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2024-09-27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共7篇)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篇1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网友来稿)

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中学  刘安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界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其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地位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意味着语文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要适应时代进步,适应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传统教育、应试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教师,不能不思考自己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上如何转变,这必然是一种应激对策。我对《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有以下理解。

一、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应试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考试结果──分数。正如校园流行语“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所形容的。可以说重结果是应试教育最大的误导,许多弊端皆由此生发,难怪有人疾呼建国后的语文教学“误尽苍生”。《语文课程标准》则强调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原则,认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并认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根据课标精神,我们可以思考:每一堂语文课不一定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或者对某个问题不一定要有准确的结论,而是要重视上课过程的精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精彩的表现,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还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充分挖掘它的教育因素,使教学过程更深入、更精彩。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重视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计划好每一周、每一个学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整个初中阶段,我们从哪些具体方面来培养学生。又

如把诗歌活动作为课前三分钟的内容,第一学年可以是古诗推荐,第二学年可以是古诗词鉴赏,第三学年可以是新诗赏析和自我创作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性也是整体性的具体体现。

我们相信“过程就是最美的”,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只要扎实了过程,结果的丰硕一定会与过程的付出成正比。

二、从重教本向重生活转变

由于应试因素的影响,过去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视教本,生怕学生没把教本知识学过手。岂不知语文教本对学生来说,仅是一种极有限的教育资源,生活才是语文教学永远的内容。语文教本也是生活内容的载体,但是其受内容局限,反映生活的面太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材内容,以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教学可利用的资源是多方面的.,古今中外、书本现实中俯首皆可拾。如平时阅读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查找相关的生活中的资料,或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进行讨论,或引导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生命、健康等。又如作文教学,让学生去写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去抒自己真实的情感,从生活小事中去寻找灵感,去发掘主题,使他们的作文言之有物,有感而发。

可以说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苍白的,是贫血的。就教材内容本身看,文学作品有其社会性和现实性,议论文有其思想性和指导性,说明文有其知识性和实用性,它们本身以及与他们链接的教学资源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重生活,还须重视课堂教学向课外生活延伸,可以说广义的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从重分析向重体验转变

阅读教学是语文最主要的环节,几乎占语文课堂教学三分之二以上时间。过去近二十年,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都走入一个极大的误区:把阅读理解当成支离破碎的分析,忽视了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其实“体验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纬度”。《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这个词十分感兴趣,提到17次之多,尤其是在“阅读”部分,其叙述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感悟其实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更高层次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部分也提到“要考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而且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须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加以鼓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说明了阅读过程中学生个体体验的差异性。教师津津乐道的、“面面具到”的分析,往往是片面的、僵化的、强加给学生的,往往会打破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的独特的感悟与体验,没有尊重学生个体的体验。

当然体验更直接的形式,就是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新课标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四、从重讲授向重活动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讲授,称教学活动为讲课、讲学。讲授法,当然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好方法,但对初中学生来说,满堂灌的讲授,往往会压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

活动是语文实践性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提倡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精神,以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课前三分钟常规性的活动:一名学生的讲演,一名作家介绍,一条迷语,一条名言,一副对联等;又如有精心准备的实践活动:采访、课本剧表演,自编作文展示、故事会、演讲赛等;再如即兴的课堂活动:讨论、表演、游戏等。

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建立起互动平台、合作平台。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少了单纯的说教,多了情景的感染,躬身的示范。

五、从重做题向重写字、重读书、重写作转变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担心学生没掌握书本知识,不能考出好成绩,因此常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作业量更大。诚然,学生完成作业(指课本后或其他资料上的题)对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语言组织能力有一定好处,但课本后或资料上的题多是有参考答案或教师给了答案的,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没有多大益处,尤其是作业多时,学生不仅会不动脑筋去抄,而且会养成乱写乱画习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三个方面:写字、读书和写作。这也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汉字的形体特点决定了书写的重要性,书法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瑰宝,学汉语就得发扬。读书有两层含义:一者是放开喉咙大声朗读、背诵,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多读;一者是看书,学生应多看课内外书籍。多读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把知识、生活、情感体验、审美情趣都融入其中.

此三者除课堂教学重视外,更应通过课外活动来补充。如让学生组织书法小组、读书会、文学社等课外兴趣组织,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也使语文教学的生活性、实践性得以充分体现。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并不是废与立的关系,只是轻重、主次的变化。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扬弃,认真地钻研新课标课改精神,从中领悟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作者邮箱: 129liu@sina.com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篇2

在农业社会,政务信息资源的处理与传播,主要是人际传播和亲身传播基础上延展的团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相对落后的政务信息处理方式和传播技术使政务信息资源具有分散、封闭、易为传播者个人因素所影响的特点。与此种政务信息处理方式和传播技术相应的农业社会多是个人或家族集权的君主统治体制。在此类政务信息处理方式和传播技术基础之上,在此类以农业生产关系为特征的经济主导模式和政治体制之下,高效、大众、统一、快速的行政难以成为主流价值取向。

统治型政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政府行政类型,它是伴随着国家产生而形成的。统治型政府无论其政体为何种,均有威权和乾纲独断意味。统治型政府的行政理念是统而治之,政府活动是基于更好实现统治职能展开的。为了巩固政权也有人提出过诸如“民贵君轻”的见识,也包括一些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但总体上统治型行政则多体现为专制乃至极权政体。包括管理信息资源在内的诸多行政资源归统治阶层掌握,决定了统治型政府必须把不利于统治的信息流动予以排斥或边缘化以保证领袖专制。由于统治者控制各种资源和话语权,形成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臣民关系。行政阶层必须要对最高统治者负责与效忠才可获得个人发展机会,因此这种行政类型的政府多有浓重的人治色彩。漫长的农业社会在人类行政活动发展上是属于职能尚未细化的阶段,其管理职能与统治职能的分化边界是模糊的。

在农业社会,政务信息资源的处理与传播的指导方向是遵循旧制和唯上的。政务信息活动通过为统治型政权服务为其技术前提,此为最大伦理。在此类体制和传播方式之下,难以形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平等自由的行政伦理关系。在信息来源相对单一、技术相对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直接从祖宗和旧例那里习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技能和方法是基本伦理。因改变旧制或变法的成本过高,导致整个官僚群体见识、经验和技能乃至活力不足,社会进化迟缓。统治层信奉“君不密,失其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各级官员信奉“臣不密,失其身”、“圣谕一言九鼎”,唯上与沿袭旧制则是主流行政伦理取向。如此政务信息资源的处理也常与“祖宗之法不可变”、“遵循惯例”等理念发生冲突,官僚系统的大胆开拓也会被视为“忤逆”或不“为往圣继绝学”,敢于变法者更将付出高昂成本。公众无公民意识和天赋人权理念,官员以“父母官”自居,百姓乃是子民、臣民和草民,臣民社会的传统文化是“义务文化”,臣民则无独立人格,只需“臣服”。对前人的忠实和注重、对先人行政文化的继承和接受的信息活动方式,不仅成为维持农业社会漫长而稳定、落后而保守的迟滞状态的前提,而且也是造成公众盲目崇拜长者,迷信权威,维护神权、皇权和族权的伦理根源。

在政务信息传播方式上,统治型政府通过官僚制实现信息流动,规定各级行政层和将重要信息逐级上报朝廷,怠慢将获罪。从我国宋代起,邸报作为信息资源载体,其主要内容已定型,主要是统治者的诏令谕旨以及法令、政令、地方官员选拔、奏章、言官和其他官员对朝廷政务的规谏与建议等政务信息。此类名为抄报和邸报的文档,即属于有传阅范围限制的政务信息文件。分散的农民无法脱离土地,信息公开发布权和话语权由中央机构掌握。如宋代的“定本”制度就是对即将公开发布的政务信息的严格审查,只有通过了审查才能编成邸报发布给低级官员知晓。明清两代此类事务升格至皇帝亲自参与最后审定。在政务信息的发布范围方面,相对开明的唐代发行邸报,也仅限京师官吏。宋代出现的“小报”,虽屡遭查禁却从未断绝,反映了普通民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强烈需要。

2 工业社会的政务信息处理方式与行政价值取向

在工业社会,政务信息资源除是人际传播和亲身传播基础上延展的团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外,现代媒介技术能把信息资源迅速分散与聚拢。工业文明时代的主流政治体制是民主共和,而经济体制的特征多为市场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共和政治体制要求高效率的政府作为,行政活动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三大媒介来传递政治信息。这一政治、经济体制要求社会全体保持衔接和同步,还要求政府管理层拥有高效乃至标准化倾向的行政价值取向。

管理型政府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但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工业化进程迫使政府改变“守夜人”的角色。政府的职能在扩展,其行政管理职能在扩大,使管理行政模式在20世纪初上升为主导。经济上的等价交换,政治上的自由民主突破了专制统治枷锁,权力体制出现制衡。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发展引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分权管理和经济民主思想勃兴。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了因统治型权力集中形成的特权思想,民权逐步替代皇权或特权。民权替代皇权或特权使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有了形成条件。肯特·库柏(Kent Copper)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最先提出知情权,(又称“知悉权”或“了解权”)。其基本含义为“公民有权知悉、获取官方和非官方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政府则负有将非法律特别限制的一切情报、信息公开的义务”。其意即为政务公开。由于在管理型政府中,政府的统治职能弱化,因此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控制方式相对开明,效能成为首要行政价值追求。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均要求管理层在理性官僚制下遵循效率伦理。

在工业社会,政务信息资源的处理与传播的指导方向是力求把握现实和唯利的。这一时期信息处理特别是政务信息量远超农业社会。信息自由作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口号实则为其利益。与这一状态相应,政务信息传播日渐侧重对现实利益的关注。新闻界与政界关系微妙却又密切,新闻界既是政界的宣传者也是政界敌对者,有“第四权力”和“无冕之王”之称。工业社会勃兴的政党政治以及民主共和思想,把民众从沿袭旧制思维中解放出来,政党竞争活动中的信息控制,让政客意识到只有掌握那些看来是“有用”的信息并加以灵活运用,才是值得的行政价值取向。因此政务信息流动关注社会现实,形成追求效率和经济收益乃至“顾客导向式”的政务信息传播方式。

工业社会的经济活动要求产品规格型号的标准化、行业工作时间的标准化、生活方式的大众化。在政界体现在党派合法的、标准化的程序中各种理性科层制的有效运作。与此相一致的体制,方能保证资本家代言人的最大利益。资产阶级控制媒介,竭力影响政务信息传播机构与内容,体现把持信息工具的管理层利益目标。由于由官僚统治集团所主宰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信息媒体中的主导,故普通民众通过大众媒介所获信息具有趋同性,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按照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取向的行政伦理进行政务信息的宣传和运作。所谓资产阶级维护信息传播和新闻的自由,实质也是为利益群体或党派利益而维护信息传播的自由。这种注重当前、追求现实的信息活动不仅有助于维持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体制,而且也造成了工业时代人本价值观念弱等若干短视性缺陷,这种价值取向伴随着对社会远期发展和代际伦理困境,加之行政层的官僚弊端和对自然价值的漠视,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官僚制的弊端与伦理困境并寻求超越的方式。

摘要:本文对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条件下的政务信息处理方式和行政价值取向做梳理,考察行政伦理的发力的社会条件,从历史演变角度剖析传统行政伦理现代转化的历史发展逻辑,尤其是政务信息处理和传播方式随着两种行政模式的转变而相应变化的特点,探察在这个逻辑运行的背后潜藏的行政伦理规范演变的规律性。

关键词:政务信息化,行政伦理,网络行政

参考文献

[1]王亚强.韦伯官僚制在后工业社会的伦理趋向[J].甘肃理论学刊,2008,(4).

[2]张康之.寻找公共伦理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对语文教学观念转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阅读教学

这些年,为了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全国上下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春风拂向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所在的学校很多老师开始结合教改新思路,利用各种教学新模式来指导教学,我在耳闻目睹中深受启发:“要进行教育改革,首先要做到教学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观念转变的速度就是发展的速度。”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我想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

一、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改革从风雨中一路走过,在这些年中,中学语文冲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新的教学观念大量涌现。无论是提出“完美得令人遗憾”的三式三主导读法,首创锻炼学生自读能力的钱梦龙,还是十多年没改过一篇作文,由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评卷的魏书生,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都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不小看学生,不轻视学生,把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优先权主动交给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己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教学方向的引导者,把服务于学生学会能做的职责和义务留给自己。如果把教学活动比成一个电视节目的话,主演和观众都只能是学生,教师只能是其中的主持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领路人”和“教练”,而不是“代步者”和“替身”。在现实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放手不得,放心不下,上课过瘾似的唱“独角戏”,一节课“满堂灌”,而不考虑学生的特点,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使一部分学生滋生自卑和厌烦情绪,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形成惰性和依赖性,即使考试成绩再好,也是以综合素质的失落和潜在能力的被埋没作为沉重代价的。

二、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能力培养,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训练,任何时候都不能不顾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而“一刀切”,应该具体研究,在教学中突出“学”的地位、“学”的方法和“学”的效果。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错误》,这是高一上册的一首现代诗。老师进门后背起了一首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口;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让学生对这首词发表看法,由于这首词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老师也趁机加入讨论,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师生之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为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并取得好的效果做了情感上的铺垫。随后导入课题,把文章范读了一遍,然后给学生时间自由阅读,并让学生思考错误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说出哪些句子写得好,表现了什么。其中学生对错误造成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错误因女子而起,女子和“我”的交臂错过只因女子的心扉是紧掩的,或者她另有所盼,另有所期,诗人遂在交臂时错过惊艳的回眸,在女子眼中,“我”不是“归人”,而是个“过客”。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骑马走江南的“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并任凭女子如花的容颜在岁月中凋落,“我”就是女子日夜盼望的“归人”,我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然而,“我”只是“打江南走过”,并不停留,所以,错误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捉弄了女子的感情。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老师并没有生硬地说谁对谁错,而是适时引导,让这两种各有道理的见解互相参照和补充,丰富圆满了诗歌的蕴涵。最后让学生齐读这首诗,并让学生给大家朗诵自己平常所收集的优秀现当代诗歌。这堂课并不花哨,也似乎没有很特别的东西,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动活泼,老师退后,学生居前,重在启发,避开告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作文教学方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更应该坚持,因为语言能力重在养成而不是教成的,学生愈是处于主体的地位,愈会主动地去写,去读,去改。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反复讲授文章怎样构思立意,怎样布局谋篇,怎样掌握语言表达技巧,要做到什么“凤头,猪肚,豹尾”,学生便囿于固定的模式里边,这样做虽能使一部分学生取得一定效果,但却是以付出大部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被束缚换来的。

再拿批改作文来说,教师一本一本地改,辛苦倒无所谓,但对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又起了多大作用呢?教师一次次地重复着诸如“材料欠充实”“立意显肤浅”“语言表达不力”“细节描写不够到位”之类的评语,很多学生连看都没看一下。难怪叶圣陶先生深有体会地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由此,我想到把作文交给学生去改,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后,让学生互改互评,互挑毛病,互找优点,取長补短。我发现一个写字很差的学生写给别人的评语是:“你的字有点‘毛(潦草),望多加练习,写工整点。”这个学生既然在说别人,那自己的毛病能不改吗?这样通过互改作文,“甘苦自知,得失自明”,收效较老师批改要大很多。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有的教育者在强调创新的同时,忘记了传统语文教学所注重的“朗读、积累、熏陶”,把“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锤炼忘在脑后,只知道“多、快、好”的写作;忘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积淀;忘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借鉴;一味去追求标新立异。强调语文教学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任何人都需要记忆,同样,任何优秀的文化都应该传承,学诗歌应该放磁带给学生听,讲小说应该播放电影给学生看,通过画面和声音把内容作用于学生的耳膜和视网膜,也应该重视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以及对语言意境的品位。只有既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好的经验,又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的要求,不断加以创新,不断改进语文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张家璇.语文教学观念转变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06).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篇4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 其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和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同构关系, 并对自身角色、教育对象以及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交往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关 键 词 :新课程改革;教师;学生;教学观念;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已逐渐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和对教材在教学中的实施,我们感觉到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旧有的考试评价制度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在教改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有些问题还期待专家、同行能给予良策。

教学中观念与认识的转变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认识与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

(1)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使知识由被动地吸纳变为主动的吸收,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主体,满足了学生天生爱动的特点,动手动脑的能力得以锻炼,使学生遇到问题后知道怎样想和怎样做,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标准,尊重科学、尊重知 识、尊重真理;尊重和热爱生命,尊重和热爱祖国和人民,尊重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学会情感的表达与交流,以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热情高涨,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2)新课标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活动、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多,不可避免出现纪律问题,让学生总结、发表意见不可避免地出现时间紧张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安排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课上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新课程理念的应然要求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 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言: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反诸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实践领域每一次大的进展首先都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到赫尔巴特的统觉教育理论, 再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学理论, 以及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当代教学论, 教学观念不同, 以此为指导的具体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也不同。

近十几年来,伴随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开展, 教师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问题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传统教学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从深层次上看, 由于受文化传统、个体素质以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造与创新。当前, 已全面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的全新课程理念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以往, 我国基础教育的 确定性 特征十分

明显, 突出表现在有统一的内容, 统一的教材、教参, 统一的考试, 统一的标准等。相比较而言, 新课程体系的 不确定性 因素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首先,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其次,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学生观, 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再次, 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从而使新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当然, 新课程的实施能否实现上述改革目标, 归根结底还在于作为课程改革实践者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性质、内容、方法、评价等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隐含着主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根本价值取向, 对主体行为的整体过程以及行为的可能结果起着支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

可以说,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应然要求。因此, 本文拟就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师观念的应对与更新作一探讨, 以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观念转变的前提: 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纵观 20 世纪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分离成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这情况下, 所谓的课程,仅仅被理解为官方课程文件, 即制度性课程, 所谓的教学, 也主要被看作是落实 制度课程 的重要途径。于是,课程与教学就成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 课程是 专制的一方, 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成了课程的附庸, 教师的角色则只是一个执行者, 他们只有听命于课程制定者的义务, 而没有创造性进行课程改革的权利,其任务就是忠实、有效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而作为课程载体的 教材 无论对教师的 教 还是对学生的 学 均具有绝对的权威。事实上, 能否严格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去完成教学任务, 多年来也一直是我国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实质上说, 这缘于一种缄默的观念, 即知识的权威性和确定性。而这种观念恰恰是导致课程与教学的异化关系的症结所在。正因为如此, 以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 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 进而形成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 灌输主义 倾向, 形成根深蒂固的知识教育模式。

于是, 教师以 教会 学生掌握知识为使命, 学生以 学会 知识为己任, 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在新课程结构中, 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都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目标强调, 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 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换言之, 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需要。新课程理念不再将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视为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而是强调教材的 范例性 , 将其作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一种文本或中介, 并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给教学以多样的诠释角度。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不再受到教材的严格约束和控制, 教学的过程即是课程建构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变通的从未有过的自由, 它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时空和广阔而全新的研究领域,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性因素的增多, 使得教师不可能再仅仅以一个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出现, 而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创造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从实质上说, 这正是课程与教学由专制、集权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具体表现。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课程与教学必然会摆脱以往单向的线性关系, 走出僵化的机械论、控制论, 实现深层意义上的整合。

这要求教师必须克服教学的工具价值观, 不断体验并研究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相融关系, 突破以往用固定方式处理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习惯图式 , 创造性地、灵活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课程进行设计并实践。当然, 教学观念的习惯图式 一旦形成, 即具有了一定的惯性和惰性, 这会使新观念的融入变得非常困难, 甚至导致观念转变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教师对新观念从经验理性认识到理论理性的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

观念转变的关键: 师生角色的重塑与确认

由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历史继承性, 自古代 学而优则仕 的仕途化教学目的观到隋唐科举制度盛行再到今天仍具强大生命力的 应试教育观, 均是教师讲 书 , 学生背书 , 教师凭借制度力量树立起自身的权威形象。尽管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学纪中倡导的问答教学, 宋代书院采用的自学与讲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依旧闪光, 却没能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而与科举制度相适应的灌注式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却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就是师生之间交往关系的异化, 即教师作为提供知识的 权威 和工具而存在, 学生则以知识的 容器 而存在, 教学过程在 我 它 甚至是 物 物 之间不人道地进行着。长期以来, 教师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似乎只有按照某种固定的程式, 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有效进行。于是, 教师垄断了整 个课堂教学, 他们执著地追求教学的规范性和模式化, 遵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精心备课, 严格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则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将教学进行到底, 即便是其中穿插了一些师生问答或启发式教学, 也只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的形式。结果则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被逐渐销蚀, 教师的教也没有了创造性可言, 师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都无从发挥, 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课堂变得沉闷、乏味, 缺乏意义的显现。在新课程背景下,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转变。为此, 教师必须要从新的视角、从理性层面去定位学生并重塑自我。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

一、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

一、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使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主要以下几个特征:

1.主动性

2.合作性

3.体验性

4.问题性

二、新的学习方式的类型

所用的新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2.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三、课改实施中问题解决的对策

(1)多交流,促发展。

教育局教研室举办课改培训活动,优质课评选,示范课展示,流活动,使教师从主观上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学有所依,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新的教法优势整合、互补。

(2)立足校本,推进改革

1、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新课标实施中,一是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培训,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掌握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政策,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保证。

2、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改革进行

课程改革也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在课改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校本研究以学科研究为主体,研究内容可包括教材使用和开发,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实旋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研究方式可以是个案研究或专题研究。

3、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师生发展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基于学校本身自主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它既可以弥补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过于宏观、无法照顾到学校的实际缺陷。又给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评价过程中。也会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可开发特色课程(家长学校:计算机信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设置活动课程: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挖崛隐性课程: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教育,教师表率作用,校园文化熏陶,团队精神培养等),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立体、灵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有利 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能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能够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及学习方式转变

院系: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育学

学号:1010314077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篇5

中共祁阳县委党校

张选旗

认真实践运用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课题和庄严使命,是我们把握“三农”工作规律的“金钥匙”。运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快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以科技含量为主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使中国农业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农业迈进,尽快完成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型。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加速推进

(一)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神要求加速推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要求。随着实践的深入,农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发展不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为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彻底突破“小农”思想的禁锢,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尽快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绩要求加速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以人为本的现实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加快农业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体系发育完善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镇,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不断变化,这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土地和加速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机遇,将有利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壮大板块基地规模,突破行政区划和地域界限,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格局,把特色优势、规模优势转变成市场竞争优势。

(四)用和谐发展、全面进步要求加速推进。和谐发展、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加快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设集中连片的专业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强大龙头企业(合作社),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走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提高基地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振农民积极投身农业的信心,达到城乡差距缩小和农村居民生活状况改善的目的,从而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用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推进。又好又快、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因时、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根据各地特点,以项目引导、协议共建、产业服务为手段,逐步扩大基地规模;根据市场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农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着力培植龙头、创建品牌,促进农业上档升级;根据各级政府的农业投入能力状况,筹措建设资金,避免经济发展畸重畸轻,确保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长时期内既能又好又快发展,又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遵循的原则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市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立足我市的实际情况,遵循五大原则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逐步实现强农富民兴市的宏伟目标。

(一)充分利用资源原则。永州所处地理位置属温、热带结合部,加之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亚热带气温条件,既具阳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南部六县素有“天然大棚”之称。在种植业方面,大力发展粮油、果蔬、畜禽、竹木、药材五大产业集群,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水稻、生猪、烤烟、速生工业原料林、油茶和药材等主导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冷水滩的西瓜,新田、江华、蓝山的外销蔬菜,道县的脐橙,江永的香柚,金洞的茶叶,回龙圩的柑桔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养殖业方面,各地在巩固提升生猪等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牛、羊、灰鹅等草食动物和名优水产品生产。通过改良品种,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加强疫情防控,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速推进板块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发挥比较优势原则。人多地少是湖北的基本省情。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多的优势,在扩大内需、满足国内省内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通过发展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企业。要重点支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的生产,培育其规模、质量、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彰显特色优势农业。要着力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合理分工,相互协作,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农业优势互补。

(三)集中规模推进原则。集中规模推进就是要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土地置换集并,统一开发,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和加工园区,引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促成生产条件相似的地区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生产基地连接和标准化生产,形成大板块经济区和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县区围绕某一农业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业专业大县和农产品加工强县建设。

(四)质量效益优先原则。质量是板块基地的生命,效益是产业化经营的灵魂。在智力保证上,要制定完善培养、吸引农业人才的政策,创造农村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农业规模经营者、农户和职业农民的培训,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靠科技教育进步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在生产组织上,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提高优良品种的集中度,建设引领现代农业的精品园区、设施园区和生态园区,提升种养业生态环保功能。尽可能避免“谷贱伤农”、“猪贱伤农”等类事件的循环发生,使农产品价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并保持适度增长,使农业劳动者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

(五)维护农业生态安全原则。农业生态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包括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业环境、保护种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保障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等内容。维护生态安全,是“三农”建设应有的内涵要求,它意味着“三农”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不能以过度占用农业资源以及破坏植被、污染侵蚀水源、土壤、大气等为代价,必须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产出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要保护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要保护森林,开展森林资源监测;要保护其他的农业资源,包括大气、湿地、动植物物种等。

三、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从目前情况看,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仍需坚定实施人才强农、科教兴农、产业富农战略,着力做好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工作。为此,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按现代农业新内涵要求构建有我市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手段是集约化,模式是产业化。现代农业是个动态概念,是农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功能和定位亦在不断丰富之中。几千年形成的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到现在发展为“大农业”。所谓“大农业”,就不仅是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产后。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种子等的生产,产后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实际上贯穿了一二三产业。二产,如农产品加工、农机制造等;三产,如“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物流业等。讲农业只是一产业,已不符合发展了的现实情况。尽管官方统计口径没有调整,仍按传统方法计量农业,但这种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的商品农业,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和前些年计划经济的农业,确实有着根本的区别。要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和资源特点,构建有永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也就是“板块基地+板块经济+产业化经营”或“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服务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体化高效产业链。

(二)让农业发展建立在牢固服务基础之上。按自然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农业发展规律要求抓农业发展,求农业进步,把为“三农”发展服务的“三大体系”打牢固。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精心谋划全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三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一个一个地部署落实,一个一个的拿下,使功能健全的“三大体系”网络有效服务覆盖到每一个乡村、农户、农产品市场及其加工企业。

(三)形成科学的农业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委、政府只设置一个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行使“三农”工作综合协调和行政管理职能,避免政出多门,降低行政成本。

(四)设立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设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奖,每年奖励一次,重点奖励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及产业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研究人员和农民科技专家。对贡献特别重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给予突出贡献奖,由市委、市政府颁发重奖。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篇6

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府 县长

立克幸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繁荣县域经济、构建和谐峨边具有深远意义。

一、初步成效

(一)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全面上扬,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03年为71840万元,2007年为164421万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3.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3年为3165万元,2007年达到10501万元,年均增长34.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实现利润2003年为522元,2007年为932元,年均增长15.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年为28409万元,2007年为52663万元,已有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3年为73247万元,2007年达到89119万元,年均增长5.23%。

(二)经济能耗强度稳步降低。万元GDP综合能耗逐年下降,2006年为2.16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了2.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006年为3.95吨标准煤,2007年为3.66吨标准煤,下降7.3%。

(三)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加大科技工作投入力度,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速,2003年至2007年完成科技重点项目139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从2003年的40%提高到2007年的44%,我县被列为省级科技工作试点县。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县属民族山区县,工业发展相对较快,农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三次产业比例失衡。2003年三次产业占GDP中比重为18.9:51.3:29.8,2007年为18.4:58.7:22.9,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7.4个百分点,呈现明显的工业化特征,第三产业不升反降,这与我县“旅游兴县”战略极不相称。

(二)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而近年我县科技进步贡献率仅达40%左右,远小于集约型增长方式50%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处于准集约型发展初期。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资金紧缺,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低,名优产品少,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设施滞后,资源产品、初级产品及工艺落后的产品占主体地位,企业提升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资源要素依赖性强。我县工业以能源、高载能、矿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属资源开发型和速度效益型,这一经济格局决定了经济快速增长必须靠企业产品量的扩张和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来支撑。2003年—2007年五年间,全县共增加建设用地1394.2亩,GDP增长100万元需建设用地1.51亩。2007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99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达9465度。这些指标近年呈上升趋势,充分表明资源要素对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强。

(四)节能减排压力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达3.66吨标煤;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460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69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586979万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27950吨,各项指标均远远高于发达地区,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五)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受历史和地理因素影响,我县开放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弱。2007年,实际引进外资110万美元、到位市外资金2.06亿元、地方外贸出口140万美元。与发达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程度低,开放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三、对策与思考

(一)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实现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重视要素投入和数量增长,更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结构优化中提高质量和效益。一要着力提升工业实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立足资源、科学发展、壮大支柱”的思路,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狠抓节能减排,探索循环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实效;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整体竞争力,切实解决工业科技含量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项目少的问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明达集团、林河集团、东森集团等支柱企业,培育壮大黑竹沟集团绿色食品公司、五旺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工业集约化发展。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培育能源、冶金、化工等支柱产业,全面完成官料河流域水电开发,建设乐山能源基地县。探索循环发展,延伸和拓展磷化工、硅化工、稀土加工、铁合金“四大产业”链条,打造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形成乐山稀土材料增长极。“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到201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2亿元,工业企业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年产值20亿元重点企业2户、10—20亿元企业1户、5—10亿元企业4户、1—5亿元企业5户。二要着力提升三产比重。深入推进“旅游兴县”战略,坚持“自主开发与招商引资并重,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打造旅游文化精品”的思路,借助对外开放,用好互联网、电视广播等载体,积极宣传造势,提高知名度,在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和招商引资、深度开发上求突破。坚持文旅互动,加快彝族特色文化建设,着力将勒乌乡打造成“彝族歌舞之乡”,将黑竹沟镇打造成彝族特色旅游镇。用好“甘嫫阿妞”品牌,在黑竹沟景区、黑竹沟镇、县城营造独具峨边特色的彝族文化氛围;在旅游公路沿线的彝族移民新村,建设特色鲜明的彝族农家乐,丰富黑竹沟景区的旅游文化内涵。通过对黑竹沟的深度开发,打造乐山大佛—峨眉山—黑竹沟黄金旅游热线,融入乐山国际旅游经济带,实现峨边旅游业质的飞跃。在黑竹沟旅游开发的带动下,促进吃、住、行、购、娱等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提升第三产业发展质量。

(二)在推进科技进步上实现突破。经济集约增长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一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实施院地合作工程,增进地方与科研机构相互了解,有目的地引进技术,并不断消化利用;建立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二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鼓励支持企业使用先进设备和低耗高效的生产技术、工艺,降低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增长由投入量扩张向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提高转变。三要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制订更加实惠的人才政策,创造更好的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同时从源头抓起,认真抓好教育,既抓好普通教育,又要抓好职业教育,努力培养地方实用性技术人才。力争到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三)在节能减排上实现突破。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清洁发展、节约发展是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一要健全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节能减排。在节能上,加大《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严格执行我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整体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引导和监管,推动节能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在减排上,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将排污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执行环境“三同时”、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等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推进减排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一律关停;对超标排污的,采取坚决措施进行治理;对通过治理又反弹的,加大力度进行处罚;对达标排放,但排污量大、总量超限、环境影响大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再治理。节能和减排工作要全面落实领导挂联责任制和部门工作责任制,实行“一套班子、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将工作目标纳入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二是要完善设施设备,用技术加强节能减排。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降低高耗能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企业,引导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十一五”期间,力争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降低4.5%;到2010年,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在1500吨以内,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120吨以内,大渡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Ⅲ类标准。

(四)在资源要素集约利用上实现突破。集约利用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走内涵发展之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一要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土地资源方面,坚持“严管土地、依法用地、保障供地”的原则,进一步盘活土地存量,对闲置土地进行全盘清理储备,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开发利用;完善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开辟“绿色通道”,指导重大项目科学选址、集约利用。能源方面,抓好县电网建设,整合电力资源,完成红星110KV变电站、红叶—杨村110kV输变电线路、农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增强县域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和协调性,保障企业用电需求,提高电力利用效能。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构建以企业、园区、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循环经济发展平台。企业层面,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培育一批循环型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物质和能源的使用量;区域层面,建设循环型工业园区,加快生态化改造,促进区域内不同企业间形成资源共享、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构筑区域循环经济;城市层面,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推进社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建设循环型和节约型城市。

(五)在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仅靠自身发展远远不够,必须有增量资金注入和新项目的引进。要把提升利用外资水平作为推进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引导企业向更宽领域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招商引资。将优势资源、优势项目、优势产品作为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抓好招商,围绕产业发展导向配置土地资源;依托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等资源储备项目,“筑巢引凤”,催生项目;加强项目包装推介,围绕大项目、大企业抓好招商,利用外来资金嫁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强化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形成政府与市场、企业与社会共同推动的新格局,必须提供“四种保障”:

一是提供环境保障。深入分析、广泛宣传我县发展面临的机遇,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认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将工作重心放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大力开展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营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环境。

二是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推动行政方式创新。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发展,尽快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民间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大力发展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基本功能。积极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用经济杠杆加强污染治理。

三是提供政策保障。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制定全县产业导向目录,明确鼓励、支持和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制定并实施严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利用经济手段,辅以行政手段,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发展,扶持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改变要素配置方式,将有限的资源要素向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配置,鼓励企业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整合各类资源,重点支持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项目。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重要性 巧设问题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81-02

在数学教学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教师总习惯于借鉴一段众所周知的经验,再依样画葫芦、照本宣科的循环往复,把知识的线索拴附于单纯的讲授,拒绝学生过程的参与,丝毫不关心学生的听课感受。因为这样既可节约备课的时间,又可顺利的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的做法首先是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也伤害了数学本身的张力。当学生的个性特征、获取知识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的今天,数学的教学方式也理应由静态的单向延散蜕变为动态的互动阐释。

一、数学的丰富内蕴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老师当注重阐释数学的无处不在,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感受数学之美,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抛开呆板的知识接收方式用最原始的感官去享受知识的熏染,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以此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数学从来就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它起源于我们的生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各个场景里,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拓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数学的不可或缺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语文,而自然科学的基础则是数学。而在数学这个大学科中,基础数学,或称之为小学数学无疑又是重中之重,此类数学比之其他数学,是最为简易也是最贴近生活的,同样,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

《数学也趣味》一书中提到“人类对数的意识起源于人类对一一对应关系的直觉”, “当原始人发现有两只狼同时逼近时,他在惊呼的同时可能会不自觉地伸出两个手指将这一坏消息传达给他的同伴。”[1]利用手指的传达表示1到5,便成了“数”最初的来源。人类早期的计数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结绳记数法,比如堆石记数、手指记数和划痕记数等方法。其中,手指记数是最为人们常用的,最简单实用的一种,这种方法也作为遗传基因被人类永恒的传承了下来。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除开记数外,有些数字还被赋予深意,比如说1,1代表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被看做是万物的开端。还比如说3,3在古代往往不是只代表确数“3”,而是一种泛指,代“多”,《老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是如此。还有8,“8”八卦也,因为它与“发”谐音,所以也格外受到中国人的喜爱。除此以外,在很多成语当中也包括数字,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上八下等等。数字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过其作为计量的意义,我们在不断地把数字的抽象含义形象化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字的热爱就会滋生,充分领略数学之美,感受“在人类社会中,数是一种独特、但又最富于神秘性的特殊的语言。”[2]

二、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改进的必要性

尽管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数学很重要,但现今社会对数学的关注,甚至数学老师对数学美感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老套,久而久之便让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不可否认,将来能在数学这一领域做出成绩来的人比之社会大众无疑是少之又少的,我们也不是需要人人都成为像华罗庚一样的数学家,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天才,但是如果让更多人对数学产生兴趣,无疑可以启发民智,提高大众综合素质并最终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小学数学是人类普遍开始接受系统的数学学习之始。可当下我们的数学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一是数学教学模式没有与时俱进,题目还是‘老三套,学生对题目无法产生共鸣,学习积极性下降;二是无法将数学运用与实际,使得数学与生活‘脱轨,容易让学生产生‘我学数学没有用的感想。”[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解决我们小学数学所面临的“危机”,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着手。当然培养兴趣说起来简单,但论起实际操作来,却是让人有些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与时俱进,运用发散性思维不拘泥在一个点上,就像我们提倡学习数学可以启迪民智一样。我们要明确我们学数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数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所以培养兴趣的核心点应该从生活中去寻觅。

同时,想要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除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外,重中之重在于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为了思考答案,如果人不思考也就不会迷惑,不提出问题也就不会思考答案,也就不会有“解密”一说。相对的如果没有将解答出来的答案运用于实践,科技就不会发展,社会也就不会进步。巧妙设计的问题的最大的质感在于凸显了教学的诗意和扩大了教学的内涵,让广大学生也拥有参与的快感从而形成思维的敏感。只有打破传统教学的木讷,把课堂还原给互动的师生方能让知识洗刷我们蒙尘的性灵,让教学成为充满智慧、活力、乐趣和创造无限可能的阵地。

三、通过巧设问题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缺少教学技巧的介入,答问和释疑的课堂效率绝对会大打折扣。那么该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呢?关于教学技巧不同学科门类有不同实践方法,但“问”却具有普遍的想通性。學生知识的获得不仅仅参考眼睛和思想,还顾及到了唇齿,借由提问来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转移我们审视的目光。

“所以作为一堂完美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善于提问,敢于提问,要学会在问与答的简单循环中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让知识具备更广阔的延展性。”[4]对于提问,与其说它是书本的物性和人性之间互动的纽带,不如说它是理论和思想进化的平台。借由问题的提出和随之而来的求解过程,问题的施者和受者都获得涅槃般的突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由单向的内容提供精神,变为双向的交互充实。

那么对于小孩子而言,什么样的问题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当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对一个小学生而言,其相对狭小的生活圈子往往使他们感兴趣的对象比较集中,诸如卡通片,诸如玩具,诸如食物,诸如自己的亲人等等。如果我们出的数学题能紧紧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对象,至少会引起学生的读题兴趣,继而产生解答的冲动。

例如围绕食物我们可以出这样的一个数学题:每天上学,小明都有零花钱是2元,一周上5天课,如果小明将这一周的零花钱都攒着周末买零食,那他一周有多少元零花钱?如果一包辣条是5角钱,一包牛肉粒是2元钱,一排爽歪歪是7元钱,请问在各买一样的情况下,小明一周要花多少元零花钱?还能剩多少零花钱?(5角=0.5元)

例如针对孩子们喜欢看的卡通片我们可以出这样的数学题:猪猪侠为了救迷糊老师一天之内要打败20个坏人,吃饭睡觉用了8个小时,请问猪猪侠平均多少小时打败一个坏人才能救出迷糊老师?如果他一天只能打败16个坏人,那么按一周七天算,他能打败多少个坏人?平均几个小时打败一个坏人?

其实这些题目其实和我们以前的那些题目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但因为它换了一个外壳,可能就可以给与人们不一样的感受。这就好比我们给手机换个手机壳,我们或许就可以收获一种不一样的心情。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在出题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就如同纳皮尔的那句名言“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一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的快乐。

数学教学是门艺术,广大数学老师只有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才能与时俱进,根据学生主体的变化,在民主、平等的教学语境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探究、合作、创造,并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也趣味》;黄儒经著;东方出版社; 2005年.

[2]《数学也疯狂》;洋洋兔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不足与改进》;《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28期.

上一篇:市南提振干部精气神下一篇:诵读让诗歌诗情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