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2024-06-22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共8篇)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1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万平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408000)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不乐观,从教师的角度,从教学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非常必要。不仅要在口语交际课中落实口语交际训练,还应在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要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在广阔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长期以来,在多数农村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不属于书面考试范围而备受冷落和忽视。口语交际课常被随意挤占,就算上口语交际课,也是为了完成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教材内容,被老师上成了说话写话课。教学过程中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双向的交流,但由于没有建立在倾听互动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差还表现在:口语交际时带着较浓重方言的痕迹,普通话不标准;语言不准确,常把不规范的方言掺杂其中;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常常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口语表达;即兴表达能力极弱等。

影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教师的等等。下面将主要从教师的角度,从教学的方面谈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在口语交际课中落实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课是指导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主阵地,对规范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以及“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上好口语交际课,更好地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做好以下 点:

(一)精选农村学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素材

新教材中大部分口语交际专题训练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一定要贴近农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口语交际素材。有意识的结合阅读教学布置各项准备活动,让学生们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主题的的信息,让学生在课内有话可说。由于学生间相互的生活是熟悉的,因而他们在课堂交流时不仅有话可说,还能相互启发,相互碰撞。

(二)用形象的情境设置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可以借助音像、图片、表演、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或教师极富感染的语言调动,创造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能促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例如教学《我们的小制作》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贴出“小小展览会”的字样,把教室布置成展厅,将同学们的小制作一一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向制作者询问并交流制作过程与体会。

(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肯定,细心呵护他们口语交际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当然,教师在进行肯定评价时,也应指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农村学生普遍在悉心倾听、用语得体、姿态大方、语言规范、表述准确方面存在问题。要通过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训练中通过老师的一步步引领,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在所有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其他能力的提高一样,需要长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因此,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就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不现实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贯穿在全部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要在每一堂课中都为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口语训练话题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多设计一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语训练,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观点辩论、复述课文、扩编或续编故事、表演等方式参与交际实践。如在教学《失物招领》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垃圾,如果有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周围的人又是怎样做的,说说以后在保护环境卫生方面如何做。这样既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二)注重语文课中学生的语言积累

农村学生口语能力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积累较差。口语交际能力不会凭空产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积累语言是口语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语言的积累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经常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使学生的语言库里有存货,可以随时支取,这样才能做到说起话来胸有成竹。

三、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利用所有的校园活动机会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对某一个话题的表述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让学生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教师也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随意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例如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项令人惊叹的成果,都将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

(二)抓住活动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机会也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班队活动中,组织农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围绕“该不该看动画片”、“在外打工的父母今年不回家我该怎么办”、“我最想对爸妈说的一句话”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每天的晨会,也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口语训练的活动。比如“小小新闻发布会”,学生把在社会上、家庭中、学校里听到的、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新闻讲出来;“谈天说地”,把从课外读物中得到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人、事、物谈一谈,说一说等。

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更是农村学生生存生活的工具,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应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

(一)观察生活,积累口语交际话题

农村广袤的自然和社会奥秘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就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离开学校时,你见到了哪些人来接学生?他们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离开学校在回家路上,你又发现些什么事?本来,学生觉得每天都按时地放学然后回家,没什么新鲜的,没什么可看的。但是当教师提出要求后,他们就不一样了,开始注意观察:带着各种神态、表情来接学生的家长、路边商店里经常更换着的商品、村庄外墙上的广告语、树木花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与事件回家讲给家长听,让学生在与家长的交流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深入生活,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和说话的关系以后,对观察就有了一定的兴趣,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中,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商店买班级用的小礼品,让学生围绕礼品的好坏、价钱的高低,与售货员交流;组织学生针对某些问题到生活中去作调查了解,诸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活中用字的不规范问题、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粮食的收成情况等等。总之,只有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实践,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才能有效地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吉林等著,《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4第1版.3、吉春亚,《有效实施交际策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小学教学参考,2005,(3),48.4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2

1 阻碍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1.1 社会因素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 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有效的口语交际的环境之中,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是我们农村学生生活的范围太小了, 他们中的许多人过的就是“学校--家庭”这样的单线生活, 他们面对的除了家人就是老师和同学, 他们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 他们的语言学习和训练的环境就是课堂, 而这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1.2 学校因素

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和练习英语的主要环境就是在学校、在英语课堂上, 但是由于受师资力量的局限, 老师在课堂上的用语用得较少, 往往是一枝粉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的形式, 口语练习也局限于书本上的机械的操练, 缺乏教师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等有意义的交流。另外, 测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起着极大的导向作用。换句话说, 你考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由于客观原因, 大多数地区的测试都是以笔试为主, 再加一些听力测试, 没有口试, 因而许多教师就不重视口语的教, 而学生也没有重视口语的学。因此, 很多学生虽然学了一些英语, 但是交际起来还是觉得很困难。

1.3 家庭因素

在农村, 很多学生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对于这些老人来说,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 至于学习, 他们衡量的标准就是学校给出的笔试成绩, 他们不懂得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自然也就不会重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了。英语学习具有其独特性, 它要求学生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听、去说、去练习, 而大多数学生能做到的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笔头作业, 那些口头作业简直就是形同虚设, 练习得少了, 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也就不敢开口了。

2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2.1 走出应试误区, 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首位

英语是一门语言, 是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这一特性赋予了英语学科教学的独到特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均以体现语言的交际运用为终极目的。作为教师, 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 英语, 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才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有些人担心注重听说训练会影响笔试成绩。其实,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并可互相促进。我们应首先走出为了应试而学习英语的误区, 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教学情景中, 为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 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

2.2 立足课堂,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即兴趣。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了说的兴趣, 就会自觉主动地参加英语学习活动。在口语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说的兴趣, 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诱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使学生兴趣盎然, 乐于开口。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 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 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 注意力分散。因此, 教师应利用少儿善于模仿、态度自然、乐于参与活动的另一特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如:游戏、唱歌、着色、剪贴等, 用全身反应的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调动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

2.3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说英语是学习英语的最高境界, 也是难点。因此在尝试说的时候, 要循序渐进, 消除恐惧感, 给学生以心理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模仿、操练、自由对话是较为有效的三部阶梯。因此, 要循序渐进, 降低说话难度。

模仿是说的第一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发音、动作、习惯等方面的模仿力较强, 可塑性很大。所以, 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学生的模仿能力。例如, 在上新课之前, 先让学生仔细听录音, 并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跟读, 增加“说”的兴趣。

通过大量的模仿, 学生的舌头逐渐灵活起来,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操练, 用以前学过的单词替换句中相应的词, 进行替换练习, 使学生熟练掌握句型, 并能举一反三。所练句型应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 由简到繁,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操练的质量;当学生对替换部分单词驾轻就熟后, 开始整句替换。为使他们掌握替换规律, 可先让他们认知一些概念, 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联系, 从会说一句到会说两句相似的话, 到能说三句不同的简短句。

在达到一定的“度”后, 教师可相机提出一个主题, 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自由对话。由于小学生所学知识有限, 教师不能期望过高, 要有一个坡度, 让学生慢慢爬到坡顶,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流利、正确说英语的目的。

2.4 家校合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

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 他们感知语音语调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语音语调;二是与教材同步的磁带。

首先, 教师的语音语调必须自然规范。这样, 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 也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应对词、句、段的朗读进行指导, 让学生正确使用升降调, 并了解不同音调对语意的影响。

最后, 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的听磁带, 模仿磁带进行朗读。英语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 而要想形成优美的语音语调, 课后大量听、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应做好家长的工作, 让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 共同做好学生听、读方面的督促、检查工作。

2.5 利用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英语口语交际的训练, 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 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 应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英语, 锻炼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 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其放开胆子多说。要通过多种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 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情景中感受英语, 学习英语, 使用英语, 逐步地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3

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对本校师生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学生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有三分之一学生在交流中存在语句含糊、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的现象,话语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可见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下面浅谈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训练策略。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

理想的口语交际课是师生交流互动、和谐快乐的“创设坊”,给学生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乐在其中,兴味盎然。而情感体验是在此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口语交际课堂中要善于创设各种交际情景,激发其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在情境中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索,去体验交际的快乐,达到实现口语交际的目的----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此,我立根于课堂这块沃土,结合新教育理念,把握其特性,总结出以下创设口语交际情景的方法。

1.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的表演欲就更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为此,我们应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让学生在兴起盎然中愉快地进行交际。

2.创设生活情境。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我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经常化,要设计多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

3.创设问题情境。

低年级学生要先从说一句话、几句话逐步过渡到说一段话。我们特别要注意由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逐步提高。新教材中编排了许多观察景物、动物,看图回答问题,编童话故事等口语交际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逐渐从由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连贯地说几句较通顺的话。

4.創设视听情境。

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先进的视听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营造良好的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从而增强活学活用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开设不同形式的口语交际课。

根据每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教师创设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主要形式有:

1.解说型

解说就是在口头上进行解释说明。细分为自我介绍,现场解说。如做“小小推销员”,学生介绍舟山的海鲜或特产,把舟山推荐给外来的游客。如有学生这样介绍:我的家乡在舟山,是海鲜的世界。你看那闪着金光的小黄鱼、活蹦乱跳的对虾,一只只大螃蟹张牙舞爪,好像在向人们显示它的钳子是那么的威武。这里的海鲜新鲜又美味,保准让你吃了还想吃,远方的朋友快乐品尝吧!

2.转述型

在日常生活中,转述是经常碰到的一种交际手段。比如在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时,大多数农村孩子出去机会比较少,那么通过资料的搜索或者通过转述别人游玩时的所见所闻再讲给同学听。

3.讨论型

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如不同的同桌对自己学习的影响等)展开讨论,既可提高口语水平,又进行了思维训练。比如我们舟山台风比较多,每个学生都看到过,那么让学生讨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他们就会比较感兴趣,虽然他们人小,思维不是很缜密,但是他们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4.采访型

在学生周围,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这些人中有的是小伙伴,有的是家庭成员,有其他行业的优秀人物,他们都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对象,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做小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或是电话采访。例如对舟山海鲜烹饪、制作妙招,学生平时吃得多,但是做得少,可以邀请在海鲜加工厂的家长到课堂,让学生与她面对面的交流。

5.演讲型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出你所要传达的思想、观点、感悟。例如每组选派学生准备《我爱舟山》演讲,通过演讲使学生都更加了解舟山、热爱舟山。

6.比赛型

比赛就是在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高低进行评价,挑选出表达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例如在讲舟山的传说时,即可采取这种形式,先是小组比赛,挑选出优秀的学生,然后再进行班级比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能规范学生的表达,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评价时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及家长参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为主。每次口语交际课要评选“口语交际小能手”、“我是小评委”等称号,并在学期结束进行实物奖励,这样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激励学生正确地进行口语表达。

如在口语交际能力的评定上,按口语交际的技能和情感态度分成若干条块,在各条块下设置星级。

在交际的过程中,权衡交际过程的情况,在相应的星级栏内画“√”。这样评定看起来不如百分制精确,而实际上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如,在交际过程“主动交际”方面的评定,按百分制评,就只有“对”与“错”之分,而星级评定则有“优”“劣”之别,依据交际过程评定相应星级,体现学生的差异。

例如一节课后,我设计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评价表格:

这些评价表格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使其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服务。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教师要使口语交际的评价多元化,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的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想交际,会交际,乐于交际的人。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4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当今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别的条件之外,必须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美国社会学家卡耐基说:“在都市化的社会里,如果不懂得口语表达,那他是绝对与成功无缘的”。所以,口才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的参数。

然而,农村中学生的口语水平却不尽人意,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与很多因素有关,体现在几个方面:如农村教学不重视口语交际,农村孩子缺少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和习惯,农村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以及心理因素差等。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教师,我们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

一、正确认识,摆正口语训练的位置

首先,要改变学校不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这一局面,适当增加课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将口语训练落到实处,给口语以一席之地,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新闻、小故事、学习心得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向学生阐述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明白,当今信息社会,现实生浯中的诸多事务都要依赖口语。如果不会说话、不会与人交流,只会使我们在社会上举步维艰,让学生切莫忽视。

二、搞好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所谓“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交际对象)为了特定的目的(交际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交际手段)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培养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一关。只有由“逼我说”逐渐进入“我愿说”的境界,才能有好的成效。

首先要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教师可通过示范或播放录音带、演说录像或请平时表现较勇敢、口语表达能力稍强的学生率先登台、施展口才。使学生心生羡慕,教师再适时鼓励,激发他们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热情,树立自信心。

其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在这方面都应付出努力。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社会要为学生创设健康的社会氛围,努力整顿农村的不良习气,教育人们文明用语等;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校纪,为学生创设好的交际氛围。同时老师还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训练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这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自然也愿意参与。教师可设计以下题目:①假如你的好朋友邀你去打球,你既想看书又怕好朋友不高兴,你该怎样婉转拒绝?②你放学回家,看到妈妈烧了一桌好菜,你应该怎样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③你的父母外出务工需要接受面试,现在由你来代替父母接受应聘,你该怎么说?诸如此类题目,学生有的有直接体验,有的有间接体验,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定会激起兴趣,有表达的欲望。

再次,可设计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方式多样,学会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才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可通过情景对话、讲故事、演讲、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另外,教师自身的口语素养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当老师用生动流畅、韵味纯厚、顿挫有致、委婉动听的语言上课时,相信学生也会认为是一种享受,也会自觉地模仿。

2、教给方法

光是激发兴趣远远不够,还应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

①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大多农村学生平时交谈多用方言、土语,很多音发不准确,诸如“z、c、s”与“zh、ch、sh”不分,“n”和“l’’不分,前鼻音后鼻音不分等,教师要让学生发准音,再通过对名篇的朗诵指导,使之发音准确,口齿清楚,句读分明,语气连续,表达流畅,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②通过阅读教学,教给学生组织话语的方法。指导学生对文章层次和结构特点的分析,帮助他们从感情上理出头绪,分清条理,懂得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获得多方面的切身体验。另外还可教学生从不同文体中学习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说明文的语方客观、准确,介绍某一事物时一定要用语准确、科学;议论文的说理性、逻辑性强,可教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观点一致”;小说和戏剧的语言富有个性化、形象化、情境化,让学生学会用生动形象、富有个性的语言来说话。当然还应教学生懂得说话要看对象与场合,要注意分寸,注意技巧。通过一些题目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用委婉语、暗示语、应变语、幽默语等表达技巧。有这样一个题目:一户人家新娶了两房儿媳,为了试他们的厨艺,便让她们分别做了一顿午餐,食后,都大加称赞,小儿媳说:“不是媳妇手艺巧,而是佐料功劳妙。”大媳妇却说:“有葱有姜,煮粪都香。”弄得一家人面面相觑。你认为大媳妇该怎样说才得体?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都笑了。当然也就明白说话要分场合,要注意分寸。还有:一位记者对一位先生说:“你能给我三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吗?”那位先生回答说:“噢,如果不是感到有些不妥的话,我可以陪您谈六个小时。”那位记者欣然告辞。这位先生就是用委婉语来拒绝,使对方既明白自己的意图又易于接受。诸如此类题目很多,经常训练,自然能提高学生表达的技巧。

③还可通过观看有名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挑战主持人》等,优秀的课外书《演讲与口才》等,欣赏高水平的说话,积累知识、丰富词语。

3、多多实践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比如在课后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在家与父母相处时,说话应该注意些什么;与邻居打交道,怎样才能得体。另外,学校可开展一些活动,如成立校广播小组、参加走访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的活动、清明节去烈士塔扫墓等。给学生增加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如果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经常的训练,那么,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但世上无难事,只要我们农村教师摆正认识,找到好的方法,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我相信,我们农村学生一定会具备这种素养的!

胡海霞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5

南靖靖城中心阡桥小学 王玉华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言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小学生学习语言也正是从口语交际开始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儿童的社会化起着启蒙作用。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教师面前。在农村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大都见识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本地话,口语交际能力令人担忧。如何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一个个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什么是倾听?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应、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礼貌的一种表现。缺少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学会倾听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它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学会倾听作为一种习惯和意识,必须努力培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作出应对。这样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二、拉近距离,亲近孩子,激发交际热情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他们年纪小,胆怯畏缩,羞于表达,常常“金口难开”。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再认为眼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从而打下“敢说”、“乐说”、“能说”的心理基础。这样师生情感得到沟通,课堂气氛就会活泼,学生才能做到无拘无束各抒己见。

1、既当老师,又当挚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确认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是最敏锐最活跃的。孩子喜欢亲切和蔼的老师,愿意和亲近他们的老师交朋友,说出心里话。课间十分钟,我经常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你喜欢哪一部动画片?你看到第几集了?你能说给我听听吗?你爸爸妈妈在哪打工?他们常回来看你吗?你生日时他们带给你什么礼物?……”孩子们争先恐后,踊跃回答,天真的本性流露无余。我发现,只要我有一颗不泯的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2、教师注意自身素养,充当典范

老师用规范的口语影响学生提高我们的民族的语言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要求,口语示范的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特级教师斯霞说:教师的语言,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小学生崇敬信任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感染学生。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模仿,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径。作为一名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口语应当是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标准,发音清晰,语调自然适度。我要求自己平时无论课堂还是课余,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尽量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有时根据讲话内容和表达要求,适当放慢速度,讲究语感,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听得有趣有味,敢于发问。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还要利用言语的及时性特点,努力捕捉学生表现出的瞬间的闪光点,多给孩子一分赏识,即使说得不好也不训斥,而是给予鼓励:“你的声音真甜啊!你的想法真够大胆!你会用这个词真了不起!……”要知道赞扬和鼓励永远是学生口语交际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素质,丰富语言,善于抓住评价时机,提高评价的有效性、针对性。总之,教师口语是一门艺术,更是教师教育观、学生观的体现。改革课堂教学期待更多教师博大的爱和“润物细无声”的细心诱导。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很多老师觉得口语交际课特别难上,学生表现沉闷。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如何解决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就要求老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学生说话活动的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有两个模块,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方案。

1、是“口语交际.习作”模块,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郊游?你们想开展哪些活动?你们都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先分组商量讨论,再各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补充发言。然后评一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安排的活动最有意义,想得最细致最周到。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在他们敢说想说的基础上,常常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就会出现各种语病,杂乱无序、零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的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使他们的表达在保持童真童趣的同时做到有序有法。2是“回顾拓展”模块中的“交流平台”。运用好这一“平台”,可以对本组的学习内容来一次“冷饭热炒”,更主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身边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交流话题,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不断地锻炼不断地积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设计:“我国四川遭遇了大地震,甘肃舟曲遭遇了泥石流,大自然总是不断给人类制造灾难。同学们都经历了几场地震演练,假如有一天,你真的遭遇到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办?”使学生学会面对,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学会从特殊生活中找话说。总之,我们要把握教材特色,充分运用好教材,制定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交际方案,因文而异,找准训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

四、创设生动情景,焕发口语交际活力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特定的环境,有时需要人为的特意创造。教师可以根据交际内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实际情景,展示内容形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点拨口语交际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气质和健康开朗的性格。

1、展现生活情景,激发健康情感

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因为它受教学和教育的。”所以,口语交际的“素材”可以向社会生活索取。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也是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口语交际设计很好,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训练价值。例如,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父母的爱》,上课开始,我面带微笑,亲切地向孩子们自我介绍:“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妈妈。我非常疼爱我的女儿,她不在我身边,我很想念她,我们经常通话、写信、QQ,她虽然远在天边,但我感觉她近在咫尺。我想天下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表现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你们能说说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们的吗?”老师看似闲聊的“导入”,其实是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交际话题——父爱、母爱。孩子们的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彩,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扬起小手抢着发言。有的说:“我妈妈每天早上到万利达上班,都会顺路骑车送我到校门口,嘱咐我听老师的话。”有的说:“我爸爸在厦门打工,他很久才回来一次,中秋节回来,他要给我买芭比娃娃。”有的说:“这一单元数学考试,我太粗心忘记写单位被扣了一分。爸爸严厉地批评了我,我知道是为我好,希望我改掉马虎的习惯。……”这样,课堂气氛浓烈,课堂灵动鲜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掌控教学秩序,灵活应变,以确保学生的讨论顺利进行。

2、扮演角色,体验交流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个“互动”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以是师生互动。因此可以选择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教学手段,那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从而达到顺畅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学《劝说》一课,(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师设计表演的框架,规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给出总的思路,让学生扮演。(一个孩子正在劝说一个烟瘾很大的父亲,可父亲不听劝)老师扮演父亲,学生扮演孩子。下面是即兴表演的一段: 父:“饭后一根烟,快乐似神仙。”(师坐在靠背椅里,翘起二郎腿,吞云吐雾)

子:“爸爸,吸烟有害健康,你能不能戒了。”(生正在做作业,一手捂着鼻子,被烟呛得不停地咳)

父:“改不了了,我这烟龄有二三十年了,全世界人都不吸烟,烟草公司岂不都倒闭了?”

子:“书上说,每吸一根烟,生命就缩短三秒钟,你看你的牙齿、手指都熏黄了,还抽?”

父:“说什么,书上都是吓人的,你爷爷抽了一辈子还不活到85岁?”

儿:“老父不可教也。”

这样的交际情境,形象直观而丰富,同学们欢声笑语,观察、思维、想象、和交流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3、设计组织活动,提高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若凭几节口语几节课是难以达到课标要求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学生口语交际只有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才能不断提高。因而,教师可以把农村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起来,因境制宜,积极开展适合本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题材,诸如开展“乡村采风”、“游山乡”、“家乡巨变”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领略大自然风光,感悟淳朴的民风民俗,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讴歌。学生对耳闻目睹耳详能熟的事物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与此同时,教师应教师应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我所用,从而在社会实践这一无边的课堂上让学生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体验乡土风情,自然景象、社会规则,懂得热爱家乡,尊重农民劳动成果,学会与他人文明交往。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6

颖东区袁寨镇临颍小学:张 芳

摘 要: 目前,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信息传递的落后,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却相对很匮乏。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本文将从农村小学的学生入手,展开口语交际教学问题与策略的探讨。首先,应让农村的教育者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再者,展现当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环境因素、学生自身发展因素等方面分析相关原因。最后,根据农村特有的环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以帮助农村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形成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农村; 口语交际; 策略

21世纪是个崭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下的合格公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更要具备高超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灵活、幽默的听说和为人处事的综合性的能力,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已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小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发现“说”的能力在四种能力中还是最差,尤其反映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的口语教学中。下面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及所见所闻来分析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来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

“文本于语”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的祖先是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这“复杂的声音”据估计便是最初的口头语言,而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发表意见”便是最初的口语交际。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进化,人类以一颗智慧的大脑创造了文字,能把口语记录下来,才有了书面语言及其交际。同样,每个人的言语发展过程也是“文本于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随后便跟着他人咿呀学语,以后随着入学识字才逐渐学会了书面语言。因此,我们总结出,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学习的整体系统中处于一种先导的奠基地位。

当前,《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仅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还包括适应实际生活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过程、方法,落实知识和能力的三维目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必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提升语文的整体功能。可见,口语交际教学既显性地独立存在,又隐性的渗透与其他类型的教学之中,与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

口语交际能力处理的是主体与语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处理主体与语言关系的能力,我们将之称为语言能力;处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能力,我们将之称为口头语境适应能力。大而细之,语言能力又包括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法能力;口头语境适应能力包括口头语篇能力、体态语能力、策略能力。口语交际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一种教学方式。

口语交际教学对学生学习口语交际,并形成相关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概括如下:

1、激发作用

即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出诱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情趣。言为心声,学生就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发表心声必然饱含着他们的真情实感和兴趣,必然能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共鸣。这样为了能让别人入耳、动心,自然会激发学生乐于交际,增加口语交际的兴趣。

2、细化作用

即通过具体化的方式再现场景、再现口语交际过程,使得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生活化、情境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导着口语教学,而口语教学又通过细化,形象地体现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导向作用

即借用情境、话题等折射特定的内容,突出关注的焦点,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思维定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思维的反映。同时,内容、焦点又规范和引导着言语和思维。口语交际教学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特定的交际背景与话题,使交际的双方心灵互动、畅所欲言。

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

虽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编排图文并茂、自成一体,预存空间大,便于因地制宜。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内容对生活在农村的儿童来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他们无法就这些内容去交际、无话可说。怎么办呢?作为教育者若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的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必然使口语交际走入死胡同。现实中似乎农村的教师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们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一些口语交际的内容,但是往往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了真实性和实用性。

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有的老师喜欢以动物为话题来展开口语交际训练。可是农村的小学生对有些动物并不熟悉,特别是珍稀动物,他们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可能去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呢?这样,口语交际则演变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成为了听众。再者,多媒体如今在广大农村小学中是个新奇的事物,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上口语交际课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可是,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没有足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很难在虚拟的情境中发表真情实感,而往往只是看图说话,缺乏真实性。

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发展于生活。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口语交际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话情境,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口语交际教学。

(二)课堂教学处于单向活动,缺乏互动性

口语交际绝非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其核心是交际,其特点是活动。只有实现了互动,口语交际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在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然而,口语交际在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课堂中却成了一项单向活动。

1、教师的单向活动

小学的儿童生活经验积累少,正是处于积极吸收、习得地初级阶段,内部言语不足,使他们不能自由畅通的表达,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再加上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多数农村孩子都较内向,不善表达。因此,有些教师缺乏耐心,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利,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教师的单向演说课,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

2、学生的单向活动

农村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则似乎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常把口语交际教学看成学生的单向活动,甚至把整个课堂都教给学生,而教师自己则成为了观众。例如,一节说植物口语交际课,其教师的教学设计操作程序分为如下阶段:①让学生收及相关植物的图片或卡片②学生拿着卡片进行口语表达③抢答植物名称竞赛④学生相互评价[4]。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都以学生个体的单向交流为主,即使有一些表面看似双向的交流,例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由于学生的语言都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也就不存在口语交际。

(三)口语交际局限于少数人,缺乏整体性

口语交际活动应是全班每位学生的事,可是在真正的交流过程中却呈现了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使得口语交际变得似乎专为善于或勇于交际的学生开设的训练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传统教学长期注重书面语言能力,而忽视了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得许多学生只会写而不会表达②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由于不自信而不敢说③教师缺乏口语交际教学的专业技能,让部分学生牵着走,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口语交际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农村,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口语交际往往只局限于专门开设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上,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例如,课堂上仅仅是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按照教学计划去操作教学程序,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有些教师则把口语交际教学看成一门独立的课,缺乏与其他相关教学及活动的联系、渗透。例如,口语交际教学缺乏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的渗透。

三、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分析

自古以来,从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到今天的高考、硕士生、博士生考试等等都采取应试考试而很少涉及到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考察。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农村的经济、文化等发展明显的远远落后于城市,呈现“城乡分化”的现象,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村这种现象非常险峻。长期以来,农村这种发展的落后使人们的见识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在农村的小学,即使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一切教育政策依然围着“考试”转。社会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仍以学生的成绩,参加各项竞赛的获奖情况为硬指标,这一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有体会。大学是个言语自由、张扬个性、展示风采的地方,我们发现大多数来自城市的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大多都能展示自己多方面的才能,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却很难施展,原因在于他们某方面的天分从刚踏进学校大门时就被农村的教育所扼杀掉了。农村孩子较城市孩子相比显得内向、不爱说话或显得有些自卑。目前。随着素质教育大旗的挥展,城市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改变,基本能与时俱进,然而农村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教育理念仍处更新的萌芽阶段。

2、家庭环境的分析

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平均家庭的收入也都较低,再加上子女较多,农村家庭很难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然而家长们自己饱受没知识、没文化的痛苦,他们强烈的意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想方设法的挣钱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在此情况下,有些父母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甚至有些父母则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而自己外出打工„„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很少,甚至有的孩子与父母一年才能相聚一次。幼小的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和保护,这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可能因此了形成他们内向、胆小、不爱说话的性格。另外,他们平时与外界的交流也相对较少,缺少了口语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使他们缺乏口语表达的勇气和信心,这必然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学校环境的分析

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学校的教学目标、学校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方法等等都影响着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开展。2000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我国中小学纷纷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将原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更是认识的变化。可是,对于落后的农村,由于经济的落后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即使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也很难在实践中做出新的行动。

⑴学校管理方式的分析

农村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管理方式很难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即使采取了新的名词,但由于长时期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管理方式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农村学校的管理方式非常死板,政治色彩很浓,校长、管理人员具有绝对的权威,学校很难形成民主、公平、平等的和谐环境,这种过分严肃的环境不利于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大胆、自由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甚至出现有些孩子怕上学、怕见到校长和学校领导的现象。

⑵教师因素的分析

小学,教师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最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世界一片空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启蒙老师对他们来说就是开启他们人生大门的第一人,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常言道“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说的就是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①教师的思想认识。作为初等教育的师范生,我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小学实习过,一句教师的评语充分说明了认识的差异:同样的小学三年级教师,城市的教师在报告单上写到“你平时虽然好动、调皮,但我发现你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希望你发扬优点,改进缺点。”而农村的教师写到“能说善道不是坏事,但希望你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的大多数教师并没有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意培养,甚至把它看成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将口语交际课挪为它用。②教师的教学技巧。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要想让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必修掌握一定的技巧。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资金的缺乏,教师很难有机会接受专门的职业培训,很难把握新课改下口语交际教学的真谛,很难协调口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结果搞得农村的口语交际教学似是而非,学生、教师双方都失去了伤口语交际课的兴趣。与此同时,城市中的教师由于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培养人才的多元智力理论上。再者,城市中的师资力量很强大,这使得教师们有条件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专业训练。

同时,农村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师道尊严”、“一言堂”等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还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存在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据调查:80%—90%的青年学生对上台讲话感到困扰和恐惧。

(二)学生自身因素的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语言能力学习和形成的初级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这一阶段是培养他们良好语言习惯和兴趣的黄金阶段,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性别或性格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一般女孩子发育比男孩子早,女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乐于开口说话,而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则无法主动与别人交际,也不善于与别人交际。这些先天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口语交际教学顺利开展。

四、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可以说一切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兴趣,而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则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是打开语言闸门的一把金钥匙。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展开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活动若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从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该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力,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自然会加强。

1、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

言语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特别是充满感情色彩的言语。因此,在硬件设施很匮乏的农村小学低年级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二年级的口语交际《秋游》教学,教师先展示多幅秋景图片,再用语言描绘图中的场景“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田野里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多美的秋天啊!你们想去秋游吗?(想)我们到哪儿去,去干什么呢?”这种语言描述既能快速建学生带入情境中,又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演欲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能让学生直接的进行换位思考,揣摩自己在充当角色后应当说什么?怎么说?例如,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在农村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养过动物,因此,学生在口语交际教学课堂上就可让学生扮演他们所喜欢的或熟悉的动物,让他们融入角色中去创设性的进行动物间的口语交际,发散思维,丰富语言。

3、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我们可以创设性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模拟或实际的活动,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时间把一些社会交际情境搬入校园。比如,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或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的模拟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生活情景,易于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

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对组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既不能讲讲知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互相说说就完事了。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二)注重双向互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听与说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听和说的相加。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力求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双向互动”。互动的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外互动。

1、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互动,也不是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师生互动应重在引导、规范语言,对学生的言语加以合理指导、修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师生之间应平等互动,积极主动地展开口语交际,让教师成为口语交际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成为口语交际活动的真正主体。

例如《买橡皮》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扮演营业员阿姨角色,学生当小顾客,让学生亲身感受买东西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以及应使用的文明礼貌用语。

2、生生互动

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教学形式。生生互动,让学生在问、说、评、议等的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教师可以组织同桌或小组之间互议,然后全班再说再议。例如,“小猴借笔”这个话题,材料中有明确的文字提示: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笔的?小熊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教学时,教师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猴和小熊猫,形成生生互动的口语交流氛围。同时,教师应在互动的过程中关注那些不善言谈交流的学生,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应争取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开口说话,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3、课外互动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达到,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只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一个平台,而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互动,联系生活、触发互动,拓展体验、延伸互动;应让学生与家长、伙伴、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生活是个大课堂,口语交际教学应扩大互动的范围,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训练,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中,有些话题的互动性不够明显或看上去并不能够双向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特别留意、认真钻研、精心设计,让学生在交际中互动起来。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有信心、有勇气、有主见、谈吐文雅等文明态度、语言修养及心理素质。

(三)开发农村课程资源,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改之后,对“口语交际”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进行了合理、系统的编排,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这些话题在农村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根本无法开展。比如,《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字吗》农村低年级的大多数学生对电脑并不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话题无疑让学生无话可说,甚至会丧失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1、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资源

新的口语交际教材中,每单元都编排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如《有趣的游戏》《我该怎们办》《我的伙伴》等等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同时,教材中也涉及到一些农村儿童无法谈起的话题。《标准》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丰富的语言课程资源,引诱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处农村的学校可以立足于农村生活,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结合起来。例如,三年级的口语交际教材中有《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的话题,这对农村孩子来说很难身临其境的谈起。农村孩子一般没有经济条件过生日,即使有条件也没有过生日的习惯,所以更别提请同学吃饭了。我们可根据农村的当地资源把话题转变一下,比如,让学生讨论农村的封建迷信好不好或就一些婚庆、丧事大办宴席现象展开讨论。

2、积极主动,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一个单独个体是无法交际的,它要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交流。然而,一节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单靠这定时教学是达不到《标准》的要求的。200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口语交际”的条目如下:

(1)认真听别人说话,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

(2)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鉴于大纲的要求,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合理开发农村特有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调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引导小学生在课内、课外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加强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古人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口语交际教学课是农村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渠道,但是课程时间有限,仅靠短短的40分钟是很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这就要求教师必修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强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灵活合理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课间活动

对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在学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教师应重视这种教学资源,记得毕业实习期间,因学院临时通知要毕业电子摄像,所以我们在事先没向学生交待的情况下一整天没去实习学校,结果第二天早读课一下,我们班的学生便向我围了过来。他们叽叽喳喳的说开了,其中有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女学生说:“管老师,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呀?我们还以为你不教我们了呢!我一天都在想你。”又一个学生问:“管老师电子摄像是什么啊?好玩吗?”„„一个个都那么热情,我不禁意识到课间活动也是练习口语的好时机。

引导课间交际,教师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他们在交际时尽量做到流利、有条理、基本准确,从而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便在不自觉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质量。

2、利用学校活动

学校里经常会组织一些有意义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艺术节活动、班队活动、运动会„„小学生都乐于参加这些活动,并且活动之后都有“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教师可趁此佳机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印象最深刻的事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时自然兴趣盎然,并且有话可说。同时,教师应加以合理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表达能力充满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敢说、爱说了,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3、利用日常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习和锻炼。真实的生活内容最能激起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生活中的人接触交流,吸取他们的多彩语言以丰富学生自己内在的交际语言。同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布置口语交际作业,例如,请小朋友把今天的故事回家后说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听,让他们学以致用,在社会、家庭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认清其实质,才能把农村口语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7

关键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 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口语交际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人交流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为它最有可能表现出一个人言语水平。但是, 在应试教育下, 个别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往往只是涉及“说”的环节, 更多地忽视了“口语交际”的教学, 加之农村学生视野狭窄, 语言环境单一, 使得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越来越重要。我们作为教师,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任重而道远。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口语交际”的训练主要通过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 采取多渠道, 创设良好的情境,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渗透口语交际的内容,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等途径,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朗读和默读”结合, 尽量让学生想说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朗读和默读课文, 可以严格训练学生的口语, 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朗读课文能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句, 使自己的口语和书面沟通起来。为使朗读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作用,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朗读指导应切实中肯, 从语音、语速到停顿、语调, 都要一一给予指导, 使学生的朗读达到情真意切、字正腔圆、声音响亮、轻重事宜、快慢适度、语调生动、停顿恰当等要求。 (2) 培养朗读兴趣, 形成规范朗读的良好习惯。 (3) 采取学生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默读、分段读、分组读的方法, 使全体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 教师的范读、领读应起示范作用, 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 如特定语言环境的“气音、颤音、拖腔、变声”朗读技巧。 (5) 教师平常应鼓励学生倾听和模仿录音进行朗读训练。总之,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要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才能达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读”的最终目标。

二、创设情境, 激发说话兴趣, 让学生爱说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动机, 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好的教学情境, 会使学生进入某种如临其境的美好遐想境界, 从而激发交际的欲望。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要把握训练的良好契机, 为小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 渲染说话气氛, 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真正喜爱说话。另一方面, 教师要为一切学生的发展着想, 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 让他们全员参与动口学习交际, 选取有趣的训练内容, 让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小组比赛、全班交流, 使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在快乐的活动中合作交流, 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例如,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 教师可让学生观看配上优美动人的乐曲的录像片段, 然后再让学生在声画同步的情景中自由地为画面配上解说词。因为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强烈地感染着学生, 能使他们说话兴趣油然而生, 争先体验。直观、形象的内容、情境, 让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 使“口语交际”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口头复述”培养学生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

要复述得好, 就要求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词汇、语句, 甚至要将作者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来, 而且要能直接吸收课文和教师的成功语言。为培养学生“口头复述”能力, 教师可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明确复述内容和表达上的要求。第二, 基本要忠实原文, 内容完整, 前后连贯。第三, 要抓住原文关键性词语, 句子复述, 尽量做到没有语病。第四, 声音要洪亮, 速度适中, 仪态大方。第五, 要给学生准备的时间, 使他们得以把语言组织起来, 考虑如何表达。

四、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在教材中专门编排一些训练课, 课后安排练习题“讨论”内容, 3—6年级语文教材有大量而丰富的文本内容、课文文情并茂, 这些都是有待我们语文教师开发的可用资源。于是, 我在平时的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讨论”, 有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课后练习题提示了课文的重难点, 体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意图。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要有目的地凭借课后练习题, 让学生思考口答和合作交流, 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口语解答问题的能力。如北师大版《苏珊的帽子》课后练习题:“自如”是什么意思?苏珊为什么能自如地学校上课?教学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精读课文, 然后再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进行同桌、分组或全班等形式讨论,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使学生言之有物, 最后进行评议。这样, 学生就能把平时学得语言和自己的语言素养综合应用到讨论中去, 从而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在语文教学环节和推普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意识

教师要创设开放的语文课堂, 让每个学生有展示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拼音、汉字教学活动, 进行口言交际训练;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规范指导学生口语交际;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口语标准交际;可以在合作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畅谈, 逐步培养信心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普通话的规范与否直接会影响信息传递质量和思想交流的水平, 更会影响人们口语交际能力。事实证明, 城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农村的学生强。其主要原因是城市推普活动搞得好, 以及外来人口多, 很多场所需用普通话交谈, 而农村这方面则截然相反。为此, 我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 努力创设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 把推普工作渗透到校园、课堂, 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 还是课后交谈、与人会面, 一律使用普通话。这样不仅在互动交流中纠正了语音, 促使学生礼貌用语规范说话, 还使学生交谈自然、大方, 养成了规范口语交际的习惯。

万平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篇8

一、英语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乃是寻本

教材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的重要依据。然而,农村教师往往忽视对新课标的解读,太过重视分数而轻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词汇的教学,语篇的背诵,考试的分数上,结果是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译林版新教材对每个单元都有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可是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正真达到口语要求的学生又有几个呢?由此也可见英语口语交际在小学阶段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每次听到国外老师的口头禅,只有说出来才是王道!我就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农村英语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己的认识,深入了解新课标对各阶段学生口语教育的不同要求,从而循序渐进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

二、英语教师与课堂的关系乃是探法

英语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个练习对话或者故事环节,一般要求一个课时完成句型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少老师往往对这个环节一带而过,认为前面语篇和词汇的训练才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上好口语交际环节。布鲁纳说过:“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设置好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启学生思维。具体来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尽力创设多种适合学生表达的情境,让学生不自觉主动地用英语去交流,去感知英语这门语言的内涵。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关于Colours颜色的一个单元,可以让学生带来他们喜欢的画,利用他们对自己作品的热爱来培养他们最颜色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环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活动,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尝试着把英语口语交际贯穿阅读环节的始终。在组织教学时,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成长环境,个性特征,增强口语交际的可操作性。如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头饰和背景图片,利用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的表演,体验课文中角色的喜怒哀乐。

农村学生能准确有序地用英语表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需要科学的指引,英语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把口语交际的精髓传授给学生,比如动态,语调,神态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成口语交际环节的训练。

三、英语教师与课外的关系乃是拓路

农村与城市各有一番天地,比较而言,农村其实更加广阔,有着城市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学生个体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都有着强烈的心理诉求,只是有的羞于说出陌生的英语,有的不屑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时英语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闪亮点,捕捉大自然的精彩瞬间,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中,学生对皇帝的新装中文故事很熟悉,直接把课文的故事演变为表演课,学生能自觉地把皇帝的愚蠢和观众的嘲弄演的精彩之极。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又加深了对故事的认识。

四、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乃是护人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偏低与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关系;没有优越的家庭环境,没有英语角这样的平台,久而久之,越来越没自信。教师要帮助农村學生树立自信,做个合格的“护花使者”,抓住各种机会为学生搭建英语口语交际的平台,小心地呵护孩子们的自尊心。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不管是英语课堂中还是英语课外活动中,我们设计的各种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最终达到学生笔试和口语的综合运用的目的。前期的语言训练不到位,后期的语言输出尤其是口语的表达会变得异常困难。试想新课文只让学生跟读动画读一遍,能读好吗?表演得出来吗?在学生遇到口语表达问题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做?我觉得课堂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练习,便于他们停下来歇一歇,进而咀嚼,消化。做好这一步,在后来的英语课外拓展活动中,学生才能有自信进行语言的输出和口语的表达自己观点。

五、英语教师与家长的关心乃是保“果”

上一篇:短租项目商业计划书下一篇:绿满校园警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