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艺术管理

2024-09-11

教师教学艺术管理(共12篇)

教师教学艺术管理 篇1

摘要:教师的角色定位, 决定了他不光要把知识提供给学生, 成为教学机器, 而是要将知识形象化、情感化, 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个知识点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之中, 去发现, 去认识, 去领悟, 去创造。

关键词:教学艺术,表演因素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 是“展示”和“推销”的舞台。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教学, 使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乐学, 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是时代给教师提出的一个大课题。

就课堂教学而言, 平淡的讲述, 单调的练习, 对于特殊性活泼、好奇心盛的小学生来说, 有如白开水, 淡而寡味, 久而生厌。因此, 我们提出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形象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以及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等指导思想。生动的、直观的、多姿多彩的表演, 多渠道多、多感观的刺激, 必将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使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具体化、情景化地烙在他们的脑海深处, 并激发起他们学习的举和欲望, 促进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因教师的表演艺术而引发的学生浓厚的兴趣, 高昂的情绪, 会激活他们多方面的素质和无穷的创新活力。那么, 教学艺术中教师的表演性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简单地说, 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语言的表演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 语言是教师运用得较多的手段之一。课堂教学课文要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还要适合小孩子的需要——饱含童真、童趣。这要求教师在语言内容的确定上做到新鲜、精当, 语言表达形式上讲求新颖、活泼, 富于节奏和韵律等等。特别是语文课中, 不同人物、不同角色、不同情景、不同形式的语言, 教师都要尽可能恰如其分地表达, 历历如绘地描述事件人物, 形象鲜明地表述思想感情。你也许没有歌唱家的音色和音质, 但你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不乏亲切新奇和神秘, 或激越, 或振奋, 或温和, 或愤激, 时而象清澈的溪流, 孱孱地流淌, 时而象飞瀑滔滔不绝地奔泻时而象澎湃汹涌的大海, 时而象曲折惊险地江河……这样的语言可以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教师的口不应是传声筒, 而应是一口流淌着无穷魅力的语言艺术的喷泉。

二、教态的表演性

我们描述一个人高兴, 常常说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可见, 动作、姿态是人的情绪宣泄的一种表现, 也是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肢体语言。小孩子是好动的, 最爱参与, 也最爱受外界动静吸引, 一味枯站或呆坐的教师肯定会让小学生厌倦。教师应根据授课的内容, 恰当地以手势、姿态、表情、造型等, 辅助讲解, 以丰富的, 甚至略带夸张的肢体语言传达出更加真切的信息。这不仅可以更直观、更深刻地诠释教学内容, 还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情绪, 加深记忆和理解;如能恰当地引导学生参与表演, 能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情感的表演性

教师授课跟演员演戏一样, 要进入角色。教师不但有教者角色, 还要能因不同人物, 不同情景, 扮演不同角色。这些角色是否扮演成功, 关键在于情感的表达。一位好教师, 当他一来教室门前, 就要抛开此前一切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 立即进入课本和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情绪之中去。古人曰,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 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生活中, 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原本口才并不很好的人, 在他非常快乐、兴奋, 或者非常悲哀、怨恨之际, 也常常可以口若悬河地讲出一大串流畅而感人的语言。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倾注真情, 必将打开学生心灵的闸门, 让他们的思想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插上翅膀, 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绽开出朵朵创新的浪花!

四、实物表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体现实践性原则, 利用各种教仪、教具, 尽可能地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枯燥的表述生动形象。“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多画画, 多比比, 试一试, 听一听, 摸一摸, 看一看, 演一演, 扮一扮。可能多地把音响图片, 以及实物展示给学生。在教师具体的演示和表演中, 学生不但得到了结果, 还能体验怎样得到结果的过程。同时, 学生多参与演示和表演中来, 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程序的表演

教学内容及程序的编排, 切忌“直白杂乱”。“直白”, 指不作铺垫, 不作铺排, 不作渲染, 无侧重, 无取舍, 没有趣味, 没有悬念, 直截了当, 照本宣科, 只顾“教”, 不顾“学”。“乱”指程序混乱, 缺乏条理, “杂”指内容不精当, 缺乏系统性。我们常说的学生的主体作用, 至少体现在学生既是接受者, 有是参与者, 还是发现者。教师不只是呈现知识, 还要讲究呈现的方式,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不但要“结果”, 还要“过程”;不但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学会”, 还要“会学”。在内容及程序设计上, 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和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或逐层展示, 突破难点;或故设疑问,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或旁征博引, 多方位, 多视角演绎;或巧妙铺垫, 创设情景……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既获得了新知, 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造性, 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教师的角色定位, 决定了他不光要把知识提供给学生, 成为教学机器, 而是要将知识形象化、情感化, 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具体化, 尽可能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个知识点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之中, 去发现, 去认识, 去领悟, 去创造……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恰当地运用表演艺术, 给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 以增强教学的效果, 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协发展。

教师教学艺术管理 篇2

本书主要讲了关于课堂管理的七个方面:

一是课堂管理的尺度。在课堂上应该尽量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多参与,营造自由的学习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他们的个性。同时,也要保证课堂是在有序状态下进行,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和目的,教师能做到收放自如。

二是教师的角色认知。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行为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能以平等、公平、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充满耐心和爱心,从而在管理中提升自己的修养。

三是课堂管理制度的建设。课堂制度的建设是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前提。即使是探究式的学习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约束,要保证课堂教学朝着平稳有序的方向前行。

四是课堂管理的第一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课之前特别是课程的第一堂课,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一定要了解好学生的特点及各方面情况,认真准备,把握好课堂的教学秩序,尽量减少课堂失误,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

五是课堂管理中的策略。有效的课堂管理能保证学习效果,保证教学步骤的有序进行。作为教师要善于钻研和改善自己的管理方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化冲突于无形,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诸多问题,适当运用自己的幽默和语言技巧,从而使严肃的管理方式活跃起来。

六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要运用机智幽默和合适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之中体会情和境的完美交融。

七是课堂教学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艺术,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还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正视学生听课的反应,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评价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课堂管理是常规教学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工作,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在行为习惯、纪律性、学习态度方面比较差,学生的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成与败。

为了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与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多看课堂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从中不断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为开展课堂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参加各种听课、观摩、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虚心学习,从不同老师身上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

三、多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多参加展示活动,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积极收取学生和其他教师关于教学、管理工作方面信息,不断调整及改进。

高校教师教学艺术特征刍议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6-0493-03

大学,是教学艺术的圣地,在这里诞生了许多教学艺术大师,从梁启超的旁征博引到鲁迅的诙谐深刻,从严济慈的激情洋溢到唐敖庆的一根粉笔下的美妙推导,从钱钟书的淹博恣肆到川大缪越的清疏淡远,从方汉奇的娴熟典雅到吉大孙正聿的挥洒自如,从金正昆的生动精练到韩庆祥的激扬鲜活,等等。学子们在这些大师与名家的课堂里,如坐春风,如沾化雨;如沐清泉,如饮甘露;若临碧波犹品仙乐,若腾白云俯千里澄江,若凌五岳拥如簇群峰,令莘莘学子感受其真理殿堂之奥妙,人类思想之宏大,道德境界之崇高;领略历史的斑斓、透析现实的异形,预测未来之辉煌。在教学艺术中会意,在教学艺术中去思考创造,在教学艺术享受中成才。大学,不是大楼之谓也;大学,是大师之谓也[1]。当年清华校长梅贻琦的这句名言,之所以脍炙人口,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归因,是有学术大师的教学艺术魅力,而且高深的学术,恰恰是通过这些大师的教学艺术,使学子们得以窥视、得以领略、得以博采精华,站在伟人肩上,瞭望到自己为社会、为人类拼搏进取的目标。大学,之所以成为青年学子向往的圣地,就是因为这里有教学艺术大师浇灌出绽开着催人成才魅力的教学艺术的奇葩。

可是,当今大学也不时闻有另一种校园调侃:好教师有三大标准:第一,能叫学生课堂上少打瞌睡;第二,考试能让学生及格;第三,不拖堂,能让学生吃上饭。甚至某大学发生有一成绩颇佳的女同学突然提出退学,追寻缘起,令人惊谔,其言直抒心底:当年我在中学时,是老师的讲课艺术使我热爱读书,大学后,老师的课简直使我昏昏欲睡,与其在这受煎熬,还不如早一点参加实际工作。[2]尽管此种事例鲜见,但它足以令人震撼!

大学教学艺术有其固有的特征,而每一种特征都从一定的维度上展现了大学教学的艺术美。正是这些特征的有机组合,使大学教学艺术呈现出整体上的绚丽多姿,色彩斑斓,令学子们体验到它博学通达之芳馨,隽永绵长之醇厚,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恒久魅力。

1 ) 流畅美。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作为教学艺术创造者的大学教师,其有声语言的流畅性,当属首要特点。

大凡被公认为教学艺术大师的教学语言,或如高山瀑布飞泻而下,或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其音如洪钟、浑厚圆润。在我国大学教坛中享有非凡盛誉的唐敖庆,身为量子化学家,几乎讲过大学所有化学课程,即使全国的理论化学研讨班,面对全国同行,几黑板的数学推导,连续个把月,讲课也从不带讲稿,永远是一支粉笔、一张口,伴随先生几十年。那种准确、清晰和流畅,成为我国大学半个世纪的教坛美谈。北师大梁灿彬教授,他从第一次讲课至今几十年,亦从未拿过讲稿,包括连讲四小时的研究生课仍如此,在全国同行有着很高的声誉。

语言的流畅美,使有效信息仿佛驶入了开往拉萨的快速列车,使学子在不经意间领略了知识高原上最富特色的雪山湖泊的风采,而忘却了颠簸、缺氧之慨。

2)开朗美。东晋采菊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此境之美,屡见于大学教学艺术大师的课堂上。

大学,是引导学生在科学殿堂中领悟学科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圣地。帮助学生较顺利地理解与掌握这些最精华的东西,乃是教师职业的中心任务。为什么这些教学大师在学科知识传授中,恰当的演示,巧妙的比喻,一个得体的手势,随景而生,信手拈来,课堂中常常会爆出哄堂大笑、热烈的掌声呢?因为它如一道闪电,击穿了原理中最难理解之处,使学子茅塞顿开,愤悱中得到贯通,迷惘中得见灯塔。

在人体解剖学课堂上,一位老师讲肾的被膜时将肾的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喻为一个人穿了衬衣、棉衣和外衣三层衣服。在讲泪腺、泪囊、泪水管以及鼻泪管与下鼻道关系时说,为什么人悲伤时泪多鼻涕也增加,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学子们大笑中轻松地掌握了此中人体结构关系[3]

3)思辨美。与基础教育课程相比,大学课堂一个重要特点是更系统化、更理论化。它体现在优秀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则内容线条更加清晰,许多学科的知识在某个章节中得到综合运用,在推导中,环环得扣,层层深入,山重水覆之后,云开日见,始见“芳菊开林耀。”当德布罗意根据爱因斯坦的P=h/€%d,推导出€%d= h/p =h/mv,由此定量给出微观粒子的波长时,人们无不得到推导的逻辑美,尤其是三年后被美国Davsson(戴维逊)Germer(革末)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学子们更领略到这种逻辑美的现实性!

4)幽默美。大学教育尽管兼有实验、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但仍以理论学习为主,是比较典型的脑力劳动领域。如何使艰苦的脑力劳动变得轻松愉快、减少精神与心理疲劳,要求教师能够超越平铺直叙而在平静的知识海洋中激起情感飞扬的浪花,在带领学子于知识的海洋里披波斩浪的同时,能够使律动于心弦上的吟唱,在课堂上响起心灵奏鸣曲——来自心底的欢畅表达,由衷的认同和热烈的奖赏导师的向导精神。教学艺术大师与名家们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共鸣形式常常是开怀的笑声和爆出的阵阵掌声。学子们在这种课堂气氛中不仅得到人类的真理,而且得到艺术的享受、健康心灵上的滋养,而这种功能的获得,常常是教学艺术的幽默性使然。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观,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费因曼,大洋彼岸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著名学者。作为科学家,他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作为教师,他被副院长古德斯坦赞为他那一代与古德斯坦们这一代最伟大的教师。费因曼擅长将一个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或假说“包装”得非常精美。他讲狄拉克反离子理论时,幽默地对学生说:“当你遇到一个外星人时,他想和你握手,你一定要留心他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和你握。”另一次讲课在涉及相对论时提到星系。他说,银河系中有1011颗星,这通常被看成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其实呢,就是1000亿,比美国财政赤字还小,现在我们应当叫它 “经济”数字了[4]

至于我国“礼仪第一人”金正昆的礼仪课,更是幽默诙谐。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韩庆祥的市场营销课常常是令学员们忍俊不禁,笑声阵阵。复旦大学外语教授陆谷孙提出,上一堂课至少让学生大笑三次。

上述诸教学艺术名家连同陆先生的“三笑论”及其实践,无不闪现着教学艺术的异彩。

5)激励美。在充满着理想与青春激情的大学生心中,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渴盼。大学教师作为知识领航人和创新指导者,激励青年学子攀山敢于登顶敢于摘星、入水促其“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既是为师者的责任,更是教学艺术。教师此时的一句话往往如一束火把,点燃了学子理想的干柴,成就了人类科学史上的星座。

“大家知道水的分子式是H2O,谁知道化学家的分子式是什么?”课堂在沉默了大约10分钟之久,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C3H3”。接着解释说“Clear Head,Clever Hands,CleanHabit,清醒的头脑,灵巧的双手,整洁的习惯,是化学家必备的品质。”正是刚从美国归来不久的张资珙讲给厦门大学大一生的这番话,为学子摘星搭梯、远航示塔,成就了一位著名化学家,他就是前中科院院长卢嘉锡[5]

“如果谁能发明铝的低成本冶炼的方法,谁就会出人头地。”正是1884年美国奥柏林学院朱艾特在大四课堂中的这句话,导致了1886年人类实用炼铝法的延生,造就了青年化学家霍尔[6]。更不待说美国当代思想大师罗尔斯的讲完期末最后一堂课,谦称其所讲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思考,自我判断[7]

总之,大学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特点,即大学教师、大学生和大学教学内容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大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其流畅美,开朗美、思辨美、幽默美和激励美,应当成为大学教学艺术的固有特色。它是大学知识的深广度、学生思维能力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职前教育需要等特点的综合反映,是大学课堂教学规律在审美视角的观照。深入研究这些艺术特征,探索大学教学的审美规律,有益于我们更自觉地在讲坛上浇灌这朵艺术之花,使其开放在中国,媲美在世界。

参考文献

1 刘述礼,黄延夏.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尤克勤.漫谈教学艺术[J].教育改革,1994,(1).

3申菏勤.解剖学教学艺术感染力[J].解剖学杂志,1996,(4).

4程民治.巧解航天之谜的科学通才与教育家[J].物理与工程,2006,(1).

5虹霓.卢嘉锡的科技情缘[N].中国青年报,1996-9-1(3).

6李润年,等.1—109号元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4-75.

Opinion on College Teacher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in Teaching

Duan Qingxiang

AbstractInstruction of classroom in university is the main way to educate people.The university is the holy land of teaching art.The teaching art of university is mainly decided by three key elements,the teacher, students and content of courses of university.The teaching art of university is different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rt in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it has smoothness,optimistic,argument,humor and encouraging.

“懒”教师的教学艺术 篇4

1. 上课讲得少

这些教师上课授课时间短, 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他们不拘泥于课堂的预设, 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通过学生的学情反馈, 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灵活机动的调整和增删。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绝不代办, 他们不会替学生罗列题目的若干解法, 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呈现出“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景象。

教学艺术:教学应该有教有学, 教学相辅相融。老师的“隐退”可以为学生赢得思考体验的广阔空间。在游泳中学游泳, 当堂知识力求当堂消化。

2. 上课不拖堂

“懒”教师不拖课。他们深知:学生的课间休息是必要的, 不能占用!拖堂老师是学生不喜欢的一类教师。“懒”教师非常有时间观念, 懂得尊重学生。他们非常注重课堂效率, 懂得取舍。教师对作息时间的遵守会换来学生对课堂时间的珍惜, 学生总是处于热情高涨的积极学习状态。“懒”教师之所以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的分秒必争和课堂上的师生默契。

教学艺术:课间休息是学生的权利, 学生除了用来上厕所、喝水或是准备下一节课的书本, 还可以用来舒缓紧张的情绪和释放身心疲劳, 以饱满的情绪迎接下一节课的到来。

3. 布置作业少

“懒”教师的作业不多, 布置作业重质轻量。布置作业前, 他们对习题进行精心地挑选, 每道题目的选择都有相应的达成目标。学生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不折不扣地完成作业。

教学艺术:要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首先教师要走进题海, 研究题目, 精选出有价值的题目。

4. 批改作业少

“懒”教师批改作业少, 课堂检测由学生互改互评, 表面看起来是教师在“偷懒”。其实, 学生参与批改作业多多益善。首先是反馈快:学生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趁热打铁及时矫正。其次是兴趣浓:学生很乐意做小老师, 并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思考学习,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最后是促提高: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寻找自己和同伴间的差距, 无形中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教学艺术:“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生的学习对象不仅仅是老师, 学生应成为彼此的学习者。因为学生的学习起点相近、思维能力相当, 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更为有效便捷。

二、诊断反思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需要过程。如果我们不停地向其灌输知识, 表面上看完成了教学任务, 殊不知那喋喋不休的“一言堂”让多少学生丧失思考能力, 浇灭了多少学生的思维火花。

金字塔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传统的视听学习是极其低效的学习方式, 而与人交流、亲自体验、讲给别人听是较为高效的学习方式。科学研究表明:“懒”教师把握了教育的“命门”, 因此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观念———退一步海阔天空

夸美纽斯认为:寻找一种教学方法, 使得教师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转变观念, 注重课堂的实效。教师要正确角色定位,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做“懒”教师需要胆识和智慧, 更需要强大的内功,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习题、研究教法、研究学法, “懒”教师其实并不懒!

1. 量体裁衣, 以学定教

科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修正教学, 最终以检测学习效果为归宿。教师需要炼就一双慧眼, 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使不同层次的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2. 三分引导, 七分等待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的能力, 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 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调节自己的教学节奏, 让自己的思维与学生合拍, 引起师生思维的“共振”。教师不能大步流星地只顾着自己走, 要放慢自己的脚步, 静静地等待, 让学生跟上自己的步伐稳步前行。

3.“教”学相长, 实现共赢

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 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一两位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这些学生会成为小教师,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小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加深了知识的理解或者理清了解题思路, 听懂的学生可以帮助没听懂的学生, 从而引发学习的“链式反应”。

读书笔记——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篇5

翻开《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就迫不及待的想一口气读完,这本对于没有课堂管理经验的新老师来说确实是一本好书。书中没有《教学的勇气》、《静悄悄的革命》„„中的大段的理论,只有鲜活的例子真实的经验,于细微之处凸显教师的课堂管理的艺术。教育是门艺术,管理更加是门艺术。

虽然作者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阐述管理的艺术,但是这些经验中不乏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第一章中,处处强调“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多给他们创造时机,营造自由学习的空间,想像与活动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他们的个性。”可见在作者的管理理念中已经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也是令我最为感慨的。联系自己的课堂管理,自己都觉得真是很糟糕,包的太多,“有为”的成分太多了。如果继续以自己的管理方式进行教学的话,多年之后我的学生能做什么呢?真的不敢想像,于此,也有些觉得剥夺了学生的某些权利了。

摘抄:

还学生自由空间

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多给他们创造时机,营造自由学习的空间,想像与活动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他们的个性。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们成年人眼中观察到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

少给孩子条条框框束缚的东西,少一点示威性的东西,多给孩子一点自由想像的空间,教给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相信只要你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他们定会给你一个意料的惊喜。学会授权、省事省心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有一著名的管理理论就是,“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教育中的授权激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

教学本身不是目的,引起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使其自愿地不断长进才是最终归属。

适当的授权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理、自主和自治的能力同时也提高班级建设的水平,使学生积极展现自身价值、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培养自信心和激发上进心。

让学生“当官”不仅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全体同学的聪明才智,使班级的各项学习得以高效率中展开。

美国心理学家安吉尔曾经说过:“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得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为”的教学方式问题多多,比方说:学生对教师依赖,教师单一的思维对学生的多元化的思维禁锢,这样教学使学生失去了探求问题的兴趣和潜能。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进行一种“无为”的教育。

儿童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赖变量”。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而不是他人的教育。

我们所指的“无为”不是教师的“无所作为”,而是通过教师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艺术来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种“无为”就促进了受教育者“有为”的可能。

一些中小学教师在管理学生中的作用不是不足而是发挥作用过度超过了应有的边界。一些教师事无巨细,把学生控制得过紧,自觉或不自觉地侵占了学生的个人 和发展的时空,这些教师太“有为”了。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没有自由,没有个人想像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力怎能得到开发?这种“有为”往往造就出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学生。

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还有知识以外的重要东西。如教师的个人魅力,集体环境下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合作与交往等等。

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所谓“放”,就应该给学生创造能够展示自我、启迪思维的环境和氛围,允许学生自由想像,哪怕是异想天开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都应该包容。

所谓“收”,就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智慧火花,并对不同意见和不同结论通过比较与鉴别,引导、矫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纠正理解上的偏差。

教师要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到教学工作中去,吧学生学习的课堂做大,不仅丰富课堂的内涵而且还要扩大其外延,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内容更加广

泛,教师教学的课程资源来源更加多元化。

教学即艺术,教学即文化研究,教学即关照,教师是能反省思考的专业人员,其职责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艺术管理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艺术 教学效果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指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与实施,如何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转化成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学又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实施,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确立起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新课程更注重知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发挥指导作用,特别是当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化之后,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话语权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艺术来催化课堂教学效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作为整个教学艺术的一部分,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原因是一堂课能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能否取得成功,固然要看教学内容,看教学语言和手段,而除此以外,在新课程背景下,还必须看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受一定的时间限制,特别是在教室的话语权减少的情况下,教师倘若没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艺术,那他就难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也难于掌握教学的节奏,难于应变与控场。这样,哪怕是再好的教学内容,也不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取得教学的成功。如何提高教学的组织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一堂成功的课犹如一首欢快的乐曲,按照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个课的节奏体现出跌宕起伏,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节奏一方面涉及教学速度,另一方面涉及教学内容的难易,即适当的“紧张度”和“难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优秀教师们都很重视教学艺术节奏的作用。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强调了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已故语文特级教师斯霞的教学,也是非常讲究教学艺术节奏的,她认为:“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甚至认为:“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言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这都表现了优秀教师对教学艺术节奏的自觉追求。

二、掌握导入和结束的艺术

上好一堂课,就如同写一篇文章一样,既要有好的开头,又要有好的结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它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它的重要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为讲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而导入的主要方式有: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激疑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典故导入法、审题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求开始引人入胜,而且要求结尾精彩,让学生回味无穷,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避免虎头蛇尾。常见的结尾艺术表现方法有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等多种方式,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提倡让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掌握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发生。所谓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上临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其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或转移注意,或随机发挥,或幽默诙谐等,但概括起来无外乎冷处理、温处理、热处理三类。所谓冷处理,即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等偶发事件,可先采取冷落的方式,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的教育机智,引导其他学生回归到正常的教学过程。所谓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的疏忽、不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态度温和地承认失误,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进程中。所谓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学生矛盾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趁热打铁,对引发矛盾的同学进行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可见,偶发事件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式也就不同。

事实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艺术的青春在于艺术本身的创造和发展的话,那么教学艺术的活力就在于教师的开拓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必须深刻钻研新的教育理论,探索适应新时期教育特点的教学艺术,才能把枯燥课堂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而教学效果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杨淑芹.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懒”教师的教学艺术 篇7

第一, 少传授知识, 多激励思考。小学二年级的英语就开始出现连词成句的练习了,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 学生根本不明白怎么做, 针对书上原句的考查也频频出错。面对问题百出的状况, 我仍然懒得将答案写出来, 只是将一些做题的要领告诉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做题的窍门。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 学生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 也晓得做好了以后要连起来读一读是否通顺。对于小学生来说, 来之不易的答案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解题比较好的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与其他同学分享。在做题的时候, 教师要鼓励他们多思考, 做对了就要及时表扬, 做错了也不要指责。

第二, 从独奏者到伴奏者。老师应该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 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千万不可越俎代疱。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 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 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我在英语课上经常会玩一个“看看谁的反应快”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单词。游戏很简单, 让若干个学生举着卡片站在讲台前, 下面的学生说一个单词, 举着那个单词的学生不动, 其余的学生全部蹲下。一天在教完新单词以后我照惯例和孩子们玩这个游戏, 也不知怎么地那天上来的孩子反应都特别快, 单词掌握得也很好, 几轮下来没有比出胜负。这时候我就对台下的孩子们说:“谁可以想办法难倒台上的同学?”班里的淘气鬼小周高高的举起手说:“Miss Mo, let me try.”平时已经领教他的“捣乱”, 我在心里犯嘀咕:能行吗?但我最终还是让他起来说了, 他大声地说道:“tables.”别的学生一听都喊了起来:“没有这个单词的。”我仔细一想, 他说的是今天学习的一个单词的复数形式, 非常的巧妙, 既复习了今天的单词, 又把我们这个单元的重点语法涉及到了, 当然也难倒了台上的同学。看来他还挺会动脑筋的, 我毫不犹豫地说:“Good boy, well done.”小周大喊“Yeah!”可能受他的感染, 更多的小手兴致勃勃地举起来。我也索性让他们复习了一下单词的单复数形式。这个小插曲尽管影响了我的教学安排, 但它让我回味无穷。老师可以为学生引路, 但不能代替学生走路。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走, 可能会跌倒, 但是站起来以后会走得更好。

第三, “懒”教师勤思考。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懒”老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花更多的心思, 为学生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给学生留出空间, 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实践, 去创造、应用, 并能用英语交流, 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而不要什么都由教师灌输, 什么都听教师摆布。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都很勤奋, 忙于批改作业, 忙于管教学生, 忙于个别辅导, 一天下来常常筋疲力尽。可是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成效, 却不尽如人意。学生还是不会思考, 同样的问题讲过了又犯。碰到困难了, 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 而是等着老师来把答案告诉他们。与其做一些无用功, 还不如多想想怎么让学生勤奋起来。如针对学生背书的问题, 我就想了一个偷懒的办法。注意积累是学好英语的必修课, 而背诵课文又是积累英语句型的好方法, 因此, 英语老师常常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课文熟练地背出来。在开始的教学中,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来背给我听, 虽然这样的效果很好, 但是做老师的太累了, 一个人教两个班级, 每天要听那么多学生来诵读, 实在是很累。于是, 我开始懒了。我把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成各个小组 (基本上5 人为一组) 互相背诵, 人数不多, 组长也能够比较耐心地听。另外, 有几个速度比较慢、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就一直背给老师听。除此之外, 我还会不定期地抽查背给组长听的学生, 以防止互相包庇或者蒙混过关的现象;如果抽到的学生背得不好, 组长必须跟着一起重新读课文。这个制度实施之后, 我在班里监督学生背诵, 听到有学生背了四五遍, 还让组长给退了回去, 组长非常负责, 组员积极主动配合, 效果很不错。

在这里, 我们并不是真的要做个“懒”老师, 而是要用老师的“懒”换来学生的勤奋和自觉主动的学习, “懒”的背后是教学的智慧和艺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才是我们每个老师的理想和目标。

摘要: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担当着领导者的作用, 这样不仅老师身心俱疲,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佳。因此, 本文从三个方面倡导老师学会“偷懒”, 将主动权交于学生,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思考 篇8

一、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

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 只有使语言、表情、体态、板书、动作等各种因素统一起来, 达到协调一致,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某一个方面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 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一个教师在授课中语言粗杂, 声音嘶哑, 表情呆滞, 体态臃肿, 说话结结巴巴, 他的教学质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高的。因此,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衣着整洁, 款式适宜, 声音洪亮, 口齿清楚, 语言简洁, 并使用普通话, 表情要自然大方, 动作要灵活自然。

二、要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能力及知识基础, 考虑到各类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平衡性, 要采取多种方法,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要把教书与育人并重

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形式上看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实质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把握教材、提高能力。教师的课堂授课是一种人格示范, 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教师必须既教书, 又育人, 把身教与言教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记得在一次体育课的教学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任课老师在教学中突然阑尾炎发作, 剧烈的疼痛使他大汗淋漓, 他完全可以停止教课, 但他没有这样做, 他以钢铁般的毅力坚持把课讲完, 当下课铃响起后, 他却倒在了体育场上。事情过后, 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看到了老师的敬业精神, 我的心弦受到强烈的震动, 我终生难忘老师对我们的付出, 我也永远不会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由此可见, 榜样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四、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就必须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 他们必须对所教学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对其他有关学科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如果教师不注意自身的业务提高, 只靠吃过去的老本来教书, 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课教好的。因此, 教师要有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活到老, 学到老, 提高到老。

体育教师教学艺术的价值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艺术,价值,教学实践

体育教学艺术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创造性使用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 将知识与情感完美融入课堂组织教学, 使得教学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它以如何灵活处理和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为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能将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是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成熟的标致。体育教学科学与体育教学艺术犹如体育教学实践的两只脚。在教学中, 严格的科学论证是基础, 艺术化的生动启迪是手段, 两者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对于体育教学艺术价值的认知是推动其自身发展与教学实践进步的动力, 可以说没有科学, 教学艺术就如无根之萍;没有艺术, 体育教学就如一潭死水。体育教学艺术的价值是多方面、显著、长效的。在此分析它对教学实践的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体育教学艺术最根本的价值就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学校课程设置中, 体育课是唯一一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必须开展的课程, 采用循环深入的教学机制, 即教学内容基本相同, 深度与要求逐渐增加。在这一过程中, 如不重视体育教学艺术的运用, 就会出现体育课等同于训练课的现象, 从而打击学生学习兴趣, 突显出体育的枯苦性, 无法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而如果教师通过将语言艺术、幽默艺术、机智的反应等体育教学艺术充分的发挥, 完美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使能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 体育精神与心理健康。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健康向上”的精神。体育科学的运用, 能提高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教学艺术的运用, 能发展人的精神品格与心理素质, 起到促进学生发展自身, 表现自我, 挑战极限的作用, 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不高, 集体性运动项目没有优势, 就不仅是技术与体格的问题, 而是少了西方人那种“野性”的张扬和冒险精神和日本人的团结精神和纪律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提倡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是必要而紧迫的。

2. 美育功能。

现代体育是健、力、美的高度统一, 体育课具有灵活的活动过程, 优美开放的教学环境, 丰富的肢体动作交流等优势, 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多的实施美育的机会与可能。所以体育教学艺术的直接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可以以美育为教学手段, 将艺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因为欣赏、追求、享受美的愉悦而学知识, 使得教学双方在愉悦的氛围中, 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如:利用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性,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与认知能力;让学生看到前人创造的体育成果, 激发其旺盛的审美创造意识。

二、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体育教学艺术的另一直接价值。教学风格是由教师的语言、仪态、动作等构成, 通过教学活动展示出来的与众不同而又成熟稳定的教学艺术风貌。它形成的条件是个性心理品质的提高与知识经验的积累, 对教学艺术不懈追求与探索则是其形成的必经之路, 两者相互促进。教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般会经历盲目地模仿教学、科学性地选择教学、科学性教学基础上自主创新地艺术性教学这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钻研备课、导入、组织教学、语言等方面的教学艺术, 更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深入系统的学习。这样就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使其在教学中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感觉到自己平凡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构建出愉悦的教学双边活动。

三、教学质量的优化

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 体育教学艺术的运用是优化教学结果,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质量的优化是在同等条件下, 教学任务完成得最好, 而教学精力和时间消耗合理的过程。这正是体育教学艺术对教学实践作用的综合体现。

首先, 合理运用体育教学艺术后, 学生思想品质得到更好的培养, 美育成为教学目的之一, 艺术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这使学生自觉地在愉悦中掌握知识、技能, 教学任务被愉快地完成, 实现“想学、多学、会学”的目标。其次,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使体育活动本身变得有序而有趣, 教学过程愉快而紧张, 充满情感交流, 学生会因为喜爱老师而喜欢这门课。第三, 教学内容选优革新。各类学校的教材, 在依据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又有相对灵活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各地都积极开展的太极拳、五禽戏、花毽、摔跤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艺术化的教学实践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 从培养人才与弘扬民族传统项目的理念出发, 发现更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 大胆革新并付诸于教学实践。

四、小结

体育教学艺术把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结合, 使体育教学过程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和教学质量最优化。这些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较大的自由时间与空间,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主锻炼, 并最终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些都是体育教学艺术价值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海后宗臣, 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96.

[2]周志俊, 魏名国.体育教学艺术概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280.

[3]刘楚明, 王守恒, 査啸虎.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5:109.

[4]方爱莲, 李敬辉.试论体育教学专业人才规格与培养途径——关于体育教学改革思考之一[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0, (02) .

教师教学艺术管理 篇10

1 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 注重师生首次交流的语言艺术

新生入学时, 作为教师第一堂能否上好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分成A、B、C三个等级。成绩优秀者进入A班、成绩中等者进入B班、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班。我校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表现为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性别差别。一般来说, 城市学生的英语成绩好于农村学生;江浙皖一带的学生英语成绩要好于海南和东北的学生;女生的英语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因此, C级班中男生多, A级班女生多。对于级别较低的C级班学生来说, 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就应明确指出英语是零基础教学, 从而打消他们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 语言表达多是赏识为主。对于级别中等的B级班学生来说, 教师应对他们的英语水平予以肯定, 语言表达多是以鼓励为主。对于级别最高的A级班学生来说, 教师首先对他们表示祝贺, 并且对于他们的学习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语言表达多是以期许为主。

2 掌握学生的心理, 注重课外交流的语言艺术

作为B级和C级班英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尤其要注重在课外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对于B级和C级班学生而言, 虽然选择的不是程度高的A级班, 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 并想在在校期间通过四级考试。因此平时教师在课外与学生交谈时, 学生们会经常会询问有关四级考试的问题。例如:四级考试难不难啊?我要买哪些复习资料啊?我的听力不好, 应该如何提高啊?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 这个时候不能因为他们的英语水平较低, 对他们冷嘲热讽, 更不能对他们的问题嗤之以鼻, 认为他们不可能通过四级考试。相反地, 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言语中要多鼓励学生,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而不是打击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应该说考入我校的学生, 心理上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自卑感。比起那些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没有自信, 所以教师的鼓励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们学会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潜能是无穷的,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 也有助于增进彼此的情感。随着师生情感的加深也有助于课堂和谐气氛的构建, 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艺术效果。

3 深度把握教材, 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我校的分层教学, 层次不同选用的教材也不同。以B级班为例, 课本选用的是《新编实用英语》。这本教材内容涵盖说, 听, 读, 写, 译五方面, 内容编排极具实用性。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去, 要做到这一点,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首先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每节课上课前, 要做好课堂导入, 通过设计一些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到感恩节和圣诞节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讲讲中国的节日有哪些。这些问题, 作为中国的学生自然是信手拈来。接着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说他们了解的西方节日。等到有学生说出感恩节和圣诞节时。教师可以将讨论的话题引到西方人在感恩节和圣诞节所吃的食物上。通过放映PPT图片, 让学生们选择哪些食物是西方人在感恩节上所吃的食物, 哪些是在圣诞节上所吃的食物。对于B级班的学生来说, 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语言慢慢地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答案, 能让他们感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慢慢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 要充分利用混合班级人多的特点。我校的学生来自祖国不同的地区, 大家有着不同的方言。在教学中要能利用这一特点, 创设情境, 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地区方言的魅力。比如教材中有几则英文版的天气预报需译成汉语。作为教师可以带头用自己的家乡话将其中的一则天气预报进行播报。学生们则会被这种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所带动, 纷纷秀出自己的家乡话, 这样一堂枯燥的翻译课变成了天气预报方言秀。最后, 在实际授课中适当地穿插课外的小故事。课堂课文教学与课本外的小故事相辅相成, 使得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本内容有一定关联性的课外小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能发人深思且饶有意义。比如在谈到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时, 教师可以加入圣经故事中关于世界语言形成的故事;再讲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一课时, 可以添加关于英语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的小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会增加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即使有些开小差的同学也会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 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当然, 在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给予语言上的赞赏, 行为上的肯定, 以情动人, 以情育人。这样, 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深入课堂的目的。

弗洛伊德说过:“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 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小看语言对教学作用的影响, 重视语言艺术, 即使是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 我们依然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谈信息教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篇11

[关键词]信息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85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词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教学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语言进行多元设计,还要发挥教学智慧,及时应对教学中的突发状况,采用针对性的语言对策,形成重要教学契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对教学语言进行优化选择。严谨准确、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等都是语言艺术的个性特征,教师要探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

一、严谨准确,体现信息教学规范化

亚里士多德说:“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包含大量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严谨准确,使用专业术语,不然可能会误导学生。如信息课堂教学中的“单击”,很多教师说成“点击”,这很不规范。信息技术属于基础课程,教师要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先入为主”的认知基础,一旦发现表述不准确,教师需立刻进行纠正。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和严谨准确并不矛盾,关键要看运用的时机和环境,该严谨的时候决不可玩笑,该准确的地方决不能含糊。

如学习《画方形和圆形图形》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图形形状后,教师进行操作程序引导:“画长方形时,先选择矩形工具,单击选择后,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再长按左键,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自然会出现一个矩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便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矩形图案。”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很快就找到操作途径,取得满意的操作效果。教师在进行程序引导时,使用的语言直接、简朴、有条理,学生听得明白,教学效果自然凸现。

二、幽默风趣,展示教学语言个性化

风趣幽默是语言的个性化表现。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语言的丰富性。教师将风趣的语言引入课堂教学,不仅给学生带来愉悦,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重要课堂教学契机。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信息技术有较强的专业特征,如果教师语言太过专业化,学生听课像听天书,其学习积极性势必要受挫。如果教师能够将说教语言幽默风趣化,学生自然会欣然接受,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如在学习《多彩世界》时,教师引导:“打开画笔,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颜料盒,这么多颜料,像画家的颜料盘。随便挑选几个上色,看能不能呈现毕加索的创意画。你会发现,电脑画画更便捷,也许一不小心你就成为画家了。”学生听教师这样一说,都笑了起来。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很受用,对画笔工具的使用也多了探索的兴趣。这里,教师发挥语言优势,将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展示。学生从教师轻松语气中感受到温和、亲切,学习显得更加轻松,课堂教与学达成和谐,学习效果自然会更为显著。

三、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追求丰富性。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实际引入生动讲解、形象展示等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加。教师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富于变化上,如有良好的节奏感,学生乐于接受,师生思维活动达成和谐统一。特别是教师应借助丰富的修辞方法、儿歌、俗语、哲语等方式,将深刻的、抽象的信息概念浅显化、形象化,为学生顺利接受相关认知做好铺垫。

教师个性语言有特殊魅力,学生对此有较高敏感性。教师在设计教学语言时,要注意提升语言的生动性,从不同维度展开引导。如在学习《查找文件》相关内容时,教师这样介绍类型文件:“这文件名就像外国人的姓名,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是‘名字+姓氏。这里的名字叫‘文件名,姓氏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其扩展名也不一样,一般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教师利用生动的比喻,将类型文件名比作外国人的姓名,非常直观形象,学生掌握起来自然非常顺利。本节课上,教师利用生动形象语言解读信息概念,能够给学生带来最直接、最直观的感知体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该项内容。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科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语言。根据信息技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语言设计时,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实际,对专业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化处理,利用幽默风趣语言加以阐述,能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重、难点突破口。正如高尔基所言:“真正的语用艺术总是很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教学语言艺术化,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优化,塑造教师教学语言艺术 篇12

一、概念解读, 体现教学语言规范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体现准确性、规范性的特征, 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语言有一定考量和预设。教师上课不是背书, 教师语言不能太书面化, 也不能呈现机械化, 要体现自然、大方、条理、响亮等基本特点。特别是在对数学概念、定义、公式、性质、定律等内涵进行表述时, 要特别讲究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数学教师不能像语文教师那样追求语法的规范性, 但对概念解读时, 还是要求教师要有规范意识, 要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做好推敲, 不然就会造成一些错误。如果因为教师教学语言不准确而出现误差, 势必对学生学习造成负效应。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也会产生质疑, 给教师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相关内容时, 为让学生对因数和倍数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有清晰认知, 一位教师这样解读相关概念内质含义:“因数和倍数必须成对出现, 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说3是因数, 12是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在这段因数和倍数相关概念解析中, 教师不仅对因数和倍数之间的依附关系阐述清楚, 还对最小、最大因数, 以及因数个数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讲解。由于语言清晰明了, 学生获取的信息自然是准确无误的。实践证明, 教师教学语言运用得当, 学生获得的学习认知就会更加顺畅,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思路引导, 体现教学语言启发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主动者, 需要主动设计教学问题展开教学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引导设计时, 注意引导问题、引导语言要有极强的启发性。只有通过正确、简单、生动、简洁的教学语言, 才能顺利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形成课堂教学正效应。小学生思维活跃, 对教师教学语言有较强敏感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权威性特质, 对课堂引导策略进行多元设计, 利用教学语言丰富性特征, 针对学生学习思维实际展开教学语言创设, 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切入, 形成重要教学促进动力。

数学有较强逻辑性特征, 教师在解题思路引导时, 要针对文本生本思维契合度展开。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 教师给出具体引导策略:“‘被除数-除数=’这个文字表示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在‘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 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用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 那么除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两个整数相除, 可以用分数表示商。反过来, 分数能不能看作是两个整数相除呢?”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悬疑问题展开思维探索, 并很快理清学习认知脉络。教师利用问题作为引导策略, 帮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突破角度, 这样形成的学习认知带有主动探索成长色彩, 其可贵性显而易见。

三、课例讲解, 体现教学语言趣味性

数学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启发等特点, 但并不排除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幽默等特性。为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特别是讲解课例时, 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 对课例展开多元讨论互动。教师不妨放下身段, 用生动、诙谐的教学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对有效掌握课例内涵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学语言生动化, 还能够渲染课堂教学气氛, 拉近师生距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 需要教师做出主观努力。教师主动改造教学语言, 提高语言亲切度, 学生当然是欢迎的。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需要追求教学语言的多样性、生动性, 但需要掌握一个度。如果教师太过随意, 可能会助长课堂“不正之风”。

在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时, 教师列举课例:“洪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坛, 其中月季花种植面积占1/4, 杜鹃花种植面积占1/3, 其余是草坪, 草坪面积占几分之几呢?”学生开始讨论研究, 积极寻求正确答案。教师给出课例引导提示:“月季花种植面积占1/4, 杜鹃花种植面积占1/3, 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是花坛。如果我们将花坛看成是一个月饼, 你掰去1/4, 他吃掉1/3, 还剩多少呢?当然只能用减法了。‘1-1/4-1/3=’这样是不是就知道正确答案了?”从教师题解语言来看, 教师将花坛比作月饼, 非常形象生动, 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上一篇:超声波测速下一篇:初中英语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