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2024-08-04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共12篇)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1

天, 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中国古代文化中天的意义分为五种:“物质之天”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苍苍者, 与地相对的天,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也就是宗教意义上所说的人格化的有意志的至上神;“命运之天”就是民间社会所说的运气;“自然之天”就是作为自然界整体意义上的天;“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 强调天是人类道德生活的终极本源, 人类道德生活的超越根据, 道德律法都可溯源于此。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是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命观, 受其“述而不作”态度的影响, 是比较模糊费解的。孔子的天命观内涵不只一义, 这里将对其天命观中“自然之天”和“命运之天”这两层含义进行重点阐释。

“自然之天”乃自然之运行, 宇宙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天地万物都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和法则, “自然之天”就是一股冥冥之中支配世间一切不可逆转的神秘力量。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这句话是孔子天命观中“自然之天”这层含义最突出的体现, 孔子把自己的行动与自然现象进行了类比, 他认为天虽然不说话, 却在自然现象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志, 是四季照常运行, 百物照常生长的根本。子曰:“巍巍乎!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天具有权威性, 上天是高大的, 伟大的君王尧就是在效法着上天, 这里的天也是一个自然外在于人类的物质实体。

“命运之天”是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 也是个人与某个集体的运气。如: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又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这两章提及了颜渊逝世、伯牛恶疾的内容。人的世事都由天命注定, 人类是没有办法掌控的, 只有去认知面对。孔子对命有着深刻的体会, 他没有因为弟子的离世就抑郁不止, 反而在忧伤中超越开化, 悟到了天命的道理。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这章中可以看出, 孔子承认天命的存在, 并且认为天命是不由人意、人力所驾驭、约束着人类命运客观的异化力量, 所以在无奈时指天盟誓。[1]贾问曰:“与其媚于奥, 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从这一章我们可以知道, 孔子认为天是最高主导宰, 主张“畏天命”, 顺从天意, 如果违背了天意, 再对天进行多么虔诚的祭祀都是无用的。

孔子的天命观对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要深入了解孔子天命观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 提高自身修养, 从而找到人安身立命之理。

首先, 对于天命, 我们要存着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从“自然之天”的层面讲, 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实体, 也是滋养万物的本源, 上天永远比人类伟大, 所以我们要敬畏上天;作为万物中的一员——人类, 享受着上天的馈赠, 对待现有的一切都应存着一颗感恩之心。从“命运之天”的层面看, 天是宇宙最高的主宰, 具有人格性质, 我们要善体天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 侮圣人之言。”孔子把天命放在人生“三畏”的首位, 可见其重要性。人是上天之子, 只能顺应上天, 不能征服和支配上天, 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 还是要敬畏上天, 顺应其自身运转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要时刻谨记“畏天命”思想, 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形成一种谦逊的处世态度。

其次, 我们要知天命、顺天命。孔子曰:“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知命”就是“知天命”, 人的一生肯定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的因素,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利用这种因素建立自己安身立命之道, 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力去完成, 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孔子的天命观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而是通过参与实践, 把所见所闻进行沉淀和反思后, 于其晚年总结得出的。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要明白生命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所以参与生命的实践是极其有必要的。在遇到困境时, 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对待, 不断反思与总结, 以此循序渐进地来完善自身修养。

最后, 我们要效法天、尽人事。在孔子看来, 人是自然的产物, 受天命的制约和规范, 故人应在自然的瞬息万变中, 求得自强不息。孔子认为天道不仅是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客观存在, 而且是与人类生活的祸福休憩紧密相关的。[2]他强调尽人事而听天命, “听天命”不是任由命运摆布, 而是“居易以俟命”, 即以坦荡居心, 进德修业来对待天命之降临;[3]这都说明, 孔子在承认命的客观性的基础上, 突破了先天命定, 不能因为命的消极方面而放弃主观的努力, 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对于大学生而言, 特别是在我们处于困境时, 不能一味地抱怨命运, 责备别人, 而是要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 不断地完善自己, 形成积极的处世态度, 多角度地思考命运。

摘要:天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命观是比较模糊费解的。笔者拟从其天命观中“自然之天”和“命理之天”这两层内涵来进行重点阐释, 并站在当代大学生的立场, 论述孔子的天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天命观,大学生,启示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王志强, 王志龙.“论孔子的天道观”, 载于《烟台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3]马国华.“孔子的天道观考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4]黄金榔.“试论孔子天命思想”.嘉南药理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2

山东大学教授张首富说:“改变世界之前,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是观念,而不是环境在决定你的命运。”

长期以来,因受教育制度、教育方式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甚至是强迫的,特别是经历了高中严酷学习的“洗礼”,进入大学的学子们情不自禁会产生“好好玩玩”的欲望。另外,长期已经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加之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专业内容的不适应,不了解,更加剧了学生被动应付的意识。学习被许多学生当做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其爱好和乐趣。科技的迅猛发展,专业领域的日趋细化,要把专业学精、学透,需要非凡的努力,全身心的投入,需要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大学学习真的是太自由太分散了,与高中和以前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可以说一年多了我现在才开始想明白,其实我以前的学习尤其是高中的学习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世事在变,不可能总是给你一个如此安逸的学习环境,像高中的学习环境以后不可能再有了。而最正规最现实的就是大学学习了,你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像高中一样的学习环境,而是去适应被打乱的学习时间,大学活动不定时的影响你的计划,让你完不成计划的任务而郁闷上火!这就是你一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其实是不该这样的,这是因为你还没高考的学习方式中剥离出来,还没有回归现实。首先心中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这是不许动摇的,千万不要定量说每天完成多少,而只是去尽力的珍惜时间把握自己,生活学习都要“灵活多变”千万不能够把自己定死,这样的人只是个高分低能,书呆子,是不适合大学生活无法走向社会剥离出来,还没有回归现实。首先心中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这是不许动摇的,千万不要定量说每天完成多少,而只是去尽力的珍惜时间把握自己,生活学习都要“灵活多变”千万不能够把自己定死,这样的人只是个高分低能,书呆子,是不适合大学生活无法走向社会的。世界是有生命的,因此你的“思维”就必须是活的才能最好的适应社会,做到适者生存!因此一定不能让计划固定了你的思维啊!而应以智慧和能力主宰你的人生。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过犹不及”适当的压力才是有好处的,一切中庸。其实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就应该是悠哉悠哉的,当然要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但一切都要中庸啊。重要的是你的临时冲动的切实行动,而不是过大的计划和空想,只要你真的用了心,努了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千万不要有空想和计划,“一定要现实”,一切随机应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量才能应对一切挑战!

总之,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也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去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去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要学习如何去认识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造福社会,要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他人协作。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才能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并不断完善自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当代大学生生育观研究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生育意愿;意愿生育子女数;性别偏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16—02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占1/4的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对未来中国居民的生育行为必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准确把脉当代大学生生育意愿是必要的。近年来,国内关于生育意愿的调查、理想子女数量的调查、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研究还不多见。基于此,我们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在全国26省高校中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生育观进行了调研。

一、概念界定和调查基本情况

1.概念界定。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生育意愿是生育观念的直接体现。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意愿生育子女数,即打算生育几个子女;二是意愿生育子女性别(性别偏好)。

2.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调研方法。问卷设计多为单项选择,个别题为多选题。我们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全国26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55份,有效率90.33%;召开座谈会5次。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接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受调查者的性别、宗教信仰、民族、政治面貌等。第二部分是大学生生育意愿相关情况。该部分设计18个问题,从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生育决策影响因素、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看法、结婚时间等方面对大学生生育意愿进行了调查。

二、主要发现与判断

1.大学生渴望性别平等,出现明显的“丁克”倾向。表1显示,有51.51%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孩,有34.69%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为2孩。值得关注的是,有9.59%大学生表示他们将来不打算要孩子;有1.85%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为3孩,有2.36%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为4孩及以上的。在结婚生育时间上,大学生倾向较晚考虑,79.6%的被调查者认为25~29岁年龄段结婚是比较适合的,仅有5.9%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25岁之前结婚。

性别偏好依存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在传统社会男孩偏好很强烈,大多数发达国家则以渴望性别构成平衡为特征。不过,表2显示,大学生群体已经不再单纯追求男孩偏好,渴望性别平等特征显著,近七成被调查者表示男孩女孩都一样,仅有5.31%坚持一定要有男孩,其中还有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偏好女孩。这就意味着发展高等教育有助于消除性别歧视,有助于新生婴儿性别比问题的解决,从而可以解决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2.大学生生育意愿受性别、兄弟姐妹个数等影响,意愿生育子女数大大低于更替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意愿生育子女数要远远低于更替水平,男性意愿生育子女数和男孩偏好指数均高于女性。从意愿生育子女数来看,男性平均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45,明显高于女性的1.26;从性别偏好来看,男性性别偏好(指男孩偏好)指数为2.25,同样高于女性的2.09。这一结果表明,尽管大学生普遍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但仍不同程度地受到男孩偏好等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

同时,大学生生育意愿往往较多地受到兄弟姐妹个数的影响。随着兄弟姐妹个数的增多,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和男孩偏好指数大致呈现增多的趋势。调查数据显示,独生子女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33,男孩偏好指数为2.15;兄弟姐妹三个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升至1.42,男孩偏好指数也升至2.27。这表明,由于兄弟姐妹个数较多的大学生通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受传统生育文化影响较深,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育意愿。

3.生源地对大学生生育意愿影响不显著,但受父辈影响明显。在中国,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由此产生多元生育文化。通常来讲,乡村居民希望生育更多的子女,有更强的男孩偏好,城镇反之。来自城镇或乡村的大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生育文化氛围中,其生育观会有所不同。不过,调查数据显示,生源地对大学生生育意愿并无显著影响。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33,仅比来自乡村的大学生低0.09;男孩偏好指数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为2.16,略低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0.03。

父辈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男孩偏好度,对其意愿生育子女数无显著影响。调查数据显示,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男孩偏好呈下降趋势。不过,随着生育决策受父母影响的加深,其意愿生育子女数和男孩偏好指数呈上升的趋势。完全不受父母影响的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25,远低于影响很大的群体意愿生育子女数0.85。

4.意愿生育子女数与未来预期收入U型相关,受超生罚款政策影响明显。多数研究表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与生育子女数成负相关关系。但是,调查数据显示,未来收入预期与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男孩偏好指数之间呈U型关系,即预期收入较高和较低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男孩偏好指数高于预期一般的大学生。预期收入由低到高增长时,意愿生育子女数下降容易理解。但是,随着预期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意愿生育子女数又随着增加,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调查数据还显示,随着受超生惩罚影响程度的增大,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和男孩偏好指数呈上升趋势。在询问“超生惩罚对您未来生育决策影响”时,备选答案依次为很有、有一定、一般、基本没有、完全没有,依次对应的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15、1.30、1.45、1.51、1.39。

5.超半数的大学生认为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应调整。近年来,公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有分歧加大趋势。大学生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值得特别关注。一方面,他们在未来对公共政策有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一般民众也有较强的影响力。调查数据显示,有45.68%的大学生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很好,应该继续实行”,而认为“问题较多,应适当调整”,“已不太适合国情,应逐步放松并逐步取消”和“最好现在就取消”的比例分别为42.14%、9.00%、3.17%。这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三、基本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调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方面,男性大于女性,有宗教信仰大于无宗教信仰,来自乡村的大于来自城镇的,兄弟姐妹多的大于兄弟姐妹少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大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收入预期很高和很低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高于预期一般的大学生;随着父母影响程度的增大,其意愿生育子女数呈上升趋势;受超生惩罚影响较大的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大于受超生惩罚影响较小的大学生。

2.男孩偏好方面,男性男孩偏好指数高于女性;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大学生男孩偏好指数呈下降趋势;父母影响程度越大,大学生男孩偏好指数越大;随着受超生惩罚影响程度的增大,大学生男孩偏好指数明显上升。

3.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与其户籍没有显著关系。由此可见,大学生往往更趋理性,在对将来生育子女问题有相对清醒地认识,普遍能做出客观和理智的选择。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生育意愿呈现出多元化的基本特征,多数符合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是科学的、文明的、进步的。但是,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育意愿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偏离,男孩偏好现象依旧存在等问题。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应当调整。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修养的群体,是相对理性的。他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需要我们继续关注并加以研究。二是有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具有“女孩偏好”。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关注这一现象。学者常常提到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剥夺了一部分人们希望生育男孩的权利。可是,现在来看,这一政策也剥夺了部分人们希望生育女孩的权利。三是随着扩招以来这一庞大的大学生群体逐渐进入实际婚育状态,随着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继续上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包括政府、社会为孩子照料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大学生意愿生育子女数上升的可能性加大。

中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必然会居民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的特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应进一步重视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 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9-07-17/2009-07-26.

[2]李竟能.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1-92.

[3]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EB/OL].http://www.chinapop.gov.cn/zcfg/gfxwj/200708/t

20070802_50043.html,2007-07-09/2009-07-26.

[4]陈彩霞,张纯元.当代农村女性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5).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4

成功观就是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具体体现。主要反映人对成功这一概念的体验和认识。科学成功观应该包括以下内涵:

(一) 成功是个人多元化的内在感受和社会多元化的外在承认的统一, 其本质是个体生命与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和谐发展。“成功是个体心理的不同满足”, “是个体价值观的实现”[1]。“成功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追求健康、和谐、愉悦的生活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更好地奉献社会与他人…一个人是否成功, 实际上是一个内心满足和社会评价的统一”[2]。

(二) 要辩证地看待成功与失败。不能将成功与失败绝对地对立起来。正如人们常说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挫折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财富。而很多时候, 人生的乐趣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之中。同时, 成功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 必须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 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才可能实现。

(三) 目标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不能盲从, 更不能好高骛远;目标的确立, 要体现个人的价值。每个人的兴趣不同, 所处的岗位不同, 但一定要选择自己适合的目标,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成功应该是多元的, 不可能千篇一律。成功的目标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成功的道路, 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成功观。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发展道路, 成功的目标才会变成现实。

(四) 成功应该以恰当的方式获得。不能急功近利, 不择手段。

二、当代大学生成功观的主要误区

(一) 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划上了等号。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是每个学子心中美好的愿望,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 曾几何时, 许多学生认为, 上了名牌大学就是成功, 就进入了保险箱。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 许多学生坚持一年年复读, 非211、985院校不上, 非二本以上院校不上。长期以来, 由于对成功认识的过于狭隘, 加之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导向及其影响, 造成了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渴望进入理想的大学, 这才算得上是金榜题名, 风光无限。对于许多学生而言, 进入二本以下院校实属无奈的选择, 甚至无颜面可言。对于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 进不了二本以上的院校就等于失败, 就没有好的前途;而对于专业选择上, 大家都选择就业前景好, 较为热门的专业, 而对兴趣爱好则考虑较少, 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学非所愿, 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领域苦苦挣扎。在考研时, 许多考生也是更看重学校名气, 而对具体专业的实力并不看重。一项全国范围的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 34所自主划线的全国名牌高校吸引了近七成的“考研者”……而事实上, 大多数一线名牌高校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从全国范围来看, 高学历人才一般集中于东部沿海及内地核心城市, 考生们往往不愿意报考偏远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院校, 更不愿意毕业后在那里发展。[3]

(二) 把高学历与成功划起了等号。当今社会, 对于许多人而言, 能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能否找到高薪工作, 能否去北京、上海就业, 习惯性地成了衡量成功的重要指标。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 就意味着失败。于是乎, 考研热一浪高过一浪。过去, 人们一直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竞争的激烈, 而今, 考研之竞争激烈程度比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 199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2万人, 1999年为31.9万, 2011年达到151.1万, 2012年高达165.6万人。[4]十多年上升了近七倍。其实, 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很多学生考研目的过于功利, 真正为了钻研学术而考研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所谓成功的未来, 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为此, 他们埋头苦读, 死记硬背, 通过一次次研究生考试, 走向自己所谓的成功, 这也是“高分低能”现象更加普遍, 学术层次不断下降, 学术腐败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更为可悲的是, 有些学生因为一次次的考研, 使自己陷入人生的痛苦当中无法自拔, 甚至酿成悲剧性的后果。如今, 大学生自杀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 2008年教育部直属院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 其中, 北京、上海各23起。2009年, 大学生自杀事件有增无减, 仅上半年, 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这年年尾,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之死一时成为新闻焦点。杨元元事件后, 有分析指出, 是盲目考研杀害了杨元元 (她考了四次, 最终在27岁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 。其实, 盲目考研只是表象, 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恰恰是全社会畸形的教育观、成功观。

(三) 把权力、金钱与成功划上了等号。受市场经济、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社会各种病态心理纷纷呈现。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病态成功观。集中体现为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观念;行为失范、理想失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幻想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的浮躁心态和功利取向。高校是社会的一角, 特别是大学生对成功的迫切渴望, 使得许多大学生在谈到成功时, 直接把成功与权力、金钱划起了等号。权和钱的标准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对于成功的最直接追求。“成功”的概念被置换为“发大财、赚大钱”, “出人头地”, 成功人士被塑造为住洋楼、开名车、穿名牌;于是, 《厚黑学》大受欢迎, 风靡神州;《怎样拍领导的马屁》大受欢迎, 火爆畅销, 在这种背景之下, 社会主流道德和价值处于混乱、缺失的状态, 整个社会则处于道德迷失、价值崩溃的病态之中。据一项针对“8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认为在职场上必须“当官”的人群高达3成 (权可以换钱) 。他们崇尚政治家的权力, 羡慕富豪们的奢侈生活。据香港大学岳晓东博士对香港和内地十几个城市大学生研究显示, 大学生心目中最崇拜的人首推政治家, 其次是商界精英。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复旦大学校长王玉良教授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 就从当今大学教育的种种怪现象说起, 批判了当代大学生错误成功观正在校园蔓延的现象。当一种病态成功观变成狂热风潮, 一些所谓的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 成功学就变成了一粒毒药, 而许许多多的信奉成功学的80、90后大学生则沦为牺牲品。正如《新周刊》上有一篇文章叫《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说“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成功学……三粒毒药中, 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毒’化社会气氛, ‘毒’化人心, 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5]当社会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 成功只能用一种评判标准来衡量的时候, 也许有人成功了, 整个社会却只能充斥着压抑和失败。

(四) 把成功与失败完全对立起来。在目前流行的成功学语境中, 只存在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 对成功者捧得越高, 对还没有成功的人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电影《阳光小美女》中爸爸信奉的信条是:“人有两种, 成功者和失败者”。这也成了当今时代的普遍价值观。如果所有的人都被置于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的语境下, 这样的社会将会对我们的青年一代传导错误的主流价值观。

当所有“80后”、“90后”大学生被“榜样”和“导师”教导着踏上漫漫成功路的时候, 还有谁会真正按照自己个人的意愿来生活、依循自己独立的标准来选择人生之路?而这种失去自我的盲目追逐最终带来的除了无尽的失望、痛苦、挣扎之外, 还能有什么?这也就不难理解如今的校园里为什么充斥着浮躁、焦虑, 为什么许许多多的天之骄子失去了应有的幸福和快乐。

三、大学生科学成功观培养的路径探索

(一) 学校教育方面, 尽快弥补成功观教育的空白, 纠正过去对学生成功教育的误导。过去, 学校教育只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成功观教育在高校至今仍然是空白。这一问题的缺失甚至误导, 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成功观陷入误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成功学的理论和书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然而, 在这些所谓“成功学”书籍中, 我们可以看到, 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把“成功”定义简单化、庸俗化。在这些书籍中, 更多的是教给人们怎样走向成功, 或者就是成功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更甚者, 在有些成功学的逻辑中, 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 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 那你就是失败。所有的成功学理论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成功是什么?怎样才算成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功观。

1.教师入手。充分认识成功观教育的重要性, 纠正过去对学生的误导。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有些人自身在成功观问题上就有误区。某大学教授就公然以赚钱多少来衡量学生成功与否, 宣称如果学生40岁没有赚到4, 000万, 就不要去见他。我们的很多教师常常自然而然、有意无意地以某些名人、政治家、商界精英来作为学生的榜样加以宣传。所以, 高校应该重视“成功观”教育, 应将其尽早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思考, 尤其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 只有树立科学的成功观, 才能帮助其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

2.社会大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成功。应该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成功观的内容和意义。以金钱为中心的现代社会, 给大学生灌输的成功观念过于单一, 其所追求的无外乎赚钱、成名。由于对“成功”的模糊认识甚至歪曲理解, 对大学生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科学成功观的形成不仅需要个人认识的提高, 还需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努力。全社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将成功观的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并尽力落到实处。

3.家庭教育。家长应该首先树立起科学的成功观, 对成功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成长成才。文凭 (学历) 是一个人的招牌, 是一个人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但是, 拥有高学历、文凭并不等于就一定有才能 (高分低能的大有人在) ;即使学历和才能兼备, 还有许多重要的东西, 比如品德、胸怀、机遇等等, 这些都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必备条件。生活中, 成功人士并不都是高学历者。相反, 古往今来, 许许多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正所谓行行出状元。

4.学生个人方面。应避免过于看重外在物质标准而忽视内心感受, 真正实现社会外在物质肯定与内在心理需要的统一。同时, 应注重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成功目标,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过程) 中实现成功。真正的成功决不意味着单一性的金钱的积累, 它更可能是人的存在状况的改善以及生活意义的获得。离开这一点, 所谓的成功无非就是一种引诱人们为一个子虚乌有的目标而奉献自己全部心力的但实际却离开人的本性极为遥远的意识形态。这显然不是现代社会所真正追求的, 更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6]美国学者汤姆·莫里斯曾经说过:“财富、名声、权力、地位皆可追求……但若以财名权位为惟一目标, 反而难以如愿。因为这几项事物, 通常是达到其他目标所带来的副产品……财名权位从来就不是成功的本质。”真正成功的人, 都活得充实而快乐, 因为他们所投身的, 都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曾经针对大学生要树立正确职业观时指出的:每个人工作岗位不同、职位高低不同, 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一位社会学者也曾经说过, 真正能成功的都是利他主义者。

(二) 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的导向与模式, 确立更利于人才选拔与成长的导向与方式。长期以来, 大多数的国人对于成功的理解都是一元的, 即小时候看成绩, 长大了看名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警句几乎家喻户晓。似乎人生失败与成功的比拼, 从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这也几乎毁掉了绝大多数孩子的童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和铺天盖地的特长班、补习班将孩子们本该拥有的童年欢乐扼杀在摇篮里, 使孩子们成为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由于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至高的也是唯一的标准, 高分数成了成功的代名词, 自然就成为学生奋斗的唯一目标。学生也就被迫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学习机器。这种应试教育的导向与模式, 其弊端早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它也成为错误成功观产生的原因之一。所以, 改变应试教育的导向与模式, 确立更利于人才选拔与成长的导向与方式, 就成为当今时代的当务之急。

(三) 规范社会秩序, 完善道德体系。转型时期,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 与其相适应的市场交易规则、道德、法规建设、执行上滞后或不力, 致使经济主体从个体和企业所处的立场和利益出发, 唯利是从、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盛行。社会领域, 传统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已经遭到破坏而崩溃, 新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 造成信仰缺失、价值冲突、道德迷失的真空或者混乱状态。人们在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诱导下追逐金钱, 抛弃了原有的合理的价值规范、伦理规范, 一味强调物质利益, 并将其视为判断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这也是错误成功观蔓延的原因之一。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这是当代世界的共识。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因此, 要加快规范社会秩序, 建立和完善法律、道德体系。按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的要求, 建立日益完善的道德体系,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 努力发展先进文化, 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中国社会, “学而优则仕”、“出人头地”,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国民,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 只有“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要克服传统文化思想对人们造成的影响, 引导大学生走出成功观的误区, 一定要发展先进文化, 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引导能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参考文献

[1] .贺淑曼.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9

[2] .梁永艺.当代青年的科学成功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

[3] .秦臻, 蔡佳辰.考研热现象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4] .常桦.有一种毒药叫成功[J].新周刊, 2007

关于当代大学生择校观的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各位同学:随着高考人数的逐年攀升,关于如何选择大学、选择什么样的大学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位学生及家长的关注,也成为社会各界激烈讨论的问题。

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大学择校问题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他们在择校时所考虑的因素等,从而更好的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择校观。

请将你认为最符合你情况的选项或内容填写在题目后方的括号或横线上。⒈你来自于()

A.大城市B.中小城市C.农村

⒉你的性别为()

A.男B.女

⒊你所处的年龄段()

A.80后B.90后

⒋你目前所就读的学校是否是你高考所报的第一志愿?()

A.是B.不是

⒌你就读的学校是否为自愿服从调剂()

A.是B.不是

⒍你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有没有采纳或听从过别人的建议()

A.有B.有一点C.没有

⒎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你有没有将所选院校和其他院校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比较()

A.有B.有一点C.没有

8.在进入学校前,你对于将要就读的学校了解多少()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了解D.不了解

⒐你所就读的学校与你理想中的大学有差距吗()

A.非常大B.比较大C.基本没有

⒑你对于你目前就读学校的现状满意吗()

A.满意B.比较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

⒒你觉得学校的面积大小与它的教育水准有无直接关联()

A.有B.有一点C.没有

⒓在选择学校的过程当中,你最看重哪一点()

A.名气B.设施C.专业D.综合实力

⒔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中,哪个对你选择学校的影响更直接、更大()

A.社会人文环境B.自然环境

⒕硬件和软件设施中,哪个对你选择学校的影响更大()

A.硬件B.软件

⒖你觉得对大学的选择对你以后的就业前景有多大影响()

A.很大B.较大C.一般D.基本没影响

⒗您觉得名牌大学与普通高校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同学对此次调查的大力配合及积极参与,谢谢!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6

老子;庄子;生命哲学

【作者简介】陈宏宏(1978—)女,湖北郧县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及布依族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中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从“道”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生命的存在。在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上,无论是阐述生命的本质还是生命的价值甚至生命的超越,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高超的智慧。挖掘老庄思想的精髓,能让我们大学生以独特的眼光正确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

1.生命产生的根源——道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老子提出了“道”作为最高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同时它还是统领和支配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和总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同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道”虽然无形无像,却具有实在性,是比天地更为古老的原始存在,是化生万物的第一性的精神本体。可见,道家用“道”这个抽象的东西来解释万物,包括生命的本源。

2.关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

2.1生命的价值——重人贵生

在老庄看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执著,不断地超越。因此,要重视人,珍惜个人生命,懂得享受生活。尤其谈到死生的问题,老庄都以一种很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无所畏惧。“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意思是说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庄子也提出了“齐生死,顺自然”理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与死皆属自然本来的同一完整过程,死是生之回归,生命是前生命和后生命为一完整的宇宙过程,所以不需要怕死。这里要人们以理性的思辩,认识“道”的永恒存在,当心与“道”相一致时就参透了人的生死大关,无所畏惧,从而能过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2.2生命的本质——质朴纯真

在老子看来,人是从自然那里而来,纯真质朴,天真烂漫,没有人为的造作,如婴儿一般,也就是人性的本来状态了。庄子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即人的本性就是生命的本来样子,素朴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知识技巧,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智慧心机,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束缚和忌讳,这种自由是天纵的自由,就如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样。不失掉生命的本来样子,就是人类应当走的正确的道路。老庄对生命中质朴纯真的本性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主张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也让我们对于生命中心机智巧的状态同自然状态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3生命修养——宁静超脱

人生修养,是人类自己改造自己,以提高人类自身素质、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一种有意识的道德活动。老庄强调人的宁静和超脱之境。道是世界万物的法则,是人生的惟一指导。因此,人生修养应该“惟道是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老子强调退而自保、完心尽性来消除社会的种种恶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为了与自然为一,庄子又提出了“心斋”、“坐忘”等休养手段。“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需。需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能使心虚,无存一物,就是“忘”却一切,从而达到与道德融为一体:“堕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庄子·大宗师》)道家的这套修养理论很讲究内在素质的培养,指导人们如何去掉在世俗中沾染上的习气和一切小聪明,如何生活得飘逸洒脱、逍遥自在,如何与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理论对于完善人格是必要的。

2.4生命中完美的人格形态——圣人

老子将生命中的完美人格称之为“圣人”或者“真人”。圣人完全要符合道的本质特性,真实无伪,虚静无为,自然而然。所谓的圣人也就是最平凡、最朴素的人。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真人”。何谓“真人”?在庄子看来,所谓“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在徒劳无益的人为造作中伤害自己的天性,专心做心灵虚静的修养工夫,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人、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与“道”同体,因而都具有超越、逍遥、放达、解脱的秉性,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老庄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都是完美、自由的境界,每一个生活在俗世、现实中的人,除了去追求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外,应该有人最本真的一面,也应该使人的内心保持着那份纯净。

3.老庄生命之说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也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陷入迷惘、苦苦挣扎的困境之中。近来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等事件屡见不鲜。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2010年药家鑫杀人事件等等,这些个案虽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普遍态度,但也暴露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大学生生命观的脆弱性。在青年大学生处于求知识、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即将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理性而成熟地对待生命,会酿成种种悲剧。老庄生命哲学对生命的理解、认识,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3.1珍惜生命

生命具有存在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首先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在道家看来,金钱、名利、权势、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庄子认为世俗之人用宝贵的生命和自由来换取功名利禄,这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终为身外物所役使而不得解脱。这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人称为“倒置之民”。

按照儒家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成长,沥尽了父母的心血。我们要带着感恩之心,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属于社会。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懂得爱惜别人的生命。

3.2珍爱生命

生命是强韧的,它能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同时又是脆弱的,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疾病暴发,又可以把人带向死亡。佛家说:人生如苦海,要经历种种的磨难,才会获得成功。人们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磨难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没有认清生命和生活的区别,往往把生活的挫折、痛苦的感受视为生命的全部,一旦生活不如意,就妄自用结束生命的形式来解决,而这样的做法是极为不理智的。老庄则以一种比较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处事原则上,提倡守柔、处下,在生活中我们不必那么极端,在人世繁华中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让自己保留一个纯洁、宁静的空间。守柔、不争的人生态度,却也让自己活得自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老子》八章)就是说,上德之人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其功,立身处世如同水一样居卑却安于谦下,心如水一样清明,处世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无私心。

另外,老子特别告诫人们应当“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生命的超越。道法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可能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3.3注重生命中对美的追求

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审美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是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凡是热爱生活的人,总会表现出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什么是美?先秦道家以顺自然为德,也以顺自然、合自然为美。他们认为人为的礼乐是违反自然的,因而也谈不上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过多对私欲的追求会蒙蔽人的五官,污染人的心灵,损害人生。因此,他反对支配人、牺牲个体生命自由的美。相反,肯定和追求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素朴自然之美,个体生命自由的美。

庄子进一步否定了世俗中通行的美丑标准,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毛嫱丽姬与东施无盐的美丑并无两样,并且美是一种超越功利得失的个体的自由,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最后达到“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庄子·天道》)老庄对美的理解极为深刻,给人以回味启迪,欣赏美、追求内在美、精神美,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在美的意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满爱与欢乐,心存感激过好每一天,每一天也都过得鲜活生动,善于享受生命,注重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上的那份自由使得我们更能豁达地对待人世间的纷扰,远离失落、恐惧、焦虑与抑郁。

当然,老庄生命哲学也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老庄哲学中所体现出的生命智慧。以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以及重生养生的修养理论,指导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这样的指导是极为高明的。参透他们生命哲学的精髓,以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节,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使他们能以理性、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困难,快乐地活着。

参考文献

[1]郑万耕.中国哲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2]魏英敏主编.王泽应副主编.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当代大学生社会观调查研究 篇7

社会观是指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一切社会关系中, 政治、经济、道德关系是最基本的内容。因此, 人们的社会观也集中体现在对其生活中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 是社会观形成、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观形成发展如何, 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生活和事业的成败, 更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 社会的发展变化无疑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观正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 深入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观发展状况, 进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大学生社会观养成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法,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个案, 分层随机抽取了该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600份。通过对这些资料作单变量描述统计, 对我校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观作如下简要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 当前我校大学生的社会观主要表现出如下的特点和发展趋向。

2.1 对当前中国社会总体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整个社会焕发出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生活在今天的青年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繁荣发展的现实, 对当下中国社会总体发展前景充满乐观的看法。例如, 对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 你对中国社会未来美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吗?”调查结果显示, 有94.3%的学生回答是“充满信心”, 仅有5.7%的学生回答“没信心”, 见图1。这表明, 当前大学生对我国社会发展总体发展前景是充满信心的。

2.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 我们发现, 对我国社会制度的认识和态度还是比较正常和稳定的。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我们的社会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但大多数学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充满信心, 有较强的社会认同感, 只有极少数人持否定态度。其原因主要在于改革开放后, 学生亲身感受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学生体验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 调查中也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持怀疑态度, 还有部分学生对此持较为模糊的态度。例如, 在问及“作为一名大学生, 您支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吗?”结果有71.67%的学生选择了“支持”, 14.83%的学生选择“不支持”, 有13.50% 的学生选择“既不支持, 也不反对”见下图2。

2.3 对社会的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有较高的认同, 对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较为反感

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普遍追求, 是各国人民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发展, 青年大学生追求社会的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理念在凸显。例如, 在问及“您最理想的社会是?”, 我们给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的民主自由、社会中国家利益至上和社会中个人主义优先”等若干选项, 调查结果显示, 选择“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两项的学生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8.2%, 只有9.2%的调查学生选择“社会中国家利益至上”, 仅有2.7%的学生选择“社会中个人主义优先”。这反映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民主自由、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高度认同, 见下表1。

由于对社会的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有较高的认同, 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上有损公平正义的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较为反感。比如, 在问及“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有损公平正义的现象, 你对此的态度是?”结果选择“非常反感”的学生占73.3%, 选择“反感”的占25.4%, 仅有1.3%的学生选择“不反感”。而当问及“你对下列哪一种社会不良现象最反感?”时, 结果选择“1=拉关系走后门”占38.3%;其次是“4=弄虚作假”占28.3%;“2=公款吃喝玩乐”占25.0%;“3=任人唯亲”占7.4%。

2.4 自我利益观念增强, 社会奉献与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关系调整的影响, 与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相比, 人们的自我利益观念在增强, 而这种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青年大学生, 使其自我利益观念在增强, 社会奉献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例如, 在回答公私利益矛盾时, 所调查的600名同学中, 选择“大公无私”的仅占28.8%;选择“先公后私”的占17.5%;选择“先私后公”的占0.3%;选择“有私无公”占0.7%。而相当多的同学选择了“公私并重”, 所占比例为52.7%, 见下表2。这反映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 青年大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越来越多地偏向先考虑个人利益。

在青年大学生自我利益观念增强的同时, 他们的社会奉献与社会责任意识却有所淡化。如, 在回答“社会中的人活着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时, 所调查学生除了0.2%的未作出选择外, 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获得成功”的居第一位, 占74.0%;只有15.0%的学生选择“为亲人朋友而奋斗”;仅有10.8%的学生选择“为国家和社会尽责任”。这反映了青年大学生在关注自我利益实现的同时, 社会奉献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淡化。

2.5 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现象的误导对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消极认识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转变、机制转轨和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 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准则处于一种调整和变动状态之中, 这其中社会所出现的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的误导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象牙塔”的纯净, 使一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存在着比较消极的认识。比如, 对问题“你认为当前我们社会上有人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的回答, 调查结果是, 虽然有33.5%的学生选择了“3=个人的天资与努力”的因素, 但较多的学生还是选择了“1=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网络”因素, 占48.2%的比例, 居首位。而相当多的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教育和培养”在个体成功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再比如, 对问题“你认为当下社会中什么样的人最受青睐?”的回答, 虽然有36.7% 的学生选择了“诚实守信”的人, 但有超过一半 (比例为52.3%) 的学生却选择了“能说会道”的人, 而为国家社会所一贯颂扬的“助人为乐”和“做事勤肯”却为多数学生所忽视。这些情况表明:当前, 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现象对一些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比较大的误导,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现象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一些青年学生的社会观, 见下图3。

3 结 语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8

一、大学生责任观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责任观, 是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 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就是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 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 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一) 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国际公认的人才培养规则

早在1972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 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 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 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该组织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更加明确地指出, 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责任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 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撑力

“一个时代的精神, 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 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时代赋予了青年大学生全面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神圣使命, 他们对待人生责任的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社会主导责任观的价值取向。

(三)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责任淡化现实使责任观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 在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 使得对大学生的责任观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二、加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与培养的基本环节

(一) 立足于培养“责任公民”,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及社会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及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 作为责任观教育的主导价值要求。

(二) 多措并举, 构建“三育人”的责任观教育共同体

坚持“教书育人”, 将责任观教育贯穿于科学知识的教育之中,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坚持“管理育人”, 积极营造负责任的良好氛围, 形成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坚持“服务育人”, 全体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负责任的表率, 激发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责任心。

(三)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 应该是知其为忧患而生出的一种意志, 或当前虽无忧患存在亦能存有此种意志 (居安思危) 的那样一种觉识。它意味着力求克服种种困难, 力求实现某种理想, 并深知自己行为的关系与责任之所在。

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安贫乐道”、“忧时悯人”的情怀。如, 孔子的“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孟子的“君子有终身之忧”。其包容万有的胸襟、鞠躬尽瘁的品格、博爱慈悲的情怀, 构成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应以辩证的思维继承这种精神, 处在顺境之中能居安思危, 处在逆境之中能坚持操守,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全面塑造自身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四) 以日常行为养成为抓手,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要通过创造具有启迪性、教育性的条件和环境, 使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逐渐养成一种责任意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 就要对他人负责, 对社会负责;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大学生, 就要对我们国家的未来负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负责。为此, 要积极拓宽教学视野, 形成“理论学习在课堂———实践技能在基地———适应社会在实践”的良性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要让大学生了解与认识自己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逐渐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人来说, 大学阶段是崇拜英雄的阶段。适应这种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为大学生树立让其从内心佩服的榜样。以汶川抗震救灾为例, 大学生普遍感到深受教育。其原因主要在于抗震救灾中踊现出的一大批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了他们, 感动了他们,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人民的可爱、军队的可爱、老师的可爱、党的可亲可敬。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时机与典型,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必可收到明显效果。

(五) 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批判思维

通常, 大学生有一种习惯于对事物提出批判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倾向, 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对此应该给予赞赏和理解。

从另一方面看, 虽然随着年龄增长, 大学生心理日渐趋于成熟, 但毕竟还具有青春期所特有的叛逆心理, 特别容易注意到一些负面的东西, 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批判, 往往停留在单纯的批评和情绪的渲泄上, 经常会出现过激或偏颇的情况, 不够深入和系统。

因此, 应建立起一个“辩证地提出批评→多方面分析原因→对应地提出措施”的范式, 对其批判思维的养成进行科学引导。这一理性的思维范式, 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而且有利于引导其养成探究性的学风和独立思索的习惯。同时, 对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正确分析、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提供了很好的思维工具。

三、大学生责任观教育与培养要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 人际交往能力

北京市曾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往不良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因, 已超过了择业压力、学业压力以及与异性交往的压力。因此, 高校要从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入手, 开设专题教育。教育内容要富有吸引力, 并对学生产生实效;教育形式要注重结合网络、手机等现实载体不断创新;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 搭建调整大学生交际心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载体。

(二) 处理好网络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

随着网络发展条件下西方文化的涌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如, 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中所传递的一些叛逆、消极甚至颓废的东西同时撞击着传统的文明和道德观念, 甚至将少数大学生引向歧途;社会中以物质利益作引导、集体主义精神被消解的现象也反映到大学校园文化中, 出现了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重利忘义的现象。

而已发生的一些校园悲剧证明, 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正确处理, 其后果是严重的。因而必须因势利导, 利用大学生喜欢网络的特点, 在借鉴传统管理方式的同时, 着力研究适应网络传播特征的文化规范, 在网络上树立人文精神的权威性, 并使得网络文化成为校园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其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影响。

(三) 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游戏现象

对3000名左右的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60%的学生承认玩网络游戏;61.2%的学生对同学玩网游采取不干预的态度;61.6%学生有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为与经历, 其中有10%的学生存在网络游戏沉迷状况;玩游戏的花费超过自己日常生活费的10%以上;13.9%的学生认为在网络游戏中朋友是可以相互利用的;在遇到利益分争时, 34.8%的学生选择会伤害朋友 (而在现实生活的类似情景中, 只有24%的同学会去伤害朋友) 。

为正确引导这种倾向, 高校要采取积极措施。

一是要积极干预、引导大学生的网游行为。从调查可以看出, 网游痴迷对大学生在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很可能会强化大学生的暴力、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 淡化朋友道义和责任, 从而对其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引导, 防止其出现沉迷的情况, 而不应该只是在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学业不良时开除学生。

二是要引导大学生实现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进行适当的行为与交流, 实现顺利的场景切换, 区分不同的情境进行不同的反应与表现, 明确区分网络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

大学生责任观的教育与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中所阐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无须质疑的是, 必须要把对大学生责任观的教育与培养这一系统工程的质量提升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政府、高校、社会等必须多家联手, 通力协作, 工作要实, 出拳要重, 措施要稳, 效果要好, 切忌犯主观主义的认识错误, 使工作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邓伟志.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EB/OL].http://theo ry.people.com.cn/GB/44459/44462/319467.Html.2005-2-22/2005-3-7.

[2]冯奎.高校规划的服务定位: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8.

[3]郭卉.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第十二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1) .

[4]陈洁.道德领导与和谐校园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2) .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9

1 文献综述

新新媒介作为互联网应用的第二代媒介由美国的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 (Paul Levinson) 提出。它集成了个人移动多媒体的“硬件”如i Pad平板电脑、i Phone手机和基于web2.0平台的“软件”如微博、播客等自媒体和社交性媒体。新新媒介不同于新媒介的特征是全天候的伴随性和消费生产的融合性[1]。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格伯纳首次提出了“涵化理论”, 探讨了电视如何影响受众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关于媒介影响的研究, 学术界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王玲宁 (2004) 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 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运用涵化理论的一些概念和假设, 从暴力的视角来探讨大众媒介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2]。吴培明 (2009) 提出了新媒体时代, 在网络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媒介后, 其媒介素养的结构面临新的变化与调整[3]。郭可与吴瑛 (2009) 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 网络媒体为城市青少年首选的信息获取路径, 文中还论证了媒介消费模式与全球观的形成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4]。黄进 (2005) 列举了一元媒体对大学生人格重构产生的三种效果, 但其研究缺乏数据支撑[5]。

本次研究尝试观察分析大学生的新新媒介使用习惯, 包括媒介接触类型和媒介接触内容偏好。研究重点在于探究不同媒介接触之间使用的差异, 重点观察的是媒介接触频率和内容两个主要变量。对于大学生全球观的现状, 主要从认知、情感、看法三方面综合进行考量, 本文探讨的全球观是指大学生对国内和国际的态度、价值、看法的总合[5]。

2 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

本课题采取问卷调研为主, 抽样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调研时间为2013年11月至12月.本研究使用概率抽样, 分布杭州各大高教园区, 对象为本科学生和研究生。考虑到各个高教园区的规模, 样本选择分别为1000份。实际调研时, 按人数比例发放400份调查问卷,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涵盖理工类专业114份 (29.53%) , 文史类专业216份 (55.96%) 、艺术类专业56份 (14.51%) 。

本课题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

1) 大学生选择获取国际信息的媒介是什么?

2) 大学生获取国际新闻的内容偏好?

3) 大学生的全球观现状以及影响全球观建构的渠道是什么?

3 研究结果

3.1 新闻媒介选择偏好

由下图显示, 大学生在获取新闻时, 媒介选择频次最高的是手机新闻客户端和微信推送, 均为79.79%, 第二位是微博, 占75.13%, 第三位是社交网站, 占35.75%, 而博客这几年的使用率较低, 在调查人中仅占到13.99%。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大学生浏览新闻的时间大部分是每天1-10分钟, 占39%, 半小时以上占28%, 时间相对较短;最常使用的媒介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是大学生常常使用的浏览新闻的软件, 均占79.79%, 其中社交软件和微博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本次调查还大学生对境外媒体的关注程度, 目前, 伴随个人移动多媒体的高速发展, 不境外媒体都开发了手机客户端, 然后经调研发现大学生通过境外媒体获取信息的情况并不常见, 由于我国国内媒介环境相对封闭, 在接触例如纽约时报等这一类境外媒体会受到相关限制, 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 但凤凰卫视有29.02%的人表示经常接触, 77.72%会接触。

3.2 新闻内容偏好

项目组设置了五项指标测量大学生对于国际新闻内容的偏好, 分别是“经济交流、文化交流、领导人形象、政治议题、背景资料”, 其中1分为非常低, 10分为非常高。调研结果显示, 大部分人对于经济交流、政治议题、背景资料这三项内容兴趣程度一般, 平均分在4分左右。对于文化交流和领导人形象方面较其兴趣程度较高, 大多数人集中于6-7分之间。

3.3 全球观

本项研究中调研的全球观是指大学生对国内和国际的态度、价值、看法的总合。因而, 选择了三个变量衡量大学生的全球观, 分别为“你最想去的国家”、“你最不想去的国家”和“你眼中的他国形象”。

关于“你最想去的国家”、“你最不想去的国家”, 数据统计出如表1所示, 大学生最想去的国家前三位是美国 (53.37%) 、法国 (38.34%) 、和英国 (36.79%) 、最不想去的三个国家分别是日本 (31.09%) 、朝鲜 (11.93%) 、印度 (8.29%) 、但有13.99%的人并没有不想去的国家。

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在两表中均出现, 日本虽然在最想去的10个国家中居于第五位, 但在最不想去的国家中居于榜首, 韩国在最想去的国家中居于第四位, 在最不想去的国家中排名第七位。

关于“你眼中的他国形象”, 本次调研选择了四个国家, 展开了关于国家形象的个案分析, 要求受访者对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四个国家的8项描述进行打分, 最低为1分, 最高为5分。由表2显在生活富裕与科技先进两方面, 美国和日本均高于俄罗斯和韩国, 日本 (4.11) 仅次于美国 (4.55) , 另外, 在国际形象方面, 与俄罗斯, 美国, 韩国三国相比, 日本在其他九项描述中与其他国家分差不大, 但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国际形象较低, 为2.15。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分相对较高, 处于四国领先地位。

3.4 媒介使用与全球观

由于多数受访者对还没有去过上述国家, 所以他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媒介。通过调查, 大学生对他国的国家印象主要来自于广播电视 (33%) 、门户网站 (24%) 和报刊杂志。新新媒介 (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 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下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 通过新新媒介产生对他国的印象占到12%。此外, 还存在家人、朋友、师长和亲身经历等途径。

4 分析和讨论

4.1 新闻媒介偏好

本次研究重点考察了大学生平时阅读新闻的频率和媒介选择, 微信和手机客户端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国内国际新闻事件和政治外交类新闻的重要渠道。如今, 智能手机引领了全媒体传播时代, 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社会化媒体的高速发展, 其优越的跨媒体平台特性成为亲朋好友之间分享信息, 阅读新闻, 交流意见的沟通平台。因而, 现在大学生都比较倾向于使用个人移动多媒体终端随时随刻的浏览资讯, 分享意见, 填充了各种时空结构。

然而, 大学生对于新闻的阅读较多的还是属于碎片化的阅读, 每日平均浏览新闻的时间还是相对较少, 短时间内, 对于新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资讯层面, 缺乏深入的批评性思考, 因而也往往容易形成片面的印象, 无法客观全面的研究和评价。

如今, BBC、凤凰卫视等部分境外媒体的手机客户端是可以下载的。然而, 此外, 对于一些境外媒体, 大学生几乎没有太多接触, 也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 因国家政策对社会媒体的监管, 接触境外媒体的条件和时间受到限制, 而凤凰卫视较其他境外媒体而言, 在内容选取和地域差异上, 更符合中国内地受众的需求;其二, 可能是语言方面的障碍, 即使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一些渠道接触到境外媒体的内容, 但语言的隔阂也会导致信息接收过程中的阅读障碍和乐趣缺失。

4.2 新闻内容偏好

研究发现, 在杭大学生对于国内国际的一些时事政治类新闻, 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大学生偏向于文化娱乐方面的轻松类软新闻, 而对经济、政治、外交等硬新闻兴趣不高, 这也与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等因素相关。除此, 杭州相较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国际化程度不高, 发展重心在于文化旅游, 这也是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所在地的大学生对于国际政治和外交大事表现出来的兴趣度不高。

4.3 媒介使用与全球观建构

调研发现, 大学生在评价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四国形象的各项指标时, 不同专业或性别的大学生打分相近, 无明显差别, 形成相似的认知和印象。然而, 美国和日本的“国际形象”相较于两国其他指标, 分差较大, 例如日本的“生活富裕”、“技术先进”、“环境优美”等指标得分较高, 但国际形象分值很低。结合个别访谈, 大学生多表示考虑该项时多结合自身对该国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与我国关系等因素。因而, 大学生对他国国际形象的评判在受到媒介信息影响的同时, 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问题、国际关系和个人情感的影响。

在选择自己最想去的国家时, 美、法、英三国是大学生最向往的国家, 依旧倾向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在面对选择最不想去的国家时, 在杭大学生选择日本、朝鲜、印度、叙利亚、越南等国较多, 结合访谈, 国内政治、军事战争和人身安全等因素占主导。

根据课题调查显示, 在杭大学生获取国际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可见现今的在杭大学生在认知他国时, 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很高, 然而这几年迅速发展的新新媒体到并未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全球观的形成。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现如今大学生往往是90后, 而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青少年时期, 主要接触的是传统媒介, 新新媒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第二代媒介, 对如今大学生的认知判断并没有构成直接影响。因而, 大学生全球观的建构主要还是植根于传统媒体的长期报道。同时, 全球观的形成也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 家庭教育、人际传播、个人情感等都影响其全球观的形成。

5 结论与建议

经调研发现, 媒介对于大学生全球观的影响是显著的, 新新媒介改变的是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 让国际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迅速, 但并未直接影响到全球观的建构。全球观的形成是结合多种因素, 在一定的媒介环境中长期积淀而成的。

结合本次研究, 课题组成员认为, 新新媒介的发展目前正处于高峰期, 虽然方便了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资讯, 但由于其生产与消费的融合性, 即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也可以成为新闻的制造者, 人人都可以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在网络的公共领域传播资讯, 表达意见。因而, 该领域的传播秩序还相对混乱, 不少虚假信息泛滥, 谣言传播迅速, 特别是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平台随时随地的信息推送和转发, 虚假信息在人际网络内迅速传播,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而, 青年公众在随时随地获得资讯的同时, 也面临如何甄别信息, 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问题。今后, 加强新新媒体的自我净化和社会管理是规范传播秩序, 优化传媒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政府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媒体层面也应认真研究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环境, 对于传媒进行负责任的内容把关和创新, 提升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2]黄进.观察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观念行为的重构[J].传媒观察, 2005 (1) .

[3]王玲宁.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 2004.

[4]吴培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记者, 2009 (17) .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10

大学生政治观的引领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众多环节,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引领大学生政治观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基本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基本原则。政治观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必须以在青年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不同政治观、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政治观也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对青年政治观引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元主导和个体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统一,使青年大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二)渐进性原则

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必须依据大学生认知心理模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大学生自身渐进成熟的认知心理发展模式,其次取决于外在环境多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必须依据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在政治观引领内容及方式上由浅入深,允许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根据社会现实的发展,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比较鉴别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坚定理想信仰。

(三)层次性原则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需根据大学生思想境界的层次区别对待,以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大学生中有一些思想觉悟较高的先进分子,坚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待这些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并使他们肩负起在学生群体中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使命。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不坚定,极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待这些大学生应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重点,以贴近他们思想实际的引领方式,戒骄戒躁、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避免他们在迷茫中误入歧途。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机制

(一)协调共管机制

依据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政府、学校、家庭、社群组织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引领的主体力量。协调共管机制是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共识,构建一种以政府主导规划,学校引领教育,家庭营造氛围,社群组织互动支持,以青年政治素质培养、政治观塑造、精神文明建设为利益支持的教育联动发展模式。

政府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主导力量,应该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设计系统的方案。政府应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制定以及资源配置上为学校、家庭以及社群组织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核心教育主体,学校应当时刻保持站在理论的最前沿,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配合政府,做好家庭和社会组织的协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状况进行及时的评测,并将信息反馈至政府以及家庭和社会组织。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也非常敏感,政府、学校也应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认同政府、学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目标,使家长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青年大学生参加了校内校外的各种社群组织,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容易形成共鸣,社群组织内成员的相互认同支持更巩固了他们共同的信仰。政府、学校、家庭也需要关注这些社群组织的意见领袖,及时协调、凝聚共识,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以期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有效性。

(二)目标激励机制

目标激励机制即是运用远大的政治目标激发大学生内心的政治认同,拥护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和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使其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远大的政治目标应当具有超越性、预见性,是建立在对未来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并能够将民族国家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实现“中国梦”的政治目标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它能够为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激发人民战胜目前存在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始终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青年大学生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紧密相连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应该鼓励大学生学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正确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激励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实现青春的梦想。

(三)反馈机制

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过程中应建立反馈机制。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还要注意是否产生实际的效果,只有对引领效果及时进行总结反馈,调整下一步的方案措施,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引领过程。使政治观外化为现实的行动,就必须通过评测的检验,不断增强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探索政治观引领有效性实现与客观规律。首先,反馈机制应该评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认同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活跃,很容易被非主流意识形态误导,给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带来极大的挑战。其次,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引领方法和途径是否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否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体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安排、教学效果,课外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是否发挥了实际的成效等。在对前一个阶段工作的评估总结反馈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适合青年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引领机制,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深刻认识到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意义,以提升下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实效性。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途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方向保证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大学生学习党的经典著作、创新理论以及关于治国理政方面最新的政策,才能提高大学生理性的政治认知,防御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学校可以鼓励优秀大学生加入共产党,以党纪法规等组织纪律教育为有效保证,把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起来,拓宽教育渠道,搭建学习平台,建立长效机制,使大学生党员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思想纯洁性和先进性,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主阵地,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提升总结,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的宏观问题研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打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学科设置,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及时补充到教材体系中,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应坚持问题导向,在理论灌输方面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背景,深入浅出,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鲜活实践,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答疑解惑,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宣传解释。

(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灵魂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固有的,以大学生为主体,并包涵全体教职工,以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为特征的群体文化。十八大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也是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引起大学生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知识,形成带有某种特定倾向性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理念,从而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进而规范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应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网络论坛、校园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注意校园网络舆论的引领,重视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大学生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掌控校园网络的舆论风向。

(四)鼓励大学生政治参与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党和政府当年的工作能够给予充分信任。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仍不够,政治参与积极性也有待提高。按照马克思认识论的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化在于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巩固,还需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地深化。为此,国家层面可以拓宽政治参与渠道,降低政治参与的门槛,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广泛的机会。还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关注政府部门的网站,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表明自己政治立场,培养公民意识和维权意识。学校层面,可以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社团,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和参政意识,澄清大学生对当前时政的模糊认识以及思想上的片面理解,引导大学生有序、理性地参与政治。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叶红权.青少年三位一体教育联动机制的研究——以虹口区新港社区为例[D].同济大学,2008.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原则

大学生政治观的引领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众多环节,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引领大学生政治观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基本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基本原则。政治观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必须以在青年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不同政治观、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政治观也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对青年政治观引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元主导和个体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统一,使青年大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二)渐进性原则

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必须依据大学生认知心理模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大学生自身渐进成熟的认知心理发展模式,其次取决于外在环境多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必须依据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在政治观引领内容及方式上由浅入深,允许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根据社会现实的发展,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比较鉴别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坚定理想信仰。

(三)层次性原则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需根据大学生思想境界的层次区别对待,以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大学生中有一些思想觉悟较高的先进分子,坚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待这些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并使他们肩负起在学生群体中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使命。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不坚定,极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待这些大学生应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重点,以贴近他们思想实际的引领方式,戒骄戒躁、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避免他们在迷茫中误入歧途。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机制

(一)协调共管机制

依据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政府、学校、家庭、社群组织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引领的主体力量。协调共管机制是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共识,构建一种以政府主导规划,学校引领教育,家庭营造氛围,社群组织互动支持,以青年政治素质培养、政治观塑造、精神文明建设为利益支持的教育联动发展模式。

政府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主导力量,应该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设计系统的方案。政府应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制定以及资源配置上为学校、家庭以及社群组织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核心教育主体,学校应当时刻保持站在理论的最前沿,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配合政府,做好家庭和社会组织的协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状况进行及时的评测,并将信息反馈至政府以及家庭和社会组织。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也非常敏感,政府、学校也应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认同政府、学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目标,使家长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青年大学生参加了校内校外的各种社群组织,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容易形成共鸣,社群组织内成员的相互认同支持更巩固了他们共同的信仰。政府、学校、家庭也需要关注这些社群组织的意见领袖,及时协调、凝聚共识,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以期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有效性。

(二)目标激励机制

目标激励机制即是运用远大的政治目标激发大学生内心的政治认同,拥护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和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使其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远大的政治目标应当具有超越性、预见性,是建立在对未来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并能够将民族国家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实现“中国梦”的政治目标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它能够为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激发人民战胜目前存在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始终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青年大学生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紧密相连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应该鼓励大学生学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正确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激励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实现青春的梦想。

(三)反馈机制

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过程中应建立反馈机制。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还要注意是否产生实际的效果,只有对引领效果及时进行总结反馈,调整下一步的方案措施,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引领过程。使政治观外化为现实的行动,就必须通过评测的检验,不断增强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探索政治观引领有效性实现与客观规律。首先,反馈机制应该评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认同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活跃,很容易被非主流意识形态误导,给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带来极大的挑战。其次,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引领方法和途径是否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否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体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安排、教学效果,课外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是否发挥了实际的成效等。在对前一个阶段工作的评估总结反馈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适合青年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引领机制,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深刻认识到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意义,以提升下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实效性。endprint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途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方向保证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大学生学习党的经典著作、创新理论以及关于治国理政方面最新的政策,才能提高大学生理性的政治认知,防御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学校可以鼓励优秀大学生加入共产党,以党纪法规等组织纪律教育为有效保证,把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起来,拓宽教育渠道,搭建学习平台,建立长效机制,使大学生党员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思想纯洁性和先进性,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的主阵地,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提升总结,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的宏观问题研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打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学科设置,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及时补充到教材体系中,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应坚持问题导向,在理论灌输方面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背景,深入浅出,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鲜活实践,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答疑解惑,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宣传解释。

(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灵魂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固有的,以大学生为主体,并包涵全体教职工,以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为特征的群体文化。十八大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引领也是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引起大学生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知识,形成带有某种特定倾向性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理念,从而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进而规范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应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网络论坛、校园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注意校园网络舆论的引领,重视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大学生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掌控校园网络的舆论风向。

(四)鼓励大学生政治参与

当代教师的学生观 篇12

1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观

当代大学生就业受社会和家长观念影响较大。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不支持孩子走自主创业之路,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认为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工作稳定、待遇优厚,将来可以一劳永逸,而自主创业风险大又吃苦。当今社会流行就业观,如“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创业不如就业”……在这些观念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找个好工作、考研、出国、创业”的选择中,“找个好工作”通常被排在首位,而“创业”则被排在最后。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比例是0.3%,广东地区为1%,这一数据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率20%相差甚远。

为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问卷星”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意向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以下是“问卷星”至2011年12月结束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1)对“你是否有创业打算?”回答“考虑过但还未实施”占67.92%,“完全没想过”占21.7%。(2)对“创业你会选择哪种投资?”回答“风险小收入稳定”占47.17%,“分散投资尽可能减少风险”占39.62%,“高风险高收入”占8.49%。(3)对“你认为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回答“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占85.85%,“资金不足”占68.87%。(4)对“你认为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回答“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占91.51%,“管理及领导艺术”占79.25%。(5)对“你觉得现阶段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挑战自我实现理想”占80.19%,“兴趣爱好”占50.94%,“发财致富”占45.28%,“缓解就业压力”占27.36%。

这些数据与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做的调查相似,问卷结果说明:超过半数的学生曾有过创业想法,只是由于各种条件制约而未选择创业;大部分学生创业目的更偏重于“挑战自我、实现理想和兴趣爱好”,真正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创业的只是少数;影响大学生创业主要原因一是来自“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交际能力”等个人主观因素,二是来自“缺乏创业资金”客观因素;多数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投资时,“寻求资金安全降低风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以上关于当代大学生创业观的形成原因和具体表现,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来看,符合人类需求的基本规律。

2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亦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看来,人的动机来源于需求,人类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也可将其归纳为基本需求、心理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三个方面。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解释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观。

2.1 从基本需求视角分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两个层次:生理需求指人们对空气、水、食物、衣服等最基本的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首要动力;安全需求包含劳动安全、健康保障、生活稳定、免于灾难、对未来有保障等。

从生理需求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先选择就业再选择创业。就业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以满足生理需求,而创业风险性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缺乏常常会餐风露宿甚至食不果腹,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到头来还要遭受创业的艰辛,这让一些害怕挫折和吃苦的大学生望而却步。“问卷星”对“创业你会选择哪种投资?”回答“风险小收入稳定”和“分散投资尽可能减少风险”占到了86.79%,说明大学生们把投资安全、生活稳定、未来保障等安全需求作为创业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可见,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和创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基本生理需求,其次才是资金安全和生活保障方面的安全需求。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班学员在淘宝网开网店创业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几年前,义乌工商职院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因为相同专业用人单位首选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就业这一基本需求无法满足时,该院另辟蹊径鼓励并指导学生自主创业,他们选择让学生在淘宝网开店既解决就业又规避投资创业的风险,不用囤积货物、不用门面租金甚至不用交税,只要有保证资金安全的支付宝定单就可以去义乌小商品城进货、发货,创业对这些学生而言既快乐又充实。

2.2 从心理需求视角分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理需求分为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社交需求也叫归属与爱的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爱与理解,是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需求;尊重需求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从心理需求角度看,我们可以解释出身寒门的大学生创业比普通学生更能吃苦,他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获得财富、地位和威信,从而受到别人的尊重。义乌工商职院通过鼓励学生开网店创业,造就了一批拥有百万财富、得到许多师生尊重和崇拜的创业成功者,因此吸引大量学生报读该校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就社交需求而言,许多学生不仅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爱与理解,而且认为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有利于创业成功。在“问卷星”对“你认为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回答“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占91.51%,“管理及领导艺术”占79.25%;对“你认为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回答“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占85.85%。说明许多大学生不愿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与自身的社交能力欠缺有关。

2.3 从自我实现需求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观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等级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求,这种需要表现为胜任感和成就感,能胜任某项工作以及工作成功的喜悦比任何报酬都大。马斯洛认为高层次需求比低层次需求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需求而激发的。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大学生们更是如此。“问卷星”对“你觉得现阶段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挑战自我实现理想”占80.19%,“兴趣爱好”占50.94%,“发财致富”占45.28%,“缓解就业压力”占27.36%。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意愿较高,他们选择创业更多的是出于挑战自我和实现理想,并非为了单纯的就业和发财致富。

广西北流市山围镇李村的女大学毕业生刘贤,辞掉银行高薪工作回老家,把种植马铃薯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跳”,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推动力是自我实现,并不是很多研究者认为的投资回报高。一旦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大学生以自我实现需求为目标的创业激情会比其他需求来得更高,这种成就型价值观将最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在创业路上不断进取。

3 结语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纵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观,我们可以较客观地看待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来自普通百姓家庭,大学毕业找份工作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养活自己,满足人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这样的择业观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当我国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基本生理需求将逐渐被自我实现需求所取代,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会逐渐高涨。当然,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低也与我们学校、社会不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有一定关系。因此,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

创业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创业者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能当机立断、指挥若定;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和困难。因此,建议各级各类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优良条件;同时希望政府把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更多精力放在创业指导服务上;另外,资金欠缺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整个社会都应该尽量在这方面给大学生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热情积极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蔡毅强.当前大学生创业观的内涵与形态特征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1).

上一篇:素质教育评价下一篇:图书馆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