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2024-07-29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精选4篇)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篇1

当代教师应有的精神风貌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或称人类文明的中介人和建设者,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它的目的是改造人、培育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即学生,他们具有一定思想、品德、情感、知识、能力和个性,很受教育工作者的影响;教师的劳动产品也是人;教师劳动的手段或工具,除必需的教学仪器和材料资料以外,主要是靠教师的个性品质、师德修养,即思想道德、情感情操、性格风格、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等等。所以,学校的教育工作始终处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特殊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它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神圣的使命。前苏联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曾经指出:“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经过这样的步骤,任何一个教师也不能够成为很好的教师。”所以,教师的精神风貌,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正所谓: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

从现代汉语言文学意义上讲,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所谓风貌,是指风格、面貌、风采相貌和景象等。从哲学意义上讲,所谓精神,是指意识、思维、精神状态,是主观的东西;所谓风貌,就是精神这种东西所表现和发挥出来的各种现象、表象等。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言行美、外在美是教师良好精神风貌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最现实、最有力的教育手段。

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他是学生的榜样、表率。同时,学生一般都有“向师性”,即都有尊敬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的影响、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鼓励和教育,以及模仿教师等特点。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对学生起着示范的作用。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给学生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形象。

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十分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甚至上课的姿势、表情,以至每一个手势都很讲究分寸,适合得体。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提升能力,还学到了教师那优雅的仪表风度和作风,这样的教学和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教师的衣着打扮必须整齐、干净、端庄,适合教师身份;言谈举止必须和蔼可亲、文雅礼貌,使人原意接近;待人接物必须热情大方,讲求方法,乐于助人。反之,举止粗俗,语言污秽,衣着邋遢,甚至在上课时经常有不良动作,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但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使学生沾染某些不良的习性。

当前,教师队伍中涌现出许多为人师表的楷模,他们深受学生的欢迎,深受社会的尊重。但也存在极个别教师上课时出现迟到、手机闹铃和接听手机;随便私自调课或不上课;讲话不负责任和不分场合;行为粗鲁,动不动就训斥学生,工作马虎,缺乏科学的精神;不讲卫生、在公众场所吸烟和乱扔烟头;上班时在办公室下棋、打牌和玩电脑游戏;不批改作业等现象。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已经在学生和社会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作为人民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提倡行为美、外在美,做好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注意和培养自己,千万不要把这些看成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所谓“小节”而不予以重视。

(二)内在美是教师的根本素质,是教师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根本条件。

言行美、外在美是不可以脱离内在美而孤立地存在的。一个教师要想做到外在美,首先要有内在美。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教师的精神风貌是他内在素质的综合表现,所以,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必要的文化素养,才能做到掌握美、运用美、体现美,才会有一个真正美的精神风貌。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尊敬,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就必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劳动纪律的学习,守师德规范,做师德标兵。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在相关的方面做到;凡要求学生具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自己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文明的言行。

内在修养好的教师,他就会对学生真诚相待,一视同仁,注意防止形成与个别或少数同学的特殊“关系”,搞特殊化;同时在面对学校发展和扩招的形势,就会发挥爱的教育艺术,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就会适应学校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学会和提高对“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的增值能力,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在爱护学生时就会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迁就有缺点和有错误的学生,并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和耐心教育。

内在修养好的教师,就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心平气和的风度,既严肃又活泼,既庄重又亲切,使学生既尊重你,又愿意接近你。教师的素质,除表现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个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方面外,严谨的学风教风、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等,是高尚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核心。内在修养好的教师,就会既提倡民主,又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创造性地落实好执行好上级和学校的部署和要求。

(三)知识渊博,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高,这是现代教师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关键条件。

一直以来,国家对教师就有三点要求:第一,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第二,要认真研究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懂得现代教育规律和手段;第三,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各种信息量不断增加,各类学科不断渗透,许多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不断产生的新形势,作为职业教师,要抓紧时间补充自己的知识空白,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本学科以及有关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成就,了解有关信息,为大脑补充“智力能源”。知识渊博,博学多才,自然让学生佩服,受学生尊敬。这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条件。不学无术,滥竽充数,教师的一点风采都没有了,学生更看不起他。

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以及新一轮高考的选拔性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治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师生在课堂上就能有机的互动,思维活跃,气氛好,学生就能愉快地享受式地学习,学到的东西也就更多更牢,这样高水平的教师必然受到学生欢迎,自然是一面旗帜,自然具有了现代教师所具备的精神风采。

另外,现代教师必须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并且勇于改革,不断进取和创新。因为,做学问必须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它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害几害人。

(四)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充满自信,有幽默感,这也是现代教师良好精神风貌的越来越重要的体现。

教师要尽可能坚持体育锻炼,做到身体好,精神饱满,以健康的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会给学生以活力、以信心、以精神、以鼓舞、以奋发向上的动力;相反,愁容满面、无精打采则给学生以消极低沉的情绪。当代教师必须思想解放,对新事物相当敏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这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必将给他们以美好的追求和发展前景。

(五)转变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及时转换教师角色,这是时代教师的必备条件。

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的深入,形势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改进,创新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死抱传统和经验过日子、墨守成规、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和教育角色肯定不受学生们的欢迎,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将没有出路,教师也当然失去了应有的精神风采。

所以,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由单科型变为综合型、由信息的储存型变为流通型等,这种转换是教育和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定会使教育工作活力无穷、生机勃勃,同时也更能体现出教师的时代风采,永驻教育的青春。

总之,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表现在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内强素质,才会外树形象。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在素质的提升是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作为现代教师应与时俱进,永葆教师的精神风采,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才会有我们教育美好的春天。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篇2

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依据

未来世界的竞争, 说到底, 就是当代青年综合素质的竞争。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从历史的视角看, 最重要的, 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当代青年求学的机遇远远优于前辈, 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接受系统的教育, 知识更扎实, 视野更开阔。但他们也有不足, 了解工农的机会较少, 经受的风浪也较少。对于青年来说, 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固然重要, 但人们工作进步的原动力还是高尚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关心青年, 特别是他们的精神世界。要帮助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成为社会的中坚和思想的强者, 成为运用“经济杠杆”而又不被“经济杠杆”所左右的人[1]。

(一) 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左右, 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阶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指引着他们如何去建设祖国, 从而影响着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 要真正发挥民族精神的社会作用, 并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代代相传, “关键在人”。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工作主要对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史告诉我们, 民族精神得到弘扬, 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起着关键作用。青年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学习优秀传统的文化的过程, 也是把民族精神中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优秀文化传播开来的过程。青年大学生赋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学习的同时也把带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加以吸收, 所以他们又在民族精神的新旧文化的交融过程中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二) 大学生是时代精神的推动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发挥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力, 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 历来是社会上的最活跃部分, 最少保守思想, 在中国的近现代民主历程中一直站在最前沿。特别是在现如今经济发展中, “作为生产力的主体要素, 无论是体力、精力、还有知识、技术, 青年大学生都占有相当的优势, 作为劳动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青年本身就蕴涵着改革现状、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内在欲望和冲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青年掌握着开启未来的钥匙, 谁赢得了青年, 谁就赢得未来”[3]。所以, 大学生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同时还是社会创新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问题

(一) 价值观重构缓慢, 道德观念弱化

随着社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民族精神的认同和践行上不可避免地打上社会转型的烙印, 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重构过慢。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使社会关系发生急剧变化, 各种阶层和利益都在不断调整中, 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处在不断变动和调整过程中, 新的价值观、道德观正在重构, 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 个人价值主体地位明显增强, 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现象加重。二是道德观念弱化。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不断变化, 大学生的价值观由理想转向现实。他们往往认为共产主义理想虽美好, 但是遥不可及。因此, 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物质利益。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缺乏诚信, 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 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和才能, 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 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 在一些不正确价值观念的熏染下, 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态的躁动和失衡, 这直接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蔓延。

(二) 培育机制不健全, 培育方法单一

虽然广大高校和有关部门认识到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有重大意义, 而且还成立了民族精神培养和时代精神教育的专门机构, 但由于缺乏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 加之在工作中没有形成健全的培育机制和考评体系, 致使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就教育手段和信息渠道而言, 手段单一, 集中于传统的封闭式手法, 缺乏互动和活泼的沟通, 社会大众获取精神教育的途径还停留于书本、电视等陈旧的渠道;就精神内容而言, 向公众传播民族精神的内容比较单调, 缺少鲜活的事例, 让人感觉抽象, 不能针对不同群体提出合适的普及方案, 易于走向说教, 与时代的结合程度不高, 讲理也不够透彻;不敢面对西方文化的竞争, 不能直面所在。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的具体途径

梁启超先生曾有名言:“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若说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那么大学青年则应该是处在“此时太阳最辉煌的时刻”。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 可以说, 如何培养、激发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青年的民族精神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昌盛。因此, 如何找好切实可行的培育当前青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 开发利用高校各种文化资源, 打造和谐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亲密环境”,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两大组成部分, 前者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后者是校园环境的本质内容,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建设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应把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 完善人的品格, 提升人的素质。在环境建设中, 要注意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 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 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第二, 提供组织保障, 发挥高校的整体育人效用。一方面, 要通过调研等手段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世界, 全面摸清青年学子在价值观上的基本状况、规律及特点、偏差和盲点。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 借用网络等通常迅捷的渠道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新变化、新需要, 摸清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世界的基本规律和鲜明特点, 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在做什么, 理解他们在思想上的困惑和问题。另一方面, 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工程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党团组织, 要以系、班为单位, 建立和完善密切配合、合理分配、协调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

第三, 要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协调互动的教育体系。这方面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外一些国家在这些方面的作法和经验。很多国家都将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与经历, 努力挖掘, 广泛宣传, 把丰富资源转化为对大学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4]。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目前,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好的, 但不和谐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何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 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摘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日前在听取共青团重庆市委汇报时说[R].

[2]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37.

[3]王林.21世纪是你们的世纪——江总书记与中国青年[J].中国青年, 1997, (5) .

出版人精神风貌的当代折射 篇3

其实,作为出版人的黄健,他的许多散文随笔作品也可以看成是其出版专业写作的一部分。出版学是一门实用型学科,其研究的内容有史、有论、有思想,更要有书、有人、有行为。之所以说“更要”,是因为,作为实用型学科,研究对象每时每刻发生的专业行为,尤其具有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也正是这门学科的生命力之所在。出版人进行国内外交流和游历以及在生活、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当然与出版实务相关联,用散文随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庶几可以成为后人研究当今出版活动的资料。一部《岁月如歌》,所选作品就有出版业务出访与交流的游记,还有出版专业问题讨论与思考的随笔,有一个当代出版人各种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感想。这些作品或多或少记录了当下的出版活动,或深或浅折射出当代出版人的精神风貌,然而,它们又是用文学的笔触写成,显得比较真实可感。我作为业内同好,自然感到熟悉而亲切。

尽管我要强调黄健的这些散文随笔作品对于出版活动的意义,但还是要说,这部散文随笔集主要还是其文学写作的成果。他是那么用心地观察生活,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事实。他认真地叙述描写,文辞并不铺张,大体是比较简约洗练的风格。作品大都有感而发,抒情也还节制。他是在认真地搞文学创作。出版人能够搞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写作,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一贯主张出版人要有所著述。写作是一种相对综合的文化活动。写作能引起我们思考,写作能推动我们进取,写作能激发我们创造的激情,写作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编辑出版专业人士倘若能有所著述,其文化修养会有所加深,业务能力会有所提高,事业的视野会有所拓展,还能为出版行业提升社会影响力。许多活跃于当代出版业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士,他们之所以受到人们尊敬,虽然首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为人以及在专业上的贡献,但与他们的写作活动不是没有关系的,其中不乏受人尊敬的文章好手。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三不朽”之事,写作便是一种“立言”,值得提倡。

当人们在为出版产业加速扩张而欢呼雀跃的时候,出版产业一定要保有一个健康的文化之魂,一个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之魂。文化之魂不是抽象的概念,这里包含着许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行业内一大批优秀的文人以及具有文人气质的从业人员将成为文化之魂的主要承载者。为此,我们的编辑人员要强化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出版发行从业人员要坚守文人的意识和操守,出版行政管理者要保持应有的文人气质和人文情怀,全行业要形成崇尚文化的良好风气。在这样良好的风气下,出版行业去争取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由黄健兄第三本散文随笔集的出版,引发我上述种种感想。这也是我为黄健兄的“勤勉与执著”深表赞叹的缘由。他的勤勉固然难得,而一直以来他在出版专业理论上的执著钻研,在文学创作上的执著投入,一句话,他执著的文化兴趣和追求,是最为值得赞叹的。

浅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已然成为中国志愿服务的主体。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的培育便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团中央在志愿者行动指南中将志愿精神界定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一精神是时代精神与中国传统优良传统美德以及人类优秀文明的有机结合。它既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雷锋精神的新的体现。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也可以理解为“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

志愿精神之“奉献”,是指无偿的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自己力量,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真谛和精髓内涵所在,是崇高而伟大的。志愿精神之“友爱”,是指超越国界、种族、职业,抛却种族地区、文化差异和高低贵贱,让人间大爱深入人心,让世界充满温暖。志愿精神之“互助”,是指互相帮助,亦指助人者自助,它是志愿精神的重要部分,志愿服务者通过互相帮助给人们送去温暖和爱,唤醒人民心中的爱和信念,让人们伸出双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志愿精神之“进步”,是指志愿者通过不断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从而使自己的能力获得提升,同时也对社会进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情况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志愿精神的培育中存在着志愿精神在德育中难以内化、志愿精神的培育缺乏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环境和志愿精神实践环节存在缺陷等问题。

1、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德育中难以内化

志愿精神难以内化为大学生生活的精神需要,这既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时代特点有关又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关。

学生个人因素是志愿精神难以内化的内因,同时也是主要因素。当前在校大学生主要为“90后”,他们出生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其家庭物质生活水平较改革初期有进一步提升,且网络的发达促使其接触了更多的外来信息。这使得他们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个性意识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无偿性认识有偏差,需要更多的从物质、技能、社会认可等方面进行激励和弥补。另外,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情感方面比较单纯,有热情、有爱心、有同情心,个性明显,但他们对弱势群体的接触度较少,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上缺乏认识深度。

除此之外,学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大学生志愿精神传播和培育的主要阵地,但当前的思政教育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思政课程课时少,课程要点多,教师难以将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与志愿精神的培育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结合,缺乏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运用等。

2、大学生志愿精神缺乏培育环境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环境,这三方面对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志愿精神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家庭是个体成长以及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从小在家人的众多关爱下成长,在家庭的溺爱中几乎没有体会过生活的艰辛。在他们的内心中自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观、感恩意识比较淡薄,对他人付出的关心较少,更多的是利己观念。特别是在二、三线的城市,企业和民间志愿组织比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家庭成员对志愿活动的认识、参与不足,从而减弱了家庭对志愿精神的培育作用。

其次,学校是引导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当代中国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但高校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仍是传统的笔试考试,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对于专业课、基础知识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学倾向功利化。在榜样示范方面,学校宣传树立的榜样时常出现事迹夸大化、明星化等问题,同时宣传方式单一、重复化等等都使得大学生对道德教育、志愿精神培育产生反感情绪。

最后,在我国不断发展经济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人们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缺乏有效的道德来约束和消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成型中的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接受着多元化的信息,使得社会宣传的主流思想被淡化。志愿者活动没有健全的法制体系,志愿服务者的个人权利缺乏制度保障,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这都使得志愿精神的广泛传播受到阻碍,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3、大学生志愿实践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为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目前国内高校基本上都采取评奖的方式,如定期评选“优秀志愿者”、“寒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其他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措施则很少。从政府到学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无疑影响了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弘扬和培育志愿精神的实效。其次,让大学生志愿者及时了解社会的评价,可以有效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各种活动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志愿服务成效反馈评价机制,这也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提升产生了不小的阻碍。

三、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的思考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仅仅是志愿者自身的原因,更是志愿组织及全社会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寻求对策,不断加大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力度,着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

1、形成理性认知与广泛推广志愿精神的浓厚氛围

当今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还未能从简单地关注具体救助对象需要的层面转向深入解决社会结构问题、关注社会群体发展需要的层面。

对此,就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讲活动,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志愿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要强调志愿服务对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共同进步、和谐稳定所担负的义务和责任;要把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要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课堂中加大志愿服务内容的力度,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积极传播志愿服务崭新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通过以上几点努力来营造有利于志愿精神传播的浓厚舆论氛围,让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让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2、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短缺。大多数高校青年志愿活动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团组织提供的有限经费,这对于大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十分必要。首先,学校分管志愿服务的部门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组织,要在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政策支持上加大工作力度,并充分协调部门内部的相关资源,争取使志愿服务活动一路畅通无阻。其次,可以进行社会范围内的资金募集,通过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合作,这也是志愿活动资金的重要来源,并且在未来有很大的开掘发展空间。

同时,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政府应认真总结推广已出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地方性立法经验,不断加快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重视维护志愿者的权益,对大学生志愿者,诸如其权利义务、基本条件、管理培训和权益保障等都作出明确的界定,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保护、医疗、人身保险等相关方面的保障。”让大学生在法律、政策的保护下,以轻松乐观的心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增强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可,推动志愿服务持续有序创新地发展。

3、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长效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要深入调研、研究制定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具体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不断提高他们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交流共享的广阔平台。“要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考评措施,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

其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训机制。大学生弘扬志愿精神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要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因此,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通过培训,让大学生志愿者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得到志愿服务对象的认同,并尽量避免或减少志愿服务中的出错机率,避免低效或无效劳动,努力推动志愿活动的专业化、职业化。

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激励机制。要维持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被认可和尊重,在他人的评价和激励中得到满足,同时实现自我的需要。在这种前提下,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时,要灵活处理,多管齐下,可以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等相结合的多方位激励措施。

4、积极吸收国外的成熟经验

志愿精神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在美国,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美国民众尤其是美国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很高,志愿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占到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政府的鼓励、企业的支持、大量非营利性组织的存在,都为美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美国各高校具备的多元化志愿服务指导体系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可以说,政府、企业、家庭和各种非营利性组织共同支撑起美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企业的巨大支撑是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非营利性组织是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且形成了渠道多元途径多样的多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华中科技大学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下一篇:漂亮的越南优秀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