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动态监管

2024-07-21

海域动态监管(通用4篇)

海域动态监管 篇1

1 引言

填海是指用固体物质填充原有海域,完全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 行为[1]。对海洋资 源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海域自然属性、改变岸线、减少滩涂资源、并对海洋水文、冲淤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渔业 资源等造成影响。由于其规模大、投入高、对海洋环境影响大,2007年6月国家海洋局在《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发〔2007〕16号)的通知里明确规定:海域使用权人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时要提交“施工过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报告”。虽然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要求被提出来了,但这个动态监测该“怎么做”,至今国家海洋局没有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技术规范进行指导。这就造成各地所开展的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在内容和深度上有所差异,给海洋行 政主管部 门进行监 管带来了 难度。随着国家对填海项目管理的深入,规范海域使用动态监管和监测工作的要求迫在眉睫。

2012年5月,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经过广泛的组织调研后先后,推出了《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建设用海监督管理办法》(海南管字〔2012〕150号)和《南海区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大纲》(试行)(海南管字〔2012〕159号)。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对于南海区形成统一的技术方法、规范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满足海洋管理工作需求有着实际意义。

2 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现状

2.1开展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依据

2.1.1通用依据

1999年12月2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2001年10月27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1号)];2006年出台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 例》(国务院令 第475号);2007年出台的《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发〔2007〕16号)。

2.1.2专用依据

2012年5月,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下发《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建设用海监督管理 办法》(海南管字〔2012〕150号)和《南海区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大纲》(试行)(海南管字〔2012〕159号),委托局下属各技术监测单位对国管填海项目进行海域施工期间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国管填海项目是指国务院或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填海项目。

(1)《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建设用海监督管理办法》共包含14条规定,分别从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监督管理内容、监督管理主体、监测方案审批流程、委托技术单位职责、用海单位发现问题汇报、处理以及技术单位和海洋行政主管单位发生渎职行为时的处罚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本办法的亮点在于明确规定了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方案需在施工前20个工作日报南海分局审查,保证了《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建设用海监督管理办法》和《南海区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大纲》(试行)在实际中得以贯彻执行,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南海区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大纲》(试行)规定了其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监测内容、技术方法和监测成果的编写格式。其主要监测内容包括以下3部分:1填海工程建设总体情况;2填海界址和面积、海洋水动力环境、岸线变化与岸滩冲淤、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包括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生态);3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监测成果分航次简报和技术报告两种,其中航次简报又包括填海界址与面积动态监测航次简报、水动力环境动态监测航次简报、岸线变迁动态监测航次简报和海洋环境质量动态监测航次简报4种格式。《南海区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大纲》(试行)在监测范围、站位布设、监测项目要素等方面与填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进行了很好地衔接,有利于施工前后的对比,通过施工过程动态监测结果验证前期海域使用论证预测结果。上述法规规章结合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和《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中的有关要求共同构成南海区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开展的依据。

2.2 工作流程

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工作的流程是:1收集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及批复、海域使用权证、《海洋环评报告书》及批复、填海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基础资料,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初次现场踏勘;2按照《南海区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大纲》(试行)的要求完成动态监测工作方案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3根据审查意见调整动态监测方案;4根据调整后的动态监测方案组织开展填海界址和面积动态监测、海洋水动力动态监测、岸线变迁动态监测、海洋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海域使用对策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等;5分阶段分别报送现状调查航次简报、年度报告和总报告;6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报告提交填海竣工验收评审组。

2.3 粤西海域国管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基本情况

国家海洋局珠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作为粤西海域主要的监测业务化单位,自2010年至2013年年底,共承担国管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任务12个,项目归属地分布于珠海、台山、阳江和湛江等4个市(县)。12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是与填海项目动工同时开展的动态监测工作;有两个项目距离填海结束已有一段时间,为了满足竣工验收的要求,只能补做1次施工结束后监测;还有4个项目是在填海施工过程中期或晚期介入。若以《南海区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大纲》(试行)出台时间为分界线,在此之前 共开展海 洋环境动 态监测项 目7个,之后按照新的统一的技术要求开展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项目5个。期间共编制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报告4份、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报告5份、航次简报期100期,数据报表112份,由用海单位分别报送至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和中国海监南海总队。

3 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3.1 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法律地位模糊的问题

施工过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一方面可通过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测结果验证前期海域使用 预测结果;另一方面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工程监管提供技术 支持,其重要作 用不言而 喻。然而,海域使用动态监测除在《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里作为验收成果之一有所提到以外,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还是国家海洋局再无出台相关政策对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作专门的规定。目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虽出台了《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建设用海监督管理办法》,但仅针对国管填海项目,尚未推广到省管填海项目,且对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开展的强制性未作规定,导致在项目洽谈过程中,部分业主认为已获得海域使用权证书,对施工过程开展海域使用动态监测行为有抵触情绪;还有的业主对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不予足够重视,在项目预算经费中没有计算这笔费用或预留经费不足,致使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建议专门出台针对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样开展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的依据就更加充分。同时,需加强、加大动态监测的宣传力度,尽量在项目早期,如在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和环评阶段就建立“施工过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观念。

3.2 监测进度与施工进度不能同步的问题

从海域使用监管的角度来讲,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应与填海项目动工同时开展,若前期调查资料不足,还需进行补充调查,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有的填海项目早在《南海区国 管填海项 目建设用 海监督管 理办法》出台前完成施工,期间未作动态监测,为了满足竣工验收的要求,此类项目容易出现补做监测的情况。由于动态监测是过程监测而非结果监测,若项目完工后补做,实际上已失去了动态监测的意义,而且此类项目动态监测方案的编制也是个难题。还有些动态监测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在填海施工中期甚至晚期才得以介入,究其原因与业主对后期监测经费预留不足有关,这就导致个别业主故意拖延动态监测工作进度而达到降低监测费用的目的。此外,还有的填海项目计划施工进度与实际进度有出入,给监测工作带来了困扰。建议管理部门进一步细化《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建设用海监督管理办法》,针对那些无法弥补施工过程动态监测的填海项目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故意拖延海域使用动态监测进度的行为制订惩罚措施,从而提高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3 监测与执法脱节,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南海区国管填海项目建设用海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监测技术单位在动态监测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用海行为时,应提醒用海单位采取应对措施,并上报执法部门处理。然而,现实中监测技术单位把问题反映给用海单位后,用海单位未必会向执法部门报告。虽然按要求用海单位还要向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报送航次简报,由于简报的时效性不强、违法信息反馈滞后,也会影响执法部门的处理效果。因此,建议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海监执法 机构和监 测单位共 同配合,建立专人联系、定期沟通、联合巡查等工作机制[2]。动态监测结果的反 馈改为承 担动态监 测的技术单位,由其发现问题后在第一时间将动态监测结果反馈到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为管理和执法提供决策依据;执法部门应及时将现场巡视执法所收集的信息提供给管理部门和监测部门,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动态监测方案。管理、执法和监测部门要定期汇总和公布相关信息,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做到信息共享,形成三方联动,从而提高项目业主“依法用海、保护海洋环境”意识。

4 结束语

填海是属于完全改变海域属性的用海活动,对周边海域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活动影响较大。如何实时动态、科学准确地掌握填海和海岸线变化的情况,以及对周边海域造成的影响,促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海域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填海类型、规模和方式的不同,在填海项目海域使用与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讨并明确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动态监测工作内容,重点关注监测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实施填海工程前期、中期和结束后的全过程监管,是及时发现用海违法行为、防止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是切实维护用海秩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 境的必然 要求;也是深化 海域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3]。

海域动态监管 篇2

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 其投资巨大、工艺复杂。该类工程进入铺设施工阶段后, 其项目用海行为发生的海域随铺缆船沿施工路由不断离岸延伸, 速度可达每天十余千米。现有的卫星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等手段无法承担此类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任务, 难以满足政府对海域使用实时监督和科学管理的需求。因此, 开展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期间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探讨, 对提高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和其他涉海部门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办事效率, 依法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 有着鲜明特点, 在监测实施、业务组织、系统开发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创新[9]。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有着强烈的实践需求, 也有较为综合的理论要求。现今针对海底电缆铺设施工前的路由勘察、环境影响评价及海域使用论证等工作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程, 但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期间的动态监测工作刚刚起步, 仍面临着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 海底电缆铺设施工简介

海底电缆是铺设于海底的线状设施, 其直径在60 mm左右[10], 长度取决于连接的两端登陆点间的距离, 单根无中继段海底光缆最大距离已经可达400km[11]。海底电缆一般由外被层、铠装层、护层、抗压管和光纤单元 (导体) 等部分组成, 根据铺设海区的深度分为浅海型 (水深小于500 m) 和深海型 (水深大于500m) 。

海底电缆的铺设施工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铺设前扫海清障、铺设作业、铺后监测与复埋。其中, 铺设作业分为埋设和敷设。在浅海区, 由于易受到养殖、捕捞、抛锚等人为因素损坏, 一般采用埋设方式;在深海区, 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一般采用敷设方式, 即直接将海底光缆布放在海底。根据埋设区海底底质的类型, 埋设手段包括为犁式埋设、水喷式埋设与机械挖掘式埋设[12]。当埋设电缆交越其他在用海底管线时, 在距离交越点500m以外, 会将埋设犁回收至铺缆船的甲板, 将铺设光缆用硬塑料套管进行保护后敷设于现有光缆之上, 交越的角度尽量控制在90°, 且不低于45°, 然后在离开交越点500 m以外后, 埋设犁重新下放工作。铺后监测与复埋, 是在由于不利的地质条件、水下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在铺设施工中海底电缆未能达到埋设要求的区域, 利用ROV (遥控水下机器人) 进行检查, 并利用ROV上高压水枪冲埋的方式进行埋复。

2 动态监测的内容与目的

海洋管理必须依靠监测的资料与数据才能产生正确的管理行为和较好的行为后果[13]。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是专业勘察监测单位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 依据相关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批复文件等, 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和其他管辖海域内的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时间、位置、工艺及对利益相关者解决方案的落实进行监测监控, 并将监测监控的数据完整、安全和及时传递给海洋管理部门, 为海域使用动态评价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海底电缆铺设海域使用动态监测, 能够促使海缆铺设项目严格按照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 进行建设并落实到位, 防止其随意改变项目用海的方式、位置, 预防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害, 避免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种运用专业、高效的动态监测技术手段, 对海底电缆铺设过程中用海行为进行客观评价, 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 是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涉海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3 监测方法及特点

根据海缆铺设施工过程中不同的用海行为特点, 采取人员监督或设备探测等不同类型的监测方法, 选择多元的监测手段, 可大幅提高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平。

3.1 施工现场监督与监测

施工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指监测技术人员登临海底电缆铺设船,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监督。深入现场实施检查、监测海底电缆铺设, 是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场监督与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员现场监督记录与设备水上水下定位等。

人员现场监督记录为监测人员采用现场监视、拍照、录像等手段, 对海缆铺设所采用的施工设备、工艺与施工进度进行详细记录, 并形成监测档案, 以核实海缆铺设是否落实用海方式控制要求, 其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手段是否符合海域使用批复的要求, 海缆铺设船是否发生批复铺设海缆以外的其他用海行为。若在现场发现有违背批复的海域使用行为应及时上报相关海洋管理部门。

设备水上、水下定位为监测技术人员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海缆铺设船的航迹进行实时监控记录, 采用水下声学定位系统对海缆铺设的水下设备 (如埋设犁) 的水下活动开展定位记录, 以监督海缆船铺设行为是否超出批复的用海海域。此外, 由于水下声学定位系统使用技术难度及经济成本都较高, 可利用“主要因素分析管理”等方法, 统筹整个施工全过程, 抓住主要矛盾, 在铺设光缆与在用光缆管道交越等关键控制点采用, 既不影响海缆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满足海域使用管理的需求。

施工现场监督与监测的数据与成果应及时以航次简报的形式上报海洋管理部门, 航次简报应包括航次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施工单位、施工船只、监测单位、测量时间、测量基准、测量设备、测量人员、项目施工进度、项目施工工艺及设备、施工船航行描述、施工船作业过程简述、相关照片、其他附件、结论与建议等内容。在施工结束后应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

3.2 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由于大型海缆工程的路由长度普遍较长, 往往会达到几千千米, 因此可根据海缆铺设施工进度, 分阶段在完成铺设的路由区, 综合采用水深测量 (单波束、多波束) 、侧扫声呐探测、浅地层剖面探测等工程地球物理技术手段, 核实海底电缆的埋设位置、深度, 了解和掌握海缆开挖、填埋施工后海底地貌变化状况, 以及对其交越的其他海底管线等构筑物的影响。

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测线布设及实施过程可参照相关规范执行[14]。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时效性应予以保证, 同时在内水、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内可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 采用不同的监测方式 (全程检测与监督抽查) 、不同的监测比例尺, 但在内水与领海范围应强制采用全程监测的方式。同时, 在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实施工程中, 应保证监测仪器设备满足各监测项目的要求、计量设备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部门的检定后使用、监测人员应经过行业管理部门的培训后持证上岗。

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应形成工程地球物理动态监测报告及相关图件, 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 并上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3.3 调查走访

该方法是利用实地走访或征求意见函的手段, 考察海域使用者对于海域使用协调方案与对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确定其是否对相关利益者造成不良影响。调查走访的过程中, 若发现重大问题, 应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 并上报管理部门。

调查走访应形成调查走访监测报告, 并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 同时上报给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4 结束语

海域动态监管 篇3

近年来, 随着沿海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沿海地区用海需求日益增多, 许多重点海域和重点项目需要进行多频次、高精度监视监测。目前, 我国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现场监视监测和远程视频监控。但是这几种监测手段在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卫星遥感监测获取周期较长,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延时性;现场地面监视监测存在野外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远程视频监控则存在拍摄范围较小、视频精度不高等问题。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遥感监测手段, 弥补了现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现场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提高对重点海域和重点项目的动态监管水平, 增强海洋综合管控能力。

2 建设内容

利用海域监管无人机对重点海域进行基础数据的获取, 并结合卫星遥感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地面勘察技术, 建立三维海域动态监测平台, 实现从高空到地面全方位三维立体监测海域动态使用及发展变化情况。建设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

2.1 无人机购置及低空遥感监测系统搭建

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系统由遥感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平台、飞行控制系统、无线电遥测遥控系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1]。该系统建设要求可以与现有国家海域业务系统有机衔接, 并达到有关数据共享。

2.2 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系统将根据连云港市地理情况以及信息观测数据的特点, 结合三维空间信息平台的特色, 构建包括基础地理矢量、遥感影像、海洋动态监测数据、环境遥感监测数据、无人机高分辨数据、海域使用数据、海岛基础数据、海域使用功能区划数据、三维建筑设施、围填海工程数据等内容在内的海量、多源信息数据库, 为海洋综合监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2.3 建设三维立体海域监管平台

基于多维海洋信息数据, 利用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遥感 (RS) 等技术, 建设三维立体海域监管平台, 仿真再现沿海地形、海洋环境、海域使用情况、海岛现状。并利用历史数据、实时数据, 结合分析模型, 探究海洋动态变化、对沿海重大工程建设进行决策辅助;利用预测模型以及应急预案, 应对指挥突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旨在建立海洋综合监管平台, 为海洋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服务。

3 海域监管无人机技术要求

3.1 遥感设备及其稳定装置

机载遥感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用于获取遥感影像, 是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主要由机载遥感设备、稳定云台等组成。根据不同遥感任务的需要, 系统能够搭载的遥感设备包括面阵CCD数码相机、CCD视频摄录机等。

3.2 无人驾驶飞行平台

气动布局合理、性能稳定的无人驾驶飞行平台是系统的基本保障。无人机发动机分为汽油机和电动机两种, 分别安装木质和塑料螺旋桨, 机身主要采用玻璃钢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而成, 重量轻、强度大。机身设遥感设备舱用于传感器及稳定云台的安装, 无人机的任务载荷和任务设备仓的尺寸根据遥感设备及其云台的重量和尺寸设定。

无人机的起降可以采用正常的滑行方式, 同时还开发了性能先进的弹射架、回收网, 或者伞降回收机构, 以适应海岸线附近地区起降的需求。

3.3 飞行控制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用于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与任务设备管理, 包括传感器、舵机执行机构和飞行控制计算机3个部分。由姿态陀螺、气压高度表、磁航向传感器、GPS导航定位装置、飞控计算机、执行机构、电源管理系统等组成, 可实现对飞机姿态、高度、速度、航向、航线的精确控制, 具有操纵手遥控器遥控、制式程控和自主驾驶3种飞行模态[3]。

3.4 无线电遥测遥控系统

无线电遥测系统由记载数传电台和地面站接收天线及计算机组成, 主要功能是传送无人机和遥感设备的状态参数, 可以实现飞机姿态、高度、速度、航向、方位、距离及机上电源的测量和实时显示, 具有数据和图形两种显示功能。供地面人员掌握无人机和遥感设备的有关信息, 并且存贮所有传送信息, 以便随时调用复查。无线电遥控系统还可用于传输地面操纵人员的指令, 引导无人机按地面人员的旨意进行飞行。

3.5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为保证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具有对地实时调查监测能力, 在目前现有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的基础上, 根据无人机机载遥感设备的技术特点研制、开发专用的数据处理系统, 以实现无人机遥感监测数据的快速处理, 以便快速成图、快速显示、快速测量与分析等, 满足应急海域监测任务的需要。

4 无人机海域监管的实践

根据海域无人机监管的实际情况, 采用成熟卫星遥感技术及航空遥感技术, 低风险开展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海洋的应用, 无论从技术风险、投资风险、实施风险等都降至最低。海域无人机航摄作业主要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收集、航摄设计、飞行实施、成果整理提交等, 海域无人机航摄作业流程见图1。

本项目采用固定翼轻型无人机遥感系统获取数字航空影像, 主要完成示范区海岸线附近海域的数据获取, 获取的数据为0.1~0.5 m地面分辨率的无人机航摄影像。无人机数据处理主要基于PixelGrid软件进行, 主要流程是收集航摄资料成果、外业像控点采集, 空三加密、DEM制作、DOM制作等处理环节, 形成最终产品。

最后通过海域监管三维监管平台进行展示, 并以海域使用监管应用为基础, 扩展应用至其他相关部门, 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在海域使用监视监测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 总结

(1)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 首次将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应用于海域监视监测领域, 研究解决了稀少 (无) 控制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处理关键技术, 并以海域使用监管应用为基础, 扩展应用至其他部门, 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在海域使用监视监测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项目研究开发的海域三维立体监管平台, 建立了多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形、地名、行政界线等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三维地理信息管理平台, 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与海域和海岛监管业务相结合的专题功能。

(3) 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无人机海域监视监测流程, 为无人机在海域和海岛监管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作业指导。

(4) 利用无人机配合海洋执法, 创新海监执法与动态监管相结合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淳于江民, 张珩.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飞航导弹, 2005 (2) : 23-27.

[2]金伟, 葛宏立, 杜华强.无人机遥感发展与应用概况[J].遥感信息, 2009 (1) : 88-92.

海域动态监管 篇4

1 系统运行现状

1.1 业务体系

国家层面分别设立国家海域动态监管中心、同步数据中心和网管中心,地方层面建立了11个省级、49个市级海域动态监管中心,部分省成立县级海域动态监管中心,从而形成国家、省、市三级业务机构体系[2,3];其中,独立监管中心有13家、挂靠在其他事业单位的有45家、与海域管理部门合署办公的有2家,有44家取得海洋测绘资质。在辽宁省、江苏省和海南省建立3个海域无人机遥感监测基地。通过引进和培养,全国从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已达600余人。

1.2 系统功能

按照“需求主导、服务管理”的原则开发设计了一套可定制、模块化、接口灵活的平台软件,形成基本业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公文传输系统、人员管理系统、专网管理系统、专网邮件系统、地方附加系统等8个应用子系统,目前系统具备监视监测、业务管理、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和视频会议五大功能。建立了连接国家、省、市、县四级海洋部门的专线网络,经不断升级和扩容,国家骨干网双线路运行、带宽30 M,省级网络带宽10~20 M,市级网络带宽4~10 M;专网已连接至海域管理部门、海域动态监管中心、海域执法机构,专线节点335个、无线节点228个,形成四级海洋部门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省、市监管中心在重点海域建设了361个视频监控点,接入国家海域远程监控集成平台225个。

1.3 监测业务

国家层面每年对近岸海域开展1次高精度遥感监测和4次低精度遥感监测;利用无人机每年对区域用海规划开展1次遥感监测;每月开展1次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省、市监管中心定期开展重点用海项目现场监测,并编制项目海域动态监测报告,对部分已竣工验收的重点项目用海探索开展了后评估监测。河北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地对海岸线、海湾等开展了海域空间资源监测。

1.4 系统数据

通过海域权属数据整理工作,完成了《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审批的6万余宗用海数据的整理录入,开展了2次沿海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及沿海11个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采集了近岸海域高、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现有1993年、2002年以及2007年以后多期低分辨率(30m)遥感和3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影像数据已经超过2T。通过分级部署的专题数据库,实现对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功能区划、海域勘界、岸线修测、海域权属、现场监测等数据的集成管理,形成全国海域资源和海域使用状况“一张图”。

1.5 系统应用

各地利用基本业务系统有序开展了海域使用审批统一配号、海洋功能区划管理、区域用海规划管理、海域使用统计、海域使用金管理、围填海计划管理等业务。各级监管中心利用系统为海域管理部门项目用海审批和围填海竣工验收提供技术支持,对新申请项目从功能区划符合性、界址与面积准确性、管理岸线吻合性、用海权属唯一性等方面进行技术审查。辽宁省、福建省、海南省等地开展了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的技术检验复核。各地积极配合海域使用执法部门开展区域用海执法检查、涉嫌违规用海项目现场测量;并利用监测数据积极编制本地海域使用现状分析报告、海域使用统计分析报告、围填海监测报告、区域用海规划监测报告、海岸带变化遥感年际比对分析报告等辅助决策产品,为海域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标准制度体系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仅在系统建设期间制定了系统建设与管理意见、系统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系统数据管理办法、系统传输网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以及系统总体实施方案及总体技术方案、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程(暂行)、海域使用地面监视监测技术规程(暂行)、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数据库建设技术规程(暂行)等标准规范。随着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体系的不断壮大和监视监测内容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现有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2.2 机构队伍建设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仅建立国家、省、市三级海域动态监测业务体系,由于县级海域动态监测机构尚未完全建立,监测业务难以深入到海域管理第一线,上下协同、决策会商、应急处置等不能延伸到基层海洋部门,县级海洋部门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难以形成整体的监管合力。部分节点由于人才引进困难,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现象,技术队伍力量较为薄弱,缺乏计算机、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技术人才。

2.3 职责定位待进一步明确

部分省、市对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工作在海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对监管中心的职责定位不清晰。部分市级节点由于海域使用审批业务较少,监测主体业务不明确,对监管机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开展监测工作的积极性。部分省市在沿海成立具有用海审批权限的开发区,但新成立的开发区海域动态监测机构缺失,在该区域的系统数据管理权限有待调整和明确,系统业务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4 监测业务待进一步规范

目前监测手段仍相对薄弱,主要以遥感监测为主,现场监测数据较为缺乏;监测范围主要以近岸海域监测为主,对中远海的监测能力不足;监测内容较为单一,基本以围填海监测为主,对养殖用海等其他用海类型尚未开展有效监测。由于缺乏统一的监测技术规范,监测主体、监测内容、监测频次、工作流程等都未明确,各地监测内容和频次不一、监测报告格式多样,监测业务亟须规范。

2.5 系统数据待进一步补充

目前系统中海域资源环境本底数据匮乏,海域使用权属数据不够精确,海洋基础地理数据、公共用海数据不够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域综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主要表现在由于历史原因用海权属尚未能全部纳入系统数据库,海洋基础地理、大陆海岸线变迁尚未实现常态化监测与更新,各类海洋调查获取的海域资源环境数据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等。此外,目前系统数据主要用于浏览和查询,基于系统数据的分析评价产品相对较少,辅助决策水平有待提高。

2.6 应用系统功能待进一步优化

现有软件系统总体架构模式相对滞后,应用系统未包含所有海域行政管理和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各业务模块较为独立、缺乏关联性,成果产品展示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模式、立体化效果,与地方附加业务系统有待进一步整合。

3 发展趋势分析

3.1 业务体系建设

按照“建立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海洋综合管控体系”要求,加快制定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体系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系统中长期发展目标。推动省、市级监管中心机构建设,并全部取得海洋测绘资质。加快推进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成立县级海域动态监管中心,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业务机构体系。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监管中心职责和任务,理顺监测业务工作流程。加强系统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尤其是加强遥感监测、专题图件制作、分析评价等方面的实践培训,不断提升技术队伍能力。

3.2 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系统运行相关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工作内容及要求。出台《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系统业务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以及《建设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规范》《区域用海规划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规范》《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工作规范》《海域空间资源监测技术规程》等监测业务规范类文件,加强对监测业务和系统运维的指导。

3.3 监测业务拓展

在全面规范建设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区域用海规划监测、疑点疑区监测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海湾、海岸线等海域空间资源监测和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监测。创新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无人船(艇)、激光雷达、一体化激光三维测量和水下潜标等监测手段,全面开展对中远海的监测,对我国管辖海域实现常态化监视监测,逐步建立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海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管辖海域的空间资源状况和使用现状。

3.4 应用系统优化

构建以项目用海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平台,实现用海审批、监测、执法数据一体化管理。完善国家基本业务系统海域使用权管理、海域使用金管理、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功能,利用系统对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海域使用金征缴等工作实现数字化、流程化管理。建立统一的海域管理信息发布平台,方便用海单位和相关个人查询项目用海确权信息及业务办理进展情况,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的海域管理信息服务。

3.5 数据体系建设

补充更新海域使用权属数据,收集整理公共用海数据、海洋资源环境数据、电子海图、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数据、涉海规划数据等相关资料,构建数据标准统一、内容全面、更新及时、共享服务完善的基础数据体系,开展数据资源规划和数据结构优化,实现海域基础数据与专题数据的一体化整合和统一管理,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

3.6 辅助决策支持

充分利用海域管理各类数据,全面开展海域使用现状、海域空间资源状况、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情况等分析评价工作,重点进行海域空间资源配置和承载力分析、海域资源发展潜力评估、海域资源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海域使用综合分析评价、海岸线变迁分析、重点海湾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围填海项目后评估分析、海洋产业用海需求分析等成果研究,为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涉海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协助海域管理部门开展项目用海申请的技术审查,在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会召开前,重点做好论证报告宗海图件和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的校验工作;在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时复核项目竣工验收测量报告,及时为海域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3.7 联动监管机制

在海区、省市执法机构已全部接入海域动态专网的基础上,建立海域管理部门、动态监管中心和海洋执法机构间的联动监管机制,实现海域动态监测、权属数据、远程视频监控、违法用海案件查处等信息共享。各级监管中心应综合运用遥感监测、现场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有效开展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监测、随时报送至海域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执法机构应将项目用海执法检查的照片、视频和违法用海项目的立案查处、行政处罚等结果信息录入系统,实现监测信息和执法信息的共享,提高海域综合管理效率。

3.8 系统安全建设

推进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全网按照国家级节点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省市节点安全等级保护不低于二级的要求,开展核心路由器设备、所有设备登陆双因子认证,增加入侵防御和安全接入网关,为各节点提供网络安全边界防护;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安装终端准入软件,严禁未登记的设备接入专网,严禁其他网络与海域专网私自互联。各地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周期逐步开展网络、服务器、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和外业监测等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谋胜.国家海域动态使用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全面启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3):179.

[2]赵建华,苗丰民,曹可,等.我国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思路[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增2):90-93.

上一篇:富媒体平台下一篇:教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