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2024-07-18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通用12篇)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1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条件放宽、不受分数限制的招生背景下,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 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差, 认知水平较低, 在本职校之前往往得不到老师或同学应有的尊重, 心理比较脆弱, 很容易形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消极心理, 特殊的群体更需要我们特殊的教育。面对更多容易犯错误的学生, 就职校教师应该如何把握, 写一点自己的教育体会。

1 和风细雨的态度

对待学生的错误老师必须是非鲜明, 不能含糊、漠视、模棱两可。多数情况下老师是能把握好标准判断是非, 对与错, 但也有不少判断错误的时候。如:学生确实没有做错了, 老师硬说错了, 这往往是由于老师没有深入调查, 偏听偏信, 冤枉学生;有时, 表面上看学生是错误的, 但仔细分析又不一定是, 起码不完全是, 或主要不是学生的错误, 还可以说学生的错误中包含着合理、正确的成分。由此看来,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 包括错误的性质、程度、原因、造成的危害, 这些都是教育和处理的前提。是非鲜明是重要的, 但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态度要和蔼。我们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必须看到, 对学生发生的教育作用, 但会很有限或许只是短时受到了教育, 弄不好还会产生负作用。一般情况下, 学生犯了错误被老师发现后, 都会产生紧张、不安、内疚、恐惧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对老师严厉的批评, 学生虽然无话可说, 但往往心存不满, 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接受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2 面对“0分”的激励

学生犯了错误, 经过仔细分析总能从中或多或少找到一些积极的因素进行鼓励鞭策, 有利于克服、淡化其消极因素,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

记得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次测验。尽管我放假前再三强调和提出复习要求, 赵明同学仍然毫不在乎地交了白卷, 起初我很生气, 但想到他平时的表现, 即使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 他也未必在乎。试卷分析课上, 我在表扬了一些优秀、进步的同学之后, 说:“最后我还得夸夸得了0分的赵明同学。”话音刚落, 全班同学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看着我, 赵明也用诧异的目光瞧了我一眼。我说:“虽然的了0分, 但从中我看到赵明同学诚实的品格, 他没有因为不会而去作弊, 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大家向他学习, 无论学习什么专业, 诚信都极为重要。这次之所以得0分, 一定有其它的原因, 或者是忘记复习了, 老师相信你, 下次如果认真复习, 一定回取得好成绩, ”在这堂试卷分析课上, 让我看到赵明从未有过的认真劲。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因为人人都会犯错误, 这个道理众所周知, 所以作为老师, 应该把学生犯错误看成是“正常的”、“情理之中的”。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 把握教育时机, 挖掘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成长点, 使他们在不同的起点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成功”。我这次之所以采取以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 是因为分析了这类学生的特点, 他们很少获得表扬, 别看他们对老师的批评反应“迟钝”, 但对表扬却十分“敏感”。因此, 作为教育者, 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用“放大镜”去搜索他们的优点, 一抓住就要“小题大做”。

3 触及心灵的诱导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对于职校中学生来说, “犯错误”是常有的事, 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可以自己妥善的解决, 有些人一错再错, 还有一些人消极放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有个人性格气质、学校、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负面影响等等。学生犯错误, 需要学生自己认识到错了, 并下决心改正, 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引发学生自省”是很好地运用了内外因变化的根据。教师的引发是调动学生自省的重要外部条件, 一旦学生能够进行自省, 说明内因被激发, 调动起来了。于是有了学生的转变, 也就有了教育效果。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急风暴雨, 速战速决试的简单批评教育处理, 学生可能暂时收敛一些, 但并没有引起学生内心的变化, 问题也就没有真正解决, 所以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

在解决问题时, 我们如果没有让学生说他们自己想说, 而让他们说我想同的话, 这种不真实的谈话、交往怎么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呢?怎么会触及心灵呢?其实, 仔细分析, 学生做出任何事情都有自己认定的“理由”, 在这个“理由”没有改变之前, 他不可能在行动上改变其做法, 即使改变, 也是在高压下的暂时的现象。教师的“强行命令”, 非但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反而使学生对付老师的办法, 长此以往, 甚至会导致学生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习惯。让犯错误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就是给了他思考的空间, 学生可以对所做事情重新思考, 在思考过程中他们对最初的想法自己就动摇了。同时, 在学生说明的理由中, 也许有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思考。耐心倾听, 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只有循循善诱, 引发自省才能奏效。

4 平静宽容的等待

我们对犯错误的学生直接批评教育是常有的事, 也是无可非议。但必须看到学生认识错误和改进错误都会有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因此, 要善于等待。如果老师不是直接批评, 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觉悟到自己错了, 其效果回更好, 当然, 这更需要等待, 以给学生“内因起作用”的时间。

摘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育习惯, 并受着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和理念的支配,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我们正在进行的以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作为教育者首先应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创新。

关键词:学生的错误,教育时机,教育效果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2

李植任

俗语说得好:观念决定于实践。我们昌江的教育之所以落后,说白了就是观念的落后。多年累计的这种教学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想真的把我们昌江的教育教学上一个台阶,不管是管教育的,还是管教学的,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洗脑”、“富脑”。针对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旧教育观念,我认为它应该是某些领导层的人采取强硬的措施就能办得到的,而是应该有目的地引导教师们观注现实,研究新情况,多学习,探索实践,便于更新旧观念,实行新的教育观念。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观念的转变呢?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就必须要明确教育的发展方向。另外我们还要能够走得出去,请得进来,县政府或县教育局要多让一些有事业心、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创新经验,组织讨论等(而不是什么领导来做这样的工作)。让大家都能够形成一个这样的共识,昌江的教育教学还不能上一个台阶吗!

转变哪些观念呢?把学习知识变成开发的智力。如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一节公开课后,基本素质可能很好,但是教学结构和方法不一定就很好,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我们常说教改、教改,可改了这么长的时间,经验也不少,也有所成就,但回过想想还是在实践中是老一套,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出去得太少了,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的变化和精彩。我们分析一下就会清楚地知道:教育观念出了问题。该出去不能出去,而不该出去却常常出去。教育观念是一种很理性的东西,它来源于实践却又在实践中起能动的指导作用,它是人才、质量、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观的一个整体化结合,这些相互密切联系的观念才能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高层次的理论认识和指导思想。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教学,首先是领导层要明白,我们教师也要明白。

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篇3

1.教育本质。传统观念重智轻德。现代教育本质是德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人格。教育最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回答:人生当怎样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也就是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只是服务社会手段。前者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片面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专业知识学习、谋生手段训练、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能不能成才,固然有能力不够的原因,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思想品德问题。不会团结,不能与别人合作,他就是有再大本事也没用。现代社会,学生多学点知识,少学点知识,多读本书,少读本书,对其发展、成功、成才没有决定影响,但人生观发生偏差,做人理念缺失,将毁坏学生一生。

2.教育目标。传统观念认为,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现代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只能落脚在人的个体发展上。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人的个体发展没有统一模式,没有千篇一率,没有千人一面,没有万人一格,而是充分展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如果社会的人具有共性而没有个性,社会必定是单调乏味,死水一潭。生气勃勃的社会必定是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充分调动的社会。

3,教育具有人本价值。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激发学生发展潜能,这是教育的本质价值。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发掘学生天赋,发展学生强势智慧,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给学生自信,才能保证教育成功。自信使人自强,自信能得到高峰体验,自信能把潜质发挥到极致,培养人就是培养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自信。任何关于人的发展话题都要具体到个体上来。一旦具体到个体,人的发展必然是丰富多彩的,或是千差万别的。重视个体,发展个性,就是发展创造性。与众不同不一定是创造,不与众不同一定不是创造。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丰富性,发展多样性,发展创造性。

4.教育使命。传统观念认为,传授前人知识,现代教育使命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满腹经纶不会转化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要改变“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灌输知识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东西:第一层次,给知识;第二层次,给方法;第三层次,给视野,这是最高层次。其实视野也是方法,是高层次思维方法。知识不是愈多愈好,而是有效有用知识愈多愈好。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不是有效有用的,只有内化为自身能力,才是有效有用的。

5.教育功能。传统观念认为,培养人才,是高校根本性功能,忽视社会服务。高校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从功能本源看,应强调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最终要落脚在社会服务上,这是高校功能性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作为创新重地,不但要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中发挥基地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在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战略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发展创新文化中发挥表率作用。现代大学不但要在文化知识传播上有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影响。要着眼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要求,瞄准行业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实现学科和产业对接,将学科链转化为技术链,让技术链转化为产业链,集群化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成长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储备。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4

1.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儿童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观念变革时期, 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形成了对儿童和教育的新认识。认为儿童不仅与成人有差异, 儿童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无论是在语言表达、阅读速度, 或在回答问题上等, 儿童之间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育中采用统一的内容、方法、进度, 要求所有的儿童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 有教育家提出“儿童中心”的观念, 认为教育应该使学校适应儿童, 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 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儿童进行。教育家也对学校形成了新的观念:认为学校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 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心, 学校要使儿童、课程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是一个各种知识、文化的净化器和不同等级、阶层的平衡器, 要使每个到学校学习的孩子能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些新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下, 传统的等级教育观念、歧视性教育理念逐步被废弃, 适应儿童的教学内容、活动课程、个性化学习等观念逐步被接受。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技术为知识服务与为学生服务”的关系问题。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 早期的“班级授课制”主要是基于知识学习的考虑。进入20世纪以后, 教育技术发生重大变革, 从技术为知识传授服务转向技术为学生发展服务。如在教学技术或手段上,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由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小组教学、单元教学、讨论教学所取代;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必修制向选修制、学分制、走班制等转变;课程设置也由传统的学科课程向活动课程、综合课程、AP课程转变;学校机构也由传统的统一学校向选择性学校、特许学校、公立学校市场化转变。教育技术的变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3.现代教育制度的创新,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制度约束儿童与保护儿童”的关系问题。传统的教育制度是一种限制和约束儿童的制度, 如早期的“双轨制”和“多轨制”, 把儿童分成不同的类型, 设置固定的通道。即使在实行单轨学制的美国, 早期学校制度也是从无年级制到8-4学制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约束儿童的教育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逐渐形成一种保护儿童的制度, 使儿童有多样性的发展通道, 特别是“综合制”的出现和6-3-3学制、6-2-4学制以及多种学制的出现, 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多样性的渠道。教育制度不仅要保护儿童, 也要约束儿童。这种约束是建立在现代儿童观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的, 约束也是一定程度的保护, 而且保护的内容更为细致和人性化。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5

——关于县级党校改革的几点思考

要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干部人才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重要职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党校需要进行全方位和系统性的改革,但处于改革核心地位、决定改革成败还是党校自身在教学水平、办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新一轮的改革为扭转这种局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与时俱进,更新培训理念

2008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是轮流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同一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再次提出“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结构体系,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文件提出的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形势在变化,要求在提高,培训观念也要随之改变、创新。一是确立为党办学的理念,坚决抵制,参训干部“可派可不派”,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参训的目的是为完成任务等错误观点。二是确立按需培训的理念,变干部被动调训为主动求训。三是确立竞争的理念,积极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

二、更新手段,提高培训质量 县级党校的生命力强不强关键还是在于教学质量高不高。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改革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一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品牌就是名气,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质量,实施品牌战略是打造党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最好切入点,对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迅速提高县级

党校的办学水平都能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县级党校要以提高党校整体教育培训水平为出发点,以提高学员学习效果为落脚点,以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动态管理为原则,以老带新,以弱带强,大力实施品牌教师战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以理论性与能力性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传统性与前瞻性兼有为原则,以专促众、以精促优实施品牌课程战略,推出几场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以他无我有,他有我优,他优我异为原则,以小见大、以偏求全实施品牌项目战略,打造一两个独创性的项目,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分类推进为原则,以点带面、以面带体,实施品牌专题班战略,塑造几个带有示范意义的班级。

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是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县级党校要以有效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为目标,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研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比如对于技能类的培训,可采用模拟式为主的方式,强化行为改变和能力提升。对于带有地方探讨性的问题的把握理解,可以采用研究式为主的方式,着重组织好教师研究式的“教”和干部研究式的“学”。对于已取得的经验学习,则可采用体验式的方式,以实践人物为教师、实践经验为教材、实践场地为课堂,让学员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总之,在教学方式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单项传导式为双向互动式,变封闭式为实践式,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三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县级党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融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以政治理论

学习为纲,重点突出科学发展观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本,切实抓好党性教育课程建设。教育广大干部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以提高干部能力为轴,致力提高干部在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能力。

三、完善机制,保证培训效果

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和改造学员,检测教育培训质量如何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学员的学习效果,我们要承认,当前,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工学矛盾和培训体制等原因的影响,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年年进党校,就是没成效”一些学员嘴中这样的顺口溜就是证明。因此,努力提高落实教育培训的效果就成为了党校教改的关键点。培训效果的提高落实需由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党校应该把握主动做好施学与督学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培训需求调研机制。县级党校培训班次多、学员来自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为了尽可能满足学员的需求,使教育培训效果达到最佳,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要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把握学员的年龄组成、知识构成、工作性质等基本特点,了解掌握学员所急、所需、所盼,充分考虑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需求,制定长远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相应的教育培训项目,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菜单”选课的教学计划制订机制。在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制订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帮助学员在党校获得自己最紧缺的知识、最需要的信息,全面提高能力素质。

三是建立科学的班次设置机制。现在县级党校的班次设置一般是根据行政级别设置,比如科级干部班,股级干部班等等,要创新思维、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打破行政级别,按照工作领域、工作职责、年龄层次、甚至性别等来划分班次,相应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抓好公共内容培训的同时,注意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和培训对象工作所需,采取分类施学、因需施教等方法,合理确定各个班次学习的重点,使教育培训更好地适应学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吸引更多的干部参加党校培训,努力使县级党校成为当地培养学习型干部的最高学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权威讲坛和学术中心、成为基层干部向往的地方。

四是建立反馈和动态跟踪机制。要改革现有的结业即结束,离校即离学,党校不管结业学员,结业学员不管党校的互不管关系模式,建立学员学后反馈和学校动态跟踪的新型互动关系模式。反馈和动态跟踪机制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校通过学员可以及时检验自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可以及时了解实践的动态,为更新完善自己的理论提供依据,学员可以离校不离学,使自己的学习处于常态化、经常化状态,通过学校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理论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

四、放开眼界,拓宽培训渠道

县级党校传统的培训模式可以说是“山头式”的,学员只能在所在县域的党校进行培训,老师只在自己的学校授课,这种呆板僵化的办学模式往往使得学员和老师都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在新的形势下,要有开放的精神,大党校的观点,要打开校门,打开县

门,放开视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将老师学员拉出去,将名师请进来。

走出去的形式有很多,比如选派老师学员到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浦东干部教育学员等一些有名气的干部院校或者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培训等,通过这些渠道老师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学员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目前现在许多县级党校进行异地培训就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效果很好,值得肯定和推广,但培训形式还可以往广度突和往深度扩。

请进来要大胆。县级党校可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本校教师、外聘教师、党政部门领导三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外的优秀教学资源,积极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以弥补党校实务知识教学的不足,切实改善党校教师的来源结构,还可以把其他干部教育机构的优质课程引入党校课堂。

五、转变观念,完善培训管理

学习是一种“软文化”,需要借助硬性的制度和机制的力量才能发挥持久的效应。作为县级党校,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把这一原则贯穿到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从严治校保证党校管理上台阶上水平。一是以“三个转变”为切入点做好学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首先是身份从干部转为学员,这种提法由来已久,但往往只口头提倡,没有一点约束力,建立党校和组织部门协商,采用一定的形式,将这种提倡形成真正的制度。其次是生活从家庭向集体转变,学员入学后就离开了单位、家庭和组织的监管,而学校的监管存在纪律约束力不大,时间不连续完整等缺点,学员很容易利用这些弱点脱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6

教与学的双方是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教学创新观念。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就是教学双方和平共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就教育内部来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作些探索。

一、教学双方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主体,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接纳与认同,受教育者为主体。这两个主体的思维和人格都是独立的,是教育过程中矛盾的双方。这种矛盾有它的特殊性,即两者互为主次,经常调换角色,在这对矛盾的双方不发生冲突时,可以和谐地运行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若发生矛盾,将会降低教学质量,当两者产生对抗时,教育活动则有可能终止。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有些教育者往往不注意角色的转换,忽视受教育的一方,采取“权威”教育,搞教师“一言堂”。这种教育思想与当前全面创新和谐社会的格局发生了冲突,产生了不和谐的音符,要使教学真正发挥其积极有益的作用,需要建立起教与学双方的和谐关系。

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相互协助,相互配合的一种合作关系。它将教育过程视为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互为合作伙伴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二、教学双方建立和谐关系的要素

教学关系十分广泛,概括地说,主要包括教学的外部关系与教学的内部关系。本文只是讨论后者,旨在建立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助、和谐的关系。

1.互助性是教学和谐关系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双方都是教学的主体。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人将教育的主体仅仅界限在教育者一方,而将教育对象简单地置于被动的次要地位,单纯以教育者的训导来代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事倍而功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和教材三个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系统。以往我们的教学常常将三者彼此孤立开来,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而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教材内容、接受知识。结果导致学生的一种通病:“上课不用脑,下课不用手,离开课堂就忘,离开书本就错。”这种教学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其实教学工作的运转,没有学生的协助,只会产生“单相思”效应,一厢情愿,是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的。陶行知说的“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就很精辟地阐明了师生之间互为主体关系和互相协作关系。

2.合作性是教学和谐关系的基本形式

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有科学的管理形式。在教育全过程中,教育者是积极的参与者、管理者、组织者,其主导作用勿容置疑。关键是受教育者,传统的教育思想单纯把他们看作接收信息的机器,而和谐教育则把受教育者视为合作伙伴,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纳入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管理和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调控教学环节,评价教学效果等等。积极参与、合作管理是教学和谐关系的表现形式。没有参与就没有共同管理;没有合作,建立教学和谐关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教育主体双方和谐相处,大力配合,使教育者容易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教育者有利;受教育者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对受教育者也有利。这便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这个基础具体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同一性,有了共同的目的,才具备了建立和谐关系的可能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目的既有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单项的同一性。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成才;受教育者则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力求将自己塑造成才,这是总体目标的一致性。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表现为单项目标的同一性,例如教育者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理解一个新的知识点,受教育者力求明白新的知识点。整个教育过程便是由单项目标同一性上升为总体目标一致性。

三、教学双方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

1.强化和谐关系意识

强化和谐关系意识,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意识就没有自觉的行为。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建立自我为教育对象的观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多以“协作者”而非“教育者”身份参与教育活动,这样对受教育者往往会产生强大的磁力,师生的和谐关系就很容易建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育者要多对他们灌输主人观念,遇事让学生多拿主意、多发表意见。和谐关系意识的强化,还需要我们教育者多用“和谐语言”,比如“请你出出点子”、“谢谢你的帮助”、“谢谢合作”等。

2.尊重和谐关系的各方

教学过程中的双方,互相尊重,是建立和谐关系的保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学,就是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同时,教导学生自尊,自重,自爱。受教育对教育者的讲授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且受教育者的个体之间又具有差异性。因此,教育者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育者尊重和相信受教育者,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期待效应。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学习,就会增强自信力,学习效果会更好。

3.搭建和谐关系的平台

做好教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它与学校管理有关,与教师和学生都息息相关,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才有可能实现有序和平衡,达到和谐;否则丧失潜在活力,成为一潭死水。因此,要使教学工作卓有成效,首先,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应该完全开放,而不只是老师唱独角戏。其次,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来影响学生。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常常板着脸孔,无形中就跟学生拉开了距离,还会让学生渐渐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必然使教学环境不协调,降低教学效率。我校有一青年教师,本身知识水平不错,可在学生面前总是高高在上,认为他们太愚蠢、不配做自己的学生,结果产生全班学生与他对抗,要罢他的课,使教学活动难以继续。这说明学识水平不等于教学水平,这类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和谐关系的观念。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常常表现出和颜悦色、满面春风,那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师生感情一旦融洽,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便有利于建立和谐教学环境。第三,要以真诚的爱来对待学生,要放下教育者的架子,上课当教师,下课做朋友。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不但要从学习上关心他们,还要从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爱。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7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观念,高等学校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人类的未来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以及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 因此, 世界主要经济大国都把创新列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并且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强调,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在人才, 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 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一资源,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既是我国创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的需要, 也是我国在未来岁月中不落后于时代的重要保障。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

创新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从何而来呢?首先, 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一。其中, 创新能力是首要条件, 心理学也将创新能力称为创造力, 心理学关于创作力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 是知、情、意的统一, 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多方面的基本素质。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 大学、中学和小学都担负着同样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职责, 但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着本质特征上的区别, 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只能给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概念, 大学却为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造成果的出现打下基础。而且, 相对于中学生, 大学生及研究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心理水平等都有了高度发展, 因此, 培养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更加切合实际。

从高等教育的职能上看,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其三大职能之一。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所具备的研究性和学术性, 决定了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教育部周济部长强调:到2010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 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这都充分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已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应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实施创新教育,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既是其义不容辞职的职责, 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基础。

三、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教师是教育之本。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首先是在教师头脑中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与学生内部心理过程无关, 从而忽视认知、观念、理解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忽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授课时大都采用与实际脱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学生只习惯被动接受和消化, 不习惯思考和论证, 导致大学生中“知识容器式”的人才大有人在, 而“创新型”的人才却凤毛麟角。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 知识的更新与增长极快, 若教师只强调对系统知识本身的学习与掌握, 那么大部分知识会很快过时, 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需要。唯有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 才能令其步入社会后通过自学获得所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所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就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该报告还提出教育应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支柱, 显示出了对人的能力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 我们必须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把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 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 把学生培养为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具备开拓新领域和发明新事物的本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教育观

1.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它随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尽管对教育质量可以从多方面理解, 如能否满足社会、群体、个人的各种需要, 而且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理解, 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因此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传统的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 以知识的多寡、深浅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质量标准。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 人才培养只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高质量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 更重要的是可使知识和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全面质量观就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 它不但要注重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贮备量, 同时更注重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大学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这三者是绝对不能分开的, 要融为一体, 要把这三者有机地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只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质量观, 才能自觉自愿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探索并建立能够培养和造就高质量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寻找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基础宽厚、身心健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从“一次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的时间观。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而不是只局限于青少年时期;教育也不只限于学校, 而是扩展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并使之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 形成遍及全社会的教育网络。终身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席卷全球,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此教育原则的指导下, 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的思想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新世纪的生存理念, 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 新文盲的定义已经不是不会阅读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 个人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追求新知, 才能有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这种发展态势下, 大学学习已经不是人生学习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 而只是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之一, 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指导, 终身学习能力的掌握则是大学学习的最高目标和境界。因此, 我们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目的观, 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为培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不仅让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更应着眼于启发他们的思维, 训练他们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从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体, 变“学会”为“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

3.“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观。

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出于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狭隘、片面的理解, 不恰当地排斥“通才教育”的思想, 致使本科专业的划分越来越来细, 人才培养的口径越来越窄, 基础理论知识不宽, 文化修养不够。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 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差。因此, 近年来人们又重新提倡要注重大学生的“通才教育”, 要求学生既要有广博的基础, 又要有开阔的视野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显然, 这符合当今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发展趋势。但是, 如果只有广博的知识而缺乏专精的理论深度与专长, 博而不专, 也难于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 要求既“通”又“专”, 在通的基础上有所专, 掌握专门学问而又能融会贯通。“只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适当结合, 才能形成高级专门人才最优化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塑造可使学生兼具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素养, 使他们能在学科的日益交叉融合中较敏锐的感知知识的新增长点, 在未来工作中创新与创造的可能性更大。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 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30.

[2]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1dhd/2006-06/05 content-300810.htm, 2008-3.-12.4.

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篇8

1. 教育本质。

传统观念重智轻德。现代教育本质是德育,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德育一输, 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人格。教育最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回答:人生当怎样度过, 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也就是讲,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 是立身之本, 学习知识, 只是服务社会手段。前者学习是根本性的, 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 忽视思想品德塑造, 必然导致片面发展, 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 有知识无文化, 有文化无修养, 有欲望无理想, 有目标无信仰。要成才先成人, 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 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 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专业知识学习、谋生手段训练、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能不能成才, 固然有能力不够的原因, 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思想品德问题。不会团结, 不能与别人合作, 他就是有再大本事也没用。现代社会, 学生多学点知识, 少学点知识, 多读本书, 少读本书, 对其发展、成功、成才没有决定影响, 但人生观发生偏差, 做人理念缺失, 将毁坏学生一生。

2. 教育目标。

传统观念认为, 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现代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 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只能落脚在人的个体发展上。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只有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人的个体发展没有统一模式, 没有千篇一律, 没有千人一面, 没有万人一格, 而是充分展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如果社会的人具有共性而没有个性, 社会必定是单调乏味, 死水一潭。生气勃勃的社会必定是个性充分发展, 潜能充分发挥, 积极性充分调动的社会。

3. 教育具有人本价值。

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 这是教育的本质价值。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 教育是影响不是支配, 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 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 发掘学生天赋, 发展学生强势智慧,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给学生自信, 才能保证教育成功。自信使人自强, 自信能得到高峰体验, 自信能把潜质发挥到极致, 培养人就是培养自信, 摧毁人就是摧毁自信。任何关于人的发展话题都要具体到个体上来。一旦具体到个体, 人的发展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或是千差万别的。重视个体, 发展个性, 就是发展创造性。与众不同不一定是创造, 不与众不同一定不是创造。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丰富性, 发展多样性, 发展创造性。

4. 教育使命。

传统观念认为, 传授前人知识, 现代教育使命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社会, 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 满腹经纶不会转化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 更要给人以能力, 要改变“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灌输知识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东西:第一层次, 给知识;第二层次, 给方法;第三层次, 给视野, 这是最高层次。其实视野也是方法, 是高层次思维方法。知识不是愈多愈好, 而是有效有用知识愈多愈好。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不是有效有用的, 只有内化为自身能力, 才是有效有用的。

5. 教育功能。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9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只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里,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 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 使语文教学面向未来, 为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 则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教育。

那么,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育理念要更新

每一位教师都应深刻地认识到, 应试教育是片面的教育, 而素质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教师一般都只注重少数的尖子生, 而往往忽略了差生, 它只重视学习的培养, 而忽视了德育方面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因此, 语文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应是全体、全面的教育。

二、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应该灵活多样, 最忌千篇一律,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按照不同文章、不同体裁,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讲记叙文时, 可以改变传统的演讲方法, 让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是以学生为主体思想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 教师要注重从语文教学活动诸方面去调动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良好的师德修养等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以提高教师师德为重点, 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 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导向, 通过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 进行教育学习脱产培训, 在职进修, 多渠道、多形式, 努力使全体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并自觉地渗透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五、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育方向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尤为重要, 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等旧的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思维, 调整教学结构, 增加相关素质教育的比重, 增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估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要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就必须建立一套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考核机制, 即对知识水平、能力、心理素质水平等的综合评估, 实行量化考核,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做到既促进又制约, 既有能力又有动力、活力, 真正形成一套运转自如、调节灵活, 具有自发作用的考核机制, 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增强敬业爱岗精神, 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 人人头上有目标”, 从根本上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七、要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 不同凡响, 就要别出心裁, 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 要有超前意识, 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 赋予新意。其次, 找准教学“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 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说自由的话, 讲真实的事, 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不可或缺的法宝。多年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 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并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 面对新的、变化了的形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等诸方面还存在种种不适应的地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而这种不适应首先表现在和根源于观念上的不适应。

因此,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应有多方面举措, 须作多方面努力, 然而,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遵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 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 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具体地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

1 观念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

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的“三成”教育, 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

从观念创新的角度看, “以学生为本”是目前高校应该遵循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这既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 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就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性、主体性和功能性进行重新认识。

首先,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性———由只注重社会价值到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理念上主要表现为: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轻思想教育的个体价值;重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价值, 轻完善人格的目的价值。过多强调了对教育对象的统一要求, 排斥受教育者自主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与当前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其次,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 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 轻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重共同性, 轻差别性;强调共性要求, 忽视个性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必然要求人们不断增强各个经济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亦应培养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性, 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强烈主体自立意识、法制道德意识的创新人才。再次,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性———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表现单一的政治功能, 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建国前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向下, 除了赋予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功能外, 还必须赋予和发挥其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个体品质与智能功能等诸多功能。

2 体制创新, 建立多维立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管理模式, 发挥全员、全方位的育人功能

在传统体制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高校党委、“两课”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今后, 学校要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改革已经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扩招和学生规模不断加大的新形势, 积极采取措施发挥广大教师和各管理部门的作用。一是教师全员参与, 要使每一位教师在讲授学业知识的同时, 成为学生生活上解惑者和思想上的传道者;二是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学校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位教职员工, 都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 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目标, 把“三育人”作为部门和个人岗位聘任考核的依据, 使“三育人”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断发扬光大。

3 内容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并重的资源观

目前,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1) 由“思想政治课”构成的计划性的显性课程。这些课程安排有其预定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2) 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3) 由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涵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涵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三类均为显性课程的育德方式。在我国以往的德育改革和德育实践中, 由于过于强调有计划的显性教学工作, 相对忽视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潜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运用, 这是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必须大力挖掘和运用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刘艳琴.新世纪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李丛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更新浅识[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4]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Z].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11

误区之一:创新是天才的专利,并非人皆具备

至今,在许多教师头脑中还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学生就好比原料、坯胎,关键看教师怎样去塑造和加工;创新是天才的专利,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于是,教师倾向于把传授知识视为“看得见的硬任务”,把培养能力看成是“摸不着的软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而忽视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创造力的发展。

现代心理學和神经生理学发展己证明: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这是因为人在大脑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并且这种可塑性具有终生的特征。而人脑的发育变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由此可见,由于人脑的可塑性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因而表明了每个人都存在着可能开发的创造潜能。研究还证明:目前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仅为10%,即使杰出的专家学者也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人脑潜能资源还有70%--90%处于“库存”和“封冻”状态,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因此,广大教师应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创造潜能变成现实。

教师之所以必须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不仅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日益需要教育造就具备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而且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价值使命所决定的。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启迪人性、开发智慧、塑造灵魂始终是其终极目标。而正如后现代思潮所认为的那样,创造性己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人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创造是人的天性。创造心理学也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不应该把创造看成是某些专家的特权。“第一流的菜肴比第二流的绘画更具有创造性”。既然创造性是人性的重要特征之一,那么教育就应当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就学校领导来说,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人人都有创造力的禀赋”的观念,把创造看成是受教育者的本性,把教育过程看成是提高人的价值、完善并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一旦我们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必然会强化整个教育机制,使教育的一切活动围绕着发展人的创造潜能来操作运行。

误区之二:服从命令是学生的天职,创新有碍教学秩序

在一次对青少年创造能力的调查中,竟有78.1%的被调查者认为“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应讲究严格的步骤”,56.2%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而当某位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48.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同学会表示沉默”, 更有16.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予以非议”。可见,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已经习惯了服从教师的安排、执行教师的命令,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主体意识,缺乏求异思维,缺乏批判意识,究其根本,还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上。

首先,在目标观念上教师表现出很大的偏差。由于传统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把培养传统的道德人才、政治人才和文学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而传统的道德和政治,旨在维系社会的稳定,文学艺术则成为消闲娱乐的工具,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和商业文化本身就缺乏强劲的动力,那么,如今若再以此作为教育的目标取向,创新的科技、经济人才又如何才能产生?

其次,教法观念上存在着过于强调统一而忽视创造个性培养的误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这种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方法的做法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

最后,在师生关系的观念上,教师们倾向于把自己认作权威,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教师的安排。于是,出于形式主义的需要,创新在某些教师的视野中,实际上成了执行外部意志、追求轰动效果的代名词,而完全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途径。这种观念的过度膨胀,只能导致对学生创造力的践踏和滥用。比如,各中小学出现的一些小发明、“做秀”成分很浓的公开课、匠气十足的种种艺术训练等,实质上掺入了许多成人意志,添加了许多功利成分,而并非展现了学生自己的创造才能。可以说,没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形成不了自由和谐氛围;没有自由、和谐的氛围,就不能给学生的智慧成长以自由和空间;而没有智慧思想的自由,也就没有创造和自由。

误区之三:只有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才能有所创新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篇12

一、开展创新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何为创新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活动, 陶冶培养学生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学校是创新教育的场所, 教师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 抓好创新教育, 就是要在教育的观念上进行更新。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应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 重视创造型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技能的训练。

学精于思, 荒于嬉, 思源于疑而止于惑。当人们遇到一件新的事物, 发现一个异常现象时, 必然会深深吸引。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维意识, 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易于学生接受的问题, 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状态中。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充分注重手脑的统一。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增加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达到手脑结合、手脑并用。激发创新探究意识, 使思维的结果物质化。

开展创新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的提高, 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以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考试、考核。考试和考核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新的内容。即作为教育、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检测手段。让学生明确创新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以免影响其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抓好文化基础课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卫生工作人员的基础环节。文化素质教育, 就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它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基础, 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所有工作, 最终都要归结到提高人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上来。因此, 文化基础课教育也要讲究创新。

三、育人是文化基础课的特有功能

文化基础课的核心是加强素质教育, 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 通过德育课教学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自觉抵制愚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团结协作精神、法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文化基础课程的其他学科也都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只有人文知识丰富, 人文素质高的人, 才会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总之, 文化基础课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 滋养人的内在人文精神, 增加其文化素养, 使其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我们说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 并不是说要去忽略专业课教学, 应该说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体, 偏缺哪一方面教育都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过应该看到, 专业课教学与文化基础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运用、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知识教育与文化课知识教育时所持的思维、情感的内心状态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四、调整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 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要细心研究、仔细斟酌, 真正做到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 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素质。

根据培养目标和文化课程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并适当增加文化课的某些学科的课时, 为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创造条件。调整文化课结构, 要把文化课程教育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让文化基础课程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挖掘出专业课程中文化教学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基础课教育的功能。

从课程设置看, 有关方法论和工具型课程开设不足, 应增加工具学科的比重, 重视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应使其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 有必要增加文献检索、电子计算机技术、专业外语等工具学科的比重, 使学生从既成的概念定义中解放出来, 发展有想象力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感受创造的喜悦, 加强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并开发其智力, 让他们学会观察, 学会捕捉, 记录事实, 分析问题, 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文化基础课的创新教育要从教师抓起

跨世纪素质教育呼唤创新教育,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创新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进行自我改造、完善、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释放学习、创新激情的智力活动, 还需要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培养其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等。以适应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要靠教师去引导、去启发、去培养。为此, 创新教育急切需要有一只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远大的目光, 在教育观念上有超前意识, 不断更新思想, 在教学中应变换思维角度, 训练自己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改变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探索出一条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改之路。同时, 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 并有机的融入到教学中去,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垂直城市下一篇:产业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