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共8篇)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篇1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作者:杨耕 《光明日报》(2015年12月02日 13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价值,同时又不断地认识和评价价值,并逐步形成了价值观。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也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利益,应当也必须是社会主义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和期盼。
价值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的确如此。音乐,对于有没有音乐素养以及不同素养的人来说,领悟、诠释和评价显然是不一样的。对于没有音乐素养的人来说,音乐没有意义;对于有音乐素养的人来说,有意义;对于职业音乐家和爱乐者来说,意义又不一样。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属于价值范畴。从哲学的视角看,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在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和占有客体,利用客体的属性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关系,这就是,主体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客体及其属性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者说,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就是价值关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关系。某事、某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物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客体依据,人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主体依据,只有人才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物及其属性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都是相对于人、相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
人是在需要的推动下从事实践活动,把身外的事物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价值客体的,价值关系就生成于人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同时,人对自然的改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这就是说,有了人、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才产生了自然界原本不具有的价值现象,才形成了物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事物能否成为价值客体,不仅依赖于事物自身的属性,而且取决于人的认识水平、实践性质和社会制度。正如马克思所说,“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同时,人的需要不是纯粹的动物性的需要,而是“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被改造、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
单纯的生理需要都是有限的,动物是这样,人也是如此。中国有句古语,那就是,“日食三餐,夜眠八尺”,但实际上,人的需要是无限的。生产不仅满足需要,而且生产需要;生产越发展,需要也就越丰富。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需要也不是同一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需要本身也发生了异化,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需要甚至迥然不同,人的需要又因此分化为正常需要与非正常需要,后者导致奢侈品、畸形消费。
这就是说,尽管人人都有需要,但并不是每个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方式、满足程度,取决于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我们不能仅仅把价值理解为人与物的关系,不能把价值与使用价值混为一谈。如果说使用价值只涉及人与物的自然属性的关系,那么,价值不仅涉及人与物的自然属性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物的社会属性的关系;不仅体现着人与物的关系,而且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在我看来,大气污染实际上是以“天灾”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人祸”,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人的危机,它不仅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表明,人们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就是利益。因此,价值关系的核心就是利益,价值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作为利益的主体,可以是个体,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社会。实际上,任何一个现实的个人必然同时具有这三层关系:既是个体,又属于某个集体,同时还是社会的成员。因此,个人的利益是多层次的,既有个体利益,又有集体利益,还有社会利益,仅仅以个人利益作为价值评价的依据,显然会失之片面。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其着眼点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所以,价值评价必须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必须把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内在尺度运用于评价的客体。任何一个个体、群体的价值评价都受到他们的需要和利益的制约,都受到反映这种需要、利益的观点和立场的制约。从来不存在一个脱离需要和利益、没有观点和立场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总是依据评价者的需要和利益、观点和立场的不同而不同,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意义的评价。
价值观: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和期盼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善与恶的总体观念,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原则。价值观属于观念形态,但它却存在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对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成果的评价;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有对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评价;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有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评价,如此等等。各种价值评价都有自己特殊的标准和基本原则。就内容而言,价值观的根本是价值原则。有什么样的价值原则,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价值原则规定了价值观的性质。基督教的价值观以上帝为价值原则,并将之作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以个人利益为价值原则,并将之作为评判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为价值原则,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最高价值。
价值原则总是渗透在价值规范中。所谓规范,其本意就是规则、标准或尺度,明确规定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任何价值观只有通过价值规范具体化为如何行动的规范,才能引导人们的活动。有什么样的价值原则,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规范。确定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必然导致确定的价值理想,价值理想是以对未来应然状态的规定和把握为内容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都属于价值观的内容。
价值观与价值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关系,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实际的利益关系。利与害、好与坏、得与失等等都不是单纯的主体的自我感受,而是实际的利益关系。比如,一个奴隶可以满足自己的奴隶地位,但并不能因此改变奴隶与奴隶主的价值关系,不能因此改变奴隶与奴隶制的价值关系。价值观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人对价值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说,价值关系不同于价值观,价值关系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价值观则是人们对客观的价值关系的观念把握。人们正是基于意识到的需要对价值关系进行判断、整合和反思及其升华,才形成了价值观。一言以蔽之,价值观即是对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和期盼。
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构成了个人的心理定势。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都要通过法律、舆论和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灌输给每个社会成员,促使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都要通过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告诉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提供规则、标准和模式。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这种核心价值观,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决定选择还是不选择这种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人们的实际利益建设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多种渠道使社会成员能够理解、认同、接受这种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人价值观,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否则,社会所提供的核心价值观就只能成为人们的外在规范,而不能成为人们的内在意识。
不同人的价值观主要决定于不同人的社会地位,反映了人们多样的生存条件、活动方式和利益关系。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社会地位相同,价值观并不一定相同。同样是处于被剥削地位的工人,有起来反抗雇佣劳动制度的工人,也有满足自己雇佣劳动地位的工人。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同,但价值观念不一定相同。在阶级社会中,被剥削者接受剥削阶级的价值观念的现象并不罕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价值观与价值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属于主观的思想领域,价值关系则是人们之间实际的利益关系,属于客观的社会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可能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也可能歪曲地反映了价值关系,二者并不是绝对一致的。实际上,价值观的形成是包括价值关系、经济关系、传统文化和社会教育积淀在内的复杂过程。任何社会都需要进行核心价值观、主导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的建设。儒家价值观之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就与长期以来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与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尤其是与科举制度和官吏任用的标准密不可分。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的都是该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利益。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个人本位。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既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任务,也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我们应当注意,社会形态的变化同时也就是社会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的变化。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在价值观上的标志,就是核心价值的变化。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与以往社会的核心价值不存在全盘继承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以及封建主义核心价值的变革。
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既不能移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不能挪用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们都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也必须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制度相适应,应该也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利益,应该也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定的精神气质,应该也必须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和期盼。
任何社会大变动时期都会发生价值重估和价值观重建的问题。西方的启蒙运动,是对古希腊罗马时期关于人的思想的一次重估,是被中世纪神学所压抑的古代人文思想的一次重生。中国的“五四”运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重估,是科学和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一次重生。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一变革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前无古人、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它必然引发价值重估和价值观重建的问题,也必然为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社会空间。
(杨耕,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价值体系,核心价值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实现图书馆价值最大化。因此, 高校图书馆价值取向是否科学, 不仅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而且也影响着学校对图书馆的认识和评价, 影响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塑造, 最终影响到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 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体系如何构建, 如何强化和提升其核心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高校图书馆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
高校图书馆的价值是多样而系统的。一方面, 图书馆有馆舍、文献资源、各种硬件设施等等, 它们本身是具有自己的使用价值的。另一方面, 图书馆还有一定数量的馆员, 还有较为完备的一整套制度。制度使馆员和它的劳动对象——馆藏资源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服务, 就构成了图书馆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同时, 图书馆本身的知识的、科学的、人文的氛围又使它对读者、对社会各界发挥着一种虽然看不见却无时不在的作用, 其实这也是它的又一种价值。由此可见, 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包括馆藏资源价值、服务价值、制度价值、教育价值以及馆舍建筑价值等。这些价值的有机结合, 构成了图书馆的价值体系, 从而奠定了图书馆的功能基础。
1. 资源价值。
现代图书馆既有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 又有各种各样的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等等。由于历史积累的不同, 还有各馆投入和社会各界资助的不同, 造成了各馆所拥有资源的不同。有的历史悠久, 资源的自然积累也达到了一个非常丰厚的程度, 如北大图书馆;有的虽然建馆不久, 但敢于投入或获取政府和社会资助很多, 其资源增幅很大, 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有的虽然有一定历史, 但由于历来投入不够或受其他因素影响, 其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不是很理想, 如很多普通的大学图书馆。一个图书馆, 其资源越丰富, 当然其价值就越大;反之, 其价值便越小。
2. 服务价值。
即图书馆向读者 (包括直接读者、间接读者) 提供服务的价值。通过图书馆的文献流通、阅览及参考咨询、读者教育与培训等服务活动, 读者能够或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读者利用所获文献资料进行学习或接受教育, 此种学习或教育产生的效益转移体现到社会各个领域, 体现为其他领域的收益, 这就是服务价值的产生、转化与体现过程。获取读者的满意与忠诚, 是服务价值最直接的体现。
3. 社会价值。
即图书馆向社会 (政府、媒体、区域社会、环境等) 提供的价值。图书馆通过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必然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这就是图书馆的社会价值。通过创造社会价值, 图书馆能够创造自身职业优势与劳动价值, 创造令人瞩目的社会地位, 树立自身形象, 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4. 馆员价值。
即图书馆馆员自身的价值。图书馆馆员, 在知识结构上, 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在工作能力上, 有高有低;在科研能力上, 有强有弱;在年龄上, 有老、中、青;此外, 还有性别上的不同等等。这些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工作能力、不同年龄层次的馆员如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如何发挥他们各自最大的作用, 这就是馆员的价值实现问题了。图书馆在满足馆员物质、精神需要的基础上, 主要的目的在于获得馆员对图书馆更高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益, 从而为读者、政府、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5. 制度价值。
一个国家有它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一个图书馆也有它内部的各种制度, 如借阅规则、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奖罚措施等。一个制度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有先进与落后之别, 也有科学、完善、系统与否之异。一个合理、科学和完善的制度就会给社会及单位带来更好的作用与效益, 这就是制度的价值所在。
二、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 就是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发挥最大和最重要作用的若干主要价值要素。由于图书馆的特殊性, 它的核心价值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要素并存的。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服务机构, 首先, 要有一定的基础资源 (比如传统的纸质文献、图片、影像资料、各种电子资源、数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等) ;其次, 要有能处理、加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人力即人力资源;再次, 还应该有一个能保证馆藏资源以一个正常速度增长, 能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水平的制度体系。一个图书馆仅有文献资源而没有相应的人力, 即使它的资源再丰富也仅仅是一座藏书楼, 它的最大价值也仅限于保存文献。而如果一座图书馆尽管有良好的人力资源, 但由于可利用、可开发的资源极其有限, 它的人力也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 而且还会造成人力的浪费。假设一个图书馆既有比较丰富的文献资源以及电子、数字和网络资源, 也有相应的人力资源, 但如果没有一个能有机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使两者都能发挥各自最大优势和作用的制度体系, 那两者的作用也会被限制和削弱。由此可见,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馆藏资源、人力资源和制度体系三者的有机统一。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才能给读者和社会提供优质和满意的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强化与提升
在当前情况下, 高校比的是办学实力和教学、科研的水平;而高校图书馆比的则是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为读者和社会提供服务水平的高低和读者的满意程度等。为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高校图书馆就必须不断强化和提升自身的核心价值。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加强资源建设。
在一定数量资金的保证下, 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实现稳定的增长。现在, 教育部对各有关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各学校都对有关部门特别是对图书馆、实验室加大了投入, 因此这也是各高校图书馆得以加强资源建设的大好时机。为了达到年人均新增图书的数量要求, 各高校不仅加大了对纸质文献采购的频次和数量, 而且加大了对数字资源的采购力度。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不能单纯为了增加数量而采购, 而必须坚持先质量后数量的原则, 注重质量基础上的数量, 而不是数量基础上的质量。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毕竟图书馆的采购人员是有限的, 我们不可能一个学科配备一个采购人员, 采购人员往往都是一个人承担几个学科的采购任务。因此, 他们不可能对每个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以及出版情况了如指掌, 对图书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臆断性, 从而不可避免地购入一些或专业不对口或没有什么学术新意的著作。因此, 他们应该与各学科负责人、带头人保持密切联系, 随时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建议, 以保证文献采购的及时性、新颖性和学术性。在数字资源的采购方面, 在兼顾本科教学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以及各级别的科研项目有重点地进行采购。而对于具有本馆本地特色的馆藏资源如地方史料则应尽快地数字化, 以达到既保护了原始资料又能够广为读者所利用的双重目的。
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当下的高校图书馆人才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目前的情况是, 在高校图书馆真正懂外语的能提供外语原文服务或翻译的不多;还有, 真正精通网络技术和网络维护的人才也不多;再有, 能为学校重点学科和各级别的科研项目提供高水平、高层次服务的人才也不多。人力资源上这三个问题的存在, 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严重阻碍了学校科研的发展步伐, 从而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作为高校和图书馆的领导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在人力资源建设上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该引进的引进, 该培养的培养, 该交流的交流。而不能以老的一套做法去引进专业泛泛之材、能力平平之辈, 造成急需人才奇缺而平庸人员成堆的怪现象。
3. 加强制度建设。
图书馆的制度是已经系列化的规章, 包括入馆须知、借阅规则、各岗位职责、劳动纪律、奖惩措施等等。这诸多的规章不是一成不变的死东西, 也并非十全十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它一定会呈现出种种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既阻碍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 也必将影响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从而影响到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 加强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对图书馆自身来说, 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只有把这个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看待, 图书馆才会把上级的指导、学生的意见还有自身对形势的判断和把握及时地反映到制度中来, 通过制度来保障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而进一步彰显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我们只有积极努力, 不断挖掘、实现与提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不断加强其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才能在信息提供商和信息服务单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今天, 留住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刘月秀.图书馆的价值服务战略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 2005 (8) .
[2]詹衍玲.图书馆的危机和核心价值实现[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 (2) .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篇3
关键词:“再设计”;“慢设计”;价值观
近日,一篇关于翻拍《新葫芦兄弟》动画长片的影评文章引起不少80后等网友的转发,文章毫不避讳的对该动画长片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讨论。《新葫芦兄弟》由1986年播出的《葫芦兄弟》改编,虽然制作方声称该动画在既保留原版的前提下又为葫芦兄弟故事注入时代精神与现代元素,但从“能简则简”粗糙的画质和无内涵的网络用语对话来看,其无论在技术还是内容上均无过人之处,处处显示出一种无言的平庸。《新葫芦兄弟》的翻拍体现了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众多国产动画片仍然停留在模仿、复制和加工层面。而不仅仅是在动画领域,在整个艺术设计领域中或多或少出现的“空心化危机”都在吞噬着现代创意设计产业走向平庸和无趣。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什么都在变化,如思考,思考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更新速度、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商业的诉求都似乎变成了潜意识形态下的快速产物。所以有人提出我们应该慢下来放慢脚步用心去创作,而设计的匮乏仅仅是速度的问题吗?近年出现的“慢设计”“再设计”理念逐渐走入我们的视线,它们提供了一个个对当代创意设计走向的平台和思考渠道。也许对设计的理解,需要联合设计的本质意义,联合价值观和社会主导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探讨。
1 “慢设计”与“再设计”
1.1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阐释
慢设计,慢设计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阿特利·彼特提出,它强调设计师在随性的感知状态下进行创作。“慢”,从心,从曼,“曼”意为“延展的”,“心”指“心里的感受”、“感觉”,“心”与“曼”联合起来表示“心里感觉到时间的延展”,以内心的感受为主。所以慢设计强调的只是一种设计理念,而非强调时间。
再设计,由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所提出,它所轮廓的包括一切被已知的事物,对设计理念进行再审视,重新解构为其最舒服、最自然的方法,是对我们普遍的、共享的价值进行再思量,对原有设计的一种批判。同时,它又不同于改良设计,再设计更偏重文化性。
1.2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创意表现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创意表现体现在作品的创造,感受以及反思之中。慢设计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作品中大致可以用:揭示、反映、合作、参与 来体现。在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中,旨在改善人与环 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再设计的创意表现形式体现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各方面,如对功能的再设计、对形态的再设计、对审美的再设计、对情感的再设计等等,体现出再设计对承载物的平常而深度的挖掘。
1.3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本质上,慢设计与再设计的设计行为是有类似之处的,皆是对已知的一种打破和重构的行为。两者都意图对设计本质进行思考,也是对设计使用者价值观的一种灌输,是通过设计作品媒介传播价值观念的行为。而不同之处在于慢设计更多地注重对情感精神追求的回归,如追求与享受、尊崇回归本我。而再设计多体现在一种对前设计的一种批判意义,从而进行重新或增加意义界定。两者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我们不妨把二者进行联系综合的看待和剖析。
2 “再设计”与“再设计”的存在价值
2.1 社会存在价值
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有一个巨大的趋势,当更快、更强的社会认同感强烈地占据了思维的上风,如何做到更好,更精致的方式动摇了我们对品质的追求,于是快文化的出现和风行并非偶然,不同的认同价值观导致了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办事方式的本质区别。
慢设计与快设计的出现体现的价值观正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柔和的调和剂,它们在无形中融入生活中,工作里;正如埃尔多·索色斯所说:“当设计开始于产品进入家庭、街道、城市、天空、人体和心灵时,当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成为可视的、物质的、可感的形象时,设计便开始了”。设计并不以新产品的诞生而结束,而恰恰开始于产品诞生的瞬间。再设计和慢设计被重新定义和赋予的使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环境,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对原有的价值观的反思,是对当代快速生产,快速消费活动的缓冲。
2.2 情感存在价值
层出不穷的新设计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趣味,也满足了我们被诱导和刺激的占有欲。快速的新设计使我们来不及与拥有的事物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产品与我们短暂的交往使之不再有符号性,不再记录我们的情感。我们与拥有的事物之间难以建立一种相对恒久的生活方式,也很难获得可以在产品选择上被显示的存在感。而“再”是一种审视,也是一种重生。审视早已被界定的,对单调日常的大胆唤醒,“慢”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修正。是对认知的修正,思维的修正。
再设计与慢设计存在的情感价值就在于它们回到设计的存在问题:以人为本。设计源于生活,它改变生活,最终还要回归于生活。一切设计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设想和憧憬,使人的精神情感生活变得丰富、充实,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消费者精神和情感需要的设计拉近了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同时也是未来设计的总趋势所向。
2.3 设计存在价值
回到设计本身。再设计与慢设计对于设计本身来说它们的存在价值又是什么。前面说到,再设计并非等同于改良设计,但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类而存在。就本身的存在使命来说,再设计与慢设计的出现和兴起不断督促着整体设计方向走向更贴近生活,解决遇到的难题。如同原研哉所说:“设计的实质在于发现一个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然后试着去解决的过程。”再设计与慢设计正是鞭策着设计,同时感染着设计,或许影响设计的发展将使其参与者一次次地遇到对设计意义的思考。
3 “再设计”与“慢设计”的价值观思考
3.1 对设计理念的再审视
“慢”是—种责任,“再”是一种批判。它们皆倡导更少,但更好的理念。设计师与生产者需要为文化与社会负责,这也正在形成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慢”是对事物的“本”与“末”的再认识,在嘈杂的设计世界里,原本设计中最本质的目的甚至往往被忽视,取代的是对于情感、喜好、艺术、吸引力等等附加价值的过分追求,经久耐用甚或成为获取利益的阻碍。通过简约、温暖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返璞归真的状态,也使人们获得由内到外的平和心态。当设计介入到做东西当中,和它同为一体,设计便不再仅仅是设计,而是激发造物者本身无限潜能的无形力量。
3.2 对基本设计的再回归
不论是“再”,还是“慢”,皆是提倡对“旧”事物的新看法。浮躁的社会心态让设计速度加快,却有速度无效率。大量的设计时间被低效率的消耗掉,真正用于对确定目标进行推敲和深化的时间往往不够。今天的设计师创造的焦点可以集中在产品的式样和装饰上,这些创造往往作为商业阴谋的一部分用来掩盖产品的严重同质化,以至于今天我们谈起设计的革新,往往只是在功能、工作原理、机械构造等方面雷同基础上的装饰和式样变化。受众视觉的逐渐疲惫可以从今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极简主义”风格看出,对于一些特性比如肌理、优雅的特性能的欢迎已超越简单的视觉冲击,相比不断给设计做“加法”的所谓创意,极简主义在视觉上所做的“减法”减去了繁琐的外包,还原设计承载物原本的模样,给了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把设计的初衷放大,时刻提醒着使用者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去繁从简”的设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回归对设计的诠释,就是基础设计对设计的重要性。
而若在对待基础设计工作上能得到较好的选材、整合和运作,“令平常未知”,摈弃那些所谓的“刺激”,用明亮的眼睛看待平常,得出设计的新思路,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涵着无数设计的可能。从零开始是创造,而将已知变成未知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再把设计作为一种载体加入新的构想、新的创意和新的观念,去创造符合于时代发展的生存方式。
3.3 对当代设计的再思考
当代设计的发展面临着众多考验,随着人们对审美、情感、功能各方面的认知提升,给设计从业者的考验也随之增加。同时,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消费观与艺术创造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再设计”与“慢设计”的发展趋势贴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当代设计研究范式的转变是顺应市场需求和人类社会进步的, 这也正在形成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设计伦理道德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与生产者需要为文化与社会负责,赋予设计一定的精神指引,让设计引领社会进步发展。而“再设计”与“慢设计”提倡的回归和慢生活理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是社会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虽然是“回归”回到基础,回到原点,但当代设计基于社会大环境下承载的应是更多的责任。作为当代设计从业者,需要用更宏观和缜密的研究思维,认知到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当代设计正在从单一的人文学科向更全面的社会学科转变,它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力戒浮躁,静心思考,在当代设计不断走向审慎而负责的创造道路上,设计者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4 结语
监狱干警职业价值观的再思考 篇4
价值观,通常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主要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成为人们心中的评价标准体系。这个评价标准体系就是你的一个过滤器,决定了什么对你最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聊的。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关于价值观的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分类有六分法:
1、理性价值观,2、美的价值观,3、政治性价值观,4、社会性价值观,5、经济性价值观,6、宗教性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它是价值观的一种,主要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俗话书“人各有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分类,也有很多种,常规的分类如下:
1、利他主义,2、审美主义,3、智力刺激,4、成就动机,5、自主独立,6、社会地位,7、权力控制,8、经济报酬,9、社会交往,10、安全稳定,11、轻松舒适,12、人际关系,13、追求新意。当然,依据不同,人们可以对职业价值观做出的分类也不同。一个人的价值观也并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价值观的综合体,而以其中的一种为主要价值取向。这些类型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表现。如很多人在工作中最看重的是能够有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很多人在工作中最看重的是创造性、挑战性,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具活力;也有一些人更看重的是能否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有没有假期,能不能更多的与家人呆在一起;还有一些人看重的是获得更多的报酬与金钱,以便过上上等的生活等。
监狱警察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作为依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富有其具有特色的鲜明特征。
解放前,监狱警察的价值观具有政治性。在我党领导的苏区,监狱干警的任务分工非常明确,就是要同一切危害苏区政权的不法分子做斗争,教育他们,感化他们,改造他们。阶级斗争痕迹明显,也是监狱在那个时期的主要任务。监狱的主要关押对象,定性为阶级敌人。人们从事监狱改造工作,是组织的分配,是革命工作的需要。那个时期,监狱干警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很强,工作热情,甚至是带着激情。监狱干警的价值观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反映,表现为利他主义和成就动机,尤以利他主义表现突出。那时的监狱干警较少考虑到经济报酬问题,相对应的,人们把监狱工作看作是为革命作贡献,在苏区,监狱干警的社会认同感强,社会地位较高。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监狱的任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在此期间,监狱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仍存在,但是监狱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出来。监狱干警的价值观虽然仍以政治性为主,但不可避免的,经济性价值观开始出现。这个时期,监狱干警的队伍组成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原来在苏区从事这一工作的一批同志,逐渐被调离,从事其他被认为更为重要的社会工作,新补充来的同志,大部分是部队转业军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些跟不上监狱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个时期监狱干警的价值观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反映,表现为利他主义和安全稳定,又以后者为主。这并不是说监狱干警的职业价值观出现滑坡,而是时代变化的自然结果。在这一时期,监狱系统出现了有名的“红烛”精神。这一精神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监狱干警的精神依托。
改革开放至今,监狱警察的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这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监狱内部环境的改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外部环境,我国已经全面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社会矛盾;内部环境,监狱的硬件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监狱干警的队伍结构发生了变化。此时,监狱干警的人员构成,主要由即将退休的老干警、转业退伍的中年军官干警以及刚进入干警队伍时间不长的年轻干警三部分组成。这几部分人员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使我们的队伍,既充满了活力,又不失传统风范,并共同催生了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红烛”精神。老一辈干警吃苦耐劳,工作踏实认真,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监狱改造工作的执着精神,深深打动着年轻一代的监狱干警;退伍军人组成的中年干警,他们是监狱工作的中坚力量,工作雷厉风行,执行法律到位,对年轻监狱干警的影响是深刻的,通过他们,年轻干警能够褪去一些书生气,快速成熟起来。新一代的年轻大学生监狱警察,他们跨出校门时间不长,包括一部分警校毕业的学生和社会上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多是70后、80后出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进入监狱工作后,也有一小部分人会因为接受不了监狱枯燥、繁重的工作,而选择离去,但大部分人会选择留下来。选择留下来的原因,一是,部分人员迫于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只能安于现状;二是,一部分人通过一年的实习期,逐渐喜欢上了这一行业,甘心留下来。留下来的这一部分年轻干警,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他们与原有的监狱干警整合为一体,实现了监狱干警队伍的多样化。
作为选择留下来的年轻干警,我们每个人要正确认识这份工作,立足现实,不断从传统中吸取精神养料,同时利用自身具有的知识优势,对监狱工作加以创新,把自我实现作为选择自己职业的首因。树立以成就动机为主的、兼顾安全稳定和经济报酬为辅的职业价值观。要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并不断加以巩固,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要理顺以下几种关系:
一要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歌德说过:“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不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只有爱心与奉献,人间才有温暖,世界才会变得美好,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一个人,只有当他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时候,他才能够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他的价值。作为一名监狱警察,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在大多数人眼里,监狱工作是枯燥的,束缚人的,有句俗语说:服刑人员在狱内的时间是有期的,而监狱干警在狱内的时间则是无期的。话虽不太在理,但也反映了一部分事实。监狱干警每天呆在狱内,与被社会生活淘汰了的服刑人员共同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需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时间长了,生理和心理上,难免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可以说监狱警察的付出是巨大的。而监狱干警的经济收入并不是与他的付出成正比的。同样,现阶段监狱干警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看重这一行业,有一句这样的顺口溜:一等警察呆机关,二等警察溜路边,三等警察看罪犯。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监狱工作是简单的,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监狱干警承受着精神和经济双重的压力,没有一些毅力和兴趣,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工作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不是需要自我贬低,而是需要树立职业的自豪感。我们要意识到,监狱警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特殊园丁。因为我们的工作,对服刑人员的教育与改造,是一种灵魂的再造、是一种人性的再造、是一种心理的再造、是一种希望的再造。我们常常说,罪犯的犯罪,是失去人性的行为,没有基本的人伦思想。所以,他们的犯罪表现为丧心病狂。正是有鉴于此,我们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很重要的就是在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航道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人性复归的训练。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转化,点燃他们泯灭的良知、复苏他们丧失的人性。当然,人的禀性是难移的。正是如此,方显出监狱警察工作的艰辛和困苦,才昭示出监狱工作的伟大与神圣。希望,是一个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哀莫大于心死。心死,就是没有了希望,没有了人生的寄托。对罪犯的改造与矫正,首要的是重塑人生的希望。警察的职责和使命在于要通过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把他们从绝望里获得救赎,从失望里看到希望。从事这样一份充满意义的工作,难道我们不应该自豪吗?
二要处理好理性与感情的关系。监狱作为执法主体,监狱干警作为具体的执法者,其执行权是主动性权力,是一种比较活跃的权力,是一种自由裁量权力。复杂的监狱事务为监狱的行政执法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裁处领域和空间,这种自由又容易导致监狱行政执法的自由无度。监狱的行政执法权力既要有自由又要有控制。《监狱法》第五条规定:“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受法律保护。”第十三条规定:“监狱的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这些规定,一方面,确认了监狱行政执法权力,赋予监狱执行权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明确约束了监狱行政执法的自由度——不得超越法律、不能违背公正。现阶段我国没有完善的行刑执行法,现有的执法程序并不健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自律,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情绪化。情绪化有两种表现,一是超越法律,打骂、体罚或者变相惩罚服刑人员;二是超越法律,给予服刑人员法外的自由。这两种情况都是对服刑人员的不正确认识造成的。我们必须杜绝这种现象,把理性的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与感情上的自由裁量权区分开来,从而把握好与服刑人员的距离。做到这一点,是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警察的基础。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篇5
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人们道德缺失的状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出发,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衔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说到价值观,我们首先会想到何为价值?而价值观又是什么呢?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应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说某事物或者某现象有价值,就是因为该事物或者该现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或目的所追求的对象。而价值观则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标准,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由此我们首先来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顺应我国改革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正确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
接着我们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出发分析我国为何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高度重视价值观的践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广大人民群众总体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一些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例如,拜金主义风气盛行,‘‘官二代’’、‘‘富二代’’现象层出不穷;奢靡享乐主义盛行,许多党员干部沉溺于吃喝嫖赌,败坏作风严重腐蚀社会风气;诚信缺失,社会道德滑坡,三鹿‘‘毒奶粉’’,‘‘瘦肉精’’等诚信缺失现象,以及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小悦悦’’事件等道德滑坡现象等等,都让社会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急需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来加以引导和扶正。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有着其重要的社会和国家背景的。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大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的制度。凝炼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道路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了价值之魂,使之成为强基固本的兴国之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正值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它以通俗、易懂、易记的语言迅速传播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中去,以此统摄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整合喧嚣多元的价值秩序,形成全面改革深化的强大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又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纳了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的精髓,这不仅会增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而且会大大拓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最后我们将目光投放于自己身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刚刚进入到大学的小鲜肉的我们承载着祖国的新希望。因而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责无旁贷。为了这巨大的重担,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本质以及它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明确学习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得第一要务,清楚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应到学习上就是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反应到学校生活中,就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与同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有着其巨大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实现之时,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美丽中国更加靓丽之日。在中国梦广为流传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基本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个梦支持和鼓励着中国人为了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和奋斗,而这个梦的源头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当今我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精神提升。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篇6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魂”有所依,才能落地生根;“魂”有所寄,才能“精神变物质”。“善行河北”和“中国梦·赶考行”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大批“河北好人”,塑造了河北好形象,促进了河北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拓展这两大载体,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河北改革创新、绿色崛起的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认识两大载体的引领价值
一个好的载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内涵空间和强大的引领力量。“善行河北”和“中国梦·赶考行”这两大活动载体,顺天时、得地利、应民心,承历史、造时势、开未来,其引领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承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内涵厚重、外延广博、意味深长。两大载体,从宏观考量,从微观入手,载得动、罩得住、行得开。“善行河北”坚持“意在善、贵在行”,“中国梦·赶考行”明确“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承接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革命红色文化,高扬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并以知行合一为目标取向,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诉求,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具有强大的内涵张力。
导向性。两大载体,犹如风帆,标识风向,既感召人心,又鼓舞人心。“善行河北”激活善的“因子”,引导人们“向善”、“乐善”,更要“从善”、“行善”;“中国梦·赶考行”激活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传承赶考精神、凝聚赶考力量,以梦促行,以行筑梦。两大载体提倡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提倡什么、赞成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导向明确、指向正确。
传递性。两大载体,既利于口头传播,群众接受;又利于实践传递,交叉影响,互学互动。在语言表达上,文字凝练,简洁明快,朗朗上口,非常大众化、通俗化,过目不能忘,充耳便记牢。在实践层面上,两大载体都起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好声音,一个好故事,一个身边好人、好干部、好党员,不断引发正面的连锁反应,人们竞相仿效典型、争做好人,最终形成了道德建设的“大合唱”。
牵引性。两大载体牵的是道德风尚之“发”,引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之“身”。“河北好人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两大载体的牵引性,还体现在注重对象化、分众化,如引导党员干部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引导企业职工养成良好的从业操守和职业习惯,引导青年学生从身边事做起培养良好道德等等,以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从而牵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体动力。
地域性。两大载体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深深扎根于燕赵大地数千年历史的丰厚沃土中。“善行河北”弘扬河北优秀传统文化中“善”的因子,传承自强不息、践诺重义、积德行善、勤劳善良等优良传统,使燕赵风骨注入时代的善行义举。“中国梦·赶考行”立足于河北是“赶考”精神的诞生地,突出以赶考力量实现中国梦。这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正确把握两大载体的辩证关系
两大载体,如鸟之两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只鸟的主体。“两翼”承载同、目标同、主旨同,相辅相成,互融互动,有机统一,协同共进。“两翼”从实践主体上各有所侧重。其相同点与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德”之维度。两大载体都重“德”,都以弘德扬善、引领风尚为旨归。“善行河北”,“善”字当头。“善”就是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俭节约、孝老敬老等美德。大兴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勤俭之风、孝敬之风,就是关注德性成长、引领社会风尚。“中国梦·赶考行”活动,倡导的也是道德。“赶考”精神包含居安思危、心系群众、励精图治、实干兴邦等丰富的道德内涵。遵守此道,秉持此德,才能时时刻刻头脑清醒,追梦圆梦。同时,两大载体重“德”的侧重点又不一样,“善行河北”强调的“善德”,主要是作为公民的“民德”,遵守它、实践它,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好公民;“中国梦·赶考行”强调的“赶考之德”,主要是党员干部的“官德”与“政德”,遵守它、实践它,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好党员、好干部。“官德”是“民德”的风向标,“民德”是“官德”的奠基石。一个好党员好干部,首先是一个好公民,但又不仅仅限于一个好公民,他必须有更高的道德操守,做“善行河北”的表率和先锋,做“中国梦·赶考行”的笃行者。
“行”之维度。两大载体都重“行”,都注重实践层面的“亲证”与“躬行”。“善行河北”,“行”就是实践,就是“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中国梦·赶考行”,“行”也是实践,也是“做”,从公职岗位做起,从党员身份做起,从干部职位做起。两大载体,一个梦想,投身道德实践才是圆梦之路。两大载体的“行”又有不同,“善行河北”强调的“行”,主要是人人践行,普遍适用;“中国梦·赶考行”强调的“行”,既因中国梦总体目标相同而一致,又因个人目标不同而制宜,因此要通过“中国梦·绿色行”、“中国梦·学子行”、“中国梦·劳动美”等活动,让“赶考”精神从党员干部影响并拓展到全社会。“魂”之维度。两大载体都重“魂”,都以打造兴国之魂、强省之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魂”表现为文化软实力。无论兴国还是强省,既要有硬实力作基础、作支撑,又要靠软实力来引导、来推动。提高硬实力的同时,必须注重提升软实力。两大载体,就是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的“两翼”,是抢占道德文化制高点的战略行动。“善行河北”,彰显公民道德的力量,体现为“民魂”,为全面深化改革凝神聚力、保驾护航;“中国梦·赶考行”彰显党员干部“官德”与“政德”的力量,体现为“党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
充分发挥两大载体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要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用好两大载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内涵进一步系统化。深化两大载体,需要理论先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根据河北改革创新、绿色崛起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善行河北”和“中国梦·赶考行”的理论阐发、经验总结、思想提炼、实践升华,继续探索新渠道、新举措,不断丰富时代内涵。认真梳理两大载体内在的逻辑关系,寻找新的契合点,做强各自的优势点,互促互进,协调运行,以思想高度提升活动层次,以理论深度加速实践进程,以理论的魅力吸引干部群众,使两大载体更加“抓得实、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动力进一步内生化。深化两大载体,必须以激发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为根本。这需要“两个融入”,善于融入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善于融入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融入的方式,是以“小切口”做“大文章”,以小事、小节、小问题、小习惯引证大爱、大善、大情怀、大操守。两大载体,都是在脑袋里搞建设,在心灵上做工程,在生产生活中彰显人性的光辉。善于从小事小节入手,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人们从细节上促进道德养成。如探索设置“你知道父母生日吗”“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工资怎么花”“邻居有事帮不帮”“剩饭剩菜怎么办”等问题,通过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手段展开互动讨论,让人在怦然心动中向善乐行。着力在家喻户晓、入心入脑、自觉自愿上下功夫,以大白话讲好河北蓝图、讲好河北故事、讲好河北好人,讲到人的内心里,讲到灵魂深处,激发实践主体的内在活力,“知”得愉快、“行”得痛快、“善”得畅快、“考”得欢快。
操作进一步具体化。深化两大载体,必须坚持“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这是前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载体就是抓手,就是开关,必须抓住两个载体不放松,并在实践中丰富和细化。从大处着眼宏观规划,从小处着手微观策划,明确方向、思路和目标,明确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和责任主体,切实加以推进;从工作、生活,以及社会、单位、家庭等方面入手抓融入,使道德建设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制度进一步长效化。深化两大载体,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激励型制度和约束型制度,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鞭挞,从而实现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的常态化。完善奖励扶助机制,强化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同时,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让传统媒体提升自身优势,让新兴媒体施展自身魅力,打“组合拳”,确保宣传实效。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篇7
一、当前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 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多元文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涵, 拓展了培育的途径,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也使大学生面临着价值认同的危机, 增加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度。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情况, 笔者采用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的形式, 访问驻湛三所高校的75名学生。通过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 基本了解到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 但由于受到多元价值取向、新媒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致使部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 理想信念模糊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部分大学生政治方向仍然不够坚定, 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离现实生活较远,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甚至认为有没有理想信念都是个无关紧要的事情, 表现出一种政治热情不高、政治参与积极性不强、政治意识淡薄的窘迫倾向, 从而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习的科学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 并引发了精神空虚、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 产生了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认识上偏差, 进而导致他们在政治选择和政治行为上出现迷茫、盲从, 甚至“叛逆”。
(二) 价值取向功利化。在市场经济世俗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 以及伴随学习、生活、交友和择业等现实压力的加大,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正日益倾向于利益化博弈, 价值观模糊。部分学生崇尚实用主义, 爱慕虚荣, 功利意识较浓;有的价值取向扭曲、知行相互脱节, 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 重自我轻社会和他人, 缺乏社会责任心。校园文化的世俗性也体现了大学生功利、金钱意识的增强。从三所高校的学生会了解到, 大学文学社团异常冷清, 坚持追逐文学梦的学生越来越少;一些艺术类、体育类、公益类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 寻求经费的赞助已成为大学社团时尚的活动;有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意义不大, 出现学生反响淡漠、参与率较低等情况。
(三) 诚信意识淡薄化。根据调查显示, 有的学生组织观念弱, 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肆意编造谎言欺骗老师, 漠视校园纪律和规范, 不认真学习, 抄袭作业, 考试作弊, 诚信缺失;有的学生在竞聘就业岗位时弄虚作假、扭曲夸大自己, 丢失了做人的诚信。有的或因定位不清, 择业期望值过高, 个别毕业生存在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比心态, 致使其无法正视择业的严肃性, 以致经常出现遇到单位就签, 遇到更好的就违约的现象等等。
(四) 社会责任感弱化。调查发现, 一些大学生的言行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 过于重视个人前途, 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很不相符。有的学生变得更加注重自己个人的发展和前途, 而忽视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有的对自己的价值体现越来越重视, 甚至在自我生活中还存在着片面的自我膨胀, 演变成盲目自大和自负, 一味关注自己的发展, 缺乏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二、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既有受全面改革发展期社会整体价值观走向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问题, 也有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直面新时期应对迟缓而形成的问题。具体来说,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社会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 大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在自然而然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况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加上全球迎来新的信息技术革命, 互联网不断普及覆盖,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新宠”, 海量信息触手可及, 互联网成为各种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主战场, 各种思想的跨国界交流、交融更加频繁, 这些变化都有力地促进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然而与此同时, 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传承不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舆论引导不力, 让西方一些不良文化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乘虚而入, 对国内特别是大学生的“渗透”从未停止。加之部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缺乏必要的信息甄别与是非判断能力。因此,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大学生价值观必然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并引发诸多疑问、困惑和迷茫, 刻不容缓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动力。
(二) 学校因素。高校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动态的、开放的运行系统, 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本身是高校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也必然要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当前, 一些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不够, 纳不上重要日程, 存在“说得多, 做得少”、“老经验多, 新方法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教师“唯课本论”、“唯讲义论”, 不注重到学生中去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思想困扰和实际困难, 也不注重与学生互动, 仅沉迷于空洞理论的讲授中, 不能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合理调整教学的重点, 不能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此外, 高校普遍缺少科学的刚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约束激励评价机制, 动力压力不足, 没有形成“气候”。
(三) 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场所, 家庭也是社会基本的单元, 家庭教育对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至关重要。俗话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庭中包括父母在内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会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些父母不注重言传身教, 自身言行举止不端, 不仅没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反而使之在耳濡目染中有样学样, 对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负面效应。现在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 从小就是“掌上明珠”、“小皇帝”、“小公主”, 父母和老人往往对其娇生惯养、百般溺爱,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如同在温室里成长的“花朵”, 经历不了风雨。这些孩子长大后, 在价值取向方面更加偏向于自我, 往往追求拜金、享乐, 缺乏艰苦奋斗、奋发进取精神, 一遇到困难挫折就意志消沉、垂头丧气、一团漆黑。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常态, 不少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他们中多数比较孤独、自卑, 成大后变得沉默、封闭和不合群。可见, 家庭教育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方式更是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四) 自身因素。大学生正处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 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成熟与定型, 且因年纪轻、阅历浅, 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特别是缺乏实践锻炼, 鉴别力欠缺, 自身抵御不良价值取向的能力较弱。在这个人生阶段, 传统与现代、理想与世俗现实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 加之大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经济压力、社交压力和就业压力, 由此造成了他们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对立与冲突, 导致其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产生不一致性的现象。多数大学生虽然认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但同时又不能自我防范和抵御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 甚至因为“从众”、“跟风”、“随大流”, 还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追随, 致使价值观“分化”。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途径
新形势下, 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既是党的十八大的战略要求, 也是当前国民教育体系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和神圣职责。为此, 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多方合力、整体推进, 从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提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
1.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 不可能是朝夕之功。为此, 要坚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相统一, 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相互补充, 形成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育人氛围。一方面, 要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 加强舆论引导, 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抢占制高点, 注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 不断增强大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另一方面, 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地弘扬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美德, 逐步形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礼让宽容、友善诚信、安定有序的人际关系, 培养自立自强、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通过塑造道德典型, 对模范人物的高尚行为和良好品德进行宣传、表彰和赞扬, 以榜样示范力量鼓舞人民, 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2.注重培育良好的校园氛围。一是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弘扬真善美, 贬斥假丑恶, 大力清理文化垃圾, 净化校园环境。二是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的精神。着力加强学校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和网络阵地建设,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3.注重培育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 家庭要发挥价值观教育基础作用。长辈要用个人的良好品行、道德为孩子树立榜样示范, 并以身言教加强对孩子中华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熏陶,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积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 家长要大力配合高校教育工作, 多渠道加强与高校的沟通, 共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 拓宽教育认知的渠道, 提高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1.要发挥高校解读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主阵地作用。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及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科学地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标准, 突出高校其主导和引领作用;二是着力改进教学模式, 发挥好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将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方法运用于教学中, 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自觉为国家、为社会和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奉献青春和热血。
2.发挥新媒体弘扬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正渠道作用。毋庸置疑, 新媒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为此,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始终坚持“以疏为主, 以堵为辅, 疏堵结合”的原则, 在实践中充分挖掘新媒体潜在的熏陶功能。积极运用网站、微博、公共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手段,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加强正面思想引导, 鞭策学生由被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转向主动学习, 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过程中理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构建德育实践的融入体系, 增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一是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 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为此, 高校要按照德育实践教学内在规律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等基地各个环节, 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大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二是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高校要依据核心价值观对于提高人们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求, 以“五四”、“七一”、“九三”、“十一”等节庆日为契机, 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经常性、普及性的以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主题活动, 以及利用校园网、论坛、讲座、校报、广播、宣传栏、官方微博等形式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的成就, 培养他们爱国爱党、吃苦耐劳和敢于担当等高尚情操, 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升华思想认识, 强化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养成良好文明的习惯, 在学习生活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三是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高校要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并鼓励和倡导大学生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 组织学生带着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 到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去调查, 参加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爱心公益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具体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积极有为, 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四) 健全长效机制, 确保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上台阶。一是要健全制度的约束机制。高校要加快更新培育理念, 推动德育教学改革, 加强系统谋划, 尤其是要从制度层面上,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项制度中, 把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层面要求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 提出重点工作措施, 推动形成有示范、能落实、可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推进工作长效化、常态化;同时, 健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强化对学生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上的鞭策和约束作用。二是要构建宣传教育的实施机制。要按照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规律, 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理论灌输和长期的文化渗透。并加快组织编写一套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 把“24个字” (即“三个倡导”) 这一基本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与实践中, 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师生日常行为, 实现体系有机衔接, 符合完备体系要求。三是要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一方面, 要从道德、舆论、行政、法律等多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进行评价;另一方面, 要从大学生自身的知、情、意、信、行各方面, 以及学校的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素质教育等方面来全方位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的考评。此外, 高校要注重结果的反馈, 用考核结果鞭策, 切实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摘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也是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 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 并提出要从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拓宽教育认知的渠道、构建德育实践的融入体系、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强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以期取得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1
[2]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 6
[3]戴艳军, 吴桦.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4, 3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生活;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28-03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三个“倡导”的精神内涵,整合与深化教材内容,才能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更好地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就《政治生活》而言,教师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明确界定党、国家、政府、公民等行为主体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在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1]
这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其行为主体主要是公民。教师必须把握这样一条主线: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公民要切实履行好政治性义务。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公民要坚决同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势力进行斗争。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也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3.公民要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与法律规定的监督权,采取合法的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实事求是,是诚信的表现。
4.政府和工作人员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这不仅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对政府工作人员敬业的要求。
5.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
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追求的现实价值目标[2]
这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其行为主体主要是党、国家和政府。现实价值目标,是由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符合我国实际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继续强调,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师应立足这一高度,梳理教材相关内容。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在新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实价值目标,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政府必须履行职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实价值目标,作为政府,必须履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尤其要重视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国文化职能的重要内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人们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多种途径,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5.坚持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nlc202309040417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对外关系中,必须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应当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3]
这是从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我国还未完全实现,是我们必须努力奋斗的理想目标。这既是国家、政府的责任,也是公民个人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行为主体积极担当,认真践行。
1.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一样,作为价值追求,都是法治的具体内涵,是法治应该规范和制度化保障的内容。[4]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但公民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和民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民主。所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使用法律。同时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国家司法机关更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依法治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依法惩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决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3.坚持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在现代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价值追求都要依靠法治的保障才能实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制是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保障,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守宪法与法律的规定,才能确保有序参与。
4.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对于政府来讲,必须依法审慎行使权力。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要坚持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有效制约与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治,二者缺一不可。要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5.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实现平等、公正,在民族关系上必须坚持民族平等这一基本原则。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都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同时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6.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是我国尊重人权的重要表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宗教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支持宗教界人士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从基本价值准则到现实价值目标,再到理想价值属性,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是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体现了既具有现实根基、又具有理想属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于未来的联系,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积极的培育,更需要扎实的践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三个“倡导”的精神内涵,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在学习与生活中自觉践行。
参考文献
[1][2][3][4][5]戴木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2).
(作者单位:灌云县第一中学
江苏连云港 222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推荐阅读:
人的价值的再思考12-03
核心价值观与班级文化05-18
生物课堂与核心价值观08-20
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10-13
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12-18
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9-14
传唱经典诗歌与核心价值观”歌咏比赛主持词06-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20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