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24-10-19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共9篇)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1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改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被严重模式化,无法把自已的真情实感充分自如的表现出来,无法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而就学生而言,教师教学行为的模式化也使他们的学习行为模式化,这种方式使充满生气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套路化”的机械活动。新课改走进学校后,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合作中学习,注重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发生转变:

一、教师观念的必须转变

1、教师的观念应更新,基于新课标的一些特点和新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有新的转变。

〈 1〉、学生学习观的转变,新课改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兼具教育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授者双重角色,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学校的重大使命。

〈2〉、教师课程观的转变,新课标走进学校后,课程将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3〉、学生观的转变,第一使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已读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4〉、教学观的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信念。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3〉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5〉由单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三、课堂组织方式要发生转变

课堂组织方式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 为出发点和归宿,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起点,以一系列的学生主体活动充斥教学的各个环节,或让学生自学或动手操作、或讨论交流、或游戏等,框架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课堂结构上体现让学生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的结构,要做到以上几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

2、创设怀境,延续幼儿园的学习气氛。

3、课堂上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手脑都活动起来,达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动脑思考、时时体验快乐。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现代学习方式体现以下特点:

1、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2、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3、独特性,学习方式上体现学生个性;

4、体验性,使学生进入生活来亲自体验;

5、问题性。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要改变以前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刘家沟小学

张文年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2

屠立平好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是我们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来, 我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例如, 转换育人模式,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就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问题, 我认为推进教育改革是必由之路。不改革, 最多维持原有水平;只有改革才可能寻找到新的突破口。经过调研, 我们把课堂转型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并全力推进和实施。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 让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尝到了甜头, 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 各校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或者说范式) 。为了能更好地引领、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 形成具有嘉善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嘉善教育的竞争力, 促进嘉善教育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 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基于以上的认识, 2012年, 县教育局下发了《嘉善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课堂转型”的实施意见》, 鼓励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学科特点全面探索课堂转型。2013年底, 我们对全县各校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寻找到了各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特征———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即教师以引导、指导、辅导等方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中习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学习目标。就此我们提出了“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思路:各校在“导学”方式总的框架内, 可以根据校情实际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式, 但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是以教师行为变革促成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总的要求。

方龙云这一思路的提出除了基于上述现实基础外, 是否还有其他深层次的考虑?

屠立平这一思路的提出还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教育改革的要求。2011年6月,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中小学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是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一部分, 而课堂转型是其重点。

第二, 教学观念变革的要求。教学观念从“教为中心”变革为“学为中心”, 其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即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变革是关键。

方龙云在具体的实施中, 县教育局或者县研训中心采取了怎样的步骤或策略?

屠立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 主要采用了三大策略。

第一阶段采取的是目标引领、个体成长的策略。2011年12月, 我们通过调研和论证确定了“以标导学, 以学定教, 以学验教”的课堂转型目标, 通过2012年的推行、探索和实践, 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几颗明亮的“珍珠”,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部分领军人物。

第二阶段采取的是重点培养、以点带面的策略。具体是以重大课题、项目研究为课堂转型工作的切入点, 重点培育部分学校与学科, 并以此来影响和带动面上的工作。2013年初, 我们通过竞标确定了4所学校组成县域研究共同体, 重点攻克县级重点课题“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通过申报和推荐, 全县又确定了6所课堂转型实验项目试点学校和14个试点学科, 进行重点培育。同时, 通过专家指导、名师工作室引领、校本研训、举办课堂展示周和展示日以及“课博会”等活动全力推进课堂“导学”方式的变革, 改变教师观念,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变革逐渐成为自觉的行动。此外, 充分发挥教科教研片联动机制, 以片组内课堂转型试点学校为龙头, 以“一校带一校”“一校带多校”的形式, 以点带面,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从而把“珍珠”串成发亮的“手链”。

第三阶段采取全面推进、深化研究策略。2013年底, 我们召集部分校长、教师和学科教研员座谈, 对两年多来推进课堂转型的工作进行全面反思与总结, 深层次研究各“手链”中已经形成的“课堂转型”范式, 分析这些范式中“学生”与“教师”、“学习”与“教授”的哲学关系, 寻找它们的实质和内涵, 提炼总结出“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县域课堂转型的总要求, 形成“‘导学’方式的区域变革与实践”实验项目, 申请加入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由此形成了具有嘉善县域特色的课堂转型的“项链”。

方龙云课堂转型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屠立平是的,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问题。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部分教师还无法彻底摆脱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主的桎梏, 无法实现“学为中心”的蜕变和升华。

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师不仅要有智慧, 还要有勇气和毅力。受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素养等影响, 部分教师安于现状, 怕承担改革失败的风险。

三是行为定势的影响。久会而成习, 久合而成惯, 习惯性思维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定势。从县、片、校各种公开课来看, 教师的展示课总体上是非常精彩的,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能通过引导、指导和辅导的方式, 组织教学, 而回到常态课时, 个别教师又捡起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

方龙云虽然遇到了各种困难, 但经过几年的实践, “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实践还是取得了众多成果。

屠立平“导学”方式区域推进实践的一个重要成果, 就是形成了具有嘉善县域特色的“导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即以“导”引学—以“导”促学—以“导”助学—以“导”成学。基于这样的基本目标, 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自己的变式, 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又围绕总体转型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一单五环生本导学课堂”“导—学—做三段式导学课堂”“学、做、问导学课堂”等。

方龙云最后, 请您谈谈“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成效和今后的打算。

屠立平两年多来, 在县域范围内, 我们在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推进“导学”方式根本性变革的研究, 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县域课堂教学的层面上讲, 目前, 我县近四十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导学”方式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导学”模式, 感性的认识得到了积淀, 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理性思考。

从教师教学的层面上讲, 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由“教”变“导”的本质转变,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教学方式上, 教师以引导、指导、辅导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学, 实现了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华丽转身。通过课堂转型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013年在嘉兴市第四批名师评比中我县有23位教师被评为嘉兴市名师, 与上届相比增加了12人, 增幅在全市位列第一。

从学生学习的层面上讲, 通过教师以引导、指导和辅导的方式组织教学,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学生的自学、助学、群学意识不断加强, 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走在全县课改前列的嘉善四中、干窑中学、陶庄中学、丁栅中心学校、大云中心学校等几所学校, 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提高, “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成效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行为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但要不断提高组织教学能力,方式方法要切合实际,合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能够有效的控制课堂教学秩序、节奏和气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严而不死,活而有序,而且还要使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得到转变。尽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多看、多听、多说、多做,去获取知识,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开放型教学环境。就此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交流“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之我见: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未来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因此,真正樹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学习。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实践。我们要把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课改的立足点放在注意学生个别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上,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地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一)教学关系由“学跟着教走”转变为“教为学服务”。

因为备课时,在了解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需了解学生和学生集体的需要、兴趣、学习基础、学风、班风诸方面,否则就难以做到教学的针对性,不能把教学信息的有效输出变为学生的有效输出。只有因材施教,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最有效地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轻松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由教师“牵引式”的教转变为学生“自主式”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并不是全盘吸收、机械反应,而总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选择,按照自己的态度、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作出反应。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他们在活动的实践中所显示的积极性、能动性,才能成为它们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学习过程由“吸收——存储——再现”转变为“探索——转化——创新”。

过去的教学,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只能机械地吸收教师传递的知识,并把它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进行运用。完全把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的角色定位本末倒置。这样根本培养不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让学生去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周围的社会环境,关注了解自我,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养成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及乐于尝试、主动探索的精神。能与伙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索,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经历从发现问题、尝试探究、初步解决问题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研究过程,获得相应的各种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意识,学会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研究的方法和设计简单的研究步骤,然后将研究的结果用图画、实物、语文字等形式进行初步的表达和展示,这样就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具备了能力,就会厚积薄发创造出新的奇迹。

(四)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再到“创造性学”。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的教”。由此可见“学会”不如“会学”,而“会学”只是基本技能,要想学好、学精还要“创造性学”。如让学生对书中的每一问题都经过小略不等,规格有异的“细嚼慢咽”,在真懂后还要把书中各部分内容穿起来,形成结构。以便融会贯通,更要学生弄清其主要问题的关系,抓住全书的基本线索,用以贯穿全书。同时还要让他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想一想这本书给自己添加了什么东西。原先就懂的部分可以快读或不读,紧要的是对重点进行钻研,对新的东西要花更多的力气,使学生做到“凡读书就能添加点新方法、新内容”。这样,基础逐渐宽厚,就能越读越快。形成习惯后,知识便能用、多用,就有变活用和创新的趋势。知识有序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养成和增强了。

(五)学习的时间、空间由禁锢、封闭的课堂转变为开放性的课堂。

俗话说的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把课堂、校内、校外彼此连接形成学语文、用语文、求发展的广阔空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能只限于课堂和书本,课外同学之间的交流,校园环境开展的各项活动,校外社会、家庭还可以通过看报刊、看电视、听广播等诸多方面,都可获取丰富多彩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下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 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应做到:“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辩论,少一些批判;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等十大措施,构建起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是以“重读书、重感情、重积累、重运用、重习惯”为原则,抓住“文贵自得”,“读中有悟”的特点,指导学生读思结合、读述结合、读问结合、读议结合、读写结合,形成自学自悟——评价深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二是以“重感情、重内容、重语言、重评议、重激励”为原则,抓住“读写结合”的特点,指导形成“自主审题,明确要求——选定内容,酝酿材料——自练互说,口述作文——独立写作,交流评改”的自主学习作文教学模式。三是以“重生活、重情境、重经验、重想象、重活动”为原则,抓住“多向互动”的特点,形成“激发情趣”‘我要学’——明确要求‘说什么’——互动练习‘怎样说’——交流汇报‘我能说’——形成能力‘我会说’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法的改进,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一生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种内化的、稳定的、自动的良好学习品质,它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也为创新奠定了必然的基础。它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课前预习与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做作业等。尽管这些学习习惯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它们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创新行为。因此,导向于创新的学习习惯,除了这些必备的外显行为以外,当前更应当强调内陷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对于创新,“思维习惯”尤为重要,创新首先意味着“思维”的突破与超越,那首先应具有不同寻常的思维,才有可能创新。创新为本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是要创设各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各种现成的传统观念,不拘常规,经常作超功利的追问,作自由的思索、自主与独立的思考,作大胆的推论和猜测,不懈的探求真理,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除了上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外,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它们是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工具,甚至是学会创新素质的组成要素,基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新课程十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此确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探究学习等为工具形式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体性的彰显,个性的呈现,即学生以一个“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适合自己个性的方式。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决定,并且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

合作学习表面上看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体现,是人的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层面。它是学生的一种基本需要和天赋的人权,只不过这种天生的权利被长期的接受式学习所剥夺罢了。

探究性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基本的存在和生存方式,是人的本质体现。探究、学习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与“冲动”,只有在不断的探究中,人类才能持续探索、积累新的经验,不断提升人的境界,探究、学习是人的本真状态,更是学生的天性。

总之,在教学中的“教”与“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在新课程背景要求下教学,主要凸显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革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一条符合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符合“以人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使教师与新课程得到同步成长。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思想专辑》;

2.《创新教育专辑》;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4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 其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和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同构关系, 并对自身角色、教育对象以及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交往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关 键 词 :新课程改革;教师;学生;教学观念;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已逐渐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和对教材在教学中的实施,我们感觉到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旧有的考试评价制度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在教改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有些问题还期待专家、同行能给予良策。

教学中观念与认识的转变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认识与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

(1)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使知识由被动地吸纳变为主动的吸收,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主体,满足了学生天生爱动的特点,动手动脑的能力得以锻炼,使学生遇到问题后知道怎样想和怎样做,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标准,尊重科学、尊重知 识、尊重真理;尊重和热爱生命,尊重和热爱祖国和人民,尊重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学会情感的表达与交流,以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热情高涨,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2)新课标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活动、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多,不可避免出现纪律问题,让学生总结、发表意见不可避免地出现时间紧张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安排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课上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新课程理念的应然要求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 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言: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反诸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实践领域每一次大的进展首先都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到赫尔巴特的统觉教育理论, 再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学理论, 以及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当代教学论, 教学观念不同, 以此为指导的具体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也不同。

近十几年来,伴随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开展, 教师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问题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传统教学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从深层次上看, 由于受文化传统、个体素质以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造与创新。当前, 已全面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的全新课程理念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以往, 我国基础教育的 确定性 特征十分

明显, 突出表现在有统一的内容, 统一的教材、教参, 统一的考试, 统一的标准等。相比较而言, 新课程体系的 不确定性 因素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首先,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其次,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学生观, 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再次, 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从而使新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当然, 新课程的实施能否实现上述改革目标, 归根结底还在于作为课程改革实践者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性质、内容、方法、评价等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隐含着主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根本价值取向, 对主体行为的整体过程以及行为的可能结果起着支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

可以说,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应然要求。因此, 本文拟就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师观念的应对与更新作一探讨, 以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观念转变的前提: 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纵观 20 世纪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分离成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这情况下, 所谓的课程,仅仅被理解为官方课程文件, 即制度性课程, 所谓的教学, 也主要被看作是落实 制度课程 的重要途径。于是,课程与教学就成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 课程是 专制的一方, 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成了课程的附庸, 教师的角色则只是一个执行者, 他们只有听命于课程制定者的义务, 而没有创造性进行课程改革的权利,其任务就是忠实、有效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而作为课程载体的 教材 无论对教师的 教 还是对学生的 学 均具有绝对的权威。事实上, 能否严格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去完成教学任务, 多年来也一直是我国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实质上说, 这缘于一种缄默的观念, 即知识的权威性和确定性。而这种观念恰恰是导致课程与教学的异化关系的症结所在。正因为如此, 以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 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 进而形成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 灌输主义 倾向, 形成根深蒂固的知识教育模式。

于是, 教师以 教会 学生掌握知识为使命, 学生以 学会 知识为己任, 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在新课程结构中, 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都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目标强调, 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 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换言之, 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需要。新课程理念不再将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视为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而是强调教材的 范例性 , 将其作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一种文本或中介, 并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给教学以多样的诠释角度。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不再受到教材的严格约束和控制, 教学的过程即是课程建构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变通的从未有过的自由, 它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时空和广阔而全新的研究领域,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性因素的增多, 使得教师不可能再仅仅以一个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出现, 而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创造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从实质上说, 这正是课程与教学由专制、集权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具体表现。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课程与教学必然会摆脱以往单向的线性关系, 走出僵化的机械论、控制论, 实现深层意义上的整合。

这要求教师必须克服教学的工具价值观, 不断体验并研究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相融关系, 突破以往用固定方式处理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习惯图式 , 创造性地、灵活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课程进行设计并实践。当然, 教学观念的习惯图式 一旦形成, 即具有了一定的惯性和惰性, 这会使新观念的融入变得非常困难, 甚至导致观念转变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教师对新观念从经验理性认识到理论理性的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

观念转变的关键: 师生角色的重塑与确认

由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历史继承性, 自古代 学而优则仕 的仕途化教学目的观到隋唐科举制度盛行再到今天仍具强大生命力的 应试教育观, 均是教师讲 书 , 学生背书 , 教师凭借制度力量树立起自身的权威形象。尽管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学纪中倡导的问答教学, 宋代书院采用的自学与讲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依旧闪光, 却没能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而与科举制度相适应的灌注式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却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就是师生之间交往关系的异化, 即教师作为提供知识的 权威 和工具而存在, 学生则以知识的 容器 而存在, 教学过程在 我 它 甚至是 物 物 之间不人道地进行着。长期以来, 教师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似乎只有按照某种固定的程式, 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有效进行。于是, 教师垄断了整 个课堂教学, 他们执著地追求教学的规范性和模式化, 遵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精心备课, 严格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则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将教学进行到底, 即便是其中穿插了一些师生问答或启发式教学, 也只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的形式。结果则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被逐渐销蚀, 教师的教也没有了创造性可言, 师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都无从发挥, 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课堂变得沉闷、乏味, 缺乏意义的显现。在新课程背景下,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转变。为此, 教师必须要从新的视角、从理性层面去定位学生并重塑自我。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

一、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

一、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使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主要以下几个特征:

1.主动性

2.合作性

3.体验性

4.问题性

二、新的学习方式的类型

所用的新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2.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三、课改实施中问题解决的对策

(1)多交流,促发展。

教育局教研室举办课改培训活动,优质课评选,示范课展示,流活动,使教师从主观上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学有所依,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新的教法优势整合、互补。

(2)立足校本,推进改革

1、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新课标实施中,一是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培训,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掌握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政策,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保证。

2、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改革进行

课程改革也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在课改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校本研究以学科研究为主体,研究内容可包括教材使用和开发,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实旋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研究方式可以是个案研究或专题研究。

3、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师生发展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基于学校本身自主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它既可以弥补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过于宏观、无法照顾到学校的实际缺陷。又给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评价过程中。也会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可开发特色课程(家长学校:计算机信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设置活动课程: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挖崛隐性课程: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教育,教师表率作用,校园文化熏陶,团队精神培养等),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立体、灵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有利 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能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能够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及学习方式转变

院系: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育学

学号:1010314077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5

颜秉升

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已经感觉到,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辅之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会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去反思。

一、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过去的教学行为中: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说、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扮演的是综合角色。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你就应该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是一个引导者;,因此要转变观念。我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不能作为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

二、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加强实验的探究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不再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我抛弃原先那种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教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做法。对新教材的实验认真专研,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新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 验与学生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让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比原来有更多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自由和权利,可以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也因此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6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习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云南省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这一专题培训学习的关注点。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特别是他“以儿童为中心”和“在做中学”的主张,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位在学生能力的建设上,中国教育史上的先人在几千年前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著名论述。如今,面对“知识呈指数激增”的时代,无数个呼唤汇成时代的强音——“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使全世界的人的潜力都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要转变目前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

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遇到的困难、存在的原因和实践情况做些分析和探讨。

一、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遇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教学思路上,每一个案例、每一个片段都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探究和合作,进行了许多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和实践问题上,笔者遇到以下问题和困惑: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式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少教师知之甚少。其原因是有的老师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与落实“双基”割裂开来,认为花时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无法落实知识和技能目标。二是仍然有不少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关系,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对立起来。《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指出:“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与接受学习是“共存共荣”的。传统教育以“接受学习”为主,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特别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其实,在传统教育中,接受学习并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落、自主性丧失、厌学、逃学、退学。只不过,我们在操作“接受式学习”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是那样的一种心态:教学,唯教材、唯大纲,唯教师。学生就是没有自己内心需求的“罐子”、容器。其实,接受式学习之所以“害人”,是因为“专制”。

二、变革教师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和实践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学习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学习方式(方法):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接受学习,是强调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的更多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除了通过课程结构调整和改革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外,最终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笔者结合课例培训研讨活动和学习反思,作以下探讨和交流。

1、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实际是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构想出一种处理教材的方案。这就需要:(1)明白课程设计的思路,读通本学科的课程标准。(2)做好教学内容的转化,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指向、活动指南和操作依据;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的策划统一起来。(3)进行课程开发,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引导学生活动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如人教版数学第一册“认识人民币”一课,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就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他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顽皮、好动、好奇、易激动的特点,上课开始把教材中各自独立的三幅主题图设计为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课件,在创设情境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把“分类”环节改为整理钱包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反复的认识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和区分能力。

2、在教学方法上,选择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在“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

新课程教学改革,重在“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想观念的变革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调查、尝试、研究、体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的教材编排,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由弱变强,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不断增长和提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老师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想一想(看动画片想到了什么?)——认—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分—分、理—理(整理钱包再次认识人民币)——猜一猜、摆一摆(猜价格、用学具摆出来)——算一算、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真正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实现新课标要求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标。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本身是围绕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现代教学中,注重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师角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让他们的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从“认识人民币”课例来看,整节课的设计都将教师角色定位在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上,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者关系,课堂气氛和谐、宽松。如“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咱们就按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来试试……”教师温馨的话语、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就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将教学内容的点点滴滴化作学生一次次合作、探究活动,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的得到充分发展。

专家编辑点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当前主体教育、自主教育以及课改实验的研究来看,在小学教学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单一转向多样化和完善、提升),关键在教师的引导。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7

一、诗歌、散文类:配乐朗诵是这类课文比较适合的活动方法

如《只有一个地球》《匆匆》等课文, 必须通过反复朗读, 才能领悟出课文中的情感。传统的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 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 干脆把课堂变成排练大厅, 根据学生的意愿, 现场指导编排各种形式的朗诵表演, 有个人朗诵、男女合作朗诵、集体朗诵等,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 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伙伴获得体验, 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他们怎能不兴趣高涨呢?

二、故事类:讲故事、课本剧、评书是这类课文比较适合的活动方法

《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 因为有较强的故事情节, 学生对于课文主要内容还是比较容易读懂的, 但是这类课文的思想性又很强, 而思想往往就在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当中, 学生不易体会得到, 如果靠老师的分析讲解, 学生不会感兴趣, 那么, 课本剧就是最佳的选择, 学生要想演得形神兼备, 就要反复咀嚼玩味, 也许有商讨, 也许有争论, 也许会有短兵相接, 也许会有面红耳赤, 这就是我们新课程下的教学成果:有了思维的碰撞, 才会产生火花。

三、游记类:“我是小导游”是学习这类课文的好方法

《索溪峪的“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 语言生动, 意境优美, 但因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易被调动。因此, 在课堂上, 直接把学习课文变成学生导游的形式, 新颖有趣, 每个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新鲜事物的心情都是很强烈的。于是, 为了当好这个小导游, 学生在课前就要做好准备, 如:查找景点资料、熟读课文、访问亲友、写导游词等, 这样,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主动的、探究的、创造性的, 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四、口语交际:辩论赛、情景模拟是学生比较欢迎的方式

“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这个话题, 采取以老师为中心的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方式, 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也不能给学生创设出能充分地发表自己观点的情境。我们可以平时组织学生收看辩论会录像, 让学生了解辩论会的模式、程序, 让学生从辩论队员的发言当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课堂上我们采取辩论赛的方式, 学生的兴致是高昂的, 他们会充分做好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 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 写好辩论稿, 甚至提前练习, 把自己在辩论场上的声音、语速、表情、动作都策划好, 这就是辩论赛的课堂之所以热烈、难忘的原因, 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8

关键词: 学习习惯 教学方式 解题方法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课堂学习效率有关,目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家长忧老师愁学生烦。数学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这门课程逻辑性、抽象性都比较强,而且数学课上不是计算就是证明,没有什么趣味性,并且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当然会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失去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非常重要。

1.1课堂中穿插趣味性数学故事、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尺规作图”时,先讲述尺规作图的由来——古人为了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的,然后介绍了几种著名的尺规作图的问题:三等分线段、化圆为方、倍积立方等问题,并讲述倍积立方问题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接着我又说明了目前的学习任务是先学好五种基本作图,然后运用这五种基本作图比试我们的聪明才智。讲到这里,学生想学五种基本作图的欲望就燃烧起来了,接下来学习就很轻松了。

1.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这一节时,如果单纯做一些勾股定理的应用题,学生肯定会觉得很无聊。于是,我这样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杯子喝东西(杯子是圆柱状的),由于喝完东西后,杯口常会有残留物,这样容易引来蚂蚁,假设现在有一群蚂蚁在杯底的A点,问蚂蚁沿杯子的外表面,如何最快抢到食物?(假设蚂蚁速度相同)如图(1)示:

学生一下子热闹起来,连有些平时基础不好的同学也积极加入讨论中,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圆柱体展开得到一长方形,如图(2),沿点A与食物之间的线段这条路径是能最快抢到食物的。紧接着,我把杯子的形状换成正方体、长方体,然后引导学生继续讨论,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3善于鼓励学生,以成功激发兴趣。

数学课堂上,你会经常听到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我把这道题做出来了!”看着他满足的表情,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经常怀着喜悦的心情投入学习,更容易取得新的动力,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兴趣盎然。在数学教学中,要常变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变求异,以异求趣。因为每个班里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要实施“差异教学”法,布置不同档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和喜悦,让他们都能学有所成,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解决较容易的题目,并给予适当的表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诱发出积极学习、努力向上的热情;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安排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让他们吃得饱,对数学不感到乏味。有些学生不善于思考,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一碰到难题就束手无策,甚至放弃,所以要让他有兴趣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解题方法。总之,教师授课时遇到难度较高的问题,要尽可能使问题梯度化,调整思维角度,优化解题方案,化难为易,使学生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学生由于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不扎实,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以致后来学习越来越跟不上,日积月累,学习成绩很不好,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好比一个人今天吃了没消化,明天吃了又没消化,这样没几天,身体肯定要出问题。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学时应多给予关注,耐心辅导,并多给予展示的机会,使其重拾学习信心。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除了关注他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强学法指导,帮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好动,缺乏自制力,经常做小动作或者课堂上讲话,或者学习态度不好,不爱学习。对于这样的学生,既不能粗暴地训斥、责骂,又不能一味放纵,否则将进一步影响该生甚至他人的学习。老师可以暗示或者警告或者提问,引起该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短短四十五分钟,常可以见到很多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神采飞扬,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之低就可想而知。其实老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而很多老师觉得让学生自主学习,怕学习效率低下,怕学生不专心学习,说到底老师是怕学生学不好。这其实是有道理的,所以这样的课堂,老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不仅要备课堂,还要备课前及课后。所以对老师要求更高,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精心备课,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一味讲授新课,不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无形当中不仅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而且这样引导极易使学生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养成一种不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如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把握不好,讲授《因式分解》这一内容时,没有先告诉学生学习因式分解的意义和目的,直接教给学生因式分解的方法。由于因式分解比较难掌握,题目比较灵活,因此学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加上学习因式分解的意义和目的不明确,有些学生自暴自弃,因此影响后继内容学习。而后来讲授因式分解时,我先引导学生把因式分解和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类比,使学生建构起“因式分解”的概念,然后讲清学习因式分解的意义,为后面学习“分式及一元二次方程”做好准备。这样学生学分式就意义明确,而且有了因数分解做基础,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可见作为教师,不能只简单地把知识给学生,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及学习的情况。

4.重视解题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考试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解题教学值得反思,有些老师只注重解题的方法及过程,对解法的产生过程和解答之后的反思缺乏引导。虽然,学生凭借老师讲过的题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碰到新问题时,旧有的经验模式没有了,这时,学生便无从下手了。

解答之后,对解题方法及过程合理性进行思考,甚至对解题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内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并能很好地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解后的反思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等提高思维水平。

总之,解题完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题的解法,以及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旧有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使学生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君.福建中学数学,2005,4.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篇9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但是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如何改变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的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呢?一起看看下面吧。

一、看一看,激发兴趣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表现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在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画的作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然后问:图上画的是一些什么呀?学生说,有老爷爷、有房屋、还有小树。我紧接着问:老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这一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学生必须仔细读课文后才知道。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这时的学习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听一听,整体感知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教师配乐范读后,让学生想象晴朗的夜空中弯弯的月儿的形状,并要求学生把生活知识联系起来,再回过来读一读课文。这样不但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而且由书本知识拓展到生活知识,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

三、问一问,调动思维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通过问才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老师问,学生回答;有时学生问,老师点拨;有时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阳光》一课时,首先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认真观察“正在发光的太阳”后,接着老师问:阳光可以使万物生机勃勃,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就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生长,我们就没有吃的,会饿死的。等等就这样,把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同时学生也就很快把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弄明白了。

四、读一读,深化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附加的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那么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应靠学习主体──学生感悟获得,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探索,在读中感悟。

如在教学《平平搭积木》一课的第四、五自然段时,我要求学生反复自由朗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后问: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甲说,我知道了,剩下的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学生乙说,通过反复读课文我知道了平平非常有爱心。学生丙说,奶奶听了剩下的一间,给没有房子得人住,一定很高兴的。我追问道: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他若有所思地说,我是从图上奶奶的表情看出来的。从学生的发言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把看图和读文结合起来的读书方法。同时也感悟出人文情怀的美德。

五、找一找,探索发现

前面说过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表现为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找一找”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知识要比书本知识丰富,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生活经验更为丰富。记得张主任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教师在教学“ai ei ui”一课中的“儿歌”时,让学生说说植树的全过程。一学生说,先要挖坑,再将树苗放进坑里,接着培土,最后给树浇水。另一位学生便对教材提出质疑,教材上说:“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这句话有毛病。老师问:毛病在哪里?学生说,没有挖坑怎么栽树呀?老师说,有道理。你能把这个句子改一改吗?这位学生显得经验老道说,应该改成:你挖坑,他培土,我去提水,我们大家一起栽树。这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竟敢改专家编的教材。现代的少年儿童,我们岂敢低估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他这一改真的把书上的句子改得更乎合逻辑了。

六、编一编,不断创新

“编”是一种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编一编会引发出他们的灵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教师问:谁能把卷心菜的“心”这个字形象化地记住?一位鼻子下面有两条一进一出的“龙”看上去有些顽皮的男孩子,手也不举,往凳子上一站说,我知道,“心”有一个卧钩,就像我妈炒黄豆用的锅,炒着、炒着,一不小心就把锅拉偏了,本来锅里面有三颗黄豆,结果蹦出来了两颗,锅里面只剩下一颗啦!如果说给“心”字编个谜语的话,那就是偏锅“炒黄豆”,蹦出两颗,里面还剩一颗。多么生动形象啊!从偏锅“炒黄豆”给我们的启示: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就不怕他们不成功;只要我们尊重学生,就不怕他们不守纪;只要我们依靠学生,就不怕他们不创新。

七、画一画,优化整合

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是课标中提出的学科整合的具体体现。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明其理由。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用彩色笔画出来。就这样既深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绘画技能,更是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

八、演一演,促进发展

实验教材的明显特点,就是图画有情境,课文有情节,故事有情趣,给孩子们提供表演的舞台。如我在教学《在家里》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编短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演短文中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顿时课堂上的气氛十分热烈,学生的表演入木三分,栩栩如生。真可谓一演胜千言,学生模仿课文编短文,自编自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表演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编短文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在说与做的欢乐气氛中受到教育,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中强调的体验性。

上一篇:瑞雪第2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