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通用8篇)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篇1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马娟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团的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始终与党的建设紧密相联。加强基层团建工作,是巩固党的基础、为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内在需求。
一、西坡乡共青团组织现状
西坡乡位于彬县北极塬中段,距县城30公里,全乡14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4010户16296人,总面积47.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
乡团委所属15个团支部现有团员青年168人,团干部15名,平均年龄35周岁,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或高中以上。目前,全乡11个团支部具有专门的活动阵地,其余4个支部正在逐步完善。
二、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1、健全组织,强化基础。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按照“结合实际、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借助党建带团建促进工作落实。一是做好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工作。各村团支部根据人口数量发展团员。要求8个千人以上村每年每村至少发展4名团员,6个千人以下村每年每村至少发展2名团 1
员。严格按照“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的规定,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来源。二是对14个行政村和乡机关团支部分别配备专职团支部书记15人,选举产生30名团支部委员,明确分工,夯实责任,确保团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乡村团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每月向乡党委汇报一次团的工作,每两月开会研究一次团内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团内活动,乡团委书记列席乡党委会议,团支部书记列席党支部会议。
2、完善制度,强化培训。一是健全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有章可循;二是强力推进。在今年基层团组织建设中,以团组织阵地建设为抓手,乡上将两间办公用房作为团员活动室,各村也因地制宜,腾出了专门的团支部活动室。三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知识讲座、座谈讨论和实践学习等多种方式,狠抓团员队伍建设,并积极联合学校团组织,大力开展团员教育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团员带头致富的本领,提高团员青年综合素质。
3、有效引导,激发热情。一是通过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开展学习等方式,引导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时事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认识上不断提高。今年,我乡团员青年中有共1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6人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团来我乡辅导讲解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生态养殖技
术,使农村团员青年掌握致富本领,为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三是组织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加了收入,也缓解了农村青年的就业压力。四是利用青年创业基金,为4名农村团员提供贷款4万元,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致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结合全乡中心工作,适时组织团员青年进行义务植树、举办果业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改厕技术等培训,每周五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县团委举办的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大赛、集体婚礼以及各类文体活动,为优秀团员青年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机会。
4、机动灵活,锐意进取。我乡外出务工流动团员110人,占到全乡团员总人数的65%。针对流动团员的不确定性和团组织生活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管理,在对全乡流动团员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流动团员春节等假期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增强团组织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带头作用。例如我乡郭家庄村青年农民工郭小宏返乡回来后,引进规模化养鸡,目前已成为全乡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被县委评为农村优秀实用人才。
三、存在问题
1、对基层团组织重视程度有所减弱。一是政策落实不够。省、市、县各级团委已就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制订了有关文件,但一些具体内容没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目前
在农村团干的使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层团干从事团的工作没有相应的津贴和报酬,一些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团的工作经费、活动阵地没有保障。部分农村团支部比较涣散,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级团工作经费无从保证,个别村团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致使活动难以开展。
2、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诸多制约因素,很多团干不能准确定位,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由于农村团干的政治经济待遇没有得到落实,一些人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工作力度不够。目前村两委会班子缩编,很多地方都是直接从班子中选出最年轻的干部作为团组织负责人。这些人往往身兼数职,主要精力用在应付党政布臵的其它阶段性工作上。三是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少团干觉得老的方法不适用,新的活动又想不出来,不能准确把握共青团和农村实际的结合点,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方面办法不多。
3、团员的教育规范缺乏有效的办法。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管理制度、教育方式显得呆板、滞后,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矛盾,导致团组织失去了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另外,不少青年出现了政治淡化倾向,除了参军、升学才会想起团组织外,平时主
动要求入团的青年很少。
4、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比较欠缺。一些团组织在职能定位上把握不准,仅仅满足于形式上和口头上,没有积极探索有效的载体和机制,不能为农村青年致富成才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因此团组织要把握好工作重心,把帮助和带领农村青年发展致富作为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团的每项工作都作为为农村重心工作服务的具体举措。
四、对加强和改进基层团建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加强团干和团员队伍建设。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推荐大学生村官担任团内职务,引导大学生村官成为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力量。结合当地实际,做到有大学生村官的村,100%都能兼任村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
2、加强团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搞好基层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他们掌握团的业务知识、基本理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及开展工作的艺术和方法十分重要和必要。结合我乡实际,计划在12月底前举办团干培训会,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农村团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共青团QQ群,实践网络团建。结合当前青年人善于、乐于通过QQ群、QQ论坛、QQ空间进行沟通、交流、聚集这一特殊形式,将专门建立“ 西坡乡共青团QQ群”,由乡团干担任管理员,负责登录、管理和维护,覆盖下设的村级团支部,为基层团组织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工作资源和工作途径,将基层团干的思想动态、工作心得、生活需求、团的主张与工作职能相结合,共同在QQ群中进行交流分析,努力实现纵向与各级团组织对话,横向保持与普通青年的密切联系。
4、充分发挥青年创业带头人作用。青年创业带头人对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带动广大团员青年的致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要加大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选树力度,要让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青年脱颖而出,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为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榜样,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提高青年创业带头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强化他们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是党团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形成合力,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开创我乡团建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篇2
乡镇水利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建设及科学的管理,充分合理的利用乡镇水利工程设施,满足乡镇社会生产生活、防洪抗灾的基本要求。充分合理的利用乡镇水利设施,科学畜水、合理调配,节约水资源,按照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根据全市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水资源布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依托特有的水资源优势,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准绳,以利民、便民、富民为出发点,以促进经济发展为需要,全面提高全市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保障各乡镇农田灌溉、社会生产、及居民生活等方面的供水安全。
水利工程涉及面广、建设点多、工程量大,尤其是乡镇水利工程设施,多是建设在地点偏远、交通不便、人员稀少的乡村,给日常的管理管护造成了许多不便。由于有的乡镇缺少管理管护人员,或管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使该乡镇的水利设施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导致水利设施问题频现、故障频发。个别水利设施因长期缺乏管理和维护,或管理不当,导致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给乡镇水利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更直接威胁乡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不大,但涉及面大,覆盖范围广,功能全面,主要包括水库、沟渠、水电站、水闸、堤坝以及水利配套设施等。讷河市的水利工程多是在20世纪的50~70年代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成和运行使用的时间久远,再加上疏于管理、缺(转下页)少养护的原因,导致有的水利设施带伤运行、带病运转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农田灌溉质量和灌溉效率,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有悖于和谐发展、平衡发展的现代发展理念。而且,如遇到发生洪涝灾害的年份,还会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生命安危。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讷河市各乡镇的水利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得到不断的完善,不仅较好的满足了农田灌溉、农业生产、公企生产、人畜饮水安全及市政供水等多方面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各乡镇的防洪抗旱、降渍除涝等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既实现了农业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增效的目的和愿望,又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巩固了讷河市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的地位。水利是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维护民生安全的各项事业和活动。自古以来水利设施就以治河、治水、修渠等除害兴利为主要目的,水利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是城市及乡村社会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设施,没有水利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参与和支持下,将无从谈起农业生产、城乡经济、社会生活、民生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和发展。
过去,由于人们对水利设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工程竣工投入运行后,有的水利站、所的工作人员及农民,缺乏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意识,认为管理维护工作可有可无,日常检查的巡视、维护维修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是只用不管理、只用不维护,甚至个别乡镇出现了人为破坏水利设施的现象,这对本已长期运行、年代久远的水利设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而且对上一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工作应付了事,并存在着侥幸心理,缺乏必备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人为因素的增加了水利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导致有的工程设施故障频发,甚至停运无法使用的局面,严重影响着工程设施的功能发挥,影响着农业生产及乡镇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严重浪费,更严重降低了全市防灾抗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威胁着乡镇社会的安全和乡镇经济的持续发展。
目前,各乡镇的水利设施不仅存在着疏于管理的问题,还存在着如河道淤积、河道障碍物、蓄水能力下降、渠道渗漏、渠道被填、电管站年久失修等问题,使水利设施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无法正常使用,而且也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及建设新农村的需要。随着农村生产体制的变化,很多小型水利设施,如提灌站、石河堰、蓄水池等的管理管护多是由受益的村社及相关农户来负责。由于此类设施位置过于分散,及管理责任不明、管护责任不清等因素,造成了有的水利设施无人过问、只用不管的现象,缺少了必要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出现了“小病不医、大病不查、隐患不排”的不良现象。一旦发生大问题、大故障,根据目前的现状,各村社根本无法维修,更无力支付维修费用,这就难免给乡镇或上一级主管部门增加了支出成本,给国家造成了财政负担。
水利多是以公益性、社会性为主的基础设施,乡镇水利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乡镇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民生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行,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加快乡镇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保证乡镇水利工程及设施正常运转的需要,是保证全市水利事业良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加强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既是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加强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各类水利设施进行及时有效、持之以恒的管理和维护,把管护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真正做到常态化、持续化、持久化,保持乡镇各类水利基础设施长期持久的良好运行,最大效率的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工程设施应有的功效,是当前各乡镇水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农业生产、乡镇经济以及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对乡镇水利工程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不加以足够的重视,势必会造成诸多方面的影响,阻碍全市农业、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持续发展,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无法估量的损失。
进一步加强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现有水利工程基础上,全市上下联动联防,加强乡镇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满足农田灌溉、农田排涝的要求,提高供水保证率、节水节能增效、防洪防灾的能力。为农业生产、乡镇经济、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处处运行良好、功能齐全的优质工程、放心工程,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设施,为全市人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减少或避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乡镇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和危害,确保一方百姓的安危。加强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坚持建管并重,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摒弃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借鉴水利事业发展良好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取其之长、补己之短,结合实际,确保乡镇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正常运转。
随着国家及省市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灌区节水改造、黑土区水土流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工程等方面的综合防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使得库井水和雨洪水资源在时空和区域间得到了有效调度和合理的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人们真正认识到了保护各类水利工程及相关设施的重要性,真正认识到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真正意识到珍惜淡水资源、保护淡水资源、利用好有限的淡水资源,是每一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兴水利、除水害,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要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今后要秉承“节水优先、系统治理”、“节水增效、因地制宜、多源共济”的现代水资源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助推节水型、长效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以水资源开发保护为中心,以水兴业,以水聚才,以水富城。科学规划和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效管理和维护,为全市人民建设出一座座功能齐全、配套完善、运行良好的优质水利工程,为全市的农业生产及各项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夯实的物质基础,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美丽富饶的新讷河。
结束语
水利,是人类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的事业和活动,水利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邢伟济,张瑞锋.浙江省文成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问题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9,9(7):62-64.
[2]姚景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1):207-208.
[3]云燕飞.新农村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0)).
[4]赵晶洋,代建国.我国水利建设的紧迫性和对策[J].吉林水利,2010(11):4-6.
对加强乡镇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3
一、现有乡镇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依然严重不足。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区文体专项支出分别为10.7万元、12.1万元、13.8万元,分别占年度财政总支出的0.65‰、0.62‰、0.63‰。从以上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特别是近几年,文化硬件建设和经济发展相比,文化的投入严重不足,而且增长幅度比较缓慢。到目前为止,全区尚没有一个图书馆。因为投入不足,很多工作看到了,想到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费、人员、设备等问题的严重制约,已经没有多大能力全力顾及农村,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乡镇文化专干基本 “干而不专”。洛江区各乡镇长期配备的专职文化干部仅两人,且经常更换。镇级的文化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专职不专用、待遇不到位等问题在这几年都普遍存在。文化专干一年四季基本不“专”,大多数时间被分摊到抓硬指标方面去了。因为不少领导对社会事业的价值估计不足,认为文化活动是务虚的,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引不起重视。文化专干就是想过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从下手,一切只能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或者应付一下面上的工作,时间、精力基本“专”不了。群众文化工作要靠人去组织,镇、村文化网络不健全,队伍不稳定,工作就难以落实。至于村落、社区的文化干部队伍就更为薄弱。
3、组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严重不足。特别是健康向上的经常性文化活动很少,尤其在农村,更是普遍现象。“三下乡”活动没有专项经费,因而每年只能进行1-2次,并且还不能保证每个乡镇都走到。洛江区共辖6个乡镇(社区),一年最多到2/3个乡镇(社区),而已有的活动阵地、活动方式,由于运作机制、保障机制没有建立或健全,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少数。这直接导致 “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十分盛行。
4、农村人口构成复杂,基础文化底蕴较差,缺乏较好的文化融合途径和方法。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大量的涌入,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冲突。其中包括不健康的一些文化的侵入和滋生,对本土原本就脆弱的文明健康的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5、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形式多样的、能满足各种层次的群众需求的文化娱乐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区尚没有一家电影院,一年也只有一至两场电影下乡。每年有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极为少见,这些直接或间接造成封建迷信活动盛行,除烧香拜佛外,借机吃喝,酒后闹事,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建议
认真贯彻落实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关键。各级领导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按照以下原则全面规划乡镇文化工作:
1、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大力开展那些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人民进行宣传教育的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的任务;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宣传光荣的革命传统;表扬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批判落后和消极事物;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
2、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当与生产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的原则。要因地制宜,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艺活动。“业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根本特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工农劳动大众。他们的“业”是搞好工农业生产。他们的文化活动应该在业余时间进行。违背了“业余”原则,必然妨碍生产,损害群众的利益,遭到群众的抵制和反对。因此,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一定不能妨碍生产。在农村,更要注意适应农事季节性的规律,农闲多搞一点,农忙少搞一点,平时分散活动,节假日适当搞些集中活动。有的地方对“小型”原则有不同看法或提出异议。我们认为,“小型”是与“业余”的特点相适应的,又是受“业余”制约的,因为工农群众搞文艺活动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而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在业余时间开展小型活动,具有活动准备时间较少、灵活性高、经济负担低等特点,能达到少花钱多办事,比较切实可行。“小型”又是与“多样”相联系的,“小型”容易“多样”。这也符合群众对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的需要和爱好。因此,需要提倡小型。但是,并不排除在有条件的地方,于农闲期间和节假日适当搞些中型或大型活动。对于有创作才能的业余作者创作中型或大型的文艺作品,也应予以支持。
3、乡镇所在地逐步建设成农村文化中心。现在大多数乡镇经济尚不发达,村材收入极为有限,农村文化中心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镇、村兴办各项文化设施,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安排,互相支持,所得经济收入除必要的开支外,应用于发展乡镇文化事业,有步骤地、因陋就简地建设一些影剧场、图书室、展览室、文娱活动室、体育场等。对原有的一些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娱乐设施等加强管理,应以积极态度支持诸如南音、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活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政府应重视乡镇文化干部的配备管理和待遇的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力争把镇所在地逐步建设成农村文化中心。
4、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乡镇要加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拓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村基层服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实施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市属出版单位选题规划要向农村倾斜,政府要有意识地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服务“三农”为主的出版单位,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发展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助读书组织,为乡镇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村的图书,直接配送到各村文化站(室),方便农民群众阅读。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
5、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针对各乡镇的具体情况,着力发掘具有自己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并加以整理、保护,努力传承。积极支持诸如南音社、青少年篮球队、老人健身活动队等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队伍,并适时组织一些比赛,以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是当前农村文化阵地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不断丰富和满足的迫切要求。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篇4
——尉犁镇团委社区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该在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延伸团的工作手臂,拓展工作领域,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新时期城镇共青团工作迫切需要适应社区发展的基本规律,以社区为新的着眼点、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建立与城镇社区管理、发展相适应的组织体系,推动社区团的工作全面发展。
一、基本情况:
尉犁镇14岁至28岁的青年总数424名, 其中团员116名,团青比率为59%,镇团委共下设11个团支部,其中3个村团支部,1个小学团支部,7个社区团支部,团支书平均年龄在28岁以上,团支书50%在村委任职。三年来,组织团员参加州团校培训人员3名,县级培训人员9名,团员经常性培训训率95%以上。
二、社区团建的主要做法和成绩
近年来,在探索社区团建工作创新方面,我镇团委紧紧围绕社区党建带团建工作要求和团的自身发展需要,从巩固、加强党在青年中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通过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突出抓好社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社区共青团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覆盖面,增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提高社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社区团组织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坚强巩固的青年群众组织。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为主轴,以服务社区、服务青少年、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为主题,狠抓社区团组织“四项建设”(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夯实工作措施,实现共青团组织活动优势最大化,整合社会资源区域化,服务工作具体化。
社区是共青团在城市工作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突显。在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要进一步加快社区团建工作步伐,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针,加强社区团的建设,健全社区团的组织,开展社区服务,丰富社区活动内容,以此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因此,加强社区团建工作,对于进一步深化青年文明社区建设意义重大。
三、社区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活动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
新问题,也对社区团建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与现阶段城市管理和社区功能的要求相比,社区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渗透力、影响力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团工作覆盖的面较小。目前有些社区团组织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的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对社区内的团员青年不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致使团员流失现象严重,团组织的先进性无法体现,团组织的作用无法发挥。
(2)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较多。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社区团建工作组织形式单调、手段缺乏、力度不足。目前,我镇社区团组织开展活动,仅仅限于“唱唱、跳跳”的工作状况,不能为团员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在工作手段上,存在着学习与实践结合不够,活动与工作结合不够等一些矛盾。社区团建工作没有把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社区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有的团组织阵地缺乏,人员配备不齐,设施也没有,致使工作无法开展;还的团组织在工作力度上,团员的权利与义务不一致,团员先进与不先进一个样,团组织没有权威性。
(3)流动团员不断增加,给团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进城务工青年、待业青年、下岗青年等青年群体的出现和增加,一方面属于社区联系和管理的团员很少;另一方面在一些新经济组织中团员的组织关系暂时无法得到正常管理,致使不少团员游离在基层团组织网络之外,造成这些团员团员意识不强、组织关系不顺、理想信念淡化。
四、对社区团建的思考
(一)积极探索社区青少年组织形式,建立健全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社区团的组织建设是社区团建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社区团建工作,就必须紧紧抓住社区团的组织建设这一关键环节,探索建立有效的社区青少年组织形式,健全社区青少年工作组织体系,努力增强社区团组织的凝聚力,为推进社区团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应当充分发挥镇团委在社区青年工作中的核心主导作用。镇团委作为全镇共青团和社区青年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对所辖辖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和新型经济组织的团组织参与“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但从我镇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团支部建设和工作,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因此,社区团支部应当加强工作力度,积极主动地争取辖区内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新型经济组织团组织的支持和配合,通过社区团建工作联席会议、社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团工委委员会议等形式,加强和提高工作的协调能力,推进社区团建工作。要强化社区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积极整合资源。各级团组织要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壁垒,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组织层次的区域性大联合。社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型经济组织的各级各类团组织,应积极推动和督促所属基层团组织参与和支持街道团工委和社区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共建活动,达到社区内资源共享,推动社区有序、健康、规模化创建的目的。
(二)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团的建设重点要消除社区团建管理中的“空白点”,增强社区团建工作的渗透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我镇社区中凝聚着新经济组织员工、外来务工
青年、下岗青工、待分配的大学生、复转军人等多种群体,社区日益成为广大青年生活、工作、学习的集聚地。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城镇化势头迅猛发展,也吸收了大量外来务工青年,如何将这些青年组织起来,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直接关系到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工作,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健全的团组织,这是新时期,党对青年工作和团的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团建工作的新领域,克服社区青年工作的薄弱环节,增强社区团工作的渗透力,是社区团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镇社区团建的难点问题是,如何在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广泛建立起团的基层组织,并切实开展工作。
(三)社区团的建设,要紧紧依靠党的建设来进行,党建带团建是社区团建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带领和带动基层团的建设,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团结、教育、引导职能,带领青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是“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体现,也是党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形成的党建带团建的成功经验,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共青团领导的有效措施,是基层党和团的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组织建设的优良传统,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把团的组织建设纳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中,积极争取党组织在思想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工作发展和优化团的工作条件方面带动团的建设。为此,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抓住镇团委建设这个中心环节,配齐配强镇团委专职或兼职团干部,建立起以镇团委为核心的社区组织网络,扩大社区团组织的覆盖面。打破以往团员只能在组织关系所在地开展活动的模式,打破团员地域界限,实现团员青年交流的大融合,创新城市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增强社区团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社区团组织自身建设。
将社区团组织建设摆在社区团的工作的首位,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创新社区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逐步形成社区共青团“小机构、多载体、大服务”的工作格局。小机构即以居委团组织为核心,建立精干、高效的工作机构;多载体即充分发挥社区共青团的资源优势和广泛联系社会的优势,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把社区内的服务载体、服务手段、服务阵地有效利用起来;大服务就是针对社区居民结构和居民素质的多样性,一切依靠居民,一切服务居民。
(五)加强社区团干部队伍建设。
通过组织推荐、民主选举等方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善于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青年党员和优秀团员选拔到社区团的岗位上来;重点加强社区团组织班子的建设,认真做好团组织负责任的选拔配备和管理工作;通过轮岗学习、培训教育等方式,着力提高社区共青团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密切社区内各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联系,增强社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六)加强社区团员发展工作。
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大门,加大经常性发展团员的工作力
度。对在本社区居住、就业实践在6个月以上,且无固定单位或所在单位未建立团组织,提出入团申请并具备团员条件的青年,应吸收入团。这样可以为社区团组织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篇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已将社会管理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矛盾凸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用30多年时间实现的快速发展,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时间走完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相对短得多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动态调处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正视这些矛盾,想办法、解难题、促和谐。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可以说,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下面,结合在乡镇担任一把手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就如何转变乡创新乡镇社会管理作出如下思考:
一、当前乡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服务观念老化。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
(三)指导村委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公益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性交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二、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据中央精神和新形势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任务,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基层民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基层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一)抓项目建设,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项目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后劲、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社会创新的前提。不论是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还是推进城市化;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乡镇应强化项目意识,形成“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的浓厚氛围,把思想统一到“项目主导发展”的认识上来。一是抓好项目的落实。当前,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和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在建项目特别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的实施,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责任制,切实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积极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合理较快增长。二是抓好项目库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和产业振兴规划,根据乡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尽快准备一批好项目,并有针对性地抓紧包装、申报一批符合国债资金投向的新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抓好项目的投融资工作。目前,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按照“上争,外引,内聚”的思路,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切实盘活各种项目,并确保实施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四是实行科级以上干部担保贷款政策,重点扶持1-2户有发展思路、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带动群众致富的农户走企业路线,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养殖业。五是实施全民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
(二)抓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
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建立一年一次大走访的工作机制,组织乡、村干部分点包干,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围绕解决民忧,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基地建设,以产业发展建立项目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营管理的建设,切实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实施“富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带领农民闯市场,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社,培育市场营销组织,强化生产、销售服务。
抓项目的规划、储备和申报工作,切实规范项目管理,完成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实施内容,着力推进和拓展“村庄整治”范围,整治好乡村环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实施“职业教育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规范建设高标准寄宿制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室等服务网络,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结报工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工作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强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和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大力发展文体广电事业。加强对不在学、无职业、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困难群体的有效帮扶;增强对鳏寡孤独老人、孤残流浪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在政策、物资上提供有效救助。加快建立覆盖全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特困人口低保制度,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做好民政优抚工作,推进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孤老五保户、困难户、危房户排忧解难,逐步加大五保户集中供养力度,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确保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三)抓理念创新,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创新工作理念,抓好“警民联调”机制,紧紧围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中心”,抓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调解,及时排查各种隐患性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建治安信息预警机制,建立乡、村两级维稳信息网络,提高侦察手段的科技含量,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信息网络防控系控,开展好隐藏战线斗争工作,加强村综治维稳工作的治理。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加强厂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意识,一起关注并主动参与到治安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中来,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工作理念”,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为重点,扎实推进“平安乡镇”建设。加强对困难农民工及子女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员安臵帮扶。把握辖区周边治安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和促进学校、企业和娱乐场所的保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协管队伍,加强对流动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管理,重点打击流案犯罪,建立健全以巡防责任区为依托的社会面巡控网络;对于闲散青少年则以村级警务室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强化对该部分人群的教育、管理、培训和矫治工作,引导他们向可施展才华的方向发展。加强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移民扶持等工作,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作用,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按照谁主农牧民谁负责、将矛盾化解与推进工作捆邦考核,采取定期接访、领导约访、下村回访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信访案件的预防、化解力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好工作,力争实现“零上访”,信访结案率达进一步提高。
(四)抓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
加强党内民主、人民民主、特别倡导基层民主建设,依法推进法治建设。充分利用“便民利民服务中心”这一平台,进一步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行为,抓好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结合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把“转变服务职能,推进民主法治”作为重大宣讲主题,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依法行政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对村支“两委”干部的轮训工作,培养农 村兼职法制宣传干部,开展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制教育工作,从而畅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的交流反馈渠道,建立健全报送工 作信息情况通报制度。
(五)抓活动载体,强力转变机关干部作风
以“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为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搞好服务,倡导处处都是软环境,人人都是引资者,着力整顿全乡乡村干部工作作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行乡党员干部 与村企、厂矿确定帮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帮扶措施,切 实为他们办看得见的实事、解心头上的难事,倡导求真务实的作 风。全面加强干部作风暨“四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效能 型、廉洁型)建设。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转 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对“五个不准”(不准巧立名目乱收费、不准设臵障碍乱检查、不准违反规定乱处罚、不准假借名义乱摊 派、不淮“吃拿卡要”乱索取)的认识,提高创优发展环境,兑 现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着力整顿乡村干部 工作作风,对乡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实行长期建档管理,对干部的实绩,实行不看一时的表现,也不以平时的主观印象评 价干部,在工作中全方位发现人,以实绩论英雄,把干部档案管 理作为考核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 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抓举措创新,着力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篇6
一、振奋精神,抢抓新的机遇
推进招商引资,关键取决于能否抓住、用好发展的新机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全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金融危机既包含着危机,也包含着商机、更包含着机遇。
一要树立招商信心。面对危机不同的态度就有不同的结果。消极对待、被动应付,危机就是危机,就是困境;知难而进、积
极应对,危机就是动力,就是转机。要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领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从中看到与先进地区发展上的差距,找到工作上的不足,充分认清区域竞争不进则退的严酷现实,坚决破除小成则满、求稳怕乱、畏难消极这一思想“痼疾”,树立敢闯敢试、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发展理念,以“一层人”的思想解放带动“一群人”的思想解放。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真正使干部群众产生一种坐立不安的紧迫感、压力感和责任感,变要我招商为我要招商。
二要抢抓发展机遇。从总体上看,全国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际资本仍然继续看好中国;我们要认清形势和发展趋势,多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在危机中抢抓和用好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超前培育有利因素,善于在条件转化中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抓住国家仍然面临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重点抢抓沿江持续不断地开发机遇,以及国际资本、南方资本、上海资本向苏中转移的机遇,不等不靠,组建一支懂经济、明政策、能公关的专业招商队伍,集中力量全方位搜集招商引资信息,有目的地实施敲门招商;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产业优势,开展以企招商;借助现有客商力量,开展以商引商,形成“引来一个、招来一批、带动一片”的“葡萄串”效应。
三要健全考核奖惩。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关于招商引资和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专项考核意见》,实行责任到人、措施硬化、奖惩分明,压力传递。对专业招商人员采取定基本任务、定计算依据、定招商费用、定奖励标准、定考核责任的方法,将他们往招商引资的路上推、逼。始终保持招商引资的“高压态势”,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一批招商人才。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项目论成败,以求实为本,实干为荣,发动群众参与招商。领导班子成员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广泛推介本地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主要精力放在招项目、引资金上。深入研究招商策略,深化“招大引强”,广泛与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实现对接,积极参与各种招商活动,见机而上,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抓跟踪、抓服务、抓项目落实到位。
二、深挖潜力,放大自身优势
处于经济落后欠发达的乡镇,基本上都属农业型的,要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必须抓住自身优势寻找商机求发展。
一要放大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本地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猪、水产、家禽、林木和水生作物等优势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扶持专业大户扩大生产规模,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推行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鼓励企业建立自属原料基地,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帮助企业申报产品质量体系论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对外知名度,有目的地推出一批可供嫁接、参股、并购的项目和企业,组织包装,向外推介,吸引客商前来投资投股。对新建项目,采取项目跟着优惠政策走的方法,招引一批与本地产业相适应的龙头企业。
二要放大生态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风光资源,以及林业覆盖率高、水质污染少、空气清新无噪音等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加大对环境监察和保护的力度,积极做好生态湿地保护文章,以特色规模种养项目,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提升生态旅游品位,加快生态旅游规划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出台优惠的政策,以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吸引外来资本投资建设生态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项目。引进技术、人才,利用本地“土产品”和优势农副产品加强包装销售,开发旅游服务区和产品。同时,挖掘当地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积极引导当地农民投资创办一批“农家乐”方式的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要放大能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造就了一大批能人老板,他们经过多年风风雨雨,走南闯北的奋斗,既积累了大量资金和经商办企业的能力,也结识了不少商界、政界的朋友,从近年来我镇招商引资的情况来分析,大多数项目是通过家乡能人牵引落户到位的,他们对招商引资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必须把能人招商和回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口,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聘请他们为招商引资信息员,捕捉招商信息,并以乡情感人,以真情动人,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和投资创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大“凤还巢”效应。今年2月28日,我镇在上海举办家乡能人经济发展恳谈会,他们对家乡建设热情高昂,还带去“重量级”的商界朋友参会,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落实签约项目2个,意向投资项目4个。同时,积极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表示在时机成熟后,将回乡投资创业。
三、创新机制,提高招商成效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越快,环境要求越高。一个地区的工作规范、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至关重要。
一要在招商策略上创新。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为大企业配套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商贸流通型为主
要产业定位,着重在绿色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无公害水产养殖业上求突破,在机械产业链、冶金产业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轻工化工产业链等方面创优势。加快由自主招商、政策招商向委托招商、服务招商、功能招商拓展。坚持走出去开展多形式的招商活动,与有关客商建立联系,切实发挥在外家乡能人招商代理的作用,相应成立一批招商办事处,在苏南、上海及沿海地区大城市范围内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招商网络。强化服务意识,对在谈或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政策,盯紧靠牢,跟踪不放;对在建或建成项目,实行“一线工作法”,派出专人倾全力做好服务,解决项目发展中的难题。
二要在招商政策上创新。以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积极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牢固确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妨碍投资是罪人”的意识,敢于更新一切有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支持一切创造性的实践。做到凡事先为投资者打算,全面理解、创造性地执行上面的政策,只要有利于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什么政策都可以给,什么办法都可以采取,什么方式都可以用;凡是上级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和试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弹性的,都可以灵活掌握。在制定政策上,要做到可操作性、透明性、连续性和一体性相结合,让投资者项目办得放心,经营做得顺心。要围绕“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这一目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因实力不足而进行低水平、低层次的开发,最终导致二次开发,增加成本。努力做到高起点规划,快速化建设,严要求把关,建一区成一景,建一道绿一路,建一处美一区,在建设中提高自我,三要在招商环境上创新。招商引资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人,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客商,为了客商一切”的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完善发展环境建设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一套有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标准和办法,竭力打造“有限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效率型政府和廉洁型政府”。建立“误商、扰商、卡商”责任追究制,在服务方式上,做到变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教条服务为灵活服务,变机械服务为感情服务,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变分散服务为一站式服务,真正把一切方便让给客商。在改进作风上,不断加强社会监督及考评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纳群言,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机关部门不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把民主法制建设、廉政建设、居民言行规范、社会治安状况等纳入招商引资的环境建设,在法制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篇7
(一) 调研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基层央行肩负着贯彻和传导货币政策, 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要履行好职责, 把工作做出色, 就要多做调研, 深入调研。因为调研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是做好基层央行工作的重要支撑。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 在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时期, 基层央行应切实抓好调查研究工作, 推动高效履职, 为金融改革,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深入基层是调研的关键
基层央行中还有最基层的, 那就是县级人行, 上级行要到下级行调查研究, 整个基层央行都要向社会作调查研究, 深入社会的最基层作调查研究。社会的基层不仅仅是在组织层级的“下游”, 更处于整个社会的“地基”部位。这个“地基”, 幅员最广、人数最多, 是社会的主体, 也是时代的主流。“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在基层这个地基上, 有着最新鲜的探索、最真切的呼声、最深沉的感情。深入社会的基层就会感知基层群众的冷暖, 就会懂得民生。金融怎样服务民生、服务社会大众, 也就会有相应的答案。
(三) 关注基层就是关注民生
深化改革, 发展金融事业, 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民生的改善。民生与国家命运相系, 与群众生活相联。民生之事, 为之则难者易, 不为则易者难。我们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衡量金融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根本标准。越是困难, 越要重视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基层央行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为民担当, 风雨可度。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汇集民力。只要我们始终把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关注基层,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就会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二、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实情
(一) 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实情
只有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 才能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为提高和发展创造条件。其实基层就像一所特殊的学校, 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深入基层接地气, 就能增加底气。当前各项改革正步入攻坚期、深水区, 我们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受到的挑战更为严峻, 唯有“下接地气”, 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广泛汲取群众的创新活力, 才能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豪情底气。接了地气, 就会有敢干事的勇气。金融服务“三农”的问题、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问题, 由此引出的担保抵押难等一系列问题, 都需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在调查研究中探求问题的根源,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二) 深入基层领导要带好头
领导迈什么步, 基层走什么路。这是一个朴素而深刻的说法。的确, 发挥导向作用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常到基层去, 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为民本色。基层央行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基层调研, 可以获得养分的同时, 还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基层调研, 需要接触许许多多的“琐事”, 需要直接面对性格各异的干部群众。深入基层做调研、就是在践行为群众服务的宗旨, 深入基层调研, 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基层央行的领导同志要多多深入基层, 带动基层央行调研工作提质增效。
(三) 要用新观念新思维搞调研
调研成果的取得还取决于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要做好调研工作, 思想必须解放。搞调研的同志, 如果思维不活跃, 思想不解放, 就根本搞不好调研, 无法破解难题。思想解放不是一句空话, 而是有特定的内涵, 就是想人所不能想, 思人所不敢思。解放思想, 要跳出框架来思考, 当然不是胡思乱想。比如金融如何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和过去的传统是不一致的, 也和原来的框框不完全一致, 就是打破了一些东西, 这就是解放思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老是在重复过去, 虽然永远正确, 却没有积极作用。只有用新观念新思维搞调研, 我们才能真正把情况弄清、把症结找准、把思路理顺、把工作抓实。也只有这样, 调查研究才是求真务实的, 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三、探求民意方能获得真知
(一) 要用真心真情搞调研
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调研中, 只有用真心和真情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沟通, 才能听到真心话, 感受到真情意。用真心真情调研, 就是要在讲认真的基础上用心动情。认真只能把工作做完, 用心动情才能把工作做好。认真是态度问题, 用心动情是心智问题, 用心动情是更高的追求。用真心真情调研,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不能各搞一套, 要把理性的东西与活生生的社会融合起来。关键是要有为民之心, 有爱民之情。人心都是肉长的, 谁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 谁光说不练, 谁办事尽心尽力了, 谁敷衍了事, 群众心里跟明镜似的。用眼耳调研调研才有亮度, 用真心调研调研才有深度, 用真情调研调研才有厚度。
(二) 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调研的出发点和归宿
无论是在金融系统内调研, 还是到企业、农村作调研, 都要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眼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尤其要着眼于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无数实例证明, 只要是走进了基层, 走近了群众, 一心为群众谋福祉, 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只有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体察疾苦, 方能汲取智慧、获得力量。一切为了群众, 才能赢民心、聚民智, 做到以真心换真话, 以真情换真招, 以虚心换智慧, 以诚恳换办法。还是那句话:你跟百姓有多近, 百姓对你就多亲!你付出多少真心实意, 你你就能获得多少真知, 甚至真理。
(三)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才能搞好调研
搞调研是为了获得真知、获得实情。调研要有深度, 有力度, 有真知灼见, 而真知灼见往往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谋划发展思路和改进发展措施要做到向人民群众问计, 向人民群众请教。一定要铭记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群众才是最高明的老师。实践证明, 许多难题到群众中去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许多困惑到群众中去就会豁然开朗。只要我们善于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 就能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拜群众为师, 才能找准位置;放下架子, 才能端正认识、端正方法。改革发展大业, 说到底是群众的事业, 得靠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来共同推动, 得靠集中群众智慧来共同完成。做好金融工作同样需要在深入基层调研中, 在与群众的接触中问计于民, 求智于民。
四、新思路好办法在反复调研中
(一) 反复调研中解难题
“调研就像十月怀胎, 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为着了解实际情况而调研, 为着解决问题而调研, 为着开辟新路子而调研。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需要创新的方面也不少。调研要有成效, 获得真知灼见, 就必须遵行科学方法, 掌握调研的科学规律。深入调研、反复调研, 因为好办法好路子在反复调研中。当前, 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使活动切实取得成效,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基层央行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都毫无疑问地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尤其是要根据实际需要, 开展深入、反复的调研。
(二) 反复调研出实效
近日读到一篇纪念毛泽东同志开展才溪乡调查80周年的文章, 其中就透出了反复调研的重要性。“当年的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乡, 毛泽东同志先后去了3次。1933年11月是第三次, 调查历时10多天, 形成了《才溪乡调查》这一经典篇目。文章系统总结了才溪乡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拥军优属、支援前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用事实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 不仅驳斥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论断, 对当时整个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而且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一篇好的调查报告, 是在反复调研, 深入调研中产生的。
(三) “调”与“研”并重炼真经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 篇8
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实践
1.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不适应全局发展的要求。有的干部职工对工作不负责任,相互推诿扯皮,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有的干部职工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争先创优的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在一些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不能与上级保持一致,不能摆正本职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不能有效推动上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级反复强调、多次部署的工作,迟迟没有进展,见不到明显成效。
工作作风不实,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的干部职工开展工作往往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喜欢做表面文章;有的干部职工工作主动性不强,对工作布置的多,检查的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致使第一手资料欠缺,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导致了群众不满情绪的产生。
学习风气不浓,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有的干部职工以日常工作忙为借口,学习兴趣淡化,没有抽时间、挤时间进行学习,导致理论水平不高;有的干部职工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用心领会精神实质、研读理论政策上下功夫,导致思想觉悟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业务上只能靠吃老本;有的干部职工学习不联系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只会照搬照套书本上的经验做法,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多渠道多角度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继承与发展的科学。油田开发建设四十多年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了许多好传统、好作风。多渠道、多角度地做好职工个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地教育、启发、统一职工的思想,确保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取得良好的效果。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树立“守土有责”的思想,自觉承担岗位应尽之责,尤其是避免矛盾上交、矛盾转移和其它消极的工作态度,为企业、为组织、为职工群众和住矿居民分忧解难。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认真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在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环保、成本控制、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增强全体职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还要抓好降本增效项目的落实兑现,实行降本增效项目动态跟踪管理,加大对成本费用的监管力度和各项费用指标的考核力度,确保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控制可控费用的支出,坚决杜绝计划外成本费用的支出,切实有效地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大力宣讲、广泛动员,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落实责任,消除和化解畏难情绪,设定更高的效益目标,力争多创效益,树立务必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为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多分担一些压力,用实际行动确保全年生产经营指标的圆满完成。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全面对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承创新、讲求实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针对油田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为了解决干部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大力、广泛开展学习政治思想教育活动,通过下发系列宣传学习教育材料,组织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并开展形势任务专题报告,向职工讲清国情、油情和单位情况,增强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企业的党政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与部分员工代表面对面地开展座谈讨论,耐心细致地分析形势、解疑释惑、解决问题。为了使干部员工能够真正成为有用人才,在自身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要根据职工自身情况,采取“个人申请干、群众拥护干、组织批准干”的原则,搞活选人用人机制,合理地安排员工在适合自己岗位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工作,了解和发现职工的优缺点和特点,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身的岗位,规划职业生涯,增强了职工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油田企业党的工作,就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在理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上做文章,必须要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的实效性方面进行认真研究。为此,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做好工作: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制度。要针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的现实情况,采取“宜专则专、宜兼则兼”的人员定岗定员措施,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等制度;二是实行思想政治目标化管理,建立“一岗双责”追查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细化成考核指标,并纳入到经济承包责任制中,使干部职工“一岗双责”,增强党政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敏锐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思想政治工作介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增强基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4.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把关心职工切身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要靠人格的力量、感情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善于从职工队伍中最关心,与之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切实关心职工的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只有建立健全严格规章制度,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鉴别职工劳动态度的好坏,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结合提供条件。
【对加强和推进乡镇团建工作的思考】推荐阅读:
加强联系沟通 推进工作创新09-15
对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10-23
关于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调查与思考08-26
对我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07-12
加强干部管理工作推进和谐企业构建11-29
对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09-14
对加强我州老龄工作的思考09-26
对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一点思考06-03
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