏书,而农村初中没有这些设施,有些学校虽有这些些但藏书也很少或者比较过时,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种形象工程,并没有真正对学生开放,这造成学生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在“对家长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家长能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能给自己多买课外书;“对学校的建议”一栏则希望能购买一些名著或者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

(五)从阅读内容来看

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占的比例较高,但在师生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除童话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如斯威夫特、罗曼•罗兰、海明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六)从阅读的态度来看

有4.17%的学生讨厌读书,有10.42%的学生保持无所谓的态度,有37.5%的学生有点喜欢,有27.08%的学生比较喜欢,只有16.67%的学生非常喜欢。由此可以看出: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比例不太高,较多的只是“偶尔读读”;一半以上学生没有经常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这对语文教学是一个极不利的因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使“经常读”的人数不断扩大,这应该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重要方法。

(七)从阅读的氛围来看

对于身边读书很多的人占22.92%,身边一般的读书习惯的人占37.5%,身边很少读书的人占31.25%,几乎不读书的占8.33%。父母的阅读行为及态度对孩子有榜样秘激励作用,影响孩子的成就定向。调查发现,在阅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10部课外阅读推荐篇目中,父母“很喜欢或经常看书”者,人均阅读4.4部,而父母“很少或几乎不看书”者,人均阅读3.5部,不同性别、年级都反映出大致相同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看到父母常常抽出一点时间阅读,他们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到阅读的重要并效仿父母的做法。父母参与阅读,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阅读行为,可以与父母沟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提高提高效果。有关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读给孩子听以及给孩子提供阅读材料都影响孩子阅读能力提高。

五、结论

第一、经过研究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我认为重新制定一份适合现阶段初中学生阅读需要的阅读书目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研究我认为提供给初中生的阅读书目应具备以下特点:

1、扩大学生阅读的知识面。从横的角度看,不应局限在文学作品内,文史类、社会科学类、科普类等也应涉及。从纵的角度看所选作品不应局限在古代、近代作品上,当代优秀的畅销书也应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力求培养综合的适合当代的人才。

2、推荐书目数量应增加,以使学生有较大选择空间。

3、所推荐的书目应最大限度符合学生的心理,做到通俗易懂、充满兴趣、有吸引力。

4、推荐的书目可分年级制定:应注意各个年级的阅读书目在数量和深度上有所区别。

第二、由第二部分的分析可看出当前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基本上没人去做,因此,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把中学生课外阅读真正纳入语文教学范畴,通过课型、考核评价等手段把这一活动做实、做活,力争收到良好效果。如任课教师可采取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阅读书籍后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之间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课前2分钟简介近期所读的书等方法来实现。

六、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在阅读内容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尽可能符合学生特点的读物推荐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交给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培养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使之能在书海畅游。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班会、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全校师生会议和家长会上,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黑板右侧或教室内等处写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如:“课外书,你永远的朋友”,“你想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吗?请参加课外阅读”,“从小爱读书,一生都幸福”,“知识海洋,让你幸福徜徉”;在教室、走廊、楼梯处张贴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画像,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团课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热爱书籍。

2、建立班级读书角,丰富阅读资源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较为滞后,许多学校没有图书室或者图书室藏书较少,学生家庭中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设立读书角,图书的来源可以让老师学生捐献,捐献图书者即可成为读书角的成员,享受每周向图书角借阅图书的权利,每班确立一名图书管理员,管理本班图书的借阅情况,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3、组织系列活动,形成阅读浪潮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各项活动,我们均设立奖项,并进行张榜公布。在有趣、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参与阅读的的兴趣,形成课外阅读的浪潮。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生拥有了想读书、爱读书的冲动,一旦拥有了这一课外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真正体味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意识

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接受和积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识,能理解、掌握前人的成果,为写作奠定基础,积累素材,积淀语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转变家长、教师的阅读理念

如今,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很多家长过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们过多的追求分数,认为孩子课外读一些小说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允许他们读名著,经济上不作支持。农村家长虽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应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在珠学习中阅读兴趣。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正确地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欣赏性,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我们主要以单元为板块,在课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同一主题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1)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2)鼓励学生读写结合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并臭味相投向省市县各级刊物及校刊投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五)注重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必须把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实效。评价的内容及其方式都可以多种多样,如围绕课外阅读开展的各类活动读书笔记记录情况以及阅读成长卡都可以纳入评价机制,并注重教师、学生自我及相互间评价相结合,课内、课外评价相结合,分学段目标达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当然我们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我们可以在测试中融入课外阅读,如我们可以出题:“你最喜欢的一本课外名著是什么?你最喜欢里面哪一个人物?说说理由”,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我们的学生自觉阅读主,乐于阅读,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件

1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问卷的调查

学校 年级 姓名

同学们:你喜欢看语文课外书吗?请认真如实地回答下列问题好吗?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你平时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是()

A、文学名著 B、科技类书籍 C、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 D、报纸杂志 E、教材辅导读物 F、有什么看什么

2、你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一般是()

A、课间 B、放学后 C、节假日 D、有时间就看

3、你一周内大概看多长时间的课外书?()

A、1小时之内 B、1-2小时 C、2-3小时 D、3小时以上

4、你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是()

A、提高语文水平B、增长见识 C、休闲娱乐 D、学会做人和处世

5、你阅读的课外书来源于()

A、购买 B、借 C、租 D、网络

6、你认为我校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如何()

A、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7、你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父母的要求 B、学习的需要 C、个人的爱好

8、你通常采用的课外阅读的方法是什么()

A、略读 B、精读 C、上述两者相结合9、你阅读的主要场所在哪儿()

A、学校 B、家庭 C、书店 D、其他

10、对于开展课外阅读,你的态度怎样()

A、讨厌 B、无所谓 C、有点喜欢 D、比较喜欢 E、非常喜欢

11、你身边喜欢并自觉阅读课外书籍的人数怎样()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几乎没有

12、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你是否了解()

A、了解 B、基本了解 C、不了解

13、你知道中学生课外必读哪些名著吗()

A、知道 B、有一些知道 C、不知道

二、问答

1、你课外读过哪些作家的作品?

2、你对语文课外阅读有哪些看法、意见或建议?请按以下几方面填写。

对学校:

对老师:

对家长: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5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我们在本校部分大专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份问卷,收回份, 回收率为。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范围狭 窄、阅读结构极不合理是目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特征。这一结果大体显示出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具体分析这一情况,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

调查显示, 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休闲消遣, 是为了拓展知识, 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只有, 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局限于自己所属系的科目。可以看出, 除扩展知识面、修身养性外, 休闲娱乐是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 因此报纸杂志最受欢迎, 达到了 %, 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文章简短, 读起来方便, 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而且信息量大,让“ 象牙塔”中的学子们, 更便捷地了解社会, 从而成为阅读休闲的首选。《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电脑报》、《生活文摘周报》、《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就成了学生们最喜欢阅读的报纸杂志。

另外, 言情、武打类书籍是大学生课外消遣阅读的热门。多数男生爱看“ 武打” , 部分男生也爱看点“ 言情” , 大多女生偏爱“ 言情” , 而对代表人类文化精粹的中外名著、文化类书籍却问津甚少。

一些学生认为, 课外阅读大多是为了放松、消遣, 而中外名著一般篇幅较长、内容深奥, 离现实生活太远, 花费很长时间才能“ 读懂” , 太累况且, 即使读了几本名著, 也不能像学好英语、电脑那样, 对将来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阅读言情、武打类图书上比较可惜。阅读中外名著可以从中受到博大精深的知识的熏陶, 积累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读书的目的不应单纯地将其作为眼前谋生的手段, 而更应当考虑其长久效用。

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说“ 学生时代读书不能太注重实用, 太注重功利性, 读书的目标要大, 现在沉得住气读书, 将来才能成才, 才有厚度, 有后劲, 过于急功近利的人,只能解决饭碗问题, 是不可能成大器的。”

2、课外阅读时间偏少

课余时间学习动力不足, 阅读兴趣不高。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满足于专业学习上的一知半解, “ 考试够用, 及格就行” 。调查发现, 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偏少。大量阅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经常阅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偶尔 阅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个别人基本不阅读。

相当多的大学生不知该怎样合理、科学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 他们对课余时间的安排处于盲目和随大流状态, 无所事事, 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较为突出。双休日、节假日校园内很少有学生的身影, 教学区、图书馆内读书学习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为学生开放的设施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低。调查显示, 周末会去阅览室看书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能在寝室看书的学生也占总人数的而“ 上网、逛街、走亲访友”的人数比例相当高, 竟达到%。大学生上网多玩网络游戏, 或看片和聊天, 只有少部分学生常浏览各类网站, 增长知识, 练习技能。

3、阅读无计划

调查表明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仅占%,%以上的学生不是没有读书计划, 就是有计划不能坚持执行。

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在沿用中学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内外一味地围着教科书转, 老师讲课的内容和作业成了学习的全部内容, 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

刚进人大学的学生, 对阅读没有计划, 面对广阔的阅读天地, 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课余时间, 他们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好, 也不知道怎样去读书。大部分学生认为, 理论书籍枯燥无味, 难懂, 因而不愿意读这一类书籍。

另外, 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并写出读书笔记, 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但传抄的痕迹明显, 这种“ 强行”的阅读手段, 效果不尽人意。

4、阅读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 各类趣味性、娱乐性的报纸杂志以及言情、武打、侦探小说等消遣性书籍是多数学生的阅读对象。相反对中外名著、政治类、专业类书籍却表现出莫名的冷淡, 即使阅读一点, 也是为了应付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提出的要求。自觉地通过阅读政治理论书籍和专业书籍以充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的大学生为数确实不多。如今的大学生个性强, 阅读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要么跟着兴趣走, 要么跟着考试走, 并不考虑自己的知识结构。

调查发现,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结构不合理, 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非常不利, 但是,他们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 无力改变阅读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例如明知在课余时间里一味娱乐、无所事事是浪费光阴, 虚度年华, 可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 坐不下来,看不进书。即便制订好了学习计划, 或因不能自我监督实施, 或因不能持之以恒, 结果半途而废, 流于形式。凡此种种, 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是不强的。

大多数学生呼吁学校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快餐文化风靡校园,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指导。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 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 正确的阅读观。

三、对策

1, 学校要加大导读力度, 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结构

学校应发挥大学生社团等正式群体的作用, 培育、建立课余文化中心, 积极

培养课余文化骨干力量,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把校园文化活动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 学校可以每学期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份“ 推荐阅读书目” , 建立导读中心。要不失时机地运用书评书展、影评影展、读书系列讲座与座谈、读书心得演讲和征文比赛等多种 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开展大学生的导读活动中, 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 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克服政治上的幼稚, 端正阅读目的, 提高思想觉悟和阅读修养。

第二, 改变盲目“ 博览群书”无序的读书方式, 以经典名著启迪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第三, 要彻底转变大学生课外读书的好奇心理和囿于书本死读书而缺乏批评能力、甚至吸收某些错误东西的不良习惯。

第四, 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大学生在读好专业书籍的同时, 不要忽视其他理论学科书籍的阅读, 现在许多大学生注重使用和追求所谓的技巧操作法, 实则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做法, 因而要避免那种急功近利的浅薄意识作祟。

总之, 学校要研究学生需要, 分析学生阅读规律, 注重社会发展变革所引起的课外阅读热点, 要常抓不懈, 不断深化, 同时还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 大学生读书活动才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2,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引导大学生阅读

图书馆应加强藏书建设, 增加藏书量和新书刊的流通,实行藏、借、阅合一的大开架, 实行自动化管理, 增加光盘检索和终端查询, 及时扩大阅览空间,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 还应根据学生特点、阶段及层次的不同大力推荐好书、新书, 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要, 使大学生能更多地接触新作品, 接受新理念, 与时代同步发展。

开办关于查阅图书、咨询资料等技能的培训班。目前,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工具的要求及情报意识很薄弱, 要加强引导, 学校应开设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科学文献检索等课程, 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3,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学生们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很大问题。不合理地利用电脑网络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网络对学生阅读时间有着较大的影响, 进而影响了阅读取向。

学校应采取必要措施,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把学生的精力从网络中适当地分离出来投人到阅读中。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真正反映人类智慧的东西大部分还是反映在各类书籍之中。在目前网络秩序还不十分规范的情况下, 网络还远远不能取代书籍。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有利于陶冶情操, 加强修养, 丰富思想。这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大有好外。此外,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结构, 如创设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网站, 在校园网上建立读书论坛, 由专业教师负责读书论坛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教师、学生都可在读书论坛中申请一个户名, 以发帖子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讨论, 在每一本书的主题下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

以读书札记、读后感、随感等形式与网友切磋、交流。

四、结语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篇6

——古丈县草潭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周群英、周文星、黄信勇、姚语善

调查地点:古丈县草潭完小

调查对象:古丈县草潭完小参加活动的32名小学生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0日——2011年7月12日

调查内容:草潭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一、调查目的: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怎样看待校学生课外阅读,引导校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教育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文化也不够发达,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制约,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下,严重影响语文教学工作,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通过思考,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制约。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情况分析

1.草潭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草潭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1)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过的课外书很少。

(2)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通过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3)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却没有书可看。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们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到学校图书室借书阅读,向学生开放借书的时间也太短,学生想读书却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学校没有及时增添新书,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各班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

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3)社会、家庭环境的文化氛围淡薄,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受经济大潮的影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于生活,操心挣钱,懒于学习,无暇读书,图书馆里借书的、看书的寥寥无几,书店里买书的大多是中学生,而且买的都是课业辅导书.全社会没有形成爱书、读书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多数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农村学生家长生活压力大,生

活大多艰辛,闲余时间较少,没有时间也不习惯读书看报,一有空闲,多数人看电视,休息,少数人甚至打牌下棋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耳濡目染的不是学习读书,而是无所事事,自然

而然地上行下效,有其家长必有其子女,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

(4)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观态度积极。调查结果反映出真正不爱读课外书的学生并不多,不

到百分之十。100%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这对我们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必须从小抓起。

(5)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调查表明,农村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缺乏,表现在年龄差异上,越到高年级,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越少。

另外,遇到困难,有相当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放弃与逃避,不能正视。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越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大;二是家长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片面认识与要求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三是充满神奇、幻想的影视特别是动画片的巨大影

响。我们还发现,尽管地处农村,网吧对学生的影响虽然还不是很明显,这尤其表现在中高

年级,是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的。

(6)学生课外阅读意志品质不强,阅读量小。调查发现,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课外阅读专注

性品质即注意力,不爱读课外书,且有愈来愈烈之势。直接导致课外阅读总量小,无论哪个

班级,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很少很少。而且,相当多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量距离新

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这说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意

志品质的锻炼,提高其自控能力。

(7)学生课外阅读畏难情绪较大,能力较低,方法不多。调查发现,尽管不少学生能够用

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但是思考程度不高,能够综合运用的很少,即使是高年级,相当多的学生也不愿采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语言内化与思考程度要求较高的读书方法。家长们反

映,很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差,不认真,怕吃苦,持续时间短,懒于动脑思考,缺

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8)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单一,种类少。在内容选择上,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是学习辅导(其

中主要是作文)类、童话故事类和漫画卡通类课外书籍。对于其它书籍,比如《百科知识大

全》、《十万个为什么》、经典名著以及其它史地、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即使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不会主动选择来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家长只关注孩子成绩,忽视孩子全面发展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二是受自身对一些直观性强的、能调动各方面感觉器官的事物比较感

兴趣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9)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片面。相当大部分家长急功近利,希望课外阅读能

立竿见影,迅速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或是作文水平。而不少学生受家长影响,对课外阅读同样

带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就是冲着能提高学习成绩、作文水平而读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并不支持孩子阅读卡通漫画类纯视觉读物。

(10)学生课外阅读文化氛围差,无书可读。离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给予他们的影响最大。

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家长普遍缺乏阅读习惯,亲子阅读经历极少,不能给学生树立身边的读书榜样。同时,由于农村生活习惯与经济限制,大多数家长也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良

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另外,家长们对现代信息技

术带来的网络阅读比较陌生,也不利于孩子阅读视野的拓展。而更严重的是,学生无书可读。

几乎所有被调查的班上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角(挂上三五本或是几张报纸,那不叫图书

角),学生个人藏书严重不足(不少学生把家里所有课堂以外的书都算上了,数量也很低)。

(11)学校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学校图书室利用率低,课外阅读活动贫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校不够重视,图书室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做到向学生全面开放;二是学校现有图书内

容陈旧,数量有限,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严重不足;三是任课教师迫于教学压力,很少要求

学生课外阅读各种书籍。所以,几乎所有被调查学校都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尽管学校都配备了大量的图书,但实际借阅率并不高。这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丧失、阅

读积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四、建议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能改变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

农村中小学配套足量的图书,建好图书室、阅览室,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2)各级学校领导、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把握

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学生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课内学习毕竟是

有限的。

(3)科任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其次要进行阅读

指导。一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二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

们多读好书;三要让学生每天花一定时间读书,养成习惯;四要做好读书笔记;五要定期举

行读书会,让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4)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

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

反馈孩子的阅读现状,同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教师也应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地进

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篇7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修订版) 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但是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 课外阅读数量较少, 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难提高。

二.调查过程

2009年6月课题组随机抽取西华池初中七、八年级共264名学生, 问卷调查, 内容涉及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目的、方法和习惯、数量和质量、书籍的来源和类型等内容, 并对调查资料做了统计、整理、分析。

三.统计与现状

1、从阅读兴趣和阅读目的来看, 46.

9%学生比较喜欢课外阅读, 45.8%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7.57%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

2、从阅读时间和数量来看, 54.54%没有时间读书, 38.63%的学生每年只读4本书以下课外书, 17.42%的学生没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3、从阅读方法和习惯来看, 52%的学生能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7.57%的学生有读书计划, 43.2%的学生能做到圈点批注, 7.19%学生能写读书笔记。

4、从阅读倾向和类型来看, 75.32%的学生喜欢卡通漫画等通俗读物, 只有17.21%的学生读过新大纲课外阅读推荐篇目。

5、从家里藏书和家长态度来看, 49.62%的家长支持孩子读课外书, 10.22%的家长不关心孩子读课外书, 8%的学生家中藏书在100本以上, 38%的学生家中根本没有藏书。

四.影响因素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很多学校仍然以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 重视做练习, 做试卷;一周一小考, 一月一大考。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没有时间、也不喜欢课外阅读。不少学生整日被动应付作业, 应付考试, 逼迫放弃了课外阅读。

2、家长支持引领不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教材学习, 认为课外读物都是闲书, 读了会影响成绩的提高;有些家长自己不读书, 也不支持孩子读书, 更不购买课外读物,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抹杀了。

3、媒体负面影响较大。

很多中学生心理素质差, 思想不成熟, 凭兴趣做事, 很容易受到现代媒体的影响。现在电视剧制作越来越精美有趣, 电子游戏开发愈来愈火爆诱人, 通俗读物更是铺天盖地而来, 导致很多学生沉迷其中, 难以自拔。

4、师生忽视课外阅读。

教学中师生忙于教材解读, 常常忽视课外阅读;部分学生认为要考上理想的高中, 就要提高数理化英成绩, 语文分数差距不会拉得太大;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多读几本课外书, 还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

五.对策与措施

1、转变观念

首先, 学校要转变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其次, 教师要落实大语文观,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提供书籍

学校图书馆要根据学生需求增加图书量;学校要定期轮换图书到班级;积极倡导学生捐书, 建设好班级图书角;倡导家长率先垂范, 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看书, 买书。

3、指导阅读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按步骤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效益。

4、上阅读课

为了开展课外快乐阅读,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指点阅读方法, 还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 展示阅读成果。如好书推介课、阅读方法课、阅读欣赏课、阅读实践课、读写结合课、成果汇报课等。每学期综合规划, 分步实施, 保证课外阅读有条不紊地进行。

5、开展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安排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校也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竞赛, 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举办的“征文大赛”、“经典朗诵比赛”等。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篇8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学生没有书可读

调查数据显示, 有的地方95%的学生,除了《小学生导读》、《红蜻蜓》外,没有其他图书;部分学生仅有《小学生作文选》、《字词句篇》、《说文解字》之类的教辅书。

家庭藏书极少,学校图书不足,且陈旧不堪。90%的农村学校图书室的图书数量少、质量差、内容过时。而且图书室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图书成了聋子耳朵摆设货,仅备上级检查之用。无书可读是困扰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课外书可读,谈何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课外时间被挤占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农村小学生每天根本不读课外书,其中低年级不读课外书的占85%。读课外书不足30分钟的占80%,其中低年级占94%。

素质教育虽已推行和实施多年,但不少地方的一些领导和家长评价学校好差只看考入重点学校、考进尖子班的人数多少,以偏概全。为了片面追求考试成绩,有的学校、有的老师打时间仗,搞题海战术,占用了学生的许多课外时间。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强调,学校和老师不准在节假日和周末给学生进行有偿补课,不准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将孩子课外学习时间排得满满的,抓得紧紧的,买些教辅资料和试卷,要孩子看和做,试图提高学业成绩。有的家庭,还花钱为孩子请家教,或给孩子上兴趣班,孩子能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

另外,电视录像的吸引,没心思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玩性又大,抵不住电视、录像的诱惑,便沉迷在娱乐之中,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读物?特别是留守儿童,要么跟随爷爷奶奶、要么跟随外公外婆、要么寄住在其他亲戚家,虽然生活上有人照应,但学习上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他们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督,有的学习缺乏自觉性,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贪玩成性,不要说阅读课外书,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也有的课余时间还要帮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干农活做家务等,有空还想看一下电视,和同伴们玩玩,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就不错了,哪有闲暇阅读课外书籍?

(三)课外阅读指导缺失

从统计数据看来,教师能坚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仅占25%,多数教师很少指导;学生家长指导孩子阅读课外书的还不到10%。

客观上,除中心学校外,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教师少、教师课头多、教学任务重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校时间除了上课、备课、作业批改,所剩无几;主观上,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够,采取了放任自由的态度。受功利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采取短视行为,只看重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农村学生家长普遍存在不重视孩子课外阅读的现象,更谈不上指导课外阅读。有的顶多只给孩子买些与课本有关的教辅用书、作文选,丢给孩子,至于孩子看了没有,是否有不懂的问题,家长却很少过问;有的整天忙于务农或务工,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更何况指导课外阅读;也有少数的只顾自己玩得快活,有空就打扑克、搓麻将,弄得家里不得安宁,孩子深受其害;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根本就没有能力指导孩子阅读课外读物。

二、对策与措施

(一)解决学生无书可读的问题

要解决农村学校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诸种问题,首先应解决学生无书可读的问题,具体做法有:1、建立健全学校图书管理制度,开放学校图书室,增加学校图书购置的投入,不断补充新图书。2、倡导勤俭节约,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图书、订阅期刊。3、班级设立图书角,在班内组织“献一本,读十本”书活动,号召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课外书带到班级,与同学交换,使沉积在个人手中的图书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4、积极与城里学校结队帮扶,做到资源共享。5、开放农村图书活动室,让孩子也来享受教育资源 。

(二)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环境是多方面的,怎样进行创设?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营造有利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

家庭环境:设立一个固定的书柜或建造一个读书角,拥有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并倡议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例如,与孩子同吟一首诗,同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书中问题。

班级环境:可以建立读书日、图书角,在阅读的基础上,举办主题性阅读交流会,或就一本课外读物,或就一个小故事,开展讨论,在班集体中逐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校园环境:建立墙文化、廊文化、窗文化,悬挂、张贴读书的名人名言等,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读书笔记展览会、读书游艺会、读书大王评选等活动,营造阅读的氛围。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社会环境:倡导读书是一种生活时尚,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社会风尚,让青少年在书香文化熏陶中健康成长。构建“政府推动,专家引领,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长效机制,促进小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教育部门等有关单位应经常组织举办各种读书竞赛活动、有奖征文活动、读书演讲活动和讲故事比赛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都受到浓郁的文化熏陶。

(三)有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1、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

书籍浩淼如海,学生读什么?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中外名著,如《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等,也可以选择报刊杂志,如《红蜻蜓》、《小学生导读》等;可以涉猎科普知识,如《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也可以涉猎政治军事,如《上下五千年》《孙子兵法》等。凡是觉得对自己有益的,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的书籍都可以看一看、读一读。教师应忙里偷闲,在把握小学生阅读年龄的基础上,通过“图书导读”向学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引导学生接触优秀作品,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童话、寓言,以趣味性、可读性为阅读标准;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名著、传记和科普读物,以知识性、文学性为阅读标准。

2、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承担着让学生“学会阅读”的任务。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把一系列读书方法归纳出来,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加以理解、认识和运用。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边勾点圈画和批注,把一些好词好句子,好的写作方法,都记在读书笔记本上。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搞好课堂辅导同时,应适当减轻课业负担,指导学生合理处理课内与课外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阅读。建议学生列个读书计划,读书计划的时间应长一些,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宜。约定自己每天必须读多长时间的书,读多少的页书,或者写多少字的读书笔记等等。这样不仅可以约束自己进行阅读,而且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

上一篇:毕业生户口、档案托管的相关问题说明下一篇:少工委2017年工作总结.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