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预约

2024-05-16

动态预约(精选4篇)

动态预约 篇1

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 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促进“生成”, 通过“生成”实现“预设”的目标。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 许多教师往往非常注重课前的预设, 尤其是上观摩课、公开课前, 更会使出浑身解数精心编制教案, 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 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考虑得清清楚楚, 都预设得明明白白, 直至认为无懈可击方安心定稿。而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处处蕴含着矛盾, 精心的预设无法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 因为孩子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兴致参与课堂活动的, 因此教学过程必定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敏锐地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 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那么如何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 让我们的课堂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呢?

一、关注“错误”, 展现精彩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 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 包括“错误”。学生天性好动、顽皮, 有时甚至会捣乱或恶作剧, 课堂上时不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插曲”, 此时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如在教完《什么动物出来玩》歌曲后, 我和往常一样,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根据乐曲中的音乐形象进行表演。随着轻轻的乐曲声响起, 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 喜欢跳舞的同学, 纷纷展现出或优美, 或活泼的舞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在图画纸上勾勒出春意盎然的春光图;喜欢打击乐的同学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喜欢唱歌的同学手拿书本, 好似拿着麦克风在歌声中陶醉;还有些可爱的小蜜蜂成排地歇在凳子围成的“花丛”中伴唱。正当我为学生的表现高兴, 为自己平时的教学感到自豪时, “轰-轰轰”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膜。“怎么回事?”“老师, 吕明在捣乱!”有学生愤愤地喊道 (吕明是他们班最顽皮的学生, 学习习惯较差, 而且喜欢搞破坏, 在我刚接任这个班级时, 班主任就向我提醒过他, 平时的音乐课我都特别留意他) 。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 只见吕明扭动着腰肢, 张牙舞爪要往花丛中挤, 我看了有些恼, 很想制止他, 发火是不明智的。我看他的动作挺像狗熊的, 于是灵机一动, 微笑着对他说:“吕明你在表演狗熊吗?”他以为我要批评他, 歪着脑袋低着头不吭声, 眼睛却偷偷地往我这瞧, 同学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 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舞蹈组的同学说:“小鸟们, 原来你们请了狗熊来做客呀, 你们还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 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 ”有位大胆的学生冒出一句。“请得不错, 小白兔的舞姿很美, 肯定能为这动物音乐会添光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布谷鸟, 它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天鹅, 它会跳舞!”“小猴会演奏乐器。”……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 他们的兴致上来了, 依据往常的习惯, 操起乐器模拟小动物。再看看吕明也不再捣乱了, 跳得也是有滋有味, 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 我突然有个感触, 这不是很好的第二次创作吗?

二、捕捉“插嘴”, 调整策略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 在如今这种轻松、活泼、没有约束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插嘴”不是“乱”, 而是一种“活”资源。面对学生的“插嘴”, 我们可以提供一片空间, 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 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 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音乐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的, 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如在教学歌曲《小白船》的时候我与生成问题“相遇”了。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的直观性, 月亮的传说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教学铺垫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紧接着三拍子的节奏练习中, 难度较前几课有了很大的加大, 为了让学生能感受3/4拍的强弱关系, 能掌握得更牢固, 我就让他们一遍遍地反复练习, 还变着法地做些身势动作, 很多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了无奈, 和刚才听传说时的专注神情相比, 我感觉到了压力。这节课也许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容易上得好。不管怎样, 课都是要继续的。

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坚持后, 新歌的教学正要开始, 学生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我正想播放《小白船》的录音, 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了, 是尤逸龙同学。“你有什么事吗?”我走到他面前, 这是一个平时很乖巧的学生。“林老师, 我会弹这首歌!我学习钢琴的时候, 已经学会了!”我瞬间豁然开朗, 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方法来导入呢?于是我说道:“是吗?老师请你为大家来演奏这首《小白船》好吗?”教室里一片沸腾。刹那间, 我领悟到, 动态生成型教学就这样在课堂里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课程实施到现在, 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 师生之间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 应该给学生“说”与“做”的权利, 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随时捕捉学生的信息,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 真正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于是, 尤逸龙开始了演奏, 虽然没有充分的准备且有些紧张, 但是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给予热烈的掌声。令我更惊喜的是, 班级中还有三位学生也学过琴, 他们也会弹这首曲子。于是, 另外三位小朋友也相继演奏了《小白船》, 四遍音乐的相继演奏, 让同学们对歌曲有了很完整的认知。于是, 灵感继续在我脑海中闪现。我继续问道:“老师想请这四位小朋友做小老师, 来带领小朋友学习这首歌曲, 行吗?”“行!”教室里一片欢腾, 欢乐在一点一滴地延伸。“下面老师就把课堂交给你们, 老师也做你们的学生。”

四位小老师在一番讨论后, 开始分工合作教学, 形式多种多样, 有领唱一句跟唱一句的小老师, 有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的舞蹈小老师, 更有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的小老师, 无论是担任小老师的学生, 还是其他学生, 每个人都很投入, 他们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翘首期盼中, 新课程来了, 带着新理念来到了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教学中, 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空间, 而是开放的、无限的空间。当课堂中出现了与教师原本的教学“套路”不吻合的地方, 是“扼杀”学生的想象与观点, 形成某种既定的统一答案, 还是鼓励学生说完, 教师给予肯定?是按照教参教案去上课, 还是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我终于知道, 让学生去讲, 比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的效果要好。教师及时地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 对学生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这节课有了小老师的帮助, 课堂上学生很专注。因为在座的学生都是发自内心地佩服会弹这首歌的小朋友, 在他们看来, 老师会的本领小朋友也会, 该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情。于是, 在他们的世界里, 欢乐与喜悦在一点一点地悄悄蔓延。

在这样万变的课堂里, 这样的意外, 或许会打乱教师的预设, 反被学生牵着走, 但当教师融入学生和课堂, 将舞台让给学生, 让他们展示自己认知过程与学习的成果时, 这样的意外已成为课堂里的一道彩虹;这样的意外, 已引发我们心灵的异样光芒;这样的意外, 将沉淀成我教育生涯中一段珍贵的幸福记忆, 最终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从而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就不期而至。这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预约”策略 篇2

一、智慧对话, 引领生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与教材的对话实际上是阅读者积极地调动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感悟、理解教材并再造教材的过程, 是已有知识和教材知识的磨合和对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面对教材, 认真阅读, 反复思考, 读出自己的见解, 针对教材的内容各抒己见, 批判地去面对教材、超越教材。

案例一:“土地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请大家打开书, 阅读教材, 看有什么想法和疑问。

同学们埋头看书, 或画或记, 时间持续了五六分钟。

师:有什么想法或疑问我们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公顷这个名称和其他面积单位不一样, 其他面积单位都有“平方”两个字, 和长度单位相对应, 非常好记。如果把公顷改个名称也叫平方什么就好了。因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可以叫平方百米。

生2:我还发现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只有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 这个进率太大了, 为什么不在平方米和公顷之间再创造一个面积单位呢?

好像一滴水掉进了油锅中, 许多同学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生3:我觉得创造一个平方十米最合适, 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十米, 这样平方米、平方十米、平方百米 (公顷) 、平方千米, 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了。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通过学生和教材的对话, 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赋予教材新的内涵, “静态”的教材在学生创造性的延伸拓展中, 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二、捕捉错误, 诱发生成

这里所说的“错误”, 特指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认识而产生, “认识”基于错误而深入, 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 “错误”在所难免。由于“错误”折射了认知主体丰富的观念信息, 所以纠正错误对于转变数学认识、促进知识建构意义深远。因此, “错误”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面对“错误”, 教师应以“错”为媒, 慧眼捕捉, 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反驳评价、补充完善等学习途径来发掘错误根源、生成新意思维, 使数学学习在“曲折”中走向“深刻”!

案例二:“比例尺”教学片段

教师请学生独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块长方形菜地, 按比例尺1∶500画出平面图后, 量得长8厘米, 宽6厘米, 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巡视中, 教师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答策略:策略一是先求图上面积, 再求实际面积, 即8×6÷1/500=24000 (平方厘米) =2.4平方米;策略二是先求实际长度, 再求实际面积, 即8÷1/500=4000 (厘米) =40米, 6÷1/500=3000 (厘米) =30米, 40×30=1200 (平方米) 。对此, 教师没有正面点破, 而是想方设法引发了学生的自主反思:

师:你觉得哪个答案更合理一些?

生1:第二个答案。因为第一个答案是2.4平方米, 菜地不可能这么小的。

生2:我也认为第二个答案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学过, 比例尺反映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距离是长度) 。而第1种方法把比例尺用在了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中, 这违反了比例尺的意思!

师:同意吗?

生 (合) :同意! (很多同学准备着手修改自己的解题过程了)

师:的确, 比例尺只能用在长度的计算上。那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 实际面积能不能直接根据比例尺来求呢? (问题一出, 学生们激情顿生, 经过思索研究, 他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现。)

生3:因为实际面积是实际长乘实际宽, 而实际长、宽又分别是图上长、宽除以比例尺得到的, 由此可以得到本题的实际面积是 (8÷1/500) × (6÷1/500) 。所以像刚才的第一种方法8×6÷1/500就少除了一个比例尺, 所以, 就比正确答案缩小了500倍。

生4:以前我们做过很多题, 都证明了面积的变化倍数应该是长度变化倍数的平方, 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500, 说明图上长度、宽度都是实际长度、宽度的1/500, 所以图上面积应该是实际面积的1/500的平方, 也就是1/250000。所以, 第一种方法如果改为“8×6÷ (1/500) 2=48÷1/250000=12000000平方厘米=1200平方米”就正确了。

生5:我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 概括出了一个根据图上面积直接求实际面积的公式:实际面积=图上面积÷比例尺的平方。

案例中的错误, 源自部分学生“比例尺”观念的认识偏差。于是, 一场由教师“蓄意”挑起的纠错活动即时发生。一方面, 学生“就错探因”, 据理发现了错误算法的成因根源, 帮助同学更正了对“比例尺”的认识偏差;而另一方面, 学生还能“借错创新”, 顺势发现了“借助比例尺, 直接根据图上面积求实际面积”的策略模型, 错误资源的潜在价值由此得到了最大化实现。

三、随机转化, 启迪生成

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 因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许多偶发因素, 他们虽然游离于预定的课堂教学程序之外, 但如果成为师生关注的重点, 巧妙引导, 合理转化, 就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更好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案例三:“24时记时法”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1:我知道这路公共汽车首站在“新街口”, 末站在“富丽山庄”, 服务时间是5:40到22:30。即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5:40开出, 最晚22:30开出。

当我正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 听见一个学生轻声嘀咕:“我发现这道题出错了!”

我想, 她可能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便说:“你认为题目哪里出错了?”

生:老师, 站牌上出示的是“服务时间:5:40~22:30”。说明这一路公共汽车在5:40到22:30之间是服务的, 超过22:30就停止服务了。那么, 我认为22:30不应该是“开出时间”, 而是最晚到富丽山庄的“到达时间”。如果要我们求最晚几点开出, 必须要知道首站出发到达末站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的一席话, 让我不禁想起银行、超市门口的服务时间, 那里的服务时间不正是指超过某时就停止对外服务吗?于是, 我激励她说:“你真了不起, 敢于向书本提出挑战!如果现在请你做教材的编者, 这道题该怎样出呢?”

生:我有两种方案。可以把路牌上的“服务时间”改为“发车时间”, 这样最晚就是22:30发车;另一种, 把问题改为“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几时几分到达末站?”

学生们听后, 纷纷鼓掌表示赞同。

课后, 我到车站进行了解, 一般所指的“时间”都是指“发车时间”, 因而学生提出的这一见解是很有道理的。

在上述课堂教学中, 我为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感到高兴, 也为自己没有漠视学生的“轻声嘀咕”, 从而错过这一精彩的课堂生成而感到欣喜。

四、恰当评价, 放大生成

多元评价的理论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纳, 评价作为一种激励和导向的工具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用。评价的方式也从教师一锤定音到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而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成员, 教师更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 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细心发现学生积极的、有创意的见解, 及时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 努力以真诚的微笑、鼓励的语言、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有效地调控评价过程, 放大资源的生成。

案例四:“长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为了揭示长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安排了“摆一摆”的活动, 让学生打开学具袋, 从里面取出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四根小棒 (两长两短) , 在桌上摆出一个长方形。其中一位学生摆成如下形状:

教师在展示学生的正确摆法后, 展示了该种摆法。大部分学生掩面而笑,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竟笑出了声音, 口中还不停地嚷嚷:“这不是长方形, 这不是长方形。”

师: (一脸严肃) 嘲笑别人是最没有礼貌的行为, 我相信A同学这样摆一定有他的原因, 我们请他说说他的理由。 (面带微笑充满期待地看着A生)

生A: (小脸涨得通红, 结结巴巴) 我的另一根小棒被我一不小心弄丢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 所以你才摆出了一个有缺口的长方形, 如果给你一根你能摆出一个完美的长方形吗? (手里放了一长一短两根) 选择一根吧, 你需要哪一根?

生A: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较长的一根, 熟练地摆了上去)

师:为什么选择这根呢?

生A:因为长方形的上下一样长, 左右也一样长。

师:真了不起, 不仅知道长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还明白长方形对边相等, 同学们, 你们现在觉得他怎么样?

生: (由衷地鼓掌)

师:除了赞扬的掌声, 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们以后不能嘲笑别人, 要尊重别人。

生2:要耐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即使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嘲笑, 而要耐心地帮助他!

如果没有生A摆出的有缺口的长方形, 相信学生对“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长方形”概念理解不会如此深刻, 更不会有长方形对边相等这样深层次的感悟。教师把解释错误原因的机会及时送给了学生, 让学生挽回了自己的尊严, 同时也给全班学生一个评价的机会, 让他们在评价中懂得———“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 上课时要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 取长补短, 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动态预约 篇3

一、呈现:“动态生成”的一个案例

在一次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观摩活动中, 一位老师执教了“保护环境”一课。课中, 一个学生提出:“蓝藻是怎么形成的?”执教老师鼓励、表扬学生爱思考, 便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感不感兴趣?”许多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感兴趣。执教老师认为这是一个生成的问题, 一个难得的机会, 进而就组织学生分组交流, 大谈阔论, 探讨“蓝藻形成的原因与过程”。整个课堂用了大量的时间 (近30分钟) , 最终问题看起来似乎解决了, 可令人费解的是:这位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花这么多的时间来研究“蓝藻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其效果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怎样的催化作用呢?带着这些疑问, 我作了一个课后回访。

我问:你在课堂上对这种“动态生成”的处理, 是怎么看的?

执教老师说:课堂上出现的这种“动态生成”, 虽然让我无法预料, 然而, 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无论怎么去上, 必须要跳出课前备课所设定的思路, 灵活应变, 尊重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 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现, 努力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抓住了课堂的生成, 课堂会因生成而精彩。

二、反思:这种“动态生成”的处理有效吗?

纵观这堂课, 出现“蓝藻”的问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属正常情况, 是知识性障碍问题, 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在课前或课后研究了解, 适当的时候, 教师告知也可。然而, “蓝藻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应不应该成为这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答案是否定的。问题出在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生成”没有做到用心预约, 因而对课堂“生成”的处理与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价值的追求没有能够达成有效地统一。

三、追问:怎样追求生活化课堂的高效生成?

有一则公益广告, 画面是一个小女孩在放风筝。广告词是“控制是为了飞得更高”。这则广告形象而有一定的意蕴。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中的预约比喻成线, 而把生成理解为风筝的话, 可以这样说:课堂高效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用心预约, 教师的用心预约是为了课堂更好的生成。怎样做到用心预约呢?

(一) 充分预设, 蕴蓄生成

关注“生成”, 并非摈弃“预设”。“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之说, 同样道理, 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并非井水不犯河水, 而是水乳交融、有效渗透、和谐共生, 即“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 “预设”是对“生成”的准备、丰富、拓展与延伸, “预设”越充分, “生成”就越有可能, 越有效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 没有高质量的预设, 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因此,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充分预设, 为课堂的“即时生成”提供宽阔的空间, 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临危不乱, 运筹帷幄, 用智慧将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

然而, 这种预设不是单维的、死板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 而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预设方案。教师在预设时, 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 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 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特征、生活体验等更为丰富的学情, 预测更多的可能。如怎样创设学习的情境?教学内容怎样呈现?用什么方式呈现?学生是否感兴趣?又会怎么去想?是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在质疑或解答问题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达?等等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同时, 教师更要准备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困惑的各种有效对策, 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当然, 这种预设应该是“弹性化”的方案, 不是把每一步 (甚至每一句话) 都预设, 而是要把预设设置在一定的空间, 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二) 培育情境, 唤醒生成

从一定意义上说,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个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 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课堂中缺乏学习情境的培育, 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就不会被真正地唤起, 同样也就不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精彩生成, 更谈不上课堂教学生命力的张显。

斯多德曾经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学生的学习总有情感的因素贯穿其中, 并受到情绪和情感的激发或抑制。学生一旦有了对学习的情感, 就会愉快地学习, 可以消除紧张, 抑制疲劳, 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 使内心世界变得开放, 从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想像、思维, 增强学习的实际能力。对于中学生而言, 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与他们的情绪体验有密切关系。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赖于情感的支撑, 而情感的支撑又需要借助于情境的培育, 离开了一定的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关注并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积极培育生活化课堂的学习情境, 重视挖掘生活的内涵, 充分展示学习情境的巨大魅力, 用丰富的表情、夸张的手势、高昂的情绪、抑扬顿挫的节奏去感染学生,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情绪,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中学会体验、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学会想像, 使学生潜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个性得以张扬, 生命的激情得到充分唤起, 智慧的火花得以不断地闪现。

(三) 及时捕捉, 接纳生成

叶澜教授说:“不去认真预设, 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 那是不够优秀。”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经常不经意的会出现一些生成的亮点。其实, 这些亮点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 而这些精彩的亮点却往往会稍纵即逝, 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来处理课堂即时生成的信息。首先, 教师要细心观察, 善于应变, 及时捕捉, 把握课堂生成的契机, 对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即时信息要做出迅速反应, 鉴别出生成信息的价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提炼出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价值信息, 使之及时转化为新的课程资源, 生成出新的教学过程。其次, 教师要敏锐洞察课堂的学情, 把握新知的切入点和生长点, 驾驭好整个课堂。问题的呈现要灵活多样,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调节好教学的节奏, 控制好生成的空间, 在情境中提问, 在舒缓中思考, 在关键处激活, 在灵动处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倾听与对话。倾听是对对方真诚地倾听和接纳, 意味着师生彼此之间的“敞开”与“接纳”、“承认”与“包容”, 是师生相互理解、精神相遇与自我生成的过程。而教师倾听的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 但是生命并非抽象的生命, 它具体体现在各种欲望、需求、情感、思想, 体现在个体生命的差异和区别上。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以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 其所生成的信息是最难预料的, 同时也是最真实的生成性资源, 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细心感受每一位学生的意见, 用心倾听, 及时、全程地关注他们的行为和情绪的变化, 接纳富有价值的生成。用心倾听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 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它是课堂精彩生成的“酝量坛”。有时课堂产生意外的“声音”, 似乎与这堂课的内容极不和谐。然而, 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教师的一句亲切的询问也往往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它体现着教师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教师用“倾听”换来的不仅是学生思维的拓展, 更可以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 放飞思想。

(四) 链接生活, 提升生成

引导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一辈子做有道德的人, 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追求, 更是其灵魂所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也是对生活感悟的过程, 更是一个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建构与生成的过程。生活告诉我们, 中学生与成人生活在同一个感性世界之中, 与这个感性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着这个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在感悟着这个世界。而学生对于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各种感受、对于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 无不受这一真实的感性世界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东西, 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联系, 才能生成出鲜活的东西, 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 知识才变得丰富和深刻。因此, 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链接, 引发学生的内心体验,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认同并生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使生活化课堂的“精彩纷呈”与“教学价值的追求”达到有效统一。

摘要: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 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 这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追求。动态生成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亮点, 也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难点, 要追求生活化课堂的高效生成, 就需要做到:充分预设, 蕴蓄生成;培育情境, 唤醒生成;及时捕捉, 接纳生成;链接生活, 提升生成。只有用心预约, 课堂才能精彩纷呈, 富有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呈现,反思,追问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 2003.9

动态预约 篇4

但是,受实践经验缺乏和操作方法失当等因素的影响,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从教学实践看,不少课堂的动态生成有不小的问题。有的教师曲解了生成的概念,一味地为了生成而生成。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退居幕后,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课堂看似热闹却空洞无物。

为了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动态生成,我们必须深入贯彻新课标的有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关注知识和能力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知识成长和个性发展。总体来说,其操作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紧扣文本建构,定向引导生成

对文本,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确实存在解读上的多元性,但是它也有自身的规律性。一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内容底蕴、艺术手法、格调韵致有些是固定的,不容许随意解读。因此,从教学方法来看,不管你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都不能脱离文本。

能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各有特色:有的以理服人,如苏洵的《六国论》;有的以情感人,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有的思想深刻,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有的文采斐然,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堂真正意味上的动态生成课,必须要紧密结合文本自身最大的特点来进行组织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带领学生穿行于语言文字的丛林中,领略其中美不胜收的风景。

正确把握教材内涵之外,教者还必须深入了解学情,研究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生成方向要落实在学生最需要提高、最能提高的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最近发展区”转化成现实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动态生成。

由此可见,动态生成并非有“生”就可以“成”,更非可以脱离文本妄加生成。语文教师在点拨生成的过程中必须紧扣文本明确生成方向这样才能完成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精心预设教案,留足生成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因为作为教材的经典文本博大精深,精微奥妙。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先准备一桶水。因此,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在课前就要对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

另外,从教学过程看,为了能高屋建瓴掌控课堂,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推敲问题切入角度、时机,精心考虑各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举一隅而三隅反”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论视角下,精心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教师在预设时,就要为动态生成而预设,要考虑到课堂生成的种种可能性,教学方案的设置不能僵化,要具有弹性。具体来说,要体现探究学习的弹性、合作沟通的弹性、交流对话的弹性、个性感悟的弹性,在教学环节预设的基础上要讲究艺术,讲究留白。留白的设置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预设时不能将所有空间填满,而要留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机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进入文本。

三、创设具体情境,激发生成兴趣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必须要在生本对话中来实现。那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完成知识和素养的动态生成呢?教师必须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感悟、生成、表达,带领学生走近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运思方向,进入作品的艺术空间,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临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理想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比如,教学《边城》时,为让学生体验文中湘西美丽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教师就可以用语言创设具体的情境:由黄昏入手,先问学生桃花色的薄云有没有见过,然后,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五月的黄昏是最美的,天边的云彩有很多种颜色,绚烂至极。学生惊讶,对这一话题兴趣大增。五月黄昏的温柔、美丽、平静在学生的记忆中被激活。教师可趁机提问: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你们有过体会学生有的说对夏天傍晚的热气,有的说闻过雨后泥土的气味,有的说听过杜鹃“布谷布谷”的叫声。他们边说边摹声,课堂气氛活跃顿时起来。

由此,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学习经验、生活经验,进入文本的深层空间,在思维交锋和情感体验中积累知识、拓展能力,从而将抽象的语文转化为感性的语文。

四、教师主导课堂,捕捉生成时机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态生成,决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相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的指引和点拨作用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教师一味听凭学生自然生成,那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零散和无序,会使语文课堂丧失目标,陷入放任自流的状态。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艺术性地把握引导的契机和尺度,适时发挥讲解的作用,诱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语文课堂上才会出现超越预设的精彩生成。

一个善于把握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具有超强捕捉能力的教师,也是一个懂得倾听和引导、具有高度课堂教学机智的教师。他应该学会倾听,能在学生发言中把握学生的理解,并作为生成的重要资源;同时会引导学生质疑,在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生成课堂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公开教学宇宙里有什么时突然,有个学生问:“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教室里哄堂大笑,大家以为这是一个不必回答的问题。于漪老师笑着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可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亿'字,反而用两个字`万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讨论,大家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可见,善于引导质疑,并机智地处理课堂中的生成,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和活力。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下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以文本规定为导向,以预设留白为空间,以情境创设为平台,以教师智慧作抓手,以学生主体为对象,捕捉课堂有利时机,用思维启发思维,用智慧碰撞智慧,这样才能收获语文教学预约之外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上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下一篇:毛泽东的人民标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