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史之3D数字动画(精选7篇)
动画史之3D数字动画 篇1
在我国广袤的茶文化地理版图分布中, 共有江北产区、江南产区、西南产区、华南产区等几个显著的茶文化地理单元, 但是“冀茶”并不是一个指向河北省大规模种植茶和生产茶的茶文化概念, 而是一个较大程度上带有“无中生有”色彩的文化创造过程。河北省虽然不出产茶, 但是却是我国“禅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河北唐朝时期的义玄禅师、从谂禅师曾将创造出了诸如“赵州茶”、“吃茶去”等茶文化典故, 并且为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日本的茶道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面向当前我国茶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河北茶文化传播和茶品牌建设面临着空前的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 利用数字3D动画技术传播和弘扬河北茶文化、从而在根本性的意义上树立起“冀茶”的品牌具有重要的开拓价值。
1 河北省茶叶产业的基本现状
作为禅茶文化的发源地, 河北创造出了关于禅茶文化的“四大精神”即“正、清、和、雅”和禅茶文化的“四大社会功能”即“感恩、分享、结缘、包容”、“品茶、听禅、吃斋、寻道”式的修身养性价值取向等等这样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不断融入各行各业、新媒体传播不断取得突破的背景下, 河北省在“不出产茶”但却有“冀茶文化”的形势下很有必要借助于基于新媒体、互联网的传播策略实现茶文化和茶品牌的推广。
1.1 茶产业资源禀赋十分丰富
在茶产业的“实体经济”方面,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突破和推广, “南茶北移”成为河北省茶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在这方面, 比如河北省石家庄市佰京茶园于2016年2月份宣布成功对无土栽培茶叶技术试验取得了成功, 获得了温室无土种植茶叶的成功经验, 为广泛推广和种植茶叶、提高茶叶产量奠定了技术基础。又如, 在河北的阜平等地, 借助于民间茶叶合作社的耕耘, 从杭州引进了龙井茶叶的种植, 截止到2015年仅仅一个阜平就推广了龙井种植面积150余亩, 改变了河北“无茶”可种的地理局限。
在茶产业的推广和营销方面, 河北省每年消费的茶叶数量在2万吨左右, 全省存在着1000余家茶馆或茶楼。在品牌效应的营造上, 河北省自2005年开始还创造了“河北.石家庄茶文化节”, 自2012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旨在推广茶文化的“茶博会”, 于2014年成立了河北省茶产业协会, 借助于这些茶事活动, 河北省在塑造茶文化品牌方面获得了广泛的社会美誉度, 为推动河北省茶产业的经济发展和茶文化传播、茶品牌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2 河北茶文化传播与品牌推广面临的困境
尽管河北省本身并不是茶叶的主产区, 只是在省内极少数地区存在着茶叶的种植和加工, 但是河北在促进“南茶北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基于茶博会、茶文化节等会展经济, 河北茶文化正在吸收传统“禅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价值的“冀茶文化”,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面临着几个突出的问题。
1.2.1 对茶文化的旅游资源挖掘力度不够
茶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功利性的“饮茶”、“售茶”文化, 还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尊礼”文化, 是我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禅家思想中一部分“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完美结合”。河北燕赵之地, 近几年来虽然十分注重发挥会展经济在拉动河北茶文化传播、茶品牌建构中的作用, 但是未能从战略的高度上重视“茶文化旅游”这一战略, 对河北禅家茶文化的价值挖掘力度不够。
1.2.2 对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力度不够
整合营销传播是整合营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是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乱流”广泛存在、产业竞争局面加剧的一种回应, 它主张对所有消费者实现一种“用一致的声音, 传递一致的品牌形象”, 最终的营销目的在于“通过战略性地传递信息、运用数据库操作和有目的地对话来影响顾客和关系利益人, 与此同时也创造和培养可获利的关系”。新媒体时代的整合营销的先导环节或者说核心传播管道应该是“整合营销传播”, 而这一传播过程的实现主要依靠互联网新媒体。河北省在近几年推广“冀茶”文化传播和品牌构建中对于“整合营销传播”重视力度不够, 导致品牌效应并不明显。
2 数字3D动画技术的信息传播优势
3D动画技术, 也被称为三维动画技术, 是近年来基于新媒体、互联网、软件等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展示形式, 它的主要传播特点是立体性传播、动感性传播、模拟真实性传播等。对于茶文化的传播来讲, 3D动画技术呈现出以下几个优势:
2.1 可以将茶文化的艺术感染力形象地展现给受众
三维动画技术基于计算机三维软件, 可以将现实中的物体按照三维数据建模转化成信息信号, 通过计算机的相关信息指令对其进行艺术渲染, 最终呈献给受众一个清晰、流畅、逼真的艺术效果, 可以最大程度地借助动感的画面使受众对特定产品的艺术表现力进行感悟。
2.2 可以将茶文化浓缩到特定时空向受众展示
对于河北的禅茶文化来讲, 可谓博大精深。不同朝代、不同的茶文化名人都曾经对河北“冀茶”的禅茶文化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冀茶寄托的一些生活理念、生活价值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践行意义。但是在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形态中、商业化的形态中、大众审美的形态中, 如何将这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集中的、在短时间内呈递给受众呢?以会展类的营销, 比如茶博会或者茶文化节为例, 我们可以借助于与茶文化有关的三维动画, 立体化地呈献给潜在的消费者和加盟商, 从而节省了展示成本。
2.3 可以实现茶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
当前我国茶文化、茶产业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产量竞争、渠道竞争逐步过渡到了“品牌竞争”, 在这个发展阶段, 茶文化的品牌竞争是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竞争阶段, 品牌的树立之精髓在于对消费者的积极影响。当前这个营销传播主要是基于消费者的“数字化生存”、“数字化消费”而展开的, 对于任何一个茶业公司来讲, 谁掌握了新媒体背景中的整合营销传播, 谁就掌握了商机。3D动画技术完全可以基于新媒体平台广泛地在互联网专题网站、微信、会展中心等向消费者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一致的品牌形象。
3 数字3D动画技术推动河北茶文化传播与茶品牌建设的基本策略
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这种商业形态下人们的消费更多地是通过新媒体来完成的, 在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现代物联网技术、仓储物流系统的配合下, 这种营销和消费形态正在成为茶叶市场的一个重要业态。3D动画技术在面向一个动态化、快节奏、碎片化的营销信息的商业环境时, 存在着独特的交易成本优势, 可以帮助河北茶文化、茶品牌的建设走向一个新的征程。
3.1 基于茶文化精准营销传播的3D动画设计
河北尽管具有雄厚的禅茶文化, 但是在具体的茶文化产品上由于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纬38度以北, 不是茶叶的主产区, 因此某种意义上作为茶叶文化营销的后起之秀, 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树立起自己的茶文化品牌, 就必须通过对消费市场的细分来实施精准营销、精准营销传播, 也就是要找准自身茶文化的主要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 (比如河北主市场) , 瞄准这些精准的消费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3D动画营销传播方案。比如, 针对河北人对“冀茶”的喜好, 可以制作成河北方言、河北明星、河北文化符号的3D动画, 在吸引和巩固本地客户方面达到良好的营销传播效果。
3.2 基于茶文化共生营销传播的3D动画设计
简单地来说, “共生营销”主要指的是一种“通过两个或更多相互独立的商业组织间在资源或项目上的合作, 达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这样一种营销传播方式。这样的共生营销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降低营销传播费用, 同时还能实现品牌价值的增长。河北茶文化资源的最大特点是“禅文化”, 但其本身并不主要生产茶叶, 从共生营销的视角来看, 河北省完全可以与某个主产茶叶的地区结成共生营销关系或者推广联盟, 共同制作3D动画宣传片, 将河北省的“冀茶”旅游资源与联盟方的“茶事生产环节”文化资源结合起来, 实现茶文化品牌的联姻与共赢。
3.3 基于茶文化整合营销传播的3D动画设计
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对于在一个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中准确地向不同的消费者传递“一个统一的形象”, 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营造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产品形象、文化印象、品牌感知, 从而在消费者中形成本产品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忠诚度。本文认为, 河北的茶文化传播应该围绕着“冀茶”禅文化这个主轴, 在3D动画宣传片中致力于向消费者传递一个统一的河北茶文化品牌, 将“感恩、分享、结缘、包容”这样的冀茶精神借助于新媒体传递给海内外的消费者。
摘要:河北省的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受制于对茶文化的旅游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对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力度不够等因素, 河北省的茶文化传播面临着一定的制约。“3D动画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这种品牌推广困境, 这种技术具有的信息传播优势呈现为这样几点:可以将茶文化的艺术感染力形象地展现给受众、可以将茶文化浓缩到特定时空向受众展示、可以实现茶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因此, 数字3D动画技术推动河北茶文化传播与茶品牌建设的基本策略包括基于茶文化精准营销传播的3D动画设计、基于茶文化共生营销传播的3D动画设计、基于茶文化整合营销传播的3D动画设计三个方面。
关键词:数字3D动画技术,河北茶文化传播,茶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姚文滨.从“冀茶”反弹琵琶看“赣茶”[N].江西日报, 2015年6月24日第B03版.
[2]曾莉冰.出类拔萃的中国茶文化与精神文明[J].农业考古, 1997 (2) :38-40.
[3]王翔.浅谈3D动画技术在会展业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 2014 (2) :71.
[4]王玉臣.共生营销——企业营销策略的现实选择[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0 (7) :37-38.
动画史之3D数字动画 篇2
在数据中心内,Brocade VDX 6710交换机已部署动画创作业务。新的网络在一个无缝以太网矩阵中将追光动画数据中心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与追光动画主要办公室的艺术家工作站连接到一起,并可提供3D动画创作所需的线速、低延迟性能。
紧抓中国快速发展的电影市场中的商机,中国最流行的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的创始人兼前任首席执行官王微在去年创立了追光动画,志在创作国际一流水准的动画电影。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电影市场去年扩大了28%,到2020年,有望在市场规模方面取代美国。
追光动画技术负责人袁野表示:“现在,中国还明显缺乏制作的高质量CG动画的力量,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制作世界一流的动画电影而填补这一空白。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世界一流的动画人才,还需要世界一流的技术,这就是我们为何选择博科网络的原因。”
“作为一个创新的创业团队,我们有机会部署最前沿的技术来支持工作室的运营。其中包括拥有900 TB的NAS,400个服务器的渲染农场和200台动画工作站。将所有这些捆绑到一起,创建一个有效运作的整体架构可为我们带来最大性能。因为数字制作的每一帧现在都是几千兆字节的,毋庸置疑,这当然需要能够应对高要求工作负载的无缝网络的支持。”
博科解决方案是一个围绕博科VDX系列以太网交换机而构建的统一以太网矩阵。这些交换机采用为架顶(TOR)交换机,为400个多处理器、多核服务器提供线速GbE连接,而这些服务器则为追光动画的视频渲染提供计算能力。交换机采用基于硬件的交换机间中继功能,使其能够在一个作为单一、高弹性虚拟设备的集群中的10 GbE端口上连接。这种方法提供只有600纳秒的端口间延迟,能够在渲染农场的服务器之间实现快速互通。
Brocade VDX 6720交换机也是追光动画数据中心交换机群的组成部分,为服务器交换机提供10 GbE路径,并通过多个10 GbE链路将NAS阵列连接到网络中。它还在光纤连接上支持到另一个在追光动画站点与几个博科Brocade VDX 6710交换机集群的VDX 6720交换机的双10 GbE链路。后者可提供到动画艺术家工作站的线速GbE连接。
博科大中华区总经理卢少文先生表示:“追光动画网络解决方案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创建了一个跨越追光动画两个站点的单一以太网矩阵,在其整个IT基础设施上提供高容量和低延迟连接。作为一个虚拟设备,它还非常易于管理,配置信息在矩阵中的所有博科VDX交换机之间都能够共享。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即插即用网络。当追光动画需要更多网络容量来支持更多服务器或工作站时,它能够将另一台交换机轻松加入矩阵集群。”
3D动画的制作流程与技术分析 篇3
关键词:3D动画,定义,制作流程,3D技术,分析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发展, 动画领域在二维动画的基础上向三维动画升级。三维动画, 又称3D动画, 其在新兴3D动画技术的支持下顺利实现了动画行业的跨越性发展。因而, 了解3D动画技术及3D动画的制作流程, 这对于我国3D动画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 3D动画的定义及3D动画技术的优势
3D动画是在平面二维动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借助三维动画软件在平面二维系中再加入一个方向向量, 进而构成一个新的空间系, 通过三维动画软件及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而后, 设计师根据动画剧本需求来建立符合对象形状尺寸的模型、场景, 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其他动画参数等, 同时在对象模型上覆盖特定的材质, 并借助灯光辅照, 最终在计算机上完成自动运算以生成画面。
与传统动画技术相比, 3D动画技术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主要包括: (1) 强大的操作功能, 许多镜头的展现是二维动画无法实现的; (2) 较强的可修改性; (3) 较强的模拟功能, 对于许多无法重现的特效可利用3D动画技术来模拟实现; (4) 真实、细致、自然的视觉效果, 动画布景、人物设计的制作过程中在3D动画技术的支持下能达到最佳的视觉审美; (5) 制作成本较低、周期较短, 3D动画是软硬件技术与人才技术的艺术, 其具有传统二维动画无法比拟的制作优势。
2 3D动画的制作流程与技术分析
2.1 创建模型
创建模型, 这是制作3D动画的第一个流程, 也可称为造型工作。在这一制作流程中设计师需要以故事为依据, 运用三维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立体模型的雕塑, 雕塑的过程就是创建模型的过程。一般常用的建模方法有2种, 一种是将动画的基本集合形体描绘出模型, 并利用工具制作出所需的形状, 最后运用相关方法将这些模型部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模型, 如此模型创建工作即完成。另一种是采用放样造型技术, 即先绘制出动画对象的二维轮廓, 从而得到形体骨架, 而后将几何形体放置在骨架上制作出所需的立体模型。
2.2 创建材质与贴图
通过第一个流程中创建的模型属于原始胎体, 其类似于瓷器烧制前的泥胎, 因而在3D动画制作的第二道程序中就需要对模型进行特定的“装饰”, 即创建材质与贴图。为了让已创建的模型更加符合动画对象的特性, 这就需要设计师根据故事中的对象属性选用适合的材料来表现物体的材质, 从而令物体的颜色、透明度、反光度等贴合物体的真实材质, 相当于为模型种植皮肤。而所谓的贴图, 其相当于给动画对象穿上合适的衣服, 设计师利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给模型的相应位置贴上对应的图像, 从而使制作出的模型外形更加酷似于真实物体。
2.3 创建灯光
灯光在3D动画制作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其不仅是照亮场景的主要光源, 而且还是营造与烘托场景基调、气氛的重要工具, 可见3D动画的整个图像外观设计离不开灯光的创建。所以, 3D动画制作的第三道程序就是创建灯光, 一般的场景灯光主要由自然光、人工光、自然与人工结合光3种类型来表现, 设计师在创建3D灯光时需要提前了解场景环境类型, 了解故事剧情中相关场景所需的环境类型, 进而确定主光、补充光、背景光, 把握场景的基调与气氛。在3D灯光创建中协调好三类光源的相互配合, 从而实现以主光源营造初步的场景效果, 以补充光来丰富、烘托场景的景深及真实效果, 以背景光令目标物体分离出背景。
2.4 动画设置
对于动画的控制, 实现动画“动起来”的变化状态, 在计算机动画制作中通过利用关键帧实现, 3D动画制作也是同一原理, 因而需要进行更为关键的一道程序, 即动画设置。所谓的动画设置, 实则是对场景及其物体设置关键帧, 将动画中动作或场景变化最大的一瞬间设置成关键帧, 之后由计算机来完成插值 (即完成关键帧之间的过渡) 。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 动画曲线 (横轴是帧, 竖轴是动画值) 是动画信息的表现形式, 动画设置中物体快慢移动、上下跳跃等状态都可以在动画曲线中看出。
2.5 渲染
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要得到3D动画的动态画面, 这时就需要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即渲染。渲染过程就是经过程序计算绘制完成动画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将场景中的所有信息输入计算机, 包括三维造型、材质贴图、灯光信息等, 将这些信息输入到既定的程序计算中, 进而最终得到动画绘制的结果。在完成渲染流程工作之后, 一部3D动画的制作就可以基本算是完成了。
3 结语
3D动画制作是对计算机动画的升级发展, 是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产物。与平面二维动画制作相比, 3D动画制作仍然遵循着二维动画制作的相关法则, 不同的是3D动画提出了时间、空间的概念, 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3D动画设计师具备一定的技术与艺术素质。中国3D动画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 因而了解3D动画的制作流程, 掌握相关3D动画制作的软件应用、技术等, 这是我国3D动画产业人才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十字舵.3D动画设计师:用艺术与技术将梦境幻化成真[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21) :38-40.
3D立体技术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篇4
关键词:3D技术,动画电影,三维立体动画
3D技术带来的革命不但改变了传统动画电影的制作技术,改变了电影的传播方式,更改变和颠覆了传统的电影观念,对电影已经延续了一百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2011年开始,好莱坞生产的主流动画影片基本都将以3D版本进行放映,3D技术从动画剧本的创作、策划、制作到后期的合成、剪辑,无处不发挥着巨大的功用,并且由此而来的变革将会波及到融资、制作、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电影环节,从而彻底改变动画电影行业本身。
1助推动画电影发展的3D技术
3D技术的进步让导演们的想象力插上了坚实的翅膀,使动画电影无论从画面色彩饱和度、人物动作逼真度、场景纵深感、情节震撼力上都比二维动画时代有巨大的进步,让观众在电影院沉浸在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神奇的动画世界。
1.1动作捕捉技术的应用
从CG技术引入影视、动漫作品开始,动作捕捉技术就应运而生了,现今几乎所有影视动画中的CG场面都会用到这种技术。动作捕捉技术展现了最细腻真实的人物动作与表情,在泽米吉斯导演制作的《极地特快》和《怪兽屋》中,演员的一颦一笑都得到了真实再现,而《贝奥武夫》堪称史上人物表情最细腻的动画片。动作捕捉技术也是一直是一项饱受争议的技术,奥斯卡动画长片奖甚至因为这项技术修改了动画长片奖的评奖条款。同时奥斯卡对动作捕捉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还是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2007年获得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怪兽屋》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动作捕捉技术动画,甚至连当年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快乐的大脚》运用了一定的动作捕捉技术,3D电影《阿凡达》更是大量运用动作捕捉技术的典范。
运动捕捉技术是将人体表情和动作通过传感器、信号捕捉设备及数据传输设备传输到电脑上,动画师将这些动作运用于影片人物的身上,表现出一个表情丰富、动作贴合运动规律的动画形象。运动捕捉技术从原理上说可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主动光学式和被动光学式。不同原理的设备各有其优缺点,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定位精度;实时性;使用方便程度;可捕捉运动范围大小;抗干扰性;多目标捕捉能力;以及与相应领域专业分析软件连接程度。
在《阿凡达》制作过程为了让影片中的动画形象表情更丰富、动作更逼真,进一步完善发展了动作捕捉制作系统。演员在拍摄时穿上布满捕捉点的紧身衣裤,同时影片摄影棚内还架设有一套“协同工作摄像机”,这套系统由布满在摄影棚顶部的140个数字摄像机组成,形成一个捕捉舞台。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从而令动画人物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
1.2全局光照模拟技术的运用
全局光照是三维物体在环境光照下的反射特性,而局部光照只能产生少量光源的照明效果。传统三维动画技术中光线跟踪、光子映射和辐照度技术已经成熟,迟迟不能在CG电影中应用的原因在于渲染电影胶片时间太长,成本太高。在《怪物史莱克Ⅱ》中80%的镜头都使用了全局光照技术,由于有效运用了近似的光线跟踪技术,高效率处理了光线的多次反射、折射和透射问题,极大地加速了渲染进程,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
1.3动态群体动画技术的运用
动态群体动画是三维动画电影区别于二维动画的一大特征。该技术让影片中大场面下的各个不同动画物体做出不同的反映,而不需要逐个调整每个物体的动作,另外当片中人物需要互动时,也可以直接运用预先设置好的反映特性。《怪物史莱克Ⅱ》中人物最多的大场景里包含了多达5000多名神态动作各异的个体,能控制大量个体做各自不同的动作要得益于梦工厂动态群体动画技术的开发,通过多项控制参数,能令“人群”关注场景中的事件并做出各自不同的反应。CG动画师将不需要逐个调整每个个体的变化,点一下鼠标,不同个体之间便可开始既定的相互反应。
1.4流体模拟技术的运用
流体模拟技术让影片中波浪碰撞时产生的力学效果极为逼真。3D技术中单纯的模拟海浪并不是很难,问题在于模拟海浪与物体之间的交互,如模拟海浪与角色身体的动力学碰撞效果。这里运用的是基于物理的模拟。目前梦工厂专家Nick Foster开发的流体系统已经可以有效模拟多种流体交互效果。它可以编辑几十个层的流体动态特性,通过粒子系统模拟浪花冲刷岩石、牛奶泼在地上、怪物用泥浆洗脸等运动。
1.5 2D转3D技术的运用
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数字3D电影《四眼天鸡》就是由迪斯尼出品的2D转3D的动画片,随着《极地特快IMAX 3D版》取得的巨大成功效应,刺激了动画电影由2D转3D的发展,之后这种转制而成的数字3D电影大量出现,如《怪兽屋》、《别惹蚂蚁》、《拜访罗宾逊一家》、《圣诞夜惊魂》、《爱丽丝梦游仙境》等3D的动画片均采用了2D转3D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票房。IMAX公司等多家公司都把普通的2D版电影直接转化成3D电影,转换一部电影的费用从500万到800万美元不等,且只要6到10周的时间,这样的技术进步使得3D电影得到巨大的营利空间。
三维化制作的工艺流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画面的分解。分析2D画面元素的纵深层次关系,与导演一起做3D立体的故事板设计,描出不同层画面元素的轮廓线,逐个图层解析出来,设定参考线,标明空间关系。第二步是画面元素的DNZ三维化,采用专用软件工具生成相应的右眼画面(2D画面源作为左眼画面)。第三步是深度调节,像数字中间片调色一样,导演在场指导,调节画面元素的深度,和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导演要求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要关照人眼的舒适度。
1.6三维图像压缩变形技术的运用
三维图像压缩变形技术可以使一个过大的景深压缩到合适的范围,避免了角色被压得失去立体感,产生照片效应。制作一个景深非常大的场景,通过将特定场景的参数输入电脑,计算出立体场景中镜头的设置参数,然后将之压缩。三维图像压缩变形技术可以测量角色如何恰好地嵌入近框和远框之间,解决角色过压缩或者欠压缩的情况。
2 3D技术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2.1 3D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表现手法
3D技术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许多新的拍摄制作技术,也创造了利用3D数字技术才能实现的画面语言和叙事语言,己经成为动画电影主流表现手法。3D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的空间重要性和完整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蒙太奇手法受到抑制;长镜头得到更广泛应用,镜头纵深对比加强;近景突出体现立体感,“迎面”镜头与“过山车式”镜头成为不可或缺的镜头运动方式。
通过3D数字特效技术,导演能够能复原庞大的古代建筑场景,能让现代人和虚拟人物对话,还能根据风格和剧情的需要调整摄影机的视点和运动轨迹。3D技术将与声光色、镜头运动等一样成为视听语言的重要元素,可以想象,没有3D技术的《阿凡达》其独特立体的视觉特征和界于虚拟与真实的表演将不复存在。
2.2 3D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制作的形式
3D技术的发展拓宽了题材,把电影创作者的思想从技术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要求导演在编写剧本时候就开始以3D特效的思维来叙述故事、渲染画面。3D技术让创作者在剧本策划及叙事的安排上跳出了传统的线性的思维模式,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创作者能够大马行空地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当前的电影制作流程中,从分镜头剧木开始,3D技术的思想就己经体现出来了,动态捕捉等技术的应用完全变了原有传统动画电影的制作流程和方式。在传统的剧本、分镜头剧本以外,3D数字特效还需要自己的特效剧本。
2.3 3D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内容与技术的关系
3D技术制造的华丽场景给动画电影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影片内容要足以支撑起3D技术的表现力,不管技术怎样发展,讲一个好的故事总是关键的,技术辅助故事而行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其次先进的3D技术要与整体故事结合完整流畅,成为不机械化并具备生命力的艺术,不能让游离于内容之外。影片由《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拍摄,故事根据艾斯伯格的同名儿童故事改编,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朋友们在圣诞前夜踏上一辆开往北极的梦幻列车后发生的奇妙故事。影片运用真人捕捉的技术原理,把汤姆·汉克斯的一举一动捕捉到动画人物上,连表情也不放过。其他人物也是如此,其配音阵容也十分强大。整部影片表达着导演对孩子般童真烂漫的羡慕,小男孩早上醒来时只有自己知道那不是梦,因为只有孩子的天真与无所顾忌才能看到最美好的事物,其中3D技术的运用也恰好处地描绘出了小男孩的奇幻旅程,可以说技术与故事结构相得益彰。
2.4 3D技术改变了电影的传播形式
《极地列车》本来的制作版本是2D技术的,推出3D版本后两个版本在第一天上映就创造了一亿七千万的票房。档期结束后,3DIMAX版本的《极地快车》在05年假期时又在66家IMAX影院重新放映,由于效果甚好,06、07、08年影片都作为圣诞影片继续放映。到了08年,还推出了蓝光3D版本的DVD碟片。《阿凡达》影片运用Real3D、杜比3D、Imax3D多种方式公映,同时还推出了2D和4D的版本,充分利用了3D技术拓展了电影的传播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票房。
3结束语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3D技术的革新已融入动画电影的叙事方法、制作手法、视听语言、幻想性等本质元素,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创作轨迹,形成了3D动画创作的独特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高五峰.数字3D立体电影的技术与发展[J].当代电影,2009(12):13-19.
[2]刘言韬.3D立体电影的新视听与新技术[J].电影艺术,2010(2):150-153.
[3]杨新宇,高太梅.高科技对电影美学的影响与冲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9-67.
动画史之3D数字动画 篇5
一、助推动画电影发展的3D立体技术
在动画电影的发展过程中, 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就是3D立体技术的应用。3D立体技术不仅能够使得动画电影的制作具有更快逼真的人物动作、情节震撼力, 还能够增添动画电影的画面色彩饱和度。在动画电影中应用3D立体技术时, 应该重视动作捕捉技术、全局光照模拟技术、动态群体动画技术、流体模拟技术、2D转3D技术以及三维圈像压缩变形技术的应用。3D立体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推动动画电影的发展, 使得动画电影的制作更加的具有立体感, 给人们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因此, 为了更加的进行动画电影的拍摄制作, 就需要不断的发展3D立体技术, 更好的应用该技术进行动画电影的制作。
二、3D立体技术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 一) 3D立体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表现手法
在动画电影的拍摄制作中, 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就是3D立体技术, 不仅能够通过3D立体技术进行动画电影的拍摄, 还能利用3D数字技术将叙事语言、画面语言等融入到电影制作中去, 这中表现手法也是动画电影最为流行的一种。在动画电影中应用3D立体技术进行拍摄制作时, 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动画电影的空间完整性与重要性。在3D立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 抑制了蒙太奇手法, 使得长镜头应用的更广泛, 加强了镜头纵深对比, 使得近景的立体感表现的更加明显, 在动画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镜头运动方式就是过山车式镜头与迎面镜头。动画电影导演能够借助3D立体与数字特效技术将庞大的古代建筑场景重现出来, 实现虚拟人物与现代人的对话。此外, 3D立体技术还能够结合动画电影的剧情与风格等对摄影机的运动轨迹与视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动画电影的拍摄制作中, 借助3D立体技术能够将动画电影的重要元素表现出来, 例如镜头运动、圣光色等。
( 二) 3D立体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制作的形式与传播方式
在动画电影的发展过程中, 其制作形式受到了3D立体技术的很大影响, 并且发生了改变。动画电影的题材随着3D立体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拓宽, 打破了动画电影创造者思想技术的束缚, 并且对动画电影的导演提出了一些要求。导演在进行动画电影的制作时, 需要将3D立体特效思维融入到剧本的编写过程中, 使得故事的叙述以及动画画面的渲染能够更加的具有3D立体化。由于3D立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使得动画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 打破了动画电影创造过程中的时空限制, 从而使得动画电影的策划与叙事能够更加的具有创新性。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 3D立体技术的思想已经融入到了制作流程中, 并且贯穿整个动画电影制作的全过程。此外, 动画电影的传播形式也受到了3D立体技术的影响, 由之前的2D电影发展为3D电影。3D立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动画电影能够满足群众的更多层次需要, 对动画电影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三) 3D立体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内容与技术的关系
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应用3D立体技术时, 对其内容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 3D技术的表现力能够通过影片的内容充分的反应出来, 将故事的叙述作为重点, 通过3D立体技术对故事的叙述进行辅助, 从而使得动画电影制作更加的成功。第二点, 动画电影的整体故事与3D立体技术应该进行完美的结合, 并且能够表现流畅。采用3D立体技术进行电影内容的叙述时, 应该使得动画电影的制作不机械化, 但是还需要与内容相联系, 使得动画电影更加的具有生命力。例如, 动画电影《阿甘正传》就是导员根据一个同名儿童故事进行改编的, 将人物的一举一动进行动画人物动作的设计, 并且具备相同的表情与强大的配音阵容。在这个动画电影中, 3D立体技术的应用将小男孩的奇幻旅程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使得动画电影的内容与3D立体技术的结合更加的完美。因此, 动画电影内容与技术的关系受到了3D立体技术的影响, 并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动画电影的发展受到了3D立体技术应用的影响, 不仅在动画电影的制作手法、叙事方法等环节中融入了3D立体技术, 还在动画电影的幻想性与试听语言等方面渗透了3D立体技术。3D立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动画电影的发展, 还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 为了促进动画电影的发展, 就需要加强对3D立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庆炎, 施强.关于3D数字技术对动画电影创作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4) :39-40.
X3D行驶汽车动画场景设计 篇6
X3D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前沿科技,是目前计算机虚拟现实领域最前沿的一种新型语言。它是宽带网络、多媒体、三维立体动画和游戏设计、人性化动画设计、信息地理及人工智能相融合的高科技产品,是把握未来网络、多媒体、游戏设计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它将引领计算机发展的新潮流,有一统Web3D(计算机网络3D)的趋势,成为21世纪主流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工具和手段,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虚拟现实系统有别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最本质区别是“模拟真实的环境”。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的是“真实环境、场景和造型”,把“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虚拟的时空隧道,即虚拟现实系统。
X3D三维立体行驶汽车动画动态场景设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模式开发与设计,利用X3D虚拟现实程序的背景节点、模型节点、复杂节点、空间变换节点、内联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进行开发与设计,在公路上有飞驰汽车,路边有绿化树木和人行道等,给浏览者以身临其境的动态交互感受。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多种虚拟现实专用设备和软件构造一种虚拟环境,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和沟通技术。人类是世界的主宰,人通过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如:三维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三维语音识别系统等与虚拟现实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人亲身感受到虚拟现实空间真实的身临其境的快感。
2 场景开发
X3D行驶汽车动画场景设计是利用虚拟现实语言X3D开发与设计。虚拟公路场景与现实公路场景相融合,创建出逼真三维立体公路汽车场景。虚拟现实公路场景包括公路设计、人行道设计、绿化带设计以及行驶汽车设计等,在虚拟现实公路场景设计中,体验虚拟世界给人们带来的现实生活无法比拟的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受。
X3D虚拟现实行驶汽车动画场景设计是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开发设计,采用渐进式软件开发模式对虚拟现实公路行驶汽车场景进行开发、设计、编码、调试和运行。虚拟现实公路行驶汽车场景设计按照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过程,循序渐进不断完善软件的项目开发。虚拟现实公路行驶汽车场景设计由公路设计、布局和汽车设计等组成,创建逼真的虚拟现实三维立体公路行驶汽车场景。其中包括公路设计、人行道设计、绿化带以及行驶汽车场景设计等。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思想,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虚拟现实公路场景设计。X3D虚拟现实行驶汽车动画场景设计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3 源程序
X3D虚拟现实行驶汽车动画场景设计利用虚拟现实程序设计语言X3D对公路交通设施三维立体场景进行设计、编码和调试。利用现代软件开发的极端编程思想,采用绝对编程、自动测试、简单设计以及先测试后设计开发理念,融合结构化、组件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软件开发设计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利用虚拟现实语言的各种基本节点、复杂节点和动态感知节点,创建生动、逼真、鲜活的三维立体公路场景和造型。
使用背景节点创建公路空间背景场景,利用视角节点、坐标变换节点、内联节点、组节点、重定义节点、重用节点以及面节点等创建汽车、绿化带以及人行道等。使用内联节点实现子程序调用,实现模块化和组件化设计。使用时间传感器节点、动态插补器节点、事件和路由等设计公路行驶汽车场景。动态插补器节点使三维立体公路场景更加逼真、生动和鲜活。
利用X3D-Edit专用编辑器或记事本编辑器直接编写*.x3d源程序,在正确安装X3D-Edit专用编辑器前提下,启动X3D-Edit专用编辑器进行编程。利用X3D基本几何节点、背景节点、复杂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编写X3D源程序。
X3D行驶汽车三维立体动画场景造型设计px3dmain.x3d源程序,利用X3D几何节点、复杂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进行开发与设计编写源程序,使用X3D背景节点、面节点、纹理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设计编写,源程序展示如下:
X3D行驶汽车三维立体动画场景造型设计,在主程序中利用内联节点实现子程序调用,在子程序中使用模型节点、几何节点、面节点以及纹理节点创建公路场景和造型,虚拟现实X3D公路场景造型源程序:gonglu.x3d子程序。
X3D行驶汽车三维立体动画场景造型设计运行程序,首先,启动BS Contact VRML-X3D 7.0/7.2浏览器,然后打开“X3D源程序实例/px3dmain.x3d”,即可运行虚拟现实X3D行驶汽车三维立体动画场景造型,如图2所示。
4 展望
X3D联盟一直致力于统一各种Web3D格式,容纳各种新技术的三维格式标准,低开发成本、标准化和扩展功能将成为X3D的一个巨大优势。相信X3D将会在交互三维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并且继续发展下去。X3D大有一统网络三维立体设计的趋势,具有划时代意义。虚拟现实X3D有着巨大的市场开发空间和应用前景,X3D交互式三维立体程序设计解决了网络上大规模应用程序的开发问题。X3D成为国际三维立体图形标准和规范,采用构件化的设计思想,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在电子商务、可视化仿真、数据库可视化、科研、教育以及娱乐等领域都有很好应用前景。由于X3D本身的平台无关性、易扩展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尤其是与XML的集成,非常适合于分布式虚拟环境系统的开发,对虚拟城市的网络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X3D的出现为分布式虚拟城市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X3D的组件化、可扩展、可定制的特点将大大扩展X3D技术的应用。X3D将不局限于桌面电脑平台上的应用。X3D可以应用到包括手机、PDA、机顶盒、CAVE设备、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三维打印机、三维扫描仪等不同的高端与低端设备上。
摘要:X3D行驶的汽车动画场景开发与设计是利用X3D虚拟现实语言的复杂节点、背景节点、模型节点、空间变换节点、内联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 开发设计出生动、鲜活、逼真的三维立体行驶的汽车动画场景造型 (在公路上有行驶的汽车, 路边有树木和人行道等) 。
关键词:X3D,VR技术,行驶汽车动画设计
参考文献
[1]张金钊, 张金镝, 张金锐.虚拟现实三维立体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金钊, 张金锐, 张金镝.VRML编程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3]张金钊, 张金锐, 张金镝.X3D虚拟现实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张金钊, 张金锐, 张金镝.虚拟现实与游戏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5]张金钊, 张金锐, 张金镝.X3D三维立体动画与与游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6]张金钊, 张金锐, 张金镝.X3D三维立体网页设计 (立体动画游戏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3D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研究 篇7
关键词:3D动画技术,电影制作,运用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3D动画技术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影视动漫行业发展模式被不断创新, 彻底突破了传统平庸僵硬的模式。应用3D动画技术的影片能够呈现更广阔、逼真、形象的场景, 带给受众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 也能使影视动漫行业更具发展潜力。对人们来说, 3D动画技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新名词。专业影视动漫制作者要保证消费者实际所需得到满足, 就必须以3D动画技术的本质为切入点, 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来创造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优秀影视作品。
一、3D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范围
(一) 剧本讨论
制作一部3D影片, 必须根据导演及剧情的实际作出合理的策划, 积极寻求导演的主要诉求点, 并及时与3D制作师沟通, 充分准备需要的3D技术及设备, 以便呈现出导演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情节, 保证电影剧本顺利通过。例如, 3D电影《阿凡达》, 如果在15年前构思出影片情节, 却没有技术能够实现构想。 随着欧克斯软件的诞生, 《阿凡达》很快被搬上了银幕, 获得了一众好评。其实, 从构思开始, 3D电影就已经和3D技术挂钩了。 要拍摄更好的作品, 就需要导演与3D制作师进行密切的沟通, 更深入地了解该技术, 才能更好地使用该技术表现画面。
(二) 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指以剧本为依据, 绘制、设定影片角色、道具及二维场景、风格色调、节奏情绪等;制作分镜故事版, 即根据文字剧本制作实际分镜头, 绘制二维场景建筑, 解释、讲述镜头运动及情节等。通常来说, 该阶段主要是采取二维技术手段, 给三维制作提供参照。
(三) 3D场景建立
建立3D场景的方法包括:第一, 3D建模软件, 其工作量相对较大, 而构建的场景真实性与实际拍摄相差甚远;第二, 3D追踪技术, 即还原摄像机拍摄的真实场景至软件中, 然后构建一个更加真实的3D虚拟场景模型;第三, 3D摄影技术, 在实景拍摄中应用该技术, 能够为制作具有3D视觉效果的画面奠定良好基础。
二、3D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 3D拍摄在电影中的应用
1. 实景拍摄系统。3D实景拍摄系统是拍摄具有3D视觉效果实景场景的重要保障。在该技术尚未改进前, 其拍摄系统主要由齐头并进的两台摄像机搭建而成。而随着该技术应用于《泰坦尼克号》、《地心历险记》等影片, 特别是随着3D影片《阿凡达》的拍摄, 该技术得到了质的突变。由于改进后的实景拍摄系统是由两个高清数字镜头与一台摄像机所搭建, 其能实现手动调节, 再加上前者有活动便利、体积小的优势, 以及镜头分光滤镜的不同, 其所拍景物可分别反射和折射出两路图像, 然后分别进入两台摄像机进行记录, 从而形成更加真实的三维视觉。其操作相对原始技术更简便快捷。
2. 虚拟拍摄系统。所谓虚拟拍摄系统, 即运用虚拟摄像机在虚拟CG场景中执行3D拍摄作业, 然后借助3D追踪软件及模型软件等, 转化所拍实景为计算机内的3D场景, 之后再将虚拟摄像机加入虚拟的3D场景中, 便可通过摄像机角度、位置的自由变换来进行拍摄, 从而取得真实场景拍摄所不能实现的效果。最早使用虚拟摄像机拍摄的3D影片是《黑客帝国》, 但当时使用该技术主要作用是协助导演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并非是为了3D拍摄。直到卡梅隆先生改进原有技术后, 其能够更好地解决演员与虚拟场景间沟通的问题, 摄影师也只需利用虚拟摄影技术定位即可选择最佳的拍摄视角, 演员亦可以利用其了解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效果, 实现无实物表演的“有实物”变化, 进而做好接下来的表演准备。同时, 虚拟3D场景中不会限制虚拟摄像机的数量, 更不会限制拍摄镜头设置的位置等, 可以同时进行多角度拍摄, 使镜头更加丰富多彩。
(二) 3D捕捉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动作捕捉技术能够将人物的表情动作细腻、真实地展现出来。3D影片《阿凡达》通过这一技术, 真实地再现了演员的每个神情动作, 尽管该片中也不乏演员真人表演的场景, 但仍不可忽视其中占据绝大部分的CG角色, 所以影片必须使用动作捕捉技术。
然而, 该片在拍摄中大量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无疑是对演员表演技巧的一大挑战。动作捕捉摄影棚里通常是空无一物的, 为此演员必须面对空气进行无实物表演, 也要在剧情需要时表达出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和感觉。可以说, 这是对演员表演功底和想象力最严格的考验, 演员必须设身处地去感受身处热带雨林的情景, 并配合做出与场景相符合的动作表情, 以便动作捕捉器更好地捕捉细微的眼神变化和肌肉抽动, 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才会更加真实, 超过既往用道具搭建的相关虚拟场景的拍摄效果。《阿凡达》的制作纪录片指出, 动作捕捉摄影棚内四周分布的数字摄影机高达140个, 且拍摄过程中, 演员在表演所需动作时需要穿上布满捕捉点的紧身衣, 然后通过对摄影棚现场ED灯打出的近红外线谱反射追踪, 再将捕捉数据传输到系统中, 整体分析演员动作与光谱反射, 从而获得相应的立体模型, 呈现出更真实的运动效果。
三、结语
对于影视动漫制作来说, 3D动画技术尤为重要, 它是让成品更受观众喜爱的关键所在。为此, 将3D动画技术应用于影视动漫制作中, 并进行更广泛普遍的推广, 是我国影视动漫行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程.浅谈3D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J].人间, 2015 (33) :173.
[2]徐霞.浅谈影视动漫设计中3D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10) :1-2.
【动画史之3D数字动画】推荐阅读:
3D动画07-01
3D动画电影10-02
数字动画文化10-23
3D动画模型第二课:Level Of Detail06-17
数字媒体动画设计09-05
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05-20
成人动画与儿童动画09-27
动画商业片动画艺术06-06
三维动画与动画设计05-10
动画补间动画--我来当导演教学设计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