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2024-07-22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共8篇)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篇1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邸燕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70)

【摘 要】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路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单一的、由某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工作,是要在政治上积极引导,专业上大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等方方面面教育、激励、感染形成合力推进的过程。高校应积极探索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业务能力、社会实践、生活关心等多方面入手,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来源】2013 年第 4 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路人,他们的思想观点、治学态度、教学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关系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青年教师政治觉悟高,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但也存在某些滑坡迹象,具体表现在:少数教师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够强、学术态度不够严谨、对学生缺乏关爱情怀、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等等。而部分高校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作局部的、单方面的工作,认为应该由党群部门负责,与行政部门没有太大关系。这种片面的认识必然无法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合力共同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形成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良好氛围,大大削弱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1] 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专业上大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多方面教育、激励、感染形成合力推进的过程。高校应着力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业务能力、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培养青年教师,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教育能够给予青年教师精神激励,带来精神动力,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任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具有好奇心和较强的接受能力,但是他们阅历相对较浅,思想还不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相对来说青年教师除了面对工作压力,同时面临住房、收入等压力,这些压力容易导致他们对学校和社会产生偏颇的看法。所以加强对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教育,要为他们争取适当的物质待遇,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论引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切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教师头脑,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说教”等不正确的观念影响,部分高校院系把学校下达的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当作软任务,往往是走过场,实效性不强。事实表明,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必要载体。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座、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等,能够使青年教师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坚持为青年教师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举办专题党课,不断坚定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精心打造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提升青年教师道德修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教师应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加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努力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

加强师德建设,一要加大宣传。高校应加大对教师中优良美德的宣传和表彰力度,挖掘学校教师中优良师德的典型事迹,在教师中树立师德模范的榜样,激励更多的教师自觉地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二要重在弘扬爱岗敬业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是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教师对待教育和学生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之中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产生影响。如果教师群体内部产生的是一种爱岗敬业、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则教师个体也会受到良性的影

响;反之,如果教师群体内部是一种懒散消极、自私对立的教师文化,即使原本有着崇高的教育理想和积极的职业道德的教师也会逐渐被腐蚀。因此,高校要在教师中努力培育和营造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三要靠制度建设。高校要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评聘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师德不合格的教师给予一票否决。四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青年教师培训内容。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除了业务素质的提高,还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要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增强职业情感,增进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了解,使他们对教师的岗位产生认同感,把当教师从职业上升为自己的事业,进而形成追求优良师德师风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人的思想来源于实践,社会本身就是大课堂,实践对于人的某些思想的启迪和能力的锻炼是书本无法给予的。青年教师的一些思想问题是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不了解国情和社会所致。同时,实践教育是巩固理论教育的必要环节,没有将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无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就谈不上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实践教育使青年教师有机会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自觉地去学习和运用,有利于思想理论的再认识、再提高;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结合专业所长深入企业、社区或农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了解国情和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广泛开展学习考察、挂职锻炼、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青年教师更直接地接触各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文地貌。农村、农民、工厂、工人来自基层的事物会触动青年教师,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能使青年教师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国情、民情的了解,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高校除了开展青年教师校外社会实践,还应注重青年教师在校内的实践,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独特作用。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年龄比较接近,容易产生共鸣,对学生更具感召力。发挥青年教师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青年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和担任班主任机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党团建设、新生辅导等专项工作。青年教师在充分

发挥对学生引导帮助的同时,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四、以助力成长发展为着力点,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才具有实效。而一个人的培养和提升也是全方位的,包括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因此,通过针对青年教师特点建立一整套教学科研考核、评价、奖励的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例如举办示范课教学、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评奖等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中,加强交流学习,促进他们成长。通过组织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辅导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推进老中青的教学合作和教学工作的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通过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青年教师文库,启动青年教师项目培育计划和青年教师学术会议资助计划,多方面促进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其中,青年教师项目培育计划对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并给予经费支持,借以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调动青年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举办“青年教师论坛”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拓展青年教师学术视野,促进青年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在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推动成立教师促进中心,开展教师间教学科研方面的学术沙龙、讲座、研讨、心理辅导等职业促进活动,引导和帮助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此外,学校还可以实施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对无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给予资助;实施后备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开辟海外研修基地,将青年教师送到欧美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培养。

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构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

当前,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给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把对青年教师思想教育、业务培养、工作要求和生活关心照顾结合起来,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实际问题,使他们能安居乐业,热爱本职工作,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高校应构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不仅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更要用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第一,解决待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了“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学校要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第二,强调尊重。近些年,社会上尊师重教的呼声越来越高,氛围也在逐步形成。但是一般情况,年长的资深教授易受尊重,青年教师由于年龄和资历的原因有时候会不太被尊重,大学在制度设计上,要体现出对青年教师的关心,营造对青年教师宽容的氛围,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激发他们奉献教育的动力。第三,缓解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重的压力。教师青年时期是搞科研的黄金时期,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部分高校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搞科研的时间相对较少。高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青年教师职称评聘上把握好教学和科研的标准,教学和科研都要鼓励,对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中增加教学能力评价的分量,引导青年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增加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水平;对于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调整战略部署,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从事研究,多出成果。第四,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青年教师往往因教学任务重而无法参加培训及进修,高校应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明确教师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工作到一定阶段享有参加学习培训的权利,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1]高校还要推行学术休假制度,青年教师也应有机会享有。此外,关于青年教师住房、子女入学等生活方面的问题,学校也要尽可能帮助解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李泽民,柴明勤.高校推进新入职青年教师成长的策略思考[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8).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篇2

长江大学, 虽是湖北省属地方高校, 但十分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尤其是物理学院更是如此。物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 40岁以下青年教师29人, 青年教师占全院专任教师总数的51.8%。为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师德高尚、思想纯净、专业扎实、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该院着力营造纯洁、宁静的教育环境, 自2003年以来, 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教育的道德和责任, 保持教师的宁静与纯洁, 在淡泊名利、克服享乐、尊重学术、减少浮躁中给教师营造纯净的环境, 让教师安于职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乐于奉献,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开展“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一系列创建活动, 收到实效。

一、工作思路

“师德、师能、师爱”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 师德为魂, 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师能为本, 是教师的职业功底;师爱为情, 是教师的职业情怀。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坚持“树德立人”的工作理念。“树德”就是树立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 培养教师“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道德精神;“立人”就是培养道德高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为此, 以“师德”、“师能”、“师爱”为抓手, 开展了持续有效的创建工程。

二、主要做法

(一) 修师德, 坚守道德良知, 做仰望星空的学者。

结合物理学院基础学科特点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在青年教师中倡导“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 提出“坚守教育的道德良知, 保持教师的宁静与纯洁, 把冷板凳坐热, 把学问做实”的队伍建设口号, 开展一系列思想建设工作。

1.营造氛围扬师德。通过设置文化走廊、思政工作专栏、电子显示屏等阵地, 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大力宣传身边师德模范事迹, 增强青年教师师德意识, 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2.组织学习明师德。采用政治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和专题教育报告等形式, 大力开展师风师德学习活动, 每月制订学习计划, 编辑学习资料, 组织校内外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学习讨论, 收到良好的效果。

3.爱岗敬业塑师德。采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授、博士下班级”、党支部联系班级、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 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进一步强化师德意识和师德修养, 全院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甘为人梯、严谨求实的师德师风逐步形成。

4.加强管理促师德。学院建立系列管理制度, 加强对青年教师行为规范、教学规范、科学研究规范的检查管理力度, 并与青年教师年度考核挂钩,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 练师能, 夯实职业功底, 做学为人师的表率。

物理学院把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根本, 把青年教师的培养看做是学院发展的未来, 坚持“培养有决心、引进有胸怀、稳定有政策”的方针, 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政策激励。实施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工程, 在2008年启动了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 出台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制度, 对青年教师在国内外访学、申报项目、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2.结对帮扶。采取“一传、二带、三给”的做法, 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一传”就是把学院的优良教风和学风传承给青年教师;“二带”就是选拔以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程庆华老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 全方位进行言传身教, 帮助他们建立人生和职业坐标;“三给”就是给机会、给动力、给环境, 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团队培养。着眼于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把每个青年教师按照教学课程和研究方向分配到相应的团队, 通过“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网站建设、教学网站管理”三项现代教育技能培训、“一口话、一笔字、一幅图、一个课件”四项能力训练, “登台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比武课”五类课活动, “备、教、辅、改、考、评”六个教学环节严格管理, 培养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 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4.目标管理。年初采取个人年度任务申报、学院审核、院长与教师一对一协商等方式, 与青年教师签订任务责任书, 分别对青年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与学生指导等方面设定目标, 年底对达到或超过目标者给予贡献奖励。

(三) 育师爱, 培育教育情感, 做关爱学生的良师。

教育大计, 育人为本;育人大业, 教师天职。物理学院始终注意营造关爱学生的氛围, 要求全院教师努力践行“尊重学生是前提、了解学生是基础、关爱学生是责任、成就学生是目标”的育人理念, 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完善关爱学生的工作机制。学院基本实现了班主任博士化, 落实了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下寝室工作制度、教工党支部联系班级制度、任课教师与学生座谈交流制度、学生事务接待规范、困难学生关怀制度等, 并建立了检查考核机制。

2.落实关爱学生的沟通渠道。按照“面对面, 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要求, 开展青年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式谈心、党员教师联系学生等交流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尊重、关爱和指导, 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目标。

3.搭建关爱学生的成长平台。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学院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教师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制作与科研指导、专业学习指导、考研指导、个性特长指导等多项工作。近五年来青年教师先后给学生开讲座、作报告30多场, 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做好学习规划、辅导考研、联系考研学校和导师等工作达300多人次。

三、主要成效

通过近十年的建设和积淀, 长江大学物理学院坚守教育的道德和责任, 坚守高校的宁静与纯洁, 用高尚的道德净化人, 用职业的精神影响人, 用丰富的活动吸引人, 用良好的政策激励人, 用先进的典型引导人, 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淡泊名利、克服享乐、尊重学术、减少浮躁中给教师营造纯净的环境, 培育青年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很好地解决像长江大学这样一类省属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困境, 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 提升了思想境界, 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通过“立德树人”工程建设, 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刘素静老师在2012年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并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谢丽、张静两位老师分别于2008年、2010年获得全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并荣获全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曾晖、熊艳、赵俊三位老师被评选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 张华峰老师在2012年评选为为长江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该院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二) 练就了专业能力, 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专业能力明显提高。在连续三届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 该院3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 1人获得一等奖, 2人获得省三等奖;在连续四届的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 8名青年教师参赛, 7名获得一等奖, 1名获得二等奖;近年来, 10名青年教师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 3位教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4人主持过省级科研项目, 3名青年教师获长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三) 凝练了学院精神, 产生良好反响。

十年来, 该院不断完善和发展“立德树人”理念, 建立了“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的工作体系, 创立了“一传、二带、三给”工作方法和“三项技术、四项能力、五类课程、六个环节”的工作措施, 建立了一系列师德、师能、师爱建设的规范性制度, 形成了“隆师敬业、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 各项工作在学校居于前列。

《湖北日报》等媒体以《领导学生推心置腹》、《金牌保卫战》、《三连冠的背后———物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探秘》、《不凡战绩的背后》、《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等为题对该院青年教师培养情况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 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

四、经验启示

(一) 广大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主力, 他们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因此, 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创新方式方法, 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使教育者先受教育, 从而提升教育者的思想境界, 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真正让教育事业变得更加崇高, 让教师队伍变得更加纯净。

(二) 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是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长期坚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 不断完善对青年教师培养和教育的体制机制, 始终全方位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三)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切实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职业诉求, 找准切合点, 提高针对性, 增强实效性,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真正做到虚功实做。

参考文献

[1]吴明永, 曾咏辉.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8 (15) .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篇3

摘要: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缓慢压力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安徽某高校大胆创新,在安徽省属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青年教工联合会,借助青年群众性组织的形式、优势和特色,激励青年教职工奋发成才,引导青年教职工爱岗奉献,凝聚青年教职工建功立业,打造了固定的工作平台,形成了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长效工作机制。依托高校青年教师教工联合会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应坚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搭建起六大联系服务平台。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群众性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6008204

收稿日期:2015-10-20

作者简介:赵宁(1978-),男,安徽淮北人,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Inno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n

young teacher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a case study of the Un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O Ning ,

PENG J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ing staff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Party and state. However,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high pressures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still exist. To solve the problem,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de bold innovation and took a lead in establishing the Union of Young Teachers among universities of Anhui province. By virtue of the form, strength and specialty of youth mass organization, the Union is capable of encouraging young teachers to work hard to become qualified scholars, guiding them to be dedicated to their posts and uniting them to make contributions. The Union also built a stable working platform and formed a long-term working mechanism and provided practical experience which is applicable in other schools. Besides, strengthening and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teach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Union involves the future efforts in the three field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ix supporting platforms.

Key w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young teachers; ideology and politics; mass organization

近年来,高校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成长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背景

(一)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缓慢压力大

高校青年教师往往都有着比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肩负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还被寄予接好知名学者专家的接力棒、迅速成长为本领域学术大师的愿景。他们这群默默无闻的、白纸一张的年轻人在确定科研方向和研究问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缺少积累和规划意识,较难在他人的现有研究基础上找到新的突破口,在省级国家级教研、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很难被评审专家认同,中标率低,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奖励署名时,排名多数靠后。他们年收入普遍在15万元以下,不少人入不敷出,刚刚博士、硕士毕业工作的收入更少,生活费捉襟见肘,甚至还要“啃老”[1]23。他们在教师角色适应、婚姻恋爱、职业发展定位、学历提升、职称评定、住房等问题的多重困扰下,容易成为职业焦虑的高发人群。他们消极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引起对职业的倦怠感,无法全力以赴投入教学和科研活动,陷入教学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恶性循环[2]63。

(二)党和国家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2013年的第20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 “五四青年节”的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对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教育部、中宣部、中组部也在2013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阐明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了具体、有效的措施。可以说,高校青年教师是未来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流砥柱,但其生活现状、发展状态和利益诉求现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对高校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3]62。高校应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构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不仅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更要用感情留人、环境留人[4]131。

二、高校青年教工联合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

2011年以来,针对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在认真梳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安徽理工大学大胆创新,在安徽省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青年教工联合会,借助青年群众性组织的形式、优势和特色,激励青年教工奋发成才,引导青年教工爱岗奉献,凝聚青年教工建功立业,打造了固定的工作平台,形成了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长效工作机制。

(一)高校青年教工联合会的设立目的和主要宗旨

凝聚广大青年教工,关心关注青年教工的成长,充分发挥青年教工的智慧和力量,是学校赖以发展的最可靠保障。安徽理工大学成立青年教工联合会,是顺应高等教育大发展后高校青年教工队伍不断壮大现状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积极作为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

青年教工联合会作为一个新成立的青年群众性组织,从服务对象来看是介于学校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交叉的服务范畴,应从关注青年教工、服务青年教工、凝聚青年教工、促进青年教工成长进步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青年教工的主体地位,为青年教工搭建交流思想、学术科技合作、感情联络的互动平台,促进学校与青年教工良性互动,充分调动青年教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积极性,达到推进青年教工共同进步、学校整体工作科学发展的目的。

(二)高校青年教工联合会的组织定位与工作思路

一是要突出一个“稳”字,牢牢把握工作导向。高校青年教工联合是一个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省青联指导下,由学校广大青年教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其宗旨可以概括为“提升凝聚、构建和谐、促进合作、推动发展”这十二个字。青年教工联合会的各项工作,并不只是为了联络感情、促进认同、加强凝聚,更在于要通过联合会这一组织,一方面使学校能够真正听到青年教工的心声,了解青年的愿望和诉求,以便于为青年教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使青年教工及时掌握学校政策,理解学校的决策和做法,自觉把个人进步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使之成为联系青年教工、促进彼此合作、谋求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党委放得心、教工信得过、群众都认可的组织团体。

二是要突出一个“联”字,不断增强组织认同。青年教工联合会应该是一个“讲感情、重感情”的组织,加强感情联络,是组织扩大影响、提升认同、促进凝聚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因此,青年教工联合会要紧扣青年群众的特点,积极构建青年教职工之间交流感情的平台、青年教职工与学生间实现教学相长的平台、学校与青年教职工间同频共振的平台,让广大青年教职工自觉把完成党的伟大事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任务、加速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与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紧紧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激发青年教职工创业干事热情,不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三是要突出一个“诚”字,竭诚服务青年教职工。关心青年、服务青年、尊重青年、相信青年、理解青年是青联组织得以存在并保持勃勃生机的命根子。坚持以诚相待,以服务求认同,以服务促凝聚,以服务促发展,把服务青年、促进青年进步作为青联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想青年教职工之所想,急青年教职工之所急,谋青年教职工之所需,争取多方支持,为青年教职工悉心教学、专心科研、安心工作、热心奉献、潜心发展创造条件,多做暖人心、聚人心、促和谐的实事好事,帮助青年教工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和创新创造热情,通过服务把青年教工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四是要突出一个“建”字,促进组织健康发展。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青年教工联合会的科学化服务水平,制度建设是保障。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深入探索,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好模式。全体青年委员更应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和谐型的青年教工联合会领导集体。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把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学术科技活动、文化娱活动作为促进青年联系、增进相互了解、构筑深厚友谊、实现共同进步的桥梁,构建内涵丰富、品味高雅、影响广泛的活动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活跃组织氛围,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家园。

三、启示与思考

笔者认为,依托高校青年教师教工联合会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青年教师教工联合会建成提升全校青年教职工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组织,建成青年教职工交流、交友、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建成全校青年教工之家,还应坚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搭建起联系服务高校青年教职工的六大平台。

(一)抓好青年教职工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看青年教职工这支队伍作用的发挥。高校工会、共青团组织、青年教工联合会要积极继承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职工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职工中推优入党工作的力度;充分挖掘青年教职工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使他们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

(二)增强青年教职工对青年教工联合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校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调查研究,帮助青年教工联合构建服务型领导集体,帮助青年教职工解决一些在教学上、科研上的困难,多关心、重视解决青年教职工的孩子入托、上学等实际问题,多给青年教职工争取培训、继续教育和进修机会,多选派青年教职工到各地各部门进行研修、挂职或深入基层一线群众开展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与就业创业活动,真正成为党委放得心、教工信得过、群众都认可的青年组织团体。

(三)帮助青年教职工在学术合作交流中突破困境快速成长

青年教职工大多年纪轻、资历浅、阅历少、底子薄、交际面窄,但他们又精力旺盛、富于创造、渴望成功。青年教职工要想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所突破、有所进展、有所创新,除了依靠国家和学校出台有力的培养措施,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之外,说到底还是要靠青年教职工自身的不懈努力。青年教工联合会应主动顺应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增强青年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团结意识和协同创新意识,采取适当的形式,积极推进青年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老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产学研单位之间的学术合作交流,要整合多方资源,为教职工创造形式多样的学习、娱乐、教学、科研和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在长期、广泛的学术合作交流中增进了解,构筑友谊,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成长。

(四)搭建起联系服务高校青年教职工的六大平台

青年教工联合会要想成为学校联系青年教职工的桥梁、构筑青年友谊的纽带、引领青年成长的家园,应准确把握青年教职工工作的切入点,搭建起六大平台。

一是搭建思想交流平台,促进青年教工之间加深了解、构筑友谊。二是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校内各院系不同学科青年教工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方面的交流合作。三是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教学相长,指导大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校园文化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四是搭建业余爱好交流平台,结合学校实际和青年特点,组织开展品味高雅、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调研学习及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活跃青年教工的业余生活。五是搭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平台,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青年教工做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业务能力精湛、工作作风踏实的教育工作者。六是搭建青年教工权益维护平台,广泛搜集呼声和诉求,切实维护青年教工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现阶段,在日趋功利化的社会环境和铺天盖地的娱乐化文化环境下,对青年教师讲政治信仰是有难度的[5]29。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应是帮助,这种帮助并不是简单的服务或解决实际困难,而是“助人自助”。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提高内在素质,最重要的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和技能。各地各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掌握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状况,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利益诉求,创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6]120

。参考文献:

[1]铁铮.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困境及解决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12):23-24.

[2]邱强.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1):62-64.

[3]徐晓明,刘静,边超.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状态、发展状况及利益诉求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8-62.

[4]邸燕茹.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129-131.

[5]孙其昂.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13(17):26-31.

[6]杨志超.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20-123.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篇4

张加华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南京 210093)【摘 要】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从领导体制、方式方法、制度建设、主要内容、满足客体需求、健全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作者简介】 张加华(1972—),女,江苏海安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生,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副教授。【文章来源】江苏高教 2012 年第 5 期

2012 年 1 月 4 日,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来抓[1]。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确实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构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领导体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高校之间生存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竞争中能够占据有利地位,大多数高校把主要的人力、物力、精力放在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学设施的完善、人才引进等方面,而比较忽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同时一些高校过分迁就高学历青年教师,使得他们的思想政治建设难以得到切实落实。相反,高校现在重点关注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看,篇名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论文从 1996 年到 2010 年有 8177 篇,涉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有 311 篇,而涉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只有 111 篇,平均每年不到 10 篇(2012年3 月28 日统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

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领导体制。毛泽东曾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2]。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强调党组织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负有主要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的同时,也要重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部门的作用,以及团、工会的作用。

二、明确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应该是党的工作和高校工作的高度统一,既体现党性,又体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青年教师,提高政治鉴别力。要对青年教师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使青年教师掌握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信念,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大风大浪面前不动摇。

二是用高尚的道德观念规范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针对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平公正、符合实际的大学学术职业评价体系,多方面考察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书育人等情况,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三是在政治上关心、爱护、培养青年教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入党工作。高校这几年比较重视发展大学生入党,对青年教师的入党问题多有忽视,或者仅注重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忽略了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的培养和教育;同时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直接影响青年教师的入党积极性。据某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调查显示,“非常想入党”的仅占 17. 86%,有 65. 18% 的在入党态度方面选择了“顺其自然走着看”或“说不清”,更有 14. 29% 的选择了“从来都不想”[3]。针对这种情况,要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做好联系、团结、引导和教育青年教师的工作。要做青年教师的知心朋友,改变其等待观望态度,把具备入党条件的优秀青年教师及时地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并推荐他们到更重要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岗位上担当重任。

三、把握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客体需求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中必须研究、认识、了解、尽量满足青年教师的需求。青年教师的不少思想问题是由于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引起的,如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教而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必然降低思想政治建设的效果。

首先,高校青年教师学历高,人生价值追求、成才欲望更加强烈。高校要为他们留出合适的工作岗位,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选派成绩优异的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在工作实践中磨炼他们。

其次,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心理、生活压力相对较大,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青年教师大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资和职称相对较低,申请课题经费难度大,所以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不少 40 多岁的教授身体透支严重,老年性疾病早发,“三高”频发,甚至“英年早逝”[4]。所以领导要善于和青年教师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尽力提高他们的收入,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创新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式方法

邓小平指出: “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5]。这就要求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要与时俱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律,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将继承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在多年管党治党的实践中,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中还可以用。同时要积极探索现代科学方法。自觉吸收现代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把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现代科学方法自觉运用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中去。要善于借鉴和运用现代社会发展成果和先进科技手段,在党的建设中注入新的科学技术元素。

二是将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建设中,一定的思想灌输、理论引导是必要的,没有党组织在理论上的灌输,思想政治建设达不到预期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就在于把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化的政治意识灌输到社会全体成员中去,使之确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6]。但是理论灌输不是唯一的方式,理论灌输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到校外参观、学习,到革命圣地考察,到基层参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在实践中感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陶冶道德情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将单向教育与双向互动结合起来。高校青年教师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强,希望有较多的参与学校

管理的机会和渠道,希望学校管理透明、民主,希望他们的建议能被采纳。针对这一特点,应该广泛征求青年教师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吸纳他们的建议,让青年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施教者的“一言堂”。

五、健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相关制度

制度化是做好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 2011 年“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近年来,一些高校在制度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建立健全有关师德师风的制度,建立和加强思想道德培训制度,青年教师生活会制度、中老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合同制度、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奖惩制度、教书育人目标责任制等。

但是在思想政治建设的制度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够;重制度制定、轻制度执行等等。今后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中要把重点放在制度的权威性、可操作性、系统性、执行力上,提升制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推陈出新,探索一些新的制度,推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2 -01 -05(1). [2]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226. [3]洪 岑,李卫星,孙鹏程. 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问题调研与对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35 -36.

[4]学术研究变成“提款机”大学青年教师怎么啦———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红[N]. 中国青年报,2011 - 12 - 30(2).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篇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

自 年以来,我国的高校扩招,高等学校在毛入学率上的趋势呈逐年上涨。 年的高等教育占全国毛入学率的 15%,根据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三阶段论,我国高等教育至此实现了从精英到大众的成功转型。统计公报指出,所有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 3167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26.9%。我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所提出的目标是到 年达到 36%,并且计划在 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完成之际,达到 40%的毛入学率。 一般来说,高校的扩招存在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使高等教育从精英化的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大众化的多数人的权利,使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尽管高等教育扩招从宏观的国家与社会层面来看是利大于弊,但在扩招政策的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备受关注的便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

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是关键。当前,高等院校的教师普遍趋于年轻化。因此,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如何,不但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也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数十年的综合质量。正因为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百分百的关注和重视。

2.提升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实需要

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一方面,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另一方面,35 岁以下的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成为主力选手。青年教师人数的上涨可谓是给高校的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又具有活力的血液。首先,他们思维活跃,与学生的年龄差小,能够在短时间内融入学生群体,易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其次,青年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接受新信息的速度快,具有创造力等。然而,优势并不能掩盖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学校的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队伍急需扩大,特别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解决师资不足,使得大多数年轻教师刚刚毕业就走进教室讲课,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都比较匮乏。另外,青年教师,尤其是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的教师,由于在学生阶段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有关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关培训,因此对于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十分不足。除此之外,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导致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慢,缺乏敬业精神等等,因此就导致了青年教师的一个通病,即教学能力不足。

3.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 1972 年的“学会生存”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强调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国也明确指出要普及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无论是对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还是教育的发展,教师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正因为教师肩负历史重任,教师应当在终身学习的践行中成为先行者。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

教学能力,以此高质量地发展自己,高质量地培养学生,高质量地推动教育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是指从事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群体。

2.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前组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料、设计教学方法,以饱满的热情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调控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书本知识、操作教学设备、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规避教学失误;在教学后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价、教学回顾与反思的`,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贯穿于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能力。即,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调控与实施能力、转化知识的能力、技能操作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自我评估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在读秀学术搜索上以“Teaching ability”作为关键词进行索引,搜索国外教育学科领域内有关教学能力的研究总共 6409 篇,其中明确以“Teaching ability”为题的总共 159 篇,最早的研究是 Courtis,S.A.在 1921 年发表于《Education Review》的《Standards ofteaching ability》,然而,因其年代久远,笔者在数据库中并未找到文献原文。笔者在读秀学术搜到的最近一篇以“Teaching ability”为题的研究是 Judith Hollenweger 于 年发《Prospects》上的《Teachers’ ability to assess students for teaching and supporting learning》。

国外针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能力的构成。不同国家的教学能力和不同时期的教学能力构成是 不同的。在日本,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 年,提出了面向新时代教师培 养的改革策略,指出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站在全球的角度行动的能力;在变化 的时代生活的能力;外语表达能力及操作计算机的能力;通过应用力和创造力来 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道恩·哈马克(DonHamachek)提 出教师在课堂上应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灵活、换位思考、个人感觉、实验态度、答疑技巧、学科知识、确定测试方案、帮助并欣赏学生、随和。芝加哥大学曾 通过调查,提出了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特征:精心规划和安排课程,按流程展 开课程的能力;对学生给予肯定的态度、重视与学生交流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上活动,捕捉学生是否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批 阅试卷或审查论文,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能力。

第二,教学能力的培训模式及提升策略。目前,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教师 的教育采取单独的学程模式、集成模式、一个三阶段模式的培训,来锻炼并提升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能力。单独的学程模式是以教师教育课程为基础,相 对应地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以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与创造能力。集成模 式是指不改变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只是重新组织课程内容,将相关材料和经验进行整合,使教师能从不同族群的角度看待事物,掌握多元文化教育要求之下的教学方法和对策。Baker 的三阶段是以总结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培训的研究为基础 来提出的。三阶段即:学习、发展和参与。美国高校经常采取以下措施:设立教

师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实行校对校的教师合作进修项目;注重教育技术的培训;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关注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国内研究现状

在读秀学术搜索上,搜索国内教育学科领域内有关教学能力的期刊论文 总共 10628 篇,其中首次在文章中提及“教学能力”这一术语的是黄慶生在 1951 年发表的名为《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的文章。

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总共有 105 篇相关文献, 其中包括 77 篇明确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题的文献。最早研究青年教师教 学能力的文献是发表于 1991 年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三个步骤》,但 作者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可见,大学教师,尤其是大学青年教师的教 学能力在当时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只有在近三四年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一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是《高校青 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探析》,主要是从外部机制来探讨的。尽管有关大学青 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为数不多,但研究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由此可见高校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程度。

根据现有文献的收集、整理和阅读,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主要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能力的分类或构成。

第二,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其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第三,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

第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措施及对策。

总结国外与国内在该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情况可知,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细化为多种具体的能力,以多元化、多视角的方式分析其具体的类型与结构,避免了对教学能力结构理解的固化,以及对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单一化。 另外,都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措施及提升策略,由此可见,国 内外不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在实践层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 措施来保障和推动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进行。

然而,正如笔者在前文提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教学能力的理解与研究并不是相同的,在培养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有所差别的。一方面,从教学能力结构这个角度来看,中外的区别在于,国内基本上是在教学与学术的场域内将教学能力细化,比如我国学者普遍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教学的设计能力、教学的实施能力、教学的研究能力等。而国外的学者对于教学能力的划分则是内外兼有型,所谓的内外兼有即指既有教学与学术领域内的能力,也有教育域外的能力,如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应包括同理心和抗压素质等。也就是说,国外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多样性与延展性,注重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纵横交错式的发展。国内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针对性与深入性,更加注重的是教师教学能力在本领域内的纵向发展。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1.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及专业发展,以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需求以

及满足不断提高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2.完善与革新当前的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提升机制,最大程度地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3.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及构成。

2.有利于促进高

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3.有助于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此观念的全新诠释。

实践意义:

1.教师层面。为青年教师发现自己教学能力的欠缺之处并为此进行自我教育提供帮助。

2.学校层面。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提供支持。

3.教育层面。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最根本的措施。

四、研究思路、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研究是在中国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的背景下,按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影响教学能力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的逻辑顺序,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概述文章创新之处。

首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得出我国现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

其次,从青年教师、学校、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三方面的影响重点进行分析。从理念层面与制度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最终得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现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提出有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合理化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也被称为历史文献,是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研究方法。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在繁多的文献资料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并分析这些数据,进而做出恰当的使用。它是搜集资料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方法。查阅有关教学能力的专著和文献,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网、EBSCOHOST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学位等相关网站的内容,收集国内外关于教学能力的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源再进行阅读、筛选和整理,从中梳理出关于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和现有的理论成果,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本文要研究的教学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明确本研究要调查的教学能力现状的具体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其核心思想,了解其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及研究的进展、程度,找出空缺点或研究不足之处,以备不断完善。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被称为“书面调查”,或称“充填法”。是以书面的方式搜集所

需材料的调查手段。是以向调查对象征发表单,填补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以此间 接获取信息和材料。调查问卷有代填式和自填式两个类型。代填式分为电话和访 问两种;自填式分为直接发送、报纸调查和邮局邮寄三种。问卷为结构型问卷,针对青年教师这个调查群体,将问卷设计为两种类型,

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教师的基本情况,如学历、教龄、职称等

(2)主体部分:

由封闭式问题(选择题),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态度等; 问卷回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补充,并请相关老师进一步矫正,最 终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针对被调查学校的相关对象进行发放。

3.访谈法

访谈法也可称面谈法,是指通过采访者和受访者面对面交谈来获取被访对象的行为和心理。访谈有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之分。本研究主要采取非正式访谈,访谈对象主要由校或院领导、个别青年教师组成。

五、创新之处

1.从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角度分析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比较全面的总结出影响因素;

2.从个体、学校、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三方面分别提出对应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3.采用实践调查的方法分析预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

六、研究内容

1.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1) 选取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青年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并统计。

2) 采用非正式访谈的形式,对较好联系的个别领导则采取邮件或电话的谈形式。收集谈话内容。

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 青年教师个人因素择业心态与教学热情

教师道德与责任心知识结构与转化能力

教学反思与自我发展动机

2) 学校因素

重引进轻培养的培养形势

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欠缺有效的激励助长机制

缺乏有效的教学工作管理与监督

校风及教师群体的集群效应

3) 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因素

列举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6

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未很好解决。有的单位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对青年队伍建设兴趣不高,片面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青年队伍中只要不发生大的问题就行了;有的单位领导对抓队伍建设,喊在口头上多,落实在行动中少。

二是对青年思想状况掌握还不够全面,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有的团干部缺乏细致扎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少,难以及时掌握青年的思想脉搏,特别是对青年的婚恋、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若明若暗,心中无数,难以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往往是“以罚当教”、“以哄当教”,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是少数团干部工作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团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滞后,强调无私奉献的多,关心青年利益少,缺乏渗透力和感召力;有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形式主义,注重实效不够,教育形式单调乏味;有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对青年没有亲和力。

四是青年内在动力不充足。某些青年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工作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政策激励作用效果不明显,现行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很好地适应青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多层次的心理需要。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分析

一是部分领导抓队伍建设的“政绩观”有误区。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人的潜移默化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客观上造成了有的领导认为抓队伍建设不容易出“政绩”,不如抓业务出成果快、受奖多。另外,队伍建设的成绩缺少明确的评价标准,表面上难以区分真抓实干与简单应对,使得一些领导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抓队伍建设上。二是部分团干部缺乏应有的履职能力和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交织的关键时期,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社会结构、群体分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有些团干部,做青年工作缺乏针对性,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用不上,难以让青年信服的现象。有些团干部,存在当老好人、怕得罪人的思想,发现青年中存在的问题不敢抓、不敢管,保持一团和气。另外,某些单位的团干部多是兼职,主要精力都用在工作中,无暇顾及团的工作,团组织的功能和凝聚力自然就弱化了。

三是共青团激励机制与青年内心诉求有差距。现行激励机制没有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青年的心理需要,不能有效引导青年主动追求价值目标实现。此外,共青团工作经费有限,激励方法单一,对青年的价值取向、个人成就感、人生追求等方面顾及不多,团的表彰对受表彰的青年集体、个人的发展和待遇上没有较为实际的帮助。因此,基层对争取共青团的表彰的积极性不高,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的主观能动性、释放个人潜能。

三、主要工作措施

在新时期新阶段,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环境变化和队伍建设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方法,创新手段,丰富内容,完善制度,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一)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党建带团建既是加强党对共青团领导的具体方式,也是推进团的基层建设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证,要切实有效地把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制度和政策的层面上解决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问题,使基层团的建设真正纳入党建的总体格局和具体工作之中,步入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运行轨道,促进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发展,最终形成党团建同步抓,党团任务同步下,党团阵地同步建,党团教育同步搞,党团工作检查同步进行的运行机制,建议把团组织的目标考核工作纳入到各单位党建工作的目标考核之中,切实做到以党带团、双向互动、共同发展。

(二)丰富团属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一是加强青年网站建设。利用网络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讯息发达等特点,结合青年爱好需求,建立青年网,开设时事新闻、学习园地、青年论坛、休闲娱乐等栏目。可在青年网上开通团委书记信箱,开展网上对话,鼓励青年与团干部交流思想认识,发表看法观点,提出意见建议,引导、帮助青年提高思想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及时回复青年疑问,努力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组建各类群众性文体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释放青年个性,调整青年身心,营造和谐氛围。

(三)建立交流谈心制度。把与青年谈话谈心作为团干部的一项日常工作,要求团干部与青年进行经常性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了解和掌握青年的真实想法。沟通交流要区别不同个体、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同时,要建立“七谈”制度,做到青年岗位调整、取得荣誉、提拔任用、遭投诉受委屈、受处分、情绪波动行为反常、家庭婚恋变故必谈制度,有效疏导青年的不良情绪,缓解青年心理压力。要重视青年自身的权利、情感和追求,坚持

教育青年、引导青年、鼓励青年、鞭策青年,努力做到尊重青年、理解青年、关心青年、帮助青年。

(四)加强团内民主机制建设。机关青年干部民主意识强,善于独立思考,要坚持实事实是,以理服人的管教方法。机关青年干部具有一定的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遇事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喜欢用民主的尺度 来衡量领导干部的言行。这是青年干部政治素质较高的表现。如果领导干部搞“家长制”、“一言堂”,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权代理”、“以势压人”,单靠行政命令办事,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领导干部应该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协商的方法处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对于青年干部提出的意思和建议,即便是“逆耳之言”,也要充分考虑。正确的接受,不正确的要进行耐心解释。同时,也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把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领导的“一言堂”严格区分开来。扩大青年对团的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促成和谐融洽协调氛围。逐步建立议事制度,以公正、公平、公开精神为指导,对涉及团员青年的重大事项,事先征求广大团员青年的意见,事中、事后接受民警监督。积极探索民主议事的组织形式,合理选定组织成员,明确组织职责,规范组织运作,履行议事双方权利义务,发挥好参谋监督作用。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机关青年干部富有理想,渴望成才,要教育他们把远大理想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青年干部调入机关后,多数富有理想,渴望成才,都有自己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更有为党的事业大干一番的雄心壮志。但是,他们往往制定“计划”的决心大,持之以恒的精神差;或因其“计划”同现实脱节,为 完成自己的“计划”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本职工作。对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以青年之心想他们、信他们、爱他们,对他们的远大理想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尽量为他们完成规划和计划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我们要教育他们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既有远大理想又有求实精神,既在成长之路逐步前进又要做好本职工作,为机关建设多作贡献,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同时争取上级领导机关的政策支持,把团的重大表彰纳入到各单位表彰奖励之中,与

记功、嘉奖以及评先评优、奖金对应起来,增强团组织表彰奖励的含金量,不断扩大团的表彰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积极运用表扬、慰问、评先、优扶、晋升等多种手段,及时对青年的工作成绩给予肯定,调动并保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实事求是地推选、表彰、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提高榜样的公信力,提高典型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教育、引导青年队伍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建立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制度,努力做到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为广大青年学习借鉴,能够鼓舞人、教育人、感召人,较好地起到鼓舞斗志,激励干劲的作用。

(六)完善团干部培训制度。团干部是青年工作的骨干,团干部的素质直接决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可根据各单位实际,建立团干部定期培训制度。一是开展岗位培训。紧扣广大团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团干部的特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团的岗位能力培训,加强以群众路线为重点的工作方法培训,开展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团干部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二是开展科学文化素养培训。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团干部的头脑,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教育,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帮助广大团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在青年中起到很好的学习表率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 篇7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分析

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是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前提。当前,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首先, 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基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端正;其次, 对国内政治相关内容比较关心, 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体现了广大知识分子对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再者, 青年教师在工作上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但也有少部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存在一些问题。

1. 缺乏坚定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信念

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信念是我们立身做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是决定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但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 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些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转向世俗功利, 在付出与索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陷入误区, 部分有个性的青年教师对理想的追求慢慢淡化, 对马克思主义信念产生动摇, 没有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2. 重业务能力提升, 轻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学校方面, 我国高校强调教学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要求青年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而忽视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青年教师方面, 他们参加工作年限较短, 认识到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都有待提高, 同时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上级、同事以及学生的认可, 所以他们都比较重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对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重视程度不够。

3. 集体观念淡薄, 组织纪律性较差

当代青年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 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 在物质利益的面前没有能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其集体观念淡薄, 组织纪律性减弱。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 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

当前, 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渗透手段更加多样化, 它们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渗透和传播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加之青年教师自身阅历和能力的局限, 面对西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困扰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很难作出合乎理性的判断, 最终造成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严重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国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变革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

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市场经济体制也形成了人们多元化的主体意识和追求利益意识, “经济至上”“科学至上”等不健康思想的负效应会诱发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一些青年教师的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价值取向转向世俗功利, 形成了个人的价值观。

3. 高校形势的变化和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引发的新问题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 高校只注重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业务能力的建设, 在对青年教师的进修研读、选派留学和职称评聘等关键环节上片面强调著作、论文、学历, 忽视了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监督和检查。另外, 高校教师队伍管理中的考核、奖惩、淘汰机制仍不健全, 选聘和考核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陈旧, 不适应当前新形势, 同时, 青年教师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 致使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下降。

4.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执行者, 对国家未来人才的影响至关重大。因此, 必须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 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充分利用进修、培训、科研等机会, 加快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人才观, 培养自己的开拓精神和改革意识, 这是当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当前, 我国高校正积极向综合型大学转变, 高校的改革给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这将促使高校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努力强化自己的文化素质, 拓展素质结构, 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是思想引领, 重视理论学习,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 坚持科学发展观,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 引导广大青年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 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 认清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重任, 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信念, 为培养政治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树立良好榜样。

2. 探索适合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思维活跃、个性独立, 做好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需要针对新时代的新变化探索新方法, 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方式,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政治理论学习、学术研讨、谈话交流、文化建设、党团活动中,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

创新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如运用信息网络开展教育,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播放影视资料;开展在线交流, 及时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进行网络博文评选, 增强青年教师的网络责任意识等。

3. 加大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的力度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做好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员发展工作, 改善党组织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 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吸引更多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及时进行培养和考察, 认真做好发展工作。对具备了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 应尽快按照党章规定履行入党手续, 将其吸收到党内来。

4.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评价、激励机制

高校应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全过程, 并落实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方面;通过建立明确的评价量化标准, 定期或不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测评, 并尽量防止片面性, 力求综合测评的公正、公平;制定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倾斜政策, 对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重点培养, 激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个人价值。

四结束语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 青年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任, 更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责任, 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 今后还应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充分发挥此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 分析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徐成芳、张艳宏.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 (2)

[2]帅永平.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前沿, 2012 (12)

[3]谢斌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1)

[4]张立涛.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7 (4)

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篇8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中最具活力的社会群体,也是高校教育、科研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虽然主流向上,但是由于多元化思潮、社会客观环境和青年群体性特征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理想化的职业认同和重压力的职业现实的矛盾、高度的政治认同和薄弱的理论基础的矛盾、丰富的信息需求和落后的思政工作模式的矛盾、多元的实践出口和单一的理论灌输的矛盾日益突出。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健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丰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走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必由之路。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40周岁以下的高等学校专任教师达87.26萬人,占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人数的56.87%\[1\],青年教师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力量。他们既有高校教师高学历、高职称的主体素质,又具有青年群体普遍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其思想和言行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如何、当前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从学业到工作的过渡,大部分是在高校这个相对固定的环境里完成,相较其他职业而言,高校环境主流更加稳定健康、积极向上,在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健康,政治理论观点基本正确,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基于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广大青年教师在任务重、压力大等客观因素影响下,能够坚持热爱教育,忠于职守,关爱学生。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政治认同较高

经过调查统计,青年教师在“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问题上,选择“充满信心”的占44.4%,选择“科学正确,理应成为指导思想”的占44.8%,选择“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的占41.8%,仅有14.1%的青年教师选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表示怀疑”“更看好资本主义国家”或“其他”;青年教师在“如何看待我国实现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 的战略目标”问题上,选择“很有信心”的占35.8%,选择“比较有信心”的占49.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当前大多数青年教师高度认同党的政策方针,能够正确认识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大部分青年教师能够充分将树立远大理想与实现个人价值统一起来。通过对教育、科研事业追求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健康和取向多元

根据调研显示,对于“人生信条”的选择,55%的青年教师选择“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24%的青年教师选择“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在“人生目标”选择中,27%的青年教师选择“美满的家庭”,22%的青年教师选择“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20%的青年教师选择“具有高尚的人格”。反映出青年教师能够处理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观和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基本健康,在学生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集体主义在青年教师思想中地位降低,青年教师越来越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信奉者逐渐增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1.较高的政治认同和薄弱的理论基础的矛盾

高校青年教师较高的政治认同,是高校忽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青年教师理论基础的薄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认识不深刻,使高校教师在面临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等尖锐的社会矛盾时,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降低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抵御能力。

2.理想化的职业认同和重压力的职业现实的矛盾

上一篇:款场乡烟花爆竹专项整治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