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旋律

2024-05-26

动态旋律(精选7篇)

动态旋律 篇1

课堂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 然而面对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面对个性张扬的学生, 我们教师如果处理不当, 极有可能会扰乱学生视线, 有的甚至会“失之毫厘, 缪之千里”。因此, 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 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到, 并且由这“通道”引领学生去欣赏“美丽的图景”, 成就课堂上“未曾预约的精彩”。

一、民主和谐, 孕育生成

课堂的动态生成, 必须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放下高高的架子, “蹲下来”注视着学生、尊重着学生, 了解每一位学生, 相信每一位学生, 感谢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充满活力, 课堂才会充满生气, “精彩”才会不断闪现。

例如, 在教学《圆柱》时, 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 小组讨论圆柱的特征。当教师问圆柱有几个侧面时, 绝大部分的学生说圆柱的侧面只有一个, 可是有一位学生却说圆柱的侧面有无数个, 这时教师处理得非常好, 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否定, 而是鼓励学生讲原因、学生解释说:我摸一下圆柱, 有一个侧面, 转动圆柱又可以摸到一个, 再转动一下圆柱又能摸到一个侧面, 就这样, 可以摸到无数个侧面。这个学生用动态的思维方式分析了这个问题, 我们老师可能没有细想, 学生说错了吗?查阅有关资料, 才发现这是高等数学里的“包括”现象。

可见, 在教师与学生和谐的教与学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 成就了动态课堂的“精彩”。

二、认真聆听, 挖掘“生成”

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解决问题是思维的归宿。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释放每一个学生潜能和才干的好方法。数学学科具有抽象和高度概括的特点, 往往留给许多孩子难懂的印象。教师如果能善用学生的问, 让数学以有趣、形象的面孔出现, 孩子们就会喜欢它, 乐于去探究它, 就会感到学习数学不是接受、等待、观望, 不是一件难事、苦事, 其中蕴含了无尽的乐趣与智慧的挑战。

例如, 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思考题:

小强满12岁, 只过了3个生日, 他的生日是 月 日。

生1:这道题不符合实际。

师:你们说呢?

通过讨论, 众生说这题是符合实际的, 但生活中比较少见, 因为, 这是个很特殊的日子, 4年才能轮到一次。

生2:我觉得这题还是不对。

众生:为什么呢?

生2:因为题目中, 说他只过了3个生日, 应该是3岁呀!

话音刚落, 学生有支持的, 也有反对的。

教师通过询问发现班里大部分同学是在1997、1998年出生的, 也就是都在平年出生的。

师:年龄是根据生日的次数来计算的, 还是根据经过的年份来计算的?

众生开始各抒己见……

生3 (着急) :我不同意根据生日的次数来计算年龄。我爸爸今年34岁, 才过了8个生日, 你们能说我爸爸今年8岁吗?

顿时, 教室里一片寂静, 刚才想一争高低的同学也不说话了。

生4:那你的爸爸生日是几月几日?

生3:是2月29日。

经过一番讨论, 大家明白了虽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这是符合实际的, 年龄是不能光凭生日的次数来判断的, 得根据经过的年份来计算。

一场激烈的讨论就这样进行着,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这题的正确答案是2月29日。可此时, 学生们还是没有停止思考。

生5:我想出道题考考大家, 小兵今年满12岁, 只过了9次生日, 请问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生6:这题不对!你的答案是 月28日吧。请问, 哪几个月有28日这一天?

众生恍然大悟:原来不管是平年还是闰年, 不管是几月份, 每月都有28日。

教师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 借助学生的问, 捕捉信息, 判断信息和处理信息, 并调整和形成进一步活动的方案, 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 激发学生的高层次思考, 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促进学生新观点、新方法、新创意的生成。

三、巧妙引导, 化解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多少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只慧眼, 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 并能在亮点处引领, 在冷场处引领, 在迷茫处引领, 在错误处引领, 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 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 从而再有所发现, 有所拓展, 有所创新, 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学生通过“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 每只猴子得到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以后, 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两个学生上台演示了他们的折法, 和我课前预设的一样。这时, 有一学生提问: “老师, 他们是经过对边的中间点对折, 如果不经过这个点对折行吗?这是多么可贵的智慧火花。我予以充分肯定后, 然后及时引导学生讨论: “不经过中间点对折, 能把这个长方形纸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吗?”这个提问在学生中掀起思维的波动,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了超乎寻常的独特想法:经过两个不相邻的顶点来对折;经过长方形的中心点任意对折。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关注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又在引导中教给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在追求课堂未曾预约的精彩的同时, 必须正视这些“意外”, 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智慧, 巧妙地引导点拨, “化腐朽为神奇”, 让动态生成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就一定能真正步入教学的胜境, 享受课堂的绚丽多彩, 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动态旋律 篇2

关键词:普契尼,歌剧,旋律

浪漫主义时期的旋律与其他时期相比, 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歌唱性较强。声乐如此, 甚至是为乐器所写的旋律, 都是歌唱性很强的。而浪漫主义的旋律所独具的抒情性, 使它可以尽情地诉说情感表达心声。通过当时已经较为发达的出版业和各种演出, 借助作曲家们充满情感的歌剧、交响乐等等作品, 浪漫主义旋律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的欢迎和传播。在前辈大师的作品中, 令人回味无穷的旋律片段只限于体现重要人物的心理感受, 歌剧的重要场景中也往往集中了整部歌剧中最为优美的旋律, 普契尼则将这种做法扩大到更多的人物和更广的情境当中。

普契尼非常重视旋律在歌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比如, 众所周知的歌剧《图兰朵》中就汇集了众多优美动听的经典咏叹调, 而这些优美的旋律决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主人公和表现爱情的场景上, 而是存在于众多人物身上和各种场景当中。

普契尼充分利用自己出众的旋律才能在相对静止的片断抒发人物的真挚感受。在整部歌剧中都弥漫着如泣如诉的旋律, 似乎随时等待着情感的诉说与舒展, 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普契尼式的咏唱, 这种旋律也与那些如威尔第等传统作曲家迥然有别。富于感情的娓娓诉说, 似乎更有情感意味, 也更加灵活而婉转。歌剧中那些传唱不衰的咏叹调和优美动人的二重唱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这些极其优美的旋律成为普契尼独特风格的最佳印迹。就像男主人公卡拉夫有脍炙人口的”今夜无人入睡”、深情款款的”柳儿请不要哭泣”;女主人公图兰朵有寂寞抒情的”在这深宫中”等优秀唱段, 而次女主角柳儿更有荡气回肠的咏叹调”主人, 您请听我说”和决绝痛苦的”你那颗冰冷的心”等, 可以说配角的优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主人公图兰朵, 就连那些最不容易使人留意的男低音鞑靼国王及几个小之又小的朝臣在剧中也有精彩至极的唱段。同样跌宕起伏的旋律也决不仅限于表现卡拉夫与图兰朵的爱情场景, 而是扩展到王子与柳儿、王子与国王、公主与柳儿、公主与朝臣等各个场景当中, 可谓处处有真情, 时时有精彩。

在普契尼的歌剧中几乎所有女主角都有着甜美动人的旋律。普契尼曾这样说过:”他们喜欢并追逐毫无意义、缺乏逻辑的音乐。没有人再重视旋律的创作, 即使创作了旋律, 也只是俗套而已。人们认为交响乐应该在歌剧中占支配地位, 我则恰恰相反, 认为这正是歌剧的终结。”[1]

与此同时, 普契尼独树一帜地打破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界限, 创造了意大利歌剧艺术史上未曾有过的灵活、独特的宣叙—咏叹风格。他把非抒情的唱词写成一种舒展、优美的旋律, 使之可以按照剧情的需要将其与另外一种抒情性的旋律很自然的衔接过渡。例如在《艺术家的生涯》中他在大咏叹调里加了许多类似于宣叙调的音乐, 让二者交替进行, 在舞台上创造了别开生面的真实的对话效果, 开创了歌剧咏叹调全新的风格。例如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冰凉的小手”一段, 就集中表现了普契尼音乐上的咏叙风格。这个咏叹调大致可分成两大段以及一段尾声, 而这两大段又是由若干个小唱段组合而成, 有的小段主要叙述剧情比较平静, 有的小段则依照剧情发展所引发的情感转变而转为充满激情的歌唱。在第一大段的中间, 我们就可听到典型的普契尼”咏叙式”的旋律, 宁静优雅而精致。例如, 表现鲁道夫赞美咪咪的纯洁心灵和月光下清冷的的气氛时音乐平静却不失精美。而第二大段在经过前面一小段有乐队伴奏的润饰的过渡段之后, 乐队音乐渐强, 经过层层铺垫推动着音乐冲向至高点, 达到全曲的最高音高音C, 掀起了情感和剧情的高潮。同样在这部歌剧中女高音的咏叹调”咪咪的告别”也体现了典型的咏叙风格。乐曲中, 咪咪时而娓娓倾诉, 时而浪漫流畅的歌唱, 咏叙风格在此作品中结合的天衣无缝。

又如另一部歌剧《蝴蝶夫人》中, 普契尼巧妙地将日本古谣旋律和五声音阶的音乐元素相结合, 不仅音乐显得浪漫、鲜明、动人, 而且运用不同的音乐来代表不同的人物表达不同的情绪, 同时大胆使用了在二十世纪初来说并不谐和的和声织体、转调以及富于色彩效果的管弦乐配器, 使整部作品充满异国魅力。普并且在剧中用朗诵调与咏叹调融合的咏叙调深入刻划角色心理, 避免了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截然分开, 使宣叙调也同样具有优美的音乐, 整个音乐朴实无华, 平易近人, 动人心弦。

普契尼在旋律创作上并不是一味抒情, 在写作《托斯卡》这部歌剧时, 他普遍使用了全音阶, 特别是对监狱长斯卡尔皮亚的特性描写, 另一方面他又用鲜明的半音阶区分了卡瓦拉多西的音乐, 同时为了增加戏剧性在歌剧中增加了打击乐的使用。从谱例上可以看出在音乐表情的力度上用了数不清的F F和F F F, 而且经常标有”全部力量地”、”猛烈地”、”狂暴地”等表情术语, 这些戏剧性的特殊表情风格使歌剧更具魅力和活力, 也使当时的人们耳目一新。

除了旋律的精心构思之外, 普契尼在运用和声织体调配乐队配器色彩方面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师。他能够根据不同情景的需要, 准确地勾勒出每一个场景的外在气氛, 并借此暗示主人公内在的微妙心理状态。例如, 在他最早成功的歌剧《曼侬·莱斯科》中就汇集了普契尼丰富的和声语言。

歌剧中出现了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瓦格纳式和声和平行五度和声, 明显受法国印象派的影响, 普契尼在剧中还采用全音阶、附加六度和弦、增三和弦、不加准备和不加解决的不协和和弦以及平行进行的和声走向等增加了音乐的色彩性。例如在《外套》中音乐显得不祥而有力, 充满阴暗的感觉和血腥的味道, 他利用现代色彩性和声的调性模糊效果成功营造出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另一部《修女安杰丽卡》中他利用乐队配器技法出色的描摹出一副修道院里那种纯净、安详又略带哀怨的清冷画面等等。可以说在和声方面, 他主动吸取了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创作的特点, 并且根据剧情的需要, 运用了不同的半音变化、平行五度等和声手段, 例如《艺术家的生涯》第二幕的引子中有一段代表拉丁区的主题, 第三幕引子中描写巴黎郊外的清晨的一段音乐等等, 造就出丰富多彩的配器效果。

普契尼还经常把一些具有特殊旋律、节奏、音色及和声的乐句与不同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 形成剧中独特的主导动机。并且运用这些独特的主导动机来进行塑造人物, 渲染剧情, 倒叙往事等, 使全剧的音乐达到完整统一。他所使用的这些主导动机, 不仅可以用来代表特定的人物和事件, 也可以用来象征某种性格、环境和气氛。

从技法上看普契尼的主导动机具有几种非常鲜明的特点:例如有专门表现角色的, 如《艺术家的生涯》中, 四个不同性格同样贫穷的艺术家用各自完全不同的主导动机来表现。其中温柔恬静的”咪咪主题”是用单簧管和小提琴在D大调上, 以4/4拍的慢板安静地奏出, 而穆塞塔热情奔放的主题则用3/4拍慢的圆舞曲速度用长笛来表现等等。等到歌剧第三幕中鲁道夫、咪咪、马切洛和穆塞塔同时出现并唱起四重唱时, 他们各自的非常鲜明的主导动机互相交织在一起, 使人们能够很容易地分辨出不同的人物。还有一些表现抽象理念的主导动机, 例如《蝴蝶夫人》中的诅咒动机和表现爱情的动机等等。这种主导动机的使用无形中增强了歌剧音乐的符号性, 当某个剧中人物出场或将要面临什么样的事件时主导动机就在声乐或乐队伴奏中出现, 使人们随着剧中情节的发展, 很容易的辨认出这个人物或事件, 并且从歌剧冗长而又连绵不绝的音乐中追随着人物并辨认出各种具有特殊涵义的音乐从而产生极大的共鸣。

总之, 普契尼在歌剧中成功地将旋律与和声以及乐队配器相结合, 构造出一幅幅色彩鲜明而绝不雷同的画面, 可以说他的各个歌剧都有其特定的音乐色调。从《艺术家的生涯》的柔弱纤细和《蝴蝶夫人》的悠长隽永, 到《外套》的低沉阴暗与《图兰朵》的气势如虹, 部部都是感人至深的杰作。这些作品笼罩在普契尼的个人风格下, 又各自散发着极为独特的光彩。可以看出普契尼是位完美的、彻底发挥了自己创作才能的歌剧大师。他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 大胆地将意大利传统中自由的旋律和现代音乐的新要素结合起来, 发展了威尔第晚期的艺术成就, 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他借鉴各民族乐派的成就, 顺应时代的潮流, 兼收并蓄了当代和声、管弦乐法、曲式等方面的新技巧, 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他力求使歌剧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 其作品充满异国情调, 剧情紧凑, 题材罕见而又吸引观众, 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参考文献

[1]杨燕迪.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写在普契尼诞辰140周年之际[M].音乐艺术.1998 (4) .

[1]李维渤编著.西洋声乐发展史[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2]尚家骧著.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 2003.

[3]于润洋著.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4]陈立著.唱片里的世界[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5]林伯杰著.一夜变成歌剧通[M].人民音乐出版社.

[6] (德) 霍斯林格尔著.杨宏芹译.普契尼传[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奏响诗歌美的旋律 篇3

一、反复朗读, 使学生逐步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美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 这就要求教师教读诗歌时不可忽视让学生领会诗中和谐、匀称的韵律节奏美。学生对这种美感的接受不是靠抽象化的理论说教, 而是通过反复朗读去仔细品味的。

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 除了诗中饱含着诗人对自由光明未来的追求外, 它的音律的和谐、节奏的整齐也是美之所在。教这首诗, 可先让学生反复朗读, 自然会在脑海中问个为什么。教师可明确, 这首诗中“星星”和“灯”, “市”和“奇”, “广”和“往”, “游”和“走”分别押韵;和谐的节拍, 共有三个节拍, 诗行大体整齐。结合这些特点, 让学生有意识地合着韵律和节拍多次朗读, 读中使学生自然而形象地领会诗的韵律和节奏的美。

二、必要精讲, 让学生辨味诗歌语言的准确、精炼和形象

诗歌真正的美, 还产生于诗中言辞的准确、精炼、形象。古人讲究“炼字”, 追求“一字之工”, “推敲”一词由此而来。这就要求教师教诗、析诗时务必抓住最能确切表情达意的言辞加以精讲以提高学生辨味语言艺术的能力。

好的诗篇中的关键词语通常包涵着极丰富的意义, 对这些词要讲深析透。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的“潜”字, 它不仅活化出春雨“知人意”的性格, 而且充分表达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可谓一字之用, 意境全出。现代诗人写诗同样讲究语言的准确精练。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其中“抓”“贴”运用恰当, 赋予力度, 表达出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有的诗还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生动性。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作适当点拨。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烂漫的春花来比喻富有神韵的冬雪。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北方大雪之后高山丘陵“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宏伟气势。当然, 对关键词语的讲解要恰到好处, 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从而冲淡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思想意义和其他艺术特色的理解。

三、分析意境, 引学生领悟诗中表达的美好情感

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多方面的, 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创造意境。针对不同的表达,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表达感情。

直抒胸臆的诗歌一般多用质朴的语言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对这类诗, 教学时要抓住感情色彩浓厚、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剖析, 以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如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句对春天阳光般厚薄崇高的母爱作了直接的讴歌。但是多数诗歌是讲究意境创造的, 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常常蕴涵在诗中描绘的各种具体的画面和情景中, 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语贵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针对这类诗,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创造的独特意境。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言志乃诗人之本意, 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从表面上看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绚丽的春景:春暖花开, 彩蝶娇莺在花丛中轻歌曼舞。但教师分析应点到诗中“留连”“自在”既是蝶莺飞舞的客观写照, 也是诗人内心愉悦轻松的反映, 表现出诗人在漂泊中终于享受成都郊外安定生活的安闲心情。又如唐代张志和《渔歌子》描绘江南水乡渔翁雨中垂钓图画。教师可作如此点拨:借白鹭的展翅飞翔、鱼儿的自在畅泳来寄托自己的隐逸之情, 情景交融, 景中寓情, 耐人寻味。引导之后, 学生再品此诗, 仿佛置身于千年前雨中垂钓的情景, 享受到隐逸的安闲和愉悦。

高扬“民生”主旋律 篇4

当今中国,在确定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之后,又快步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并睿智地破解了关键时期凸显出来的“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如何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党和国家的一种执政理念。

于是,“重视民生,关注民意,感受民情”便成了党和国家的要务,成了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主题,成了一个伟大时代高扬的主旋律。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并浓彩重墨地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温家宝总理也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以洋洋万言,尽述关爱民众,示惠民生的施政主张,旋即便与代表们普遍的民生企盼产生强烈的共鸣。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里的“民生”一词,可理解为:百姓生存在于勤劳,只要勤劳就不会贫穷。这句话表达了生产决定民生的思想。《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其实,说千道万,“民生”就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利益无非是老百姓须臾不可离开的衣、食、住、行;是广大民众的劳动就业、接受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和社会稳定等六方面的生存方式、生活条件和生活内容。

不可否认,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人均GDP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黄金发展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速度有快无缓,老百姓的预期也相应提高,民生问题便逐渐显现。

无庸置疑,这是多年来一味坚持“效率优先”而忽略了“公平”引发的后果;是经济增长模式扭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只重视“黄金发展期”而忽视“矛盾凸显期”的必然结局。这不能不算是一张冗长的问题清单,字里行间,透出几多怨叹和烦忧;也含有几多理解和渴盼。

好在党和政府已把“民生”作为要务,分别写进各自的工作报告中,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保作为民生之依,医疗作为民生之福,稳定作为民生之盾”,高度重视,贯彻落实。

好在党和政府已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未来描绘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好在党和政府已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深深印在心里,陆续出台了利民、爱民政策: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高校建立健全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80%以上的市区;所有民生的诸多问题正在一步一步地有序解决。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和弱势阶层,都能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人人都病有所医,人人都老有所养,人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人人都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谈艺术歌曲的旋律特征 篇5

一、色彩迷离的诗境美

音乐的造型, 是在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模仿或再现而得来的。日常生活中的鸟鸣、雨滴、风吼、海啸、奔马、列车奔跑等, 体现了事物的各种声音、运动的节奏形态。旋律在模仿它们的同时, 还需要借助和声与织体等其他手段, 为其造型涂上一层感情色彩。因此, 在丰富和声织体的衬托, 调式变化音级色彩的闪现下, 造就了迷人的音响。音乐中洋溢着创造性想象, 节奏在有序中变化, 并在变化中统一。

如《春, 祖国的春天》 (瞿琮词、郑秋枫曲) , 这首歌曲在旋律中运用了以声摹声、动态比拟的手法, 描绘出诗的意境。旋律节奏变幻丰富, 灵活的三连音音刑跳跃奔腾在旋律与织体中, 深情欢愉的音调似布谷鸟的歌声在天空回旋、在大地荡漾;中段明亮婉转的歌声中不时闪现着的调式变化音级, 犹似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 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时而在高音区漂浮、时而在低音区回响, 把布谷鸟鸣唱、欢跃表现得淋漓尽致;曲终钢琴部分左手三连音的连续下行, 右手清脆亮丽的和弦琶音处理, 增强了空间的移动感, 形成了歌曲旋律独特的诗境美。像这样的以声写景、纵横交织的旋律手法, 在新时期此类题材的作品中较为常见。如《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走向绿洲》、《大海一样的深情》、《帕米尔, 我的家乡多么美》等作品, 或用音色、音区、和声的变化来比拟事物的色彩, 或用旋律线条的曲折来比拟事物的动态, 或用和声、音区、力度、织体的造型来比拟事物的空间层次, 或用主题贯穿的手法使整个旋律在各个声部变化、发展。这些都大大反映出在旋律中纵横交织的多声思维方式。使得艺术歌曲的旋律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 并引导听众进入到更大范围的时空去进行审美体验, 令他们感受到一种新奇、新颖之美。

二、气质独特的入俗美

旋律的入俗美, 主要是指透过旋律外部的运动形态, 体现隐含在旋律内部的深层民族文化内涵。它包含着歌曲所描述的民族风情、民俗生活与旋律易于为群众所接受等方面的内容。运用民族调式与音调进行创作, 使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色彩, 在作品中反映民族的生活、情感以及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是体现旋律入俗美的重要基础。这种入俗不是一味地以强调旋律的通俗来降低艺术歌曲旋律的标准, 而是指旋律在自然、流畅的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神韵。其基本特征是返璞归真、平易近人。

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从赵元任到当代都具有民歌、戏曲与说唱音乐等多样化的风格特点。运用诗词语言的旋律结合进行形象塑造、意境刻画、情感表达、体现歌曲入俗美的作品也有很多。如冼星海为宋代词人朱敦儒所作的《杨柳枝词》, 以民族F宫调为主调, G商音环绕其间进行为特色, 融戏曲唱腔中拖腔、甩腔、挑腔等元素为一体, 为渲染伤感的情调寻找到了音乐与文学这两种艺术的交合点。

三、调性交织的对比美

艺术歌曲创作中运用调性变换的手法创新旋律, 在调性扩展的框架内增强艺术歌曲旋律的魅力, 是旋律创作的又一有效途径。变换调性, 在充分挖掘和运用调性对比手法的表情意义上, 比在单一调性框架内创造旋律又多了—种手段, 它可以增加旋律的活力, 可以在调性框架内创造出新的语言和新的表情, 可以在对比中获得新颖别致的旋律, 使旋律产生对比美:

在舒曼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 和声对于旋律写作的影响使旋律体现出调性对比的特点。大量的离调和弦、转调和弦、和声模进等手法的运用, 使旋律自然地用现了大量的变化音, 与旋律中动机式展开的音乐发展手法交织在一起, 获得音乐展开的动力, 并使音乐在抒情性与叙述性之间转换自如。

四、挥洒自如的动态美

用旋律 (语言) 的表情功能来刻画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活动, 是旋律创作的又一显著特征。由于旋律没有表义的功能, 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时, 主要靠旋律中浓厚的感情色彩来完成。一般来说, 人们的内心活动总是要在外部石所表露的, 人们在哭诉、呐喊、叹息、激动等情况下所做出的动作, 诉说时的语调等, 都具有表情的因素。作曲家往往通过这些来捕捉旋律的曲线和节奏特点, 然后再加上调式、和声、节拍、节奏、音区和音色等各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运用, 以此表现出人们内心的各种复杂的感情。这类旋律, 主要是通过声音动态与人类语言音调的亲缘关系, 来比拟人类内心的情感活动与其他心理动态。

可见, 艺术歌曲表达感情的方式往往都是依靠旋律来完成, 它可以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感情, 甚至表达用任何文字或语言都无法表达出的感觉, 是作曲家通过音乐的手段来对听众讲述事情, 使听众在获取来自作曲家信息的同时也获得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飞扬的旋律——口试研究初探 篇6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我校进行了口试的研究。笔者有幸成为课题组成员之一, 记载了一些初浅的做法。

一、当“小老师”

刚进学校的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对学校对同学都很想了解, 很想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于是教师可利用他们急切的心理, 同时也为了让家长明白孩子在校的情况, 相应地出现了“小老师”。

具体做法是:放学回家后利用一点时间把自己在学校里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给家长。在这过程中, 若是不注意听的学生, 回家肯定没什么可“教”的。家长也会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 学生自然就得不到家长的表扬。若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那么他们回家“教”的时候就会有滋有味、神采飞扬, 家长自会大加赞赏。这样, 想得到家长的表扬及肯定, 学生定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主动思考, 这不就达到了一举多得的好效果吗?这样, 学生的倾听能力、思维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均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且, 学生在这过程中, 也增强了自信。因为这是一种理解、吸收、表达、再现的过程。

二、同学交流

学生读书期间, 每天都有很长时间在校度过。在学校里, 除了听教师讲课外, 很多时间都是与同学一起度过的。这就为学生创造了很多有利的口语条件:上课的交流、下课的谈话、偶尔之间的窃窃私语, 都需要语言的组织及表达。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 把这也当成一种训练口语的途径, 不失为一种捷径。

三、转述他意

转述是把别人的话原意告诉第三个人, 让他也明白意思。怎样才能把别人的意思表达清楚?同样也需要专注地听讲及很好地表达。这个过程中, 我们着重进行的是把学校教师、同学所说的话让学生回家后告诉家长, 让家长明白学校的做法。学生在转述的过程中, 也需要语言的组织及提炼, 无形当中对口语表达又进行了一次锤炼。

四、课前三分钟

这个环节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提炼信息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当然也兼顾到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进行提炼并介绍, 从而培养他们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真正做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模仿段落说话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众所周知,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 都是精挑细选的, 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例。若是我们能结合每一篇课文的特色, 挑选其中某一段构段方式比较清晰的或比较有意思的、学生感兴趣的段落进行仿说, 学生的兴趣会是空前高涨的, 表达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试想学生从课文中学段, 要先理解课文, 并进行艺术加工, 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再通过口头表达展现给别人。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 学生思维得到了锻炼, 表达出来的也是一段非常有层次有逻辑的话语, 这也为今后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表述趣事

学生每天上学、放学, 途经的路线相对来说是固定的。若是这样周而复始, 生活那是了无生趣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 让他们每天都有说话的欲望。可这样设计:让学生说说:“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学校每天的事情有哪些是你最感兴趣的?”家里的事情, 看到的节目, 参加的一个活动等, 只要是学生喜欢的都可以。

曹文轩说:“有趣就是有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话语源头一旦打开, 学生的话会像溪流一样, 源源不断, 而且会越来越精彩。

七、利用班会课

班会课上, 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这个时候是他们展示个人魅力最突出的最有利的场所, 因此教师应利用好这一阵地,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一主阵地上“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成为“自信的演讲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

如介绍同学的优点、学习经验的介绍、好书的推荐、节日的来由等, 其实这也是学科的整合, 资源的共享, 学生通过交流和互动来达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当然, 学生要想得到教师及同学的肯定, 就得做好各项准备, 有自信地展现自己。

八、利用图书角

图书角, 美其名曰是班级文化的建设, 可很多学校都是形同虚设。怎样才能发挥好图书角应有的作用呢?我的做法是:在班级中设立捆绑小组, 把小组学生的名字打在墙上, 再建议他们为班级捐书。为了引导学生捐好书, 我带头捐书, 并在书上做编号, 再告诉学生谁借阅的次数最多, 有奖励。学生的激情被点燃了, 借阅的次数就多了。为了能有所积累, 我就鼓励学生做摘抄, 谁摘抄得好也有表扬。学生像借阅一样, 激情四射。下一步, 顺理成章地就进行故事的演讲, 谁讲得好有奖励。谁讲得最流畅、最完整、最有表情, 得到教师的奖励也就更多。学生就拼命地读啊, 记啊, 说啊。说话训练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 再到有感情地说。

九、给影视配音

有选择地提供一些比较有趣、有教育意义、学生喜欢的影视作品, 让学生为里面的主人公配音。这样的表演有声有形, 很受学生的喜欢。他们连动作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当然也可让学生在台前表演, 后面设立一个画外音小组来完成配音工作。这样让学生各尽其才, 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恰好符合我们口试的要求:大方、得体、流畅、有感情。

十、诵读经典

美国阅读学专家、儿童心理学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里说到, 每天朗读15分钟, 是美国儿童教育的“秘诀”。如果能够把学生朗读的问题解决好, 能够把朗读普及开来, 那么大到整个国家和社会, 小至一个学校和家庭的问题, 也将随之减少。

鉴于此, 教师可在课堂上留时间引导学生朗诵诗歌。如学校的《过级手册》, 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朗诵机会和展示才艺的舞台。这样, 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语言、智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培育和发挥, 还能使学生在情感和心理上得到健全的发展。

总之, 口试的研究应抓一条主线, 并把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这样, 每天的话语, 每周的事, 每月的冲击, 都能通过学生的嘴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再现生活的场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流畅、完整、有条理、有感情。

如介绍自己, 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一年级简单地介绍自己的爱好、个子、长相;二年级时结合自己在校、在家、在社会上的表现客观地介绍;三年级把自己融入到一件事中去介绍;四年级看到自己的优点及缺点, 并提出改正的措施;五年级想象未来的自己;六年级回味自己的小学生涯, 总结经验, 提出长远的目标。这样每个主题一个系列, 有序地贯穿于小学阶段, 学生说起来做起来也会更有条理。

轻松奏响孩子入园“旋律” 篇7

一、科学家访未雨绸缪

2~3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步入幼儿园, 出现“分离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为减轻孩子的入园焦虑, 缩短孩子的适应期, 我们非常重视孩子入园前的家访工作。

1. 时间合理。

2~3岁孩子长时记忆能力较弱, 因此, 家访时间不宜离开学时间过长, 以免孩子入园时已不记得教师来家访时的情景。选择开学前一周家访最合适。家访时间要避开孩子睡觉、家长做饭等时间段, 以便跟孩子和家长充分接触。

2. 方式灵活。

家访时教师可以到孩子家里去, 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易与教师接近;也可以在孩子家庭附近的地方家访。家访时, 教师一边跟孩子玩耍, 一边了解、观察想知道的有关情况。这种方式有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更好地相互沟通。对于初访时较为怕生的孩子, 可约定通几次电话, 以加深孩子对教师的了解, 减少孩子对生人的恐惧感。

3. 内容具体。

家访时, 教师可详细介绍幼儿园的伙食、环境、师资、安全状况、玩具种类及数量等具体情况, 还可介绍班内教师的基本情况, 如, 有几年带班经验、有何特长等。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询问家长有关孩子吃、喝、拉、撒、睡、好恶、病史、有无攻击行为、由谁带大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教师了解的情况越具体, 工作便越得心应手。

4. 记录详细。

每家访一位孩子, 回来要做详细记录。如孩子有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 有无惊厥史, 有无脱臼、骨折史, 孩子的性格倾向, 大小便情况等。这样, 在照顾新入园孩子时就不会手忙脚乱或出意外了。

二、合理编班和谐共赢

开学第一个月, 孩子面对陌生的教师、陌生的环境, 难以一下子适应。孩子的不适应又牵制着教师, 每个班的孩子与教师都处于被动而艰难的磨合之中。

为此, 我们打破传统做法, 创建了暑期适应班制度, 即把留下来的少部分大班的孩子分到其他班, 以大带小, 各年龄段提前上暑期适应班。这样, 各班教师和孩子都有一段相对宽松的磨合期。托班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主动安排对每一个孩子的家访, 并着手进行新生入托前的活动室布置与游戏环境创设, 收集、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 征求新生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愿望与要求。新生入园时, 中、大班的教师与孩子不再陌生, 托班的孩子与教师也不再陌生, 原来不和谐的氛围变得和谐了。

三、巧用语词润物无声

2~3岁的孩子情绪极不稳定, 思维具体形象, 教师在他们最初入园的一段时间内, 注意自己的语言技巧非常重要。

当孩子又哭又闹吵着要找妈妈时, 如果你迎合着他说:“行!你妈妈一会儿就来接你。”这时的他会越哭越厉害, 因为, “妈妈”太形象、太具体了, 你强化了他对妈妈的思念, 他会更伤心。为了避免孩子想家, 想起自己的亲人, 最初几天, 对一些敏感的词, 如爸爸、妈妈、奶奶、回家等, 都要“绕开”和改词, 如“他一会儿来接你”等。

四、对“症”下药春风化雨

2~3岁的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多年带班的经验告诉我们, 新入园孩子的哭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 若能辨哭声, 对“症”下药, 便可事半功倍。

1. 整天哭。

这些孩子刚刚离开熟悉的环境、亲人,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感到恐惧, 整天哭, 有的孩子甚至不吃、不喝、不睡。此时, 教师要以极大的耐心、责任心, 去搂抱、亲近每一个孩子, 让孩子感觉到教师是喜欢和关心他的。同时, 用新颖、多样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于哭闹特别厉害且个性极强的孩子, 可请家长配合, 先送半天, 下午早一点接, 避免孩子因哭闹时间过长而生病, 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2. 一阵一阵地哭。

这些孩子基本上能接纳教师和小朋友, 对环境不是特别陌生和紧张, 只是在外界干扰, 如, 有父母来接小朋友或听到某些带有刺激的词, 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家等, 勾起他想家的情绪时哭一阵;不愿意睡午觉时哭一阵;饿了时又哭一阵。这种情况, 教师可用好听的故事、音乐;好玩、好看的玩具;好吃的小食品,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转移他思念亲人的情绪。

3. 偶尔哭。

这些孩子能跟着教师一起活动, 玩户外大型玩具、室内各种玩具、吃饭、喝水、睡觉等, 但听到或看到别的孩子哭时, 也会跟着哭几声。这种情况, 教师只要把话题转移开, 就可以岔过去。如“你快帮我把那个玩具拿来”, “快来看看这是什么好东西”, “哟!你的鞋子真好看”, 孩子被教师的话吸引了, 就不再哭了。

4. 早晚接送时哭。

这些孩子在幼儿园时情绪基本上稳定的, 只是早上来幼儿园、晚上离幼儿园时哭。对于这种情况, 早上接待时就要因人而异, 一是让他们比较喜欢的教师接, 二是用表扬、鼓励、许诺的方式接待他, 使其尽快稳定。父母来幼儿园接的早得, 教师要尽早把孩子交给父母;对于接得晚的孩子, 教师应尽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缓解孩子的哭闹。

通过实践, 我深深体会到, 做到上述几点, 既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开展, 又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摘要:新学年始,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声此起彼伏, 缩短孩子的“哭程”, 降低孩子“分离焦虑”的程度, 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是入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 我们采取了科学家访、合理编班、巧用语词、对症下药等策略, 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初中美术之发现美下一篇:自主性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