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旋律现代诗歌

2024-10-04

带上旋律现代诗歌(共4篇)

带上旋律现代诗歌 篇1

又到了深秋的午后

时间仿佛抑制不住停留

生活这份彷徨的节奏

让人觉得无法自由

生命总是太多的寂寞

有时候沉沦是一种洒脱

究竟是为了生活

还是生活羁绊了我在这份喧嚣的年代

好想做个安静的小孩

让思绪肆无忌惮

让生活绽放光彩

每天这样沉默的度过

化为尘世的泡沫

好想找一处住所

安防孤独与失落

有时候孤单是美的有时候寂寞是真的有时候忙碌的停歇

才是你最真的所得

有时候心是狂野的有时候路是崎岖的有时候生命最美

不是那份绽放的烟火

还记得年少的曾经

还走在现实的泥泞

就这样慢慢释放

无尽沉醉

这秋日的光影……

带上旋律现代诗歌 篇2

一、反复朗读, 使学生逐步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美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 这就要求教师教读诗歌时不可忽视让学生领会诗中和谐、匀称的韵律节奏美。学生对这种美感的接受不是靠抽象化的理论说教, 而是通过反复朗读去仔细品味的。

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 除了诗中饱含着诗人对自由光明未来的追求外, 它的音律的和谐、节奏的整齐也是美之所在。教这首诗, 可先让学生反复朗读, 自然会在脑海中问个为什么。教师可明确, 这首诗中“星星”和“灯”, “市”和“奇”, “广”和“往”, “游”和“走”分别押韵;和谐的节拍, 共有三个节拍, 诗行大体整齐。结合这些特点, 让学生有意识地合着韵律和节拍多次朗读, 读中使学生自然而形象地领会诗的韵律和节奏的美。

二、必要精讲, 让学生辨味诗歌语言的准确、精炼和形象

诗歌真正的美, 还产生于诗中言辞的准确、精炼、形象。古人讲究“炼字”, 追求“一字之工”, “推敲”一词由此而来。这就要求教师教诗、析诗时务必抓住最能确切表情达意的言辞加以精讲以提高学生辨味语言艺术的能力。

好的诗篇中的关键词语通常包涵着极丰富的意义, 对这些词要讲深析透。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的“潜”字, 它不仅活化出春雨“知人意”的性格, 而且充分表达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可谓一字之用, 意境全出。现代诗人写诗同样讲究语言的准确精练。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其中“抓”“贴”运用恰当, 赋予力度, 表达出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有的诗还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生动性。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作适当点拨。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烂漫的春花来比喻富有神韵的冬雪。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北方大雪之后高山丘陵“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宏伟气势。当然, 对关键词语的讲解要恰到好处, 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从而冲淡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思想意义和其他艺术特色的理解。

三、分析意境, 引学生领悟诗中表达的美好情感

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多方面的, 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创造意境。针对不同的表达,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表达感情。

直抒胸臆的诗歌一般多用质朴的语言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对这类诗, 教学时要抓住感情色彩浓厚、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剖析, 以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如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句对春天阳光般厚薄崇高的母爱作了直接的讴歌。但是多数诗歌是讲究意境创造的, 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常常蕴涵在诗中描绘的各种具体的画面和情景中, 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语贵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针对这类诗,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创造的独特意境。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言志乃诗人之本意, 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从表面上看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绚丽的春景:春暖花开, 彩蝶娇莺在花丛中轻歌曼舞。但教师分析应点到诗中“留连”“自在”既是蝶莺飞舞的客观写照, 也是诗人内心愉悦轻松的反映, 表现出诗人在漂泊中终于享受成都郊外安定生活的安闲心情。又如唐代张志和《渔歌子》描绘江南水乡渔翁雨中垂钓图画。教师可作如此点拨:借白鹭的展翅飞翔、鱼儿的自在畅泳来寄托自己的隐逸之情, 情景交融, 景中寓情, 耐人寻味。引导之后, 学生再品此诗, 仿佛置身于千年前雨中垂钓的情景, 享受到隐逸的安闲和愉悦。

远古的回响 现代的旋律 篇3

例如:我的陶艺作品“古风系列器皿”就是吸收了上古时期的传统陶器和青铜器的气韵和精髓,并把体悟到的源自中国古代器物的那种“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朴素和大拙之美在创作中表达出来,于是《古风系列》的一件件作品出来了。这样去做的意义:一、可以把握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艺术,体察其精神(含蓄、质朴、平淡、自然而不雕琢,静穆的美感),让作品生“根”,不至于在现在五花八门的艺术中被其它艺术形式完全异化,失去最后一种人类对大地,对自然诉说的语言。二、在把握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和领悟古代陶瓷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现代陶艺开拓新的表现形式与领域。这一系列作品用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加上吸收传统鬲、洗的鼎足造形形式。在发展中打破传统紫砂工艺品(精工细巧、体量小轻薄、好用)的约束,做得很大、很随意、粘接的痕迹常不去管它让它保留下来,不完全关注它好不好用,制作的时候把它看作是一件有空间、体量的形体来创作,它的形体的每个部位都是根据作者的艺术追求和整体空间需要来处理。

自古以来有“器以载道”的说法,陶瓷器远远不只有它器用的方面,更重要的还有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一面。虽然一些当代陶艺家为了让自己的艺术显得更艺术,尽量让自己的创作远离生活,总是回避陶艺的实用性,感觉像是作品和“用”有联系,就会降低作品的艺术价值。但是,本人作为一个生长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的陶艺创作者,出于对传统器物的敬意,也是出于希望回到陶瓷艺术出发的原点,重新认识它的真正内涵。所以,在创作陶艺作品中,器物总是一个不断运用的形式。我的看法是,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陶艺作品虽然是以“用”为形式的,但“用”在这里却并不是第一位。陶瓷器物不仅可以用,它还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我们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已多得数不胜数,机器生产的器物已经进入我们所有生活空间的今天,希望当代陶艺家创作的器物,能使人们仍然感觉到手工时代的那种人与自然之间所产生的亲和力和拙朴之美,以及所溶入在器物中的许多情感。

艺术都是由人创造的,而又为人而创造。艺术家生活的环境、成长历程、个人气质修养和水平高低各不相同,在作品表现上就有着千差万别。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与精神演绎在泥土的千变万化中体现无遗。创作实际上就是陶艺家对生活独具慧眼的洞察、独特的感受和与众不同语言的泥土言说方式。在众多热衷于“求新求奇”理念从事陶艺创作的风尚下,坚持自己的审美情趣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并要让泥土与审美情趣和谐地统一起来,使作品弥漫着自己的审美情趣,寓道于器。例如:我的创作在器皿造型方面,不用复杂的造型,而以简单干脆方正的或圆柱的造型作身桶和四个足角组成不同造型。在这简洁的形体上进行既自由又讲究的处理:如敲片成型制作中,粘接后常不再处理,就保留清晰的自然痕迹,形体线型上力求有曲与直,软与硬,平缓与转折的对比和变化,让整个器皿给人感觉很质朴、厚重、墩实、正气、稳重、有力度,传达一种饱满的生命张力。在器皿表面釉色方面上,为了使作品体现我的审美追求,不用太亮丽的色彩(像美国人陶艺作品大多用的色彩),而用钢丝做出的有次序感的一排排线条,这种机械表面肌理通过釉色的覆盖,造成若隐若现的流动的视觉效果。亚光乳浊釉这种釉不太亮丽,没有丰富的色彩和光泽,但这种含蓄朴实的釉色正好造成了符合我的审美追求(质朴、厚重、含蓄)的视觉效果。

作为运用传统创作材料的现代陶艺,在当代社会中的处境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它的挑战是以手工性个体创造为基本特征的陶瓷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很难和当代社会的文化生产相抗衡,如何能在以机械复制和重复为特点的当代工业文化鞭长莫及的地方发掘自己的一席之地。它的机遇是现代陶艺受到各种当代艺术思潮影响,陶艺也成为一种十分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它和当代其他艺术样式并肩而立。陶瓷艺术已不仅是实用品的概念,而是整个现代艺术的一部分。

春天来了诗歌朗诵:春之旋律作文 篇4

春天来了,春天来啦!

春风吹过,

“唰――唰”“唰――唰”

小草钻开坚硬的`泥土,

探出嫩绿色的新芽。

春天来了,春天来啦!

春雨下着,

“沙――沙”“沙――沙”

桃树枝头抽出新叶,

盛开着一簇簇粉嫩的花。

春天来了,春天来啦!

春雷响起,

“轰――轰”“隆――隆”

山岗上,

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笋芽被唤醒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啦!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

“叽叽”“喳喳”

这春天的使者,

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谣。

春天来了,春天来啦!

你听,

“唰――唰”,“沙――沙”,

“轰――隆”,“叽喳”,

啊!

上一篇:实验四 液压泵拆装实验下一篇: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