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问题

2024-09-07

创新能力问题(精选12篇)

创新能力问题 篇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那么, 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 以教材为依托, 创设问题情境, 是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学成于思, 思源于疑。”一切创新都是从“疑”开始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是创新的起点, 没有这种问题意识便无创新可言。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 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 在教《鸟的天堂》时, 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读了“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很快地, 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这两句话, 你有什么问题?再如, 读《草船借箭》一文: (1) 谁向谁借箭? (2) 他们为什么要借箭? (3) 他们是怎样借的?又如, 读《凡卡》一文:“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了吗?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 以后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从“矛盾”处入手,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认识冲突, 激发了提出问题的兴趣, 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这样创新就成为一种可能。

2 在质疑中训练思维

“学贵有疑。”敢于质疑是创新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 或文笔清新, 或情意深长, 或想象丰富,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空白”,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 质疑问难, 探求新知, 进而发展创新思维。如, 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 概括文中描写的植物及种子的外形特点, 然后抓住“空白”, 让学生在配音朗读中想象并描述它们在风中四处飘飞的情景, 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哪些?你知道植物的种子还有哪些传播方式?这些活动, 让学生在欣赏、想象中激发了求知欲, 启发了创新思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大胆想象, 甚至是异想天开,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切忌千篇一律, 否则便无创新可言。

3 在实践中激发创新

“语文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应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增长见闻, 磨练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创新能力各种因素得到协调发展。比如, 在教学《孔子拜师》等历史性课文时, 可组织学生查阅历史文献资料, 举办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会或辩论赛, 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成因和历史意义, 或探究历史人物的思想道德观念、学说成果等;在教学《桂花雨》等自然景象类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自然景象观察活动, 写自然现象观察日记, 总结自然现象发生的成因及其规律, 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在教学《两个铜球同时着地》等科普知识类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发明活动;在教学《假如没有灰尘》等环保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现状调查, 研究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等动物类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研究动物的习性、生活规律、饲养方法、疾病预防等问题;在教学古诗文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古诗文阅读, 探究“月”“柳”“风”“草”等景物在古代诗文中的意义, 了解古诗人的人生历程, 追述古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体验古诗人非凡卓越的文学艺术魅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 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更让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

培养自主学习,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 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沉重的负担, 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 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 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 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 思想的结晶, 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 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打破常规思维, 进行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活动。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 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 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他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 克服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 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强化课外实践, 拓展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一些知识性强、操作性强或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文, 如果光凭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解, 学生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且不知所云。因为这些内容是别人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 对于缺乏那些体验的学生来说仍然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激发思维, 才能有想法, 有创新。我们要开展大容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如建立阅读课教室, 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 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工厂、矿山等。激发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 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挖掘一切有利因素, 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 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中得以发挥, 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在识记字形时, 根据字形的特点, 教师启发学生“雨”字怎样识记呢?有一学生回答说:“雨就像一个窗户, 透过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雨点。”多么大胆形象的想像, 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是无边的, 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 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像, 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 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 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坚持不懈地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针对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埋在学生心中的智慧种子就能结出丰硕的创新果实。

创新能力问题 篇2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从体育课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体育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了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具体方法。

关键词:体育课;培养;创新;能力;中学生

一、前言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既要完成教育任务,而且还应该实现教育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教育功能上,体育课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但更重要的是,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自身具有极其鲜明、突出的特点:实践性强,整体性强,社会性强,差异性大,复合性明显以及交叉性明显等。基于该特点,可以看出体育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身体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为学生观察和发现各种复杂的体育现象提供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体验创新带来的乐趣。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而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侧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使学生成了会做动作的机器,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体育课及体育教材的特点,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望能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培养出的人才当属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体育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置于重要位置,贯穿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努力寻求多种途径及方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充分挖掘体育教材内容价值。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因此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完成,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当即的记忆、反复的想象和集中注意。体育学科教材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常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2.有意识地增加左侧肢体的练习。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左、右半脑子是有明显分工的。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踢球,左手运球、投篮、打排球、打乒乓球、左侧平衡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发展。

3.引导学生自选创编成套动作。体育课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易到难系统掌握、复习教学大纲规定的技术动作;其次可充实

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单易学的各种技术动作。也可重点介绍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和体操、武术编排成套动作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设置少量供学生自选的技评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少量体育考核项目供学生自选。让学生任选有兴趣、有特长的体育项目进行技评考核。自选技评项目考核,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体身体素质,扬长避短、满足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逐步形成。教师也可用发展的观点来因材施教,指导评价这种个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5.大胆增加体育游戏活动。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外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能的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可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营造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方法

1.发现法。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如在学生立定跳远时,教师提出影响远度的因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实践,去判

断,去体会。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影响立定跳远远度的因素,让学生通过验证实践来提高自己立定跳远成绩。

2.问题教学法。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景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4.讨论法。讨论法就是拘泥于老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形。而比赛阵形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下平行、重叠、斜线站位,三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

三、结语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体育教学也必须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素质

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体育课以其实践性强、整体性强、社会性强、差异性大和交叉性明显等鲜明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自身优势。体育教学中可通过充分挖掘体育教材内容价值,有意识地增加左侧肢体练习,引导学生自行创编成套动作,设置少量供学生自选的技评项目,大胆增加体育游戏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具体方法寻找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41-01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爱因斯坦指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可由教师提,也可由学生提。教师提出问题,当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却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时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才是最积极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会问、善问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教师应在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质疑,积极探究,自已解决问题。多方面提问,多渠道解决问题才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提问热情

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更多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意识的地将概念的产生、问题的提出,尽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生活背景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在课前安排预习时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人体上存在着的各种有趣的比。引入新课时,学生将查找到的问题进行汇报: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比,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问:上下身比是多少,拳头与心脏的比是多少,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取材于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机会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天性好奇、好问,并不缺乏提问的意识和质疑的态度,但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或受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差生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教育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他们提问怕被笑话。优生认为听懂了,学会了,没什么可问的。这样一来,他们往往变得谨于提问了。因此,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巧妙设疑诱导,并给予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引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只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走进了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差一点的学生对所学内容如果真有问题,也不会有顾虑。优生则可以提出自已的不同想法、不同见解或联想到的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只有从自我封闭走向自我开放,敢于主动提问,随时提问,才会主动的思考,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张明不小心把李芳的数学书带回了家,而李芳急着要用,那么李芳怎样才能尽快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方案:张明送到小芳家;李芳到张明家拿;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张明送,李芳接。接下来,教师又指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案的基本数量关系。每一种方案学生都会问所花的时间是多少,怎样求所花的时间,求所花时间需要知道哪些数量。经过解决创设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问题可问,解决自已的提问,主动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整个过程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这样,不仅学生的知识为断深化,而且让学生体验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探究带来的喜悦。

三、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会问

针对学生想问却不会问的现象,我作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提问题不知从哪儿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告诉学生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善于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上提出问题,要善于在自已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价值勤的问题时,我就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加以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提得好?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或非常浅显,我就告诉他,象这样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很明白了,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以后请认真学习不要再提类似的问题了,老师希望你下次的提问更有价值。对于学生“异想天开”的提问,也不打击,而是认真分析提问的思路,对于有价值的部份要给予肯定。这样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提问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学得灵活、扎实,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四、利用激励机制,使提问成为自觉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渐渐地由不问到找机会问,会问,甚至问得有一定深度。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方法,常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的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作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提问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享受到提问成功的快乐,树立了自信心。在学生中形成学提问、比提问的良好风气,学生渐渐地由被动提问转向主动提问,使提问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行为。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问题情境,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而引起的, 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 才有要解决的愿望和要求, 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是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气氛之中, 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课堂问题情境, 不仅仅包含着问题, 包含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方式, 教师的启发、鼓励、点拨, 还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 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 却远远胜过问题的整个课堂的动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精心设问质疑,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 由疑激思, 以疑获知,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1. 创设问提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动力, 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 不仅可以优化心理品质,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创设问题情境,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对知识充满渴望, 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例如, 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剪刀、硬纸板、量角器等, 在课堂上, 教师提出:现在大家剪一个△ABC, 使AB=8 cm, BC=10 cm, ∠ABC=50°, 完成以后让大家相互比较, 就会发现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大小都相同, 即全等, 这时学生都比较平静.接下来让学生剪第二个△ABC, 使AB=8 cm, BC=10 cm, ∠BCA=50°或∠ABC=50°, 完成后让大家相互比较, 这时学生不会像前面那样平静了, 因为大家发现手中的三角形不再全等.教师随即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趁着学生的兴趣正浓, 进一步提出判定三角形全等还有哪些方法, 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动手验证, 可以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其他判定.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动手能力, 而且能够调动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他们融入教学活动之中,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的艺术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作为教师不仅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 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展示和发挥, 而且要以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 教师在教学中, 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 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问题, 去探究问题的实质, 寻求解决的途径,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解析几何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 B两点, 请补充适当的条件, 以便确定直线AB的方程.问题一出, 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了, 学生相互争论、探讨, 补充的条件形形色色, 例如:

(1) AB的距离一定

(2) ∠AOB的大小一定 (∠AOB=90°) , 其中O为原点;

(3) AB中点的纵坐标为8;

(4) AB过抛物线的焦点F.

涉及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 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探索“状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创设有趣的教学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怀着兴趣和期待, 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3.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造就创新人才, 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 能敏感地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新关系, 提出新颖的方法.如果学生不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 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思维就没有广度和深度, 就不会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 发展创新能力.例如问题:在平面几何里, 由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 AC互相垂直, 则有AB2+AC2=BC2, 拓展到空间, 研究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间的关系: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 ACD, ADB两两互相垂直, 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_____.

学生通过已学平面知识, 将其思维从平面拓展到空间, 通过类比的思维方式, 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A—BCD的三个侧面ABC, ACD, ADB两两互相垂直, 把这些直角面类比三角形的直角边, 底面类比三角形的斜边, 故可以得到猜想:

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空间, 而且激励了学生的智力与智慧的发展, 让学生活学活用, 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篇5

一、实施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实施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普遍生,努力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教育模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育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品质,疏导学生从小关注人类和世界,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民主生原则。在创新教育中,师生关系应和谐融洽。老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学生则要以主人翁精神参与教育活动,积极进取,主到探索,力图创新。一切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成长和发展。

3、探索生原则。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教育活动富有探索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之把“分数上的好胜心”转化为“学问上的好可心”。“好胜”与“好奇”,虽仅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好奇心可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观察事物和思考分析,有利于创新品质的形成。

4、创新性原则。老师要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精

神上、物质上,都要满足学生的创新欲望,适应学生的创新需求,鼓励“异想天开”,提倡“出奇制胜”。老师不要怕学生冒尖,对于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和行为举动,教师要善于理解、宽容,并采取正确手段进行奖惩。

5、个别性原则。老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开展教育活动,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由于个体之间的创新品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把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着陆目标”。

6、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实施创新教育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并用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尽力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努力在学生的课外活动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指导方法和活动效果等方面寻求突破。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叛党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7、激励性原则。实施创新教育,要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与其“数其十过”,不如“奖其一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源于一定的兴趣、爱好,源于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这是他们要向未来,探索新知的不竭动力。如果教师善于支持、鼓励学生创新,便可达到“一荣俱荣”的效果,学生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

(1)通过“强思想、比素质、赛师能、树形象”系列活动的开展,从而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师表形象),提高两个水平(学科业务水平、使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水平),增强三个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师德高,师道尊,师纪严,师业勤,师艺精,师爱真”。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强化规范言行,美化教师形象,制定《师德公约》。每末,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评选“师德之星”、“师德标兵”,树立师德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做到学有榜样。

(3)在业务学习方面组织教师开展“三寻”活动,即寻找你的理想教学观,寻找你的理想教学专家,寻找你的理想教学模式。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习优秀教学专家的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法。

(4)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坚持“六个一”流程管理,即一份学科创新教育研究方案,一人创新教育研究周工作安排表,一本创新教育业务学习笔记,一本创新教育实验过程记录簿,一份创新教育研究阶段小结,一篇创新教育研究论文,在研究 中强化教师三种意识,即课题实践意识、理论学习意识、经验总结意识。学校根据研究进展情况,举办“创新教学汇报”和“创新论文”评奖等活动。

2、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创新氛围

(1)活泼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我校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每星期二为“小班主任日”,让学生民主竞选小班主任,提出表班级管理的想法,对班级建设提出一条创新建议。每星期

三为“无作业实践日”,教师不布置局面家庭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办手抄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小采集、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期末学校组织“课外实践成果展”。每周四为“无批评日”,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从下面引导,不呵叱、不指责、不讽刺、不挖苦。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扫清创新中的心理障碍。道德是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协调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体现各学科自身特色。其次,设置个别心理咨询服务。本着“尊重、同感、保密”的原则,理解、接纳、导、启发、帮助学生。学校设立“天天乐小屋”和“悄悄话信箱”,对学生排忧解难,扫清求知创新中的心理障碍。

3、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将进一步筹措资金,建成校内各种供学生实践的专业教室,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班队、读书读报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进一步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童话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创新。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则是未知。”校园“四节”的设立,有利于学生在亲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学会创新。

(3)将学生的创新实践延伸向家庭,拓展他们实践活动的领域,形成“班级、年级与校级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大课堂、大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4、构建创新模式,深化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是由教学理论转化而成的,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形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应由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4部分组成。

(2)课程是实现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主要手段。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严格执行教育部分发的教学计划,开好四种课程,即学科课,活动课、隐性课、环境课。第二,坚持选修课和必修课同步进行。

(3)学校教育任务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落实创新教育。我校教学模式有五小:第三步,指导学生自学。第四步,引导讨论探究;第五步,师生反馈评价。

小议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 篇6

关键词:激发兴趣;换位思考;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巧问

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稳定、不持久的,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草船借箭》时问:“箭是借来的吗?”“既然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而不用骗呢?‘借了就得还诸葛亮会还吗?”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有的同学就回答:‘借。暗示诸葛亮借了还要还,作战时将用来射击对方。”这一问,不仅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还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换位思考、展开求异思维,教师要善问

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思维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别人不同,但他们年龄小、独立判断自我探究的能力较弱。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应使学生突破常规的禁锢、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迸发出求异的火花。

三、为学生插上想你的翅膀,教师要会问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有悬念的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这样问:“哪位同学能把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想象出来?”全体学生紧张地思考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脑海中树立了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形象,五壮士勇跳悬崖图跃然脑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四、诱发探索行为,教师要深问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注重诱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多途径探索问题,挖掘出隐藏在深处的源泉,形成自己的创造能力。

我校附近有两棵果树,秋后,树上的果实红通通的,煞是喜人。可近年,树还是那么高、还是那么壮,可就是不结果。作文课中,我带学生到树下观察,从树根到树干再到叶子,我适时提问:“先前结果,现在为什么不结了呢?”这一问,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他们请教果农,翻阅大量的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学校附近的楼房太高,影响了阳光的照射和空气的对流,造成果树不结果。这样的提问,犹如给学生指点一条探索新知的通道,让他们通过实践去发现未知的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问的适时性,提问角度的选取、提问难度的把握,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难易适中,恰到好处。问完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以便学生真正进入创造的世界中去。

创新能力问题 篇7

一、兴趣萌生“问题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情不自禁地置身于物理教学情境之中,试图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形成“问题意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如借助直观教具、多媒体、魔术,或引用物理故事、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生活事例以及现代科技知识等,创造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再适时进行提问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萌发问题意识。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的实验。奇特的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有了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二、氛围滋生“问题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为学生学习创设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生动的物理环境,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使学生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简单的问题,教师都不应随意泼冷水,横加指责,而要耐心指点,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物理实验是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手段之一,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浮力”的教学,那些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密度,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空心以及物体形状等有关。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洋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块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淡水河里,浮力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如下的演示实验,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大家观察弹簧秤示数,说明了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学生带着问题在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实验氛围容易使学生滋生“问题意识”。

三、实践衍生“问题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当见到一个现象,要习惯于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此外还可以为学生设计答疑本,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查阅,师生共同参与答疑解难。在班上逐渐形成提问答疑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四、启发催生“问题意识”

教师要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培养进行有目的地引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的“问题意识”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寻找思考的方法,积累思维的经验,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启发和引导,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经过启发能够有所领悟,少走弯路。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问“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流,为什么能用伏安法测电阻”就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更具有启发性,激起学生求知欲,此外,教师还应精选精编例题、习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并注重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有目的地引发思考与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以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8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以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就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尊重相信和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认真倾听,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 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 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 同时营造出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从而形成新的探究点和学习的兴奋点。

2.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 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 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 可采用生活化知识、比较演示、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 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情景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体验成功的喜悦, 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3. 激发全体学生参与

创新能力问题 篇9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要想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十分必要, 也是大有可为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 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对于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良好个性的形成、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 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养成提问习惯

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 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 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因此, 要激活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爱问, 必须改变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 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青年学生求知欲旺盛, 这正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为此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一句话, 教师要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提供适宜探究的学习环境。

如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 难免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 在这种情境中, 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提问, 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 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对学生提问质量的肯定以及回答问题的认真和耐心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产生了提问的兴趣, 他们思考的范围、思考的层次都将得到提升。

(二)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诱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有的人认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 于是在短暂的时间内给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实际上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 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 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 引导他们进入问题之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要做到这一点, 至少应考虑到问题的“六要”原则。这六要原则是指:一要简洁明确, 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 表达要简明扼要和清晰, 不要含糊不清, 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二要讲求过程, 不仅要使学生解出正确的答案, 而且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 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 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三要有阶段性, 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 应根据不同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四要有探索性, 通过问题的设置,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 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五要注意时机, 问题的设置火候要得当, 把握时机, 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六要少而精, 做到教师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 在日常阅读教学实践中, 广大语文教师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如实物演示法、角色体会法、音乐渲染法、多媒体图画再现法、语言描绘法等等。

(三) 倡导发展性评价, 激励学生重视问题意识

要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到教学活动中来, 除了改变教师的观念之外, 还在于改革现有的评价体制, 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改变以往那种单纯依赖书面考试, 检测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单一局面, 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平时对学生的检测应当体现对问题意识的考查, 特别是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发展性教学评价观的引领下, 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 应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 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当做到: (1) 悦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 (2) 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 应加以引导, 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 抓住关键处提问。 (3) 对学生提问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不宜加以嘲笑, 应肯定其大胆的行为, 发现其闪光点。 (4) 对于学生提出的不论简单的、复杂的, 也不论重要的、次要的问题, 教师都要及时作出回答, 回答不了的, 也应作出合理的说明。 (5) 要面向全体学生, 尤其要保护“学困生”可贵的问题意识。

总之, 作为教师, 应该认识到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而思考的前提是疑问。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 更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善疑好问、好问勤思、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 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独立、主动的学习者。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是创新精神的基石。但目前不少中学生存在语文基础不扎实、阅读能力较低, 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现象;而且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教师权威等的影响, 学生一般不敢问或不会问。因而在语文教学, 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等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语文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重塑问题之浅析 篇10

一、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这一概念如果按照通俗说法而言, 指的就是所做所想要有新意, 具备别人没有的特点。如果创新能力按照主题区分, 那么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国家创新力、区域创新力以及企业创新力。

在此主要探讨企业创新体系这个问题, 企业创新体系指的不单单是某一个产品的创新, 而是企业内部拥有的创新机制, 这种机制有些方面甚至涉及到了企业的销售方面, 总之, 任何形式的企业创新都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创新能力的含义

熊彼得, “创新之父”, 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全新的函数, 将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生产要素, 与一些以前的生产资源相结合, 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反应, 形成了新的组合。而我们今天, 则更加具体详细诠释了创新的意义———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新潜力的行为, 就是创新。

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 就是该企业在市场中将其要素资源进行一番有效的变革, 从而使其内在的素质得到提高, 并使得企业获得更多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资本, 这样的差异, 使得该企业在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能力。我们所说的企业要素, 不单单表现在生产上面, 其实还包括该企业的一些隐性资源, 例如分配体系、生产体系等等。将这些要素进行创新, 也很有可能会增加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三、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因素

1. 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 标志着该企业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与变革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一条纽带, 它联系着企业中的所有人, 使整个企业的人都团结在一起。企业文化, 是最具有凝聚力的武器。如果企业文化过于陈旧, 远离时代背景, 那么, 该企业也应该是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 同时也间接说明了这个企业极度缺乏创新能力。

2. 领导风格。

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这句话突出了领导人的重要性。如果, 企业领导者的思想比较开放, 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那么, 该企业就会显得很有生气, 极具活力, 创新能力自然不会差。而如果领导者思想陈旧、保守, 无法紧跟住时代的步伐, 那么, 该企业就缺乏朝气, 创新能力自然差一些, 们注定要被市场所淘汰。

3. 员工的学习能力。

如果企业决定进行创新改革, 但由于该企业的员工学习能力低下, 导致无法接受或者学习好新的知识和技能, 或者是学习比较缓慢, 这同样会导致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缓慢。

四、企业创新能力重塑

前面, 我们已经介绍了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因素, 要想重塑企业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克服这些因素, 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1. 解放思想。

思想, 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既然我们要重塑企业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要解放众人的思想。思想解放了, 就能够接受新鲜的事物, 就能够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思想解放, 可以考虑从领导开始, 由领导出面做表率, 带领着企业的相关员工, 一同解放思想, 学习新鲜事物, 见识新鲜技术, 并且和员工们一起了解、学习, 达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2. 建立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

举个例子, 企业可以实行新产品开发的项目负责制度。

(1) 其核心思想就是落实各类人员, 在开发项目中占用的比例, 工作的内容, 同时体现责任大、贡献大、回报大的经济报酬原则。或者是采取一些例如技术入股、收入分层等等方式, 调动员工积极创新。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机构, 专项培养人才。成立一个优秀创新员工和科技成果的奖项, 让企业以实际行动来表示对员工创新的支持。

(2) 可以推行岗位竞争末位淘汰制。给予员工良好的竞争环境, 提供良性竞争的平台, 这样可以促进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也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创新的效率。

(3) 企业还可以建立一个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知识、技术虽然无形, 但是依然是珍贵的财富, 创造、管理、使用和交易过程都极易“泄露”, 保护知识产权已刻不容缓。如果企业愿意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就能够很好的促进他们开发的热情, 大大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

3. 鼓励冒险, 失败风险保护机制。

任何的创新, 都有一定的失败几率。如果因此而放弃人才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损失。同时也会打击其他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所以, 企业应该鼓励他们, 勇于进行创新, 不要害怕失败。有企业在背后支持, 很多员工都会自发的投入到企业创新中来,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将会大大增加, 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将得到一定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 市场竞争力也会大大增强, 收益也将同步提高。

五、结语

创新能力问题 篇11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推进,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能否培养更多的社会合格适用人才,关键是看能否培养出来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作为学校所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就会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主要要运用好激起学生疑问的兴趣,只有他们发问才能去勇于联想创新。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一、用问题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作为初中生,他们的特点是童心乐趣还没有终结,好动,感兴趣,学习情绪还不稳定,若是没有引发他们的学习好奇心,就会不愿意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是非常关键的,而用问题的方式来启发他们的好奇心则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比如执教“平面镜成像”中,我就把一个比较大的苹果放到了一个平面镜上,由于是将几块平面镜成为直角而放置的,这样学生所看到的是有很多个大苹果,这样学生就有了兴趣感,自然就开始来认真学习这一内容了,提高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也就去想很多问题了。

二、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表现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只有当学生积極地思考问题,他们才能敢想、敢问、敢说,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我在讲“浮力”的时候,就问学生:“在水中我们可以看到远洋巨轮,而我们又知道把一个铁片放到水里却沉入水中,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然就感到兴趣很浓,由此我就引出了哪些原因会影响浮力的问题。接着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就引发了积极思考,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各个教学当中,我们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学的对象——学生,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他们的创新意识达到极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创新能力问题 篇12

1. 对开放性问题的认识

开放性问题早在国外的中小学中较为普遍地使用,我国早在80年代已开始关注并探索开放性问题。但什么是数学开放性问题,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具有完备条件和确定答案的封闭题而言的,其条件不完备、解法不唯一、答案不确定,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的数学问题,它具有新颖性、发散性、探究性等特点。其题型也多种多样,如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可分为:(1)条件开放型:即其未知要素假设;(2)方法开放型:即其未知要素是推理;(3)结论开放型:即其未知要素为判断;(4)综合开放型:即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推理方法与结论都要求解题者在问题解决中自行设计与寻找。如从其它角度来看,较常见的有:分类讨论型、数学建模型、存在探索型、信息迁移型等。

2. 开放性问题对培养创新能力有独特的作用

好的数学开放题能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其解答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能使学生置身于不断的猜想、发现和探索中,现代认知派认为这种探求的过程具有某种程度的创造性。其实,这种探究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主动地构建知识,产生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能充分激发发散思维,因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再者,开放性问题的新颖性往往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比其它封闭的求解也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想象,轻松地学习,可以主动通过多种媒介汲取有益信息,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开放性问题的编制

要想充分利用数学开放性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学会编制数学开放题。将一些封闭题作一定改动能较快地编制出开放题。有以下常见的方法:(1)结论开放性;(2)条件开放法;(3)弱化条件法;(4)增加条件并与结论以论断的形式出现;(5)结论设问法。例如:花同样多的钱有人说买大西瓜多合算,有人说买小西瓜多合算,你认为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说出你的理由。(6)将题中常量改变为参数。

如果要编制新的开放题,则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背景来编制,如上面的结论开放题;(2)以某一公理、定理、结论、公式为背景来编制;(3)以体现某一数学思想方法来编制;(4)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来编制。

4. 开放性问题的课堂教学原则

有了开放题我们就可以利用课堂教学,通过对开放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何做才到收到更多更好的效果呢?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问题解决的核心,开放性问题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如果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通过主体内部发展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问题解决需要开放性教学环境,要注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群体进行交流或合作学习,使学生置身于不断猜想、发现、探索的情景中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究活动中既解决了问题又进一步培养了能力。

(3)针对性原则。课堂教学的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情况、学习的心理等有针对性选用。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可选择一些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开放题。如果给出的开放题过于简单,则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如果给出的开放题超越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则又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今后将难以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一般来说,开放性问题的探索性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4)指导性原则。教师在使用开放问题进行教学时,一方面不能像传统封闭题那样讲解,否则就达不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开放”而放任自流,否则就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实际上,开放问题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在组织教学时,对知识结构较完备、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不满足于一种、两种求解,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得到更多的求解,还可进一步引导他们通过变更条件、结论或类比等方法去做更开放性的探讨。对那些因知识结构欠缺、能力较差而在探求时发生困难的学生,可采取师生共同探讨、分组多向交流等办法来帮助他们获得问题的求解,对有畏惧心理的学生要先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尊重他们的每一种想法,并指导他们先去探讨那些适合他们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开放题。

上一篇:车辆通行下一篇:食管磷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