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师

2024-06-03

高校美术教师(共12篇)

高校美术教师 篇1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通过接受专门培训和自身终身学习, 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 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随着当前高校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对教学质量日益重视, 客观上要求更新教师理念, 提高教师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学习、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发展性评价等则是高校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理论学习

当前, 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进修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已初步形成, 客观上要求人们接受终身教育, “活到老, 学到老”。教师教育实践表明:学习应成为高校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式。

美术教师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自学与继续教育。自学主要是指美术教师在自己的专业生活过程中, 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美术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钻研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修习。由于高校美术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一般课时较多、工作量较大, 加上家务繁多, 孩子、老人需要照顾, 很少有大块时间接受系统的继续教育, 这就使自学成为高校美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自学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与机动性, 教师可利用课间、夜晚、假日、节日等分散的休息时间安排学习;同时, 自学在内容上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缺陷, 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但自学也有研修的学科课程不系统、学习时间不能充分保证、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缺陷。继续教育主要是指美术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脱产系统地接受高一级的学历、学位教育和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如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学位教育如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攻读教育专业硕士, 岗位培训如校本教学理念与技能培训、广播电视远程课程培训、网络课程培训、单科课程进修、访问学者研修等。与自学相比, 继续教育具有进修学科课程系统、学习时间有充分保证、学习效果良好等优点, 而这正好弥补了自学的不足。因此, 自学与继续教育两种方式应相互配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

二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观念, 更新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能力;可以丰富实践知识, 增长教学智慧, 提升教育理念。因此, 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专题教学反思

专题教学反思具有明确的问题取向, 常常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这种反思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分析也相对较深入。反思的对象既可以是美术教学系统的诸要素, 如美术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美术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宜性与组织的科学性、美术教学方法选择的恰当性、美术教学媒体选择的适宜性、美术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性、美术教学环境的美化和优化程度等, 也可以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如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实施、美术教学指导、美术教学管理、美术教学评价等, 还可以是美术教学过程的各环节, 如导入、讲授、承转、板书、演示、示范、提问、结课等。

2. 整体教学反思

整体教学反思一般不是把反思的对象集中在美术教学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上, 而是总体把握美术教学各个方面的行为, 就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思考。如在上完一节美术课后, 教师可以分析自己教学中以下方面的问题:这一节课哪些方面做得较好, 哪些方面还不够, 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实施与课堂教学设计有哪些不同, 哪些生成情境比预设情境精彩, 哪些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还存在一定差距?课堂上发生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这些事情的发生意味着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帮助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较为完整的认识, 有利于改进美术教学工作。

三教学研究

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和事实表明, 人从本性上讲具有求知与探索的需要, 如亚里士多德提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一个层次是认识的需要。持续的教学研究, 将使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 并满足和强化他们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兴趣、动机。当前, 教学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角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术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都离不开美术教学研究。一方面, 单纯的理论文献学习, 枯燥无味。只有带着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学习理论, 才能学得有趣、学有所获。另一方面, 盲目的教学实践也难以提高教师素质, 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研究,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寻求理论指导, 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使教学工作上一个台阶。也可以说, 美术教学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在美术教学实践时, 通过美术教学研究, 教师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教学工作的长短, 理解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 找出自己和先进之间的差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 才能发现问题, 知道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理论。在学习理论时, 通过美术教学研究, 才能使理论有用武之地, 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使用理论, 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现实问题。近年来, 美术教学研究已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骨干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学研究的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明显快于未开展这种研究的同行。美术教学研究使美术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从教书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四发展性评价

理论学习、课堂观察、教学反思、教学研究主要是从内部, 即美术教师自身层面通过主动学习促进自己专业素养的提高, 获得专业发展, 而发展性评价则是从外部, 即学校层面通过制度建设与完善的推动来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评价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发生的时间先后, 高校美术教师评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定位性评价

定位性评价也称安置性评价, 是指在美术教师入职之初进行的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教师工作的初始水平 (主要指教师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心理素质的现状) , 为教师明确个人发展起点, 制定合适的个人发展目标, 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定位性评价一般通过查阅教师学业档案、专业知识考试、课堂观察等手段来进行。

2.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也称连续性评价, 是指在美术教师工作中进行的评价, 其目的是用来监控教师的教学过程, 向教师不断反馈教学是否有效和成功的信息, 以便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改进和修正措施, 如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顺序以及改换教学方法等, 进行补救性教学, 最终确保教学活动不偏离预定目标。如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就属于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

3.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是在美术教师工作之中进行的评价, 它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地诊断教师教学效果不佳的深层原因,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对症下药”的措施, 以便及时做出教学上的反应。在形成性评价之后, 教师采用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顺序和改换教学方法等多种补救性措施, 如教学效果仍然不佳, 此时教学管理者和同行就应该动用诊断性评价, 进入课堂, 深入诊断和发现教师教学的深层次问题, 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诊断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来进行。

4. 终结性评价

也称后测, 是指在美术教师职业生涯某一阶段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它的主要目的是评定教师的业绩, 为教师具有某种能力或资格作证明, 或为甄别和选拔服务。如, 每学年度的职称评定、教学效果考评、评优评先等就属于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课堂观察、查阅教师工作档案等方法。

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组成了一个评价链。我们现在一般比较重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而定位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仍然被忽视;尽管经常使用形成性评价, 但还要给教师打分, 把形成性评价转化成终结性评价。在今后的美术教师评价中, 我们应强化定位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改善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宋明钧.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举[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7) :53~56

[2]赫兴无.教学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9)

高校美术教师 篇2

一、填空题(共20分)

1、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主体。

2、自主、探索研究。

3、多元性。

4、旦、净、末。

5、湘绣。

6、橙、黄、绿、青。

7、原色。

8、概括、简练、韵味。

9、红色。

10、齐白石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C

2、D

3、C

4、D

5、C

6、B

7、B

8、B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共20分)

1、CD

2、ABC

3、ACD

4、BD

5、ABCD

6、BD

7、ACDEF

8、AD

9、DBCA(一定要按顺序排列)

10、CAB(一定要按顺序排列)

四、判断题:(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述题:(共16分)

1、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2、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时间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六、教学设计题(24分)

高校美术教师 篇3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制约因素

从目前我国各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考察,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不容乐观的,这使得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成为薄弱,最终造成一些学生高分低能,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未来社会的要求。导致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意识的抑制

普通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等到充分的发挥,但是惯性思维的形成对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创造主体意识的发挥存在抑制作用。惯性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的形式化结构,二是它的强大惯性。当客观环境无变化时,它有助于人迅速地解决问题,这是惯性思维的积极影响;但当环境变化时,它又常常阻碍人们去解决新问题,这是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在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有许多惯性,需要我们努力去克服。特别是美术教学活动中,惯性思维很容易造成教师建立主观片面的判断,影响了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严重阻碍了美术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惯性思维对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二、教学理性的制约

高校教学理性权威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高校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坚持知识的理性权威和绝对主义,把接受普遍的、确定性的、客观的或绝对的知识作为认识的根本目的。其前提是坚守真实世界的客观性、真实性、结构性和存在性,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与客观世界一致的目标或结果,所有学习结论都具有同一性、同步性和统一性。但是,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要求非理性、情感、直觉与灵感等人格特,正需要宽松自由与休闲的生活环境,所以教学的理性权威制约了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行为与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的确是确定性太强,没有给予教师和学生太多思维的空间。如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学生似乎只要记住确定的知识,而无须进行更多的思考。例如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家”等结论是给定的,而在技法教学中,完善的画理画论、约定俗成的笔墨纪律、范式化的大师作品等均造成一种要求追捧的学术压力,似乎不可超越。

三、哲學修养的缺乏

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个人哲学修养、人文社会科学底蕴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美术教师要注意人文知识的积累。但是,由于普通高校美术教师没有接受西方思想的传统与习惯,致使他们很少有对新思想的领悟与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是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的导向性,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使教师在文品、学品和人品方面不断提升,良好的品德和文化修养、人格魅力促进专业知识的创新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达到学科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和谐统一。

四、环境宽松度的缺失

环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开放自由的环境是提高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保障。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质情境的影响;第二,人际情境的影响;第三,文化情境的影响。所谓“办大学就是办氛围”。一个人能否产生创造性思维和成果与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关系。而创新精神能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则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师的学术环境是有待改善的,还未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主要是没有营造一个求实、创新、宽松、协作的学术集体。近亲繁殖、思维禁锢、各种学术流派和研究方法不能够很好的交叉融合,教师高高在上,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学术上少见自由、平等的讨论和创新思想火花的迸发、不能鼓励探索、不能宽容失败、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和聘任制度很多时候流于形式等等。

五、职称评定体制的影响

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给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制造了不少阻力。其主要是高校职称评聘的弊端导致的结果。

第一,“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的观念严重阻碍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第二,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际上是待额评聘制。第三,现行高等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第四,评聘重评审轻聘任。第五,考核制度和办法不完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考核制度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受长期以来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影响。

总之,制约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时各种制约因素是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地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客观正确地分析这些因素,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逐步给予解决,才能使其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学术沙龙与知识创新——兼对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J].学术沙龙,2007(4)

高校美术教师 篇4

普通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是高校美术学科及其教学的特殊性对高校美术教师的现实要求。教学作为一门极具开放性和创造性地学科,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注重尤为突出,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创造性与教师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教师的工作有创造性,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才能承担起创造未来的责任。因此,我国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富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精、敢于改革和创新,具有创新性的美术教师队伍,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培养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教学相长”。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与教师本身的艺术素质的高低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如果美术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不足,就很难提出创新的教育方法,难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的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师的知识基础又是紧密相关的。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知识积累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基础,而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增强必将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飞跃。

2、有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美术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把握和运用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只有运用正确的、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在传统模式上的创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传导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图像信息,大量的形象信息与严谨的逻辑思维交互作用,往往能激发思维的飞跃,产生新思想。这对于启迪思维形成创造力是有积极作用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根据教学对象和科学内容设计教学课件都需要美术教师进行创新和创造性的劳动。

3、有利于建设创造型教师队伍

普通高校美术教师是高校美术教育领域的创新主体,既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任务,又肩负着在教育教学中把自己的潜能、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都有赖于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要求当前的教师应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创新型的教师以适应时代需要。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美术教师队伍首先必须强调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普通高校美术创新能力是建设创造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

三、提高普通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途径

1、唤醒美术教师的创新意识

觉醒教师主体意识的是指教师认识到自身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发展变化,从而自觉地发挥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创造性工作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普通高校美术教师应当具备的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破除了创新神秘感。每个正常人生来都有创造细胞,关键在于用意识去唤醒它,发挥它的潜能。第二,具有创新使命感。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具有创新紧迫感。美术教学即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师者是否冲破了习以为常的旧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束缚,这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的培育。在改革中,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打破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使思维具有多变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我们才能在改革创新中预约成功。

2、改善教师人际关系和心理环境

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促进教师理性批判和理性怀疑的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学校需要通过使教师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来形成相互对话、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关系。在美术教学这个富有创造性的现场里,充分尊重每个教师的个性差异,让每个教师保持持续教学意志和热忱。另一方面,要促使美术教师自我建构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信息时代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创造型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获取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教改主要的信息,并学以致用,才能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要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教师进行创新心理素质自我建构的是有效途径之一。创造型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教学研究者或研究型教学者。

3、建立专业性的评价标准

美术和其他学科不同,对于美术教师的工作评价也有很大的不同,应从专业特征出发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在美术课上学生应该享有充分的自主发展自己,学校领导不应该以课堂纪律等来约束教师的教学安排。因此在建立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并尊重美术教师的专业特性,不能盲目套用其他学科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评价比较偏向于教师的职业技能,如书法、绘画和设计能力等。另外,现在很多高校对美术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名次有一些奖励并作为评价的一个指标。但是这些比赛有很多层次,除了教育系统举办的活动之外,许多民间组织的活动良荞不齐,有的规模大层次高,有的只要交钱就可以得奖。这样,根据得奖情况来评价教师工作是困难的。鉴于美术教育的特殊性,科学的评价标准应是综合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及社会的评价,并应该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多方位、开放性、民主的评价标准,才能实现对美术教师评价的科学性。

总之,高校美术教学只有坚持教育创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创造型的冒尖人才,才能完成它的教育使命,最终实现它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十日,论创新及其本质属性,文史博览,2006,(24).

美术教师教师工作计划 篇5

创作课是培养学生运用艺术规律,美的形式,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深刻地理解创作源于生活的根本观点。艺术创作的任务,是要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通过创作使学生懂得创作与时代、创作与生活、创作与生完善的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要求构图完美、形式新颖、内容健康。

二、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主张从生活出发,画自己熟悉的、有真实感的、内容健康的题材。

2、重视对学生创作过程的引导,提倡丰富的、多样的形式感的创作,坚持来源于生活的启示以及表达内容的需要。

3、为了使学生获得从生活中选材进行艺术构思,构图的能力,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要求学生必须在平时注意收集素材,从高年级起,坚持每天都有速写作业,各班专业老师在检查辅导速写时,同时指导速写的构图及课外有意识的构图练习作业,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随时随地注意周围人和事,不断提高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4、教师要重视构图规律性的知识传授,重视启发学生的艺术思路。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多种构图形式和—些变体画练习。

三、课程安排

1、讲授创作的重要性,创作的立意与构思主要的构图形式。(3学时)

2、黑白画的基本方法 (2学时)

3、黑白画写生 (3学时)

4、写生变形 (3学时)

讲授:创作方法,美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以及有关纸版画制作方法。

要求学生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酌感受,以生活速写为基础用不同的手法加工成多幅小构图,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导具的安排来反映生活,初步掌握一些构图知识,每人完成3一4幅小构图,人物3-4人,尺寸以八开为宜。

讲授内容:

1、①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作者对生活应持的态度; ②构思与构图;③构图的一般规律; ④创作作品的分析

2、黑白画创作练习(8学时)

3、其它手法创作 (8学时)

要求学生能够对生活到创作的全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具有一定构图能力,以适应高考的需要。能探讨新颖的构图、美的艺术形式,达到画面较完美、主题较鲜明、形象生动感人的画面,要求尽量内容与形式统一。

1、选择一些美院高考命题进行创作

2、命题创作

高校美术素描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高校 美术素描 教学

一、前言

我国的素描教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其方法和理念源于西方素描的引入。近年来,我们的素描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美学取向、形式规律、艺术风格、审视角度、创造思维、民族特点、表现语言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但同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我国的素描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需要更大的突破与改进,以形成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教学多样化的教学体系。素描是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历来被看作是各种造型艺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

二、素描教学的现状

(1)层次性教学不明确,教学内容千篇一律。虽然不少院校在形式上设立了两种层次的素描课程,但其目标阐述不够明确,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雷同,教师往往不加区别地用同一体系的内容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教学内容大都是由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像到人像,只是大学阶段增加了人体,尽管大学里讲得要深一些、多一些,但似乎仍是高中课程的重复或延伸。

(2)教学观念陈旧。许多院校的素描教学,仍坚持以“全因素”素描为准则,排斥现代派艺术的表现形式。教学中单一的对景写生和纯技法的简单示范,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缺少系统性教学。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一些弯路,在造型观念、艺术原则、表现技巧等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训练,这是基础素描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表现环境,使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给教师一个有余地的教学环境,以便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辅导的机会。

(4)素描课程评价模式缺乏针对性。当前院校素描课程几乎都采用同一个评价模式,一般的素描课程多用总结性评价和取平均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结束一个课程的训练后,由任课教师以作业为准评分。用统一的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来要求学生所建立起来的学习成绩评估标准,引导学生向教师规定的方向努力,既助长了学生的某些惰性,又扼杀了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与培養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相悖的。

三、对素描教学的再认识

(1)整合教学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造型艺术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美术教学课程大都是从几何形体到石膏像、人像、人体、着衣组合等内容的重复,虽然看似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但内容要求却是一致的,使得课程变化流于形式。所以应保留原有教学体系中的合理因素,从研究表现客观对象的写实性素描开始,再进行表现性素描训练。

(2)注意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大师的素描杰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习作也有其丰富的艺术创造性。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素描教学中强调准确表现对象,而忽略了人的灵性、感情和思想的因素,忽略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偏窄的技法训练造成了学生对艺术的成见,无法理解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形式语言。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尊重每位学生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及独特想法。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是教学生如何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只有这样学生的作品才能展现出各自的风貌,使作品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现代素描教学表现为教学手法的兼容而非单一,如在教学生素描写生的同时,穿插结构素描、设计素描、创造性素描及平面构成训练,并通过欣赏现代派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探索新的艺术语言。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四种:①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寻找写生素材,通过学生自己的组合、探索和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②讨论法。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加深理解并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加以总结,给予正确引导。③读书指导法。根据课程内容,介绍相关书籍,指导学生阅读或临摹,提高理性认识并从大师作品中汲取营养。④反向思维法。启发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积极反向思维并加以实践。

(4)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传统的以教师评出的成绩为唯一评价的单一模式必须改变。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出现的问题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并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可通过课堂阐述、撰写课堂小结或学习心得、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等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之中。每学期末,以创作汇报展的形式代替技法考试,使各阶段的知识融汇贯通,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素描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若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必将极大制约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正视绘画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审视我们的教学,不断调整观念与教学坐标,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为形成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元互补的素描教学体系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芳芹谈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 孟秀民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性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06(7).

[3] 刘铁镛高职高专素描基础课程教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作者简介:

高校美术教师 篇7

MOOC相关理论

MOOC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s, 其主要内涵是大规模网络开放在线课程, 一般人们习惯将之翻译为“慕课”。MOOC的称呼首先是由布莱恩·亚历山大和戴夫·科米尔提出的。之后在由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蒙斯开创的网络学习平台中。MOOC作为网络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不仅具有传统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优点, 同时自身也具有新的明显的特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MOOC的内涵也在一直发展。维基百科关于MOOC的定义是: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针对广大人群的在线课堂, 通过MOOC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清华大学著名教育学专家程钢对MOOC下了这样的定义:MOOC指的是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 即把以视频作为教学的主要渠道, 供全球的学员进行在线学习。其主要特点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名师制作的小时间段的视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学员通过免费的形式进行学习、测试和学习反馈, 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 其突出特点主要有六点:大规模、开放性、个性化、实时交互性、自组织、社会性。

我国高校青年美术教师在继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体制落后

目前, 我国高校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 但是由于教育经费不足, 导致了青年美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进行继续教育的时间比较短难以达到预期的继续教育效果, 这严重制约了高校青年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青年美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既是青年美术教师的权利, 同时也是青年美术教师的义务。在高校推动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 导致了高校在进行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部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2.缺乏系统性

高校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对青年美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经济、政治等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 这使得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继续教育培训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部挑战。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组织管理:国家对高校青年美术教师的宏观组织管理;各地方继续教育机构对青年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管理及对青年美术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工作是高校青年美术教师顺利进行继续教育工作的前提, 缺乏宏观的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容易使青年美术教师目的性和方向性缺失。对青年美术教师的系统组织管理工作管理不到位, 就不能够及时获取继续教育反馈信息, 不能够及时对继续教育进行改革, 导致继续教育形同虚设。

3.继续教育模式封闭

为了提高我国青年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我国也引进一些国外美术教师的培训方法。但是, 整体上看, 在进行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存在着盲目使用教学方法及僵化套用教学模式的现状, 这对于推进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在对青年美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部分高校并未对青年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具体需求作出合理的判断, 在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机械地照搬课程中心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满足青年美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也使得青年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了厌倦感, 不利于青年美术教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高校青年美术教师要根据知识的更新换代, 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特点, 在这种时代背景中一次性的大学教育对青年美术教师的成长并不是决定性的, 它需要青年美术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 在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陈旧, 许多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高校美术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重合。

MOOC对加强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MOOC解决了教育经费紧张和继续学习机会不均等问题

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的影响高校在进行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一部分工作表现优异的青年美术教师才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对青年美术教师而言, 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并不是均等的。而MOOC在线远程教育课程, 只要青年美术教师在线进行注册, 就可以利用在线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在MOOC网络在线远程学习系统中, 每一个青年美术教师都平等地成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受益者, 每一位青年教师利用在线网络资源进行继续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

2.实现了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目前, 我国进行高校青年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缺乏对青年美术教师的调查研究, 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千篇一律, 难以根据青年教师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教学过程难以体现青年教师的独特发展要求。MOOC的“个性化”特征帮助青年美术教师在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解决传统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在MOOC网络学习平台中, 青年美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自身展现出来的不足, 有针对地进行学习、提高, 这样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 实现了青年美术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3.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MOOC网络在线远程课程学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 是各高校知名的专家学者上传的。因此, 青年美术教师在利用MOOC进行网络在线继续教育学习时, 学习的内容都是知名的专家学者制作的, 教学内容包含了这些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青年美术教师进行在线学习时, 学习内容都是美术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习内容的时代性很强, 适应了现代高校美术教学的最新教学特点, 激发青年美术教师利用MOOC进行在线继续教育的学习兴趣。

4.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

MOOC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 青年美术教师在利用MOOC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时, 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灵活地选择不同授课方式的远程教学视频, 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视频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对网络教学方法的选择, 都充满了开放性。青年教师在利用MOOC进行网络在线学习时可以发挥青年美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提高了青年美术教师进行MOOC网络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结语

MOOC网络在线远程教育平台的出现与发展为解决我国高校青年美术教师在传统的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利用MOOC网络在线学习系统加强对青年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MOOC也会随之不断变化。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MOOC相关理论, 高校青年美术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MOOC对加强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MOOC,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文淮:《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2期。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 《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第3期。

[3]束仁龙:《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 《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4]韦雪艳:《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实证研究》, 《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7期。

[5]陈方:《基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校本环境的构建》,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8期。

高校美术教师 篇8

一、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近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许多地区的大中专院校合并升本,培养美术类本科生。因本科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美术类专业往往参照省内外老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沿袭学院式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强调技能。师资队伍年轻,专业搭配不科学,开设的课程主要围绕国、油、版、雕和设计等几大类别。导致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淡化,艺术学科所应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程设置在理念、内容、方式、适时性等方面都显示出自身的滞后。加之掌握民间艺术的师资力量薄弱,认识较肤浅,甚至有些偏见,无意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其主要原因是受学院教学模式影响,没有认识到民间美术所蕴含的独特美学底蕴。其实民族民间美术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根植于民间,伴随着农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它具有原发性、集体性、承传性、区域性和工艺性等基本特征。合理开发利用民间美术,作为地方院校特色课程,汲取民间美术之精华,既丰富教育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美术创作的品质和质量。

二、民间美术资源丰厚、手法多样,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文化表现形式,是母体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中自然而然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形式,并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种民族甚至同一种民族不同支系,因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区别,所创造的民间美术也各有所长,这便创造出精彩纷呈的民间美术。以贵州为例,有蜡染、土陶、刺绣等几十上百种传统民间艺术,有水族马尾绣等近十项民间美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种民间美术均有若干种表现手法和形式。如蜡染,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发明,至今在贵州的布依族和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仍代代相传;不同的地域、染料和社会历史、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审美心理的不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蜡染艺术形式和内容,创造出民间生活所需的各种图案。又如民间剪纸,材料和表现方法更多样并且很随意,可用普通的彩纸,旧布料、薄木片、树叶、金属薄片等,工具可以是剪刀、刻刀、手续刀片或火机等,可刻可撕、可剪可烧,表现题材包罗万象,用途广泛。

民间美术的用料是精神的物质载体,手法则是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方法,用料因地制宜、随意取材,制作因人而异,不受任何束缚的表达情感方式,它是人民大众为自己创造的艺术,是集体审美观念的倾向性,体现了区域内的文化心理传统与审美共识,是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认识优秀的民间美术,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形成多元文化的态度。从随处可见贴近自己生活的家乡本土优秀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熏陶,日积月累,容易形成学生的审美直觉,利于学生心灵的成长,打开学生创作的心扉。

三、民间美术寓意深刻、底蕴深厚,值得高校美术教育的借鉴

民间美术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它是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现。几千年来,民间美术是在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发生和发展的艺术,直接用以美化自身、生活物品和生活环境,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一种生动的民俗生活形态艺术。从发展来看,民间美术保留了许多艺术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从创作方式上与专业艺术家的美术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着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民间美术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青铜器与玉器中常见的云雷纹等、菱龙纹、凤鸟纹与其他鸟兽造型已演化为寓意符号,秦汉之后被广泛应用寓意符号,唐宋至明清时期寓意符号由成熟迈向鼎盛,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寓意符号,人们从中感悟到的是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礼赞。常用寓意来表达人们对生活、事业、未来的美好祈望与祝愿,如:年年有余等。我们通常将民间美术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和吉祥符号统称为寓意符号,因为它们都蕴涵着人们所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如莲花、鸳鸯、祥云等。民间美术大量使用寓意造型,举不胜举。用于婚嫁喜庆的有鸳鸯莲花等。与信仰有关的苗族“蝴蝶妈妈”刺绣图案,表现出她们对祖先对生命的崇拜和对子嗣繁衍的渴求。用于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虎造型物品。民间美术在创作时,往往会受到原形自然特征启示而产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正是寓意符号由来的根基。民间美术中色彩同样也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寓意符号,色彩的情感联想与象征往往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习惯、记忆和知识综合得来的。如在喜庆日子,通常使用红色,象征红红火火等。

寓意是民间美术的精髓,是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民间美术积淀了众多的寓意符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丰富多彩的寓意符号体系,这些寓意符号体现了人们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现代很多设计作品都是借鉴民间美术的寓意符号来设计而取得成功的。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只高度概括的“凤凰”,象征着美丽、吉祥、华贵。从民间美术中提取精华,使作品具有民族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优秀的。

四、合理开设民间美术课程,保障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实施,强化办学特色

民间美术是民族精神在视觉上的体现,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手段之一,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普及民间文化知识,也是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办学特色所在。地方高校开设民间美术教育,应立足于自身熟悉的本地区民族文化,吸取民间美术之精华,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和创新精神,在传承与发展同时,处理民间文化与现代设计国际化的关系,把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质和民族精神气质,充分利用民族优势和地域优势,形成地方高校特色教育,挖掘民间艺术资源,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弘扬民间美术之精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民间美术应有作用。首先,对本地区民间美术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到民间去创设民间美术的学习基地,并编写校本教材。其次,修建固定陈列馆,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和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正确认识。此外,加强本校师资培训,挖掘地方优秀民间艺人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共同研究教学,参与指导学生,激起学生对民间美术创作的更大热情。

民间美术是艺术的母体,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把优秀民间美术资源与富有创造性的美术教育活动融为一体,能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悟力,进而提高学生美术创作品味。

参考文献

高校美术教师 篇9

保护传承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针对地区民间美术瑰宝的收集研究是继承发扬民间美术遗产的重要手段, 高校美术教学成为传承发展民间美术的最佳载体。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的致辞中说:“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 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

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州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间美术形式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民族服装、染织、刺绣、石刻、木雕、剪纸、编织等等, 创作手法大胆夸张富于想象, 表现出强烈的地区民族特色。经济大潮带来了湘西的民间美术市场的发展, 民间美术品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进入市场已成趋势, 是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手段之一。大量外来游客的购买使得湘西大批古老珍贵、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品外流。商品经济化生产的利润驱使下, 古老的民间美术制作流程出现偷工减料、迎合游客心理, 使得许多民间艺术品失去淳朴本真。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是政府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建立地区民族美术教学系统, 以便高校培养地区专门人才, 不致使优秀民间艺术传承断流,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将民间美术作为地区现代美术教学的组成部分, 有利于地区民间美术传承, 有利于学生视野拓宽和审美修养提高。在传承的过程中要重视民间美术本质的精神传承;重视民间美术作为“活化石”的艺术特征的传承;重视保护传承中应有的普遍性基础;重视传承体系需要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趋势。如今在湘西地区不少高校已开始注意到把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学的突破口, 民间美术课程是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其开设目的在于: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过民间美术教学, 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民族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 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民族的审美趣味和能力。

通过对民间美术其外在形式和内涵精神的学习和理解, 逐步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具备自己独特的审美品味。

三、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扎根本土民间美术, 通过借鉴民间美术的一些创作方法, 获得新的灵感和创作的新思路进行提炼创新, 才能提升个人能力创作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从蔡元培先生提倡美育以来, 中国现代大学美术教学走到如今历经重重磨难。如今的大学美术教学已经具备了推广和普及的良好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 我们意识到在现代大学中进行大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许多地区高等院校已经不再是以单一的专业办学方向, 高调式和徵调式具有大调式那种较为明亮的色彩, 表现出的音乐也是较为明亮刚劲的;而角调式、商调式和羽调式都具有小调的色彩特征, 其中角调式和羽调式可以表现出音乐中较为柔美的情感特色, 而商调式是比较中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从理论知识上对五声调式的不同色彩有清晰的认识和识别, 让学生先从听觉上分析调式色彩。我认为, 聆听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校毕业生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2002年, 中国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中国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同时, 还组织专家进行《乡土美术教育模式研究》项目。随着民间美术与乡土美术研究的更一步深入, 不少专家学者已关注到了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部分高等美术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民间美术研究、民艺学、民俗学、民间工艺、民间美术鉴定等课程。2003年10月, 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美协联合举办“成就未来——少儿美术教育工程”, 推动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的“蒲公英行动”正式启动, 乡土美术教育与实践研究开始在小学进行试点教学, 湘西地区不少学校成为推广试点单位。然而在湘西地区高等学校, 受传统美术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影响, 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多种技能综合的培养, 影响了毕业学生的质量, 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一、地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实践教学应从学生的利益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教学方式而言, 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 大胆引入新的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增加各门学科的渗透。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而言, 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依据课程的实际情况, 采取讲授、自学、讨论、考察、采风等不同的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学习问题之道, 提高个人能力主动性。

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这是个资讯发达的时代, 以电脑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向前发展, 促进了地方师范院校教学的改革, 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融入地区民间美术教学。

研究本土民间美术教育, 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 是顺应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大趋势的。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为:

1. 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增强学生对地区民

间艺术瑰宝的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参与地区传统文化传承, 促进民间美术的繁荣与发展, 为地区培养储备人才。

2. 改革地区高校美术教学, 适应现代化美术教育, 增强实践

操作,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全面提高, 完成学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使命, 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美术教育文化体系。

3. 增加民艺课程与教材建设。

地区高校艺术教学围绕着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学定位、教学模式等进行了一些改革, 增设民艺等选修课,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和基础选取不同的组合学习实践。

地区民间美术与高校美术教学实践的结合已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肯定, 国家教育部也将其纳入了议事日程。但由于本土民间美术教育还刚刚起步, 学科建设急需完善, 湘西地区的本土民间美术因其地理环境、人文素养、民族心理等不同, 其表象特征与内蕴也表现出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特性。因此, 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挖掘丰富的本土民间美术人文资源, 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之中, 将是从教者需要继续努力思考的。

大量作品的欣赏从而形成内心准确的调感, 这样的训练比起看乐谱的分析要准确有效的多。

因此, 视唱练耳教师在结合民族音内容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特殊调感的形成, 加强从理论与音乐风格的综合因素来进行分析和视唱作品的能力, 通过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交叉教学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内涵。

摘要:通过阐述, 分析湘西地区民间美术发展走向, 提出地区民间美术与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结合的可操作性看法。

美术教师的美术鉴赏教学尝试 篇10

美感、艺术行为成为治疗的核心,那么《美术鉴赏》课程是否可以成为关键环节?

美育通过艺术教育,非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以及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学习实施。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即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制力是克制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变心里状态。当一个人认识到其神秘本质,会在心态与行为上产生改变。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看清神秘本质。高中学生青春期、叛逆期的特点——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思想单纯,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分界点,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身边的事物。

推动思考与探索,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

FILMCLUB案例,TED《电影世界共同的奇迹》里面叙述的,“技术正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而文化却变得前所未有的贫瘠。”1 000 多所学校要求加入FILMCLUB,他们已拥有近25 万儿童。将批判性思考和好奇提问的经历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通过影评来表述。

在很多人印象中,学生会更喜欢故事,但很多逻辑问题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身边会发生的事情都是他们思考的素材,人际关系、行为、个人经验……他们喜欢思考中检验自己。

教学案例:思考与探索,一个人面对两扇门,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门边两个人,一个叫真实,一个叫谎言。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寻找天堂的路。

知识记忆是高中学习必须的环节,但是,在高中毕业后三至五年,高中所强化的知识记忆几乎淡忘……教育因此而失败么?没有,剩下的是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渐进的层级关系,逻辑思维是必须的纽带。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尝试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用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作为教学引导,切合美育目的,引导学生认清对网络、游戏、影视的“迷恋”原因。

1.由自然的感受开始,到本质与意义,自然美感。

自然美感与科学中的规则美感,由植物的自然美感,到高中数理的数列与几何分割的规则美感。看到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很神奇,去追寻答。自然,每个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存在。人们喜欢美丽的环境,仅仅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提出高中的数列与几何分割,学生自然被导向数理的规则美感思考,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更深层的应用科学,也会给他们展开新的思考方向。植物叶片的立体螺旋结构,仿生学案例,空间构成,艺术美感的抽象等。科学给予你们理念,去解析这个世界。艺术行为,艺术作品,需要用理念来创造。给美丽图片,赋予符号创意的创作。

2.由个人经验开始,到社会事物、生活、现象,社会美感

《为了鸟儿们》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用艺术美感的方式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你一个新的平台去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鸟儿……

《纸人》里,古董汽车、KTO海报、车站与报亭;办公室,眼镜,背带裤……你找到纸人的呆板与枯燥的根源吗?会滋生多彩生活的渴望吗?

BBC《角斗士》取材于一位角斗士的墓碑记录,从一个采石奴隶到成为角斗士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这段文化情境。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资料来源。另外,一些科技与信息更适合成为他们了解网络与媒体商业本质的教学题材。

3.由科技开始,揭开神秘的商业面纱

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真实的光影模拟,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美感却并不神秘。图片的直观,到抽象的文字,尝试图片与文字的融合———插画(插图),到漫画。由摄影到胶片电影,到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游戏的箱庭理论(马里奥兄弟),到红外线定位的体感游戏(xbox);“拟真环境动态群组”:*MASSIVE动态化任务面部动作模拟捕捉,这些都是影视动画作品量产的根本,看起来很真实确是程式化的量产。

例如,《冰河世纪》与《里约大冒险》制作花絮。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并呈现在你们眼前。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把这些乐趣分享给其他人呢?

结语

美育的灵活取材,美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探究,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希望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缓解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问题。就像宗教一样,揭开神秘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摘要:尝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以美的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展开美育教学,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发挥艺术类课程美育效用。

论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篇11

[关键词]高校 美术专业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强(1969- ),男,石家庄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和理论;孟德馨(1972- ),女,石家庄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和理论。(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16-01

我国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校美术本科教育已从培养高精尖的美术创作人才转为培养具有实践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尽管如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日益突出。一方面,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国家培养的学生人数在迅猛增长。这种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逆向发展,将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较大冲击。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美术教学改革措施,扩大毕业生的择业面,使他们能顺利就业。

一、我国美术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连年增加,到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仅为166.5万人,比上年实际就业减少22%。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或在人才市场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深感所学不足或学非所用。社会需要的是集知识、能力、管理、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那些传统模式培养下的专业面狭窄、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学历层次偏低且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也会面临种种困难。

高校教育应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为毕业生赢得更多就业机会。对美术专业来说,虽然纯艺术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但其他领域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还未能满足,尤其是对有新技术含量的人才的需求,正伴随着新技术的开发、运用与普及而呈上升的势头。由于社会所需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型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科学地确定与调整美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

二、改革我国高校美术教学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高等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重新把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过程中,高等院校首先要加强对市场变化的调研工作,了解我国现有与美术有关专业技术人才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及实有数量,预测未来有关美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然后根据高等院校所具专业设置,确定调整专业的方向。

在课程结构上,要创设一种新型的美术教育体系,根据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教育与建设人才的需求,创设新兴的、综合的、交叉的学科,适时调整专业、学科和课程结构,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应用技术方面及自然科学、技术学科、人文和社会学科诸多教学领域。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中心;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要尽可能主动地深入社会,深入用人单位,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根据各行业在设计思维、表现手法和工具使用及各自特点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改变只重技术训练的传统观念,把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落实到专业教学之中。

具体的专业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设计理论四大块。另外,还应根据社会需求及本校师资情况,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等课程,开设广告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包装及造型设计等专业。我们的新专业、新学科以及相关的教学,不能按传统的模式去生搬硬套,既要训练表现能力,又要培养审美评判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各专业的教学课程配置,除了必备的基础课和实践课外,都要加大学习美术软件的力度。事实证明,有坚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和应用各种工艺的技能,并能熟练地操作美术辅助软件的毕业生,将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越是偏向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越是要花时间、花精力来学习各类软件。同时,还要强调造型基础的训练。对于美术专业的各个分支来说,造型基础是必需的,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造型基础会使其受益终身,软件的熟练操作能使其在求职应聘中处于主动地位。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如平面构成和图案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考虑整合为一门课。这样既可取长补短、避免重复,又可缩短教学课时数,避免过分的专业细分。要吸取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教育观念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开设一些既具有民族精神又符合设计发展规律的课程,如民间艺术研究、中国传统装饰等。

2.改革教育内容。人才培养质量优先,教育教学应由“以教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教育的视角应从单纯教育转向注重市场导向;教学内容应由注重纯理论、基本技能教学转向注重实践教学,由知识的积累转向知识的创新。为了适应高科技材料的大量涌现,我们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采用新技术,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与美术院校传统的教学拉开距离,要通过基础训练认识和理解设计的相关领域,使学生对材料、工艺、制作技法、空间、形态、色彩诸方面有清醒的认识,为创意打好基础。要使学生能厚积薄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实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培养学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修某项或某几项新技术,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例如,摄影艺术作为现代化的传媒表现手段,具有实效性、艺术性,可以介入新闻、艺术、风光、人像、社会性商业广告等领域,而摄影的很多理论是从绘画派生出来,并有它自身的艺术语言和技术。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拍摄技能,让他们从拍摄、用光、构图、瞬间抓取和冲洗、放大制作等过程中掌握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广告摄影和图片设计能力。要使高、精、新知识的传输成为当前课程教学内容的主流。

3.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创设新学科、新专业。促进学科渗透,拓宽专业口径,培养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艺、新技能、新意识的美术人才。因此,对专业应做相应的调整,对划分过细的弊端进行改革。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打破专业界限,把细分的专业统合起来,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进行不同专业方向的系统化、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各个不同专业方向的训练,为将来成为复合型的设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理论课方面,应该开设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科学交叉课程。同时,要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教研话动。

美术专业教学知识与实践并重,必须加强基础造型教育与材料研究及工艺技能训练课程的融合,以此为基础增设新的学科,如与美术相关的数字软件、信息传媒、新工艺材料、新绘制技术、新设计观察方法等,都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路,为学生们开阔视野。

4.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重点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专业素质。实行开门办学,积极探索适合人才市场要求、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生产流程”概念,将“流程”纳入教学。探索与企业接轨的实践教学新途径,改变教学安排全程化模式;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尝试课堂教学与工作室专业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尝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对设计研发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实践,创立面向市场经济的专业教学模式,实现由课堂教学向工作室、实验室教学转化,由单科独进向多课题并行教学转化,由讲授式向启发、咨询式教学转化。课程选题应注意兴趣性、参与性、研讨性,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要使学生通过考察、定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对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素质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让其主动地选择相关课程,最后完成课题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充实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设计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季学军.高师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扰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0(1).

高校美术理论教学探究 篇12

一、高校美术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1.美术理论厌学之风盛行

由于艺考的持续升温, 导致许多学生重视技能的锻炼, 而忽视了理论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美术时, 为了在艺考的时候被更好的学校录取, 而一味锻炼美术技能, 久而久之, 对美术理论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到了高校之后, 由于长期对理论知识的排斥, 学生更不愿学习美术理论。

2.高校美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 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高校美术理论教学却与学生实践相脱节。许多教学在教授美术理论时, 将理论与绘画分裂开来。由于长期以来美术与理论的分裂, 导致学生心理上认为学习美术理论是没用的, 就会对美术理论产生排斥心理。

3.师生对美术理论学习不重视

理论是实践的前提, 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长期以来, 在高校美术理论教学中, 美术理论没有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教师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给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教师对美术理论的不重视, 导致学生也认为美术理论是没用的, 美术理论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二、改进美术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1.对学生的态度:疏之导之, 多鼓励, 发现优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要使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效果得到保障, 就要求教师在美术理论教学改革中, 分析学生心理,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教学模式。高校美术理论教学针对的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极强,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理论教学中, 多多鼓励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兴趣, 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课堂气氛也能得到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当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 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理论知识, 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2.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发挥新的教学媒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 将多媒体工具运用到美术理论教学中, 可以使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美术理论知识是相对较枯燥的知识, 而学美术的人大部分是感情较为丰富的人, 这就要求美术理论教学要将理论变得生动感性。多媒体工具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美术理论教学, 通过载入与美术理论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 使理论变成图文并茂的课件,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吸收理论知识, 并熟练掌握理论知识。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是高校美术理论教学面对的一大问题, 这就要求在高校美术理论教学改革时,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对美术理论的忽视, 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没有充分了解理论对实际的作用。要使理论的重要性得到体现, 就要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 证实理论。教师在讲授一个美术理论时, 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在讲解结束后, 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检验理论,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的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 这样就能保障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受到学生认知。只有学生对美术理论的认识得到保障, 充分了解实践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 学生才能自主地投身到美术理论的学习中去, 从而保障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优质有效。

4.调动学生积极性, 与学生互动

高校美术理论教学难以得到保障的原因之一, 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这就要求高校美术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校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积极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应当保障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讲授相吻合,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的思路跟着教师讲课的步伐。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可以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课堂中, 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完全掌握。这种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从而保障教学效果。

5.加强美术理论教师的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对其要求较高。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理论教师, 不仅要掌握美术理论知识, 还应当掌握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和美术技能知识。美术理论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符合美术理论教学的需求, 这样才能保障美术理论教学的优质有效。因此, 高校应当注重美术理论教师的培养, 使用合适的奖励制度激励美术理论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美术理论教学是美术专业教学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 高校美术教学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注重美术理论的教学, 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有效改革, 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J].世界哲学, 2006, (4) :73.

[2]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 2003, (1) .

上一篇:施工各阶段下一篇:手术后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