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近岸海域

2024-07-10

舟山近岸海域(共7篇)

舟山近岸海域 篇1

浮游动物既作为其他大型动物的食物,又是一些藻类、细菌、碎屑的捕食者,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的重要转换者和次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对整个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浮游动物种类及数量组成能较好地反应环境变化状况,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已对闽东沿岸、长江口、珠江口、 大亚湾、杭州湾、连云港等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研究[1,2,3,4,5,6,7,8,9,10,11,12,13,14,15],但近几年对舟山近岸海域的研究不多, 本文通过对2011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及密度分布、多样性分析等进行探讨,为舟山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2011年夏季在舟山近岸海域共布设14个站位进行浮游动物样品的采集,站位布设见图1。浮游动物用浅水Ⅰ型网由底层至表层进行垂直拖网一次采集,样品采集后用5% 的甲醛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采集、处理、计数和计 算参照GB 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

1.2数据处理

浮游动物分别采用优势度、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等进行评价,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密度的平面分布图采用Surfer8软件绘制,群落结构用Primer5软件绘制,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 为Shannon - Wiener多样性指数; Pi为第i种生物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之和的比值; d为物种丰富度; S为浮游动物的总种数; J为均匀度; Y为物种优势度; Ni为第i种生物的个体数; N为所有个体总数之和; fi为第i种生物出现的频度。 当优势度Y ≥0. 02时,确定该物种为优势种。

2结果与分析

2.1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经实验室鉴定,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70种,隶属14类,分别为桡足类、磷虾类、樱虾类、糠虾类、毛顎类、背囊类、水螅水母类等,其中桡足类最多,共28种,占总数的40. 0% ,其次是浮游幼虫和水螅水母类各9种,各占总数的12. 9% ,浮游动物的类群所占比例见图2。各站位浮游动物出现的种类数不均匀,差别较大,其中种类数最多的出现在9号站,浮游动物共有36种,6号站位浮游动物的种类数最少,仅为6种。

2.2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优势度和密度

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均为桡足类, 分别为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 、太平洋纺锤 水蚤Acartia pacifica 、针刺拟哲 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 。

( 1) 背针胸刺水蚤

近岸低盐种,主要分布于黄海至台湾海峡[16]。 调查海域背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达0. 29,密度变化范围为0 ~ 2 956. 5个/m3,平均值为284. 8个/m3。 背针胸刺水蚤在调查海域分布不均匀,密度最高值出现在洋山海域的1号站位,其密度占该站位浮游动物总密度的84. 8% ,2号和5号站未发现背针胸刺水蚤。

( 2) 太平洋纺锤水蚤

近岸低盐种,主要分布于渤海至南海[16],调查海域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优势度为0. 12,密度变化范围为0 ~ 1 105. 3个/m3,平均值为115. 4个/m3。太平洋纺锤水蚤在调查海域分布也不均匀,其密度变化趋势基本上由调查海域的高纬度海域向低纬度海域逐渐降低。密度最大值出现在大、小洋山西部海域的2号站位,其密度占该站位浮游动物总密度的94. 6% ,6号和11号站位未发现太平洋纺锤水蚤。

( 3) 针刺拟哲水蚤

暖水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在我国东海和南海较为常见,向北可分布至山东半岛以南海域[17],其优势度为0. 07,密度变化范围为0 ~ 761. 9个 / m3,平均值为70. 9个/m3。针刺拟哲水蚤在调查海域分布也极不均匀,密度最大值出现在岱山西北海域的3号站,其密度占该站位浮游动物总密度的78. 4% ,5号和13号站位针刺拟哲水蚤的密度次之,均为80. 0个/m3,1号、9号和14号站位未发现针刺拟哲水蚤。

2.3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

采用Primer5软件对调查海域14个站位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组间平均聚类法的聚类分析 ( 见图3) 。由图3可知,舟山近岸海域14个站位的浮游动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都较高,其中1和9号站、7和8号站、10和13号站及3和5号站首先聚合在一起,这4组8个站位的两两相似性均超过70% ,其余各站的相似性都高于50% 。各站位的相似性高可能是由于各站位都同属舟山近岸海域水系,其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相近,且受人为的干扰程度差别相对较小。

2.4浮游动物密度平面分布

2011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各站位浮游动物的密度分布不均匀( 见图4) 。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范围为45. 3 ~ 3 487. 2个/m3,平均值为552. 0个/m3。浮游动物的密度由桡足类占绝对优势,桡足类平均密度达496. 3个/m3,占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平均密度的89. 9% 。密度最高值出现在嵊泗洋山海域的1号站,高达3 487. 2个/m3,该海域中背针胸刺水蚤的密度达2 956. 5个/m3。密度最低值出现在定海金塘北部海域的6号站位,该站位浮游动物组成较简单,除3种桡足类外,其余浮游幼虫、毛顎类和栉水母类各1种,且各种类数量较少。

2.5浮游动物生物量平面分布

2 0 1 1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各站位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分 布不均匀,其水平平 面分布趋 势与密度分布大致 相同,浮游动物 生物量为57. 0 ~ 3 263. 0 mg / m3,平均值为487. 7 mg /m3。生物量最高值与密度最高值出现的站位一致( 1号站点) , 即出现在嵊泗洋山海域,高生物量值也与优势种的大量出现密切相关。最低值出现在朱家尖东部海域,即11号站位,该站位同样由于种类组成较简单, 且各种类数量较少,从而成为生物量最低的站位。

2.6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 5 ~ 3. 92,平均值为2. 15,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 13 ~ 0. 82, 平均值为0. 53,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 91 ~ 4. 36,平均值为2. 07。各站位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幅度较大,均匀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3讨论

3.1与其他海域及历史资料相比较

夏季不同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密度和生物量见表1。由表1可知,2011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均高于其他海域,密度略低于大亚湾和苏北浅滩,生物量低于深圳湾,这表明2011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较其他海域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相对较高。

与2005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调查结果[18]相比,2011年浮游动物的种类数较2005年略有降低,但基本组成一致。浮游动物桡足类和水母类所占的比例较2005年略有上升,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显著升高,这可能与优势种个体较大且分布较集中有关。

3.2环境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2011年调查海域水质为劣四类海水,主要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有研究表明,营养盐的变化对浮游生物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营养盐的增加使得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繁殖,从而使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得到增加[10]。这可能也是2011年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较2005年升高的原因之一。此外,浮游动物的分布与盐度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本次调查出现的浮游动物大多为近岸低盐种,从图4我们可看出,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的水平平面分布呈北高南低也呈沿岸到近海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现象与柳燕等人[19]在闽东沿岸的调查结果存在一致性。

4结论与建议

( 1) 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70种,隶属14类,主要以桡足类为主。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 5 ~ 3. 92,平均值为2. 15,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 13 ~0. 82,平均值为0. 53,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 91 ~4. 36,平均值为2. 07。浮游动物生物量为57. 0 ~ 3 263. 0 mg/m3,平均值为487. 7 mg/m3; 密度变化范围为45. 3 ~ 3 487. 2个/m3,平均值为552. 0个 / m3。各站位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分布不均匀,但生物量和密度的水平平面分布趋势大致相同。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均为桡足类,分别为背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针刺拟哲水蚤,各站位浮游动物群落之间相似性较高。

( 2) 2011年夏季舟山近岸海域调查结果与其他海域相比可知,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相对其他海域较高,与2005年资料比较可知,浮游动物的种类数略有下降,但种类主要组成基本一致,且生物量和密度均有所上升。

( 3) 环境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十分复杂,但本文研究只是局限于2011年夏季一个航次,因此无法就环境对浮游动物的影响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研究,也不能全面的反映该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建议相关部门有针对性、连续性地对该海域进行调查研究,以更好地评价该海域的生态环境。

摘要:2011年夏季在舟山近岸海域布设14个站位进行浮游动物的调查与研究,此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70种,隶属14类,主要以桡足类为主。优势种均为近岸低盐种,分别为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各站位浮游动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高。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范围为45.3~3 487.2个/m3,平均值为552.0个/m3;生物量为57.0~3 263.0 mg/m3,平均值为487.7 mg/m3;生物量和密度水平平面分布呈北高南低也呈沿岸到近海逐渐降低的趋势。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为2.15,均匀度指数为0.53,丰富度指数为2.07。调查结果与其他海域相比,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相对其他海域较高;与2005年历史资料比较,浮游动物的种类数略有下降,但种类主要组成基本一致,且生物量和密度均有所上升。

关键词:舟山,浮游动物,生物量,密度

舟山近岸海域 篇2

舟山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承担了2006—2014年舟山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工作,根据站位代表性原则,在舟山近岸海域共布设66个监测站位,涉及海域面积20 800km2,基本涵盖各个基本功能区,积累了丰富的监测数据。

1 舟山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1.1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2014年舟山近岸海域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 269 km2,占全市海域面积的6.1%;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 851km2,占8.9%;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 997km2,占9.6%;符合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6 552km2,占31.5%;符合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9 131 km2,占43.9%。海水主要污染物指标是无机氮,其次为活性磷酸盐,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口外海域和舟山沿岸海域,水质呈自西向东逐渐好转的变化,舟山近岸海域水质受陆源污染影响显著[2]。

1.2 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舟山近岸海域受长江、钱塘江、甬江等入海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盐和沿海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排放等影响,从2007年开始至2013年无第一类海水,分析2006—2014年舟山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监测资料,2006—2012年舟山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2012—2014年舟山近岸海域水质质量呈逐年略有好转趋势(表1)。可以看出,2008年和2014年舟山近岸海域海水质量较上一年有明显好转现象,这与浙江省两次开展大规模环境整治工作有关,分别为2008年开展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2014年开展的“五水共治”工程[2,3,4,5,6,7,8,9,10]。

%

2 舟山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评价与达标率统计

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2012—2014年8月舟山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舟山近岸海域主要受无机氮污染,其次为活性磷酸盐污染,海水质量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功能区水质无机氮超标严重,部分功能区水质活性磷酸盐超标。

2.1 2012年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统计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定海区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5.7%,普陀区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1.8%,岱山县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3.3%,嵊泗县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1.6%,涉及跨市县区的5个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0.0%,总体舟山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5.7%。

2.2 2013年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统计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定海区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5.7%,普陀区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40.9%,岱山县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3.3%,嵊泗县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1.6%,涉及跨市县区的5个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0.0%,总体舟山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8.1%。

2.3 2014年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统计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个海岸基本功能区水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达标率为48.6%;19个近海基本功能区水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达标率为40.4%;合计37个基本功能区水质达标,总体舟山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44.0%。其中定海区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5.7%,普陀区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54.5%,岱山县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3.3%,嵊泗县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6.8%,涉及跨市县区的5个海域功能区均达标。

综上所述,2012—2014年舟山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年际达标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2014年、2013年、2012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特别是2014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44.0%,高于至2020年浙江省海域保护目标(≥40%)。其中普陀区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高,由于定海区、岱山县和嵊泗县正处于长江、钱塘江和甬江口外,受陆源入海污染物影响明显,海域水质相对较差,以致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相对较低。

3 舟山近岸海域主要环境问题

3.1 氮磷超标严重,海域富营养化严重

2006—2014年监测结果表明,舟山近岸海域主要受无机氮污染,其次为活性磷酸盐污染。仅2006年和2014年舟山近岸海域存在小面积海域海水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且第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比远小于15%,大部分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海水质量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3.2 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相对较低

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至2020年实现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40%以上[1]。舟山共有84个二级基本海洋功能区,通过统计计算2012年达标率为35.7%、2013年达标率为38.1%、2014年达标率为44.0%,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相对较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是影响水质达标的主要因素。

3.3 陆源污染影响明显

舟山属海岛型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总量相对较少,造纸类、化工类、电镀类等高污染企业基本没有,陆源污染物总量少。但舟山处于长江、钱塘江、甬江口外,3条大江携带大量污染物质排入舟山海域中。有关资料显示,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海域88%无机氮和94%总磷均来自长江[11,12]。舟山污染严重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口外海域和舟山沿岸海域,且水质呈自西向东逐渐好转的变化,舟山海域水质受陆源污染影响显著。

3.4 溢油多发、赤潮频发

陆源入海污染带来的大量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使舟山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由于长期受富营养化影响,加之舟山气候适宜,每年5—9月是赤潮高发季节,舟山是浙江海域发生赤潮最频繁区域之一。根据《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统计,2006—2014年,舟山海域共发生赤潮79起,累计发生赤潮面积18 519km2[2,3,4,5,6,7,8,9,10]。

舟山地处长江、甬江、钱塘江入海的海江“T”字交汇点,紧邻虾峙门和条帚门2条30万吨级国际航道,是上海、浙江以及长江流域的开放门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优良深港码头,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同时舟山海底还有完善的输油管线,因此存在溢油高风险。根据《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统计,2006—2014年,舟山海域共发生严重溢油事故16起,其中2006年“4.22”现代独立轮特大溢油事故是浙江省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油污染事件之一[2,3,4,5,6,7,8,9,10]。

赤潮和溢油污染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破坏,这将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13]。

4 保护海洋环境对策措施

4.1 加强部门合作,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涉海管理部门较多,虽然各部门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实施监督管理以及职权范围有明确规定,但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复设置、缺少协作、各自为政等问题存在已久,以致对环境污染者追责不足,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效果较差。应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加大执法力度,有效保护海洋环境。

4.2 深入开展“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从源头治污,关停高污染高消耗等企业,还浙江绿水青山和蓝天碧海,从根本上有效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从而改善海洋环境。

4.3 科学合理规划海洋功能区划

为适应舟山群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协调和规范各种涉海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群岛新区建设,依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海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的要求,按照海洋基本功能区的标准,将全市海域划分成不同类型的海洋基本功能区,作为全市海洋开发、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和依据,需加快推进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工作。

4.4 加强海洋监测和评估能力建设

目前舟山已建立市、县两级海洋监测业务体系,利用传统监测手段进行常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调查性监测等工作。由于市、县两级监测能力相对不足,同时受传统监测手段时空、人力、物力等因素限制,监测覆盖面积有限,长期连续监测手段缺乏,综合一体化监测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海洋监测需求。为更好地服务舟山群岛新区海洋开发,应加强对市、县两级海洋监测能力建设,在重点海域开展自动在线监测浮标监测,提升海洋突发事故应急监测和生态损失评估水平[14,15]。

4.5 积极开展海洋环保宣传教育

辽宁省近岸海域调查及对策研究 篇3

近年来, 随着辽宁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加快, 大量污染物通过入海河流、工业企业直排口等途径进入海洋内, 从而引发一系列海洋环境问题[1,2,3], 如海洋水质恶化、自然岸线长度减小[4]、天然湿地面积萎缩、海洋生物生产力下降等。为有效遏制辽宁省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趋势, 解决辽宁省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问题, 须针对全省海域水质情况及功能区污染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调研, 分析造成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污染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1 调查方法

文献调研。开展近岸海域相关材料收集整理。

现场调研。根据所收集资料, 分赴沿海各市召开相关部门调查协调会。对陆源排污口、污水厂、港口等主要排污源进行现场调查, 听取企业汇报。

沟通反馈。对需核实的陆源排污口、自然保护区等信息, 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进行进一步沟通并修正。

2 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

2013 年辽宁省近岸海域功能区总数86 个, 分四个类别, 达标功能区82个, 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5.3%。大连市、丹东市、葫芦岛市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 锦州市达83.3%, 营口市为66.7%, 盘锦市功能区为33.3%。

不达标功能区集中于辽东湾顶部, 包括锦州葫芦岛界河沿大凌河入海口至辽河口区域、大窑湾、登沙河口至青堆子湾海域, 主要风险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及重金属铅等。

3 近岸海域污染原因分析

3.1 地理位置

部分污染较重海域受地理位置影响显著, 如辽东湾顶部污染区域, 该海区风场和海浪多为SSW向, 海水交换能力较差,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3.2 陆源入海直排口

入海直排口包括企事业直排口和市政直排口。2013年企事业直排口排放废水115.0 万t/日, 全年共排放COD213 万t, 总氮2735t;市政直排口排放废水107.7 万t/日, 全年排放COD605.64 万t, 氨氮0.62 万t。经调查沿海44 陆源排污口中17 个存在超标现象, 包括6 个企事业排污口和11 个市政排污口, 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

3.3 入海河流

辽宁省境内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入海河流有19条, 分别注入黄海和渤海。2013年19条河流入海口断面中, 劣Ⅴ类水质比例15.8%, 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全年污染物入海量为:高锰酸盐指数202317t、氨氮18 112t、总磷4 502t、石油类2 401t、总氮195 301t。入海污染物以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生化需氧量为主, 分别占污染物入海总量的33.3%、32.1%和28.6%。

3.4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存在处理能力不足问题, 部分污水厂出水口存在超标现象。另外沿海新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配套污水厂设计水质、水量与实际运行情况不符,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3.5 岸线大规模无序开发

近年来辽宁沿海填海区域较多, 大规模的填海活动破坏了自然岸线, 改变了局部海域岸线形态, 增加了废水排放, 对海洋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随着自然岸线的减少, 海洋水体自净功能受到削弱。

4 对策建议

对陆源污染物入海实施总量控制。以大连湾、大窑湾、双岛湾污染防治为重点, 将海域污染防治与沿海陆域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 开展区域防治, 削减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

开展入海河流环境综合整治。以大旱河、五里河、连山河为整治重点, 针对重点入河企业, 实施排污管理;加大劣V类水体治理力度, 通过采取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亲水景观带等工程措施, 对河流城区段实施综合治理;开展有机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农药入河量, 减少非城区段河流水质污染。

确保沿海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对已建成的一级B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 提高城市污水脱磷、脱氮能力;强化污水厂收集处理能力, 完善企业与市政污水管网收集体系, 实施管网截污, 确保污水全部入污水处理厂, 杜绝污水“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处理污水, 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加强自然岸线、海湾、湿地保护。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限制破坏自然岸线围填海活动, 禁止非临海产业项目占用海岸线资源;禁止一切改变海湾、河口等生态功能的开发活动;禁止在渤海沿岸新建石油化工、冶金等企业, 严禁设立工业排污口, 严格按照海洋功能区和海洋环保规划审批用海项目。

加强港口监督与管理, 控制流动污染源。加强对陆源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 避免新的排海污染源产生。加强客货轮的管理力度, 将生活垃圾、废油以及其他废弃物由专门机构统一收集处理。

参考文献

[1]刘成, 王兆印, 何耘, 等.环渤海湾诸河口底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 2003, 23 (1) :58-63.

[2]赵章元, 孔令辉.渤海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 2000, 13 (2) 23-27.

[3]关春江, 张帆, 林勇, 等.大连新港7.16溢油事件的公众问卷调查[J].海洋环境科学, 2015, 34 (2) :317-320.

舟山近岸海域 篇4

1研究方法

1.1陆源污染物经河流入海量

海南岛污染物经河流进入近岸海域量采用入海通量计算法, 具体操作为在出海河口设监测断面, 全年分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3个水期进行监测, 监测点数量根据河流的大小和深浅按国家技术规范来定, 最后按式 (1) [4,5]计算

undefined

式中:Pij为j河流i污染物入海量 (t/a) ;Cij为j河流i污染物浓度 (mg/L) ;vj为j河流入海径流量 (m3/s) 。

1.2污染物直排海量

对于近海岸海水养殖虾池、工业和污水处理厂等, 通过实测求算所得。求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Wi为陆源i污染物进入近岸海域量 (t/a) ;Wim为m海水养殖源 (工业源、污水处理厂等) i污染物进入近岸海域量 (t/a) ;qm为m海水养殖源 (工业源、污水处理厂等) 废水排放量 (t/a) ;Cim为m海水养殖源 (工业源、污水处理厂等) i污染物实测排放浓度 (mg/L) 。

对于沿海乡镇镇区居民生活污水通过小沟直接排入近岸海域的, 按常住人口估算为

undefined

式中:Qin为n乡镇生活污水源i污染物入海量 (t/a) ;k为生活污水排放系数[t/ (d·人) , 海南省取值0.02];Sn为n乡镇常住人口数;Cin为n乡镇生活污水源i污染物浓度 (mg/L) 。

2结果分析

2.1主要陆源空间分布

海南岛主要的陆源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废水、上规模橡胶加工厂、石化工厂、淀粉厂等工业企业。这些陆源相对集中分布于海口市、琼海市、儋州市、东方市等市县。橡胶加工厂、淀粉厂排放有机物浓度较高, 有时因管理不善而发生严重河流污染事故;海岸养虾池均为直排海, 排海的有机污染物量较大。

2.2陆源污染物直接进入近岸海域量

2009年, 海南岛通过主要陆源直接排入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量 (表1) :CODMn为38 034 t/a, 其中海水养殖虾池直排海量占80.7%, 污水处理厂和随乡镇生活污水占16.7%, 随工业废水占2.6%;无机氮为3 607.8 t/a, 其中污水处理厂和随乡镇生活污水排海量占98.6%;活性磷酸盐为208.1 t/a, 其中污水处理厂和随乡镇生活污水排海量占98.2%。在12个沿海市县中, CODMn直接排入近岸海域量最大的是海口市, 为8 569 t/a, 其中海水养殖虾池占56.4%, 污水处理厂占22.6%, 其他排污沟占21.0%;其次是文昌市5 679 t/a, 其中海水养殖虾池直排量占99.6%。无机氮直排海量最大的市县是海口市, 为2 589.8 t/a, 其中污水处理厂占70.4%, 其他排污沟占29.4%;其次是三亚市628.7 t/a, 基本为污水处理厂排海量。活性磷酸盐直排海量最大的市县是海口市, 为150.0 t/a, 其中污水处理厂占17.9%, 其他排污沟占81.8%;其次是三亚市47.8 t/a (表1) 。

2.3陆源污染物经河流入海量

2009年, 海南岛陆源主要污染物经河流进入近岸海域总量为:CODMn58 436 t/a、无机氮480 t/a、活性磷酸盐1 414 t/a。CODMn陆源主要污染物经河流进入近岸海域量南渡江最高, 为22 458 t/a, 其次是万泉河、昌化江, 分别为10 996 t/a、9 266 t/a;无机氮最高的是昌化江, 为10 425 t/a, 其次是海甸溪、万泉河, 分别为3 284 t/a、2 695 t/a;活性磷酸盐最高的是南渡江, 为553 t/a, 其次是万泉河、海甸溪, 分别为323 t/a、148 t/a (表2) 。

2.4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

2009年, 海南岛陆源主要污染物进入近岸海域总量为:CODMn96 469 t/a, 无机氮25 661.8 t/a, 活性磷酸盐1 622.1 t/a。按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组团分区, 北部近岸海域CODMn、活性磷酸盐入海量均较高, 分别为44 731 t/a、886.2 t/a, 分别占46.4%、54.6%;西部近岸海域无机氮最高, 为11 947.1 t/a, 占46.6%;南部近岸海域CODMn、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入海量均低于其他海域。

2.5近岸海域污染特征

海南岛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主要为耗氧有机污染物污染, 出现过超Ⅱ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污染指标主要有:CODMn、溶解氧、氨氮、石油类等。影响海水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会随季节变化, 在丰水期雨量多, 近岸海水水质受氨氮、耗氧有机污染物影响大于枯、平两个水期, 这与雨水将地表污染物冲刷进水体有关;枯水期雨量少, 河流枯水, 近岸海水水质受石油类影响, 污染程度和雨量成反比关系, 基本为枯水期大于平水期, 平水期大于丰水期的特征。从海域污染分布上看, 海南岛南部海域水质受石油类污染相对严重;北部、西部、东部海域水质受耗氧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影响较为普遍;河口水质受总氮的影响较大, 沿海城市河段主要受氮、磷的污染;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主因[6]。

3陆源污染控制

控制陆源污染物污染近岸海域, 应从污染物质产生、使用、排放总量上加以控制, 同时提高污染物处理的能力和比例。在工业生产中, 推广低污染、无污染的技术和产品,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综合利用率;在农业生产中, 坚持使用有机肥料, 加强高效低毒农药、除草剂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着手研究和解决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能造成的面源污染。通过长期的连续的近岸海域监视监测, 不断地揭示近岸海域污染问题, 了解近岸海域污染途径、污染原因、污染物迁移及转化规律, 从而为近岸海域陆源污染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提高近岸海域监视监测和污染控制水平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近岸海域监测网络系统和动态预测预报系统, 利用有效调节海岸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手段, 使近岸海域监测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结论

随着海南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 各类陆源污染问题对近岸海域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压力和冲击。海南省陆源对近岸海域污染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进入近岸海域;另一种是经过河流输送进入近岸海域。2009年, 海南省陆源污染物通过两种途径进入近岸海域总量为:CODMn96 469 t/a, 无机氮25 661.8 t/a, 活性磷酸盐1 622.1 t/a;近岸海水养殖虾池废水中CODMn直排海量占总入海量的31.8%, 占直排海总量的80.7%;污水处理厂和乡镇生活污水的无机氮直排海量占总入海量的14.1%, 占直排海量的98.6%;污水处理厂和乡镇生活污水的活性磷酸盐直排海量占总入海量的4.4%, 占直排海量的98.2%。进行海南岛海岸带污染防治区划, 可较好地防治近岸海域免受陆源污染物污染。为保证区划的实施, 对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应强化除磷、脱氮工艺, 同时优化老污水处理设施除磷、脱氮能力;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着重进行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及企业配套、环保装备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减少化肥施用量, 减少直接进入水体的氮、磷总量, 防治面源污染。

摘要:文章通过污染物经河流入海通量法以及实测和估算并举, 对海南岛陆源污染物进入近岸海域特征进行了解。进而阐述了对其陆源污染控制的方法, 为区划出海南岛海岸带污染防治, 较好地防治近岸海域免受陆源污染, 提供参考。

关键词:陆源,污染,近岸海域,特征,控制,分析

参考文献

[1]单憬岗, 侯小健, 邓韶勇.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823km比过去常用数据多出近300km[N].海南日报, 2011-05-06 (001) .

[2]杜建国, 陈彬, 周秋麟, 等.以海岸带综合管理为工具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J].海洋通报, 2011, 30 (4) :456-462.

[3]宁耘.广西近岸海域入海污染物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 2010, 26 (5) :55-56.

[4]国家环境保护部.HJ495-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5]周祖光.海南岛河流水体纳污分析[J].资源科学, 2006, 28 (6) :141-145.

舟山近岸海域 篇5

关键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防治

现如今, 我国的经济及人们的生活已经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尤其对于沿海近岸的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成效, 然而随着沿海城市的经济和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使得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严峻, 因此, 对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及防御的研究, 是现如今水质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

1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

由于近年来, 我国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扩大, 导致了近海海域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 人们对于水质环境的了解不是很明确和重视, 所以, 引起了进一步的环境污染。

1.1 污染现状

1.1.1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我国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扩大, 导致了近岸海域的自然滩涂和湿地的大面积减少, 破坏了近海海域的自然环境的平衡, 同时, 如今围海造田的现象十分严重, 同时, 近岸海域的养殖业和其他企业蜂拥而起, 也是导致自然环境破坏的只要原因。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经济海产类生息繁衍的场所锐减, 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蓄洪、抵御风暴潮灾和护岸保田能力大为降低。

1.1.2 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由于对于海上经济作物的开发和利用, 导致了近岸海域的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例如, 一些海带和海鱼的过度开采和捕捞, 严重的影响了水环境的平衡, 破坏了水环境中, 原有的平衡体系, 同时, 由于大量海上种植业的兴起, 引起了近岸海域水体中的营养失调, 进而造成了, 严重的水质污染。

1.1.3 水体的富营养化

造成近岸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近岸海域的工厂林立, 进而很多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接或者间接的排放入海水之中, 所以引起近岸海域中的水质中, 氮、磷、硫等化合物的过于富营, 因此, 导致水体中, 赤潮发生的情况十分频繁。

1.2 污染来源及原因

1.2.1 污染物来源

污染物进入近岸海域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 如生活污水和工厂排放的废水, 经过江河等流入近岸海域; (2) 如农药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等, 先扩散到大气之中, 然后经过雨水和其他过程, 带入近岸海域之中; (3) 工业废水或生活废弃物直接向海中排放或丢弃, 或由航行的船舶排弃或事故泄露等, 其中, 油污染和废热污染尤为严重。

1.2.2 污染的原因

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1) 近岸居民和厂区对于周边的污染物的排放, 以及, 随着近年来海上石油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都是产生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成因; (2) 由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以及人们对于水质环境的保护意识欠缺, 引起水质污染产生。

2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防治

要想科学有效地进行近岸水质污染的防治, 我们必须从污染物的来源和途径中进行防治和管理, 同时, 应当建立科学有效地水质研究模型, 进而, 充分的进行水质的监控和水质污染的治理。

2.1 加强污染源头的管制

要想有效地控制好近岸海域的污染, 就必须抓紧污染源的管制工作, 对工厂和居民的生活废水和垃圾, 实行严格的管理规范, 建立合理的法律依据, 有效地对工厂企业中的废水、废气等进行约束, 使其, 严格的执行法律规范, 对于违反环境法律的相关人员和部门, 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使得环境保护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对近岸海域管理和监控。

2.2 增强环境保护技术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起步很晚, 所以导致如今我国的环境保护技术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之中, 所以, 要想对近岸海域水质进行有效地保护, 我们就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更新, 积极的促进环境保护技术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对于环境保护技术概念的意识, 环保部门应当从服务的角度出发, 对技术服务市场进行管理, 对服务单位的技术状况, 设计、施工能力, 以及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投资、运行管理等进行严格把关, 给企业当好参谋。企业则应当加强信息联系, 对所上工程进行投标, 展开竞争, 对竞争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查、论证, 选出投资最少, 运行费最低, 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案, 保证工程质量。

2.3 建立水质预警体系

要想对水质环境具有全方位的监控和预警, 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水质模型, 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 进行有效地防治, 水质模型的建立, 不仅仅对于防治近岸海域的水污染有着全面的分析, 同时, 对于水质污染的预警有着很高的灵敏度, 实质模型可以根据水质的物质成分、生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 进行有效地分析及对于水质和水环境事实检测, 能够预测出今后的一段时间里, 水质变化的趋势, 进而实现水环境预警的过程。

3 结语

随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近岸建设工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了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严重, 因此, 对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的问题, 已经得到了环保部门和水质研究者们的重视, 因为, 只有对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的研究, 才会找出一套合理的治理方案, 同时, 使得对于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进行有效地防和治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1]魏毅, 杨焕明.浅析乌鲁木齐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9) .

[2]谈旭初.依据污染分担率划分地表水污染类型的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04) .

[3]黄留芳, 刘臣辉, 范海燕, 詹晓燕.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以沈阳大气指数模型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10) .

[4]张永普.小荚蛏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J].动物学杂志, 2002 (06) .

[5]赵廷宁, 武健伟, 王贤, 史明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2) .

舟山近岸海域 篇6

海洋为浙江省提供巨大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港、渔、景、油、涂”等资源, “十五”时期浙江省海洋经济以年均19.3%的高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年, 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达4 508亿元, 增加值1 554亿元, 占全省GDP的比重上升到8.4%, 海洋经济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 已经对浙江省的海洋经济造成较大的威胁, 并逐渐成为制约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

1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1.1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2008年浙江省近岸海域共设立各类监测站位659个, 监测项目覆盖水文、气象、化学、微生物、生物、生态和地质等7大领域共108项, 监测面积30 900 km2。2008年监测评价结果表明, 近岸海域劣四类海水占33%, 四类海水占14%, 三类海水占18%, 二类海水占32%, 一类海水占3%[1]3-4, 9;海水中首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 其次为活性磷酸盐, 部分海域存在石油类、重金属铅、铜、汞、溶解氧和pH等指标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劣四类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甬江口、象山港、椒江口、瓯江口和鳌江口等港湾和河口海域;与2007年相比, 全省近岸海域无机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但活性磷酸盐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石油类污染情况明显好转;贝类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有所下降, 近岸海域综合污染程度较2007年有所好转。

2008年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27.7%。实施监测的29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 89.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排放现象;监测的13个重点入海排污口的排放废水中, 持久性和剧毒类物质普遍检出, 具有明显生物毒性风险。

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趋于稳定但未见好转, 乐清湾和杭州湾等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

海洋赤潮发生次数仍居高不下。浙江海域是全国赤潮的高发海域, 2008年全省海域共发生赤潮29次, 累计面积约10 725 km2;有害赤潮4次, 累计面积约347 km2;超过1 000 km2的大面积赤潮有3次。

1.2 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受长江、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入海径流携带大量营养盐和沿海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排放等影响, “十五”期间浙江近岸海域基本无一类海水, 是我国氮和磷含量最高的海域之一, 2001年和2002年达到历年最高水平, 尤其是长江口北支向东南至嵊泗的绿华岛—泗礁岛—川湖列岛一带海域。

近年来, 国家加强长江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浙江省实施“百亿生态环境保护”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等工程, 提高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加强了对陆源直排污染源的监管, 陆源性输入污染物有所减少。监测结果显示, 2008年长江和钱塘江污染物入海量较2007年分别下降了9.2%和55.0%[2,3]。

近几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006年以来浙江省近岸海域氮和磷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水质优良率上升 (一类、二类海水) , 富营养化程度有所缓和, 海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 至2008年浙江省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比例达到35.5% (表1) 。

2 浙江省近岸海域主要环境问题

2.1 氮磷超标严重, 富营养化程度较高

2008年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 浙江省近岸海域一类海水、二类海水、三类海水、四类海水和劣四类海水面积分别为930 km2、10 040 km2、5 460 km2、4 390 km2和10 080 km2[1]3。四类和劣四类海水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47%, 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超标率分别为77.9%和67.9%;大部分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严重富营养区主要分布在杭州湾、甬江口、象山港、椒江口、瓯江口和鳌江口等港湾和河口海域。就氮和磷污染程度而言, 浙江在全国沿海的11个省 (直辖市) 中排名仅次于上海, 仍居全国前列, 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2.2 绝大部分海洋功能区未达到水质保护目标

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 (2006年) , 浙江省近岸海域分为港口航运区、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矿产资源利用区、旅游区、海水利用区、海洋能利用区、工程用海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以及保留区等10个一级类和31个二级类, 共计272个功能区。2006年起浙江省开始实施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统计评价, 共有166个海洋功能区参与评价, 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21.2%、23.0%和27.7%[1]1[4]1[5], 绝大部分海洋功能区不能满足功能区水质环境保护要求, 氮和磷等营养盐含量超标是影响功能区水质达标的主要因素。

2.3 生物多样性较差, 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明显

2008年实施监测的29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 89.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排放现象, 主要超标污染物 (或指标) 为化学需氧量 (CODCr) 、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 83%的排污口设置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监测的13个重点入海排污口的排放废水中, 持久性和剧毒类物质普遍检出, 具有明显生物毒性风险, 排污口邻近海域全部不符合所在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半数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或极差状态;底质沙漠化现象严重,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 耐污种增多, 大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经济贝类难以生存, 1/3海域出现无底栖生物区[1]25-28。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未见好转。连续5年监测结果表明, 乐清湾和杭州湾等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1]22-24。陆源污染和滩涂围垦等人为活动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受损, 海域生物生息和繁殖场所减少, 生物完整性、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 生态系统呈明显的脆性化趋势。沿岸湿地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生物种类少, 尤其是经济性种类大幅减少, 现存生物大都为耐污性强的种类且生物量低。

2.4 海洋赤潮频发

陆源入海污染带来的大量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使浙江省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显著, 由于长期受高营养盐影响, 该海域已成为全国赤潮发生最频繁的区域之一。2001—2008年, 浙江海域共发生赤潮263起, 累计总面积约为76 325 km2, 超过1 000 km2以上的大面积赤潮高达25次;引发过赤潮的赤潮生物有36种, 其中硅藻20种, 甲藻13种, 定鞭藻、针胞藻和原生动物各1种;有毒赤潮生物有塔玛亚历山大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和米氏凯伦藻, 2002—2008年共发生有毒赤潮46次;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是近年来浙江海域的主要赤潮生物, 由这3种藻引发或协同引发的赤潮占赤潮总次数的47%以上。赤潮灾害呈现出发生频率增加、爆发规模扩大、持续时间长、赤潮种类增多、有毒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和危害程度加重的发展趋势, 已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3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

3.1 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入海途径包括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和临海无组织面源等, 其中以入海河流的排放最大。浙江省7大水系和北侧的长江流域所携带的内陆污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洋, 成为海域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据研究, 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 其中由入海河流排入的超过80%[6,7]。有关资料显示, 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渔场地区大范围河口海域内88%的无机氮和94%的总磷均来自长江[8]。2007年监测结果表明, 浙江省沿海地区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量为COD 150.7万t、营养盐78 480 t、石油类4 970 t、重金属1 532 t和砷110 t, 而通过长江入海的污染物入海量为COD 491.3万t、营养盐142.7万t、石油类3.6万t、重金属近20 928 t和砷2 162 t[4]24。浙江沿岸海域是长江和钱塘江等入海河水与高盐外洋水的混合区, 长江冲淡水大多经过南汇嘴和大小洋山附近海域向南汇集在杭州湾附近, 并通过潮汐和海流等相互作用由舟山海域向外扩展, 其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和陆源性污染物积聚在杭州湾和舟山海域并向东南方向输移, 其影响可达福建的沙埕港。

入海排污口污染源是造成海域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2006年环保部门对浙江省直接排海的162家工业污染源、19家污水处理厂和36个市政生活排污口的监测结果显示, 入海的污水排放量为6.4亿t, 污染物排放量为COD 12.6万t、氨氮1.74万t、总磷8 428 t和总氮2.06万t。

浙江海域的陆源污染物还来自沿海7个城市排入小河小溪的水污染源, 主要有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和农村面污染源, 农村面污染源主要来自农村生活、农田化肥农药流失、畜禽养殖和水土流失等, 其污染物质的数量也甚为可观。

3.2 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兴建

近几十年来浙江省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围海造地 (田) 和围塘养殖等不合理不科学的海洋开发活动时有发生, 致使海域纳潮面积因此大大缩小、水动力条件改变和海域物理特性发生变化。湿地的大量丧失导致其过滤有机物和污染物、减轻海洋污染以及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气候的功能逐渐丧失和退化, 海洋环境质量下降, 海洋灾害加重。泥沙淤积使航道变窄变浅, 渔业生产功能降低, 生物多样性下降, 海洋景观价值丧失。

浙江省面积在百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沿岸湿地总面积达57.43万hm2, 其中海岸湿地占近一半。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浙江省对沿海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围海造地由于成本低和操作方便成为首选。近40年来, 浙江省因围海造地和发展滩涂养殖业为目标的大规模围垦使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约18.8万hm2, 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1/3。优良的沿海滩涂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将会彻底改变其自然生态结构, 一些在生态学、遗传基因及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珍贵物种将会消失, 自然的沿岸生态景观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3.3 养殖业污染

一方面, 海水养殖的生产和发展需要清洁和未污染的水质;另一方面, 随着近年来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养殖方式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 养殖自身污染问题逐渐显现。

养殖区残存的饵料、排泄的废物和施用的化肥等直接影响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是诱发局部海域赤潮的原因之一。此外, 在养殖的过程中为预防养殖疾病、清除敌害生物、消毒和抑制有毒有害生物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品, 这些含有不同程度毒性的治疗药物、消毒剂和防腐剂已成为直接影响海洋环境的重要因子。

与陆源污水的氮和磷排放总量相比较, 海水养殖排污影响总体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 因海水养殖排入环境的污染物集中于局部养殖海域, 而养殖区多为海湾和河口等浅海水体, 水体交换速度慢, 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容易积累并导致局部海域出现富营养化甚至引发赤潮。因此, 海水养殖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很大。

3.4 海洋污染的深层次原因

3.4.1 人口、环境和资源对海洋的压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资源的供求量相应增加, 而浙江是一个多山少地的省份, 陆地资源的稀缺性使人类不得不到海洋去获取资源。因此, 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依靠海洋。

3.4.2 社会公众海洋环保意识淡薄

用生活垃圾填海和农业用药的不合理处置等行为使许多鱼类和贝类的产卵场和栖息地被破坏, 社会公众海洋环保意识淡薄使海洋遭到损害。

3.4.3 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海洋环境污染随着沿海经济的增长而加剧, 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企业、近岸养殖业、船舶、海洋开发活动和港口建设等方面对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

3.4.4 海洋监测手段落后和执行力不足

浙江省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由于起步时间晚, 基础薄弱以及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省、市、县三级监测体系虽已初具规模, 但在监测站点、监测项目和监测手段等方面存在布局欠缺或不尽合理的问题, 现有的监测站网缺乏重要岸段的水文气象要素观测设施和敏感海域水质要素监测手段;海洋功能区监测类型少, 仅开展增养殖区、滨海旅游度假区 (海水浴场) 、海洋保护区和排污区等少数几类海洋功能区的监测;监测覆盖面积有限, 长期连续监测手段缺乏, 综合一体化监测水平不高;高新技术监测设备的应用和应急监测机制的建立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进展缓慢, 缺少对重大海洋污染事件和海洋灾害快速监测的技术能力。到目前为止, 海洋环境容量和污染源的对应关系仍不清楚, 还不能有针对性地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3.4.5 涉海行政部门协调不够

根据《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海洋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由海洋、环境保护、交通、农业和海事等部门组织实施, 各部门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实施监督治理。尽管涉海各部门的职权范围已有明确规定, 但各部门职能交叉和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依然存在, 机构间和部门间缺少协作;各部门共同参与海洋污染治理, 互相推诿的现象随之产生, 影响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

4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4.1 加强部门合作, 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

协调构建涉海部门联动和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 明确各部门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职责, 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 实行资源共享, 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开展不定期的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 督促沿海地方政府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依法保护海洋环境。

4.2 加强区域合作, 开展流域 (尤其是长江流域) 综合整治

影响浙江省海域环境质量的入海污染物不仅源于本省, 更主要的是来自长江流域和上海市, 因此必须对本省、上海市和长江流域的入海污染物同时实施总量控制, 才能改善浙江海域的环境质量。开展长江流域的综合整治, 由国家牵头进行长江三角洲近海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国家协调和地方政府组织的长三角近岸海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行动机构, 建立切实有效的区域性共同防治污染的合作机制。

4.3 成立碧海行动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碧海行动计划是浙江省近20年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行动纲领, 其实施涉及众多部门和沿海7个城市。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 而对于影响海域生态环境的陆域污染源的治理和海岸带生态保护等工作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更多,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浙江省碧海行动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由各相关部门和沿海各市定期通报落实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在碧海行动领导小组的主持下协调解决。

4.4 加强海洋监测能力建设, 建立现代化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在现有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的基础上, 完善和健全海洋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和赤潮灾害预警系统, 建立重大海洋污损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提高海洋污染重大事故和灾害应急处理能力。研究并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系统与海洋资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加大重点入海污染源、重点港湾和生态脆弱区的在线监测力度, 实施重大涉海工程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跟踪监测, 合理配置相应的监测仪器和装备, 同时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增强对宏观与微观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 加强应急调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监测资料综合集成。要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 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5 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为公众和民间团体提供参与和监督沿海环境保护的信息渠道与反馈机制;认真开展经常性的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以提高全民的海洋环保意识、法制观念以及对环保工作的参与意识, 树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思想;组织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科技咨询活动和碧海行动的志愿者活动。

摘要:随着国家对长江流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浙江省“百亿生态环境保护”及“811环境污染整治”等工程的实施, 陆源性污染物入海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几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呈现好转态势;但浙江海域总体污染程度仍高居全国前列,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 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 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明显, 赤潮频发。海洋污染不仅是多种污染和不合理开发等原因造成的, 而且与社会、经济及人们的观念有关。通过建立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加强区域合作, 开展流域综合整治, 实施碧海行动计划, 建立现代化监测预警体系, 开展海洋环保宣传教育等措施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近岸海域,环境现状,浙江省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08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R].2009.

[2]国家海洋局.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2008.

[3]国家海洋局.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2009.

[4]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07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R].2008.

[5]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06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R].2007.

[6]王淼, 胡本强, 辛万光, 等.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1-6.

[7]张玉珍, 张丽玉, 曾悦, 等.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山东环境, 2003 (114) :32-34.

舟山近岸海域 篇7

1 海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1 海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海岸带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沿海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沿海省 (区、市) 总面积为125万km2, 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 承载人口达5亿, 占全国的40%, 国民生产总值 (GDP) 占全国的58%;海岸带 (沿岸宽约60 km的狭长地带) 是全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沿海省 (区、市) 的50%以上和全国的30%以上[1]。

随着海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海岸资源的港口、旅游、渔业和盐业等服务功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据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 2008年海洋交通运输业营运收入达3 858亿元, 比2007年增长16.1%。截至2008年末,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5.8亿t, 稳居世界第一大港;在世界排名前20 位的国际港口中, 我国沿海港口已占近一半席位。我国滨海旅游业占海洋产业总产值近30%的比重, 已经成为海洋产业的重要支柱。2007年滨海旅游业收入3 438亿元, 占我国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的44%。

1.2 海岸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当今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及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区域发展、国家安全甚至人类社会生存, 生态安全已经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 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海岸带生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供给短缺和自然灾害等带来的不安全性,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建立国家海岸生态安全体系,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海岸湿地具有净化污染物、防灾减灾、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空气、滞留营养物和防止海水入侵等生态服务功能。Coastanza 等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价值的研究结果表明, 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的年度价值为14.216万亿美元, 占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价值 (33万亿美元) 的43.08%, 相当于同期全世界GNP (18万亿美元) 的78.98%[3]。因此, 保护海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破坏这种重要功能带来的生态灾难影响是全局性和持久性的, 同时也将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2 海岸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海岸自然演变引起的问题

海岸有基岩海岸、砂 (砾) 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多种类型。受潮汐、潮流、波浪、海平面升降、风化及突发灾害等多种自然动力因素的影响, 海岸在自然状态下也会发生演变, 主要表现为海岸的侵蚀、淤积和海岸生物类型的变化。

在基岩海岸区, 因海岸侵蚀形成的壮丽多姿的海蚀地貌通常成为旅游景观, 但同时受构造运动的抬升作用和波浪的侵蚀作用, 基岩岸线的基础被海浪掏空, 又会造成海岸的崩塌和景观的消失。在砂泥质海岸区, 侵蚀现象极为普遍, 主要原因是波浪的侵蚀作用, 也与地基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等作用有关, 我国70%左右的砂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岸线均存在海岸侵蚀现象。根据《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 我国部分海岸因受到侵蚀“后退”, 有的每年“后退”数米甚至十数米, 对部分沿海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如, 山东省龙口至烟台海岸全长约157.8 km, 海岸侵蚀长度约 28.8 km, 占总长的18.25%, 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 侵蚀的岸线约35.6 km, 年平均侵蚀宽度4.4 m;海南文昌和海口一些沿海地区, 海岸线后退几百米, 大片沙滩不复存在, 海岸侵蚀导致沿海公路被破坏, 农田、防护林和贴岸建筑受到严重威胁, 冲毁数千亩盐田、养殖鱼塘和虾塘, 海滨浴场遭受侵蚀, 旅游场所被迫关闭。

在河口区, 因泥沙来源的变化, 既有岸线侵蚀, 也有岸线淤积现象。随着我国黄河、长江泥沙入海量的减少, 黄河三角洲、崇明岛的海岸发生侵蚀, 已影响到黄河三角洲油气开发和崇明岛海堤的安全;而福建的闽江河口区、晋江河口和九龙江河口区, 航道和港池泥沙淤积严重, 影响航运。

与气候的长期变化对岸线的影响相比, 突发性气象灾害对岸线演变的影响更为严重。我国每年受多次台风的侵袭, 每次台风过境都对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台风对岸线有惊人的破坏力, 根据对厦门沙滩的观测表明, 一次台风对砂质岸线的侵蚀在随后的10多年内都难以自然恢复;可停泊3 000 t船舶的湄洲岛对台客运码头, 一次台风过后, 整个码头被泥沙淤积而报废;台风还对海南和北部湾内的生物礁岸线造成严重的损坏, 造成珊瑚礁的破碎。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国生物岸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面临环境压力, 尤其是红树林面积锐减的趋势已成为岸线保护的突出问题。部分沿岸珊瑚的死亡破坏了岸线的平衡, 降低了生物岸线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

2.2 海岸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

2.2.1 不合理的填海造地使海岸动力地貌和海洋生境发生重大改变

填海造地除改变岸线形态和海流运动的水文边界条件而打破原有的泥沙运移平衡外, 更重要的是直接占用滨海湿地, 使许多重要的经济鱼、虾、蟹、贝类及水禽鸟类等生息、繁衍场所消失, 生物多样性下降。港湾内的围海造地还减少港湾的纳潮量和减弱海水自净能力, 使湾内海水水质恶化, 加大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同时岸线、海底形态的改变影响了自然条件下的潮流场与泥沙运移规律, 有些情况下会在局部造成持续的侵蚀或淤积, 导致航道缩窄、水深淤浅、通航不畅。江河入海口的围海造地还会壅塞部分河道, 影响排洪, 衍生洪灾。围海造地还会破坏一些珍贵的海岸景观和生态系统, 如红树林、珊瑚礁等。

2.2.2 大面积的围垦养殖往往破坏海岸湿地并诱发港湾淤积

围垦往往破坏海岸湿地, 影响海岸带对陆源污染的过滤和自净能力。垦区内, 围垦后仅靠闸门进排水, 水交换能力不够, 水质、底质不断恶化, 很多养殖围塘的富营养化指数急剧升高, 导致严重的大规模养殖生物病害;垦区外, 围垦后堤外产生新的淤积, 使港湾面积缩小, 可能严重影响经济鱼、虾、蟹、贝类的天然产卵场、苗种场、索饵场或洄游通道。

2.2.3 不合理的港口布局造成上下游岸滩的严重蚀淤变化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转载枢纽。最原始的港口是供船舶停泊的有天然掩护的海湾、水湾、陆连岛等场所, 即天然港口。随着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 天然港口日益不能满足客货运量和船舶吨位不断增长的要求, 需兴建具有码头、防波堤和装卸机具设备的人工港口。部分人工港口的不合理修建改变了海岸形态、海底地貌、原有潮流场和冲淤动态, 这些原有海岸形态、输沙平衡或泥沙运动规律被打破后, 必然要求建立新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 失去泥沙补给的岸段, 其外缘海滩将相应后退, 从而导致波浪直接冲击后方海岸而造成严重侵蚀。

2.2.4 疏于管理的滨海旅游开发所引起的海岸地区脏乱现象

滨海旅游包括海滨观光、休闲、度假、疗养、海水浴、海上体育和娱乐活动以及各种海上娱乐项目。疏于管理的滨海旅游开发对海岸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陆域旅游设施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直接排入近海, 引起近海水域富营养化;游船, 尤其是豪华游船的废污水排放和固体废物倾倒也是海域水体污染源之一;因游船航道疏浚, 海岸带泥沙循环失去平衡引起海岸侵蚀与崩塌;为防止海岸侵蚀和崩塌而修建的防护海岸影响海岸带景观;旅游景点游客过多, 造成沙滩垃圾污染。

2.2.5 近岸海砂开采直接威胁海岸的稳定性

海砂是一种能作为工业原料和建筑材料的重要矿产资源, 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要素, 其与海水、岩石、生物以及地形、地貌等要素一起构成了海洋生态的平衡。近10年来, 世界海洋砂矿资源开发业发展很快, 其产值目前仅次于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值, 已成为第二大海洋矿产开采业。虽然海砂开采具有疏通航道的作用, 但近岸海砂的开采使海岸的水下天然“防波堤”被破坏, 导致波浪、潮流直接作用于海岸, 易引起海岸蚀退、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或者破坏滨海沙滩旅游资源, 使平坦宽阔的沙滩下蚀、缩窄。河口区采砂还会影响河床的稳定, 危及堤防的稳固以及海水上溯, 导致土地盐碱化, 影响淡水资源。如, 20世纪80年代厦门东北部下堡附近海岸由于海滩和近岸采砂, 造成20年内海岸后退了120 m, 并引起输沙下游沙滩岸线的退化[4]。此外, 近岸和浅海的海砂开采还会造成海域底床和底栖生境的破坏, 同时破坏许多鱼类、贝类的产卵地以及栖息地, 进而影响渔业资源。

3 海岸整治与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上述分析可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海岸地区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且由于目前缺乏对海岸环境动力过程的足够认识, 在进行海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出现了较多违背自然规律的利用方式, 宝贵的海岸资源不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反而因为不合理的利用导致许多海岸资源损毁和消失, 并带来了海岸地区的脏、乱、差、污等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同时不合理的利用布局导致海岸开发利用严重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 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海岸整治与保护势在必行。

3.1 海岸整治与保护的必要性

3.1.1 规范海岸开发秩序, 保障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

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对海岸资源和环境具有极大的依赖性, 然而长期以来粗放式的海岸开发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到海岸地区的资源环境健康, 破坏了海岸系统的格局和平衡, 海岸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保护, 从而又对沿海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制约。通过实施海岸带整治与保护工作, 可以有效规范海岸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大大改善目前海岸开发中形成的脏、乱、差、污等状况, 对海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管理, 增强海岸资源的开发潜力, 综合协调海洋开发利用, 保障海洋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2 履行国家海洋局职责, 强化海岸综合管理

海岸区域是海洋开发的热点区域, 也是海洋综合管理的核心区域。虽然我国于2002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但是对海岸地区的资源环境管理还没有相应的法规支撑。通过实施海岸带整治与保护工作, 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全国海岸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形成一整套科学、可行的整治和保护方案及政策措施, 加强海岸管理职能。

3.1.3 保护海岸带资源环境, 促进和谐海洋建设

通过实施海岸带整治与保护工作, 可以查清海岸资源的保有量并科学评价因海岸开发造成的海岸资源的损伤程度, 为保护重要海岸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通过示范区的建设, 可以修复一批濒危海岸资源区, 并为后续海岸资源修复提供技术保障。

3.1.4 形成常态化调查制度, 为海岸管理提供长效支撑

实施海岸带整治与保护可以建立海岸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状况等要素信息的常态化调查与监测制度, 尤其是可以首次查清0 m等深线附近这一历次调查盲区内的资源环境要素信息, 为海岸综合管理提供长期、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撑。

3.1.5 政府主导的开发利用导向与民众的开发利用需求相和谐

当前海岸的开发利用中多数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开发利用项目, 尤其是工业项目, 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不尽相符, 造成海岸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也影响到社会和谐。科学、合理安排海岸开发布局, 对充分发挥海岸资源潜力、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3.2 海岸整治与保护的可行性

3.2.1 海岸资源环境管理是国家海洋局的责任与职能

《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要求国家海洋局“加强海洋战略研究和对海洋事物的综合协调;负责建立和完善海洋管理有关制度, 起草海岸带、海岛和管辖海域的法律法规草案;承担规范管辖海域使用秩序的责任”。因此, 开展海岸开发利用的整治与保护, 进一步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 保护和修复海岸带重要资源环境, 不仅是国家利益之所系, 更是国家海洋局的基本职责之所在。

3.2.2 各类调查专项的实施开展提供了数据基础

近年来, 国家海洋局先后实施了多次海岸综合调查与研究专项, 尤其是目前正在开展的“908”专项调查, 获取了大量最新的海岸区资源、环境和开发利用现状的数据, 为海岸整治与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3.2.3 海岸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海岸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事关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已经引起国家海洋局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规范海岸开发利用秩序, 在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 国家海洋局近期正在进行海岸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的制订工作, 同时也设立了围填海方面的专项研究。国家相关部委也高度重视毗邻陆地的海岸地区的资源管理, 对围填海的宏观调控工作已着手进行。这些都体现出了国家对海岸综合管理的高度重视, 也为实施海岸带整治与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此外, 地方政府也逐步认识到海岸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 将为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积极的配合和必要的协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并呈现喜人局面的形势下, 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海岸和近海资源, 推进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应从全国角度尽快把海岸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提到国家和沿海地区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针对突出海岸资源利用重点问题, 从上而下、上下结合开展海岸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

摘要:海岸与近岸海域在国民经济、国家生态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过度开发等原因, 海岸与近岸海域面临巨大压力。文章在分析海岸与近岸海域的重要地位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探讨海岸与近岸海域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海岸与近岸海域,海岸开发,综合整治

参考文献

[1]于大江.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1:99-110.

[2]MARK H.State-of-the-Art review of environment,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C].Paris:Working paper of conducted on behalf of the OECD DAC Working Party o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2000:43.

[3]COSTANZA R, Ralph d Arge, Rudolf de Groot, 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 1997, 387 (15) :253-260.

上一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下一篇:新建化工企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