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通用8篇)
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篇1
以文本价值确定教学内容
王虹霞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由仙桃市第二中学的7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
工作室主持人王虹霞是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省中语会会员、仙桃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仙桃名师。王虹霞多次获得省级优质课奖,先后为全省教师上示范课、做专业讲座20余节(次),有多篇论文在《中学语文》等专业刊物上发表。
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根据文本价值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划分为主题型、写作型、诵读型三种类型,并据此确定每个文本的教学内容。
一、主题型文本
主题型文本是指主旨丰富多元、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活力、能给学生情感冲击或引起学生思考的经典名篇。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让其思维受到冲击,情感受到震撼,心灵受到滋养。
1.找到文本的矛盾点
孙绍振先生说过,文本的分析如果没有矛盾,就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抓住了矛盾点,就抓住了深入文本的钥匙,而这样的钥匙常常隐藏在文本有争议或有违常规之处。
以鲁迅先生的《风筝》为例。这篇课文中有争议的地方是:“我”为了小弟有出息,踏坏了他做的风筝。这种行为是否为精神“虐杀”呢?有人认为,“我”打着为小弟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强加于他,是精神虐杀;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我”严于自我剖析,其实这样做是为了小弟好,算不上“虐杀”。与常理违背之处是:长大之后,“我”想求得小弟的宽恕,谁知小弟竟完全不记得这件事了;按常理,“我”应该释然才对,但“我”的心情却更加沉重了。解读文本时,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两点,就不会用“亲情”“自我解剖”等简单地诠释这篇文章的主题了。
实际教学中,当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的内容后,教师抛出第一个问题:“我”的行为称得上虐杀吗?有的学生说:不算是虐杀,因为“我”的目的是严格要求小弟,让他有出息,这就像父母严格要求我们一样,出发点是好的。马上就有学生反驳:怎么不是精神虐杀?“我”“抓断”风筝线,把它“掷在地上”“踏扁”时,小弟“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把“我”的粗暴动作与小弟受到惊吓的可怜样儿放到一起作对比,可见“我”对小弟的伤害之深。
不论算不算虐杀,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弟全然忘却了这件事,“我”应该轻松才是啊,为何依然感到悲哀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结合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资料进行引导,学生最终理解了鲁迅先生之所以感到悲哀,是因为他认为奴役和欺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奴役者、被欺压者主动认同了这种奴役和欺压。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理解鲁迅是大有裨益的。
2.找到文本的关键词
文本中隐藏着作者和人物心灵密码的词,被称之为关键词。找到关键词,就找到了深入文本的通道。
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是师生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文章讽喻了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在权势面前,人们往往对显而易见的谎言都随声附和。为了引导学生悟出这种寓意,教师在研读文本时找出了这样一些句子,“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所有的骑士都说”“大家都说”“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教学中,教师先用PPT出示这些句子,并引导学生朗读,然后问:“这些句子出现在文章的不同地方,但有一个字完全一样,是哪个字?”学生很容易找到了“都”字。教师追问:每个句子里都出现了一个“都”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都”的深意:大家都在自我欺骗或互相欺骗,这种谎言源于生存的压力,是专制体制下的怪胎。
《皇帝的新装》虽然有趣,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洞悉文本的主旨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而这节课中学生之所以能举重若轻地体悟出文本的内涵,应该归功于教师抓住了“都”这个关键词,并进行了合理的引导。
二、写作型文本
写作型文本要么本身具有鲜明的写作示范功能,要么文本中有“留白”之处,便于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仿写点和留白处。
(一)文本的仿写点
1.抓同一场景的不同表现方法
“安静”这一场景,七年级上册的《王几何》中有这些写法:①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人物神态和心理)②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夸张)③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人物心理和神态)④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鸦雀无声”这个词)这样的整合提炼让学生明白了,同一场景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写的。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写“静”?学生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分别悟出,以闹写静、以动写静也是写静景的常用方法。
经过这样的归纳与提炼,学生笔下的“静”也精彩纷呈了。比如,“教室里异常安静,连老师手表中清晰而细微的嘀嗒声也能听到”,这是以声衬静;“周围的人好像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我简直能听到他们‘砰砰’的心跳声”,这是用夸张写静。这种仿写丰富了学生的表达形式,使他们的词汇越来越丰富。
2.抓特别的句式
七年级下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个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包含着写景的层次和写景的重点,很适合学生仿写。
看这段仿写:“不必说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地,绿草茵茵的乡间小道;也不必说黄白色的菜蝶在不知名的小花上扑闪着翅膀,“咯咯”直叫的肥胖母鸡领着一群调皮的小鸡悠闲地啄着谷子。单是水光潋滟的鱼塘,便是我多姿多彩的水上乐园。……”学生围绕乡间美景,从静物写到动物,从次要写到主要,整段话层次清晰,词汇丰富。
再看这段:“不必说为补天而炼五彩石的女娲,为给人类带来温暖而倒下的夸父,为帮助穷苦人而把身上的金片撕下来的小王子;也不必说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无偿开垦荒山植下绿洲的杨善洲。单是这普通大街上的普通人们,也时时奉献着爱心。……”学生抓住“奉献”这个关键词,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写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把这个句式的特征表现得十分到位。
3.抓叙事的方法
把事叙述清楚,并在叙述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是初中作文训练的重点之一。
七年级上册的《我的老师》有利于达成这种教学目标。这篇文章的叙事方法主要有:详略得当地叙述几件事,比如详写蔡老师教“我们”读诗、蔡老师批评“我”的“反对派”们、“我”睡梦中爬起来去找蔡老师三件事,略写其他事;抓住细节叙事,比如打“我”时的“笑”,把“我”扮成女孩学跳舞,教诗用歌唱的声调等;叙事之后都用直接抒情表达主旨,比如,“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等。教学中,教师抓住这几个点引导学生仿写,学生必有收获。
教材中值得仿写的点还有很多,如《看云识天气》中清晰的结构、《济南的冬天》中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风雨》中的侧面描写、《荷叶 母亲》中借花喻人的写法、《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的肖像描写、《孤独之旅》中的细节描写、《蝉》中欲扬先抑的手法、《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插叙等,都是极好的仿写点。教师只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仿写点就如朱自清先生笔下春天的野花一样,遍地都是。
(二)文本的留白处
这里所说的留白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与写作手法中的留白有所不同。大体而言,文本中留下的有思考、提炼、发散价值的空间都可以称之为留白。
1.串联文本的内容
文本中有些内容如同分散的珍珠,看似散乱,但找到了一根主线,就能把珠子串起来,让其变成熠熠生辉的项链。
七年级下册《社戏》中的“故乡情结”就是这样分散的珍珠。如何把它们串起来?教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永远的故乡情结”,并从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入手,拟一个标题。学生拟出了《聪明的双喜》《最美好的友谊》《永生难忘的景》《友好的伙伴们》《难忘的人》《平桥风景甲天下》《永远的人?物》《灵魂归处是故乡》《质朴可爱的故乡人》等标题。这些标题如一根红线,给学生指明了解读文本的方向――“故乡情结”是解读文本的钥匙。
找到了这根主线,学生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比如,一名学生用《永生难忘的景》为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悠扬宛转的笛声再一次轻响在耳畔,仿佛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已深埋在黑暗的夜,沉浸在时间的流里。现在所剩下的,确乎只有沉静的心与若隐若现的天籁般的笛声。……”从学生的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以及对文字的敏感度。
2.变换叙事主体
一个人讲几个人的故事,其他人的讲述角度可以看作留白。比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好朋友杰利和父亲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教学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时,可以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
要想把故事讲好,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思考应该增加哪些文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应该省略哪些文中写到了的内容、应该保留但需要改动哪些内容等。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性格等特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改变情节或结尾
不少文本的情节或结尾具有较大的发散性,这种有较大弹性的地方也可以看作留白。对这类留白进行再创造,能加深学生对主旨的理解,有时还可以催生出别样的解读。
比如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中间情节可以把于勒变换成一个富翁,想象菲利普夫妇及周围人的表现;七年级下册的《丑小鸭》,开头情节可以变换成小鸭没有逃离鸭群,想象结果会怎样;《皇帝的新装》一文,结尾可以改为小孩随声附和而大人说了真话,思考这样做的原因等。这样的读写结合,能同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其效果是孤零零的读或写难以相比的。
三、诵读型文本
诗歌、散文、情感炽烈语言优美的文章都可以视为诵读型文本。这样的文本适宜于通过读感知文意,提炼信息,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
教学诵读型文本的关键是设计好诵读的内容和方式。这种设计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也可以由教师直接设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由学生自主设计的诵读案例。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三篇文章情感浓郁激昂,十分适合朗诵。教学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按要求自主设计朗读的内容和形式。具体要求是:①朗诵文本要由导入语、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所有文字都要从三篇文章中选择、组合;②朗诵形式要多样,要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文字的情感;③诵读内容可以从一篇中选择组合,也可以从多篇中进行整合。
学生的激情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大家动口动脑,创作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比如,一个小组整合《黄河颂》和《艰难的国运》两篇文章,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黄河,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们的民族精神!不管是遇见沙漠,还是山峡,你都浩浩荡荡地向前奔腾。今天,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他们又整合《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两篇文章,创作了这样的结束语:“黄河,我的母亲;土地,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肌肤,都粘着深情的土粒;我的每一条血脉,都澎湃着黄河的声音!我是黄河的儿女,我是土地的子孙。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正文部分,这个组则分角色朗诵《黄河颂》。这种设计结构严谨,气势雄浑,情感浓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仙桃市第二中学)
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篇2
言语价值是面向文本的。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依据的, 阅读教学的基础是理解语言, 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从陌生走向熟悉, 从生活走向文本, 从文本走向自我, 真正做到“披文入情”。教学价值是面向教师的。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去寻找某一文本的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明晰与否, 最终体现为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能否及时地帮助学生寻找到阅读的主线, 能否果断剪除阅读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细枝末节。当然, 最终的价值指向都是面向学生的, 离开了学生, 这些价值都不是真正的价值。言语价值对于学生而言, 表现为学生能够根据文本的内容, 触摸到文本的思想;教学价值对于学生而言, 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借助文本获得了言语与情感的提升。
一、言语价值———阅读教学的根基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言语能力上的潜力是可观的。由于现代媒体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初, 往往就具有相当丰富的词汇量。而在整个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言语能力增幅也是巨大的。在学生面对文本时, 在学生需要表达时, 言语能力总能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 这种由于生活经验而形成的言语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块璞玉, 不琢难以成器。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借助文本去开发、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一课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事先不施加任何的干预, 学生在读完全文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笔者曾经作过调查, 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会下意识地对文本给予认同。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学生大多会认可是由于剪去了多余的枝条, 才使得桃树结出了更多的桃子。这是正常的吗?笔者通过调查得知, 在学生的思维中, 这篇课文通过前后描述, 给出的正是一个因果关系, 即因为剪去了多余的枝条, 所以桃树结出了很多又大又甜的桃子。显然, 这种因果关系的得出是由于文本中的语言给学生传递了一种信息。更有意思的是, 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如“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 不仅描述出了文本中的“我”的心情, 也描述出了学生阅读时的心情。当然, 与其说是描述出了学生的心情, 倒不如说是因为课文中的言语作用, 使得学生的心情随着课文中“我”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显然, 这也是言语价值的一种体现。
在学生初读之后, 笔者试图让学生讲出课文的大意———这是笔者的常规教学策略之一, 目的是让学生对文本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自主认识。经过两至三次重复之后, 个别学生的“讲”就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例如除了上面提及的思想变化之外, 也注重了文中的时间主线, 即“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 再到暑假”。于是, 借助语言, 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架构与细节描述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表象。或许, 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常常强调的整体感知吧。
二、教学价值———阅读教学的脉络
这篇课文的教学, 仅仅让学生体会到其言语价值显然是不够的。在忽视了学生主体需求的情况下, 这篇课文的阅读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目标, 即让学生感受到“有时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正如同在上一环节中笔者所提出的问题一样:学生初读完后感觉文章逻辑合理, 这是正常的吗?针对这篇课文, 我们能否再发掘一下呢?于是在常规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 (此时尚未对文章的内涵进行发掘) , 笔者带着一种不放弃的想法, 继续问学生:学习到现在, 大家觉得王大伯剪去好好的枝条确实是合理的吗?学生也许是感觉到笔者的追问不寻常, 于是陷入了思考。终于, 有一个弱弱的声音出来了:好像也不太合理。于是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你觉得不合理?还是这个声音:也许被剪掉的那些枝条也是可以挂满又大又红的桃子呢, 怎么知道它们是不结果子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原本已经归于平静的课堂又活跃了起来。对呀, 文中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描述啊!于是, 孩子们又一头扎入文本, 从头读到尾, 从尾读到头……终于, 这些聪明的孩子从文中寻找到了依据: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再加上自己的推理:什么叫能手?为什么会远近闻名?那当然是因为王大伯对种桃很有经验啦。因为有经验, 所以王大伯知道哪些枝条是多余的。
这段追问有没有必要?在课后的交流中, 老师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看来, 这一看似没有必要的追问, 其实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严谨的思维。而思维的严谨性不正是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吗?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语文课是为学生的思维奠基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笔者之所以坚持发掘这一问题, 其实还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一颗种子, 因为笔者小时候真的遇到过这个问题, 只是主人公是我的父亲。你道父亲是怎么做的?他把地里的一棵小桃树留下了, 一根枝条都没剪。后来我经常去看那棵桃树, 我希望父亲是错的。当看到这棵桃树长得比别的桃树更茂盛时, 我心里窃喜。但最终, 它确实只结出了很少的桃子……
文本阅读中的教学价值如何体现?这本不是一个难题, 但细细琢磨之后却又发现不那么容易回答。因为不同的语文教师拿到同一个文本, 如果没有参考书的引导, 其教学结果往往会大相径庭。而事实上参考书往往给的只是一个方向, 最终走向这个目标的道路却需要语文教师自己去寻找。每个语文教师的生活体验都是不同的, 教学价值的取向也是有所差异的, 因此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更多的是一种结合自身实际,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最大的麦穗”的过程。
三、言意共生———阅读教学的旨归
回到阅读教学中言语价值与教学价值的问题上来, 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肯定不是两者的分离, 而是两者成为一个整体而得到的“言意共生”。如果注意分析, 我们会发现言意共生是指向学生的, 而言语价值与教学价值却分别是指向文本与教师的, 因此可以说言语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发掘, 是言意共生的基础, 也就自然是阅读教学的旨归。
正如在《剪枝的学问》一文的教学中, 通过言语价值的发掘, 可以让学生建构课文的整体印象;通过教学价值的发掘, 可以让教者寻找到更为广阔的阅读教学途径。而当这种自然的现象在学生的思维中得到强化之后, 我们才可能由形及意, 即向学生提出问题:课文显然不只是告诉我们桃树的生长需要剪枝, 还要让我们去寻求剪枝背后的学问。当然, 对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还难以理解, 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何为学问”———隐藏在自然现象背后的某种道理。于是, 剪枝是一种失去, 而满树又大又甜的桃子则是一种得到, 因为失去而更多地得到, 这不正是一种道理吗?
文本教学价值三问 篇3
一、追问编写意图,确定教学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编写要慎之又慎,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编者选文时,首当其冲考虑地是文本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解读文本时,要从追问编写意图入手。
解读编者的思路,可以从分析教材设置的练习入手。《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作品。文章语言恬淡清新、平实简单,却借物喻人,余味醇厚,平易中透着感人的力量。
编者在课后设置了三道练习题:
1.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3.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从三道习题中,我们可以窥见编者确定的文本教学价值。
其一,编者暗示了文章的层次、主题及内容。“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是课文第二层,在第4—7自然段;“为什么要这样做?”是课文的第三层,在第8—13自然段;“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第四层,即第14自然段;“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是课文的最后一个层次。通过以上层次的划分,可以确定文章的主题及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一位种树人用奇怪的方法来种植桃花心木,“我”从中体会到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获得磨砺,最终成才。
其二,编者暗示了教学流程及教学重难点。我们再看三道练习题的编排顺序:第一题侧重让学生关注课文的表层主线“种树人”。第二题则进入心理层面,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体验桃花心木“独立自主”之心。也就是说,文章的主线是种树人,作者的情感变化是围绕种树人展开的,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的含义,理解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重难点?习题给出了一条思路——不就文解文,而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激活感受,用心体验。这是第三题的真正用意。
从三道习题的编排顺序,可以揣摩到编者预设的教学流程:先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接着了解文章主题、学习重点词句,最后抄写词句,即语言——内容——主题——语言;换言之,编者是将语言学习作为重心预设教学流程的。
有了以上分析,教师设计教案时,或套用,或取舍,心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追问文本内涵,落实语言训练
每一个文本的价值取向都会是多方面的。编者出于单元教学的需要,往往会侧重于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价值。这一个或几个,大多还直接与文本的语文价值有关。教师解读文本时,要善于发现文本特有的语文价值。抓住了这个根本,其他价值才有所归依。
《桃花心木》中有两个核心词语:一个是“奇怪”,一个是“不确定”。“奇怪”在文中直接出现了三次:一次是种树人或三天来一次,或五天来一次,或十天来一次,没有规律,浇水量也没有定数,作者感到“奇怪”;一次是种树人或早上来,或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作者感到“奇怪”。一次是种树人总是不定时来补种,作者感到“奇怪”。再细读文本不难发现,文中还有几处暗含着“奇怪”:如初次看到桃花心木树苗时,“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再如“我”的两处疑问——“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这些句子或明或暗地写着“奇怪”。这种叙述方式使文本充满了张力。另一个核心词“不确定”,则从四个方面对“奇怪”进行了回应:前两处的“不确定”是对种树人行为的解读;后两处的“不确定”是“我”从中获得的生活思考——只有经历不确定的磨难,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文本中的这两个核心词语,一个引出了种树之道,一个引发了育人之理。两者交相辉映,互为应答,不仅使文章脉络清晰,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文本的普世价值: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才能炼就独立自主的心,具备巨大的潜能。
解读教材时,教师抓住这两个关键词,顺藤摸瓜,就能找到文本特有的语文教学价值,实实在在地开展听说读写训练。
三、追问学生所得,提升认知水平
上述两次价值追问是基于文本、基于学生实际所做的预设,收效如何,还需要经过课堂的检验。第三次追问是经过课堂检验以后所做出的,追问的关键是:学生现有的起点在哪里?怎样以此为基点提升学生的认知?
教学中,预设的目标都已达成,但学生普遍对“文章这样结构好在哪里?”感到困惑。借助这个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回顾并梳理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首先,文章构思巧妙,浑然天成。生疑——设疑——解疑——悟理,这种结构正如经典乐曲的起、承、转、合一般,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其次,文章借事喻理,以小见大。由种树之道引发育人之理,从平凡小事中获得人生启示,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再次,文章首尾呼应,意味深长。开头点明桃花心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结尾的“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与之照应,使得文本意蕴深远,隽永雅致,余味悠长。
这样地梳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让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语文教学中,经常保持对价值的追问,会让教师充满底气,接上地气,从而在纷繁的教学潮流中多一份淡定,多一份从容,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 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第二小学)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篇4
河南省淇县一中 杜学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二框。
二、课标要求:
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进行概述。教科书由两目组成:第一目“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它的逻辑结构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价值判断的含义以及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理解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础上,进而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特征,做到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要使学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永远怀有感激之情,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人民,回报社会。
五、设计思路: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同时要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本教学设计不拘一格,大胆创新,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情景带动教学内容的讲授。较多的学生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思维、积极合作、加强交流,学会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整节课的设计都贯穿着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重难点:
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做最高的价值标准。
七、教法与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八、教学手段:
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九、课时: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假如金秀贤明天到鹤壁开演唱会,票价680元,你去或不去?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价值评判标准。人是社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进与退等等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矛盾统一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知的人物事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问题的答案可以不尽相同,这样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课]
环节一:目标引领、自主探究。
带着目标努力,带着梦想飞翔。幻灯片展示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依据提纲快速通读。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更有实效性,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方向,有动力,为本节课的知识讲解打好基础。)
环节二:创设情境、解疑释惑(用课本知识分析实际情景,突破重难点)
(幻灯片展示):——元芳,你怎么看? • 汇聚力量,传播文明——央视公益广告1:节约无小事餐桌篇(据统计,中国人每次外出就餐平均浪费20%,价值高达上千亿,价值相当于全国小学生一年的午餐费用,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可养活约2.5亿人。)
• 汇聚力量,传播文明——央视公益广告2:关注贫困儿童励志篇(据联合国统计,2013年全球饥饿人口较之2009年的10.2亿人有大幅下降,但仍有大约8.4亿人忍受饥饿,占世界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而中国的情况同样令人震撼!)
• 生活中你有过镜头一中的浪费行为吗?是基于何种理由?面对镜头二,你还会无动于衷吗?
• 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回答,道德体验。
•(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幻灯片展示)
(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情景一:塑料袋的发明在一百多年前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但现在却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情景二:如果超市里一瓶矿泉水卖5元,你买不买?如果在沙漠缺水的时候别人10元一瓶卖给你呢?(学生讨论、合作探究、道德体验)困惑一:上述事例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幻灯片展示)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因时而异)
困惑二:处于同一时期、同一场合的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不是就一样呢? 情景三:下雨天的心情说说!(学生讨论、合作探究、道德体验)(学生鼓掌欢迎角色扮演者登场)学生甲(秀才):大雨纷纷落地 学生已(官员):这是皇家瑞气 学生丙(财主):下它三年何妨 学生丁(穷人):放屁 困惑三: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学生: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选择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阶级性。)
情景四:断臂维纳斯引发的思考?(学生讨论、合作探究、道德体验)(道德升华)(学生鼓掌欢迎角色扮演者登场)学生甲(医生):一个外伤残废人 学生已(学者):伟大的艺术品 学生丙(老者):有伤风化 困惑四:他们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学生: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情景五:矿难之殇,谁之过?(学生讨论、合作探究、道德体验)(学生鼓掌欢迎各方代表登场)代表甲(小煤窑主):略 代表已(乡镇官员):略 代表丙(矿工):略 代表丁(遇难矿工家属):略 代表戊(相关部门):略
困惑五:对于煤矿安全事故,各方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会不一样,这给我们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人们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幻灯片展示)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征(因人而异)
(幻灯片展示)观点小结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教师: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不同。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是什么?
情景六:西藏——让历史告诉世界(学生讨论、合作探究、道德升华)
教师:看完这些图片,我们再回来审视**的价值选择---恢复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你觉得他实现的可能性是否大?为什么? 学生:注定失败!因为它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困惑六:这对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何启示? 学生:我们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同时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根本的衡量尺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幻灯片展示)
(三)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设计意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加强自我锤炼,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以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感受到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身边的具体事例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七: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学生讨论、合作探究、道德升华)困惑7: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关系? 学生:略(设计意图:课本知识是有结构的。知识中的联系赋予知识以丰富的背景、经验和逻辑。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强化道德与法,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关系,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社会需要每个人有公德之心,爱国之心,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能力培养上看,本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组织能力,通过小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环节三:本课小结(学生小结,老师补充)环节四:习题训练(幻灯片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典型例题的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概括归纳能力,书面整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略。
环节五:作业布置(完成本节课习题册)环节六:结束本课 教师: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在人一生中,时时刻刻都面临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真理,走历史必由之路,才能过有意义的人生,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生是线段,但爱心却是直线,爱心的轨迹永远都没有端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唱响《爱的奉献》,同时伴随着这首歌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教师:(多媒体播放)爱的奉献。学生:跟唱。(教学设计意图:用名言歌曲作为结束语更能加深学生的道德历练,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起到知行思统一)教学设计综合评价:
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篇5
设计思路: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作为联系课程与学生纽带的教师,要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应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同时要开展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本教学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接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鲜活素材,设疑添趣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充分思考、积极合作、加强交流,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而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整节课的设计都贯穿着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能力目标: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性特征,初步具有进行正确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遵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得学生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
难点: 认同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方法: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启示我们,要寻找人生的真谛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人生旅途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那么正确价值观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断我们所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正确与否?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什么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呢?
播放乐张杰的《看月亮爬上来》,出示幻灯片“假如张杰本周日来焦作开演唱会门票最低180,你去不去”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分析:在大家的回答中其实就包含了两种价值选择:去与不去,还有两种价值判断:值与不值,而去与不去是在值与不值得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价值判断不等于事实判断。(出示二者关系的幻灯片)设置问题检验学生能否正确区分 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三者之间有关系没有?得出学生肯定回答后总结:价值观不同——价值判断不同——价值选择不同。思考回顾:
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属于什么领域? 社会意识有什么作用? 价值观有什么作用?
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都属于社会意识领域,而社会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而错误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那么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呢?请大家看这幅图片:出示秦始皇与袁世凯对比的幻灯片,问:为什么后人对秦始皇和袁世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有不同的评说?
学生讨论分析(„„)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教师归纳总结: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而袁世凯则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规律,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否正确取决于:
学生回答: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师进一步引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
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标准一)
那么这个提的答案应该是: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 A、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否良好
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们是否作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教师: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什么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会有差异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呢? 出示幻灯片:
马永顺,原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林业局工人。
50年前,他是全国著名的伐树英雄;
50年后,他是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命运始终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
朱镕基总理评价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教师问: “为什么马永顺砍树时能成为伐木英雄,栽树时又能成为植树模范”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结论。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特征一)(1)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教师:与唯物论辩证法知识相链接得出承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是坚持主观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重新设疑:处于同一时期的人们的价值观是不是就一样呢?
二、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出示幻灯片: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教师:在这首诗里体现出几类人的几种价值观? 学生:两种,农民和地主官宦
教师:为什么农民在“盼雨”而地主官宦却在“怕雨”? 学生:(„„)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特征
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
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对于衣食富足的剥削阶级来说,恐怕不是“愿天寒”而是“怨天寒”了。这说明: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不同阶级的人的价值观不一样,那么同一阶级的价值观就一定相同吗?出示幻灯片:维纳斯雕像以及众人评价。老夫子:“有伤风化”;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品”;医生:“一个废人”
教师:为什么大家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评价? 学生: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他们的认识角度不同 教师归纳总结: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角度不同。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还会受那些因素制约呢? 出示幻灯片:《湖北大学生救人溺亡 附近渔船见死不救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十五名见义勇为大学生搭人梯救落水儿童,但“人链”断裂,前面的9人瞬间落水,最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名大学生不幸牺牲。湖北大学生救落水儿童当日,有渔船停留在离落水者不足5米的地方。参与施救学生曾下跪请求帮忙,但渔船老板说“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1万2千元,晚上1万8千”,甚至连救生圈都未给。
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名大学生牺牲后,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追授他们“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与此同时,教育部也追授3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教师:在这则材料中又出现了几类人,他们对有人落水又分别持什么态度?
学生:两类人,一类是大学生,积极救人;一类是渔船老板,等着捞尸。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态度呢?
学生:他们的立场不同,一个是站在救人的立场,一者是站在钱的立场。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立场不同而不同。
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不同,我们可以得出: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征(特征二)
教师:面对主体差异性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呢?我们应该站在谁的立场上呢?
学生:人民群众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我们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标准二)
教师:为什么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引导学生:
从哲学生活角度:这是由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从政治生活角度: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并进一步进行情感引导,我们现在所享有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广大人民为我们创造的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的,那我们就应该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实现人民的最高利益作为我们的最高价值目标。应该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根本衡量尺度。
而人们在日常行为过程中是否都遵循了这个标准呢? 出示幻灯片:
1).《金晶——守护祥云的天使》 2).温州轮车男 姓名:郭小亮 性别:男
籍贯:河南省沁阳市人。
昵称:“抡车男”“自行车侠” “单车侠”“2009中国第一纯爷们”
2009年12月19日清晨6点多,一女子走到温州市东游路新南亚大酒店附近时遭遇飞车抢劫。路过此地的骑自行车男子将自行车砸向飞驰而来的摩托车,两名歹徒应声落地,一名歹徒被保安及周围群众合力擒下。事后,砸车勇士将包递给受害者后,提着变形的自行车默默离去,酒店监控拍下了全过程.3)这些企业的价值选择你赞成吗?为什么?
在这三幅图片中,你比较的赞成谁的行为,为什么?不赞成谁的行为,为什么?
学生讨论探究(„„)
面对利益的多元化,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呢?
学生进一步讨论:(„„)教师归纳:
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②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③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为了检验大家对本节课的把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灾难突如其来,谭千秋老师扑向一张课桌,张开双臂护住身下的四个学生。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张米亚老师用双臂紧紧楼着两个孩子,救援人员只能含泪将僵硬的双臂锯掉才将仍然活着的孩子救出。
材料二:从中国文科最高学府毕业的教师范某某,因为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抛下学生,独自一人逃生,并且在博客上声称“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而被网友口诛笔伐,戏称为 “范跑跑”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及关系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1、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把握其社会历史性特征的意义
2、主体差异性: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重点)
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之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 篇6
林大洋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福建福州350008)
挖掘文本生长点凸显语用教学价值 篇7
一、运筹帷幄:把握文体特征, 制订适切目标
小学课本里,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编入了各种体裁的课文,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逐步地接触到这些体裁, 学习丰富的语言, 从而获得语言表达的方法。语文课本中, 有很多的体裁驻入, 如寓言、小说、说理文、叙事文、散文等等, 这些文本体裁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和语言组织的规律, 作为教师, 要充分地了解这些体裁文章的主要特征, 这样才能在整体和部分整合的基础上, 制订出科学而又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1. 找出“这一类”篇目的教学共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把握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也就是说, 在说理性文章中, 主要掌握说理性文章的方法, 即用什么方法来说理的, 因此, 在落实教学目标时, 要将文章的说明方法, 即写作的方法作为说理文的重要目标来加以落实。例如, 在本文中, 课文运用了“导入观点—事例论证—得出结论”的结构来行文, 这是一般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另外, 作者还选用古今中外的人物的例子来加以论证, 运用正反论证这一方式来加强论证等, 这些都是在课文结构层面的一些写作方法, 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 必须要关注的。
2. 找出“这一个”篇章的教学个性
“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如果每篇文章都是用同一个标准去写作和说明的, 那么整个学段目标就会变得极为统一, 学生的习得就会非常有限。编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年段的特点, 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就非常关注学生的年段特点异同。因此, 每个年段的同一体裁的文章内容选材和语言组织也就不尽相同, 把握了这些异同点, 就可以作为一篇课文的重点个性进行张扬。但是, 作为一个文体系统, 既要考虑年段知识点的衔接, 又要考虑各年段重点的凸显。
因此, 在《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文中间, 笔者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巩固复习。学生能够巩固议论文的行文结构以及“选择古今中外典型事例”进行说理的方式。 (2) 趣味乐学。运用“滴水穿石”的词语引申和近义词选择进行趣味导入, 并运用 《说勤奋》导入方式进行文本比较, 了解趣味导入方式。 (3) 语用价值。学习文章中间三个事例, 了解作者选用事例方式中间所运用的精练语言和夹叙夹议的方式, 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 (4) 结构深化。深入了解文章本年段的重点, 即作者使用了“夹叙夹议”和“正反论证”的方式进行说明, 并运用“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等语言方式进行阐述, 了解议论文语言文字严谨的独特魅力。
二、另辟蹊径:运用巧妙策略, 强化语言运用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功课训练阅读, 独须内容形式兼顾, 并且不把内容形式分开来研究, 而认为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理解在运用中形成, 运用不能离开理解, 理解不能笼统地指向语言, 应明确化为如何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因此, 在学生语用的过程中间, 我们不能撇开文本去讲形式, 也不能撇开形式只讲理解, 而应该在理解中间获得语言文字组合和运用的方式。
1. 删繁就简, 生成语用内容
在一篇文章中间, 有无数的运用点可以加以提取, 这些点的发现和运用之间, 该如何取舍?那就是要删繁就简教语文, 简简单单才是真。因此,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要考虑在语境中生成语用内容, 做到人文性和运用性的有机结合, 选择这样恰当的内容, 才可能使语用更加正确和科学。例如, 在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 可以找到很多语用点, 第一小节中间生动的文字描写 (大多运用的是四字词语) , 表现出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特点;文中很多地方运用到了设问句和反问句, 可以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第三小节中间简练的语言使例子真实、简洁、一目了然;第三小节中间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将三个事例进行了极好的总结, 对于事例论证也是一个较为明晰的提炼……这样的一些点的删选中间, 笔者进行了分类:一种是了解性质的语用, 如了解问句的作用, 了解作者选用例子是古今中外都有的等等, 只需要在课上让学生初步了解、接触并有一些体悟即可;二是练习性质的语用, 即对于事例的语言精练这一特点的感受, 对于夹叙夹议表达方式的体会, 都可以通过课上的练习和反馈得以实现。
2. 因势利导, 习得语用内容
课文应始终关注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即它的语言表达形式, 如不突出语文学习“语用”的这一特殊性, 就不可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规定性。但是, 突出了这一特点, 如何将语用更好地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教师就必须借助一个巧妙的媒介进行诱导, 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之感。例如, 在学习三个事例“紧扣观点、语言精练”的这一表达特点的时候, 笔者就先设计表格, 让学生自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取得成功”三方面的相关内容, 通过简洁的表格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事例“紧扣观点”的特点, 接下来, 为了了解语言精练的特点, 笔者出示了《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文章, 问学生:“可以将这篇文章直接代替文中的李时珍的例子吗?”学生马上摇头, 认为太长了, 这就很好地引出了“语言精练”的特点。
3. 读写结合, 运用语用形式
在确定了语用的点之后, 对于练习的设计既要讲究趣味, 又要讲究方法, 换言之既包括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又包含了学生练习的方法, 要让学习和练习相得益彰, 相互补充, 水到渠成。接上一事例中的关于事例的练写, 笔者首先让学生看看教师改写的 《诺贝尔》 这篇文章, 这回让学生看看这段文字能替换文中哪里的例子?学生找到是爱迪生。那么能不能直接替换呢?围绕“紧扣观点、语言精练”进行评析, 学生发现语言还可以再精练一些。接着顺势说:“那大家一定也手痒痒了吧!来, 帮老师改改吧!”学生兴趣盎然, 积极投入到了小练笔中。在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相机评价, 并将自己修改后的下水文和学生比较, 再一次探索事例语言精练的特质。至此, 语用从发现到运用的过程完美地呈现出来了。
三、高屋建瓴:回归整体教学, 感悟深层结构
文章的深层结构指蕴含在文章表层内容结构中作者的情感发展或思维逻辑和文本结构, 在说理性文章中间, 主要是指能够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类文体的结构规律, 并找到这一篇文章所特有的特点, 并结合文体一般的特性, 形成篇章深层结构的把握和辨析的能力, 以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加以运用。
1. 段落层面, 体现其前后呼应
文章语用点的开掘, 应利用整合的原则来看, 从课文的整体出发, 站在片段与片段之间的关联方面来看, 将文本变为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之间的应和, 深入开掘其内在的存在价值体现, 必将成为语言文字运用方式纵观全局的价值点。例如, 在 《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文中, 教师在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时, 就可以关注两个前后呼应的关联点:一是作者用正反论证的方式。选取了“雨水不能滴穿岩石”的例子, 一方面可以体会这是和上面的人物论证属不同的论证方式;另一方面揣摩为何不举和前面一样的反面人物的例子, 而要举“雨水”的例子, 对比得出只有用同样是水的例子, 才更有比较性, “选择例子具有针对性”这样一个选材的方法, 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得到了新的感悟。二是观点的呈现。在作者前后的观点对比中间, 发现最后的总结观点中间出现了一对反义词,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阐述呢?纵观全文会发现, 正是因为正反论证的写作方式, 使“观点逐步深化和完备”这样的语言运用严密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2. 整体层面, 关注其有别于它
一篇文章, 解剖成支离破碎的片段, 会成为“只见独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 对于整体把握问题的结构特点就会造成偏颇。为此, 文本的理解要在片段解析之后回归整体, 找到整篇文章中间的内在规律, 概括其有别于其他同类课文的价值点, 这样的语用解读才能将学生放在整体的高度, 去用多样化的眼光衡量一种文体结构的表现。从课文的整体来看, 在原先的导入观点—事例论证—得出结论这样的说理性文章基本结构之上, 本文通过学习和概括, 行文结构更加完备了, 可以变为:自然现象描述—引出观点—事例论证 (典型人物+ 针对性事物的正反论证) —得出结论, 这样的概括让学生明白, 说理性文章虽然是有一定规则的, 但是在四年级学习的基础上, 可以有一些新的方法加入, 使说理文的谋篇布局更加生动和完美。
文本的独特价值决定教学目标 篇8
教学目标一:
1.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2.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一些大自然的文字。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4.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二:
1.认识和了解大自然的文字,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2.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3.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同样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学目标相距如此之大!课文教学的随意性“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价值。不错,现行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人甚至将教材比作一处矿藏,认为文本的可教可学之处很多。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语文教师在“教什么”的正确性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严重问题。
笔者认为当一篇作品作为教材,编者将其编排在某一册某一单元,那么“这一”文本在“这一”单元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课文的教学首先要花大工夫的是对教材的独特意义的理解。笔者从《大自然的文字》所处的单元、文本的体裁、文本的作者等方面解构其独特的教学价值。
一、 读文本的单元,依“标”扣“本”
崔峦老师说:“一篇课文可学可练的内容有很多,要学会依‘标’扣‘本’,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筛选、取舍。我们应该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从编者的角度揣摩编排的意图。走进课标,准确定位;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之用意。心中有本,才能游刃有余。
国标版的教材,每个单元是围绕同一个主题来设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应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把单元模块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通盘的规划和设计,在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仔细选择单元整合的切入口,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扎扎实实地达成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才能进行准确的文本解读,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
《大自然的文字》所处单元还有《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学与问》《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不难看出这一单元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承担着传授学生学习之法的重任。
二、 读文本的体裁,依“文”品“味”
不同的体裁,在结构、形式和表述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把握这些体裁的特点,然后依据其特点展开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程民认为:“科学小品作为科普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后代,从内容、形式、语言直至作品的思想蕴意、审美情趣等,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科学小品具有文学性,用故事形式、对话形式、闲适淡雅的散文小品形式来谈科学,将科学内容、对象人格化、故事化,通过各种拟人化手段赋予无生命意义的物或无人性价值的动物、植物以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原理生动地表现出来。
《大自然的文字》这篇文章处处体现了科普小品文的体裁特点。课题“大自然的文字”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文字是一个符号,是一种形式,运用这一符号与形式向人们传递信息。大自然以用景、物、现象向人们传递信息。一个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万事万物如文字般耐人寻味、绚丽多姿、有矩可循。这正体现了科普小品文在用词方面努力用形象的、感受性强的词语来取代抽象词汇的表达特点。
教学《大自然的文字》,应在揣词析句中感悟“体裁”的特点,对大自然的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原理生动地表现出来的表达方法。
三、 读文本的内容,依“体”悟“法”
读懂文本是将文本解读落到“实处”的大前提,如果文本传达的基本意思理解不到,肯定谈不上落到实处的。所以,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
“文本写了什么”的追问,这是文本研读的开始,《大自然的文字》生动地讲述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文本为什么写”的思考,阅读文本让学生产生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也只有探到了“为什么写”,才可能对文本的“处理”有一个总的把握。“文本怎么写”的探索,惟如此,方能品出文本的“滋味”。本篇文章的体裁充分突显了其中滋味。
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法那法,这点那点读,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点出了读懂教材的重要性,读懂教材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解构。
四、 读文本的作者,依“文”拓“文”
伊林,前苏联科普作家,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蚱的生活,观察天空和星相。他发表了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几点钟》《在你周边的事物》等。《大自然的文字》选自《在你周边的事物》。伊林善于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般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他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作为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实现多读书、读好书的目标。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苏教版与人教版都选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教学内容。那么它的教学价值是由整册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同一篇课文即使在教材的不同位置上,它的教学价值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就课文本身的教学价值而言,大部分课文是可以相通的,可以替代的。之所以把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定位在A上,而把那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定位在B上,这决定于年段教学目标与编者的编写意图。
【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推荐阅读:
文本教学价值的确定07-30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09-09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09-01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况与价值07-17
音乐教学中图谱价值与注意运用11-28
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07-10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08-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论文06-03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12-19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公开课课后反思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