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教师

2024-06-18

当代高校教师(共12篇)

当代高校教师 篇1

“内在进取”是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关键,而进取动力的源泉和方向取决于合理的角色定位。青年教师的成才既要体现挖掘自身潜力、享受职业乐趣、实现人生价值的不同层次的内在需要,同时必须以十八大报告对当前中国发展形势的精辟分析和科学判断为现实起点和价值方向。通过“能够”与“允许”的综合考量,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必须担负起青年导师、理论工作者、创新者的角色,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专业理想和中国梦,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青年教师是高校最具发展潜力的一支队伍,必将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主力和骨干,因此如何引领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为能够担当重任的社会栋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成才过程中,“外在引导”当然是必要和有益的,但“内在进取”更关键,而进取动力的源泉和方向取决于合理的角色定位。

合理的角色定位是“能够”与“允许”的综合考量——前者指成才的主观要求,后者指成才的客观环境,两者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就主观要求而言,青年教师的成才体现着挖掘自身潜力、享受职业乐趣、实现人生价值的不同层次的内在需要;就客观环境而言,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十八大报告对当前中国发展形势的精辟分析和科学判断,为每个高校青年教师的合理定位提供了现实起点和价值方向,是实现合理定位最重要的客观依据。从当前形势出发,当代高校青年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担负以下三种角色:青年导师、理论工作者、创新者。

一、“青年导师”: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

教师作为一项职业,在我国有明确的职责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校青年教师不但要成为大学生的学业导师,而且要勇于承担起心灵导师、人生导师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征,比如在年龄和心理特征上与大学生相仿,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从而进行有效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要成为“青年导师”,高校青年教师必须致力于“威信”的形成和维护。首先,格外珍惜“自然威信”,注重自己的仪表、作风和行为习惯,坚决避免有损职业形象的言谈与举止。其次,以身作则,不但要自觉践行好学、严谨、创新的治学理念,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用自己的道德实践与人格去教育学生。最后,用“公平、公正”去维护威信,尽可能消除社会差异所带来的歧视与不公,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理解并信任他们,以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机会。

教师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它使学生确信教师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效能得以大大提高。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要实现自己作为“青年导师”的职业理想,就应当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形成和维护自己的威信。

二、“理论工作者”: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理想

在现代社会,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职业越来越被限定在狭小的专业领域,个人利益似乎直接取决于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成就,于是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提高便成为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专业创新者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开创新局面,要使自己的专业研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恰恰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自身的专业中,甚至必须超越眼前的具体工作深入到意义和价值这类更具有普遍性的领域之中(萨义德),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无论自身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自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成为“理论工作者”,立足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具体国情来进行专业研究,这样才会使自己的专业研究更接地气,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作为“理论工作者”,高校青年教师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热情,关注、追随和研究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结合教学现实以及社会实践提出新课题,把自己的专业研究工作和回答这些新课题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意见。

作为“理论工作者”,高校青年教师应当积极反思自身专业研究的社会意义。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出发,发展经济仍然是我国面临的头等任务,我们的专业研究首先就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次要做有利于人民的研究,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研究,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明生活的需要;最后要做诚实的研究,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揭露欺诈等不道德的行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三、“创新者”:青年教师对专业的自主发展

作为社会人,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迫切希望尽快融入教师集体。而包容的集体及其集体文化,能更快引导青年教师融入集体中。和谐的教师群体不仅使青年教师工作满意,而且由于和谐的工作关系,可以起到良好的“传帮带”作用,互相学习,取民补短,共同进步。青年教师在教学方而、专业方而、科研方而可以更快成民和成熟,尽快实现角色认同,促进专业成长。

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从继承式教育向创新教育,从整齐划一的教育向个性化教育的深刻转变。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工作积极自主。青年教师是未来高校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年轻,思维活跃,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育理念。学校可以鼓励青年教师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内化新型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不断探索和完善多种教育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对人学生产生强人的吸引作用,获得他们的认可。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关心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日益提高,角色认同不断深化,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结语

高校青年教师具有多主体性。他们身上所迸发出的创造性和进取性,绝不会只把自己限制在职业理想上,除了作好“青年导师”,高校青年教师还能够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创新者”,广泛参与社会建设,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反过来看,高校青年教师唯有自觉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创新者”,才能更好地扮演“青年导师”的角色:一方面,专业过硬,正直诚实,忧国爱民的教师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热爱真理,坚守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创的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高校教师 篇2

摘要:教师是学校发展中的实力,作为后备力量的青年教师,其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却不容我们乐观,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在摸索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之路。在对青年教师下大力气培养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对于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能够给与认同和发展。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现状 培养

高水平的人才是国家的竞争力,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实力,是学校各项工作最主要的依托力量。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及其自身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关系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和速度。愈演愈烈的现代教育竞争,对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然而从现实来看,我国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水平提升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甚至出现了滞后的现象。他们目前的实际状况是:

(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教学历练导致教学经验不足,对教育的意义及教育科学的规律知识理解不够。

高校青年教师很多都是校门对校门,一旦参加工作,就要迅速进入角色,登上讲台,实现身份的转变,这使他们未及熟悉就已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与此同时,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以外,也进行了教师上岗培训并通过了考核,但这些考核几乎变成了单纯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考试,而无法实现大学对青年教师职业修养及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们“懂得教育”的途径,除了极少数出身师范院校的教师外,大部分人都只能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模仿和学习来达到,而学习效果又因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而通常不够理想。

(二)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的视野不够开阔,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高。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两只羽翼,教学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和责任,科研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深入总结与内在支撑。如果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不可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更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许多院校认识到了青年教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生力军,可目前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到位,方法不够很有效,政策不够支持,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许多高校的管理者认为教授经验丰富,科研力量强,就纷纷把出科研成果的“宝”押在他们身上,而对年轻人才只重视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而忽视科研能力培养,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很不利于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无法回避的生活工作现状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干扰。

高校不断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起一种能够激励青年教师奋斗的机制,然而,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超负荷上岗、职称低、工资收入也较低,面临着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组建家庭、照顾孩子、老人等实际生活困难,对于生活磨练还不多的青年教师在不同 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甚至一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进而产生了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或固执偏激,自卑感强等心理问题。更由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青年教师在治学态度上缺乏严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教学上敷衍了事,科研成果也往往经不起推敲。

(四)高校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和身心特点。

目前我国的高校青年教师,多为70年代生人,80后的教师队伍大军也正向我们扑面走来。他们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成长,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他们学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积极肯干,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他们创新能力强,善于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来武装自己。同时,他们年纪轻,体力旺盛,心理复杂多变,在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过程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未成熟时期,因此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波动较大。

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其身上肩负着传承文化、批评文化、引导文化、创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如何使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要求和科研要求,提高育人质量,完善自我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多年来,我国的各个高校不断探索,在摸索中前行,得出了一些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和方法,现汇总如下:

(一)从源头抓起,为高校引进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以往,只要每年教师招聘工作的序幕一拉,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录用通常采取的就是三步走:收取大量应聘者的简历进行筛选;进行必要的笔试;展开说课考察。这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除此之外,现在增加了对应聘者的性格品质、道德情操、生活爱好、甚至责任感方面进行必要的了解,这并非是对他们的苛责和刁难,而是由他们今后所肩负的巨大责任和艰巨使命所必然要求的。

(二)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1、坚持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素养的根本。

“德乃师之魂”,在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问题,它还关系到一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才能使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信念更牢固、判断更清楚、行为更自觉、实践更深入,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尽管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面性,但只要具备爱岗敬业的道德素养,意识到教师的历史使命,就能在青年教师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2、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培训计划,长抓不懈,确保实施,重视效果。

各高校应把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学科建设需要,综合教师培训的意向做出需求分析,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其内容主要涵盖:(1)岗前培训;(2)教学技能培训,包括普通话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外语培训;(3)教师能力培训,在学校内部开展听名师讲座观名师授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实行助教制、导师制,开办短期培训班。在学校间进行校际的交流互访,取长补短。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留学研修等。在培训期间,学校应对老师的学习时间、学习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跟踪反馈。总之,高校应站在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有的放矢地规划和落实教师多学科、多层次、多方式的在职培训。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

从思想意识入手,引导教师的科研意识,强化其使命感,通过改革教学模式,调动青年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调整学校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投身科研的热情,加快科教体制改革,推进教师以“教”促 “研”。

(三)改进学校相关制度及评价体系,为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学校目前的人事制度,在对青年教师实行评聘时,往往根据青年教师的潜在劳动能力(学历、资历、经验、工作态度)及工作绩效(教学量完成情况、科研水平)等评定教师的职称。管理者的目的是为了拉开档次,进而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该种评价的优势在于方便计算和相互比较,但在职称评定和岗位确定上,仅以论文数量的多少和发表的刊物的等级来评定教师的能力,容易造成某些青年教师急功近利和短视效应,不利于建立一支长期、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应依据教师群体的不同特征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给与青年教师公平科学的评价和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英国人安德鲁·怀尔斯,198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升为正教授后,九年间基本没发表文章。从大学校长到系主任,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也不管他在做什么。九年以后,他解决了世界数学界36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费马大定理,获得了当今数学最高奖——菲尔茨特别成就奖,到此为止他是这一特别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后备力量。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早在1931年就曾说过:“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而一个大学未来发展所需之教授,必是从今天我们青年教师的队伍中涌现出来,我们应尽所能,保护好、培育好这块土壤,将理解、尊重与支持无条件的给与我们的生力军。参考文献:

1.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OO8(3):3-7.

2.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5):1-6.

3.李云先.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从业素质的认识与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1):14—16.

4.胡 琦.解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导向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oo6(5):38—39.

5.陈秉公.论教育省略了什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l一6.

6.王子猷,程结晶.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J】.高教研究,2005,(8).

7.于佩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6,(4):l15—117.。

8.谢焕忠.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上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9.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85—87.

10.贾焕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2009,第四期

对当代高校情感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加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0-01

所谓情感, 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2]情感是人类特有的生理现象,是人的客观需要、客观愿望与社会存在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1]情感教育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大学校园里,培养良好的情感,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相长。我们要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使用恰当的方法来加强高校的情感教育,以促进课堂融洽,校园和谐。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与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认知教育相比, 情感教育显然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在现代高校教育中,通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情感交流,师生间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友谊,确立“情感优先”和“生命平等”的教育原则,关怀教育对象的生命本体,借助一切形式进行交流,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3]

1.情感教育是高校学生自身成长和学习的需要。

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类特有的生理现象,是人的客观需要、客观愿望与社会存在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是认知活动中的必然因素, 它伴随着认知发展过程的始终, 情感一旦产生, 就成为认知发展的动力并调节认知结构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敢想敢言的氛围,是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原创力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

2.情感教育是加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沟通交流,建立师生间的友谊,充实双方的校园生活重要途径。

在许多高校里,师生之间交流互动频率低,造成了师生关系疏远,感情淡漠。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被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5]即使在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也可以在情感所营造的温和环境中得到解决。

二、情感教育的特征

情感教育虽然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集,有着教育的整体性特征,但同时也有着相对独立的自身的一些特征。情感教育具有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4]

情感教育的这些特征都意味着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城市可以遵循,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体验;通过教师的积极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素质教育成功的范例,值得深入探讨。[7]

1.在师生间的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中进行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是最实在、最自然、最有效的。课堂情感教育应力求教学互动,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科学知识,同时培育情感。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热爱学生的教师, 肯定对学生充满了热情的期望, 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对教师工作成绩的最好回报。

高校教师,作为情感教育中的主要作用者显得尤为重要。21 世纪的高校教师只有树立“以时代精神为主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以开拓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素质”的理念,并与时俱进地发展这些优秀品质,才能引导学生在探求知识和学会做合格社会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奋进。[6]

2.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生活和社会实践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的价值,并逐渐把“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感情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精神生活方面的实践活动越多,得到感情上的激励越强烈,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加懂得生活,热爱生活,自觉地为集体为社会服务。

3.适时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加强情感教育。

只注重专业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感到无所适从。只有使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形成互补,才有利于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情感教育虽然可以脱离其他教育形式而单独实施,但它仍然只是教学管理的一種形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合理补充和完善。因此, 高校教师眼界的深度、宽度和高度, 决定了教育的厚度、亮度和弧度, 也决定了教学的精度、量度和质度。[8]所以,作为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做到适时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以满足学生对知识,对情感的双重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加强情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它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高校中强化情感教育又需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作出相应的选择和判断,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以使学校教育工作开辟出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06.

[2]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6.

[3]洪明.高校情感教育与”人本”教育的理据探究[J].湖湘论坛,2005(6):95-96.

[4]陈丽影.对高校学生情感教育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115-117.

[5]陈绮雯.试论情感教育对现代成人教育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4):69-70.

[6]张宏玉.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统一[J].教书育人, 2000 ( 16) : 12.

[7]周和平.对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 : 35.

当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探析 篇4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我们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社会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时,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将不再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传递者的角色发挥作用。作为教育辅助手段的教育技术,对教育中的教育目标、传递模式、教学课程、教师和大学生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也必将改变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期望,这也意味着在新形势下教师角色将必然发生转换。

如今,教师们有很多的东西要向年轻的学生们学习,教师和学生现在都成了教育的主体,教育革新也被不断提到了议事日程,高校教师若不紧跟形势,努力学习接受新事物,那也必将被学生所抛弃。

有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智能计算机的出现,很可能机器人会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但是,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这是因为,首先高校教师相对于“电子智能教师”来讲具有以下优点:教师和学生不仅在课上交流,就是在课下也会经常打交道,大学生们会不断发现和了解教师所具有的崇高品德和高超工作技巧;由于师生在一起上课,教师与学生就有精神上、知识上的各种交流;教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学生们的成绩,学生们对此也不会无动于衷。其次,“智能电子教师”的“优势”也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如弱化人的潜能,导致学生们作业中错别字的频繁出现;现代媒体容易疏远人与人的距离,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目标化的机械教学也会破坏高校教育的整体性。可见机器教学不会取代教师,而只能作为教师的辅助手段才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时期,教育目标、教学模式及师生关系的转变就要求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当前自己的角色,必须走出传统为主的角色,开始扮演新的角色,教师角色的转换已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由此,我们可以概况结论,高科技对教师角色的挑战不是“教师”的消亡,而是教师对传统职业角色的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位。

2 高校教师转换角色的重新定位

高速发展的教育信息时代使得高等教育具有了众多新特征,要求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从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的教书匠到如今时代的“教学组织者、学习参与者、咨询指导者、交往合作者、创新研究者”的多重角色的统一。

(1)教学组织者。教育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以及选修课是按照专业教学大课堂组织,由学生个体分散进行、自主管理的。但是学生自控力的差异又会导致他们学习质量产生明显的不同,并且会出现不同的困难、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创建新教学集体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约束督促工作。具体来说,这就需要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组织经常讨论交流,一旦发现问题要找学生个别谈话,教育学生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指导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坚定信心、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等。

(2)学习参与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即常说的教学相长。教师要丢掉“一桶水”与“一碗水”的陈旧观念,经常给自己冲洗大脑,把大脑变成一条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孜孜不倦求新求异。

(3)咨询指导者。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我们带来两种新现象:第一是使学生拥有了广泛的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第二是使学生困惑而无从下手,无法快速有效的找到正确实用信息。高校教师在网络资源上提前浏览,筛选把关,(下转第119页)(上接第82页)对学生的咨询、指导会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是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指导。网络上各种文献、图片、视频、资料非常丰富,学生在搜索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忘记学习查询的初衷。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初步了解网上信息资源,提供专业可靠的网站、正规电子图书馆以及相关教授专家的电子邮箱地址等,准备学生查询问题的资源清单,并向学生提供相关查询及问题研究指导意见,帮助学生自主地高效地获取网络信息与正确使用信息。其次,网络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和过度的开放性,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过多的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导致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浸其中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又担负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职责: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心灵健康的咨询者、治疗师等等,帮助学生在心智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4)交往合作者。在常规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中,一个教学班中几十名学生只能拥有一名学科教师。在网络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各种技术突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把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师生联结起来,它们支持地理上分离的各个高校、研究单位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在高校教学的准备过程中,不同国家地区的同一学科之间的教师也可以交流,分工合作,设计课程、开发课件,讨论教法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另外,对于学科知识,师生间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大学生会独立地思考,形成自己不同与教师的见解,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怀疑,甚至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自己的实验求证,这时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应是一种相互理解、接纳和合作的社会性关系。

(5)创新研究者。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公式化。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和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而要勇于创新,不断总结提高。另外新技术毕竟替代了教师的部分教学职能,使得教师能够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并且现代教育技术对当代教师也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学科教法改革、学科实践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实践有效结合,则离不开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的充分掌握和正确运用。因此,教师还应当不断创新,确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熟练、准确、快捷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本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并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信息技术最终与课程内容、结构、资源融为一体,成为创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革命性作用。

总之,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角色趋向多元化,教师应该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转变观念,对自身的角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定位,从教学舞台的“主演”的角色中走下来,充当台下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研究者,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新的教育教学情境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地位等提出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努力塑造自身新的角色形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角色,模式,教学改革,合作,创新,定位

参考文献

[1]胡礼和.网络与多媒体的教育应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柳栋.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

当代高校教师 篇5

论文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师法》中,教师被定义为:教师是行使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从古至今,社会赋予教师的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比知识更重要的,却是做人的道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说明“身正”比“学高”更为重要。一个人拥有渊博的知识也许可以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但是只有拥有崇高的品德,他才能成为他人的典范。

在国内外的各种文化中,教师被用各种优美的文字赞美着: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赞美的语言表现了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教师的尊敬与尊重。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要传递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的典范,世人学习的楷模。这就对教师个人的职业修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有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国家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培育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教师,因此,教师的发展,不论是专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素质的发展,都应当成为国家及教师个人关注的首要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及教师职业道德,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就成为当代高校教师的必修课之一。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清楚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修养”一词,来源于“修身”与“养性”的结合,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既包含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积淀和水平,又包含了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品质,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指的就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它的本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实践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具体说来,它包含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只有真正献身教育事业,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这既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必须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也才更值得社会尊重。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是否热爱学生,这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真正将学生放在首位,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教育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鼓励着学生不断进步。但是,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在表达对学生的热爱时,要尤其注意方式方法,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的伤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但不能溺爱;要严格要求,但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而不歧视差生,要是所有的学生共同进步。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大。每个学生,都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在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家长。所谓以身作则,就是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是自己成为他人的表率。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能做。在高校中,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敏捷、可塑性强的人群,他们同时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精通专业,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严谨治学,才能被学生所信赖和尊重,才能为学生作出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递知识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美德,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是自己能够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高校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知识创新传播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也必须要具备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了解本专业内的前沿信息,同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是自己的工作富于创造性,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外界环境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是高校教师自身的提高。从外界环境来说,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两条: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来建立的。因此,国家要不定期地、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表率。

(二)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监督机制

国家或者各个学校,应该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约束教师的职业行为,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同时建立广泛的监督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到监督作用,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包括对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也包括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学习,还包括对教育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使教师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身上集中体现了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向他们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

向学生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学生,他身上也必定具有一些教师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教师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同时,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在一起,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自己思想和工作中的不足,随时检查自己,审视自己,随时加以改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2.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教育实践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学习中学到的各种职业道德,只有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渐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结果。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磨练,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3.加强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以师德规范为标准,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及时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论当代高校教学秘书的人格魅力 篇6

关键词:教学秘书;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53-01

一、教学秘书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

(一)准确定位,当好参谋助手。

教学秘书首先要准确给自己定位。教学秘书既是学院的基层教学管理者,又是面向学院师生的服务者,也是学校、学院之间的联络者,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学秘书不是决策者,而是决策者的助手。

教学秘书属于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的一员,在辅助领导决策的过程中,教学秘书的角色职能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管着学院教学方面的事情,协助院领导管理日常教学事务,保证学院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为学院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三是负责学校与学院、教师与学生、本院与它院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督导学院执行学校教学工作的情况,收集提供教学信息并协调关系。履行各项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出谋不决策”,才能当好领导的助手。

(二)个人修养。

现如今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学秘书, 应时刻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崇高使命感,努力塑造自身高尚、健全、完善的人格。熟悉所在院系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各种教学工作的实施流程。教学秘书应具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的业务素质应容易得到领导和各方面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他说话的内容容易让学生们所信服, 他的人格魅力能给学生以威信和信任感, 因而在事业上容易取得成功。因此作为学校中特殊群体的教学秘书,注重人格魅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二、教学秘书人格魅力的培养和塑造

教学秘书人格魅力的培养和塑造,除了相应的知识素养和实践工作能力外,修养是最关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

(一)学会做人。

如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对秘书的基本要求,其中也蕴含着教育的顺序,俗话说得好“先成人,后成才”。成人也就是学会做人,如果教学秘书都不会做人,又怎么会与其他老师相处好,又怎么去教好学生。学会做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活着,一份自然再加一份真,人要善良,还要辨得清是非。做人不要斤斤计较,但要有原则。国家的制度不能违反,学校的制度也要遵守。

(二)树立正确坚定的信念。

在高校中,保持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纯洁性是党的要求,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我们要制定一个严谨的,稳定的,高尚的职业道德标准。以保证教育路线与实际教学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政治学习教育。信念是当好一个合格教学秘书人员的首要条件,教学秘书一般被视为决策者的参谋、助手,因为所处位置的特殊,容易了解学校的核心机密,极易受到多方面的利益影响,因此身处重要地位的教学秘书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要对学校高度负责,在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工作利益和物质利益冲突时能作出正确选择。教育植根于教学的唯一的理想和信念,高校教学秘书必须顺应时代的脉搏,为未来人才,职业教育“信心”的发展,以滋养土壤有一个厚厚的,坚实的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培养细心的态度。

大学排课是很繁琐的事情,所以需要细心的人。排好课后,个别老师调课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细心,很有可能发生教学事故。发生教学事故也不要紧,教学秘书要对发生的教学事故,经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反复推敲,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创新或优化的建议,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让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四)要有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幽默感

作为高校教学秘书在公开场合要有自信心和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不摆架子。同时讲究礼节,穿着得体,尊重他人,幽默。教学秘书工作内容繁杂,容易产生压力,有时会产生烦躁情绪。具有幽默感的教学秘书,则能以机智的语言化解困境,超越挫折,获得良好的心情,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中互相推拖,让人感到‘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就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进而对领导和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非常注重情感的,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

正是由于高校教学秘书人格魅力在工作实践中发挥着上述的巨大作用,高校教学秘书自身都应当充分重视并积极修炼自身人格魅力,探索进一步发挥其在工作实践中的作用的途径,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谈当代教育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篇7

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1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大意义。

可以说,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1.2 教师应该爱岗、敬业。

教师的天职就是上好课。要想上好每一节课,首先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其次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课,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教师这一行业,也属于服务行业。生活中,我们知道:顾客是上帝。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生服好务,不制假,不造假(类似提前下课,上课讲一些与教课内容无关的话题等),让他们满意。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格,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把自己奉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教师楷模,比如吴玲同志,生前是郑州市第22中学高级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勤奋工作,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马祖光同志,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殚精竭虑,取得卓著的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陈学求同志,是吉林农业大学的老师,一位归国华侨,多次放弃国外定居的机会,始终心系祖国,奉献人民,长期奋斗在艰苦的农业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育部党组号召全国教育工作者向他们学习,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以他们为典范,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中最大化。

1.3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好务。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和北京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主讲教师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0日第1版)中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有一句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对孩子、对学生要关爱,要宽容,要耐心,这样才能体贴入微,把他们教育好。”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做到“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劳动对象极其特殊,他们全都是可塑性大、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们。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身执教要自律、要以身作则,不迟到、不提前下课,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时刻谨记“内修其善心,外修其风范”(东北财经大学校长马国强的教诲),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2 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

2.1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

现就大学英语教师为例: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起着示范作用,教师能够规范地使用英语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发音都很标准,在课堂上也可以做到使用英语授课,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但是,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除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外,还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综合的文化知识,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传授其相关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在课堂上能经常传授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师并不多见,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知识面窄,结构单一,知识老化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广泛接触和吸收外国文化,拓宽自己的知识认知视野,从而保障我们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比如大学英语预备级第一册(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第4课中的一个句子:"And I don't think it's pleasant to have a stranger in my house to teach me."除了指出否定转移、宾语从句、it的结构外,有一个知识点就是“have”sb.后应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为什么这儿又出现了“to”?针对这一情况,英语教师就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一般的教科书和词典给出的句型确实是“have sb.do sth.”,《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还特别强调,have"used with infinitive without to"。著名语言学家R·Quik等人也指出,用作使役动词时,后面接不带to的不定式,例如:Did they have you paint the house? (CGEL) (他们叫你油漆房子了吗?) 但是有些英语学者却认为也可以带“to”。例如E·Kruisinga就举过带“to”的例句:

What, I'll have you to know…… (A Handbook of Present English, Part11, P.386)

I'll have someone to translate the story for me. (葛传规:《英语惯用法辞典》,时代出版社)

由此可以看出带“to”还是不带“to”只不过是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而已,但最后还必须讲清楚:考试时学生必须按照规定语法学派的要求去答题,即必须省略“to”。通过此番解释,学生们就会非常清楚,以后也不会因此而糊涂。如果这个地方一带而过,不给学生们讲,他们就会拿不准什么时候该加“to”什么时候不该加“to”,所以教师一定要严谨求学,不放过任何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拥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以帮助学生彻底了解英语,弄懂英文。

2.2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紧跟社会的发展,了解学科最新知识。

创新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一个教师也都有其个性特色,但无论如何,都必须以培养应用能力为核心,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而21世纪的今天,课堂教学一定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中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挖掘潜能,服务课堂教学,从而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2.2.1 教师的学习能力。

陶行知说:“不懂学习的人便不能做老师了”,不求进取的教师将逐渐被淘汰。教师们一方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像海绵一样,从同事中,生活中和科学中汲取一切优良的有用知识,然后再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学生。所以教师应博览群书,借助网络,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时时不忘完善自己的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2.2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势在必行。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中国教育报〉1996年1月24日)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大学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2.2.3 及时输送学科前沿知识,保障教学内容新鲜感、实用性。

我们的教材不可能一年一变,教材内容的陈旧性不可避免。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在讲到"deal with"这个词时,我没有采用教材中的例句,取而代之给了学生们这样一个例句:Look, Bob, there are a lot more urgent things we have to deal with this week.Just put your expansion ideas on the back burner for right now (瞧,鲍勃,这周有这么多要紧的事情,你最后先把扩张的主意放一放) 。

通过这一例句,学生们不光学到了词本身的含义,还知道了“扩张”、“放一放,处理为次要的”、“现在”等这样比较实用的词汇。类似的还有当今全世界都在谈论的话题,金融海啸(Financial Catastrophe);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Trade Protectionism) ;购买美国货条款 ("Buy America"Clause) 等时尚感强的新兴专有名词的学习和介绍。一方面要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教材的陈旧性,有效的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

3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研究,改进教学方法,采各家之长,避各派之短,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并结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开辟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之路。

3.1 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分层次教学便是针对这种客观事实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这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且使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东西“可吃,可消化,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原则是”因材施教“,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五十分钟内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使他们发挥各自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前提要求教师熟悉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各自的知识水平,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依据所出现问题的难易程度,内容的深度、广度,分配给相应层次的学生去处理,去消化。分层次教学的最直观的一个效果就是,一方面保护了大学生们的面子问题,另一方面又刺激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回想:哎,老师提的问题我怎么都会,看来,我的学习是进步了。这样,一点一点,一天一天,日积月累,我们的“上帝们”就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进步,也会越来越爱上你的课。

3.2 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教师喋喋不休的在自己的“王国”里进行“填鸭式”讲授。时至“眼球经济”的今天,我们大学教师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技术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短暂的鼠标点击,快速而又舒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应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获得除文本以外更加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始终在一种新鲜、兴奋的情绪下进行。但是,因为各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切记不可让学生觉得:老师把电脑带到课堂上,却把自己的脑袋落在家里。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形式对英语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的作用。对某些教材而言,它较传统教学手段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增加知识的容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及主体意识等方面发挥其特长,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总之,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或电子教案,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此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和刺激,同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3.3 教师还要活化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通过问题教学法、共同参与法、讨论法、小组示范法、角色扮演法等进行课堂教学。在此,我比较欣赏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在它的职业教育中,一个教学单元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的情况是很少的,更多的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德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单独使用讲授法不能超过五分钟,一般在20分钟内必须更换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一节课50分钟,要想时刻把握住学生们的脉搏,就必须多变教学方法,以保持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师可以在开课前十分钟采用问题教学法;下课前五分钟左右,利用角色扮演法强化本堂课的要点知识;中间的教学时间,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酌情处理,灵活多变,做到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目的只有一个:把我们的教学阵地———课堂,变得有声有色。

4 结束语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必须认识到: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做到静下心来育人,潜下心来教书,做一名满足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大学教师,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优秀大学教师。

参考文献

[1]赵丽娟.跨世纪高校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5.

[2]刘润清, 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42.

[5]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J].外语界, 2002[5].

[6]Higher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3, [10]

论当代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8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素质的现状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工作负担较重

英语作为通用语言,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学习,高校无论哪个专业,英语都是必修课之一,因此每个专业都必须有相关的英语教师。然而英语教师是有限的,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高校不得不让英语教师担任比较多的课程,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教学质量势必下降,学生学到的东西并不一定精,能力自然相对有缺陷。

2. 教育观念陈旧

一些教师未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教育观念,死抓教学理论,教学能力低,无法活跃课堂气氛。许多英语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一味地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根本不把课堂上“多余”的时间交给学生,导致课堂气氛紧张,使学生反感。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缺乏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英语教育必然是失败的。

3. 科研实力不强

科研能力是素质教育中外语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据统计,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研究项目,以及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英语教师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论文发表方面,平均每年都能在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教师超过半数,这说明教师有一定的科研实力,但能够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教师极少。不少教师认为搞科研是为了晋升职称,缺乏正确的科研意识。另外,客观上讲,由于工作负担过重,每周上课时数一般在16节甚至更多,教师们不堪重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注科研,更不能了解本学科的新研究动态,这些都制约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4. 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师中博士、硕士所占比例不大,英语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另外,高校英语教师大多数是刚跨出校门的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的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与学生之间沟通较好,但是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欠缺,再加上任务繁重,势必会影响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

5. 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师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如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年龄大、资格老就妄自尊大,缺乏对自身价值的正确估价,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素质,这些不健康的心理极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二、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 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师个体素质结构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驱条件。绝大部分教师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品质。高校教师更需有坚定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融入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灵魂的塑造与净化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为人师表,还应该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正确对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等。

2. 业务素质

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不仅要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篇章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还应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高校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工作,必须加强英语学习,有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英语教师的语言应力求准确、简练、鲜明、生动,富有逻辑性、哲理性、幽默性,尤其是要能讲较流利或标准的英语和普通话。另外,英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与灵活传授学习方法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英语以外的科技、医学、经济、社会,以及外国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知识。英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掌握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逐步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西方的文化。

3. 科研意识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加紧业务自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做到教学、自修两不误,使教学、自修、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必须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或教改的成果,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新时期外语教师的一项基本的素质。英语具有以丰厚的科学文化积淀为底蕴的历史传承性与稳定性,但对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语用学理论与教学理论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只有通过掌握科技、医学、文学、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各方面专业及非专业各方面的业务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提高个人素质,才能真正在教学、教书育人方面有更大的贡献,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与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 2002.

[2]戴曼纯, 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黄建滨, 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师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1.

[4]刘润清, 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当代高校教师 篇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一)适应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的变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虽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影响着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高校教师要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就必须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推陈出新,社会的进步,国际竞争的加剧,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就必须要树立竞争意识。但竞争并不是孤立的,要在劳动协作中产生。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新要求的人才,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任重道远。

(三)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任,更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引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事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局, 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 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所以,加强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任重而道远。

二、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明确的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

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要从观念上进行变革。高校教师为人师表,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那么,高校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要树立开拓创新的价值观,要勤勤恳恳、勇于奉献,更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事业的创造者。这样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勇于开拓的人才。同时,高校教师还要坚持社会主义利义统一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处在初级阶段,高校教师要认清当下经济形势,以身作则,坚持社会主义利义统一观。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要时刻以德立身,正直、诚实、言行统一,以高尚的人格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二)加强自身修养,多博他人所长 ,竞争与协作相统一。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树立协作意识,在竞争协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是对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新要求。坚持竞争与协作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应培养的一种道德观念。高校教师要加强与同行之间的协作竞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还要加强与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竞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竞争协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三)尊重知识,尊重高校教师,共建学习型社会。

首先,国家和社会为高校教师所提供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使高校教师这一人才的培养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受到尊重。其次,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会影响到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再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 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更是培育人才,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当代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更应该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明确的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坚持竞争与协作的统一的道德观念,以完成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当代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更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的大事。我们要时刻牢记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身体力行地加强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才的重要方面。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出发,从途径和方法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问题。

当代高校教师 篇10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成为高校教师,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随之增强。作为高校教师,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 确立献身教育的崇高信念, 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文明的社会而言, 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地位显得更加重要。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 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个任务, 高校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也是新时期推进高教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明天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 教师能否做好本职工作, 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 方法固然是重要的, 但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 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为了实现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 作为高校教师, 一定要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 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进行艰苦锻炼的结果。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应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努力。

首先教师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修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客观效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师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因此, 教师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

(1) 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去。只有在两个文明建设中, 教师道德修养才不会偏离方向, 才能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并得到考验和检验。

(2) 要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实践, 教师道德修养中的各种矛盾都存在于教书育人的实践中。

其次, 实现教师道德修养, 还必须认真学习理论, 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教师道德修养离不开社会实践, 特别是不能离开参加教育教学实践。然而, 要提高实践的自觉性, 避免盲目性, 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否则道德修养就会迷失方向。

2、树立教师理论人格

为了搞好师德建设, 首先必须树立教师的理论人格。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 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教育部门包括学校, 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 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只有在道德修养中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 自我鼓励, 在思想意识中凝聚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 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行为的目标, 才能使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 成为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3、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制度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需要有一套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 有效激励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目标激励。按照“评价科学、导向准确、激励有力、操作简便”的原则, 立足于推动工作, 以任期责任目标为主要依据, 合理确定评价标准, 落实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议制定, 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聘任制度。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 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 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 完善聘任制度, 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教师升降、去留的作用。

(2) 建立奖罚制度。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 高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 健全配套措施。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倾斜, 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 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量化的方式, 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3) 建立监督制度。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要建立督导评价制度, 组织有领导、教师和退休教师参加的师德巡视制度, 设立“师德信箱”, 鼓励学生对师德进行评价公布师德规范, 建立师德监督网站, 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 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 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 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4、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道德修养离不开外部的条件和作用, 但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高度的自觉性。因为教师道德修养的本质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贵在自觉, 教师在进行道德修养过程中, 要勇于自我批评, 严于解剖自己, 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之一。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谁都难免有过失。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仅可以洗刷思想上的灰尘, 还可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荣辱、美丑的能力, 是个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要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得好效果, 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批评是帮助别人认识和纠正错误, 自我批评是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它们都是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手段, 相辅相成。

三、结束语

当代高校辅导员的职能浅析 篇11

我们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他应获得丰富的基础知识,包括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在深度方面,应集中精力学好一门专业;在广度方面,视野要涉及几门学科,应获得恰当而体面地交际能力,大量的实际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以及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熟悉人类,获得知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不同价值,传统和习惯。通过多次探索,应该对知识和文化方面产生持久的兴趣,获得自知之明,最终做到能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与不同的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应该更加成熟,获得人类所具有的宽容的性格。)最终实现自我满足,也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说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那么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呢?我们怎样做才能培养出我们想要培养的那种学生呢?我们要从内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的角色,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还是创新知识的人,而且是服务者,管理者,学校的代言者及做研究调查的人。

第一职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传授启发,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而辅导员不仅仅是教育者和管理者,还是探索者、引路者、创新者、研究者、协调者,更是情感师、指导师、心理咨询师。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如果他有更高的使命,那么他也应该是创新知识的地方,新知识就是新想法,新发现,新发明,创新科技,造福人类和社会。在传授知识的使命外,如果我们有能力和精力,应该努力去创新知识。我们的学生在和老师的朝夕相处中会很自然地向老师学习这种批判和创新的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批判和创新能力。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选择当一名教师,同时也选择了永远做一名学生,因为我们本身存在着没有解开的“惑”。我们必须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想方设法继续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尽量扩展我们的涉及的领域。

第二职能:服务者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在教师的内心中要将学生平等对待,要想让学生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的把他人跟自己平等对待,才能很好地服务他人。服务学生,要清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付了学费,他购买了我们的服务,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和学费等值的课程,不能随意缺课,停课,提前很久下课,不好好备课等等,学生有权利对种种他们不满意的行为提出申诉,而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及时给予反馈。学术交流会,评教活动等等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寝室是一个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他们在这里休息,交友,娱乐,同学之间的相互模仿,相互影响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同学之间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为人处事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响着。我们服务者应该对学生反映出来的宿舍的软件和硬件问题给予关注。能改善的尽量改善。这体现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情感的交流。

第三职能:管理者

教不严,师之惰。

这是《三字经》里的六个字,严是严格,认真。在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过程中,缺少了严格和认真,就是老师的失职,就是没有尽到责任。这个严格和认真,不仅仅要针对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教导学生。

第四职能:学校的代言者(言传身教)

在家庭教育里,最重要便是身教。 家庭教育在于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养成日常生活的好习惯。而这些教育,都隱含在父母对家人、对邻居、对孩子的一思、一言、一行当中。所以有必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态度尽量要温和、不粗鲁,坐立端正,对人有礼。

同样的道理,一所大学本身不会说话,不管大学校园里设施如何,大学的校训怎样,他们是无声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一个鲜活的老师的言,行,举,止是会影响学生对整个学校的看法。所以我认为老师是一所学校的代言人,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生命的态度,对职业的态度,我们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学校的精神状态。古人把学生比喻成“桃李”,“桃李满天下”。

那么辅导员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不管一个辅导员是怎样的性格,怎样为人处事,辅导员的内心和本质也许应该是朵莲花,独立,清白,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未必是君子,但绝不可以是小人。

第五职能:研究调查者

当代高校教师 篇12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要清楚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修养”一词, 来源于“修身”与“养性”的结合, 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 既包含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积淀和水平, 又包含了待人接物的态度, 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品质, 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指的就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 它的本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实践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具体说来,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只有真正献身教育事业, 忠于职守的教师, 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这既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也是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 必须能够抵制各种诱惑,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和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也才更值得社会尊重。

2.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是否热爱学生, 这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学生充满爱, 才能真正将学生放在首位,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才能教育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鼓励着学生不断进步。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 但不能溺爱;要严格要求, 但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 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 而不歧视差生, 要是所有的学生共同进步。

3.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这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固然重要, 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大。每个学生, 都有十几年的时间, 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 在小学,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 教师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家长。所谓以身作则, 就是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 是自己成为他人的表率。要求学生要做到的, 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 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教师首先自己不能做。

4.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递知识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勤奋学习, 不断钻研专业知识, 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美德, 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是自己能够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

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个方面是外界环境的作用, 另一个方面是高校教师自身的提高。

1.从外界环境来说,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两条: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来建立的。因此, 国家要不定期地、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使高校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表率。 (2)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监督机制。国家或者各个学校, 应该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约束教师的职业行为, 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同时建立广泛的监督机制, 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到监督作用, 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 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包括对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 也包括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学习, 还包括对教育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学习。 (2)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结果。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磨练, 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成为学生的榜样。 (3) 自我反省, 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以师德规范为标准, 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 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及时纠正, 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上一篇:英语作文的批改下一篇: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