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

2024-09-13

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通用8篇)

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 篇1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往往过分注重对课文的讲读分析, 忽略文本教学对作文的指导, 存在着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相分离的现象。实际上文本教学对学生作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的今天, 我们应注重、加强文本教学对写作的指导。

一、正本清源, 深入文本挖掘写作素材

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 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如苏教版高语第一册第一模块是“向青春举杯”, 模块中写道:“青春, 是人类激情的赞歌, 是人生意识日益觉醒、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多彩的岁月, 是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的年龄。本模块引导青少年学习认识自我, 克服挫折与磨难, 规划人生, 从而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的漫画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 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漫画的核心是青少年成长中的教育问题, 孩子在生活中踩到西瓜皮摔了一跤, 暗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坎坷、挫折、错误等。寻找此作文素材, 我们就可以想到食指的《相信未来》, 作者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刚强和执著告诉青年人, 不管人生多么艰辛, 无论命运多么坎坷, 都应该坚忍不拔, 百折不回, 相信未来。还有《十八岁和其他》, 台湾作家扬子与十八岁的儿子东东交流沟通, 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种积极、健康的成长心智, 作者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 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 敞开心怀, 诉说对长子东东的理解、期望和深爱, 给孩子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这些文章是学生最熟悉和最好把握的素材,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生活素材不足的缺失, 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二、学习文本的书面语言, 提高语言的形象性

语言是文章的衣裳, 俗语说“人配衣服马配鞍”。文章没有靓语, 犹如良马没有金鞍;文章语言没有文采, 就会让人感到空乏和平庸。孔子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就是说文章的语言要生动, 要讲究文采, 讲究美。反复阅读、记忆背诵、咂摸品味、咀嚼鉴赏是学习文本优秀规范的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张洁的《我的四季》, 作者把自己遭受的挫折比喻成“在无情冰雹下, 未长成的谷穗, 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 未成熟就夭折了”。由此作者表白了人生态度, 那就是:“我曾张开我的双臂, 愿将我全身的皮肉, 碾成一张大幕, 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即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去经历风雨, 只有如此, 真正的强者才会留下, 弱者才能成为强者。作者将抽象的生活哲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 在这种富有张力的语言下, 主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找出文本中这些优美且有强烈感染力的句子, 让学生反复诵读、揣摩、仿写, 直至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可使语言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训练:

1. 精选句式, 使句式灵活多样。

句式选用得当, 有助于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写作的时候, 应该适当运用对称语言, 使得句子整齐匀称。要善于运用整句和散句, 或者散中见骈。这样无论是状物写景, 还是叙事说理, 就能够摇曳多姿, 给人以美的感受。如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节选) 》: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 不能持久地工作, 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有乐趣, 但是, 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 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 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 并对自己说, 我们是无用的人, 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 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作者分析到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 不能将其做好, 产生的结果就是“妄自菲薄”, 将过分地看轻自己比喻成啮噬我们心灵的毒蛇, 让我们产生悲观绝望。

例句: (上面画线的句子)

习作:

(1) 害怕挫折是一条毒蛇, 它永远吞噬着我们的心灵, 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注入退缩和懦弱的毒液。

(2) 自暴自弃是一堵冰墙, 它冰封了我们的灵魂, 隔绝了充满希望的鸟语花香, 带来刺骨的寒冷和厌世的凄凉。

(3) 坚忍不拔是一艘无畏的帆船, 狂风的袭扰只能使高高的桅杆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浪涛的洗礼正是为船儿的奋勇向前奏鸣的和弦。

2. 仿写范段提高构段的能力。

学生开始习作, 对一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很难把握。因此, 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段的仿写, 来了解段的构成, 逐步形成段的概念, 提高构段能力。

例段:

的确, 我们的精力, 主要应放在攻读专业上, 从“精于一”开始, 逐步扩大“根据地”而走向博。然而这不是说, 学专业时其他的书一律不能看。那“应做的功课已完”的余暇虽少, 但积少可以成多。看课外书刊, 时间长了, 接触面宽了, 了解的问题便多, 于是就越看越有趣, 越有趣就越想看, 成了良性循环。这样, 知识之球, 便越滚越大。反之, 不博览, 知识面便窄, 懂得东西就少;懂得少, 对许多事物便不感兴趣, 从而也就越不想多看专业以外的书, 于是便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不仅读书如此, 世界上许多事物, 发展下去, 都有这两种循环的可能。我们应力争前者, 千万不要卷入恶性循环的涡流中去。

(王梓坤《贵在一个“新”字———略谈独立思考》)

把这一段仿写运用到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漫画作文中, 从孩子的角度看, 虽然家长、学校和社会只埋怨责怪孩子而不出手相助一把不对, 但有时更需要孩子自己站起来。

习作:

我们摔了一跤, 自己不站起来, 对吗?的确, 学校、家庭、社会在我们摔跤时, 没有迅速将我们扶起, 这固然不对, 然而, 这不能说是我们不站起来的理由。我们应该从身边事做起, 从“摔了跤自己站起来”开始, 逐步锻炼成在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与挫折, 具有忍耐和承受力的坚强男儿。我们从咿咿学语到青春花季, 他们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们明知道有西瓜皮, 为什么还要摔跤呢?为什么对他们的谆谆教诲, 置之不理当成耳旁风呢?所以我们既要虚心聆听他们的教诲, 采纳他们的建议, 又要将这些经验哲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这样, 我们就会乘克服困难之舟乘风破浪, 驶向理想的彼岸。反之, 我们摔倒了也不站起来, 意志消沉下去, 对他们的教诲漠不关心, 一味地放纵自己, 那么就会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花季的青春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不仅摔跤如此, 世界上许多事物发展下去, 都会有两种循环的可能, 我们要做前行者, 千万不要卷入恶性的漩涡之中。

总之, 我们在文本的教学中要注重作文的指导, 深入挖掘文本的写作素材, 注重对文本中的优美句式与段落的品味与仿写, 这样既能解决学生的语言疲乏的问题, 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用文本理论指导写作实践 篇2

一、运用想象等多种表现手法,反映生活的横断表面——浪漫主义的华美变身

这种手法与发展等级中的“丰富”、“有文采”融合交聚。《炮兽》《丹柯》《安东诺夫卡苹果》《山羊兹拉特》等都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它往往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结构奇特,重在表现,并常常使用变形的手段,创造强有力的人物性格。用其创作理论引导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美丑对照原则”是他在创作中最常用的方法。《炮兽》中生动的场面描写,巧妙运用对照,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等写作技巧的控制透射出自由的气息。想象丰富,大胆奇特;在情节和人物身上使用了强烈的对照手法;小说具有史诗性;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吸收现实主义的手法,注重心理刻画等诸多写作特色成就了作家的伟大。让学生感知作家的创作原则,不失为一种写作策略。

理论控制具有超越性,它可以超越现实理想主义,大胆想象。如《安东诺夫卡苹果》中以时间为线,融描写、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自然丰满。《山羊兹拉特》中景物描写细腻而具体,拟人的叙述手法,张驰有度,文字贴近生活。编者所选的文本素材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灵活多样地吸收其养料,写作源泉会汩汩涌出,文本的范例效果定然因长久地浸染而吞吐自如。

二、锤炼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深远意境彰显构思新巧——现实主义的真切灌注

此种手法与发展等级中的“深刻”环环回扣。《安东诺夫卡苹果》、《娜塔莎》、《清兵卫与葫芦》、《桥边的老人》、《炼金术士》等文本均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现实主义作品具有几个特点: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描写方式的客观性。认清此类理论意义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智慧。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托尔斯泰采用叙事的惊人广度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刻画,对社会恶的大胆暴露以及对崇高道德的追求,使托尔斯泰的小说既具有再现生活的广阔性和丰富性,又具有表现人的心灵世界的深刻性和真实性。理解其手法,学生会记忆深刻,终究会融汇成一种写作力量。

真切描述心境,让人如实地体验生活,这是托尔斯泰人生境遇最直接的呈现,写作因其独特的冷静显示出深度韵味。理论对写作的控制在语言建构上丰盈出现实的画图,灵魂的交流在言语的本质上彰显出思想的高远。

如《娜塔莎》中多角度塑造人物,对比手法的运用;《清兵卫与葫芦》中跌宕的故事情节,传神的细节描写;《桥边的老人》中侧重表现战争的罪恶,人物对话简约,描写方法丰富;《炼金术士》中多种体裁,相互融合,隐喻象征的结合运用,结尾陡转,出人意料。诸多作品一般都能揭示出客观事物内在的因缘,能透过现实深入本质,其观点具有启发性。教师帮助学生摄取其理论,创作思维终究因范式的涵泳潜沉出应有的学理性。由此,学生的写作技巧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文本浸透出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受益无穷。

三、强化对内心世界的描摹,细腻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现代主义的八面玲珑

此种手法与发展等级中的“创新”一脉相承。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后期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半张纸》《墙上的斑点》《骑桶者》《沙之书》《在桥边》《牲畜林》《礼拜二午睡时刻》等作品皆使用了现代主义手法。

现代主义作品具有两个特点:思想特征上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突出表现异化主题。艺术特征上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手法上大量采用象征手法、“意识流”,提倡“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反传统,求创新。

伍尔芙在作品中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注重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不注重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依赖人物的意识流动来表现人;以人物的心理时间为作品的中心线索,不以情节为结构。在《徘徊在天才和疯子之间》一文中,八面玲珑的技巧展露无遗。语言魅力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意识流的典范在作家的意识形态里贮藏存取,学生于屏气凝神中收获此种手法,在臧否中取舍写作智囊,理论的主体性生发出写作的圣光,让学生遨游在无际的知识海洋,人生视野因此变得丰富而深刻。

作家卡夫卡透过严峻的主题思想,荒诞的中心事件,象征的多层隐喻,构成了他艺术表现的基本特点。作为“弱的天才”,他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表现了人的孤独漂泊感;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以及人面对异己力量的无能为力。他成功地掌握了现代语言艺术,革新了文学观念。

人类渴望飞翔的梦想也是一种跨越的梦想,而且构成了幻想文学中连绵不断的线索和母题。《骑桶者》中,飞翔本是浪漫甚至是神奇的,可惜这次木桶骑士飞翔的目的却不怎么浪漫。“卡夫卡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尔维诺认为,“空木桶”是“匮乏、希求和寻找的象征”,它的确隐含着关于匮乏和充实的寓意。匮乏与充实,世俗和浪漫是可能会反置的。

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 篇3

其实, 语文教材的四大功能之一就是示范功能———语言形式的示范功能。中学语文教学着重于培养基础的、规范的语文能力。因此, 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作品作为教材主体, 意在通过定向的规范的语文训练, 使学生集中地、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我们的教材文本, 不仅能帮助学生识文断字, 增加语言词汇的积累, 学习怎样表达,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提升答题的技巧, 更能给学生提供各式各样作文的典范, 方便学生在咀嚼品味的同时, 仿效琢磨、积累运用, 既增加了文学底蕴, 又提升了作文的写作水平。

一、借助教材文本来积累词语、句式, 丰富学生语言的表达

现代汉语里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就是词, 它是表达过程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学生作文词语匮乏贫瘠的“症状”是完全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医治”的方法的。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几乎都是名家的名篇, 语言极富生命力, 比如萧红的《祖父和我》中用“明晃晃”来形容阳光、用“蓝悠悠”来形容天空;莫怀戚《散步》中的“分歧”、“一霎时”、“熬”、“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朱自清的《春》中用“欣欣然”来表现春天万物的复苏, 用“朗润”来描写春天山的色泽, 用“偷偷地”、“钻”来呈现小草的生长态势, 用“酝酿”来表现春天气息的浓郁、醇厚, 用“静默”来展现春天雨夜中的静谧、祥和;李汉荣《山中访友》中的和清风“撞”个满怀, 用“德高望重”、“俯身凝神”来描写古桥;还有冰心《笑》中的“凉云”、“残滴”、“苦雨孤灯”、“浸”、“濯”……这些词语或精炼准确, 或形象恰切, 或深刻隽永, 或含蓄委婉, 或灵动优美, 在品读玩味的过程中, 总能让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就好像吃了甜甜的糖、品了酽酽的茶、喝了醇醇的酒。

其实, 完全可以通过造句、连词成句、词语替换等形式的训练, 让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搬挪套用这些精美的词语, 让这些闪亮的珠玑闪烁在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起初或许会很机械、很生硬, 但随着学生理解能力、模仿能力的增强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作文语言渐渐地就会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化平淡而神奇。

还有一些富有特点、结构巧妙的句式, 比如《看云识天气》中“天上的云, 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 轻轻地飘落在空中;有的像鳞片, 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 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 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 像雄狮, 像奔马……”, 这一组句子中用了8组比喻来描绘云的姿态, 这样全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描绘事物, 给人一种淋漓尽致、美不胜收的感觉。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句子像一条彩线, 牵动了作者所要描写的景物,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 是写“面”;“单是……就……”是详写, 是写“点”, 这样点面结合地写, 既省去了许多文字, 又显得情趣盎然。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 在作文时恰当地对这些句式加以运用, 谁又能说这不是锦上添花呢?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这些经典的课文来丰富学生的词句积累, 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词语所适合的语境的基础上, 在表达需要时, 恰当地运用这些好词佳句, 丰富作文的语言, 提升作文语言表达的层次。

二、仿效教材文本精彩的描写片断, 增强学生描写的功力

1. 模仿课文抓特征写景物, 写“活”景物。

萧红笔下那自由自在、情趣盎然的大花园, 鲁迅笔下那充满快乐、趣味无限的百草园, 朱自清笔下那生机勃发、绚烂多姿的春天, 牛汉笔下那狂吼飞奔、气势宏伟的滹沱河, 梁衡笔下那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壶口瀑布……这些景物都像拥有着生命一样, 彰显着活力, 深深地感染着读者的心灵。

借助这些优美的景物描写片断, 指导学生描写景物首先要仔细观察, 抓住景物的特征, 然后用准确恰当的修饰词语来描写, 也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 或者对所写景物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还可以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写景, 写出它的形、色、声、味、质。

这样, 学生笔下的景物就有了形象、有了情态、有了声音、有了颜色, 由黑白变为彩色, 由静止变为运动。景物写活了, 字里行间自然就飞扬起情感了。

2. 模仿课文细致描写动作, 准确运用动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一段的细节描写, 运用了“扫”、“支”、“撒”、“系”、“牵”、“拉”等一系列动词, 展现了捕鸟的全过程, 学生仿照这一段, 生动地写出了捉蚯蚓、捕蝴蝶、逮蚂蚱、放风筝、踢毽子、跳格字等充满童趣的游戏。

《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同样有一段很细致的动作描写, “我”赖床不想上学, 爸爸“一把”从床上“拖起”“我”, “左看右看”, “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 “在空中一抡”, “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脚, 从床上打到床下”, 很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女儿任性的愤怒和责罚。

借助于对这段内容的学习, 让学生再次对人物动作描写进行训练, 学生写出了打篮球时的传球和断球、投篮和抢篮板, 踢足球时的发球和抢球、射门和防守, 跳绳比赛时的摇绳和跳绳等情境中人物的一系列动作, 不仅动词运用准确, 还突出了紧张热烈的气氛, 读后有如临其境之感。

3. 模仿课文刻画人物形象, 雕琢自己心中的形象。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如过铁道买橘子的笨拙而又执著的父亲;小巷深处中那个苍老枯瘦而又拥有坚韧醇厚母爱的英姨;芦花荡里过于自信又自尊勇敢的老英雄;最后一课用尽全身力气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 用一个手势示意“我们”散学了的韩麦尔先生……这些文学形象总是那么轻易地被我们刻印在记忆深处, 难以忘怀。因此, 我们能否指导学生也模仿课文, 写出具有个性鲜明、形象鲜活的人物呢?

教授《背影》这一课文时, 启发学生找到生活中或记忆里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某个人或与之相关的某个情节, 指导学生观察、模仿、体会, 并要求学生用具体的、最适合的词语表述出来, 使人物的形象清晰起来;指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对这个人这个情节作放大处理, 再进行细致刻画。于是, 在学生的练笔中真的出现了一系列鲜活动人的“背影”形象:蹲在地上为“我”修理自行车的已不再高大魁梧的父亲的背影;身子探出窗外, 努力拍打阳光下“我”的被子的瘦弱母亲的背影;背着背篓, 吃力攀上山梁饱经沧桑而又挺拔的外公的背影;把帽子手套留给我, 在风雪中渐行渐远的稚嫩温暖的好友的背影;蹒跚学步时摇晃而又可爱的小弟弟的背影……林林总总, 那一个个鲜活美丽的背影, 就像一张张素描、一幅幅油画, 绽放着令人激动的光彩。

三、借鉴教材文本的写作手法, 优化学生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某些课文写作手法极具典型性, 比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一波三折等, 这些写作方法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尝试运用掌握的, 进而优化学生的作文技巧。

1. 巧妙运用环境描写, 增添行文光彩。

在学生的作文中, 除非是纯粹写景状物的作文, 否则是很难看到在叙事中融入环境描写的文字的, 更不要说利用环境描写来制造一些“小美丽”。

但是教材中有太多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 如《芦花荡》中开篇对芦苇荡景物的描写;散步中对初春田野的描写;《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对暮色降临、大地越来越昏暗的描写;《羚羊木雕》结尾对冷冷的月亮的描写;《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对散落的夹竹桃和掉落的小石榴的描写;还有《最后一课》中对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正在操练的普鲁士士兵的描写……

课文中的这些环境描写可以用来启发学生, 如这些环境描写并不影响文中事件或情节的发展, 能否把它们删掉?在思考探究后, 学生认识并把握了环境描写的作用, 即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渲染气氛, 烘托心情, 起到某种暗示的作用……

借助教材文本中这些典范的段落, 指导学生把景与事、景与人、景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边参考借鉴, 一边仿效学习,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探究以小见大写法, 深化主旨立意。

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在作文选材时可以选择一些芝麻绿豆、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写, 如何在这些琐屑的小事中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感悟, 在我们的初中课文中都能找出答案。

莫怀戚的《散步》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通过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散步的小事, 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谦让、互相爱护, 尤其表现了中年人要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走一步, 再走一步》、《七根火柴》、《最后一课》、《外婆的手纹》等, 借助这些课文, 带领学生探究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做到以小见大提升立意, 学生在深入讨论后得到的认知是:留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点滴, 探寻小事表象背后的内涵, 挖掘深刻的道理, 折射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所以, 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爸爸把我不喜欢吃的饭菜全部倒进他的碗里, 一口一口全部吃掉。看着爸爸神情自若的样子, 我想他一定也是这样吃下了生活中所有的酸甜苦辣, 才为我和妈妈撑起了这个幸福的家……”“……深深地嗅着被子里松软清新的味道, 感觉自己的身体被柔柔的阳光包裹住了。哦, 这醉人的阳光的味道, 噢, 不对, 这是令人迷恋的母爱的味道!”。透过这样的文字, 揣摩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谁又能说学生在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 心灵没有得到洗涤、没有得到成长呢?这都得益于教材中文道兼美的课文的启发。

3. 浅探一波三折技巧, 设置情节波澜。

学生的作文叙事如记流水账, 平淡乏味, 缺少波折, 而教材中的《散步》、《社戏》两篇课文却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叙事应该波澜起伏的借鉴范本。由散步中发生分歧到问题解决, 由不能去看社戏到可以去看社戏, 在探究叙事波折的过程中, 学生认识到事情是可以因为某些因素而发展变化的, 可以通过一些如“误会法”“巧合法”“悬念法”等写法上的技巧来设置波折, 但波折的设置要合乎情理。有了这样的探究和认知, 学生在叙事时总会在事件发展中投下一两颗“小石子”, 使原本平淡无奇的作文增添了几许波澜, 摇曳生姿。

课本中可用来指导学生作文的篇目还有很多, 比如可用《顶碗少年》、《走一步, 再走一步》来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记叙得详细、清楚;可用《笑》来指导学生并列式的作文结构的安排;可用《石缝间的生命》、《枣核》指导学生进行托物言志作文的训练……

初中语文课又都来自名家名著, 课本中的各类元素, 小到一个标点、一词一句, 大到布局谋篇、写法技巧, 都是作家智力活动的结晶, 都非常具有典型性, 这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课文都具备多元运用的可能, 极具经典性的文本就好比达·芬奇眼中的鸡蛋, 从不同角度看, 总会有新的发现, 在实践中也就会有不同的运用指向。从同一篇课文中充分挖掘可运用的元素, 便可以极大提高课文的利用率。我们完全可以在语文教材的使用上好好地做做文章, 让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学典范的作用, 成为开启学生写作思维大门的一把钥匙, 带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作文天地, 在那里含英咀华、汇聚灵气, 直至羽化成蝶, 展翅高飞。

摘要:自从课内现代文淡出中考试卷, 课内现代文的价值越来越被忽视。然而, 这些经典规范的课内现代文恰恰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最佳范本, 从最简单的词句的使用, 到精美片断的琢磨, 再到写法技巧的匠心独运, 都彰显着课内现代文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法取代的地位。用好课内现代文, 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使学生作文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示范,写作

参考文献

小学作文写作指导与教学研究 篇4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在情感方面波动性比较大,自制力和意志力也比较薄弱,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想象力也是模糊不清的。基于这些特征,在进行作文写作与指导时也给教师增加了难度,由于小学生年龄普遍低,在作文写作方面不具备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写作只能通过字词句进行简单的拼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提升整体的文学素养

(1)作文教学需要学生抱有极大的兴趣和主动性,才能得以进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点合理有效地去调整改变写作要求以及标准。在作文写作的指导中要去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到写作感情的真挚。教师要对课程中的作文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降低写作的要求,让学生将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比如,在人教版的作文教学中,在给学生布置描写秋天景物的题目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索相关的信息或者去问家人,对于写作的要求仅仅局限在能够清晰地描写秋天的景物,并且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就可以,在减小写作标准的同时,学生的压力也不会太大,而且会充满热情地去写作。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每一位写作教师都必须具备写作的技能。我们的教师应该通过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比如在指导写作题目为《一件有趣的事情》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操场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并引导学生注意周围同学的表情和话语。通过相关有趣的语言和故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指导,引出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在游戏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追问有趣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地去思考,提高了写作兴致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写作的能力,这样会使学生的写作富有真情实感。

二、帮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且随时记录当时的感想

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籍,引导学生养成随时进行记录的习惯,摘录一些优美的词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而在进行写作的时候,能够对相关的词句进行有效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或者课后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不提倡推荐一些思想高深且语言难懂的,不利于小学生阅读,相反还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反感情绪。一些相对容易理解的书籍,比如外国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有利于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帮助学生提升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进行一些自然景物的写作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观察和发现,真正做到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通过真实的观感和触感,在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自己的所见所思进行感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感受并进行联想,从而培养学生写作时的想象力,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在写作的指导中,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运用于写作中,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考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正确地进行引导和调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始终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目标,在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实现作文教学与指导质量的提升,推动语文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为祖国培育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黄兴德.激发学生兴趣习作的几点做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2]倪娟.作文写作方法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2).

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 篇5

如今初中生学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而写作更是一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脑力活动,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呢?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通过“四步法”,即读、析、悟、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平时的文本阅读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发挥了读和写整体的优化作用。

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读

读,即把文本这一精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在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阅读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新课标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学生要积累240余篇优秀古诗文,要完成约400万字的阅读量。当前,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十分繁重,在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这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把语文课本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把七至九年级将近180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放入“词语百宝盒”,如新教材中出现的“矜”、“讪”、“稔”、“风花雪月”、“花团锦簇”、“横空出世”等字词。可以把优秀文章(段)编成“名篇佳段集”,如“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小最嫩的花苞里”(《紫藤萝瀑布》);“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故乡》)。也可以在课堂中搞“连词成段对对碰”的游戏。“连词成段”就是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把本课中关键词语由学生自由选择十几个或几十个连接成一段连贯、流畅、中心明确集中的片断。如学完朱自清的《春》,学生就用《春》中的词语连成了一段话:祖国六十华诞那天,我呼朋引伴走上街头,你看,老年人个个精神抖擞,妇女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小孩子们个个在街头公园的繁花绿叶中穿梭,商店里播放的音乐时而宛转低沉,时而嘹亮高亢,老板们无需酝酿销售技巧,生意特好,连街边到处悬挂的彩球也不能静默,在微风中卖弄自己的舞姿。这一天,一切都舒活了,一切都烘托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些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于写作而言,作用甚大。

二、析

析,即把文本上适合学生模仿的课文看作是“范文”,分析它的遣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文本教学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首先,教学生模仿。

比如,《行道树》中首段“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到尾段“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种言简意赅的语句首尾呼应、交相辉映,很值得模仿。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练书法有了字帖,自然会得心应手。

其次,教学生借鉴。

在学习范文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仿其神、仿其意,从仿某个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借鉴。例如笔者在教学《童趣》《生命·生命》时,引导学生打开童年记忆的闸门,将童年时期看到、观察到、感悟到的生命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诸如蜘蛛结网、蚂蚁搬家、鸡啄蚯蚓等一一写来,让学生敬畏生命,领悟到生命的短暂而美好。借鉴要在读懂值得借鉴的佳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借鉴。

再次,教学生创新。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要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有位学生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非常欣赏文中运用比喻形象地写景,寓情于景的写法。他就模仿这两篇文章,写了一篇《美哉,莲花池》。他这样写到莲花喷水池:“圆圆的水池好比一个墨绿色的盘子,托看圆圆的晶莹的珍珠。”“大花座喷出大股高高的水柱,似一座冰峰,周围比它略低的水柱像群峰环绕着它。小喷头吐出缕缕银线,弯弯地不断落入池中,池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宛如金片。”几个比喻,使喷水池的景象深深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同时,作者还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深厚感情。这段文字借鉴了朱自清运用比喻绘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但所写的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这里有作者自己描写的景,有自己创造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模仿——创造。”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从遣词用句到构思立意再到谋篇布局的分析与理解之后,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悟

悟,即把从文本中积累到的大量写作素材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认为“说诗者”要“以意逆志”,庄子则说“得意而忘言”、“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其中的“意”,就是“悟”。在阅读中学生经过思考,能将个人体验与文本相结合,加深理解,形成理性的认识,这就是“悟”。那么如何获得感悟呢?正如巴金先生所言:“当时我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这里所说的两个“慢慢”就是“悟”。

这当中的“悟”,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通过前面的“读”,学生已经从课本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再借助前面的“析”,又掌握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重组的“悟”的思维活动。学生可以“悟”篇章结构技巧,读时要看文本的行文顺序、自然段起讫,层次间衔接等,体会其精妙之处;可以“悟”开头结尾技巧,看文本选用开门见山、宕开一笔、环境切入,还是巧妙铺陈、抒发情感、恰切比兴、设疑吸引等方法。这一“悟”的过程,受学生积累素材多少的影响,也与学生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相关,当然,也跟语文素养紧密相联,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体悟文本,学生可以获取审美愉悦。但学生的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肤浅,教师应适当引领,以“真、善、美”的审美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去描绘美的生活,美的世界。同时指导学生不忘审美的另一层次一—审丑,揭露生活中的假、丑、恶,或鞭挞,或警示,或嘲讽。如读《斑羚飞渡》的“飞渡”片断,从悲壮的一幕可以感悟整体精神的伟大、群体意识的必要;读《我的叔叔于勒》“偶遇落魄的于勒”一节,不难感悟到资本主义社会人性“昨日盼之今朝咒之心里岂念骨肉,富贵趋之贫贱避之目中惟有金钱”之冷酷的一面;读莫怀戚的《散步》,悟得它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文章美在三个方面:一是尊老爱幼的人性美,二是景物描写的意境美,三是平易朴实的语言美。在阅读中悟取种种文章精华,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能力,则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写

写,即把从文本中“悟”到的东西进行个性化的立意、构思,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写,是“四步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写是一种释放,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在这一环节中,要求教师学会适度地“深化、延伸”课本,以文本教学的“新”带动写作活动的“新”。

写的形式有多种,这里着重谈两种:

1. 续写。

如教学《孔乙己》时,我紧紧抓住文中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问:文中的“我”同情孔乙己吗?他真的可不可怜?两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借此机会,我就在课后布置了习作“我心中的孔乙己”,体裁不限;也可以通过想象,续写《孔乙己》。同时讲清续写的要求:它应是情节、线索的合理延伸,人物性格合乎逻辑发展,续写的风格应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第二天语文课上,一学生深沉地读了自己的《孔乙己从咸亨酒店爬出来以后》,在他的文中,孔乙己从酒店爬出后,在一个凄凉冷雨之夜,饥寒交迫,惨死在荒郊。最后他写了一首小诗作为后记:“你那件古董式的长衫/何时不再炫耀你的清高/‘之乎者也’的口语/看似维护着你的尊严/你却不知道/早已成为‘短衣帮’的笑料/可你那颗心/仍还流淌着善良的血液/有一天/你的腿被打折/那年深秋/你喝完最后一碗酒走了/科举的祭坛/是你生命的最终归宿”。当时课堂一片寂静,同学们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之中。这样训练能为学生找到素材,且能够很自然地挖掘出作品的内涵,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2. 改写。

即改变原文的体裁。改写要利用原文材料,但要改变思维方式。改写是在不改变原作意图,不改变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想象和扩展。常见的改写是改写诗歌。诗歌语言具有多义性和跳跃性,因此,尽可利用诗歌意象的可感性和音乐性,把我们喜欢的诗歌改写成文情并茂的记叙文。如读了《木兰诗》,学生对于文中可补充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并讨论得出可补充的情节有9处。我借机叫学生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情节进行改写。第二天,一学生对木兰出征和赶路时的情节作了如下描述:“木兰看到征兵的文书,心里就如万条丝缕,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爹爹年老体弱,弟弟年纪尚幼,木兰最后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第二天,木兰做好一切准备后,骑着快马,告别了爹娘,泪水不禁涌出。不知不觉,就到了黑夜,木兰在黄河边休息,虽疲倦但她还是难以入睡,耳边只有滔滔的流水声,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孤独。她想念爹娘,想念弟弟,一宿都没合眼,天刚亮,木兰就骑着马上路了……”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以及孝顺父母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步法”中“读”是积累,“析”是提升,“悟”是沉淀,“写”是迸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四步法”可以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两者联姻,整合为一体,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课内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余卫兵《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梯级作文训练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1年10月。

[2]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 篇6

一、读

“读”, 即把语文文本这一经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 在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阅读有很强的依赖性。新课程标准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一个学生要积累240余篇优秀古诗文, 要完成约400万字的阅读量。当前, 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十分繁重, 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 这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 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 把课文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 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 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所以,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把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将近180篇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放入“词语百宝盒”, 可以把优秀文章 (段) 编成“名篇佳段集”, 也可以在课堂中做“连词成段对对碰”的游戏。“连词成段”就是在学完一篇课文后, 让学生从本课关键词语中自由选择十几个或几十个连成一个连贯、流畅、中心明确的文段。例如学完朱自清的《春》, 学生用《春》中的词语连成了一段话:祖国六十华诞那天, 我呼朋引伴走上街头, 你看, 老年人精神抖擞, 妇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小孩子们在街头公园的繁花绿叶中穿梭, 商店里播放的音乐时而宛转低沉, 时而嘹亮高亢, 老板们无需酝酿销售技巧, 生意特好, 连街边到处悬挂的彩球也不能静默, 在微风中卖弄自己的舞姿。这一天, 一切都舒活了, 一切都烘托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些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于写作而言, 作用很大。

二、析

“析”, 即把语文文本中适合学生模仿的课文看作是“范文”, 分析它的遣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 从文本教学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在立意、选材、体裁安排、布局谋篇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 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和写作进行整合优化,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首先, 教学生模仿。比如, “《行道树》里的我们是一列树,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首段)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尾段) 。这种言简意赅的语句首尾呼应, 交相辉映, 很值得模仿。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或句段挑选出来, 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 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 练书法有了字帖, 自然会得心应手。

其次, 教学生借鉴。在学习范文中我们不光教学生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仿其神、仿其意。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 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 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借鉴。例如, 我在教学《童趣》《生命·生命》时, 引导学生打开童年记忆的大门, 将童年时期观察到、感悟到的生命现象,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诸如蜘蛛结网、蚂蚁搬家、鸡啄蚯蚓等, 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短暂而美好。借鉴要在读懂值得借鉴的他作, 在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 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 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借鉴。

再次, 教学生创新。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要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 变成自己的, 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有个学生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并看了朱自清的《绿》后, 非常欣赏文中运用比喻形象地写景, 寓情于景的写法。他就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 写了一篇《美哉, 莲花池》, 其中写到莲花喷水池:“圆圆的水池好比一个墨绿色的盘子, 托着圆圆的晶莹的珍珠。”“大花座喷出大股高高的水柱, 似一座冰峰, 周围比它略低的水柱像群峰环绕着它。小喷头吐出缕缕银线, 弯弯地不断落入池中, 池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 在灯光下宛如金片。”这些文字借鉴了朱自清运用比喻绘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几个比喻句, 使喷水池的景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同时, 作者还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倾注了自己深厚的感情, 写作在阅读借鉴中有了创新。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模仿—创造。”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从遣词造句到构思立意再到谋篇布局的分析与理解之后,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悟

“悟”, 即把从文本中积累到的大量写作素材结合阅读教学中掌握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说“说诗者”要“以意逆志”, 庄子则说“得意而忘言”“可以意致者, 物之精也”。其中的“意”, 就是“悟”。在阅读中, 学生经过思考, 能将个人体验与文本相结合, 加深理解, 形成理性的认识, 这就是“悟”。那么如何获得感悟?正如巴金先生所言:“当时我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有一部《古文观止》。……里面有一些我不但懂而且喜欢……读多了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这里所说的两个“慢慢”就是“悟”。

这当中的“悟”, 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通过前面的“读”, 学生已经从课本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再借助前面的“析”掌握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重组的“悟”的思维活动。学生可以“悟”篇章结构技巧, 读时要看文本的行文顺序、自然段起讫、层次间衔接等, 体会其精妙之处;可以“悟”开头结尾技巧, 看文本是选用开门见山、宕开一笔、环境切入, 还是巧妙铺陈、抒发情感、恰切比兴、设疑吸引等方法。这一“悟”的过程, 受学生积累素材多少的影响, 与学生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相关, 当然, 也跟学生的语文素养紧密相联,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体悟文本, 学生可以获取审美愉悦, 但中学生的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比较肤浅, 教师应适当引领, 引导学生向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 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为基础, 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体悟、描绘美的生活、美的世界。同时, 指导学生不忘审美的另一个层次———审丑, 揭露生活中的假、丑、恶, 或鞭挞, 或警示, 或嘲讽。如读《安塞腰鼓》, 可以悟出它动与静的映衬美、光与影的变幻美的艺术特色;读《斑羚飞渡》的“飞渡”片段, 从悲壮的一幕可以感悟整体精神的伟大、群体意识的必要;读《我的叔叔于勒》“偶遇落魄的于勒”一节, 感悟资本主义社会人性“昨日盼之今朝咒之心里岂念骨肉;富贵趋之贫贱避之目中唯有金钱”之冷酷的一面;读莫怀戚的《散步》, 悟得它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文章美在三个方面:一是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是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三是平易朴实的语言美。在选读中悟取种种文章精华, 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能力, 则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写

“写”, 即把从文本中“悟”到的东西进行个性化的立意、构思, 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1]“写”, 是“四步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写”是一种释放, 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 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 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充分的积累, 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学会适度地“深化、延伸”课本, 以文本教学的“新”带动写作活动的“新”。具体做法是:大胆采用创新写法, 挖掘课文创新写作的基点, 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 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激情。

“写”的形式有多种, 这里我着重说两种。

1. 续写

例如在上小说《孔乙己》时, 我紧紧抓住文中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问:“文中的‘我’同情孔乙己吗?他可怜不可怜?”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讨论热烈, 借此机会, 我就在课后布置了习作———《我心目中的孔乙己》, 体裁不限;也可以通过想象, 续写《孔乙己》。同时我说清续写的要求:它应是情节、线索的合理延伸, 人物性格合乎逻辑发展, 续写的风格应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第二天语文课上, 学生A深沉地读了自己的《孔乙己从咸亨酒店爬出来以后》, 在文中, 孔乙己从酒店爬出后, 在一个凄风冷雨之夜, 饥寒交迫, 惨死在荒郊……最后他写了一首小诗作为后记:“你那件古董式的长衫/何时不再炫耀你的清高/‘之乎者也’的口语/看似维护着你的尊严/你却不知道/早已成为‘短衣帮’的笑料/可你那颗心/仍还流淌着善良的血液/有一天/你的腿被打折/那年深秋/你喝完最后一碗酒走了/科举的祭坛/是你生命的最终归宿。”当时课堂一片寂静, 学生们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之中。这样的训练能为学生找到素材, 且学生能够很自然地挖掘出作品的内涵, 比较顺当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2. 改写

即改变原文的体裁。改写要利用原文材料, 但要改变思维方式。改写是在不改变原作意图, 不改变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想象和扩展。常见的改写是改写诗歌。诗歌语言具有多义性和跳跃性, 因此, 我们尽可利用诗歌意象的可感性和音乐性, 把我们喜欢的诗歌改写成文情并茂的记叙文。例如读了《木兰诗》, 学生对于文中可补充的情节非常感兴趣, 并讨论得出可补充的情节有九处。我借机叫学生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情节进行改写。第二天, 学生B对木兰出征和赶路时的情节做了如下描述:“木兰看到征兵的文书, 心里就如万条丝缕, 剪不断, 理还乱,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爹爹年老体弱, 弟弟年纪尚幼, 木兰最后决定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第二天, 木兰做好一切准备后, 骑着快马, 告别了爹娘, 泪水不禁涌出, 落在风中。不知不觉, 就到了黑夜, 木兰在黄河边休息, 疲倦的她还是难以入睡, 耳边只有滔滔的流水声, 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孤独。她想念爹娘, 想念弟弟, 一宿都没合眼。……”改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以及孝顺父母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步法”中, “读”是积累, “析”是提升, “悟”是沉淀, “写”是迸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四步法”可以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两者联姻, 整合为一体,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课内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 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 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借助文本练笔的训练,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 乃至“生活练笔”, 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 篇7

一、善于开发周围写作资源——“胸藏万汇凭吞吐”

即, 写作者可以对大家“熟视无睹”的作文资源产生特殊的敏感度。为使大家更方便, 在写作时有章可循, 有路可走, 在这里我把写作资源简单分为教材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情感资源这四大类。

1. 教材资源。

教材是学生接触最多, 最了解的东西之一, 而语文课本中广泛的写作资源更是学生作文中更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所以作为写作资源首先, 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知识。根据近几年高考情况, 如果学生能博采众长, 旁征博引, 将文学经典、典故轶事、名家名言、诗词歌赋穿插在自己的文章里, 不仅能迅速抓住老师眼球, 还能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 更是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使得文章出类拔萃。其次, 应学会将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应用于作文中。有意思的史诗、丰富的地理常识、玄妙的物理化学, 甚至异国的文化, 都能成为作文“入味之药”。就最新版语文教材来看, 书中大量古文与经典篇目的背诵与讲解, 这是学生作文中最好的论据。作为教师要按照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 要求学生学生多读、多背课文, 特别是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章, 要进行及时的督促与反复, 而对于一些优美、有独到看法, 并且生动却为要求背诵句段, 教师也应时常提醒学生, 让他们或摘抄, 或熟读, 把散落在各册课本里的“宝物”进行系统整理, 输入学生大脑, 这样写作的时候便洋洋洒洒下笔成千言了。

2. 自然资源。

大自然包罗万象, 姿态万千, 无论是微小到肉眼不可见得尘埃还是广阔到包容万物的浩瀚宇宙, 都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与感悟。大自然的丰裕、博大、无私、绚丽多姿, 需要我们认真思索, 去联想, 去想象, 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奔涌眼底,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用心灵与大自然交流, 把大自然的创意与朴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连接, 在写作中会带给我们无限的契机, 在自然与心灵的一次次碰撞中, 创作出无尽优秀的作文。而作为教师, 我们则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契机, 深入自然, 与自然进行灵魂的对话, 让学生们从自然中学会感情, 如, 要学着因为春天到来, 万物复苏, 从嫩绿的小草, 娇嫩的花苞中感悟到新生命的诞生, 体会到新生命的喜悦与美好。学着因为秋天到来, 落叶纷飞, 从泛黄的落叶, 残败的花茎中体会到生命逝去的悲伤与凄凉。把这些与自然用心灵交汇出来的感悟通过笔尖, 落在纸上, 定会展现出一份优秀的作文。

3. 社会资源。

由于现在教育的大环境, 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过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 他们用心去观察这个时代, 去关心这个社会的时间和机会是少之又少。因此, 有些学生写作的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 视野不宽, 总是纠结于学校的琐事, 家里鸡毛蒜皮的事, 内容生硬老套, 既没有可读性, 又无法阐明深刻立意。因此作为一个高中语文工作者, 应相机而行, 积极引导学生让其对社会时事产生兴趣, 从各国的天灾人祸, 奥运新闻, 战事动态到娱乐爆料。只有让学生广泛关注这些社会热点, 才能灌输给学生一种为人的责任感, 才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使之能纵观古今中外, 笑谈天下风云。作文才能紧贴时代生活, 与时俱进。

4. 情感资源。

人的心灵, 辽阔无比, 深邃无比, 璀璨无比。雨过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 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可见, 情感是千百年来从诗人作家到寻常百姓说不尽道不完的永久新鲜的题材。心灵是最辽阔的, 也是最博大的。心灵在灵魂的草原上驰骋, 对心灵的拷问与审视, 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都不应该因为环境的局促而受到阻碍。谭嗣同用“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大写一个“人”字!身陷囹圄, 他们更自由、更深刻地审视自己的灵魂。哥白尼宁愿死在天主教的摧残下, 也要用生命来证明自己心灵的选择, 坚持自己的选择。

二、合理利用写作资源——“笔有千钧任翕张”

想要对生活了然于心, 对素材信手拈来, 就必须对生活一览无余, 站在生活中去感受生活。然而“胸藏万汇”, 未必“笔有千钧”, 因为生活有如同一座金矿, 要想找到石头中真正的黄金, 就要经过“淘金者”千淘万漉的发掘, 要想拥有绚丽夺目的工艺品就要经过精雕细琢。

1.“老曲新唱”——推陈出新。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 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可见创新对于知识的进展有多么大的作用, 而作文亦是如此, 贵在创新。有创新, 才有生机, 才有活力, 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写作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在现实和前人文章中慢慢发展而来。狭义而言, 模仿便是写作的第一步, 而积累便是写作的关键。没有积累何谈写作。没有积累何谈创新, 只有在积累的关键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语言。创新也就产生了。

2.“一材多用”——活用素材。

灵活使用素材也是对写作资源的合理利用。话题一般都具有兼容性, 写作的材料也都具有互通性。如史铁生双腿瘫痪以后, 母亲给了他活下去的无尽的勇气, 但母亲却在他觉得自己要重新“站起来”的时候永远的离开了他。只把无尽的愧疚和绵绵的思念留给了一个“刚刚新生的孩子”史铁生将这同一种刻骨的相思融入了《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思念》等多篇文章中。而这一则材料。就如同一块未经治理的“璞”, 从不同角度入手就可以雕琢出不同的美玉。而一个素材的多方位的全面挖掘与应用,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挑战性, 而作为语文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培养锻炼这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林根.浅论文本中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0 (05) .

[2]孙罐矫.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 , 2011 (11) .

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 篇8

2014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 由此拉开了高考综合改革的序幕。 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无形“指挥棒”,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跟进展开, 这将对语文学科课程及教学产生新的影响。

1.语文学科重要性相对提升, 但语文教学课时相对压缩或削减。

虽然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并未全部推出, 但将普遍施行“语数外+X”考试模式, 这从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与“选考”相对应的将是学生选课、走班和分层教学的全面展开及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要保证各类选修课程的实施, 原本紧张的语文教学课时会相对压缩或削减。 就目前语文教学实际看, 许多学校已不再专设作文课, 写作教学在时间上不能保证。

2.作文教学和练习中存在 “应试化”“功利性”倾向。

一方面, 目前对高中生作文水平的衡量主要通过考试评分实现, 因此, 作文教学和练习中多是“因题为文”, 在结构、立意、内容、文体等方面有较多限制, “应试化”倾向明显。 另一方面, 相比于语文学科其他知识点, 无论是创作还是审阅, 作文的主观性是比较强的, 评价最不易被量化。 在高考中, 虽然从审题立意、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等多个层面和维度设定了相应的标准, 并且采用“一卷两评”甚至“一卷多评”的方式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有“折中而定”的倾向, 仍然不可能“绝对精准”, 学生的写作水平区分度有限, 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现实动力相对缺乏, 存在“功利性”选择。

基于以上原因, 师生在语文教学或学习中往往更偏重文本阅读而忽视写作练习, 二者相对失衡甚至脱节, 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写作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导致学生读得不够深入、写得比较肤浅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语文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渗透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掌握 “ 听、 读、 说、 写” 四项基本的言语技能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 文本教学重在培养“听、读”技能, 而写作教学重在培养“说、写”技能, 前者重在对信息的接收、处理, 后者重在对个人思想情感进行梳理后的外化和传输。 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听、读”是“说、写”的准备和基础, “说、写”是“听、读”的应用和升华。 文本教学的最终指向是让学生把所接触到的信息理解内化后以更艺术、更有效、更个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实现言语和情感的交流。 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融合渗透有助于学生“听、读、说、写”技能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和全面提升。

2.应对语文课时总量减少的情况, 不是单纯压缩作文课为文本教学争取时间, 而是要求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更短的时间内更有效地解决更多的问题。 对师生而言, 这是一种挑战。 实现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渗透可以二者兼顾, 充分利用有效课时,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从新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看, 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更灵活, 这为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渗透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也使学生所学语文知识能够更贴近实际运用。

三、语文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渗透的实践思考

1.转变观念, 正确处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许多学生乐于阅读却苦于写作, 常常觉得阅读容易而写作困难, 在学习中往往避重就轻, 功利性地选择。 但不论是应对考试还是日常生活运用, 写作均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在语文学习中, 写作更是学生识记、领会、理解、表达及运用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从教学角度看, 过于偏重文本教学而剥离写作教学, 语文教学系统是残缺的;从学习角度看, 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 其语文综合素养也不会很高。 教师和学生应该正视二者地位,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才能教而得法, 学以致用,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适度放手, 引导学生自主体悟, 提高阅读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些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于是对每篇课文都剥丝抽茧, 详解细说, 强行灌输给学生。 被动学习状态下, 老师讲得辛苦, 学生听得乏味, 实际上所获无多。长此以往, 学生既失去主动探究的兴趣, 又对阅读和写作产生畏惧和厌烦情绪, 缺乏写作自信。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关注并相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适度放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留出时间让学生体味文本, 并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一开始, 学生的理解可能并不到位, 但这种主动体味的“不足”远胜于强行灌输的“有余”———基于自我的体味, 从而真正唤起学生个体和文本间的共鸣, 激发学生以手写心、独抒性灵的内在渴望, 进而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3.因文制宜, 精选典型, 提高学生读写效率。

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 虽然各不相同, 但或是题材、或是文体、或是情感主旨, 在某些方面总有相似之处, 特别是在写作技法方面, 共通之处很多。 对于经典课文, 师生应精讲精练, 对于类似篇目或是共通之处, 则不宜面面俱到。 抓住典型, 取其特色, 一例一得, 效果反而更好。 如讲授王勃的《滕王阁序》, 可侧重其文采飞扬、用典自如;讲授贾谊的《过秦论》, 可侧重其层层对比、环环相扣、论说严密;讲授孟子文章, 可引导学生体味其设喻巧妙、气有浩然;讲授杜甫诗歌, 可与学生共析其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根据文本特点进行精简取舍, 不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节省和解放学生的时间, 再加以写作强化拓展, 学生就会触类旁通, 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 对写法的印象更深刻, 并将相关技法运用在个人写作中, 真正提升读写水平。

4.以写视读, 以读促写, 共同提升。

文本阅读和写作并不是毫无关联, 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在文本教学中, 可尝试从写作角度审视和解读文本, 先写后教或先写后学。 如针对同一文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体悟先写作文, 再和课文比较, 并取其长处, 修正不足。这个比较和修正的过程, 既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求到了解决写作困惑的方法, 又使学生在同题写作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依托文本阅读也可以促进写作。 对写作而言, “模仿”既是入门途径又是必经阶段, 教材所选文本大多文质兼美, 是学生最好的模仿范例。 学生在精读文本后进行仿写, 或套用其形式, 或化用其词句, 或借鉴其手法, 由模仿到融会, 由借鉴到创造, 最终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此外, 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立足文本,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审视文本, 对文本进行压缩、扩写、续写、改编或是赏析、批评等。 如讲授《祝福》一文, 通过《祥林嫂对阿毛的诉说》的写作练习叙说人物经历可能比单纯概括文章大意会更有效果;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时引入王世贞的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辨批评, 可能会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立论观点的选取会有更深的体会……在特定情境下, 学生想要表达和写作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后, 自己就会主动分析, 积极构思, 精心为文, 乐于交流, 其效果会更好。

5.灵活授课, 分类指导, 拓展读写融合渗透的空间。

新高考及课程改革带给学生最大的好处是选择项增多, 对教学而言, 更便于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堂, 把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放在一起, 限制学生兴趣的发展和特长的培养。 走班制、选修课、活动课的普遍推行极大地拓展了语文的教学空间。 教师可通过选修课设立专题, 实现文本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 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通过社团活动或专题刊物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 指导学生精读多写, 为有兴趣且有潜力的学生拓展空间, 有效助力其发展;可通过微视频、群共享、网页交流等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翻转课堂等授课形式, 彻底打破阅读和写作的壁垒, 让时间更自由, 使互动更有效, 把读写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由统一强制转变为自选自觉, 让学生针对阅读和写作中的困惑各求所需, 互补其短, 帮助学生实现阅读更加深入透彻、写作更加灵活自如的学习目标。

摘要:文本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文本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融合渗透,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切实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而且有助于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融会贯通, 实现由识记、领会到综合、运用的突破提升。

上一篇:肠黏膜屏障功能下一篇:儿童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