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

2024-08-29

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共12篇)

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1

新课标的实行, 带给教育很大的冲击, 首先是教育观念起了变化, 从以学生发展为目出发, 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学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认识教师较色的转变

不同性质的职业, 使其从业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的职业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样化, 而且教师的角色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师的一般角色中, 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但是在新课标下, 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起了变化, 又增加了新的角色: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最具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从知识的传递者到激发学生的指导者, 是引路人, 要加强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再次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全身心地置身于教学中, 对自身进行反思, 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认识教学规律, 把握新变化, 分析新问题, 探索新规律。教师除了所担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各方面的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传播, 学生获得的各种信息也会在学校和课堂中反映出来, 再就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也要求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又要涉猎各学科的知识, 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也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作为老师, 树立起现代职业修养意识, 努力提升自身职业修养, 是时代的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因为它既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增加成功的机会, 又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风气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也要认真学习, 掌握更多的科学理论, 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让学生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以及为了世界和平我们怎么做?引导他们辩证地看问题,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在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变化还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课上是师生, 课下是朋友。教师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上要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下教师要热爱学生, 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师生之间有了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语言, 才能为共同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我作为一名老师, 在教学中积极与学生处理好关系, 调动学生由衷地展现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 对有困难的学生, 从生活中关心他们, 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凭着一颗良心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民主, 平等的情感也得到升华。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进行的统一活动体系, 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边关系。以往上课只是单纯传授文化知识, 认为这样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而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我们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方面, 更没有深刻理解到学生身心发展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习得是互为因果的。在新课标下, 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只是注重教而忽视学生的感受, 现在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在上中国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时, 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以后, 来讨论问题, 自己解决。

师: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答 (同时展示资料)

师: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生: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

师:如果没有遇到大雨, 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实际上这个问题有的说不会, 有的说会, 学生讨论后让每一组的代表说一下观点, 然后教师再分析指出: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这一节课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步分析, 层层深入, 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最根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在教学过程中, 具体表现就是要求教师按照社会的要求, 反映社会需要的教育目标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而成功的教学活动, 也必须由教师来设计、组织和实施,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是其他任何因素不能代替的, 教师一般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 所以,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发挥着传递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在新课标下, 确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说明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积极主动的主体意识, 学生与成人有不同的身心特点, 有着他们的特殊需要和独立的发展方式, 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 对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过程空前加快, 知识量急剧增长, 现在光在学校里学到的有限知识, 不足以应付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必须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发展智力,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发现, 发明和创新的历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注重“教”的过程和方法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认识不够。现行课标要求教师在关注“教”的同时, 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学生学习过程因人而异, 效果差别也很大,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 也要向学生传授怎样才是学好历史课程的基本方法, 具体哪些基本能力和技能, 培养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历史教育根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 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 使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得到开发。

在“苏联解体”这课学完以后, 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在这节课上, 学生们积极发言, 气氛热烈, 培养了学生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及反应能力, 让学生能认识到政治家各有各的思维, 当权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政治走向。

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有关历史阶段的现象做出积极主动和自觉反应的意识, 也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联系, 创新思维得到锻炼, 这样的课堂是很明显的,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习惯,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形成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在新课标下, 教材改变了以往的偏难、偏旧的面貌。现在有价值的东西多了, 所以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更多的空间, 以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要充分把握好在课堂中“学为主体, 以学生为本, 还课堂给学生”, 构建一种和谐的、自主的教学形式, 以获得更大的成果。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以人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在新课标下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观念, 而历史教学的观念随着形势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教师角色的变化, 从以前的传统的传授者变成现在的多角色。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 课堂教学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以学生为本, 还课堂给学生。构建一种和谐的、自主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角色,学生主体,创新能力,教学艺术

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2

我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的学习及在教学工作中的切身感受,深深体会到教育教学工作要敢于改革、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其根本在于转变观念。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提:

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协调好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从而引入正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爱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乐意学习。作为一名老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总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改效果,促进新课改的发展。二是要结合实际,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我们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满怀信心地追求进步,追求成功。要充分认识每一名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要育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有着一种良好的态度,乐意学。

三是要立足课堂,真抓实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课堂改革上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改革过去的“满堂灌”,采取“先学后教”,学生是主体,是

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导演,是教练。注重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其核心就在于人人都能学好,人人都能学会学习。渗透自主精神,不仅预习在先,上课时往往经教师数语点拨,学生们就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教师教也是后教,依然主要是引导学生们自己教自己,学会的教尚未学会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革新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课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对于学困生,可指导他们预习,为他们扫清新课程中的障碍。

这仅仅是我的一点体会。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王锦玉

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3

关键词:交往互动;教学情境;教育智慧;多种史观

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旧的历史课堂普遍存在模式化、静态化等弊端,这严重窒息了历史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本文立足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依据个人的一些教学尝试,略述管见。

一、历史课堂应是交往与互动的和谐课堂

教学是一种以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实践过程,理想的教学过程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谐动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中,只有充分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尊、互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激发教学潜能,才能实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教学效果。人们总是把教师的课堂行为类比为舞台的表演艺术,把课堂比作表演舞台。因此,历史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的表演,更要关注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程度、方式、水平与成效。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能力

当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来源多元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形成不断求知的习惯,这无疑是时代发展对历史教学的客观要求。如,在“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这一问题教学的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扮演成一国之君的宋太祖,思考自己的统治正面临哪些严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思考回答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探求欲望,他们在新旧知识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既找出了自唐宋以来割据混战的原因,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学,既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情感体验,又使学生学会了运用史论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历史课堂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及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流变状态的活动,面对个性鲜明、富有朝气的学生,它要求教师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这就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教师不仅能根据不同的情形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善于抓住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更要在依据对课堂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的基础上,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以生为本”,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与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观念要新、知识要新、方法要新、思维要活。唯有如此,历史课堂才会显示出生机与活力。

四、运用多种史观进行思维发散训练

历史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认识的启迪和智慧的提升,形成创造性学习能力,适时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将达到振奋人心的效果。如: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亚非拉国家的影响的分析,可以用马克思的辩证法观点来分析,即:具有双重性作用、破坏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还可以用生产力的观点来分析:客观上为亚非拉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新思想,冲击了当地落后的旧制度等。这必然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宽广而又精彩的领域,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积累中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使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可谓景象万千,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的是不断地探求与实践。

新课改下历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4

目前的历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挑战, 莫过于对传统旧角色和旧观念的挑战。因此, 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 这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就中学历史课如何创新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互换师生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教育理念也认为, 课程教学不仅要看“教”, 而且要看“学”, 看“学”的中心就是“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可以使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 使学生学得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 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在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 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 这时候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更为主动, 这可以让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持点在这种主动的探究学习中激活, 也可让学生“从做中学”, 通过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寻找、阅读或运用, 图表的制作, 角色的扮演等手段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 使整个学习充满吸引力, 充满探索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换观念, 加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历史教师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种方法让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逐步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的过程, 更是师生彼此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交往对话成为课堂上师生间的重要链接。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参与,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的甘甜。交往还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所以, 在新课程中, 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 而是应该从教学的“权威宝座上走下来, 与学生融为一体, 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一起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做学生的学友”, 在激烈的争论中做“裁判”,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三、尊重学生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 应给学生的成长引路, 给学生的人生导向,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该多一些爱心, 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 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教育家的。笔者以为, 这不仅仅是作为历史教师应该转变的教学观, 而且还应该成为所有教育者的教学观。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性学习

实施新课标, 历史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 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所谓研究型教师, 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应具有敏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

历史教师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反思, 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对历史教学活动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 并及时加以总结。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再思考—再探索—再总结”的良性循环过程, 不断总结和探索历史教学问题, 逐步形成理论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 还应关注著名史学家的学术论文和教学经验及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 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篇5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经过一系列的研读,我们组的四位教师在科学目标的制定上有了比较统一的方向,即:情感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而结合我园大班幼儿历经三年的科学小实验,我们教师的观念也在转变,从原有的以科学知识为重心向以科学方法为重心转轨。而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即――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和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为了使幼儿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很好的生存,就必须使他们掌握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也发现在她们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过程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并要以物质材料为中介和支柱。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让幼儿亲历和体验探求未知和技术设计的过程来发展幼儿这两方的能力。首先是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

对幼儿来说,科学思维的第一步使用感官和探究周围环境,逐渐使他们对使用工具发生兴趣,并体验到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究事物的细节。科学思维的第二步就是针对观察和探索时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用已经观察到的特定事物和有关现象,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推理,作出猜想和预测。而通过实验来证实预测是否正确,这也是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原来的预想可能得到支持和证实,也可能被推翻。再通过解释与交流用观察和信息建构合理解释的能力。把事实和探究过程描述和表达出来,有助于幼儿澄清和明晰各种关系,有助于养成“思考事物关系所在”的习惯,这个习惯比只是收集数据又前进了一步――沿着建立概念的道路前进了一步。这是科学家们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目标。

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6

关键词: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

教师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为先导,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取向

反思我们以往的历史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是满堂灌,教师真正成了“讲师”,学生成了“听客”,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积极的思维。不断提升教育过程中人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它反映在四个方面: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与教育是否得法以及学生学习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把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看成是同等重要、同等光荣、同样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就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二、生活、世界——科学与人文交融的课程观

历史学科实践性、时代性与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曾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新课程改革及时地提出“教科书不等于课程,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的新理念。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也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教学内容也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可以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让师生共同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世界,让教师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

会生存、学会做人。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出色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且能够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交往、互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传统的教学观,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了死的教条,把学习简单地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异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力求把教材承载的知识结论准确地传给学生,学生则认真地听老师讲,并把老师所讲的内容知识记下来,花工夫、做练习记住,考试时再复现出来。而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活动设计,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式学习、自我调节性学习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特点。作为历史课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构建新型的教学观,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四、指导者、研究者、合作者——角色重新定位中的师生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历史教师的专业化特征不明显,加之历史课程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特殊的地位、功能和价值,所以不少历史教师的角色意识模糊不清。教师应及时调整和转变自身角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知识的动态生成者。突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创造性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生命活动。

其次,教师应该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教师作为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已不合时宜。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有科学教育观、会自我教育、善于合作的探索者,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合作,共同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

最后,教师应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并增强合作攻关意识。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課程发展是人的发展。课程改革应给教师赋权增能,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教改活动,真正地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促使教师的角色由改革的旁观者、课程的执行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改革的参与者、课程的设计者和行动研究者。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前提,而将新型的教育观念内化为自觉教育行为,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如何直面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勇于变革旧理念和旧模式,接受并实践新课程,这需要勇气和决心,需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7

一、从“授之以鱼”转变成“授之以渔”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将重心放在了历史知识层面上的讲解, 提出要让学生建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等, 将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理解某一时期的某些现象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工作。总体来说,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里, 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是教学的关键, 自然教学活动也都围绕着“传授”和“掌握”进行。而在新课改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中历史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几点变化, 笔者将在下文中主要介绍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发生的几点转变。首先, 在课程目标方面进行了改革, 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过程与方法的融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三部分, 并且特别强调了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的重要性, 提出了总结、思考、实践等过程性的学习方法, 并提倡要注重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次就是将传统的思想教育转变成了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的树立。以往的教育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 新课程改革后, 高中历史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将单纯的历史教育拓展成对学生个人发展教育的手段;最后就是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清晰。高中历史教师根据实际的课程安排针对每部分学习内容都制定了学习目标, 且表达清晰、具体,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从“连续性、系统性”转变成“有针对性、典型性”

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都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的, 都是依据从古至今的顺序对各个阶段、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的,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调历史学习及教学的连续性及系统性。然而, 这种编排方式也具有其固有的缺点, 比如, 这一体系过于偏重政治史, 却忽略了其与经济史、社会生活史等的结合, 不仅如此, 繁多复杂的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只限于表面层次, 无暇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情况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对历史教材的编排进行精心设计, 将历史学习内容分成了选修和必须两个部分。选修中包括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 并且在每个教学部分中都添加了若干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历史专题以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 又将重大历史史实进行深层次的划分, 以模块与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在课本上, 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满足教师教学习惯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在强调了重点内容、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强化学生对历史多元性特点的认知程度, 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而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

三、从“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转变成“评价内容多样化、综合化”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考核还是学校评估、教师测评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依据, 而忽略了对学生品德、智育、能力及素质的考察, 这种评价方式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 忽略了学生能力培养和品德养成的评估, 进而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要求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 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价值观等的养成教育, 以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方式多样化、综合化, 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的历史成绩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 要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养成, 如团队合作能力、道德品质、创新意识等。不仅如此, 还要将量化评价方式与性质评价方式相结合, 使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开放。最后就是要将评价主体从教师拓展为学生、家长等,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

四、小结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观念转变问题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高中历史教学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并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我国高中历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已经成为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内容。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 又要清晰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奋斗在高中历史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齐心协力、恪尽职守, 不断完善自己, 争取探究出更多、更好的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方法, 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我坚信, 天道酬勤, 只要我们高中历史教师甘于奉献, 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 斗志昂扬, 一定会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今天,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教育要求, 转变教学观念迫在眉睫。本文针对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状况进行了探究, 望与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分享教学观念转变过程中取得的喜人成绩, 并希望可以推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思路[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8 (07) .

[2].曹丞, 王文静.基于社会情境的共创性暑期课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9) .

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8

一、改变传统观念, 把握新课程的性质, 提高自身学术修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确实改变传统观念, 注意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 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 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历史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中外, 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 学生一定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其健康人格

高中历史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 而且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基本上是处在为应试而学的被动状态,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此, 一方面,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其中更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人类经验”, 是一门对学生的人生道路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文学科。

另一方面, 我们要通过精选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

三、科学处理新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 构建合理教学体系

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 解析其内在联系,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历史新课程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 在知识的处理上较为灵活, 选择性较为明显。但这种课程体系跳跃性大, 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 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必要时为高中学生“补课”, 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可以对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整合处理, 这样既能加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理解, 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完整, 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比如, 可将必修 (Ⅰ) 中第六单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必修 (Ⅱ) 中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 (Ⅲ) 中的第三、四单元有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综合起来考虑和设计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 优化教学内容。新教材虽然结构严谨、观点新颖, 学术性强, 但客观上存在难度较大, 容量较大的现象。加上各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更加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可根据《标准》要求和教学实际,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 可删、可补、可改, 确定那些既有利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又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还有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强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如: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将这些学习方式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 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学习, 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9

一、接受师生平等地位

“交往”是教学活动的本质, 教学就是“交往”的过程, 是对话的活动, 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过程。“交往”即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活动。所以, “交往”意味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因此, 只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交往”。“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从古至今教师所扮演的单纯的教师角色。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的提出, 大大改变了以往存在的“我讲你听, 我问你答, 我出题你做题”的被动学习局面, 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 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时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 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

二、学会尊重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各种新观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 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知识体系。另外, 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别差异, 允许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在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 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你还想说点什么吗在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时, 我们可以说:想听听老师的不同意见吗现在社会所认可的是这样……。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 我们可以说:欢迎老师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 “商量”的口气, 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体验以人为本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一方面让他们在反思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进一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据此采取有效措施改进自己的学习, 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是人, 更是处于发展、成长中的人, 更是秉性各异、千姿百态的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当主体看, 更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 尤其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阶段不平衡性和侧面不平衡性。只有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对学生的要求才有可能更切实际。虽然教育是有共同目标的, 但对待每个学生却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 这好比园丁对待花草树木, 总体上肯定是要让它们都茁壮、茂盛, 但绝不是要它们都参天, 或者都芬芳, 而是个性化地要求、个性化地培育, 最终才有了姹紫嫣红的丰富之美和勃勃生机。

四、思维开放活跃

课堂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观基础之上, 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 事事处处先从学生角度考虑。有了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有了对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才会有融融的氛围, 才能实现从“用学生配教材”到“用教材教学生”, 再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一切可能的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飞跃。让每位学生都能被认为是一株别有韵致的花草、一个他人不可比拟和替代的生命世界, 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关爱和帮助, 生命的姿彩都能得到展示, 鲜活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 创新的思维都能得到培养;而每位教师的教学也是手法别致多样, 无论仪态、语言, 还是板书、奖罚, 都富有自然而至的艺术性, 特色纷呈, 淳朴实用, 并因此而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课堂教学更加生机盎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在“用中学”, 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五、注重实践

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就学生而言, 总是在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 以一定的职业作为归宿。因此, 从一定程度上讲, 所有学校教育都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当人拥有一定的职业之后, 在学校里习得的知识、技能或是道德就变成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 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是教育作用。同时, 德育不是一门课程, 作为一个整体教育, 它涵盖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德育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信不信。因此, 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是每一个学生的现实需要。 从人生历程而言, 无论是做什么工作, 生命的意义就是一个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不同之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体验, 就是生命的价值。因此, 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有尽可能多的经历, 有尽可能多的体验, 有尽可能多的“会做”。

谈职教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10

一、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 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 以分数论英雄, 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 考什么就学什么, 不考就不教, 不考就不学, 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 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 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 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 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 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 在其萌芽状态期间, 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 在分数的标尺面前, 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 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 中外历史千百次地告诉我们, 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 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人, 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 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 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职教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1、职教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寻找欠缺, 改进教育方式。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 但不能相互替代。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 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 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现在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 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 思维单一、未谙世事的他们, 一旦进入校门, 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 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甚至发生逃学等不良现象。作为教育者, 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 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 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 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 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 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2、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努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 可以从开设活动课、选修课、劳技课等课程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动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内容更新周期较短, 有利于因材施教,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 发展个性特长, 提高整体素质。除此以外,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也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 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青年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保证。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一些问题, 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 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 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没有激情, 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 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与能力, 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引起人们的深思, 从而引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讨论, 并达成共识。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职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 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 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 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 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才能有效地帮助职教生克服“浮躁”、“疑惑”、“颓然”等心态。

4、做名副其实的实践指导教师, 做一名合格的职教教师。

作为一名职教教师, 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而对于所教专业的生产实际过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无法担当起实践指导教师的重任的。职教培养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材。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 服务社会, 创造财富和赖以生存的自我本钱;也是职教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 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具有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职教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 提高自身素质, 就要担负起重任, 就要端正教育方向, 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11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带来观念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被束缚在狭小的课堂内,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主动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其主动性、创造性必然受到极大的压制;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难免简单、呆板。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全方位的介入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教育者这个要素,即教师的冲击尤为明显。现在教师基本上处于传统模式到信息化模式的过渡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处于绝对主动地位的教师,尤其应该在教学观念上加以转变,以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论述了教师从角色转变、教育策略转变、自身学习的转变三个方面实现教学观念上相对于传统教学的转变。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念。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现代网络教学环境又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协作者。

1、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学习的指导。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从“数”转变为“导”。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时,应根据学习资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培养其自学能力,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为了使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整合的信息资源,即进行信息资源的设计: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角色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网上查找信息,而且还要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

4、学生学习的协作者。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网络环境,支持不同地域的学科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提供了更公平、更广泛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因而对教师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同时应建立新型的协作关系。教师作为群体协作者的作用体现在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组织、监督生生交互和进行师生交互;此外,还包括师师交互,即教师之间在网络环境中超越时空和地域界限的协作,不同地区的教师可协作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合作开发教学软件等。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转变

教学策略指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它包括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等。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在以下几方面实现转变。

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形象生动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的转变。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学习、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并存的模式。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学生论坛进行专题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个别指导学生。

3、教学内容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能够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构成的多媒体教材。同时,通过校园网,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习得更加灵活、高效,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自身学习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网络环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大了,相应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不断地再培训自己,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具有与教育环境相适应的必备素质。

1、教师充实自己的网络资源变得丰富了。传统的学习资源有限,经常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而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教育类博客等等。这与以往传统的学习资源相比可谓是大大地丰富了。

2、教师应该掌握教学设计信息化技术。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要利用信息化理念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活泼,教学方式新颖,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转变观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12

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形式, 千年科举的影响不容低估。我们当前的经济不富裕,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给青少年和家长造成一种压力, 再加上我们选拔人才的体制、招生制度把应试教育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很难改。在这种情况下, 温家宝总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目前这种教育形势下, 教师要转变观念, 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体验式教育和创新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尚、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人才”[1]9。

一、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能动性,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是一项全新而又持久的工程, 只有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完成。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 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二) 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期望

在性质上, 我们期望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创立一个美好的社会是重要的, 塑造完美的人自身是同等重要的。我们的教育既要最佳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学生以国家、以社会为重, 又要充分尊重与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 教育全社会关心、爱护、培养学生。

从目标上看, 我们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性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重心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 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必须将教育重心落在全体学生身上, 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 我们决不能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名, 以素质教育为名, 轻视尖子学生的培养。我们既要强调素质的现实功能, 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又要强调它的理想功能与价值理性, 为人类的未来作贡献。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有两种方向:一是向下突破, 培养返归世俗, 在农田里打滚的高素质的人, 一是向上突破, 培养在学术天空自由翱翔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的人。

我们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普及义务教育, 既要向社会输送成批合格的劳动者, 又要培养出科学领域的杰出的高、精、尖人才。

(三) 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者的要求

面对21世纪, 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 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已刻不容缓。现在的中小学生, 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素质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国民素质的高低, 甚至将决定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应试教育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必须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其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首要任务。学会了做人, 就会从根本上学会了求知、办事、健体。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要进行多方面的建设, 加强德育工作, 提高教师素质, 改革课堂教学, 完善办学条件, 建立新的评估体制……创造一种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真正肩负起让所有智力健全的学生都得到成才机会的重任。

实施素质教育, 要转变办学观念, 端正办学思想, 彻底摒弃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办学好坏和以是否考上高一级学校为衡量学生是否成才的观念, 放远眼光, 以全新的观念, 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 评价教育的优劣, 真正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

二、研究体验式教学法

(一)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和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传授为主, 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识也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 从而抹杀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而研究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 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学习同样是一种高级学习, 是一种自主的学习, 是反思自我教学实践、把教与学结合起来的学习, 也是一种研究体验式的学习。”[2]

(二) 进行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的根本途径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 从而牢固地记忆知识、理解原理、感悟道理, 提高自身相应素质的学习。有如下特点:1) 采取亲身行动;2) 有一个体验的情景和过程;3) 全身心投入;4) 重视自己, 独自验证规律、感悟道理;5) 注重反思和小结;6) 留体验性作业;7) 尊重鼓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的个性与创造性。这就是所谓的“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过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在基础教育中, 教材和教具是帮助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是主体操作者。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 要使教师队伍真正达到体验式教学所需要的水准。高素质的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1]99。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两个字注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 学会有选择地吸收。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身体力行、自主学习, 不仅追求一个结论, 更重视一种经历。在探究的过程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个性得到张扬, 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得到肯定, 其求知欲和创造力被激发出来, 从而有利于他们摆脱厌学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活动时, 必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其间由探究、尝试、挫折到豁然开朗, 对于学生以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具有重要意义。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

加深学生的体验, 就是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真正地动心动情, 经久不忘, 刻骨铭心。在课堂教学中加深体验尤为重要。

1.加强研读, 增加体验的技术

这里的研读是指在熟读的基础上带着“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原理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的过程。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意自见。”

2.以说促思, 增加体验的技术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 对“听”强调得太多, “注意听”已经成了教师的口头禅。研究体验式教学倡导“少听多说”, 能让学生说时, 就尽量让学生说。

3.以写促思, 增加体验的技术

研究体验式教学要求巧妙地运用“写”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

4.以画促想, 增加体验的技术

主要是用简笔画和简笔画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加工, 以加深理解和体验的技术。通过画, 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解中的偏差或独特之处,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 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必须训练再造想象, 激发创造想象”[3]。

5.通过模拟表演, 增加体验的技术

模拟表演就是要利用教材内容, 请学生按书本中的角色, 模仿书中的语言、动作、声音、情景等, 加深学生的体验的方式。

英国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插入一些小游戏, 在讲到职业类别的时候, 他们就会选出四名学生充当警察, 并把他们隔离, 再在班级选出一名学生充当杀人凶手, 然后在不告知“警察”谁是凶手的情况下, 让四名“警察”分成两组比赛, 通过询问、笔录等方式来迅速判断谁是“凶手”。

6.通过查询互联网, 增加体验的技术

在中国的语文基础教育中, 能利用互联网增加体验式教学法的地方很多。比如在学习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时候,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预习时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材料, 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 了解他的创作意图, 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穿针引线把多个学生的多种理解联系起来, 再通过学生听朗读磁带, 有感情阅读, 分角色朗读, 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到班级汇演, 也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改编戏剧演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从多个方面欣赏这个作品, 而且也充分参与了从学生到观众再到演员、剧务、导演和制作的多角色的工作。这一教学环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及创新素质。

7.故事感染, 增加体验的技术

故事感染增加体验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内容特点, 为学生讲述一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生动故事, 或者讲述一个能打动学生情感的事实, 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的方法。

例如:讲爱国主义时, 可以为学生讲解祖国历史上仁人志士为祖国捐躯或终身奋斗的动人故事。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意思, 就是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 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 主动去提出问题, 主动去思考问题, 主动去发现问题, 主动去探索问题。启发式教育的核心, 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就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 提高创新的能力, 只有这样, 他们才可以离开教师, 才可以超过教师, 才可以成为人才, 才能促进学生将来在各自的生存领域中创造性地作出贡献, 提高其生命质量。

三、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是对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转变观念, 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积极地推进课程改革, 更好地完成课程改革目标;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确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 尽快掌握先进有效的现代教学技术, 成为创新型教师, 赢得事业成功;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与成功作出重大贡献。

摘要: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形式, 招生的制度把应试教育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而要想成为新时期的全方位的人才, 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体验式教育和创新教育。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创新, 只有切实更新教育观念, 才能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新的教育思想, 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策略, 应当在教育教学试验的探索之中, 逐步升华和完善。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艳华.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 2002.

[2]徐英俊.教学设计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9:3.

[3]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375.

上一篇:激素的替代治疗下一篇:复合夹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