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2024-09-18

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精选12篇)

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篇1

现代语文教育认为,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是基于学生学习要求而发生的,旨在启动、改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而形成的指向、引导一类的活动。

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中给予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影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并非教师“教”成,“讲”会的。教师的课堂指导行为是基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而发生的,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就会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变以“讲授”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为指导学习,这是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的需要。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偏重重复学生已知的信息,或者重现他们可以在各种信息源中轻而易举找到的东西,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会缺乏最起码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越来越低。同时,以往“讲授”式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剥夺了学生的发现、探究、创造(或再加工)的乐趣,教师将经过自身“咀嚼”加工后的知识以“制成品”的形式放在学生面前,长此以往将使之失去“品尝”的驱动力。可见,强调和重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行为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常见的课堂设计流程是:宣布课的任务→板书课题→要求学生阅读→提供教材背景→解说教材内容→板书课的结构→讲解教材主旨→总结课的教学→布置作业等。主要反映出教学中教师的支配性与讲授性的教学特征。这样的教学,即使学生能够随着教师的活动而活动,也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所需要的发现、探究与创造活动,不可避免地在教师对课堂的支配下受到抑制,体现得较多的是对知识的传授,而削弱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必将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要改变这一课堂教学现状,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教师的“指导行为”。根据指导行为发生的时空不同,教师的指导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语文学习已有的水平(认知水平、认知结构、认知方式与主体的态度)与学习内容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质疑、讨论、论证、阐说等学习活动,并在其中给予指向、引导,唤起注意,创设情景,引起探究,协调进程,推进深化。这种师生间的对应行为构成了师生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一方面是学生的课前准备学习(如阅读、查找、比较等),课内深化学习(如交流、质疑、研究、阐说等);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课前作业设计(用于指导学生的准备学习),课内指导学习(用于指导学生深化学习)。师生交互活动,相互影响,各得其所。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所不能完全获得的东西,课堂使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获得了思维的深化与升华;教师则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又为学生所欢迎的课堂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其指导提供了有效依据。

按照这种思路,我认为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以这样为好:课前准备学习交流→关注交流中的疑点→分组进一步研究教材→再一次教材学习交流→阐说分组研究结果→课外深化或拓展学习。

这样的设计,强调了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特征,即语文学习的发现、探究、创意,而教师的课堂行为只是引起、组织与指导。例如,“课前准备学习交流”这一环节,教师要作好课前准备学习作业的设计指导,以便课内组织有重点的交流;学生则应在课前进行阅读、查考、比较、引证、质疑等准备性学习,为课内交流学习心得,寻求共识,提出疑点打下基础。在“关注交流中心的疑点”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解题作答;学生则应关注同学间的质疑问难,尝试解答疑点。“分组进一步研究教材”,教师应让学生就无法取得共识的、与学习重点相关的疑点继续研究教材并分组讨论,对不同组别的学生给予辅导或参与讨论;学生则进一步深化研究教材,探寻疑点的解决之道,阐说自身认识并听取同组学生的见解。“再一次学习交流”可以与“阐说分组研究结果”结合进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一步对相关的疑点进行解读交流,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论证观点;学生则综合小组讨论的意见,表明观点,阐明依据。在“课外深化或者拓展学习的环节,教师应设计课外深化、拓展与准备学习的作业,并对学生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应根据教师指导与自身特点完成课外学习任务。

上述各个环节中师生的课堂对应行为,都十分明确地显示了这样的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本体,教师是启动,维持,推动学生语文认识活动的纽带。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教材难以内化为自身素养;没有学生集体在课堂中的相互学习、研究、质疑,语文认识水平难以深化与应用;没有教师的组织、指向、引导,学生的语文难以有序、高效地升华。

课堂教学中将语文教师的“讲课”转变为“指导”,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教材性质,可以有多种变化,但一以贯之的应是教师的“指导”。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组织课堂学习的方式会改变学生远离语文课堂教学的窘境,产生良好的学习成效,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可概括为:设计问题和任务,创设情景或氛围,组织研究或讨论,引导阐说和论证,调控进程或评价。在这些环节中教师都应重视和着力做到能够有效地讲授,有效地提问、有效地倾听和激励学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篇2

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

●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改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为梯形式或马蹄形排列,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空间。

●改革传统的教案书写方式(即以知识的单一传授为主线),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美的答案。课堂教学不追求最佳化,不追求一步到位,树立长远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而不是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某一个知识点上。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相联。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

――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过多的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用多样的方式如绘画、语言、符号、文字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施以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

●任何时候教师的言语都应富有激励和启发。应该努力去发现学生对答中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并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

●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任何时候的评价和小组活动都应给困难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发挥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态度、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训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不进行“分数排队”,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差异是一种财富,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

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

●与学生共同建立一个信念:这是我们的班级,我们应当竭力使之变成最好的。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设计班级的形象与精神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

●变革原有的班干部设置,尝试建立班级事务委员会,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自主管理事务,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机会,同时学会从其他同学提供的服务中汲取营养。

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篇3

一、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新课程中,不仅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对教师渗透了许多时代精神。这中间体现了一种趋势,就是教育越来越注意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不过,作为一种实践,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要求,并不容易。在角色上,要当好引导者。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引导,在学生独立发现、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将学习引向深入,引向高潮。用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体验的过程,在体验中完成、达到认识的目的,阅读教学是“实现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二、呼唤对话教学中的个性阅读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实现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让学生发现认识,感受和欣赏到文本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和情感美。还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点燃思维的火花。更要强调和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验文句的生命内涵,反复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倡导学生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传统阅读模式教学由于具有内容预定、目标精确、便于操作、风险最小等特点,又加上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的滞后,所以它还会有很强的生存空间,还不可能马上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就要敢做“对话”时代的开路先锋。

三、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一一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新课程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过程。重视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是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就不“代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就“免开尊口”。有了这样的前提,课堂时空就属于学生自己的事。但这里要强调一点,以上几个“凡是”并不等于不需要教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老师的每个动作都要引导学生去注意语言文字。

其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他们有了好奇心就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为了寻求其中的答案,他们就会自主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别出心裁的思考方法等学习活动要细心体察,耐心诱导,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更自主地学习,有兴趣学生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怎样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打开知识迷宫的钥匙交给他们,让他们学会学习,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

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篇4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都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层面上看,教师的语言及语言沟通能力多年来已成为我国众多学者所瞩目的焦点。在谈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时,王蔷等(1999)认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理论;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优秀的个性品格;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然而,是否拥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学习呢?当然不完全是。美国心理学家Mehrabian(转引自Pease&Pease 2004)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冲击力=7%言辞+38%声音+55%面部表情。也就是说,在人的信息交流过程中超过90%的信息是由非言语行为来进行的。Freud (转引自杨丽2010)指出,所有凡人掩盖不了自己,如果他口唇静止,手指在轻轻击节,则隐秘就会从他的每个毛孔中流溢出来。这说明非言语行为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但是,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很少研究教师非言语亲密行为对学生情感和认知学习方面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学者McCrosky&Richmond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就教师非言语亲密行为对学生情感和认知学习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言语亲密行为进行简单的论述。

二、亲密行为的定义

很多学者认为,教师的亲密行为可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Mehrabian(1969)将亲密行为定义为缩短人与人心理和身体之间距离的行为。他进一步指出亲密能够加强身体或心理亲近的交流。亲密分为语言的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此处非言语交流包括目光接触、手势、放松的体位、向学生倾斜的体位、微笑、声音的富于变化、在教室内的走动和接近学生。Andersen(1978)是这样定义的,亲密是指加强彼此亲近和非言语互动的交际行为。语言的亲密行为包括使用包含说者和听者的言语,比如“我们”。这些言语增强了说者和听者(即师生)的亲近感,师生关系也能变得更加融洽,使学生对教师容易产生亲近感。Frymier(1993)阐述道,语言亲密行为的另一方面还包括使用幽默,直呼学生的名字。Myers等(1998)认为教师亲密行为是指减少两个个体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的交际行为,例如,动作、热情、运用手势、幽默、声音多样化等。综上所述,本文中教师非言语亲密行为是指为减少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心理上和身体上的距离,使用的诸如走动、热情、运用手势、幽默和声音的富于变化等交际行为。

三、亲密行为在教学中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学生容易在外语课堂上学生产生恐惧和焦虑。这不利于学生高效地习得外语。美国学者McCrosky和Richmond(1992)的研究表明,教师亲密行为已经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缩小课堂恐惧的一个重要变量。该研究显示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亲密行为带来的许多益处。这很接近我国俗语所描述的情况:“亲其师,信其道。”

Thomas等(1994)发现,在课堂上有亲密行为的老师会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学生在情感和认知学习方面产生影响。McCroskey和Richmond (1992)认为,胜任的交流者应该是有魄力和具有响应能力技巧的。Thomas(1994)等人说,从理论层面上说师范大学引导职前和在职的教师认识并在课堂上采取亲密行为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亲密行为将会增加教师的交际能力,而且会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学习。

Pribyl、Sakamoto和Keaten(2004)在他们的实证研究中表明,学生感受到的教师非言语亲密行为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学习成正相关。调查显示,教师亲密行为的增加会使学生更喜欢任课教师,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并且教师可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进而使学生更喜欢教师讲授的这门功课,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的亲密行为会激发学生投入更多时间、更加专注、更加努力地学习本门课程,提高课堂出勤率、记住更多的内容。教师的亲密行为能够减少学生在课堂环境下所产生的焦虑,同时缩小师生之间地位的差别所带来的距离感,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质疑权威,畅所欲言地和教师交流。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满足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

动机作为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Allen等(2006)、Mahmud和Yaacob(2007)及Velez和Cano(2008)的研究表明了教师亲密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成正相关。Hsu(2010)的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非言语亲密行为与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成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多重回归分析显示,非言语行为——微笑、手势、放松的体位、声音表达的富于变化、甚至平淡的语调,都可以有效地预测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当教师使用以上五种非言语行为时,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很有可能得到加强。

四、亲密行为带给教学的启示

有些教师错误地以为,教师应该和学生人为地拉大距离,这样使教师更具权威性。但是这种冷冰冰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这种观点与新课程标准相悖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1]提倡: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此外,教师应该与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关系。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非言语亲密行为比教师的语言本身影响力更大,有效地使用非言语的亲密行为会加强教师的影响力,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师生关系。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过硬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品德、对学生的耐心和爱心来征服学生。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整整一堂课,教师用着一成不变音调并面无表情地讲授知识,学生会是如何反应呢?如果学生得不到愉快的学习体验,逐渐失去兴趣,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动机不能增强,学习效果必定会受影响。因此为了教师更加高效地教学、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做出调整。

(一)让声音富于变化

声音的富于变化是指演讲者改变语速、音高、音量来赋予声音多样性和表现力。它可以通过音高、语气、音量和语速来实现。就像音乐有高音和低音一样,人的声音也是有高有低的,音高即一个人的音域。如果一个人讲话声音一成不变,听者听到的效果就是无抑扬顿挫、很单调。教师讲课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变换声音(如汉语的抑扬顿挫)、音量、语速,或在讲话时适时地加入短暂的沉默以引起学生注意。语气是指讲话者声音中携带的情感内容。它不是话语本身,而是“如何”说。音量是人们说话时声音的大小。有的教师的声音很大,有的则很小,这样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语速顾名思义是指说话人讲话的速度、快慢。一般说来,教师最好保持中等的语速。Elliott(2009)说,声音的使用是教师专业知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熟知声音是一个可以用来帮助提高权威的工具;对于不那么有经验的从业者来说,声音则会流露他们的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性。

声音富于变化的原则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正如汉语讲究抑扬顿挫,英语也一样。教师上课时也可以运用重读、弱读、音量等技巧让学生体会英文语句的节奏变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如在讲授英文诗歌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佳作,如:Robert Burns的A Red,Red Rose和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让学生感受英文诗歌的韵律,体会英文诗歌和中文诗歌的异同。教师讲到精彩之处,不妨释放感情——调整语气、放大音量、突出重读、弱读,通过声音的变化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其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另外,当学生偶尔在课堂上走神或心不在焉时,教师在课上可以沉默一会儿,同时用目光注视该学生,学生会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短暂的沉默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教师这样做既可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又保护了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二)加强目光接触

有的教师喜欢坐在电脑后面滔滔不绝、自顾自地讲课,甚至和学生没有眼神接触,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通过和学生目光的交流,教师立即就能了解学生对于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不听课的学生的目光是闪躲的,没听会的学生则是彷徨的、迷惑的,听会了的学生是高兴的、期待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传神地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感情和思想品质。目光接触是指两个个体之间眼神的交汇。继声音之后,眼睛是最强有力的交际工具。

为什么目光接触是至关重要的呢?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每一名听众都希望得到重视。如果演讲者在交谈中没有能够和听众的目光进行接触,听众就会感觉受冷落;第二,在大多数文化中,注视他人的眼睛是真诚的标志。讲话时不注视他人的眼睛意味着漠不关心、缺乏自信、伪善和狡辩;第三,演讲者与听众的目光接触可以作为力量和鼓励的源泉,反之,则会使演讲信息受损;第四,目光接触可以帮助演讲者克服紧张情绪。当演讲者意识到大部分听众对他所传递的信息的感兴趣的,紧张程度就会减轻;第五,有效的目光接触是一个使说话情境成为双向交流过程的反馈机制。只有通过目光接触演讲者才能判断演讲的效果,对自己的陈述最快地做出调整,使演讲会变得更加有效。

教学和演讲在很多层面都很相似,都是沟通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过程。没有沟通,教师就无法授课。教师授课时和学生目光接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Fullwood和Doherty-Sneddon (2006),Mayer (2005)和Estrada等(2005)的研究都表明,目光接触对信息的保持和回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是该讲授的知识讲到了,就是完成任务了。这种观点恰恰忽视了学生群体在情感上的需要,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需要与教师真诚地交流,这种交流、沟通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上、心灵上的。因此,教师上课时必须和学生有目光接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得到了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眼睛这扇窗户真正地洞察学生的听课状况,了解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的进度、教学方式等。

(三)增加有效的肢体动作

课堂上教师的肢体动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教师在课堂上的身体行动非常显眼。当授课时,教师应该以一种自律的、有目的的方式在教室里走动,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强教师所讲课的效果。第二,肢体动作能提高学生对教师信息的认识,它是对教师口头言语有效的视觉补充。例如,教师讲课时跨步前行暗示他讲到了重点部分。向后推一两步表明他愿意让学生休息片刻,消化刚刚所讲的知识。横向移动暗指要结束一个话题。

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因为自身性格内向、不自信、紧张或是对所讲内容不太熟悉等原因,总是看笔记,不敢抬头看学生,这样做会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此外,有些教师上课时一直坐在电脑桌后,使得电脑桌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障碍,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少看或不看笔记,并且保持一种放松的体位,或是边授课边在教室里走动,要注意走动时动作应从容、自然、优雅。这样一方面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习气氛,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随时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做适当的调整,更好进行双边的交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在认知和情感学习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调整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非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无动于衷的表情对于说者来说是有效沟通的障碍。面部表情经常是信息隐含意义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说话时,面部比身体其他部位更清晰地传达态度、情感和情绪。对听众来说,说话者的面部就是他内心的晴雨表。听众会从说话者的面部洞察说话者是否真诚。

教师上课时应去除面部不适合的表情。这包括易分散注意的怪癖和无意识的、与情感、态度和情绪无关的表情,如舔嘴唇或咬嘴唇、紧绷下巴、抬高嘴角和脸部任意部位的抽搐。这些类型的面部表情通常是神经紧张的表征。学生看见这些表情会认为教师紧张、缺乏自信和教学经验,从而减低学生对教师所传达的口头信息的接受度。

传达亲切的关键是微笑。一般情况下,教师授课时一定要微笑。这样做可以对学生传达一种信息,即教师很高兴能有机会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理念,教师讲课时自得其乐,且对学生很感兴趣。

五、结语

教师教学行为准则 篇5

1、教师的言谈:

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

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4)洪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的行为举止:

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

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

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

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人情人理。

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4、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界定

(一)含义

礼仪概念的表述,因其运用场合不同而各异,以下是几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1.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

2.礼仪是为了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必须遵循的人际交往的起码的行为关系的总和。

3.礼仪是一个区域内人们交往时所认同的准则和行为规范。

4.礼仪是较大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和尊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

5.礼仪是在国际交往接待时,在礼遇规格和礼宾次序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要求。

综上所述,礼仪是指一定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交往时的某种方式、程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中体现于语言、仪表、仪态、气质、气度等外在的表象方面的规范。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

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

对个人来讲,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应。

教师文明礼仪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以及社会活动中,在与学生、家长、同事及社会各方面交往时必须遵循的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适用范围

1.课堂教学中

2.接待家长中

3.同事相处中

4.社会活动中

二、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一)着装

1.了解并遵守西装的正确穿着方法。

①拆除销售商标。

穿西装时,要注意在着装之前,务必将位于上衣左袖袖口之上的商标、纯羊毛标志等等先行拆除,因为它们并非与西装的档次、身价有关。

②衣扣的系法。

在一般情况下,坐着的时候,可将西装上衣衣扣解开;站起来之后,尤其是需要面对他人时,则应将西装上衣的衣扣系上。

西装上衣的衣扣有一定的系法:双排扣西装上衣的衣扣,应当全部系上;单排两粒扣西装上衣的衣扣,应当只系上边的那粒衣扣;单排三粒扣西装上衣的衣扣,则应当系上面两粒衣扣,或者单系中间的那粒衣扣。

穿西装背心时,最下边的那粒衣扣,一般可以不系。

③穿西装时,最好不要内穿厚毛衣。

万一非穿不可时,则只允许穿一件单色薄型的“V” 领羊毛衫。

不要在西装里面穿开领、花哨的羊毛衫,特别是不要一下子同时穿多件羊毛衫。

④穿长袖衬衣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摆在正式场合一律要束在裤腰或裙腰之内。

袖管不仅不可以挽起来,而且袖扣还一定要系上。

不穿西装上衣,或是穿上衣未打领带时,衬衣领扣则通常可以不系。

⑤打领带时,领带夹儿位置大致是在衬衫自上而下数的第四、第五粒衣扣之间。

领带的标准长度,应当是下端正好触及腰带扣的上端。

2.要了解并遵守着装的搭配技巧。

男士在正式场合的着装,必须遵守“三色原则”的要求。

所谓“三色原则”是指全身上下的衣着,应当保持在三种色彩之内。

女士在正式场合的着装,人们往往关注于一个细节,即她是否了解不应该使自己的袜口暴露在外。

不仅在站立之时袜口外露不合适,就是在行走或就座时袜口外露也不合适。

穿裙装的女士,最好穿连裤袜或长筒袜。

各种颜色的皮鞋,可配以近似色调的裙、裤。

原则是鞋的颜色应深于袜子,在鞋、袜、裙或裤子之间,鞋的颜色与裙子或裤子的色彩接近或相似才最为得体。

女士穿鞋还应要特别注意举止,如不要在他人面前特别是异性面前整理鞋子,不要用手脱鞋、用脚趿拉着鞋或将脚从鞋中偷脱出来透风等等,这都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在公共场合绝对不允许。

3.教师的服装禁忌:

夏季着装时,男教师不宜穿短裤上课,以穿长裤为宜;不宜穿无领无袖上衣上课,即使短袖上衣,也应是有领的T恤为佳。

女教师穿裙装上课,长裙为宜,不能穿短到膝盖以上的短裙。

上衣领口不宜过低,透胸露背都与教师身份不符。

室外体育课教学,女教师不可以穿裙装。

穿凉鞋时,都要穿袜子,不可以光脚。

(二)化妆

1.脸部化妆

脸部化妆一方面要突出面部五官最美的部分,使其更加美丽,另一方面要掩盖或矫正缺陷或不足的部分。

经过化妆品修饰的美有两种:一种是趋于自然的美,一种是艳丽的美。

前者是通过恰当的淡妆来实现的,它给人以大方、悦目、清新的感觉,最适合在家或平时上班时使用。

后者是通过浓妆来实现的,它给人以庄重、高贵的印象,可出现在晚宴、演出等特殊的社交场合。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要利用各种技术,恰当使用化妆品,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才能达到美化形象的.目的。

2.化妆礼节

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不要当着他人面化妆,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

3.夏季怎样化妆?

夏季的化妆品宜用耐汗和不怕水的,以褐色色调为主调。

粉底宜选用较肤色低一至二度的色调,可用海绵搽涂。

比较容易出汗的皮肤及油性皮肤还可扑上暗色彩的香粉。

双颊宜用乳霜状或粉状的褐色胭脂搽涂。

用褐色系唇笔描出唇形,宜用褐色或桔黄色、红色的唇膏。

可用蓝、绿、紫色眼影与夏季服装的华美色彩配合。

上眼睑中央,下眼睑可用褐色眼影,眼角宜用绿色。

眼线的颜色宜与眼影相同,眉毛宜保持自然形状。

3.冬季怎样化妆?

冬季万物凋零,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以暗色调为主,因而冬季的化妆不宜过于艳丽,应与衣着的颜色、风格相一致。

宜选用暗色调的粉底,薄薄施上一层,选用有防止水分、油脂丢失作用的润肤剂。

双颊可用玫瑰红、明亮的桃红色或琥珀色、肉色烟脂涂抹,前者可产生温暖感,后者则有严峻之感。

嘴唇可选用既有防干裂作用又有美化作用的稍暗色调的唇膏。

眼线用黑色较好,眉毛宜保持自然形状。

(三)饰物

懂得打扮的人都知道饰品选择得当、运用巧妙会使人的打扮不同凡响,能起到画龙点睛、倍加风采的效果;反之,则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虽珠光宝气,却庸俗不堪。

女士常用的首饰包括耳环、项链、胸针、戒指等。

佩带首饰最重要的是要与服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款式上相配合,色彩上相互补充。

佩带首饰要以面容为中心,面容是女士打扮的焦点。

首饰对体形五官起着重要的修饰作用,可以说是突出重点,掩饰缺点。

教师上课时以不戴首饰为宜。

(四)称呼

国际称呼:对男士称先生,对女士称太太或小姐,在君主治国家里,通常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其他有爵位的,则以其爵位相称,也可称先生或阁下。

国内称呼:国内最普遍的称呼是“同志”,不论是何种职业、年龄、地位的人均可称为“同志”。

“师傅”是工人中徒弟对老工人的敬称,不可乱用。

第二次见面记住对方姓,有职务的称呼职务或社会职务,如:教师、法官、律师、医生。

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

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

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

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

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教师之间彼此以称“XX老师”为好,对领导可称其职务。

(五)介绍

但凡正式会见,在见面时大都由第三者介绍。

在交际场合初次相识,一般也由第三者介绍,当然也可自我介绍。

无论是在作自我介绍,还是在为他人作介绍时,其态度、举止都要自然得体、落落大方。

在为他人作介绍时,首先要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可贸然行事。

在介绍的时候,最好还能简单的说明一下双方的职业和爱好等,这样就在无形中给对方提示了开始交谈的话题,避免了静默的尴尬局面。

如果在正在交谈的宾客中有你所熟识的人,你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也可能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或者你可以主动的作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也可简单的递上名片,随后对方也自然会作一番自我介绍。

在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举右手示意,而不可用手指指指划划。

如果你忘记了他的姓名,可顺其自然,请他作自我介绍。

当然,作为介绍者,应尽量避免这种被动的尴尬局面出现。

在介绍与人相识时,先后顺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按照通行的惯例,一般应先把身份低、年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士。

介绍时,除女士和年长者可以就地点头笑致意外,一般应起立。

(六)握手

1.握手姿势

标准的握手姿势应该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和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

请注意:这个方法,男女是一样的。

在中国很多人以为女人握手只能握她的手指,这是错误的!

2.在社交场合,行握手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

②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

③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

④人们应该站着握手,不然两个人都坐着。

如果你坐着,有人走来和你握手,你必须站起来。

⑤握手的时间通常是3-5秒钟。

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篇6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在对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施良方、崔允漷在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后也发现了类似结果,讲述平均占课堂时间的65%左右。这是因为,在接受学习中,课堂讲述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与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而且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在接受学习过程中,讲述技能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技能。所以,对一名教师而言,掌握讲述技能至关重要。

当前教师语言呈示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教师课堂上“一言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讲述行为因其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知识而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语言呈示行为。而当前教师语言呈示行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课改十二年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改提倡教师应放手少讲,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学习方式更是深入人心,但随之暴露出来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是:一部分教师生怕满堂灌,害怕讲了,当讲不讲,当说不说,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而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结果只会使学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或者表面学习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深化和拓展。研究表明,如果讲述技能运用得好,在知识的传授中可以达到省时、省力、高速、高效的目的。

教师课堂语言呈示行为中:当讲还须讲

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宰权、话语权还给学生,并不等于把所有形式的讲都舍弃掉,教师当讲还须讲,还要理直气壮地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讲则讲,讲必解惑.这是教师的天职。当讲不讲,是缺位,是失责。该讲则讲,有的放矢精讲,真正体现出“成在舌耕,功在思考”。

既然教师当讲还须讲,那么教师何时讲,讲什么?如何才能讲在“点子”上,讲得适时、适度、高效呢?

一、何时讲

教师要把握“讲”的时机,引导性地讲。教师要讲在学生认识模糊时,讲在学生探究遇“卡壳”时,讲在学生走不出误区时,讲在学生背景材料匮乏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教师就不去开导他;如果学生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老师只有抓准了“讲”的时机,才能让学生有“醍醐灌顶”的顿悟。《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论述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引导但不要牵制,激勉而不能强迫,启发而不去包办。这样才能达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的理想境界。我校的教风就是“道而弗牵”,我们的老师正着力追求这种理想境界。

二、讲什么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讲授的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掌握的,或者是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应少讲或不讲,教师所讲的应是学生必听的、想听的、愿听的、能听的重点难点关键等,概括起来为“三讲”“三不讲”。

“三讲”:“核心内容和问题必讲;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必讲:学生的疑点和难点必讲。所谓“三不讲”指的是:学生自己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怎样讲

不管是讲授、讲述还是讲解、讲读,都要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按照教材的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用较少的时间讲清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拥有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知识条件下进行学习。如:“讲重点”要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对于“三讲”中的“讲难点”要精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讨论,教师引例和学生举例相结合。对于“易错易混知识点”可以通过习题训练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三不讲”的内容,教师也要将知识问题化和要点化,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

1.重点处浓彩重墨讲

《学记》很早就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论,而要讲精华,抓住规律,讲重点,不离核心,讲关键,带动全文。所谓重点,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重点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诺贝尔》这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教学本文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学习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处理重点段3—9自然段时,找准主题,重点突破,以精讲点拨为主,尤其是第8、9自然段对动作、心理、声响、呼语的描写,可以说是对诺贝尔的一个特写,教师千万不能吝啬少讲,而应浓彩重墨,形成“群山万壑赴荆门”的情景,充分体会诺贝尔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2.难点处逐层剥笋讲

所谓“难点”,就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当然讲难点并非让教师唱“独角戏”,不是把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教师事先知道学生“疑”在何处,产生疑惑的原因,事先设计好一系列富有层次的问题,如竹笋剥壳,一层层、由浅入深,一步步、由易而难,启发诱导,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痛快感。

如在《诺贝尔》一文中,“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整个生命。”这句话可说是文章的灵魂。因此在教学时,可抓住这句关键句,来突破难点。但是,一开始,学生并不能深层次地体会“整个生命”的含义,仅仅知道这表示一辈子。在教学时,笔者就穿插在交流读书体会时进行讲解。

(1)诺贝尔的实验室毁了,弟弟死了,父亲也残了,但是诺贝尔没有放弃。因此,“整个生命”里包含家破人亡;(2)四年几百次的失败。这时的“整个生命”又包含了他失去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同时也耗费了全部的精力。(3)他紧盯燃烧的导火线,期待着炸药爆炸的那一刻,他守候的不仅仅是炸药,还是随时可能的死亡。(4)除此之外,“整个生命”还包含着他在研究过程中要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忍受着周围亲戚朋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排斥,等等。

由于老师如竹笋剥壳般逐层引导,学生的感悟逐步深刻,体会诺贝尔这种奋不顾身、锲而不舍的精神已水到渠成。

3.知识拓展点因时适度讲。

所谓“拓展点”,是指教师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而适当补充的一些拓展延伸性的知识,一是对课堂知识范围的拓展。学习的教材虽有一定的范围,但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知晓后,可能并不一定受限定范围的约束,有时会主动要求扩大知识的范围。二是对知识深度的掘进。三是对知识细节的追踪了解。

4.能力培养点精选精讲。

所谓“能力培养点”,是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知识的讲解一般体现在单元总结课和期中、期末复习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并从中抽取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举一反三,逐步提高能力。此类知识的讲解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归纳和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当讲则讲,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教师的独角戏。要使教师的讲授卓有成效,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积极对话与交流,就要关注听课学生的反应,学会透过外显的表情、动作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并据此进行必要的调整。

当讲则讲,这也是教学的一种境界。

质疑对话中的教师行为策略 篇7

一.质疑辅导策略。质疑辅导策略, 即教师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指导学生明了问题的种类, 掌握质疑的方法, 学会于无疑处见疑, 于有疑处探疑。

课例一: 《猫》 (郑振铎)

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这位老师在学生的预习案上, 特地设置了“学生质疑”板块, 列出“质疑方法指导”:1.寻找“对比”、“比较”点设问;2.运用假设或发挥联想、想象设问;3.抓住文中不合理、不妥当处设问;4.引导“原因追溯”、“深入追问”;5.尝试“摆进自我”的质疑反思。

此为方法指导, 在此基础上, 针对《猫》这篇课文, 老师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质疑方向:1.对第一只、第二只猫, 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考考你的同学?2.对第三只小猫你有什么疑问吗?3.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之处?本节课学生共提出来了98个问题!而且不少问题颇有价值, 如:“猫既然不想吃鸟, 那它又为什么要常常凝望着鸟笼呢?”为什么作者最后会说“对于它的亡失, 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等等。

点评策略

诸如此类课堂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学生提问积极, 可提出的问题要么切不中要害, 要么离题万里;学生心有所惑却不知从何发问;学生干脆不问, 整堂课学生没有疑问。出现这些现象,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提问技能。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 在被调查的536个学生中, 有64%的学生反映有问题却不知道怎么问。而80%的学生内心认同, 质疑能力确乎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事实上, 作为老师, 面对没有疑问的课堂, 他们也不轻松, 因为学生没有疑问才是最大的疑问, 这正像医生苦于找不到病人的病灶, 何谈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质疑辅导策略实质上是对学生学法的一种指导, 方法犹如路标指向, 学生原本模糊的思维在方法的烛照下, 就能够沿着规定的知识范畴和任务领域不断探寻,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最终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而学生一旦掌握了质疑方法, 建立起了质疑意识, 对其思维向更深处迁移、发散则会带来更大帮助。这正如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从无疑到有疑, 从有疑到释疑的过程, 就是学生语文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 也是语文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质疑分类策略。质疑分类策略, 即教师从作品体裁、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难易度、学生的学情等角度, 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 有针对性的个个击破, 层层解疑。

课例二: 《故乡》 (鲁迅)

此处例举的是1981年钱梦龙老师曾经执教的一堂课, 这是一堂以问题为本进行教学设计的课。上课之前, 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 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 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用钱老师的话来说:“简直是问题大丰收”。有两位同学提了2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 钱老师从中筛选出30多个问题, 把它们分为七个大的“话题”: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整个教学就围绕这七个话题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铺陈开来。

点评策略

学生提不出问题, 需要教师从方法上相机诱导。学生一下子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同样需要教师巧妙处理。在这堂课上, 钱老师的教学完全以学生的问题为“纲”展开。被归为第一类的“一般疑问”, 大部分是指向文章基础的, 基本上属于文章“表层”的一些问题, 如字词、人称等,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合理感知。例如, 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 为什么用一个“横”字?生:97页倒数第3行, 母亲说:“这些人又来了, 说是买木器, 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为什么顺便拿走呢?生:93页第9行,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为什么用“飞出”?等等。

第二和第六类综合了情节和人物的因素。中间就小说“人物形象问题”展开重点教学, 符合小说文体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特点。例如, 生:97页倒7行, 为什么说“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生:闰土和“我”小时那么好 , 现在为什 么要叫“ 我”“老爷”, 而且还叫水生磕头?生:杨二嫂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生:为什么要写宏儿和水生呢?等等。

第七类就“写景”对小说的“环境描写”进行解读, 是对文章教学难点的突破。例如, 生:文章末了, 为什么要重复前面的一段写景?生:鲁迅在《风筝》《一件小事》中都写过冬天, 《故乡》又写到冬天, 为什么?

可以看出, 老师的这种分类方法, 既兼顾到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又照顾到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和学生新知与旧知的贯穿, 老师巧妙地把问题炼制成一幅隐性导游图, 引领学生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自由的徜徉;把问题打造成一把把钥匙, 开启了学生生命深处意蕴丰厚的内隐世界。这样的课堂, 即使用现在新课改的眼光去看, 仍然不失其新鲜、前卫和科学。

三.质疑主问题策略。与质疑分类策略相对的是质疑主问题策略, 如果说前者是以问题串的形式, 连锁解决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问题, 那么后者则是从学生的纷繁问题中敏锐而快速地寻找到一个主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课例三: 《孔乙己》 (鲁迅)

以李镇西老师执教的《孔乙己》一课为例。

生: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 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好, 好, 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 (众大笑) 同学们别笑,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 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 我们这堂课, 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 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

点评策略

上课一开始, 老师并不急于分析讲解, 而是让学生大胆提问, 这样, 学生思维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在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基础上,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 敏锐地选择出一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作为分析讲解的突破口, 或者说分析文章的适当视角, 并由此出发, 按知识结构之序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之序, 提出一系列的一组关键问题, 形成思维框架, 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可控的、较完整的阅读过程中来。本课教学中, 李老师用“孔乙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 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好, 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等都顺势牵了出来, 迎刃而解。

应该说, 教师对主问题的把握至关重要, 一方面, 主问题能“一线串珠”地串联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另一方面, 教师善于抓住学生质疑中的主问题, 对学生来讲, 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范例作用, 有利于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四.质疑甄别策略。质疑甄别策略, 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应用价值判断:学生质疑中哪些是可直接用于教学的?哪些是应即刻予以教学的回应?哪些适宜教师解说?哪些应纳入教师原设计中随机使用?哪些应拿来改变原先教学设计重新组织教学?等等。甄别的作用, 一是甄别问题的真与假;一是甄别问题的深与浅。一开始可以由教师示范甄疑, 告诉学生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 哪些问题是偏离教学目标的, 让学生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然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评议或小组讨论进行甄别, 以实现问题的聚焦。

课例四: 《归田园居·其一》 (陶渊明)

生1:我的问题是, 作者写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 写田园么, 为什么不写牛、马啊什么的?

众生笑。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意义吗?大家议一议。

生3:有意义。写狗吠深巷中不像田园, 城市也这样。

生4:没意义。作者隐居么, 当然是关心自己新生活环境周围。

生5:没意义。这明明是田园特色么。

生6:没意义。写这两句是表现作者的闲适的心情, 以这种心情看周围一切。

生7:没意义。这明明就是烘托的手法写田园的安适、野趣嘛, 没理由一定要写牛耕田马运输什么的, 那不是太繁忙了吗?作者就是追求一种超脱与世相隔。

师:我赞同生6、7的说法, 但又认为这个问题还是有意义的。就是提示我们大家在读诗和其他体裁文学作品时, 不仅要看到文字、文章描写什么, 还要看文字背后、文章的作者, 他的生活境遇, 他为什么要写这些而不写那些, 这种阅读鉴赏能更贴近作者和文本的背景, 能使我们理解感受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课例五: 《祝福》 (鲁迅)

师:大家提了许多问题, 说明态度认真。有的问题还相当有质量。提出问题的是你们, 解决问题还是靠你们。通过讨论的办法来解决。我把问题分了类:第一类问题只需要讲几句话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文本中的“我”指谁, 二、这个“我”该不是指鲁迅本人吧?三、祥林嫂是否真有其人?为什么她会去嫁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呢?四、为什么那时的人都不同情祥林嫂?为什么他们会那么麻木?针对这四个问题, 我想讲一两句话, 请分析我的话, 看看是否可以把问题一起解决掉?

《祝福》是1924年2月写成的, 最初发表在杂志上, 后来被收进《彷徨》, 不是《朝花夕拾》。我的话大家听清楚了没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大家来发表看法……

点评策略

课例四主要针对的是甄别问题的真与假。教师面对这一个近似无厘头的质疑, 第一反应是设问这个问题提得有意义吗?大家议一议。大多数学生听到这一个学生的质疑, 第一反应是笑。笑里面传达的教学信息是什么?是学生们觉得这个疑问很搞笑, 从下面的教学展开情形看, 对这一质疑的小议却收到了一定的阅读鉴赏方法教学的效果。可以说, 教师的反应———设问———建议———解说行为系列, 带领全班对质疑的真与假作了一次甄别, 在问题有意义无意义的议论中, 师生走出该质疑的无厘头误区, 共同明确了诗句鉴赏的审美价值, 强化了文学阅读的方法。

课例五主要针对的是甄别问题的深与浅。教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 这时候, 对于一般性的问题, 如第一、第二、第三问 (特别是第三问的前一句) , 教师考虑到并不具有普遍的认知意义, 教学应用价值不高, 且与文本主旨和主要人物理解几无关系, 做了简化处理, 不再深究, 这种处理方法值得借鉴。因为质疑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标签”功能, 教师在这里所做的甄别处置, 就是为了防止教学陷入低水平的“学生主体活动”, 增加质疑教学的知能含量, 减少教学时空损耗, 帮助学生走出认知误区, 优化语文学习思维。

五.质疑问题卡策略。质疑问题卡策略, 即教师制作“问题卡”,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 学生的质疑按教学流程划分为课前设疑、课堂质疑、课后留疑, 在每个阶段都备留了学生质疑探讨环节。

课例六: 《论美》 (培根〔英〕)

师:本节课, 老师根据同学们“我的疑问卡” (见下图) 提出来的问题, 一共选出来五道题, 接下来, 我们就以你们的问题为教学主线, 展开今天的学习。在学习之前, 老师想让大家为某某同学鼓鼓掌, 第5题是某某同学提出来的, 他质疑的重点与其他人不同。

选出的质疑题是:

题1为什么美像水果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

题2为什么老人会显得可爱, 而美貌的青年却得不到赞美?

题3怎么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题4为什么作者证明“美貌、才华可以集于一身”时, 例举的人都是帝王?

题5“美在朴素下反而更华丽”, 而结尾却说“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二者是否矛盾?

点评策略

本节课, 学生的质疑从课前、课堂、课后这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出发, 分为三步:第一, 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课文提出问题, 将问题写在卡上, 是谓课前设疑;第二, 教师对卡上的问题进行分析, 将主要问题纳入教学设计, 并在课堂上通过课件集中呈现给全体学生, 全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是谓课堂质疑;第三, 课后, 请学生就课堂所学再次质疑, 是谓留疑。整个教学活动, 以质疑问题卡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循序展开, 教学目标清晰, 学生的学习指向明确, 特别是课后留疑, 就像中国画中留白的技法一样, 既是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延伸, 又可能会给教师课后反思带来意外收获, 真可谓一举两得。而且, 就质疑问题卡本身来看, 因其不受文体、课文类型等条件限制, 教师和学生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该教师还十分注意通过教学细节来激励学生的质疑热情, 课堂上不仅展示学生的问题, 而且当场表扬问题的提出者, 这一系列教学行为, 不仅体现了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 而且客观上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学会学习变成了行为化的可能与事实, 不再落在虚处。

关于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行为 篇8

1.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 分析教学内容, 设计适合合作学习的问题, 首先把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有能力解决而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二是尚无能力解决的问题. 其次把小组讨论需要的资料准备好提交给合作小组. 最后是明确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让合作小组带着任务去合作探究, 去解决有能力解决而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也是确保合作学习有效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分组意识, 不是简单的座位前后四人进行讨论, 合作小组要做到学习能力强弱的学生搭配, 性格内外向的学生、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搭配, 组内形成能力互补、思维互补. 但组与组之间要均衡. 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 发挥各自的优势,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 但要防止过度依赖, 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因素,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不积极不主动而是依赖同伴的帮助, 对这样的学生, 要让他明确个人责任, 创造条件让他能够加入到合作学习的氛围中, 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参与者

教师既要在合作学习开始以前做好充分的预设, 还需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关注每个小组, 不能仅仅关注小组成员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 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对那些因未被承认而沮丧灰心的学生, 对缺乏动机而厌烦合作学习的学生, 要关心引导, 更要鼓励, 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 对那些因思维敏捷而炫耀聪明的学生和对个性张扬而偏执的学生要疏导提醒.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间的思维发生碰撞, 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会出现富有创意的想法, 也会暴露建构新知时产生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倾听、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对讨论的意见和想法讲行分析与归纳, 形成各具特色的小组发言.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及时点拨也是很需要的, 比如因为思维受阻讨论的时候、探究不能深入的时候、小组成员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时候, 教师要及时引导启发, 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拓宽学生思路, 让小组讨论更深刻、更全面和更富有创意. 要提高小组合作的成效必须用好评价机制. 评价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 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合作中的表 现与反应, 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这样能够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协同、合作的意识, 是合作学习的延伸, 合作学习的最终的结果是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此评价不能仅对个别学生而言, 应该是全体组员分工、合作的能力的综合评价, 这样能增强小组内的集体凝聚力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

3.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 在教师进行科学分组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做到合作前要充分而认真独立地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便讨论中展示, 合作中积极承担任务, 要有团队意识, 互相配合和支持, 使小组学习的任务得以有效地完成. 要特别关注那些缺乏自信不愿发言的同学, 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机会, 使他们融入到合作活动中来, 避免出现好学生“一统天下”, 学困生“袖手旁观”的现象. 要合作好分工同样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有写作特长的同学充任“记录员”, 对小组学习结果形成文字材料;条理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学习小组的成果汇报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操作;严于律己的学生负责维持小组讨论的秩序. 成员的分工不一定是固定的, 可以轮换,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每一名学生能感受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 倾听与表达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必备的素质, 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倾听不随意打断或插话, 虚心听取表扬之词, 诚恳听进批评之音因为倾听就是学习, 能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 能吸取别人的好创意好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仅会听是不够的, 还要学会表达,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欲, 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 让不同能力的同学表达不同难度的问题, 使每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 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增强他们表现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还要求他们展示自己时不浮躁, 批评别人时不轻慢.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与思辨. 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大胆地追问, 要敢于质疑, 要善于补充, 面对质疑要沉着冷静, 陈述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 对自己的正确观点要据理力争, 对自己的错误观点要心悦诚服地接受同伴的质疑, 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组内的认知冲突, 使小组合作富有生机和活力而非流于形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与守纪. 小组化的学习一定要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约束下进行, 引导学生在争论时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争吵和胡搅蛮缠, 别人发言时不插嘴、不打断, 自己发言时自信而不偏执, 使合作“活而不乱”.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与达成共识. 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尚存在争议的意见和尚无法解决的问题, 达成共识后并整理好准备交流, 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与分享. 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 同时真诚地分享同伴成功的喜悦, 赞赏发言有创意的同伴, 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同伴, 对同伴的肯定要真诚, 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既要大胆又要态度诚恳和谐积极向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来自于同伴间的互相欣赏, 互相激励, 互相帮助.

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篇9

韩登亮在《教师阻抗学校变革的理性思考》一文中指出, 教师是决定学校变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实践中学校变革却经常遭到教师的阻抗。对此, 学校管理者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 教师的阻抗是学校变革过程中的必然存在。其次, 教师阻抗在一定程度上对变革具有修正性。问题的出现是改善的前提和动力。教师阻抗的产生能有效地引导变革规划者认清现状, 澄清问题, 改变策略, 弥补漏洞, 使得激进的方案变得按部就班, 空缺的筹备和培训也及时得以增补, 从而使得改革的规划和推进变得少了几许激情, 却增了几分理性。在这种意义上, 教师阻抗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具体情境的适当反应,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改进计划进程以及完善计划方案的有效机制。教师对变革的阻抗, 体现的不仅是教师个体不良情绪的蔓延和转嫁, 更多的是规划者与实施者之间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以及理想设计和现实基础、条件之间的冲突, 无论源于什么原因, 当阻抗发生时, 除了从教师个体或群体的维度进行诊断之外, 至少还有两个维度不容忽视, 即变革自身的价值合理性维度以及基于现实条件的变革深度推进的可能性维度。深入思考这些问题, 不单单是为了消解变革的阻抗, 更重要的是适时调整变革的目标设计和过程推进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变革成效。

摒弃教师工作中的非人性行为 篇10

为了庆祝“三·八妇女节”, 学校举办了一次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演讲的内容没有限制。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脱颖而出, 获得了一等奖, 她演讲的内容是歌颂一些教师的先进事迹的。

她讲述了学校很多外地双职工教师, 在生下小孩三四个月的时候, 为了工作, 狠心把孩子送回远隔千里的乡下老家。当这位选手声情并茂地描述孩子大人不忍心分离, 孩子又哭又闹, 大人眼泪汪汪的时候, 不少听众包括评委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还讲述了一位女教师因家里没人照顾孩子, 晚自习带孩子来辅导。当这位教师辅导完一节课走出教室寻找孩子时, 发现孩子已经在楼梯的栏杆上趴着睡着了。多么无私的老师啊, 为了学生的一节自习课竟然不顾自己孩子的危险, 听众和评委再次感动,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她颂扬的另一件事是一位教师身患重疾却置健康于身外, 坚持上课, 直到有一天晕倒在讲台上的感人事迹。记得这件事校长在全校职工大会上就表扬过, 听众和评委们没有理由不被感动, 听众中响起了空前热烈的掌声, 评委们一个个亮出了高分。

我的心在那一刻一阵颤栗:多么伟大的教师们呀, 为了不让孩子拖自己的后腿, 为了不让自己工作上分心, 竟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照顾时, 把孩子当作一件物品寄存在别人处!为了多给学生辅导一节自习课, 为了确保学生和自己的成绩, 竟不顾自己孩子有可能从楼上摔下来的危险, 毅然为学生解答了一节课的难题!为了解决学校教师不足的难题, 为了学生不失去一位好老师, 竟不顾自己身患重疾, 置生死于度外, 毫不吝惜地抛洒热血!最可怕的不是事件的本身, 而是把这些事件作为“卖点”的领导和评委们, 他们究竟想通过这些非人性的事情标榜什么呢?

这样的工作行为对教师自身是不人性的, 不要总去赞扬一位老师因没有时间回家看孩子, 孩子朝她喊阿姨;不要总去赞扬一个老师因带毕业班, 工作繁忙便不去守候弥留之际的母亲;不要总去赞扬一位老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讲台上也舍不得休息……透过这些事情的表象,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位工作兢兢业业, 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好教师形象, 而是一位为了自己的荣誉和饭碗, 对自己、对亲人漠不关心, 不够人性的教师形象。一个连自己和亲人都不能善待的教师, 又怎能去善待学生和别人呢?

如果孩子因缺少父母的爱和关心, 出现心理或行为上的异样;如果孩子在母亲给学生辅导的过程中掉下楼梯;如果老师的重疾在讲台上复发;如果……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一生都无法弥补的人生课业。

二、摒弃对学生的非人性行为

教育以人为本, 教师热爱学生已不再作为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的个人提倡, 而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世界性的思想和要求。我们的教育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些对学生的非人性的东西———对犯错误学生进行打竹板的体罚, 向学生宣扬“头悬梁, 锥刺骨”的刻苦精神, 忽略学生本身的客观条件, 盲目鼓励学生们见义勇为。这些都是已经产生了恶劣影响并且我们已认识到的对学生的非人性行为。然而在中国教育已经很发达的今天, 在一些盲目追求升学率的重点中学, 教师对学生的非人性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

你肯定看到过违纪学生被教师冷嘲热讽地指责, 你肯定看到过违纪学生课上被罚站, 你也肯定看到过违纪学生在上课期间被撵出教室, 但你看到过学生未写作业被罚, 趴在地上写作业吗?而且是在冬天, 是趴在教师办公室外的楼道里。说趴着或许有点夸张, 可学生的姿势实在是比趴着难度更大。学生的作业本放在地上, 学生两只脚和一只手在地上起支撑作用, 另一只手用来写作业。你在冷得瑟瑟缩缩的时候看到这幅画面, 心里什么感觉?气愤学生不听话, 没写作业?感叹教师的责任心强, 对学生要求严格?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心疼, 接着就在想:这是谁的学生?老师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人性?教师对于此类做法肯定也有充足的理由, 而且对于教师到底该怎么对待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也提不出可行有效的措施, 可我们应该认识到, 无论怎样, 这种做法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 甚至很可能伤害学生的身体, 这样做的后果远远超过了学生没完成作业的后果, 这种做法是非人性的。

我还碰到过一件貌似很好玩的事。那天早晨, 两个女生刚刚洗过头, 湿漉漉的长发披在肩上, 急匆匆地往教室赶。紧凑的学习安排让这帮爱美的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洗个头, 突然一声呵斥把我和两个女生都吓了一跳———“把头发扎起来!”我们同时回头, 原来是主任。两个女生慌慌张张地解释说头发还没干, 主任反问:“头发扎起来就不能干吗?”两个女生想要辩解, 可是看样子是没敢。我当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这也许是学校的规定, 不许女生长发披肩, 可我们绝对可以把不够人性化的规定人性化些实施呀!难道肩披湿漉漉的头发会比头扎滴水的马尾辫带来更坏的影响?学生连自然晾干自己头发的权利都没有, 这岂不太不人性化了吗?

现代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思考 篇11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狠抓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

语言材料是语言知识、技能、运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载体,因此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和复习,是认识和记忆所学知识、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复习过程,也是对所有知识、技能的认识、记忆和复习的过程。因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应从整块的语言材料入手,综合为主、综合先行,对语言的分析应放在次要地位。结构和功能都只代表语言的一个方面,而不是语言整体;能够代表语言整体的只能是语言材料本身,具体来说就是课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强化“听”和“读”的训练,有利于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感的强弱上。我们还要强调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这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同时提高课堂效率。狠抓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就是要求学生多听课文录音、多读书,把教材上的课文听够、读够、渗透。同时,我们要强调大量的语言输入。这样有助于培养一批外语尖子学生。我们还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大课外听力训练和阅读篇数。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

英语是一门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技能是学生为了促进语言学习而运用的一些方法或手段,是学会获得、储存、提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技能既包括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采取的整体性策略,也包括学生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或手段。教师在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时,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配合教师。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好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给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供参考:(1)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纸放在课桌一定的地方。(2)严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要使每个学生处于紧张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个个有事做,不给予思维分散的机会。(3)服从指挥的习惯。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听的时候就静静地听,讨论的时候就大声地说。(4)良好的书写习惯。做作业或考试时要做到卷面整洁、不潦草、不涂抹,美观大方,规范划一。(5)改正自己错误的习惯。教师在课中课后,都应该要求学生改正自己和同学的说、写错误,从而迫使学生不得不注意教师与自己的差距。(6)每天课后自觉复习、朗读、背诵、记忆的习惯。学一点,会一点,记住一点,才能逐步提高外语快速反应。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尽早开始,从易处着手,严格要求,决不例外。

四、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渗透文化背景和人格教育

在现行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又要渗透西方社会的相关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特定的历史年代中接受和消化新的语言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发展史造就了不同的社会状态、政治体制及文化习俗等等。长此以往,学生的对比能力和综合能力必将在比较中得到提高。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教知识,又要教做人。纵观初中范围的英语阅读课文,不难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历史闪光点。它们仿佛是历史长河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教师和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和那些人接触,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使学生在人类思想精髓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五、教师应对学生常见的劣势心理及时进行辅导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自然就成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课题。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展学生的智力方面,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今社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和处理这一新的变化趋势,给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研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大胆创新,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

教师教学控制行为探析 篇12

一、教学时间的控制

1. 明确目标。

早在1961年, 麦格特和麦卡恩就发现:明确了解教学目标的学生与不了解教学目标的学生相比, 在达到同等学习成就上可节省65%的学习时间。教学目标明确, 学生会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学目标的内容。如果不了解教学目标, 就会平均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不能有意识地向教学目标要求的标准努力。教学目标对教师同样有一种调节、控制教学进程的作用, 教师会以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 最终节省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2. 适时而教。

所谓适时,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发展的适时, 即能够按学生身心发展阶段适时安排学习;二是起点的适时, 即开始学习某一特定知识单元时, 刚好符合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三是方式适当及时, 即在最适当的时间把握时机, 并以最适当的方式及时引导学生获取最佳学习效果;四是进度的适时, 即能够将一系列的学习单元以适当的速度, 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教学;五是管理的适时, 即在适当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和管理。适时而教,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个环节, 精心设计好每项内容, 同时又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有一定预测和心理准备。

3. 快慢得宜。

教学速度的快慢安排, 既包括对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活动各步骤的时间分配比率, 更强调对教学进程中的时间有效控制和灵活调节。重点要突出, 可反复地讲;难点要分散, 也可慢慢地讲;一般内容要交代, 则简明地讲;新课引入要快, 时间不能拖得太长。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使用快节奏时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速度, 不致使中差生出现掉队现象;二是使用慢节奏时保证学生适度紧张的学习活动, 不致使他们觉得无事可做、注意力涣散;三是教学节奏快慢交替、时间张弛有度, 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 而不是平铺直叙。

4. 因人而异。

教学时间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教学需要的时间由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所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 要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另外,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学生的年龄不同, 学习的有效持续时间也不同。教学时间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二、教学环境的控制

1. 整体协调。

构成教学环境的要素是错综复杂的。空间环境、自然环境、班级结构、文化氛围等都构成了教学的外部环境。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 经常会借助一定的手段 (物质的、语言的、氛围的、心理的) 实现教学的目标, 这种环境便构成了教学的内部环境。这些内外环境因素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师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 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及整体效果, 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教师教学中, 必须把内外环境因素作为整体来加以考虑和控制, 并将这些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协调一致起来。

2. 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的教学, 其实质在于创设优化的教学环境, 以改善学生自我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核心,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借鉴江苏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系统”, 概括出体验成功的教学应有的特点:一是突出成功的情感体验。以“美”为突破口, 以“情”为纽带, 以“思”为核心, 以“练”为手段, 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二是创设“体验成功”的环境, 包括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三是讲究情致意蕴以孕育成功的体验, 强调情境修辞以及文道、人道合一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中的意境学说, 使知识性、工具性、文化性统一在优化的教学情境中。

3. 问题教学。

教学活动是基于一定的问题情境展开的活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有助于控制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表现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 往往是教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 这时的教学环境是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的理想场面。马秋斯金认为, 问题情境应包括三个成分:新的、未知的东西, 对未知东西的需要, 学生已有的水平。基于问题情境的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程序为:一是运用已有方式解决问题, 遇到了困难。二是产生问题情境, 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发现新的关系或原则。三是运用已发现的原则解决问题。四是对答案的正确性进行检验。

4. 反馈调节。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用现代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来剖析教学, 可以把教学看成是一个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教师和学生必须有相互的信息交流。教与学活动必须有信息反馈。通过师与生的信息反馈, 实现教学环境的控制,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 及时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要对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评价, 并对教学活动做出恰当调节;要重视学生在调节控制环境方面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控自理环境的能力。

5. 开发资源。

教学具有丰富的资源。从广义上说,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家庭条件、学校及其成员的各种社会关系等, 都属于教学资源。从狭义上说, 学校的建筑、活动场所、各种教育设施、校园风景、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学校历史和现实文化等都属于教学资源。教师开发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是控制优化教学环境的一条有效策略。我国学者吴刚平提出, 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总结和反思学习活动等。

三、教学纪律的控制

1. 果断纪律。

果断纪律理论是肯特夫妇于1976年提出来的。在肯特夫妇看来, 教师对课堂负有管理的责任, 他应该是充满自信和拥有权威的, 应能坚定而清楚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要求, 并能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些要求, 他期望学生绝对服从, 但绝不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果断纪律策略的实施要求是:消除消极期望形成的障碍;学会使用果断的反应方式;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期望和非期望行为, 并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追究学生行为的后果;建立积极鼓励制度;取得全方位支持。

2. 非言语线索。

教师教学时运用非言语线索, 既可控制违纪行为的产生, 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教师要注意运用这样几种形式的非言语线索:一是眼神。眼神是教学中师生交流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 通过眼神接触, 教师可以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 控制教学纪律。二是动作。对于课堂上违反纪律的学生, 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只需走近他, 或轻轻地拍一下, 什么也不必说, 就能使其端正行为。良好、自信的姿势能表现出具有领导能力, 从而可以驾驭教学纪律。三是面部表情。在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面部表情来代替说话, 因为面部表情在表达控制和不赞同时比说话更具效力。

3. 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由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非指导性教学中, 教学的目的、内容、进程和方法等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教师在教学中不起组织、指导和评价的作用, 教师的职责在于尊重、信任和支持学生。非指导性教学是控制教学纪律的有效策略。非指导性教学包括五个阶段:一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 以确定帮助的情境。二是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和探索问题。三是让学生自由讨论问题, 形成自己的观点。四是学生自行计划和抉择初步的决定。五是支持学生整合知识并付诸行动。

4. 团体关注。

团体关注指的是使尽量多的学生投入适当的教学活动, 而避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学生身上, 吸引并维持班集体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只要学生注意学习, 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 他们就不会分心, 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行为。教师应注意这样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活动的参与率。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是让学生负起责任。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明白, 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课堂学习负有责任。三是提高团体的注意力。教师要通过“团体动力”这一心理势力, 尽量使团体所有成员的注意力, 始终都集中在教学活动上。

5. 行为矫正。

上一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下一篇:信息化软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