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2024-10-04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精选9篇)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篇1

韩愈将老师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在现代中学教育学中, 学校和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给中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知识吸收能力和创造基础, 而且需以独特的组织方式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社会化规则, 实现中学生初步的社会化, 为其以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奠定基础。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在中学的政治课程教学中, 具有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程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本文就中学生政治课程教育教学中为实现中学生的初步社会化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社会化的初步过程

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自然性是自母体分离之后, 能够自由呼吸, 成为一个生命体时, 就具有自然性。刚刚出生的人, 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 而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人的社会性是在人进入人类群体的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交涉和融合的程度与能力。人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个体的社会属性, 促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实现个体的社会生活的过程。[1]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 自然人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 熟悉群体人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 确立生活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取得社会化资格的教化过程。在社会学家看来, 人是社会性的, 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 并且认同这种文化, 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 因此他 (她) 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 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 接受社会的教化, 慢慢成人。从文化角度看, 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 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人的社会化问题的核心是探讨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及其机制。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 在推定人的自然属性属于普遍特征而不具有生物人所存在的精神智力缺陷或障碍的条件下,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三岁到十三四岁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成就动机的推动下努力学习, 以实现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自我的过程。这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阶段, 因而称为客观化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人的幼年和少年期。青春初期 (十四五岁—十七八岁) 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 随着社会接触的扩大, 生活阅历的积累及文化知识的增长,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理论思维的形成, 青年初期会引起对“自我”在社会中的认识, 会不断加深对人生观的思考, 会经常把社会中所接触到的现象提高到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上来衡量, 并为此不断地开展争论, 表现为对理论问题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高中生的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2]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阶段, 故称为主观化时期。也有学者认为, 从角色学习的角度来看, 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终身性的重要特点。[3]这种终身性一方面体现在人的社会化过程始终与人们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学习相伴随, 这种角色学习的任务和过程是终身的, 另一方面, 一个社会的规范、道德、风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更加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文化, 也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角色内涵和角色规范体现出来, 并通过人们对这些角色的学习而传达给我们每个人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可以称为早期社会化的过程。

人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中学生社会化历程的重要因素。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和技能的社会组织体, 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个体进入学龄期后, 学校教育就成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活动场域。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激发其成就动机,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化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的社会化中, 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4]在中学课程设置中, 中学生政治课程是中学生社会化的必修课程, 也是中学生社会化所必须的知识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了中学生政治课程的性质是:“……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并强调:“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中学生正处于需要更多地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年龄, 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 都需要更多地与同学、朋友来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中学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引领中学生初步社会化的作用。通过学校的理想教育及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 不断增强学生感悟社会的自我意识, 完善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并自觉按照社会化的目标来评定和塑造自己的良好个性。

二、中学生政治课程的社会化教育内容

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社会规范, 树立生活目标和理想及其培养社会角色。从文化继承的因素探讨, 个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 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从社会结构角度看, 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 角色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即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

中学生是进入学校学习已经有七—十年的学生。随着年龄渐长, 学习知识的增长和幼稚社会化过程的总结, 中学生进入学校以后, 集体环境的熏陶, 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使得他们的社会性、群体性及其社会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关键的是, 中学生学习阶段是价值观初步认知和学习阶段, 因而中学政治课程在实现中学生社会化的课程教学中, 学校和老师应该有正确的社会化教育内容和方向。中学政治课程的社会化内容教学应注重体现两方面内容:

(一) 促进中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 培养向善观念的自我意识。

个性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 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 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 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人的社会基础、自然基础和实践活动。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 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 培养和塑造个人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 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 就是要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过程之后, 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

社会要正常运行, 人与人交往要顺利进行, 都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 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中学生社会化向善观念的形成起始于家庭。家庭作为较小范围内的单个人的联合体, 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社会的向善观念存在于先验性的自然正义和现实性的伦理正义之中。自然正义根生于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强调个人自觉和人人平等观念。自然正义体认着个体人格自由和尊严。伦理正义是现实正义, 是以普适性的社会伦理观解读正义。伦理正义体现着制度规约下的人际行为事实的时代性进化规律。在自然正义和伦理正义构筑的正义美德的社会中, 正义的法则和制度及道德情操共同建立起人的社会共同体, 建立起一个善治的社会秩序。中学生政治课程教学中社会化知识的讲授, 应体现出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向善观念。[5]为此才可教育中学生社会化规则, 促进其积极融入社会, 实现社会化角色, 担当社会责任。

(二) 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训练和培养。

真正的教育, 永远是自由的寻求。[6]政治学科属于人文学科, 中学政治教育理所当然要关注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人文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以使其更好地完成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历程。中学生政治教育要求教育中学生具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素养。这是中学生政治课程中促进中学生社会化必要的知识条件之一。一个人只有对自身及生存环境有基本的认识, 有道德感、公民责任感, 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从这个意义说, 中学政治教育本身应体现出高度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是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及人生意义的关注, 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文素养是体现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心理、精神和态度的修养, 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学养及折射人性的综合素质, 包括道德、心理、精神风貌及人格等诸方面的特质。社会从野蛮进化到文明, 是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本身的文明程度提高的结果。缺失人文素质, 一个人就处于野蛮状态, 就很难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中学政治课程对中学生社会化的教育首先是老师需具备社会化的人文素养。钱理群教授说:教师不是教书匠, 区别就在于教师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信念, 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的。[7]教师工作在本质上就是为民族和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作贡献, 是自有一种崇高性的。《大学》之谓“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阐明的就是教育的人文价值, 也就是说, “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过程, 是有关价值的事情, 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社会化历程的推进。

三、中学生政治课程的社会化教学方法

中学生政治课程促进中学生社会化内容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呆板的说教, 而是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贯彻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课程教学中, 除了进行讲解和实例分析方法外, 还需新的教学法, 以防止中学生过度的社会化和低度的社会化。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通过研究, 最早提出了人的过度社会化这一命题。在他看来, 所谓过度社会化, 是指社会由于规范力和整合力运用的失当, 造成对社会成员自由与个性发展空间的强力压缩, 从而使个体与社会完全同质化。显然, 过度社会化的实质, 是一种只张扬社会群性而抹杀个体个性的社会化运行中的教育偏差现象。低度社会化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 (M.Granovetter) 针对经济人的假设而提出的“嵌入理论”的概念。格兰诺维特认为, “经济人假设”是一种“社会化不足” (undersocialized) 的观念, 这种“经济人”被称为“低度社会化人”。由于“低度社会化人”把人的行为看做只是原子式的个人的孤立活动, 而不是既定社会关系和结构的产物, 无视行为者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 无视人与人之间行为互动的事实, 因而最终无法把握个人的行为选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真实关系, 无法解释行为选择背后的真实原因。这两种社会化过程都是违背中学生政治课程中学生社会化教育宗旨的。

为了鼓动中学生积极地自我促进社会化过程, 可以选择课堂谈论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一) 课堂自由辩论法。

中学生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的, 社会的各种因素会影响其社会化思维, 如单位、家庭甚至于互联网的影响。可以就社会中发生的事件, 精选后, 由同学们自由谈论。老师加以正确地引导, 使之转化为适用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动, 通过讨论、质疑、资料搜集与小论文撰写等训练, 达成让学生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 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教学目的。

(二) 角色扮演教学法。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舞台, 那么人就是其中必备的演员。中学生将来会进入社会,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会“扮演”各种角色, 老师不妨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机会, 要求学生选择社会角色,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并认识到应该如何行为。角色扮演法学生参与性高, 可以使他们进行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绪, 缩小心理距离, 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另外, 由于是年龄相近的同学参与表演, 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 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 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例如, 有的教师在讲了有关法律知识后, 设计一个模拟法庭, 让学生充当律师, 为假定当事人辩护, 等等, 这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摘要:中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属于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学政治课程的社会化内容教学应注重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中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 培养善观念的自我意识;二是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训练和培养。教学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 课堂自由辩论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也值得采用。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青少年社会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32.

[2]童矫胜.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期[J].湖北社会科学, 2002, (2) .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216.

[4]风笑夭.论人的社会化过程之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 1987, (3) .

[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83-384.

[6]邓和平.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 (6) .

[7]钱理群.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5-73.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三要素 篇2

一、课堂教学与学生学史兴趣的培养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大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新课导入要有技巧。

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人,制造较强的悬念感,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探索精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位教师在教授“北朝黄河流域的各族大融合”时,一开课就这样讲:“公元494年的一天,有个皇帝在洛阳街上看到一个鲜卑族妇女坐在车中,仍然穿着夹领小袖的鲜卑服装,大为恼怒。于是,他就在朝会上责备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督查不严。可那位长官司辩解说:‘那只是少数人的打扮。皇帝一听更为恼火,反问道:‘难道要全部都那样打扮才算得上是督查不严吗?这简直是一言丧邦!他又转向史官说:‘应该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这个皇帝就是北魏孝文帝,他为什么这样严厉地禁止鲜卑妇女穿民族服装呢?我们本节课就专门讲这个问题。”像这样的导入新课模式,学生是非常欢迎的。

实际上,导入新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材料,设计导语。设计的导语要精,且简洁明快;要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顺势进入新课。故教师在课首要结合教材,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利用悬念感,巧妙地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二,教学语言要生动。

教师的语言魅力,在于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如有位教师在讲“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时,对当时延安人民欢庆胜利的历_史.隋景和热烈场面(挂图),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描述:“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延安,延安顿时沸腾起来!以延安为中心的几条辐射形山沟中,漫山遍野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爆竹齐鸣,笑语阵阵。人们欢呼雀跃,把衣服帽子纷纷抛向天空,卖水果的老乡把筐子里的果子送给近旁不相识的人。人们互相拥抱,拉起手来扭秧歌。当天夜晚,漫山遍野是火的海洋、欢乐的洪流!狂欢持续了三天。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胜利了……”

可见,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教学的趣味性,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充满生气,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的巩固,对作业的兴趣。

历史教学语言要体现三原则,即科学性原则、生动性原则、概括性原则。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就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教师板书要科学化、艺术化。

教师的板书不但能使学生清晰领会教学内容的思路和结构,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对事物的观察和感知力,牢固地保持对知识的记忆,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板书要力求做到“三化”:一是简约化,浓缩知识点,体现重难点;二是线索化,以利于点、线、面的形成,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三是规范化,做到有序、有度。同时力求坚持“四性”:—是浓缩性,用简洁而概括的文字,简单的图案、图表,把教学内容浓缩出来;二是突破性,力求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的;三是思维性,要启发学生思维,以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四是美学性,要做到结构美、布局美、色彩美的统一,让学生在听课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二、课堂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教师及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故教师要使教学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氛围。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一方面,学生可把客体变成自己所需要的对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主体的认识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进而建立起新的主客体关系。实际上,学习就是一个对客体的无限追求和逐步占有,不断扩展学习认识的范围和领域,使“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转化的过程。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科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是教师时刻不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二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发掘知识间或隐或现的联系,建立历史认知结构;三是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体现其主体地位,使其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并主动地学习。

三、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教师、走向独立、走向自我发展。所以,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且要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由于历史教材不仅重视史实的再现,更注重分析阐明,学生自学时要完全理解教材还有较大难度,故教师应提供相应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自学,比如划出重要知识点,在疑难处标记,做好读书笔记,试着理清线索、归纳要点、形成认识等。

教师要重在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与过程。即基本线索—历史五要素—简要小结—巩固练习。基本线索包括背景(或原因)、经过(过程)、历史作用或意义(结果或影响)。历史五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结果。学生只要把历史的五要素融于背景、过程、作用或影响中,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就呈现出来了。再经过适当的小结和练习,相应的知识也就基本掌握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就逐渐探索出自学的方法了。

自学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获取广博的知识,从而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链接,并形成新的观点或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广博的知识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何等地重要,而广博知识的获取,又是与学生的自学能力分不开的。这足见自学之重要性!

总之,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只要历史教师把握好了学生的兴趣、主体角色和自学能力三个要素,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就会大有裨益。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篇3

第一环节——设置情境, 巧妙导入

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 恰如其分地导入能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内容的情境中, 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 同时教师也自然地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导入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 但应紧扣本课学习内容, 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一般的课堂导入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①从复习相关旧知识导入;②从时事政治导入;③运用歌曲、故事、情景表演、视频材料等多种手段, 激发情趣, 设疑导入。在新授《繁盛一时的隋朝》时, 我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 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导学展示

此环节首先是学生根据教师编制出的导学题查阅课本, 自主探究基础的历史知识;教师提出要求, 指导自学的方法。限定时间为10分钟, 让学生阅读教材 (可查阅资料) , 积极思考并填写知识题;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确定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 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知识或方法上的辅导;待学生自学完成后, 进入到小组合作, 小组的所有同学互相校对答案, 不懂的可以向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请教, 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要主动帮学有困难的同学。例如:在新授《繁盛一时的隋朝》这课时, 我将导学提纲下发给学生, 规定在10分钟内查阅书本, 把上面的填空题都填好。期间在下面巡视, 随时解答学生的个人疑问。在自学完成后, 学生起来进行组内答案的校对, 这个时候班级内往往比较热闹, 所以也需注意控制。之后进入到展示环节, 学生可以到黑板上写出他所在小组的答案, 写完后进行校对。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 并主动起立指出并校正。这个活动也往往是学生非常喜爱的环节, 但是也要注意, 学生会在这个环节产生矛盾, 老师要注意疏导。在展示的时候, 老师除了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外, 还要适当地追问, 把学习适当引向深入。

第三环节——个案补充

导学展示后,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询问学生还有哪些不会或不明白的, 给学生一个提问的机会, 简单的知识点学生相互解答, 较难的知识点小组讨论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此环节的目的是在学生自学和互助已经充分感知历史的情况下, 让教师了解学情, 并且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应该注意的是, 这个环节并不是每个课时或者每个班级都能用到。

第四环节——盘点收获

课堂小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契机和切入点, 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传统教学中小结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 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在新授《繁盛一时的隋朝》时, 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本课的知识体系, 可以用结构图的形式, 也可以用知识树的形式, 然后每个小组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展示出来。在画的时候, 指导学生一定要抓住本课的课题, 然后看课题讲述的几个大的方面的问题, 最后再在下面衍生出小的子目。学生画好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点评, 选出最好的, 并给所在小组以加分鼓励。

第五环节——反馈矫正

本环节主要是知识运用、补偿提高,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 要求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体现考试的特点, 又灵活多样, 富有新意, 实现了寓教于乐,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重、难点, 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 达到最佳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时, 我设置了3个问题 (略) 。3个问题涉及隋朝统一的时间, 又涉及隋朝的历史特点, 还有本课的重点内容——大运河。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不难解决, 既注重了基础, 也联系了现在的运河状况, 以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题目有基础、有发展, 应该是每一节课反馈题设计的方向。

第六环节——迁移创新

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借鉴,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联系现实, 关注未来, 这样做既活学活用了本课知识, 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学习一节历史课, 教师都要至少出一道开放题联系现实, 关注未来。比如在新授《繁盛一时的隋朝》的导学提纲上,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对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褒贬不一。唐朝诗人胡曾的《汴水》中写道: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另外一位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对上面两人的观点, 你和你的小组同意哪个, 并说出理由与大家进行交流。

这个问题引用对大运河有不同看法的两个人的诗, 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支持项, 并说明理由, 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和证据意识。最后我对大家的答案作了点评, 并结合学生的答案对评价某事和某人的方法进行了指导。

例说中学数学原理教学的基本要素 篇4

【关键词】直线方程 原理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23-02

数学原理课作为知识形成的基本课型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数学原理课教学上,我们常常见到的是“三板斧”式教学。即先对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或证明,随后迅速进入原理的运用环节上,最后就是课堂练习。将数学原理课上成了一节数学习题课。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只看重对原理本身的证明及结论的掌握运用,却忽视原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形成过程,忽视学生发现意识和合理猜想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原理课的学习与掌握产生畏惧心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本文以《点斜式直线方程》教学为例,力求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片面追求结果的弊病,挖掘原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结构的系统建构和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教学回顾、教学反思和文献梳理等方面,试图论述数学原理教学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回顾

1.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问题:如图所示,直线l过点 A(-1,3)且斜率为-2,点B(1.1,-1.21)在直线l上吗?

意图:通过图像是没有办法判断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的,因此应该借助坐标与方程来判断,由此反映出学习直线方程的必要性。

2.特殊入手,猜想原理

问题:已知直线l过点A(-1,3)且斜率为-2,问直线l上的点P应满足什么条件?

意图:借助几何画板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不变的量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代数表示。揭示坐标法的思想,重点放在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上。

3.原理证明,方程命名

问题1:已知直线l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问直线l上的点P应满足什么条件?

意图1:引导学生揭示直线与方程的同构关系。引导学生来命名,概括出点斜式方程的定义,突出确定直线的两个要素:点与斜率。

问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的直线中有哪些特殊情况?它们都能表示成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吗?

意图2:概括总结(1)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斜率为0):方程 y=y0;(2)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斜率不存在):方程 x=x0; 并进一步获得截距及斜截式方程的概念。

4.原理应用,巩固提升

例1: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一条直线经过点P(-2,3),倾斜角α=45°;

(2)一条直线经过点A(0,2),且与直线y=3x+1垂直。

例2:已知直线l1:y1 = k1 x+ b1,l2:y2 = k2 x + b2.试讨论:

(1)l1∥l2的条件是什么? (2)l1⊥l2的条件是什么?

意图:点斜式方程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渗透解析法和数形结合思想。

5.归纳总结,结构认知

(1)知识结构

(2)方法结构

①坐标法。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将直线上动点坐标(x,y)所满足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坐标法求轨迹的思想不仅对直线方程与方程直线给出解释,更对后续的求曲线方程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②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直角坐标系,把直线图形的几何直观与直线方程的代数运算有机结合,实现了运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

意图:通过结构化总结与梳理,帮助学生将新学内容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反思

1.何种方式引入,教学上不能太突兀或呈现跳跃式引入方式。以本节课为例,什么叫直线的方程?什么叫方程的直线?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并没有这方面认识,问题一开始时的设置是“给定一个点和斜率,如何求直线l的方程?”如此问题设置导致大部分学生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主要原因便是学生还不知道直线方程的含义。后改成“求直线上点满足的条件,于是可以从几何上解释—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可以从代数上说明—点的坐标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可以进一步说明坐标法的思想:用代数方程表示几何直线,由此才进一步提出问题:方程与直线能互相表示吗?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2.知识原理不是无端生成的,为促进新原理的学习,就要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比如,坐标系下两点的斜率公式表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果异于两点的第三点P也在直线上,那么它满足的代数条件是什么?等等是学习新原理的必要知识。

3.本节教学结构是什么?本节课核心任务是对直线方程和方程直线的探究发现过程。重难点是直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的同构关系,以及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探索和运用过程。而核心任务的完成,是通过学生自主及合作来完成的。通过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过程来归纳原理并运用原理。这是本节的教学结构,那么对一般的原理课的教学结构又该是怎样的?

三、教学原理

通过知网搜索了相关文献,并阅读了福建省普教室课题成果《福建省中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以及厦门市教科院编写材料《原理课核心任务及其教学定位》。梳理以上相关理论后,下面尝试论述原理教学的基本要素。

1.数学原理课的定义

数学原理包括数学公理、定理、公式、性质和法则等。数学原理既是数学概念及其关系认识的深化,又是联系概念和问题的桥梁。数学原理课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演绎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某些定律或联系法则。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数学原理的条件部分和结论部分,了解公式、定理中诸条件的性质和作用,掌握原理变形的各种形式。

例如,本节课学习是对直线方程与方程直线的首次认识与接逐步了解直线方程与方程直线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把握对数学原理的理解。

2.原理课的基本要素

(1)数学原理的内容:数学原理的内容表述可以是多种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必须表达规范,对原理的叙述要准确。

(2)数学原理的结构:要求分清条件和结论。在进行原理教学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区分原理的条件与结论,体现数学原理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

(3)数学原理的论证:数学原理的论证要引导学生探索由条件到结论转化的推理思路。还要注意原理转换时的等价性,引导学生在证明过程中如何进行原理的转换,一定要展示完整的思维过程。

(4)数学原理的应用:通过例题和习题让学生领会原理的适用范围、应用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根据高中数学原理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过程。

3.原理课的教学结构

(1)基本流程

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为:1.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2.特殊入手,猜想原理; 3.原理证明,方程命名; 4.原理应用,巩固提升; 5.归纳总结,结构认知等。

(2)教学结构

数学原理的教学一般有几种不同的教学过程结构:第一种是实验研究型的教学过程结构,如本节教学;第二种是枚举研究型的教学过程结构,如分类与分步计数原理教学;第三种是推理研究的教学过程结构,如空间几何中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定理教学;第四种是分类研究和推理研究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结构,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教学。

关于中学数学原理教学,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初浅认识,期待同仁们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数学原理的形成过程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整体思维,学生才会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主动迁移,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秀清.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型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9(5)

[2]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10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A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篇5

一、发展数学素养是应用问题解决的价值追求

在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中提出并倡导“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是由数学教育的根本价值和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价值观在小学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中的具体落实。

1.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中的起点

数学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与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素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应当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经验,这是数学教育价值之根本所在。因此,为了实现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应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逻辑起点,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和实践创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追求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不仅有知识和能力目标,还有数学情感的培养。特别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素养是数学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一直是靠老师讲,学生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了简单数学练习。数学新课程明确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实践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表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新课程的根本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追求。

3.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应用问题解决的应有之义和学教灵魂

应用问题是从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中提取出来的教学素材,在其解决中,具体被激活的是学生在生活情境下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数学基本能力,其中,不仅包含对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等方面的理解,还包括在不同情境下正确、合理地使用的能力,并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目标、方法和评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教材内容安排上,数学教科书中的应用问题不再单列成相关章节,而是分散在各个教学内容中,并以“应用”及“问题解决”两种课程形式反映。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学与教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基本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思想”为线索和载体,这既是应用问题解决的应有之义,更是其学与教的“灵魂”所在。

二、“应用问题解决”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1. 问题提出素养

问题提出素养是数学学习和应用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数学学习就要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家决问题。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要基于生活,基于问题,基于教学情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用题解决中发展学生素养的基本要素。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提出素养是学习者根据一定的目标导引,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或面对仿真的生活情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在应用问题解决的学与教中,把“你发现了什么”这一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并使其具有问题提出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中的数学问题或数量关系,捕捉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中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丰富学生“个人化”的数学实践知识。问题意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好问题开启了学生的理解,对某一问题的“问”已经是对某一问题的“答”或者已经包含着“答”的可能,学生的“问”与“答”在应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认知的统一。

2. 信息转译素养

信息转译素养是学习者在表述、解决并阐释应用问题过程中,识别使用数学的机会,阅读、提取、分析有关的数学信息,并将文本语言(主要指文字语言)转译为数学语言(如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及有效架构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分析和解决中,首先接触的是有关的数学信息。例如,应用题中的数字,图片,已知条件和题目的要求等,都是数学解题的信息。信息转译素养是数学学习中利用已有信息进入问题情景的前提。学生要解决应用问题,就要利用已知信息进入问题情景。在某种意义下,问题的解决始于对信息的阅读,学生要运用数学概念、事实、步骤和推理来解决表述的数学问题,离不开对文本的独立阅读和信息转译。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一些学生不会从问题中提取相关的数学信息,特别是将文字语言转译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存在困难。因此,应用问题解决中应切实关注阅读理解环节,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已知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用已有的信息去审题并正确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从概念、规则产生的背景中,理解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和信息转译能力。

3. 知识创造素养

知识创造素养是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为了富有成效地解决问题,不因循守旧,而是不断自我超越、力求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与理解,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或参与知识的“再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数学学习的目标来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数学的许多问题,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在“应用问题解决”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1. 数学思维素养的培养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优化素养的培养是学生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制件能力的基本要素。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大胆尝试并创造出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将不同方法进行类比,解释和评价各种策略的优势和缺失,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提高对解题策略的“互补与整合”以及思维方法优化的能力。

数学思维因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数学学习中思维素养的培养是数学素养培养的核心,不会思考就不能解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交流互动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教学互动,学生在应用问题解决过程中,既关心自己,也注意倾听他人意见,把自我置身于团队之中,积极研讨,和谐互动,并开展相互提问、大胆质疑等数学交流活动。

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在社会生活中,数学既有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个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相互交流与合作,数学学习中的交流互动素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素养。一方面,学生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思考和自由表达,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还必须学会超越个体的努力,为知识的创造和发展而展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思维互补。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既会受到失误的警醒,又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既看到自己的力量,更看到团队力量的伟大,从而使数学活动中的人才资源得到极大的利用与发挥。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载体,要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语言,具备数学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生如能熟练运用科学、严谨、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3. 实践应用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数学教学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能主动地将数学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习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是为了在学习中能够运用。数学的应用实践素养,是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核心能力,也是应用题解决的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教学中会经常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都能熟练掌握,对老师讲过,自己已经做过的应用题都能很熟练解题。可一旦遇到新的问题,遇到没有做过的数学题型,就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对已知的数学信息缺乏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不能从已知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学信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缺乏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综合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缺乏综合信息的能力,往往出现审题错误。在小学三年级的倍数应用题的计算中有一道题:有一个学校买了3包羽毛球,一包是6盒,一盒有12个羽毛球,那这个学校一共买了多少羽毛球呢。许多学生在计算中直接用6×12=72。这就表明小学生在做数学应用题中缺乏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素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在“做数学、用数学”中感悟数学,在数学学习的实践中建构以实践为核心的数学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模式是全新的、具有挑战性,需要课程实施者深入思考并不断识知其要义,但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大舞台。此外,在数学教育中,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规则的建构还是能力的训练,其教学目标的预设都要明确而具体,这样在教学中易操作、有成效、可检测。同时,数学素养是一个概念化、抽象化的思维形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渐进过程。特别是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实践中去培养数学素养,把知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统一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中“育人为本”的逻辑起点,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追求,是应用问题解决的应有之义和学教灵魂。课程实施者应基于应用问题的具体情境以及问题解决过程,着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信息转译、策略探寻、知识创造、思维优化、交流互动和实践应用等数学素养,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数学素养,应用问题解决,发展要素培养

参考文献

[1]朱凯.“应用问题解决”的基本内涵及学与教的应有观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6).

[2]黄甫全,曾文婕.小学教育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刘喆,高凌飚.西方数学教育中数学素养概念之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5]陈丽敏,Lieven Verschaffel,李雪梅.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J].数学教育学报,2004(4).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篇6

关键词:转变教学观,把握基础“三关”,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是三大基础学科语数外中较难学的一个学科, 掌握一门外语是每位公民当今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的特点是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 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不是单纯的应付考试, 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做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在我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 我认为素质教育的拦路虎是教学中的“事倍功半”的做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有些英语教师从早忙到晚, 勤勤恳恳, 顾不上自己的家人, 甚至挤占学生的自习课, 改上英语课,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因此, 我认为在外语教学中, 坚持“事半功倍”的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事半功倍”的首要因素

教师要认识到教学的宗旨是始终围绕如何节省时间达到教学目标, 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以“三为主、少精活”原则实施课堂教学, 即以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 采用精讲精练, 活学活用。任何教学方法的采用应以是否达成“事半功倍”之效来衡量优劣。只有树立用无谓的作业、补课去浪费学生的时间就是浪费学生的生命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认识到“事倍功半”的严重危害性, 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二、始终坚持把握好基础“三关”是“事半功倍”的根基

1. 要把握好语音关。

英语语音教学的好坏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音标教学如同我们小学的拼音教学, 我把音标教学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事实上小学中有许多“聪明的”学生为了记忆单词的读音, 采用“傻瓜英语”学法, 用中文或拼音给单词注音, 有时让人看了啼笑皆非, 这样做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坚持将音标教学提前, 抓实抓好, 让学生学会用音标给单词注音, 既能保证学生发音的准备性, 又助于记背词汇。我在教学音标时把重点放在发音部位及发音要领的讲解上, 用音标教学图片卡显示发音部位, 坚持听清发准, 用李阳疯狂英语的发音要领操练: (1) 长元音要拉 (双倍) 长, 短元音要短促有力、收小腹; (2) 单元音发音时, 牙床、舌位要保持一定状态不变, 双元音发音时牙床、舌位、口形由大到小变等。为了速记5个长元音和元音字母, 我采用一秒钟联想记忆法, 拼音表前5个韵母是a、o、e、i、u, 正好是英语音标的5个“带点”的长元音:/a:/、/ɔ:/、/ə:/、/i:/、/u:/, 也是英语5个元音字母A、E、I、O、U, 并利用疯狂英语“三最法” (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 练习发音、拼读单词, 并记住常见字母组合读音, 如ch/tʃ/、sh/ʃ/、ee/i:/、ir/ə:/、ore/ɔ:/、ture/tʃə/、tion/ʃən/等, 利用读音规则便于读记单词, “读准单词比背单词更重要”。

2. 要把握好词汇关。

词汇积累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难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 就如同盖房没有砖、瓦, 怎能谈得上建造高楼大厦。然而单词的记忆绝对不能只靠死记硬背, 还要掌握记忆积累词汇的“妙法”, 即根据读音规则来记单词是至关重要的。

3. 要把握好语法关。

学好英语语法是英语遣词造句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句子成分中的“主、谓、宾, 定、状、补”中文、英文语法成分基本相同, 英语中只多一个表语成分。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结构, 复合句、并列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均须掌握其要领。如宾语从句要点“三点六要”记忆, 即“ (1) 连词 (2) 语序 (3) 时态”: (1) 连词选用, 陈述句用that, 一般疑问句用if/whether, 特殊疑问句用其疑问词引导; (2) 从句语序, 应用陈述语序, 即主语+谓语 (动词) , 图示为

(3) 时态确定, “主现在、从所需, 主过去、从过去”。另外学生感到最难学的是时态, 句子如比人体, 主语是头, 谓语是心脏, 宾语是脚足。英语三大基本时态, 即“过去时, 现在时, 将来时”, 我采用图表一览法和时间数轴法教学, 一目了然, 从而达成了“事半功倍”之效。如

三、改进教学方法是“事半功倍”的核心

教无定法, 但有法。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必须以教心理学为指导, 努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灵活运用, 吸引学生的注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复习引入, 课后归纳小结, 方法灵活多变, 为节省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要做到“事半功倍”, 还应做到以下三点:

1. 激发动机, 提高兴趣。

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兴趣与如何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有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心爱护学生, 作他们的良师益友, 让其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达到“爱屋及乌”之效。在教学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如回答问题、对话等使他们认识到自己通过努力已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 形成良性循环:感兴趣、自觉学习、获得知识、更有兴趣、更努力, 获得更多知识。

2. 改进学法, 提高听课效率。

我们多数教师往往注重教法研究, 而忽视学生学法指导。学习方法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 我们必须将发现学习法引入课堂。例如: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等的构成和用法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练, 自己归纳, 发现规律, 掌握它们。

3. 因材施教, 抓两头带中间。

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多数教师头疼的问题, 有的教师采用多上课, 多布置作业来解决, 结果造成优生厌烦而差生听不进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能用个别辅导和分层要求, 对差生给予更多的关照, 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有的学生口语不准, 给他们补上音标, 多听录音等。

会计要素“重心”的历史透视 篇7

会计要素在整个会计理论体系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会计学家认为,会计要素的重要性并不低于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它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为实现会计目标和质量特征而加工会计信息的基础)和连接会计实践(财务会计要素及其加工生成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关键。会计要素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它的重心可以被认为就是会计所关注的重心,研究会计要素的重心对会计理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要素重心的历史透视

会计要素的“重心”指的是哪个要素是其他要素概念的逻辑基础,其他要素概念围绕这个重心而得以建立。会计历史上的不同发展时期曾经分别出现过两个重心:资产和收益。这两个重心呈现出“财产——资产收益——资产”这样一个相互替代和转换的历史变迁轨迹。

(一)“财产”重心的雏形期

14世纪,卢卡·帕乔利在《簿记论》立足于财产盘存和财产目录的编制,要求商人的所有财产(个人的动产或不动产)总是应先记录那些价值高且易丢失的东西,诸如现金、珠宝和银器等。这种思想与现代观点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基本理念本质已经触及现代会计理论的核心,是基于复式簿记的“财产”为重心会计要素的雏形阶段。

(二)“资产”重心的发展期

1907年,斯普拉格(Charles E.Sprague)在美国出版的《账户的原理》不仅明确阐述了资产的内涵,认为“所有资产是以前提供服务的具体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资产是即将获得的服务的贮存”,而且确立了资产的核心地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含义都是在资产的基础上逻辑推理的结果。会计要素以“资产”为重心阶段由此得到快速发展。

(三)“收益”重心的转折期

1940年,美国会计学会出版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强调通过演绎推理而不是根据归纳推理来建立会计原则的理论影响下,佩顿(William A.Pa ton)和利特尔顿(Ananias C.Littleton)提出了会计学第一个完整的概念——主体理论,普雷维茨、莫→PREFACE/前言里诺并为确定收益建立了一个“配比模型”。会计要素的内涵在佩顿和利特尔顿精心设计的“配比模型”支配下显得别具一格、自成体系,可归结为“成本”、“收入”,同时成本与收入相配比而产生的“收益”第三个关键的要素,收益是整个配比模型的核心。从这个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会计的重心从资产向收益转移。在这一时期中,收益表也一直被认为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第一报表。

(四)“资产”重心的理性回归期

1985年12月,FASB认为会计要素概念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在经济资源所体现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动和预期流动的基础之上,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因此资产是会计要素体系的重心所在,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的定义都以资产为基础而得以形成。FASB还将将企业的会计要素分为两大类型共十个要素。第一种类型(存量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的要素包资产、负债和权益(净资产)三种。第二种类型(流量要素,收益表要素)的要素包括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和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七种。因此,“资产”为重心的思想再次得到认可。

二、会计要素“重心”的本质

从会计的产生到会计发展完善这个过程,人们对会计要素这客观世界在不断进行能动反映,最终达成共识。资产是会计要素体系的重心所在,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的定义都以资产为基础而得以形成。

何为资产?目前国内外影响最为广泛、最具代表性与主导性的几种资产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余额观认为根据既定的确认和计量规则而在账户借方余额得出的数量就是资产;价值观认为资产是一个价值存量;利益观则认为资产是一个价值流量;资源观认为资产包含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余额观侧重资产变动的数量结果,价值观和利益观都是注重资产的目的,而资源观包涵资产的目的也关注资产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资源最体现资产的特征,而且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也将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一项资源被判定为经济资源并不足以表明它是一项企业资产,资产是和一定的所有权或其他类似权利关系相联系的。当一项资源对应一定的权利形式的时候,资源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理论中的概念,而成为企业的一种资产。经济资源之所以成为资产,是因为它与主体发生了某种权利联系,只有界定了所有权或其他类似权利关系之后它才能被称之为一项资产。因此,一项资源成为企业资产是通过权利为纽带的。资源与企业间的联系在国内通常用“所有权”、“产权”、“拥有”、“控制”以及其他类似词语来表达,在国外会计文献中常用的是“right、“access”。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的资源是企业的某些权利,这些权利可以表现为“所有权”、“产权”、“使用权”、“专利权”等方面。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拥有不仅是经济权利,还有社会权利、道德权利、生态权利。因此,资产本质是企业拥有的一项权利。

三、会计要素“重心”本质对会计要素的重新诠释

对会计要素的历史透视得出,会计要素重心是资产,而资产的本质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项权利。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权利和义务相生相伴,内在对立统一。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目的都在于对权利的获取和占有,而任何权利,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都和一定的义务相联系。不存在不承担义务的权利,也不存在没有权利的义务,二者关系必定是联系的、统一的。在会计个体的层次上也应该如此。既然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项权利,负债便是企业履行的现实义务,所有者投入资金一般情况下不能撤出,因而看作是企业承担的永久性义务。随着企业交易和事项的发生,企业权利和义务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会计要素的实质应该是权利和义务变化。

会计要素“重心”本质表明会计要素的实质权利与义务变动关系。目前在会计要素分类上,存在着“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基本要素和次要素”三种说法。前者偏重于会计实务,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中者偏重于会计要素运动量的特征,为传统的理论方法所推崇;后者偏重于会计要素内部结构的某些方面,主要为某些现代会计研究者所主张。笔者认为,三种分类标志虽都各有所长,但皆因未能全面揭示会计核算内容的本质特性,而都有局限性。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类应以反映会计核算的本质特性为标志,即以权利与义务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进行会计要素总体类型上的区别与具体组成部分上的划分。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必须先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企业拥有的一定数量的权利),资产(权利)的提供者包括债权人和投资者,而企业义务是由对债权人的现实义务和对所有者永久性义务组成的。因此,资产为企业权利要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称为企业义务要素。所有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相互斗争所引起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动状态中)取得一定的收入,并发生相关的费用,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就是利润。简单地说,企业收入发生时,其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企业费用发生时,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企业利润发生时,其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所有权益增加。换言之,收入、费用和利润发生会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发生变化,因而把它们称作权利义务混合要素。将会计要素分为权利要素、义务要素和权利义务复合要素,既能反映会计要素的本质,也能体现会计要素的运动状态,具体情况见图1。

四、会计要素的重新诠释协调与会计主体、会计等式之间的矛盾

正确而科学的会计理论应该使会计主体、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相互一致。但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国内外会计学者,特别是现行会计准则,在论述会计主体、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时却发生了三者之间理论不一致的现象,使会计基本理论无法自圆其说。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从上述阐述可以看出,会计要素分为两个主体,即企业是资产和负债的主体,投资者是资本的主体。在此二元主体的会计要素理论下,会计等式关系表示见图2。

这表明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体现的是二元主体理论,违反了一元会计主体假设论。这确实是国内外会计基本理论、准则中的一个根本缺陷。如果将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认定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项权利,负债是企业履行的现实义务,所有者投入资金一般情况下不能撤出,因而看作是企业承担的永久性义务,会计要素便只有一个主体——企业。在一元主体的会计要素理论下,会计等式关系表示见图3。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培养 篇8

品德教育是从启蒙教育开始贯穿一个人一生的, 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宗旨。我们经常所说的教书育人, 不就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吗?所以,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这样, 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一、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从事教育事业多年, 我认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手段, 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一直以来, 在历史教学大纲中, 德育教育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品德教育。就历史学科本身来讲, 都贯穿德育教育, 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无论是古代史、近代史、还是现代史或世界史, 处处体现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还有国际主义等一系列的品德教育。这也成为我们历史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感。由此可见, 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 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这也是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 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时代杰出的历史人物, 以他们高尚的品德, 构成了不同时代的道德风貌和人类崇高的精神文明世界。因此, 在初中阶段, 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中学历史教学就应该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或者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最为关键的, 当然主要是通过历史教材中的道德知识来教育学生。但是我们都清楚, 历史教材所提供的道德品质, 我们是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的, 这是我们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例如封建社会的道德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 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 其道德行为表现为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等等, 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从中国道德发展的历史来看, 古往今来, 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熔铸成中华五千年的美德, 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无产阶级的道德也正是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道德遗产后, 才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主要是继承了古今中外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统一的。帮助学生批判和克服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 是历史教学中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也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 主要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 从而使学生本身的行为有个标准和尺度。

历史教材中写进了大量优秀的历史人物和他们各具特色的优秀道德品质, 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首先, 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做出正确的分析, 使学生逐步树立起道德规范, 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 这是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规范和标准的基础。除此之外,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归纳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并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分析, 是道德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个人品德的形成,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也是借助于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来进行的。这些形象远离现实, 因此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手段和方法, 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 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使学生身临其境, 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情感体验, 让教学起到向导和激励作用。

此外, 历史教科书以醒目的方式写进许多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等, 这些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而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等,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历史知识与影视、小说等息息相关,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有关的影视资料、小说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情感。

三、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行为的训练

教学中, 在知识和形象教育的同时, 更要注重指导学生模仿和训练。首先让学生明了杰出人物高尚行为的动机, 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如史学家司马迁遭受酷刑仍然撰写史书的抉择, 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坦然面对捕杀的抉择, 邓世昌在军舰中弹下沉时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都是很好的教材。通过教育和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会起到更好的作用。结合实际生活, 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和自我道德教育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历史图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9

关键词:历史图画,历史教学,运用

历史图画是中学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历史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多采, 据不完全统计, 新编教图画约在300幅以上, 占教材的2/5的篇幅。这些历史图画是形象化的直观教具, 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是强化历史课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些图画, 发挥它的作用, 那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 认真探讨历史图画在教学中的运用, 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图画资源,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成为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历史图画的种类以及其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一) 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画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 形象生动

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历史文物图。如朱德挑粮扁担、东汉集市画像砖、战国编钟等。2、历史人物像。如孔子像、孙中山像、毛泽东像等。3、历史遗址图。如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圆明园遗址、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4、历史古迹图。如明长城、故宫大和殿、河北赵州桥等。5、历史漫画和历史想象画。如时局图、快乐地聚宴呵!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法国农民、英帝国主义的野心等。6、示意图说明图。如西周宗法制示意图。7、历史地图。如春秋列国形势、清朝的疆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百团大战形势等。另外教师根据需要绘制的示意图, 灯片等也属于历史图画。

(二) 历史图画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材中的图画, 或以浓重色彩渲染战争场面, 或以简洁线条勾勒人物神貌, 或以严谨的构图描摹器物的形态, 或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形象的历史现实, 这些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故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图画, 会让学生情趣盎然, 思维活跃, 兴趣倍增。充分利用这些图画, 为课堂教学服务, 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会出乎人的意料, 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增。

1、运用于导入新课, 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的导入新课对于上好一节历史课来说, 其关系十分密切, 一堂历史课, 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为上好课打下基础。所以, 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它将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选择一张内容相关的图片, 做直观教具导入新课, 既形象又直观, 符合青少年形象思维丰富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导入, 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还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观的教具加上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 教学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如讲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一节, 可由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烧地契》一图, 从讲解这张图的背景、含义入手讲新课———土地革命路线。再如, 讲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 首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因股票交易破产被迫廉价出售的汽车》由学生来观察这幅图出现的背景, 作为高中生是能够看懂这些英语的, 就从这些英语来分析, 从而能轻易地引入股票市场, 导入到经济危机, 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从而与新授课自然衔接。

2、运用于突破教学重点和化解教学难点问题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 许多内容单凭文字叙述学生较难理解, 这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除此之外, 教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概念, 理论性强, 往往难于理解, 对于这些内容, 教师有时反复讲学生也不一定掌握, 甚至越讲越糊涂, 往往重点不易突出, 难点不易讲清, 运用教材上的示意图, 或者教师自己设计的示意图, 配合教学, 则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些图示能起到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的效果。如讲西周宗法制时, 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指导学生看图, 教师讲解, 很快就能使学生掌握宗法制的内涵, 胜过空洞说教, 反复比喻。省时、省力, 效果又好。

3、运用图画补充文字表述的不足, 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现代信息科学的观点认为, 学习知识的过程, 就是接受、加工、储存和运用信息的过程。语言能传递信息, 图表也能传递信息。文字与图画都能表述历史, 但它们表述的方式不同, 各有长短。人们说人教版新一代历史教科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应当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文字与图画表述同一历史内容时, 它们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另一层是文字与图画表述不同历史内容时, 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研究表明, 人在学习是时, 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5%、味觉占1%。学习同一个内容, 教师采取纯讲授, 学生在三个小时后能记住60%;如果让学生纯视觉观看, 三个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并用, 三个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后, 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说明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前两者之和。可见利用图画进行直观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对于复杂的信息来说, 图表比语言传递的快。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问题用语言表述非常抽象, 难以表述完整的形象, 结合图画, 则可以把抽象的内容通过图画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既弥补文字表述的不足, 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正是为了通过学生的多种知觉感官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如历史想象图《四知图》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清政府把路权收归国有, 然后卖给帝国主义的事实, 学生一看就能知道所谓的“路权国有”的本质。

4、拓宽历史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历史感

历史教材上的大量图画, 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这些都有课文内容为依托, 但是不可能一一叙述。学生通过谈这些图画, 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义, 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还能通过这些图画证明历史、解释历史、再造历史形象。达到“左图右史”的效果。运用文物古迹图, 再现历史的真实情况, 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用历史想象图, 充实课文的内容;再如《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这张图片兼示意图, 图中所示大都会和手工业城市一目了然, 把隋唐时期各个城市的特色手工业等信息尽收眼底。再如《清明上河图》这幅由北宋张择端所画的著名风俗画,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用它来学习北宋的经济状况, 可以说在教学上是又省时又省力, 还能大量增加学生对北宋时经济的直观历史感受, 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二、运用于进行思想教育

中国历史教学担负着双重的任务, 既要向学生传递历史基础知识, 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奋发进取的合格人才。中学历史教课书中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画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材料。这些图画具有生动、形象、鲜明, 符合初中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因此, 我们应充分运用图画熏陶、感染学生, 使他们受到形象的思想教育。

历史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思想教育内容。利用历史课本上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历史图画能够把这些内容更生动、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效果往往会比空洞的说教强几倍。这些图画所描绘的历史事实熏陶、感染着学生, 使他们受到了形象的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深刻挖掘历史图画所蕴含的思想素材,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可以起到生动、形象、深刻乃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讲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暴行时, 以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对比着在学生面前展示, 学生就会受到极大震憾!他们会产生对祖国无比的热爱, 对侵略者无比的憎恨的感情, 树立为国雪耻、振兴中华的决心。因此, 运用图画进行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

历史图画还是美育的一种,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 通过历史图画的审美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健康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获得美感来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运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能力总是与某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能力的分类也是按活动类型分的, 中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活动时, 历史思维能力是完成历史学习任务的决定性因素。历史学习若按能力类型可分为阅读理解、阐述解释, 鉴别评价与问题解决。因此, 我们可以提出阅读理解能力、阐述解释能力、鉴别评价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这四项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要依靠三种水平的平衡发展。一种是再现性水平, 指对史实的记忆能力;二是逻辑水平, 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三是造水平, 指重新组合史实, 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历史图画是培养这三种水平的工具。历史图画是一种直观材料, 显示的是历史现象, 有的本身就是史实的再现, 这就为培养学生以史实为基础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现象揭示本质要靠逻辑思维来完成。教师利用历史图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以验证假设, 使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思维活动,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逐步提高。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他们在学习水平、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同一张图画在不同的学生看来会有不同的感受, 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对于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历史图画还能运用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历史地理空间观念。运用历史地图, 加强学生的地理空间的概念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一开始就注重用地理空间概念去思考历史问题, 把历史事件人物等放在历史地理的空间中去, 既能增强历史感, 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历史地理空间观念。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就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能力的测试, 也更加注重了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而历史图画正是高考文科各科知识的结合点, 因此,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历史图画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高考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四、运用历史图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围绕主题、把握分寸, 合理取舍

在教学中利用历史图画, 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紧扣学习的主题和研究课题,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切不可超越教学目标乱加发挥, 甚至是主观臆测, 牵强附会。如果运用的不好, 反而会把学生的思路叉开到其它地方去了。如那些曾经对历史的进步作过重要贡献或有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是讲述历史必不可少的内容, 充分利用历史人物图, 适当介绍和补充一些性格特征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对这些人物有深刻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看历史人物图, 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人和这个人对历史所作的贡献, 而不是记住他的的外表、长相、穿戴。如果把握不准, 就很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2、突出重点、紧扣正文、充分利用

在教学中利用历史图画, 要特别注意突出重点, 紧紧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历史图画是课文内容的补充说明和延伸, 是为课文内容服务的, 使用是必须紧扣正文, 充分利用, 尽量做到叙述精练、描绘贴切, 讲解有所侧重, 以突出重点, 使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与历史图画的直观形式能互相补充、互相照应。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否则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李敏, 《教师教学基本功》[M]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6年版

[2]冯克诚等,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3]阳谷、陈风, 《中学教育文萃》[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于右西, 《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5]林崇德等, 《历史教学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 2001年版

上一篇:职业道德缺失与假新闻下一篇:动物育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