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

2024-09-20

高校美术教育(通用12篇)

高校美术教育 篇1

一、引言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 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 (1767-1835) 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1)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 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 以上三点中 (1) 和 (3) 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 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 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 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 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 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 (1) 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 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 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 (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 如期举行, 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 (3) 到2007年, 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 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 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 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 缺失了什么?中国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 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青年必读书》)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 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 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 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 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 缺的不是‘国际视野’, 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 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 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 (梅贻琦) 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 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 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 优点突出的同时, 其弊彰显。

1. 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 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 硬着头皮背题, 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不求甚解, 仅要形式 (作业) , 只重结果 (入党) 。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 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 深入人心, 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 但是, 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 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 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 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 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 可是, 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 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 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 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 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 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 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 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 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 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 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 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 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 (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 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 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 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 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 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 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 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 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 提高心灵的境界, 走向“完人”发展。

2. 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 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 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 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 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 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 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 都是不足取的。”因此, 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 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 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 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 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 心灵中有诗意, 记忆中有历史, 思考中有哲理, 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 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 大学之长是校长, 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 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 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 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 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 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 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 为学校服务, 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 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我们可知, 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办学理念,英语教育,政治教育,学术自由

高校美术教育 篇2

摘要: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整合了科学、历史、音乐、自然环境等领域的知识,使参与者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特点是让学生对美术形成广义的认知,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引导并启发学生在文化和历史的环境中理解艺术的不同目的与功能。

关键词:文物;美术教育;拓展

博物馆是一种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由此可见,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观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学生能从博物馆中学习美术知识,能从展览内容中感悟美,也能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体验美、创造美,可以说博物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博物馆美术教育的特点

1.教育资源的实物直观性

相较于学校美术教育实物资源数量有限、种类较少等局限,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并通过陈列展示等方式向公众展示与传达文物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书画作品实物原件能真实地体现印刷品所不能呈现或者呈现失真的墨色浓淡、细节层次、笔触质感等。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实物资源的直观性能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情感。

2.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博物馆美术教育不局限于学校美术课堂中使用的范本,而是充分利用博物馆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注重公众美术理论素养、技能等多方位的提升,采取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形式开展参观展览、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使参与者不受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在开放的条件下完成学习和教育。

3.教育环境的开放性

环境因素对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的影响很大。博物馆美术教育教学的环境氛围相对轻松、开放、自由,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在博物馆内能够非常轻松、富有成效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艺术创新灵感的激发。

二、博物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作用的探索

1.观察、触摸与体验――利用文物复制品

文物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关于科学、历史、艺术等具有史学和精神价值的实物遗存。绝大多数的实物遗存只能观赏,不能直接用于教学,所以文物复制品是博物馆用来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开设了培训班,以青花瓷器为专题设计了很多讲座。这些讲座包括了青花瓷器的历史、器型、装饰纹样、制造工艺、釉色等多方面,让参与的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亲自动手体验、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青花瓷器知识。另外,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特请专家为青花瓷器专题课专门复制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鬼谷子下山”罐等珍贵文物,让学生不用隔着玻璃柜观察,可以真切感受青花瓷器的大小、器型、装饰、质感、釉色等特征,了解青花瓷器高超的制造工艺。

2.重技又重艺――展厅临摹与写生

南齐时期的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论”中,“应物象形”是指描画客观物象外在状貌,“传移模写”是指对照原作品进行临摹。受谢赫理论的影响,中国绘画一直非常注重临摹与写生。临摹书画作品,原作实物是最好的范本,而博物馆正是能够提供这些实物范本的场所。这样进行的美术教学技法训练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而且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很有益处的,这样的教学是重技又重艺。“传移模写”“应物象形”是锤炼基本功、提高写生能力的最佳途径,还可以传承经典,为创新打好基础。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兵马俑博物馆,紧扣活动主题――“始皇帝的悲剧”,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兵马俑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征以及传递出的思想情感等,引起参与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

3.传承与创新――教育互动体验包

博物馆在深入挖掘自身教育资源,用传统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同时,还应该紧跟时代,采用现代化的方式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如,以来,宿迁市博物馆针对博物馆“MA手工包”原创项目开发了一系列互动体验包,以“MuseummArt”的方式拓展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外延,在形式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与宿迁市博物馆有机结合的体验载体的设计、制作与实施互动。该体验包以馆藏特色为依托,以美术与科学、历史、文学、音乐、自然等相融合的综合理念开拓创新,以公众为主导,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同时,宿迁市博物馆还开发了“纹饰神韵――彩陶”教育互动体验包。该体验包以宿迁地区青莲岗文化为背景,以“远古神韵”厅中的彩陶器实物作为基本的素材,以淮河流域彩陶资料为辅,以实物为标准器,打造和实物等大的素陶器。参与者可通过互动体验包,用画笔和颜料现场动手在素陶罐上描绘精美的纹饰,从而领略彩陶的纹饰神韵,感受中国的璀璨艺术与文化。该体验包拓展了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外延和内涵。若高校美术教育能够经常参与这样的体验活动,对学生学习十分有益。博物馆美术教育有特色、有内涵、有传承、有创新,并能积极地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等资源转化成为公众获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教育资源。高校的美术教育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与美术教育功能将会更加充分、有效地拓展和延伸高校美术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加强速写训练 篇3

速写课程设置造型能力创作我国现在的高校美术教育,包括绘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等,基本还是遵循着写实造型的路子,这是客观事实,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其实,写实造型无可厚非,在历史上也起到过重大作用,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美术设计人才。即使是现在,写实造型的观念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但是,现在的社会和历史环境和30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当今这个以信息、数码、流行、卡通为主流的社会中,我们的高校美术设计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开设美术专业的高校中,基础造型训练一般包括素描、水彩水粉画、静物、人物、风景等,课程设置上侧重于长期作业,一张素描人物半身或全身像动辄画上2周到3周,固然,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塑造形体,但让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磨”素描,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上世纪90后出生的一代,他们的成长,是伴随着信息数码技术的普及,深受动画文化影响下长大的,他们思维活跃,超前,对新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让他们长时间埋头在枯燥的素描基础训练中,是很难办到的,容易让他们对艺术失去信心和兴趣。我认为这不能一味的责怪学生,是我们的美术基础训练到了需要改进的时候了。加强速写课程,相应减少素描长期作业的方案,我认为是适应现代美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速写,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培养艺术感觉,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它工具简单,基本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聊聊数笔能够及时抓住作者当时的感受,造型上高度概括,表现作者最新鲜的感受,不必精雕细刻,也可以做到传神达意。在今天数码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把对象画得具体,有体积感,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有了电脑,一幅人像,通过数码技术,可以做得逼真到纤毫毕现,这在以前,是需要长期大量的艰苦训练才能达到的程度。但是,机器毕竟不能代替思想,艺术最可贵的是表达观念,速写,可以让学生在造型训练的同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在画速写过程中,每个人可以通过夸张、取舍,用适合自己的手法充分抒发自己的感受。由于每个人的感觉不同,画出的面貌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正是艺术具有活力的表现,从而可以避免由于使用软件,使每个人的作品雷同的现象。我们进行速写训练的目的,不光是要看学生的手绘造型能力如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看其有没有想法,有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速写教学的意义,是通过速写这种训练形式,使受训者学会思考,找到自己的造型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思考和表达。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有了目的的去训练,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思维,为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一个基础和能力。

反观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体制中,有很大的缺失环节,存在不太重视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现象。首先,在招生环节,很多院校重视素描和色彩的成绩,认为这是“硬功夫”,把素描和色彩的成绩的比重加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有鉴于此,学生在进校前,会针对美术考试的科目进行训练,主要接受的是素描,色彩的训练,强调塑造能力的培养,而对于速写能力不够重视,速写考分所占的比重较低,有的省份根本没有速写考试,从而使学生认为速写无关紧要,在速写上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造成进校后学生整体的速写水平非常低下。这主要是美术教育部门的招生导向造成的问题,没有把对学生的实际造型能力的考察放在应有的高度。其次,学生入校后,主要的基础课目也是素描、色彩,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长期作业的完成上。速写课程的设置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速写课,即使开设的话也是二三周了事。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速写课不重要,可有可无,画不好没关系。这在课程设置上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速写训练,基本形体都画不准,即使有了好的想法,但不能在手中充分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的缺失,会在学生在搞毕业创作或毕业设计的时候造成很大的困难,东拼西凑搞出来的作品,没有完整的创作观念,技术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自己最初的想法无法得到完整的体现。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主要分为绘画、设计、动画这几个门类,绘画不用说,速写不好会直接影响创作;设计和动画很多人认为造型能力不重要,可以用电脑代劳,但事实证明,速写画不好,不光在塑造形象上会有问题,更可悲的是会使创作手法和理念流于干瘪和平庸。笔者认为,速写能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画速写的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对象的想象力,产生打动人心的想法,这正是艺术创作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方面。我们只要看看每年毕业生的创作作品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平时画速写多一些的学生,其创作水平普遍高于速写功夫弱的学生。这一代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多元而活跃,对信息的掌握是老一辈无法比拟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更贴近当前社会的时尚前沿,但普遍缺少的是过硬的造型基本功,速写练得少,造成动手能力较弱,表达能力较弱,大大限制了他们成为优秀的美术师和设计师的理想。

诚然,速写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其中的甘苦和辛劳自不待言,经历者自知。学生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接受好的专业思想和技能,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校怎么引导,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关键,因此,教学单位和教师应当把速写课提高到一定高度,增加速写课程的设置,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形式多样,提高学生对速写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在速写过程中表达各种各样的想法,切实加强学生的速写能力和创造力。教育学生应当把速写当成生活习惯来保持,在生动的生活里不断发现值得记录的感受,抓住每次灵光一闪的瞬间,形成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把速写当成一个终生追求的事业,不断去磨练自己的艺术感觉和表现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一本本速写本,记录了画家在每个阶段的成长经历和面貌,会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源泉。

参考文献:

[1]黄珂.素描教学.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4.

[2]王雷,宫丽慧,刘海静,赵越,倪岩 译著.速写.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1.

[3]朱力,王克.人物速写权威教材(速写入门).上海科普出版社,2009.

高校美术教育再思考 篇4

从职业培训的轨道中解放出来, 寻求精神的自由与创新

进入后工业时代, 爆炸式、快节奏的资信沟通带来的负面效应是趋同式的社会空间、平面化的社会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基础上, 社会大众对于超越物质的精神需求应该说更大、更内在, 美术将以其特有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介入和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 滋养人们的灵魂。

艺术的本质是人的属性的物态化, 艺术品是社会最高精神的载体, 一件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固然离不开一定的艺术技能, 但更多取决于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与普通的高校教育不同, 高校美术教育要遵循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美术技能培训的同时, 更应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一个艺术家个人的阅历、经验、修养、品性、功底可以通过他的艺术实践看出来, 因此提升学生思想的丰度、广度以及深度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 高等美术院校不应拘泥于适应市场需求所进行的学科分类设置, 而应注重大的艺术学层面上的美术基础教学, 应特别回避职业技能的社会适用性训练思路, 并刻意把持其非职业化倾向, 其教学不应只是传授技巧与知识, 而应专注于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个性和艺术创造能力。

其次, 高等美术院校是当今美术学习的主要平台, 也是文化艺术氛围极其浓厚的实践基地, 在大学学习期间,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艺术观念至关重要。应该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 鼓励创新的思维, 摆脱社会实用性、功利性的职业限制, 鼓励学生不停留在满足社会的、他人的需求上, 而是要推陈出新, 通过自身的艺术想象力给社会注入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再次, 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是高等院校美术教学的实践者。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其审美性, 如何传达给学生更深层、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或许是语言教学不足以担当的, 所谓“理之在诗, 如水中盐、蜜中花, 体匿性存, 无痕有味。” (1) 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相对而言, 目前的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缺乏一种生活体验式的教学, 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应该吸收传统美术传承中身体践行式的教学模式, 除了知识技能的教授之外, 更应该以感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带领学生在艺术生活中探幽寻胜, 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学生对贯穿于生活的美术行为的直接体会, 不仅应该设计教学环节, 更应该作为教学当中贯穿始终的教学理念。

外师与内省的体悟式、穿透式学习

青春勃发的大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是毋庸置疑的, 但作为并未完全进入社会生活的学生而言, 生活的深层、内在的艺术韵味对他们尚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如何穿透自身生活中惯常的、平凡的生活表象, 以至造型形象, 体悟到其间的艺术性、审美性, 必得令其亲身体会方能渐悟一二, 并一通百通。

“度物象而取其真” (2) , 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积累, 对于社会生活的体悟更多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向外观察、发现, 并内化到对人性的深层剖析, 借由全面直接的介入体验, 开启内省的、体悟式的思维, 培养审美的眼睛, 以个体内在的生命体验洞察外部社会乃至宇宙的律动。只有在对社会生活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才能更加契合现下多元的文化生活、体验式消费的经济时代。

所谓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3) , 这里的造化并非仅指自然存在, 而是自然的内在审美属性, 是必须通过内心的感悟达成的内外通透。这种穿透式体悟方法的领会不是将现成的知识学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形式结构, 而是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转化、提升成自身的能量结构, 汇聚所见、所闻、所知、所感, 在创作中发现自我, 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 使作品具有深度表现力, 并为未来的美术创作打好基础。

结语

先哲将日常生活诸般都提升到“艺”的高度, 并汇通于“道”的层面, 正如庄子《庖丁解牛》所谓“道也, 进乎技矣”, 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宗旨亦应作如是观。

注释

11 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84:231.

22 语出五代画家荆浩, 笔法记.

“高校学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和发展统揽全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规范管理,强化研究。立足高起点,明确新目标,建设新亮点,开创新局面,不断构筑教育新特色、新优势,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开创我校工作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以“标准化建设”总目标,使教师队伍具有“三爱”(爱学校、爱学生、爱岗位)、“三让”(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三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思想境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志向,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2、搞好校本教研,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3、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4、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行为习惯合格率为100%,犯罪率控制为零。

5、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学生体质,保质保量完成好达标任务。

6、搞好后勤保障,落实安全教育责任。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师表形象

始终如一地把打造合格过硬的教师队伍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学校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本学期,德育工作将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全面实施“师表工程”,坚决抵制有偿家教,全面提升教师形象。组织教师以学习教育理论为根本,以格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教师具有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团结合作意识为重点,开展系列教育。

(二)把握学校内涵建设,实现德育工作的新跨越

学校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一个主题:以德育人。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发展、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把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高品味、高质量、科学规范、个性鲜明的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根据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进一步强化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班主任在工作量和待遇方面的权利,充分调动班主任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

(1)本学期,我校将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用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开展“中华古诗文赏读”活动,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让学生逐步理解、感悟古诗文名篇。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利用班会课进行交流,组织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书香氛围。

(2)开展好主题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渗透和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每周利用班队会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中高年级可以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开展“国内国外大事大家谈”活动,组织学生养成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低年级可以以教师讲解慢慢渗透的形式,进行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教育。结合新学年开学,实施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庆祝教师节和庆国庆等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为重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诚信教育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大力倡导教育诚信,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切实梳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培养学生诚信交往、诚信作业、诚信考试的良好习惯,使诚信教育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同时,我们将开展“诚信孩子”的评选活动。

3、文明养成教育

大力抓好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开展教育活动。如:在开学初各班组织学习《守则》和《规范》,通过各种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守则》要求,熟知和理解《规范》。学校将有重点分层次的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仪表方面,重点抓好个人卫生习惯,衣着整洁;在卫生方面,各班要把重点放在保持上,不随便丢垃圾、见到垃圾主动拣拾等;在谈吐方面,要学会交往,举止大方、说话文明,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做,让学生知道习惯的养成代表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由强化养成逐步内化为自觉养成。同时,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联系家长,在家长中宣传《守则》和《规范》,让家长知道《守则》和《规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争取广大家长对此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新晨范文网

在进行规范教育时,要体现“近、小、亲、实”的特点,贴近生活,着眼细节,注重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要把礼仪教育作为《规范》教育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温文尔雅的举动中感受道德与文明的魅力,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懂礼仪的良好风气。要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仪表仪容、红领巾的佩戴、纪律、卫生的检查工作,以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继续开展“先进班级”等表彰活动,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4、安全教育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抓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杜绝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督促检查指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消除校园内的各种安全隐患。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促进师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行为意识的养成。

5、心理健康教育

本学期,我校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以“克服懒惰心理,培养勤奋品格”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我们将更加重视师资培养,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把健康心理辅导作为班主任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学校工作中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重视温馨和谐教育环境的创设,在教育过程中淡化说教,注重体验,促进内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关注、尊重、理解、赏识学生,发展师生“把握自己、感知他人”的能力,促进双方的沟通、理解、信任及合作。

此外,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家长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家长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要认识到学校是育人场所,文明场所,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继续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宣传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

高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格; 创新技能

当前,我国正处在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然而,我国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一状况,大力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所谓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活动和交往,在长期的改变或更新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化、系统化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目前,国内外已有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应然层面的创新素质的规范研究,缺乏实然层面的专门针对创新素质结构及其基本特点的实证研究。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要素分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从现有研究来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大多为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缺乏理论模型的科学构建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

所谓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素质是指“人在质的方面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所谓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活动和交往,在长期的改变或更新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稳定、个性化、系统化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由创新实践、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成果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创新实践是基础,创新能力是保证,创新人格是核心,创新成果是标志。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相比,这一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特点。与已有的反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成果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创新实践、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成果四维结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更具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总的创新素质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高的空间。在创新实践、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四个维度上的均值都为0、标准差皆为1,这说明调查数据的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抽样大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为中等的占最多数。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大。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培养还存在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重知识灌输轻素质培育的倾向。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个性发展不足,尤其是创新素质较低,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严谨的工作要求,不能愉快享受幸福生活和有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多项有关“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的反馈信息表明:大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创新人格,心理承受力和进取精神较差;缺乏创新技能,眼高手低。这急需引起有关部门尤其是高等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其次,对男女生的性别比较表明,男生在总的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方面均显著高于女生。再次,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表明,在总的创新素质方面,一年级的大学生显著地高于二年级;在创新实践方面,一年级显著高于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其余各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创新人格方面,一年级显著低于二年级,三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的大学生,其余各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在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方面,二年级显著低于一、三、四年级的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刚步入大学校门,对大学和大学生的状况并不十分了解,还不能较为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因而对自我的创新素质状况评价较高。随着年级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自我创新素质水平定位趋于清晰、准确,并找准差距,奋起直追,创新素质各维度水平随年级增长而逐步提升。

此外,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的比较表明,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来看,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总的创新素质、创新实践、创新人格、创新技能方面都显著地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受到的家庭关注和培养培训等较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由创新实践、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成果组成的四维结构。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高空间,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创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高校如何推进创新教育,笔者以为,目前,还是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地位。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创新教育类课程的开发开设力度,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注重并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第二,筹建大学生创新素质中心,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训中心可分四大模块:一是创新技能训练模块,二是创新人格培养模块,三是创新实践模块,四是创新成果模块。各模块均适当聘请有关专家、专业教师和一线行业、企业有关人员加入,主要进行相应模块的研发、培训与测试。

第三,改革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变革和发展方式转型接轨,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实际结合的多样综合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四,建构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推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发展。要实行全面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导向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促使大学生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和优化素质结构

总之,凡是有利于创新素质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我们都要积极实行。中国人不乏聪明才智,只要大家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找出许多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办法来,就一定会使大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也就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素质教育的进程。

高校美术教育 篇7

(一) 我国西部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概况

目前, 我国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 它虽然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特点, 但不论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深度和广度方面, 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更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甚至有些方面还落后于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处于经验式、教条式的落后状态, 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大部分高校仍认为没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认为那是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事, 学校至多是在学生毕业时进行就业指导就可以了。这些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毕业时的就业指导, 满足于顺应上级要求和追逐潮流, 只在口头上或文件里表示对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视, 实际却很少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等资源。其次, 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的柔性不足, 导致学生在专业调整及课程选修上的自主性明显不足, 很难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再次, 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不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专业培训掌握职业指导师从业资格, 还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由于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经费紧张等原因, 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么是由刚刚毕业的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临时充任, 要么就是随便安排一个未考取职业指导师从业资格的教师客串。最后,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本身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长期以来,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实践操作而轻理论研究的倾向。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相当多的国外研究成果采取的是拿来主义, 没有创新和“本土化”, 在实际运用中无法适应西部的现实情况。而在对大学生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中, 没有充分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 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可能遭遇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和指导, 把规划的着眼点放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 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

(二) 日本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概况

日本提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把这种规划的制定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校期间由学校辅导, 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加以促进。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 政府相关部门担负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 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 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从2005年开始, 对于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的教育训练费用, 按一定比例从法人税额中扣除。

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04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 结果发现“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欢迎 (“T”字的“—”表示教养, “丨”表示专业能力) , 但如今需要的是“大”字型人才 (“大”字“丿”的下部表示专业, “丿”上部表示创造力;“”表示外语;“—”的左半部表示教养, 右半部表示沟通能力) , 至于IT能力, 已是普及的要求。现在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在研究生阶段, 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 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 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现在, 日本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和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 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学校有专门教师在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选择和决定过程中有苦恼和困惑时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为他们提供信息,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我国西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因

社会历史原因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 安排工作是国家的事, 用不着大学生自己去操心, 以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很少关心大学生怎样选择职业, 未来如何发展。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 大学生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引起高校及大学生的普遍重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少、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教育观念更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很少接触到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 等到面临就业的时候, 难免会出现困惑。

学校整体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和科研是高校长期以来关注的两个重心, 职业生涯辅导没有被放在重要位置, 更没有人意识到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门领域, 导致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在政策、资金、人员上投入不足, 在各种教育资源本身就不足的西部地区高校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当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招生名额同就业率挂钩, 就业率低的专业将被限制或停止招生时,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引起了西部地区高校的关注, 但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就业率, 做好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较低层面的就业服务, 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 以至于西部地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在数量上和素质上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西部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观念陈旧西部地区高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目前大多还停留在固守以往模式的基础上适当模仿东部地区高校, 而东部地区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目前正在摸索过程中, 这样, 时间上的延误在所难免。

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应定位为必修课程日本的学校均有依法设置的专门教师以及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的必修课程, 以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生涯选择和决定过程中的苦恼和困惑以及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信息。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 大学时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关键时期, 西部地区高校应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 并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位为人文类或素质教育类的必修课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形式应主要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要体现面向大学生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应逐步实现全程化的课程指导日本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 学校有专门教师在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有苦恼和困惑时进行全程的“职业生涯辅导”, 为他们提供信息,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西部地区高校也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争取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传授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知识与策略以及进行积极的辅导咨询等。考虑到任课教师不足, 可以先以选修课的形式介入, 引导学生自主选修, 再以必修课的形式巩固, 目的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使大学生明确适合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 从而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学会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应重点针对职业生涯设计安排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在低年级学生中可讲授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大学生自我认知、正确处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大学生就业取向分析等内容;对高年级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 侧重讲授职业道德、求职思想与心理准备、求职的基本程序、就业政策与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等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应体现实用性日本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紧密, 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效果显著。在我国西部地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学校也应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校可结合本地区的形势, 优先建立职业咨询及推荐室,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及实践锻炼服务, 如职业测评、个人发展方案设计、就业咨询服务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网站, 开展网上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的需要, 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资源。学校还可以采取个别指导、团体咨询、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以及模拟演练等方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应建立专业的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基地, 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岗位上锻炼, 与社会互动, 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 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校园创业活动、毕业实习等, 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机会。这样, 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形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 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应逐步实现专业化、专职化在日本, 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不光有本科层次的培养, 在研究生院还开设了专门的职业学位课程, 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上其他有需要的人为对象, 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称为“桥梁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及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需要由专门人员来从教, 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 它比就业指导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考虑到地区实际, 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应当逐步专业化、专职化。首先, 各高校可从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班专职辅导员以及两课教师中挑选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研究、具备就业经验、愿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骨干组成基本教师队伍, 对学生进行讲座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其次, 要逐步组织这些骨干教师考取国家承认的职业指导师资格并提供条件使他们与发达地区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保持接触, 从而提高教学和咨询水平。再次, 要不断吸收、培训相关人员, 直至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公共课教研室, 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梯队, 不仅要有一线专门任课教师, 还要有一支经过良好职业辅导训练的辅导员队伍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重点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每年大量毕业生宁可有业不就, 也不考虑去广大基层地区, 更不愿意选择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就业。从毕业生流向来看, 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而西部所能吸纳的高校毕业生不足20%。加上每年西部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有近一半以上选择了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大城市等地就业, 到西部基层就业的不到20%, 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着重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环境, 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对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工资薪酬等及时做出合理调整, 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到基层去就业, 到西部地区去就业。

总之,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借助于课程设置的形式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 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 寻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谷峪.日本“职业生涯教育”观察——贯穿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J].职业技术, 2006, (17) :55.

[2]谷峪.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6, (10) :81-84.

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现 篇8

一、美术教育的技术价值体系

美术技术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利用造型语言对客观事物和内心情感进行真实表达,技术本身包括表达与表现的技巧、技法等。高等学校实施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语言以及美术语言的逻辑构成,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表现技术体系。

(一)再现性造型技术以美术的方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表达,再现是基础。

再现性技术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学科。美术作品中的再现性艺术多指具象的艺术造型,这其实是一种艺术语言掌握和运用的方式方法。

(二)从造型语言逻辑上考量较为抽象的表现性艺术。

美术中的表现性艺术以再现性技术为基础,更加强调造型语言和造型形式的现代性、艺术语言的跳跃性、造型材料的时代性、美术媒介的适用性。再现性造型技术的核心是洞悉事物的本质特征,强调认识的主观性和表达的情意性。

二、美术教育的创新创造价值体系

美术教育具有重创造、重创新、重个性的品质。马蒂斯曾说,美术创造是“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形式”。马克思将“创造性”和“自由活动”视为等价因素,创造是一种真正追求自由的活动。美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变学校强调规范和逻辑绝对性、结果唯一正确性、教学形式强制性的局面,对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培养都大有裨益。

(一)多维性的认识观在对事物发展情态的把握中,逻辑思维固然重要,直觉思维的作用也绝对不可小视。

直觉思维所表现出的非逻辑性、思维过程的中断性和智力图像性三个特征中,智力图像性特征更多地强调视觉媒介的优势,这正是直觉思维对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培养的意义所在。美术教育中包含了对事物的多维认识,包括形象、形状、色彩、材质、技术等,为培养多维性的认识观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创作能力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从构思、设计、实践、创新这一完整链条中着手培养。包括适合表现主题构思的材料选择、适合材料制作的加工技术、造型语言与表达方式的提炼、表现形式的修正、完善与改进等,这里具有重要的技能因素。美术教育给学生更多的是体验,是在技能训练中的创新与创造。

三、普通高校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普通高校实现美术教育基本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突出科学与人文精神,实现专业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实施美术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内容中蕴涵着大量有待开发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美术教育课程常把表现技能与表现技巧作为教学重点,与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吻合度不够。美术教育重要的是理解美术的社会文化背景、技术条件、表现技法与表达方式、创作思想与表现主题等。

(二)美术教育更要注重个性教育。

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生存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学科知识。人才竞争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竞争上,准确地说应该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其掌握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两方面。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包括创新、创造能力和对事物的多维认知能力,将更多地体现在获得的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个性教育方面。

(三)注重在美术教育中开展二课堂活动。

适当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合理安排艺术实践、科学参与社会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大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全面提高他们的美术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增强他们服务社会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四)充分发挥隐性美术教育的作用,隐性教育是针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

高等学校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不同场合悬挂、装饰、设置一些高雅、励志、哲理的视觉艺术作品,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关于高校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篇9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现状,改革,建议

现行教育中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传统的理论教育已无法适应一日千里的社会变革, 与此同时, 人们普遍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使得人们对美的追求日新月异, 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大环境的促进下, 众多的高校都先后创立了自己的美术学院, 致力于培养美术人才。仔细分析目前高校的办学理念、育人体制和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的步伐在不断迈进, 这是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 其中暴露出来的弊端, 我们也不容忽视, 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现阶段高校美术教育现状剖析

1、高校盲目重视教育规模, 忽视教学质量

美术这一领域, 作为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象征, 其发展和创新是缓慢的, 需要的也是高质量的人才来推进。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更, 这一小规模领域却被人们以各种方式推向了更大的平台。许多高校都是在这种环境下, 提高了对美术专业的重视, 盲目的进行大规模的扩招, 扩招的压力带来的直接后果, 一是摒弃或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 过分强调技术的培养, 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致教学模式日趋雷同, 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二是给师资队伍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 教学环境变得更加艰巨, 师资队伍也会进行盲目扩建, 对教师素养的重视也会越来越轻。如此的恶性循环, 只会导致美术教育走向模式化的道路, 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反而不能契合社会需求, 造成了更大的社会压力。

2、学生偏向专业技能, 忽视文化教育, 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目前的高校美术教育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学生的专业课很优秀, 但文化课程往往一塌糊涂, 所以整体素质不高, 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于对美术技能这种基础课程的训练和考核, 对文化课程强调不够, 考核也不够严格, 学生完全不清楚当下的社会环境需要什么样的美术人才, 也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 只能遵循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现今的美术在衣食住行中的应用可以知道, 它并不是简单直接的应用, 而是融合了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 如果不了解这些相关的学科, 试问又怎么能将美术得心应手的运用于实际中呢。专业技能只是敲门砖, 文化素质的培养才是对审美能力的提升, 对创作性情的陶冶, 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才是社会的根本需求。

3、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大众对美术教育缺乏重视

国家的应试教育弊端在美术这一领域的具体体现, 就是义务教育阶段, 家长对孩子的美术学习放任不管, 只重视认知基础学科的学习;而学校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也不够重视, 为了升学率的提高, 经常牺牲了学生的美术课学习机会, 转移到其他学科上, 导致学生从小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意识, 美术课程并不是学习的必修课, 与今后的工作生活没有多大关联。这种意识, 一方面扼杀了在美术方面有天赋的学生, 导致人才的流失, 另一方面, 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得木桶效应的现象更深的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 国家社会环境中, 大众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直接决定了美术人才素养的程度和美术教育的发展速度。

二、反思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对生源质量的考核, 合理控制招生数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 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 进行扩招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这也带来了就业和教学质量上的诸多问题, 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从根源上进行改善。从学校里面走出去的学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了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学校品牌的效应, 因此招生的规模和生源的质量应当作为高校招生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防止学校品牌的过渡消耗, 高校应该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合理规划招生数量, 杜绝盲目扩招的现象, 并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对生源进行筛选, 防止学生的盲目报考, 为美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除此以外, 学校可以结合社会需要, 开拓复合型人才和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完善人才种类培养的多样性。

2、科学培养师资队伍, 合理分配硬件资源

美术教学的改革呼吁了很多年, 但是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殊不知, 它的成败极大的程度上受制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 众高校需要做到:一是科学培养师资队伍, 二是合理分配硬件资源。一支强大的美术教师队伍, 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突出的美术专业修养, 能做到德艺双馨, 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对美术和教育的认识。同时, 学校需要对美术教师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 以往的考核体系多侧重于教师对专业技术领域的贡献, 然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投入比例应当成为一个更重要的衡量标准, 因为它是作为一个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在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分配方面, 学校也要予以重视。美术教育重在实践体验, 而硬件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实践的效果。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 类似于多媒体这种感官体验突出的方式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其硬件资源的实施也必不可少。

3、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传统的美术教学很多地方都没办法与当代的发展契合, 导致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严重脱节, 对学生和社会带来双重压力。因此, 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迫在眉睫。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审美概念的传授方式, 优化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除了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的内容也需要更新。比如, 除了传统的西方美术形态的传授外, 可以引进当地特色的艺术形态资源, 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 这也有利于今后工作中学以致用。最后,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各高校之间应当相互关注和交流, 尽可能的建立合作的平台, 实现资源的共享, 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实现双赢的局面。这也是建立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

4、重视学生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 篇10

一、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近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许多地区的大中专院校合并升本,培养美术类本科生。因本科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美术类专业往往参照省内外老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沿袭学院式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强调技能。师资队伍年轻,专业搭配不科学,开设的课程主要围绕国、油、版、雕和设计等几大类别。导致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淡化,艺术学科所应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程设置在理念、内容、方式、适时性等方面都显示出自身的滞后。加之掌握民间艺术的师资力量薄弱,认识较肤浅,甚至有些偏见,无意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其主要原因是受学院教学模式影响,没有认识到民间美术所蕴含的独特美学底蕴。其实民族民间美术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根植于民间,伴随着农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它具有原发性、集体性、承传性、区域性和工艺性等基本特征。合理开发利用民间美术,作为地方院校特色课程,汲取民间美术之精华,既丰富教育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美术创作的品质和质量。

二、民间美术资源丰厚、手法多样,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文化表现形式,是母体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中自然而然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形式,并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种民族甚至同一种民族不同支系,因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区别,所创造的民间美术也各有所长,这便创造出精彩纷呈的民间美术。以贵州为例,有蜡染、土陶、刺绣等几十上百种传统民间艺术,有水族马尾绣等近十项民间美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种民间美术均有若干种表现手法和形式。如蜡染,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发明,至今在贵州的布依族和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仍代代相传;不同的地域、染料和社会历史、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审美心理的不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蜡染艺术形式和内容,创造出民间生活所需的各种图案。又如民间剪纸,材料和表现方法更多样并且很随意,可用普通的彩纸,旧布料、薄木片、树叶、金属薄片等,工具可以是剪刀、刻刀、手续刀片或火机等,可刻可撕、可剪可烧,表现题材包罗万象,用途广泛。

民间美术的用料是精神的物质载体,手法则是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方法,用料因地制宜、随意取材,制作因人而异,不受任何束缚的表达情感方式,它是人民大众为自己创造的艺术,是集体审美观念的倾向性,体现了区域内的文化心理传统与审美共识,是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认识优秀的民间美术,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形成多元文化的态度。从随处可见贴近自己生活的家乡本土优秀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熏陶,日积月累,容易形成学生的审美直觉,利于学生心灵的成长,打开学生创作的心扉。

三、民间美术寓意深刻、底蕴深厚,值得高校美术教育的借鉴

民间美术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它是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现。几千年来,民间美术是在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发生和发展的艺术,直接用以美化自身、生活物品和生活环境,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一种生动的民俗生活形态艺术。从发展来看,民间美术保留了许多艺术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从创作方式上与专业艺术家的美术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着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民间美术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青铜器与玉器中常见的云雷纹等、菱龙纹、凤鸟纹与其他鸟兽造型已演化为寓意符号,秦汉之后被广泛应用寓意符号,唐宋至明清时期寓意符号由成熟迈向鼎盛,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寓意符号,人们从中感悟到的是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礼赞。常用寓意来表达人们对生活、事业、未来的美好祈望与祝愿,如:年年有余等。我们通常将民间美术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和吉祥符号统称为寓意符号,因为它们都蕴涵着人们所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如莲花、鸳鸯、祥云等。民间美术大量使用寓意造型,举不胜举。用于婚嫁喜庆的有鸳鸯莲花等。与信仰有关的苗族“蝴蝶妈妈”刺绣图案,表现出她们对祖先对生命的崇拜和对子嗣繁衍的渴求。用于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虎造型物品。民间美术在创作时,往往会受到原形自然特征启示而产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正是寓意符号由来的根基。民间美术中色彩同样也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寓意符号,色彩的情感联想与象征往往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习惯、记忆和知识综合得来的。如在喜庆日子,通常使用红色,象征红红火火等。

寓意是民间美术的精髓,是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民间美术积淀了众多的寓意符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丰富多彩的寓意符号体系,这些寓意符号体现了人们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现代很多设计作品都是借鉴民间美术的寓意符号来设计而取得成功的。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只高度概括的“凤凰”,象征着美丽、吉祥、华贵。从民间美术中提取精华,使作品具有民族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优秀的。

四、合理开设民间美术课程,保障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实施,强化办学特色

民间美术是民族精神在视觉上的体现,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手段之一,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普及民间文化知识,也是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办学特色所在。地方高校开设民间美术教育,应立足于自身熟悉的本地区民族文化,吸取民间美术之精华,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和创新精神,在传承与发展同时,处理民间文化与现代设计国际化的关系,把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质和民族精神气质,充分利用民族优势和地域优势,形成地方高校特色教育,挖掘民间艺术资源,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弘扬民间美术之精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民间美术应有作用。首先,对本地区民间美术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到民间去创设民间美术的学习基地,并编写校本教材。其次,修建固定陈列馆,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和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正确认识。此外,加强本校师资培训,挖掘地方优秀民间艺人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共同研究教学,参与指导学生,激起学生对民间美术创作的更大热情。

民间美术是艺术的母体,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把优秀民间美术资源与富有创造性的美术教育活动融为一体,能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悟力,进而提高学生美术创作品味。

参考文献

高校摄影教育 篇11

起步晚,发展快,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摄影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而思维活跃的学生也常常以其彰显个性的作品带给摄影界一次次惊喜。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设有摄影院系的院校100多所,有摄影专业的约200多家。他们的现状如何?面临着何种难题?来自部分高校的负责人,为我们做出了展示、回答。

啤酒广告 邸京 摄 北京印刷学院

永远的F50 许宁超 摄 四川美术学院

故宫角楼 辛志秀 摄 北京印刷学院

喻鱼 刘帮国 摄 四川美术学院

巴黎童年 刘永 摄 北京电影学院

Black pool海滩 郭杨 摄 大连医科大学

茶馆 罗小菊 摄 四川美术学院

白球鞋年代 贾雪 摄 鲁迅美术学院

餐桌前的风景 杨威 摄 鲁迅美术学院

私人空间 宋扬 摄 北京电影学院

卧室 李春光 摄 北京电影学院

教堂 赵欣 摄 大连医科大学

第一个摄影系的诞生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

历史、现状

1984年,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委托鲁迅美术学院创建摄影系,1985年获准成立。摄影系在鲁迅美术学院是一个年轻的专业,但它却是全国美术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摄影系,经过了20多年艰辛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教学特色和优势,培养了全国第一个艺术摄影硕士研究生。

教学原则

从绘画基础的视觉训练向摄影基础的自然性过渡;

从摄影基本技能向摄影艺术表现的强化性过渡;

从摄影创作的艺术规律向摄影表现风格的升华性过渡。

学生在入学时都具备了一定的传统造型艺术的绘画基础,再加上美院浓郁的艺术氛围,因此除了本专业的相关训练以外,还特别强调关注当代、关注社会,以自我关注为方式,以摄影大师为范本,启迪和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强调学生个性化艺术语言的形成。

学生就业方向

由于摄影建系的时间早,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去各大高校任摄影教学工作,全国50多所院校有我们的毕业生在任教;还有大批在媒体工作的毕业生;同时也有很多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包括现在在当代艺术领域比较活跃的王宁德、阎实等。

(林简娇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副主任)

影、视不分家

四川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历史、现状

2000年创办摄影专业。2006年9月,已在原摄影专业基础之上成立二级学院,名为“影视艺术学院”。现有包括图片摄影、影视摄影、影视编导、影视动画等在内的7个专业方向。2003年起开始招收摄影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需要具有起码的美术基础,在以后的摄影图像创作中,对视觉审美的把握就显出了优势。学院经常聘请顾铮、杨小彦、王南溟等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作为外聘客座教师。

教学特色

以图片摄影为主兼以视频摄影;涵盖商业摄影、传媒摄影和艺术摄影等不同应用领域。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就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教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引导。四年级时,按照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组辅导教学。

学生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在尚未了解不同摄影类型、表达方式之前,过早地局限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只做自己熟悉的。对这类学生,鼓励其放开眼界,发展自己的潜能。另一种则相反,一直犹豫不定,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对于此类学生,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分析其个性特点和知识、能力中的优与劣,扬长避短,找准努力方向。

(吴时敏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

开设摄影专业的高校已达数百所,分类涵盖商业、纪实、观念等多个领域,以下几所院校为我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某天 王宁德 摄

历史、现状

北京印刷学院摄影教育开始于1990年,2004年将专业教育定位于“影像”。

摄影术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制版印刷技术带来的图像广泛传播,作为印刷学院的摄影教育一方面秉承这种技术优势,针对数字化教育新格局,先后购进7台1600万像素到3900万像素不同规格的数字后背和数十台各规格数码相机,以及配套的高端图像处理与输出设施。在摄影本体研究的同时,继承印刷载体优势,在专业调图、色彩管理方面与印刷接轨。

教学特色

强化艺术创新与社会商业接轨的原则,一方面沿袭高校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暗房影棚实践体系,建设起以禄莱、仙娜座机、暗房相配套的传统拍摄制作系统;一方面配备从低端到高端的数字单反相机和数字后背组成的拍摄系统,以及完善的后期图像处理、输出和色彩管理设备等。

以商业摄影、艺术创意摄影为核心,并辅之以纪实摄影、短片创作课程,将摄影、影像置于新媒体的框架之下,与现有的艺术设计、多媒体、三维虚拟、数字绘画、印刷色彩管理等专业密切联系,互为支撑,以拓展影像教育的外延。

(史民峰 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

历史、现状

中英摄影研究生教育硕士点,是由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与英国波顿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创建,2005年通过英国教育部门的评估而正式设立的。2006年1月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每班约20人。学员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多个国家,其中不乏国内一些重要媒体的在职人员,比如上海《东方早报》图片采集部主任安光系等人。

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摄影理论基础和工作技能的国际新闻、纪实报道摄影师,以及高层次的摄影教育、研究人员。

掌握摄影与传媒行业的国际规则、能够良好地对外交流与沟通,并完成国内外媒体拍摄、采编图像任务。

教学特点

在中国硕士点学习的中国研究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学习理论、一起研究课题;他们分头拍摄、独自完成作业,但是一起讨论、析辨,共享不同的文化理念和相同的社会意识资源;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在英国校本部的研究生同时开课,研究同样的课题,做同样的作业,并且通过互联网交流互动;上传照片与图片说明,讨论研究专题的主题思想和创作内容,互相评判作业完成的情况等等。

课程三步走

一年的课程分成三个学期:大量阅读、讨论,熟悉和掌握有关专业方向的现代摄影理论,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训练适应现代国际摄影环境;

根据自己研究的方向规划选题和制定执行计划,独立完成两组专题摄影(要求在第三国的陌生环境里独立完成);

在选题的基础上整理、完善,通过图片编辑和文字合成的训练,做成一本达到出版质量的书籍。

(杨晓光 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院长)

跨国办学

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

中英摄影研究生教育硕士点

印刷学院里的摄影

北京印刷学院摄影专业

高校美术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塑造 篇12

一、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 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 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 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格教育, 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高校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即通过美术教育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 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 因此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审美认知能力是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 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 是对事物深刻、正确的认识, 这些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完成。一件好的美术作品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 它以直观的形式和特有的复杂性激发人的审美认知能力, 这种审美认知能力不受制于现实生活的影响, 是美术教育中人类所形成的特有的认知方式, 因此高校美术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蕴涵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同时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中, 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一种超脱普通情感、摆脱功利性的审美情趣, 这种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趣是对人们普通情感的综合、选择以及创新, 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 是通过审美活动为媒介, 使得人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 从而达到个体心理的成熟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2.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健康人格的塑造包括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人和人格精神的培养。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 它要求主体具有创造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得认为, “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中的属性, 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刺激潜藏在学生心灵中天生的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 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3. 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心理结构的完善。

意志是人格构成重要的方面, 是一种精神品质和心理支撑力量, 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 也是人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从影响人的情感入手, 通过熏陶、感受、作用于人的情感, 从而影响人的性格, 对人的精神起到激励、升华的作用, 并且能有助于学生摒弃消极不良的情绪, 营造良好的心境, 因此美术教育通过为学生展示人生的美好,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向完整性和平衡性发展, 同时美术教育从精神上, 在审美体验和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和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 使得人变得更加坚强。

4.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

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而且也是学生人品的教育。目前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 使得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形成了见利忘义、只注重经济利益多少的短期行为, 在学习上忽视美术理论和素养, 在实践中往往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 甚至是损人利己。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 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 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 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责任感以及真善美的追求, 这些人品特点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5.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提倡真善美, 正如鲁迅先生说过, “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 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惰, 崇高人之好尚, 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美术教育体现了真善美统一的崇高道德行为, 通过寓教于意生动形象的展示, 易于学生所欢迎和接受, 这会激励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如美术教学中对祖国山河自然美作品的欣赏, 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等等。因此高校美术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学生走出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

1. 强化艺术研究氛围, 淡化美术的功利性。

美术教育要采用中西结合, 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成果, 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塑造完善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大力提倡中国画和书法艺术, 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可以升华、陶冶学生的人格塑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功利主义不可避免的会对艺术产生不良的影响, 各种急功近利的美术教学手段不仅歪曲了美术艺术的本质, 而且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方向引向歧途, 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术教育事业结合起来, 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其次美术教育要明确美术艺术的游戏本质, 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美术学习乐趣, 才可以淡化艺术的功利性, 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2. 推进美术教育体制创新和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质修养。

美术教育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 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评价学生时要美育与德育并重, 着重考核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创新力以及艺术领悟能力, 并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综合判断学生的人格修养;其次美术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道德素质的提高, 社会大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成败, 因此社会要加大对美术事业的投入, 重视社会软环境的建设, 大力提倡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 形成良好的社会美育氛围, 总之美术教育若能发挥它的特殊作用, 对我国民族人文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美术教育如同所有的教育一样, 最终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教育健全人格, 艺术唤醒心灵”, 高校美术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力、创新力、艺术修养进而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 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质, 同时高校美术教育要在提倡静心于艺术的研究学习理念, 摆脱艺术功利性, 形成良好艺术学习氛围等方面来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格塑造,艺术素质

参考文献

[1]胡达生.美术教育应造就中国式的理想人格[J].韶关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4, (8) .

[2]周曙华.论美术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美术观察, 2005, (12) .

[3]夏志勇.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三明学院学报, 2005, (1) .

上一篇: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下一篇:开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