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核心价值观

2024-10-21

军人核心价值观(精选12篇)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1

2008年12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 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从时代发展和军队建设全局高度, 科学概括和阐明了当代革命军人必须坚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为强化全军官兵的精神支柱提供了基本遵循。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论述, 充分认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为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充分认清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支配地位,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军人核心价值观, 从根本上决定和反映着军人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重视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 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也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实践证明:鲜明的、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当前, 国际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日趋多样。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军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就是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面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 必须通过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从根本上铸牢广大官兵的精神支柱, 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作出应有贡献。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当今时代, 先进军事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军事软实力、赢得军事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文化的灵魂, 不仅决定着军事文化的发展方向, 也决定着军事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 要始终保持我军军事文化的先进性, 必须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军军事文化建设。只有这样, 才能坚持军事文化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 更好地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育人功能, 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效增强我军软实力, 塑造和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 是军人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我军担负的任务更加多样、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这对广大官兵的政治信念、价值追求、战斗意志和心理素质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8年, 我军官兵在执行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支援奥运等重大任务中, 坚决听从党的召唤, 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一往无前、勇挑重担, 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展现了崇高的价值追求。

二、准确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的必要性

我军作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 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它蕴含在我军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民军队所特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中。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胡锦涛同志着眼我军永葆本色、科学发展和履行使命, 高度重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之后, 他明确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指导全军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并作了一系列明确指示, 倾注了大量心血。胡锦涛同志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献身使命, 崇尚荣誉”。这一概括, 高度凝炼, 内涵丰富, 意蕴深刻, 科学阐明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忠诚于党, 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践行忠诚于党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强化军魂意识, 自觉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 忠贞不渝地听党的话、跟党走, 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热爱人民, 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 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为人民无私奉献。践行热爱人民的要求, 必须强化宗旨意识, 弘扬奉献精神, 把服务人民作为全部行为的根本准则, 始终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奉献一切。报效国家, 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践行报效国家的要求, 就是要强化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把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真正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献身使命, 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 爱军精武, 爱岗敬业, 不怕牺牲, 英勇善战, 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践行献身使命的要求,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把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爱军精武、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 转化为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 转化为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素质能力, 切实在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中展现革命军人的价值。崇尚荣誉, 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 视荣誉重于生命,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提高素质、全面发展, 争创一流、建功立业, 贞守革命气节, 严守军队纪律。崇尚荣誉, 这是由革命军人特有的精神需求决定的。践行崇尚荣誉的要求, 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誉观, 把追求个人荣誉和维护国家、军队和集体的荣誉统一起来, 把崇尚荣誉与淡泊名利统一起来, 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遵守军人道德规范统一起来。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五个方面, 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它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在我军官兵的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价值关系需要把握, 但最基本、起主导作用的是这五个方面的关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明确了我军官兵在认识和处理与党、人民、国家、军队关系和官兵相互间关系时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表明了党、人民、国家、使命、荣誉在军人价值天平上的分量最重。

三、坚持不懈地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官兵思想和行为

实践证明,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长期培育实践的结果。只有真诚信奉, 躬身践行, 才能变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才能深深融入官兵的灵魂和血脉。

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要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 特别是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和官兵价值追求趋于多样的实际, 通过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帮助广大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 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 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要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重要抓手, 牵引和促进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紧紧抓住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个基础工程, 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发挥培养人、提高人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起点和层次, 实现新的发展进步。

构建军营文化, 坚持多方位多角度渗透。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就要自觉把它作为理想信念来追求, 作为行为准则来践行。要坚持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切实按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立身做人。要把本职岗位作为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平台, 敬业奉献, 精武强能, 努力在军营建功立业。要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落实体现到提高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能力上, 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 积极投身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强化战斗精神、苦练打赢本领,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高标准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开展好配合活动, 融入到方方面面。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负有重要责任。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切实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认真研究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形成的规律, 真正摸清官兵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特点, 深入分析官兵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新变化, 切实拿出搞好培育的办法和措施。要增强培育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切实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把广大官兵学习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 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转化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实际成效。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2

在部队安全稳定中实践军人核心价值观

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首要的前提是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弄清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军人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的关系范畴本质,表征着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人类实践和以其为基础的一切对象性联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同时,价值作为“世界对人的意义、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与“人的内在尺度”或“主体的尺度”密切相关的,体现了人的理性与实践活动目的性的实质。只有当客体的存在与属性同主体需要发生联系,即用主体尺度加以衡量的时候,主客体之间才构成价值关系。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观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人类认识形式中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认识的一种形式,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

核心价值观则是指在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指导地位的根本准则,是关于价值观中意义评判标准和终极目标指向的根本依据。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属于军人这一特殊群体所拥有的共同价值观,它符合并反映这一群体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功效在于实现军人群体的根本价值。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指反映当代革命军人这一群体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处于该系统顶层和塔尖的那些价值准则。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强调当代军人价值建设必须服从于当代军队的特殊属性。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肩负着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稳定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职责。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军人是人民子弟兵,这是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时必须把握的本质特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分别以军人群体和个体为其出发点的,所以,军人的最大社会价值应体现在保卫社会主义全体人民既有劳动成果和积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觉行动上,把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统一于富国强军的伟大实践中。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军队的具体体现,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

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将一个政治集团所遵循的价值准则按照“准确、科学、深刻、精练”的原则抽象出来,构成集团内所有成员自觉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并非易事,其困难主要不在于以往有没有明确的提法,或有没有思想的积淀。相对而言,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处于蜕变过程中,军队和军人坚持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或者因子,自建军以来就没有出现过大的变更,这也是这支军队坚强有力的根本原因所在。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核心价值观在构建之时,应奠基于何种理念与思想理论之上,或者说哪些要素在规定着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只有弄清了这一点,原本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品质才易于把握并抽象出来,形成富有科学性和普遍推广意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是这支军队所有成员行为的内在支撑。因此,必须奠基于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上,奠基于我军建军原则、性质宗旨、使命任务、优良传统和军人职业道德要求之上。除此之外,还应着眼民族传统文化,着眼世界军队共有的特征与核心价值观。即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把握共性。鉴于此,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

第一,必须符合胡主席的倡导和要求。胡主席提出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其内涵和着眼点表现于几个方面: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即这一思想理论建设活动,必须是在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二是“构建”活动,是在原有的思想和精神积淀基础上进行的新概括、新表述,这是一个创新性活动,并且包含于“创新军事文化”的范畴;三是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观是表征于“当代”,即要有时代性,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脉动;四是特指“革命军人”,而非泛化的军人,即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的成员,而不是别的军队、别的集团的成员,因此要深刻反映出我军官兵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要,反映出党和人民对革命军人的最本质要求;五是着眼于强化“三个意识”,即意识、宗教意识和使命意识,继承优良传统,保证官兵战斗精神高扬,人民军队性质不变。

符合这些要求,有三种表述形式:对应式,即以模拟“优良传统”的动宾结构的词组方式来表述;精简式,即从优良传统中抽象精神实质,以单词概念的方式来表述;扩充式,即以语句方式来表述。三种方式,语句式表述最不可行,因为语句式表述既不利于入心入脑,也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规范方式,无法体现“核心价值”,且语句越长,指向越明确,范围越窄,内涵越少,越缺乏可解读性。回旋余地狭小的结果必然是,每有时代变迁,社会变化,甚至每遇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都需作出重新规范,失去了核心价值观应有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词组式表述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易逾越的障碍,虽然这种模式符合我们的话语系统,但存在难以处理好与优良传统关系的问题。如此来看,惟有以概念表述为佳,这样,既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浓缩于优良传统,又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规律性表述,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上述矛盾。比如,在内涵解读上,不管形势任务发生什么样的发展变化,新思想都可以充实进去,且不会伤筋动骨。

第二,必须深刻揭示我军的政治品质和职业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国防法》第56条规定:“现役军人必须忠于祖国,履行职责,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捍卫祖国的荣誉和利益。”《军人誓词》明确要求:军人必须“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忠于职守”。

这些法规或法规性文件表明的是我军的性质、宗旨、任务,反映着党、国家和人民对军人的政治要求,及其职业要求,惟有坚守之,才能保证这支军队和当代军人有效履行自己的天职。其中有若干要义应予特别关注:一是使命意识。军队没有独立于党和人民之外的政治和利益目标,其只能是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意志为意志,即我们必须严格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使命任务。这也是衡量和评价我军及其成员价值存在的基本尺度,所以,把确立使命观作为检验官兵是否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标准,把履行新使命作为官兵的崇高价值追求,十分必要。二是忠诚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这个集团及其成员必须忠于造就和养育自己的党和人民,并且这个忠诚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忠诚,还反映在道德范畴和职责范畴。三是纪律意识。谈及纪律,往往是以“铁的纪律”来形容,这表达的实际是纪律的刚性特征,军人不能严守纪律便不足以成为合格的军人,军队没有铁的纪律便无以获得打胜仗的组织保证,由此,视纪律为生命是世界军队的共有特征,也是我军的基本要求。四是牺牲精神。军队和军人的代名词是铁血,军队的力量体现于一往无前、排山倒海,而这种力量必然也必须产生于广大官兵不怕牺牲和敢于牺牲之上,只有以不怕牺牲精神来支撑的军队,才敢言铁军,才敢言无往而不胜。

强调对职业特征的揭示,包括在比较中找出根本,以奉献和牺牲为例加以比较,二者对军队和军人特质的表现程度存在差异性。若以奉献来表达,此概念虽包含着高尚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标准,军人也需坚守,但由于社会对每人个都有此要求,因而难以凸显军人特质。若以牺牲界定之,其准确和深刻清楚显现出来。每一个社会阶层的人,甚至是先进政党组织中的成员,在面对死亡时,是否扑上去,更多的是道义上的倡导,而非组织上的强制,更非法律上的迫使,因为每个人都享有法律赋予的紧急避险的权力。对于军人来说,情况却非如此,只要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只要军令下达,明知前面是死亡,仍然要扑向死亡。这既是道德的规范,职业的要求,也是军法军纪的迫使。以正在进行中的抗震救灾为例,之所以出现“十万大军以命博命”,出现跳伞勇士留下遗书后勇敢一跳,所说明的都在于此。军人服役一生也有可能不会遭遇牺牲,但只要有一次,就是全部。所以,只要军队的职能不变,只要世界尚未走向大同,牺牲便永远与军人相伴。至于更为广泛的牺牲,则与我军的道德传承和社会价值判断有关,比如党中央要求军队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面,人民群众也认定“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解放军!”各种要求和价值判断中都包含着牺牲。所以,军人的牺牲是范围广泛,要求明确,不能回避,只能承担。这方面与西方军队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西方军队同样强调战场上的牺牲,但由于社会把军队和军人视作职业,因而不必付出法律之外的牺牲。这一点从美军享受的福利和各种补贴中清晰反映出来,从其制订的战场行为规范也可以反映出来。

第三,必须着眼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所要达成的目的。构建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并不仅反映在军队理论建设领域,同时反映在实践领域。党中央、胡主席赋予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如何才能履行这一使命?胡主席一再强调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一代代传下去”,靠什么传播和如何传播?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着力开展战斗精神培育的工作,哪种方式更能提高我军的战斗精神?多种方法途径中,不可或缺的是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即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来引导广大官兵的价值追求。当今时代是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而军队又是一个以一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政治集团,这就决定了军队产生一种永远驻存于官兵灵魂深处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使其在军人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让这种价值观渗透到军人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当中,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践行、制度保障等,使之内化为军人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军人的自觉行动。

第四,正确处理理论研究的概括性与实践宣传的通俗性关系。确立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虽然根本目的在于为广大官兵确立价值坐标,引导官兵的价值取向,凝聚官兵战斗意志,提高官兵战斗精神,同时也有向人民群众表明子弟兵的价值理念,因为要建立威武文明之师,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把我军的核心价值观广而告之。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理论研究的概括性与实践宣传的通俗性关系。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本身作理论性概括,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甚至是艰深的,这是由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研究对象的宏大、复杂、深邃和综合性决定的。但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态与研究形态还是有相对区别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研究形态可以概括,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形态则应当尽可能通俗化,通俗化本身就是道理影响受众的无障碍状态。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赋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因此,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时,要充分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形象化,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第五,要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有人认为,包括忠诚、纪律、牺牲、奉献、荣誉在内的词汇都不宜使用,因为西方军队已经使用了这些概念,比如,美国陆军的核心价值观是“勇敢、无私、牺牲、敬业和忠诚”;海军的核心价值观是“荣誉、勇气、奉献”;空军的核心价值观是“正直、进取、忠诚、坚毅、无畏和奉献精神”;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法国军队是“纪律、忠诚、献身”,印度军队是“克制、自尊、守纪、集体精神”,等等。所以反对使用这些概念,主要担心因此失去了个性,泯灭了阶级差异。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除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外,还应遵循人类文明的某些通律。应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站在人类文明的至高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产阶级博爱的虚伪性和不可能性,揭露了其压迫、奴役、不平等的社会实质,但并没有否定博爱价值理念的合理性,并没有否定它们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阐明了建构人类真正博爱精神的可能性。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这为博爱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博爱不是原始社会的博爱的简单重复,也不是以往文明时代博爱的幻想,而是更高形式的真正的人类社会精神与亲和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构建当代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使用某些与西方军队相近的概念,是赋予了这类概念以新的政治内涵,从而既关照了军人职业的某些相通性特点,又顾及了人民军队的特殊性要求。

第六,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现实要求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候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突出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的要求,反映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取向。同时,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又必须与民族文化传统、党的优良传统和我军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以增强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承续上的解释力和感召力。忘记和弱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传统和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3

关键词: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72—02

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是军队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特殊要求,集中反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价值观的本质。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向实践转化,实现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切实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军人的自觉追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

胡主席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以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为前提,“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 [1]

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是以确立当代革命军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的高层次的思想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激发当代军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是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维护军人权益为载体,以促进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加强当代军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为出发点,关注当代军人的精神需求,指导当代军人的精神生活,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与塑造人来挖掘、保护、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促进军队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不断改革训练模式,通过强化模拟实战演练,提高当代军人在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应急、应变和处突能力。坚持科技强军理念,要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当代军人,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而促进部队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实现当代军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的主动和谐。

二、建设“和谐军营”是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

胡锦涛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 建设健康和谐的军营文化,对于当代军人的价值追求,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在和谐社会下,军队应当从当前的社会环境和任务出发,选择与建设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思维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思维方式,运用包容、互补、平等的和谐思维,从协调、平衡、共处的统一性的视角去思考和谋划部队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顽症”。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军队建设的根本要求。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军营,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当代军人的文化素质和理论层次;以“八荣八耻”为基本道德准则,引导当代军人明辨是非、荣辱、美丑界限,崇尚科学,讲究文明,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一切反动观点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影响,自觉坚持知荣而为、明耻而拒的价值导向;要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军营秩序,维护军营和谐稳定;要加强高技术条件军事理论的创新研究,以理论上的成熟和创新确保我军的发展和进步。特别要研究与军事实战密切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拓展军事理论研究的路子;要培养当代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体现出军队独特的文化魅力,用这种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注入”精神动力。

三、贯彻“依法治军”方针是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军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危。从严治军是古今中外军队建设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战胜强敌和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和可靠保证。2004年12月24日,胡锦涛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坚决贯彻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建设的各个领域,贯彻到部队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到战斗力建设的全部过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我军的基本治军方针,是我军“打得赢”、“不变质”的根本保证。

实践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原则,将确立和维护党对军队的领导作为依法治军的最高原则,完善部队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法制的权威性,维护和保障官兵的合法权益。要把促进部队全面发展与依法从严治军、从严治军统一起来,不断建立健全军队法规体系,加强官兵的法制教育,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做到令行禁止。从工作指导上,从以个人意志为中心向以法律法规规定等制度为中心转变;在部队管理上,从以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依法治军型管理转变;从治军重点上,由“治兵”转向“先治官”;从工作方法上由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向法情并举和依法行政转变。

四、铸造 “战斗精神”是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在全军深入开展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教育,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样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引导广大官兵牢固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战斗精神是指在战斗过程中,支配和影响军人行为的精神心理状态,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3]

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强化官兵的政治信念,锤炼军魂意识,升华爱国情操,凝聚军心士气,给军队训练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遇有紧急情况时,能临危不乱、勇敢顽强、灵活应变、快速处置,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前进步伐,我们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始终在变,我们可以利用的技术条件始终在变,以变应变,培育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战斗精神是应变的最好对策。惟有培育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促进军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强大的、源源不竭的战斗力。激发部队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是培育战斗精神的关键,战斗精神出战斗力。

五、建立“长效机制”是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8条的全部内容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4]从教育的手段来看,历史的经验证明,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持久的灌输。

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军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建立和完善学习教育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官兵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到既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作用,又要依靠其他部门,形成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既要更新教育内容,又要改进方式方法,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既要健全有效运行机制,又要完善载体的建设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化,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理解培育和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面对新挑战,努力学习新本领,善于开拓新局面,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新使命中实现当代军人无悔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3.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2-33.

[3]林超平.战斗精神研究综述[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5,(8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PracticeAnalysis of Nurturing Core Values of the Contemporary Revolution In Military

YANG Guo-wei

(Graduate Unit,Training Department,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y,Langfang 065000,China)

Abstract: Analysising of the reason of nurturing core values of the contemporary revolution in military profoundlyand grasping of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ontemporary revolution in military Correctl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danceing practice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ontemporary revolution in military Scientifically .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4

世界观、人生观是价值观的基础。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需要与塑造当代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联系起来思考, 用军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支撑其核心价值观, 进而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有机融合。

世界观, 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总开关”。世界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派生和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直以来,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是我党我军指导一切实践活动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 它不仅为中国人民的革命、解放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装, 而且也为我军的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 当代革命军人的世界观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的, 以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针的世界观, 而不能是任何别的什么世界观。

人生观, 是世界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是人们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意义、理想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包括苦乐观、荣誉观、生死观等。可以说, 人生观直接决定着人对社会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价值观, 也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 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同时, 价值观还与人生观密切相关, 人生的意义本来就是一个价值问题, 故而人们有时将它们合称为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割裂开来的三个东西, 而是相互联结、内在统一的。所以, 我党我军历来重视将“三观”统一起来进行教育, 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用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高度统一的要求审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 要真正实现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统一, 就应从端正世界观入手, 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 引导官兵联系实际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特别是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校正军旅人生的航向, 打牢自觉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实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的统一国家观、战争观是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必须与树立当代革命军人的国家观、战争观联系起来思考, 用军人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凸显其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进而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有机融合。

国家观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看法和认识, 是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意识。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 人们就把对祖国的忠诚和献身看成是军人的神圣义务和职责, 并以此作为评价军人价值的最高准则。同时, 有正义感的军人也始终把爱国作为自己的基本义务, 并把爱国主义当作感召、凝聚军心的精神支柱和旗帜。也正是因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铸就了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军魂。

战争观, 是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战争观理论, 包括对战争起源、战争根源、战争动因、战争性质、战争目的, 以及战争与和平关系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对于军人而言, 战争观在本质上也是国家观的问题。国家因战争催生了军人, 军人以捍卫国家从事战争, 军人既痛恨战争, 又必须面对战争, 以战争消灭战争, 以战争保卫国家, 这就是军人国家观与战争观的统一, 两者紧密相依, 彼此紧密相连。

当代革命军人的国家观和战争观, 就是要以捍卫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与完整, 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利益为价值追求。当前, 构建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必须熔铸“两个意识”, 即牢固树立“为国而战, 人之大义;为国捐躯, 死得其所”的国家意识, 始终保持“爱好和平而不畏惧战争, 反对战争而作好战争准备”的战争意识。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 必须深深地浸润着为保卫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 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而枕戈待旦、闻战则喜、随时亮剑的品质素养。

实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正确的使命观、职业观的统一。使命观、职业观是军人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必须与树立当代革命军人的使命观、职业观联系起来思考, 用军人正确的使命观、职业观充实其核心价值观, 并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有机融合。

军人的使命观是指军人对所担负政治军事任务的一种职能认定和价值评价。就当代军人的使命观来讲, 必须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不变的军魂作为内核, 把“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作为实践内容、检验标准和战略目标。确立军人的职业观, 必须立足军事实践的发展变化, 突出在忠诚、尚武、善战、严纪、守节、奉献等方面加强职业规范, 倡导职业要求。“爱军精武”这四个字鲜明地表达了军人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应该成为当代军人的价值追求。

军人核心价值观[推荐] 篇5

“【2009年12月5日晚,此言竟成真,在和平年代,中国文艺舞台上首次有影像真实记录下撼人一幕:】

古城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成立50周年院庆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压轴登场。雄浑激越的乐曲声中,一个饱蘸激情的汉子时而舞动着双臂,打着铿锵有力的节拍;时而扯开喉咙,喊着抑扬顿挫的号子,情感的波涛全力撞击着台上每个人的心扉,全场观众被一种巨大的力量吸引着、感染着„„

21时15分乐曲渐近尾声,掌声如潮,只见那位站立笔挺的汉子,用尽全身气力收住最后一个音符,手臂凝固成最后的指挥姿势,还没等主持人结束的话语落地,少顷,这位汉子身体直挺挺后倾,“嘭”的一声,猛然间倒在了烟花与掌声的舞台上,再也没有起来。

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王延辉,以如此摄人心魄的方式走完了55岁的人生历程,把自己“战士的最高荣耀是倒在报效国家的战场上,演员的最高境界是倒在为兵服务的舞台上”的誓言演绎得感天动地,完成了一名军旅艺术家的壮美谢幕。”

曾几何时,我以为文艺战士虽有军人的飒爽英姿,却少了那些许“惊心动魄”;但当目睹这“倒下”的时刻,心却不禁为之一震,这次的倒下没有战场上枪林弹雨的豪迈没有救灾一线的惊心动魄,平凡的舞台却也能有如此的壮美,也是因为这执着与淡然才铸就了这最后的辉煌。我记得有位艺术家曾经说过,对与一个演员而言舞台就是生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能倒在自己热爱视为生命的舞台,壮哉足以!

他(她)们,作为军队的文艺工作者,虽不用上一线上战场扛枪战斗,却用自己的力量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完成着精神的战斗。也许在艺术上他(她)们会有所牺牲,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注定了他(她)们要以部队和兵为主,扎根基层的付出,注定了唱响主旋律,这也是他(她)们作为军人的价值;但是,我想她(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努力和无限追求是一样的。

在钦佩王延辉老师的精神之余,在这里,还是希望每位军旅艺术家都能好好保重自己,这些的意外这样的“倒下”能越少越好;再大责任和使命还是要活着去完成,毕竟活着的生命才更珍贵!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6

关键词:专武干部;三知;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专武干部是基层武装工作的一线指挥员,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也是战时动员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中坚和骨干。广大基层专武干部牢固确立“知义、知学、知止”的人生理念,对于专武干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履职尽责,搞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坚定的政治信仰,折射的是崇高的理想,展示的是博大的胸怀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专武干部应把实现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1.“铸魂”

这个“魂”就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主义。使我们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切实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自觉把忠诚于党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血脉,转化为听党指挥的自觉行动。

2.“固本”

这个“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人的信仰不是空的,而是有着共同利益基础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崇高目标。

二、知学

“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新世纪,如何适应新变化,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质量地完成所肩负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是每一名专武干部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深学政治理论

要从大局的高度,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精学本职业务

明确武装工作的内容、方法、标准和要求,要重点强化后备力量组织整顿、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征兵工作、装备管理等基本业务的学习,使专武干部明白武装工作“是什么”“抓什么”“怎么抓”;要强化与人武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专武干部依法解决新形势下基层武装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和依法处理军人、军属涉法问题的能力。把专武干部培养造就成懂政治、懂军事、懂经济、懂法律,会做群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知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专武干部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正确看待自己、评价别人。

1.平常心

在个人利益得失面前应该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始终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做到“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始终远离灯红酒绿,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事不做、不义之人不交,注重保持共产党人的名节和气节。

2.慎权

专武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决不能把它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应当严格依据政策法规,公平处事、正确用权,特别是在人、财、物的分配使用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存有一颗公心,依法行政。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工商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7

关键词: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胡主席关于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 对加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在国防生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应对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 人们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化, 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社会各种思潮、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国防生。加强国防生的培养质量, 加快国防生适应部队生活的进程, 成为部队人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国防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部分国防生思想稳定, 但部分人注重功利性和实效性, 缺乏献身国防的信念和使命意识。

作为一个军人, 必须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 必须在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有经得起复杂情况考验、判断大是大非问题的能力。多年来, 通过军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工作, 多数国防生的政治价值取向表现得成熟与稳定。对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信念比较坚定, 拥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关心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 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 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同时善于思考一些政治方面的问题, 比较关心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 关心国家和军队的改革, 并对近年来我国军队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但是, 少部分国防生在政治立场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在政治取向上, 他们更加注重功利性和实效性。比如, 即将面临毕业分配, 便对入党问题表现得极为关心, 但实际上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入党, 存在着入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的发展需要”的现象, 把政治看作是自己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有的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心存芥蒂;有的对政治谣言、灰色新闻广为传播;有的对党和国家在经济调整中所采取的一些方针政策心存疑虑。

(二) 道德主流良好, 但部分国防生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现象。

国防生的道德主流呈现出积极良好的态势。多数国防生能够自觉地融入集体, 识大体、顾大局;对社会上的丑陋现象及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基本持否定态度;据调查显示, 74%的国防生认为军人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 76%的国防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选择以集体利益为主, 60.9%对给人幸福的理解体现为个人价值。

但是, 令人不能忽视的是, 部分国防生存在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 认为部队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不适用于市场经济, 在工作和学习中, 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 甚至存在无视他人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保全自己利益的做法;与此同时, 由于社会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 社会利益格局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金钱至上”思想卷土重来, 使部分国防生道德观发生了偏移, 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此外, 由于院校驻地多处于城市, 灯红酒绿的诱惑使平日训练生活枯燥乏味的青年学员们存在享乐主义思想, 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减弱。

二、形成当前形势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国防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十字路口”, 难免会出现上述问题。就其形成原因来看,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境外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侵蚀。

近年来,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我国的开放政策, 用各种时机和手段对我军进行政治和思想文化渗透, 竭力鼓吹“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错误政治观点, 妄图搞乱官兵的思想。他们大搞媒体政治、网络政治、街头政治, 把我军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 把军校学员作为思想渗透的重要对象, 很容易使学员产生思想混乱, 动摇学员的理想和信念。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观念给学员思想道德带来较大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 市场经济运行所衍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年学员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使学员的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和价值追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些学员由于道德基础薄弱, 自身抵抗力不强, 就会把货币看成是“人间的上帝”, 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 从而抵挡不住自私欲望和金钱的诱惑。

(三) 多维网络空间杂乱的思想信息对学员产生了负面影响。

目前全球约有70万个色情网站、数万个赌博类网站、近两千家“法轮功”或“民运”反动网站。西方文化正在我国迅速传播, 现在世界上80%的网上信息是由西方国家提供, 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 对学员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使缺乏足够判断能力的学员往往无所适从, 陷入困惑, 极易被错误的价值观所误导。尤其是当今的网络文化中包含大量西方的制度观念和生活理念, 对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久而久之,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就会被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所挤压甚至取代。

三、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积极有效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 引导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针对国防生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和模糊认识, 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不懈地灌输党的创新理论,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国防生的头脑, 牢牢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不放, 使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这个不变的“军魂”成为国防生自觉地行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牢固树立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 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能抓住魂、提起纲。特别是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们更要主动出击, 加大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的力度与深度, 切实树立起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二)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国防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国防生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 自觉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 并主动接受和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形式。国防生自主意识强、文化水平比较高, 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培育国防生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教育对象为本, 重视国防生的内在需求, 尊重国防生的个体差异, 注意发挥国防生的主体作用。平时采取组织交流座谈会、主题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观看影视、拉歌等形式, 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像甘露一样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国防生的心里, 从而使国防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而使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具有时效性。

(三) 充分利用校园环境。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8

关键词: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构建

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各种价值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理念, 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准则。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灵魂, 是当代军事价值观的精髓。

一、我军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

第一, 国民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策划南昌起义、创建军队时, 由周恩来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就明确提出起义军中“党的作用高于一切”, 郑重申明严肃纪律, 如:服从命令听指挥, 不准鸣枪抓夫, 不准采摘农田瓜果, 住宿农家所用柴米油盐均照价付款等。“三湾改编”确定支部建在连上, 古田会议建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 《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些措施是对以往旧的军队制度和价值观的颠覆, 是人民军队新型价值观的构建。

第二, 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 “在党的领导下, 团结全民族, 打败日本侵略者, 建立新中国”, 成为全军上下普遍认同的价值原则和人生追求。我军在浴血抗战的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并明确了建军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成为我军官兵指导行为、评判是非的根本准则。

第三,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激烈较量, “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 “将革命进行到底”, 成为我军官兵的核心价值取向。为进一步处理好军队内部关系,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并发布了《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的指示, 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强调“部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 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 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 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

第四, 建设新中国时期。我军的任务由夺取政权转变为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军人思想、行为的核心价值是:“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巩固国防, 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努力为人民服务。”特别是面对新的社会环境, 如何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如何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是对军队官兵的严峻考验。

二、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的需要。现阶段, 我国存在着经济成分等多样化的现实,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人民军队要拒腐防变, 必须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时代的要求, 它深刻揭示了我军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尺度、整体要求和个体准则的有机统一, 这应该成为全军官兵自觉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动指南。

第二, 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影响军人素质的性质与发展方向的决定性要素。我军在新时期主要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时代, 为了反对敌对势力“西化”的图谋,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塑造军队的主流精神;二是我军的使命任务有了新的拓展, 在保证高标准履行使命任务的同时, 必须努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要求我们在提高过硬打击能力的同时, 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 这无疑需要具有包括理想信念在内的核心价值观作支撑。

第三,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统领,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军队的具体化。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是全社会中比较先进的一部分, 历来是体现我们党政治优势、文化优势和组织优势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军队特点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

第一, 从改变世界观入手转变官兵的价值观念。一种价值理念要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不能口号化, 必须观念化, 需要转化为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一个随机性的教育口号, 也不是一种表象化的政治标签, 而是一个渗透军人血脉的内化过程和融入心灵深处的认知过程, 关键在于把这种价值观转化为官兵价值判断的衡量尺度。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军队生活实践, 紧扣官兵思想实际, 通过启发教育、互动教育和自我教育, 使广大官兵不但“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从而坚定价值追求的立场, 掌握价值认知的观点, 运用价值判断的方法, 达到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军人自觉的心理品质。

第二, 从提高基本思想觉悟入手培养官兵自我学习能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重要的是要自我教育, 使培育的过程成为改造思想、提高觉悟的过程, 引导官兵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 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随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要针对一些官兵中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 围绕“怎样做人、为谁当兵、怎样当好兵”, 广泛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 引导官兵划清是非界限, 端正价值追求, 自觉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9

一、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根源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革命军人的法律强制性要求, 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是由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性质所决定的。

在我国,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统治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实现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事机关, 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就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而言, 国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可见, 国家军事机关领导国家武装力量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国家军事机关领导的武装力量, 必须为人民服务, 必须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 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努力为人民服务。”

可见, 核心价值观中的“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是法律赋予人民军队的神圣职责, 是人民军队对人民、对国家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相应地,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当然也是作为军队成员的革命军人的法定职责和义务。

党对国家的领导本身就包括了党对国家武装力量———人民军队的领导。《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是绝对的领导。所谓绝对的领导, 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无条件的领导, 既是指党对人民军队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 也是指党对人民军队的直接的领导和指挥, 法律含义上主要强调后一方面。

党对人民军队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 同党对国家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是一致的。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 提出立法建议, 推荐重要干部, 进行思想宣传,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坚持依法行政, 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人民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 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也应该适用于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

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也包括且强调党对人民军队的直接领导和指挥, 即党的有关机构同国家军事机关一样, 有权直接领导和指挥人民军队。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其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条例》是党的文件, 不是国家法律, 其中这一规定的合法性如何?分析可见, 这一规定和我国宪法的规定是一致和互补的。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核心价值观中的“忠诚于党”的实质。忠诚于党, 既是对人民军队的法律要求, 也当然是对革命军人的法律要求, 是革命军人的法律义务。

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内容和方式, 由其职业特点所决定, 就是核心价值中的“献身使命”。献身使命, 是革命军人对党、对人民、对国家所负义务的内容和履行义务的方式。

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法律途径

如何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解决的是党、国家和军队怎样才能确立和强化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而不是革命军人自己如何才能自我养成核心价值观。

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逐渐形成的。不能迷信单一形式的思想灌输和集中时段的火力宣传。在诸多的因素中,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邓小平)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对于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法律制度建设中, 下述几个方面, 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 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建立在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之上。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 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坚持党的领导包括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要求党必须促进依法治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为, 党是工人阶级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坚持党的领导, 不是为了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本身, 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促进依法治国, 支持人民当家做主, 党的领导就具有合法性, 否则, 党的领导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 对革命军人来说, 党、国家和人民, 都是价值主体、权利主体;但就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而言, 党和国家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是价值客体、义务主体, 人民是价值主体、权利主体。因而, 在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中, 人民才是最高的价值主体和最高的权利主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忠诚于党、报效国家, 是建立在党是人民自己的党、国家是人民自己的国家这一根基之上, 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在于服务人民。因此, 党只有依法治国、加强民主, 才能从根本上获得广大人民的内心认同, 也才能从根本上获得革命军人的衷心拥护。为此, 党必须真正代表人民, 把人民的意志变成党的政策并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党必须确保自身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确保行政机关依法执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 确保广大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第二, 完善保障革命军人权益的法律制度, 是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物质支撑。与现代社会普通公民的“权利本位”的法律地位不同, 革命军人处于“义务本位”的法律地位。革命军人职业具有高风险性、高奉献性、高强度性, 军人献身军营, 意味着弃失了作为普通公民的许多权利, 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乃至牺牲, 因而, 革命军人应该享有与其义务相应的广泛权益。《国防法》等法律规定, 国家和社会应当尊重和优待军人, 国家保护现役军人的荣誉、人格尊严, 保障现役军人享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生活福利待遇。为此, 有必要抓紧完善军人权益保护的立法, 而不能总是滞后于地方相关的立法。立法必须贯彻优待和保护军人的原则, 以确保军人职业应有的社会尊重, 强化军人职业尊严, 激励军人献身使命。应该对有关军人待遇政策的优惠方面加以完善, 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规范。应该对有关军人待遇政策的模糊之处、空白之处,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

第三, 贯彻条令条例, 依法从严治军, 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 是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基础。从思想品德内在形成机制来说, 革命军人价值观的养成, 是一个认知提高、情感陶冶、意志激励、行为锻炼的过程。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 可以强化军人的职业认知、深化军人的情感体验、砥砺军人的职业意志、巩固军人的行为习惯;养成部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作风和军人的忠于职守、献身使命的意识, 是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行之有效的具体途径。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 要求必须依法从严治军, 维护军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 对部队实施法制化管理。在众多的军事法规中, 条令条例最具代表性, 因而, 依法治军, 最基本、最经常的实践活动, 就是始终如一、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条令条例, 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规范部队的各种秩序和军人的一切行动, 严格按照条令履行职责, 做到机关按照条令条例指导, 干部按照条令条例带兵, 士兵按照条令条例行动, 部队按照条令条例运转, 切实把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都纳入条令条例。同时, 还必须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执法监督, 切实把行政监督与组织监督、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执法部门监督和业务部门监督结合起来, 形成有效的执法反馈机制和督察制度, 及时纠正规化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其中, 加强干部权力制约, 改进机关行政作风, 惩防军内腐败行为, 弘扬军营正义之气, 也是军队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对革命军人的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影响。需要强调指出, 应该结合对部队和官兵的正规化管理, 适时激发革命军人的职责意识、使命意识, 激发革命军人的职业尊严感、荣誉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把广大官兵的思想意识引领到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要求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年纯福.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9.

[2]陆海明, 钱寿根.军事法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1.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10

一、科学实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教学活动

军队院校必须高标准抓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教学工作,使广大学员及时知晓、准确理解和普遍认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以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推动着“三进入”工作的整体展开。

1. 合理设计课程体系

做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教学工作,首先要依据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特点,本着“渗透式”与“专题式”相结合的原则,分别设计一个结构合理、各有侧重的课程体系。对于本科学历教育而言,一般以“渗透式”为主、“专题式”为辅。这就要求,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渗透到“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队政治工作学”等课程相关章节内容的教学中去,并以“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帮助学员全面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就研究生学历教育及任职教育而言,一般以“专题式”为主、“渗透式”为辅。这就要求,及时跟进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最新要求和部署,围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涉及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设相关专题性讲座或研究类课程,同时在部分业务技能课程教学中,如宣传工作和群众工作,也可渗透相关教学内容,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其在部队建设各个领域中的实践要求,提高他们开展主题教育及日常培育活动的实践能力。

2.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既有继承优良传统的一面,更有注重时代创新的一面;既有构建理论体系的一面,更有指导实践活动的一面。必须坚持动态更新的原则,不断创新和优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常讲常新”。一方面,要努力做到“三个纳入”。及时把中央军委、总部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决策部署、理论界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部队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实践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及时设计和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或专题讲座,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另一方面,要以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经常走访部队进行调研,通过听取介绍、座谈会或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部队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及日常培育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及问题困惑,了解官兵对于学习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切身感受和想法建议,从中分析和梳理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及时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3. 创新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得当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大小,必须注重方法创新,大胆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可采取“互动式”、“案例式”、“开放式”和“网络式”等教学方法。实施互动式教学,教员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施教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采取对话、答疑、研讨等形式,通过平等的互动交流,使学员加深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把握。实施案例式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新颖的鲜活案例进行剖析和探讨,引导学员逐步认同和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思路,开设“名家讲坛”、“部队领导讲坛”和“践行标兵讲坛”,及时将全军部队学习、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新做法、新问题和新经验引入教学内容;同时,组织学员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及全面建设先进单位,进行参观见学、调查研究和实习锻炼等活动,让学员切身感受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实施网络式教学,就是开发相应学科网站、网络课程和网络资料库,进行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网上答疑和网上讨论,开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学的新渠道和新平台。

二、积极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科学研究

军队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科学研究,以教学牵引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使“三进入”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

1. 依据“三个紧贴”的原则合理确定研究内容

搞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科学研究,首先要依据“紧贴中央精神,紧贴学术前沿,紧贴部队实际”的原则,确定可行的研究方向和视角。紧贴中央精神,就是要第一时间学习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决策要求和重要讲话,第一时间学习总部关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任务部署和文件指示,在此基础上进行“解读型”的理论研究,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紧贴学术前沿,就是要及时关注理论界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中外军人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了解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探讨型”的理论研究,做到多视角、多层面地认识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紧贴部队实际,就是要经常了解部队单位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及日常培育等活动中的实践做法,重点关注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对策型”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部队单位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的对策建议。

2. 遵循“三个结合”的思路灵活选择实施方法

搞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科学研究,关键是遵循“立项课题与自选课题相结合”、“集体协作与个人攻关相结合”和“研讨交流与日常研究相结合”的思路,灵活选择实施方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员参与其中。就“立项课题与自选课题相结合”而言,就是依据军委、总部的决策部署及服务教学的需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地方单位的项目支持,精选一些课题作为立项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同时,由于立项课题往往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另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是课题立项时无法预见的,应鼓励教员着眼教学需要,自己选择一些课题,进行个别研究。就“集体协作与个人攻关相结合”而言,就是组织精兵强将,通过集体协作的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一些课题研究。这些课题一般比较重大,大多面向部队主题教育或院校教学需要,且时效性较强,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又要提倡教员通过个人攻关的方式,细嚼慢磨地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这些课题一般比较专业,对时效性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体现了不同教员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就“研讨交流与日常研究相结合”而言,就是适时或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可以是院校与部队或不同院校联合举办,也可由各个院校独立举办,以此推动相应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又要提倡教员进行相关的经常性研究活动。

3. 按照“三个推出”的要求及时形成研究成果

搞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科学研究,还要按照“三个推出”的要求,不断促成研究活动向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以服务院校教学及部队政治工作实践。首先,要推出一些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文章。视角多维,长短不一,可以是介绍性的,也可是探讨性的,力争在军内外各类报刊杂志公开发表。院校的学报或其他报刊可开辟“学习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专栏,择优刊发广大教员撰写的研究文章。其次,要推出一些关于学习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调研报告。可以针对院校学员,也可面向部队官兵,进行现有问题评估,提供相应对策建议,力争使调研报告视角新颖,把脉准确,分析透彻,措施可行,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最后,要推出一些有关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材、读本、文集和专著。既可编写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式教材,也可编写前沿性、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式教材,还可推出一些行文通俗、资料丰富的学习读本和辅导材料。在此基础上,如有条件的话,也可推出一些观点前沿、视角独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集或专著。

三、不断营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的环境氛围

军队院校要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工作落到实处,求得实效,还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熏陶,潜移默化地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学员身上扎根。

1. 发展校园文化

军队院校可通过提炼和普及学校精神、开发和利用校园媒介、创新和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等形式,积极发展有助于在学员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军队院校大多有自己的学校精神,这些学校精神往往包含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因子,是院校的灵魂所在,是学员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的集中体现,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学校精神为学员所知晓、理解、牢记。校园媒介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军队院校可开发和利用的媒介有: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校内报刊杂志、校园网站、橱窗、墙报、灯箱、板报、造壁墙等。通过上述媒介形式,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文字内容、实践要求和践行楷模等在校园内充分显现出来。校园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围绕学习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队院校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评比、书画展览、影视展播、诗歌朗诵、读书会、文艺晚会和运动会等,使广大学员在参加上述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同。

2. 重视日常养成

军队院校要重视日常养成,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融入到学员军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逐步引导学员的思想修养和行为方式。可依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求,制定一些相对细化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行为守则》或《文明手册》,使广大学员在日常学习、训练和生活中,言行举止有依据,日常养成有遵循,不断体验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和落实总部关于仪式教育的规定,通过规范、庄严的仪式活动,如入学及毕业仪式、入党入伍宣誓仪式、授衔仪式、颁奖仪式、升国旗仪式和阅兵仪式等,不断震撼学员的灵魂,鼓舞他们的斗志,激发他们的荣誉,使他们不断认同和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3. 加强制度保障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工作不是一个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长期性工程。军队院校还要加强相应的制度保障,探索形成“三进入”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抓紧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充实到院校的教学、科研及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之中,纳入到对院校基层单位及全体官兵的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方法和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将实践中好的做法提高为制度性的要求和措施,为长期做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工作提供重要遵循。

摘要: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持续做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工作,是军队院校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军队院校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教学实施、科学研究和环境营造等活动,始终确保“三进入”工作扎实有效。

关键词:军队院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三进入”

参考文献

[1]王建伟.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中的几个问题[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4).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11

关键词:当代革命军人;官兵;价值: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61—02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一支军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引领军队前进的精神旗帜。2008年底,胡锦涛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一、提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

精神支柱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政治信仰所形成的一种稳定持续的思想观念,是人们内心秉持、向往、追求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军队的发展就会因失去遵循而迷失方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代表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主流价值取向,反映了我军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对官兵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作用。是我军官兵共同的精神支柱,我军发展的文化认同、价值追求和内在精神归依。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军队与党、与人民、与国家、与使命、与荣誉的基本关系,是人民军队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人民军队价值观在当代的升华。

忠诚于党,是我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一性质决定和规定的,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最根本的精神支柱。我军80多年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对党的忠诚。军队就会失去军魂、失去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热爱人民,自觉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鲜明主题,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把热爱人民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我军优良传统和时代要求的统一,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最本源的价值追求。

报效国家,是军人的天职,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最核心的精神支柱。报效国家是爱国主义最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依托。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证,把报效国家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对我军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和科学定位,也是当代革命军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献身使命,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核,也是最基本的精神支柱。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军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现个体价值。献身使命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形式,献身使命,是当代革命军人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使命的必然要求。

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基础。珍惜、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是军人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崇尚荣誉一旦成为官兵的价值追求。就会化作激励官兵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官兵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强大动力

思想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概念。军队如果缺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不可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与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军队发展合力。因而,拥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引领官兵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一支军队走向兴旺发达的精神源泉。

提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军历史进步的产物。当今时代,是社会大变革、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在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开放的中国没有封闭的军营,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形形色色的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对官兵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产生影响。而我军作为担负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如何使官兵价值追求一致?使官兵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和人民军队的先进性要求相一致?用什么样思想道德来引领全体官兵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思想精神上树立起旗帜,在多元价值观中塑造主流精神,确立起既能够反映我军本质特征又具有时代精神,具有感召力又能得到官兵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使全军有明确的、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以确保官兵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正是根据我军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在十七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胡锦涛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军队使命任务、紧贴我军官兵实际,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确立“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仅与人民军队传统相承接,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发展要求相吻合,也体现出我军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这一富有先进文化时代特征,体现了当代革命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要求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引领、整合当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复杂背景下官兵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有着强烈的主导作用。

用“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作为维系官兵的精神纽带,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体现了我军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对推动全军形成共同认同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保持全军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军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打牢全军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无疑是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内在精神动力。

三、大力培育當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发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提出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军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建设在激励全军官兵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军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我军主流意识形态,只有把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才能抓住军队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中抓住根本、突出重点。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开放的环境,使官兵思想活动的活跃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也使官兵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官兵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不同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只有通过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凝聚军心士气,锤炼官兵意志品质,才能打牢官兵共同的价值基础。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使官兵个体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与人民军队的价值选择相一致。

军人核心价值观 篇12

2008年12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站在时代发展和军队建设全局的高度, 郑重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胡锦涛主席提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赋予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为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供了基本遵循。教育部、总政治部随即联合下发了意见, 要求在国防生中广泛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 并强调指出, 在国防生中广泛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 是永葆我军宗旨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国防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 对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有重要意义。

观培育的现状

2012年3月, 课题组对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等3所海军依托培养高校的在校国防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发放“江西省高校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问卷700份, 回收650份, 有效问卷635份, 问卷回收率92.85%、有效率97.69%。调查结果显示, 江西省依

的计划周密、组织认真、形式多样、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国防生对培育活动的关注程度和认知程度高, 能够深入学习领会内涵、校正价值取向偏差、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国防生参与培育活动的学习热情高涨、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国防生理想信念坚定, 纠正了政治意识、奉献精神、生活情趣、军人荣誉等方面的思想偏差, 磨砺了军人本色、纯洁了人品、修炼了作风, 树立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 “热爱军队、建设国防、报效祖国”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稳步提高。但也有少数国防生存在对培育活动认知程度偏低、满意程度偏低、参与程度被动的现象, 履行使命意识、服从命令意识、献身国防意识比较淡薄, 爱军习武、从军报国的思想根基不牢。进一步分析表明, 江西省高校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国防生管理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较薄弱、环境氛围较复杂、国防生自身信念不坚定等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对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特殊要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培育机制尚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缺乏制度化, 与军队特有的政治要求结合不紧密。从海军依托培养高校的统计数据来看, 组织者中, 学校占12.4%, 驻校选培办占39.4%, 学校和驻校选培办共同的占48.2%;授课教师中, 驻校选培办干部占大多数, 为37.1%, 学校教师相对较少, 仅为16.5%, 校外专家占5.7%, 驻校选培办干部、学校教师、校外专家都有的占40.7%。由此可见, 一些依托培养高校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与实施力度不大、重视程度不高。调查还显示, 利用“双休日”、“党团活动时间”、“专门安排课时”和“不固定时间”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比例分别是20.4%、9.9%、28.0%和41.7%, 活动时间分布集中在“不固定时间”上, 占41.7%。这也显示培育活动缺乏制度化、常态化保证, 不能系统全面的完成培育任务。

二是高校对国防生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教师队伍基本结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职业状况等方面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国防生辅导员的选配困难、军事教师的定位模糊等方面。调查表明, 目前国防生辅导员一是数量少、没有归宿感。有的依托高校并没有制定国防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划, 没有明确的配备比例原则, 没有合理的选配标准, 使国防生辅导员感到身份不明, 没有归宿感, 也使国防生辅导员的选拔、晋升、考核、培养、管理等方面都缺乏保障机制。二是任务重、一肩多能。国防生辅导员既要懂得教育、管理和服务, 又要掌握基本的军事专业知识;既要关心国防生的身心健康, 又要保证班级安全与稳定, 这就对国防生辅导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调查还表明高校军事教师普遍严重缺编, 教师超负荷工作现象十分突出, 急需补充新的力量, 这导致军事教师对国防生培育活动的指导作用大打折扣。

三是社会校园环境纷繁芜杂, 各种精神力量相互交织, 多元文化对国防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巨大冲击。调查数据表明, 有27.1%的国防生对西方提出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深层次问题存在模糊认识;有3.1%的国防生则持“无所谓”态度。尽管存在模糊认识的是极少数国防生, 但如果不提高警惕、主动防范、正确估价并有效应对多元化思潮, 必然会影响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趋于失败。调查数据显示, 29.5%的国防生希望毕业分配时选择驻地在大城市的单位, 选择福利待遇好的单位或是大机关的国防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0.8%和10.3%, 有3.1%的国防生选择无作战任务的单位;而选择到边远艰苦部队和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国防生仅占总数的17.2%和29.1%, 不到调查人数的一半。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大机关、无任务、待遇好的国防生所占比例较大, 这与培养具备正确学习目标、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具备严格服从命令的国防生还有很大差距。

四是国防生的自身学习动机和理想信念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对培育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开展构成潜在的不利影响因素。国防生“携笔从戎, 保家卫国”, 在部队建功立业, 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对国防生“如果有重新就学的机会, 你会选择继续报考国防生或者不考国防生”的调查数据表明, 只有40.9%的国防生选择会继续报考国防生, 而选择不报考国防生的占11.4%。同时, 调查数据显示, 选择“必须无条件服从、一切行动必须听从党的指挥”的国防生占83%, 选择“有想办法逃避参战想法”的国防生占0.4%。从而表明, 极少数国防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 产生逃避、退缩的想法, 内心深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还不是特别坚定。

三、江西省高校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形成因素分析

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融入到教育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 贯穿于思想政治建设的全过程。国防生管理体制因素、师资队伍因素、国防生自身因素和培育环境因素等是形成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国防生管理体制方面因素的分析。国防生培养教育机构的建立是做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机构混杂, 不统一、不规范, 就很难落实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关规定与精神, 必然制约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际管理中高校和选培办存在的“权责不清”、“交叉管理”、“政出多门”、“机构混乱”等问题, 只有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选培办才能真正履行好“人才军代表”职责, 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通道和发挥平台。同时驻校选培办、国防生教育学院必须明确相关职责, 如:招生选拔谁来主抓, 日常思想教育、训练管理、学生活动谁来组织等等, 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只有明确分工, 才能形成合力, 才能为国防生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构建起了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空间。[1]只有机构健全、职责明确, 才能保证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 才能确保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 才能促进国防生战斗精神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二是对国防生培养师资队伍因素的分析。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2]但是调查表明, 目前不少依托培养高校的国防生辅导员, 由于不具备国防生培育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上岗后不能很快地融入国防生的培养工作中, 也无法在专业学习方面给国防生更多指导, 影响培育质量;普通高校军事教师, 是完成军事课程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 是完成军事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基本力量。[3]调查显示, 有的军事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缺乏工作热情, 重要的原因是军政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多、科研任务重、待遇不高等问题, 这使得军事教师在疲于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后, 根本无暇去从事科研、培训和深造, 更没有时间去参与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

三是对环境因素的分析。国防生作为大学生, 生活在特定的大学校园, 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自然与环境氛围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对人施以一种无形的环绕力而发挥出来的。这种力的作用, 能使人形成一种随合环境的特性, 并被环境同化, 形成人格。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是强制的, 而是通过感染、熏陶和渗透来作用于人。它往往是通过复杂多变的环境刺激, 激励人们的情感, 启发人们的心灵, 通过潜移默化、渗透积累, 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从而产生量变和质变。国防生身处的环境从宏观到微观, 从“硬环境”到“软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自身环境。这些环境对国防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是国防生自身因素分析。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4]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 国防生是主动积极践行还是被动消极参与、愿意投入多大精力和坚持多长时间来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无不取决于他的动机。调查发现, 极少数国防生存在学习动机不明确、不稳定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国防生个人的成长成才, 甚至可以对整个国防生集体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此外, 国防生自身理想信念对培育活动影响巨大。当前国防生都是出生于上世纪的“80后”或“90后”, 成长和教育环境优越, 思想品质比较单纯。但在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激荡的背景下, 他们的政治信仰势必会受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影响, 如果信仰不坚定, 行动就盲从。

四、江西省高校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要改变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有效促进并推动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工作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注重占领阵地, 筑牢国防生思想根基。国防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生活在各种思潮相对活跃的大学校园, 习惯以独立的视角观察世界, 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将国防生培养成为政治合格的军队接班人,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特别是注重理论灌输, 夯实思想基础;紧扣深层问题, 澄清模糊认识;整合优质资源, 提高培育效果。组织国防生原原本本读马列著作, 认认真真学“海军读本”, 要求国防生做好学习笔记, 撰写心得体会、参加专题讨论等, 从而强化理论根基, 同时开展“忠诚于党”特色党团日活动,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演讲比赛等活动, 使国防生在参与中端正价值取向、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要推动文化融合, 涤荡国防生内在灵魂。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充分依托校园文化, 充分运用各种文化资源, 构建多种文化路径, 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陶冶、凝聚、激励、德育功能, 使之成为陶冶精神、促进教育、调节心理、辐射社会的重要平台, 对于大力倡导和培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尤其面对国防生这个特殊群体时, 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要传承国防精神, 培养崇高的荣誉感;弘扬红色文化, 筑牢强烈的责任感;打造先进军事文化, 增强紧迫使命感。通过组织国防生参观红色文化圣地, 聘请老革命老红军为国防生做优良传统讲座, 开办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学习网站, 在校园张贴核心价值观宣传画等方式, 全方位、立体的向国防生传递先进的军事文化和优良的传统。

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 永葆国防生发展活力。长效靠机制、机制促活力。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系统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的战略工程, 只有与机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把价值要求变成价值追求、把价值标准变成价值取向、把价值目标变成价值理想, 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国防生头脑中扎根、在行为中体现。通过建立专项通报制度, 通过召开每月的“联教联训会”、每周“形势分析会”和每日的“碰头会”, 分析培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 查找薄弱环节, 研究方法对策, 制定改进措施, 使军地双方形成思想上、意识上的融合, 逐步形成心神聚气、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互动机制, 这样才能确保培育活动始终紧紧围绕“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任务使命、紧贴部队实际”的要求, 在长效机制的保障下, 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四是要搭建训练平台, 磨练国防生军人本色。知行合一、教养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实践和日常管理中, 强化军人作风, 突出“兵味”;在军政训练中瞄准岗位需求, 突出“军味”;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海军特色, 突出“海味”, 引导国防生自觉把军政训练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在践行中感悟, 在践行中磨砺, 在践行中升华, 使之内化为国防生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朴实的自觉行动。学校要坚决把养成渗透到训练、执勤和平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到点滴养成、持久养成、整体养成, 使国防生在日复一日规范化的学习和生活中, 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优良的作风;广泛开展练“三声”、正“三相”、纠“三手”活动, 着重强化“进门看内务、出门看队伍”的建设信念, 严格落实“实施军容严整、处处纪律严明、事事要求严格”的养成标准。同时, 针对不同年级, 搭建不同的暑期基地化训练平台, 使国防生在正规的军营训练中磨砺意志精神。努力使培育实践活动更加切合实际、富有成效, 做到向任职岗位的无缝衔接。[5]

五、结论

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强化国防生的精神支柱, 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夯实教育灌输机制、完善训练磨砺机制、巩固激励促进机制, 要循序渐进、多头并举、逐步强化、长期养成, 需要将培育工作融入国防生培养的方方面面, 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国防生普遍认同, 并将其作为理想信念来追求、作为行为准则来恪守, 才能升华为自觉践行的内在状态, 使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R].20060723.

[2]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DB/OL].http://renwubu.sjtu.edu.cn.htm.

[3]张元农.高效务实之依托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2010, (2) .

[4]李子荣, 曲凤桐.浅析国防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引导[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上一篇:房地产税改革下一篇:水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