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彩陶

2024-08-25

原始彩陶(共5篇)

原始彩陶 篇1

彩陶历史悠久, 造型与装饰非常丰富, 彩陶渗透者创造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原始彩陶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以及内涵精神影响着造型艺术, 同时对于后来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原始彩陶纹样的起源以及演变

原始彩陶是史前文明中, 最为系统, 最完整的物质文化创造, 陶器在制造初期, 原始居民用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方式来制陶, 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 陶器上的印记无法消除, 形成了一层既能坚固陶器, 又能美化陶器的印痕, 也正是因为这样, 留在陶器上的印痕纹样, 成为了最初的审美对象。后来,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彩色陶器的出现, 人民的审美意识得以深化, 开始有意识的运用到制造物上。原始居民在生存需求的驱使下, 不断的猎杀动物, 但是, 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 原始居民们饱受艰辛, 内心开始渴望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也就是巫术, 是原始居民自然崇拜的一种体现。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 人们将动物的形象绘制于彩陶之上, 原始彩陶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主要有:牛、马、鹿、鱼、蛙、鸟。优美的动物纹样让原始居民憧憬到了美好的未来。原始农业的出现, 使原始居民与植物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根据功用程度, 居民们先将种子的图形绘制到了彩陶之上, 后期出现了花卉等更多丰富的图案。母系社会时期, 陶器上出现了蛙纹的纹样, 蛙纹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动物纹样, 当时的原始居民对于生殖感到神秘, 因为女性不仅在生产劳动还是繁育后代方面都是功臣, 所以, 在彩陶上绘制蛙纹, 肚腹圆而大, 与孕妇的肚子相似, 蛙被寓意为当时女性的生育器官。在抽象的纹饰中, 鱼纹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形象。后期随着男性地位的提高, 蛙纹也开始有了变化, 半山时期的蛙纹, 四肢发达, 没有明显的腹部, 头部被象形成了圆形, 具有蛙与男性的特征, 被人性化的蛙纹, 也就是“神人纹”。后期还出现了“葫芦纹”、“蛇纹”等诸多丰富多样的图案纹样。总的来说, 原始彩陶纹样从简单到复杂, 从抽象到具象, 由质朴到精致的历程, 跟随着原始居民的生活慢慢的走向了和谐的美好生活。

二、原始彩陶纹样的构成形式规律

原始彩陶纹样的构成形式与现代装饰艺术从结构上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 现代装饰艺术中的构成形式法则, 很多早古代就已经出现, 而且,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仅仅是在题材与风格上有所不同, 形式美法则和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从诸多图形样式中归纳, 我们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

郁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 《岁寒三友》,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

1. 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

原始彩陶装饰纹样, 点、线、面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 但是看似简单的点、线、面却并不简单, 而是经过长期的积淀慢慢形成的。彩陶装饰纹样的变化承载者原始居民生产劳动、生活经历的历史, 也是原始居民对事物的审美认识的变化过程。点、线、面的构成形式, 其形式结构与构成原来相吻合, 且利用抽象的形象表现出生机, 具有美感的同时, 又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2. 重复与均衡

重复也就是相同, 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形状的相同, 另外, 色彩、大小、肌理、排列方向等方面相同。原始居民受到自然物象的影响, 例如, 树叶的排列, 鱼鳞的排列、飞鸟羽毛的排列等等, 先人们将这些排列规律运用到了彩陶纹样上, 给人一种质朴的美感, 排列循环有一种生生不息地含义。均衡包含着对称与非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的结构有很多的形式, 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三面或四面对称等, 以中心线或中心点为轴呈均匀的放射状等同分布等形式, 这在原始彩陶装饰纹样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形式, 形成有序并且节奏性强的一种形式;非对称均衡结构, 是彩陶纹样中的一般构成样式, 主要是看制造者的感觉, 这种均衡样式相对来说, 更赋予变化和自由。

3. 对比

对比是彩陶装饰艺术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装饰形式, 通过视觉形式上的对比变化, 使各种形式的点、线、面以及肌理等的多种造型元素之间的组合, 形成丰富生动的图形样式和艺术风格。主要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三种对比形式。

4. 节奏与韵律

这里的节奏指的是视觉上的感受, 节奏是基于重复的基础上的, 其中包含着明显的重复要素, 或完全一致, 或只有稍微的不同。彩陶的装饰纹样, 也根据彩陶的形状来进行装饰, 通过交叉, 或者连缀, 或者点、线的重复, 奠定节奏基调, 在节奏中产生变化, 给人以活泼、轻松、生动的韵律感。

5. 反转

反转是一种相互衬托的关系, 互相为对方作为图形或者背景, 在色块或者形态之间形成另外一种不同的色块或形态。反转形式的彩陶纹样主要在庙底沟型的植物花纹等图案构成中比较常见, 以黑白效果为主, 相辅相成的一种衬托关系。

原始彩陶装饰纹样是原始居民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 彩陶之上的每个点、线都充满了原始居民对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是原始社会的历史记录。彩陶装饰纹样和造型的完美结合, 对于后来的美学标准和文学法则,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要:陶器的出现是新时期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中,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 陶器也代表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改善人民的生活的同时,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器的纹饰更是人们劳动智慧的结晶, 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对于美的发现和认知。本文将通过对于原始彩陶纹样的产生发展过程, 构成形式规律等方面, 来简单的阐述原始彩陶纹样的节奏与韵律之美。

关键词:原始彩陶,纹样,构成形式,规律,节奏,韵律

参考文献

[1]吴嘉祺.原始的“现代感——中国原始彩陶装饰纹样构成形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0401

[2]傅军.论原始彩陶纹样艺术的缘起与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29卷第5期.

浅议原始彩陶装饰方面的研究 篇2

关键词:原始彩陶 图案 装饰

“人人都是艺术家”,德国艺术家非约瑟夫?波伊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离我们既远又很近。琴棋书画是艺术,品茶是艺术,其实生活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生活素材的再创造。原始彩陶艺术融合了原始人类的生活,在彩陶的绘画装饰图案中不仅再现了原始时期人们的生活,而且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类的审美体现与情感表达方式。

一、艺术源于生活在原始彩陶绘画中的体现

在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开始原始的思考。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有了原始的记忆与想象后,便产生了描述生活的冲动。在目前我们所发现的原始遗址中可以看到,早在原始时期我们的先民便已经有了对艺术的感知,不论是实用陶器还是装饰品都散发着原始艺术古朴拙稚的美感,表明史前人类在极为艰辛的条件下,如何竭力美化生活,争取获得一些精神方面的享受。

史前的彩陶文化是人们集生活与精神世界的产物,虽然受到生产条件和工艺技能的制约,但人们尽量使彩陶图案构图均衡对称,色调明快,反映出当时人们期望生活安宁幸福的心态,生活安宁幸福的前提在于衣食的丰盛。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原始先民为了祈求食物获得丰产,便求助于原始巫术,于是他们朦胧的美感加上对大自然的朦胧认识——万物有灵的观念交织在一起,给原始彩陶艺术插上了神秘色彩的原始巫术的翅膀。

在原始彩陶的绘画装饰中,与原始宗教——巫术有关的装饰纹样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多有发现,主要有神秘人面图案、鱼形图案等。还有一些描绘天象的图像,应与原始农业的发展有关,反映出史前居民对天文学的朦胧认识。有时采取写实的手法,将光芒四射的太阳与一弯清澈的新月摹写在彩陶图案中,更多的是采取藉物象征的手法,用鸟和蛙的形象代表太阳和月亮,再后来鸟和蛙分别演变成三足乌鸦和蟾蜍。除了以上这些动物纹,彩陶上还绘有牛、马、鹿、鱼等,动物纹最直观的审美感受是“羊大为美”,火的出现让他们尝到了美味,彩陶的出现让他们用到了美器,而优美的动物纹样也让他们憧憬到了美好的未来。

原始社会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种的繁衍是神秘而又紧迫的事情。先民们对鱼和蛙的描摹中,体现着他们对生殖的崇拜。“蛙纹”一开始只是具象模拟,简单质朴,经过抽象,最后演变成“神人纹”。“神人纹”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说明人不仅直观了自身还超越了自身。

一般来说,狩猎民族以动物为装饰而不以植物为装饰,这是由社会生活所决定的。植物(包括花朵)刚开始不仅不是美的,而且可能还是恐怖的,因为这些植物之中可能隐藏着凶狠的动物。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人类开辟了重要的生活资料来源。因此,人们的生活与植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装饰纹样也出现了植物纹。所以原始彩陶的绘画装饰纹样也是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变化的。

由于史前时期人们只是席地起居,还没有任何高足家具,所有的日用器皿都是放在地上使用,因此上面的装饰花纹带都被安排在席地而坐的人目光可及的部位。明显可以看出原始时期人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艺术的审美意识。

不管是与巫术有关祈求丰盛食物的图案还是描绘天象、描绘植物的图案等等,都脱离不了人们当时的生活,所以艺术源于生活是人们探索了上万年的艺术历程中亘古不变的真理。总体看来,原始彩陶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由质朴趋向精致的漫长历史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彩陶纹饰随原始社会形态的转变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从社会和谐走向了艺术和谐。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经典性论述:“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从何而来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生活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人类的艺术史证明,艺术绝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养分与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和灵感来源。

二、艺术高于生活在原始彩陶绘画中的体现

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美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审美者心目中的先进事物。艺术素材来自于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艺术家的筛选、再创造。

原始彩陶上的绘画装饰图案是原始人类在日常生活片段的描绘或者是对原始宗教的信仰,虽然前期是对事物的客观写实描绘,但是后期人们将图案进行夸张、组合再创造,最后的装饰图案中有人们当时的情感表达、审美体现。例如原始彩陶最初的鸟纹和蛙纹是根据动物的真实外观进行写实描绘,但后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领悟和对鸟纹和蛙纹进行了再创造,将彩陶上的鸟纹常常表现为回旋变化的圆涡,它的高冠、圆睛、长喙和飘飞的毛羽,都随着整个圆涡激速不停地回旋飞舞,灵动、活泼,动感强烈。硕腹的蛙也趋于图案化,变成浑圆旋转的图案的中心,前肢向上屈伸,后肢向下屈伸。再后来上下屈伸的四肢竟呈现出人类的姿态,身躯消瘦而头颅增大,近似人形,增强了神秘色彩。原始社会前期彩陶上的图案都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类、鱼、鸟、蛙等的形状为素材进行写实描绘,后来原始人类便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创造使图案神秘化与抽象化。

原始彩陶的绘画装饰纹样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是原始人类思维的探索与发展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具象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抽象则体现了艺术高于生活。在原始彩陶中当时人们不管是以何种形式或者何种图案来体现生活事物的,即使是在进行彩陶绘制的初期描摹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也体现了艺术高于生活,因为原始人们在进行彩陶绘制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再创造,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情感。

三、艺术源自生活又回馈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客观反映,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又得益于艺术反馈而进步、文明。在生活中得来灵感创造做出的艺术品,同样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和需要细心爱护的东西一样,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生活环境,也仿佛带着生命,它时时刻刻与我们发生着联系,最终吸纳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将生活当作艺术品来经营,让自己与周围充满生气,那么艺术灵感在生活中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获得。艺术是人类的情感需求,通过艺术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传达出内心深处的个人情怀,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无论是植物、动物、陶器,还是人类本身,都是从泥土中来,与世界相融,最终又回到泥土中去。艺术诞生于自然生活,又是自然生活的升华,最后反馈于自然生活,回归于自然生活。

原始时期人类之所以创造了陶器,是因为当时生活的需要,虽说陶器的发现是偶然的,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陶器的出现为原始人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彩陶的出现也是原始人类的精神需求,它使陶器在实用的基础上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彩陶艺术给原始时期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趣味性,使单调的原始生活充满了丰富的生活乐趣,也创造了珍贵的彩陶文化。

参考文献:

[ 1 ]高原.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M ] .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1

[2]杨泓,李力.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M].三联书店,2008.1

[3]倪建林.装饰之源——原始装饰艺术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6

浅论原始社会彩陶纹饰之美 篇3

一、记录与承载之美

梁志伟先生在《古陶赏玩解密》中提到一个概念:“陶以载道。” (1) 我觉得很有道理, “陶以载道”的构思来源于古语“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出自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 徒饰也, 况虚车乎。”意思是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 弘扬精神的。而殊不知在数千年前陶器之中, 早已承载着北宋大夫们所说的“道”文化了。而我们可想之, 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彩陶纹饰对于事物的记录、对于道理的承载, 对于我们现在研究原古先民们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是多么珍贵的历史资料。

对生活的观察往往是人们记录的一个方面, 植物、动物、人物, 都是记录的主体, 如仰韶文化中最多见的鱼纹和鸟纹, 是对于动物的记录。植物纹较之动物纹更易于描绘, 在彩陶的纹饰中也较为普遍, 考古发掘证明, 新石器时代很多地区生产以农业为主, 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和农业劳动中, 熟悉许多植物, 他们对于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会具有特别敏锐的观察能力, 因此, 在彩陶上绘植物的样貌, 是对于农业发展的一种记录, 也是对于人们热爱劳动的一种表现。而最为知名的舞蹈彩盆图, 五人一组, 手拉手成列, 更是对于当时人物的生活状态的记录, 为研究我国原始装饰艺术和舞蹈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例证。

二、有节奏的线条之美

彩陶纹饰中最令人为之赞叹的恐怕就是那或悠扬、或高亢、或低沉、或冷静的线条了, 在没有任何工具辅助的原古时代, 原始先民们可以将线条勾制的如此起伏婉转, 实在令人感叹不已。

从习性来说, 由于原始先民们的生活习性所致, 往往彩陶的图案都是置于器皿的上半部, 俯视而看, 线的流畅, 更是令人瞠目。人们在那个时候已经懂得了怎么样均称优美地去运用线条。

三、总结

业余文体团队的崛起, 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活跃了基层文化、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业余文体团队在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迅速成长, 为了保障业余文体团队的顺利发展, 本文提出了通过整合业余文体团队人才资源, 加强专业化辅导、增加对业余文体团队的经费鼓励和扶持、完善业余团队的组织, 加强内部管理等线条的千变万化, 体现着人的心理变化, 由线条组成的纹饰图案更是人的心理图式的体现, 婉转曲折、均衡对称, 将节奏和韵律显现无疑。以马家窑文化为例, 彩陶纹饰的装饰, 在马家窑文化时期最为鼎盛, 线条的娴熟、图案的构成运用达到令人惊异的地步。螺旋线纹是马家窑时期彩陶纹样中最为出色的, 马家窑彩陶所表现的线, 或水平并行, 或弧线并行, 线条流畅, 间隔相等, 尤如现今之用仪器所描绘, 可想之, 没有高度熟练的技巧和细腻朴实的情感, 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具象与抽象之美

对于彩陶的纹饰发展的具象抽象问题, 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其实, 从表现形态来说, 抽象与具象在原始时代是共存的, 原始时期原古先民想把外界事物画出来, 以此来掌握它们, 控制它们。但是, 水平的低下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抽象、简化来实现对对象的掌握, 也可以说是发由内心自我性的描绘。但从心理倾向说, 原始人对于具象的要求可能大于抽象, 他们肯定更想具象形象的将事物描绘出来, 但是从实际的结果看, 抽象的方法比具象更便于掌握。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 原古时期彩陶的纹样多数是以抽象为主的。

我认为, 这些观点都还没有得到准确验证, 也都只是猜测, 不要将思维局限于两个极端, 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也许原始先民们认为他们的抽象描摹已经显得很具象化了, 可以想象, 原始先民极有可能是很愿意去描绘贴切自然的, 但是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导致他们最后只能达到我们所谓的抽象的效果, 但是, 抽象中亦有具象存在。具象与抽象都是无定形的, 都是源于自然。如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鱼纹, 很难说是完全具象或者完全抽象, 它有鱼的最基本的轮廓, 可以让我们认出它是鱼, 但是它又由非常几何化、抽象的形状组成身躯, 所以, 也许只能说在原古时期彩陶纹样的发展是在仿生中具象、抽象化。

参考文献

[1]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5]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原始彩陶 篇4

关键词:原始彩陶 现代陶艺 原始情感 纹饰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它丰富多样、巧夺天工的器型和变化万千、华美瑰丽的纹饰常使人们难以相信这是人类原始社会的产物。黑格尔说“心灵不仅能把它的内在生活纳入艺术作品,它还能使纳入艺术作品的东西,作为一种外在事物,能具有永久性。个别的有生命的自然事物总不免转变消逝,在外形方面显得不稳定,而艺术作品确是经久的……”彩陶就是包含了原始人类的生活和思想的永久性艺术品。毫无疑问,彩陶在人类的艺术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于今日褒贬不一的现代陶艺,仿佛原始先民的创造更加能俘获现代人类的审美,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谈一下原始彩陶艺术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启发。

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限制了那个时代人们艺术创造门类和技巧,也决定了创造过程的“随心所欲”。原始先人所创造的彩陶纹饰,是属于本能的、自发性质的、自由自在的以至于原始的创作活动,是属于随心所欲和不束缚于理性规范制约的。它所表现出的东西都是最接近人性本质的,是在没有文字或无法使用文字的状态下,借助纹饰造型来表达自己思维意识的语言,诉说自己无法用言语表白的情感。这一创作活动其实是人类凭借自己的天性进行的自由创作,人类艺术的自由性和纯粹性得到最真实的体现。人类关于艺术的定义在这时最接近其本质。所以它的艺术蕴涵有着更多的人性和本质要求。同样这种拙雅的艺术情感和自由、放任的艺术形式正是现代陶艺所追求的。

彩陶艺术至今令人神往,这就是就是艺术精神的永恒性的体现。彩陶的造型艺术是原始先民自发的、自由的、本能的、正式的、甚至是原始的最先把握艺术的成果。在彩陶的造型上,根据自然环境和器物本身的用途出发,赋予它科学的原理,创造了与自然和谐的造型艺术,具有很高的原始审美价值和最实用最别致的形式感,开创了中国造型艺术的先河,为中国现代陶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在当今如此复杂的陶艺形式面前,无论世界陶艺流派多么混乱,从小的方面讲,中国的现代陶艺家都应变相的取舍,应将自身的最本真的陶艺情感始终贯穿于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中。正如现代陶艺所提倡的自我情感表达,也只有牢固的把握住这一点,才得以维系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纽带。

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对世界的认识是千差万别,只有将接近人性本质的,最纯粹最原始的情感用于陶艺创作中,才能真正的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同时又能感动受众群体的陶艺作品。从大的方面讲,面对目前褒贬不一的中国的现代陶艺,也不应当一味的盲从于国外,应当将自己最本真的属于本民族的东西挖掘出来,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明确的,醒目的艺术风格。即便是现代陶艺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各民族的作品也应该是风格各异,如美国的多变激情、日本的东方韵味、英国的怀旧气息、德国的严谨内敛等。

可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现代陶艺的艺术形式无论多么新颖,都应该自始至终站在民族艺术精神下并与民族审美意识息息相关,无论我们的作品如何“现代”,其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都应该具有民族特色,而强烈的民族特征源自于深厚的本民族文化精髓,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在这么良好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把本民族的艺术和思想充分的发挥运用到陶艺创作中,创作出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有本民族思想内涵在里面的现代陶艺。

以上是从一个宏观的创作思想方面谈论的中国原始彩陶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启发,下面将深入到一些细节来进行分析,为具体的创作活动寻找借鉴与理论依据。

从彩陶的装饰来源看,彩陶的装饰来自于自然界,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模仿,找到那些与自己的意识经验和情感表达相关联的形式元素,将那些具象的自然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概括至一种抽象的形象,采用能满足表达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或具有符号特性的图形样式,最后就产生了我们所见到的装饰。这是一个装饰语言的提炼过程,对已有的素材进行观察模仿,在此基础上,找到与自己的认知情感相通的元素,进行提炼,最终确定能满足自我表达需求的形式。

发自内心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抄袭模仿只会阻碍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

从彩陶的特质来看现代人被原始彩陶吸引,大多是因为两个原因,精湛的制陶工艺和鲜明的拙朴的特质。精湛和拙朴,本身是矛盾的两个词却构成了彩陶最吸引人的地方。陶土的材质,与之相匹配的粗犷的肌理,自然随性的装饰,这就构成了自然质朴的彩陶,鲜明的风格给人深刻的印象。虽然拙朴,但是造型考究,装饰充满内涵,处处充满了值得探究的细节。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我们可以运用物质工具、材料和操作技巧,形成多样而独特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主动表现人的主体情感与审美经验。可以通过对外在形式元素及工艺效果的控制,表达创造者所特有的文化与精神气质;也可以借此顺应和调动观者的视觉和心理期待,展现大巧若拙或拙中见巧的辩证思维和艺术智慧。

从彩陶的纹饰来看彩陶的装饰给笔者的总体感觉是单纯、简练。装饰的效果则显得拙朴、率真、灵活而富有生气。如在马家窑型中,点纹、螺旋纹、波纹及网格纹的组合,给人以旋动流畅和寓静于动的心理感受;在半山型中,锯齿纹、葫芦纹、菱形格纹及旋涡纹形成了饱满、富丽和分明的装饰效果;庙底沟型彩陶的纹饰的构成中,运用了变形鸟纹和类似花瓣纹的变化、抽象化和连续性的处理,显出了强烈而灵巧的律动感;在马厂型中,人形纹、四大圆圈纹、回形纹等构成了雄健粗犷、简约自由的鲜明意象。

这些简洁或复杂的纹饰和图案结构的处理,启示我们可以运用较为简约和有限的造型元素来进行单纯化或多层次的组合表现。并可以利用单纯的点、线、面或黑、白、灰元素进行的各种搭配,产生简洁明快的视觉形式;或对某些基本的形式元素进行反复和组合排列,形成节奏分明、变化多样的图形结构关系。

彩陶纹饰中许多看似互不相关的形象及符号的组合,给人带来了丰富而奇特的视觉体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将水中游的鱼、天上飞的鸟和人面相结合,表现人的美好愿望并进行大胆的创新。这启示着人们可以运用物与物、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某种关联性,揭示人与自然、现实与非现实的各种相关性和共通性,并通过对某些意念的形象思维及内在逻辑关系的表现,使那些本来属于不同类别、不同属性及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事物,构成某种新的联系,并构成理想的、有序的画面形象和形式。

彩陶纹饰的单元性、连续性和平面化的视觉效果,以及它们与器皿结构整体结合而形成的全方位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多维的视觉体验。我们在创作中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平面的装饰与立体的造型之间的关系,注意平面纹饰及图案自身的形式结构之外,还需注重它们与更大范围及立体空间所形成的复合性与适应性关系,注重静态和动态的观察方式及过程,并学习如何合理而巧妙地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以及平面与立体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多维结合的视觉效果。

彩陶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经历了历史的长河至今仍光彩绽放的艺术,我们要将彩陶的艺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本民族的陶瓷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注入最本真的灵魂,注重装饰与造型的结合,将泥与火的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形成自己精湛独特的风格,为中国的现代陶艺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原始彩陶 篇5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华美多变的彩绘装饰令世人惊叹, 而彩陶的装饰设计, 基本上是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的。

几何形是纹样分类的一种, 指用点、线、面以及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等, 按照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有规则的排列、交错、重叠、连续构成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形。也可专指那些难以名状的抽象图案。几何纹并不是人们从自然之中直接翻模的, 而是在长期的劳作和思考中将现实中的具象物体抽象化产生的。日、月、星辰, 山、河、湖、海都是几何形的原体。

从半坡类型的折线纹、三角纹、菱格纹, 到庙底沟类型的弧线纹、点化纹, 再到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波浪纹, 都如曼妙的声乐一般, 挥洒自如、松弛有度的奏出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智慧与追求。

在所有纹样中, 几何形纹样是较为单纯简朴的纹样, 构成方式主要是对称和连续, 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 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提到“有些妇女不打扮反而更漂亮, 因为这样对她来说合适。运用相同的道理, 简朴的风格虽然缺少修饰, 但使人心情愉快。”几何纹就在看似简单的对称、连续、节奏与对比之间展现出强烈的秩序感。

一、对称之美

秩序感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平衡感, 而“对称”给人一种最稳定的平衡。对称的规律是构成几何形图案的基本因素, 是从形式美法则中归纳出来的。

人体躯干左右对称, 这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规律, 而人们陈列物品时也是左右均等摆放, 设计的物品小到铅笔、桌椅、汽车, 大到卫星、火箭等也是遵循对称原则, 这是人们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 也是因为对称最符合生活习惯和视觉感受。从本源上讲, 对称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相适应的。

贡布里希指出:无论装饰人体, 还是装饰独木舟、房子、武器、水壶, 总是要尊重种种载体的材料, 总是以对称或平衡的雕刻、彩画、覆盖形式装饰。在艺术设计中, 对称是是均齐之美, 亦是协调之美, 其它形式美法则均是以此为基础延伸出来的。原始彩陶上的对称纹样体现对称的几种形式。

1、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能使视觉效果稳定, 产生庄重、沉静等审美体验。器形较扁或腹部近于球形的彩陶, 多采用左右对称或平移对称的格式。

如半坡类型彩陶的猪面纹、庙底沟类型的钩羽圆点纹、大河村类型的变体鸟纹等等, 都是顺着中轴线进行左右对称, 形象抽象简单, 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有的彩陶图案还表现出刻意追求对称的意向, 如礼县石嘴坪出土的一件石岭下类型变体鲵鱼纹彩陶瓶, 鲵鱼纹摊开式地向两边展开, 还有意地省略了头和尾及足或鳍, 仅保留了鲵鱼特有的节支状的腮, 只余下左右对称的身躯, 依稀能辨认出鲵鱼的形迹。抽象而对称的身躯呈现出间化明快、装饰感十足的几何形纹样, 另整个器物富有装饰性。

2、旋转对称

旋转对称使纹样产生动感, 是各种对称形式中最有动感的一种。一些器形窄长的彩陶, 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常作旋式对称。仰韶文化彩陶几何纹盆腹部描绘两层旋转对称的三角形几何纹, 两层三角形纹饰的大小及形状相同, 但方向相反, 具有循环反复的动感。

另外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纺轮, 多为旋式对称的花纹。彩陶纺轮是屈家岭文化晚期具有特色的一种彩陶。彩陶纺轮是以纺轮的圆形周边为图案外框, 以纺轮中央的圆心为中心点来展开图案。彩陶纺轮上的花纹以旋纹为主, 还有十字式纹和反向旋转对称纹等, 到了后期还出现了太极式的阴阳纹, 等量对称中展现出平衡之美。

3、近似对称

近似对称即不完全对称, 左右图形稍有变化, 这种局部有差异的对称, 是在统一中融入些小小变化, 使得纹样在保持均衡稳定的视知觉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变化。

山东省兖州县王因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彩陶钵的腹部上, 绘有正倒间置的变体鸟纹组成的二方连续花纹, 由于并列和正倒相对的变体鸟纹共用着鸟头, 因此正倒纹样产生了差异与变化, 使得整个图案变得丰富与奇特。

在不匀称中求平衡便产生了律动, 将这些律动组合穿插在一起, 连续之美便产生了。

二、连续之美

连续 (主要指同一图案的反复) 是构成秩序感的另一重要形式, 连给人予延伸的动感, 续又呈现出规则的视觉感受, 由对称而连续, 当一个图形以一个不断连续的方式向上下或左右重复延伸, 呈现在我们视觉中的都会是一种连贯的整体感觉, 所以连续纹样体现出强烈的秩序感受。

连续纹样是纹样的一种组织形式, 彩陶纹饰常运用连续的手法, 尤其以同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或反复交替排列, 以加深人们对这种纹样的印象, 连续在几何形图案的表现形式上主要有条状的二方连续与块状的四方连续。

红山后类型彩陶大量用多层重复出现的纹样来加强装饰效果, 又以各层的纹样做对比, 使图案在整齐中显有变化, 红山后类型彩陶的几何花纹中以钩羽弧边三角纹最具特色, 这种花纹是以钩曲的羽状纹和一边弧形、一边斜直的三角纹组成, 花纹在斜直中有弧曲的变化, 并且钩回的互相呼应, 在纹样的重复中呈有节律的变化。

复道弧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花纹之一。半山类型的复道弧线纹分为凸弧纹和垂弧纹两种。饰于球形腹部上的复道弧线纹, 能在正平视和正俯视的不同角度都使人看到完整而美丽的图案构图, 比如黄河出土的彩陶罐的器腹上, 画着一层比一层宽的连续复道垂弧线纹, 平看如排波连涌, 俯视似涟漪渐开, 皆成美丽的画面, 这种视觉和谐规律, 包含的形式美法则是丰富的, 多角度的诠释连续之美中的秩序感。

三、节奏之美

节奏不止在音乐中存在, 也在纹样中体现出富有韵律的秩序感。静态的几何纹给人平衡、稳定、规则的和谐, 而动态的几何纹则在平衡中带来运动、变化、富有节奏感的秩序感。

首先, 在几乎所有的纹样中, 波纹线比直线更容易表现运动, 而图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动感”效果, 即为波纹线构成的旋纹。霍格思首先提出, “美的线条——波纹线”给人的快感最终来源于人的探索心理和人的眼睛。“旋涡纹同时向不同的方向波动和蔓延, 引导着眼睛愉快地沿着线条的不同延续运动, 如果我可以用延续这个词的话。这些以不同的形式弯曲着延续中可能包含着 (虽然它只是一根单线) 多种不同的内容。”

在原始社会的彩陶纹中, 旋式是一种主要的图案格式。马家窑型彩陶最善于使用旋纹。陇西出土的彩陶尖底瓶是件水器, 器腹满绘四方连续的旋纹, 像溅满水点的漩涡, 其中每一个起伏都与下一个起伏相对应, 有极强烈的动感, 却又保持着平衡, 在一动一静中产生出富有节奏的秩序感。同样, 在兰州出土的一件彩陶瓶以一个动感很强的大旋纹占满画面, 由中间的一点制动图案的全局。

由马家窑类型发展而来的半山类型旋纹, 利用多道旋线的并置和重复, 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增强炫动的感觉。旋纹使图案的节奏在静中见动, 动而不乱, 乃至变化无穷, 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一直被延用发展着, 现在成为传统图案的主要格式之一。

其次, 贡布里希曾指出“单调的图案会令人乏味”, 而对比则会产生变化, 有变化才产生更丰富的节奏。对比是纹样构成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比可以产生多种艺术效果, 动与静, 疏与密, 粗与细, 曲与直, 虚与实等。

如果说直线是静, 曲线是动, 那湖北大溪文化交索纹纽结纹装饰最能体现出动与静、曲与直的对比。这种纹饰可能来源于绳编样式, 多以弧线纹组成二方连续交索纹样, 在二方连续图案带上下, 饰平行带夹波折线纹, 形成弧线与直线的对比变化。

齐家文化陶器方折形凸堆纹体现出曲与直的对比。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双肩耳灰陶罐, 在腹部贯通的直列着凸堆纹, 腹部四面的中央饰一组连续方折形纹, 于四组方折形纹之间饰直列的波折状线纹, 与方折纹形成平直与曲折的对比。

半坡类型三角形折线纹, 是锥刺纹被摹移于彩陶上, 成为正倒三角形组成的二方连续花纹, 又演变成相间的正倒三角形夹复道折线纹, 在实体的三角形中间还出现了与外三角方向相反的空三角纹。三角形有着稳定的外形, 而倒三角形, 又给人最不稳定的感觉, 因此这种二方连续图案包含着两种相反对立的因素, 是相生相克地反复运动着的, 体现虚实、正反、粗细等变化出的节奏之美。

四、结论

秩序感体现的是一种和谐, 几何形的美学意义首先就是和谐之美。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凝聚着先民对大自然的认知, 而几何纹样不是单纯的对实物的模仿, 而是一种高度的抽象, 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强烈的表现意志。不论是对称、连续还是节奏韵律, 都围绕着秩序感升华出形式美。所以, 原始社会彩陶几何形纹饰的美既来于秩序感, 又发展了秩序感, 千百年间, 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坚定有力的理论指导。

摘要:秩序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属于视觉审美的心理学范畴。作为一种装饰理论, 成功的将美学中的心理学应用到装饰艺术的设计中, 引导人们认识美的规律。人类所有的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秩序感的应用, 甚至从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中就贯穿着这一思想, 这一时期的彩陶几何纹样则是最直观、最清晰地体现出秩序之美。

关键词:秩序感,几何形,彩陶,纹饰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 著.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杨思梁, 徐一维, 译.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7.

[2]郭廉夫, 丁涛, 诸葛凯.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困难生成因下一篇:混沌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