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价值与思考分析

2024-10-07

澎湃新闻价值与思考分析(共2篇)

澎湃新闻价值与思考分析 篇1

2014 年 7 月 22 日,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项目澎湃新闻全面上线。作为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开路者引起巨大反响。澎湃的中文名音译自英文单词 paper,与其网站域名一脉相承。澎湃新闻目前的产品包括网站、手机客户端(IOS、Android 两大平台),同时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它拥有中南海、中国政库、一号专案、打虎记等 40 余个栏目,领域囊括了时政、财经、社会、观点等多个领域,每天可产生十几万字的新闻。探索价值

渠道和内容的结合

全方位的新媒体发展矩阵

澎湃新闻的新媒体矩阵主要包括门户网站、APP 客户端、微博和微信订阅号。其中网站和 APP 的内容、形式一致,微信公共订阅号包括“澎湃新闻”推送当天最热的文章,主要是给澎湃用户提供一个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一号专案”(司法报道为主)、“ 10% 公司”(上市公司报道)、“自贸区邮报”(上海自贸区报道为主)等文章。澎湃新闻在运用新媒体各个不同平台时有着不同的关注,门户网站的建立形式类似网易新闻、搜狐等网站,是互联网上较为普及的阅读形式。

APP 客户端主要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是目前媒体抢滩的重要阵地。

APP 的内容建设分为两大类:“新闻”和“思想”。其中新闻类栏目共有 39 个,主要围绕时政类资讯,包含金融资讯和科技信息等其他内容。“思想”类栏目共有 11 个,主要以评论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为主。澎湃新闻的新媒体发

展矩阵中,APP 客户端成为了发展的核心,主要的推送内容、形式创新都围绕着客户端建立。

专业高质的原创内容

澎湃新闻在上线之初就以“原创”、“深度”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东方早报》是澎湃新闻的母体,其大量资深采编人员成为澎湃新闻专业化、优质化新闻的保证。澎湃新闻的内容有明确的定位,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锁定在时政类新闻和文化类的文章。这与其母体《东方早报》的传统新闻媒体性质有密切关系,也和目前新媒体平台中资讯内容的发展模式契合。

其一,面对网络讯息日益娱乐化、同质化的现象,澎湃新闻独家、高质的时政和思想资讯、评论,满足了用户对新闻新鲜性、时效性的要求,从质的层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其二,新媒体平台发展至今,媒体决定受众阅读兴趣的时代已

悄然改变。新媒体不断拓展,新闻门户网站、客户端、微博乃至微信订阅号等的发展,受众有了更多的渠道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新闻的提供者更加注重从受众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目前的新闻客户端除了在内容上以多板块、多频道的方式保证内容的丰富,更通过点击量等方式决定新闻的排序。针对这样的新闻呈现局面,澎湃新闻将时政新闻细化为众多板块,“中国政库”以发布时政解读为重点;“中南海”以领导人报道为主;“人事风向”则专门对政府部门人事信息进行报道„„板块丰富的同时,澎湃新闻提出无限下拉式更新的理念,在每次向下滑动页面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出现新的资讯和内容,从量的维度上满足受众对内容的需求。问答式新闻形式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问答式新闻采取对话的形式,针对一个问题可以呈现全面、多样的观点。在澎湃新闻中,受众在阅读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为他人的提问做出解答。这一功能设计使得澎湃新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形态,也就是传统媒体在互动方面的时效性、便捷性的不足,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弥补。根据其传播的方式,这种问答式的新闻在网络的传播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符合 UGC 的互联网传播逻辑。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产生内容,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第二,无门槛的问答,保证了内容的多样性。澎湃新闻的问答式新闻没有设立门槛,任何登陆用户都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起提问、回复他人的问题。这种无门槛的评论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内容的多样性。

第三,新闻把关人的存在。网络信息中把关人角色弱化造成网民原创内容的可信度不高。澎湃新闻问答中重点分辨事件中的真相和谣言,通过编辑核实结果并实时更新,将优质评论和互动转化为内容在首页呈现。这样不仅增强了社交属性和黏性,还保证了问答内容的质量。追问和评论的互动设置

在澎湃新闻的网页和移动客户端上,设置了提问、跟踪、收藏和分享四个按钮,用户可以对看过的每一条新闻进行这四项操作。用户登录后可以通过提问和分享的途径将自己的见解和看到的内容传达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追问的设置给用户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平台,在评论中可以看到他人的追评,扩大了人际交往。微信是澎湃新闻扩展人际关系、提供用户黏性的重要平台。澎湃新闻在其微信订阅号中表示订阅号的内容是澎湃新闻内容的精选,微信平台主要用于澎湃用户的线上交流和“澎友圈”的发展。“澎友圈”是澎湃用户在微信中通过评论、关注微博、微信相互认识后建立的基于对澎湃新闻内容探讨的社交圈,圈中用户会就澎湃新闻提出的一些观点、新闻进行探讨,组织线上活动,扩展人际交往。对澎湃新闻发展的思考

尽管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探索,澎湃新闻被冠以“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从内容到传播形式上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其目前在安卓市场仅有 2.07 万热度,相比凤凰新闻 8.97 万热度和网易新闻 2.73 的热度还有一定差距。“重媒介”与“轻阅读”的矛盾

澎湃新闻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其内容仍延续了严肃、深度和篇幅较长的特点,这种长篇的“重媒介”虽然达到了内容的深度,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与目前受众移动阅读求新、求快的阅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重媒介”能否在形式上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或者重塑受众的阅读习惯仍值得思考。

“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

澎湃新闻上线之初就以原创和高品质的内容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一大重要策略。针对目前网络中新闻同质化高、新闻主题不鲜明以及内容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澎湃新闻提出“时政”和“思想”两大口号,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做法,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不少的新闻转载中都出现了“澎湃新闻”的字眼。优质、特色内容成为了吸引用户订阅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因。

但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技术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的发展不再是传统媒体仅以内容就能取胜,功能设计、视觉设计和读者互动等技术层面的发展也成为影响媒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澎湃新闻的创新主要是将优质的传统新闻内容移植到新媒体平台,但在用户体验、视觉设计上仍没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也是很多人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质疑的一个原因。新媒体时代,技术的研发、重视用户的体验成为了媒介在发展中急需创新和解决的方面。因此传统纸质媒体在拥有较强的内容生产的同时,应注重受众,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渠道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实现“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时政与思想类产品影响力有限

澎湃新闻的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澎湃新闻时政新闻的报道作品也并未见有什么特别之处,技术上目前未见到较大突破性的创新,内容深度广度也并未超越市场主流的传统媒体,比如《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从政治环境来看,时政报道所受的各种约束仍然存在,上海的舆论环境能否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仍然是一个疑问。从受众喜好来看,时政新闻的受众面是很有限的,它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比较关心政治经济的人群中。与时政新闻相比,像文章出轨、黄海波嫖娼等这样的八卦新闻显然更加吸引受众。

而思想类的作品,对受众的要求可能更高。一般适合文化程度更高的受众。同时,思想类阅读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受众已经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这种思想类的慢阅读的市场空间也不容乐观。成本过高,盈利模式让人担忧

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中,报纸经营面临“第三次销售”。前两次销售分别是“卖报纸”和“卖广告”,“卖报纸”也就是对新闻信息收费,这在目前的互联网的分享思维环境中,已经被证明是难以实现的。“卖广告”,这只能为其提供部分收益,新闻客户端的广告数量和浏览量都是有限的。一旦广告过多,会影响受众的体验,不利于产品形象的塑造。所以,澎湃新闻只能更加关注的是第三次销售———“卖服务”。“澎湃”这类新媒体平台未来起到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承担集团盈利的“中端”而非“末端”环节。但是,微博、微信、门户网站客户端已经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争夺中站稳脚步,作为“后起之秀”的澎湃新闻要想改变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抢夺到足够的用户资源以及培养持久的用户使用习惯方面,都是令人担忧的。

“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 3 至 4 亿元。随着这笔资金的慢慢消耗,澎湃新闻如果不能探索出一条明晰的盈利模式,下一步的资本筹集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澎湃新闻价值与思考分析 篇2

一、网易新闻客户端与澎湃新闻客户端简介

关于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定义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综合分析认为, 手机新闻客户端, 是媒体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向用户实时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新闻类信息的应用软件, 其信息搜索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一) 网易新闻客户端

网易新闻客户端是一款新闻资讯类App, 以海量资讯、智能推荐、跟帖盖楼、本地服务等独特优势始终占据新闻客户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其第一个建立原创栏目, 并首创用户积分制度, 深得用户的喜爱。“至2015年9月, 网易新闻客户端全平台累计用户量已经达到3.6亿, 月活跃量突破1亿。”

网易新闻客户端是针对自身内容特色开发的新闻客户端, 突出特色是方便的“跟帖”功能, 提倡“无跟帖, 不新闻”;另外, 其倡导的“有态度”的理念被众多用户认可。

(二) 澎湃新闻客户端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的最新成果, 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 即致力于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澎湃的内容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通俗但不庸俗, 懂批评也懂建设, 听民意但不迎合, 谈问题也谈主义。澎湃希望在信息纷杂的时代, 由追问洗得真相, 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与见解, 促进民智的成熟与社会的发展。”

二、网易新闻客户端与澎湃新闻客户端内容概况

(一) 内容定位

网易新闻客户端致力于为所有“有态度”的网民开放, 倡导“无跟帖, 不新闻”, 提倡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跟帖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说出自己的想法。

澎湃新闻客户端则以时政与思想定位, 将对象定位于精英阶层, 主要服务时政爱好者, 给每个有思想的人以平台, 期待可以获得知识精英的青睐。

(二) 频道设置

网易新闻客户端共开设51个频道, 包括头条、热点、政务、财经等多个频道, 每个频道之下又有多个小节目, 如《每日轻松一刻》《易百科》《历史七日谈》等多档原创栏目, 深受用户热捧。

澎湃新闻客户端共开设4个主频道:时事、财经、思想、生活, 每个频道之下又有多个子栏目, 共计53个, 它已经成为国内聚合新闻和思想内容的最大平台之一, 主打时政新闻和思想分析。自推出之日起, 其深受关注栏目的有《打虎记》《社论》《文化课》等。

(三) 服务开发

早在2011年11月, 《新周刊》网络生活价值榜就将网易新闻客户端评选为“年度最有价值手机App”, 虽然它不是国内最早推出新闻客户端的门户, 但是它对于其他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影响是巨大的。

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界面顶端标出了“网易新闻”字样, 接着是下设的51个频道导航, 用户可以通过喜好来切换频道或者对频道进行排序、添加。阅读界面顶端分为“推荐阅读”和“我的订阅”两部分, 右上角更有33类网易号的订阅选择, 其中的分类选择更是有上千种。视频界面有12个分类, 包括推荐、新闻现场等。话题界面有话题、问吧以及用户关注的话题、提出的问题及收到的回复多个内容。在用户界面更是有金币商城、活动广场、游戏中心等多个下设分类, 浏览历史、收藏跟帖全都一目了然。

澎湃新闻客户端的“问吧”选用的问题以当下热点问题为基准,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答疑解惑。用户可以提出自己的各类问题, 但问题大多与新闻中所涉及的背景信息、相关知识, 或是新闻当事人本身相关。针对大众提出的问题, 澎湃新闻客户端制作成问答式新闻, “追踪”功能则是帮助用户将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跟踪。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 四面八方的信息让用户眼花缭乱, 因此对于新闻客户端而言, 在海量的信息中及时向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闻客户端的未来发展走向

新闻客户端虽在现今的各类媒体中拔得头筹, 但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新闻客户端未来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 多做原创节目;紧贴自身定位, 突出独特优势;优化用户体验, 提高用户黏性;不断更新发展, 承担社会责任。只有如此, 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站稳脚跟、日益壮大。

(一) 坚持“内容为王”, 多做原创节目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内容成为媒体竞争的重中之重。坚持“内容为王”, 是媒体立足的根本, 也是新闻客户端得以不断发展的长胜之道。

如今, 新闻客户端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内容的同质化。同一篇文章被不断转载是常有之事, 内容缺乏深度, 只是对表象信息的概括, 而没有实质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

澎湃新闻客户端在上市之时就将自己定位为内容供应商, 坚持提供优质、精品内容。“内容为王”的宗旨使它将其余一切产权、渠道、技术都摆在了第二位, 它卖的是原创内容, 内容就是它的产品。网易新闻客户端也把打造优质原创内容作为自身赢得用户的关键, 推出了《另一面》《数独》等四十余档原创节目, 深受用户热捧。

(二) 紧贴自身定位, 突出独特优势

新闻客户端设立之时便有对于用户、对于自身发展、对于内容等的定位, 也拥有自身功能设置或是用户体验当中的优势、独到之处。

澎湃新闻客户端聚焦时政新闻, 以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见长, 目标读者是那些关心时政而又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 内容和定位都十分强调新闻专业主义。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功能设置中以“问吧”最为特色鲜明, 以热点新闻为依托, 邀请专家、学者乃至事件当事人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对于有意义的问题, 制作成软新闻进行知识性普及或事件澄清等。“问吧”功能为澎湃新闻客户端增色不少, 点赞率高、跟帖量巨大也说明了其独特的优势所在。网易新闻客户端也开设了“问吧”这一功能, 但问题涉及范围广而杂, 虽然用户关注度颇高, 但相对而言, 缺少了新闻客户端的专业性, 鱼龙混杂的问题与解答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答疑解惑的作用。因此, 网易不应刻意模仿, 只需发挥自身优势, 在优势领域不断发展, 如新闻跟帖盖楼的优势、首创的用户积分体系等, 在其优势领域不断开拓, 胜过一味模仿。

(三) 优化用户体验, 提高用户黏性

“数百位专业记者在追逐新闻, 近百名思想大家在奋笔疾书, 当然, 更重要的是, 还少不了你, 我们的用户。你不只是沉默的阅读者和围观者, 你可以随时随地追问新闻、探讨思想、书写来信或在澎湃开设栏目。澎湃新闻尊崇最大限度的平等与开放, 每一位用户都是真正的主人。”

澎湃新闻客户端的这句介绍词很好地诠释了手机新闻客户端应有的态度。在新闻客户端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之下, 如何利用技术给每位用户带来最愉悦的体验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网易新闻客户端与澎湃新闻客户端都注重评论、转发、收藏、分享等功能的深度开发, 并在这些功能设计研发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用户使用的便捷性、个性化。澎湃新闻客户端的问答模式和新闻追踪这两项原本寄希望于能和读者形成新型互动的模式, 并没有为澎湃带来多大实际上的声势, 反而是来自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助其声名鹊起。可见, 新闻客户端与第三方的分享合作至关重要。将社交性融入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当中, 以此提升用户黏性同样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分享平台涉及8个, 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分享平台多达15个, 更突显其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 对用户黏性的追求。

(四) 不断更新发展, 承担社会责任

就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而言, 新闻客户端日益占据重要位置。因此, 新闻客户端有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 应力图起到传播信息, 报道新闻;反映舆论, 引导舆论;服务受众, 服务社会的功能。

社会责任理论认为新闻自由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 构建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理想的传媒应当传递真实的信息, 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提供一个公开透明、自由交流的互动平台;注重正确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努力维护社会和谐。新闻客户端理应承担起这样的职责, 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 以“内容为王”, 辅以技术手段, 承担社会责任, 并不断推进创新。

参考文献

[1]杜哲.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对比分析——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为例[J].新闻世界, 2014 (8) :34-35.

[2]李文.浅析网络新闻的多样性与交互性——以“澎湃新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7) :29-30.

上一篇:招就处2011年春工作计划下一篇:诗经: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