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2024-10-05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通用9篇)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1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想上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努力开辟农牧民劳务空间;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依托旅游、玉石文化及羊毛地毯等支柱产业,拓宽农牧民创业途径;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地区就业信息资源共享。

【关键词】 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农牧民增收

一、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1]

2013年和田地区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6.67万人,重点解决就业困难家庭、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群体的就业困难。全年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人次。[2]另据和田地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3年末,和田地区总人口为215.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增长1.5%。其中:农业人口178.19万人,增长1.4%,非农业人口37.26万人,增长1.9%。2013年末全地区就业人员90.75万人,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占63.3%、11.4%、25.3%。不难看出,在人口占全地区87.7%的广大农村,而就业人员占全地区就业比重的63.3%,比较发现,在广大农牧区就业压力依然巨大,增收任务艰巨,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亟待解决。

二、取得的成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田地区也相应出台了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劳动力转移等一整套有和田特色的就业政策体系。[3]据统计,2013年和田地区不仅就业再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同时社会保障领域也取得较大进步。例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分别参保92.42万人和3.17万人,参保率均达100%,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8.7万贫困人口越线,89个贫困村达到整村推进的验收标准。可以说,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成绩显著的一年,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就业再就业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里和田地委、行署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吸纳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

三是农牧民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习惯于传统农牧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出寻找就业出路,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

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不高,地区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很大一部分农牧民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五是多数农牧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闭塞,找不到挣钱门路。农牧民外出打工,也常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给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等问题。

六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和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教育水平,有些只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无专业技术特长,汉语沟通能力较差,难以向非农领域和第三产业转移。

七是培训服务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新一轮对口援疆全面展开,和田地区已经迎来难得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四、解决思路

1、思想上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和田就业工作的一系列倾斜政策和地区《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和田地区“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改革与创新同行,全面推进‘三化’,重点改善民生”的发展思路,大力促进就业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4]要在开发公益性岗位上实现新突破,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使就业困难人员在公益性岗位上过渡就业,为实现稳定就业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创业服务,为劳动者成功创业并带动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

近年来,和田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富民强区固边”战略重要力量常抓不懈。积极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两园一区”的主体区位优势,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大企业、大集团”的进驻。随着北京、天津、安徽等省市的进一步对口援助,和田地区已建成并投入生产的企业涉及保健食品、饮料加工、维药研制开发、玫瑰精油提炼、建材加工等项目,这些企业的进驻必将为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众多就业机会。

3、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林果产业化经营,努力开辟农牧民劳务空间

(1)实施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措施,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通过政策倾斜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就业渠道吸纳富余劳动力。只有乡镇企业发展起来,能够提供较多的岗位,农民才可以足不出户稳定就业。

(2)应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允许外出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而留守人员则可以利用空出来的闲散土地发展特色林果业,既合理利用了闲散土地又增加了就业岗位,达到双赢。

(3)应把特色林果业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努力打造一批“生态、环保、绿色”的精品林果生产基地,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引进扶持铁道部援助和田的核桃加工厂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基地”的产销模式。

4、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渠道

近几年,和田地区针对农牧民群众增收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把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并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要重点突出发展农牧区畜牧业,扩大地区牲畜存栏总量,规模养殖,不断探索延伸牲畜加工生产链,开发就业岗位,尽可能多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5、依托旅游、玉石文化及羊毛地毯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牧民创业途径

随着和田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玉石文化及羊毛地毯而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对吸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从事玉石加工销售、特色林果储藏保鲜、运输、农家乐、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能得到快速发展。

6、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地区就业信息资源共享

(1)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图书图画等多种新闻媒体和介质,整合基本信息资源,积极参与网上招聘活动等形式,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组织的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

(2)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拓宽视野,收集信息,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各乡(镇)应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

(3)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

【注 释】

[1] 和田信息网-地区统计局,2014.3.24.[2][3] 2013年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田信息港,2014.03.24.[4] 聂亚珍.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03.【参考文献】

[1] 郭松山.中国失业保障制度与再就业[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4.[2] 崔占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4.[3] 张纯.新型农民培训手册[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4.[4] 黄炳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保障[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08.【作者简介】

李森森,男,任职于中共和田地委党校.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毕业生网发布的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青岛市人才市场掌握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岛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将直接影响到青岛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影响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青岛市区某大学2008年应届毕业生,未签就业合同或还没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大约占40%,他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获得各方面的就业信息,致使他们摸不着头脑四处碰壁,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

另外,通过对青岛市2008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不仅如此,现在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还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许多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虽然已经工作,获取经济收入,但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书》、办理档案等有关接转手续,就业“非规范化”现象十分明显,并逐渐被大多数毕业生所接受。

综上所述,青岛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如果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渠道不畅通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就业渠道和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人才市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作为就业渠道近年来也有很大发展,但大学生通过此渠道寻找工作的成功率还是很低。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渠道并未形成。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服务机制还不健全,就业市场运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远不能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要求。

据对青岛地区17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他们反映最多的问题也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此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二)就业期望值过高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希望到环境舒适、待遇丰厚、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意到第一生产线、欠发达地区就业。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中城市化“情结”也日趋明显,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成为青岛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目标。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定位偏高,这些缺点和不足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

(三)就业“非规范”化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这几年全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平均都在80%左右,这就意味着,全国每年有三、四百万大学毕业生在学校公布就业方案时没有按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书》,拿到《就业报到证》,成为在社会上漂泊不定的“漂”族。但事实上这些毕业生并没有在家赋闲待业,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去工作,获取经济报酬。只是他们这种就业方式与我们政策上、观念上认可的就业方式不同,故在统计就业率时将其排除在外,这里称之为“非规范”化就业,即虽然已经工作,获取经济收入,但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并办理档案等有关接转手续。

(四)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之一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不少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定位和设置,而是针对学历教育和社会现存的工作岗位需求,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师资情况进行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的毕业生在学历层次和专业层次上与社会需求不接轨,也不能适应市场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另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合理也严重制约着岛城大学生的就业。

(五)大学生信心不足带来的心理障碍

就高校毕业生自身而言,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信心不足的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在求职中总是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一旦受到挫折,就会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甚至觉得自己确实真的不行,显得很没自信,这种心理障碍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

三、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对策及建议

(一)扩大就业渠道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扶持政策,从人才管理、职称评定、岗位流动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要大力挖掘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途径和平台。各级政府人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单位要多加强联系、协调,共同办好“人才信息网”,注意经常搜集、更换、发布各类人才信息。

其次,要加强学校内部就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规范以学校为基础,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的“有形市场”。以每年举办1~2次大型综合性供需见面洽谈会为龙头,以中小型企业专场招聘会为补充,形成一个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针对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身的期望值。

一方面,积极宣传国家和各地有关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宣传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信念。

另一方面,在大学生中开展“认识社会和国家发展”活动,结合专业课程、个人取向和自身特长,有系统地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农村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等,并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大学生亲身了解中小企业,了解农村,了解西部开发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前景,使大学生既能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又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三)促进规范化就业

首先,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参与社会的竞争力。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

其次,政府方面应加强对高校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应从各专业、各层次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对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低下的专业,应该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

再次,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效益观。

(四)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求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对此,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设适合毕业生就业的不同专业,避免开设与大多数学校重叠的热门专业。及时了解市场对新职业人才的需求,开设新的专业,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收集已毕业学生的反馈资料,并征求用人单位的用人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适应用人单位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另外,目前市场对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课程,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五)集中优势,确立自信

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在求职中总是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要克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不自信的心理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优点集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另外,在阐述自己的优势时,不要不好意思,总觉得说自己的优势是不对的,开不了口、过分谦虚。勇气很重要,要敢于拉下面子,想尽办法去争取。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渠道不畅通、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城市化、就业非规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大学生信心不足带来的心理障碍等。对此, 我们应该从扩大就业渠道, 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促进规范化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以缓解青岛大学生就业压力, 促进岛城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大众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斌, 王炳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 .

[2]蒋风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7 (4) .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对策研究

就业乃民生之本,无业者则意味着生活无保障。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作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71.2%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将涉及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它将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各级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1.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及特征

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亟需转移。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1.5亿~2亿之间,再加上每年还要新增800万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因此,农村劳动力急需转移的队伍十分庞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的低下,从而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比较狭窄。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不足和缺陷,加剧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外出务工成为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主导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是从事非农产业,即第二、第三产业,这一趋势将愈来愈明显。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兼业经营方式将成为更多农户的现实选择。第二产业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去向。建筑业等服务业是第二选项。外出务工方向主要是以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省内转移为主,就近转移为辅,就地转移初现倪端。

2.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

文化素质对劳动力就业开拓能力和就业选择能力具有直接影响。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与劳动力文化素质具有同等重要性,对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观念对劳动力转移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贫困落后地区,新的就业观念和外出就业机会不容易获取。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就容易转移就业,而且转移就业的时间就长,稳定性强,转移就业的收入高。

政策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助推器,引导劳动力转移。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就业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从而导致市场分割现象仍然严重,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但是,中小企业自身外部环境的窘境,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给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也要看到,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竞争加剧,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困难。

3、国外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到城市非农部门就业。法国设在农村的加工合作社等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最终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得到较好的解决。日本针对农村劳动力,政府将政策重点放在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美国农村劳动力遵循了两种模式进行转移就业:一是从地域上,向农业边疆(或称农业边地)转移就业,或者向城市转移就业。二是从部门上,首先在农业部门内部,向種植业以外的其他部门转移;其次,向城市的非农部门转移就业;最后是向乡村的非农部门转移就业等等。日本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并且通过法案促进工农业、城乡化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发展计划,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肯定城乡劳动力在就业中的平等地位和机会,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权利的限制。逐步实现农村的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保证农村劳动力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在扩充农村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吸引城市劳动力向农村市场进行倒流,使得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形成了健康、平行发展的势态。

4、解决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的对策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大市场,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行身份证管理;加强监管和保护劳动者权益,完善农民进城落户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网络,以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和成本。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使农业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和转移。

政府应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将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培育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劳动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充分吸收农村劳动力。

发挥资源优势,依赖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大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此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低素质劳动力,使其离土不离乡。加快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同步进行。从而使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在城镇就业。

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为转移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4

----以青海玉树自治州为例

李志如、张健、杜鹏等

(陕西科技大学设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藏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是藏区农村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以青海玉树为个案,通过实证材料分别从藏民的经济能力、教师资源、学生心理等方面对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作了描述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藏区农村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 教育现状

藏区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藏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不仅关系到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及人力资本的问题。

此次入藏支教,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身素质的平台,更可以让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藏区的民风以及藏区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青海藏区是除西藏以外中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地,藏区面积占到了全省面积的98%,藏区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2.65%,在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其他藏区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全面了解青海藏区的基础教育现状迫在眉睫。知识就是力量,只有全面了解藏区农村地区教育现状,才能使藏区农村发展,并迈向现代化。

此次入藏,我们作为援藏青年志愿者,前往青海玉树的结古镇新寨小学进行支教。尽管经历了地震,但震后的玉树并没有丧失信心,相反地,他们很快便振作起来,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走进新寨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活动板房。虽然条件艰苦,却仍然阻碍不了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步伐。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坐进这些活动板房中,继续着他们艰辛的求学路。

通过近半个月的深入了解,我们对新寨小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是学校设施十分简陋,教室、宿舍都破败不堪;二是课程安排比较单一,只开设了藏族、汉语、英语以及体育四门课程,根本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更不要提满足当前的“始终抓基础、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教育的要求了;三是与外界沟通很少,缺乏对外界的了解,不能与外界社会相连接。所谓“窥一斑而只全豹”,根据我们对新寨小学的一系列了解,以及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我们总结出了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的一些不足: 一,教育经费不足。尽管国家对藏区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当地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但是,由于藏区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导致藏区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出现了不足。这不仅会造成藏区基础教育发展艰难,甚至会导致“一校难求”的情况出现,造成藏区农村地区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严重阻碍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进而阻碍藏区教育发展与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二,校舍设备简陋异常,失学状况较为严重。在落后的贫困地区能有一个上学的地方就是很不错的了,很难谈上“学校设备”这样的词语。教室、食堂、宿舍破陋不堪,漏风上课,冒雨读书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由于资金缺乏,绝大多数的小学教室都是危房,残墙破顶是教室的共同特征。而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学校,导致大量藏区儿童失学,其基础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三,课程安排太过单一。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我们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所谓“一切从娃娃抓起”,是说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教育。而藏区基础教育的课程却如此单一,这样不但不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可能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而这是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四,教师资源严重匮乏。藏区贫困,这是事实,因而这里的教师待遇相对偏低,导致优秀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再加强藏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没有温暖舒适的房子可以居住,没有明亮的电灯可以照明„„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不愿意待在这里支教。即使有部分上了年纪的教师想要来此支教,也因为不能适应高原环境而被迫放弃。因此,学校现有的任教老师,都只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民办教师。这些民办教师的学历通常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能力是有限的,这就对学生引导以及培养造成了阻碍,藏区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也就变得越来越狭窄。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严重阻碍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藏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关系到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事情。

首先,要加大对藏区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从经济上给予藏区基础教育支持,为藏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为藏区的教育发展和迈向现代化铺平道路。

其次,要强化政府责任,同时引导社会舆论关注藏区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使藏区基础教育能得到社会上成功人士的更多关注与支持,以促进藏区教育发展,为藏区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实行免费教育,同时加强同藏民的交流,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帮助藏民发掘更多的致富途径,加强同外界的联系,带动整个地区富裕起来,为教育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走进课堂,寻找摆脱贫困的出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加强藏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构成这次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其中提出了课程结构改革,要注意综合课程的设置,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程改革倡导参与性、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除现有的课程安排外,应该增加艺术、科学、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实现全面发展。

五,加大藏区的师资力量,对已有的教师要进行良好的师资队伍,同时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入藏支教,必要时要改善教师的待遇,以保证教师资源以及知识的更新,使藏区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宽广。此外,可以呼吁广大社会青年积极入藏支教,大学也可以增加学生入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到藏区的基础教育状况,为藏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谓科教兴国,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优质的教育体系,而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离不开地区教育的发展。因此,藏区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藏区的经济大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及人力资本的发展。尽管目前藏区的基础教育状况人不容乐观,但是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藏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藏区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藏区的经济也会有一个大的变化,我们祖国的生命力也会因此而更加强盛持久!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5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实现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全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经济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中以及高等教育更是远低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在经过问卷调查及入户访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初步掌握了目前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年均纯收入;受教育水平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利用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发现的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的大背景下,作为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子女是否享受到了这一政策?在免费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农村家庭的子女是否都能上学?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子女上学的因素还有哪些?在义务教育之后的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影响子女继续求学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既具有全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共性,也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性,可以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所以,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负担状况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现状。

无论从文化程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讲,云南省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西部平均水平,但云南全体人民并没有放弃发展教育,造福人民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云南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基础和教育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是改革开放第三十个年头,为了进一步掌握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发展水平,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对居住在云南省大理、丽江、楚雄、怒江、迪庆和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村家庭进行了走访,对他们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水平进行调研。我们认为,目前,云南省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子女辍学现象依然严重。

辍学现象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普九”任务中最常见的现象。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虽然国家在农村地区已经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辍学现象依然严重。通过对楚雄州和大理州的彝族、大理州和怒江地区的白族、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德宏州的傣族,丽江地区的纳西族以及上述地区少数苗、壮、回、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的调查发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适龄子女辍学率依然很高。各民族子女辍学率分布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底,我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8%,但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家庭的总体普及率还不到80%,远低于西部整体水平,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覆盖率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明显偏低。

据统计,20,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4元,西部十二省(区、市)平均水平为2157.9元,而云南省这一数字是1864.19元,当年仅高于西藏、甘肃和贵州,可见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当年这1864.19元的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1386.61元,占到总收入的74%,说明收入的多元化水平非常低。此次调查中,我们也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进行了抽样调查。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差距明显,从均值来看,位于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6000元之间的中等群体只占被调查总数的不到9%,而低收入群体则接近被调查总数的六成,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收入群体的比重,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的群体达到18%,可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也十分明显。从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也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少数民族的贫富差距也相当大,地区差异也导致了教育负担的不同。

3、少数民族应享有的教育优惠政策未能完全落到实处。

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是我国政府对人口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所采取的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政策。随着“普九”任务的逐步实现,现阶段,这一优惠政策主要针对高等教育招生降分,民族预科班以及高等教育实行并轨收费制度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学费减免政策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使得这一优惠政策未能落到实处。

在调查中,在对“孩子上学是否享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回答中,收回的350份有效问卷中,只有不到30个家庭享受到了子女入学和补助方面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而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国家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也列入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范围内,除了“两免一补”政策外,实际真正享受到高考加分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家庭则更少,当然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家庭子女确实不具备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但当问到这些政策的内容时,绝大部分家长说根本不知道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所以,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能了解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是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的前提,才能真正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帮助。

4、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基本落实,但非义务阶段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过高。

“普九”任务对西部地区来说是艰巨的,但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投入的不断加大,云南省各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政策基本得到了落实。调查中关于义务教育的免费政策,被调查家庭表示都得到了落实,但同时他们也对孩子以后的继续教育感到担忧。从问卷分析中也能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对这一问题的关切。有子女在高中及高中以上阶段学习的家庭中,对“供子女上学感到负担过重”的比例超过七成,而有初中及小学子女的家庭这一比例则明显下降,只有不到两成,也就是说,在国家大力“普九”的同时,九年制教育的家庭教育负担明显减轻,但随着“普九”力度的加大,子女对高中甚至大学教育的需求也逐渐加强,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来说,收费制度并轨后的高额学费,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不小的经济负担,有的家庭一年的人均纯收入总额也不够支付高等教育一年的学费。所以这一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家庭的重要方面。

5、农村家庭中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对子女应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不强。

“孩子不想上学”这一答案的选择比率竟高达35%,甚至高于“家庭收入少”和“学费高”两个选项,可以说,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而通过我们继续对产生这一结果探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对子女应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不强应该是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直接原因,在接受调查的350个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户主为3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共有300户,在这些家庭中,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家长占到总数的.近80%,有237户之多。具体详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30岁以上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的接受调查者比重仅为4.33%,与初中及以下近八成比重的家庭形成鲜明的对比。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态度,又考虑到教育投入的长期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文化程度整体偏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受教育权利采取放任的态度,孩子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学家长也不强迫,使得辍学现象在因贫失学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直接原因。

此外,除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比较突出之外,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少数民族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早婚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学生往往年仅十四、五岁就按照家庭的安排回家组织家庭,形成事实婚姻。还有的少数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子女很小的时候就送到寺庙出家,形成由于民族信仰被迫失学的现象,对义务教育也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布朗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按宗教传统,但凡7――14周岁的男性都要出家在佛寺内修行一段时间。

三、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状况的措施及对策。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针对本次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方面,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方面以及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对教育的思维方式等诸方面加大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发挥基础教育的一份作用。

1、在国家制定的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前提下,针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政策,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习俗和信仰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适龄儿童辍学率。

如前所述,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子女辍学有一部分是因为根据本民族的信仰要送子女到寺庙出家,从而影响他们的教育。而我国是支持和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所以在国家大的民族优惠政策下,要根据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适当调整逐步完善国家的教育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就业等方面要尽可能的给予照顾,使宗教信仰和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少数民族群众本民族的人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点不仅是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自身素质,更是维护地区安定,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2、通过教育机制的改革,完善鼓励和培养少数民族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解决他们非义务教育阶段负担过重的问题,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培养更多本民族的人才,进而带动本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调查中发现,在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的背景下,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迫切需要的下一个目标,但高额的学费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来说确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也使得他们中很多青少年高中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没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政府部门应在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高中毕业后继续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方面,进一步开拓思路。在现有的高考降分,发放生活补助,甚至减免学费等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比如,可以通过委托培养的方式,利用类似于国家培养师范生的模式,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毕业后回到家乡,为改变家乡面貌服务。

3、农民增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使农民家庭收入的来源多元化,不再把农业收入当作唯一的收入来源,这一点已经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家庭中得到体现。

如前所述,本次调查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方面,农业,外出打工和个体经营三种途径共占到总数的90%左右,而外出打工和个体经营所占比重已初具规模,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的农业已不再是指单一的农业经营,还包括了林业,特别是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调查中发现,通过国家的林权制度改革,现在农民通过承包山林,从事林下经济带来的收入增长势头迅猛,给纯农业收入带来巨大的补充,而且随着甘蔗、烤烟、油料、蔬菜等经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扩大,这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要远远高于粮食种植所带来的收入,所以,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也是减轻农民教育负担,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一举多得的措施。

4、加大宣传力度,要想提高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覆盖面,首选要使家长的思维发生改变,让家长真正认识到接受教育对子女的未来和对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

此次调查中,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整体不高。文化程度水平普遍较低,影响他们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如前所述,大部分家长的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子女厌学所采取的放任态度和处理方式,再加上改革开放使一部分家庭因从事个体经营走上富裕道路,更加使他们认为“书读多无用”甚至“读书无用”。他们这种对子女教育的消极思想对处于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这种消极态度可能直接导致孩子从厌学过度到真正辍学,在一无技能、二无知识的情况下,过早进入社会,最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就业压力,而且对过早进入社会的他们来讲,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工作过于辛苦,也会对他们自身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教育部门要承担起这种转变家长对教育的消极态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家长的教育力度,使他们认清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对孩子人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真正迈上一个新台阶,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曾满超等。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挑战和政策[EB/OL].http://www.tc.edu/centers/coce/pdf_files/a11.pdf.

[4] 民进云南省委课题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研究调研报告[R]。2005。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6

豫北地区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豫北地区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着学校和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音乐教师缺乏和教学不规范等问题.解决的对策一是切实提高各级领导、教师、及学生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条件;三是强化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作 者:张晴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安阳,455000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3关键词:豫北地区 农村 音乐教育 发展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7

在素质教育中,体育与健康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农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从总体上讲,只有抓好了乡(镇)一级的农村学校体育及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对基础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对冀东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提出了冀东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以促进冀东地区学校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从冀东地区不同的市、县随机抽取40所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设计《冀东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冀东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3.1.1 体育课开课率和每周开课次数情况

国家规定各地中小学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各年级每周安排3课时以上,中学为2课时。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40所农村学校中,农村中学开课率为100%,小学开课率为78.6%。其中69.2%的农村中学是每周安排2次体育课(表1),只有27.3%的小学校每周3次体育课,说明在按国家要求安排体育课次数上中小学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还有18.2%的小学校每周只安排一次体育课,说明农村小学体育课安排不是十分规范。

3.1.2 体育教案执行情况分析

教案是教师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和单项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设计的教学方案[1]。课前写好教案是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由表2可知,该地区农村中、小学在完全依教案上课情况上分别为27.2%和25%;在偶尔依照中,中学占63.6%,小学占62.5%;共有10%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完全不依照教案上课。可见教师凭经验上课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规范性较差。

3.2 冀东地区农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3.2.1 早操、课间操开展情况分析。

早操能使学生在一天学习中有充足的精力;课间操是对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一个放松,所以利用好早操和课间操进行身体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推动作用。调查表明冀东地区94.5%的农村学校不出早操,92.3%的学校能较好地开展课间操,课间操内容基本是集体做广播操,组织、时间、纪律要求都很正规,出勤率也能保证,但做操质量较低,存在学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这样就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3.2.2 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统计表。

在所调查的学校中,能够达到人均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小学占16.5%,中学占47.6%,而在这些学校中,真正安排并认真组织的学校,小学、中学分别占36%和68%。可见,尽管一些学校将课外体育列入了课表,但认真实施、落实的学校并不多。

3.3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3.1 体育师资短缺是主要因素。通过对相关学校体育主管领导、体育教师的访谈,体育师资匮乏是当前困扰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有一校长讲得非常好:“没有老师教,再多的场地、器材学生们也不会玩。”

3.3.2 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调查反映出,当前初中的体育教学无论从规范性还是时间保障上都要好于小学。究其原因,河北省2008年体育成绩首次计入中考成绩总分,所以当前学校和家长都对初中学生的体育成绩开始关注起来。而小学则由于没有这样的压力而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3.3.3 体育活动项目单一,学生兴趣缺乏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又一因素。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1.1 冀东市农村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较高。但从依教案上课的情况可以看出冀东地区农村学校在体育课授课过程中规范性较差。

4.1.2 冀东地区大部分学校都能按照规定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其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以课间操为主。

4.2 对策

4.2.1 提高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学校领导要把“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摆在应有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农村学校体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4.2.2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增加体育教师的培训机会,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2.3 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给学生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到阳光下、操场上去锻炼身心;学校体育运动会的设项应体现多样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分竞技化,只是少数人参与的现象。

参考文献

和田地区农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 词汇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36-02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词汇量要求新课程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三、四、五级为初中一、二、三年级所处的级别,其中五级词汇的目标要求描述为:“一要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二要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三要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四要学会使用1500-20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其实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初中毕业生在词汇方面要求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能掌握800个左右单词,2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笔头实际中运用。此外,还要求扩大400-500个左右的认读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从以上可看出,学生学习三年英语,再加上小学三年,他们只需掌握1500个左右单词,似乎也不算太高要求,再加上派生词、合成词和转化词,所剩下的基本词也就更少了;但是英语词汇的多变性让学生望而却步,缺少好的学习方法。

一:民族地区农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1.1英语教师的专业要求

(1)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如教师在教词汇farmer与peasant时.教师只有在清楚其文化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有意识地通过它们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是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

(2)教师要转变传统词汇教学观念。要转变传统词汇教学观念,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词汇观。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融入文化教学,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加强词汇的深度学习.把握词汇意义的语用环境,为学习者灵活地运用词汇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理解基础。促进学习者形成良好跨文化意识。

(3)教师应将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贯穿于词汇教学中。合理地、恰当地、有效地将文化教学融人词汇教学。只有遵循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以词汇教学特点与实际为基础,才能有效地开展词汇教学,也才能不失时机地恰当地将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4)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将文化教学融入词汇教学。美国马里兰州的Lynn0’Brien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的方式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动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和视觉学习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方式,选择适当教学手段、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将词汇所隐含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词汇教学的过程当中去.轻松愉快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1.2英语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懂音标,在单词的发音上存在困难。语音在词汇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重视语音方面的教学,对单词的发音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朗读单词时面临很多困难:一是感觉读音方面困难很大;二是不会识读国际音标;三是难以读准单词,甚至有学生还用汉语注音的方法来读单词。

2.学生在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上没有学会运用拼读规则。由于传统的教材没有专门教授单词记忆的部分,因此老师就很少在课堂上讲授记忆单词的方法,学生虽然跟着老师一遍一遍地朗读,但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单词中字母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内在的规律。学生不能将单词的拼写和读音联系起来记忆单词时,他们不是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联来记忆,因而常记常忘。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理解上,只是过分注重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不能灵活运用,完全靠死记硬背把握词义。

二、民族地区农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对策

采用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向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若学生的词汇学习不成功,其语言技能的形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英语教师应在详细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症下药。

2.1尽量使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教学词汇。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的手段辅助词汇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领略词汇的涵义和用法。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一般可采用直观教学。尤其要注重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大容量,化静为动,变单一为丰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语言思维。对于初学者,对英语是一窍不通的,我们如能采用直观教学,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积极参与。常见的直观教学手段有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这三种教学手段。这三种直观教学形式各具特色,三者相互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2加强对学生学习词汇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初中毕业生在词汇方面要求为:能熟练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首先,词汇教学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教师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听,让学生去“辨音”,教师所展示的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每个词是由几个音素、几个音节构成,重音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从听的意义上掌握词汇。然后,在听的基础上加强读音规则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虽然字母的名称音和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不同,但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听英语单词分辨出单词的读音之后,再进行读音规则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把单词拼写出来。这就解决了学生掌握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拼写单词,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应该从最简单的拼读抓起,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归类和比较,使学生掌握单词中字母及组合的读音规律,能够听词能写,见词会读会背。

2.3利用各方面的构词法进行联想教学,扩展词汇。词汇的联想(association)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经常性的联想、比较、分类和归纳,促使词汇知识系统化。可以是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的联想,也可以是同根词、同前缀词、同后缀词联想等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单词。

2.4用分类记忆法集中识记词汇。传统教学词汇常用一个个地教单词的方法,一节课教不了几个单词,效果很差,而用集中教学的方法把所学的单词集中起来教,一节课可以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单词。单词还可以分类记忆,易学易记。教师在教学单词时可将有联系的单词归纳起来,分别按照发音、词性、结构、意义归类。这样,能使单词机械的识记变成规律的识记,使无意识的识记化成有意识的识记,化难为易,减轻记忆负担,使学生记得深刻,保持长久。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词汇教学的方法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同义近义辨析法、交际法、图表法、比较法、英英解释教学法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按照有关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语言思维,帮助学生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才能有法可循,有样可学,积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和初中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

[2]刘敏·如何实施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 外语教学,1995.(6)

[3]平克虹 外语学习、词汇为本[J] 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11)

[4]丁素萍 英语课堂中创设真实语境策略[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8)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初探 篇9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是导致“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是缓解“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根据《潼南人才论坛》要求并结合国家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和潼南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本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慨况

1、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本文乡村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近937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1%。2004年末,乡村从业人员达到了48971.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

2、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素质欠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反映,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男女性别比为114.3︰100.0。(2)农村劳动力大龄化。在农村劳动力中,16—22岁的劳动力占10.3%,23—30岁的劳动力占15.6%,31—40岁的劳动力占26.2%,41—50岁的劳动力占20.5%,5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7.4%。23—40岁年龄段的壮劳动力占41.8%,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7.6%,劳动力呈现大龄化的特点。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劳动力占6.8%,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0.2%,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占46.3%,高中文化的劳动力占6.4%,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0.3%。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

(4)、农村劳动力缺少专业培训,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在农村劳动力中,仅有6.7%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多达93.3%的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3、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经济地理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少。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的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依次减少,分别为6280元、6039元、5741元;而农村从业人员数量渐次增加,分别为9.4万人、13.6万人、20.2万人。

以总人口中农村劳动力的密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多。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每百人中乡村劳 2 动力的人数分别为36.7人、47.5人、51.2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人口中乡村劳动力的密度减少。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的文盲率分别为3.2%、5.8%、11.2%,劳动力文盲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上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分别为8.1年、7.2年、6.8年,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就业现状看,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农业内部就业隐性失业严重,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劳动收益低下。其中,农村和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问题。

1、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

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又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农业内部就业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

以潼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测算为例:潼南县失业比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1996年潼南县开展的第一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住户从业人员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登记,我们以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近年的变化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3 数量进行了测算。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业时间在1个月以下的人员比重占2.5%;1—2个月的占7.3%;2—4个月的占8.6%;4—6个的占7.4%;6个月以上的占74.2%。由此可以看出,1996年全县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与半失业状态,推算全县折算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87074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量*(2.5%*12+7.3%*10.5+8.6%*9+7.5%*7)/12 1997年以来,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县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变化。2005年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达到了432397人,比1996年末减少11403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减少39406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8003人。假设几年来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及机械化程度等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没有变化,那么潼南县目前农村失业半失业劳动力约有84853人,占潼南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20.1%。如果考虑上述影响农业劳动力需要因素的变化,则潼南县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在8万人以上,占潼南县城乡劳动力就业总量的14.7%,有富余劳动力在25万人以上。

2、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压力大。

目前城镇已经累积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从全国来看,城镇失业人员数量大。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调查资料假定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的就业率56.44%为充分就业率,那么2003年我国52376万城镇人口(含建制镇)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应当为29560万人。扣减城镇人口的从业人数后,2003年我国城镇失业劳动力约有4000万人,失业率约为13.5%。

今后几年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远远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我国80年代后半期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开始成为劳动适龄人口,新增劳动力数量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后几年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将达到历史峰值,每年大约有2400万人。其中,每年有200多万大专院校学生毕业。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但就业并未同步增长,出现了徘徊状态;在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政策的促进下,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就业保持了同步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的前提下,全国二三产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大约为1000万个左右,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有1400万个新增劳动力缺乏对应的新增就业岗位。

3、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是一产业,非农化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在2005年潼南县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产业的劳动力占71.5%,从事二产业的劳动力占7.9%,从事三产业的劳动力占20.6%。从具体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0899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1.5%,工业7285人,占1.7%;建筑业26887人,占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3207人占0.7%;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6854人占1.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业2354人占0.5%;其他产业76816人占17.8%。潼南县2005年农村从业人员非农化就业率为28.5%,与东部地区的42.7%相比,低14.2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当地农村,异地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全县农村从业人员中,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劳动力占73.6%,在县内乡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6%,在市内县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3%,在重庆市外就业的劳动力占17.5%。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异地就业率为26.4%。而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占98.7%,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占95.2%。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异地就业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05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从业人员的非农化就业率分别为36.4%、31.8%和24.8%,呈现梯度降低的规律;而异地就业率分别为16.2%、26.3%和32.4%,大致呈现逐步上升的特征。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较低,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尤其艰巨。

4、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特征决定其就业质量不高。从非农化就业的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强度很大,就业状况容易受行业波动的影响。从非农化从事的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就业的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从非农化就业的载体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或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打工,或从事小规模的自营劳 6 动。

非农化就业不充分。在自营劳动方面,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竞争激烈,业务量严重不足。在外出务工方面,就业不充分。由于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始终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处于动态失业状态;因项目完工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从解除劳动协议到重新找到工作存在的时间差,这部分农民工处于时段性的失业状态;在产品和劳务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以销定产成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手段,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等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期间也存在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2005年潼南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工作时间为8.2个月,其中,有6.1%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不足3个月,有14.6%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为3—6个月。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权益缺保障。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载体是私营及外商投资等非国有中小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高经营目标。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与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和为农民工办理劳动保险,为随意解雇农民工和侵占农民工权益提供方便。由于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是频繁发生的经营现象,农民工就业不稳定也随之发生。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采取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不增加工资、工伤后不合理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歧视甚至虐待农民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2005年12月,潼南县的农民工中,有71.6%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和享受劳动保险的待遇。

5、农村劳动力劳动收益低下。

2004年,在农业内部就业方面,被调查的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获得的纯收入为2748元,相当于潼南县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2284元的22.3%;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业内部从业人员收入的4.5倍。在非农产业就业方面,2004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5342元,相当于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43.5%;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村劳动力务工和自营劳动收入的2.3倍。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裕,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迟缓,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我国已进入了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今后几年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趋于尖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原因如下:

(一)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

工业化水平低,从总量上决定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工业化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96美元,告别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的数十倍,如美国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7000多美元。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来看,2003年我国农业的比重占14.6%,非农产业的比重占85.4%;与世界发达国家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95%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足。

在非农产业结构中,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业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资料反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二产业的比重为52.3%,三产业的比重为33.1%。与世界发达国家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二产业拉动就业的作用远远不及三产业,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潜力未能发挥出来。2003年全国第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为5639人,较第二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4157人多35.7%。从1991—2003年的情况看,二产业增加值保持高速增长,而就业却未保持同步增长,就业弹性很低;这13年间中有3年的就业反而出现了负增长。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虽低于二产业,但就业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就业弹性系数较高。工业化进程未兼顾劳动力就业,抑制了就业需求的扩大。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导致就业非农化滞后于工业化。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占85.4%,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50.9%。从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就业的关系考察,两者工业化与就业大致是同步的。我国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世界发达国家的95%以上的水平约低45.0个百分点,甚至较亚洲的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的这一比重也比低几个百分点。按1991—2003年非农化就业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我国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要达到发达国家95%以上的水平,还需要30多年时间。

(二)城镇化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1、城镇化进程缓慢,决定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缓慢。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迟缓,制约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进程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口城镇化率低。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40.5%,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各国平均的48%的水平约8个百分点。

(2)人口城镇化率缓慢上升。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1979—200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国家60%以上的水平,还需要20年时间。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的增加值率为85.4%,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率44.9个百分点;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率为50.9%,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就业率10.4个百分点。

2、农村小城镇聚集人口的效能不足。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小城镇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培植支撑产业和完善城镇功能需要一 10 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二次创业的困难时期,很多乡镇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效益下降,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在未来可以预期的较长时期内,小城镇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人口聚集效能不足。

3、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大城市制定了限制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条件,如规定迁入人口在务工的城市必须工作几年以上、拥有房产、学历在本科以上等,成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难以跨越的门槛。虽然大中型城市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较多,但仍然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就业竞争仍然很大,农民的收入来源没有保障。大中型城市消费水平较高,而农民工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承担本人及家庭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费用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4、城镇化进程迟缓,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城镇化既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的转变,同时也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城镇化能够为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庞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城镇化进程迟缓,抑制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人口城镇化率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表明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没有伴随工业化进程进入城镇,从而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以消费为例,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2.3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农村居民。

(三)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 11 移渠道不畅通

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还没有真正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就业,让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市场有序流通。户籍制度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障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未能与城市劳动力公平地分享同等的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城市管理部门优先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扶持政策。在就业培训、就业推介、自主创业和自营劳动的优惠等方面,农村劳动力均被排除在外。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处于无人关心状态,自营劳动却更多地遭受工商、税务、城管、街道等管理人员歧视性的严厉对待。

劳动力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低下,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在思路方面更多地强调非农转移而不注重农村内部挖潜,过度依赖向外地、特别是向大中城市转移而不注重利用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培植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方式方面,更多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而非引导和服务职能,如下达硬性的转移数量等。在组织方法方面,缺乏全国统筹、上下沟通、部门协调、区域合作,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各地独自为战。在具体措施方面,没有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如基础设施、中介机构、法律法规等。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订单培训、定点培训等长效机制发育不良。

缺乏规范的中介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就业风险和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政府服务方面,缺乏类似于 12 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服务中心,对劳动力有序转移发挥的作用不够。截止2005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通过政府组织外出的劳动力仅占3.3%。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同时,在现有的中介服务组织中,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劳动力就业中介服务市场还比较混乱,坑害农民工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呈现不对称性。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发布平台不完善和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两个方面。目前全国还缺乏一体化的劳动力信息发布平台,不能及时发布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劳动力对供求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亲友了解和盲目外出形式,导致劳动力就业风险和成本偏高。潼南县2005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55.4%的劳动力是自发外出,41.3%的劳动力是通过亲属朋友介绍外出。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元经济格局下形成的就业惯性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已经确立了城镇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优势地位,竞争性就业中农村劳动力在人缘、信息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与较好的职业无缘,与用人单位存在的“轻农”意识有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的思维惯性,一部分城镇居民仍然存在“轻农”意识,从心理上一定程度地排斥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农民工权益缺乏法律保障。在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供给方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我国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司法队伍人员不足,执法不力。社会对农民工正当权益的关心不够,缺少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农民工法律知识贫乏,自我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不强。在此法律环境下,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没有惠及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顾虑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后,在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难以真正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存在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体系中。

(四)劳动力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就业。据潼南县统计局2005年12月调查,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占劳动力就业的73.8%。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低,尤其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如潼南县米心镇响水村外出农村劳动力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94%;二是技能缺乏,如米心镇响水村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证书人数甚少,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2%;三是技能培训兴趣不高,不但自己不肯花钱和花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就连政府免费为其举办的技术职能培训班兴趣也不大。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外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障碍。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加上没有专业,就业就无法跟城市人竞争。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严重 14 大于需求的环境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受到市场需求和自身素质的双重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择业范围狭窄,一方面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另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难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不平衡、经济与社会不同步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全局性问题。

(一)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从劳动者数量方面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行业差距扩大

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潼南县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为3970元,相当于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15441元的25.7%,相当于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27127元的14.6%。1997—2004年潼南县非农产业与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之比由427.1∶100.0扩大到526.9∶100.0,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了34.9%。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强化了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农业内部富余劳动 15 力过多,潼南县三分之一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表明潼南县农村存在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问题。如果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减少一半,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提高一倍,人均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7540元的水平;这部分减少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按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计算,2005年潼南县生产总值将增长32.8%,达到71.9亿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导致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就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配的基本方式,就业结构与社会财富结构的严重背离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2004年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8.1%,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8.8%;非农业从业人员占潼南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9%,而非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1.2%。农村和农业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量,与创造的社会财富严重不匹配,这就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并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落后与城乡差距的扩大。

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1978—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0%,而同期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4.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递增速度较城市居民低1.5个百分点。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的39.2%。农民收入以不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城 16 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1978年的176.9∶100.0扩大到2005年的255.2∶100;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差距由1978年的90元扩大到2005年的4902元。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严重滞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助长了城乡差距的扩大,拖累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制约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降低社会财富的人均占有水平,拖累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商业繁荣程度严重低于城市,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较为缓慢。根据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调查,1997—2003年乡镇(不含县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7.2%,较同期县城以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年均递增速度9.3%低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很低,2003年乡村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987元,是县城以上城镇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78元的11.5%。占重庆市总人口77.8%的乡村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8%;占重庆市总人口22.2%的城市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1.2%。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低,制约内需的扩大,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占全国总人口72.1%的乡村人口由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成为低收入人口,购买力薄弱,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对我国实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战略构成了决定性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根据调查,潼南县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77元,是城镇 17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54元的34.3%;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1%,较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41.6高1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缓慢,1997—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递增了5.7%,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递增速度7.2%低1.5个百分点。

经济的落后必然延缓社会的进步。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福利、卫生、生活环境严重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也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个人发展的投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2005年潼南县农民用于教育的开支仅176.4元,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26.3%。农村与城市分别在较为独立的社会体系中演进,一方面是城市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繁荣,另一方面是农村社会的缓慢发展和落后,但农村的落后最终会延缓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居民收入出现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因素。据测算,2005年潼南县按城乡家庭收入分组计算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46,社会贫富差距已经进入了容易滋生社会不满情绪的严重状态。从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已经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但也是社会矛盾容易激化、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如何妥善解决社会矛盾、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性课题。

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不利影响表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 18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支点,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在区域分布、城镇规模、所有制性质、产业类型和企业规模等方面表现出五个特点:

1、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在市外。2004年全国农村转移出乡外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市(省)外的劳动力4770万人,占外出劳动力的51.0%。调查的潼南县2005年外出劳动力就业人员中,转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占外出农村劳动力的55.4%,其中:广东39.4%;浙江8.0%;福建5.5%;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3.3%;转向西部的地区比重为41.1%,其中:四川7.5%,新疆7.5%,西藏1.7%;转向国外的比重为0.2%。

东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人数最多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扶持,投资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借助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时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依靠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第三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率先实现了经济起飞。由于劳动力需求旺盛,东部地区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地区。19 2005年潼南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55.4%,转移到中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3.3%,转移到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41.1%。

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以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东部地区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正在逐步减少,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潼南县当年新增加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的人数占42.6%,转移到中部地区的人数占3.1%,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占54.3%。当年新增加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所占的比重超过东部地区高1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已成为潼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的热点地区,在2005年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低于东部地区14.3个百分点。

2、从近期看,大中型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依托;但从长期看,小城镇吸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将有效增强。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中型城市与小城镇在人口聚集能力上的差距很大,大中型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远远超过小城镇。2005年潼南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人数占35.8%,转移到地级市的人数占21.6%,转移到县级市的人数占27.3%,转移到建制镇的人数占12.4%,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人数占2.9%。

但是,在可预期的十到二十年内,我国大中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等方面都难以接纳农村需要转移的庞大的人口及劳动力。近年来,20 全国大力实施“经济强镇工程”,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出现了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农村城镇。只要因地制宜地大力扶持,假以时日,小城镇建设吸纳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效果必将发挥出来。

3、私营、个体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国有经济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国家统计局2002年统计资料反映,全国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16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9%;国有单位自1996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4098万人,年均减少585万人。全国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12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5%;集体单位自1992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2506万人,年均减少228万人。而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逐年大幅度增加。私营、个体所有制自1992年始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大增强。1992—2002年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68万人增加到199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8.1%;个体单位从业人员从692万人增加到226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9.2%;混合所有制等其他非国有单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的从业人员达到了1222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49.3%。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发展飞速,将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据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非国有经济约创造了1850万个就业岗位,消化了国有和集体单位减少的8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后,还为城镇净增加了 21 10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

4、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所在。

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体力劳动或服务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缺乏资金技术,适宜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我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为他人打工或自营劳动,绝大多数从事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载体。

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重大。2005年我县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达到了61.4%;其中,从事工业的劳动力达到了31.2%,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达到了26.4%。

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潜力所在。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加就业岗位的能力。近几年来,全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逐步增多,1997—2005年平均每年新增了800万个就业岗位。

5、中小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载体。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单位主要是中小企业。据潼南县统计局调查,2005年末在潼南县为法人或自然人打工的农民工中,在企业规模不到20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34.9%,在企业规模100—499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 22 12.8%,在企业规模达到500人以上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17.2%。

中小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据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2003年全国2262个企业的专项调查资料调查,2003年各类企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上年增长了5.0%。其中,大型企业从业人员数仅增长了4.4%,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增长了8.2%;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的增长高出大型企业近4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2005年潼南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1万人,占全县乡村非农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到了27.4%。

(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又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有四条:

1、劳动力转移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着力扩大劳动力需求,减少农村人口及劳动力;通过推进就业市场化,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畅通转移渠道。

2、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手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可以预期的时期内,大量农业劳动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仍然会滞留于农业。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供给过剩且素质低下。劳动力素质是影响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劳动技能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人口增长及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4、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就业矛盾。农村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剩,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实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仍会滞留大量的人口和富余劳动力。为了缓解就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社会公平,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

1、大力推进工业化,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是决定非农产业规模与劳动力需求的基本因素。加快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实行扩大就业政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工业化,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非农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臵的调节作用。要 24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加大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建设投资,解除瓶颈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走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粗放经营方式向经济效益型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继续实行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大力促进非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全国GDP应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非农产业应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队伍庞大的基本国情,发展经济和结构调整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劳动力就业。我国应实行增加就业的产业政策,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传统产业;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就业。大力发展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就业潜力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重大作用。

大力推动所有制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与中 25 小企业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主要载体。各级政府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鼓励自主创业,进一步支持私营及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信用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贷款机制问题。特别是要在资金、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乡镇企业顺利实现“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2、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我县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城镇化具有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巨大作用,同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施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聚集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发达国家选择的城市化道路几乎都是走的发展大中城市的路子。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乡村人口,大中小型城市要吸纳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已给城市的经济社会 26 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并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城市病”。虽然农村小城镇目前人口聚集效能不足,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看,小城镇建设将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重要出路。因此,推进城镇化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选择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加快农村人口城市进程和劳动力转移。

科学规划,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网络的合理布局。结合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根据可持续的要求,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乡镇一级的建制镇以省级为总体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县(市)各自为政,遍地开花,频繁撤并造成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的规划一旦确定,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规划的稳定性和建设的连续性。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经济发展、不顾资源环境条件盲目扩张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规模,避免城市盲目扩张衍生的“城市病”和“后遗症”;中小城市和城关镇功能齐全,发展潜力大,人居环境好,人口聚集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应鼓励发展;农村小城镇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应大力扶持具备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加快发展。

以培植支撑产业为中心,大力扶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要以扩大就业和聚集人口为目标,结合城市网络布局通盘规划小城镇的功能与主导产业定位。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政策引导资金、27 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小城镇聚集并实现合理配臵,大力培植小城镇的特色经济和支撑产业。结合当地的物产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和民间投资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推动乡镇企业进行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造,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将外出农民工回乡办企业纳入各级政府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范围,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兴办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

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步伐,废除歧视性规定,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城市要降低接纳农民落户的门槛,废除外来人口必须达到某种文化程度或必须在当地有房产等歧视性规定,特别是中小城市更要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凡在城市当地务工两年以上并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子女可在居住地登记当地居民户口。县城和农村小城镇应取销一切准入限制,敞开大门接纳农民迁入定居。改善农民工及家庭人口的生存发展环境,农民工户口变更后享有当地居民所有的权利,可享受当地的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待遇。同时,农民工变更户口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应退出原籍的承包地,交由原籍的农村合作社处理,使这一群体彻底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3、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

目前仍有一些非市场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配臵中的作用,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纳入统一的就业市场化和社会化轨道,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加快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消除体制性障碍,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束缚,使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待遇。以城乡就业一体化为目标,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力提供信息、培训、代理、就业等一条龙服务。要引导全社会彻底破除城市人口优先就业的惯性思维,树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观念,培养市场竞争意识。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简化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和跨地区就业的各种手续。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国家统一规定收费项目和标准,禁止有关单位向农民工乱收费。

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应与城镇从业人员一样享有相同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劳动法》,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反歧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劳动监察体系和队伍,尽快构建和 29 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监督体系,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府监督及社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用,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帮助农民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受理农民工请求付给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伤害赔偿、缴纳保证金被骗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权、财产权利的案件,向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劳动法》的宣传力度,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的人权意识和依法自我维权的能力。

建立与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快捷方便的劳动力供需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用工单位与劳动力达成劳动协议的效率,降低双方的盲目性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并尽快联结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方便供需双方双向择优选择。信息的来源由有关部门先行对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进行资格审查,再发布到信息网络,并提供用工单位与劳动力基本情况的证明。为了提高用工信息的成功率,基层政府应切实关心农民的利益,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用工单位的要求,并与之达成可行的用工协议,组织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

4、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自身择业能力与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1)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新增劳动力素质稳步提高。30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国家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出发,废除教育产业化,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从及早培养农民子女入手,实现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收入微薄的农民家庭的子女全部接受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特别是要解决好城市农民工的子女入学问题,允许农民工子女凭暂住证按城市学生的同等标准就近入学。

(2)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针对性。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宽进严出,对毕业学生免费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财政支持,降低学杂费,尽量使农民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

(3)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转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就业订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适应能力。认真制定和落实转岗培训补助政策,筹集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补助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可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体规划和财力情况,调整支农资金结构,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

作者:向祖奎

工作单位:潼南县统计局

通信地址:潼南县统计局

上一篇:如何组织高效会议下一篇:课堂教学技能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