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2024-05-26

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精选12篇)

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篇1

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或自身认识问题, 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些理解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已经过时, 不正确的观念影响着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限制了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因此, 要使教师正确认识其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要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要使教师在实际行动中主动使用现代信息手段, 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技术观念。

一、概念解析

(一) 教育信息化

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界定,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定义。

祝智庭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的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 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黎加厚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 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2]南国农认为:“教育信息化, 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部分学者对教育信息化理解是不同的, 但他们共同强调的一点, 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参与, 其应用涵盖了教育活动的所有方面。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内容等一系列教育体系的信息化, 即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 从价值观念到行为规范, 从组织管理到资源建设, 贯穿教育始终并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可以看到,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始终参与其中, 既是参与者又是推动者, 因而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 教师教育技术观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作为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一种方式而出现, 尤其是当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出现时, 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更是日益被强化。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技术, 形成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成为正确使用技术、理解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中应用的关键。

在此,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技术观念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在现代教师的教育过程中, 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已经成为一项必要的指标, 要取得教师资格认定, 必须通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修完规定的教育技术课程。因而, 教师教育技术观念的第一层面首先是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认识。二是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观念。这里所说的信息技术是指现代化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 包括早期的幻灯投影、电视录像, 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等。教师对待信息技术的观念决定了自身在教学中利用技术的现状, 同时也决定对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态度。

二、教师在信息化背景技能发展的阶段性

在清楚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具备正确教育技术观的相关概念之后, 我们还需进一步了解教师在面对教育信息化时知识增长和技能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因为, 明确了教师发展的阶段性, 将更有助于他们理性地认识在信息化环境下自身的成长历程, 而不至于在出现问题时不知所措;同时, 也能使研究者更客观地看待教师观念的变化, 不至于对教师出现的阶段性问题盲目地加以批判。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识增长和技能发展是阶段性的。曼迪纳契和可兰 (Mandinach&Cline) 用一个四阶段框架来描述教师的信息化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以及教师在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观念上的变化[4]。这一理论基本上概括了教师对技术从了解到应用自如的过程:第一是挣扎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心理上抵制技术, 在技术面前挣扎, 被各种技术问题所困扰;第二是掌握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学会了应付的策略, 提高了技术的能力, 对新的课堂结构和新的交互形式也有了经验和信心;第三是冲击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不再对技术心存畏惧了, 出现了新的教学关系和结构;第四是创新阶段, 教师将技术整合到学习活动中, 由此, 课程和学习活动被重新组织, 学习环境也被改变了。

根据上述曼迪纳契和可兰的研究, 顾小清将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知识和能力发展分为了解、应用、整合和创新这个类似的四阶段框架:[5]

第一, 了解阶段:教师开始认识技术、学习使用技术, 但是他们在心理上对技术还是抵制着, 畏惧着, 甚至挣扎着。这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主导着的, 依靠教师讲述而很少使用技术。对他们来说, 技术除了带来一些管理的麻烦以外, 没有对教学的常规造成正面的影响。在这一阶段, 教师对于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是通过外力的强制作用, 学习的主要手段是培训, 教学中应用则更多是学校的硬性要求。

第二, 应用阶段:经过长时间的, 对教师来讲甚至是痛苦与艰难相伴的应用, 教师逐渐开始反思技术, 并获得了一定技术应用的自信, 掌握了一些技术应用的方法, 表现在教学上则是出现了新的课堂组织形式。这一阶段教师对于技术的使用主要是教学评价的要求, 仍然是受外在力量的约束。

第三, 整合阶段:教师不再对技术存有畏惧心理, 而是逐步将技术与相关的学科课程结合, 开始改变常规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结构, 表现在教师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 改变以往自己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更多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帮促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同时,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讲授的知识范围内。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用技术已经摆脱了外在力量的强制, 逐渐转变为自身教学的一种需要。

第四, 创新阶段:教师对技术的应用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高, 可以说是应付自如, 表现在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应用技术, 能够设计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对于某些课题的学习, 教师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 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 教师已经能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教学之中, 完全内化为学科的一部分, 不再是外在强制力的要求。

从上述各个发展阶段来看,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是一个由畏惧到接受的过程, 而其对于技术所持有的观念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向更加认同、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转变, 这种观念影响着教师日常教学中对技术使用的态度、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对待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看法等等。可见, 教师对信息技术观念的改变是教师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所表现出行为的深层原因, 也正是出于这点考虑, 研究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观念的转变, 对于教师的成长及教学才显得愈发重要且更有意义。

三、树立全新的教师教育技术观念

理解了教师在面向信息化时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我们可以理性看待教师在各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 但对于教师最终应该持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本文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观念进行了界定:分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 以下我们也分别就这两方面论述教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念。

(一) 转变传统狭窄的教育技术观

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观, 就是要彻底抛弃教育技术就是单纯考虑媒体的狭窄的教育技术观念, 正确理解教育技术, 进而用所学的教育技术知识服务于教学。教育技术是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方法的独立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及评价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学科。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所提出94教育技术定义为,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了促进学习, 对学与教过程和学与教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6]

从上述对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 现代教育技术有两个基础:第一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第二是技术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前提的。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习, 因为教师的教, 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学。现代教育技术是研究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为了促进学习, 对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其中, 最重要是教学设计方面, 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框架, 就是对教学的设计。因此,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是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 而不是看是否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树立系统的教育技术设计思想, 运用系统的方法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 教师不应该仅仅看到其技术性的一面, 教学中只强调技术的多样化和先进性, 忽视了运用系统设计方法的运用。

此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从理论到实践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积极研究和探讨教学媒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因此, 在教师拥有了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的基础上, 还要注重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培养教师较为系统的教学媒体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观, 以及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教师较为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和方法。

(二) 转变传统的技术功能观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功能观念的转变, 就是要改变以往技术只为教学服务的单一功能观, 形成技术为教师自身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上升的多元功能观。

1.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自我实现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 教师只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的观念正在慢慢转变, 在教学为学生的同时促进教师成长, 完善教师自身的观念得到更多的共识。这是因为, 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在以往的教育中往往被忽视, 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学变成了仅仅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一种奉献, 毫无索取的需要, 这实质上是限制了教师的发展, 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最终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信息技术使教师的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成为可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深入自己的学习, 丰富自己的知识, 交流教学的收获等等, 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使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也能育己。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被用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早已有之, 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教育的初衷, 现在之所以提到转变, 是因为信息技术在以往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中作为独立的因素出现, 与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等因素并列, 这在技术发展之初是可以理解的, 但当教育信息化走到今天时, 仍然持有这样的观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作为全新观念, 信息技术应该是与课程相整合、融入课程之中的。在此观念的指导下, 教师将不再是把信息技术机械与学科内容拼凑在一起, 而是在必要的时候选用合适的技术, 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不仅作为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 同时提倡教师作为研究者反思自身的教学, 从更高的理论层面总结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 以形成系统的认识, 在增长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科研能力也得到提升, 而现代信息技术正为这一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除了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 (如利用现代统计学软件进行的教育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得以实现外, 现在教育理念提倡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方便地实现。如目前流行的叙事研究、质的研究等都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方便地实现, 在这方面已有了可喜的成果。[7]

四、结束语

总之, 从外在环境的要求来说, 现代信息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已经不单是以往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 而更多的是具备一定信息技能的现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而从教师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来说, 掌握信息技术也是必备的条件。因而, 作为现代教师, 转变传统的观念, 掌握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实现自我的提升才是符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J].全球教育展望, 1999, (2) .

[2]刘德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 .

[3]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的问题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11) .

[4]Mandinach, E.and Cline H (1992)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curriculum innovation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Paper presented at AERA.

[5]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8) .

[6]张小红.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给中国电化教育带来了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5) .

[7]近年来, 有不少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叙事研究的论文, 如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2004) ;吕旭峰, 刘晓萍:“教师博客:教育叙事研究的平台” (2007) ;张仙, 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2007) 等.

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篇2

棋盘山高坎中学梁华

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个性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本书学习,使我成长了不少。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

过去考试成绩只反映以记忆力为主的考试能力,这种能力是机械式重复记忆的结果。根本不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才是出成果的源动力,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多一点危机感的好,更应该多一些启发式教育,注意学生的个性、思维、想象力的发挥,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

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教师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从形式方面来说,创新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其次教师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的实践能力,应培养学生从想说、想问、想做,发展到敢说、敢问、敢做,最后达到会说、会问、会做。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树立“发挥潜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每个学生特长都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和学生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涵,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因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他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教学气氛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后进生”的学生,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也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五、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篇3

一、农村地区的传统教育观念

1.农村地区传统教育观念的具体表现

(1)“读书无用”思想。农村地区的观念陈旧,有很多家长对读书的作用了解得不够透彻,认为读书就是在浪费时间,只要孩子能认识最主要的几个字就可以了。(2)“重男轻女”思想。受中国封建思想中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在农村地区依旧存在并且“流行”。(3)“应试教育”思想。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在课程安排上只安排了三大主课语文、数学、英语,却没有安排美术、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

2.形成农村地区传统教育观念的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深受外出打工者的影响。如今的就业状况和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农村学生的教育和就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农村学生花费了昂贵的学费,但却找不到工作,使农民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甚至更加穷困潦倒。(2)长期受到民族文化宗教意识影响,农村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一些老旧的民族文化已经根深蒂固。(3)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法律意识、文化水平低。在农村,多数农民与外界交流少,经济来源少,这一方面使许多农村地区没有脱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落后,农民对法律知识几乎一无所知。

二、农村地区教育观念转变的价值

1.能够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都无权剥夺。”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早早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致使许多孩子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面对这一现象,只有本人、家庭以及学校从观念上得到改善,才可以使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

2.能够进一步使农村地区家庭脱贫致富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普及,我们都清楚地看到了教育对家庭的影响和作用。所以,转变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知识、会利用各种信息的人,才能从根本上使农村家庭脱贫致富。

三、农村地区教育观念转变的对策分析

1.国家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扶持力度

(1)增加资金投入。农民收入低、教育上的投资少、生产力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方法,增加农民收入,以提高他们的经济水平。另外,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科技的投入,让农民切实体会到利用科技带给他们的巨大实惠。这样农民的负担减轻了,让他们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才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2)完善校园建设。农村地区孩子上学特别辛苦,他们不像城市的孩子在学校有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3)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近年来,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农村学生和学生家长缺乏市场化思想,导致了当前农村贫困地区缺教师、缺技术人员,大学生就业难,职业技术人才却非常紧缺等现象。

2.家庭教育方面,积极引导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

家长的素质对家庭教育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1)必须使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2)必须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3)必须进一步使家长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家长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态度。父母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孩子的价值观。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不断发现孩子的长处,为孩子创造和睦平等的家庭环境。

3.受教育者方面,增强维护受教育权意识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 篇4

1 和风细雨的态度

对待学生的错误老师必须是非鲜明, 不能含糊、漠视、模棱两可。多数情况下老师是能把握好标准判断是非, 对与错, 但也有不少判断错误的时候。如:学生确实没有做错了, 老师硬说错了, 这往往是由于老师没有深入调查, 偏听偏信, 冤枉学生;有时, 表面上看学生是错误的, 但仔细分析又不一定是, 起码不完全是, 或主要不是学生的错误, 还可以说学生的错误中包含着合理、正确的成分。由此看来,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 包括错误的性质、程度、原因、造成的危害, 这些都是教育和处理的前提。是非鲜明是重要的, 但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态度要和蔼。我们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必须看到, 对学生发生的教育作用, 但会很有限或许只是短时受到了教育, 弄不好还会产生负作用。一般情况下, 学生犯了错误被老师发现后, 都会产生紧张、不安、内疚、恐惧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对老师严厉的批评, 学生虽然无话可说, 但往往心存不满, 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接受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2 面对“0分”的激励

学生犯了错误, 经过仔细分析总能从中或多或少找到一些积极的因素进行鼓励鞭策, 有利于克服、淡化其消极因素,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

记得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次测验。尽管我放假前再三强调和提出复习要求, 赵明同学仍然毫不在乎地交了白卷, 起初我很生气, 但想到他平时的表现, 即使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 他也未必在乎。试卷分析课上, 我在表扬了一些优秀、进步的同学之后, 说:“最后我还得夸夸得了0分的赵明同学。”话音刚落, 全班同学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看着我, 赵明也用诧异的目光瞧了我一眼。我说:“虽然的了0分, 但从中我看到赵明同学诚实的品格, 他没有因为不会而去作弊, 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大家向他学习, 无论学习什么专业, 诚信都极为重要。这次之所以得0分, 一定有其它的原因, 或者是忘记复习了, 老师相信你, 下次如果认真复习, 一定回取得好成绩, ”在这堂试卷分析课上, 让我看到赵明从未有过的认真劲。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因为人人都会犯错误, 这个道理众所周知, 所以作为老师, 应该把学生犯错误看成是“正常的”、“情理之中的”。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 把握教育时机, 挖掘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成长点, 使他们在不同的起点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成功”。我这次之所以采取以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 是因为分析了这类学生的特点, 他们很少获得表扬, 别看他们对老师的批评反应“迟钝”, 但对表扬却十分“敏感”。因此, 作为教育者, 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用“放大镜”去搜索他们的优点, 一抓住就要“小题大做”。

3 触及心灵的诱导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对于职校中学生来说, “犯错误”是常有的事, 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可以自己妥善的解决, 有些人一错再错, 还有一些人消极放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有个人性格气质、学校、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负面影响等等。学生犯错误, 需要学生自己认识到错了, 并下决心改正, 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引发学生自省”是很好地运用了内外因变化的根据。教师的引发是调动学生自省的重要外部条件, 一旦学生能够进行自省, 说明内因被激发, 调动起来了。于是有了学生的转变, 也就有了教育效果。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急风暴雨, 速战速决试的简单批评教育处理, 学生可能暂时收敛一些, 但并没有引起学生内心的变化, 问题也就没有真正解决, 所以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

在解决问题时, 我们如果没有让学生说他们自己想说, 而让他们说我想同的话, 这种不真实的谈话、交往怎么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呢?怎么会触及心灵呢?其实, 仔细分析, 学生做出任何事情都有自己认定的“理由”, 在这个“理由”没有改变之前, 他不可能在行动上改变其做法, 即使改变, 也是在高压下的暂时的现象。教师的“强行命令”, 非但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反而使学生对付老师的办法, 长此以往, 甚至会导致学生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习惯。让犯错误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就是给了他思考的空间, 学生可以对所做事情重新思考, 在思考过程中他们对最初的想法自己就动摇了。同时, 在学生说明的理由中, 也许有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思考。耐心倾听, 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只有循循善诱, 引发自省才能奏效。

4 平静宽容的等待

我们对犯错误的学生直接批评教育是常有的事, 也是无可非议。但必须看到学生认识错误和改进错误都会有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因此, 要善于等待。如果老师不是直接批评, 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觉悟到自己错了, 其效果回更好, 当然, 这更需要等待, 以给学生“内因起作用”的时间。

摘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育习惯, 并受着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和理念的支配,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我们正在进行的以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作为教育者首先应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创新。

教育观念的转变及反思 篇5

《纲要》的最终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教育是通过教师的工作去实现的。因此,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要求,最终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即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如今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创造性的学生,这就迫使我们转换角色,成为创造型的教师,实施创造型的教育。《纲要》中指出,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教师还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技能,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幼儿教育的需要。

一、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经常会无拘无束的说话、交往、热情很高,但是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冷淡,有的孩子甚至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之间可以积极的交谈,但是和老师在一起却显得无话可说,这些现象很常见,我并没有在意,也没思考为什么,直到有一天,丁丁小朋友对我说的那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神经:那天我和丁丁一起在盥洗间洗手,丁丁忽然冒出一句话:“杨老师,你真好!” 我愣住了:“什么,你说什么?”对于我的反问,丁丁反而不好意思结结巴巴地又说一遍。当时虽然搞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说,可我看得出来他是发自内心的。事情过去了,可话始终在我耳边回荡。我不停的在问自己“为什么”。一个念头闪过,可我不确定,便找来丁丁,求证似的问他:“你为什么说老师好?”“你对我笑了。”听了孩子的话,我的脸象发烧似的,望着丁丁不知说什么好。回想起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情景,我给与他们的笑容太少了。换而言之,是我太严肃,总是绷着脸同他们说话,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孩子们很想同我亲近,可是由于我那严肃的面孔使他们忘而却步。而我一直以为自己能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真诚的爱他们,关心他们,可是我连笑容都舍不得给他们;今天我只是对丁丁灿烂的笑了笑,便换来丁丁赞扬,孩子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希望老师笑这又是多么简单的要求。想到这,我真是愧疚极了。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里所倡导的是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人性的、民主的、宽容的教育气氛和教育方式,还需要与孩子之间有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心灵交流;就象教育家苏霍姆林司基说过的:“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美妙的相互接触”。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只要我们常用一个简单的爱抚,随意的一个暗示,一个信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孩子的主体意识,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给孩子已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们时时刻刻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关爱。让每个孩子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生活、成长的同时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要用实际行动改变我与小朋友之间的这种关系,我要把灿烂的笑容给幼儿,热情的参与幼儿的活动,蹲下来与幼儿说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与幼儿建立真正地平等的师幼关系,和他们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并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行为。

现代儿童发展观指出,幼儿是一个主体,在主客体活动中,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构建知识。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任何活动都应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共同的活动,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幼儿则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双边的活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因此,《纲要》要求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行为――即与幼儿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从前的学习大多是教师教,幼儿被动的学习。现在我把单方面地教师的活动,变为教师和幼儿共同的活动。例如,在进行《服装与衣料》这个活动时,我改变以往的那种让幼儿在观察中发现服装是什么样子,是用什么衣料制成的,有什么特点等方式,而是将幼儿置身于一个服装店中,通过让幼儿自由地看、摸、试中来发现,来探索这些用不同衣料制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是自由、自主、自如的探索、发现、和交流,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再如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整个教育活动中,幼儿一直是在自己玩纸过程中探索发现不同纸的特点,特别是当幼儿把纸放到水里,再进一步观察时,真正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过程适当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探索。活动结束后,幼儿意犹未尽,因为他们真正参与了活动,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中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不仅仅是知识上的。

三、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在自我反思中成长。

新的课程观要求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本,突出幼儿为主体。因此要求教师把视角由原来的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向幼儿是如何学的上面来。这样,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变成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观察记录是教师了解掌握幼儿的兴趣热点、思维特点、学习方式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教师成功反思的基础,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虽然在工作中我一直坚持写观察记录,但大多数是流于形式;因为工作的繁杂,而忽视了对幼儿的细心观察,总是等到问题发生了,再去思考如何去解决。我也常为自己找借口――忙,太忙了。在我学习《纲要》之后,我才意识到“会观察幼儿”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有意识的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能力、需要和成长,尽可能收集每个幼儿学习成长的信息,并随时记录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对我来说也很重要。渐渐的我发现,原来孩子们的世界是这么丰富多彩,他们是天生的研究者,在时时刻刻研究着、探索着,他们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行为。通过写幼儿观察记录,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泥鳅,是因为它总是在水里窜来窜去(在探索后发现原来泥鳅不喜欢阳光);幼儿把保温壶上的水龙头手柄拿下来,是想看看没有手柄,水还会不会流下来;他们总是趁老师不注意用小棒将种植区的泥土挖洞,是想学蚯蚓翻土……这些看似破坏性的行为,其实正是幼儿好奇心的表现,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如果不观察幼儿,不记录幼儿的行为,不加以分析。怎么会了解幼儿呢?便会失去许多教育契机,这正是幼儿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课程。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我设计了几个教学活动如《泥鳅的秘密》、《可爱的蚯蚓》、《水是怎样流动的》;在这些由幼儿生成的课程中,我积极的引导幼儿去探索,与幼儿展开互动学习。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而且提高我观察记录幼儿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优秀教师。

转变观念,创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篇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创新

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基本特点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增长学生的技术知识;增加学生信息技术的技巧;让学生了解并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和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传输、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新课改指出,教学要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教学不能仅仅强调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新课改强调课程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课程结构现状;强调课程的基础性,以学生为主,促使开设的课程多样化,使课程具有选择性。如,新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课分为1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新课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将信息技术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大部分。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1.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打好基础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首先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会打字、会上网浏览、会发邮件,为学生信息技术的提升打好基础。例如,在《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中,注重培养学生查阅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在网上搜寻自己所喜爱明星资料的任务,这么做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斗志。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喜爱做的事中插入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表格信息加工》一课中,让学生查找自己最喜爱的电视剧,并要求将电视剧中的演员信息等等,绘制成一张表格。这么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教会学生绘制表格。

3.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性很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会很高,但并不会持久。因为即使学习再多的信息技术,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学生会产生迷茫、厌学等负面情绪。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教会学生运用Word软件编辑文档后,让学生运用邮箱,将文档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同学,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陆书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02.

[2]李瀛滢.高中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河北大学,2011-06.

(作者单位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篇7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增长学生的技术知识;增加学生信息技术的技巧;让学生了解并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和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传输、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新课改指出, 教学要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不能仅仅强调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新课改强调课程整合, 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课程结构现状;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以学生为主, 促使开设的课程多样化, 使课程具有选择性。如, 新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课分为1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新课标为适应社会发展, 将信息技术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大部分。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1.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打好基础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首先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会打字、会上网浏览、会发邮件, 为学生信息技术的提升打好基础。例如, 在《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中, 注重培养学生查阅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在网上搜寻自己所喜爱明星资料的任务, 这么做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斗志。在课堂教学中, 从学生喜爱做的事中插入信息技术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表格信息加工》一课中, 让学生查找自己最喜爱的电视剧, 并要求将电视剧中的演员信息等等, 绘制成一张表格。这么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教会学生绘制表格。

3.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性很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会很高, 但并不会持久。因为即使学习再多的信息技术, 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 学生会产生迷茫、厌学等负面情绪。所以, 作为教师的我们, 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 在教会学生运用Word软件编辑文档后, 让学生运用邮箱, 将文档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同学, 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逐渐深入的时代,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面对新课标的改革, 应该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教学方法。广大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创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陆书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篇8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和教育者针对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期更好地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取得了可喜的实践成果,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仍存在很多工作误区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教育的良性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管理者,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只能是“管中窥豹”,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一、课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1. 课堂改革与教学现实两张皮

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正确性、全局性已经达成共识,这毋庸置疑。因此,教学改革的宣传氛围很浓郁、口号很响亮,但因为改革顺利推进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如,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现状、管理者的改革思想和认识水平、教师的教学观念、执行能力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改革实践与传统方式发生激烈碰撞,而传统方式往往会占据上风,逐渐让课堂改革成为一个口号。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常常是开始决心强、口号很响亮,中途信心弱、实际左右望,结果不了之、无功返常态。

2. 跟风冒进不切合实际

在教育大环境下,教学改革好像成为学校品位发展的“代名词”,不改革就意味着落后,因此,众多学校就被推进了改革的洪流,不管是否准备好,不管是否具备改革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集团化推进课程改革,集中学习某地某校的成功做法,不联系学校自身的教育实际,照搬课堂操作模式,照搬学生评价方式,为失败埋下种子。二是突击进行教学改革,一夜之间“百花齐放”,挠一下头,开几个会,没有理论基础、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分析诊断,学校课改方案就出台了,“名目繁多”众多的“课堂模式”就开始实施。三是追求短平快,期待短期出成果。学习借鉴别人的固定模式,不考虑别的学校的环境、改革现状、配套措施以及成败得失,追求表象和形似,违反教育发展规律,改革走入死胡同。

3. 教育评价与课堂改革相冲突

教育评价永远是课堂改革的指挥棒,基于素质教育的课堂改革,必须有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否则,改革无法深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评价,反之,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才,死读书、读死书的根源是“分数至上”的教育评价。如果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考核、评价过程和标准,没有真正转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才为目标,教学改革就会“带着镣铐跳舞”,最后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4. 主导地位与主体地位相互错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统领者、组织者、引导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有的课改片面追求学生的参与度,强调合作、探索的形式和氛围,最终导致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有的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成为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的“一言堂”变为优秀学生的“一言堂”;有的课改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提出无师课堂,教师成为课堂的观众,“开放式”教学变成了“放羊式”。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甚至弱化教师作用,认为课改成功的最高境界不需要教师。

5. 教学模式化背离课改本质

一味强调“打破常规,创新求异”,建立课堂教学模式,模式好像成了课改的“代名词”,很多学校为了追赶上“课改”的步伐,“一二三”“二二四”“三三五”等众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追求教学形式上的改变,课堂教学形式花样频出,课堂热闹了,但教师迷茫了,学生糊涂了,这是对课改的误读,看似课改,实则作秀。课改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发展”,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是为改变教师学生观念和态度,但模式只是一个载体而不是课改目标,强调课堂教学形式的模式化、一致性,恰恰违背了课改的精神和本质。

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 要打好根基,稳步推进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是真正的改革,就会有失败,而且失败的概率都会很高,只是不同事物呈现的失败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对待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责任感,扎实稳步推进。一是认真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创建良性的课堂教学改革环境;二是认真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强化改革思想、创新精神和执教水平,在思想上、行动上、能力上做好改革准备;三是认真研究分析学校课堂教学现状,找准突破口,明确课改方向,没准备好就缓做,宁可不做也不要冒进,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炼;四是不断完善教学改革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保障系统,为课改的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2. 要遵循规律,把握本质

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说到底是创建更好的教与学的环境,实现人更加健康地成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教育评价人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课改的重要使命,只要牢牢抓住这个教育本质,改革就能“万变不离其宗”。课改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高度关注学科结构特点、知识内容形式、学生认知水平、教师观念与能力等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要素,结合实际确立科学的教与学的方式,不能简单地模式化,也不能想当然的理想化。希望短期出成果一炮走红的课改思想,是功利主义在作怪,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3. 要科学理解、确立、运用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杜郞口中学的小组合作、东庐中学的导学案等成功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课改初期,好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师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这对课改是有帮助的,但长远看,机械地照搬套用模式,就会桎梏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是基于教育本质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教学思想,而不能片面地把教学模式等同于操作模式,认为教学改革就是建立操作模式,曲解甚至机械套用操作模式和教学流程,追求“热闹的小组合作”“生动的舞台表演”“精彩的学生问答”等课堂表象。教学无法、教无定法,固定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的,严格的操作程序,会制约了教师的创造性,不变的学习模式,会让课堂变得死板而无味。因此课改要有模式,以帮助师生更快地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但课改又要冲破固定的模式,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创建更有生命力的课堂。

4. 要科学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课改的核心任务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这就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权威和包办,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受到打击,这是之所以要改革的原因,但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是始终不能撼动的。而课改现状有弱化教师作用、夸大学生能力的倾向,课堂由学生做主,“自主学习”变成“无主学习”,“合作学习”变成“小组表演”,“探究学习”变成“游戏玩耍”,教师退居二线当观众、考官和导演,这是很危险和不负责的。教师的人格、学识、经验、方法将影响学生一生,这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必须发挥人格示范、知识传授、方法引领、能力助推等重要作用,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能否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良好发展,这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5. 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是统领和指导教育改革的方向标,考核评价跟不上改革的需要,改革就无法真正深入,因此,要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一个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教育评价的顶层改革和设计,淡化学科分数的评价比重(特别是小学阶段),把学生素质发展和成长前景作为评价学校、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引导学校和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方式。

二是学校要丢掉功利思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和改革环境,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而不是喊着素质教育口号苦干应试教育,成为分数的奴隶,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科知识与学科分数并不矛盾,但分数不等于知识,分数更不等于能力。

三是要建立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全面关注学生思想、人格、个性、习惯、兴趣、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让课堂教学改革更加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四是建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课堂上需要真诚的赞美和鼓励,这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也需要恰当的批评与教训,这会让学生时刻保持警醒,激发前进动力。但课堂上“你真行”“你最棒”等大量廉价的表扬和赞美,没有榜样性,缺乏真感情,会让学生失去自我,迷失方向,反之,课堂上随时无节制的批评和打击,又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产生厌恶。因此,教师要科学把握使用好表扬和批评的武器,既能让学生享受沁人心脾的赞美,又能让学生感受撼动灵魂的批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誉观,用评价指引学生人生的发展方向。总之,教学改革必须有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撑,否则,教学改革就会根基虚浮,继续“穿新鞋走老路”。

6. 要持之以恒,坚定课改方向

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向是不会有错的,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教学改革将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有教学活动存在,教学改革就不会停止。因此,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都要坚定课改的决心,把教学改革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扎实并富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不盲目跟风,不左右摇摆,不消极应付,不贪功冒进,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和育人环境,持之以恒,科学稳步推进改革。

机遇与挑战共舞,成功与失败并存。素质教育呼唤教学改革,人才成长呼唤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我们要清醒头脑、积累智慧、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重建教育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素质教育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化学教育观念的几个转变 篇9

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的时候, 都感觉化学内容是陈旧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学到了许多化学知识, 但是当步入社会后还是很难适应科技发达的现状, 他们对此感到无能为力。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是不断更新的, 能和社会发展接轨。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 教学的内容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这也是我国化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过去的教育观念是教材的编排要有逻辑性, 不会过多地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所以, 教材的内容是繁多的, 只重视教给学生知识, 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这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现在的教材内容除了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 还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1.教材现代化。在教材编排中把近年来化学方面的科技成果吸收到教材中。

2.教材理论化。教材不仅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理论,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教材结构化。教材要结构化, 要让学生对教材有整体的认识, 在脑海中有了基本的知识框架, 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4.教材多样化。教材除了要有学生必须要学的内容外, 还要有各种选修的内容,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5.教材趣味化。教材不应该是单一的, 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增加一些名人故事和化学小实验等等。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6.教材要有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做到举一反三、随机应变。

二、教师观的转变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教好课, 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论, 要不断教研, 不断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另外, 教师还要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 经常和学生沟通, 发现他们的心理奥秘, 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在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未来的教育靠的是教师。所以, 新时代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不断创新, 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掌握渊博的知识。化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还应该会运用现代化仪器来教学。此外, 教师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教师要从能力、知识、个性、道德、审美等各方面去提高自己, 使自己成为全能型和创新型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具有的优秀品质, 教师要先具备这些品质。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三、知识观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实, 我们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在新时代, 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 还应该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能力。我们通过化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还要注意化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不仅要让学生学好书面知识, 还要联系生活实际,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3.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尤其是化学这门学科, 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要自己动手、观察、探究、制作等, 通过眼、手、脑的合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观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一味地接受, 是教师的一言堂, 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 基本上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 缺乏师生交流。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曾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教师自己讲课, 学生只是听课;第二种是学生和教师双向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第三种是多向交流, 教师和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并回答问题;第四种是综合交流, 学生和教师互动、合作, 共同探讨问题, 并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学不应再是单一的传递信息, 而应该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地快乐地获取知识。

此外,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教师的尊严和课堂纪律, 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课堂是严肃的, 没有生气和活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很是压抑, 不能畅所欲言。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因此,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环境, 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取知识,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其他国家, 教师讲课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 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合作交流, 共同探讨。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引导, 而不是主导。上课的时候, 学生不只是抄写笔记、听教师讲课, 而主要是在思考、讨论、质疑。这种课堂是轻松愉快的。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课堂观。

五、评价观的转变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考试、补课等紧张的学习。家长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好学生。但是, 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我们不重视对学生的教育评价。过去, 我们对学生的成绩看得很重, 对学生的能力并不重视, 考察学生优秀与否, 也是通过考试来进行。这样, 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 教师为了考试而满堂灌, 学生的课下作业繁多, 没有休息的时间, 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 没有了兴趣和对生活趣味的追求。因此, 我们以成绩来论学生的优秀与否, 并不符合科学的教育理念, 对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干扰。

教育的评价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不同的评价手段, 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评价手段, 都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 适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在评价中, 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 也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互评, 让学生自评, 运用多方位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篇10

关键词:合训学员,培养质量,教员管理,精确培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战争形态的变革, 塑造能够在信息化战争中组织实施精确指挥、管理、保障的新型军事人才, 特别是指挥人才成为军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需求。因此与之相适应, 军队院校需要变革教育管理理念, 创造性改造现有教育管理手段,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 实施精确化培养成为当前和今后军队院校改革的必然趋势1]。精确化培养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并处理教学、培养、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文件、数据等信息, 对学员实施针对性强的精确培养。信息技术为教育观念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教育管理手段, 以合训学员未来岗位需求为目标, 实现对合训学员的精确培养。本文就转变军校现有教育管理理念, 运用信息化教育管理手段, 对合训学员实施精确培养进行了有益探讨, 希望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合训分流学员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为适应时代和军队的发展, 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当前我军正在努力实现向机械化信息化军队跨越式地发展, 正在大力培养各类信息化军事人才, 特别是信息化指挥员。为此, 自2000年以来, 我军开始调整初级指挥员培养方式, 实行了“基础教育合训、专业训练分流”的改革, 即采用“4+1”培养模式:对招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先用4年时间, 在专业技术类院校完成“基础教育合训”。此阶段主要完成通用学科专业大学本科教育, 同时进行必要的军事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指挥军官的基础培训, 实现由青年学生向合格军人、向既懂技术又适合从事指挥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转变。学生在完成基础合训阶段学习后, 转入初级指挥类院校, 进行为期1年的指挥专业培训。此阶段主要完成军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初级指挥军官的基本培训, 实现由合格军人向合格初级指挥员的转变。从中不难发现, 按照“4+1”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合训分流类学员成为德、智、军、体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求的, 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1]。

二、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对合训学员实施精确培养

目前, 传统的合训学员教育管理理念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过于强调知识学习成绩, 对其他能力素质 (如自学能力、实践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等) 的培养重视不够。二是强调按照一些人为设计的统一标准, 对合训学员实施“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 没有注意到不同个体的特点差异, 没有实施“靶向式”教育培养。三是没有营造允许学员出差错、受挫折的氛围。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我们首先准确界定军校精确培养的科学内涵, 并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学员实施精确培养。

1. 精确培养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主席2005年10月视察南京军区时指出:“要着力解决军事训练、战备落实的重点、难点问题, 加大落实训练、战备各项计划的力度, 切实把各项工作量化、细化、具体化”。胡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军校教育水平指明了方向, 指出了新时期新阶段信息化军事人才教育的着力点—精确培养。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 精确化培养是一种使人才培养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教育方法。“精”就是精细、精湛、最优, 也就是精益求精, 好上加好;“确”就是准确、确实、定量, 也就是标准规范、落实到位。精确培养, 就是通过提高教育过程中, 决策、计划、控制、协调和评估这些活动的定量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教育管理方法[2]。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理念是: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个体特点, 对其实施精确化培养。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 特别是指挥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军事人员必须具备精确化的思维方式, 要求指挥人才具备精确化管理能力。军队院校精确培养是以增强军队院校综合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 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 对管理对象实施定量、精细、准确的规范与控制, 达到系统整体效能优化的过程。在军队院校的管理活动中, 既要重视战略上的宏大构想, 把握正确的方向与目标;也要注重细节上的落实,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只有通过精确培养, 实现管理的定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才能实现战略与执行的无缝衔接。

2. 信息化环境是军队院校人才精确培养的必然要求。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军事领域作为最新科技的“试验场”, 战争样式也逐步迈入信息化战争时代。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军队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必须率先实现信息化,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新型军事人才。

3. 信息化管理是军队院校精确培养的必要手段。

信息化管理不是取代现行的军校管理, 而是在现行的军校管理的基础上, 利用电子、网络等信息化方式来提高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形成更广、更大范围的协同。如果人员量化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 即使有些人员管理已经实现了定量化, 但是这些定量化的信息难以迅速检索, 这样就不能做到随时随地随需地利用所有的管理信息。信息化管理手段具有收集处理信息快捷、准确;分析判断智能化;落实工作高效化的特点, 每一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指向都需要能够立即投入到应用中来, 通过应用、再反馈, 修正院校管理和建设, 以此达到精确培养精细、准确、快速的要求。

三、当前军队院校实施精确培养存在的问题

1. 精确培养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受中国传统直觉体悟思维文化的影响, 我们的思维惯性在深层次上有“轻理”的倾向。这种“不善长理性”的直觉体悟思维, 要么习惯于用思辨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思想观点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凭经验来指导管理行为;要么用一种粗放的思维来决策, 而往往忽视通过精确的排列组合和数理计算来决策、指挥。直觉体悟思维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凭印象凭经验, 往往不准确, 不能对事物从长远和整体上把握。它的认识结果只能停留在事物表面, 使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整个社会理性极度缺乏。我们的军队管理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土壤, 直觉体悟管理、粗放管理和经验管理在我军院校管理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比如:有的院校管理者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也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 忽视对客观存在的科学理性分析, 忽视了规章制度落实的严谨细致, 存在“差不多”和“基本上”的现象。

2. 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精确培养要求院校的教学、科研、行管等制度高度融合统一且细致明确、便于操作、评价科学, 而许多院校的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1) 目标计划体系不够健全、不够科学。院校近期、中期、长期规划相互交叉, 各部门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存在内容矛盾、时间冲突的现象。 (2) 培养体系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粗放式管理条款较多, 但缺乏对人员、车辆、装备全方面、全员额、全过程的具体操作执行要求较少, 主要缺乏质量控制和过程管理。 (3) 评价体系不完善、不科学, 处理手段不力、结果不透明。院校教学建设始终是学院建设的根本, 但现行教学管理措施缺乏精确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教员学员的业绩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 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尚不能满足精确培养的需要。

高新技术的运用, 促进了培养理念和方法手段的全面创新, 从而产生了精确培养, 其核心是信息化。当前, 制约院校精确培养实现的原因有三: (1) 信息化资源建设水平不高。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 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但目前我军院校的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究其原因, 首先是在宏观上军事教育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 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或使用效率不高, 推动力不够;其次是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 在开发上大家各搞一套, 造成重复建设, 并为以后的兼容留下隐患;再次各个院校各自为政, 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缺乏协调与合作, 分散了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和物力。 (2) 管理者信息能力不强。一方面, 管理者的培养思想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 要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有个过程;另一方面, 管理者需要有较好地获取信息、储存信息、管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 以及使用维护系统的习惯和能力。 (3) 信息安全缺乏保障。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益, 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一方面, 信息系统使用范围广、用户多, 部分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差, 使用保管涉密载体不当的现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 网络渗透、窃密、攻击已成为信息战的重要作战形态, 国内外敌特人员经常对我实施网络攻击, 黑客窃密、破坏网络事件时有发生。

四、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强化精确培养, 提高军队院校育人质量

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军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 是进行精确培养的必然需求, 是军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信息化建设,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充分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 充分考虑外界变量与信息, 合理配置教学、行政等各种信息资源, 开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管理活动, 从而实现精确培养, 提高育人质量。

1. 构筑信息管理平台、开发信息化管理软件, 为精确培养提供必要“硬件”。

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精确培养的必备硬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教育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学等相关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 对院校教学、科研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维护、传递和分析利用的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客观反映院校教育现状和历史进程, 为教育管理活动与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教育管理系统的建设, 能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全时段、全方位的精确培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科研、行管等工作的精确培养, 主要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要科学制定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一方面, 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 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存储媒体不断更新, 坚持标准化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加强控制、融合统一;另一方面, 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信息数量庞大、类型繁多, 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 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操作标准。 (2)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细化制度要求。依据条令条例、教学制度把粗放的要求规定细化成各项工作、每名成员的执行规范。其次, 要量化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 对每项工作、每个人都要有定量分析。再次, 要科学评价。充分利用运筹学、统计学知识和人工智能对每项工作、每个人做出科学评价。 (3) 完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建设, 提高精确培养效率和质量。第一, 要建立管理教育网络系统, 实现院、系、室 (队) 三级能够资源共享、同步管理。如建立系、室、队基础管理系统, 依托校园网、监控设备对各单位实行远程监控和实时指导;建立网络教学管理, 对教员授课、课程进展、课堂秩序、学员学习效果进行综合信息管理,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系统建立网上财务管理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视性;建立后勤管理系统, 对全院后勤工作统一管理。第二, 要建立人员精确培养子系统。如将单位人员的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特点特长、家庭状况、奖惩情况等相关内容, 梳理、细化成一系列指标, 作为人员评价的量化依据,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转变管理理念, 提升信息能力, 为精确培养创造过硬“软件”。

军校管理者是精确培养的主体, 管理者只有转变粗放式和经验式的管理理念, 不断提高对精确培养的思想认识, 更加熟练地运用好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 才能有效提高精确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1) 管理者要确立三个观念: (1) 精确培养决定效果的观念。精确决定效果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首先,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小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演变成大问题, 这是客观规律。其次, 实由精来, 精能促实。如果落实非常深入、非常精确, 那么工作肯定是扎扎实实, 富有成效的。再次, 精能保证质量, 质量决定效果。工作能做到精益求精, 那么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 (2) 精确培养决定水平的观念。精能反映出干部的能力、思路和水平;精能反映出群体的素养、意识和精神。 (3) 精确培养决定作风的观念。精确反映精神面貌, 工作要做到精确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确反映贯彻力, 推行精确培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 没有坚强的贯彻力是不可能打开工作局面的。 (2) 实施精确培养依靠大批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人才。管理者必须采取多种途径, 努力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做到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搜集、存储分析处理信息, 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实施办公、管理、交流, 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确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升精确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3. 继承传统, 创新模式, 正确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精确培养中的作用。

精确培养是一种以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为特点的新的管理教育模式, 它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确培养要注意把握“三个结合”: (1) “人管”与“机管”相结合。机管可以替代人管中常规的、定式的、数字的管理, 但机管不是万能的, 切不可忽视人管的作用。 (2) 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是交替呈现在管理对象身上的状态, 只有实现对静态和动态的全面控制, 才能对管理对象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管理。 (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强调了“量化”和“数字化”, 弥补了以往定性方式不精确的缺陷, 提高了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但管理中的问题不是全部都能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表现的, 要克服重定量、轻定性的倾向, 坚持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 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才能准确地把握管理对象的本质。

总之, 精确培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 它突破了其他管理的不完善性, 应用具体性、可视性、操作性强。只要充分将之与现有的院校管理模式有机结合, 提高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必将使军队院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占荣辉, 鲁敏.基础合训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1, (12) :63-65.

谈谈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篇11

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首先是认识观的转变。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其次是教师观的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应呢?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第三是教材观的转变。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地构成有机的整体。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21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高理论水平。第三,教材应多样化,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笔者认为,不同类别的学校应从本专业出发,设置和安排教材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体育教材中增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对某些运动 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力学分析,了解和掌握科学训练手段;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增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战地救护等内容,了解做某一项目技术动作时哪些肌肉参与作功,如何训练其功能及健康方面的指导;对海洋、航海专业可增加水上项目、海上自救、生存能力锻炼及专业技能项目等内容。这样,学生既学习了体育知识,又巩固了本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第四是器材观的转变。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目前在田径教学中,铅球的重量为男子小学3公斤,中学4~5公斤, 中专、 大学6~7.26 公斤;女子3~4公斤,因为铅球标准重量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太重了,在技术教学中无法学习先进的 技术动作,仍然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侧向滑步投掷。其结果,必然造成铅球運动水平和成绩普遍较低,并且容易使学生对铅球项目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适当降低重量的器械,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如铅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转式投掷技术,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评考核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铅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使动作质量更高,姿态更美,技术更先进,为今后有机会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最后是课堂教学观的转变。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笔者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做,学生听、跟;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是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第四种是综合交流,师生共 同讨论、研究、做实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因此,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社会;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任务是:(1)教给学生基 础的、系统的体育知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3)使学生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4)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自觉锻炼的态度。并且,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提问题,找思路,做实验,分析错误动作,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转变教育观念指导课外阅读 篇12

一、课外阅读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个人行为”,而是非为不可的“课程要求”

新课程标准是中小学各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宪法”。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来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变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做了增加,因此,抓好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的要求。然而新课改推进几年来,很多人对课外阅读“无动于衷”,即使有动,也是星星点点、零敲碎打者居多,既无区域推进的“深谋”,也无系统安排的“远虑”。原因之一就是课外阅读被视为可为可不为的教师个人行为,而没有上升到非为不可的课程要求的高度。因此,观念上若没有“个人行为”向“课程要求”的转变,课外阅读的现状就很难有较大改观。

二、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而是与课内学习平起平坐的“分内任务”

“课内学习是硬任务,课外阅读是软指标”“课内学习必须抓紧抓牢,课外阅读可以号召号召”,人们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分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分外事,是“看闲书”。事实上,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是辩证相关、有机统一的,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二者都是学生基本学习生活的构成部分。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对180所中小学,7000多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家庭藏书量看,当家庭藏书量达到50本左右时,两个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生物等学科的成绩都随着家庭藏书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阅读一定量课外书籍,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各科学业成绩都高于其他学生。我们不妨说,只注重课内学习,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实际上是学习生活有严重缺失的学生,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全的学生”。只抓课内学习,不抓课外阅读的学校,实际上是功能失调的学校,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整的学校”。要真正使课外阅读成为“完全学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成为健全学校功能的“义”中应有之事,就必须破除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观,确定其与课内学习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分内任务”观。

三、课外阅读不应是“快餐”式的阅读,而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

有学者认为,当今时代差不多成了“读图时代”,阅读文字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对充满视觉刺激的绘本越来越感兴趣。人类的未来要靠想象力来推动,而最能激发想象力的恰恰是对抽象文字的阅读。暂且不说专家们这种观点是否过激,当下从成人到孩子,要么不读书,要读书则远离经典,往往只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云烟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是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方式。经典著作能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并为处理这些重大而永恒的问题提供理论模式。经典著作是人类共有的体验和思想浓缩的精华,为我们提供了完善人性的典范、高尚生活的原型、净化灵魂的境界和赏心悦目的美感。“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作品将使之置身于无限深蕴的本质存在,使人忘掉短暂纷杂的现实生活。永恒完善的人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永远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伸展自己探索的指尖触摸到它,这样做将不断完善我们那不完善的人性。”因此,教师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引导学生防止和克服快餐阅读“时尚”的影响,学会正确和自主选择文化品位更高的书籍阅读,从而养成以经典阅读为主的习惯。

四、课外阅读不是可今天读或明天读,可此生读或彼生读,而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养成的终身阅读习惯

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每”字,一个是每位学生都要读,一个是每天都要读,这是课外阅读指导方略的要旨和灵魂,是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身为人师,只要还有一名学生不读课外书,就应当放心不下,甚至食不甘味;身为学生,只要哪一天未坚持课外阅读,就应当像失去了什么,甚至坐立不安,这就是我们对读书理想境界的形象描述。就一个学校或一个年级、一个班级而言,如果经过指导后,始终只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在这一部分学生中,又只有一部分学生有每天阅读的习惯,那么,这样的指导也无成功可言。有人或许会说,无成功可言是否言重了,可否说是部分成功呢?坦率地说,在课外阅读上,即使教师不做任何工作,不加任何指导,都会有部分学生自发地坚持阅读。因此,只有能够引导学生全员每天阅读才是课外阅读指导的真正成功。只有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上都能面向全体、对每一位学生都负责的教师,才是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教师,只有让每位学生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学校,才是对学生真正关怀的学校。

五、课外阅读不但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阅读,而且是童年时代储蓄、积累的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智力背景(知识面),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就越能促进课内学习,使学习生活越来越轻松。所有这些无疑是我们劝读的理由,也是令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能够“动心”的理由。然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知识层面,人的一生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精神尤其是童年精神的储备。由于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代铺就的,所以童年并不只是作为一个阶段而存在,并不只是一种过去时,而是覆盖和影响着人的一生。爱因斯坦说,他的成功不过是把童年时的问题和兴趣一直保存下来。“童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年龄的界限,在一生中发挥着神奇的力量。”“如果拥有快乐、饱满的童年,就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一个安全的精神基础。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亏欠’了孩子的童年,如果社会不能善待孩子的童年,他们长大成人后有可能不会善待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孩子们储蓄自己的童年积累。储蓄童年积累的途径有接触大自然、听长辈讲故事、与同伴玩游戏等,除此之外,最好的、最长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鉴于此,有人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读书问题,得阅读者得天下,一个学校的成败是培养学生阅读的成败。

六、课外阅读指导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也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使命

上一篇:肩-手综合症下一篇:跨企业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