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的学生观

2024-10-25

新时期教师的学生观(共7篇)

新时期教师的学生观 篇1

语文课程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本民族语言的总和及学校对其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广义地说, 语文教材是由民族语言信息、民族语言符号、民族语言媒介等因素构成的, 用以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时使用的教学用材料;狭义地说, 语文教材就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订的教科书。语文教材观是对语文学科教材性质、教材价值以及教材使用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一、认清语文教材的性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 除了1950年颁布的具有大纲性质的《语文课程暂行标准 (草案) 》以外, 先后颁布了七部语文教学大纲, 都没能对语文教材的性质作出一个完整的描述, 直到2001年8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描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目前为止对语文学科特点全面科学系统的描述, 这一基本理念决定了语文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属性:

1.语文属性。语文教材的体系安排和体例设计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行的。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应该是语文知识, 语文学科的基本训练应该是语文技能训练, 初中语文教材同时还应该具备语文知识的衔接性、终级性、基础性和适用性特点。衔接性体现在将小学语文知识和高中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终级性是相对于九年义务教学学制而言的, 其表现形式是学生经过小学六年 (有的地区是五年) 和初中三年 (有的地区是四年) 义务教育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后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基础性和适用性是指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系统的语文知识学习, 为高中乃至以后的语文学习或者进入社会使用语文打下基础。选入教材中的文章以及文学作品是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技能训练的“例证”和“凭借” (叶圣陶语) , 语文教学就是借助这些“例证”和“凭借”达到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目的, 这也是语文教材所谓“工具性”的具体体现。

2.欣赏属性。语文教材的欣赏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 应该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经典篇章, 这些教学“例证”和“凭借”在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同时, 应该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和揭示这一价值, 以提高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3.灵活属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 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 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 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语文教材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 虽然是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法定教学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论述又决定了语文教材的相对灵活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除了可以选择使用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语文教学材料以外, 还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开发使用地方及校本课程资源。

二、认识语文教材的价值

1.启迪学生智慧, 开发学生潜能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的使命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潜能。语文课程的功能也应如此, 相应的教材应该致力于启迪学生智慧, 开发学生潜能。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母语学习贯穿青少年成长的整个时期。这就是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占据的独特优势。语文课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语文课程蕴涵着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潜能的因素和力量, 使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精神空间得到拓展。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文本, 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 是学生语文潜能开发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资源。

2.传授语文知识, 获得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通过阅读提示、知识短文、附录、思考练习及其提示、注释, 或分散、或集中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或利用典范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让学生开展读写和口语交际的语文实践, 使学生感悟语文知识、规律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规定语文教材必须承担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功能。

3.积累语文材料, 总结学习方法

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可供学生积累的语文材料, 如古今中外的范文篇段、名言警句、常用词语等。可通过背诵、抄写等练习督促学生积累, 还可通过指导学生做卡片、摘记、写心得体会, 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章节中指出, “教科书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方法, 主要包括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语文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方法、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语文学习窍门等, 也包括一般的各学科通用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的特殊性, 使得掌握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因此, 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学习的科学方法, 就成为语文教材应该具备、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能。

4.培养审美意识, 塑造人文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就是通过选取承载着人类优秀文化、浸透浓厚人文情怀的作品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语文教材虽不能说是完全的文学作品, 但也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让学生习读这些材料, 培养审美意识, 塑造人文情怀。

三、使用语文教材的正确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教教材”是将教材看做静态的客观存在来使用, 是把语文教学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授语文知识, 把教材当“圣经”来解读。甚至有的教师认为, 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中, 生怕遗漏了教材中的某一段、某一个知识点。“用教材教”则要求活用语文教材, 创设开放灵活的教学态势, 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 从点到线到面, 从已知到未知延伸, 力求让学生学得更广博、更创新, 这样使用教材, 势必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态度的形成浸染在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用教材教”相对于“教教材”而言, 从驾驭教材的层面上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 而且要求教师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 建设教材、开发教材、活用教材, 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修订稿)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材研究》, 林润之讲义。

[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

[4].《辞源》, 商务印书馆。

[5].龙在天《现实与意义之间——新课改下的教材观》。

新时期教师的学生观 篇2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浅谈新时期学生观的转变 篇3

1.正确分析现代中学生的特征

1.1求知欲强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期,是学龄中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此时学生身体机能成熟较快、智力发展迅速,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自信心,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在学习上喜欢探索、兴趣广泛、渴望在求学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1.2可塑性强

中学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处于可塑性较强的年龄阶段。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学校教育,首先是育人的工程,所谓成人才能成才。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某些生理和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容易被外来事物、外界环境所吸引,兴趣转换较快,人生价值观表现出不稳定性,从而行为和目标也都随之不稳定。

1.3自尊心强

自我意识的觉醒,过分强调自我价值,一方面需要家长、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另一方面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淡漠他人,不能接受批评,以自我为中心。

2.客观对待现代中学生的变化

2.1信息时代使中学生的能力超越教师变为可能

在信息和网络资源共享的时代,一些学生文化理论知识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可能有较大提高,某些方面还有可能优于老师。

当今网络高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空间,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接受丰富的教育,深化学校中所学的课程和知识。以英语为例,网络使得学生学习口语的机会增多,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能够达到较高的口语水平,而有的英语老师发音并不十分标准,这样学生能力的超越是值得老师认定并可以成为老师自我提高的动力。

除了知识水平的超越,学生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也变得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能力的提升空间也更大。在充满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年龄,学生们更容易对理论提出质疑,并发现老师们出于惯性而忽略的问题,去积极动脑借助各方面的资源加以解决。新时期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使得我们老师应该重新正确地定位学生的能力,从而完善自我,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2中学生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浓

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个性和心理世界。学生的体验除了包括兴趣、爱好、愉悦、成功感、理智感等非社会性体验,还包括自尊、关怀、公开、公正等社会性体验。学生也是具有责权的个体,学校和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使之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承认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是有效促进社会、学校、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前提。

2.3每个学生都可能是人才

正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表达的一样,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不同,有的具有语言天赋,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强,有的则具有艺术细胞,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专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更宽广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而不仅限于学习成绩。

3.教师观念的转变

3.1优生和差生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但好坏是相对而言的,优生与差生亦是如此。学生存在成绩的优劣,并没有“好”与“差”的区别。而老师在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时,往往难以做到公平,要解决优生和差生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其它各方面都不好,成绩好也不代表各个方面都好。面对学生,我们不应当考虑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而应考虑怎样才能使他优秀;不应该去发掘所谓的好生,而应去发掘每个学生好的方面。

3.2师生平等问题

如今,学生和老师应当共同发展,互相学习。教师在做好与家长、其他教师合作的同时,也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发挥效果的。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相互尊重、理解、信任,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3.3角色转变问题

目前实行的新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立自己新的教学身份,这也是确立新型学生观的具体体现。作为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努力做到这样几个转变: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第二,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第三,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知识的研究者。

新时期班主任的学生观 篇4

一、班主任对学生的认识

班主任成功地对学生施行教育的前提是对学生有一个正确、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班主任对学生如何认识,关乎其对学生的态度,其教育的方法必然影响教育效果。那么,班主任对学生应有一个怎样的认识呢?

1. 学生是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的娇美的花朵。

青少年学生大多天真可爱,活泼开朗,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机智而又敏感,聪颖而又迅捷,就像是一株株正在成长的树苗,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娇美的花朵。但是,他们身上也存在着诸如自控能力差、意志脆弱、识别判断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等缺点,对做人的道理了解得很不全面也不深刻,因而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老师和家长去教育引导。

此外,青少年学生还面临着较为沉重的学习负担,面临着过大的压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困惑和烦恼。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不会总是沉浸在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氛围中,需要老师和家长用满腔的爱去关怀和呵护。我们不经意间的一点关怀、一个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都可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态度,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心理学家P·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了一种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爱的效应):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殷切期望,能促使他们努力上进、健康发展,最终成为教育者要求的人才。因此,班主任必须喜爱自己的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爱他们,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你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2. 学生是等待我们用细心去理解的复杂的多面体。

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思想和感情的复杂的个体,而且他们的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在不断变化。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对他们的教育工作,就必须认识他们,细心地揣摩并理解他们。

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血肉丰满、立体交叉甚至是充满矛盾的复杂的多面体。比如:他们的自尊心理随着年龄增长显著发展,但他们对自尊又缺乏理性的认识,容易走向盲目和极端,一旦遭遇挫折又往往妄自菲薄、痛苦悲观;他们渴望独立,但在行为习惯上又明显表现出对父母及他人的依赖,在他们身上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他们开始观察社会,思考问题,但成熟、正确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因此常常会有一些不成熟甚至幼稚可笑的言行;他们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憧憬,对自己怀有高度的自信,但往往又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稍有成绩即飘飘然,一遇挫折便失望、动摇;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却又不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研究认为,当代的学生既具有纯真性、情感性、好奇性、独立性、可塑性等优势特征,又具有情绪性、盲目性、自我性、叛逆性、依赖性、脆弱性等劣势特征,可以说确实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

班主任要使自己的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必须在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将心比心,以情激情,让学生在可亲可信的情境中受到教育。

3. 学生是值得我们用信心去期待的有潜能的幼苗。

学生是人,是有情感、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同时又是未定型的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论哪一位学生,他们都前途无量,是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宝贝。尽管他们还是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幼雏,但必将长成高翔蓝天的雄鹰;尽管他们还是一块块有待雕琢的石头,但终将成为闪闪发光的宝石;尽管他们还是一株株需要细心浇灌、精心培育的幼苗,但定将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等待。每个学生摆脱幼稚、告别无知,都需要一个过程。看着孩子们烂漫如花的笑脸,注视着他们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眼神,听着他们略带稚气而又不乏想象力的言论,我们完全有信心对他们充满期待,让我们在期待中播洒爱的阳光,倾注希望,满怀向往。

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充满信心,而且要给学生以信心。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为学生才华的显露和锋芒的显现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学生形成自信和增强自信起到推动作用。用欣赏的心态对待学生,用期盼的目光注视学生,就一定会达到这样的效果。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星星之火,也要用充满期待的话语及时表扬、鼓励,促使其形成燎原之势。只要我们带着欣赏的目光、带着审美的心态、带着期待的深情去看学生,学生就一定会在我们的期望中成才。

二、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赋予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太多的外在权威,单方面地强调教师的神圣与崇高,而忽略了学生的尊严与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极为不利,也给教育工作设置了诸多障碍。“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学生才能亲近班主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由此可见,班主任与学生应当保持怎样的关系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学生观中的一人重要组成部分。

1. 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师生关系的纽带。新的时代,学生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十分强,因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向班主任敞开心扉,教育工作才会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班主任要平易近人,亲切和蔼,与学生打成一片,经常与学生一道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而且要关心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况。班主任要信任和尊重学生,不仅做他们的师长,而且成为他们年长的朋友。对他们的教育和批评,既要一针见血,又要让他们觉得是忠告,是友情提醒,是语重心长的帮助,使他们乐于接受。

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说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只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尊重信任和热爱关心的基础上的,是出于真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用朋友式、长者式的符合人道的方式提出要求,而不是冷酷专横、简单粗暴、不尽情理,这样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严格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

2. 营造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美。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既应保持密切联系,又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学生面前,班主任不能过于随便,不应忘记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决不能把自己混同于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更不能对不正确甚至错误的现象迁就姑息,而应坚持原则,树立一种不怒而威的威信。与学生距离过近,学生往往会不尊重班主任,班级纪律成问题,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如隔靴搔痒。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好分寸,对学生的态度和班级管理更要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既要对学生尊重与关爱、大度与宽容,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要在学生面前有自己的威严,以“威”立“信”,在威严与关爱、宽容之间保持着与学生的“若即若离”,使威与爱、宽与严矛盾双方得以和谐统一,使师生之间的“适度距离”产生一种“和谐之美”。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是表达班主任对学生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学生角度看,它折射出学生在班主任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而学生都非常在意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调节和甄别等重要功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成长。因此,班主任对评价学生的方法论的认识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学生观中的组成要素。

1. 总体原则:全面、客观而公正。

学生是血肉丰满、富有个性的个体,是充满矛盾的复杂的多面体,任何一个学生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切忌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或以学生是否听话为标准评价学生,这样必然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有失公正,并因此而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公正地评价他们。

班主任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判定评价学生的“是是非非”,而不受先入之见、偏见或臆测的歪曲,避免主观随意性,更不可凭个人的喜恶偏好评价学生。同时,评价学生要公平,对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有一些班主任对不同学生的不良行为常常给予不同的对待,搞双重标准,这样使优等生的优越感与后进生的自卑感得以强化,其危害不言而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们只要一次因不公正的侮辱而深感震惊,就会由此在一切方面看到不公正。”因此,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坚持全面、客观而公正的总体原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公正,从而明白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自觉地接受老师善意的批评,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2. 一贯作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班主任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且不可能时时刻刻与学生形影相随、分寸不离,对学生或偶发的事件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面细致地了解,往往易受到一些蒙蔽,得到一些错误的信息。因此,班主任在对某一学生个体或某一具体事件进行评价时,必须坚持一贯作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评价学生个体时,既要听听该生自己及其支持者的褒扬性评价,又要听听其“反对派”们的贬抑性意见;在处理具体事件时,既要听听当事人的陈述,又要听听旁证人的看法。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弄清事件真相,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 具体操作:排除几种不良效应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出现偏差,其原因错综复杂,现象也各有所异,但如能克服常见的几个不良效应,排除其不利影响,就往往能大幅提高班主任对学生评价的质量,把偏差降到最低限度。

一曰马太效应。即评价中的“正反馈”循环现象,表现为对学生的评价越高,学生得到的荣誉越多;获得的荣誉越多,就越易得到更高的评价。反之,评价越低,获得的荣誉越少;获得的荣誉越少,就更难获得荣誉,评价就更低。要克服这种效应,班主任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多予鼓励与表扬。

二曰首因效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即所谓“先入为主”。首因效应往往会导致评价的失之偏颇与不客观。要克服这种效应,班主任就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在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再施以评价。

三曰近因效应。即最近发生的事情可能影响对评价对象的一贯性看法,最近获得的信息往往会冲淡过去获得的对评价对象的有关印象。克服这种效应,要求班主任学会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评价一个学生,看他一贯的表现,看其主流。

四曰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一种造成个人偏见的心理因素,即如果评价对象被标明是“好”的,就会被一种“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以致看不到其身上的缺点;反之,如若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从而看不到其闪光的优点。这一效应危害极大,往往会产生恶果。为了克服这种效应,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不凭主观印象和臆测,使评价真正建立在客观实际之上。

五曰参照效应。即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用同一个标准,甚至以优秀的学生作为参照来评价后进生。这样的评价往往看不到后进生在其原有水平上取得的提高是花了很大努力得来的,来之不易,难能可贵。参照标准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评价的不客观、不合理、不公正。要克服这种效应,班主任必须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分不同的层面评价学生。这样才能让优秀生快马加鞭,追求更高的目标,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综上所述,新时期班主任应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的学生观,正确地认识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成为与时俱进的优秀班主任。

摘要:新的时期需要班主任有与时俱进的学生观。班主任的学生观首先体现在要认识到学生是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的花朵, 用细心去理解的复杂的多面体, 用信心去期待的有潜能的幼苗;其次体现在要认识到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既和谐、融洽又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美的师生关系;最后体现在对评价学生的方法论的认识, 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排除各种不良效应的影响。

新时期教师的学生观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34-01

时下,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与知识飞跃发展的今天,基础教育的魅力日益彰显,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而对于语文的教育教学,它具有极高的综合性,语文授道者所具备的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丰厚的文学素养则是语文教师的的魅力添加剂,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不竭源泉。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里,探寻到我们只要利用好文学素养这一活水之源,定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高效而充满智慧,焕发“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机与活力之举,在本文中与同行共话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观。

一、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灵敏的专业价值感和专业激情

“ 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个教师的价值感。走进平凡的课堂,每位教师应有“我骄傲,我自豪”。有了这一荣誉感,就能够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着无悔的信念,爱岗敬业,甘守清贫,乐此不疲地奋斗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感动了无数人。因为它深深地道出了一名教师的真谛---奉献。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偶像”,一个手势,一颦、一笑,都浸透着教者对课堂的感情,对学生的深情。一句深情的表白会使孩子们动情地随教者进入喜怒哀乐的情境中。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师要 教育学生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而不是“孙猴子在紧要关头用猴毛变成一大群猴”。由此,专业激情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情怀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二、语文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课堂育人目标的生成

回顾过去的语文教育,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一度出现过把语文课上成纯知识、纯技术的工具课;把富有生命力充满人文精神 和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无生 命无血肉的应试;出现过分重工具轻人文,重思维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文学等等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呼唤重建人文教育,使得语文教育正在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逐渐步入文与道统一,语言与文化相融,科学与人文整合,教文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开放式的的课堂中,倡导“师生平等”,指的是“人格意义上 的平等”而不是“知识上的对等”,如果真是知识上的平等,那么,教师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师了。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知识层面要求更高了,相应的对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更高了。我们不能再以我们的学历水平低作为自我慰藉的理由,不能再用学生的精彩来掩饰我们老师的尴尬与无奈。“春江水暖鸭先知”,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实现文路,学路,教路三统一,才能把握文学语言美的真谛,才能帮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语言艺术美的魅力。教师只有自己能发现文章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去体会;同时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辅助的教具,教会学生欣赏美,提升人文素养。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教和学,而是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悟到语言艺术美的真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会体验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最后作全文总结时,我义正辞严地告诉学生本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我以为我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有一位平时爱捣蛋的学生却反驳说:“照这样说,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金钱关系了吗?”问题一出来,我当时有些哑然,甚至恼怒,可转念一想,有道理啊,我们国家当前因为金钱而埋没了人类应有善良本性的大有人在,那该怎么解释?于是,我反恼为喜,把这一问题抛给了学生进行讨论,其效果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有的人还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文中的“我”就有亲情的存在,这不正是我们永久期待的人文精神的探讨吗?

三、教师必须具有获取与运用科学信息的能 力

现代社会日趋网络化、信 息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有关科技的知识,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获取。同时,由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直观、具体、形象的学习和探索材料。因此,无论从教师自身发展,还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教师都需要具备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 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如利用因特网、电子图书馆、全文数据库教学视频资源等,并能有效甄别信息,挑选价值性高的资料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恐龙无处不在》,教师要通过现代手段获取南极、恐龙化石、大陆板块理论等知识,这样讲课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取得课堂的高效。

四、教师必须具有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努力争做创造型的教师。教师应注重不断学习,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现状,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手 段上创新。教师的科学态度对学生有 积极的影响。一个具备良好科学态度的教师对他人对世界都会有正确的评价和认知,能够很好地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事情,秉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学生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慢慢学会怎样做事情,学到 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从而做一个有用之才。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学生观 篇6

关键词:主体,多样化,完整性

新课程理念一再强调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 学生来到学校, 坐在教室里, 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只有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 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才能得以发挥, 情操才能得以陶冶, 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根据新课程要求, 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转变教育观念, 才能深化课程改革。那么我们如何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呢?

首先, 我们必须深入正确认识科学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主体的存在

人的自我意识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所谓人的自我意识, 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包括自主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和自尊意识, 自我塑造为形式。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自我意识在婴儿时期即出现萌芽, 在这后, 自我意识的各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发展。可见, 人的自我意识与求知的自然动机、生存发展的需要一起使人的生命主动发展、自我创新成为可能。这是人生命独特之处。认识到这一点“发挥学生的主体, 把生命发展的主权交给孩子”就不再是一句空洞口号。

二、学生是多样化的存在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有效教育活动的进行必须在对这个事实的确认之上。即教育要促进人的多样化发展。过去的教育评价素质, 排斥学生对知识的主观理解、主观判断的选择。学生完全成为一种被动的被人任意塑造的对象。这样学生个性没了, 一大部分被社会淘汰。客观地看, 个体素质差别、个性差别不仅在学生进入教育过程之前就存在, 还必须做为教育的结果而存在, 这完全符合人的个性发展特征。

三、学生是完整性的存在

这种完整性的心理认为人的发展是身心共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不同, 外部世界便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因此, 关注人的内在生命, 也为日后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奠定了基础。人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共性;人不仅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同时也体验世界, 感悟世界, 与世界共生。人的存在完整性要求教育不能把培养知识做为根本任务, 而要重视学生的内在生命, 拓展共同精神空间;要求教育从人的真实情态出发而不是理性存在的。

其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或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 认真了解每位学生, 发挥每一位学生精彩之处。

了解学生个性, 是发现学生优缺点的门路之一, 是打开学生潜能宝藏的钥匙。即使是老师眼中的“学困生”只有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 也会在你的感召下焕发生命的活力。发现学生优点并在教育中不断放大, 自信就会充满孩子们的生活空间。

2. 改变对学生评价方式, 让学生在我们的评价中找到自信。

以往我们看待学生几乎以“成绩”高低论英雄。要知道生活处处是亮点, 哪怕一个轻轻抚摸, 一句精彩批评, 都有可能唤醒学生迷茫的心灵。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开展阳光教育。

3. 关爱学生, 点拨学生希望之火。

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关爱、体贴, 它让孩子的心灵在“温暖”之中得以升华, 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使之德、智、体、美、劳健康发展。因为有了关爱, 就会产生情感式的教育, 就会以人为本, 构建阳光教育模式。

最后,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 要不断吸取营养, 制造新鲜血液, 走出以往教学观念, 真正还学生一片灿烂的阳光地带。

新时期教师的学生观 篇7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观下, 教师最为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 注重学生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认为教师是评价的主体, 评价就是对学生素质的评比。在这样的评价观下, 教师只关心学生成绩的好坏, 只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生评价完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为了改变这种评价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全面评价学生,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新课程改革时至今日, 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道路, 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校本培训等各种培训项目, 以及报纸、杂志的宣传等, 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已经为大多数的教师所了解, 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仍然停留在以往应试教育思维模式下的学生评价观上, 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新的学生评价观的价值所在, 并没有从内心真正认同和理解新的学生评价观。

观念是人们对于各种事物和问题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 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 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是人们行事的内在依据。如果要改变教师的某些教育行为, 就必须要转变隐藏在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如果想要真正践行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评价方式, 就必须要彻底转变教师的学生评价观。在这里, 笔者详细介绍几种教师的学生评价观转变的策略。

一、学习策略

教师要实现其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首先必须要学习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 掌握评价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明确转变的方向, 这是教师学生评价观转变的前提条件。其次, 还要了解新的学生评价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如我国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 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等, 还要了解学生评价理念提出的相关理论基础。再次, 在学习新课改学生评价理念时, 教师一定要与培训者不断进行对话与沟通, “通过对话双方不断理解对方的意图, 达成理解”。[2] 在对话过程中, 教师除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新课改学生评价理念的背景信息外, 还可以着重与培训者探讨新课改学生评价理念的实施途径、方式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等。

二、反思策略

反思也是促进教师转变其学生评价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途径。观念属于意识、信念的范畴, 具有内隐性、潜在性等特征, 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很多时候不被人们所意识到, 并且在人们的头脑中由来已久, 根深蒂固, 不易改变。因而, 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 尤其要反思自己在日常学生评价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从而认识和理解自己评价学生时的行为表现所代表的含义、对学生可能形成的影响、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等等。

三、研究策略

教师要实践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 必须要亲自进行研究。当然, 这样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像教育科研工作者那样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得出一般的理论性结论, 而是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相互沟通与联系中出现的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的“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 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 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3] 只有通过踏实认真的研究, 教师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改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 并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在不断地修正、改进、完善中实现学生评价理念的真正转变。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 教师能够逐渐加深对于新课改提倡的学生评价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亲自验证新的学生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并找到贯彻新的学生评价理念的操作方式, 从而真正实现其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四、实践策略

要实现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教师必定要经历一个了解、认可、深入理解、内化新的学生评价观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与自身已有的传统学生评价观做斗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需要不断地排除、修正、整合先前已有的传统评价观, 直到新的评价观被认可、被接纳、被内化, 甚至完全取代传统的评价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能动地生长、建构的, 而不是由外部力量直接塑成的。同样, 教师的学生评价观也不可能仅仅依靠他人从外部灌输或者倡导来实现, 势必要经历一个积极、主动的自主建构过程。“先进的理念只有落实到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才能见实效。”[4] 同样, 只有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才能深刻地理解新的评价理念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才能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过程, 才能真正内化新的评价理念, 最终实现其学生评价观的实质性转变。

五、合作策略

教师的学生评价观深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惯性, 而且具有群体效应。也就是说, 教师的学生评价观的转变与环境、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决非单靠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教师的学生评价观的转变需要教师个人努力去实践、探索、研究、反思, 更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大家一起研究, 一起行动。

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 形成一种伙伴关系, 共同展开行动。然后, 再通过研讨会、观摩、展示等形式, 展开辩论、交流和讨论, 在辩论、商讨过程中, 质疑、问难、回应、答辩, 共同澄清一些观念性的问题, 商讨一些操作性的问题, 最终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 明确和澄清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方式可操作性程度如何, 效果如何, 有何意义和价值, 是否还有更好的做法, 如何进行改进, 这样改进的理由是什么, 等等。讨论过后, 大家再一起行动, 再讨论, 再交流。在多次的共同研究、行动的过程中, 教师们相互借鉴、相互切磋, 逐渐澄清观念, 改进行动。无疑, 这样的合作、交流与碰撞, 更能够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此外, 还需指出的是, 教师的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其间还受到教育政策、选拔考试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家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评价观, 还需要从宏观上对教育政策、考试选拔制度等进行改革, 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努力创造学生评价改革的外部条件, 形成鼓励、支持教师的评价观转变的环境氛围, 以此来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322.

[2]姜勇.郑三元.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7) :34-38.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495.

上一篇:工程补偿措施下一篇:分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