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2024-08-08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精选9篇)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篇1

浅谈在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课外阅读

喀喇沁旗小牛群初中陆建伟

内容提要:

一、寻找鲜活阅读源头;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关键词:开展 课外阅读

置身于书声琅琅、书香徐徐的校园,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就如朱熹在《观书有感》所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智慧的源头活水就是一本本好书,理想的书籍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除了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之外,我还有责任引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引领他们好读书,读好书,一生读书。在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书籍很少的情况下,要想让一群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并养成习惯这谈何容易。我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把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寻找鲜活阅读源头。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引起学生共鸣,课外阅读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我们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在第一次教学《孤独之旅》以后,得知此文节选自《草房子》,我就断定这一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课文里的主人公年龄与我的学生相仿,课文里的故事就发生在校园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就去书店买了一本,虽然是盗版,但不影响我读的兴致和学生听的兴趣。记得给上一届学生读了一少部分,还没等读完,好多学生都自己买来读完了,说是等老师读等得太久,一节课才听十几页,不如自己一气读了痛快。每个学生都在书中找寻着自己的影子,桑桑,秃鹤,纸月,杜小康„„一个个鲜活的面影,演绎着少年人生的忧伤和成长的话题。选一本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把学生领上一条书香之路。这之后,曹文轩写的小说,如《细米》,《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黑瓦》,《野风车》《青铜葵花》这些纯美系列的长短篇小说,我的学生都陆续买了来,互相交换着读。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记得一位教育作家写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聊,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像我之前说的读《草房子》一书,慢点读,读到高潮处,情节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一停,学生就着急了,他就想方设法去借或买这本书来读了。

读书贵有恒,最怕一日曝十日寒,所以等学生有了兴趣还要趁热打铁,巩固成果。我们利用每周三第五节设立专门的读书课,开展行之有效的班级读书活动。再就是我们农村学校住宿生有晚自习,我值班看自习时,都安排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题可以不做,书不可以不读。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

一是坚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上好每天的读书课。在语文课上,我坚持每节课前五分钟为孩子们朗读优秀课外美文,朗读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朗读精彩片段„„,使每次的朗读欣赏成为学生最向往的时刻。读完后挑两个好句子摘记在读书笔记上,日积月累,学生的运用语言的水平也就随之有了提高。

二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在班级里提倡一分钟读书活动,即珍惜边角料的时间,随时随地的阅读。班级的墙壁上贴有标语,正墙上是“好读书读好书”,侧面墙上贴有“今天你读书了吗”,让中国式打招呼“你吃饭了吗”变成“你读书了吗”,让学生感觉读书同吃饭一样重要,习以为常并持之以恒。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了更加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读书兴趣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讲故事、写读后感、征文演讲等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比赛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2、读书笔记展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览评比活动。学生读书定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书中妙词,佳句,锦段,以及自己的点滴心得,使读书成为孩子学习的加油站,补充他们的知识,让他

们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体验,在读书中成长。

3、“好书换着读”活动:农村孩子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买书困难,藏书不多,这成了阅读的一大障碍。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从家里把几年来的藏书,及订阅的《读者》,《意林》等刊物拿到班级借给同学看。还鼓励同学们互相换书读。在换书读的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增进了友谊。我们拥有多少同学,就拥有多少本期待的好书,书的来路越来越广,智慧的小溪汇聚成河成海,无比广阔。

农村学校也可以成为书香弥漫的校园,只要我们去寻找更好的方法,我希望用阅读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用好书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同学成长的脚印,踏花归去马蹄香,读书点亮你梦想。

参考文献:

张仁贤《课堂教学那些事儿》2011

封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2011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篇2

一、为学生推荐书目

学生在正常学习期间除了课本外,还必须准备和储备几本课外读物。学校老师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生家长也可根据经济情况和自身文化学习情况为孩子买几本适合的课外书。老师在引导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应本着书籍思想内容健康、语言生动活泼,书的种类、题材要广泛,有中外、古今,有文学、科学,有历史、地理,有诗歌、童话,有小说、漫画等的要求,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学校也要定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让学生博览群书,读自己喜欢的书。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书源,开展课外阅读也就有保障了。

总之,在为学生推荐书目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学生的情感爱好,适合才是最好的。

二、给学生提供时间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紧张有序的,给学生安排合理的读书时间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学校应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挤出和安排合理时间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如:将每天中午休息时间让给学生读书;每节课间启发学生自己挤出时间愉快读书,过一个简短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每日放学后家长要教育督促学生把家庭作业及时完成后读老师推荐的、布置的课外读物,让它成为一项活动、一种乐趣,不仅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还可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主动读书、认真读书是很重要和必要的。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善于表扬,班级中的老师、学生都是被表扬的对象。教师利用班队会表扬班级爱读书的同学是如何读书、读哪些书的,知道了哪些知识与道理,宣扬读书的好处,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②创设环境,班级布置良好的读书氛围,展示好图书角、板报、读书名人名言,让学生受启发、受激励。③做好示范,教师在办公室要善于读书,既丰富自身知识,又为学生树立好读书榜样,启发学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有知识、有能力,才能身为人师。家长在家不要一味看电视、上网络,应多看报、多读书,给孩子示范且营造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感受家长是多么爱读书,爱学习,无形中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和读书。

四、指导学生读书方法

如果只凭兴趣不讲方法,课外阅读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要做文章下功夫,教给学生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 选读法。

就是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 浏览法。

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3. 学会积累。

读书时做笔记,边读边画,对重点句画线,写上点滴体会,摘抄好词诗句、精彩段落和相关知识。

4. 养成好习惯。

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上注意不走着读,不躺着读,不在光线太强、太暗的情况下读,不在噪音大、空气不好的地方读,读书时要动脑思考,要记忆积累。

5. 学会创造。

读书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的不同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做到不尽信书,引导人性体验和独到理解。

五、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与培养,不断地指导。为此,我们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通过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与习惯。

1. 举行诗词背诵比赛

古诗词具有内容、韵律之美。学校可以根据必背诗词目录,打印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时间大声背诵,背出诗意,背出韵律,背出感情。为了让学生展示背诵成果,学校举行古诗词背诵比赛,现场量分,评出优秀,颁发奖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读书兴趣,鼓励学生长期、有效阅读。

2. 开展“小书虫啃书”活动

为孩子设计阅读表格,根据阅读的数量和程度,进行“读书学位”评比,评出“读书小学士”、“读书小博士”,然后搭建展示平台,让得奖的同学谈读书经验、体会,用身边人说身边事,鼓励学生投入到读书活动中。

3. 进行阅读测试。

学生在课外阅读进行一阶段后,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通过问答、调查或笔试等形式对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测试。测试的内容主要是文章书目、作者,文章主要人物特点及构思技巧等。通过测试既了解读书情况,又加深了学生阅读课外书所达成的目标,同时也将课外阅读变成了学生自觉学习行动。

六、加强检查,提高阅读水平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发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家校互动。

学校通过电话访问了解学生在家读书情况,请学生家长汇报孩子读书的种类、时间长短、读书效果等,方便教师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

(2)建立读书评价制度。

每天抽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3)检查读书笔记。

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积累情况,对学生读书笔记进行检查,查一查记录进度、记录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篇3

目前,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因为收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际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让我们堪为担忧。首先,课外阅读的氛围较为单薄,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其次,阅读内容较为单一,阅读时间显得不足;再者,学生课外阅读缺少科学的指导,阅读方法不当,会写真正意义的读后感的学生寥寥无几;同时,阅读习惯尚待培养,自觉阅读意识严重不够。

那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呢?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应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的相关活动,努力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主动阅读,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充足的阅读时间

目前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差。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导致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少,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因此,作为老师,为优化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把阅读时间控制在学校里,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师生共读,每天挤出20分钟应该还是可以的,到中高年级之后再逐渐延长阅读时间。这是一种阅读兴趣的激发,同时也是一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科学的阅读指导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想读。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为此,我在班级建立了一个“图书角”,并写有“我读书,我快乐”的激励性语言,以此激励学生读书的欲望。图书角的图书一部分来自学校图书室,一部分由学生自带,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基本上能够实现该图书的“自给自足”,保证人手一本。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一些读书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感言,力求让每一面墙壁也会“说话”,让每一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就是一个好办法。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而止,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们:欲知后事,请读原文。于是,孩子们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无限的阅读兴趣,纷纷主动阅读,快乐阅读,这效果应该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圈注法、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再读、写读……我最有感触的是“跳读”。中高年级的课外读物大部分偏长,很多学生都不能自始至终地将一本书认真读完,特别是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那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在自我提前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跳读”,那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保证学生能基本读完整本书,感受书中的精彩情节,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然,在指导阅读时,我们更要根据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或者几种方法交互使用,方能达到预定的阅读效果。

(四)开展活动,使学生爱读。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五)培养习惯,使学生久读。有人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有人说:“培养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培养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的孩子只有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长期坚持阅读,才能获取更多知识,适应现代化的学习要求,才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一马平川”。

三、多元的阅读评价

为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应进行多元化、灵活化的阅读评价,诸如活动评价、竞赛评价、考查评价,每学期应不定期地进行若干次,以此鼓励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获得成功后,就能更加努力地坚持阅读、大量阅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同时,这样的评价对不爱好阅读的学生也是一种鞭策。因此,我们要努力带领所有学生开辟阅读更为广阔的天地。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 篇4

福建省光泽县增坊小学陈志求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吕淑湘同志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却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外阅读资源贫乏,涉及的范围十分窄,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局限性。一方面在我们农村小学中普遍没有能力构建图书室,另一方面农村学生家庭经济不宽裕,所以大多不愿意为孩子买课外读物。在大部分家长与学生的思想里,形成了优秀的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这一狭隘的概念,为了提高作文的能力,更为了考试,只好针对性的买些作文书,所以学生平时阅读的内容,作文类占70%以上,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

二.有的学校虽构建了图书角、图书厨柜,但也只是摆设,为检查所需。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好书读,也就没兴趣读;当然也不会挤时间去读,即使偶尔一读,目的不明,方法也就不当。

1.没有好书读。因为多数图书角、图书厨柜只是摆设,哪有小学生喜闻乐见、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家中更不用说有藏书,有合适的书。

2.没兴趣读。书厨、柜中只有一些陈旧的,摆设的书,学生阅读就没有乐趣,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没有收获,所以不想读。同时随着电视、网络等有声媒体的普及,几乎占去了学生所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哪会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

3.没有时间读。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的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手段,导致语文教师过分看重考试检测的成绩,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都局限于教材内容,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能立竿见影出成绩的课外阅读理所当然地受到忽视,数学教师的重视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4.有的学生虽能调控课外阅读的时间,但目的不明、方法不当。学生们认为,看课外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赢得教师与家长的表扬,只有极少数学生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因而,在阅读中流于形式,重于情节,大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很少品味其中的语文,更不用说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也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部分学生有做笔记,也无非是摘抄些所谓好词佳句。

针对上述问题,要在农村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有书读。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立校园图书馆,成立“书香读书社”;购买了上万册小学生喜闻乐见、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并对图书分门别类,把它分成中外名著长篇小说类、童话类、寓言类、民间故事类,科技类,历史典籍类,道德精品类,学习工具类等等,方便学生借阅。其次我们通过告家长一封信、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家长多为孩子买课外读物,现在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藏书量达到80册以上。再次我们还建立班级图书小屋,让孩子们每天早晨、中午、课间、放学的时间都能有图书借阅,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图书交流制度,让图书动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孩子能看到更多的课外书。

二、让学生有好书读。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制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如二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为《一千零一夜故事》(注音版)《豪夫童话》(注音版);三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为《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汤姆叔叔的小屋》。与此同时我们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性,我们还向学生推荐了一部分的选读书目,如《会飞的房子》《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福尔摩斯探案选》《月亮宝石》等。这些课外读物不仅思想健康,学生阅读后能使他们从中 1

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又考虑到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有一定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考虑的学生阅读的广度,各方面的书籍都有。

三、让学生有时间读。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落实课外阅读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优化课堂,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抛弃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有足够的精力进行课外阅读。另一方面,我们还建立了课外阅读时间保障机制,即每天午间12:20至13;00为课外阅读时间段(我校90%的学生为寄宿生或寄午生),在此时间段中,全体学生可在舒缓的音乐旋律中阅读,很多学生完全沉浸在图书所描绘的情境中,快乐地享受着阅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此外我们还将每周一、三、五的早会课,定为课外阅读反馈交流时间;并从地方课程中开辟一节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极大的保障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四、让学生好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且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1.成立“书香读书社”。为了满足部分课外阅读量大、能力强的学生,我们特别成立了“书香读书社”,定期组织他们开展读书交流探讨等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求,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2.建立“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制度。学校制定了“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标准,每学期进行一次评选,在评选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和班级。

3.榜样激励。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喜爱读书的例子,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还以身边的教师和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为榜样,在校园的醒目处粘贴教师的读书寄语及学生的读书感言。让学生以身边的人为榜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建立课外阅读考级制度。榜样的激励力量是暂时的,为了长久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特地为学生创建“增坊小学课外阅读考级制度”。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设立了七个等级,每个等级都规定了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以及优秀古诗词背诵篇目等,每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的课外阅读考级计划,平时由语文教师不定期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期末各学生根据自己一学期的读书情况,向语文教师提出相应的级别考级申请。然后由学校考级委员会组织考核,考核内容为必读书目、部分选读书目和优秀古诗词。考核通过的学生予以公示并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

5.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我们在学校和班级均设立了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展示学生近期的优秀读书记录卡、心得卡以及课外阅读小报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让学生会读书。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教给学生恰当的读书方法,还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1、结合平时课堂教学传授读书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也很好。

2、设立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了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我们从地方课程中抽出一节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从而保证了每个年段每周都有一课时的课外阅读指导,我们根据书籍自身特点,每个班级的不同情况和重点训练项目的不同要求,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1)读物推荐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推荐课外读物,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读书方法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做到“同类一得,一法能用多篇”。

3)成果展示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对一本书广泛深入地阅读的基础上,江报自己的阅读收获。

4)阅读交流课,这种课型组织学生交流学生课外阅读的收获与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的文章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欣赏课。这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一种课型,通过语言,借助录音、音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某一片段、章节或语言的表达。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篇5

___同学,您好!

我们在进行一项关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请您在忙碌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这张问卷。谢谢合作!

1、你喜欢课外阅读吗?()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怎么喜欢

2、你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吗?()

A、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读 B、有时读 C、很少读 D、基本不读

3、你一般会选择什么时间进行阅读?()

A、双休日 B、午间休息时 C、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

其它:

4、你经常去逛书店吗?()A、经常去 B、偶尔去 C、不太去

5、你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借书吗?()A、经常去 B、偶尔去 C、不太去

6、你经常和同学交流课外读书的情况吗?()A、经常 B、有时 C、没有

7、平时,你哪方面的书读得比较多一点?()

A、文学书 B、科技方面的书 C、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

D、学习辅导用书(如优秀作文之类)

其它:

8、你父母会经常督促你进行课外阅读吗?()A、经常督促 B、偶尔提醒 C、不管

9、你的老师会经常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吗?()A、经常会 B、有时会 C、很少布置

10、你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A、有,并且经常写 B、有时会写 C、基本不写

11、和看电视、上网相比,你更喜欢阅读课外书吗?()

A是的B不是,我更喜欢看电视或上网C那要看是什么书

12、你每天会抽出时间来看书吗?()A、会B、不会C、看兴趣,有兴趣就看

D、想看书,但是有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看

13、一学期你大概能阅读几本书?A、1—2本B、3—5本C、6—10本D、更多

14、你每天多少时间花在阅读上?()A、15分钟左右B、30分钟以上 C、大于30小时

15、这个寒假你打算阅读几本书?A、1—2本B、3—5本C、6—10本D、更多

16、你的书柜里课外书的种类主要是什么?(本题可以多选)()

A、与学习有关的复习资料,如《课课通》《一课三练》一类的B、各种漫画

C、老师推荐的中外名著、小说D、各种作文书E、其他(可举例)

17、你觉得老师有没有必要在学校教你们课外阅读的方法?()

A、有B、完全没有C、有些书比如长篇小说之类的最好能介绍一下D、无所谓

18、你喜欢老师向你推荐课外读物吗?()A、是的B、不是的C、无所谓

19、你如何看待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的任务,比如做读书笔记等?()

A、很好,可以把我阅读的内容做个记录,也能提高阅读效率

B、不喜欢,认为没有必要,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C、基本上没有阅读的习惯,我都是随便摘录一点应付作业的D、其他

20、你喜欢同学向你推荐课外读物吗?()A、是的B、不是的C、无所谓

21、你喜欢和同伴一起看书吗?()A喜欢B不喜欢,我喜欢一个人看书C无所谓

22、你的父母在家有阅读的习惯吗?()

A、有,我们有时会一起看书报B、偶尔有C、从来没有的事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篇6

辽源市东丰县永合小学迟宝忠

一、课题的提出

1、课标要求:

《课程语文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

2、我校学生阅读情况

我校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根本达不到上述要求。目前,我校的语文教学处在耗时低效的状态,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原因在哪里?学生的阅读量太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因素。学生的阅读量小,除目前小学语文没有完善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一外在因素,老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较差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缺乏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阅读兴趣得不到激发,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开展“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试图从中年级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指导,逐步向高年级过度,通过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提高我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二、概念界定

阅读的概念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如何指导中年级农村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教给学生课

外阅读的方法策略,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为到高年级的持续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对象

辽源市东丰县永合小学3、4年级学生

四、研究目标

1.使小学生初步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会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2.激发学生阅读的原生性动力,感受阅读的乐趣;

3.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欣赏式阅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会摘抄好词佳句。能书写读书心得,随感。

4.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模式;

5.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五、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研究。

2、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研究。

3、亲子阅读和班级阅读的尝试研究。

4、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的研究。

5、学校课程调整以适应阅读现状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人文性原则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情感领域的丰富表现,带着强烈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创设文化情境,以文激情、以情激情、以镜陶情、以情感人,以健康、优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研究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规范地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贯彻这一原则,必须注意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参与机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成为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开展阅读。

3.创造性原则学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的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阅读教学的先进理念已容纳了创新意思的培养和发展,并依据阅读教学的理论,科学而又有情味地组织教学,使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锤炼和开发。

4.激励性原则教师要充分运用评价手段,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评价不只着限于成果,要注意过程,特别是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

七、研究方法

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八、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兴起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其中最典型的有:

1、2003年,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活动。中国台湾也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近年来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班级读书会推广儿童文学的阅读。

2、国内许多学校也开始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厦门师范第一附属小学设计的课外阅读目标,是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识字量、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来制定的。南昌市珠市小学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内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根据各地课外阅读的情况,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归纳为:推荐读物、读书方法指导、读后叙述、交流评论和读书笔记辅导等。

九、成果预期

我们期待“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能取得以下成果:

1、建立中年级阅读指导课常规。

2、建立一种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的模式。

3、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在县市级获奖。

4、学生喜欢阅读,学生阅读面扩大,阅读量增加,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并能将阅读所得运用于学习中,使减轻语文学习负担成为现实。

5、建立教师阅读指导教学视频资源库和内部发行教师阅读教学指导论文集。

十、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人员结构

本课题组人员人均年龄在30岁左右,其中有市级骨干教师、市县级优秀论文获奖者、县级教学能手等。所有人员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都很高。

(二)、资料准备

我校有多媒体教室、电教室各一间;建成并开通了校园网;有校园图书室,收藏了多样的的课外阅读类书籍,这些将是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准备的最大保障。

(三)、经费保障

我校把本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学校成立科研组,由中心学校教科室组织牵头,教学校长主持,学校给予本课题研究正规活动经费保障。

十一、课题研究进程:

第一阶段:(2011、3-2011、7)立项起步,成立课题组,制定计划。学习课题相关的理论,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2011、7-2012、7)全面开展研究,课外阅读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篇7

形式主义突出。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给学生开出了读书清单,开展了各种读书活动,这些措施与办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也有些学校只注重表面形式,以收集读书档案资料为第一要务,本末倒置,强迫学生每次读书先要摘抄好词佳句,写出读书感悟,对读书笔记的栏目、字数提出了统一的刚性要求,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读书原本是件很简单、自然的事,也是学生最爱做的事情,却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造成了负面影响。

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农村家长由于受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的制约,很少有读书的,闲暇时间也主要用来打牌,喝酒、看电视、玩手机,家庭缺乏读书的氛围,学生在家中的时间也大量被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所占据,大部分学生根本没兴趣去读那“白纸黑字”。

书源匮乏。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图书室藏书量有限,很多图书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校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不能经常向学生开放。家长也不大给孩子购买图书,他们的课外读物大都以《小学生优秀作文》为主,阅读视野狭隘,中外名著、童话故事,成语、科幻、寓言等书籍很少接触。

二、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

由于城乡评价体系的差异,农村学校中考试成绩才是决定奖罚与考核的关键,对于课外阅读,学校虽然也有要求,但除了检查读书笔记外,很难进行有效的评价。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语文教师只热衷于对课本的教学,通过题海战术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答题技能,来提高教学成绩。教师大都认为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已经很困难了,担心让学生过多地阅读,会挤占时间,影响成绩。这种偏见,导致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其实,课外阅读与提高语文成绩是不矛盾的,课外阅读非但不会对考试成绩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可以大面积提高语文成绩。叶圣陶说过:“语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大量的阅读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源头。提高语文素养的出路,不是反复地练习、做题,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打破围着课本、试卷转的模式,将课外阅读当成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三、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

第一,学校要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每周设置一定节数的大阅读课,同时每天安排15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并在校园、班级中设置读书标语、宣传板报,张贴名人格言,使校园充满浓厚的读书氛围。第二,要建立学校、班级、个人三级图书柜。学校每年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充实学校图书室藏书。同时,各班也要建立班级读书角,除学校提供的书外,还可以开展“献一本读百本”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优秀读物带到学校来,做好登记与管理,互换阅读,各班级之间也可以定期互换。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和家长沟通,提供推荐书目,引导家长每学期为学生购买3本以上的图书,逐年充实学生自己的图书柜。第三,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如班级图书角评比、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演讲,好书推荐会、读书小硕士小博士评比等,以竞赛促读书。第四,在学校校刊、红领巾广播站开设“读书俱乐部”栏目,读美文、讲故事、说心得、荐好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有计划地读书。在开校初和放寒暑假前,教师要和学生商议、确定阅读的书目,以及每天的阅读量,指导学生做出读书计划和安排表,并做好分阶段督查工作,以了解学生读书的进展和收获,让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让学生养成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词的习惯。小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中遇到大量生字词在所难免。如果任其跳过去,对生字词不加以解决,囫囵吞枣,就会错失宝贵的学习语言的机会,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长此以往,会使读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求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必须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这样做,学生在刚开始时可能会感觉吃力,影响阅读速度和兴趣,但只要坚持下去,日积月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理解能力的提升,阅读就会越来越快,渐入佳境。

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读物是学生自己的,就要鼓励学生放心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圈出不懂的问题,划出优美的词句,记下点滴感悟。如果是借来的书,可以做摘抄形式的读书笔记。需要注意的是读书笔记必须适量,让学生自主选择记笔记的内容,每天记一点,不可因读书笔记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

精读、略读要得当。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精华部分往往只体现在几处,有些内容只需要了解其大意,可指导学生采用略读法。而有些内容却语言隽永,刻画细腻,情感真挚,情节生动,这就需要采用精读的方法,一字一句地揣摩,由表及里,熟读精思。

五、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推荐合适的阅读内容。低年级学生要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以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篇幅不大的童话、神话、寓言、漫画等读物为主,如《山海经》《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冒险、神秘题材的书籍,可以选择科技、人文、自然奇观、故事题材的书,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如《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鲁滨逊漂流记》、沈石溪系列等。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得到初步发展,眼界更为开阔,阅读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阅读,来陶冶性情,培养人格。阅读书目可涉及中外名著、名人传记、历史等方面,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国外名著等。

总之,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学生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学好语文。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坚持阅读,始终保持浓烈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与书香为伴,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吕叔湘先生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宝库。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要一个人还读书,他就不会彻底堕落”,也可以说只要一个学生热爱阅读,他的语文就不会差到哪儿去。但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条件、阅读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低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进行了具体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篇8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终生学习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培养 习惯 精读 略读

阅读是由感知、思考、评价、判断、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但阅读又不光是心智行为,它还包括引起情感的反应,改善阅读者的态度和意志,对发展身心活力,调节情感起着影响的作用。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活动则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或无声的)过渡。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阅读也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

一、农村学生呼唤课外阅读

我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已有6年了,深知农村孩子的苦楚。我们广大农村小学生生活空间狭窄,人际交往基本是空白,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了,他们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人一起生活。而这些家长除了养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干活上,哪还有什么精力来操心孩子们的学习呢。因此,农村小学生除了看电视和玩耍,就没有什么事儿可做了。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交流的机会和交流的朋友,更缺少学习的榜样。因而,他们的情感意识淡薄,他们的是非观念极差。

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终生学习的良好途径,课外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大语文教育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遭遇了尴尬

我们应该现实地看到,我国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相当贫乏的,特别是农村小学生阅读现象更为严重。

(一)不想读,不会读

很多学生一拿到书,首先关心的是有没有图,对满篇的文字没有一点兴趣,或者只是嘴上读,心没读,读了半天不知所云。何况电视、电影、网络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其他的媒体几乎夺去了学生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

(二)没有时间读

大部分学生迷恋电视节目,如动画片、电视剧等等;一部分学生因为是家中的老大,家务劳动比较多。有时连很少的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更不要说读课外书了。

(三)没有书读

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学校的图书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虽说有一些书,但大部分已是古董了,根本吸引不了学生,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究其原因,一是因市场上的课外书越来越贵,少则10元左右,多则上百元。许多家长也都表示,虽然每次进城都要到书店转一转,可孩子喜欢的书往往因太贵而不得不放弃购买,使孩子只能望“书”兴叹。二是许多学生家长,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绝大多数家长以买作文选为主,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了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

三、创办书社,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一)让学生有书读

书的问题让我大伤脑筋。最初,我让学生把压岁钱存起来买书,可只有几个学生买了,大部分的家长都说不知买什么好,就没买了,言语中还有埋怨的意思。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讲了给孩子买书的道理。他们理解了,表示支持我的工作。事实告诉我,农村学校你要靠家长来买书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决定班上办一个图书社。我到书店精挑细选了一些,又搜光了我的书柜,凑到了51本书,可以人均一本。我们书社开张了,毕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书,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还给书社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爱学习”书社。我给他们制作了专门的借书卡,让学生自己管理,借还书全部参照正规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办事。同学们读书的热情让我心里酸酸的,下定决心以后想方设法都要给他们多买点书。从此以后,我班的全部班费都用于买书,我一有空就到书店去转转,看看有没有适合他们看的书,如果价格合适,内容好,我就毫不犹豫地买。

(二)让学生有兴趣读。

小学生年幼无知,头脑简单,思维能力比较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电视又那么迷恋,他们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

1.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

我班学生很喜欢听我读书,只要是我读课文,教室里静悄悄的。我猜想,可能课堂中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之令人陶醉吧。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阅读的喜爱。低年级时,我常给他们朗读童话故事。稍大些了,我常到网上找一些感人的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朗读给他们听。我订了几本杂志,有时我读到了好文章,也拿来与他们分享。

2.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讲授《草船借箭》这课时,讲述一下《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并在课堂上讲一两个有关这本书上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向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选》逐步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

3.抓住学生兴趣点,及时推荐读物。

nlc202309040339

小学生对小动物、植物以及天上的星球或者自然现象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常会问老师许多问题如: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水仙为什么只喝水也能开花?天上为什么要打雷?……每当这时,教师就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课外书,如《植物王国》、《星球之谜》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体会到读课外书的乐趣。我班有几个学生的语文基础要差一点,我还专门买了几本带拼音的书,尽量使人人都有书读。

4.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

(1)结合平时课内阅读教学传授学习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阅读文章的。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介绍行之有效的课外读书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1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事实证明: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我班自从办了一个图书社,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极大的兴趣,写作能力增强,写作的积极性特别高。我班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宣传班级”,写的广播稿占了学校所有稿件的一半以上;学生的情感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各种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情境,让他们体验人生,掌握技能,而不是背诵人生。行重于知。陶行知先生早就通过改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为陶行知)把这个最重要的道理告诉我们了。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作者单位:郑州市二七区罗沟小学)

参考文献:

1.金振邦主编 : 《阅读与写作》 ,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7.8合刊,第58页。

3.孙霏 , 《关于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篇9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中学生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但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尚不容乐观。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认识阅读的意义,加强阅读指导,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真正认识阅读、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

一、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播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而习得的。而大量的有效的阅读正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本条件。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农村学生因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通,见识少,视野一般都很狭窄,如果仅仅阅读几本教科书,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中外优秀作品往往蕴蓄着极其丰富的世间万象、人情事理、思想精神,学生通过阅读,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明道知理,获得知识。据专家研究测定,一个人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只有20%的知识是靠亲身实践得来的。我国有不少先贤勤奋读书,成了博学之士,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如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可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阅读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他可以使一个人行为得体,谈吐文雅。同时阅读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3.提高说与写的能力。阅读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与说、写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读的升华,并又反过来影响读。好多学生说的、写的干巴巴,毫无文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量太小,肚子里没货。要想作文写得好,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做到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扩大学生阅读面,积累学生语言,为写作打好基础。

4.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形成运用

语文的自学能力,但是学什么,怎么学往往是老师预设好的,答案总以教参为准,学生往往由老师牵着鼻子走,一般很少有真正的独立和自由。这就像游泳教练光讲游泳理论和只做游泳示范一样,不能代替运动员训练。课外阅读就不同,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读什么,怎样读,接受哪一种观点,学生均可自主的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一种独立、自学能力,正像人们早晨起来刷牙洗脸一样,成为一种自然。而这一点,正是语文教学所期盼的。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农村,要开展课外阅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外阅读,顾名思义为“课外”,它没个准数,很随意、无序。正因为如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指导。

1.指导书籍的选择。阅读存在一个“最大效能”问题,就阅读内容而言,我们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首先,选择教育性、知识性强的读物。(1)选择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雷雨》、《茶馆》等戏剧;鲁迅、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优秀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悲惨世界》外国名著等。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它们具有塑造人品的巨大力量,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阅读这些课外读物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从而陶冶情操。(2)优秀的古典文化读物。如《唐宋诗词》、《唐诗三百首》、《古诗文诵读》等。优秀古典文化读物,为学生提供一份经典文化大餐,让他们从中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而得到提高阅读水平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双份收获。其次,选择文质兼美的美文、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再次,还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看的优秀报刊。如《读者》、《青年博览》、《报刊文摘》等,让他们多读时文,紧跟时代,关注社会民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阅读方法。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目的和个人习惯等选取恰当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长篇小说宜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阅读短篇小说宜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阅读美文、诗歌宜用有声朗读法;阅读知识性强的文章宜用摘录法;阅读报刊宜用速读法、略读法等。

3.指导做读书笔记。读书过程不动笔的“懒读”是造成阅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

上一篇:南开17新闻学概论下一篇:农村广播站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