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画教育

2024-07-30

高校动画教育(共10篇)

高校动画教育 篇1

引言

我国高校动画教育起步较晚, 在2000年以前我国的动画教育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社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量增多, 国内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截止到2008年我国高校动画专业人数高达47万人, 高校这种急速发展方式, 不仅给动画专业的就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还制约了动画专业的发展[1]。

1.动画专业就业之怪现象

现代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已经很常见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具有较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动画专业竟然是最难找工作的专业。据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报告表明, 2008年与200年我国动画专业连续两年居于失业率最高的前十名。而根据调查社会动画人才需求资料显示, 我国动画人才呈现很大的缺口。这种失业率高、企业人才难寻的现象, 被称为动画专业就业之怪现象。

造成这种就业之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动画教育与实际脱轨, 在动画教育的模式、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方面与实际动画产业的发展相差甚远, 这是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我国大多数高校动画专业由于教学资源不充分教学计划不够严谨, 导致动画学生专业水平不高, 不具备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存在每一门学科都学, 但都不精通的现象降低动画专业的就业水平, 出现动画专业就业怪的现象[2]。

2.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动画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

动画专业不是指传统的动与画的制作, 它包含平面二维动画、三维立体动画、平面广告动画、影视动画、网络动画等方面, 由于动画专业的范围广, 需要的动画人才较多。高校动画专业培养目标是否明确, 其主要体现就是动画专业的就业情况。

2.2动画教育与动画产业发展脱轨 。

动画行业是一个具有高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行业, 需要投入较多精力与物力, 因此, 动画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然而在现实中, 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高校动画教学只是单纯地教学, 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 导致动画教学与动画产业发展脱轨, 培养出来的动画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3]。

2.3动画理论研究匮乏 。

由于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时间短, 理论研究知识缺乏, 没有含金量高的动画刊物, 就像没打好地基的房子一样, 没有良好的基础根基。我国大多数动画杂志都是粘贴的图片, 文字描述内容较少, 没有较大的创新与理论研究价值, 但价格不便宜。市场上关于动画的理论知识少得可怜, 大多都是操作技术的书籍, 使学生偏向于制作技术, 缺少动画设计的艺术价值与美学特征, 影响高质量动画专业人才的发展。

3.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发展对策

针对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完善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各项工作,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 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3.1明 确教学目标 。

要明确高校动画专业目标, 必须了解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方向与前景, 清楚社会需要哪一方面的动画人才, 对症下药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同时在培养层次上要有所区别, 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成为全才, 但可以通过有效引导, 结合学生特征, 培养出具有特色的动画人才, 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动画人才都能在不同工作岗位中发挥出最大潜质[4]。

3.2人才的培养符合市场需求 。

动画从不同角度说, 其含义不同。从市场需求角度说, 动画是一种商品, 可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动画教育与市场脱轨,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造成我国动画人才的缺乏与高校动画专业就业难的现象。因此, 高校在进行动画人才培养时不能只重视必要的学习知识, 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动画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提高动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3.3改 善教学条件 , 加强国际交流 。

想促进动画产业发展, 就必须提高教学水平,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所以高校动画专业应改善传统的教学条件, 配备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设备, 如三维动画设计软件、影视后期制作软件及数字音频软件等, 使动画教学不落后于动画产业发展, 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的实际应用环节。所以, 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的动画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 学习国外动画的教育模式, 促进我国高校动画教育的发展[5]。

结语

动画专业就业之怪现象的发生, 说明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发展还不够成熟, 存在动画教学目标不明确、动画教育与动画产业发展脱轨等问题, 导致高校动画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动画产业需求。因此, 要促进动画产业发展, 提高动画人才就业率就必须重视与解决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优化动画教育结构, 完善动画教育体系, 提高动画教育质量,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动画人才。

摘要:教育改革的发展推动了高校动画教育产业的飞速发展, 这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是一个良好机遇, 然而从我国高校动画专业就业形势来看, 我国高校动画专业存在教育与实践应用相差甚远的现象。这是由于高校在动画专业就业好的情况下, 趋于利益的价值取向使高校重数量忽质量, 导致动画专业出现就业难现象。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动画专业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动画教育,就业现象,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海峰, 周小艳.动画教育与创新学习方法初论[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213 (02) :103-104.

[2]王佳, 高卓, 姜涛.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23 (03) :125-128.

[3]陈虓, 梁宇航.从皮三独立动画到高校动画教育的若干思考[J].数位时尚 (新视觉艺术) , 2012, 295 (03) :124-125.

[4]肖永亮, 郝巍东.中国动画教育现状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06 (101) :133-139.

[5]林亚杰, 陶宗华.民办本科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3, 342 (102) :105-109.

高校动画教育 篇2

关键词:难题;改革;时代步伐

1 我国动漫产业面临的难题

1.1 盈利模式不成熟,融资难

中国动漫产业链条存在缺失,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作、经营、发行体系,在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开发方面更是显得滞后,虽然国内也有单项做得好的动漫制造商,但却因为零散而没有衔接成链,出现了销售平台的不足。近年,国产动漫只是动漫书刊、动漫展这些能直接和读者交流的低端产品比较突出,而产业升级后劲不足,按照国际惯例,动漫产业的70%利润是由音像出版和衍生产品的市场开发这部分来实现的,而中国动漫业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动画片赢利主要依靠电视台购买,这样一来使得动画制作陷入被动。

这几年,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但是动漫行业融资难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例如,就行业现状来看,发行动画片成本约在1分钟1万元,而电视台平均的收购价格却只有1分钟500元左右,如此大的差距,单靠发行动画片是赚不到钱的,但动漫企业拿着电视台的播出证明却可以找政府要补贴,在这样的体制下,一些动漫企业就舍本逐末追求“播出效率”,因为只要播出了就可以拿政府补贴,而这样根本无法鼓励动漫公司做原创。

1.2 动漫衍生品开发难,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中国拥有14亿人口,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家之一,庞大的人口必然会给动漫消费市场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例如,我国0~14岁的人口数量约为2.22亿,占总人口的16.6%,如果把中国国内庞大的儿童群体成为动漫衍生产品,尤其是玩具的主力,让中国儿童消费市场得以有效开发,其市场规模相当可观;同时,近十年,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10%左右,这为动漫衍生产品消费的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虽然我国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很广阔,这几年也出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系列火热动漫衍生品,但是我国动漫衍生产品产业仍然存在着发展困境的局面。

一部好的动漫作品的开发,没有三五年是做不到的,而现如今中国动漫业往往用在产品前期开发的时间比较短,预留空间也不足,这样就为之后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品牌持久性发展带来隐患。例如,有些源自漫画作品或动画片的题材,平面上看起来很好看,但其衍生产品并不能顺利开发并获得大众认可。

动漫作为产业形式存在,势必会受到盗版的冲击,如漫画作为书籍盗版,动画作为音像盗版,周边产品作为品牌盗版,被盗版了,动漫企业怎么办?无奈接受,还是选择维权?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我国仅有51%的动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施了动漫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动漫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部分企业的整体实力较弱,不愿增加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动漫企业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不是很了解,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意识还不强。然而,中国盗版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动画片内容刻板,观众低龄化

中国动画创作的普遍侧重点就是启蒙教育,针对12岁以下儿童,因为这类型的动画片容易通过审批。国产动画的统一风格是“为人师表”,形式为教育启化类,动辄开篇就是满口的大道理,可以说毫无娱乐可言,而里面的角色设定永远是正派玉树临风,非常有爱;反派阴险狡诈,不择手段;剧情也毫无深度可言。总之,国产动画这几年剧情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为正义而战,毫无深度可言。因此,中国动画片始终没有走出偏重说教、缺乏幽默,偏重惩恶扬善的价值传播,缺乏对消费者内心期待深入研究的固化模式。同时,由于把读者当成了很低幼的观众,大量内容简单的动画片是为了去教化儿童或哄儿童,使得动画在创意和情感上缺乏鲜活的生命力,这是造成国产动画低幼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中国动漫缺乏好故事和会讲故事的人,而审美不高,创意缺乏个性与勇气,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生涩是目前中国动画创作的主要难点。

2 高校动画教育改革

面对当前中国动漫产业面临的这么多问题,作为动漫人才培养基地的艺术高校,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的问题进行教學改革探索。

2.1 学科定位含糊不清,确定专业方向必须要有针对性

当前多数高校动画专业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基本套路都是毕业后可在广电局、电视台、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广告公司、多媒体设计公司等单位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因此,模糊的定位只能培养出对专业技能的一知半解,而妥善解决这一弊病的方法是最好在开设动画专业前,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制定专业方向,有计划、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定位培养,才能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大专院校应该正视开设动漫专业的目的,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创造型和技术型兼备的学生上,不能死搬书本,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硬件设施上要有所增加,不是几台电脑就了事,而是对黏土动画、布偶动画、剪纸动画等,应配有相应的设备和零件,让学生有亲手制作动画片的体验,也让他们明白,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不仅仅是靠电脑就能完成的。

2.2 师资力量薄弱,应建立科学的师资梯队

一个合格的本科专业建设需要有一位正教授、二位副教授掌舵,即便像动画这样一个崭新的专业,也至少要有一位学科带头人,三名以上动画专业硕士毕业教师,共计不少于七位教师梯队进行专业和基础课教学。然而,当下各高校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的高校不但缺少学科带头人,而且连基本的大学教师必须具备硕士学位的动画专业教师也少之又少,师资力量跟不上,怎么可能培养出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一现象短期内是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的,最好的方法是现有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学校除了每年引进一些专业教师外,还要选派优秀教师利用授课之余或寒暑假到专业动画公司实践学习,到国内外专业动画院校培训学习,还可以请一些动画专家学者或动画公司精英来学校讲学交流。

2.3 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

保守的美术高考对于动漫人才也是制约,传统的美术教法根本不适合放在动漫上,美术高考不论美术专业,一律“老三样”,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动漫的认识并制约学生自身创作,让学生的早期风格受到打击。同时,在大学,动漫课程所用的参考书明显与时代脱节,教法死板,只注重技法,而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任课老师应该经常到基层公司去兼职,了解最新前沿动态,学习新知识,在实践锻炼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以便更好地教授学生。

高校教育是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方式,应着眼动画发展趋势,紧随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改革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高素质、精品专业型、复合多样型的动画专业人才,推动动画产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繁荣社会经济,早日跻身动画大国行列、引领世界动画潮流。

参考文献:

[1]匿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三大软胁及根治良方[DB/OL].搜狐新闻,2005-09-06.

高校动画教育 篇3

一、高校动画教育现状

(一)某些高校动画教育还处于死啃书本硬套理论的阶段

动画是一门涵盖多类学科的综合性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动画师,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要熟悉物理的力学原理, 要打下一定的美术造型基础,要懂得剧本的起承转合,要了解音乐的搭配形式,以上的这些能力确实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但我们要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兴趣培养。

目前还有很多高校在动画教学中将以上的多种学科以填鸭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这种传统教育形式的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还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老师在课堂中将书本上的理论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则按照规律的理论生拉硬套,结果则是绘制的动画效果千篇一律,角色动作僵硬不够生动,不能深挖到所涉及的各类角色的内心,不能赋予动画角色生命力。

(二)某些高校动画专业对学生的作品要求标准过低

动画的学习过程中其实也是不断地磨练学生意志力的过程。而多数同学在学习中出现“混”的情况,导致专业技能不过硬、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的高强度工作环境、出现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状况,这其实是高校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所造成的。

动画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甚至被称为设计门类中的 “苦力”, 而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提前适应艰苦的创作环境, 而不能低估学生的抗压能力,在作业数量和质量上降低门槛,也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创作水准,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过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三)课程内容相对松散,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差

很多动画院校都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课程,比如:运动规律、原画设计、场景设计、动画概论、试听语言、动画技法、 音乐赏析、分镜头台本设计等,开设的课程分类很详细、也很充实,但每一门课程的关联度差,并且每门课程的老师都各自为战,使得课与课之间都相互孤立,教学没有融入动画创作的完整体系中,使得学生不能将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吃透,更不能理解所学的这门课的真正用途,只是学了皮毛而已。

(四)动画课程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学生动手能力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画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与市场接轨,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当下的艺术设计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动画创作人才。

当下还有很多高校仍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使用的课本和教材都是几十年前所出版的,里面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样只会让学生走更多的弯路、 耗费更多的精力。

(五)过于注重技术,而忽略了人格培养

动画是一门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尤其在计算机三维动画领域,对学生三维动画软件的技术应用要求很高,有很多学生认为有高超的技术就是动画的核心,而忽略了内在的人格修养。其实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如果你的内心的修养不够, 那你也绝对不会创作出美的艺术。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多数是企业里的工匠,而无法在精神领域有更高的突破。

(六)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比较薄弱

创新能力是对事物的深层剖析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在目前填鸭式教学的大环境下,僵化的理论已经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框死,束缚了学生想象力、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老师通常自问自答,让学生免去了中间的思考环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动画教育改革措施

面对以上高校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自我反省和思考,以下则是个人的一些浅薄观点。

(一)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吃透动画的理论知识

动画的课程内容有很多是前人留下的经验,动画工作者都清楚动画规律的重要性。在此类规律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作为主持人来串联课程,先抛出课程中的研究问题,让学生先去思考实践,让自己作为动画角色的演员,去了解角色的内在性格,去感受所设计的角色的生活背景以及剧本中的故事情节,在这种情况下将运动规律的知识融入其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也将僵硬的动画形象给画“活”了。

(二)教师应严格考核学生的作品,提高标准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的时候,千万别低估学生的抗压能力,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学生会创作出你意想不到的作品。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合理的作业量,同时要以市场的动画制作工艺水准去约束学生,培养学生做事的认真态度,怀揣这种踏实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创作,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会符合公司的人才要求。

(三)高校中应采取工作室制度,用项目驱动教学的形式串联课程

很多高校开设的动画课程门类很全面,但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所学知识没有真正的用到实处。高校可以采取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在工作室中开设各类创作项目,以项目创作为核心,再根据项目的阶段创作来安排相应的课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才能承上启下,将各门课程的学习价值最大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动画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与前沿科技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制作水准也愈发的精良,目前媒体的传播平台和动画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动画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开阔。比如:影视、 游戏、App应用、网页等方面对动画都有大量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将动画与前沿科技相结合,让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与市场需求接轨,这样高校师生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五)高校应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

科技以人为本,再华丽的影视技术如果没有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也都是花架子,而一部好的作品能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内在美,而不是盲目的追求绚丽的画面效果,或追求画面中打打杀杀的感官刺激。因此个人觉得一部好作品的内涵是反映他的人文情怀,这就要求学生对剧本创作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因此高校应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在其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其道德修养、 给予其人文关怀、培养其艺术修养,这是高校动画学生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师不要给学生约束,让学生大胆去想

创新思维是人们敢于推翻自我,敢于打破习惯模式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始终对生活有一种敏感的态度。同时一定要走入生活当中,要对自己的艺术作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研,为自己的思路积累大量的创作素材,某些点子可能是大脑的灵光一现,但这有可能会是一部创意新颖的优秀作品。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必须要打破一些传统僵化的教学观念,要从实际出发, 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让学生接触前沿的新事物,同时以人格培养为核心,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动画创作人才。

摘要:目前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有几百所,而动画行业的发展则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动画教育作为动画产业人才培养的首个环节,其地位尤为重要。在动画专业频亮红灯的情形之下,高校对动画人才的培养责任重大。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动画教育现存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地探索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动画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动画创造性人才。

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探究 篇4

前言

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高校动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班族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家都积极寻找能够使人放松的娱乐项目。从大型动画网络游戏到小的FLASH手机游戏,动画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如何能够为动漫产业培养出优秀的动画人才,以及提高动画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学、研、产协调发展的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从源头上改善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更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动画专业是近几年刚兴起的新型专业,它是综合了戏剧、传统文化、电影、美术、音乐等多种元素的新兴视听艺术专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项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当然动画也毫无例外的成为其中之一。由于加入了数字技术,动画专业的发展领域不断的拓宽。专业建立初期,我们只有二维手绘来制作动画。作为高校,我们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校的自身条件,确定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具体的讲,应该定位于动画创作,以动画制作技术为培养方向,在大的专业方向下,我们根据具体方向再进行细分。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系统和训练系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动画创作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必须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上以学生就业为主导,重点抓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应用型动画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内涵。

抛弃旧观念,建立新型课程教学体系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就是要求知识与实践技能相得益彰。那么为了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体现动画专业学生的自身价值,我们必须建成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抛弃传统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新型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横向、纵向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个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动画方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创新为主导

近几年,由于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的产业园区相继建立,给中国增添了不少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预示着动画专业人才的紧缺。然而,高等院校作为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不能一味的墨守陈规,要有所变化,应该有计划的对动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职场核心竞争力。高等院校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动画专业方向,我们应该从传统的传授课程下手,用更多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把当下一些国际国内上优秀的作品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让他们在了解行业现况的同时,开放自己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动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积淀,创造出有个性和独特想法的作品。

借鉴成功的产学研一体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产学研一体的动画培养人才的模式,就是把高校和企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到了工作单位,所学的东西和所需要的东西不一致的问题。只有把供需联系在一起,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才会依据社会需求,有目的有方向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帮助动画专业学生和工作单位的零距离接触,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竞争力。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它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属于实操式专业,想要培养出行业需要的动画人才,就必须要做到与工作单位的长期合作,让动画学生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行业需求,使行业内的各个公司和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产学研一体的道路上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这个方式,高等院校才能有效的完成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对教育教学改革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随着企业用人需求来不断改进。高等院校就可以根据每年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来制定自己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就像我们去买衣服,如何买到适合自己的,那肯定是量身定制最适合。目前,我国高校动画毕业生在动画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行业内对于高校输送的动画人才并不满意。当前有一些高校对于动画行业的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制定培养方案需要切合实际,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更需要得到高校的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制作过程,才可以了解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学校与企业的及时沟通和合作十分重要。作为校方应当积极在行业内寻求合作企业或公司,让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到公司的项目实训中去,只有这样,学生自身才能够明确的知道用人单位的要求,在课堂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实操训练。那么,也只有这样做,高校的动画毕业生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用武之地,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动画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我们国家的动画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发展时间短,很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解决。对于高校来说,教学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还处在摸索阶段,怎样才能更好得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是我们高等院校动画方向和动画公司需要一起面对,共同解决的问题。对于高校来说,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与企业沟通用人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总结完善自己的专业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行业输送人才。

高校动画教育 篇5

关键词:英国高校,动画专业,特色教育,理念,实践

英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 其高等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引领作用, 对高校动画专业的特色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 其核心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了学术自治和自由、产业结合和教学科研并重几个方面, 并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

一、学术自治和自由

英国大学历史性地形成了自治的传统, 学术自由是指高校教师或学者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自由。在整个英国教育史中, 自由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始终不变。就教学内容而言, 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仅在门类学科层面制定指导标准, 为教学提供了相当自由度, 使得各高校间的动画专业特性鲜明。由学校的学术委员制定教学大纲或课程提纲,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原则规定。每个教学单元后面都附有经过教师推荐的教学参考书目。这些图书通常在学校图书馆可以借到。必要时教师还会及时更新参考书, 要么是学科经典, 要么能体现最新技术发展方向, 同一课程甚至春季入学和秋季入学的参考资料都有所差别。教师在授课时也并不照本宣科, 而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内容来教。

在动画专业的具体教学中, 教师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主张学生通过试验、观察、推理等手段去获得知识,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 坚决反对抄袭模仿。在动画创作过程中, 教师往往给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 不会以自身的思维、好恶来影响学生的判断或决定, 而是利用自身的经验去引导学生, 提醒应该思考的细节和推荐应该阅读的资料, 并提供各种启发性的方向和思路, 让学生自己选择。在正式着手动画设计创作前, 学生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从中发现创新点。学生乐于以个体的价值观来挖掘独特的思想和语言, 最终形成个人的形式或风格。教师在评价时最关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答案, 更在乎创意思维、方法及精神。最终完成的作品实际上是学生不断明晰、深化自身设计意图的结果, 而不是教师意志在学生身上的映射。所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都可以确定最能够体现自我想法的创作手法, 最终各自寻找到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因此, 英国出现了许多长于思考、有创见的动画艺术家。

二、产业结合

除了少数传统研究型大学外, 英国高校的动画专业几乎都带有强烈的实用性, 目的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目前盛行的计算机动画专业就是建立在IT、数字技术、多媒体、创意等热门产业的基础之上。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于社会,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 提供配套服务。首先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教师授课时着重讲授动画产业最新的理论和技术, 包括理论在内所有课程紧密围绕产业实践, 确保满足用人单位当下以及未来的需求。许多学校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 共同开展动画产业前沿项目研究合作, 以便毕业生能够在开始工作时能具备行业内领先的知识和技能。其次, 重视就业指导和培训, 并将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校提供的培训涉及方方面面, 既包括法律、财务、合同、商业谈判及企业管理知识, 也包括能力评测、心理调节、简历撰写、岗位申请及求职技巧等内容。再次, 在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资助下, 学校通过与动画企业合作, 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 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最后, 英国高校普遍设立就业中心, 有专职人员负责提供最新动画就业信息和求职指导。因此, 英国高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 不但受到雇主欢迎, 就业状况也很理想。

此外, 英国一些高校和动画企业实行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计划”。企业与周边地区专业对口的大学联系, 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研究生在大学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一般情况下, 研究生研究所用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由公司提供, 研究生完成研究工作后可以得到学位, 科研成果所有权归于企业。这样的合作计划项目主要涉及理工类学科和专业, 在培养动画工程博士时广泛运用。这种合作方式使企业在大学的帮助下迅速解决产业前沿的技术问题, 同时也大大减轻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的经费压力, 并为行业培养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三、教学与科研并重

长期以来, 西方国家就有“科研在英国, 开发在美国”的说法, 英国高校动画专业不但注重教学, 也十分重视科研。他们从本科就实行导师制, 导师制是以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制度,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辅导, 关注学生个体的专业水平和兴趣爱好。英国大学本科教育学制短, 一般只有三年, 往往一学年加起来不到24~25周, 而且每周课程时数少[], 这就给学生留下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进行自学, 用于阅读资料、相互讨论、完成作业、撰写读书报告、准备口头陈述和考试等。在此期间, 导师在每个阶段都会进行针对性专门的辅导。一般情况下, 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个别辅导课。导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业发展规划、课程学习、毕业创作和论文, 还要对学生的生活和求职进行指导和帮助。导师一般查看学生的进度, 了解学生的思路, 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释疑, 但只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学生参考, 最终目的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文科动画学生的辅导课主要是研讨形式, 理工科动画学生的辅导课则多在实验室进行, 导师主要指导、评议学生实验报告, 并解决一些操作问题。所有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都要记录在案, 并要接受检查。这种课堂外面对面的学习方式特别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培养,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 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可见, 英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原创能力, 目的是培养知性的、理性的、完善的个体。正是在这种重自由、重思辨的学术氛围下, 英国的动画高等教育实践才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道路, 使得英国动画以其独特的面貌屹立于国际动画强国之林。这不但值得江西省高校的动画专业学习借鉴, 也值得中国各高校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许文骏, 王萍.就业导向与创新导向下的英国动画高等教育——以伦敦艺术大学为例[J].美与时代, 2012 (2) :16-18.

[2]王萍.中国动漫产业原创能力缺失的解决之道[J].电影评介, 2006 (21) :4-6.

浅析动画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篇6

动画音乐有其独立性,因其表现的对象不同体现出其特殊性质,作为音乐和动画的交叉学科,动画音乐的创作有别于其他形式的创作,因动画影片的受众群体多样性(老幼皆宜)及画面的多重变化性,因而动画音乐的创作性涵盖的内容更多更广。

1. 做贴近画面的合适音乐

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在电影播放的同时由配音演员或者其他形式的配音对照画面做贴切画面的配音(如:我们在观看动画长篇《米老鼠和唐老鸭》时,后期的配乐多为钢琴、小提琴等)这类的配乐是再现早期动画影片播放时的场景(早期动画音乐的创作者分为两类,一类为观看画面之后以画面为依据进行创作,另一种为即兴演奏,演奏者根据画面自行感受即时的演奏出来)不论哪种形式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做贴近画面的合适音乐。

2. 做韵律感极强的音乐

动画在表现形式上比真人表演可以更为夸张,尤其是三维技术大面积推广以后动画的演出更为夸张,主演不再局限于拟人和仿生,这对动画音乐的创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摇滚音乐、电子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之间进行了大融合,贴合动画的音乐往往都会很好地把握动画画面的韵律,将“听”与“视”的韵律合二为一,更为优秀的作品甚至可以推动视觉韵律反客为主用音乐引导画面(迪斯尼创作的音乐剧动画《幻想曲》以及其姊妹篇《幻想曲2000》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听觉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音乐则是促进这一感觉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有韵律感的音乐扣动人的心弦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让人的感官得到升华,对动画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能够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动画音乐独立于动画的存在,音乐在动画影视剧中扮演着角色,但其作为独立学科是能独立存在于动画之外的学科。音乐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由节奏、旋律、速度、力量这四个主要方面构成。只是在创作动画音乐时要根据主人公的特性以及画面的表现性来控制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量这四个方面。

1. 从动画音乐的节奏分析

在音乐教学中多以古典音乐为基础逐步向其他形式的音乐拓展,但维持不变的是音乐的艺术性,音乐表现力是通过时间和动态表现,它的时间性、动态性主要体现在节奏上,也就是通常讲到的节奏感。节奏作为音乐表现的重要语言特性是音乐的大梁,是音乐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此处是必要的教学重点,不论是在赏析环节还是联系环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抓住曲目的节奏特点来理解音乐特性,并在日后的创作课程环节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已有的动画片中的符合主人公性格或环境场景诉求的音乐,(在赏析环节中以传统的二胡曲目《赛马》为例快速的变奏、跳音等节奏特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大草原上策马奔腾、群马迁徙的场景;在练习环节中以经典的古典音乐《天鹅湖》为例,白天鹅挣脱束缚的轻快,巫师的阴郁,这些有序的节奏练习可以达到控制受众情感的演奏练习要求)。

2. 从动画音乐的旋律分析

旋律是众所周知的音乐表现形式,是音乐中人的表达语言,也可以说是音乐的灵魂,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对音乐的赞美之词也多指向旋律如美妙、动听、优雅等。旋律配以节奏构成了音乐的主体。形神兼备的音乐有了感人的因素,动画音乐这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在借助动画画面夸张的表现后更为感人,音乐大肆地渲染控制人情感的旋律在这一刻得到最大化的效果(因音乐本身不受空间的约束,动画影片其一的特性恰好也是不受空间的约束),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旋律的认知,不仅仅在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更要着眼于音乐旋律的空间影响力(在教学中可以用日本动漫《高达seeddestiny》插曲《深海的孤独》为例,整个曲目的旋律由天空飘落的雪花一点点地渗入湖中,同时也渗入人心,让深深的伤痛感在无声无息间在人的心底冻结产生浓重的凄凉感,这就是孤独,而且是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的孤独)。

3. 从动画音乐的速度上来分析

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速度的问题;一方面是曲目本身的速度,另一方面是演奏者对动画画面的感受不同做出不同速度的演奏,不论哪方面的速度都直接影响音乐的风格、特色和基本形象,无论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什么样的乐曲速度的快慢决定了其重要的特征,各类情绪多是通过速度来体现,抒情的、狂热的、安静的,不同的速度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美国长篇动画《猫和老鼠》中有多场猫与老鼠追逐的场次,为了体现出追逐速度的不同,小提琴、钢琴等乐器在配乐时运用了不同的演奏速度,溯源到无声电影时期的《米老鼠和唐老鸭》播放时由演奏者现场配乐,不同的演奏者对画面的感受不同,自然演奏速度不同,渲染的情绪不同,观众反映也不同)。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演奏速度在音乐中渲染情绪的作用是不变的。

4. 从动画音乐的力度上来分析

力度作为音乐表演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演奏者的表演情绪,另一方面是音乐自身的渲染情绪,有变化的力度可以使要表现的音乐(即配合画面)及主人公形象更为鲜明生动(例如美国孩儿宝公司出品的《变形金刚》系列动画,其中擎天柱高喊“汽车人,变形”时是一系列有序的力度强弱变化声音配合下的金属声音,接着是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音)。音乐力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动画场景的表现力度,力度的表演作用具有极强的科学性,画面的分量感加重时,音乐的演奏力度也会随之加重,在课堂上播放此类作品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演奏的训练。

动画音乐在早期无声电影伴奏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动画逐步脱离传统影视剧成为独立表演艺术后,动画音乐也形成了具有独特音乐表演艺术的音乐风格。由早期的现场伴奏至今天的多形式合成音乐作为“听”这种欣赏艺术和作为“看”的表演艺术,这两者的结合具备了建立丰富情感的渲染力,更具有时代感,更具有进步性,更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胃口”。借用动画音乐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以及借用成熟的动画音乐作品作为练习曲目或者是为已有的动画重新创作配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创作时可以对照画面进行即兴的现场伴奏练习来大大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多样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多样的练习科目、各种多样性引入课堂,将动画音乐引入课堂只是各种多样性中的一种,但这体现出了教改的信心和决心,故此在教学改革中引入动画音乐是必要的。

摘要:时过境迁是历史不可逆的一种潮流,同样在高校教育中适用,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迎合时代或者说要迎合学生,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新兴体具有当下的艺术及意识形态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动画中的音乐更成为时下最“潮”的产物,合理地将其优良部分引入高校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

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7

从动画教育发展历史和发展规模来看, 中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已出现。截止到目前全国动画专业在校生将近50万人, 每年培养毕业生逾10万人。这是个庞大的数字, 但是动画市场仍然是人才匮乏, 很多动画公司每年都在高薪聘请动画师, 另一方面我们的动画毕业生却总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动画公司需求的是创新型的创意人才, 而另一方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等等, 仅仅依靠在校学习的知识是很难进入动画公司的创意阶层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 从更高层次制定适合中国高等动画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关系我们动画市场、动画产品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动画专业相比, 我们的教育显然是不足的, 无论是师资还是在课程设置上。这些都直接的关系到我们的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培养关系到我们的学生能否担当为中华民族动画之崛起的历史使命。能否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储备精英人才, 但是在可喜的动画教育现状面前, 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摆在动画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目前国内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缺乏自身特色培养, 缺乏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培养。教师数量较少, 学生数量的庞大, 知识的一味灌输造成学生的学习没有特点, 就业面相对狭窄等等问题, 这种现状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对国内动画产业链造成断层式的影响。

对于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方面。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现在很多院校都处于一种摸索阶段, 职业类高等教育做得稍微好一点, 但是一些本科类却还处于一种试试尝试的阶段, 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学校培养的动画人才不能达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要求, 合作往往困难重重。我们需要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个科学规划, 从企业需要到动画原创人员开发, 我么都需要学校与企业的一个良好合作环境, 从最根本的方面解决校企合作的瓶颈, 从而达到企业需求的学生素质过硬的技术本领。

动画教育的发展现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否科学?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完善?我们能否培养出中国动画的中流砥柱人才?正所谓人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为培养动画人才做深入的探究。

二、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动画产业是一个艺术、技术、创意和市场相结合的复合型产业, 需要的人才种类、层次多样, 且相互关联。

高等教育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动画人才。首先他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 理论素养包含的内容基本属于历史文学范畴, 这是一个宽领域的知识储备。其次要掌握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这包括音乐、纯绘画、电影等等。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当然除了具备这些基本知识以外, 还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耐心, 做一个真正的动画师是需要时间和耐力的磨练的。

动画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注重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格的培养, 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动画之所以在20世纪的60年代大放异彩, 这得益于动画作品的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内涵。

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创新型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高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课程作为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也是人才培养落实的根本点, 是老师传播知识文化的载体, 这个载体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关系到, 学生是否能学习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因此, 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动画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全国的一类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课程设置充分利用了传统动画的教学优势与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 兼顾电影、动画、游戏、多媒体等各个学科的学习创作, 以及对相关文学理论和美术史论的研究。课程设置方面既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又强调对最新技术的掌握。像三类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 因其师资力量的有限, 在课程设置上就缺乏诸如:文学理论、电影导演等课程的设置。

在当前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深厚的学科知识, 为将来的动画产业的创新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应偏向于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设置, 加大技术含量的培养力度。更多的引进电影等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目前基于高校动画课程的设置的情况, 想要做到完善的课程设置, 还应该多多借鉴国外的动画专业课程设置, 吸取他们成功的例子为我们所用, 取长补短, 为中国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作用。也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培养动画人才相对比较好的一条合作方式, 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企业的定位人才,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发展方向和项目需求有针对性的挑选自己的人才进行培养, 进而为公司储备后续人才。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采用公司入驻校园成立动画制作公司, 根据公司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某一项技能, 这样既可以有针对某一项项目开发, 培养自己的团队班子, 以适应公司的需求和发展。这样做既可以满足动画制作公司的项目要求, 又可以为公司的项目制作降低成本。学生在实践环节得到了一个充分的发挥, 因为参与制作项目, 这样学生又可以收到经济来源, 既提高了自己, 又赚得了金钱。更加为将来的毕业设计打好铺垫。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

五、结语

中国的高等院校培养的动画人才, 首先满足的是国内的动画市场需求, 其次, 才是国外的动画企业。为此我们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 不仅有利于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培养创新人才, 也为世界动画行业, 培养动画精英。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更应该而且要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来弥补整个中国动画市场创造型人才的缺失。动画教育要保持对先进技术的研究教育成果以及对创造性与审美的研究领先地位, 这是动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家国编著.中国动漫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谭玲编著.动画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科高校动画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8

通常在动画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剧本创作阶段在此阶段是对学生文学功底的考研,但通常在非美院级的教育中这项是不做重点培训的。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绘制动画角色时不能放眼全局或不能理解作者某些想体现的细节。教师在创作剧本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引导学生对剧本的创作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和认识,并在整体规划认知下逐步的分出细节从而形成鲜活的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在教学中获得丰富的创作经验,无法很好的为接下来的角色创作等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环节往往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成或者是无力完成,如对大部分学生都针对性的辅导课时往往不够。

2、在用动画场景、动画人物、动画环境等要素从而确定整体动画结构时学生往往缺乏整体思考和耐心在面对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时失去原有的兴趣。

3、独自完成动画创作这一阶段所需时间较长,但出于教学任务却又不能给学生过长的完成时间。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充分的学习到应有的知识,往往只能浅尝辄止、管中窥豹。

4、本科院校的动画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育资源有限的现象,好的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模式。可是一旦教学资源不足,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就会显得空洞,使得课堂教学形式单薄不立体。

5、教师教学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教学上过于保守。动画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较快,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汲取最新的动画知识,尤其本科动画专业要培养学生都是以学以致用为目的的,因此更需要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与大潮。

二、学生创作过程中的问题

1、首先是要在图纸或者计算机上完成动画创作的相关场景以及动画创作中涉及到的所有角色的塑造和上色。在某些学校中二维动画教学和三维动画教学的地点不同,这就导致在二维动画教学中无法快捷直观地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在三维动画教学中也无法用手绘的方式指导教学,不能做到完整的动画制作流程的教学。

2、初期动画创作工程完成以后,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的多媒体剪辑软件进行后期剪辑编排。一般高校教师没有实际动画工作经验,或无法更新知识和经验导致教学后学生用不上。

3、对于动画的创作紧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功底还不够,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够广够深。进行动画创作的学生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于人体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神学、物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及(学校的选修课对这方面的补充缺乏,造成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困难不方便)。

4、整个动画创作过程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并熟知每一个多媒体软件的功能和用法。学校课程布置靠后往往学完软件后都已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从而是学生的实践机会大大缩短造成就业竞争力的减弱。

5、三维动画史二维动画的精细化。学生要对二维动画有了熟练全面并且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后才能很好的完成三维动画后期的编辑渲染工作。在课程安排上三维动画的制作往往和二维并肩进行导致基础薄弱,三维制作效果不理想。

三、提高高校动画教育中教学质量的建议

1、合理分配课程时间

动画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绽放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集中的过程。动画创作过程需要各方面的重要因素作为保障,例如主干课和其它课程的比例不宜过多,尤其在创作阶段全天布置一门主干课即可,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之上。因此,当下我国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大力调查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合理调整每天的课程数量和上课时间。避免是课都上45分钟,一科都要上半天的不适时宜的而又徒劳无功的课时安排。

2、充分利用教学资

所谓教学资源通常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软硬件设施。但本文中教学资源一词不仅包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计算机软件设备,还包括教师教学经验、教师自身动画创作能力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高校的优势教学软硬件集中起来,弥补动画创作教学中的教学资源缺失。加强学生进行动画创作的动力,促进动画创作更上一个台阶。为高校动画教育保驾护航。教学资源的积累,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外部来获取。这类教学资源是显性的资源。比如,课前大多教师从网上下载视频资源,或制作课件,或下载图片,或自制教学用具等。这种方式,获取教学资源,得到的信息准确,有效。二是,在课堂上自主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类教学资源,教师事先是不可预知的,是隐性的教学资源。此类教学资源很珍贵。教师的成长,大多是正确、合理地处理这类教学资源,在课后写成教学随笔,在反省自我中,很快成长起来。对于第一类教学资源,要时常积累运用。但有一个原则,一定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装样子,摆架子而运用。下载或自制课件,都一定要为学生服务。其次,对于第二类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时常有自主生成的资源。面对课堂上自主生成的资源,处理的方式与方法,体现这位教师的思想修养和他的学识及他个人的教学境界。

3、加强高校动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加强高校动画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实力才能提高高校动画教育的质量。对教师进行动画创作的素质能力培训,培养教师在动画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激发广大动画专业教师的教学激情,反思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富有吸引力,从而取得成效。多设教师职业培训从而使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后背力量进行培育和选拔,这样不仅能实时更新教学知识,还能为将来的教师培育做出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所处现的问题大致分为这样几类:1、培养目标不明确。2、课程先后顺序安排不合理。3、课时安排不合理。4、教学资源不足和资源布置不合理。5、缺乏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认知。6、对教师选择和培养缺乏远瞻性。综上问题导致学生所学无法和工作挂钩。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动画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速度十分迅猛。高校动画教育中动画的创作与运用探究为当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动画教师提出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浅薄建议,高校动画教育专业与社会接轨,符合市场还需要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动画创作思维,积极进行适应性创作和改良性创作,最终适应当下动画产业的发展。

高校动画专业教学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9

动画产业作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各高校应该针对目前动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动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动画专业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动画专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高校动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动画专业教学设施落后

动画产业是一种基于现代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文化产业。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动画产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动画产业经历了从传统的二维动画到互动媒体、三维动画的发展过程,这种突破性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动画产业对于制作工艺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动画专业对于动画软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学设施比较落后,缺少比较先进的专业设施,一些专业设备更新速度慢,如扫描仪、动检仪、动画工作站等,动画专业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动画产业的发展,导致很多动画专业的学生不能掌握比较专业的动画技能。

2.动画专业设置不合理

动画专业作为一种新兴专业,在很多高校都是刚刚开设。一些学校将动画专业分为计算机设计和绘画艺术这两个细化方向,这两个分化的专业设置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动画专业的计算机设计方向,突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侧重于动画开发设计、软件设计、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学生多注重动画的计算机操作设计,但是缺乏专业的动画素养和动画艺术积累。动画专业的绘画艺术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动画理论、动画修养和基础美术能力,多数学生拥有深厚的动画专业素养,但是缺乏实际的动画设计操作实践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学生基础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逐渐普遍化,学校的招生标准下降,动画专业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一些学生掌握了较为熟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比较容易理解动画专业的教学内容,而一些学生刚开始接触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之间的差异化明显,这也给动画专业的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

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应对措施

1.优化动画专业的基础设施

动画专业是一门基于现代科技的专业课程,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数字化动画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满足社会动画产业的需求,高校要积极优化动画专业的基础设施,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动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构建动画开发设计研究室,结合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引进我国最新的动画技术和软硬件设施,更新动画专业基础设施。另外学校还要加强和动漫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动画专业的社会需求,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调整动画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高动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要紧跟动画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动画专业的投入,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产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

2.合理设置动画专业

高校动画专业的设置,要紧跟社会的需求,突出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发挥动画专业自身的优势,培养专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了保障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质量,学校首先要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动画技能,其次,加大和校外动画产业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动画专业在教材使用、课程安排和专业规划方面,可以实行传统动画教学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模块化、分层次、宽基础,实现动画理论基础和动画实践技能并重,在培养学生专业的动画设计制作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际动画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学会将多种知识融会贯通,指导学生掌握独特的动画视角和表现技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画素养。

3.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动画专业是一门应用实践型的学科,动画专业教学需要突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学软件开展动画实践技能培训,还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应用实践环境,充分利用校外的动画企业资源和学校的动画专业实习工作室,使学生在真正的动画设计过程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积累动画设计的经验和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动画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另外,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画设计创作能力,加强动画市场营销、表演设计、运动规律、造型设计、分镜绘制、协作和剧本创意等多方面的学习,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动画产业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学校还要开展关于动画应用程序设计的课程。

4.增强动画专业师资力量

各高校需要及时引进动画专业的创新性、实用型技术教师,教学学生动画产业最实用、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动画专业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还可以积极邀请我国动画行业中一些动画技术专业人员来学校开展动画讲座和培训班,指导学生的动画应用实践技能。另外,加强高校动画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鼓励教师学习更多的动画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保障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要及时地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动画专业人才,保障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质量。

高校动画教育 篇10

自从1982年迪斯尼推出第一部纯计算机制作的动画《电脑争霸》后, 计算机动画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逐步蚕食了传统动画片的市场份额。以迪斯尼、梦工厂为首的制作公司, 每年都投入巨资打造计算机动画影片, 以争夺动画领域的市场份额。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的动画技术在推动动画发展的同时, 动画追求“真实生动”的艺术性目标来也对动画技术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技术的出现与成熟反过来又推动着动画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 本文试图通过对2000年以来美国相关论文的研究分析, 来考察美国动画以及动画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这在我们如何促进本土动画的长远发展以及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具有借鉴意义。

一、研究综述概况

本文针对动画以及与动画相关的领域研究论文进行分类研究, 以反映动画研究的实际状况。其基本方式为, 使用定量分析, 从动画的创作、动画的应用以及动画产业等环节进行研究, 从而探讨动画发展的近况与趋势。

本文主要以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 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 使用了如下关键词“animation”, “computer animation”, 包括使用逻辑与 (AND) 和逻辑或 (OR) 的排列组合.在数据库中总共搜到了269篇论文, 排除2000年之前以及与动画无关的论文后还有207篇。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 按照发布时间分布、研究学科分布、内涵与外延等分类, 概括出近年来美国在动画相关理论、技术及应用上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二、学科分类研究

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的计算机动画是边缘交叉学科, 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与动画艺术的融合, 也涉及大众传播、工程、音乐、美术、语言文学、商业管理等学科。从作者所属学科种类来看, 有52%的作者属于计算机科学学科, 14%的作者属于语言文学学科, 10%的作者属于教育学科, 5%的作者属于电影学科, 5%的作者属于大众传播学科, 3%的作者属于工程学科, 美术与音乐学科各有3%, 文化产业学科有1%, 商业管理学科有1%, 其他学科的占3%。作者学科分布如下页图所示。

三、主题域研究

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 可以把这些文章分为:作为动画构成因素的技术研究, 动画在其他学科的应用研究, 以及动漫文化研究等三大类。在技术研究中又分为物理模拟、流体动力学以及基于硬件的渲染、优化技术等方面。动画应用领域研究涉及虚拟工程、多媒体、教育等学科。最后从文化高度上对动漫现象进行研究。

(一) 作为动画构成因素的技术研究

作为新兴的计算机动画技术, 它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 又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创造出了全新的动画技术。在动画及相关领域中, 以计算机科学为核心的动画技术研究占到总论文量的52%。

在物理模拟方面,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物 (或动物) 姿态以及表情动画的模拟。在《运动捕捉辅助动画:质感和合成》一文中, 作者使用因式分解方法解算出捕捉到的画面中物体的骨骼系统, 之后用在循环动画上——比如人物行走的循环。在动作捕捉的基础上, 论文《表情运动》用“变形骨骼”来增强角色表达力度。论文《行走动画的自动化方式》使用以“遗传计算为基础的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动画人物运动自动化。

在动力学方面, 力学知识在流体、刚体及柔体等动画技术上大量应用。在《反应流体动画》中Navier—Stokes方程式的运用可以使复杂环境中多重流体动画的操纵更加简便——首先, 场景的复杂度可以大大增加, 其次它可以把流体的化学反应与热力学反应结合起来, 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更好的控制方式。在柔体动画方面, 《柔体点的匹配:运算、扩展、以及应用》一文运用“强点匹配算法”使柔体以点对点方式匹配原型。

在动画的优化技术上, 《面部动画优化》使用面部动画因素 (Facial Animation Parameters) 技术进行罚函数运算对渲染的序列帧图像进行优化处理。在《硬件加速在角色动画上的应用》一文中, 手臂运动被分解为三个部分, 每个步骤完成后都会把生成的数据存到毗邻的未使用的内存单元中,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从而加快动画生成速度。

(二) 动画应用领域研究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动画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动画技术手段及艺术形式不仅用在动画影视片中, 而且广泛运用于虚拟现实、多媒体以及教育等领域。在虚拟再现方面, 论文《地理数据的形象化》利用多项动画技术探索地理信息的虚拟可视化。《城市环境建模, 监控, 形象化》提出用动画建模材质技术实现市区环境的再现, 来监控城市状况。在《飓风灾难再现》中运用建模、动力学技术模拟飓风对居民住房的破坏, 实现了灾难的虚拟再现。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上, 动画在网页中的应用促使了网页动画的出现, 它使网页看起来更有趣, 然而动画因素使用不当又会令网页变得杂乱无章。为解决这样的问题, 《网页动画的概念设计》创建了一个概念性模型来作为网页设计时的指导, 从而避免网页设计的无序与杂乱。论文《多媒体数据的形象化》则利用3D的界面与2D的网页来使多媒体中的数据信息形象直观化。此外探索将多媒体技术的动画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活动中的论文, 占到论文总数的14%。《农业技术课程中计算机动画在教授和接受上的效用》研究如何把动画技术应用在农业技术教程中。《汉语学习中发音及字体动画》使用序列动画模拟人物口型来帮助初学者学习汉语语言。《动画模拟急救》把三维动画手段应用在了医疗系统中, 《爆炸后逃生指导》使用模拟动画来培训航天员。

(三) 动漫文化研究

从2000年以来的论文情况看, 从动漫文化角度研究动漫社会影响力的很少, 仅仅占到论文总量的1%。而关于日本动漫文化影响力的文章在这几年的动画文化研究领域占到绝大多数。《手冢治虫:二战后日本漫画研究》从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 对手冢治虫的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关于日本动漫研究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剧院;动漫对文化的影响》从图像导向、婴幼儿接受等角度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戏剧和动漫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日本本土文化的。《从日本动画爱好者身上研究日本语言和文化》从日本动漫爱好者角度研究了动漫在语言和文化领域的作用。在美国本土动漫的研究上, 相关的论文也是把注意力放在日本动漫爱好者身上, 《动漫沉迷》从人种学角度对日本动漫爱好者进行研究, 着力探讨动漫“迷恋”现象。

四、结论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 动画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画的“科学技术”上, 这正是美国在世界“动画科技技术”领域称霸的原因。

(二) 从图表一可以看出:研究动画的作者来自于不同的学科领域, 动画属于边缘交叉学科。

(三) 热力学、生物学等被广泛应用在动画技术拓展上。依托于这些学科, 动画技术发展趋势是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为导向。

(四) 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的动画手段在音乐、教育、医疗和航天培训、语言学习、市场营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增强观者的接受程度, 动画手段将会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

(五) 美国对动漫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动漫的影响上, 这从侧面暴露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美国动画在文化影响力上的薄弱。

总之, 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动画技术研究, 使动画技术呈现自动化与智能化趋势, 从而把动画艺术家从繁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 这些技术应用在动画中创作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动画视觉性的形象化特色使它的可接受度高, 将动画应用到多媒体、教育、培训、语言等领域时, 会使这些领域的抽象知识变成可见的视觉形象而令学习的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美国动画研究现状及趋势中, 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借鉴:比如, 教育领域要打破学科壁垒, 用各种可行的技术手段来创造自己独有的技术而发展我国的动画事业。其次, 可以用动画手段把枯燥的理论“视觉化”从而促进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un, Harold Chi-hao.Curved path human locomotion on uneven terrain.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C], Volume:61-10, Section:B, page:5416.;Supervisor:Dimitris Metaxas.

[2]Pullen, Katherine Ann.Motion capture assisted animation:Texturing and synthesi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C], Volume:63-10, Section:B, page:4773.;Adviser:Christoph Bregler.

上一篇:会计信息真实性思考下一篇:比赛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