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舟山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探讨

2024-08-29

推动舟山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探讨

推动舟山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探讨 篇1

推动舟山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舟山瞭望》 作者:市旅游局课题组

为市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市旅游局组成政策课题研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形成了初步研究意见,在此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若干意见》的实施有力推进了我市海洋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200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对我市海洋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三年是我市海洋旅游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影响最大的时期,为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起飞的平台。

(一)旅游发展目标超额完成。

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05万人次,比2004年增55.9%,其中境外游客19.93万人次,比2004年增71%;旅游总收入85.34亿元,比2004年增66.7%。

(二)旅游区域布局渐趋完善。“佛”、“海”两大旅游主题日益鲜明,以普陀山为依托的佛教文化、以海洋海岛风光为依托的渔海休闲文化、以海鲜美食为依托的海鲜美食文化三条海洋旅游主线已经形成,十大旅游区域块也已定格。A级景区11个,其中普陀山、桃花岛分别被评为5A、4A级景区。

(三)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随着宝陀讲寺、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以及观音文化大戏等重点项目的实施,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以普陀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随着嵊泗徐公岛等度假项目、白沙等海钓基地项目、“普陀之星”等游船游艇项目以及“东海渔村”等渔家乐项目的投入,海洋休闲度假基地已具雏形。

(四)旅游品牌营销日益深入。打响“舟山群岛”品牌已显成效,我市相继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节庆城市”、“中国海鲜之都”等称号。以国际沙雕节、南海观音文化节、海鲜美食节为重点的旅游节庆品牌影响越来越大。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境内市场不断扩大,以港澳台、日韩为重点的境外市场得以巩固。

(五)旅游功能要素不断健全。随着大陆连岛工程的即将竣工,海陆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旅游门户建设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向上海、杭州等拓展,洋山、三江、蜈蚣峙等集散站点旅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高星级饭店、度假酒店、家庭旅馆以及海鲜美食城(街)、国际水产城等建设加快,旅游信息化发展加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

《若干意见》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海洋旅游的大开发、大提升、大发展。但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我市的海洋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除普陀山外,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品牌还远未打响,多元化休闲旅游产品体系还没有形成;朱家尖、桃花、秀山等旅游重点区域发展不快;旅游交通运力和舒适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宾馆、饭店建设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旅游商品开发、购物网点建设方面严重滞后;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发展形势极为严峻;旅游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转型提升的瓶颈。如何加强和改善对旅游业的管理,促进旅游与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协作、融合;如何抓住大陆连岛工程贯通和上海世博会召开机遇,推动我市海洋旅游更上一层楼,是亟待破解的新课题。这些问题需要以创业的理念、创新的举措来解决。当前,尤其需要在政策层面上有突破性的创造。

二、政策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综合各方面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在制订新一轮旅游政策时,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把握好政策的承续性。一是保持大政方针的稳定。《若干意见》确定了把舟山建设成为海洋旅游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依托“海”“佛”资源优势,建设国际性亚热带群岛型旅游区的产业定位;确定了扶持重点区域、打造旅游精品、完善旅游要素、加强“舟山群岛”品牌宣传、实施人才强旅工程等工作重点。这是长远性的战略、方针,符合舟山实际,符合国家和省确定的发展方向,必须牢牢坚持。二是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若干意见》中的“五个支持”,对旅游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要坚持并不断完善。在旅游发展初级阶段,还需要各级旅游发展资金的引导、扶持,但在资金管理方面要不断完善,使旅发资金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还是要作为重点来保证,但在监督上要完善,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旅游交通、旅游企业等还需要大力发展和扶持,但在督促政策到位上要完善相关制度。三是着力产业政策的创新。《若干意见》对邮轮、游船、游艇、海钓、高尔夫运动、度假会所和商务会展等我市海洋旅游的新兴业态提出了要求,进行了布局,但由于当时政策难以突破,发展较慢。随着各项条件的日益成熟,我们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突破政策上的界限,加强引导、鼓励和扶持,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抢占我省海洋旅游产业的制高点。

(二)把握好政策的有效性。一是强化政策实施的针对性。旅游属综合性的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而有一些问题敏感、复杂,解决的条件一时还不具备,政策难以深入,易发生“空转”现象。结合我市实际,应该在各方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把作用对象细化,把各项政策具体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注意政策作用的时效性。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对政策制定时面临的状况、政策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政策实施后预期的效果,有较为准确的估算;对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发展态势,有较为科学的判断,从而找到效应与时间、内容与形式的楔口,以期达到一定时期内政策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三是重视政策落实的绩效性。政策实施后,绩效如何评估?这是目前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新课题。在制定新一轮政策时,要同步考虑绩效评估的对象范围、运作方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内容,以便于对政策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完善措施。

(三)把握好政策的协调性。一是与海洋经济发展政策相协调。近几年来,国家和省、市更加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海洋产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旅游政策要服从国家和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各项政策,特别是要与重要领域、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相关政策保持协调。二是与相关海洋产业政策相协调。现代渔业、港口工业与海洋旅游业是我市海洋经济三大重要产业,三者并行不悖,联系紧密,互为促进。新一轮旅游政策要进一步与这些产业的发展政策相协调,特别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加强沟通、协商,实现协调一致,联动共赢。三是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相协调。旅游业与金融、保险、通信等现代服务业越来越紧密。研究旅游政策一定要密切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和政策变化,不断探索、创新两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四是与土地政策相协调。随着我市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土地制约问题也更趋严重。如何解决与城市建设、港口工业等用地矛盾,是旅游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五是与城市化发展政策相协调。特别在城市功能设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布局等方面,应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三、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海洋旅游业抓住大陆连岛工程贯通和上海世博会召开的大好机遇,加快转型提升,建设海洋旅游基地的关键时期。转型提升,核心是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关键是创业创新,提升发展机制、产业素质和综合效益。总的方向是,从推动旅游面上发展转到重点领域突破提升,从单一景区开发转到旅游目的地建设,从发展生活型旅游业转到培育现代生产型旅游业,从偏重产业经济效益转到注重产业综合效能,从强调行业管理转到致力于产业品质保障,从追求数量型增长转到又好又快全面发展上来。制定新的政策,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发展大势,把着力点放在促进我市海洋旅游业的转型提升上。

(一)着眼于打造“海”“佛”特色的旅游品牌,在加快旅游精品项目、旅游重大工程建设和旅游重点区域发展上,强化政策扶持作用。一是支持以“八大游”为重点的旅游精品项目。大众海钓游、群岛海上游、会展度假游、渔村渔俗游、海洋文化游、佛教体验游、佛教文化游等,是今后一段时期需大力发展的项目,在资金投向、项目招商、设施配套等政策上,应重点倾斜。二是支持以旅游门户为重点的旅游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是实现我市旅游转型提升的基础,应作为市、省级重点项目,实行在财政上补助、贴息,在信贷上优先安排贷款的支持政策。三是支持以朱家尖为重点的旅游发展区。旅游发展区在土地、海域、岸线的利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配置,环境、社会的管理等方面,应服从旅游发展的需要,以旅游产业为核心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要制定充分发挥普陀山领头羊作用,扩大普陀山品牌效应的辐射,从而带动旅游重点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四是鼓励开展“十百千”工程创建工作,积极扶持旅游强县(区)、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创建,用足用活省、市有关扶持政策。

(二)着眼于发挥海洋旅游的资源优势,在打响“中国海洋之都”品牌上,加大政策推动力度。一是在旅发资金中,每年安排专款,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宣传营销、管理保障等方面的贴息、补助和奖励。二是鼓励“三名工程”(名店、名厨、名菜)创建,对被评上各级各类相关称号的,应予以重奖。三是扶持“四个一批”海鲜品牌工程,对品牌标志性项目,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对渔村渔家品牌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人员培训、项目策划营销等方面,予以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支持;对海鲜特色旅游食品项目,应纳入旅游商品开发重点内容进行扶持。四是充分挖掘“中国海鲜之都”品牌价值,实行海鲜品牌认定制度;通过认定的,挂上舟山海鲜品牌标牌,并实行标牌年审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予以摘牌。五是推动海鲜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海鲜餐饮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集团,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加快规模扩张;鼓励舟山海鲜餐饮企业“走出去”,开办海鲜餐馆、海鲜大卖场、海鲜购物点等。六是鼓励海鲜餐饮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应允许企业按一定比例抵扣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

(三)着眼于破解舟山旅游的瓶颈问题,在提升旅游交通上,注重政策引导效应。一是提升旅游交通运力和舒适度,重点发展各旅游岛屿之间的海上旅游交通,对改造或购置高档旅游交通客船的应予以支持;大力发展陆上旅游交通,对增加高档旅游客运车辆,建设综合性服务站,构建旅游区内便捷的交通换乘枢纽网络,予以一定的资金补助。二是扶持旅游交通企业发展。从事旅游船艇、旅游交通经营的企业,一定时期内减收或免收相关税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技改,可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在规划划定的范围内建设游艇码头,码头岸线和海域使用费也应适当减免。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交通行业。三是鼓励开辟冷僻或亏损旅游航线。对季节性经营亏损,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并根据旅游淡旺季实际,允许旅游交通客船运价、旅游船艇经营服务价格在一定幅度内浮动。四是支持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旅游区内的港湾、岸线、陆域场地等布局和使用,应优先考虑旅游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需求,予以必要的预留和保护。对景区(点)连接道路建设,有关部门应列入计划,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把旅游标识系统的设置纳入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工程同步实施。

(四)着眼于提高旅游行业的竞争能力,在推进旅游企业、景区景点、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和人才强旅工程上,发挥政策指导功能。一是鼓励旅游企业、景区(点)提档升级。获得市级诚信企业、省级绿色饭店称号的企业,应享受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对进入全省50强、全国百强的旅行社,获得省、全国优秀称号的导游,被评为省级以上各类旅游示范区(点)、A级旅游区等的景区景点,应予以奖励。二是大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竞争性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饭店集团参与我市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重点扶持“渔”、“船”、“佛”等舟山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推动旅游商品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扶持建设旅游商品购物城(街、店),培育集开发生产、博览展示、集散交易、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商品基地或园区。四是把培养旅游人才纳入市人才工程,扶持旅游专业建设,强化订单、定向培养,解决用工、考证、实习等各个环节的政策问题,构建旅游人才梯队。五是支持旅游企业拓展客源市场,制定旅游淡季促销和旅游包机、包船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入境游的支持力度。

(五)着眼于化解旅游发展的要素制约,在拓宽投融资渠道、解决项目用地上,创新政策支

持举措。一是创新金融信贷支持举措。金融机构应将旅游业列入重点支持领域,提高旅游业信贷规模。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保险产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进旅游区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支付系统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培育担保公司、咨询公司、评估机构等金融中介机构,实现金融业与旅游业互动双赢。探索发展跨行业、跨地区银团贷款,争取开发性金融资金,支持舟山海洋旅游重大项目开发。二是支持旅游项目用地。旅游精品项目和重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应优先保证,可以招标、拍卖、出让或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重点旅游项目的山林和绿化用地,可以采取同期划拨或租赁方式供地。对利用荒山、荒滩、荒岛进行旅游开发的,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个人最高期限的土地使用权。除房地产开发外的旅游项目用地,允许集体土地作价入股。对“渔农家乐”、生态景区(点)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或成片绿化用地,在不改变原有用途的前提下,应允许以租赁方式使用集体土地。

发稿时间:2009-11-17

上一篇:乡村医生考核试题下一篇:新形势下基层环保人的履职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