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2024-10-20

动态偿付能力监管(精选4篇)

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篇1

提高和改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我国寿险业的核心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规模扩大、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 中国寿险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因此, 进行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方法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概念

(一) 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赔偿或给付债务的能力, 它表现了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之间的一种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公司总体财务实力的大小。在某一时点上, 公司总体财务实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资本化力和流动性;二是总体财务实力的延续性。在一定时间段的每一个时点上, 公司都要具备足够的资本化力和流动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经济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未决负债之间的差额, 一般由资本金、总准备金与未分配盈余之和来表示。从资产负债表上看, 保险公司的资产主要由资本金、总准备金、未分配盈余、保费准备金和赔款准备金构成。前三项构成了公司的股东权益, 后两项为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负债, 也称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量基础是保险期间的索赔期望或损失期望。如果保险期间的实际索赔或实际损失与索赔期望或损失期望相等, 则保险公司只需把资产维持在保险责任准备金基础上就可以偿付全部债务。然而, 实际索赔总是偏离索赔期望, 所以, 保险公司必须在总资产与保险责任准备金之间保持一定的数额, 以应付实际和期望不相符的情况。

(二)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在现代的保险监管中, 各个国家的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偿付能力。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实际是发生超过预期的赔偿或给付时应具有的补偿能力空间。因此,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采取定性手段对寿险经营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寿险公司资产始终大于负债;第二层是寿险公司必须具备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从这个意义出发,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内容包括资产和负债的谨慎评估、寿险公司费率审核、资本金最低要求、保证金和盈余分配的相关要求, 各项责任准备金提取标准和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制定以及寿险资金使用控制等诸多内容。

做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意义重大, 也有一定难度。寿险公司的资产中自有资本比例很小, 大部分都是对被保险人的负债。被保险人生、老、病、死、残等保险事故的风险虽可依生命表、疾病表或残疾表给出估计, 但合同的长期性却使寿险公司的负债总额难以准确把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投保人无法正确评价寿险产品, 也无法充分了解寿险公司财务状况, 因此, 寿险公司必须加强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二、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法律不健全

现有的法规和相关规定缺乏科学性操作和技术指南。有关寿险公司资本充足率、寿险资金的投向及资金的变现能力等方面还缺乏一些基本的规定和要求, 而这些都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 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

我国还没有建立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的保险会计制度, 根据目前保险业所遵循的会计制度做出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满足寿险偿付能力监管的需要, 缺乏一套科学的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提供必要信息的报表体系和财务报告制度, 有关偿付能力财务指标的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三) 精算基础薄弱

到目前为止, 国内的寿险公司, 特别是中资寿险公司仍然缺乏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精算师, 整个中国精算师团体还显得很年轻。精算师职业资格的认定、精算组织的建立和各项精算制度的完善等都还处在尝试阶段。由于缺乏独立的精算评估机构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和财务状况进行专业的审计和评估, 外部对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评估缺乏可靠的基础。

(四) 人才缺乏与监管技术有待提高

高素质的监管人才队伍是寿险偿付能力监管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但目前既熟悉偿付能力监管政策, 又精通寿险精算和保险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缺乏。高科技的现代化手段, 信息技术运用程度不够, 监管的技术手段缺乏先进性, 这些都制约着对寿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工作的效果。

三、加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措施

(一) 进一步加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保险监管应进一步加强对寿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的考核, 结合我国国情, 参照国际惯例, 改进目前最低偿付能力的计算方法, 确保寿险公司对所承担的风险具有足够的赔偿或给付能力, 保证公司良好的财务稳定性和较高的置信度。建立应急机制和化解风险的渠道, 促进寿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 完善寿险财务监管报表体系

寿险公司的财务报告是监管中主要的信息来源, 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监管的效果。建立起完善的财务报告系统, 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美国和欧盟已经建立了统一详细的监管信息报告制度。这些报表系统为保险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国的寿险监管报表体系从形式上比较全面, 更重要的是财务报告的内容应当与监管的指标体系相配合。在偿付能力静态测试的基础上, 发展偿付能力的动态测试, 适应寿险经营面临的日益波动的利率、汇率等经济环境。

(三) 建立完善的保险业法定会计准则体系

加快保险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建设, 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外保险会计的规范和标准、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和监管要求, 不断建立完善体现保险行业特殊性的保险业会计准则体系。寿险公司可先按照保险行业通用会计准则 (GAAP) 编制通用会计报表, 再按照保险法定会计准则 (SAP) 调整为监理会计报表, 满足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不同需要。

(四) 建立预警和偿付能力等级评级制度

通过寿险公司的资产获利能力、资产质量、投资收益、准备金充足率、资本金充足率等体现偿付能力安全性的各项财务指标, 分析3到5年的财务跟踪指标和财务评价等级, 分析发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 评价公司今后的发展趋势。采用财务评价等级制度的方式对公司的大小和财务状况进行分类, 提高监管的精细化程度。目前, 以NAIC (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 的IRIS (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和RBC (基于风险的资本管理方法) 为代表的保险机构偿付能力风险预警机制已经在世界各国广为应用, 我国的保险监管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 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

摘要: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监管技术、会计制度与精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我国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必须完善财务报表制度,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 建立稳定会计准则体系, 建立预警和评级制度等有效措施, 为中国寿险业的经营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财务报表制度

参考文献

[1]戴娟.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保险监管体系的建设[J].保险研究, 2004, (5) :54-78.

[2]刘畅.因子分析法在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 2005 (8) .

[3]世界银行.老年保险:中国的养老金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43-69.

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篇2

美国是世界保险第一大国, 不仅有着繁荣发达的保险市场, 并且建立了一个完善成熟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其所使用的监管方法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一、NAIC的主要职能

NAI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 是美国的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 属于联邦一级的全方位监管机构。NAIC成立于1817年, 由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行政区以及4个美属准州的保险监督官组成。州监管者的主要责任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NAIC的主要职能是协助州监管者完成其责任和工作。NAIC成立后, 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统一了各保险公司上报的财务报表, 所有活跃的美国保险公司都将他们的财务年报归档于NAIC, 这种财务数据收集形成了NAIC数据库, 它是NAIC财务监管功能的核心, 它使得保险监管者能够确认财务有问题的保险公司, 以此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免受由于保险公司破产带来的损失。

二、NAIC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使用的主要工具

NAIC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主要使用三种分析工具:保险监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风险资本金。

(一) 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Insurance Regul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IRIS) 是供各州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管的金融分析工具。IRIS可以帮助选出面临丧失偿付能力风险的公司, 为监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合理分配保险监管资源, 提高监管效率。

IRIS采用的是典型的比率分析方法, 共设有12个比率指标, 包括综合比率、盈利比率、流动性比率和后备比率四类, 并且根据历史资料设定每一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而且对于财产责任保险公司和人寿健康保险公司分别提出不同的指标体系。

IRIS包括两个阶段的检测, 即统计检测阶段 (Statistical Phase) 和分析检测阶段 (Analytical Phase) 。在统计阶段检测时, NAIC对保险企业的法定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依选定的关键性财务指标计算比率, 并和根据以往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所设定的正常范围比较。每年度保险企业都要接受统计阶段检测, 如果通过统计检测阶段, 保险公司就通过了当年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保险公司被评为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无优先级和无需检测五个等级。NAIC的监督官将根据评定的等级对保险公司进行分析检测, 由专业人员组成检查组进一步分析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各保险公司的财务指标计算结果、评定级别和分析检测结果均向各州保险监管机构公布。

(二) 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

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 (Financial Analysis and Solvency Tracking System, FAST) 是NAIC针对大型保险公司采取的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凡在17个州以上营业且年毛保费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寿险和健康保险公司, 以及年毛保费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的财产和责任保险公司都必须接受FAST分析。FAST分析主要依据各保险公司在前3年中提交的年度财务报告和季度财务报告。FAST包括25个指标, 而且每个指标的不同范围赋予不同的分值, 然后将所有指标的得分值相加, 得到FAST的检验结果。如果监察官在FAST分析中发现了异常情况, NAIC便与该保险公司的注册州联系, 进一步了解该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该州监管部门对该公司采取的监管措施。如果NAIC认为该州措施恰当, 那么NAIC或是结束检测, 或是继续跟踪该公司的状况。如果NAIC认为该州的措施不够有力, 那么NAIC会提出建议, 要求该州进一步采取措施。若该州不采纳NAIC的建议, NAIC将通告该保险公司营业的所有其他州, 协调各州一致对该保险公司采取措施。

(三) 风险资本金

风险资本金 (Risk-Based Capital, RBC) 是NAIC支持的另一个偿付能力分析工具, 它为评估保险公司资本金相对于其经营风险的充足性提供了保证。RBC由四部分组成:RBC计算公式、RBC报告、RBC比率标准和为保险监察官设计的后续措施程序, 以便保险监察官在发现某保险公司的RBC结果低于标准时使用。RBC将保险业的所有特殊风险分为四种C类风险:

C1——资产风险, 即不良资产的风险, 含投资风险;

C2——保险风险, 即各类承保业务关于死亡率、发病率、续保率、费用率等所有的假设与实际经历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C3——利率风险, 即由于利率变动引致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风险;

C4——业务风险, 即一般的经营管理不当的风险。

按照风险程度, 分别确定不同资产的风险系数, 求得累加的风险资本值C1、C2、C3和C4后, 得到NAIC认为的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金, 然后代入公式得到RBC比率。

计算风险资本总额:

undefined

计算调整后资本总额=∑ (账上余额×调整系数)

计算RBC比率undefined

根据计算结果, 将保险公司分成五个等级, 保险监管部门采取的监管行动见表1。

二、 对NAIC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评价

综上所述, 美国的偿付能力监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事前的预警到事中的控制和防范, 再到事后的弥补, 保证了偿付能力的连贯性。此外, 在美国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已经上市, 对财务公开和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对较高, 再加上各大活跃的保险公司都将其年报归档于NAIC, 形成了NAIC的财务数据库, 确保了保险监管部门获得大量的关于保险公司的详细财务信息。同时, 美国保险公司评级制度的发展以及发达的精算师制度和庞大的精算师队伍对计算以及预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Capital Management in the Life and Health Industry. Updated Edition, Atlanta, GA;LOMA, 1995.

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看到, 美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

第一, 监管力量和权力的分散。美国各州都有各自的保险监管机构, 虽然NAIC在这些机构间起着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但各州的监管部门并无义务接受NAIC的每一项建议和规定。因此各州之间很难协调一致采取统一行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效率。

第二, 监管克制和干预过早。在美国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 时常会出现监管克制 (过晚的采取行动, 从而延误行动的最佳时机) 和干预过早的问题。由于美国的保险监管机构过多地依赖IRIS和FAST系统, 而对系统中一些指标的错误认识可能导致监管机构采取不当的监管行动。如对有望起死回生的保险公司过早地接管或相反。无论是监管克制还是干预过早都会给保险业以至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损失。而在实际中, 在监管克制的风险和干预过早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相当困难。

参考文献

[1]秦香军.美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及其借鉴[J].西南金融, 2003 (3) .

[2]张秀英, 成帅华.美国保险业的监管[J].上海保险, 2000 (10) .

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篇3

近几年来,我国保监会在《保险法》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搭建了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并通过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保险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人寿保险精算规定》、《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监管法规、条例,使得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然而,通过把规章与《保险法》的比较可以发现,在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中存在法规条文之间的协调性以及法规与实际操作的协调性问题,这就造成了监管实践中法律适用困惑以及监管执行不力的现象。如何解决监管法规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以维护保险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分析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中存在的协调性问题;二是探讨偿付能力监管法规协调性不足造成的后果;三是分析偿付能力监管法规协调性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构成

我国于1995年10月1月开始实施的第一部《保险法》,首次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作了相关规定,从而初步形成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但是《保险法》对偿付能力只有原则性的要求,没有明确给出偿付能力监管的具体依据和标准。1998年保监会成立后,在加强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文件,正式确立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模式。2001年1月13日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对偿付能力及监管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001年1月,保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关于偿付能力监管的保险规章,为偿付能力监管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标准。

2003年1月实施的《保险法》针对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环节和监管制度基础,对责任准备金提取、监管指标体系、精算制度建立、报表资料真实性、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为加强偿付能力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3月,保监会总结了2001年的《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运行两年来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进一步借鉴了国外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相关经验,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新的规定在具体的监管规定上进行了细化和修订。为了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保监会于2008年11月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提出了静态监管和动态测试相结合的监管模式。2009年2月28日,新修订的《保险法》正式通过,新《保险法》进一步强化了偿付能力监管。

概括而言,从1980年恢复保险业经营以来,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了以《保险法》为原则,以保监会颁布的一系列配套监管法规、条例如《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保险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人寿保险精算规定》、《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等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

二、偿付能力监管法规协调性问题

总体上看,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从而为偿付能力监管提供了有力的监管依据,有效地促进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更好地保护了被保险人的利益。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还存在一些协调性不足的问题。

(一)偿付能力监管法规条文的协调性问题

1. 保监会颁布的法规与《保险法》就同一问题的规定有冲突。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部门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部门规章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即下位法不得违反上位法的规定。在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中,《保险法》属于上位法,而保监会颁布的相关规定属于部门规章,是下位法,是对《保险法》的实施细则或进一步具体化,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不能与《保险法》相抵触。然而,笔者通过比较发现,保监会颁布的部门规章中某些规定与《保险法》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以自留保费规定为例,《保险法》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即保险公司1元资本最多只能做4元保费,超过部分要办理再保险。

保监会2003年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关于财产保险公司最低资本评估标准规定非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为下述两项中数额较大的一项:(1)本会计年度公司自留保费减营业税及附加后1亿元以下部分的18%和1亿元以上部分的16%;(2)最近3年平均综合赔款金额7 000万元以下部分的26%和7 000万元以上部分的23%。2008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有关事项通知沿用了此规定。根据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在过去数年中实际情况,用我国现行标准计算最低资本要求时,认为赔款标准基本不起作用,真正是“形同虚设”。既然实践中以保费基础为计算标准,由于我国非寿险公司实际保费规模通常较大,1亿元以下的情况基本可以忽略,所以对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可以按照自留保费减营业税及附加后的16%来计算,粗略计算大约1元资本金可以做6元的保费。这就超出了《保险法》关于1元资本金最多只能做4元的保费的规定。产生了法规之间的冲突。

2. 保监会颁布的法规本身条文之间缺少协调性。

首先是关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条文的矛盾。2008年6月保监会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是指保险公司为应对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依据中国保监会的规定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从中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是基于风险的。2008年11月保监会颁布的关于实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对于最低资本的规定仍然借用了欧盟的规定,即对最低资本的要求只考虑保费或赔款,即承保风险而没有考虑保险公司面临的资产风险等其它风险。造成了相关法规之间的前后矛盾。其次是有关保险资金运用规定的协调性问题。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不断拓宽。随着投资渠道的拓宽,保险资金投资风险也相应地增加,为了保证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保险法》授权保监会制定保险公司各项资金运用的具体管理办法。保监会通过颁布一系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保险资金运用加以管理,对各项投资工具作了资金投资比例的限制。但是,在制定单项投资工具管理规则之时,没有注意单项规则之间的协调性。特别是其中的两点:一是各种高风险资产的比例上限之和,比如权益证券20%、私募股权10%、无担保债券5%、衍生工具5%,这些单项比例看上去都不高,但加起来就不得了;二是对单一融资主体的投资限制,同样,可能对每种工具的单一主体都有很低的限制,但加起来就很高了,特别是要把某些关联方作为单一主体来限制,否则,连带责任将放大保险投资的风险。

(二)监管法规与实际操作的协调性问题

1. 过分照搬国外与国情不符。

我国的偿付能力额度的计算主要采用欧盟方式,重点考虑的是承保风险,这比较适合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占绝对优势的情况。然而,目前我国的偿付能力额度计算方法的关键指标———保费系数、赔款系数和拐点都是直接采用欧盟的指标,这些指标并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过去几年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赔付情况,计算得出适合我国的保费系数为40%、赔款系数为54.6%(孙祁祥、于小东,2007)。说明现行的照搬欧盟的偿付能力额度规定偏低。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主要是借鉴了美国的IRIS。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无论是指标的选择,还是正常值范围的确定,或是所采取的措施,我国现行监管指标体系十分类似于美国的I-RIS。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与美国的保险业差异很大,美国有着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保险市场,市场主体众多,风险意识强,而其监管部门数据和经验积累丰富。而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相对较少,内控机制也不健全。监管部门的经验和数据积累都不足。考虑到这些差异,简单地照搬和套用国外偿付能力监管的具体标准可能并不适合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

2. 法规存在的空白。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法规的空白主要指的是对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问题的规定。首先是对保险公司破产的界定还很模糊。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当保险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同意,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也即“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是衡量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标准。那么究竟何为保险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呢?保监会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我国《保险法》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对此都没有具体规定。其次是缺乏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具体实施办法。尽管我国《保险法》和《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对保险公司推出市场的情形做出了规定,并且突出了对保单持有者利益的优先保护,但是,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如何在操作程序上实施保险公司的市场推出,《保险法》和《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均没有相应规定。新修订的《企业破产法》也将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作为例外情形。只要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实施办法不出台,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就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3. 法规与监管水平不相适应。

有时候法规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与监管者的监管水平相脱节,那么这样的法规就只能做摆设而无实际意义。2008年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是指保险公司为应对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依据中国保监会的规定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第九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规定进行动态偿付能力测试,对未来规定时间内不同情形下的偿付能力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价。从中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应该基于风险来确定,并且提出了动态偿付能力的测试。应该说这些规定正是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监管理念,是国际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方向。然而,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过程中,要结合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切不可为了接轨而接轨,炒作概念。鉴于国内市场发展状况以及监管水平,短期内尚不具备采用这种监管方式的条件。

三、偿付能力监管法规协调性不足的后果

(一)法律体系混乱和法律适用的困惑

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中,《保险法》是核心,是监管的基础,而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是对《保险法》的具体化或实施细则。保监会颁布的规定必须以《保险法》为依据,必须依照《保险法》的原则和精神,不能与之相抵触。然而从前文的分析可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分别与《保险法》就同一问题具有不同的规定,在事实上构成了下位法对上位法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法律体系的混乱和法律适用的困惑。保监会在行使监管职责时到底应该以何者为依据?以自留保费为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保险公司的自留保费符合《保险法》的规定;二是符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的要求,但超出了《保险法》的规定;三是既不符合《保险法》的规定,也不符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第一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自留保费同时符合《保险法》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会不需要就此实施监管,不会产生问题;在第二种情况下,保监会是否应该介入监管。如果保监会以其颁布的规章作为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依据。那么就不需要介入,在实践中也确实是以此为依据的,但这不符合《保险法》的规定,如果因此而产生偿付能力风险对被保险人是否公平?第三种情况下,保监会必须介入,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增加资本金或者办理再保险,但是保险公司是否只要达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的要求就可以了呢?或者保险公司是否可以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与《保险法》相冲突从本质上违背《立法法》,应属无效为由拒绝接受保监会的监管决定呢?以上种种,都是由于监管法规冲突造成的。使得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就法律适用范围造成困惑,最终影响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偿付能力监管的执行力不强

总结近年来我国偿付能力监管的实践,可以发现,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着执行力不强的问题。由于资本金规模较小、业务发展速度过快以及风险控制不力等原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一些保险公司先后出现了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少数保险公司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偿付能力问题,虽然保险监管机构也为此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但是在不少情况下,这些监管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实施。偿付能力监管的执行力不强首先与我国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直接关系。我国无论是偿付能力额度监管还是监管指标监管,他们都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对于一套评估体系是否适合于我国的现实,在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内部一直都存在着争论。这种认识上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偿付能力监管的执行乏力。

(三)威胁被保险人的利益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内容。监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程度和水平,防范由于偿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公司经营风险,保护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和收益安全,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出发点和目标所在。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清晰、透明和协调一致的保险监管法规作为保证,没有这样的法规保证,必然会影响到偿付能力监管的效果,最终威胁到被保险人的利益。

四、偿付能力监管法规协调性不足的建议

(一)加强技术和完善相关的备案审查制度

关于保监会颁布的规章与《保险法》就同一内容相互冲突,这事实上违背了《立法法》关于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冲突的相关规定。应该如何解决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冲突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立法技术上避免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冲突。一方面,上位法的制定不宜过于宽泛和弹性不宜过大,立法语言要避免暧昧模糊;另一方面,下位法的制定要以服从上位法为前提,是对上位法的具体化,既不能完全照搬上位法,也不能与上位法有抵触。其次,要完善相关的备案制,即要在法律法规备案时审查是否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所谓法律法规备案是指有关立法机构向权力机关或政府法制部门提供立法文件副本的备份制度。备案制度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登记、存档这种形式上的备份,还应包括内容上的审查。因此,备案和审查应紧密联系,要附带审查是否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否则备案制度就容易流于形式而无任何实际意义。

(二)完善、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规章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当上位法与下位法就某一问题都有规定时,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冲突或相矛盾,若发生冲突,必须适用上位法的规定。下位法与上位法互相冲突的部分应及时进行修改或废除。因此,保监会应尽快对冲突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以保持与《保险法》规定的一致性。当然除了对保监会颁布的规章进行修改之外,《保险法》的内容也要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完善。现行的《保险法》是1995年颁布实施的,2002年作了一次小规模的修改。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现行的《保险法》已不能适应保险业的发展,2009年2月,新修订的《保险法》正式通过,将于2009年10月1日生效。新《保险法》虽然对偿付能力监管进一步强化,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前述的对保险公司破产的模糊描述和市场退出机制办法的空白等。因此,作为保险业的根本大法,其内容有必要不断地完善和修改。另外,对于单项规则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保监会有必要尽快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比如前述的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问题,保监会在时机成熟之时应尽快启动统一的“保险资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起草工作,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发达经济体一般都有统一的保险资金投资法规,以便全面、协调地加以监管。

(三)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随着保险业发展的国际化,保险监管也应该实现国际化。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在制定相关保险偿付能力监管规章时应该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理念,与国际接轨,但是决不能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实现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

2003年初,保监会以1号令发布实施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的偿付能力监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1号令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由于基本上是直接借鉴欧盟第一代保险指令中规定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标准,其是否适合我国具体实际,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实,还一直存在争议。同时,1号令仿照美国的I-RIS系统,分别对寿险公司和非寿险公司制定了一套监管指标,旨在对保险公司可能出现的偿付能力问题进行预警,但实际情况表明,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标准与监管指标体系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实践中并没有能够做到协调一致,达到各自的预警能力(占梦雅,2006)。1号令在研究借鉴国外监管经验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保监会在未来制定保险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时在吸取国外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实。

另外,偿付能力监管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保监会要不断吸收国际最新理念,并在实际监管中加以运用。我国固定比率法的理念和结构(包括相关比例系数)基本上参考了欧盟的做法。近期欧盟国家已经发现这种偿付能力的计算方式没有考虑保险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因而是不确切的。欧盟国家(地区)正在建立以风险为基础资本法为核心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应继续密切关注欧盟国家(地区)建立风险基础资本方法的新动向,加强国家交流,为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基础资本方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近几年来,保监会根据《保险法》的原则精神,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规章和条例,对偿付能力监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系统性、协调性的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而只有这样体系的建立,才能确保偿付能力监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培育协调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是保监会现在及今后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扬,陈文辉.国际保险监管核心原则——理念、规则及中国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孙祁祥,于小东.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保险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孙祁祥,郑伟.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标准Ⅱ及对中国的启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孟龙.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国际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7]武君.让“和谐”成为法律体系的重音符[J].中国改革,2005(2).

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篇4

1 日本寿险公司破产概况

日本寿险保费收入占全球保费收入的比重在1997年以前, 连续排在世界首位, 自1997年以后, 该比重持续下降。2000年寿险保费收入为4014.84亿美元, 占全球寿险保费收入的26.93%。从1997年起, 日本的寿险公司连续倒闭[1]。

2 日本寿险公司破产的原因

2.1 日本政府对寿险公司的过度保护

日本政府一方面设置了许多障碍, 限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日本保险市场;另一方面, 对日本保险公司在经营方式、费率制定、资金收益、监管模式等方面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 受到大藏省的特别关注和保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 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强, 日本保险市场不得不逐步开放, 1998年7月, 日本开始实施保费自由化政策, 不仅改变了日本保险业的经营环境, 也使日本保险经营体制受到冲击, 使得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之下的国内保险公司很难适应竞争日益剧烈的保险市场。

2.2 日本寿险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和投资失误

首先, 寿险公司在经营中存在着严重的产品结构问题。在泡沫经济时期, 日本寿险公司一味追求规模扩张, 以高利率为诱饵, 大规模销售预定利率高达8%的储蓄性养老保险产品。以储蓄性为主的险种结构虽然有利于保费规模的迅速增长, 有利于迅速提升日本寿险公司在国际寿险市场上的地位, 但却使寿险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泡沫经济破灭后, 由于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 保险资产的收益率持续下降。1999年6月十年期日本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只有1.83%, 而企业债券收益率也只有0.90%[2,3,4]。收益率下降导致保险公司资产缩水, 而已售出的高预定利率保单的保险公司, 必须履行其承诺, 这就势必使寿险公司面临严重的利差倒挂, 资产负债的缺口越来越大, 最后导致整个寿险公司系统性偿付能力危机。

2.3 日本政府监管不力

虽然日本寿险公司频繁破产有其内部的经营问题和外部的经济环境影响, 但大藏省对保险监管的不力也是使日本寿险公司经营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日本保险监管当局出于稳定保险市场的目的, 往往不公开保险公司的内部信息, 以防负面信息扩散引起市场混乱。同时, 日本还在保险市场实行“比较信息管制”, 限制保险公司过分宣传各种保险产品性质和差异。这不仅扼杀了保险公司创新的积极性, 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3 日本寿险企业倒闭破产对我国寿险业监管体系完善的启示

3.1 规定资金运用比例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不完善, 而且保险公司将资金过多集中于某一投资方式会有较大风险, 因此, 应规定资金运用比例, 从而控制投资风险, 防止因为保险资金运用出现严重错误而产生的金融危机。保险资金运用的比例限制可以分为方式比例和主体比例:方式比例规定了风险比较大的投资方式所占总投资的比例, 如规定股权证券、抵押贷款、不动产占资金运用总额的比例, 从而避免风险过于集中, 一般来说, 对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应规定较低的投资比例;主体比例则控制了有关筹资主体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从而为控制投资风险提供了条件。主体比例, 也应按投资方式的风险情况分别对待, 对于高风险的筹资主体、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其比例应低一些, 如对同一家公司, 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总额不得超过总投资额的5%;对于较安全的投资方式但存在一定风险的筹资主体, 其比例更可高一些, 如存款于每家银行不得超过资金运用总额的10%。

3.2 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由于保险资金运用涉及到多个监管部门, 如保险资金运用于证券投资基金就涉及到证券市场, 必须由证券监管机关进行监管, 而协议存款涉及到人民银行的监管等。因此, 各个部门必须互相协调, 从而更好的进行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监管。在目前分业经营监管的前提下, 三大监管机构应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和合作, 经常性地就监管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 交流监管信息, 解决好分业经营监管中的问题, 研究对策, 建立金融监管方面的公告制度、通报制度、督办制度、咨询制度、金融机构整体测评制度等, 尽快建立起三者之间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3.3 完善保险法律监管体系

首先, 要构筑保险法律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保险法》明确了我国保险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其规定具有原则性, 对保险业进行法律监管, 尚需以《保险法》的精神和原则为出发点, 制定出具有较强技术性和约束力的保险单行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法律文件, 共同组成一个内容相互补充、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

需要考虑的立法内容包括, 第一, 结合我国再保险体系建设的需要, 制定出既适合我国国情, 又有利于与国际再保险市场接轨的《再保险法》或其相关的法规条例。第二, 根据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 制定《保险中介法》。在保险中介人组织的资格审定、业务范围、竞争手段、佣金标准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 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保险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其次, 要完善监管的立法和执法程序。国际经验表明, 要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实体法”固然重要, 但是, 如果没有合理的程序法, 司法的公正性仍然会受到侵害[5]。

3.4 完善寿险企业内部控制

完善寿险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从两方面做工作:强化保险企业业务的内部规范化管理, 完善保险企业内部核算机制。

在强化保险企业业务的内部规范化管理方面, 需要按照国际上的通常做法, 严格执行承保与理赔分离的规定, 全面推行核保核赔制度;为了使保险经营更为科学化, 应进一步充实寿险精算力量, 同时建立产险精算制度;根据风险分散的需要, 建立科学的分保机制, 合理确定自留额, 做好累计风险责任的统计和控制, 及时办理分保, 分散风险;企业内部应加强营销业务和代理业务的管理。

在完善保险企业内部核算机制方面, 保险企业, 尤其是全国性的保险企业, 要实行“分级核算”制度, 将经营成果的优劣直接核算到基层, 强化保险费总收入、人均保费、百元保费利润率、业务费用率、资金运用收益率和承保理赔质量管理等指标的量化与考核, 明确风险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建立起以利润指标为中心的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郝玉江.日本七家寿险公司倒闭原因探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4) .[1]郝玉江.日本七家寿险公司倒闭原因探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4) .

[2]尹成远.日本人寿保险公司倒闭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 2003 (1) .[2]尹成远.日本人寿保险公司倒闭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 2003 (1) .

[3]罗军华.浅议寿险公司负债质量管理[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1999 (4) .[3]罗军华.浅议寿险公司负债质量管理[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1999 (4) .

[4]陈文辉, 曹勇.国外寿险公司利率风险情况研究[J].保险研究, 2001 (8) .[4]陈文辉, 曹勇.国外寿险公司利率风险情况研究[J].保险研究, 2001 (8) .

上一篇:木结构应用特点下一篇:旅游管理创业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