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

2024-09-16

动态能力(精选12篇)

动态能力 篇1

一、引言

战略管理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处处存在着竞争,获得好业绩的企业一定具有某种竞争优势,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学术界亟需探讨的就是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变为业绩,因此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一直是战略管理学领域中的宠儿。最早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在业绩方面能够从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这个问题”,即产生各企业间不同业绩局面的原因。(1)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全球化时代,Prahalad和Hamel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已经难以使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且,理论本身就有刚性缺陷。在众多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主张通过加快整合资源的速度来获得竞争优势观点的学者们形成了能力学派的动态能力理论分支(2)。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市场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这种环境下动态能力理论就产生了。因此,企业要想保持原有的竞争力或者重塑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创新这一路径。R.D’Aveni提出企业要持续创新,紧跟外部环境变化的步伐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他在1994年出版的《超越竞争》一书向我们全方面地传达了其关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一个整体框架。Collis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动态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力之上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并管理着其他各种能力。(3)1997年,Teece、Pisano和Shuen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他们的观点是“动态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整合、建立、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来适应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4)在接触到Teece提出的动态能力之后,动态能力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扩展。如表1所示。

三、动态能力的维度

目前,理论界人士们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对于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做出贡献的学者们的观点。1990年,Teece和Pisano最早提出把动态能力划分为适应能力、整合能力、重构能力这三个维度。(6)7年之后他们又在发表的《动态能力和策略管理》一文中明确表明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能力、建立能力、重构能力,将适应能力改成了建立能力。到现在为止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一是从根源出发,把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从行为层次扩展到组织认知层次;二是从结论出发,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完成某项具体的战略和组织过程中所呈现的能力。(7)(表2所示)

倾向一: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获取和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依赖于组织自身的认知程度,但是如果企业想在事前早作打算,那么就必须要抓准时机、瞄住机会,不要错过,这样才能成功。所以,在机会面前动态能力表现为恰当的感知并捕捉机会。2007年,Teece通过《战略管理杂志》向理论学界表明了他对动态能力的看法和观点。他不仅考虑到了企业的机会,而且也考虑到了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这一因素,所以在维度的划分上加入了识别机会和威胁的能力以及增强、整合、保护、重构企业资产的能力。这里的资产包括显性资产和隐性资产两部分。(8)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参考文献(5)整理。

倾向二:一些学者认为动态能力体现在企业具体推行和实施某项策略计划的进程中。Eisenhardt和Martin分别从组织和实证上对动态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相应的表现为企业组织并完成具体战略计划的能力的结论。以往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停留在空洞、抽象的层面,而这项研究使其回归到具体的企业行为层次上。(9)

四、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1. 文献回顾

企业绩效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在某一经营阶段内所取得的经营成绩和效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因为平衡计分卡可以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平衡计分卡法在衡量企业绩效时很受欢迎。平衡记分卡法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来考核企业绩效。它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Newbert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性和有价值性不仅能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还决定着企业绩效。(10)Wiklund和Shepherd同样通过实证的方法得出“知识资源”对企业获得良好组织绩效起到了支撑作用。(11)Zotte在分析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二者之间的联系时利用了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绩效也会因为动态能力的不同而不同。(12)Menguc和Barker发现对于销售绩效来说动态能力可以起到正向促进作用。Arthurs和Busenitz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能够改善公司股票市场收益率。(13)再来看看国内,王核成通过对江浙沪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从侧面研究了构成动态能力的能力、得出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4)

2. 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框架

动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在动态能力结构中,不同的具体能力对于绩效的贡献度是不相同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对企业拥有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本文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划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学习能力这三个维度。(如图1)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关于创新能力的假设。创新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将其具体化到某一行为或领域上。因此我们可以具体化到知识、决策和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上。学者们对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多,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带来全新的产品或者现有产品在性能方面大幅度的提升;其实从根源上来说,知识创新是主要决定要素;决策创新会使企业把握住发展的机会,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1: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

(2)关于吸收能力的假设。吸收能力最初关注的是企业如何从外部获取信息、并且处理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Zahraand George认为吸收能力具体体现在对知识进行获取、同化、转化并利用的四个过程中。(15)同时加强知识的学习能力,保持企业对外部技术创新资源的开放性和不间断的消化吸收。企业的吸收能力一方面使企业相对持续地占有独特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企业绩效。因此,提出如下假设2: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16)

(3)关于整合能力的假设。整合能力是企业系统、整合、协调配置以及重新构建内外部资源以积极面对外部变化着的市场的能力。整合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是企业识别机会、整合资源以及协调和匹配企业各种能力的能力。因此,提出如下假设3: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正相关。(17)

一直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动态能力往往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绩效,其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动态能力各个维度的能力首先影响企业高管的战略决策,进而改变企业的绩效。企业的发展战略始终体现着企业的愿景和核心价值,但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企业内在的成长需求和文化等因素要求企业必须适时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改变。

综合以上分析,为了准确理解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如图2所示的模型。

在所提出的模型中,自变量是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因变量是企业绩效基于平衡计分卡法的四个维度。企业的发展战略则在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五、总结及展望

本文通过总结和梳理文献,将动态能力具体划分为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这三个维度,提出了这三个二级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建立了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一个理论模型,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但是存在着局限性,即没有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所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还有待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从而进一步完善该理论模型。

动态能力理论产生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仍然处于模糊状态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比如目前阶段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并且几乎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动态能力是为了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而整合其他能力的更高阶能力,而对动态能力的具体形成过程、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动态能力 篇2

一、引言

孙子曰:“兵无常态,水无定形。”信息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产品及形式生命周期缩短、信息需求变化加快且难以预测、信息形式结构的变革、服务竞争规则变化、相对管制方式的放宽等,以成为当今信息服务环境变化的主要特点。在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思想、逻辑、主体及重点等内容都因此发生了变化和转移。其服务工作主体,已由单一个体转向纵横交错的价值网络体系。其工作核心思维,已从静态、单向转向动态、互动的共赢合作,强调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内外资源的整合性和预见性。以期获得与自身工作目标及服务体系的外部环境动态适应的平衡。

二、公共图书馆的动态能力及其特性要求

公共图书馆动态能力观所应探究的基本问题是:在动态信息需求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为什么和怎样建立持续的发展与竞争能力。公共图书馆为什么能表现不同的绩效?动态能力观应关注及整合公共图书馆所处的社会及经济领域、自身技术技能的学习与创新、组织和领导的结构与观念的更新等方面来解释这些问题。

公共图书馆动态能力指公共图书馆在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及交流环境中整合、建立和重构与提高自身内外竞争力来持续保持优势的能力。“动态”就是自身更新竞争力的能力以至于与变化的信息需求环境相一致。“能力”则强调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适时且恰当管理观念、资源配置、整合以及[:请记住我站域名/]重组内外部组织结构、馆员业务技能和相关职能竞争力,去与变化环境的要求相匹配的重要作用。

1.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动态性――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可以理解为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其在信息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信息服务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演进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来实现,是以不断创新来体现时代的要求。二十一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所追求的现代化目标,已经不是从以藏为主向强调兼顾利用的简单化转变的传统式现代化,而是馆藏信息资源效益化开发利用时代向资源信息全球一体化网络时代转变中所需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相对性――符合信息资源通用性兼顾信息资源的地方(区域)或民族特色性。信息服务业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各国在信息服务业现代化进程中有着基本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决定着整个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基本方面。市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新馆建设在信息服务走向现代化,其衡量标准应是世界性的、与国际接轨,应参照同时代的国际发达水平,不能孤立而论。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功能的城市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应当在共同标准的基础上,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不是一个模式试的产物。

3.公共图书馆职能的关联性――图书馆信息服务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的有机联动。市级公共图书馆在整个区域性信息服务产业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文化生活的中心,市级公共图书馆所实施的信息服务事业,始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对城市的经济建设、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总之,其产生的强大辐射力和示范效应,将促进整个地区的社会文明和经济的繁荣。

4.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系统性――图书馆信息服务现代化与其他产业现代化的综合协调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不再单纯是一个“专门从事信息交换”的行业,而是一个广泛的综合范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有机整体。他将与工农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信息业及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行业相互合作,相互渗透演化为一个新兴产业。正是这些相关产业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紧密联系互为影响,带动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资源合理优化、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公共图书馆动态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

标致性的外观设计,网络化、多功能的建筑结构,配以先进的信息通讯设备,当然是现代化图书馆必不可少的条件与特征。但更真实、更具说服力的,能称其为现代化图书馆,应是公共图书馆在各个组织机理、机制运行层面,在上述条件紧密配合及其功能充分显现后,所达到适时的动态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现代化。

1.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运行理念的动态创新。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应摒弃传统的自我封闭,资源利用患得患失的陈旧意识。树立起全新的资源开放的服务理念。这有利于提高地域人们整体的信息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信息生态效益的平衡、更有利于自身融入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当中。现代化图书馆理念注重的是办馆效益与整体或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他强化的是自身对整体或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以及基于此的自我创新。

2.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动态内涵。图书馆文化是以信息业为载体,以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服务活动和信息用户的行为为动力和纽带,去反映、传播、创造、弘扬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图书馆在社会中的特殊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蕴含的文化其实质是融合了商业企业文化、消费者文化以及商品文化等行业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图书馆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强调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念和境界。因此,图书馆文化的基本内容也应表述为图书馆信息服务主体在信息业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3.公共图书馆形象的动态塑造。图书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图书馆形象的现代化。多角度、多方位全新理念的图书馆形象包含着图书馆整体良好运行的形象、健康的个人图书馆从业形象,现代的具有品牌式的服务、良好的信息业运作信誉以及图书馆赏心悦目的环境空间。设施先进完备、信息资源充足,服务便捷周到、环境优雅舒适,是现代化图书馆形象的外在标志;围绕信息用户所需,体现人文主义的服务理念以及时代先进的品牌服务和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服务战略则是现代化图书馆形象的内在素质和品质。外在的形象建设依靠内在的形象做后盾,将更加增强图书馆的生命力,使城市风貌和图书馆功能发生更深刻变化。

4.公共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动态重构。图书馆组织结构的现代化,首先是图书馆现行体制的现代化,包括决策体制、用人体制、晋升体

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其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运作状态的现代化,包括不同的信息服务运行方式和业态的创新,信息服务功能的创新。再次是图书馆信息业经营的现代化,包括以中心馆为核心建立分馆及服务点的辐射式、连锁式、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服务运行组织方式。

5.公共图书馆技术的动态性变革。现代公共图书馆组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也改变了公共图书馆与金融业、税务、邮电以及其它相关产业部门和信息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出现,更引起了公共图书馆的根本变革。现代公共图书馆需要科学技术支撑,需要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石。公共图书馆技术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搜集、整理和传递的整体系统发展中,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核心,与标准的公共图书馆功能结构和图书馆规范合成运行。

建设与运行一个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已是世界性对现代信息服务、信息交流与传递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要全面而准确地认识与把握现代化公共图书馆的时代特征和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理念的重塑、观念的更新、充分借鉴国际国内的有效经验、植根于中国文化与国情、依托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应是关键。

四、结束语

城市道路动态通行能力模型 篇3

摘要:运用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综合考虑车流密度、车辆行驶速度、因突发情况导致车道占用时长不定等多种因素,建立城市道路动态通行能力模型,为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通行能力、中值检测、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U491.114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里人们的数量逐渐增长,车道上机动车的数目也随之日益增加,有时由于交通事故、信号灯时长等原因,便会导致车道被占用,从而引起交通的拥堵。当交通堵塞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应对?目前,由于道路通行能力所涉及的交通流的复杂性,传统的交通流模型以概率论和微积分为代表的数学思想为基础,其限制条件极为苛刻,很难拟合现实中灵活多变的道路通行状况。研究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成为了一项热门的话题,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所提供的数据视频,利用边缘滤波、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等一系列建模思想展开分析与论述,力求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份可靠满意的答卷。

1 建模准备

1.1模型假设

(1)视频提供信息真实可信,司机不存在醉驾的情况。

(2)假设只有电瓶车、小轿车和客货车。

(3)车身只要有超过一半通过横截面就算一个.

1.2图像处理

由于拍摄角度、相机像素等原因,使得视频画质不够清晰,所以我们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首先我们利用rgb2gray函数将真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再采用histep函数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增强了图像的对比度,为了使图像更清晰,我们先加入椒盐噪声,之后使用medfilt2函数进行中值滤波,有效地控制住噪声,使得图像轮廓及边缘不被破坏,视觉效果好。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直方图均衡化 图2中值滤波

2 事故发生时的可能通行能力分析

2.1数据分析

在正式分析之前,我们应知道什么是通行能力,通行能力是指受到道路、交通等的影响,通过某条道路截面的最大交通量。它又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根据所提供的数据,上游路段的红绿灯交替为60秒,为了减小周期带来的影响,我们选择以60秒为周期进行计算。通过计算120米长的道路通过的车辆个数,来估算出车子的平均速度,进而推算出可能通行能力的大小。为了不同车辆在相同尺度下的交通流,在计算时统一化成标准当量,根据交通部的规定,具体换算见下表 :

2.2模型建立

2.2.1基本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里通过道路的最多车辆数。

它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v是指行车的速度(km/h),lo是指车头最小间距(m),

根据参考文献[2],不控制出入多车道公路基本道路通行能力推荐值为2000pcu/h

2.2.2可能通行能力(理论)

可能通行能力是指考虑到实际情况对基本通行能力的系数进行修正后的值,修正系数包括:①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②侧向净空修正系数 ;③纵坡度修正系数 ;④视距不足修正系数 ;⑤沿途条件修正系数 .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 ,我国规定的车道宽度是3.75m由于道路宽是3.25m,所以根据参考文献[3],[4]得:γ1=0.94,γ2=1,γ3=1,γ4=0.69,γ5=0.91,因此我们计算出了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大约是1180.4。

2.2.3可能通行能力(实际)

,单位是pcu/h,根据视频及前面所给的车辆换算系数,我们计算出的实际通行能力如下表所示(从16:42:20至16:58:20结束,每隔一分钟算一个时间点,出于谨慎,部分发生跳跃的视频我们直接忽略)

由上表可知:可能通行能力值总是在基本通行能力附近波动。在16:49:20左右,事故发生,此时通行能力急剧减小,这说明实际通行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現实的制约,本质上还是由理论值决定。

3排队长度与事故所在截面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等因素间的关系

3.1 模型建立

3.1.1排队长度的计算

由于车辆所排的队并不是一条直线,有关曲线无法用线性比例尺计算出结果,因此我们采用非线性比例尺。

3.1.2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测试

BP神经网络提出于1986年,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其由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组成,当输入样本从输入层神经元输入后,通过层层隐含神经元最后输出到输出神经元,在返回过程中不断修正权值因子。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将使得预测的效果越来越切合实际情况。然而,本项目中理论通行能力、占道时长、路段上游车辆都是影响因子,使用神经网络不能直观描述三个变量与排队长度的关系,因此本项目将根据样本情况采用一定策略将某两个变量统一,使得BP神经网络有两个输入层细胞、一个输出层细胞。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冗余性和不稳定性,易受到局部极点的影响,收敛速度慢,因此我们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这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算法,与单纯的BP神经网络算法相比,这样做处理的数量数量更多,适合于复杂的交通流分析,我们先用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找到最优适应度对应个体,抛弃偶然性过强的样本,然后再用得到的最优个体设置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在此基础上上神经网络训练得出预测函数输出。

3.2结论总结

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路段上游车流量间息息相关,当排队长度增加时,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减少,事故持续时间增加,同时路段上游车流量增加。

4结语

4.1该模型的优点与不足

4.1.1该模型的优点

(1)采用图像处理,使得原视频不清楚的地方变得清晰,便于统计数据。

(2)在写参数时,我们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做到准确。

(3)使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使得数据分析的更加全面。

4.1.2该模型的缺点

(1)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我们仅仅只是考虑了车子的单向单车道行驶,未考虑多车道的情况,考虑的部分参数参照的是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在我国不一定适用。

(2)在图像处理上还存在欠缺,因为情况的复杂性,未考虑对运动的物体实行跟踪。

4.2对交通管理部的建议

在出现车道被占导致排队时要及时处理事故,疏散上游车辆。同时要注意合理分流,增加主干道的宽度.

参考文献

[1] 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A题题目[EB/OL].http://www.mcm.edu.cn/

[2] 陈宽杰,严宝杰.道路通行能力分析[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10月187~193

[3]交调管理员,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DB/OL],http://www.SDJD.NET/Article/zhishi/200411/82.html,2004-11-19/2015-9-1

高职学校动态能力研究 篇4

1 高职学校动态能力的界定

对于动态能力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看法也有所不同。Teece(1997)等认为,动态能力是组织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动态”指的是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而更新组织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整合和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和职能能力。因此,动态能力是组织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是更新组织能力的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2000)则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使用资源的流程,特别是有关整合、重塑、获取和放弃资源,以适应乃至创造市场变化的流程,是企业在外部市场出现机会,呈现冲突、分裂、进化和消亡等状态时,赖以进行新的资源配置的各种组织和战略流程。”

基于以上研究,本课题定义高职学校动态能力,为高职学校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是更新组织能力的能力。

2 高职学校教育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

2.1 教育经济学理论

教育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诞生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当时西方盛行的人力资本理论,以舒尔茨为代表人物。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定义,我国学者王善迈教授指出:“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投入和产生规律的科学。”

2.2 战略管理理论

学术界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称为狭义的战略管理;一种称为广义的战略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其主要代表是美国学者斯坦纳。斯坦纳指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广义的战略管理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其主要代表是美国企业家兼学者安索夫。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2.3 组织柔性理论

柔性管理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权变管理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张管理要主动适应变化、创造变化、利用变化,以提高自身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性。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对人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动的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激发成员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性,使员工成为整个组织在各种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力量源泉。

3 高职学校动态能力的构成

在高职学校发展以及动态能力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高职学校的动态能力由战略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水平以及校企合作六个维度构成。

3.1 战略能力维度

刘家枢(2007)认为,高职学校战略管理是高职学校按照战略前瞻的原则和科学决策的方法,在实施战略管理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过程中,科学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的部分,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前提和关键。

安秀芳(2009)认为,高职院校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侧重于高职的发展方向、特色定位等,中期战略规划侧重于一个地区或是一个产业影响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短期战略规划则是各个高职院校的校内发展战略。

如此看来,战略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作为学校管理的崭新理念,是高职学校全局性、系统性的决策,是把学校的发展纳入到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以寻求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其实质是组织能够利用自身条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并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3.2 组织能力维度

周玉泉,李垣(2006)认为,组织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资源柔性主要有三个纬度:资源的适用范围、资源用途转换的难度、资源用途转换的时间。能力柔性是指企业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采用探索式的方式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更大价值的能力选择范围。

组织柔性是高职学校动态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传统的职业学校是封闭式发展的,这种职能结构决定了部门间的差异性,增加了部门间的协调难度,使组织的适应能力下降。传统的封闭式组织结构严重阻碍着高职学校组织动态能力。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为受着巨大的环境影响的高职学校来说,建立柔性的组织是其唯一出路。另外,笔者认为,对于高职学校来说,组织柔性除了强调选择灵活有创新性的组织模式外,它要求高职学校的管理者在履行组织职能时,立足于本学校的特点并结合社会人才需求以及整个经济形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3.3 学习能力维度

Simonin和Helleloid(1994)将组织学习策略视为提升企业组织竞争力的手段,而提出组织学习策略模式。他们认为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于组织核心知能的不断强化和成长,而此核心能力完全来源于组织的学习。Senge(2000)认为推动学习型组织是希望组织能够产生根本改变,而这种改变结合了人们的价值观、渴望和行为等的内在改变以及策略、结构、系统等的外在改变。

本研究认为,组织学习是指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持续的组织化的学习活动,是组织为了提升应变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通过个体、团队和组织层面互动,创造知识,使观念、行为和绩效持续改善的过程。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以持续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重心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强调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变为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型组织理念下的学校教育注重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提倡老师之间的团队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团队学习。

3.4 创新能力维度

高职学校注重组织创新有助于其提升核心能力。组织创新是一项包含战略、文化、结构和流程在内的系统创新,而不仅仅是某一要素的孤立创新。高职学校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且正确认识创新。对于学校创新的部分,要顾及外部环境知识的接收,以增进学校本身的动态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校的创新,源于行政上的科技使用、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增减等等。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都指出创新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效能,也充分肯定了创新的重要性。Diamond、Dianda和Corwin(1994)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学校创新经营的情形,发现由家长、教师和社区成员所执掌运作的特许学校,其行政管理、课程教学方面与一般公立学校大不相同,受到社会大众较多的肯定。其研究显示传统的公立学校其内部运作和外部关系上都有创新的必要性。Bellum(2003)探讨学校组织创新的过程,了解美国两学区学校使用新资讯系统的现状及在革新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结果发现新的资讯系统并不适用于任何学校,学校创新的推动具有一定的难度。

3.5 资源水平维度

在资源基础观中,资源处于核心地位。Wernerfelt(1984)认为资源是构成组织强势和弱势的任何事物,企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它们能够用来执行创造价值创造的战略。

组织资源与动态能力密切相关。资源是培养动态能力的基础,而动态能力又促进资源的构建和有效利用。组织已有的资源会对组织在外部环境变化下的反应和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资源不仅仅是组织适应外部冲击的有利条件,更是组织发展和创新的原动力。这些资源决定了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因此组织的资源越多,越有可能成功地实施战略变化。

本研究认为,高职学校的资源主要指学校的师资力量、资金水平、基础设施、训练基地等等。

3.6 校企合作维度

邵秋萍、刘标(2003)认为校企合作是高职学校自身发展及教育创新的需要。现代教育应当承担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直接参与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创新活动。而在创新教育中,通过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教师和学生可以广泛接触组织,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使学校的研究能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李敏(2008)认为校企合作有利于摸清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核心技能、促进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有利于扩大校企交流,有利于摸清技术岗位分布情况、有利于摸清岗位的核心技能,从而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针对本文研究内容,结合前人的理解,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是指,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学校为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人才和提升其自身动态能力,通过将自身资源与组织资源有机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效机制。这种机制以培育人才和提升自身实力为目的,以高职学校和组织资源共享为手段,最终会达到组织、社会、职业学校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家枢.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及其分类[J].辽宁高职学报,2007,(12).

[2]安秀芳.高职院校发展战略规划与模式评析[J].职教研究,2009,(02).

[3]周玉泉,李垣.合作学习、组织柔性与创新方式选择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03).

[4]Simonin,B.,Helleloid,D.Organization learning and a forms core compet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4.(03).

动态能力 篇5

导师应不定期向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学院汇报研究生及其培养工作情况。对研究生中期考核提出意见,对经教育无 效、不宜继续培养的研究生,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终止培养的书面建议,由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

指导和审查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制订和审查论文工作的调研计划,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认真审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对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提出是否答辩的意见,并协助学院做好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或拟发表的学术论文负有把关审定之责,在学位论文答辩或学术论文投稿前必须履行导师对该论文的签名手续制度。导师应积极鼓励、引导研究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申请有价值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提高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能力 篇6

那是高一第二学期学习《政治生活》必修二“有序和无序政治参与”这节课时,这是一节综合探究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按照课本设置的内容,全部完成感觉时间可能有定紧促。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明确有序政治参与的内涵的前提下,比较有序和无序政治参与的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提高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会有序的政治参与。一开始对概念的把握很顺利,接下来我按部就班的进入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本村的村委会选举的实际,分组讨论分析“有序政治参与和无序政治参与有什么不同结果?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因为村委会换届选举刚刚结束,我们学校农村学生比较多,应该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果不其然,学生的热情很高,农村孩子大都能叙述他们村的选举情况,有的说,他们村几个候选人贿赂村民,给村民送钱送物;有的说,几个候选人相互拆台,拉帮结伙;有的说,投票会场秩序混乱,听说把投票箱都砸了等等,当然也有些同学说,他们村选举秩序井然。这些都在预料之中,通过这些体验,我想学生应该很容易的就认识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我心里暗暗的高兴。这时,我走到一个讨论小组跟前,想听听他们的讨论内容,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他们村选举秩序比较比较好,也没有贿赂村民这一说,而是没有人愿意干,怕得罪人,家里人也不支持,最后是村民一厢情愿的推举了村里的一个“老好人”担任村委会主任,实际上过去也是他干,没有什么建树。“老师,这应该怎么办?”几个学生问。我当时也感觉这是一个教育的机会,但可能设计的内容比较多,怕耽误时间,影响后面内容的完成,就敷衍了事的说:“你们把这个问题先放放,讨论正题吧。”于是这个组的同学有重新开始了设计讨论。

下课铃响了,我把各组讨论的结果以及在政治参与中受到的启发收集起来进行检查汇总。然而,令我震惊的是竟然还有两个组的同学有这样的困惑,提出“有序的政治参与就一定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吗”看这赫然写在纸上的文字,我的心不是滋味。我反问自己,这节课还算得上成功吗?我后悔课堂上没有把握和利用学生在发现和探讨中生成的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坐失了因势利导对同学们进行国情和人生观教育以及辩证看问题能力的培养。

反思这次教育失误,我发现还是教育理念陈旧造成的。当时我武断的制止了那个小组同学的疑惑,并没有别的原因,只是长期以来之注重预设而不想“节外生枝”。实际上我国很多农村,因为比较贫穷村里有很多现实的和遗留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村民们也没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要有作为就“得罪人”,否则就没有建树。我们许多农村孩子,嫌家乡穷,放假也不愿意回家,更别说帮家人下地干活了,许多家长在家长会上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当时我可以利用孩子们的疑惑适时的进行国情教育,使他们了解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民民主素养的提高受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有序的政治参与只是为公民表达自己意愿,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提供了一个条件,农村民主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要依赖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其他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根。我们有责任把她建设好,让我们的亲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甚至让城里人羡慕我们农村人,建设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

动态能力研究现状与趋势 篇7

在当今市场中,竞争是商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理论来研究竞争优势的来源,其中包括竞争力理论,战略冲突理论,能力基础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本文的重点论述了动态能力理论,它是资源基础理论的延伸。该理论来源于熊皮特提出的用于解释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创新基础竞争,熊皮特还提倡能力的“创造性的破坏”这一理念。

对动态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其概念的讨论仍在继续。本文的目的就是讨论该领域中有分歧的观点并理清动态能力在战略管理研究中的现状。在此过程中提出动态能力的假设模型。为了继续开展工作,以后的研究应着眼于对动态能力的定量研究。

自从提斯,皮萨诺,和舒恩(Teece,Pisano and Shuen)在1997年发表关于动态能力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著作后十余年,其主题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管理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关注。毫无疑问,人们对于动态能力的浓厚兴趣有许多方面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与资源基础观紧密相关(Barney,1991;Peteraf,1993;Wernerfelt,1984),其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活跃的研究领域。资源基础观的核心问题集中体现在能力与企业绩效,其在战略管理领域中长期具有重要地位。而与资源基础相反的观点,其重点则在动态上。虽然动态能力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动态上,许多以资源基础观为核心的文章(e.g.Dierickx and Cool,1989;Wernerfelt,1984)都包含动态元素。

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将企业定义为很多种资源,其中包括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性质、信息、知识等。任何被认为是企业优势或劣势的事物都是企业的资源。这些资源混杂分布于企业当中,并且其差异性会随着时间而持续下去。

资源基础观着重强调了稀缺资源和珍贵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巴尼(Barney)认为当资源变得珍贵、稀缺、不可仿效和不可替代(VRIN属性)时,企业能够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观察绩效的优劣可以辨识VRIN资源,并将这种绩效归因为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当这些资源具有互补性时,这种互补性能够提高它们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可能性。

动态能力涉及到时序动态,包括动态生命周期(Helfat and Peteraf,2003),生命周期及企业和行业的动态演化路径。动态能力符合且补充了关于企业日益动荡的外部环境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流行观点(Anderson and Tushman,1990;D’Aveni,1994)。因为动态能力处理了变革机制,并与创新和组织学习相联系(Fiol and Lyles,1985),使得它与知识管理(Easterby-Smith and Lyles,2003;

二、动态能力的起源与定义

资源基础观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公司的资源投资组合。它不足以解释在急剧变化中的竞争优势的原因,因此会在高速变化市场中衰落。在这种环境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管理者所面临的战略挑战就是维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此动态能力可以给出一些解释。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应归因于它们所发展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涉及到公司有效利用其资源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的能力。

动态能力的概念已经演进了十多年,并从组织惯例、核心能力、核心胜任力与刚性、架构能力、能力建设和吸收能力相关的研究中提出了它的概念。关于动态能力是否存在尚有争议。一些学者称动态能力是模糊的并且同义反复。他们认为能力的价值是根据对绩效的影响来定义的。而另一些人则支持动态能力的概念,并指出动态能力是一套具体和明确的流程,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而且它们的价值可以不依赖于公司绩效进行定义。虽然关于动态能力概念问题还存在很多矛盾,但是存在着一种共识,那就是动态能力是资源基础观的一种补充。从不同的学术流派中,如演化经济学、组织学习、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复杂性理论中,学者们试图揭开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动态能力的神秘面纱。

尽管动态能力广泛使用,但是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却迟迟没有出现。部分原因是因为在1997年由提斯,皮萨诺,和舒恩的定义为其他人重新定义,重新诠释和拓展概念,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提斯,皮萨诺,和舒恩定义动态能力是企业构建和重新配置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能力的综合能力,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动的环境。这项定义,在一开始时就遗留下了一些问题,比如,动态能力是如何构成的,动态能力的属性是什么,动态能力如何才能得到确认,以及动态能力来源于何处。

赫尔法特等(Helfat et al.)定义动态能力是一个组织有目的性的进行构建、扩展、或者修改其资源基础的一种能力。这项精确的定义,是非常有意义的,能让学者通过调查更广泛的了解动态能力的性质和来源。这项定义减少先验假设,因此与提斯,皮萨诺,和舒恩的观点相符合(1997年),动态能力能够使一个企业应对环境变动。无论最后产生任何影响,动态能力的作用对企业的资源基础来讲都是最为重要的,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能力。

动态能力的定义有很多种,但其中大部分都缺少对资源和能力的明确描述,以及对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恰当区分。托马斯和波洛克(Thomas and Pollock)认为资源基础观及其相关联的术语,如资源、流程和能力,都缺乏明确的定义。普里姆和巴特勒(Priem and Butler)表示这种歧义是源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大部分都采用和转述巴尼(Barney)所提出的关于公司资源就是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公司性质、信息、知识等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资源进行不同的定义,如将资源定义为公司特定财产、特定物质、个人和组织财产、以及任何被认为是公司优势或劣势的事物和用于价值创造战略的资产。与此类似地,能力被定义为能力、完成目标的潜在能力、商业流程、社会复杂惯例、行动和增长的能力以及配置资源的能力。能力通常被称为利用资源的能力。相反地,当它不可转换并通过依赖于路径的发展流程嵌入组织时,一些人则认为它是资源的一种特殊类型。“能力”和“胜任力”经常在文献资料中被交替使用,从而增加了歧义。胜任力是以适应性、独特性、组织学习和长期生长和生存为特征的。提斯(Teece)等人认为胜任力代表了组织惯例。而桑切斯(Sanchez)等人则认为它是一个组织维持资源协调配置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雷和罗摩克里希那(Ray and Ramakrishna)试图去解决定义重叠的问题,他们将胜任力定义为公司特定资源的组合,将能力定义为适当胜任力的复杂组合25。

由于缺少对资源和能力合适的定义而产生的歧义给了研究者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动态能力的自由。如表1所示,在动态能力概念中明确资源和能力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文献资料中,对能力和动态能力的区分同样不是那么清楚。提斯(Teece)等人对动态能力的定义完全不同于王和艾哈迈德(Wang and Ahmed)对能力的定义。他们还指出艾森哈特和马丁(Eisenhardt and Martin)将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流程,即利用资源流程,尤其是整合、重构、获得和释放资源的流程从而适应甚至产生市场变化,并不能让人理解流程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区别。温特(Winter)将能力视为“一种高级惯例”。不同学者对动态能力提出的不同定义使人混淆。但是他们为动态能力从资源基础观中演进的方式提供了关键性的见解。

三、动态能力与组织流程

动态能力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因为高层管理者针对动态能力的过程提供了一种设想。纳拉亚南,科尔韦尔和道格拉斯(Narayanan,Colwell and Douglas)的案研究表明,流程是由高层管理者发起的,他们影响着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尽管他们表示乐意重新分配资源创造动态能力。这些流程和机制包括以下方法,研发的创建、信息技术协助编纂、解决问题流程、知识共享流程、营销知识发展和吸收能力机制。

动态能力被认为是由基础子流程构成的复杂流程。研究者对动态能力进行了等级分类。科利斯(Collis)将动态能力分类为三个等级。大部分学者都采用相类似的、变化细微的分类(见表2)。

初级或一级的功能性能力对于公司的日常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有人称为零级、一阶或“现在如何谋生”的能力。在第二等级中,科利斯(Collis)认为能力与商业流程的动态改善有关。阿米特和斯高梅克(Amit and Schoemaker)将这种能力视为“重复流程或产品创新、生产弹性、对市场趋势的响应性以及短期发展周期”。第三级属于动态能力或科利斯(Collis)所说的“创新”能力,他将其定义为与公司通过对不同资源价值的认识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发展新战略相关的能力,这与其在第二级所定义的“与动态相关的能力”相类似。从上述讨论中可以推论,动态能力是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核心能力构成的潜在二阶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由功能性能力组成的。

四、动态能力的属性与市场

学者们对动态能力的属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以下几方面受到很大的关注:

1、动态能力是特定可识别的流程

2、动态能力是等效、可代替和可互换的流程

3、动态能力具有共性

4、动态能力具有特殊性

动态能力的最初定义是“学习惯例的惯例”,也就是说它是循环的、同义反复的和不可操作的。艾森哈特和马丁(Eisenhardt and Martin)对此进行了反驳,并提出动态能力是由可辨识惯例组成的,可辨识惯例通常是大量实证研究的主题。例如,获得、联盟、产品研发和战略决策等流程是要求公司重构其资源的动态能力。他们还认为,动态能力是据其与资源控制的功能性关系进行定义,对它们价值的定义可以不依赖于公司的绩效。

研究表明动态能力显示了公司的共性并且这种共性是等效的,即以不同的路径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然而这种共性没有得到系统的辨识。不同的公司所发展的有效动态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普遍的、等效的并具有不同的出发点。

尽管动态能力在公司间是等效的,但会产生由于成本和利用动态能力的不同时机所造成的公司间的绩效差异。动态能力被视为是路径依赖的具有特殊性并难以模仿的流程。然而艾森哈特和马丁则认为他们是可代替和互换的。

虽然动态能力具有共性,但却是不均匀分布的。它们复杂的性质使得其难以被描述和模仿。由于动态能力的复杂性、路径依赖和歧义原因,使得它们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不仅在高度动态市场中具有价值,而且在适度动态市场中同样具有价值。

变化环境/市场在动态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的讨论过。有效的战略会随着变化的实际情况而改变。Lengnick-Hall and Wolff在不同市场情形下研究讨论了“核心逻辑”(能力逻辑、非正式逻辑、复杂逻辑)问题。他们对三种战略研究趋势(资源基础观、高速战略和混沌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此来证明核心逻辑在不同情况下的合适性。艾森哈特和马丁的研究在市场动态和动态能力关系方面是具有开拓性的。他们能够辨识出适度动态(具有低波动率)到高度动态(具有高波动率)范围之间的市场。适度动态市场是那些具有稳定的产业结构、明确的边界、清楚的商业模式、可辨别的参与者和可预测变化的市场,而高度动态市场的特点是具有歧义的产业结构、模糊的市场边界、不稳定的商业模式,不确定和流动的参与者以及不可预测的变化。他们发现高度动态市场中的动态能力是由简单规则组成的,并且是通过精心的管理选择和反复实施来完成的经验惯例。在适度动态市场中,动态能力是内嵌于组织惯例中的依赖于复杂路径的流程。

沃尔伯达(Volberda)为了应对超级竞争而提出的组织形式的类型对文献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每一种组织形式都表示处理变化和保存的方法。他认为动态能力赋予了公司以组织弹性。这被认为是“弹性组合”,这种混合是一种能力的等级分类,代表更多或更少的能力种类的组合和更快或更慢的响应。沃尔伯达(Volberda)认为组织在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具有刚性结构,在适度竞争情况下具有计划结构,而在超级竞争下则具有弹性结构。人们通过辨别动态能力的机制、组成要素和关键流程对揭开动态能力的神秘面纱进行了多次尝试。提斯(Teece)等人认为学习、重构和协调/整合是动态能力的关键流程。Zott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演化学习的惯例,他认为公司通过以下三种机制能够获得动态能力:变化、选择和保留,这三者能够通过实验和模仿进行实践。Pavlou and Sawy提出了动态能力的五种核心流程:重构、感知、学习、协调、整合,并将重构视为由其它四种核心流程组成的潜在二阶结构。王和艾哈迈德(Wang and Ahmed)认为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主要组成要素。当通过不同视角,如资源中心视角(分析单位是资源)、组织中心视角(分析单位是公司)和能力中心视角(分析单位是能力),来观察动态能力时会产生差异。这些概念在动态能力的概念中加入了不同的维度。

五、动态能力中的核心流程

总结上述文献资料对动态能力的核心流程进行定义,辨别动态能力的核心流程并描述其相互关系。动态能力由三个一阶流程组成,即学习、重构和协调/整合。这三个一阶流程与提斯(Teece)等人所提出的是一样的,但流程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提斯(Teece)等人把学习视为动态流程、重构视为转换流程,协调/整合视为静态流程。这种二阶形成模型认为每种流程本质上都是动态的。核心流程被认为是并行流程。现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从而提出核心流程的定量研究,并捕捉动态能力的效率和基础流程的相互关系。表3总结了在动态能力文献中关于学习、重构、协调和整合的资料。

1、学习

学习是产生新知识和构建新思想从而提升现有资源的过程。学习是获得、内化、转换和利用现有知识来产生新的知识。关于学习流程的一些例子有知识借鉴、知识链接和编码、新思想、追求新创造力和创新的解决方法等。提斯(Teece)等人认为学习流程具有社会和集体本质,不仅可以通过个体模仿和仿效产生,其产生的原因还在于对复杂问题理解的共同作用影响。

作为动态流程的学习可以从组织学习文献中找到来源。吸收能力的观点也影响了动态能力中学习的概念。吸收能力被认为是影响公司能力从而创造、配置、建立其它组织能力必须的知识的一种动态能力。知识的获得、内化、转换和利用就是相关的流程。表3列出了在动态能力文献中关于学习的参考资料。

2、重构

重构流程会将资源的现有构造改变成能与变化环境相适应的新构造。重构性作为一种能力,与合适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是相联系的,并以此使得现有资源重构为新的营运能力。

重构是现有和新资源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和程度中的任何变化所组成的流程。重构的概念不同于其他学者所提出的营运惯例的概念。惯例被认为是学习、模式化和重复性的行为或者代表成功解决特殊问题的相互作用的模式。作为相互作用模式的重构,现有的概念可能会产生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也可能不会。此外,如温特(Winter)等人所说的,它们可能具有重复性,甚至会由于随后的学习而对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改善。

进一步的研究得出了重构的三种主要机制,分别是作为资源获得或释放的重构、作为资源组合的重构以及作为资源重新配置的重构。除这些主要机制外,在文献中还存在其它重构的方法,如通过创新、模仿、实验等进行重构。表3列举了动态能力文献中关于重构的参考资料。

3、协调与整合

动态能力中的协调与整合被认为是有助于重构资源配置的流程。由于两者在动态能力中是互补的关系,所以常被放在一起。然而,协调能力在理论上和经验上与整合能力是有区别的。

尽管整合规定了组织原理,通过该原理可以对单个输入进行整合,但是据Crowston称,协调能管理资源和任务间的依赖从而获得执行活动的新方式。Crowston对协调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将其描述为管理资源间的依赖。任务与任务间的依赖,任务和资源间的依赖和资源依赖。协调中的主要活动是任务分配、资源分享和管理依赖。Crowstone and Krammer认为整合是“相互作用的整合模式”。

动态过程的整合源于Weick and Roberts所提出的“集体心理理论”,它讨论了在面对复杂性,尤其是当缺少理解以致严重后果时,集体中的个体是如何进行应对的。个体会分享对集体任务的理解以及能促进群体绩效的互相理解。整合的主要概念就是个体对集体成果、表现(个体建立集体内部模范)和从属性(集体目标高于个人目标)的贡献。表3列举了动态能力文献中关于协调和整合的参考资料。

4、核心流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引发重构。学习能力通过有效获得、内化、转换和利用知识对重构性进行塑造。科恩和莱温特(Cohen and Levinthal)认为学习能通过增强单位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助于各单元更具主动性。Van den Bosch等人认为学习能过促进重构和创新。协调和整合有助于配置重构资源。通过协调,资源和任务能够进行分配,活动可以进行同步。整合能力通过有效贡献、表现和相互关系有助于对重构资源进行配置。学习处于循环的末端,同时又是再次循环的起点。

尽管流程间同时存在循环关系,但该动态能力的模型仍将核心流程视为并行流程。图1描述了核心流程间的这种循环关系。

六、结论

关于资源和能力的实证研究还未成熟,动态能力作为一种研究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和不断探索中。对动态能力的组成部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还没有达成一致。学习、重构、协调和整合是构成动态能力的并行流程。这些核心流程在形成动态能力中的作用依赖于特定环境的,并且取决于公司的需求。尽管这些流程是并行的,但每个流程的目标是不相同的。研究者在试图分解动态能力时需要注意这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可以朝着证实动态能力的多维度观点进行。

动态能力被认为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艾森哈特和马丁指出使用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要比一般的竞争更快,更敏锐以及更幸运,从而扩展了这一思想。动态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动态能力所产生的资源构造被推测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中重构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Tushman and Anderson的关于增强和破坏框架能力以及技术的非连续能力的研究。技术的非连续性可分为能力破坏和能力增强。这种框架将能力看成是一个“黑匣子”,就是一种主要观察其输入和输出特征的系统。这种思想需要系统的调查研究。王和艾哈迈德(Wang and Ahmed)认为有必要对动态能力进行研究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公司是如何利用它们的资源以寻求竞争优势的情况和过程。

总之,动态能力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可以涉及不同功能,如市场营销,产品开发或进程发展,但是最主要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拥有更高水平的能力,为知识收集和知识分享提供机会,不断更新操作流程,与环境,决策评估相互作用。

未来关于动态能力研究的几项挑战。随着以上有关动态能力的性质的讨论带来了最大的问题。通过研究随着时间推移的创造和演化,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Mc Kelvie and Davidsson(2009)研究了动态能力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在新创企业中的应用,并得出结论——定量方法对动态能力的研究是可行的,尽管理论上还缺乏案例和共识。其次,有必要为动态能力提供更加集中的研究,例如通过观察他们如何与能力产生联系,如IT,研发和市场营销。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问题和其他问题的研究往往将讨论重点放在动态行业上,如半导体和生物技术。因此,在其他背景下探索构建将更加具有价值,包括更多的传统产业,公共部门,和在其他有不同限制和优势条件的国家。最后,仍然存在概念性的问题,如区分业务和高阶能力,以及区分动态能力,都是依靠增量学习过程以及预料那些引人注目的新知识轨迹。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篇8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研究

自Teece等提出动态能力之后, 国内外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 涌现出许多不同的动态能力概念。Eisenhardt和Martin提出动态能力是组织和战略的惯例, 伴随着市场的兴起、碰撞、分裂、演进和消亡, 企业通过这种惯例实现新的资源配置。Makadok提出动态能力是资源依赖理论的延伸, 其焦点是通过作为企业发展基础的资源来开拓创新, 将动态能力理解为企业改变和配置资源与能力基础,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资源贡献, 来应对外部市场的变化 (董保宝) 。Helfat等指出动态能力是组织有目的地创造、延伸或调整其资源基础的能力, 是管理或改变其它能力的能力, 是一种高阶的能力 (焦豪等) 。国内外学者对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能力观、惯例观、知识观、资源观。

二、动态能力结构维度和测量的研究

由于对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不同, 学者们赋予了动态能力不同的内涵, 从不同的维度对动态能力进行研究和量化。贺小刚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界定了动态能力的六个维度, 随后结合我国企业进行探测性检验, 最终确定了动态能力的5个维度:市场潜力、组织柔性、战略隔绝、组织学习和组织变革。Teece将动态能力可以分解成这几种能力:意识到并分辨出机会和威胁的能力, 抓住机会的能力, 通过提高、合作和投保保持竞争力的能力, 必要时重新配置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王炜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动态能力的二阶多维模型, 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市场响应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 并通过中国企业调查问卷的数据证明了该模型的信度和效度。

基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 无论学者们如何界定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 都不会脱离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导向;一个是资源结构的调整。市场导向是实现动态能力的前提, 资源结构调整是实现动态能力的关键举措。只有当组织识别了市场上的机会和威胁, 做出市场导向的决策时, 重新配置资源的倾向才能起到重大作用;市场定位精确地抓住了市场趋势, 再辅之以重新配置资源的能力, 市场定位就转化为动态能力。

三、动态能力获取和培养途径的研究

1. 组织学习观。

组织学习是组织为适应环境变化的刺激而产生的学习过程。组织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信息、知识和技能, 将它们转化和融合后, 调整和改变组织的现有流程, 从而推动动态能力的进化。Zollo和Winter认为动态能力来源于组织学习, 推动动态能力发展的组织学习包括两个过程, 一是相对被动的经验积累过程 (干中学) , 相对自主的认知学习过程;二是反映于集体知识的明晰化和编码两个活动中。代虹亦指出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模型的核心要素, 是企业创新和创造动态能力的根本。Lee等对比研究了在市场管理结构和层级管理结构中动态学习机制对动态能力应用的促进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意图和嵌入式学习是动态能力应用的主要驱动因素。Reychav Iris等认为通过在线学习实现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 可使企业获得重要的动态能力。

2. 知识演进观。

运作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的集合, 是静态的知识存量, 动态能力作为改变运作能力的能力, 就应该是知识集合的改变过程, 而知识基础也应当具有动态的性质或者说反映知识 (集合) 演进的过程。Eisenhardt等认同这一观点, 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而对各种知识、能力不断更新的过程。董俊武等认为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 改变能力的结果就是建立起一套新的知识结构。王国顺等提出, 当隐藏在运作能力背后的知识集合不再适合企业的生存发展时, 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演进过程来实现知识的更新, 从而改变企业的运作能力, 动态能力就蕴藏于这种知识演进的过程中, 他们构建了以知识演进为基础的动态能力演进模型, 围绕着知识变异、知识共享、知识复制、知识整合和知识运用5个阶段不断循环进行。

3. 资源整合观。

资源是能力的基础, 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就是不断地整合各种优势资源, 在企业静态的核心能力中加入环境变化、时代需求、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等动态的需求因素。Wu研究了资源的多寡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并认为企业的资源越多, 越能吸引外部合作者与之合作, 企业便能够利用外部的资源来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 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董保宝等通过对高科技新创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 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资源获取、资源配置以及资源利用过程对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拓展有重要作用;资源整合过程与动态能力的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外部环境变化时, 企业应该不断地获取外部资源, 整合内部资源来提升动态能力以回应外部的变化。

4. 系统演化观。

系统演化观把企业作为创新的微观系统, 企业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组织对变异的不断选择性积累和创新的过程, 既包括对外生变异的适应性选择和创新, 也包括对内部变异的主动选择和创新。创造环境是系统演化的逻辑起点, 其目标是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动态平衡。郭立新在分析动态能力理论局限的基础上, 构建了动态能力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经过分析得出, 系统中的组织学习投入率、学习效率和价值匹配程度能促进动态能力系统的演化, 而组织思维和行为惯性则会限制动态能力系统的发展。

四、动态能力效用的研究

动态能力理论的深入研究, 是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去, 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对动态能力的功能和效用进行了研究。动态能力功能和效用的研究核心问题是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目前, 大多数学者认为动态能力会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 但在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上还未达成一致。

有些学者认为动态能力会直接影响组织绩效。Macher和Mowery通过对半导体企业的调查研究, 发现动态能力是半导体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来源, 并对半导体企业的绩效提升具有明显作用。我国学者代虹和刘井健也分别经过实证研究表明, 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没有必然联系, 或是只有间接的联系。Zott认为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没有直接联系, 可能会通过修改公司的资源来影响业绩。Richard等以台湾高科技产业为例, 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组织学习文化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但是它的作用是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实现的。此外, 此研究也证明了这一假设:路径分析既可以直接影响绩效, 也可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绩效。石春生等以我国268家企业为调查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证实知识资本不仅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影响, 还会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绩效。

五、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的建议

1. 动态能力的概念和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自“动态能力”一词被提出至今, 涌现出很多不同的动态能力的概念, 极大地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但是, 动态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存在分歧, 说明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根基尚显薄弱, 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缺乏一个根本的对话平台。此外, 由于学术界对动态能力内涵界定各不相同, 使得企业也无所适从, 制约了动态能力理论的实用性。这就要求今后的研究应回归到动态能力的概念和本质内涵等基本问题上来, 夯实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

2. 动态能力的量化和测量。

再好的理论只有具有实用性才是有价值的。动态能力具有不可操作性和难以量化性, 动态能力测量维度的界定和动态能力测量指标的界定都有待于确定。如何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动态能力进行量化, 使相关的概念和机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并最终实现对理论假设的检验,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工作。

3. 动态能力的适用性研究。

RBV观点与动态能力对比分析 篇9

自从Penrose (1959) 首次提出RBV理论以来, 经过后来学者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RBV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 但是随着当今环境变化越来越剧烈, 也有很多的学者对可持续竞争力能否获得和保持表示质疑。动态能力的观点就比较有代表性, 这种观点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熊彼特, 但是在最近才得到重视与发展, 如Dosi, Teece和Winter, 1989;Prahalad和Hamel, 1990;Porter, 1990;Kathleen和Jeffrey, 2000等, 本文搜集了有关RBV理论和动态能力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理解, 分别从定义、假设和适用条件、主要内容三个角度将这两种观点进行了对比, 最后提出对可持续竞争优势能否获得的看法。

2 定义对比

2.1 RBV观点的主要内容

RBV观点将公司视为一系列资源的组合, 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公司所特有、稀缺和难以模仿的资源, 包括物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等。由于路径依赖、社会复杂性和因果模糊性等原因, 这些构成公司竞争优势的特有资源很难被竞争对手所获得, 因而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判断公司的资源能否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资源是否有价值, 资源是否是稀缺的, 资源是否可模仿以及该资源是否容易被替代, 同时满足以上四条的资源就可以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Barney, 1991) 。

2.2 动态能力观点的主要内容

动态能力的观点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 Teece, Pisano和Shuen (1997) 认为动态能力就是公司为了适应动态的环境而发展出的整合、建立和重新建立内部和外部竞争优势的能力, 管理和组织的流程决定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而资源定位和路径共同影响流程并与流程共同构成了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Eisenhardt和Martin (2000) 则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环境改变甚至创造改变而发展的流程或惯例 (routines) 。Teece, Pisano和Shuen (1997) 并没有说明动态能力的性质。Eisenhardt和Martin (2000) 则更进一步认为, 动态能力具有共性、等效性和可替代性等性质, 另外, 他们也不同意可持续竞争力可以获得的观点, 而是认为, 可持续竞争力在高度动态的市场下是几乎不存在的, 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学习机制不断发展出一系列短期竞争力。

3 适用条件以及前提假设的对比

首先来看适用条件, 动态能力主要是针对动态的环境而提出来的, 而RBV的观点则是跟传统范式一样, 针对的是相对静态的环境。其次对资源的假设, 传统的范式下, 资源是完全同质而且可以自由流动的, 但是RBV观点认为资源是异质的, 而且由于路径依赖性和社会复杂性是不能自由流动的。而在动态能力范式下, 资源比在RBV范式下有更大的共性、等效性和可替代性。

对于资源到底是否可模仿, 本文认为, 由于路径依赖、社会复杂性以及因果模糊性, 要想复制或模仿别的公司的核心资源的确是很困难的, 即使要建立这些资源也要花很长时间, 但这并不足以说明资源是不可模仿的。只要通过合适的学习机制, 企业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所需的资源的。所以, 重要的不是建立保证资源不被模仿的隔离机制, 而是建立更好的学习机制以便更快地学习及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源组合。

4 两种观点的内容对比

4.1 RBV和动态能力观点的共同点

(1) 强调从公司内部来开发长期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认为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 只能从企业外部出发来寻找, 这些方法会误导管理者将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短期利润获取而不是长期核心能力的构建上。而动态能力和RBV的观点则认为管理者应该从企业内部出发来寻找竞争优势来源, 来引导企业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长期核心能力的构建上来, 从而引发更有效的竞争。

(2) 强调效率和隔离机制

传统的战略范式强调市场力量, 主张采取措施使竞争对手失去平衡, 即用提高对手的生产成本或诱导对手降低质量的方法来进行竞争, 这些范式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发展。而RBV和动态能力的观点则强调效率, 即比竞争对手以更低成本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 使企业靠自身的努力和进步来战胜竞争对手, 既促进了竞争又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另外, 如果企业获得了独特的竞争能力, 两种范式都认为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竞争优势被其竞争对手模仿或替代, Barney (1991) 认为是否存在隔离机制取决于VRIN (即是否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 , 而Teece, Pisano和Shuen (1997) 也认为, 竞争能力是否可持续取决于其能力是否容易被复制和模仿, 二者思路是一致的。

4.2 RBV与动态能力观点的区别

(1) 竞争优势是否可持续

RBV强调通过对不可模仿性资源的占有可以使公司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也即如果企业拥有符合VRIN标准的资源, 企业就可能拥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动态能力的观点则认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很难获得的, 尤其在当今的高度动态的环境下, 竞争优势几乎是不能持续的, 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学习机制来构建一系列的短期竞争优势以及把握住每一次环境变化的机会。

(2) 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

RBV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一系列的公司独特资源, 而动态能力的观点则认为竞争优势来源并不是指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 而是这些资源和能力的有效组合。

(3) 对环境的考虑

动态能力方法将环境区分为适度动态和高度动态两种, 并指出了每种环境下需要什么程度的动态能力, 但是RBV的观点则没有考虑这一点, 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不适用。

(4) 导致竞争优势的资源如何获取

RBV的理论过分强调路径依赖性和环境复杂性, 认为资源的获取越是复杂则该资源就越有可能成为可持续竞争力的来源, 这样一来, 虽然这类资源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 如何保留适用资源以及如何获得适应变化后环境的新资源却得不到RBV理论的支持, 这也是该理论的一个很大的缺陷。而动态能力观点却通过一个良好的学习机制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 并使公司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下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5 可持续竞争力能否获得

本文认为可持续竞争力是可以获取的, 理由如下:在相对静态的环境下, 由于路径依赖、因果模糊性以及社会复杂性的存在模仿是很困难的, 如果这种资源有价值、比较稀缺而且难以被替代, 那么这种资源就能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竞争力。但是在动态的环境下, 这种资源就很难确保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这时就不能靠单独的或一系列的资源了, 而是要靠资源的有效组合。而在动态环境下, 时间又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最先拥有这种资源的企业必须要同时拥有能够更快适应的学习机制。这样的话, 当竞争对手在模仿资源或资源的组合的同时, 该公司已经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开发新的资源并创造更能适合变化后环境的资源组合, 同时也检验并发展了学习机制, 使其能够更快地寻找和更好地培养所需的资源和能力, 这样一来, 企业就拥有了可持续的竞争力。

6 结论

通过以上对两种范式的综合思考, 本文认为RBV的观点有些过分强调路径依赖, 而动态能力的观点则有些过分强调动态性及不可持续性, 二者的优点却相互补充, 以后对竞争优势进行思考时可以综合考虑两种范式。

由于路径依赖、因果模糊性和社会复杂性, 某个企业对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模仿是很难的, 即使可以模仿, 也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 而在动态的环境下, 这种需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的努力常常是不值得的, 正确的方法是根据环境变化特点和公司现有的资源、能力及其组合发展出适合自己和环境的资源及组合。因而, 合理地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就是着重加强学习能力以便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迅速识别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组合, 而那些选择模仿的企业可能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却只能一直跟在这些企业后面, 即使能够增强学习能力, 学习到的也仅仅是模仿的能力而非真正有用的识别机会并快速获取适应变化后环境的资源组合的能力。

摘要:本文搜集了有关RBV理论和动态能力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理解, 分别从定义、假设和适用条件、主要内容三个角度将这两种观点进行了对比, 最后提出对可持续竞争优势能否获得的看法。

关键词:RBV,动态能力,可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9-120.

[2]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7) :509-533.

[3]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5 (2) :171-180.

动态能力 篇10

现有的文献表明, 在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众多因素中, 组织学习因素尤其受到理论界的关注。March[3]根据组织学习的内容及方式的不同, 将学习活动划分为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由于两种类型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风险特征、获取的知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两者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并不相同。然而, 学者们在探讨两种学习活动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时, 极少考虑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作用, 这是该领域研究的另一个局限。Eisenhard和Martin[4]认为, 与渐进性创新一样, 颠覆性创新活动的开展也可以运用动态能力的方法。因此, 本文将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两种组织学习活动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联系, 通过整合相关研究成果, 建立“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动态能力—颠覆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的概念模型,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285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 利用回归分析来探讨组织学习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机理, 为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组织学习与两种创新模式

探索性学习是指那些可以用“探索、变化、承担风险、试验、尝试、应变、发现、创新”等术语来描述的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具有显著的冒险性和试验性导向[3]。Chandy和Tellis[5]从技术和市场视角阐释了探索性学习的作用, 认为探索性学习可以为企业开发崭新的技术并为新的顾客服务, 这是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条件, 但并不利于渐进性创新。

March[3]认为, 利用性学习是指那些可以用“提炼、筛选、生产、效率、选择、实施、执行”等术语来描述的学习活动。利用性学习强调对现有知识的重复利用、精炼与提升, 其目的在于强化现有技术以满足现有的顾客需求。因此, 对现有顾客的高度关注是利用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这个重要特征也是推动企业开展渐进性创新而阻碍颠覆性创新的一个主要因素。综合以上分析, 提出如下假设:

H1: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探索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3: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利用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1.2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

Easterby和Prieto[6]对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认为“通过组织学习可以提升动态能力”的观点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并指出, 无论是探索性学习还是利用性学习, 对于动态能力的强化都具有积极作用。Levinthal和March[7]的研究也显示, 动态能力的演化依赖于知识的演化,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是实现知识演化的两个重要途径。

此外, 一些学者还对两种学习活动与动态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适应能力的关系方面, Staber和Sydow[8]认为, 适应能力是通过战略柔性来体现, 而要提升战略柔性必须要对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进行有效地强化与平衡。与吸收能力的关系方面, Lichtenthaler[9]基于175家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对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方面, 创新能力是企业开发新产品与市场的能力, 技术知识与市场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而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是企业获取技术知识与市场知识两个重要途径。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5:探索性学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利用性学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 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

关于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 尽管研究视角各异, 但总体上认为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0]。例如, Winter[11]指出, 动态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环境, 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有赖于技术能力与市场能力的整合, 而这种整合的有效实现需要依靠动态能力。Danneels[12]的研究表明, 动态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组织能力, 它能促使企业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的资产组合并建立新的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然而, 上述研究大多局限于渐进性创新的范畴, 而关于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关系的研究却不多见。现有的研究中, Eisenhardt和Martin[4]认为, 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活动需要建立颠覆性创新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建立要克服许多困难与障碍, 这些困难与障碍的有效克服需要运用动态能力的方法。因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7: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8:动态能力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关系的概念模型。

2 数据与变量测量

2.1 研究样本与数据

为对前文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所调查的企业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达的上海、宁波、杭州、苏州、南京等5个城市。本研究的问卷发放主要是通过浙江省某科研机构和电子邮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012年6月, 共发放问卷550份, 收回366份, 其中有效问卷285份, 有效回收率为51.82%。

2.2 变量与测度

本文使用的量表均采用李克特 (Likert) 7级度量方法, 根据不同的题项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1~7进行选择打分。7分表示非常好或非常满意, 6分表示好或满意, 5分表示比较好或比较满意, 4分表示一般, 3分表示较差或较不满意, 2分表示不好或不满意, 1分则表示极差或极不满意。以下是本文对各个变量测度的描述。

(1) 探索性学习 (ErL) 和利用性学习 (EiL)

由于现有研究并没有对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的量表形成一致的观点, 本文采用Zahra等[13]开发的量表。从量表的内容看, 探索性学习 (ErL 1-ErL 5) 可以用“将全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产活动”、“产品开发知识与过程是行业里全新的”、“将全新的管理与组织技能应用于创新活动”、“将全新的技能应用于研发融资、建设研发队伍等”和“强化与先前经验无关的创新技能”等5项来刻画;利用性学习 (EiL 1-EiL 5) 可以用通过“为熟悉产品与技术提升现有知识与技能”、“为提升现有创新活动效率而强化对成熟技术的投入”、“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顾客问题”、“基于现有经验提升产品开发技能”和“通过强化项目开发的知识与技能来提升创新活动效率”等5个条目来衡量。

(2) 颠覆性创新 (RI) 和渐进性创新 (II)

本文采用Dewar和Dutton[14]在界定两种创新模式时提出的量表。因为从孙永风等[15]的研究看, 该量表在中国背景下的实证研究中体现出良好的信度。该量表显示, 颠覆性创新 (RI1-RI4) 可以用“在企业和市场中引入全新的产品”、“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引入全新的理念”、“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引入和开发新技术”和“通过创造全新的技术和工艺拓展现有市场”等4条来描述;渐进性创新 (II1-II3) 可以用“创造和引入新的产品类型”、“改进现有的产品和工艺”和“开发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能力”等3条来衡量。

(3) 动态能力 (DC)

本文之所以采用Wang和Ahmed[10]提出的量表, 因为该量表是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经归纳得出的, 目前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该量表表明, 适应能力 (DC1-DC3) 可以用“利用产品与市场的业务能力对外部机会做出反应”、“扫描市场、监测消费者与竞争对手, 并分配资源于营销活动”和“对市场条件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3条来描述;吸收能力 (DC4-DC7) 可以用“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等4条来衡量;创新能力 (DC8-DC11) 用“新产品开发与服务内容创新”、“产品生产与服务提供模式的创新”、“关键执行人的冒险精神”和“搜寻非常规的、新颖的解决方案”等4条来体现。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因子分析与信度效度检验

本文首先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运用SPSS15.0软件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 本文剔除了因子载荷小于0.4测量条目ErL 4、EiL 2、DC10和RI2, 形成了表1中的7个主因子的测量条目。KMO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0.831, 大于0.70, 球型检验统计值为612.423, P<0.000, 表明样本非常适合因子分析。本文利用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与值来分别检验问卷的效度与信度。表1显示, 本文各个变量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均超过60%, 显示了问卷的良好效度;各个变量对应的值均大于0.70, 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因此, 本文研究采用的量表是适用的。

3.2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模型分析之前, 本文对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表2的结果显示, 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之间存在不同显著程度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P<0.1;**表示P<0.05 (双尾检验)

(2)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 探索性学习 (, P<0.1) 和利用性学习 (, P<0.01) 对适应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两种学习活动对适应能力的总体解释程度达到40.10%;探索性学习 (, P<0.01) 和利用性学习 (, P<0.1) 对吸收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2种学习活动对吸收能力的总体解释程度为42.30%;探索性学习 (, P<0.05) 和利用性学习 (, P<0.05) 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两种学习活动对创新能力的总体解释程度为40.95%。这些结果表明,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对动态能力的3个构成要素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即无论是探索性学习还是利用性学习, 总体上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H5和H6成立。

注:1) *表示P<0.1, **表示P<0.05, ***表示P<0.01 (双尾检验) ;2) 表中回归系数均为标准值

(3) 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的关系

表4用8个模型描述了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两种创新模式关系的回归结果。模型1描述了两种学习活动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效应, 结果显示, 探索性学习 (, P<0.01) 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利用性学习 (, P>0.1) 对颠覆性创新虽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因此, H1成立, H4不成立。

模型5描述了两种学习活动对渐进性创新的回归效应, 结果正好与模型1相反:探索性学习 (, P>0.1) 对渐进性创新虽有负向作用, 但不显著, 而利用性学习 (, P<0.01) 对渐进性创新却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 H2不成立, H3成立。

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反映了动态能力各个要素对两种学习活动与颠覆性创新关系的中介效应。首先, 模型4表明, 适应能力 (, P<0.01) 、吸收能力 (, P<0.1) 和创新能力 (, P<0.01) 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因而动态能力总体上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成立。其次, 随着动态能力的各个要素的逐个加入, 模型的调整拟合系数 (Adjusted R2) 从模型2的38.47%上升到模型4的42.96%, 且都大于模型1的36.39%, 这表明逐个加入动态能力的3个要素是合理的。最后, 在逐个加入动态能力要素的过程中, 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的回归系数逐渐变小, 显著水平也逐渐降低并在模型4中完全消失 (, P>0.1) , 表明动态能力完全中介了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效应。

模型6、模型7和模型8反映了在逐个加入动态能力要素的情况下, 两种学习活动与渐进性创新关系的变化。首先, 从模型8来看, 在加入动态能力的3个要素后, 只有吸收能力 (, P<0.05) 和创新能力 (, P<0.01) 对渐进性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适应能力 (, P>0.1) ) 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因此H8只能得到部分支持。其次, 与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相似, 随着动态能力3个要素的逐个加入, 模型的调整拟合系数从模型6到模型8逐步提高, 表明了加入变量的合理性。最后, 在逐个加入动态能力要素的过程中, 尽管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影响的回归系数逐渐变小, 显著水平也有所下降, 但最后的模型8表明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依然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些结果表明, 动态能力在利用性学习与渐进性创新之间只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注:1) *表示P<0.1, **表示P<0.05, ***表示P<0.01 (双尾检验) ;2) 表中回归系数均为标准值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提出的假设大部分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通过对获得支持的假设的整理与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对动态能力存在有差异的显著正向影响。 (2) 探索性学习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利用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具有不同的推动作用。 (4) 动态能力对探索性学习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而对利用性学习和渐进性创新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根据这些研究结论, 本文可以为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如下政策建议: (1) 根据不同的创新战略, 强化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活动。 (2) 根据不同的创新战略, 有针对性地加强动态能力建设。 (3) 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创新模式”匹配关系, 发挥动态能力的支撑与协调作用。

浅谈初中数学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动态思维;动态问题;能力;素材

动态问题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集多个知识点于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于一题.这类题灵活性强、有区分度,能力要求高,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动态问题常常出现在各地的学业考试数学试卷中.面对动态问题,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动态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解答动态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教材,谈谈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静中导动,激发动态思维

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思考”的课程目标对初中生的要求为:应当包括既能够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某些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又能够用各种数学关系(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去刻画具体问题,建立适合的数学模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课本素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再思考.

问题一: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出发后经3小时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驶了90千米,相遇后经1小时乙到达A地.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本例是一道静态的数学问题,在学生会用方程的思想解答后,教师宜引导学生尝试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至少能提出下列三个问题中的两个问题并解答:

(1)求A,B两地的距离.

(2)甲、乙两人出发1小时后,他们相距多少千米?3.5小时后,又相距多少.

得出经过2.5小时或3.5小时后,两人相距30千米.即A,B两地相距180千米.这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这是一个动态思维的升华,有利于发现数学人才,在这一过程的学习中,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借助图形进行分析,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动中取静,发展动态思维

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思考”的课程目标对初中生又要求: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动态问题,有时可交由学生合作完成,教材中也有安排.

本例旨在巩固合作学习的成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同时借助图形,融入了分类讨论的因子,为后继学习动态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发展了学生的动态思维.

三、动静结合,提高动态思维

课程标准关于初中“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有了前两个学年的学习经历,对于动态问题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解题策略,为九年级进一步学习动态问题打下了基础.为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动态思维,使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独立地解决动态类问题,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的知识.

本例相当于点P在坐标轴上移动,当点P移动到什么位置时,三角形OAP为等腰三角形,即动中有静.否则不构成等腰三角形,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当遇到动态问题时,要善于动中取静,先把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来解决,然后再从静态转到动态,即动静结合.

数学课本是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平时教学应“以本为纲”,尤其对课本中提供的素材,应做一番探索、研究,这是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事实上,各地学业考试卷中绝大部分试题都是以课本的素材为原型加工改编的.因而,“把握课程标准,以本为纲,紧扣教材”,从课本素材入手,探究相关的知识和结论,是提高解题能力与技巧、激活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史炳星,刘晓玫.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初中数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盛建武.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数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形成机制 篇12

当今大多数企业都处于某一或某些网络中。这个网络环境使企业与网络内其他企业一起形成了联盟作战的形式。因此这种网络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促进或制约作用。作为重要网络环境的供应链, 它共享资源、共享能力、共享网络环境, 可以为链内的节点企业提供共享优势, 和低搜索成本等优势, 从而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但对于不同的供应链来说, 怎样的供应链更有竞争优势?怎样的供应链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绩效?等问题, 现有的战略理论都很难解释。因此有必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 挖掘新的理论进行解释。

1 供应链动态能力概念

根据整合学派和过程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可以通过如下范围来界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

首先作为架构性的动态能力的一种, 供应链动态能力应该是各种动态能力的集合体, 它整合了供应链内的企业的动态能力、同时它本身又具有动态性。

其次,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企业构建和发展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所在行业领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种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并不是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某一能力子系统能够承担的, 而是由供应链动态能力各个能力子系统的自组织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最后, 除了内部的作用机理外,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能力形式,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建就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由于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能够及时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能量等的充分交换, 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同步变化和发展。因此, 供应链动态能力很好地做到了内部的作用与外部环境影响之间的协同。

综上所述, 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界定:

2 供应链惯例特性与供应链动态能力产生

根据Winter和Nelson (1982) 对惯例的描述及对供应链特征分析可知, 供应链惯例的内在特性具有三重性:作为问题解决方法的认知性、作为协调过程的协调性及作为适应环境的适应性 (Cohen et al, 1996) 。其中认知性包括2个方面:供应链运作和供应链运作过程的改进与创新, 又分别产生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惯例的协调性产生协调机制;惯例的对环境适应性产生敏捷性和柔性, 并进一步产生重构机制。

2.1 供应链惯例的三个特性

2.1.1 供应链惯例的认知性

供应链认知性是供应链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知识的收集、存储、积累、共享和创新等过程。由于供应链内知识是零散的, 并分散到各个企业中去。因此供应链惯例作为集体行为的能力, 必须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收集起来, 并存储到系统中, 并共享到企业中去。这样保证了企业的行动表现为集体行为, 行动的方向是集体行动的方向。供应链惯例的这种特性表明了供应链惯例作为认知的方面。

2.1.2 供应链惯例的协调性

Nelson和Winter (1982) 认为惯例是协调能力, 如果企业面临环境是稳定的或者不稳定环境, 但运作过程是稳定的, 那么运作过程中运用惯例进行协调能力就低;如果环境变化比较大, 或者运作过程比较困难, 那么企业会主动地运用惯例去组织运作过程, 或者运用惯例去发现可能要出现的问题。这时惯例就表现为协调性。

供应链运作过程也如此, 供应链执行任务时, 需要惯例去协调。如果供应链不执行协调性, 企业之间只能了解到其他企业在干什么, 但不能了解其他企业需要自己做什么。因此要使供应链任务顺利完成, 需要供应链惯例去协调。

2.1.3 适应性

一般来说供应链惯例一旦形成, 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环境的动荡性, 组织不得不改变惯例来适应它。这种适应一方面以敏锐嗅觉探测环境的变化, 另一方面重构改造供应链惯例自身, 从而不但可以适应环境而且可以利用环境变化提升自身的优势。

2.2 供应链惯例特性及供应链动态能力产生机制

2.2.1 认知性与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

供应链惯例的认知性作为供应链惯例解决问题的特性, 包括2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又决定了产生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两个基本构成因素: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

(1) 运作性与供应链惯例。由于供应链惯例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产生的, 并反过来指导供应链运作过程。因此供应链惯例具有运作的特性。供应链惯例通过认知性, 收集和整合知识, 并指导供应链运作过程。它决定了供应链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因此供应链惯例是供应链运作能力的基因和载体。

(2) 改进和创新与学习机制。认知性的第二个维度是改进和创新, 这是供应链惯例的自我提升需求决定的。供应链惯例需要将收集的知识进行整合, 创新知识, 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2.2.2 适应性与重构机制

供应链惯例是应对环境变化而产生的, 因此它天生就要求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当消费者偏好转移时, 供应链惯例敏感地通过感知感触到, 然后通过认知性, 搜寻较为理想的惯例去应对。一旦搜寻出理想的惯例, 就会要求供应链运作过程重新整合资源和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改变, 或者在环境变化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并通过学习机制, 构建新的非程序性知识,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惯例 (Nelson和Winter, 1982) 。

2.2.3 协调性与供应链协调机制

Coriat和Dosi (1998) 认为惯例是组织行为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方式协调治理组织活动、冲突等准则和能力。供应链惯例的建立、运用和提升, 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规则程序的制定、知识的贡献都需要供应链协调机制来进行协调。因此, 作为惯例集合体的供应链动态能力同样需要多种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整合作用。例如供应链职能是供应链惯例的运用的必要条件;企业之间知识的交流、共享、创新都需要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行协调。

综上所述, 惯例的认知性、适应性与协调和控制决定了运作惯例、学习机制、环境适应性和供应链运作机制的存在, 这些惯例和机制的存在又决定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基本结构, 即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以运作惯例、学习机制、适应机制和供应链协调机制为基本构架要素的自组织能力整合系统。而这种能力整合系统的形成则源于供应链惯例的演化过程。通过这四种机制产生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即:供应运作机制产生供应运作能力、供应链学习机制产生供应链学习能力、供应链适应机制产生重构能力、供应链协调机制产生供应链协调能力, 这四种能力分别依托于供应链运作过程的四种使能过程:运作过程、提升过程、重构过程和协调过程。

参考文献

[1]程跃.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演化模型及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 2010, (1) .

上一篇:云服务技术下一篇:读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