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2024-10-20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通用12篇)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1

在十七大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的概念,并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呼唤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大学生自主创业顺应时代,应运而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有利于扩大就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做新的思考和应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个人或一个团队,为了一种共同的创业目标,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进行创业[1]。目前,自主创业的年龄不断被刷新,全球最年轻的从事网络行业的创业者年龄只有17岁,所有这些创业传奇有力冲击着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大学校园,但渐渐地我们发现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在慢慢消散,近年来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下降,2004年的比例为14%,2005年为9.8%,2006年仅为4.3%[2]。

(一)自主创业的动机

自主创业客观上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是开辟和拓宽就业的一条新途径,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不是为了解决就业,而是成就一番事业,赚大钱。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有非常高的期望值,这可能与社会大力正面宣传“创业精英”有关,摆在学生面前的都是已经非常成功的创业人士,学生都把像比尔·盖茨、李嘉诚这样的著名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一开始就设置高不可攀的目标,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比较容易受到打击。南开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九成的大学生因“失败率高”而恐惧创业,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创业,在对不到11%(67个人)打算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动机调查中,创业动机是运用自己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居第二位的是自己当老板,赚更多的钱,占了38%;选择挑战自我的人占到了28%,居第三位;只有5个人(7.4%)的创业动机是为了解决就业。所以尽管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严峻,选择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仍是少数[3]。

(二)外部环境的制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包括走在时代思想前沿的高校,都未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美国是创新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硅谷创业奇迹的出现,引发了创业经济的浪潮,政府大力支持高校、小企业等自主创业,以知识、技术等自主创新带动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据美国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1999年的报告显示,在美国有91%的人认为创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而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希望开办自己的企业[4]。而在我国,自主创业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难以孕育创业人才层出不穷的社会氛围,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难免会困难重重。

(三)创业准备不足

创业知识欠缺、创业能力不足、创业心理不够成熟,这些都制约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对于自主创业体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与信心,但是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一些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比较理想化,还未创业就想着做强做大,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量身设置目标,不能很好地结合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未来的困难和障碍预计不足。另外资金不足、手续难办、缺乏社会关系等问题也客观存在,但正是因为大学生对于创业准备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就束手无策,存在“等、要、靠”的思想,不能主动出击、知难而上,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的进行。

二、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定位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岗位的创造者。”从此,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热点之一。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继毕业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一)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被公认为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最早实践。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开始我国每年举办全国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一活动促使创业教育的影响在全国高校进一步推广。2002年教育部确立了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我国开展创业教育近十年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各类创业活动,如“挑战杯”,在高校广泛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结合实践活动,部分高校开展了创业理论教育,开设了“创业教育课”、“创业风险投资”等课程;全国有近百家大学生企业,成立科研技术的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

但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创业教育意识淡薄;热闹的创业报告和创业竞赛,与冷清的创业教学和创业实践构成鲜明对比,创业教育只是面对一小部分同学,有很强的精英化痕迹;创业教育未形成统一规划的体系,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模式上都存在不足。

(二)创业教育的定义和特征

什么是创业教育?从教育内容看,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并能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和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5]。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创业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潜质,成为具有开创个人事业的,使“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的教育[6]。

创新是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创业教育的灵魂、关键就是创新。自主创业从创业想法的出现、创业计划的实施、创业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应对都涉及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创性品质。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目前,创业教育的一个误区是服务于各类实际的创业活动,受众面较小,而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出发点,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这种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7]创业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特征,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能够善于把握各种机遇进行创业。

(三)创业教育的目标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就是打破传统的就业模式,不能完全盯着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有限就业岗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开辟新的就业途径,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具备领衔开拓或合作开拓事业的创业精神,为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发挥辐射作用。

我们不能单纯用大学生创业的现时绩效、经济绩效来给这项活动“打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大学生在校或一毕业就马上创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社会提供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的人才,帮助学生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勇于开拓和创新,不因循守旧,有敏锐的眼光、开放性的思维和付诸实践的勇气。

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基地,作为创业主力军的大学生从这里走向社会。高校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育创新人才的重任,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7年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拐点。所谓的“拐点”,即毕业人数超过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半数,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与社会增加的900万个就业岗位相比较,仅占到55%,标志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突显,成为全社会的问题[6]。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已经从“精英就业”进入到了“大众化就业”,就业的层次不断下移、扩大和分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负责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甚至是冒险精神,鼓励有条件的同学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建设创新型社会、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综合国力之间竞争体现在各种软实力的竞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以创新带动经济的发展。作为高校,要紧跟世界高等教育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改革发展的步伐,积极改变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业教育的体系,落实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四、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创业教育更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创业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契机,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的转型,就业形势的严峻,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弘扬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开拓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展现良好的综合素质,坚定“明天会更好”的信念。

通过创业教育,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充满坚定的信心,这也正是进行创业教育的要义所在。理想的实现在于不断追求,坚持不懈。通过成功示范、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引导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和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理想统一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愿望,坚定自己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展身手的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发挥主动性

.创业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面对不确定的将来,能够独立开辟生活道路,独立地解决问题,创造人生价值。面对这样的要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准确定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些差异性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定位。为了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盲从,以及更好地获得个人发展,要引导学生了解自我,鼓励广泛实习和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长。在日常工作中,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各项任务,少一些包办和细节性的引导,树立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允许学生尝试和犯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健全人格

自主创业是充满挑战与风险、竞争与合作的过程,是对创业者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全面考验。创业教育的定位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开发和发展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境界的高远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加强挫折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引导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开创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创业活动具有风险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创业者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创业活动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团队力量和协作精神。大学生往往有较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团结合作意识却比较淡薄,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需要引导大学生重视人际交往,建立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自身的人格发展。

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需要贯穿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国家社会的形势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使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迸发生机与活力。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2

李植任

俗语说得好:观念决定于实践。我们昌江的教育之所以落后,说白了就是观念的落后。多年累计的这种教学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想真的把我们昌江的教育教学上一个台阶,不管是管教育的,还是管教学的,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洗脑”、“富脑”。针对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旧教育观念,我认为它应该是某些领导层的人采取强硬的措施就能办得到的,而是应该有目的地引导教师们观注现实,研究新情况,多学习,探索实践,便于更新旧观念,实行新的教育观念。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观念的转变呢?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就必须要明确教育的发展方向。另外我们还要能够走得出去,请得进来,县政府或县教育局要多让一些有事业心、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创新经验,组织讨论等(而不是什么领导来做这样的工作)。让大家都能够形成一个这样的共识,昌江的教育教学还不能上一个台阶吗!

转变哪些观念呢?把学习知识变成开发的智力。如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一节公开课后,基本素质可能很好,但是教学结构和方法不一定就很好,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我们常说教改、教改,可改了这么长的时间,经验也不少,也有所成就,但回过想想还是在实践中是老一套,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出去得太少了,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的变化和精彩。我们分析一下就会清楚地知道:教育观念出了问题。该出去不能出去,而不该出去却常常出去。教育观念是一种很理性的东西,它来源于实践却又在实践中起能动的指导作用,它是人才、质量、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观的一个整体化结合,这些相互密切联系的观念才能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高层次的理论认识和指导思想。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教学,首先是领导层要明白,我们教师也要明白。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3

关键词: 课标精神 转变观念 创新能力

一、学习新课标引发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与协作,学会如何生存。在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有相应变革。古人云:授人以渔,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人们学英语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为了看懂一些英文资料,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把英语作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交际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按过去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即使花再多时间,也不能较系统地掌握和运用英语,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改之路,自觉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不能为“教”而“教”,把学生当做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应为“学”而“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思维留下空间。注重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听众”变为“演员”。

二、落实课标精神,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情境,让他们根据情境自己编演对话,可以充分展现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由于思维方法不同,同学们编出的对话也是形式多样,别出心裁,他们会使用平时学过的多种句型,效果真的很好。例如:学习句型“May I use your...?”之后,我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种情境:李平(L)今天忘带尺子了,想向王伟(W)借用尺子,那么,他们会怎样进行会话呢?学生顺理成章就编出了一段上口的对话:

L:Hello,Wang Wei. May I use your ruler?

W:Sure,Here you are.

L:Thank you very much.

W:Youre welcome.

在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学过句型“I have...”之后,我就给学生创设出这样的情境:李艳(L)有一本新书,魏华(W)想看一看。学生经过思考,利用该句型编出了下面的对话:

L:Look,I have a new book.

W:Really?May I have a look?

L:Sure,Here you are.

W:Oh,What a nice book!

另外,我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自由对话,自编场景对话。有时我还收集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学说英语,用自己的话编故事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要想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外语知识,创新思维,在创设情境中自由交流,教师必须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学生,有效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还要充当热心的、耐心的听众,从而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落实课标要求,尝试在测试方式上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我越来越意识到,不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到获得知识的快乐,还要让学生在检测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培养获得知识的自信。

在每学期的期末检测中,我都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检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努力寻找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在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他们创新的灵感。

1.让学生自设情境,自己描述,要求尽可能不用别人用过的句型,但可以用自己课外学到的知识。如:在一次检测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要求学生就这棵树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段话。学生说话的内容丰富多彩:树上有一只鸟——一只美丽的鸟——鸟儿在歌唱——树下有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旁有一个女孩——女孩名叫玲玲——玲玲正在看书……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兴致越来越浓,完全忘了是在进行口试。

2.在评价中要考虑一些较差的学生。我让学生从短语入手进行扩句,如:踢足球——这是一个足球——这是大明的足球——大明在踢足球——大明在操场上踢足球。这样的形式,既照顾了较差的学生,又让程度好的学生有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3.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如:简单的“我身体很好”,学生就找出了多种表达方式:“Im fine.”“Im very well.”“Im OK.”又如:找人的一些日常用语,学生也总结出了如下表达方式:“Is ××× here?”“How can I get to...?”“Would you please tell me...?”等等,然后学生想象找人情境,自己编出了一段对话。总之,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掌握的句子,比他们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让学生表演短剧。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适合学生自己表演,可以给学生自由想象、尽情发挥的空间,在学习“Jack and the Beanstalk”时,一场小小的英语表演会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他们像模像样地选出了小老师,被提问者自我介绍,展示才艺,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学生在进行评价式检测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自己学习英语的一个总结。这种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的英语表演,能激励所有的学生都投入英语学习活动中,特别鼓舞了那些胆子小、不爱开口、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在这一活动中,放下了包袱,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找到了自我。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英语教学全方位改革的机遇,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4

答:1.学校的教学理念: (1) 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 以高等工程教育内在规律为圭臬, 从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 采用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2) 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并进,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 先进理念与教学技术交融, 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开放创新的教学目标, 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 以知识互补、学科交融为目标组建教学团队, 适应社会需求和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

2.实验中心教学思想: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做中学习”“学会研究探索”“学会设计创新”;培养学生电工电子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研究与工程实现方法, 有效地提升学生科研基本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 拓展知识、探索方法、自主创新的场景与条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需以致学、研究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工程实践、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和素质。

问:请问贵中心在建设和评审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答:1.以教学理念为指引, 确立目标, 建立团队。在东南大学承担的国家教改项目“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成果的整合与深化”的研究过程中, 团队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和更新: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模式必须从以教师“教”为主向学生“学”为主转变; (2) 创新始于问题, 源于实践, 实验教学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采用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3) 硬件建设必须与软件建设同步, 先进理念必须与教学技术交融, 以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开放创新的建设目标, 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同的认识基础促进了师资团队的密切合作。

2.以教学任务为纽带, 分工合作, 优势互补。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知识互补、学科交融为目标, 从“自主开放引导—基础综合训练—项目专题研究—自主研学创新”层次渐进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的需求出发组建教学团队。系列课程中各实验教学模块均由东南大学大电工平台课程相关课程负责人领衔, 如电子电路基础课程负责人堵国樑教授负责“电子电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设计”教学模块;电路课程负责人郑建勇教授负责“电路基础实验”教学模块;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课程负责人黄正瑾教授负责“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教学模块;我作为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动力传动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电工电子实践初步”“数字系统设计”和“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的教学。正是这些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教学任务把教师联系在一起, 而且由于师资团队具有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与仪器科学等专业背景, 优势互补、学科交融, 使得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体现出鲜明的综合集成特色。

3.以平台建设为抓手, 各展其长, 成果共享。实验中心以智能高效、自主开放为目标, 发挥教学团队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指导和科学研究的多方面优势, 教学改革与环境建设并进,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 先进理念与教学技术交融, 以现代技术手段深化开放创新, 自行设计开发了由14个系列100多个实验模块构成的“电工电子模块化综合设计与训练平台” (如图1所示) , 学生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的需求, 自主选择模块, 构建可供开展个性化研究和探索的实践平台。同时, 针对开放式自主实验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问题, 此团队精心规划建成了基于校园网的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了预约实验—自助派位—现场多重交互—现场操作评价—联机采集数据—实时提交报告等全程实时助学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 使各院系学生都能便捷进入实验室开展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课内外研究、探索和实践活动构建跨学科课程、软硬件一体、资源丰富综合开放, 教学实践与研究创新相结合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

4.以模式改革为重点, 一以贯之, 形成特色。从引导入门层次的电工电子实践起步, 到注重问题引入和全面开放的电类学科基础实验, 再到强化自主设计和科研训练的专题项目研究与实践, 最后达到基于项目和工程实现的系统综合与研究创新。通过“系统方法讲解、专题技术讲座、工程案例剖析、资料检索分析、问题研究讨论、自主构思项目、设计仿真实现、答辩演讲讲评”等多种形式, 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做中学习”“学会研究探索”“学会设计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从而形成了做学研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特色。

问: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自主开发了大量仪器设备, 您能从中选取2~3件简要介绍它们在创新实验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吗?

答:1.以提高学生自主设计、知识综合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 设计开发综合、高效、模块化的实验平台。

针对传统实验室中实验系统结构固定、资源单一、不能扩展等现状对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造成的制约, 以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结构开放、安全可靠为要求, 实验中心自主设计开发了“电工电子模块化综合设计与训练平台”。实验平台由14个系列100多个实验模块构成。在基本训练时, 可选用面包板进行小规模电路的电路布局、搭试、故障排查;在综合设计时, 可灵活选择各种实验模块构建实验系统, 自主调整电路、选择元件、分配资源、配置系统;在做研学项目时, 可最大程度地借助现有工具、条件, 构建较高水平的研究实践平台, 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

通过选择模块灵活组合, 各模块可以重复多次为不同的课程实验和实践项目服务, 减少实验室投资。积木式的实验平台可以覆盖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P L D、电器与电机、机电控制、单片机应用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系统、D S P技术与应用、虚拟仪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测控系统等课程的各种层次实验, 也可以服务于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

最主要的是, 学生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的需求, 自主选择模块, 构建可供开展个性化研究和探索的实践平台, 拓展了开放实践内涵、提升了自主实践的层次。

2.运用现代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 构建了覆盖教学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的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充分运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中心自主开发构建了由“实验教学管理”“电子实验报告管理”“实践项目管理”和“教学资源网站”等系统构成, 涵盖网络助学平台、师生多重交互, 对学生实验和课外实践项目实施全程监管的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了预约实验—自助派位—现场多重交互—现场操作评价—联机采集数据—实时提交报告的管理模式, 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益 (如图2、图3所示) 。

针对开放式自主实验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 精心规划设计并建立了基于校园网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系统涵盖实验中心综合信息发布、教学资源管理 (包含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电子版教材、参考书、器件数据手册、应用资料、设备使用手册、网络链接等网络教学资源) 、实验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管理、学生实验门户、实验过程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实验考核、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教师教学考核等多方面工作, 实现了预约实验—自助派位—现场多重交互—现场操作评价—联机采集数据—实时提交报告等全程实时助学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 创造了引领现代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的典型范例。使学生可以便捷地进入实验室开展“做、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实践活动, 实现了实验教学内容、设备、时间和空间的完全开放,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向自主式、个性化、研究型转变。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同类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易于推广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国内高校中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问:设备利用率低是各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贵中心在维护和保障现有设备正常运行, 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建设软硬件一体、资源集成优化的综合性实验室, 为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物质基础。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实验室都是按照功能设置, 如电子技术实验室同时为电路、模电、数电、系统编程技术、电子电路综合设计、电工学等课程实验服务, 相对于为课程而设置的实验室, 教学安排和使用效率都要高得多。

2.充分开放的教学与管理模式为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管理运行的保障。实验中心的常规教学实验室在时间、空间、仪器设备、实验平台等方面向学生充分开放。学生的兴趣实验、课外研学和学科竞赛都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3.基于网络信息化的实验教学综合管理体系为实验室开放、实验过程和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技术保障。

4.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专人管理、维护和维修机制为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机制。

问:自示范中心建设以来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其中很多成果值得推广与借鉴, 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贵中心近期取得的较为突出的建设成果吗?

答: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资源、课外创新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1.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和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分别于2005、2008和2009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在实验中心的支持下, 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2.实验中心在2009年获得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获得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3.实验中心2人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人获得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2人获得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4.电工电子实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5.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实施开放式自主教学、网络助学, 学生通过预约, 自主选择时间进入实验室实验也可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支持下自主实验。该模式目前已为国内高校实验教学普遍采用。

6.实验中心将开放式自主实验、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综合性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建设经验融入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首创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全过程网络助学和管理模式已成为目前国内教学实验中心的典型运行和管理模式, 已在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推广应用。

7.牵头组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组的39个示范中心开展研究探索与创新实验项目建设, 编写出版《电工电子创新实验》。

8.东南大学一直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组委会和专家组的挂靠单位。在2005、2007、2009年, 由东南大学牵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组织动员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参赛高校和参赛队在数量和参赛成绩两个方面都迅速提升,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5

“创新思想观念大论坛 ”方案

根据《。。教育局2011年度“一创双优”活动日常推进阶段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论坛内容

紧贴“一创双优”活动实际,紧紧围绕创新思想观念主题,紧盯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目标,以 “三种意识”、“六超精神”、“十破十立”、“四个发展理念”、转变领导方式系列政论文章等为主要内容。

二、论坛形式

一是“讲”。县教育局活动办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或领导干部作辅导报告并深入学校广泛宣讲。

二是“谈”。县直各学校校长、局机关各股室长要带头谈学习,谈认识,谈发展,谈思路。

三是“议”。县直各学校要结合实际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座谈会和研讨会,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研讨交流。四是 “写”。局党组成员、各股室长要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全年至少要写出1-2篇有分量、高质量的文章。

三、论坛组织

“创新思想观念大论坛”由县直各学校根据本方案,结

合各自工作实际组织实施。

县直各学校要制定论坛方案,每两月至少组织一次主题性论坛活动,以专家讲座、论文评选、座谈会及专题论坛活动为主要载体,采取组织报告会、登台演讲、大家谈大家议等形式举办各类论坛活动。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6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要学会创新,并且要具备创新的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晨。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种种知识并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进行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创兴趣和求知欲。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中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都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学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赞许,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創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7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 不少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学思想滞后, 教学观念陈旧, 这成为当前制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一大思想障碍.他们的教学思想、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 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只是空谈.本文谈谈自己转变教学观念, 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改变单一知识流向为综合信息交流,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可概括为善于探索求异, 求是求佳, 奋力拼搏, 献身事业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生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其中蕴藏着生物学家们执著的创新精神.在生物教学中, 要重视挖掘教材中有关创新史的潜在素材, 充分发挥“读史明智”的作用.例如细胞学说的提出, 细胞膜结构的发现, 遗传物质的探索,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创立等, 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花大量时间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课堂上经常是我讲, 学生听, 我问, 学生答, 只是一种由上到下的单一知识流向,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知道的总比教师的少, 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参加新课程培训之后, 我意识到此种方法的弊端.在涉及相关知识的教学时, 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查找资料, 再利用讨论课大家相互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从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学习《免疫调节》时, 教材中有阅读材料:“拒绝毒品, 慎用心理药物”、“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 课后我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 以便课堂上交流.在这次信息交流课上, 生活中常见的免疫问题基本上都被学生“发现”了, 既有正史、也有逸事.尤其是毒品和艾滋病最为学生热议, 有的学生所查资料来源不同, 对同一件事的叙述稍有出入, 因各执己见而引起争论……这节课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仅接受了一次生物科学的自我教育, 而且他们经历了一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研究过程, 加上课堂上学生激烈的争论, 整节课气氛热烈, 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这种平等交流,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 个性得到张扬, 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二、重视过程教学, 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以前, 在教学中, 为提高“效率”, 往往简单给出结论让学生记忆.殊不知, 这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 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 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长此以往, 学生将不善于思索, 更谈不上创新, 泯灭了学生本身所固有的创新思维.在新课改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过程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 灵活设置思维台阶, 诱导学生沿着台阶去创新.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中, 首先回顾DNA的知识, 提出“人们一开始就发现DNA是遗传物质了吗?”“科学家是怎样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继续探索的欲望, 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相关科学史实验.很快, 学生会发现“遗传因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遗传因子是什么?”“怎么实验证明?”在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得出与科学家相似的想法及实验思路, 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 再由点到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遗传物质都是DNA?”这样层层推进, 目的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发现过程, 自己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活动之中.毋庸置疑,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结论就难以获得, 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想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 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以往的学习中, 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 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记得在讲还原糖鉴定的实验中, 我介绍了本实验中要先加斐林试剂甲和乙先混合再加入到样液中, 而双缩脲试剂A和B是分别先后加入样液中的!此言一出, 课堂上有不少附和之声, 因为教材上有这样的介绍.要是前几年, 我一定是先对学生大力表扬一番.然后只需几句话, 花很少时间, 就能让学生满意.但这对学生是一种被动的学习,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面对学生我留下两个研究课题:1.“如果斐林试剂和双缩脲混用是什么情况?”2.“双缩脲A和B加入顺序颠倒结果又如何?”并当即对班级学生进行课题分组, 由组长召集志同道合的组员, 共同承担实验课题, 并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热情高涨, 个个摩拳擦掌, 到图书室、上网、问老师、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忙得不亦乐乎, 最终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并在班上展示实验过程:

实验1:如果斐林试剂和双缩脲混用, 结果鉴定还原糖仍出现砖红色沉淀, 鉴定蛋白质仍有紫色呈现.

实验2:双缩脲A和B加入顺序颠倒, 结果出现大量蓝色沉淀, 不能呈现紫色.

纵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我感触很深.他们显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我要学的内在需求, 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一项令人骄傲的创新.对于教师而言, 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质疑书本和对教师的超越,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切实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转变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摘要:更新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崭新的教学观念, 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基础.一切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学观念,创新,发现式学习,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明达.谈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J].1999, (1~2) .

[2]张武升.培养创新人才是跨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1) .

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篇8

1. 教育本质。

传统观念重智轻德。现代教育本质是德育,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德育一输, 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人格。教育最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回答:人生当怎样度过, 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也就是讲,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 是立身之本, 学习知识, 只是服务社会手段。前者学习是根本性的, 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 忽视思想品德塑造, 必然导致片面发展, 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 有知识无文化, 有文化无修养, 有欲望无理想, 有目标无信仰。要成才先成人, 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 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 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专业知识学习、谋生手段训练、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能不能成才, 固然有能力不够的原因, 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思想品德问题。不会团结, 不能与别人合作, 他就是有再大本事也没用。现代社会, 学生多学点知识, 少学点知识, 多读本书, 少读本书, 对其发展、成功、成才没有决定影响, 但人生观发生偏差, 做人理念缺失, 将毁坏学生一生。

2. 教育目标。

传统观念认为, 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现代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 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只能落脚在人的个体发展上。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只有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人的个体发展没有统一模式, 没有千篇一律, 没有千人一面, 没有万人一格, 而是充分展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如果社会的人具有共性而没有个性, 社会必定是单调乏味, 死水一潭。生气勃勃的社会必定是个性充分发展, 潜能充分发挥, 积极性充分调动的社会。

3. 教育具有人本价值。

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 这是教育的本质价值。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 教育是影响不是支配, 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 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 发掘学生天赋, 发展学生强势智慧,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给学生自信, 才能保证教育成功。自信使人自强, 自信能得到高峰体验, 自信能把潜质发挥到极致, 培养人就是培养自信, 摧毁人就是摧毁自信。任何关于人的发展话题都要具体到个体上来。一旦具体到个体, 人的发展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或是千差万别的。重视个体, 发展个性, 就是发展创造性。与众不同不一定是创造, 不与众不同一定不是创造。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丰富性, 发展多样性, 发展创造性。

4. 教育使命。

传统观念认为, 传授前人知识, 现代教育使命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社会, 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 满腹经纶不会转化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 更要给人以能力, 要改变“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灌输知识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东西:第一层次, 给知识;第二层次, 给方法;第三层次, 给视野, 这是最高层次。其实视野也是方法, 是高层次思维方法。知识不是愈多愈好, 而是有效有用知识愈多愈好。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不是有效有用的, 只有内化为自身能力, 才是有效有用的。

5. 教育功能。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9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使我们学到了知识, 提升了能力。集中培训阶段, 我们在教授们的讲解与引领下进行了“走进培训项目”、“研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规划主题单元”、“设计研究性学习”、“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设计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并反思单元实施过程”、“展示成果与反思培训项目”八个模块的学习。学会了如何规划主题单元, 学习了如何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步掌握了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的方法, 整体感知了远程培训的三个模块及自学要求。我们不但明白了诸如教学系统、课程要素、中观设计等概念, 还辨析了授导型与研究型学习、单元设计与课时设计等概念的不同之处。我们学会了使用思维导图, 使教学直观化。分散培训阶段, 我们认真阅读每一个模块, 精心组织每一份作业, 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充实了自我。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深入反思:对于传统教学, 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 既要看到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面, 也要看到其中不足的方面。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10

1.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儿童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观念变革时期, 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形成了对儿童和教育的新认识。认为儿童不仅与成人有差异, 儿童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无论是在语言表达、阅读速度, 或在回答问题上等, 儿童之间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育中采用统一的内容、方法、进度, 要求所有的儿童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 有教育家提出“儿童中心”的观念, 认为教育应该使学校适应儿童, 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 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儿童进行。教育家也对学校形成了新的观念:认为学校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 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心, 学校要使儿童、课程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是一个各种知识、文化的净化器和不同等级、阶层的平衡器, 要使每个到学校学习的孩子能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些新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下, 传统的等级教育观念、歧视性教育理念逐步被废弃, 适应儿童的教学内容、活动课程、个性化学习等观念逐步被接受。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技术为知识服务与为学生服务”的关系问题。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 早期的“班级授课制”主要是基于知识学习的考虑。进入20世纪以后, 教育技术发生重大变革, 从技术为知识传授服务转向技术为学生发展服务。如在教学技术或手段上,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由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小组教学、单元教学、讨论教学所取代;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必修制向选修制、学分制、走班制等转变;课程设置也由传统的学科课程向活动课程、综合课程、AP课程转变;学校机构也由传统的统一学校向选择性学校、特许学校、公立学校市场化转变。教育技术的变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3.现代教育制度的创新,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制度约束儿童与保护儿童”的关系问题。传统的教育制度是一种限制和约束儿童的制度, 如早期的“双轨制”和“多轨制”, 把儿童分成不同的类型, 设置固定的通道。即使在实行单轨学制的美国, 早期学校制度也是从无年级制到8-4学制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约束儿童的教育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逐渐形成一种保护儿童的制度, 使儿童有多样性的发展通道, 特别是“综合制”的出现和6-3-3学制、6-2-4学制以及多种学制的出现, 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多样性的渠道。教育制度不仅要保护儿童, 也要约束儿童。这种约束是建立在现代儿童观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的, 约束也是一定程度的保护, 而且保护的内容更为细致和人性化。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11

教与学的双方是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教学创新观念。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就是教学双方和平共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就教育内部来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作些探索。

一、教学双方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主体,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接纳与认同,受教育者为主体。这两个主体的思维和人格都是独立的,是教育过程中矛盾的双方。这种矛盾有它的特殊性,即两者互为主次,经常调换角色,在这对矛盾的双方不发生冲突时,可以和谐地运行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若发生矛盾,将会降低教学质量,当两者产生对抗时,教育活动则有可能终止。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有些教育者往往不注意角色的转换,忽视受教育的一方,采取“权威”教育,搞教师“一言堂”。这种教育思想与当前全面创新和谐社会的格局发生了冲突,产生了不和谐的音符,要使教学真正发挥其积极有益的作用,需要建立起教与学双方的和谐关系。

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相互协助,相互配合的一种合作关系。它将教育过程视为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互为合作伙伴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二、教学双方建立和谐关系的要素

教学关系十分广泛,概括地说,主要包括教学的外部关系与教学的内部关系。本文只是讨论后者,旨在建立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助、和谐的关系。

1.互助性是教学和谐关系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双方都是教学的主体。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人将教育的主体仅仅界限在教育者一方,而将教育对象简单地置于被动的次要地位,单纯以教育者的训导来代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事倍而功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和教材三个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系统。以往我们的教学常常将三者彼此孤立开来,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而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教材内容、接受知识。结果导致学生的一种通病:“上课不用脑,下课不用手,离开课堂就忘,离开书本就错。”这种教学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其实教学工作的运转,没有学生的协助,只会产生“单相思”效应,一厢情愿,是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的。陶行知说的“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就很精辟地阐明了师生之间互为主体关系和互相协作关系。

2.合作性是教学和谐关系的基本形式

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有科学的管理形式。在教育全过程中,教育者是积极的参与者、管理者、组织者,其主导作用勿容置疑。关键是受教育者,传统的教育思想单纯把他们看作接收信息的机器,而和谐教育则把受教育者视为合作伙伴,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纳入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管理和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调控教学环节,评价教学效果等等。积极参与、合作管理是教学和谐关系的表现形式。没有参与就没有共同管理;没有合作,建立教学和谐关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教育主体双方和谐相处,大力配合,使教育者容易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教育者有利;受教育者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对受教育者也有利。这便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这个基础具体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同一性,有了共同的目的,才具备了建立和谐关系的可能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目的既有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单项的同一性。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成才;受教育者则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力求将自己塑造成才,这是总体目标的一致性。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表现为单项目标的同一性,例如教育者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理解一个新的知识点,受教育者力求明白新的知识点。整个教育过程便是由单项目标同一性上升为总体目标一致性。

三、教学双方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

1.强化和谐关系意识

强化和谐关系意识,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意识就没有自觉的行为。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建立自我为教育对象的观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多以“协作者”而非“教育者”身份参与教育活动,这样对受教育者往往会产生强大的磁力,师生的和谐关系就很容易建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育者要多对他们灌输主人观念,遇事让学生多拿主意、多发表意见。和谐关系意识的强化,还需要我们教育者多用“和谐语言”,比如“请你出出点子”、“谢谢你的帮助”、“谢谢合作”等。

2.尊重和谐关系的各方

教学过程中的双方,互相尊重,是建立和谐关系的保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学,就是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同时,教导学生自尊,自重,自爱。受教育对教育者的讲授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且受教育者的个体之间又具有差异性。因此,教育者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育者尊重和相信受教育者,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期待效应。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学习,就会增强自信力,学习效果会更好。

3.搭建和谐关系的平台

做好教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它与学校管理有关,与教师和学生都息息相关,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才有可能实现有序和平衡,达到和谐;否则丧失潜在活力,成为一潭死水。因此,要使教学工作卓有成效,首先,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应该完全开放,而不只是老师唱独角戏。其次,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来影响学生。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常常板着脸孔,无形中就跟学生拉开了距离,还会让学生渐渐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必然使教学环境不协调,降低教学效率。我校有一青年教师,本身知识水平不错,可在学生面前总是高高在上,认为他们太愚蠢、不配做自己的学生,结果产生全班学生与他对抗,要罢他的课,使教学活动难以继续。这说明学识水平不等于教学水平,这类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和谐关系的观念。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常常表现出和颜悦色、满面春风,那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师生感情一旦融洽,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便有利于建立和谐教学环境。第三,要以真诚的爱来对待学生,要放下教育者的架子,上课当教师,下课做朋友。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不但要从学习上关心他们,还要从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爱。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篇12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只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里,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 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 使语文教学面向未来, 为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 则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教育。

那么,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育理念要更新

每一位教师都应深刻地认识到, 应试教育是片面的教育, 而素质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教师一般都只注重少数的尖子生, 而往往忽略了差生, 它只重视学习的培养, 而忽视了德育方面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因此, 语文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应是全体、全面的教育。

二、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应该灵活多样, 最忌千篇一律,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按照不同文章、不同体裁,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讲记叙文时, 可以改变传统的演讲方法, 让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是以学生为主体思想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 教师要注重从语文教学活动诸方面去调动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良好的师德修养等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以提高教师师德为重点, 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 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导向, 通过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 进行教育学习脱产培训, 在职进修, 多渠道、多形式, 努力使全体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并自觉地渗透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五、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育方向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尤为重要, 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等旧的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思维, 调整教学结构, 增加相关素质教育的比重, 增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估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要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就必须建立一套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考核机制, 即对知识水平、能力、心理素质水平等的综合评估, 实行量化考核,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做到既促进又制约, 既有能力又有动力、活力, 真正形成一套运转自如、调节灵活, 具有自发作用的考核机制, 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增强敬业爱岗精神, 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 人人头上有目标”, 从根本上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七、要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 不同凡响, 就要别出心裁, 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 要有超前意识, 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 赋予新意。其次, 找准教学“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 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说自由的话, 讲真实的事, 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上一篇:脐橙保花保果技术剖析下一篇:伪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