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创新能力

2024-05-18

动态创新能力(共10篇)

动态创新能力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企业间的技术竞争日趋加剧,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降低技术威胁、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也日益凸显。技术创新按照其对现有主流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颠覆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1]。颠覆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进行颠覆并对在位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破坏作用的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产品性能的提升做出贡献的创新, 这两种创新模式都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1]。但是, 众多研究显示, 颠覆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在性质上存在冲突, 在同一家企业内同时开展两种模式的创新是十分困难的[2]。

现有的文献表明, 在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众多因素中, 组织学习因素尤其受到理论界的关注。March[3]根据组织学习的内容及方式的不同, 将学习活动划分为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由于两种类型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风险特征、获取的知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两者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并不相同。然而, 学者们在探讨两种学习活动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时, 极少考虑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作用, 这是该领域研究的另一个局限。Eisenhard和Martin[4]认为, 与渐进性创新一样, 颠覆性创新活动的开展也可以运用动态能力的方法。因此, 本文将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两种组织学习活动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联系, 通过整合相关研究成果, 建立“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动态能力—颠覆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的概念模型,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285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 利用回归分析来探讨组织学习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机理, 为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组织学习与两种创新模式

探索性学习是指那些可以用“探索、变化、承担风险、试验、尝试、应变、发现、创新”等术语来描述的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具有显著的冒险性和试验性导向[3]。Chandy和Tellis[5]从技术和市场视角阐释了探索性学习的作用, 认为探索性学习可以为企业开发崭新的技术并为新的顾客服务, 这是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条件, 但并不利于渐进性创新。

March[3]认为, 利用性学习是指那些可以用“提炼、筛选、生产、效率、选择、实施、执行”等术语来描述的学习活动。利用性学习强调对现有知识的重复利用、精炼与提升, 其目的在于强化现有技术以满足现有的顾客需求。因此, 对现有顾客的高度关注是利用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这个重要特征也是推动企业开展渐进性创新而阻碍颠覆性创新的一个主要因素。综合以上分析, 提出如下假设:

H1: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探索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3: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利用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1.2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

Easterby和Prieto[6]对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认为“通过组织学习可以提升动态能力”的观点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并指出, 无论是探索性学习还是利用性学习, 对于动态能力的强化都具有积极作用。Levinthal和March[7]的研究也显示, 动态能力的演化依赖于知识的演化,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是实现知识演化的两个重要途径。

此外, 一些学者还对两种学习活动与动态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适应能力的关系方面, Staber和Sydow[8]认为, 适应能力是通过战略柔性来体现, 而要提升战略柔性必须要对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进行有效地强化与平衡。与吸收能力的关系方面, Lichtenthaler[9]基于175家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对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方面, 创新能力是企业开发新产品与市场的能力, 技术知识与市场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而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是企业获取技术知识与市场知识两个重要途径。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5:探索性学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利用性学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 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

关于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 尽管研究视角各异, 但总体上认为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0]。例如, Winter[11]指出, 动态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环境, 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有赖于技术能力与市场能力的整合, 而这种整合的有效实现需要依靠动态能力。Danneels[12]的研究表明, 动态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组织能力, 它能促使企业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的资产组合并建立新的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然而, 上述研究大多局限于渐进性创新的范畴, 而关于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关系的研究却不多见。现有的研究中, Eisenhardt和Martin[4]认为, 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活动需要建立颠覆性创新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建立要克服许多困难与障碍, 这些困难与障碍的有效克服需要运用动态能力的方法。因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7: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8:动态能力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关系的概念模型。

2 数据与变量测量

2.1 研究样本与数据

为对前文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所调查的企业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达的上海、宁波、杭州、苏州、南京等5个城市。本研究的问卷发放主要是通过浙江省某科研机构和电子邮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012年6月, 共发放问卷550份, 收回366份, 其中有效问卷285份, 有效回收率为51.82%。

2.2 变量与测度

本文使用的量表均采用李克特 (Likert) 7级度量方法, 根据不同的题项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1~7进行选择打分。7分表示非常好或非常满意, 6分表示好或满意, 5分表示比较好或比较满意, 4分表示一般, 3分表示较差或较不满意, 2分表示不好或不满意, 1分则表示极差或极不满意。以下是本文对各个变量测度的描述。

(1) 探索性学习 (ErL) 和利用性学习 (EiL)

由于现有研究并没有对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的量表形成一致的观点, 本文采用Zahra等[13]开发的量表。从量表的内容看, 探索性学习 (ErL 1-ErL 5) 可以用“将全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产活动”、“产品开发知识与过程是行业里全新的”、“将全新的管理与组织技能应用于创新活动”、“将全新的技能应用于研发融资、建设研发队伍等”和“强化与先前经验无关的创新技能”等5项来刻画;利用性学习 (EiL 1-EiL 5) 可以用通过“为熟悉产品与技术提升现有知识与技能”、“为提升现有创新活动效率而强化对成熟技术的投入”、“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顾客问题”、“基于现有经验提升产品开发技能”和“通过强化项目开发的知识与技能来提升创新活动效率”等5个条目来衡量。

(2) 颠覆性创新 (RI) 和渐进性创新 (II)

本文采用Dewar和Dutton[14]在界定两种创新模式时提出的量表。因为从孙永风等[15]的研究看, 该量表在中国背景下的实证研究中体现出良好的信度。该量表显示, 颠覆性创新 (RI1-RI4) 可以用“在企业和市场中引入全新的产品”、“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引入全新的理念”、“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引入和开发新技术”和“通过创造全新的技术和工艺拓展现有市场”等4条来描述;渐进性创新 (II1-II3) 可以用“创造和引入新的产品类型”、“改进现有的产品和工艺”和“开发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能力”等3条来衡量。

(3) 动态能力 (DC)

本文之所以采用Wang和Ahmed[10]提出的量表, 因为该量表是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经归纳得出的, 目前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该量表表明, 适应能力 (DC1-DC3) 可以用“利用产品与市场的业务能力对外部机会做出反应”、“扫描市场、监测消费者与竞争对手, 并分配资源于营销活动”和“对市场条件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3条来描述;吸收能力 (DC4-DC7) 可以用“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等4条来衡量;创新能力 (DC8-DC11) 用“新产品开发与服务内容创新”、“产品生产与服务提供模式的创新”、“关键执行人的冒险精神”和“搜寻非常规的、新颖的解决方案”等4条来体现。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因子分析与信度效度检验

本文首先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运用SPSS15.0软件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 本文剔除了因子载荷小于0.4测量条目ErL 4、EiL 2、DC10和RI2, 形成了表1中的7个主因子的测量条目。KMO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0.831, 大于0.70, 球型检验统计值为612.423, P<0.000, 表明样本非常适合因子分析。本文利用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与值来分别检验问卷的效度与信度。表1显示, 本文各个变量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均超过60%, 显示了问卷的良好效度;各个变量对应的值均大于0.70, 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因此, 本文研究采用的量表是适用的。

3.2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模型分析之前, 本文对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表2的结果显示, 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之间存在不同显著程度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P<0.1;**表示P<0.05 (双尾检验)

(2)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 探索性学习 (, P<0.1) 和利用性学习 (, P<0.01) 对适应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两种学习活动对适应能力的总体解释程度达到40.10%;探索性学习 (, P<0.01) 和利用性学习 (, P<0.1) 对吸收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2种学习活动对吸收能力的总体解释程度为42.30%;探索性学习 (, P<0.05) 和利用性学习 (, P<0.05) 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两种学习活动对创新能力的总体解释程度为40.95%。这些结果表明,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对动态能力的3个构成要素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即无论是探索性学习还是利用性学习, 总体上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H5和H6成立。

注:1) *表示P<0.1, **表示P<0.05, ***表示P<0.01 (双尾检验) ;2) 表中回归系数均为标准值

(3) 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的关系

表4用8个模型描述了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关系的回归结果。模型1描述了两种学习活动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效应, 结果显示, 探索性学习 (, P<0.01) 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利用性学习 (, P>0.1) 对颠覆性创新虽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因此, H1成立, H4不成立。

模型5描述了两种学习活动对渐进性创新的回归效应, 结果正好与模型1相反:探索性学习 (, P>0.1) 对渐进性创新虽有负向作用, 但不显著, 而利用性学习 (, P<0.01) 对渐进性创新却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 H2不成立, H3成立。

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反映了动态能力各个要素对两种学习活动与颠覆性创新关系的中介效应。首先, 模型4表明, 适应能力 (, P<0.01) 、吸收能力 (, P<0.1) 和创新能力 (, P<0.01) 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因而动态能力总体上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成立。其次, 随着动态能力的各个要素的逐个加入, 模型的调整拟合系数 (Adjusted R2) 从模型2的38.47%上升到模型4的42.96%, 且都大于模型1的36.39%, 这表明逐个加入动态能力的3个要素是合理的。最后, 在逐个加入动态能力要素的过程中, 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的回归系数逐渐变小, 显著水平也逐渐降低并在模型4中完全消失 (, P>0.1) , 表明动态能力完全中介了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效应。

模型6、模型7和模型8反映了在逐个加入动态能力要素的情况下, 两种学习活动与渐进性创新关系的变化。首先, 从模型8来看, 在加入动态能力的3个要素后, 只有吸收能力 (, P<0.05) 和创新能力 (, P<0.01) 对渐进性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适应能力 (, P>0.1) ) 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因此H8只能得到部分支持。其次, 与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相似, 随着动态能力3个要素的逐个加入, 模型的调整拟合系数从模型6到模型8逐步提高, 表明了加入变量的合理性。最后, 在逐个加入动态能力要素的过程中, 尽管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影响的回归系数逐渐变小, 显著水平也有所下降, 但最后的模型8表明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依然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些结果表明, 动态能力在利用性学习与渐进性创新之间只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注:1) *表示P<0.1, **表示P<0.05, ***表示P<0.01 (双尾检验) ;2) 表中回归系数均为标准值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提出的假设大部分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通过对获得支持的假设的整理与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对动态能力存在有差异的显著正向影响。 (2) 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具有不同的推动作用。 (4) 动态能力对探索性学习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而对利用性学习和渐进性创新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根据这些研究结论, 本文可以为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如下政策建议: (1) 根据不同的创新战略, 强化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活动。 (2) 根据不同的创新战略, 有针对性地加强动态能力建设。 (3) 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创新模式”匹配关系, 发挥动态能力的支撑与协调作用。

尽管本文的研究能为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本文没有考虑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样本类型单一且来源集中,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与建议的适用范围。因此, 后续研究可以在考虑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不同企业特征与地域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

动态生成 培养能力 篇2

一、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学习资源,调整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以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不间断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教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可以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的,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要看教师能不能及进捕捉到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并且利用好这些信息,及时地做出决策来灵活展开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圆的认识”,当让学生在自学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定义,并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半径和直径时,有一个同学在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了这样一句话表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二倍。本来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我是安排在让学生先画好再仔细观察后要揭示的,可这位同学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我抓住这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及时进行自己教学思路的调整,对于这位同学进行一番表扬,表扬他善于动脑、观察细心。然后接着问:“这么说完全对吗?还可以怎样表达?是不是在不同的圆中直径和半径的的关系也可以这样说呢?”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必须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才是半径长度的2倍。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资源总是在不断地产生,所以我们教师要能根据不断生成的资源随机应变,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自己的教学。对于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发言,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回应,利用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开阔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二、利用课堂中生成的学习资源,因势利导,巧妙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的认识。

例如,在五年级教学中:我们学校篮球队12名队员分成两队进行比赛,两队队员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队:162、154、140、149、156、139

二队:136、157、151、158、150、160

算一算两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这道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一种是把两队的身高总数合起来再除以12:另外一种是先算出各队的平均身高,再把各队的平均身高合起来除以2,虽然得出的最后结果是一样的,但第二种解法在两队人数不同的时候就不适用了。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通过再—次解题可以看出,必须是在各组的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算,若如两组的人数不一样,第二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就错了。

教师充分利用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很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并且学生的数学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三、利用课堂中生成的学习资源,使学生重视实践知识的积累和反思

1.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不断地实践中成长。

活动是儿童认识事物和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儿童社会性、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非智力因素的必要情境。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得出:“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也不是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知识来源于活动。”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每一堂课都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成长,应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知识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圆的认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个圆时,有的同学用硬币画,有的同学用胶带画,有的用直尺上的现成的圆画,有的用一根图钉固定一头,通过线的连接用笔在另一头绕一圈画出了一个圆,当出现这种方法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方法可以画更大的圆。当学生掌握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后,课后让学生们4个一组的到操场上去画一个大圆。画完以后想一想,在操场上画圆和在作业本上用圆规画圆有着怎样的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活动,使学生科学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知识。

2.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中成长。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提高课堂的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生的反思主要应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自己的“病理”,找到自己学习的不足,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在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差距,以谋求同学之间的相互提高。长此以往,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数学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利用课堂中生成的个体学习差异,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动态创新能力 篇3

1 理论基础

在超竞争的经营环境下, 企业凭借产业定位或者资源实力所积累的竞争优势, 会被快速的技术创新所侵蚀。因此, 企业必须迅速响应外部需求, 及时调整内部资源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 动态能力理论逐步形成并获得了快速发展。学者们对动态能力有不同的理解, 但都基于一个共同基础, 即企业动态能力是知识的动态集合, 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而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就必须具备动态能力, 因为只有动态能力才可以使企业获得在新的时间和空间内的竞争优势。企业只有形成与提升动态能力才能在动态复杂环境中, 通过速度与创新手段塑造动态适应环境的能力, 从而持续不断地获得无数个暂时的竞争优势, 进而获得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 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必须更新自己的能力, 而提高和更新能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技能的获取、知识和诀窍的管理以及学习。组织知识是动态能力的基础。动态能力的本质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这种知识创新能力的源泉是企业内部良好的激励机制, 使企业内外部知识之间、不同类型知识之间可以实现顺畅的交流与互动, 为企业知识创新提供动力和方向。董俊武等 (2004) 提出了一个基于组织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 认为动态能力的演化是围绕着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四大阶段的循环过程。孙锐等 (2006) 探讨了动态能力、组织惯例、知识资产与组织学习的相互作用机制, 并由此提出基于组织学习的组织知识演化的循环过程。

2 知识创新对动态能力的促进

知识创新是在一个系统中完成的, 该系统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知识、知识资产、企业战略、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技术、产品和服务等诸多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要素。知识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反馈系统, 开放性表现在根据组织战略的需要, 从市场、顾客、竞争对手、商业环境等外部吸收必要的知识, 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中。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输入是个人知识和外部知识, 在企业知识发展策略、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下, 以企业原有知识资产为基础平台, 通过知识转移、调制、创造和应用, 输出知识资产、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 知识创新应用输出的知识资产又成为组织知识资产的一部分, 同时个人在知识创新应用过程中也丰富了知识, 两个反馈进一步促进组织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的功能是将个人知识和外部知识经过组织内部的转化和调制, 创造组织知识, 再通过内部选择形成组织的知识资产和产品。知识创新的特征是知识不仅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而且更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特性, 这实际上也促进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关于知识创新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也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动态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演化过程就是追求新知识的过程。随着知识创新过程的进行, 组织各个层次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不断地相互转化和发展, 并表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同时也表现为特殊性知识、整合性知识以及配置性知识的不断变化。另外, 一些学者也对知识创新过程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3 动态能力下的知识创新

3.1 动态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从企业战略视角来看, 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动态能力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基础观、知识创新方向、知识创新模式, 从而也就定义了企业的知识愿景, 企业知识愿景服务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与知识愿景之间是相互促进、修正的动态交互关系。企业愿景和战略界定了企业现有知识资产、定义了企业未来知识资产发展范围, 指导企业动态业务系统的构建, 引导知识创新方向, 并引导企业构建外部知识创新网络。同时, 企业知识愿景与外部知识源、市场、企业知识资产又是双向的动态交互关系。

从企业运作视角来看, 组织知识与动态能力的演变主要围绕着产生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这四个阶段循环进行。在变异的过程中, 组织战略、对刺激的反应力、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力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选择的过程中, 尽量客观、公正地对新主意做出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会使得知识的演化以及创新的出现更加容易;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会遇到一些因素的阻碍, 以动态能力为战略导向的企业, 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方面更容易克服这些障碍。知识的保持阶段是企业对知识的重复性运用, 是无法用于创建新的惯例或修改现有惯例的, 而对这些知识的评价、分类和分析处理等又涉及到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 以服务于动态能力的巩固为原则。

从影响结果视角来看, 动态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动态能力, 即调整和更新企业运营能力的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一个知识创造、积累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企业在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上的投资是动态能力产生和演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王翔 (2006) 提出知识链的概念, 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背后是企业知识链演化, 既包括内部的知识演化循环, 又包括知识演化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循环。两类循环的质量共同决定着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的方向和速度, 最终决定企业能力体系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的效果。动态能力本身也是企业知识创新和组织学习的产物, 而企业通过知识创新和组织学习形成的动态能力, 实质为企业获取了适时地更新核心能力提供了基础。

3.2 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的结合点

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的结合点, 组织学习不仅促进了二者的发展, 同时也在知识创新向动态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高度专有的、具有再生能力的知识仓库, 知识储量与学习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纵向边界和成长潜力。动态能力的提升作用机制起始于某个关键个人或者组织系统, 通过组织学习的作用, 进行资源组合、取舍与激活后, 生成新的运营操作能力, 最终使动态能力获得整体上或部分的提升。动态能力源于一种系统的、稳定的组织学习机制, 它强调动态能力的构建应具有学习性和连续性, 因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会随着时间变化, 组织需要通过学习的过程在竞争之中搜寻新知识, 更新知识资产结构, 塑造具有适应性的组织惯例。

3.3 支持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转换的要素

(1)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动态调整和变迁是十分必要的, 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动的应变能力。在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 不仅需要组织的规章制度进行动态修正和调整予以配合, 从长远来看, 还需要形成新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 使企业员工形成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 克服传统习惯、陈旧思想意识和观念所造成的“核心刚性”。

(2) 战略学习能力。战略性学习强调的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获取外部信息知识并适应环境的学习, 其终极目标在于根据企业使命、企业现有资源与竞争环境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方向, 并最终构建整个企业的动态能力。战略性学习能够保证技术能力积累的正确方向, 使所积累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战略价值。随着企业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企业需要持续地审视能力、核心能力和企业环境、企业使命、组织内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并对上述变化在知识创新上做出快速响应。

(3) 信息体系。企业的信息体系既包含外部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体系, 还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能力体系。外部环境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已不仅成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构建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且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内部信息技术体系为企业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提供了辅助手段, 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 可以帮助企业传递知识, 提高知识共享、交流、分发的速度, 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 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

(4) 人力资源与激励机制。知识创新过程中, 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又是知识的载体, 这就决定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是获得人力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优势, 企业需要从引进、职业发展计划和沟通等方面促进企业知识共享、创新和应用。而对于有效地挖掘、应用隐性知识, 提高企业知识创新水平和效率, 激励机制尤为重要, 企业需要设计科学的激励系统, 鼓励员工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

4 结语

知识创新和企业动态能力理论都是近年来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 但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研究企业的动态能力及其形成过程, 还仅仅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本文从动态的视角, 初步构建并讨论了一个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的模型, 剖析了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探讨了组织学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尽管本文在知识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动态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 但在该领域还有很多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例如, 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知识创新和核心能力的形成, 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关于动态能力与知识的关联, 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还未涉及到二者的动态互动研究。本文从战略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知识创新, 强调系统的、动态的观点, 在对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的互动模型, 从动态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知识创新对动态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转换的支持性因素。

关键词:动态能力,知识创新,组织学习

参考文献

[1]董俊武, 黄江圳, 陈震红.动态能力演化的知识模型与一个中国企业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 2004, (4) :117~127.

[2]孙锐.石金涛.李海刚.组织学习、知识演化创新与动态能力扩展研究[J].情报科学, 2006, (9) :1292~1296.

动态能力理论回顾与评价 篇4

关键词:动态能力;理论;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管理理论是波特的产业组织理论,随着核心能力理论的快速发展,核心能力的一些局限性也浮现了出来。但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能力理论遇到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动态市场上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什么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Teece等人最初提出了改变能力的能力即动态能力的概念,并把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整合、构建、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通过利用资源的吸收与整合以及通过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获得新知识和能力,并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业在动态、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目前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研究其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1、 动态能力理论回顾

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自从Teece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之后,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很大的关注。

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我们可以从1997年Teece 等人的观点中看出,他们认为企业内外部能力包括组织技能、资源和能力,动态能力置于其管理和组织过程之中,并且构建了动态能力的过程、位置和路径分析框架。企业调整、整合或重构内外部胜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1997年Helfat将动态能力看成是一种能改变产品流程并重组用来适应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的能力。 2000年Desi认为一个企业为了识别市场机会、合理配置资源、重构企业现有资源就需要不断地更新企业现有的资源,而企业动态能力就是这种更新企业现有能力的能力。 2000年YadongLuo认为动态能力是一个过程,它的本质是一种能改变企业资源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 他认为企业为了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而不断的创造资源和能力的才能。 同一年Eisenhardt、Martin他们的指出企业动态能力一种惯性,它是企业为了匹配和创造市场并通过释放、重组、获取资源的一种组织过程或者不断为了不断满足环境更新资源配置一种惯性。 2001年Subba 和 Narasimha则是用生物免疫视角来定义企业动态能力,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识别多种抗原和在需要的时候产生抗体的能力。 同时Griffith and Harvey的观点提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一种资源组合的能力,它使企业的资源能源被复制,能创造别的企业难以模仿的资源组合能力。2002年Lee对企业动态能力的观念点是它是一种能了,是企业适应快速环境变化的能力,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此同时Zahra 和George认为企业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进行自身资源的配置、整合,所以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的变革能力。 2002年Zollo 和 Winter通过学习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集体学习的一种模式,它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运营规则等多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他们指出这种模式会随着变异、选择和保留企业的行为演化,而这种演化依据来自隐性经验的积累、知识外在化和知识编码的活动。 2003年Winter进一步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创造能力的能力。 Zahra、Sapienza 和 Davidsson在2006年中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配置、重构内外资源和调整自身惯例的能力。 Pavlou and Sawy在2006年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重构自身职能的能力。 Schreyogg 和 Klie-sch-Eberl(2007)则是从能力的动态性角度提出了包括能力递进进程和柔性监控过程的双重过程模型;Lansiti 和 Clark 也从技术能力视角对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

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2004年我国国内研究学者董俊武、黄江圳和陈震红他们提出动态能力在特征上跟核心能力有相似之处,它具有价值性、独特性等特征,只有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才能克服能力的惯性。 董俊武等在2004年从动态能力的运作过程中推出了其影响因素,他们的观点是在动态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性惯例、学习性惯例、知识的说明以及知识的编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的创建与演变史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005年学者江积海通过对综述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动态能力内涵进行进行重新界定,他将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分成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时间层面是指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早更快的重组和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空间层面是指企业不同类型能力的延伸,是指一种能力到另一种能力的动态演化。王晓光他的观点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2007年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学者宋扬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一种适应程度,他提出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内部资源利用方式及组织各种功能运行方式的适应程度。2008年祝志明、杨乃定、Sarlandie de La Robertie Catherine等相关学者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为企业持续不断的调适、整合和重构其能力及相应的资源基础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管理努力。同一年郑建志在研究动态能力、关系质量及合作绩效实证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在已有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组织及个人的不断学习,实现企业各方面的协同,达到模块创新的过程。 俞枫在2008年则在对以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中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实质上是扎根于企业内部,呈现出一种动态机制特征的组织惯例。 2009年赵静在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的软件企业知识积累模型研究中她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在洞察周围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同时,在现有的知识存量基础上,通过组织学习与技术不断更新企业知识存量并以此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2009年在做基于知识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中,在综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后章威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获取、创造和整合致死资源以感知、应对、利用和开创市场变革的能力。而袁博在2009年在研究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企业的动态能力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整合、建立、重构内外竞争力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刑燕飞则在研究企业创新促进动态能力能力形成的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洞察和整合,在预测外部变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经营活动的创新,以使企业在核心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

2、 对动态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2.1对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的评价

国外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理论所进行的研究,首先是基于Teece 等战略视角,然后衍生发展出来了组织管理视角、学习视角、过程视角,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开展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研究。Teece 和 Pisano(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创造新的产品和流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才能和能力的集合。在组织外部掌握产业政策的变化以此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从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方面来加快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可见,动态能力的获得是企业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为了能够长期保持这种能力,除了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企业现有的能力,还需要挖掘潜在的能力,而提高和更新企业发展能力可以是在组织内部学习的方式开展,进而将知识在组织内部传播、共享,形成潜在的组织文化,无形中提高了组织的学习能力,使得组织成员获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本领和企业的管理方法,那么企业的动态能力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来,可以很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Helfat(1997)认为:使企业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的能力的集合即为动态能力。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都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如果企业停留在原有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那么企业将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只有快速、敏捷地打破企业现有的平衡状态,发现和定义新的、潜在的市场机会,在市场中挖掘潜在的顾客,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并且将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核心能力的发挥有效组合起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并付诸于行动,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完成已有的组织战略后,企业重新回到原点,寻找新的创新机会,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保持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持续竞争优势。Eisenhardt、Martin指出,将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集成、协调和重新配置内外能力的能力,存在逻辑上的同义反复,是含糊不清的。他们认为,动态能力不仅是公司使用资源的过程,更是整合、重构、获得和放弃资源以匹配甚至创造市场变革,动态能力因而是组织的战略性惯例。通过它们,当市场出现冲突、分裂、进化和消失时,公司获得新的资源结构。

2.2对国内动态能力理论的评价

国内的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的,对企业动态能力内涵、特征、维度、结构模型等的研究,从而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整合理论分析框架。董俊武等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内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水平的能力、增强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组织变革过程存在的阻力这四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以此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基于Teece 和 Pisano观点上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不断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2.3 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看法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目前管理学界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界定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动态能力在概念内涵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觉和各自研究的目的出发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分析,导致对动态能力的定义、要素、结构等分析道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更谈不上对管理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动态能力对产业演进和企业成长的机理,动态能力的量化建模以及不同行业的对比等方面都还需要深入探讨。

动态能力理论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 首先,动态能力理论假设市场的环境不确定, 而现实中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企业不存在可持久发展的核心能力;最后,认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短暂的, 忽略了存在关系契约的企业。 因此,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前沿的学者们正转向经验性研究, 通过过程性的详细案例来验证能力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珉,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9;(1).

[2]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3]孟晓斌,王重鸣,杨建锋.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4]郑胜华,苪明杰.动态能力的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56—64

动态创新能力 篇5

国家创新体系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从产业技术、科技计划、财政投入或补贴、税收优惠、风险投资、担保基金、政府采购、科技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企业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核心产品, 才能有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有助于帮助企业明确其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 提升技术创新的薄弱环节, 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外学者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还是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入手, 包括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等[1,2,3,4]。而国内学者对于自主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5,6]以及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等方面。在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行业层面。例如赵峰[7]用灰色聚类法分析了全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王洋洋[8]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牛静[9]以波导、TCL手机企业为代表评价了国产手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除此之外, 家电企业[10]、装备制造业[11]、汽车企业[12]等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

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

自主创新一般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 包括国家或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是指能自主解决国家或区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活动。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是指掌握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活动。企业自主创新曾被认为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技术突破, 以良好的商业营销能力完成技术成果商业转化从而获得利益的活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能力的提升, 开放创新将成为创新的内在要求。因此对于企业来说, 只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和创新模式, 形成不受制于人、不依赖于人的能力, 就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

在本文中,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被界定为企业为了参与竞争, 应对市场风险, 通过整合并运用内外部创新资源, 将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成果, 并将成果进行有效商业化从而获得利益的综合能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三个主要特征:①系统整体性。即企业只有在从资源获取到商业化的各个环节中有效组织和转化创新资源并取得技术突破, 才能拥有自主创新能力;②开放合作性。企业应积极主动进行合作创新, 广泛吸收外界的有利资源来促进自身创新;③动态发展性。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本文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创新资源获取能力、创新资源组织和转换能力以及创新成果保护和商业化能力。创新资源获取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 积极争取政府和产学研合作等外界的创新资源, 并提高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创新资源组织和转化能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 即从外部获得创新资源并投入创新活动, 企业本身利用创新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研发的能力;创新成果保护和商业化能力是企业将科技成果加以有效保护并使之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市场将这些成果转化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这三个层面从内部和外部环境、从资源获取到最终成果转化全面考虑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素。

200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中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包含四个一级指标:①潜在技术创新资源 (人力资源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 ;②技术创新活动 (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技术推广等) ;③技术创新产出能力;④技术创新环境 (市场竞争程度, 地域的信息化水平、政府部门的扶植与金融机构的支持) [13]。此外, 在文献调研中发现, 大部分学者都从创新投入、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活动、创新产出等方面综合构建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8,10,11,12,13,14,15,16,17,18,19,20]。在参考以上相关文献并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 本文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以及目标性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了针对电站锅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二级指标中, 资产总额体现的是企业资产规模, 可以反映创新资源获取能力;产学研合作强度用合作专利申请数量来表示;钢材利用率是全部产品钢材制件净重与全部产品钢材实耗总重的比值, 反映了企业对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万元总产值耗能源 (标煤吨) 反映了企业在生产效率方面的进步, 这两个指标都可以反映出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利用能力;出口产品交货总值则是从国际角度反映企业的商业化能力以及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能力。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3.1 评价样本企业简介

本文选取三家电站锅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HG)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SG) 和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DG) 。

HG、SG和DG都是中国实力较强的锅炉企业, 在各自主导产品的技术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并且都注重国际市场的发展, 通过产品出口或与外企合作等方式与很多国外企业建立关系, 促进了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但是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电站锅炉行业出现资源利用低效率、市场竞争无序、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三家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企业应尽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应对市场竞争, 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文献调研中发现, 很多评价方法已经被应用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中, 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二次相对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突变级数法等。考虑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动态性, 本文选择动态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

3.3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本文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分为两个部分:相关专利申请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其余指标数据则是从企业内部获得, 本文获得2007年至2011年共五年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消除量纲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采用规范化方法进行处理:

对序列某指标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数值x1, x2, ……xt进行变换:

由于万元总产值耗能源 (标煤吨) 这项指标与企业资源组织和转换能力呈负相关, 因此该项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可以获得新序列y1, y2, ……, yn∈[0, 1]且无量纲。

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HG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运用AHP方法, 理出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三个层次。在本文的指标体系中, 目标层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准则层对应一级指标, 措施层则分别对应二级指标。

2) 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根据所确定的层次关系, 分别确定某一个层级指标的下一个层级指标的重要性, 邀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判断, 并组成判断矩阵, 其中重要性程度按照1-9赋值, 重要性标度值见表2。

遵循专家意见之后, 填写的判断矩阵分别如后面表中所示:

①判断矩阵O

经计算, λmax=3, 小于3阶矩阵的临界值λ′max=3.116, 通过一致性检验。

②判断矩阵C1

经计算, λmax=5.35, 小于5阶矩阵的临界值λ′max=5.45, 通过一致性检验。

③判断矩阵C2

经计算, λmax=7.25, 大于6阶矩阵的临界值λmax=6.62, 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再次对此问题进行判断, 得到新的判断矩阵。

经计算, λmax=6.54, 小于6阶矩阵的临界值λ′max=6.62, 通过一致性检验。

④判断矩阵C3

经计算, λmax=5.34, 小于5阶矩阵的临界值λ′max=5.45, 通过一致性检验。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获得不同层次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级的权重, 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3) HG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在获得各个层级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级指标的权重之后, 利用前面标准化的数据, 进行加权处理, 获得HG企业在2007年至2011年各年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以及各构成能力要素的情况。

根据表8的结果, 对HG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2007年至2011年HG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尤其从2009年开始三大要素能力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其中创新资源组织和转化能力提升最为明显, 而创新成果保护和商业化能力相对增长缓慢;从整体上看, 在三个能力构成要素中, HG企业的创新资源转化能力相对较强, 资源获取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还有待提高。

用上述方法分别对SG和DG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如表9和表10所示。

由表9和表10的结果可以发现, 2007年至2011年SG和DG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都有所提升, 并且SG和DG企业的三个能力构成要素都在2010年有所下降, 2011年又恢复增长。从整体上看, 这两家企业都是创新成果商业化能力最强, 其次是创新资源转化能力, 创新资源获取能力最弱。

4 结论

通过三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发现, 三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都有提升, 但在创新资源获取、创新资源转化以及创新成果商业化三个能力构成要素中, 每家企业都不能做到均衡发展, 导致即使有一两个能力要素较强但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仍不能明显提升的现象。

结合HG、SG和DG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结果以及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因素, 本文提出了提升电站锅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1) 要积极争取内外部创新资源。近年来, 政府加快了科技创新投入, 企业应积极做好准备, 努力争取外部资源, 包括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金及优惠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 充分借助政府产学研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建设的机遇, 寻求国内外先进技术, 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另一方面, 在企业内部应加大R&D经费的投入, 开展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

2) 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使创新资源得到有效的组织和转化。首先, 要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 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并控制人才的流动。制定和完善高素质人才引进办法, 引进海内外相关领域内的人才;培养企业内部岗位尤其是研发和管理岗位的优秀人才, 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到企业内部开办讲座、培训等进行交流;建立灵活有效, 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薪资体系来留住人才并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其次, 要加强专利研发和管理工作。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被认为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企业要加强专利的申请, 同时也要加强专利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设置专门的专利管理部门, 实施研究开发的专利全过程管理, 即研发前, 专利检索分析确定研发方向和内容;研发中, 对专利进行动态跟踪;形成研发成果后, 进行专利申请, 并对专利成果实施转化。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加强员工的专利能力和意识, 设立合理有效的奖酬机制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造。

3) 扩展市场, 尽快实现成果转化。企业应将创新成果尽快推进市场, 培养专业能力强的营销人员, 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 充分利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相关优惠措施, 加大技术推广的力度, 加快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步伐和能力, 有效地发挥创新成果的优势。

摘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关键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选取三家电站锅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对企业自主创新概念的界定, 构建针对电站锅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动态层次分析方法对这三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实证评价研究, 提出提高电站锅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动态创新能力 篇6

关键词:动态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技术创新效能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全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大, 使我国工业也取得较大的发展, 但是我国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生产技术水准整体相对落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综合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科技发展的纵深度,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只有通过有效而合理的技术创新系统才能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 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现在正处于高速变革的环境, 新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相对封闭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具有更高“柔”性的技术创新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只有构建合理的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与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技术创新作为融合科技与经济的重要渠道, 已经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企业技术创新有自身的特殊性, 技术创新的效果又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 如何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所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概念可以促进企业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也是动态核心能力理论的一个拓展。

一、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1) 稀缺性, 为企业所特有的; (2) 延伸性, 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 (3) 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为客户创造感受得到的价值; (4) 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不会轻易地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与动态能力强调的外部环境相对应的概念, 是与企业相关的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生产运作、企业绩效等所构成的系统, 企业可通过研究和控制内部环境来利用内部资源, 提高内部的吸收、整合、创新能力, 打造符合发展方向的核心能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有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都在快速变化, 原有的资源和能力很快就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掌握动态能力才能获得较好的业绩, 保持竞争优势。但是领先的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 追求已有竞争优势的利益最大化, 将很快被致力于创新的对手所取代。

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积累性学习的过程, 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然而, 新环境下环境在变、市场在变、顾客的需求也在变, 企业核心能力也就必须在其现有基础上适应环境的变化, 提升或开发新的核心能力。如果企业核心能力不再发生变化, 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就会自我否定, 也就不再是核心能力, 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能不断更新并创造出新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就是动态核心能力。动态核心能力有助于企业保持柔性并快速响应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 甚至制造对自身有利的环境变化, 从而使企业更好地实现其成长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

在企业经营日益多元化、产品标准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化的今天, 企业要想保持住竞争优势, 就应该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的竞争能力, 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 更要注重积累企业内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 培育企业所特有的动态核心竞争能力, 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针对动态竞争环境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具有自身优势的自适应能力。在全球化环境下, 快速的技术变革和扩散驱动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中最高层次能力的体现, 它是企业将各种知识再整合、再创造、再输出, 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从动态核心能力的角度把握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管理活动, 企业技术创新可通过吸收、引进、转化、创造等方式, 更好地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同企业战略资源结合起来, 有利于企业在动荡多变的竞争环境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要完成这一过程, 既要加强研发队伍的建设, 也要增强同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较弱, 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专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府之中, 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 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体现, 是企业形成动态核心能力的一种举措。

三、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技术创新是指在技术的新思路角度, 进行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 并得到实际的应用, 是产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 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从技术创新的内涵来说技术创新无疑是一个复杂体, 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它的复杂性, 处理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技术创新学说和动态核心能力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应当有效地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并从现行政策和实际情况出发, 使所选指标比较容易获取。

2.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是涉及研发、试生产、规模生产、销售等多个相关联环节组成的多结构、多层次复杂系统, 因此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须有足够覆盖面, 尽可能将主要影响因素包含在内, 以期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的特点, 防止以偏概全。各个评价指标既要相互联系, 又要相互区别, 从而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

3.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选择的指标要少而精, 微观层次的指标应控制在10~25个之间, 评价体系所需资料应容易收集, 尽可能从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取可量化的指标, 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者层次复杂的指标树。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技术创新效能内涵丰富, 它不仅包括可测量方面的内容, 还包括不可测量的影响因素。如果追求一定要使用定量指标或恐难以进行准确地评估, 因为定量指标的定量标准和数据核准的原则要事先确定, 这种确定本身就是定性的工作, 再有收集、整理数据时人为误差和不确定因素也较多, 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根据不同情况可或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 或以定性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为辅。经验表明, 这样才能更加接近客观, 反映实际。

5.动态连续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需充分考虑企业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中, 技术创新能力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提高。因此, 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必须能够反映技术创新的现状, 同时反映发展趋势和潜力, 还能揭示其内在规律;在选取指标时需注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静态指标反映当前发展Á技术水平, 动态指标预测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 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从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中, 不难看出解决的都是一些局部的静态问题, 缺乏对外部环境动态的考量且很难判断出其技术创新成果是否适应当前变革。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理论, 根据上述体系设置原则, 运用层次分析法, 构造出一套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经济绩效评价、创新管理评价、外部环境评价三个评价系统7个二级指标, 如表1所示。

1.经济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技术投入产出效率是通过衡量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与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 来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它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两方面的内容。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产品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企业只有通过这次的创新获得收益, 才能激励企业进一步增加创新的投入, 有实力进行下一步的创新活动, 创新产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取巨大的收益。因此, 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是最直接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一是投入指标;二是产出指标。

2.创新管理评价。创新管理评价按照评价资源的位置可以分为企业内部整合指标和企业外部力量的合作指标。

(1) 内部整合能力指标。内部资源的整合, 指的是使企业的市场销售系统、管理人员素质、创新风险管理有效地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来。适应性强的技术创新系统, 一定是具有开发能力强的技术创新系统, 因此对技术创新效能评价, 是创新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置定性评价指标, 分别对以上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技术创新管理关系到技术创新投入向产出的转化, 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内部角度来考虑:从管理人员素质、创新风险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管理人员素质, 衡量管理人员素质的指标主要包括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意识三个方面。企业工人平均素质较其它行业偏低, 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也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创新风险管理, 创新风险管理水平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方面来衡量。

(2) 企业与外部力量的合作指标。企业同外部技术资源的协同, 主要是企业的关键客户、外部技术伙伴、关键供应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参与和支持。确保企业的内部需求和外购技术互相匹配, 并确保企业选择外部技术资源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才能有利于企业加强发现技术、选择技术和技术转移的适应性。所以, 在指标体系中从产学研合作程度、合作企业参与创新的程度设置参与技术创新的定性评价指标。产学研合作程度, 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 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有效的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科研成果。

3.外部环境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的也是难以预测的。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技术和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但是可以加强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并以此作为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依据。比如, 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可能会使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另外,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会给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不小的冲击。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是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主要目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动态性, 意味着必须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紧密结合, 根据新的信息来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使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更加充分、高效。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效能评价是从长远发展角度考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 是否同企业的经济、技术环境相适应, 是否得到了政府政策支持等相关的战略问题。

(三) 根据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指标权重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或资料, 进行适当的处理 (包括定性资料的量化以及数据的无量纲化等) , 就可以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

四、结论

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煤炭工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笔者针对我国煤炭型企业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煤炭企业从整体上评估其技术创新能力, 而且还能帮助煤炭企业改善技术创新能力, 增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管理工程学报, 1999 (1)

[2].石忆邵.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中国科技论坛, 2005 (5)

[3].邸景霞, 郭剑锋, 索贵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与对策.煤炭企业管理, 2005 (5)

[4].张雅丽.国有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发展.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3 (13)

[5].吴友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 2007 (4)

[6].唐炜, 蒋日富, 鹿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5)

动态创新能力 篇7

1 吸收能力及重构模型

国内外学者对吸收能力进行了大量研究, 普遍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的综合性能力, 这些能力使得企业能重构配置其资源基础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以获得竞争优势[3,4,5,6]。Cohen和Levinthal[3]给出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吸收能力定义, 指企业识别、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认为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 各种网络组织形式不断涌现, 例如战略联盟、合资企业、虚拟组织等, 成为企业吸收“新”知识的源泉[7]。

对于吸收能力的组成成分 (Component) 及影响因素, 学者们有各自不同视角的认识, 如Cohen和Levinthal认为吸收能力是由认识能力、消化能力和应用能力组成, Van Den Bosch认为组织形式和组合能力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也是影响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很多学者总结了研发投入程度、学习强度与方法、组织学习机制等因素[2,8]。Zahra和George对吸收能力研究总结后, 从动态能力视角总结和重构了吸收能力概念, 指出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知识, 产生组织动态能力的一系列惯例和程序, 并划分了潜在能力 (Potential Capacity) 和现实能力 (Realized Capacity) , 给出了动态能力的前因变量 (Antecedents) 、调节因素 (Moderators) 以及结果 (Outcomes) (如图1) 。

该重构模型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提出的, 因其逻辑清晰以及全面性和系统性强而受到广泛引用。外部知识源会显著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会显著影响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和消化, 但企业接触的多元化知识并不能保证企业潜在吸收能力的发展, 只有当知识与企业内部资源有一定互补性的时候才能形成优势互补。而过去的经验会影响企业技术搜索的轨迹, 某些事件如绩效下降、经营危机等会激发企业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刺激, 促使企业加快学习、引进外部新资源, 因此这些触发因素 (Activation Triggers) 会调节外部知识源和经验对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影响;社会化整合机制 (正式和非正式) 通过互动交流促进了知识分享和整合, 提高企业转化效率, 从而促进潜在吸收能力向现实吸收能力转化。

Zahra和George指出未来研究需要注意能力发展的时间界面, 随着能力发展, 研究有关能力产生、时间性 (Timing) 及发展节奏会丰富研究内容, 同时, 考虑了意外事件及边界状况的吸收能力模拟研究也能更好地扩展我们对吸收能力的理解。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多数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知识吸收能力的整体效果, 忽略了对知识吸收能力内在规律的研究, 如宁东玲指出很多研究往往强调吸收能力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整体构建有效性。因此,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研究文献, 以广东珠海某电子设备厂商的具体案例对Zahra和George提出的重构模型进行细化和补充, 建立多重反馈影响路径, 研究吸收能力的前因变量、调节因素以及结果的动态变化关系, 分析提升企业吸收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动态机制。系统动力学研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关注系统中多因素非线性作用及其对系统行为的影响, 有助于探索系统要素相互影响与动态演化关系[9,10], 本文应用Vensim PLE软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来阐述企业吸收能力发展的动态演化及其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2 案例介绍与模型假设

A企业最早成立于2003年, 是一家以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仪表通信和计量解决方案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等50多项, 其中发明专利4项。早期, 该企业主要深入研究国际标准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 针对国内增长迅速的电子式智能表计量产品市场开展电力计量相关产品的研发与新技术推广;2006年以后, 开始进行以能源计量芯片系统为核心的集成电路设计研发, 在经济低迷时期不但没有陷入困境, 反而还逆势而上, 经营绩效和多元化战略都取得优异成绩;2009年后, 经过多年积累正式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 从智能电表行业进入通信产品行业, 先后开发了电力线通信产品、GPRS通信产品、微功率无线通信产品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模块;2011年9月, 通讯事业部成立标志着该企业向通讯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1年7月, 该企业总投资过亿元的科技园在珠海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建成开园, 随后再次投资500万元在本企业的科技园区建立了国内首家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仿真及测试的高标准实验室, 解决了在实验室环境下电力载波芯片的评估问题。

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该企业注重人才培养, 拥有一支高素质、年轻化的人才团队, 其中硕士学历以上高级人才占员工总数的35%以上, 实行技术带头人为主的项目管理, 根据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组建技术研发小团队进行联合技术攻关, 如2010年该公司SW1726复位芯片获得珠海市科学技术和专利优秀奖。同时, 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 不断引进吸收外部知识, 除了借鉴国外技术标准外, 与中国电力科学院、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威胜集团、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 取得累累硕果。

从企业发展所处环境来看, 电子器件产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预计到2015年, 我国电子元器件总产量将达到5万亿只, 销售收入达到5万亿元, 但国内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 尤其是智能式电子仪表行业, A企业也面临林洋电子、威胜集团、三星电子等众多实力雄厚厂家竞争。A企业所处珠三角区域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带, 珠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广东省前列, 配套产业链完整, 并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 (分校区) 、科研院所, 企业协会活跃, 企业间交流合作频繁。

该案例企业的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在企业实地调研, 构建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A企业的吸收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Zahra和George指出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数据来理解吸收能力的4个维度、效率因子的量级及其对绩效影响, 档案数据能描述历史行为, 但调研和访谈数据可以计量态度和正在进行的行为活动, 经过多个时间范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揭示效率因子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重要性, 因此模型中主要假设与变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来确定, 具体如下:

(1) 知识来源是企业合作单位数量。企业与合作者合作时, 根据知识互补性、以往经验会有选择地接受所接触的知识, 服从正态分布, 这个分布均值RANDOM NORMAL (0, (-4*互补性^2+3*互补性) * (1+经验) , 互补性* (1+经验) , (1-互补性^2) , 10)

(2) 知识互补性。企业从外部获取的不同知识的多样性会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中的获取和消化能力, 但接触多样化知识不一定会促进潜在吸收能力发展, 特别是知识间具有较低互补性时, 研究发现完全同质化和异质性差异过大都会消弱对知识的吸收, 合理的异质性匹配度才能形成互补性优势[11], 因此, 我们假定互补性对知识吸收影响是倒U型曲线关系。

(3) 激发因素与社会化整合机制。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变化会激发企业采取应对措施, 积极吸收外部资源。我们假定企业绩效的变化会刺激企业加速对外部知识的吸收, IF THEN ELSE (竞争优势 (t) -竞争优势 (t-1) <0, 差距, 0) 。

协调机制促进知识分享和学习能力[12], 本研究是指企业内部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组织团体占员工总数的比值, 包括企业组建的团队或项目组数量 (正式的) 以及员工自发参与的非正式小团体数量。

(4) 区域占用性。区域专属性是指影响企业保护其新产品 (工艺) 优势能力的法律制度和产业动态性[13]。在强占用性地区 (低外溢性) , 企业会通过对创新进行专利保护从而获得收益;在低占用性区域, 企业隔离机制 (如秘密、技巧等) 也会阻止其他企业模仿, 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来建设自身吸收能力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而不是依赖其他企业的信息披露和可能的知识溢出[2]。因此, 在强占用性区域, 因为大量模仿成本存在, 企业在实现的吸收能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在低占用性区域, 如果企业之间通过隔离机制来保护知识资产和能力, 则企业实现的吸收能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2,8]。而我们调研发现, 珠海地区以电子信息为主的行业内, 区域占用性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显著相关, 在市场发展快、技术变化快的时期, 区域占用性低, 企业之间交流增多、知识外溢性增强, 而在市场低迷、技术变化缓慢时期, 企业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 小心呵护现有技术优势。因此, 模型假定市场环境与区域占用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5) 环境动荡性, 包括技术变化和市场动荡性。Pavlou和El Sawy研究动态能力时, 环境动荡被构造成一个包含市场与技术变化的形成性二阶因子 (Formative Second-order model) [14], 我们采用Jaworski和Kohli研究的量表来反映顾客需求和技术突破的变化节奏[15], 采用专家评分与头脑风暴法评定为 (0~1) 的数值指标。

(6) 吸收能力与竞争优势。对于能力测度历来是管理学界的一个难点, 对吸收能力多个维度测量所使用指标仍不统一而且没有得到进一步检验, 如有采用研发部门工作经验年限或研发投入数量测度获取能力、采用专利引用测度消化能力。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和行业特点以及企业产值和销量, 由于电子信息行业竞争激烈, 技术更新换代快, 主要靠新产品和新技术来扩大销量、占领市场, 因此选用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作为指标 (单位:千万元) 。

3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3.1 模型检验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原理, 模型结构的正确性要远比参数值选择重要。本研究依据Zahra和George提出的吸收能力模型以及A企业的实践构建模型, 包含了所要研究问题所必须包含的相关因素, 并与A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进行了多循环反馈修正, 使模型结构符合现实情境。令模型运行间隔时间减半 (从1~0.5~0.25) , 运行结果没有发现明显变化, 积分误差测试良好[8]。极端值的鲁棒性检验符合要求, 如互补性分别取0和1时, 竞争优势逐渐变为0, 改变初始值设定进行参数灵敏度测试符合要求。

3.2 模型仿真结果

下面给出初始设定条件下 (E=0.5, I=0.3, N=10, H=0.5) 的仿真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I=0.3, I=0.9)

模型中潜在吸收能力能否转化为实际吸收能力则取决于企业内部机制, 企业吸收能力能否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则体现为企业创新和灵活性。从结果看出, 在社会化整合机制较低情况下, 虽然外部知识互补性为0.5, 但是企业潜在能力仍然很散乱, 转化为现实吸收能力也比较缓慢, 竞争优势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进入瓶颈, 产生激发因素。其他条件不变, 通过增加企业内部社会化整合机制 (如建立研发团队、鼓励小团体等) , 增加到I=0.9, 发现前期现实吸收能力增长稳定, 但到达后期后不再增长, 竞争优势也逐渐下降, 而潜在吸收能力在波动增长后陷入滞胀, 在现实中表现为内部团体过于依赖前期经验, 对外部知识吸收后选择性地与内部资源整合, 产生路径依赖 (如图3) 。下面分不同情境讨论结果 (如表2) :

(1) 情境1表明, 企业内部整合机制降低时, 扩大知识来源与对外合作则潜在吸收能力向现实吸收能力的转化效率降低, 企业竞争优势增长缓慢;对比情境2和3, 在环境变化剧烈情况下, 企业扩大外部合作会提高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 转化效率也较高, 但情境2中因为内部整合机制没有改善, 使得现实吸收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在短期内没有明显改善, 而情境3中整合机制提高会将对外合作带来的知识资源平稳地转化为现实吸收能力, 减少了潜在吸收能力中的波动性, 从而更快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2) 在情境4中, 在环境动荡性高的情况下, 因对外合作增加带来互补性大幅降低, 造成潜在吸收能力波动性增大, 而内部整合机制提高会减缓这种波动性, 转化为平缓的现实吸收能力, 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稳定增长。

(3) 通过图3和表2看出, 企业内部整合机制是与环境、知识来源及特征等紧密相关的, 如果单纯提高企业社会化整合机制则企业会陷入路径依赖。尽管学者们指出先前的知识会影响未来获取与累积后续知识的能力, 吸收能力存在路径依赖现象, 但我们也发现, 如果企业内部社会化整合程度高, 在促进知识整合应用的同时也加剧了路径依赖现象[11], 造成现实的吸收能力增长缓慢。从中可以看到, 能力锁定状态是指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转化为凌乱的潜在吸收能力, 潜在吸收能力并没有转化为现实吸收能力的持续增长, 从而造成竞争优势在后期下降。这从另一角度为我们认识吸收能力的路径依赖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我们的仿真也发现, 如果增加外部合作者数量、扩大知识面会减弱这种路径依赖现象。

4 讨论与总结

Zahra和George研究提出的吸收能力重构模型按照投入—能力—结果的线性逻辑描述吸收能力, 但在企业实践中, 各个因素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 其内部要素之间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无法通过这种线性组合描述出来, 而系统动力学能通过对现实抽象、通过系统化模型中变量和因素的交互关系来研究这种内生性的复杂动态关系及其演化规律。我们通过对具体调研企业案例研究, 依据Zahra和George的模型抽象出一个二阶理论模型 (Second-order Model) 来研究吸收能力从前因变量、中介与调节变量到结果的动态复杂关系, 从而观察理论的动态应用、识别缺点以及检验不同的政策结果, 为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整合外部资源从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现实的指导, 也丰富了Zahra和George所提出的吸收能力动态仿真研究内容。

表2不同情境下的仿真结果

状态变量

降低整合机制扩大知识来源其他不变

1I=0.3-0.1

H=0.5E=0.5

N=10-30

整合机制不变环境动荡性提高扩大知识来源互补性小幅降低I=0.3

2

H=0.5-0.4E=0.5-0.8N=10-30

整合机制提高环境动荡性提高扩大知识来源互补性小幅降低I=0.3-0.6

3

H=0.5-0.4E=0.5-0.8N=10-30

整合机制提高环境动荡性提高扩大知识来源互补性大幅降低I=0.3-0.7

4

H=0.5-0.2E=0.5-0.8N=10-30

模拟结果

以上不同情境下的仿真模拟结果验证了社会化整合机制对提高企业消化和转化能力的影响[2], 促进了企业内部知识分享和经验交流, 削弱了潜在吸收能力的波动性而转化为平稳的现实吸收能力, 从而提高了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在现实中也发现, 企业吸收的外部知识过于杂乱, 很多不能被有效利用, 而社会化内部组织可以筛选、甄别一些冗余知识加以利用, 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根据研究结果, 得出以下启示:

(1) 在企业扩大对外合作、获取多样性知识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内部研发团队和小团体作用, 提高知识转化效率, 从而提高吸收能力;在市场环境动荡剧烈的情况下更要充分发挥全员创新作用。

(2) 在市场环境动荡性高的条件下, 激发企业吸收外部资源进行创新, 但如果企业盲目选择合作对象, 知识互补性没有达到合适匹配度, 则尽管其潜在吸收能力会增长, 但对现实吸收能力却没有显著改善, 将会陷入剧烈波动状态, 最终损害企业的竞争优势。其现实意义是企业在动荡环境下如果与所选择的合作者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造成乱投资则会进一步消弱企业竞争力。

(3) 企业内部社会化整合机制是与外部环境、知识来源及特征等因素紧密相关, 如果单纯提高企业社会化整合机制, 内部小团体太多则企业会陷入路径依赖。正如North指出, 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 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 才能实现对原有方向的扭转[16]。

动态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创新能力,柔性生产体系,技术创新周期

引言

面对目前高度变化、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演化的产品需求结构, 制造业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设备更新才能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 制造业的动态创新能力成为维持企业竞争力、避免竞争趋同的有力工具。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 缩短技术创新周期, 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是企业在发展过程面临的重要问题。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服务业产业, 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的特点[1]。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具有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功能, 还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可以减少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缩短技术创新周期, 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现有研究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但随着市场环境高度变化, 动态创新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因此深入分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对提高制造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影响, 以及如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共同发展成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内涵

1. 动态创新能力的概念

为了满足企业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维持核心竞争力、保持产品市场份额和先动优势的需要, 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等活动, 这种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创新活动称为企业的动态创新。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产品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 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对于制造业而言, 其竞争优势的实现和保持必须依靠自身的动态创新, 并需要产业具备适应消费市场变化的动态创新能力。在动态创新能力的基础上, 以改善制造业生产系统的价值创造功能和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为目的, 实现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资本和信息等要素的动态协调。

2. 动态创新能力的特征

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周期和技术创新绩效两方面。技术创新周期越短, 技术创新绩效越高, 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越强。

技术创新周期是指企业从一次的技术研发活动开始, 经过技术试验、应用、成熟等阶段, 直到下一次的技术研发活动开始的一段时期。技术创新周期的缩短能够使企业技术成果实现即时转化, 避免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速度, 增强了动态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周期主要包括三个时间段:一是技术创新的研发时间, 包括新技术的研发、设备的设计和产品试验等所用的时间;二是技术创新的应用时间, 即技术变得可行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时间;三是经过技术扩散, 各个企业都已经掌握新技术, 此时的市场趋于完全竞争,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开始准备进行下次技术创新。通常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周期过程中, 企业关注的是技术的研发时间和技术的应用时间。

技术创新的绩效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的成本上。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越小, 就会有更大的动机将资金快速地投入到下一次技术创新中, 从而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 对增强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本身的投入, 包括技术研发、设计和实验的费用;二是技术创新应用的投入, 包括技术达到生产可行后,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其他部门改变或调整结构和策略来配合新技术的生产活动, 调整结构和策略产生的沉没成本是构成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本的主要部分。

3. 动态创新能力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动态创新能力使制造业企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能够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目前制造业企业生存在一个变化趋势加快、信息化程度日益增强、资源共享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中, 企业必须始终保持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生产方式已经由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2], 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 对制造业商品的需求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在此背景下, 产品更新的速度加快, 技术创新周期的缩短, 标志着时间已经和价格及质量一起成为企业的重要的竞争要素。同时,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异质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强[2], 为了适应环境, 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更新的要求, 企业就必须通过与外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来保证对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获取竞争优势。于是保持动态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工具。

动态创新能力能够使制造业企业保持先动优势, 避免竞争趋同。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地应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 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一种技术形成的市场垄断优势不可能保持太长时间, 因此企业如果想要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目前, 在制造业中, 大多数企业是通过学习模仿获得生产能力更强的技术, 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学习模仿能力。对于同一种技术, 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将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 在第一时间内创造出最新的、顾客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才能占据先发优势, 成为竞争中的领先者。因此, 企业应该尽早的开发新技术, 尽快地应用到生产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动态创新能力可以使企业实现先动优势, 避免其他企业通过学习模仿造成的行业竞争趋同。

动态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的技术扩散速度。以制造业企业为行为主体, 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服务机构、科研机构、政府等, 通过物质、信息和人员的流动结成企业网络, 这种网络的结构性通过与其他相关制造业企业之间的资源交换形成相互依存的外部网络。由于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企业网络的协同创新和内部信息流动, 使得企业的动态创新活动不仅仅对自身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 而且对所有从事相关产品生产的企业产生影响, 从而使得整个网络中创新的速度加快。在企业网络内的协同创新从整体上提升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水平, 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影响的机理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周期和技术创新成本两个方面。

1.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周期的影响

假设一个制造企业包括若干个生产经营活动的部门或环节, 如, 生产、设计、销售、维修、运输等。每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 同时为企业创造一定的利润。企业利润的实现主要靠某一个或几个核心环节, 其他环节仅仅为核心环节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各个生产环节并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一个环节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其他一个或者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才能重新生成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的整体。如果企业将某个环节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业, 则在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过程中, 不需要考虑这个环节的情况。

企业如果想要提高动态创新能力、缩短技术创新周期,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技术研发的时间。二是减少技术创新从研发成功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时间。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 由于一项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实际生产的过程需要整个企业的多个部门和环节进行配合, 一个制造业企业包括的生产经营环节越多, 则进行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实际生产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如果将某一个具有公共属性和特征的某个环节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业, 则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应用过程中就会减少。企业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业的环节越多, 企业技术应用的时间就会越短, 企业投入到下一次技术创新的时间随之缩短,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动态技术创新能力。

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 减少技术创新的应用时间, 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 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成果的即时转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资金通常是固定的, 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时间的缩短通常是通过将某些环节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的。目前,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全部趋向于专业化, 将维修、运输、销售等环节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业, 这样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不用考虑外包出去的环节需要进行调整而用的时间, 这样大大降低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周期, 提高了动态技术创新能力。

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成本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影响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对企业创新成本的影响。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且在技术研发成功后需要企业的其他环节进行调整和改变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 这部分改变和调整需要的成本就是技术创新的沉没成本, 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本。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减少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本。

降低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降低技术研发的成本。由于大多数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都是相对固定的, 即企业每年会在技术创新领域投入一定比例, 所以技术研发的成本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降低。二是降低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本。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本和企业的生产环节的数量有关, 即企业包含的生产经营环节越多, 一项新技术在企业中从研发到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成本越高。因此, 如果制造业企业要降低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本, 应该尽可能进行专业化生产, 将核心生产以外的环节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承包制造业的某一些生产环节减少了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本, 促使制造业企业将节约的创新成本投入到下一次技术创新活动中, 并由于技术创新投入的加大缩短技术研发的时间, 从而在技术创新周期和技术创新成本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

三、以提高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策略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缩短技术创新周期、降低技术创新成本, 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所以进一步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建立柔性生产技术体系, 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动态创新能力成为目前制造业发展和转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 建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竞争机制, 培养促进制造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效应。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来完善, 同时, 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的技术创新可以减少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或为其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从而制造业企业有了更多的外部支持进行技术创新, 为提高自身的动态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因此,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相互促进效用, 建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竞争机制,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 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 更大程度地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资源配置和生产服务作用, 是培养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必要的外部环境。

2. 利用信息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分工与互动, 从而加强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环境支持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使得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呈现出专业化和网络化的融合趋势。在这一过程中, 信息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通过技术进步和现代信息系统, 改变原有制造业的产业边界, 导致产业内部的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 使得产业边界模糊化。技术融合和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分工与互动的主要原因, 信息技术由于具有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在融合、分工与互动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充分利用信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业支持功能, 加大信息资源的投入力度和信息流规模, 把制造业的生产、产品、服务和设计等环节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领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加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持力, 使得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互动效应, 为提高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提供了环境支持。

3. 鼓励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实现基

于技术创新网络效应的优势互补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内部耦合

目前, 制造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制造业分工格局的重心已经开始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变, 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转变, 使得制造业组织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格局[5]。不同类型企业在某一产业或产品的价值链上有技术环节、中游生产环节和下游营销环节中进行垂直型和水平性的专业化分工, 这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在参与制造业分工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制造业企业标准的服务。同时, 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构成了专业化的企业网络, 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网络内部产生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作用, 形成技术创新网络效应的优势互补和技术创新资源在企业网络内部耦合。因此, 生产性服务业应该尽可能统一技术标准, 实现行业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这样有利于适应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并通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技术升级。此外, 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使得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转化, 为制造业动态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宪, 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4, (10) :65-76.

[2]朱有为, 张向阳.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9) :98-103.

[3]郑吉昌, 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 :13-15.

[4]原毅军, 耿殿贺, 张乙明.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1) :80-87.

[5]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9) :14-21.

[6]原小能.轮转型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J].经济学研究, 2005, (9) :17-22.

基金动态:银华、华夏、红土创新 篇9

随着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不断加码,环保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高升,生态环保相关上市公司市场表现也非常优秀。数据统计,截止12月22日,中证环保指数今年以来涨幅为42.28%,而同期上证综指仅上涨12.89%。在此背景下,银华基金旗下银华生态环保主题灵活配置型基金将于12月28日至2016年1月22日发行。

银华生态环保主题基金采取自上而下、多重投资的策略。同时将通过采用多重投资策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生态环保产业有望享受更多政策红利。政策密集落地势必带来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黄金期。

华夏基金:内地首只基金在香港发售

华夏基金公司携旗下老牌绩优基金华夏回报12月29日起在香港发售,这是内地第一只直接面向香港市场各类投资者发售的基金。

华夏回报成立于2003年,截至2015年12月25日,净值增长了809.11%,复合年化收益率19.64%,而同期大盘只上涨了1.5倍。华夏回报成立以来曾三次荣膺金牛基金奖,并获2013年晨星十年5星评级。它追求年年回报,坚持到点分红,并坚持长期、稳健的价值投资理念,重点选择价值相对低估、有较高升值潜力的股票和债券品种进行投资。截至三季度末,它的规模为74.34亿元。

红土创新基金:改革正成为当下中国最大红利

红土创新基金旗下第二只主题型基金——红土创新改革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基金(基金代码:002250)于1月4日起开始发行。该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可实现仓位灵活操作。其中投资于改革红利相关主题证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动态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经营绩效,社会情感财富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其主旨在于对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发挥正向效应。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获取外部资源的有效渠道,自被美国学者切萨布鲁夫Chesbrough ( 2003) 在 《开放式创新: 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1]一文提出之后,开放式创新及相关研究逐步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一条研究主线。然而文献检索表明,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度量大都根据企业的调研数据而设计 ( 陈钰芬等,2009; 陈艳等,2013; 张振刚等, 2014) 。鉴于问卷方式本身的局限性,本文认为根据概念设计指标对企业开放式创新进行问卷度量并不能真实地契合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客观情况。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本论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 ( 陈衍泰等,2007; 闫春等,2014)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 张振刚等,2014) 这两个方面,且大多为以截面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徐宁和徐向艺 ( 2012) 的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大都持静态观念,未根据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从动态能力视角进行诠释[2],将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为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变量的研究尚未受到文献的关照。

创新经济学指出创新是创新者、模仿者、改进者互相竞争和蚕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新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创新差异方面的实证研究备受国外学术界重视。 然而,正如De Massis ( 2013) 所说,学术界 ( 西方) 对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创新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结果、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创新战略差异这四个方面,但这种对比研究所关注的创新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3],并未聚焦于技术创新领域进行比较。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经验观察表明,家族和非家族企业在技术创新实践方面以及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或影响方面是存在差异的。 因此,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在将家族和非家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进行初步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将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企业经营绩效这三者联系起来考察,以期揭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及其绩效效应差异。相信其研究结论对于企业进一步改善技术创新管理,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经营绩效有着应有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助于人们从所有权属性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不同属性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和企业经营绩效问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开放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关于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比较研究已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家族参与和R&D投资呈负相关[4,5]。从逻辑上讲,家族企业作为开放式创新的核心主体,其外部合作主体越多,技术创新投入产权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动力和意愿; 相反,若开放式创新合作主体较少,上述不确定性便会下降,外部合作主体也难以在创新投入产权和成果分享上 “搭便车”。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 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对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弱。

经验观察表明,家族企业在考量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方面,重质轻量,譬如专利的申请和保护都需要成本,而家族企业在专利申请和保护上比非家族企业具有更强的求实动机,这可能导致家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成果数量少于非家族企业, Czarnitzki & Kraft ( 2009 ) 以279家德国合股公司为样本的研究结论佐证了上述分析[6]。Chin et al. ( 2009) 以台湾电子产业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家族参与和专利的数量、质量呈负相关[7]。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b: 家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弱于非家族企业。

鉴于产权机制的差异,一般而言,家族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求实动机和效率导向应强于非家族企业。换言之,家族企业一旦获得某项有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便会全力以赴地推进其实现市场价值。Llach & Nordqvist ( 2010) 通过对西班牙151家制造业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对创新资源 ( 如人才、市场资本等) 的配比更为得当[8]; Cassia et al.( 2011) 对意大利小型和中型企业进行了研究,家族成员之间融洽的交流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还可促进 新产品研 发取得成 功[9]。Cassia et al. ( 2012) 通过对意大利家族和非家族企业的对比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项目中通常存在强大的项目领导者,使其新产品研发动力更为充足[10]。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c: 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转化能力较强。

(二)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

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上的目标函数是有差异的[11,12]: 家族企业除了追求财务绩效外,还会充分考虑家族稳定、家族主要成员的权利制衡、企业的代际传承、家族文化维系、家族社会情感财富获取等因素,Anderson & Reeb ( 2004) 的研究结论证实了这一分析[13]。开放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入外部力量来影响家族企业治理和管理的非财务目标,因此,家族企业可能以抑制或牺牲财务目标为代价来保障非财务目标的实现。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 家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市场绩效的促进作用弱于非家族企业。

假设2b: 家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弱于非家族企业。

(三)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股权治理机制的差异使家族企业领导人比非家族企业领导人在公司治理和管理上有更重的话语权,因此其决策效率与弹性更高,Craig & Dibrell ( 2006) 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分析[14]。与此同时,家族企业的决策者,其决策行为会受到家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这导致了两类企业与开放式创新有关的决策机制存在差异: 家族企业的领导人一旦认定创新项目的价值, 就会以灵活有效的机制推进项目实施,而非家族企业领导人的股权治理相对弱势使其难以获得与家族企业领导人相当的决策效率和弹性。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 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然而,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的相对封闭性使其在集聚、运营社会资本方面具有天然弱势,这可能导致其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到一定的抑制。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b: 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弱。

假设3c: 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弱。

三、研究设计

( 一)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截止2013年底沪深A股 ( 含主板、 中小板、创业板) 中属于信息技术行业且在2009年之前上市 ( 包括2009年) 的54家企业2009 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剔除ST公司 ( 华泽钴镍、星美联合) 及相关数据披露不详的非ST公司 ( 鹏博士、远东股份) 后,得到50家样本企业,其中家族企业31家,非家族企业19家,共计250个观测值。

面板数据来源如下:( 1) 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数据、产学研联合专利数据、专利数据均来自于佰腾网专利检索系统;( 2) 公司研发人员强度、 研发投入强度、新产品销售收入、无形资产比率均根据巨潮咨询网所披露的年报信息手工整理而得; ( 3) 样本企业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自于 “WIND资讯”中国金融数据库;( 4) 本文根据公开发布的家族榜单 ( 如财富排行榜、传承榜、家族信息技术富人榜) 、国企500强榜单和东方财富通炒股软件、新浪财经、百度等网络媒体对50家企业进行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区分。

(二)变量选择

1.开放式创新变量。本文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采用产学研合作主体数[1]、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数占企业年度申请专利之比[15]这两个客观指标来表征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程度。其中,产学研合作主体数 ( PSR_ number) 表明企业对开放式创新价值的评价,产学研合作主体越多,说明企业对开放式创新评价越高,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对外部合作主体的依赖程度,产学研合作主体越多,通常合作申请专利占比 ( PC_ rate) 越高。

2.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变量。本文借鉴徐宁和徐向艺 ( 2012) 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定义,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这三个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刻画[2]。

( 1)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本文选取企业技术人员强度 ( 企业年末披露的技术人员数与员工总数之比RS_ rate)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 企业年末披露的研发投入与当期主营业收入之比RE_ rate) 来表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 2)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选择企业年度专利申请量 ( PA) 、发明专利申请量 ( IPA) 、发明专利授权量 ( AIP) 这三个专利类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 3) 技术创新转 化能力。本文认为,徐宁和徐 向艺 ( 2012)[2]所选取的技术资产比率 ( 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率) 作为刻画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它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转化,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技术创新转化的最为直观的能力表现,因此,本文选取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NI_ rate) 和技术资产比率 ( IA_ rate) 这两个变量来表征企业的技术创新转化能力。( 4) 为增强指标的说服力,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表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两个变量、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三个变量及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两个变量分别提取主成分TIP、TIY、TIC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替代变量,指标值越大,说明其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3. 企业经营绩效变量。考虑到企业经营绩效效应投射在多个财务指标上,因而本文从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这两个维度出发,运用被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总资产收益率 ( ROA) 、净资产收益率 ( ROE) 、销售毛利率 ( GPR)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MBRG) 四个指标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度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率提取一 个反映市 场绩效的 主成分 ( MP) ,对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提取一个表征财务绩效的主成分 ( FP) ,用于测度企业经营绩效,以增强指标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4. 控制变量。本文共选取了四个控制变量, 分别为企业规模 ( Lnasset) 、企业年龄 ( Age) 、现金净流量 ( NCF) 、资产负债率 ( Lev) 。

本文对研究变量的定义详见表1。

(三)模型设定

为准确地揭示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以及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拟构建了如下两组回归模型对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第一组回归模型: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第二组回归模型: 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

模型1 - 模型5中,i为年份( i = 1,2…,50) ,t代表公司( t = 2009,2010,…,2013) ; β1、β2、β3、 β4、β5、β6、β7、β8、β9均为系数; εit为随机误差项; TIPit表示t公司在i年度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TIYit表示t公司在i年度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TICit表示t公司在i年度的技术创新转化能力, MPit表示t公司在i年度的市场经营绩效,FPit表示t公司在i年度的财务经营绩效,其它变量的含义见前文所述。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从家族和非家族企业的分类样本着手,列示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包括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总体而言,样本组家族企业的资产规模小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总资产自然对数的均值为21. 01,非家族企业样本均值为21. 97,即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分别为133 207. 0053万元、347 896. 266万元。

为更好地揭示分类样本在同一变量上的差异性,本文依据统计学中的 “小概率反证法”原理, 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16],在显著性水平设置为5% 的情形下,对研究年度内的家族和非家族企业成对数据的样本均值进行了比较。整体而言,非家族企业与家族企业除了在联合专利占比 ( PC_rate)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 PA、IPA、AIP ) 、技术创新转 化能力 ( NI、 IAR ) 及现金净 流量 ( NCF) 方面差异不大 ( p值大于5% ) 之外,在其余变量上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其余变量的临界置信水平p值均明显小于5% 。

表2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 1) 在开放式创新方面,相对于非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主体数量较少 ( 均值4. 65 < 5. 85) ,且非家族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 标准差4. 06 > 3. 67) 。这表明家族企业在集聚用于支持技术创新活动的合作伙伴数量方面是不及非家族企业的,即家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 搜索广度 更低。这与Classen et al. ( 2012) 以比利时和荷兰的中小型企业为对象的研究结论类似[17]。但值得一提的是,家族企业的联合专利占比总体上高于非家族企业 ( 30. 58% > 25. 94% ) ,表明家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外部合作主体的依赖性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家族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实力和资源均处于弱势状态。

( 2) 就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而言,家族企业明显强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技术人员强度和研发人员强度的均值分别为57. 03% 、11. 27% , 而非家族的分别为52. 94% 、3. 67% 。这表明家族企业相对于非家族企业有着更高的创新投资倾向, 以期在技术创新结果上优于非家族企业,这印证了Classen & Carree et al. ( 2014) 对德国的2 087家中小型企业为样本的实证对比研究结果[18]。

( 3) 就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而言,家族企业平均专利申 请量为38. 5项,少于非家 族企业的40. 36项,表明非家族企业相对于家族企业而言提交的专利 文件数量 较多,这与Czarnitzki et al. ( 2009) 对德国27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相契合[6]。但不难发现,家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大于非家族企业,这表明家族企业在技术创新发展实践中重 “质”胜于重 “量”。

( 4) 在技术创新转化能力方面,家族企业总体上强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及技术资产比率均值分别为7. 15% 、 3. 43% ,而非家族企业的分别为6. 28% 、2. 57% 。

( 5) 就企业经营绩效而言,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之间差异性较大,且家族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家族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均值分别为9. 41% 、13. 66% 、49. 42% 、19. 74% ,远大于非家族 企业的6. 34% 、 8. 95% 、 27. 48% 、 10. 85% 。此外,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经营绩效4个替代变量的标准差较大,其中,总资产收益率和 主营业务 收入增长 率的标准 差略高 ( 6. 96 > 5. 13 ; 22. 69 > 21. 25) ,而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毛 利率的标 准差都远 大于非家 族企业 ( 30. 08 > 8. 66; 23. 17 > 13. 58) 。

(二)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为准确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运用SPSS18. 0软件对样本的所有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由表3可知,各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大都呈微弱相关 ( 0 < | r | 0. 3) , 相关系数r最高为0. 439,处于低度相关水平,因此,研究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注:*、**分别表示在 0. 05 和 0. 01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三)回归分析——家族与非家族企业对比视角

本文运用Eviews6. 0计量软件,首先,为判别面板数据整体上的平稳性,对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其次,为判别回归模型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借鉴学者刘荣茂等 ( 2007) 的研究[19], 对五组回归模型分别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 结果显示协整关系均存在。再次,五个回归模型经过LR与Hausman检验,本文选择了更为有效的固定效应模型,其中,检验统计量的值所对应概率值均小于5% ,分别拒绝了混合横截面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更有效的原假设。最后,本文基于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对家族和非家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技术创新转化能力; 开放式创新、技术动态能力与企业市场绩效; 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计量模型1模型3及模型4 - 模型5的检验结果分别见表4和表5。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表4和表5中所有回归模型F统计量的Prob值均为0. 000,这说明模型是整体有效的。

1.开放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 1)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表4的模型1表明,家族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数与联合专利占比对其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非家族企业中,联合专利占比对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虽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但其产学研合作主体数对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表现为正向影响,且在1%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非家族企业中,产学研合作主体数越多,其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越强,而家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主体数对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促进效应有限,因此假设1a得到验证。

( 2)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模型2中,家族和非家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主体数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都为正向影响,且均在1%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但不难发现,非家族企业开放式创新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 2714,高于家族企业的0. 2102。这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家族企业开放式创新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弱于非家族企业, 假设1b得到验证。此外,家族企业的联合专利占比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为显著正向影响,而非家族企业的联合专利占比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无显著影响。 究其原因,在于家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一旦形成产学研合作联盟,其联合紧密度就会高于非家族企业,合作研究的成果更有价值,能够更有力地促进自身技术创新。而非家族企业在合作创新中即使有联盟体,但其运营绩效是不如前者的。

( 3)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转化能力。 由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知,两类企业的结果截然不同: 家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主体数对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非家族企业表现为显著的负向效应,且均在5%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假设1c得以验证,即家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转化能力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开放式创新有效地促进了新产品销售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比率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资产的转化; 而非家族企业产学研合作对技术资产的转化,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的增长却呈负向作用。此外,家族企业联合专利占比与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非家族企业联合专利占比与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呈正相关,但缺乏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这说明过度地依赖外部合作主体,对于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并无促进作用, 尤其是家族企业。

注: ( 1) 括号外为解释变量回归系数,括号内为 t 统计量; ( 2)*、**、***分别表示在 10% 、5% 、1% 的水平上显著。

2.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 1)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市场绩效。由模型4的回归结果可知,家族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数对其市场绩效在5%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相关关系,非家族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数对市场绩效表现为正向影响但缺乏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 p > 0. 1) ; 家族企业联合专利占比与市场绩效呈显著负相关,且在1%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非家族企业联合专利占比对市场绩效表现为微弱的正向影响 ( p > 0. 1) ,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这说明,家族企业通过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对提高企业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技术创新上的对外过度依赖可能会削弱自主研发能力,且难以掌控契合市场趋势的研发主流方向; 而非家族企业目前在开放式创新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处于低效率状态,没能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有效地促进企业市场绩效的提升,其对外部合作主体依赖度对市场绩效提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 假设2a未能得到验证。

( 2)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在模型5中,家族和非家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数对财务绩效均为正向不显著的影响,而联合专利占比对财务绩效均为负向不显著的关系。这表明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数对财务绩效提高并无实质性贡献,因此假设2b没有通过验证。对此结果可能的解释是: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目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合作效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此外,联合专利占比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负向作用在家族和非家族企业中虽不显著但均存在。这表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过分依赖于外部合作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财务绩效的提高。

注: ( 1) 括号外为解释变量回归系数,括号内为 t 统计量; ( 2)*、**、*** 分别表示在 10%、5%、1%的水平上显著。

( 3)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其中: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观察模型4和模型5的回归结果可知,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市场绩效为显著正向影响 ( 在5%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对企业财务绩效仅表现为微弱的正向促进作用 ( p > 0. 1,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 非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市场绩效为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财务绩效为不显著的负向影响。总体来说,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非家族企业,假设3a得到证实。这一结论表明,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产权机制的差异已经在技术创新投入意愿和经营绩效上得到体现: 家族企业核心股东在技术创新投入上的决策独立性,使企业领导人一旦看准项目前景,就敢于果断投入,追求较高的经营绩效; 而非家族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上需要权衡多方股东的利益,其投入意愿及其引致的经营绩效逊于家族企业。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在模型4和模型5的回归结果中,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为正向不显著,对财务绩效为负向不显著的影响; 非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市场绩效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 在1%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对财务绩效表现为较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 在10% 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 综合两组样本回归结果可知,家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非家族企业,故假设3b得到验证。该研究结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非家族企业股东多元和合作主体多元使其拥有更加丰厚的社会资本 ( 渠道、网络、 社会关系、金融关联、政治关联等) ,加之非家族在文化方面的社会认同使其在社会传播方面优于家族企业; 而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相对缺乏和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往往使其技术创新的过程可能偏离经济目标,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家族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市场绩效效应和财务绩效效应。

技术创新转化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首先,就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市场绩效效应而言,两类企业都不够显著 ( 见模型4、模型5的回归结果) 。 这表明当下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处于低效率状态,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技术创新成果的质量不高,可转化性不强; 二是社会缺乏有效率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其次,就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财务绩效效应而言,家族企业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财务绩效效应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而非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却有效地促进了财务绩效的提高 ( 详见模型4、模型5的回归结果) 。综合而言,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弱于非家族企业,故假设3c通过验证。

通过对模型4和模型5回归结果的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财务绩效效应方面,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转化能力均与财务绩效关系不显著,即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不敏感, 而非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提高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务绩效,但其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却显著地促进了财务绩效的提高。这在一定 程度上印 证了Sharma et al. ( 1997)[20]、Habbershon & Pistrui ( 2002)[11]、Astrachan ( 2003)[13]的研究结果,即家族企业发展的目标与非家族企业存在一定差异,其并不限于财务绩效,更多的是关注家庭稳固 ( 如代际传承、 所有权转移等) 问题。

五、主要结论

本文以IT行业5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开放式创新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开放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家族企业集聚技术创新资源的能力较弱,自身创新资源相对不足使其对外部合作主体的依赖度较高; 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转化能力较强,且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产出的质量; 总体而言,家族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优于非家族企业。

第二,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非家族企业,而在家族企业中,这种作用十分有限; 但开放式创新却能显著增强家族企业技术创新转化能力,而这一效应在非家族企业是负向显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这种结果,是两类企业的产权机制的不同引致的在技术创新决策上的差异带来的, 换言之,家族企业由其产权机制决定的决策机制使其在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更有效率。

第三,开放式创新总体上能够促进企业市场绩效提高,但并不能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做出实质性贡献,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不协调,蕴含或反映出开放式创新是一种高成本运转的创新机制,任何追求形式不求实效的开放式创新都是不可取的。

第四,产权机制及其决定的技术创新投入决策机制差异,使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非家族企业; 而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相对不足使其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弱于非家族企业。因此,家族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扩充社会资本的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

上一篇:同步电路设计下一篇:房屋建筑地面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