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创新能力

2024-06-20

原始创新能力(精选10篇)

原始创新能力 篇1

自国家启动了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 我校抓住机遇, 顺利入选该计划。为实现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目标[1]。学校指出, 目前, 高等教育已有长足发展, 但实践教学尚有欠缺, 为培养知识结构优良、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未来教学设计将紧密结合企业需求, 考虑从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社会、全程互动等方面进行改进, 打破传统体系和讲课模式, 增加实践环节, 重点提高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什么是原始创新能力?如何提升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将是现阶段高校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 是创新的基地。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本文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 谈谈自制实验设备对提升学生原始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

一、原始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是核心, 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性创新是指有原创性思维的参与其中的活动, 特别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 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2]。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科技发展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先决条件。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 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 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3,4]。高校实验室承担着大学生的各类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课程, 它是培养大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而实验又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5]。如何加强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自制实验教学设备, 对于更新实验手段, 增加实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6]。

二、自制实验设备的作用

1.自制实验设备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自制实验设备可以根据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 制作更适用、更合理的装置, 这种装置的特点是面广、适用性强,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如铸造合金及熔炼的实验教学包括《铸铁合金及熔炼》、《铸钢及熔炼》、《铸造有色金属》三门课的实验教学, 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 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十分重要。因此,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多年的实践, 将上述三门课中的重点实验内容和检测实验中的部分内容融合一起, 组成一组大型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对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满足新的实验教学大纲要求, 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另外, 为了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教师在自制实验设备的设计构思上贯穿了直观的思想, 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实验结果, 具有较大的直观性。在“铸造工艺”课堂中,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满堂灌”, 部分学生还不认真听讲;上实验课时学生基本是应付、完成差事。以“模拟铸造充型工艺实验”着例, 改革前这个实验课是用一个存储一定量的水蓄水槽, 然后通过开关控制, 用水模拟高温铁水浇注到各种各样的模型中的充型过程。水最后从模型流出并通过一个水泵抽回到水槽。学生一看这么简单, 像走马灯式地把几个模拟试验看一遍, 一节实验课20分钟不到就上完了。改革后教师在课前将每个模型所包含的铸造工艺过程作为问题提出, 例如高温铁水中为什么含有夹杂物?这些夹杂物流入铸型后, 对铸件有哪些不良影响?然后由学生自行设计一种浇注系统, 既能满足铸造工艺, 又能避免夹杂物进入铸型。这些问题将学生所学的合金熔炼、铸件形成理论、铸造工艺、铸造材料基础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并进行自制设备设计。调动学生动脑积极性,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对提升学生原始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2.自制实验设备引导优秀学生作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有3个方面的功能: (1) 通过实验理解、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内容, 以巩固获得的知识; (2) 通过实验得到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 (3) 通过独立选题、设计、观察、记录、数据处理、归纳分析, 探索新的发现以获得研究成果, 同时得到参与科研能力的训练[7]。

自制实验设备可以引导优秀学生作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例如, 研究不同种类的合金, 在冷却时线收缩产生、发展的规律时, 常需要测试线收缩的大小及随合金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因此, 我们自行设计了线收缩测定仪器, 为了提高测试精度, 适应不同的合金和铸型的测试, 我们在装置的结构上进行了改进设计, 主要是把装置设计为双向可调式结构, 对不同的测试要求, 采用不同型号的传感器。为了避免传感器的转换元件受热变形, 影响测试精度, 学生还设计了用冷却水套将传感器与测头隔开, 传感器固定在测壁上。侧壁在丝杆带动下, 可沿燕尾槽作上下和左右移动, 以随意调整传感器的轴线位置, 适应不同的试件测试。教师提出了一些设计性实验题目, 让一些优秀学生选做, 并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鼓励优秀学生积极参与自制实验设备活动, 注重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特殊兴趣, 使他们在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得到冒尖, 提升学生原始创新能力。

3.自制实验设备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由于高校学科和专业调整, 教材内容变化较大, 需不断翻新, 特别是对于新设置的专业, 问题更是突出, 自制实验设备可以及时开出实验, 提高实验开出率。另外, 实验教学装置属于较先进的技术产品, 专用性强, 社会需求量小, 价格较贵。特别是一些专业面比较窄, 所需实验仪器大多无法从市场购到, 即使能购到的仪器设备, 在使用和功能上也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验的需求[8,9,10], 例如, 铸造合金线收缩性能检测是《铸造工程基础》课程的必开实验之一,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铸造合金性能检测仪器以及课时的限制, 这些实验都无法开出。学校鼓励和支持自制实验设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行设计了线收缩检测仪, 开始采用弹簧板法进行测量, 但用螺栓定位试样, 在高温下有相对滑移, 且拉杆因无冷却措施会产生膨胀, 影响测量结果。教师把问题提出来, 学生翻阅大量资料和市场调研后采用固定金属型定位及白由端水冷, 克服了前面的不足, 但它用百分表指示, 不能记录, 仍承袭了人工记录的方法。最后选择差动变压器, 即当初级绕组加以一稳定的交变电压后, 由于铁心感应, 在两个差接的次级绕组上便产生二个相反的电压。当铁心直线移动时, 次级绕组电压即随之线性改变, 于是可将铁心连接于试样 (型腔) 上。浇注后, 试棒收缩牵引铁心移动, 输出信号送二次仪表记录。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自制实验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优秀学生作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提升学生原始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如团队协作意识和共同攻关的精神等,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高等学校实验室承担着大学生的各类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课程, 它是培养大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 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 是创新的基地。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本文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 谈谈自制实验设备对提升学生原始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自制实验设备,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7) :3-5.

[2]汪寅, 黄翠瑶.原始创新问题研究概述与高校的原创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 :145-147.

[3]王章豹, 汪立超.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其建设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3) :1-5.

[4]朱清时.必须重视原始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6) :1-4.

[5]杨应平, 曾延安.光电信息类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教学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4) :127.

[6]应安明, 王桂玲, 刘桂涛.自制实验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22 (1) :20-21, 24.

[7]王秋芬.设计性_研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物理实验, 2006, 19 (3) :88-91.

[8]陈发堂, 熊慧萍, 陈东生.加强自制仪器的研发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2) :41-42, 46.

[9]赵方方, 孙会来, 高胜利.构建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J].实验室科学, 2007, (1) :13-15.

[10]杨凤珍.专题实验研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提供个性发展空间的手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 (5) :83-87.

原始创新能力 篇2

在近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推进原始创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原始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原始创新有三个基本特征:从性质看,属于“从 0 到 1”的首创,是“无中生有”的质变;从过程看,属于不连续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从结果看,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被承认的滞后性。当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向人们展示电磁感应现象时,有人提出质疑。后来,电磁感应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自动化等诸多领域,人类因此进入电气时代。原始创新有着很强的“连锁效应”,往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除了对科技创新具有重大牵引作用,还可能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

机、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铁、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金融科技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在关键领域不被“卡脖子”、掌握主动权,才能建立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而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然,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不是说要闭门造车,而是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重要抓手。发表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是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产出指标。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同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是不相适应的,表明基础研究仍然任重道远。依靠改革激发

原始创新谁说了算 篇3

原始创新是属于科技创新中具有战略突破性的科学活动,它是一种超前的科学思维或挑战现有科技理论的重大科技创新。实现原始创新,不仅可以推动科技创新本身的跨越式进步,而且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必不可少的强大的科技支撑。

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依照笔者的见解,关键在于我国自主的原始创新贫乏。如果我国总是搞不出重大的自主原始创新项目,继续停留在跟着人家后面跑的局面,不仅仍然得不到诺贝尔奖,而且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事业的更大进步,严重制约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步伐,甚至仍有可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通过管理创新推动原始科技创新

我国创新管理的专家评审制度,是在过去为了克服行政过分干预科研活动而制定的。这一制度,对于保证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加快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现今的原始创新都是双学科交叉或多学科交叉的,又超越于现有的科技理论体系。因而,如果科学意识和管理思维仍旧停留在跟踪、模仿时代的模式,仅仅依据现有的科学知识和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来评价原始创新,势必导致失误。

根据笔者调查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已有很好苗头或已基本成型的重大原始创新多次申报立项申请经费,但往往难以取得由单学科专家为主组成的评审组的共识而被轻易否决,甚至既无答辩听证,也不给实践检验的机会;许多学科交叉创新的成果连论文也都发表不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原始创新,还被某些人随意当成伪科学、赝科学、假科学进行打击。致使许多原始创新长期得不到所需经费,延误了攻克制高点的步伐和国际竞争的时机。

在当今我国科技战线正在实施战略转轨的新形势下,亟须通过管理创新来推动原始科技创新,制订营造原始创新环境和保护原始创新的方针政策及其评价的原则、办法和制度。一般说来,基础研究是不可预测的,识别和正确评价原始创新是很困难的,这从单学科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但从多学科交叉和科学实践出发,并非完全如此。此外,还应区分立项评审和成果鉴定的界限,立项的评审和决策是在课题启动阶段确定是否支持其探索,对有重大原始创新苗头的是否应当使其获得实践探索的机会,是不能简单靠现有权威来决策的。

评价原始创新应有新标准

当前,国内有些学者用当今西方主流科学作为鉴别科学是非、评价原始创新的唯一“标准”。按照这种认识,中国科学家只能跟在人家后面跑,何来自主创新?更不可能去搞什么原始创新。其实,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一词有着时代的特征和文化的烙印。笔者认为,可以将“科学”定义为;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性知识和理论体系。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是自然科学,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是社会科学;即使是自然科学,分科研究的是科学交叉研究、综合研究和整体研究得到的自然界客观联系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同样是科学,而且是当今更为重要的科学,尤其是依靠自主创新的思维,开创性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制约性的科技难题的新的科学实践和理论探索,更是不可多得的科学财富,需要倍加珍惜。因而,如果机械地将当今西方主流科学当成检验科学是非、评价原始创新的唯一标准,不仅有害,而且也不符合科技本身的发展规律。至于某些人用当今西方科学作为衡量科学真伪的唯一标准,很可能把一批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原始创新打成伪科学!这种做法,只能从源头上摧残原始创新,从根本上扼杀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人的首创精神,万万要不得。

科学实践应是评价原始创新

的唯一标准

当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正在各学科精确研究的基础上,向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迄今剩下的难点,仅在本学科框架内已经很难突破,必须代之以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国家建设实践和复杂系统研究中遇到的重大科学问题,必然更加需要综合性的多学科交叉的整体研究。因而现今真正的原始创新,必然是学科交叉和超越现有理论体系的。它们往往是常规单学科的专家、权威所不熟悉、不了解、甚至不懂的。实际上,评价原始创新的标准已经不能用分科的科学知识及其理论加以辨别,不再是学科的标准,而应是一种哲学标准,即科学实践(不仅仅指科学实验)应当成为检验原始创新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一切科学是非和科学真伪的最终标准。

按照不同的类型,可分为五类:一是有悖于现有理论的新事实是否确凿可靠。如果确实可靠,就应当给予支持,创造其进行探索的条件;深入探究下去,有可能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现代物理学就是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导致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两朵乌云”,打开了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的情况下,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大量实验和深入探索而诞生的。二是对于重大自然灾害预测的世界性难点是否确有预测能力。如果确有可靠的预测能力,就应予以支持。三是对于疑难病症是否确有可靠疗效。笔者曾参与旁听药检部门组织的一项中医医疗仪器的专家评审,其独特的物理效应用现有理论均难以解释,但用实践标准进行试验,却很快取得了共识,通过了专家评审。四是重大科技创新应以能否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性难题以及是否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价值为准。五是纯理论的原始创新,则应视是否有合理而严谨的立论逻辑而没有明显错误。如果确属如此,反对者又始终提不出有没有错误、究竟错在哪里,就应视作反对无效。而主观臆断和旁敲侧击的种种“理由”,不应成为否决的依据。

评判原始创新不宜

以单学科科学家为主

正由于真正的原始创新有别于、超越于现有理论框架,往往比目前常规科学要高山一大截,而目前常规的单学科科学家往往不了解、不理解;尤其是,如果它一旦成立,客观上“威胁”到某些“权威”的名和利,涉及到“利害冲突”的问题。因此,笔者以为,评价重大原始创新,不宜由常规的单学科科学家为主进行,而应当以在交叉创新领域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且已有明显进展的交叉学科科学家、宏观科学家、高层次管理科学家为主,吸收所在领域的单学科科学家以及经济学家、哲学家参加,进行评审和决策。并且应当用平等的反复审慎的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进行,还应允许创新者本人举证和答辩。

学术争鸣有利子识别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探求的是未知领域,识别原始创新的有效方法,应当是民主的学术争鸣。对于那些确有可靠依据但又存在分歧的重大原始创新,应当让它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同时附上不同的评审意见(略去评审者姓名),也可发表反对文章;并应允许本人反驳和他人的反反驳。或者召开专门的学术会议(包括香山科学会议),正反两方人数对等,心平气和地、面对面地摆事实、讲道理和相互争辩。以此进行沟通和相互了解,争取尽可能的共识。

真正的原始创新也只有在学术争鸣中经受考验、发现不足并弥补和完善。有关原始创新的评审,要避免暗箱操作;其评审会,应当采取平等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而不宜停留在单纯的审查者和被审查者的角色。对某些公众普遍关注的不涉及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始创新,可以通过媒体,开展公开的讨论。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争取达到明辨是非和力求共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决策。对于特别重大的原始创新,更不能草率否定,通过公开的充分讨论和参考专家的意见,也可由政治家进行决策。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领导者,有责任组织有关重大原始创新的讨论和辩论,并创造平等的条件,给创新者以实践的机会,争取当好原始创新的伯乐。

原始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创新意识

一、引言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国内高等教育界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与讨论。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在探讨和研究如何培养具备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这一问题时, 深入研究欧美大学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自然且不可回避的思路。从人才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本文分析了研究国外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方法;从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 着眼于宏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讨论比较国内外教学模式;提出立足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通过对欧美高校课程教学资源的系统研究, 探索立足原始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研究切实可行的可用于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 切实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获得国外知名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相关资源的途径

目前, 获得国外知名大学教学模式有关资源的途径很多:一是高校教员可以利用出国访问的机会深入全面了解国外大学的课程组织模式和课堂教学;二是联合办学, 直接由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主讲和组织整个课程的授课;三是利用网络资源, 例如国际知名大学的网站、公开课程等。

(一) 利用高校教员出国访问的机会全面了解国外知名大学教学模式。

高校教员出国访问是深入全面了解国外大学课程组织模式和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 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课程实况并获得相关资源, 包括教学大纲、教师的配备、教材、习题、授课效果和考核方式等。最重要的是, 出国访问的优势在于可以了解课程在课堂之外的其他条件, 如校外授课基地, 实验教学的设备条件与管理方法等。此外, 通过留学生了解国外大学的课程组织和授课情况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作为课程学习的接受者, 他们可以从另一视角了解和体会课程模式的其他信息与资源。出国访问的教师和留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 这是学习和了解国外课程模式最理想的途径。

(二) 国外知名大学教授直接授课。

目前, 我国不少高校为了改革教学模式, 有的采用联合办学培养的方法, 有的从国外知名高校聘请外籍教师来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 试图将国外知名高校的教学模式直接引入我国高校的课堂, 由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主讲和组织整个课程的授课。实践表明, 这种方式的效果很好。在学生受益的同时, 也为我国高校老师提供了不用走出国门就可以近距离研究、体验和学习国外课程教学模式的机会。通过与外籍教师的直接交流从而可以获得相关课程的很多资源。

(三) 利用互联网获得国外知名大学相关课程资源。

互联网也是一个获得国外知名大学相关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访问知名大学的网站, 可以了解其课程设置、课程安排等资源。一些国外知名大学提供开放课程, 提供课程的大纲、教学安排、作业和授课视频等, 资料翔实, 几乎等同于亲临现场。并且, 可以和相关的授课教师通过邮件联系和交流。总之, 获得国外知名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相关资源的有效途径很多, 可以全面、深入及广泛地搜集到需要的资料。

三、国内外教学模式研究比较

(一) 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核心且关键的问题是, 在获得国外知名大学有关课程教学资源后如何研究分析, 抽丝剥茧, 找出根植于课程培养之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不同。应以发掘教学理念和探寻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 系统研究欧美知名大学相关教学资源, 结合我国高校教学的实际, 立足对知识的认知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应系统全面研究欧美国家知名大学的先进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等。在此过程中强调系统性, 全面研究相关教学资源, 探寻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具体的研究方法是, 以某一专业为对象, 系统研究其相关课程资源, 包括专业的培养计划、相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的组织和安排、评价体系、采用的教材、教学大纲、试卷、课件和习题, 授课实景视频情况等资源。分析研究所搜集资源, 从中发掘其教学理念, 总结教学方法, 落脚于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必须跳出形式束缚, 在研究欧美国家知名大学教学体系等教学资源时, 透过形式, 找到贯穿其中的教学理念, 突出能力培养,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 回归教学目标的本质。通过比较研究, 更新教学理念, 形成以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 国内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

紧扣教学理念, 不能被数量巨大的资源淹没。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国外知名大学相关教学资源只是一种信息, 不能只把它当成参考的资料, 要积极思考、组织研讨, 研究其以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研究贯彻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目前, 国内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固定知识的传授,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者, 课程的考核多以固定知识的考核为主, 不鼓励学生独立思维, 提出不同见解。学习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应付考试, 成为一种教授考试答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 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重视实践, 重视对知识的内涵的理解与运用, 这就是所谓授之以渔。所以, 今后应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与修正, 逐渐形成以能力培养为落脚点的教学方法。

四、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现有教学模式, 培养有具备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从2001年起, 教育部在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1]4号文件) 中提出积极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要求, 各高校纷纷展开双语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双语教学实践, 授课教师普遍的观念是:双语教学不能仅仅只是采用英文授课, 也不应只是单纯为了提高学员的专业英语水平, 更应以此为契机, 研究国际知名大学的先进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突出能力培养, 探索培养学员原始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少学校的教师利用双语教学的契机, 广泛利用获得的欧美高校教学资源, 研究其后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探索立足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应用,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本文着眼于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以国内外高校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立足点, 提出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学模式来改革我国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思路。分析了各种有效获得国外知名高校课程教学资源的途径, 包括我国高校教师出国访问、利用学校聘请外籍专家来校授课交流的机会, 以及采用互联网等。指出在获得全面而广泛的课程资源之后, 不能受困于形式, 必须紧扣教学理念的挖掘, 探索培养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原始创新能力 篇5

【关键词】原始物理问题;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1 增加实践体验。丰富感性认识

1.1 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物理实验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物理学习状态。其次,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多种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很高的价值。

1.2 积极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

物理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不是仅仅来自于课堂之上,课外也是学生积累经验,增加体验的广阔天地,所以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物理实验等手段外,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丰富的物理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到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从而获取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与经验;并且在获得直接知识经验的同时,学生的能力也会获得较大提高。

1.3 用多媒体手段强化感性认识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呈现手段组合起来构成综合的信息系统,改变了以往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环境,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 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认知结构

2.1 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应用性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对原始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不宥于教材,应当对所教内容作适当地扩展和延伸,多介绍一些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应用性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教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扩大知识面,开阔思路。

2.2 渗透物理学史教学,提高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从物理史实出发充分展某个物理概念或理论产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并能加强生对物理理论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能力。而科学家们历史上对这些原始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索并得出物理规律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解决原始问题的思维方法的教育。

2.3 渗透现代科技成就,拓宽学生视野

提到拓宽学生知识面,一定要涉及到现代科技成就,因为学生生活中到处能感受到现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新闻中天天能听到新的科技成就,这里边有不少是和物理学相关的。利用现代科技成就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从而增加学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抽象和转化能力

3.1 提高对复杂问题分解化简能力

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时,可以设法使问题更原始化、更情境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对原始物理问题情境的抽象和转化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训练学生这种能力,比如可以要求学生讲述问题有哪几个环节组成,或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进行逐步将复杂问题分解的具体示范。

3.2 提高学生整合信息和物理建模的能力

原始创新能力 篇6

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入贯彻,创新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与其相关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都未能突破原来的模式和格局。与此相应的是,人们对“自主创新”精神实质的领会出现了言传性的困难。在国内,“自主”意识或多或少受到经济利益的羁绊,各个主体的发展诉求与国家的战略诉求之间存在层次上的差异。在国外,许多学者对“创新”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区别也不甚了解,其具体表现就是做不到翻译上的信达雅。其实,上述困境的出现是将一般意义上的“创新”与“自主创新”相混淆而造成的。而只有建立起相应的文化视野,才能理解到“自主创新”的文化启蒙意义和思维转型价值,才能使“引领未来”落到实处。

建设新型创新文化应当坚持“自主”生成原则

如果说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源于国家间的竞争,那么新型创新文化建设则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其逻辑起点就是“自主”,提倡的是一种依靠内生力量而不是外部依赖的方式所实现的“创新”,从而使“创新文化”回归到文化的孕育、促进、约束、教化和归属功能,矫正以往因为片面强调“创新”而否定传统的偏弊,奠定自主发展道路的文化基础。

无论是创新文化还是新型创新文化,本质上都应该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相比之下,以往的创新文化不能够兼容传统,或明或暗都存在着否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倾向,因此可以称为没有真正“自知之明”的文化。由于缺乏“自知之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学习、模仿、吸收和重现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原创性的导向。我们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基于生成论思想谋发展的前沿趋势为中国解决上述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了时代机遇。当然,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们,而对中国来说,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论转型,建设新型创新文化就成为当务之急。

以“原创至上”的理念推动创新文化转型

从其理论本性来看,自主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文化和创新方法。只有把文化看成方法,才能实现自主创新的核心价值,而其实现路径就是以“原创至上”的理念推动创新文化转型,通过建设新型创新文化,打开连接“自主创新”和“引领未来”的通道。

新型创新文化建设首先要补上传统短板

从一般的公共舆论来分析,传统的缺失已是我国无可争议的社会事实。可以说,这种缺失是以往的创新文化过分强调思维的同质化带来的,传统作为一种异质思维被连根拔起。但是,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表明,传统和发展之间能够兼容。因此,建设新型创新文化的一个基础课题就是温故而知新,从理解传统做起。只有回到传统,学习传统,体认传统,才能释放传统的原创潜力。

以倡导经典学习为核心,促进新型创新文化建设

由于受多年来习惯看法的影响,很多人在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制约科技创新最大障碍”的看法,上述认识也影响甚至控制了很多政府决策部门,导致中国传统的各种学派目前没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合理自由竞争。要冲开这样的束缚,就需要国家意志的强力介入,借新型创新文化建设之契机,倡导中国传统经典的学习。事实上,中国文化属于一种“顶层设计”的文化,它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理解迄今仍然具有建设性的价值,并对解决诸如气候变化、地震预测、工程设计、农业发展、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生命科学、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等一系列重大前沿领域的基础问题皆具有原创性的潜力和别开生面的气魄。

原始创新能力 篇7

药物质量检测技术是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药物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课程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问题引导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 同时为了配合理论教学, 本课程还开设了配套的实验课、开放性实验以及长时间的校内实训, 期望通过大量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知识, 结合实验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科学实践思维能力。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方法对药物分析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更多的是部分研究过多地强调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忽略了原始问题对学生实践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 我们课堂教学针对教材中已经掌握和巩固的一些知识点, 在实验教学中针对于同样的知识进行操作时, 大部分学生仍然会不知所措。在实训过程中, 一步实验操作讲解完以后, 学生对下一步的操作没有思路或者错误的操作急于求成, 这也就直观地反映了学生实践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缺乏。

二、原始问题和抽象问题

我们把传统课堂教学中举例的问题归纳后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来源于把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科学现象和事实;另一类则是从实际问题中分解、简化、抽象, 经人加工出来的物理问题。我们把前者称为“原始问题”, 原始问题来源于真实生活情境的综合现象或问题, 因此也被称作实际问题或具体问题;后者则称为“抽象问题”, 也有人称为概念题或习题 (为巩固基本概念或规律而遍选出来的习题) 。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师把问题抽象出来或者建构成一定数学模型后再教给学生, 让学生去解决 (如图1虚线括号内所示) , 所以学生解决的是抽象后的模型即概念题或习题。而原始问题提供给学生的是问题的真实原始形态, 需要学生自己抽象分析和建构模型。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大都是原始问题, 所以当习惯于传统习题教学的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原始问题时便会不知所措, 无从解答。

抽象问题往往是为了巩固概念、规律、原理, 或有针对性地检验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而人为加工选编出来的。这类问题的提出带有一定的编选者的主观性, 但目的明确, 答案唯一。与抽象问题相比较, 原始问题具有客观性、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蔽性、思考问题的多向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佳性等特点。

原始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分为四个连续的环节, 首先观察现象和认识需求, 通过需求描述和现象认识提出原始问题;其次是认识问题, 即明确原始问题覆盖范围的是什么, 涉及到具体哪几部分知识, 然后是对原始问题进一步分析, 明确原始问题需要经过怎样的简化提炼出问题的核心, 进而抽象为科学模型 (或习题) ;再次是在建模 (或习题) 的基础上, 选择所学知识设计问题解决思路,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推演或者计算, 找出最佳解决途径最终解决问题;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 经过检验和修正 (若需要) 得出正确的结果, 对解决过程和结果评价得出结论。解决原始问题过程如图1所示。

值得关注的是,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解决已经形成了固定习惯, 对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认知的表面, 不会探索问题的本质 (当然只有少量的习题和思考题除外) 。因此, 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原始问题 (实际问题) 和抽象问题 (习题) 之间产生了一个隔阂、一条鸿沟, 很多学生只知道根据已知条件和现成的模型去解题, 遇到实际问题则常常束手无策。久而久之, 学生便失去了认知现象和需求的本能, 缺乏实践科学思维能力。

三、原始问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1. 直观现象观察———学生直接思维能力的培养。

认识过程是由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首先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 形成直觉思维, 继而结合已获得的认知思考内在本质的过程。科学思维的开始和结束主要是靠直接思维。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直高度评价直觉思维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称“真正可贵的是直觉”。在药物分析原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逻辑思维, 但在原始问题的认识初始阶段更重要的是需要直接思维的判断, 通过对现象的不断认识和实际需求的描述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直接思维能力。

2. 原始问题提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原始问题提供的是一种真实的生产情景或实践需求, 是对现实世界真实的反映或模拟, 问题的情境信息和知识信息都来源于客观实在的事实, 具有客观真实性, 有些信息还具有隐蔽性。这一特性是原始问题的本质特点, 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 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 从而学习知识, 克服了对学习的抽象枯燥感。对于同一现象或者需求, 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发现不同的问题, 提出不同层次和学科相关联的问题。而原始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抓住现象或需求的本质, 提出核心的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原始问题到抽象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原始药物分析问题的客观真实性和生态性、信息复杂性和丰富性, 决定了原始药物分析问题的信息具有隐蔽性, 解决问题需要对知识进行迁移。原始药物分析问题不提供明确的己知条件, 解决原始药物分析问题需要什么知识、应用什么方法, 需要学生自己去提炼问题, 然后构建问题模型, 最后把知识迁移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全面, 对知识的内涵把握深刻, 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背概念和记忆公式上面。原始药物分析问题的问题情境是开放性的, 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开放性的, 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不同水平的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做出不同的回答, 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趣味性和魅力, 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对学生的智力提出挑战, 所以原始药物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4. 抽象问题解决到结果评价———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抽象问题得到解决或者答案后, 因不同水平的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做出不同的回答, 当前答案需要用原始问题或需求进行验证, 一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才能得到最合适的解释。结果的评价过程需要学生回归前面的三个步骤, 将现象的认识或需求的描述到本质问题的提出, 再到本质问题的解决过程串联起来, 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可以让学生优化解决步骤, 创造出更加巧妙的解题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同抽象问题相比, 原始问题具有客观性、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蔽性、思考问题的多向性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性等特点。为了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原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应当让学生建立应用意识, 养成随时把学过的教材里的专业知识用于客观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从现象认知和需求描述出发, 使学生养成从整体出发, 通过直接思维、多角度思考抓住主要矛盾, 从复杂的问题中抽象出简化的数据模型。学生逐渐要学会挖掘隐含条件和挑选有用数据, 并培养具有查阅资料或通过理性思考估计获得数据的能力。学生应充分运用发散、横向、逆向、直觉等创造性思维和方法, 通过信息反馈, 形成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模型的建立以及所得结果的正确性与最佳性。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人才, 才能以“思维能力”的不变应社会环境 (人才市场) 需求的万变。

摘要:通过对药物分析教学中原始问题与抽象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认为药物分析中原始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实践, 能够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本质, 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原始问题,抽象问题,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刷馆, 1977.

[2]王保强, 田加才, 王银行, 等.化学教学中融入原始问题的价值及策略[J].化学教育, 2014, (11) :23-26.

[3]邓学明.原始物理问题在大学物理中教学研究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3 (6) :508-511.

[4]吴举宏.从抽象习题到原始问题的教学变革[J].生物学通报, 2007, 42 (8) :37-38.

原始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企业,原始创新,政府行为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下, 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成为企业面向新挑战的不二法宝。技术创新是基础研究的本质, 原始技术创新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是基础研究的核心, 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但是, 原始创新存在着见效慢、风险大和投资高等特点, 企业在进行原始创新的抉择时, 会因为原始创新的高风险性望而却步。作为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政府来说, 为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使企业保持持续不断原始创新的动力, 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

1 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原始创新的研究主要有, 柳卸林 (2006) [1]回顾了以往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 即技术领先两难悖论、创新者的两难、以及开放式创新理论。并指出由于技术条件、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的变化, 给技术领先的企业带来了企业创新动力的缺失, 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徐长江[2] (2006) 从对我国企业原始技术创新的主体、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存在的障碍因素作为研究的主线索和出发点, 按照企业发展的主体、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逻辑顺序进行研究, 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任元彪 (2007) [3]指出原始创新实施困难的根源在于, 首创活动比起后来的改造创新和仿造创新活动来, 更难把技术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集聚起来实现成功组合。这是由于首创的高度风险及结果的不确定性, 因而常常出现因得不到必要的帮助而夭亡。陈雅兰[4] (2007) 认为影响原始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原始积累、核心人物、创新文化、科研兴趣、激励机制、团队合作和原创技巧等七个方面。并指出, 其中, 原始积累、核心人物、科研兴趣、团队合作和原创技巧为内在因素, 创新氛围、激励机制 (包括经费支持、合理的立项审查和成果评价体系、待遇等政策体系及相应制度) 为外在因素。

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 对于企业原始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原始创新的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的。本文将通过对企业原始创新的研究, 提出创新阶段的划分, 并根据创新阶段的不同特点, 从政府行为角度有针对性的来研究企业的原始创新。在卡恩斯提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调节和干预市场以来,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和企业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政府行为会有效的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 因此, 从政府行为的角度, 来研究企业原始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政府行为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

2.1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剖析

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双重身份, 它是一个社会经济管理者, 干预调节经济运行过程同时又是市场主体之一, 直接参与经济运行过程, 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有重大影响作用。政府的这种特殊身份表明了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占据的重要地位。可以说, 没有政府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不能自行运转的。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企业的内部因素需要企业自身从内部加以调节, 但企业的诸多外部因素则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企业要想获得经济效益, 就不可能没有市场行为。同时, 市场行为又受政府行为的制约, 因此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更显得尤为突出, 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 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 政府的行为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纵观国内外关于政府关系的研究, 本文将其总结认为三种关系: (1) “父子关系”。这种关系在我国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关系,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 但是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没有独立的地位, 政府通过制定各项计划直接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即便是那些已经改组成功的企业,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其与政府的关系仍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2) “司法部门与公民关系”。这种关系是指:如同司法部门制定法律一样, 政府通过规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市场秩序, 企业在合法范围内拥有经营、决策活动的自主权, 政府不对企业合法的行为进行干涉; (3) “新型博弈关系”。政府对企业做出决策行为后, 企业不一定会按照政府的期望来选择行为, 而是按照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来选择自身的行为, 此行为就可能会造成政府决策的失效。企业的行为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反作用力, 政府的决策必须考虑到企业的行为。在此种情况下, 政府与企业之间就形成了市场经济下的新型“新型博弈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父子关系”、“司法部门与公民”还是“新型博弈关系”, 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企业在市场中, 不可能脱离政府而独立存在, 政府的行为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决策。

2.2 政府行为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分析

政府行为对于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最基本动力的影响来实现的。关于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动力研究主要有内源论和外源论:内源论认为, 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利益、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权益;外源论认为, 创新动力要素主要包括:技术推动、市场需求拉动、政府行为、市场竞争等。外部要素是企业实现原始创新的外部机遇和条件, 即外部因素需要通过诱导和唤起转化成内因, 才能实现其对于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动力效果。而在内源论的诸多因素中, 只有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权益等都是以企业利润为基础的。因此, 本文认为在企业原始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中, 企业的利益驱动是起到核心与枢纽作用的。那么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最根本的影响点就在于企业的利益[8]。

企业原始创新运作模式的总过程主要是从技术创新开发到市场开发, 即平台创新与产品创新。其模式的实施, 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的创新源获取阶段、实施阶段和成果市场化阶段[6]。

(1) 政府对企业原始创新源获取阶段的支持

原始创新源的获取是非常不容易的, 市场信息不灵和不畅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和带来 “原始创新”的低水平重复, 这种错误, 在企业原始创新活动中并不少见。不少研发人员信息意识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没有掌握足够和前沿的信息和运用获取先进信息的手段, 从而造成对于哪种能够赢得市场, 获得整个行业中的支配地位的信息把握不到位。如何获得企业原始技术创新的思路, 如何更快速、经济地发现企业原始技术创新源, 是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于此阶段, 政府会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项目规划、政府政策、建立学习机制和机构整合等政府行为来影响企业原始创新的创新源获得[7,8,9]。

①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现代通讯和数据库信息平台的建设、公共服务建议、中介服务组织。首先, 数据库信息平台的建设具体包括:科技基础数据中心、自然科技资源库、科技文献中心、科技网络环境等, 数据库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得企业对于创新源的搜索变得相对容易, 并且可以为企业提供原始创新相关信息的检索与查找, 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原始创新过程中易犯的“低水平重复”问题。其次, 公共服务建议主要是指对于刚刚从事原始创新的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使得企业在创新源的搜索上少走弯路, 节省搜索时间。第三, 中介服务机构, 政府促成相应中介机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介机构对于创新源的搜索具有专业性的特点, 这样可以缩短企业搜索周期。如果说, 企业一般创新是面向企业现实生存的话, 那么企业原始创新面向的就是未来的市场需求, 因此, 政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一定是面向未来的, 要具有先行与现实需求的特点。

②政府项目规划, 指的是政府直接参加原始创新型项目。可以说这种政府行为为企业提供了直接的创新源, 因为目标的确定性会缩短企业相应的创新源的搜索周期, 有时政府甚至会在进行项目规划时, 直接指定专门的创新源提供给企业。这样的行为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佳方式, 但是要注意, 这并不利于企业增强相关的创新能力, 政府不可能长期针对特定企业长期提供项目规划。

③政府政策主要包括:创新网络的建设、积极的人员流动政策。首先, 创新网络指产学研结合网络和企业网络的形成。创新源的搜索主要就是主导原始创新的企业针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进行创新源的搜寻, 相应网络的建立会很大程度上缩短搜索的艰难性, 提高搜索的效率。创新网络是通过加强领域内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活动, 非正式交流通常是面对面的交流, 这就为隐性知识的传递和扩散奠定了基础, 为创新源的搜索提高了针对性。第二, 人员的流动主要指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流动, 因为原始创新的产生需要多学科的交流, 同时人才的流动就代表着知识的流动, 由于企业具有多种知识的资源, 这就从知识资源的角度提高了原始创新源的搜索效率。

④建立学习机制, 学习机制的建立不但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与传播, 同时其还为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学习机制有利于不同领域的相互沟通, 加大原始创新源搜索的成功率。

⑤机构整合是指建立以企业为主的高校、科研机构的整合。机构整合体现了“企业科研化、科研企业化”的趋势, 机构整合是作为这种趋势的重要过渡环节。如果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以企业为核心,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对原始创新源搜索的不确性问题。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政府的行为对于企业原始创新产生了正反馈作用。政府行为的决策是从全局经济发展的角度, 会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原始创新, 为企业对于原始创新源的搜索工作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此时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形成较强的合作关系, 虽然企业原始创新的目标是最终的超额利润, 与政府的存在差异, 但是外在表现却表现出了一致性, 政府的行为成为了促进企业原始创新的催化剂。

(2) 政府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实施阶段的支持

原始创新的实施阶段主要指企业从创新源到完成原始技术创新的过程。一旦创新源的搜索完成, 竞争的焦点就会转到核心技术的设计上, 一般企业的原始型创新人才并不是很多, 这就为企业的原始创新制造了困难, 同时由于人才的短缺, 会大大提高原始创新的创新周期。由于原始创新本身就存在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 此时, 企业很可能由于周期过长等主、客观因素, 中途放弃原始创新。此阶段政府会通过:制定制度、政府服务、政府扶植、政府补助等方面为企业原始创新的实施阶段提供相应的动力与保障[7][9,10,11,12,13]。

①政府制度制定主要包括:

合理的产权制度和高效的激励制度等。第一, 产权保护制度是指, 保证公平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实施, 为市场运行提供一个公正、安全的制度环境, 并提供和保障产权运行的规范。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根本动力就是获得创新成功后的超额利润,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研究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二, 企业原始创新的特点是时间长、风险性高、成功率低, 在进行原始创新核心阶段时, 企业很容易收到市场短期利益的驱使以及对于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畏惧而放弃原始创新, 激励制度可以从侧面对于原始创新起到鼓励的作用, 虽然不能缩短原始创新的周期, 但是其可以起到保持企业拥有持续原始创新动力。

②政府服务主要包括:

人力资源投资、教育培训计划、企业咨询社、管理咨询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首先, 人力资源投资和教育培训计划都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而来的, 企业在原始创新的核心阶段往往处于人才短缺困境, 相关从事原始创新的专业人员相对缺乏, 这就使得原始创新的周期可能再次被延长。我们知道市场和原始创新本身都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原始创新周期的加长必然会导致“夜长梦多”, 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由于周期过长而放弃原始创新行为。其次, 企业咨询社和管理咨询业都是为了及时解决企业在原始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创新问题,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原始创新过程中一些通病而使得企业浪费更多的精力, 让企业更好的集中精力与原始创新的核心技术上。第三, 由于原始创新的成功率较低的特点, 企业从事原始创新的员工可能考虑到创新失败所可能带来的企业破产, 自己下岗等自身利益问题, 这就会使得从事原始创新的人员负担过重, 近而影响影响原始创新质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从业人员的负担, 让从业人员更加多的投入到原始创新当中去, 这样会提高原始创新质量, 降低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原始创新的失败率。

③政府扶植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体系和金融支持的建立。

第一, 企业在进行原始创新实施阶段时,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 部分企业可能由于资金的暂时短缺而放弃原始创新。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风险投资, 让企业拥有更加充实的资金用于原始创新, 保证原始创新的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第二, 企业进行原始创新时, 除了满足原始创新的资金需要, 还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市场等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在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核心的阶段时, 资金的持续投入非常重要, 金融支持可以保证企业在受到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等的冲击时, 可以保证对于原始创新的持续资金投入, 从而提高原始创新的质量。

④政府补助包括:

税收、政策补贴、研发补贴、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对克服企业的财务危机和采用新技术上是有效的, 如对于技术更新的补助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并最终提高企业的总产出。政府补贴的作用非常明显, 这些都是在经济利益上直接对企业进行的帮助。因为, 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获得企业的经济利益, 因此政府补助相当于直接加大了企业原始创新的经济利益, 这就会从根本上刺激企业保持原始创新行为。

原始创新的实施阶段应该是整个原始创新过程中最为漫长的一段。虽然企业通过原始创新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 可获得超额利润和相对竞争优势, 但是由于在进行原始创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的失败, 成功率很低, 所以企业很有可能在此时选择放弃创新。毫无疑问, 政府此时继续保持基础设施的投入外, 还会采用积极的政策支持手段, 来推进企业的原始创新, 政府的行为对于此阶段的原始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动力。

(3) 政府对企业原始创新的成果市场化阶段的支持

在这一阶段中, “原始创新源”通过原始创新的第二阶段的完成, 把“原始创新源”变成创新成果, 从而把创新成果商品化和市场化。因为原始创新具有很强大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 基础研究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未知, 尤其是原始性创新, 意味着要扩展已知领域进入未知领域。原始性创新的成果, 通常不能被精确地预见, 甚至从提出方案到取得结果的过程本身也是新方法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中具体研究方法、技术方案、研究目的也要修改, 甚至做根本性变动或完全抛弃[14]。因此, 企业也非常需要原始创新成功后的垄断利润, 以次超额利润作为企业实施原始创新而带来的风险的补偿, 此次垄断利润的获得情况会成为下次是否进行原始创新的重要依据。政府在此阶段会采用:制定相关法规、提供产品销售途径、舆论力量和政府购买等行为来影响企业原始创新的行为[8][9][15]。

①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成果的市场化应该是原始创新的最重要的阶段, 因为这一阶段决定着企业之前的努力的效果, 决定了企业的最终获利情况, 同时也是企业对于下一期原始创新的重要依据。政府为了鼓励和保护企业原始创新, 通常会通过专利的形式对于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行保护, 专利保护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使得企业形成了“垄断”优势。

实行原始创新的企业, 对产品的定价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制定产品的价格, 这正是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进行原始创新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企业的 “垄断”优势会对社会福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如图1所示。

其中, d表示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 MR表示边际收益曲线, MC表示边际成本曲线。企业在获得垄断利润的同时, 也带来了因垄断而产生的“损失”。MC和d的交点A为效率产量点, 均衡产量为OQE2, 因为在该点生产时, 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价格等于上升状态的边际成本。这时的总效用为ABC面积所示, 它由消费者剩余 (AFC) 和生产者剩余 (AFB) 构成。在垄断的情况下, 厂商选择是根据:MR=MC来确定的, 如图中E点既为生产平衡点, 产量为QE2。根据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会选择价格为PE2。这时垄断厂商的产量小于效率点的产量而价格高于效率点的价格。此时的总效率为CDEB代表的面积, 其与效率生产点效率相比的差为阴影部分 (AED) , AED所表示的面积即为“无谓垄断损失”。这部分损失完全是由于垄断行为所产生的, 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损失和社会整体效率的降低。政府作为理性的参与者, 必然会对企业进行管制, 因为政府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并使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政府会采用一定的手段来打破垄断的存在, 主要方法有:价格管制、征收定额税和征收定率税。其根本方法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是PE2下降, 尽量减少“无谓垄断损失”。

②提供产品销售的途径主要有:由政府来出经费组织展销会, 以及政府组织企业参加外地的展销会等手段。政府的这种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拓宽市场, 使得新产品尽快被市场所接受, 缩短企业资金回笼时间, 为企业下一轮原始创新奠定基础。产品市场接受度的加速, 可以坚定企业原始创新的信心, 这样实现企业原始创新的良性循环。

③政府的舆论力量主要包括:文件精神贯彻、企业责任、创新文化的形成。第一, 文件精神贯彻和企业责任的宣传, 主要指的是在思想层面上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行为, 使得企业形成自上而下的创新格局。第二, 创新文化的形成主要指政府通过现代广泛的媒体力量来引导企业的未来发展观以及从消费者方面激励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创新文化的形成仅仅从企业的层面上, 强调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但是本文认为创新文化应该渗透到市场的层面, 因为企业进行原始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只有在市场层面上建立起了稳定的创新文化,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原始创新。市场层面的创新文化主要是指, 消费者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无疑会加快的企业原始创新产品的流通速度, 这对于拥有该项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来说, 意味着更多的超额利润, 这将成为企业继续原始创新的不竭动力。

④此处的政府购买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财政经费对企业原始创新的成果进行购买。由于原始创新的不确定很强, 原始创新的成果很可能无法商品化, 或者商品化之后没有非常好的销售市场, 这都造成了企业原始创新资金的无法收回, 对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动机产生了消极的作用。政府购买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对商品化或未商品化的成果进行购买, 保证企业的原始创新积极性, 但是这里也要注意, 政府购买必须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不能所有的都买, 这样会影响企业原始创新的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引起企业原始创新动力直接原因是企业利益, 政府行为对于企业来说产生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但是由于政府在市场中的特殊角色, 其行为也可能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政府的行为对于企业产生了双重的作用, 只有合理分析, 科学决断, 掌握企业原始创新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 才能使政府行为合理化, 从而达到社会福利和企业创新动力的完美结合。

3 结论

本文首先对企业原始创新进行了分析, 并在将企业原始创新运作阶段划分为——“创新源获取、实施阶段、成果市场化阶段”, 在此基础上, 针对各阶段的不同特点, 从政府行为入手, 来分析政府行为对于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问题。从分析中可以得出, 在“创新源获取、实施阶段”政府行为对于企业的原始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为了创新动力的催化剂。然而在“成果市场化阶段”, 政府的行为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政府帮助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保护, 但是另一方面, 政府会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对企业采取“价格管制、征收定额税、征收定率税”等方法, 来打破企业对于市场的垄断, 这样就抑制了企业的原始创新的积极性,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双重性作用表露无疑。

原始创新能力 篇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核心。专利产出尤其是以发明为标志的原始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自主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在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得到了证实。然而在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宏观大背景下,如何制定和采取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来提高区域原始创新绩效及能力,是学术界和决策层所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大量研究表明,空间和地理邻近性是获取知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区域原始创新不仅依赖于当地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还与其他相邻或性质相近地区的原始创新活动关联互动。经济地理学者认为,一个地区的原始创新产出必然受到当地创新投入、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制度条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原始创新产出应具有在特定地区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这就是所谓的空间依赖(spatial dependence)或空间相关性。在我国,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如何?原始创新聚集的空间相关性如何?认清这些问题对创新政策制定者制定区域原始创新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于区域创新,国内外学者作过相关研究。Maskell & Malmberg(1999)认为,空间因素和地理邻近性强化了区域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有利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增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1]。Baptista & Swanm(1998)建立了企业创新地理集中和技术扩散速度的关系模型,对模型的经验表明,在企业技术吸收过程中,同一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学习效应,其技术扩散的强度要比区外更强[2]。刘凤朝等(2005)发现我国发明专利结构的优化呈现区域不平衡[3]。李志刚等(2006)以省际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研究了我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4]。吴玉鸣(2006)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常系数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对中国省域整体研发与创新进行了计量分析[5]。国外学者研究创新缺乏结合中国实际,国内学者多数从3种专利产出之和研究一般的区域创新,缺乏针对性,专门研究区域原始创新及空间相关性的很少。由于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品,发明专利授权统计数据反映了一个时期人们从事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能综合反映原始创新能力的大小。为此,本文收集1998~2007年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我国省际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其不均衡性和空间聚集特征,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空间相关性。

1 省际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

1.1 原始创新产出的可视化描述及总的概况

下面分析1998年和2007年中国省际区域中以发明专利授权表示原始创新的空间分布概况。

图1和图2分别地提供了1998年和2007年以发明专利为基础的中国省际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描述。一个特别醒目的特征是,1998年大部份的原始创新活动发生在环渤海湾的辽宁、北京、山东以及内地的湖北、湖南、沿海的广东、西部的四川等区域;而2007年大部份的原始创新活动发生在中国的环渤海湾区域的辽宁、北京、天津、山东和沿海长三角区域的江苏、上海、浙江,及珠三角区域的广东。图中的颜色反映了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而对两个图进行比较,不同区域的颜色深浅变化说明了考察期10年间原始创新活动强弱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计算。

表1提供了中国省际区域原始创新产出10年总的概况。由表1可以看出1998~2007年的10年间,原始创新产出的地理分布高度地集中在少数环渤海湾、东南部沿海省际区域。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地区、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3个创新圈。原始创新产出的前10名的省份就已经占到了全国发明专利总数的69.20%。此外,创新产出前6名的省际区域创造的发明专利占发明专利总数的53.68%,而其他省份,特别是后10名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原始创新产出只占到6.18%。这显示创新产出强烈集中在沿海等少数省际区域之中,创新活动呈现强弱的极化现象,中西部地区部分地区的原始创新有不同程度增强。

1.2 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集中度

对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集中度的测量可以证实原始创新产出集聚的初始判断。为了测量原始创新产出地理集中度,本文遵循Krugman的方法计算省际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地理集中的区位Gini系数。Gini系数被定义如下:

G=12Ν2X¯i=1Νj=1Ν|Xi-Xj|(1)

其中N是区域的总数量,X是变量的平均值。当所有的省际区域变量相等时,区位Gini系数最小,且G=0;当除去一个省际区域的变量以外其余区域变量均为0时,区位Gini系数最大,且G=1。Gini系数越接近于I,变量就越地理集中。本文计算了1998~2007年间的发明专利的区位Gini系数。图3提供1998~2007年的10年间原始创新活动的区位Gini系数。图3表明了每一年的原始创新活动有非常高的空间集中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考察期的10年内创新产出的空间集中度基本上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从1998年的G=0.449到2007年的G=0.596)。这表明过去的10年中省际区域的原始创新产出没有空间收敛的态势。空间集中度的差异意味着报酬递增有空间限制,地理的局域知识溢出对原始创新活动更重要。

2 原始创新聚集的空间相关性:Moran I指数的计量结果

2.1 基于Moran I指数的原始创新产出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

前面的计量结果反映出我国原始创新产出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明显的地理聚集特征。为了检验我国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聚集是随机发生的,还是存在特定的分布规律,就要对发明专利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下面使用空间统计学中最常用的指标,即Moran I指数来检验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

检验区域发明专利创新的空间相关性存在与否,空间统计学较常使用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I,定义如下:

Moran´Ι=i=1nj=1nWij(Yi-Y¯)(Yj-Y¯)S2i=1nj=1nWij(2)

其中,S2=1ni=1n(Yi-Y¯),Y¯=1ni=1nYi,Yi表示第i地区的观测值(在本文为发明专利授权数),n为区域总数(本文为31),Wij为二进制的邻接空间权值矩阵,表示其中的任一元素,采用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其目的是定义空间对象的相互邻接关系。一般邻接标准的Wij为:

Wij={1ij0ij

式中,i=1,2,…,n;j=1,2,…,m;m=n或m≠n。

Moran′I可看作各地区观测值的乘积和,其取值范围为-1≤Moran′I≤1。若各地区间创新行为为空间正相关,Moran′I的数值应当较大。负相关则较小。零空间自相关性出现在当属性值的分布与区位数据的分布相互独立时。

表2给出1998~2007年的10年间原始创新的空间相关性的结果。对省际区域发明专利的Moran I指数分析(每一年P<0.001),提供了1998~2007年各年间正的空间相关的证据。说明创新活动的地域分化现象并不是随机产生的,是由正向空间相关造成的,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聚集在全局上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特征。各省的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受到周边省份的影响,创新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在地理临近的省份发挥了作用。这一结果否定了创新产出空间随机分布的传统假设。因此,原始创新的空间分布在整个考察期内是自然集群的。具有相对高原始创新的省际区域倾向于接近其他具有高原始创新的省际区域,反之亦然。这意味着省际区域的原始创新是空间相关的,空间依赖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古典统计分析中所有地理单元相互独立的传统基本假设。

注:采用了K-Nearest Neighbor空间权值矩阵,k=4

2.2 基于Moran散点图的局域空间相关模式分析

为进一步识别各省际区域属于原始创新产出的高水平区域还是低水平区域,就要进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Moran散点图法是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空间联系局域指标是衡量观测单元属性和其周边单元的相近(正相关)或差异(负相关)程度的指标。

Moran散点图以(x,Wx)为坐标点,对x和空间滞后因子Wx数据的线性联系进行了可视化的二维图示。因为是经过行标准化的,所以表示了对邻近省际区域观测值的加权平均。Moran散点图把整个空间联系分解为4个象限,分别对应于省际区域与其邻近区域之间的4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模式:HH:高高的相关,与第一象限对应,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所包围的空间相关模式;LH:低高的相关,与第二象限对应,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所包围的空间相关模式;LL:低低的相关,与第三象限对应,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所包围的空间相关模式;HL:高低的相关,与第四象限对应,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所包围的空间相关模式。象限Ⅰ和象限Ⅲ表示正的空间相关,揭示区域的集聚和相似性;象限Ⅱ和象限Ⅳ则表示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区域具有异质性。因此,Moran散点图识别了区域单元所属局部空间的聚集类型。

图4和图5展示了1998年和2007年的Moran散点图。在1998年,所有省际区域的58.1% 显示出正的空间相关性(即,41.9%位于第一象限中(HH:高的创新强度——高的空间滞后)和16.1%在Ⅲ象限中(LL:低的创新强度——低的空间滞后)),在2007年,所有省际区域的51.6%显示出正的空间相关性(即,35.5%在Ⅰ象限中(HH)和16.1%在Ⅲ象限中(LL))。

此外,Moran散点图能帮助识别空间的不稳定性和非典型区域,即区域有悖于正的空间相关性的普遍模式。在1998年,13个省际区域(41.9%)显示负的空间相关性;8个省际区域在象限Ⅱ中(LH:低的创新强度——高的空间滞后),5个省际区域在象限Ⅳ(HL:高的创新强度——低的空间滞后)。在2007年,有15个非典型省际区域(48.4%):9个省际区域在象限Ⅱ中(LH),6个省际区域在象限Ⅳ中(HL)。表3给出了31个省际区域的空间相关模式。

从表3可看出,1998年和2007年,东部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中部的黑龙江、河南处在原始创新能力高—高的聚集区,它们本身原始创新产出水平高,而且邻近省区原始创新的加权平均也较高;东部的福建、海南,中部的安徽、江西和西部的宁夏处在低——高聚集区,它们自身原始创新产出能力不足,与周边的高产出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却有受到原始创新能力强的省区辐射带动的潜力;东部的广东,中部的湖南,西部的四川、云南、陕西位于高——低分布区,它们发明专利数高,但周边环境原始创新能力并不高;西部的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处在原始创新产出低——低的聚集区,它们自身的原始创新能力较低,同时周边省份的原始创新能力也很低。总体看,如果将东部地区比喻为我国的原始创新产出高地,那么西部大部分地区处在原始创新“洼地”,形势不容乐观。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成为全国领先的区域,而广大西部地区除了陕西、四川、云南外,则在整体上处于落后位置,且东西部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中部地区因与东部地区邻近,受到空间相关性的正向影响,有望首先获得东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

3 结 语

本文研究了1998~2007年之间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空间计量统计分析表明,省际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集聚与相邻省际区域的原始创新产出的集聚是空间相关的。这个结果提供了对省际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维度的新认识。空间数据探索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原始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在少数东部沿海省际区域。大部份的创新活动发生在环渤海湾、东南部沿海省际区域,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南部沿海区域。(2)在考察期的10年中,原始创新在领先的省际区域之中有相对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新高技术中心的省际区域创新潜力的提高(如,天津、浙江等区域)。相比来看,在属于传统占优势的内地区域集群中的湖北、湖南和西部的四川等省际区域向下变动。(3)1998~2007年间的创新活动区位Gini系数表明每一年创新活动显示出非常高的空间集中度。除此之外,在考察期的10年内原始创新活动的空间集中度有波动式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在考察期内省际区域的原始创新有极化的态势。(4)对省际区域的发明专利的Moran I统计分析,提供了1998~2007年间正的空间相关的证据。相对高的原始创新的省际区域倾向于接近其他的有高的原始创新的省际区域,反之亦然。这意味着省际区域的原始创新有空间相互关系。空间独立的假设在区域原始创新的研究过程中是无效的。(5)对于1998~2007年间的发明专利水平,传统占优势的高技术集群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等省际区域,表现出高原始创新的区域被与之相邻的高原始创新的区域所围绕的特点。另一方面,高技术集群,如广东、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际区域,表现出高原始创新区域被较低原始创新的邻近区域所包围的特点。而大部分西部区域则表现出低原始创新被低原始创新的邻近区域所包围的特点,整体上处于落后的位置。

本文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创新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区域原始创新政策时,不能仅仅考虑自身要素条件,还要充分分析和利用创新聚集、区位优势、知识溢出、空间依赖等地理条件,加强区域交流,扩大创新辐射范围和强度,实现区域双赢,并最终实现区域原始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增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可以选派科技人员到创新领先区域学习或者把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落户到科技领先区域,并建立研发基地,实现本区域原始创新产出的跨越式增长[6]。

参考文献

[1].Maskell P.,Malmberg A.,.Localised Learning andIndustrial Competivenes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167~185

[2].Baptista R.,&Swanm G.M.P.,Do Firms in ClustersInnovate More?[J].Research Policy,1998,(27):525~540

[3].刘凤朝,潘雄锋.我国八大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及其变动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96~100

[4].李志纲,等.我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64~71

[5].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74~85,130

原始创新能力 篇10

近年来, 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等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 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不断提升原始技术创新能力, 已经在国际企业格局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 我国大部分企业以独立知识产权为代表的原始创新能力还十分低下, 核心技术方面掌握不够, 仍然处于受制于国外企业的状态。以我国高技术产业—IT产业和我国传统产业—中医药产业为例:一方面,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IT产业大国, 但由于CPU等关键技术为跨国公司所垄断, 国内企业不得不面对产品采购成本高而附加值低的局面;另一方面,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但由于技术瓶颈的制约, 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所占份额仅为3%~5%, 2000年, 我国进口“洋中药”价值已超出同期我国中成药的出口额。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 这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政府文件中纷纷强调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文献回顾

美国伦斯勒工业学院的学者劳尔斯·彼德 (Lois S Peters) 认为原始创新是一种根本性创新, 是指采用新技术, 这意味着有一些新东西, 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是二者的结合;K Mielsen、B Johnson 在《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Change 》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8) 一书中探究了原始创新能力在创新体系中的应用;L Nelson (2002) 在美国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研究中, 探究了原始创新能力在创新体系中的应用和基础研究中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并且阐明了原始创新需要创新思维、科学积累、探究者个人的学术积累以及科学的宽容精神;OCED (2003) 在《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中阐述了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的外生力量来源于创新机制及评价体系的合理化[1,2,3]。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雅各布·戈登堡 (Jacob Goldenberg) 在《Templates of Original Innovation: Projecting Original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from Intrinsic Information》一文中提出了原始创新的概念, 并对原始创新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戴维·马祖尔斯基 (David Mazursky) 、Sorin Solomon (1999) 对原始创新的模板进行了研究, 并指出从内部信息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然而现有的研究范式普遍认为原始创新是由外部条件所造成的, 系统的内部只不过是一种创新结果的反应。Jacob Goldenberg等人认为产品边界的变动会使得系统复杂度升高, 从而增加原始创新的风险[4,5]。对于减少系统复杂度的方法可以采用“对于世界来说是新的, 但对于企业来说却并非如此”[6]的创新方式。在Jacob Goldenberg的研究过程中, 综合运用二分法和麦克尼马尔检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创新中的替换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没有原始创新思想的人一般不会产生替换思想。从创新的阶段来看, 在一个没有形成公认的潜在需求阶段更容易产生原始创新[7]。国际上关于原始创新的文献并不多见, 从已有文献分析来看, 主要强调原始创新的“独特性”和“价值性”;国内的原始创新文献则更加关注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方面。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 从核心技术的角度来研究原始创新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基于PROTEE的原始创新管理工具研究

一方面, 由于原始创新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 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风险较小的投资项目, 可见企业的“短视”行为会主导企业无视原始创新的存在;另一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由于主流技术的沉淀成本 (已投资金的数量、技术人员的技巧) , 也使得企业家不会选择原始创新[8]。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 PROTEE是针对类似于原始创新这种根本性创新项目的有效管理工具。企业原始创新通常发生在运输业、电力、信息技术、医药等4个行业, 其可以创造企业产品的全新特性, 从指标上来说在性能上提高了5倍以上、缩减了30%或者更多的成本[9], 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进步。

2.1 PROTEE简介

对于一些产出不确定、不清晰的创新项目来说, 使用传统的管理工具是很难对其进行风险和成功率的估测, PROTEE可以对这种类型的创新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PROTEE是在欧盟第四项目的框架方案中产生, 该工程是在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布鲁内尔大学、社会学创新中心以及一些活跃在货运系统开发领域的工业伙伴之间的合作, 通过斯科普内、SOCROBUST方法得以进一步的凝练[10,11]。PROTEE的特点在于, 其并不是对成本、灵活性、社会接受程度、合理性、一致性等进行评估, 而是通过对他们实现的学习质量进行检测。从理论上来说, PROTEE基于一种建立在“如果可以解决来自外部的风险和不利因素, 那么创新将会进行的更好”的假设之上的, 其可以用来检验任何类型的创新。目前主要用于自动化货柜码头、货运处理系统、执行运输和货运中心等。与之相对应, SNM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其主要应用于个人移动技术, 电动车、汽车共享系统, 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等领域。我们从学科基础、政策目标、成功标准、实验方法、创新过程的主要机制和相关工具等来对SNM与PROTEE 2种工具进行对比分析[12], 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基于PROTEE的原始创新研究

PROTEE是一种即时管理工具, 用于评估正在进行的原始技术创新工程的质量, 其实质是通过创新者与评估者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 这种互动形成了技术与社会的有效结合。PROTEE是以从事原始创新者和项目评估者之间协议作为起点的, 评估者设计一份列表, 其中包含有一系列原始创新者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STS案例的学习[12,13], PROTEE给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制订了认识现实、制定战略、有意规避、客观评价等4个基本要素。

2.2.1 认识现实

现阶段, 我国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还十分低下, 其从事的原始创新项目, 通常处于“闭门造车”阶段, 对于市场以及市场形势的变化往往没有深刻的认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我国企业原始创新的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 引进技术落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循环之中。具备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外企业, 为了保证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绝对优势, 纷纷对技术采用控制策略。于是, 我国虽然耗费重金引进装备、生产线, 但是却没有真正获得具有“造血”功能的核心技术。我国企业具备的只有产品生产能力, 而不具备技术研发能力, 于是落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循环之中。

其次, 企业不具备原始创新的意识、动力与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10月发布的我国40个城市的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报告, 调查表明, 内部筹资是企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 而企业的研发经费主要用于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完善, 仅有1/3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基础研究。87%的企业计划未来3年在创新方面“增加人才投入”, 73%的企业计划“增加设备投入”, 另分别有15%和12%的企业计划“增加专利购买”和“加大并购力度”。这说明, 现阶段我国企业对原始创新的投入远远不够, 在原始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和现实原始创新能力都和发达国家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 客观环境变化大, 企业技术依赖度高。一方面, 国家宏观管理由计划体制逐步转向市场体制, 目标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基础性作用。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 我国企业对外技术依赖度达50%, 发明专利仅占世界总数的2.4%, 占固定资产投资40%的设备投资部分, 其60%以上从国外进口, 其中重大装备、关键设备和基础软件依赖进口情况严重。

原始创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要在研发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进行不断调整。PROTEE就是要使创新者意识到, 从虚拟到现实的过程需要面对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原始创新路径的变化。通过PROTEE, 原始创新的研究人员对于原始创新项目有一种客观的认识。

2.2.2 制定战略

原始创新者一般情况下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 而这种战略规划的缺失会增加原始创新的不确定性。原始创新者不可能考虑到创新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全部阻力因素, 这些阻力主要包括人和其他实体可能给创新实施带来的风险。一方面, 原始性创新所要求的高投资, 并不是一次性的投资, 而是一个连续的、持续递增的投资过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必须实施有效的战略规划, 以保证资金的持续性。另一方面, 企业的原始创新存在较强的时效性, 项目开发、生产以及进入市场的时间过晚, 便可能导致产品滞销, 而原始创新项目又需要一定的周期。当存在原始技术创新阻碍时, 原始技术创新的周期便会延长, 周期越长, 外部环境变化也就越大, 从而增加不确定性, 加剧原始技术创新的风险。因此, 我们需要PROTEE来对原始创新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 从而降低原始创新的不确定性, 使得原始创新的成功几率得以提高。

2.2.3 有意规避

这里主要是指:在确定想要进行原始创新时, 原始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 通常会避免考虑那些不利于创新进行的环境因素, 从而达到开展企业原始创新项目的目的。然而, 原始创新最终是必须面对市场的, 因此这种做法会增加原始创新成果的转化难度。PROTEE将采用批判式的方式来面对项目的整个开展过程, 使得原始创新者时刻意识到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2.2.4 客观评判

在原始创新项目的进行过程中, 由于创新本身或环境等因素, 有时需要终止原始创新项目。虽然结果表现为原始创新项目的终止, 但是原因通常是模糊不清的, 这对于总结和归纳经验是很不利的, 对于下一次的原始创新帮助也就不大。同时, 由于停止项目缺乏相应的客观依据, 因此可能会出现误判。通过PROTEE, 可以有效地将由于风险大而停止的原始创新和预测到创新价值不大而停止的原始创新区别开来, 这将大大降低原始创新项目的误判, 增加原始创新的经验积累。

评估者需要确保原始创新者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认清以上问题, 以此来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对于以上每一种类型的要素都有一个明确的指标与之对应, 并根据以上4个方面来设计PROTEE问卷, 以此来引出创新者对工程风险描述, 该过程一般需要进行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通过进行前后问卷的对比, 对项目的学习曲线进行评估[12]。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 PROTEE与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 从一开始就考虑项目可能面临的不利因素。PROTEE建立了一套使得创新者和评估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估的系统。该方法认为在项目的开始阶段, 创新者和评估者对于创新是无法辨认的, 因此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包括客户、风险、成本、社会接受程度的学习。这意味着多重学习可以从任何项目中区分出来, 他们与创新过程中的不同变量相关。以往的研究工具把重复性认为是一种鲁棒性的表现, 而PROTEE则认为这是一种不利于原始创新进行的危险信号, 因为这意味着原始创新并没有进一步发展。PROTEE认为学习的不断扩张是创新成功的表现, 因此一个不能持续学习的项目是失败的。随着项目的进行, 项目的风险不断缩小, 此时PROTEE对学习曲线的推进作用也在不断减小, 可以学习的东西不断减少, 因此PROTEE就可以逐渐停止了。从ECT (Europe Combined Terminals) 的实例研究表明[12], 对于不利因素应该给予多大的关注还不是很明确, PROTEE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无法准确地决定一个项目是应该继续进行还是应该停止。

3结论

常见的管理工具除PROTEE之外, 还包括SNM、MxiSystems、用户参与法[9,14]等方法。本文仅对SNM与PROTEE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关于这些方法的具体研究过程笔者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上一篇:高效生物课堂的建构下一篇:诗歌教学的意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