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培训有感 - 舟山教育学院

2024-07-04

华师大培训有感 - 舟山教育学院(精选3篇)

华师大培训有感 - 舟山教育学院 篇1

华师大培训有感

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 潘旭东

2012年11月15日-19日,我参加了由舟山教育学院组织的,由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承办的“舟山市骨干教师培训班”说实话,本来参加这次培训活动,更多的动因是想了解一些专家的讲课内值与风格,以便下次区里组织培训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邀请。但四天培训下来,不仅仅达到了邀请的目的,而且实实在在学到了很多有实用性的东西。

首先谈谈本次培训中组织层面上的感受。本次培训,无论是生活上的安排,还是学习内容上的安排,都令人油生敬意。在生活上,我们普陀的老师都以为要自己找车来回,想不到教育学院的领导都给我们安排好了,并专程来普陀接送,我们都很感动。在为期五天的华师大培训中,教育学院的周建军副院长、袁坚敏处长、岑丹女老师全程参与培训活动,并且全程为学员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我们这样的培训,原本吃饭是没有安排的,几位领导想办法,办来学员的饭卡,既经济,又方便,令大家特别舒心。在学习上,教育学院精心挑选了全国一流的著名教育专家为我们讲课。由于讲课的质量特别的高,大家都被深深地所吸引,47位学员没有一个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大家都很自觉地全程认真参与了学习,这是平时各类培训少见的。其主要原因是学习内容安排的质量特别高。为此,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教育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再次谈谈学习层面上的感受。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革命》的报告,侧重于从国际视野为我们诠释了深层次的教育理念:“为社会的公平而教”,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我们对教育的目标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刘良华教授《有效教学与行动研究》的报告,他富有个性的讲话以及独特的求异思维,令人敬佩,特别是他务实的行动研究,与当前虚浮的教育科研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同时,对于一线的教师如何做教科研,可以做些什么样的教科研,都有很大的帮助,很通俗,很实用。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LIICC模式》的报告,对于改正我们常规的听评课,作了很好的理论指导。杨玉东教授《聚焦课堂的校本研修技术》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一线的老师传授了一门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技术,特别是如何做课例分析,对我们的启发更大。还有程华校长《成才、成名、成家——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的报告,郑桂华教授《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的报告,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教育智慧,还更多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学习品质和工作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本次培训对我们普陀在今后的师训工作中,如何拓宽思路,改变培训方法都有很好的借鉴。除了学习本身,我还接识了一些专家,并已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商定以后为我们普陀区提供实地培训,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总之,受益非浅,收获多多,再次感谢舟山教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感谢华师大网络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感谢各位专家为我们付出的智慧和劳动!

2012/11/20

华师大培训有感 - 舟山教育学院 篇2

一、转变思想袁强化学习袁增强法治观念

长期以来, 依法治校只是部分学校人的一种理想化的思想。在实际的工作中, 人们还是习惯于用常规的想当然的侥幸的思想来管理学校。一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得到法律的援助时, 才知道法律知识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参加本次培训后, 经过专家们的点拨, 我更感受到, 作为学校管理人首先要横下心来转变自己的思想, 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或自觉静下心来学习各种有关于学校方面的法律, 与此同时, 大力举办校本法律知识培训, 以增强学校人的法律意识, 便于服务于开展卓有成效的治校工作。

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规章制度

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 我的经验是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主要中心工作, 着手制定一整套符合学校实际的、完善的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管理方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制度、校务公开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岗位责任制度等。比如说, 2014年度, 我们组织召开了两次教代会, 并在教代会上讨论通过了《西华中心学校章程》、“西华中心学校校徽”、《西华中心学校关于教职工月考勤考绩及学期考勤考绩奖发放的有关计分细则规定》、《西华中心学校教职工岗位设置聘用计分方法》、《西华中心学校学生“校规”》、《儋州市西华中心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和《西华中心学校“优秀学生”评选规定》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落实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彰显的是依法治校的法治观念, 加强的是教学管理, 改进的是课堂教学, 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走向正常化和规范化, 教学弱化局面得到根本扭转, 学校呈现一片生机, 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学校信誉持续升高。

三、从严落实规章制度袁强化评价力度袁择时完善规章袁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有序发展

华师大培训有感 - 舟山教育学院 篇3

魏桥实验学校

2013年4月22日—4月28日,我有幸与我校的三位教师一起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由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心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利用北师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名师的教育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县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整体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引领我县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是为我县下半年即将开展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心理学网络研修做准备。

本次培训邀请到了钱志亮、张梅玲、程翔等来自北师大、中科院、首师大及首都高校的八位专家、教授,培训内容涉及教育管理、教师职业倦怠、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多个方面。六天的学习紧张而又充实,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一周的培训已经结束,专家们的报告依然记忆犹新,我也迫切的想把通过学习得到的新思想、新认识、新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去。现将本次培训我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教师的职能是什么?传统观念对教师的认识理解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生长在孔孟之乡的我们来说,这种观点已经在我们的头脑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是不错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对于现阶段的老师来说它是不够的。张梅玲教授在谈到教师角色定位的时候给我们诠释了新时期教师的四个角色:第一种就是我们传统观念的认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引领、指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第二种认识是教师作为长者,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学会感恩,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人格好坏,真正懂得只有尊重才有爱;第三种认识是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原来的那种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敬而远之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教育前进的步伐,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第四种认识是老师亦是学生,21世纪是几代人共同学习的年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这一切给我们的年青一代提供了更多学习和认识外面世界的机会,尤其是新潮的事物他们的接受能力要远远的强于我们,因此,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说,不断学习和充电是很有必要的,甚至在很多的知识和前卫事物的面前,我们也应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态度请教自己的学生。

二、对教育的再认识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上出现了一些误区,造成了诸如以成绩论英雄、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忽略他们的全面发展等现象。北师大钱志亮教授从人的本性出发,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

教育的终点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我们必须回到原点来看人。从人性出发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精神属性,进而要求我们引领学生进行“修行”。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做人。教育的使命是促使个体文而化之。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从五个方面来看待:一是提倡人的尊严,确认每个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被尊重;二是允许多样化的发展,承认个体的差异,承认人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三是重视人的现世幸福,树立乐学的观念,“痛并快乐着”;四是相信人的可教化性,确认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五是追求人的不断自我完善,确认学生能够做到最好的自己。

三、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就是行动,真正决定课程教学的关键不是写在书本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老师”,这是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高萍在做题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时的开场白。由此可见,在落实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转眼间,我们的课改已走过了风雨的十年。十年间,我们从思想观念到课堂教学再到最后的落实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这是课改带给我们惊喜和硕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课改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要求,所以在总结十年课改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新的纲要主要从四个方面做了阐述: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变。十年课改的根本性变化就是由关注教师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的转变,未来十年课改的重点将是由形式向实质的改变,在培养目标上特别强调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目标由“双基”到“四基”的转变。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在原有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这样就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内容方法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的转变;评价指标由“一维”到“三维”的转变。

上一篇:医改工作总结下一篇: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