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2024-07-31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精选8篇)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篇1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经过一系列的研读,我们组的四位教师在科学目标的制定上有了比较统一的方向,即:情感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而结合我园大班幼儿历经三年的科学小实验,我们教师的观念也在转变,从原有的以科学知识为重心向以科学方法为重心转轨。而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即――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和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为了使幼儿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很好的生存,就必须使他们掌握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也发现在她们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过程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并要以物质材料为中介和支柱。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让幼儿亲历和体验探求未知和技术设计的过程来发展幼儿这两方的能力。首先是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

对幼儿来说,科学思维的第一步使用感官和探究周围环境,逐渐使他们对使用工具发生兴趣,并体验到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究事物的细节。科学思维的第二步就是针对观察和探索时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用已经观察到的特定事物和有关现象,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推理,作出猜想和预测。而通过实验来证实预测是否正确,这也是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原来的预想可能得到支持和证实,也可能被推翻。再通过解释与交流用观察和信息建构合理解释的能力。把事实和探究过程描述和表达出来,有助于幼儿澄清和明晰各种关系,有助于养成“思考事物关系所在”的习惯,这个习惯比只是收集数据又前进了一步――沿着建立概念的道路前进了一步。这是科学家们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目标。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篇2

一、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 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 以分数论英雄, 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 考什么就学什么, 不考就不教, 不考就不学, 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 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 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 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 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 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 在其萌芽状态期间, 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 在分数的标尺面前, 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 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 中外历史千百次地告诉我们, 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 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人, 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 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 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职教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1、职教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寻找欠缺, 改进教育方式。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 但不能相互替代。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 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 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现在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 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 思维单一、未谙世事的他们, 一旦进入校门, 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 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甚至发生逃学等不良现象。作为教育者, 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 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 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 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 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 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2、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努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 可以从开设活动课、选修课、劳技课等课程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动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内容更新周期较短, 有利于因材施教,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 发展个性特长, 提高整体素质。除此以外,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也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 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青年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保证。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一些问题, 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 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 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没有激情, 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 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与能力, 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引起人们的深思, 从而引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讨论, 并达成共识。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职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 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 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 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 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才能有效地帮助职教生克服“浮躁”、“疑惑”、“颓然”等心态。

4、做名副其实的实践指导教师, 做一名合格的职教教师。

作为一名职教教师, 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而对于所教专业的生产实际过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无法担当起实践指导教师的重任的。职教培养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材。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 服务社会, 创造财富和赖以生存的自我本钱;也是职教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 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具有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职教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 提高自身素质, 就要担负起重任, 就要端正教育方向, 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3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带来观念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被束缚在狭小的课堂内,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主动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其主动性、创造性必然受到极大的压制;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难免简单、呆板。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全方位的介入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教育者这个要素,即教师的冲击尤为明显。现在教师基本上处于传统模式到信息化模式的过渡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处于绝对主动地位的教师,尤其应该在教学观念上加以转变,以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论述了教师从角色转变、教育策略转变、自身学习的转变三个方面实现教学观念上相对于传统教学的转变。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念。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现代网络教学环境又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协作者。

1、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学习的指导。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从“数”转变为“导”。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时,应根据学习资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培养其自学能力,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为了使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整合的信息资源,即进行信息资源的设计: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角色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网上查找信息,而且还要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

4、学生学习的协作者。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网络环境,支持不同地域的学科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提供了更公平、更广泛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因而对教师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同时应建立新型的协作关系。教师作为群体协作者的作用体现在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组织、监督生生交互和进行师生交互;此外,还包括师师交互,即教师之间在网络环境中超越时空和地域界限的协作,不同地区的教师可协作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合作开发教学软件等。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转变

教学策略指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它包括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等。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在以下几方面实现转变。

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形象生动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的转变。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学习、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并存的模式。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学生论坛进行专题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个别指导学生。

3、教学内容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能够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构成的多媒体教材。同时,通过校园网,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习得更加灵活、高效,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自身学习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网络环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大了,相应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不断地再培训自己,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具有与教育环境相适应的必备素质。

1、教师充实自己的网络资源变得丰富了。传统的学习资源有限,经常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而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教育类博客等等。这与以往传统的学习资源相比可谓是大大地丰富了。

2、教师应该掌握教学设计信息化技术。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要利用信息化理念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活泼,教学方式新颖,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篇4

“保姆式”服务要有“保姆式”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细,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忙,忙课上,忙课间,忙室内,忙环境;三是烦,辛辛苦苦几年,终是空如许,反落得孤苦失落,惹人眼见心烦。“保姆式”老师“保育”出的学生也具有襁褓中婴儿的特点:一是靠,靠你喂他吃,靠你教他学,靠你替他做;二是娇,满身委屈,老师和学生都是他的出气筒;三是独,凡事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

事后,我沉思,我究竟有什么错?我不停地问,问自己,也问别人。我不停地想,想自己的做法,也想别人的做法。我尝试着,让学生去想,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去实践自己的未知。

直到近几年我才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教师就应该是教师,是授业的教者,更是传道的师者。班主任更应该研究传道之术,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的大朋友;是饭店的“老板”,更应是“侍者”。学生的受教育用商业宣传术语来表达,应该称为“点菜式”消费。

要让学生到你的“菜谱”上点到可口的“菜”,班主任必须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博,博学多才,博闻强记。二是活,方法灵活,应变能力强。三是阔,心胸宽阔,有“肚里能撑船”的气度,放弃自己的师道尊严,与学生打成一片。四是正,身正,利于身教;理正,以理服人,公平合理。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总书记“6.25”讲话精神的核心,是当前指导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

近阶段,通过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文件,特别是“只有标兵、没有追兵”的尴尬位置,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更加深刻理解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极端重要性。我认为,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非常必要,十分及时,让我们看清了差距,发现了不足。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劳动保障部门来说,解放思想必须体现到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社会保障等实际工作当中,落实到每一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好事、实事上。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认识统一到劳动保障工作重要性日益提高的要求上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劳动保障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劳动保障工作的很多内容都列入了民生工程,像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劳动保障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当前,劳动保障工作遇到了好环境、好条件,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任何一点成绩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我们一定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认真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进入了公共服务的攻坚战,即民生工程、产品的服务和供给等。因此,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不可能停下来。解放思想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掌握比较好的、比较科学的方法论的基础上,敢创敢干、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于正视困难、敢于破解难题。近几年,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一直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但我们也要看到,从周边县区同行的工作力度来看,大丰、滨海、射阳、建湖、盐都、盐城经济开发区这两年步子快,动作大,实绩好,发展势头咄咄逼人。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绝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我们要时刻有一种如履薄冰、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办法,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认识,自觉做好工作,努力完成任务,不辜负领导和群众的厚望。 考试吧网站整理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措施具体到优化发展环境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各项工作上来。

一是实现优化发展环境和维护职工权益并重,努力为经济发展服务。牢固确立环境是第一竞争点、抓环境就是抓经济的观念,不断强化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为客商服务的意识,坚决落实县“三制保护”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优化环境“七项制度”。在维权上,坚持多宣传,多告知,多调解,少仲裁,慎处罚。努力使客商感到最优美的环境在阜宁,最优质的服务在阜宁。二是坚持规范执法和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并重,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建立执法责任制,畅通信息反馈体系和紧急预 案等工作机制,做到任务落实到位、人员责任到位和工作效率到位,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和分管领导责任制。提出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思路,建立优质服务体系,实施政策宣传、法律培训、执法监察三位一体的服务措施,实现“零距离”管理与服务,从优化发展环境出发,使执法服务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果。三是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全力推动劳动合同制度的落实。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意识,积极为企业用工服务,为企业培训服务,为社保扩面服务,通过加强对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大力推进“签约参保”工作。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在企业聚集的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尽快形成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以推进“网络化”和“网格化”建设为重点,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行动落实到寻找招商引资信息和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中来。

招商引资是壮大地方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作为科级领导干部,我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人脉资源,积极主动地广交商界朋友,加强接触,联络感情,以商招商,以情感商,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要咬住不放,紧盯到底,确保取得成果。与此同时,加强对分管科室、分管单位招商引资重要性的教育和督查,使大家明白“大招商、快发展,小招商、慢发展,不招商、难发展”的道理,自觉绷起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这根弦,主动提供招商线索,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去,为阜宁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日记——关于教师的观念转变 篇5

——关于教师的观念转变

津海小学王丹

新课程的改革如浪潮一样涌来,于是有人困惑,有人迷茫,有人幸喜。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观念转变问题。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没有教师的参与,科课程改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当前最要紧的就是部分教师用老方法教新课程,方法还是那样的方法,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肢解文本,嚼碎后喂给学生,学生得到的是无味的知识残渣。一些老师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胸无丘壑,目中无人。学生被动的接受,于是语文课堂,变成了对课文的讲解,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体验。学生成为老师和课本的奴隶,成为课堂的配角。像这样的课堂,今天还在继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倘若这样实在是新课改的悲哀。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篇6

浅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文/张 伟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和谐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创新地学习,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以发展的态度来评价学生,强化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功能,通过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最终能用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锻炼,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方向。因此,加强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一、由重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向重体育能力培养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只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虽然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却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致使学生难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的重点由传授向发展转变,从人的发展角度,加强学生体育态度情感习惯的养成,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二、由统一规格的体育教学向差异性体育教学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不考虑地区差异、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统一按国家规定的体育教材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的现代教学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创造性,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这种偏重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式教学助长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依赖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与新课程理念相矛盾。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为了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针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训练的现状,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会学生自我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以往的教学着眼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会不会,技术掌握得正确与否,这样的教学观念,更多的是关注教学结果,忽视学生学习锻炼的过程。现在的教师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应更多地着眼于设计学生的学习锻炼过程。现代教学中强调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强调教学是一个多边互动的过程,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为基本的信息交流模式。新的体育课程和教学,要求我们把学生的个体自我信息反馈向师生间、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转变,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行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由程式化、统一化教学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上体育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统一目标、统一内容模式、统一进度练习、统一考试评分,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个体差异均被忽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鼓励教师的创造性,体现个性化。

总之,作为现代体育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体育这门学科的壁垒之中。要更多地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把理论付诸于实践,让实践来检验理论,随时面对新的挑战,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做出适应性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廖金红。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J].体育师友,(06)。

[2]吴飞,吴新宇。高校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01)。

新课改下历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7

目前的历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挑战, 莫过于对传统旧角色和旧观念的挑战。因此, 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 这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就中学历史课如何创新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互换师生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教育理念也认为, 课程教学不仅要看“教”, 而且要看“学”, 看“学”的中心就是“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可以使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 使学生学得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 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在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 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 这时候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更为主动, 这可以让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持点在这种主动的探究学习中激活, 也可让学生“从做中学”, 通过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寻找、阅读或运用, 图表的制作, 角色的扮演等手段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 使整个学习充满吸引力, 充满探索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换观念, 加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历史教师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种方法让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逐步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的过程, 更是师生彼此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交往对话成为课堂上师生间的重要链接。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参与,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的甘甜。交往还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所以, 在新课程中, 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 而是应该从教学的“权威宝座上走下来, 与学生融为一体, 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一起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做学生的学友”, 在激烈的争论中做“裁判”,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三、尊重学生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 应给学生的成长引路, 给学生的人生导向,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该多一些爱心, 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 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教育家的。笔者以为, 这不仅仅是作为历史教师应该转变的教学观, 而且还应该成为所有教育者的教学观。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性学习

实施新课标, 历史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 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所谓研究型教师, 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应具有敏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

历史教师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反思, 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对历史教学活动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 并及时加以总结。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再思考—再探索—再总结”的良性循环过程, 不断总结和探索历史教学问题, 逐步形成理论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 还应关注著名史学家的学术论文和教学经验及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 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心得 篇8

[关键词]新課改 初中数学 教学观念 转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改也在稳定前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要和学生一起学习和进步。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深入了解新课改的意义,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教学目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法指导力度不够

初中阶段的数学属于基础内容,它是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前提,因此,学生应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受各种因素影响,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

2.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应试教育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对人们的影响很深。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为了应付考试,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够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我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初中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整体的学习质量也处于中上水平,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创新意识。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在转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社会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个人能力的主要标准,开始寻找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

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过程中,教师应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如今,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三、转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措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今,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教师应充分了解这一点,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应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奥秘。

2.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行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抛弃“题海战术”的做法,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做题时,可以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上一篇:幼儿小班综合评语下一篇:东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及设计16秋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