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2024-07-10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通用12篇)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1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受影响的环境因素复杂, 存在的问题突出, 本文旨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加强的时刻, 理清思路, 为制定合理的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青年是一支最积极, 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 是各种社会势力争取的对象, 青年正处于成长时期, 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怀和引导。

高校青年教师即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是高校教育链条的中间力量, 其自身的学术造诣、思想政治素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高校“产品”质量, 大学生能否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产品”, 高校青年教师关乎其大。

西晋陈寿提出:士有百行, 以德为先。在物欲横流和思潮泛滥的今天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1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

生态观认为:环境影响主体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 除此之外, 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等因素还以潜移墨化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

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 除了受宏观环境的影响, 还有自身的独特小环境影响着青年教师, 包括良好的学术氛围、师德师风以及老一辈逐步沉淀形成的优良传统, 引领着青年教师的进一步成长, 需要传承和发扬。

高校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 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价值观,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观念,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必须符合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

2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 重业务, 轻思想政治教育不良倾向严重。用业务标准来衡量青年教师是导致重业务, 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缘由, 晋级和评优基本上按教学和科研数量与质量为基础, 忽略了师德和政治进步, 对思想先进的典型树立和宣传很不够, 不完善的评定机制亦助长了青年教师的功利性思想。 (2) 对青年教师师德、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形式也过于宏观, 致使部分青年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流于形式。

(2) 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各高等院校在大规模扩招后都面临着学生人数激增和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 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青年教师授课任务繁重, 疲于应付, 加上受科研任务的束缚, 导致青年教师不能或者很少参加政治学习和相关活动, 有的即便参加学习, 也是心不在焉, 甚至把参加学习作为一种“休闲”, 或是一种负担。

(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新意。虽然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安排了相对固定的政治学习时间, 但教育方法较多地实施了“单边政策”, 主要通过灌输、劝导和讲述的方式来进行, 缺乏一定的艺术性, 这些枯燥、单一的形式, 也很难调动青年教师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而且教育过程忽视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抽象、枯燥、空洞的理论“灌输”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青年教师在其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上存在知、信、行分离的倾向。

3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3.1 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普遍地得到发展, 要求体力的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才能的多方面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为了学术水平的提高, 除了讲台就是图书馆和实验室, 往往忽略了运动锻炼, 缺乏人际交流, 也少有音乐与运动带来的快乐, 这些东西的缺失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心情, 反过来抑制了学术增长的动力。 (4)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细节, 如: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就不无裨益, 一场趣味运动会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还可以增加青年教师的交流机会, 一场高雅的音乐盛宴不仅可以发掘潜能, 还可以荡涤青年教师的心灵。青年教师属于弱势群体, 他有养家的重任, 有建立人际关系的必要应酬, 有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站稳脚跟的压力,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重建自信, 达到良性循环, 这也是教育者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规律。

3.2 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规律

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或外界教育因素的作用下, 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已的个体意识, 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已的价值准则的过程。外化:是指受教育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 并使其成为优秀习惯, 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的过程。

内化与外化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性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两者所处阶段不同, 作用不同。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目的相同, 基础相同。两者的基础即实践活动。

经济全球化和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 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很大,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趋向。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经验, 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缘故的限制而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特定的社会要求。 (5) 传统的说教模式, 没有实践基础,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通过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实践活动, 培养内化和外化所需环境。

3.3 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为与教学管理水平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与败。 (6)

虽然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但其叛逆的性格和广博的见闻, 决定其不会逆来顺受, 这就对教育者本身的造诣提出了更高要求, 各院校必须倾力打造和培养一支经过了专门训练, 能有目的和按计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并要求教育者能与时俱进,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与青年教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教学相长, 获得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4 探索并建立完善的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

建立完善的制度, 是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制度不能停留在宏观层面, 要求很强的可操作性, 要有具体的标准, 要配备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

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 进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思路都不一样, 但基本上都没有一个理想的较为完美的制度

教育部门乃至全国上下都很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党委必须从党的建设层面高度重视, 要配备专班, 要有人专管, 要转变重业务, 轻教育的观念。

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是打造能力突出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 树立身边的典型, 不要让人觉得望尘莫及。其次是通过加强党建, 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优秀党员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展开的, 制度要紧扣青年教师的特点, 遵循规律, 恰当的将业务成绩与思想政治进步挂钩, 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业务工作中。

建立的制度必须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作用, 能够通过教育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人们的心理状态。

“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制度标准要严要高。检查考核执行力要强, 要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强化与抑制功能, 但不能激发反感情绪, 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要在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7) 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漫长的过程, 可变因素较多, 要取得理想效果还有待更深层次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唐生标, 胡成功.试论基于生态观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探索 (理论研究) , 2011 (5) :97.

[2]邓文珍, 李煜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17 (1) :36.

[3]吴明勇, 曾咏辉.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8 (15) :102.

[4][5]史成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考察[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30 (4) :39.

[6]雷云.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性[J].大理学院学报, 2007.6 (7) :67.

[7]石世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策略分析[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12 (11) :82.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2

一、问题提出

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多教师都将教学作为终身的事业,但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倦怠和困惑,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该专业的特性,以及专业性较为不明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教师或者“一身多职”的教师而言,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存在的现象。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大多对自己职业发展失去信心,对课程教学缺少兴趣,不能正视自身的评价,甚至工作懈怠,脱离组织,与其他老师或学生的关系不融洽,挫折感较强等等。这些现象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和教师自身发展都十分不利,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因此,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社会评价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关注,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地位由于受到思想政治素质和传统落后的观念的影响却一直不高。社会大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看法大多认为思想政治课没多大专业技术含量,教师只需要照着课本给学生划划重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上是谁都能担任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的学校地位高,从学校层面到教师和学生层面对于思政教师的尊重度较低。而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评价主观意识过强,评价较低,很多思政教育教师对自身职业没有认同感和荣誉感,甚至一些教师放弃了思政教育的职业,思政教师队伍结构和队伍建设较为困难。

(二)教学任务繁重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多是设置为公共课形式,多数采用大教室上课,甚至一些高校存在多个专业多个班级一起上课,这样的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思政教育课“规模宏大”,一般都是好几百人在一位思政教师的引导下上课。这样的课堂秩序难以有效维护,思政教师的教学难度很大,既要维持课堂秩序,对基本的课堂环境进行掌控,又要避免影响思政课的正常教学。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和较高的耐心和细致,并合理利用教学技巧来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出把控。另外,高校教师大多都是站立讲课,对于思政教育理论课这种“大课”来讲,很多教师一上课就是半天,这对教师的身体素质也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很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经验得到了一定的积累,职业病也不少。

(三)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之前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教育受众群体的增加,造成了大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较扩招之前差距很大。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大学的教学环境相较于中学而言十分宽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虽然高校对于教师要求不断增加,而且我国高校的教师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很多思政教师都是党员,具备极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深厚的知识积累,而且大多对工作责任感较强。高素质的教师面对低素质水平的学生也不知所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精心的课件制作和备课,但是学生却“不领情”,上课时不认真学习,活跃度很低,甚至一些学生经常性的旷课、迟到、早退,这些对于教师而言都是极大伤害,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路径

(一)挖掘教师工作潜能,实现教师价值

高素质的教师是具备职业潜能的,因此,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平台,并通过组织构建及激励机制的建立对教师在精神及物质上提供必要的支持,对出现职业倦怠倾向的教师及时谈话,并分析倦怠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并对其不断进行人文关怀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并帮助其做好职业规划,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其专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实现其自我价值。

(二)拓展教师职业深度,提升工作效能

思政教师尤其是新近教师工作大多深度不够,因此,应当通过与课程相似度较高的课程置换、多职锻炼或者轮岗来丰富其工作内容,减少工作内容的单调感和厌倦感。打破工作内容的局限性,拓展教师的职业深度。交叉授课及各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提高工作的多元化,使思政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提升。另外,教师还应当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学资源,并对学生整体特点进行调研,在思政教育理论教学这一领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钻研,使其工作效能最大化。

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本身的职业素质影响很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加会产生极大的阻碍性。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教师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激励,让教师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秦元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06:1081-1086.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基本要求;实现路径

1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人文关怀

1.1教师的主体意识尊重不够

“ 当代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个人的自主性。“在高校,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力量,起主导作用。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和班杜拉等人认为,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应该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即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能力。但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仍以规范式教育为主要特点,重规范落实轻人格培养;仍然是刻板的灌输、简单的管理和僵化的训练。这样的教育方式过多地依赖外在制约力对自己的制约作用,而较少以一种内省的方式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自 己的原则或社会的准则,就像机器制造出的产品一样,尽管规格相同,但缺乏特色和个性;虽然能够简单明了地给予教师以基本理论知识 、标准统一的道德规范,但极大地造成教师的个人意识、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的缺乏,也限制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限制了人的全面进步和人的个性化发展,这就与关心人、尊重人的本质、张扬人的个性的人文关怀相背离。

1.2教师的自主选择权落实不够

教育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受教育者是接受、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主体,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共同行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下进行的自主活动。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领导总是把教师当作管理和压制的对象,把有关政策、文件或规章制度等外在因素作为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模式的标准,以此来作为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以此来体现和评价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教育者总是把教师当作知识的“容器”,无视教师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独断的态度和注入的方式(即“填 鸭式” )向教师灌输关于“必须怎样不许怎样”的信息和教条。教师几乎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只有被选择、被决定和被加工的权利。领导与教师之间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性心理也就不奇怪了。

2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2.1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文关怀则是必要的手段和重要的方式,这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进程中所必须的价值支持力量。它通 过促进优化人性,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来促进我们的社会达到物质小康与精神和谐相统一的真正的全面而富裕的小康。注重人文关怀是人们特别是高校教师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现实需要 。

2.2人文关怀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塑造人、提升人、引导人、发展人、完善人、满足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立足于人 ,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并最终回归于人 ,回归于人的发展上来 ,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 育人文关怀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的有效控制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提升的得力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同人的发展规律是吻合的,它们所关注的核心都是人的本性与本质 ,追求的都是人的完善和发展 ,都体现了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价值。所以说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和指导人们如何为人,追求人为境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所以说,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维度和终极目标 。

3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3.1静态性人文关怀

静态性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物质文化中体现人文关怀。物质环境的育人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校是教育场所,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样也体现在环境设施上。一是要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加强对教师的生态、生存、生命教育;二是要促使教师热爱 自然 、适应环 境、保护环境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三是在校园物质环境设计和建设中,注重人性化,便于教师的学习、生活;注重个性化 ,突出各自学校和学科专业的个性特点,体现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注重审美化,激活审美张力,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培育他们的审美情趣。

3.2动态性人文关怀

动态性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现人文关怀。引导教师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保持教师良好的心理状况,促进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和增强自信心,从而促使他们健康顺利地发展、深造、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 者要特别注意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与他们的和谐交往达到人性和心灵的沟通 。一是要学会倾听和尊重教师的意见,不能独断专行;二是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时要有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敷衍了事;三是在与教师或教师间发生矛盾时要保持理智,和谐处理,不能固执己见,得理不让人;四是在教师犯错误时要宽容,绝不要借机报复;五是当教师在思想生活等方面碰到困难时,要及 时、热情地给予帮助、引导,要使他们在这种人文关怀的氛围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做人的价值 。

3.3制度化人文关怀

制度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好的制度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好的制度则会束傅人的发展 ,扼杀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 和创造性 。制度的特点是强制和他律,它运用强制手段,主要依靠外力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制度的要求;而人文关怀则强调情感和自律,它运用情感的手段着力约束人的动机 ,使人自觉遵守制度。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完全能够统 一 :一是制定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把他们管死,因此,制度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是学校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让教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尽可能采纳;三是在制度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时,要以 是否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作为根本标准来处理矛盾 ;四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及时修改或废除那些违背人文关怀精神、不利于他们发展的制度 , 从而将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 9 0.

[2]袁本新,王丽荣等.人本德育论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 [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273

[3]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

[4]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2 ):23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4

一、人文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是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它包含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及人文方法等几个层面的内容,核心在于涵养人文精神。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间力量,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如何有效地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是学校在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人文色彩,不仅可以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呆板倾向,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增加教育的感召力;而且学校通过构建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关注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加了教育的亲和力。人文教育的融入正是贯彻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二)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部分,其核心是如何做人[1]。在关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将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等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对社会文明的传播、人类灵魂的塑造以及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实现,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如今,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取向,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导向,而不是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面对经济迅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少数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为求利的学术造假、违法、失德行为大量滋生。加之社会文化的审美错位给部分青年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腐蚀性和诱惑力,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与学校的正面引导严重脱节,造成少数青年教师忽视了媒介素养的提高,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定位。只有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满足不断竞争的市场,才会提供给他们不断发展的平台。人文教育的融入将有助于青年教师良好品格的形成,让他们不仅业务能力有提高,且人文修养、品格也会得到完善。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一)教育模式缺乏创新,重业务轻育人

当前,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较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体系和内容不多见,并未从人文教育角度落实,仍以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课为主。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吸引力不够,青年教师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尤其是近年来一些高校把教学和科研成果、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等看成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追求目标,出现“重业务轻育人”的错误教育管理模式。正如《2012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思想动态专题调研报告》中所指出的,50.6%的青年教师认为,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术功利化,其次是育人意识占19.2%,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过多地强调了科研成绩、干部的选拔过多地注重人际关系,轻视甚至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导致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

(二)人文关怀缺失,教师心理问题突显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2]。长期以来,高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往往偏重于对青年教师的考评监督,却忽视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容易导致青年教师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受多元化价值观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青年教师在追求教学科研的理想过程中,也会遇到收入、住房、子女就学、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等现实问题,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据《2014年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青年教师年收入在3万元至8万元之间的比例为74.5%,另有9.8%的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12.4%的青年教师表示对自己现在的收入状况很不满意,这使得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心理问题,结果是仅满足于基本的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忽视了其承担的行为示范作用和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德育功能。

(三)人文环境的建设不到位,教育功能未完全发挥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是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等。作为一种隐性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无形中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自2014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根据2015年1月公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使用手机上网的占85.8%,有53.1%的网民认为自身依赖互联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的比例达到63.9%。现如今,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成为他们获取各类信息、开展社交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但这种拿来即用的便利性也容易导致即用即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削弱了他们的敬业程度,从而影响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并且,在关注资讯、社会热点问题时,其言论思想难免会受一些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那些激进的、不切事宜的个人言论经过网络的传播、发酵,势必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3]。

三、人文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人文元素,通过思想上积极引导、业务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挖掘人文教育资源,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人文素养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素材,既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又促进青年教师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

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引着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实现大学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结合“三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教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教育,积极组织教职工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如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术研究(诸如“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等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学习者和积极传播者。

2. 利用区域人文精神,拓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观念

区域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的精髓,如延安精神、大学精神,它们具有鲜明的历史个性和时代内容,既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又感染了广大青年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人文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发挥其价值引导、精神熏陶、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此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一是结合地域文化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学校可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革命圣地或德育教育基地考察,也可通过开展“中国梦·青春行”“创新创业·海西行”等活动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参观学习,还可安排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到艰苦的地方(中西部地区)扶贫、支教、挂职,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或实践,提升青年教师人文素养。二是结合大学精神建设,开展具有人文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实施校史馆、校训精神纪念馆等校园文化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组织展演、开展讲座等,展示和凝练校风、校训、校徽、校歌等蕴含的人文意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其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

(二)坚持以青年教师的发展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就是要以青年教师的发展为本,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道路。这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讲道理,还应注意采取切实有力的实际措施和行动,满足青年教师的合理要求,尽可能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他们,帮助和着力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

1. 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搭建发展平台

收入、住房、职称评定等较大的生存压力,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关心。思想政治工作要打动青年教师,仅靠灌输与说教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把青年教师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为他们办实事。只有关心和帮助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凝聚人心、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实效[4]。

其次,在业务上要悉心培养。可通过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中心、设立青年教师专项基金、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研修及学术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还可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助教制和开展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传、帮、带”、名校名师讲学等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再者,在生活上要细心照顾。为引进的青年教师提供安家费、购房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与校园周边的幼儿园、中小学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组织高校青年教师交友联谊活动,为广大单身青年告别单身、寻找幸福“牵线搭桥”;给新进青年教师发放“生活礼包”,代办工作证、医疗保障卡、就餐卡等,为他们提供便利。

2. 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完善心理服务体系

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情况,引入心理教育,积极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化解矛盾、减轻压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来自组织的关怀,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通过开展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通过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健全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三)优化人文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是指那些对思政教育活动及青年教师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的、体现人文特征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筑馆群等环境的总和,它对青年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价值导向、心理构建、行为规范等的重要功能。

1.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制度环境

现如今,“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等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管理体制日益得到认同,和谐的制度环境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构建和谐的制度环境,不仅要加强建设,还要加强管理,建立具有人文气息的管理体制,以管理促进育人。

首先从以青年教师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规范性、民主性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在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培训制度等都要从青年教师的需求和实际利益出发,不能把科研成绩当成唯一的考核标准,要统筹兼顾,真正尊重青年教师,体现青年教师在大学中的主人公地位,创造一种学术自由、人际宽松、环境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从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角度着手,强化规章制度的服务色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优化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发展的路径,将激励机制作为驱动力,多渠道搭建成长平台,让青年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从而让青年教师用积极的心理体验占据其思想阵地,以此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

2. 善用新媒介,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现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具有专业化、人性化和互动化的特性,是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新途径。借助各种现代网络媒介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信息量,也创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还引导了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如何把新媒介用好、用活并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是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网络环境的平台建设。通过搭建微信群、手机App客户端等多元化的互动平台,建立树人网、育人网等校内主流网站,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开展网上交流、讨论,弘扬大学的精神文化,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大网络管理的力度。高校要建立青年教师的微博、微信等个人互联网管理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制度,收集他们关注的信息,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感情关怀的贴近能够增强他们对互联网平台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同时,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团队,采取专职教育者轮流值班、网络舆情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平台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效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动权,及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3. 以校训精神为中心,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它不仅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而校训作为校园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往往蕴涵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诸多元素,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5]。那么,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应以校训精神为中心。

首先,以校训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通过整合校风、校史、校徽、校歌等教育资源,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使校训精神深入人心。其次,以校训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开展讲座、讲坛、校企合作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为青年教师创造提升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的良好环境。再次,以校训精神美化校园文化景观,在校园建筑、景观建造规划时把校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等渗透其中,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既实现了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又发挥了于无声处默默育人的德育教化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玉嵩.对提高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人文素质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3):77-78

[2]宁培智.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教师的人文关怀[J].中国轻工教育,2010(5):30-32

[3]包玉兰.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中文信息,2014(12):260-261

[4]田朝晖,张美珍.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95-96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5

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通知

教社科厅函[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其他中央部委所属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教社科[2007]3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31号)精神,现将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班期次安排

第一期:5月2日至5月22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骨干教师100人。

第二期:5月2日至5月22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骨干教师100人。

第三期:6月15日至7月5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骨干教师120人。

第四期:6月15日至7月5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80人。

第五期:10月29日至11月18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课骨干教师100人。

第六期:10月29日至11月18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骨干教师100人。

二、选送学员要求

(一)请各省(区、市)教育部门、教育部所属高校党委、其他中央部委所属有关高校党委根据2012年研修期次、研修内容和分配名额选送研修学员。学员年龄一般应在55岁以下,原则上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未曾参加过中宣部、教育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

(二)学员学习期间,不再承担所在单位安排的教学科研、会议、出国访问、考察及其他工作任务。

(三)选送学员应按时报到,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得请假。

(四)学员研修期间就医时应交纳现金,医疗费用凭收据回所在单位报销。

(五)学员学习期间,食宿费用由中央财政统一支付。学员所在单位承担生活补贴和往返交通费用。

(六)请认真填写《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登记汇总表》(1份)和《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登记表》(1份,原件由学员报到时交签到处)。省(区、市)属高校研修人员名单请所在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汇总上报。教育部所属高校和其他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汇总上报。请务必于2012年3月15日前,将上述材料一并报送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

联 系 人:杨家杰

联系电话:010-69222733 69248888-3311

传真:010-69243185

电子邮箱:bm2@naea.edu.cn

三、报到要求

(一)报到地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大厦(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联系电话:010-69248888转6000)。

(二)报到时间

第一、二期:2012年5月2日

第三、四期:2012年6月15日

第五、六期:2012年10月29日

(三)报到注意事项

1.学员办理入学手续时交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三张,为办理学员证、研修证书使用。

2.学员入学请自备以下学习材料:《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等重要文献;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印发的重要文件、重要讲话、重要理论读物。

3.本通知为2012年各期研修班统一通知,请各单位督促本单位选派学员按

时报到。如无特殊情况,不再另发入学通知。

4.需要接站的学员请务必提前一天将所乘车次、航班及到达北京的时间、地点及联络方式提前告知接站联系人(联系人:邱冰娥;联系电话:

010-69293838)。研修班将于报到当日在北京西客站(地面西停车场入口)、机场巴士公主坟站(公主坟立交桥西北角新兴宾馆停车场北侧)安排人员持牌接站。乘飞机来京的学员请乘机场巴士至公主坟接待站;乘火车至北京站的学员可转乘地铁至公主坟接待站;自行前往路线详见附件4。

附件:1.

表.doc 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名额分配

2.表.doc 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登记汇总

3.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登记表.doc

4.自行前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路线.doc

教育部办公厅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6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 教育

1 现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导师,不仅为学生传授知识,也引导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着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倾向的蔓延,严重侵蚀了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灵,使得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造成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多的外界诱惑,思想政治觉悟不够坚定,主要原因在于:

①当今社会网络发达,而青年教师又都普遍广泛接触网络,网络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言论和思想,因而会对青年教师的思想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青年教师本身思想不坚定,受到网络中一些错误思想的蛊惑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利于国家,不利于社会的理念,不仅对自身,也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后果。

②当今社会的高校中很多青年教师都是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外受到的教育与国内完全不同,国外的一些思想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给他们造成一种假象——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殊不知不同的思想理念适用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一类青年教师归国后无法及时地转变思想认识的话就会导致自身思想政治觉悟不高,产生不利于国家及社会发展的思想,进而影响自身和学生的发展。

针对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教育部党组等三部门于2013年5月底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对策

对于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说,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是当务之急。高校青年教师主要应该通过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自律和他律。

2.1 自律

①青年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生活中存在的压力和困难,不盲目相信网络中和社会中流传的一些观念和谣言,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始终乐观向上,不断完善自身,坚信天道酬勤,恪守为人师表。

②青年教师要时刻认识到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中的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积极学习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讲话,领会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保持一致;此外,青年教师还要积极向一些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同事,领导,以及相关专家学习,提高自身鉴别问题的能力,最终对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积极的看法[1-2]。

2.2 他律

各级领导及资深教师要引导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不仅要在教学科研上站住脚,还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3]。

①各级领导和资深教师,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师德,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要把自我道德约束与完善考核机制结合起来,促进青年教师注重道德修养、注重维护形象、注重秉持操守;要培育先进健康的校园文化,让遵守师德师风的青年教师受到尊重、受到鼓励、受到奖赏。

②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关心重视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发展、提供教学科研生活基本保障为基础,任何一个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面临很多诱惑和困难,队伍建设还要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在业务思想上要帮助,生活上要关心,让青年教师在高校中有归属感,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行为标准;要开展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形式、教育载体,要注重反映青年教师的群体特征和职业发展要求。对于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对事物独立判断力等特征,各级领导及老教师等要逐渐适应,并开展报告、讲座等学习方式,探讨研究、研讨、辩论、交流等形式,拓展思政工作新模式,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发展的平台。

3 结论

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长进步,又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因而也关系到广大学生的成长进步。针对当前部分青年教师中存在着的迷茫困惑,国家三部委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年教师不仅要遵从“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相关指导,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为自身将来的发展,更为日常生活中的教书育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俊生,杨瑞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建设[J].价值工程,2013,314-315.

ZHONG Jun-sheng,YANG Rui-feng.Cultural function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ading by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J]. Value engineering,2013, 314-315.(in Chinese)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霍文琦.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14CX02082A)

作者简介:吕新荣(1982-),男,山东莱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工电子学教学工作。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7

关键词:行政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

现代高校是一个按照知识分类组织起来的学术研究以及学科教育机构, 同时也是一个带有明显行政化管理倾向的社会团体。因此, 学生日常所接触的教师既有学科研究方面的教师, 也有党团及各职能处室的行政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需要高校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 而目前此类研究多集中于党政团干部、辅导员以及思想理论课教师的相关工作, 对行政教师的关注度略有不足。事实上, 行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亦有重要的影响, 有必要且有责任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行政教师的重要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对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针对于高校教师的职责定位, 《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 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职员工作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

按《意见》要求, 所有高校教师无论是搞教学、搞行政还是搞科研, 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教师, 都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担, 否定哪一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都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教师。因此,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 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 高校行政教师是否也有必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呢?从行政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 行政教师主要负责传达、管理、监督学校各项工作, 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后传达到学校有关部门。具体来看, 其运行机制为一种严密的科层型结构, 即上级下达指令、决议等任务, 下级则遵照既定的规章制度, 按不同步骤与相应职责、权限分别执行。在这种模式下, 行政教师的日常工作更倾向与标准化、制度化, 与学生的接触中也更倾向于“控制”对方完成某项任务的管理模式, 思想交流相对较少。但高校行政教师的工作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服务于学生,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他们的许多具体工作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 有些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教务办公室、图书馆、保卫处、学生处等更需要经常与学生直接接触。只是相对于党政团教师, 行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多在于具体事务的处理, 思想方面的交流相对较少, 但该类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在行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 其言行举止、学识品德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而且这种现实背景下的教育, 有时甚至比直接的说教更具影响力。试想一下, 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形成了一种价值观, 但在与某教师的实际接触中, 由于该教师的言行、品德以及能力不足以令人信服, 那么就会使学生对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 甚至产生反感, 前期的教育成果也就付之东流了。但若情形相反, 之前的教育在老师的实际工作中得到“眼见为实”的验证, 也同样可以坚定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起到更为良好的效果。

总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高校行政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应自觉承担起这一重任。

2 高校行政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就现代高等教育而言, 任何重大事业的成功都是各方面因素共同努力的成果, 行政教师也应该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以身作则,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行政教师的工作性质分析, 与学生接触有如下特点: (1) 指导学生从事具体事务性工作较多, 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交流较少。 (2) 与学生干部接触较多, 与班级普通学生接触较少。 (3) 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而从事的服务性、管理性工作较多, 与学生直接接触较少。就行政教师的工作特点而言,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对于党团系列教师偏于“隐性”,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提高自身素质是行政教师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

大学是学习知识、树立德志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在这一时期接触最多、关注最多、模仿最多的就是高校教师。胡锦涛同志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成长期, 社会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同时,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们会对教师的言行进行认真思考, 他们敬佩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 并喜欢与这样的老师交流思想, 探讨人生, 并从中得到启迪。而作为行政教师来说, 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平常的工作中以娴熟的业务能力, 沉着冷静的处事态度, 正直、公正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获得学生的敬佩。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 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 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 他的思想信念, 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

因此, 高校行政教师要加强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 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 增强德育意识、渗透意识和表率意识, 使学生在与行政教师接触时受到感染和鼓舞。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2 热爱学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动力

热爱学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动力。热爱学生就是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教师应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爱和温暖, 而不是冷冰冰地说教和不恰当的批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所倾注的感情, 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真诚时, 学生就会坦诚地谈论自己的问题, 并与教师积极配合、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亲其师, 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学生没感到教师的真心时, 他们会觉得老师只是随便说说, 对教师的教育不予理睬;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 与教师顶撞, 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因而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让学生感到是可以信赖的人, 是可以吐露心声和提供帮助的人, 这样教育学生时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总之, 正如吕宝云在其论文《情感因素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效能浅议》中所谈到的那样“教师动情、学生才能动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满人情味、充满亲切感和温暖感, 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离开了爱的内涵就会使教育变得苍白无力。”对于行政教师来说, 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多、交流的次数很少。当他们遇到问题学生时, 不要开口就批评学生, 应该先跟学生好好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 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后改之。

2.3 加强沟通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高校行政教师的工作与学生接触少, 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是影响行政教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行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接触: (1) 行政教师与学生工作教师、专业课教师多沟通。学生工作和专业课教师比起行政教师来说, 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家庭背景和学习情况等。行政教师在工作之余应多多跟他们交谈, 了解学生, 学习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2) 积极参加学生活动, 在活动中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3) 工作中发现问题学生要及时沟通、解决。

参考文献

[1]胥群, 魏国红.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4) .

[2][苏]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M].陈昌浩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3]陈莉蓉.市场经济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 2010.

[4]张建如.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0.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8

一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是高校构建优秀师资队伍的第一要务。目前, 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 “教”—教书育人、“师”—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自古以来“名师出高徒”、高校要想培养一批批高质量的大学生, 首先必须拥有一支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前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 非大楼也, 乃大师也。”“大师者, 学问胜人一筹, 德行高人一等”, 此处“德行”的“德”即指思想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灵魂”。青年教师们只有首先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 才能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育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2年6月, 在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 习近平同志着重指出, 高校党组织要切实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来抓, 关心青年教师, 及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 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帮助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全面进步。因此, 高校务必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断强化他们的理论武装, 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逐步构建起一支支具备优良思想政治素质和精湛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 使其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和崇高使命。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是高校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举措。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尤其是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 他们拥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全面的专业技能, 也兼具良好思想政治素养潜质。高校党组织应从这一特殊群体中多多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加入到组织中来, 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 激发他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 以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这不仅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也能从根本上确保高校党组织始终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党组织先进性的持续保持需要发挥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需要每一名共产党员自入党之日起用一生的时间来诠释誓言、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兑现承诺;入党不仅是组织上、程序上的公式完成, 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蜕变生成;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不仅表现在党旗下宣誓时的激情迸发, 更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践行。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是高校解决教师思想心理问题的关键之选。如果说科技进步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客观因素, 那么利益驱动是激发经济发展的主观内在源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必然冲击人们相对单纯的传统意识形态, 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的肆意滋长, 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也随之泛滥, 广大80后青年教师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 其主观认知因受其客观环境的影响必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甚至某些少数青年教师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等思想问题。而在心理层面, 因受社会、生活、工作等各种错综压力的交织影响, 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因此, 高校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育优良学风, 引导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 志存高远, 不慕虚名, 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引导青年教师正视内心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提高自我调控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增进同事之间的友谊和情感支持, 拓展教师身心健康发展之道;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教育咨询机构, 及早发现青年教师心理问题, 进行有效危机干预。

二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之策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 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基本品质总称。具体而言, 高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明礼诚信、自信有为、积极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1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一个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推动历史进步的无产阶级政党, 必须靠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 必须靠科学理论作为武装利器。尤其针对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 经济层面的飞速发展给精神层面带来的冲击力超出人内心的承受力和应变力。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没有信念的人是没有出路的, 正因为有马克思主义这盏明灯, 中国人民才在黑暗中看见光明;正因为有一颗救国心、满腔报国志, 才有“敌人的竹签是竹子做成, 但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郑重宣言;正因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 才有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和支持;正因为有党群连心、军民同心, 才有中国的翻身做主、改革发展;正因为有科学理论做指导和人民群众锐意进取相结合, 总结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内容相联系, 才有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伟大的改革开放业绩。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发展实际相结合, 被社会实践证明正确的的理论成果。对这些理论的学习能够使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去解决各类矛盾;能够使人站得高、看得远, 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 提升他们对问题的认知水平、分析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高校应站在履行党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高度, 充分认识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握规律、创新方法, 不断提高思想理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青年教师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指导学习和工作, 处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高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理论素养, 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要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这个梦想既关联每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前途命运, 又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前途命运, 个人的利益、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利益、前途、命运密不可分、血肉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 个人才会好, 国家昌盛、民族富强, 个人才会幸福。当青年教师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 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胜利和顺境中不骄不躁, 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气不馁, 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朽、错误思想的侵蚀,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3]

2 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 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 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校教师是青年中, 知识层次高, 最具潜力, 富于创新的精英群体, 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 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所以, 对青年教师广泛开展与时俱进的形势政策教育是直面挑战、应对危机的明智之选。只有当教师们都具备了全面的知识、广博的视野, 能准确揭示出新形势下、世界、国家、社会变革发展中暴露出来问题背后隐藏的奥秘, 正确分析问题的要害、关键, 预知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并提出可行性方案时, 才能为当代大学生解惑答疑, 教育、引导他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 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坚定信念, 振奋精神,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因此, 高校对广大师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 积极宣传我国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 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讲解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 帮助青年教师准确了解国情、正确把握形势, 并努力回答青年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 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工作。当前, 湖北省委领导已作出表率, 湖北各高校领导也深入到学校每个院系, 不定期地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报告。高校有关部门还经常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校内外专家学者, 就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办形势政策讲座。在开设“第二课堂”的同时, 湖北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形势政策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途径, 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建立形势报告员制度, 成立形势报告领导专家库。

3 丰富政治理论学习方式

目前, 高校要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主流文化的思想引领, 在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操作过程中, 第一、高校要启动全程监管系统, 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避免流于形式。校级领导高度关注、积极指导, 各院系级领导积极响应、贯彻落实, 辅导员、班主任明确职责、实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承担部分形势政策课的讲解工作, 持续有效地对全校师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第二、高校要充分运用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作用, 邀请高水平专家把理论问题讲深讲透, 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信度和效度, 并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 实现远程网络教学、师生讨论互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着力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第三、高校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 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 不断丰富学习方式。例如可采取的学习方式有: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相结合;视频观摩, 专家讲座、参观调研, 文献检索等;坚持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并利用座谈会、研讨会对学习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进行定期总结, 要求青年教师撰写学习总结、心得体会, 形成学习成果, 为学习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开展奠定基础, 也为学校党组织培养教师党员储存备选资料。

4 建立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

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 有的放矢开展学习活动, 有效实现教育学习目标。

5 高校要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青年教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只有教师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 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 才能实现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下明确职责、勇挑重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 选派青年教师挂职锻炼, 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 推动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参加生产劳动, 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第六、高校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譬如担任兼职辅导员和专任班主任, 高校关心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从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此外, 高校要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务必要研究时代新情况和青年教师新特点, 丰富方法、拓宽途径, 搭建平台、加大投入, 善于利用社会实践、师生互动、网络教育服务等多种方式, 在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性的考察体系中检验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 2012-11-19.

[2]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30.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教学队伍, 高校教师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高低, 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能否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要求的落实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的传播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教师队伍不是一般的文化教育和知识传播教育所能承受的, 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和导向性都很强, 关系到培养人才培养的方向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好教材教学要点的精神实质, 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教条中解放出来, 由机械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得与实践相结合,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治观念不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都掌握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师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承认, 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经济回报, 调动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 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影响着这些青年教师, 在思想薄弱的情况下不能正确的分辨出各种思想, 从而自身的政治观念也随之淡化。

2、教师职业责任感日显下滑

在当今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部分教师对自身的工作和评价较低, 通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可以不重视,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多元的价值冲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持有的价值, 在传授的过程中也不能被完全给予接受, 从而使得传授过程的过于机械, 工作缺乏主动性。

3、高雅审美观念的缺失

在五育之中“德智体美劳”是在学生应有素质, 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区别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 能过明辨是非能过舍利取义, 止恶扬善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在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背景下,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物质利益的熏陶下, 高雅的审美观念逐渐淡化甚至缺失。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处理不当

高校许多教师在物质方面过于追求, 在面对物质诱惑时, 无视自身的本职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校外担任兼职的工作, 而在校外的兼职工作的收入上远远超出在校内的任课教书育人的收入, 所以造成许多老师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兼职的工作上。在面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相当部分教师选择个个人利益, 而无视自身作为教师应有是基本的职业道德。

5、为人师表的形象的滑坡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理应是有活力, 有思想的为人师表的形象, 在心理上和行为都是比较容易被学生给接受与模仿的。但是在这个队伍的少数教师中不注意自身的形象, 如在教学方面上课不端正,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解决, 此类现象在各方面都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中, 为人师表的形象直接影响学生往后的心理, 行为的发展, 为人师表形象的滑坡, 也影响学生日常行为和心理的状态的失衡。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措施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的自我定位

教师正确的自我定位是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讲, 没有准确的自我定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书育人, 就应该能够自我正确的定位, 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大学生去正确的认识自我。能够正确的评鉴出积极正面思想状况, 和消极负面的思想状况。

2、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指的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遵守的基本的道德操守。在社会的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职业道德被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所重视, 也成为他们悬着人才的标准, 在教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言传身教将自身的职业道德传教于大学生中, 使大学生明白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行为是企业和用人单位用人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家工作者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其教学工作是发展是起到重要的作用。

3、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的机制对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极大的作用。公平的激励机制对教师将会产生动力, 提高教学质量。

4、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与学生同步进行

品德高尚、作风优秀的青年教师, 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将成为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表率和楷模。因此, 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 实际上也是在间接教育大学生, 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同步进行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更有利于师生间的共同进步。总之, 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下大力气结合高校教师心理实际, 把握规律, 不断开拓。

四、结束语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射手座在教育课程中占主导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也就不同于一般队伍建设的问题, 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 并采取各种措施, 多种方法进行,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自课程改革以来, 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根深蒂固, 就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完成而言, 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充分体现无疑也需要教师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然而, 事实上, 目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较低, 综合能力不强。因此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秀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 .

[2]王钢.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科学性和文化性是其三个基本属性, 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基本属性的具体内涵, 有助于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思政教育三个基本属性的具体指向存在差异, 因此, 对三者关系的梳理不仅有助于其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 而且有助于理性解读三个基本属性的实践特征[1], 表现如下:

(1) 高校思政教育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或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针对性的影响, 使其形成符合需要的思想品德或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产物, 是阶级出现后政治生活对教育的一种影响。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例外。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表现在:第一, 政治任务性。第二, 内容映射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第三, 开展和运作依托政治权力。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真实反映, 具有客观性、真理性、系统性、可预见、可检验等特性。因此, 科学知识除了要在学术层面接受逻辑的反思和证明外, 还要在实际中接受社会实践的不断检验。因此, 思政教育的科学性本质上是指其实践性。其基本内涵是指思政教育依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另外, 思政教育具有形式上的自主科学性, 表现为思政教育构建起了能反映思政教育现象及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系和知识体系。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

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思政教育在社会结构中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因此, 其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第一, 思政教育是一种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文化现象;第二, 思政教育过程表现为以文化教化人;第三, 思政教育的文化影响力通过其文化功能产生。

2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政治意识上不够成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初级阶段, 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必然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表现在部分青年教师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 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 对于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感到厌烦、听不进去, 对自觉加入党组织愿望不强烈。甚至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趋同的错误认识, 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怀疑, 丧失兴趣;对基本国情、经济体制、民主政治等方面表现为无所谓的态度。

(2) 角色转化困难, 育人责任感不强

青年教师上讲台之前, 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这导致很多青年教师工作中角色转换发生困难, 仍然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法行事, 缺乏教师的身份认同, 尚处在教师适应期。普遍认为入职前两年被认为是适应期。廖素群的有关研究表明, 这个时期青年教师出现不适应现象的比例约为87.6%。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在适应期的表现如下[2]:

另外, 有些青年教师育人责任感不强, 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教书育人是教师法对教育从业者的法律约定。高校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崇拜较高, 研究发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行为效果更好。但是, 高校三育人工作条例和规范在实践中流于形式, 不被重视。教师除传授专业知识外, 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和学生进行交流较少;另外,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还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不能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 甚至人云亦云, 发牢骚、表达不满[3]。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正确树立。

(3) 科研和教学投入差异较大

高校的性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师需要走教学科研两条线。大学最根本的功能是教学和育人, 科研反哺教学。

当前许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导致很多刚入校青年教师热衷科研, 应付教学。这种认识偏差, 某种程度上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定位的间接反映。所以, 许多大学把教授给本科生授课作为一个硬性约束条件, 以便保证教学质量。而作为教学生力军的青年教师, 如何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是高校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4) 待遇以及发展诉求难解决

青年教师往往面临着结婚生子、安家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 所以他们的期望待遇较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在岗位津贴、绩效等激励性待遇方面相对较低。有关调查发现16.1%的青年教师认为本单位的津贴和奖金分配制度很公平或比较公平, 抱怨单位分配制度较不公平或很不公平的占31.6%。另外, 受社会上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对待遇的满意度普遍比较低。同时, 他们在个人发展方面能获取的资源也很有限, 有关个人发展和前途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 有关研究也表明福利保障、起步薪酬、生活环境等三项满意度因子与总体满意度均显著相关,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 0.454和0.403;此外, 专业是否对口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由上表可以看出, 专业不对口与对口以及完全对口之间的满意度差异非常显著 (P<0.01) , 基本对口与完全对口之间差异也非常显著 (P<0.01) 。另外, 研究还发现, 专业是否对口与满意度之间显著相关[4]。

(5) 敬业意识淡化、师德滑坡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型期, 一些社会不良影响渗透进高校, 部分教师丧失了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和教学基本规范, 导致授课各环节质量下降, 丧失了对学生的责任感。部分青年教师个人利益至上, 丧失了集体荣誉感。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专心副业, 导致授课精力无法集中, 敷衍了事;在学术上不求建树, 脱离了学科发展的方向, 丢失了作为高校教师的理论基础;另外, 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导致部分年轻教师以教谋私, 在诸如考试等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上丧失原则, 导致人情分、礼品分等有害现象的存在。在重学历、重科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部分青年教师重教书轻育人, 教学上则应付差事, 将主要精力放在考研、出国、关注自己的前途等。

3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大青年教师走到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线。他们学历高、视野宽、有激情,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优势明显, 大多数青年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强, 拥有良好的师德规范。但也存在诸如师德失范, 个人主义, 社会风气等不良影响, 不仅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所以, 通过有效的思政教育, 合理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服务理念, 树立教育事业的理想, 引导他们深谙国情, 实事求是, 构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立足教师职业, 甘作人梯, 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 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为祖国教育事业积极奉献的轨道中来, 使其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 践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 以卓越的敬业精神和优秀的教育品质影响学生, 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摘要: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重要手段, 在学生知、心、行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直接参与者, 其思想和行为在学生成长中意义重大。加强青年教师思政教育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特点, 归纳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参考文献

[1]高鸣, 施进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J].师德建设, 2006.8.

[2]廖素群.高等院校新教师入职心理的比较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9-162.

[3]张民省, 关多义.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政工作必须加强[J].思想教育研究.2002.3:19-21.

高校教师思想状况调查 篇11

现状

职业角色 参与调查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男女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任职形式在在编教师、聘任教师和外请教师三种形式中存在显著差异。

58%的男教师的职业角色感较强,36%的男教师职业角色感一般,仅有6%的男教师选择自己的职业角色感较差。54%的女教师的职业角色感较强,38%的女教师职业角色感一般,仅有8%的女教师选择自己的职业角色感较差。.6%的老教师职业角色感非常好,43%的青年教师职业角色感非常好,在这方面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性。59.6%的在编教师职业角色感较好,14%的聘任教师职业角色感较好,17.6%的外聘教师职业角色感较好。

人际关系 与领导的关系调查,1.17%的女教师认为很好,31.91%的女教师认为较好,62.65%的女教师认为一般,2.72%女教师认为较差,1.55%的女教师认为很差;8.94%的男教师认为很好,56.98%的男教师认为较好,32.11%的男教师认为一般,1.07%的男教师认为较差,0.9%的男教师认为很差。这说明在人际关系方面男女教师存在显著差异,男教师认为自己与领导的关系更好一些。

在与领导的关系调查中,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65%的老教师认为很好,42.36%的老教师认为较好,48.26%的老教师认为一般,4.72%老教师认为较差,1.01%的老教师认为很差;1.94%的青年教师认为很好,26.89%的青年教师较好,62.11%的青年教师认为一般,7.07%的青年教师认为较差,4.99%的青年教师认为很差。这说明老教师在与领导的关系方面自我感觉更好。

在此项调查中,在编教师(83.25%)与领导的关系也明显好于外聘教师(64.32%)和外聘教师(68.32%)。

对“你觉得领导对你的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和“与领导的关系调查”结果类似,分别是男教师好于女教师,年老教师好于年轻教师,在编教师好于外聘教师和聘任教师。

从整体上看,在人际关系方面,虽然存在着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任职形式差异,但高校教师的人际关系总的来说不是很和谐,仍有1/3甚至一半的教师认为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上状况一般。

个人职称公平晋升 在职称评聘方面是否有优势的调查中,女教师的调查结果要优于男教师的调查结果,76.39%的女教师认为自己在职称评定中具有优势,竞争较为公平;69.32%的男教师认为自己具有优势,竞争较为公平。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在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差异不显著,青年教师为71.23%、老教师为74.63%。在编教师、聘任教师、外聘教师在这方面呈现了较职业角色、人际关系结果不同的现象,聘任教师认为自己的晋升的优势更大,而在编教师却不如聘任教师有自信。

个人情感 个人有情感困惑时愿意找人倾诉吗?男教师中,愿意的占42.65%,39.84%忍耐挺过去,17.51%采取自我发泄方式;女教师中,愿意的占52.56%,44.48%忍耐挺过去,2.96%采取自我发泄方式。青年教师中,愿意的占48.22%,36.84%忍耐挺过去,14.94%采取自我发泄方式;老教师中,愿意的占31.01%,59.61%忍耐挺过去,9.38%采取自我发泄方式。在编教师中,愿意的占56.11%,25.98%忍耐挺过去,17.91%采取自我发泄方式;在聘任教师中,愿意的占21.03%,63.24%忍耐挺过去,15.73%采取自我发泄方式;在外聘教师中,愿意的占13.25%,70.05%忍耐挺过去,16.70%采取自我发泄方式。

反思

性别差异 调查显示,在教师的职业角色方面,男教师的职业角色感优于女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男教师也优于女教师,这种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不是无缘产生的。笔者认为:我国高校普遍环境较为封闭,教师和外界社会接触较少,而高校学生由于网络、通信工具、媒体等的高度发展,对外界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容易形成矛盾,给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我国在各行各业全面实行岗位聘任制,竞争上岗、末位淘汰,面对全新的理念和实践,使得大家都要不断学习和充电,越来越多的高校女教师将“事业家庭两不误”完美的角色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必然会给她们平添许多压力,造成一定程度的焦虑及不安全感。

年龄差异 老教师的教师角色感、人际关系、职称公平晋升方面要优于青年教师,很明显,年轻教龄短的教师,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程度较教龄长的教师严重,这是青年教师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及对教育工作适应不良等的结果。

任职形式差异 在编教师的职业角色感、人际关系、个人情感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要优于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师职业是和人打交道的职业,每一天面临的不是机械、物品、流水线,而是鲜活的生命,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创意和新的生成,所以,教师更注重内心的丰富的情感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团队氛围会使教师获得友情、尊重与支持,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获得职业归属感。但这样的环境氛围需要持续恒定,这方面在编教师无疑占有很大的优势。在编教师与本校学生、领导、同事朝夕相处,很多情况下荣辱与共、息息相关,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职业归属感自然较强。而另外两种任职方式,尤其是兼职教师,明显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他们中存在的差异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策

建立社会良性支持体系,给予政策性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各种倾斜政策,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着力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尤其是女教师方面,更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另外,可通过政策引导,减轻青年教师在科研课题发表论文上劣势,增强教师的自尊心的和自信心,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进而将教学视为一种事业而努力奋斗。

改革管理制度,侧重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学校可以创造更加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环境,在待遇、荣誉、竞赛、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倾斜。改革教师评价和管理机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参与管理力度,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良好教师集体。同时相应健全培训机制,多采用集体教师业务技能培训、经验交流,教学讨论等形式,达到共同提高、鞭策后进的效果。

强化工会组织,注重对青年教师“感情投资”领导应多与青年教师感情交流,多肯定成绩。关心教师生活,为教师办实事,真正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工会组织可有意识地提供交流平台,开展有益青年教师成长的各项活动,激发热情,创造良好人际氛围,为健康成长拓展出更美好的空间。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篇12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研究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首先必须理解其内涵,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青年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它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 使青年教师形成符合特定社会、时代和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执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及原因

(一)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的现状。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保证青年教师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对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持肯定态度, 对社会主义事业表现出较为坚定的信念, 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认同度,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有较高的信心。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面对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 当前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青年教师思想意识方面也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 他们在政治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都反映出高校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还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不强。

1. 政治观念方面。

当代青年教师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 有爱国热情, 能通过自身实践, 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对社会主义前途有一个正确认识,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

2. 价值观念方面。

当代青年教师积极进取, 敢于竞争, 人生的价值积极向上, 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上表现出自我化特点, 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集中表现在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 部分人不能用正确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 当他们的价值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 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当代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重金钱讲实惠, 少部分人存在着拜金主义, 认为自身价值的体现主要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 与个人品德没有关系。

3. 道德观念方面。

青年教师中道德主流是积极良好的, 但局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道德防线下降, 部分青年教师为了晋升职称, 在研究不精的情况下, 对论文进行抄袭, 把他人的成果直接转化成自己的成果;另外还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 只考虑自己, 不乐于助人, 只求权利, 不尽义务, 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却不能以礼待人, 对社会要求高, 对自己要求低等。

(二) 影响和制约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我们只有搞清楚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 真正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影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主观因素表现为青年教师由于社会阅历短, 没有经历过去的艰苦年代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意志不坚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在住房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等因素的影响下, 他们在思想上产生抵触情绪, 思想不稳定, 不安心工作。二是客观因素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 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等。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也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三、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 发挥党组织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在党。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才能为增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坚强后盾, 使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党要把这项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 把握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方针及发展方向。

(二)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载体建设。

政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高校青年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决定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立场。因此, 必须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的政治理论教育, 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当然, 加强理论灌输又必须与加强实践锻炼结合起来, 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实践。

(三)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提升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双向互动的。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 都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人, 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 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仅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是不够的, 还必须重视青年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会进行得越活跃, 成效也就会越大。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教师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努力方向。

四、结语

综述, 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委工作的关键环节, 现在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校青年教师, 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已经越来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重新定位与审视, 需要对今后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 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实效性。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导师,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主体, 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 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所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是为社会主义办学提供可靠政治保证, 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摘要: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 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 而青年教师作为教师的主力军, 承载着民族教育振兴的重任。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事关高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茂森.师德教育不可忽视[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上一篇:职责分析下一篇:舟山近岸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