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2024-06-18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共12篇)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1

一、高等学校化学学科的本科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拥有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而对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现在国内理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基础实验和中级实验的层次。由于基础实验和中级实验主要还是针对已知的研究进行验证和重复,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缺乏必要的、直接的过程教育。而在大学里,虽然在大三学年理工科专业还会开设90学时左右的本专业的实验课,实验内容也相应地增加了与教师科研工作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但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内容有限,学生仍不能全面地了解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更不用说做到如何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真正应用到科学研究中了。而且,专业实验室面积较小,仪器设备有限,实验覆盖面低,专业实验室也只能接纳高年级或大三的学生,不能够对所有学生开放。

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诸多原因导致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欲望;(2)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3)创新目标不明确;(4)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5)缺乏创新的毅力。

鉴于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需要做到如下几点:(1)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氛围[1];(2)推出创新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如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实践培训体系等;(3)建立培养体系,如开设创新教育课程、课程教学渗透创新教育[2]、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等。

而开放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最快捷方式。高校理工科的各个专业,可以整合优势资源,把握学科前沿,对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把课业之外有精力、有能力的本科生和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加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鼓励这些进入科研实验室的学生自己申请学校、省和国家的开放课题,即创新性强的小项目、交叉项目和有市场回报的项目等。然后,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的研究,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由教师教学生怎么做科研实验,到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再自己申请课题,经教师指导设计实验、完成课题研究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过程,能够全方位地受到培养和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之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自身也能够加强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以科研支持教学,使科研和教学更好地结合。

二、开放实验(室)课题的选择

当前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成为知识传承、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在这里,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是科研活动的生力军。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无疑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和途径,同时对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也有重要的作用。不过,学生对科研的认识还停留在本科基础试验教学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如何引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什么样的研究课题适合没有科研经历的本科生做呢?首先,应该选择较新的、体现当代学科前沿特性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子课题。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多样,通过网络和新闻等渠道获得的科技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当代一些前沿和热点的科研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这些初步知识的获得对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选择研究课题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环境和能源是当代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半导体材料在这两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和知识在网络上以及一些书籍中都有体现,学生对这方面的科研课题就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其次,可以选择一些阶段性可以完成的科研子课题。这样的课题应该具有直接的、近期的、显性的价值。基础实验课中,一般每个试验结束后都会有一些实际性的试验结果,所以,本科生选择科学研究课题时,在注重前沿性的同时,也要注意获得试验结果的周期性,最好在比较短的期限内有初步的、阶段性的试验数据,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进行研究的兴趣。同时阶段性的成果可以培养学生处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加深对科研以及获得的书本知识的认识。如果一个试验获得结果的周期特别长,很容易使学生对研究的兴趣降低,或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迷惘。再次,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设计性。科学研究试验与基础试验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试验的设计性。试验过于简单化、程序化使研究课题与基础试验的区别不明显。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试验流程以及组装试验仪器,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设计性试验的成果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对研究课题的兴趣。

本科生毕竟不同于研究生,他们的主要精力还应该放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因此,选择一些具有前沿性的子课题非常必要,这样的课题研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也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动态,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学生认识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将兴趣化为动力,更加自觉地参加并开展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更关注长远的、具有隐性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科学研究课题,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问题。

三、开放实验(室)课题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必须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等则是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开放科研实验室使之成为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以此为契机整合资源,建立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课题,使科技创新活动得到最好普及,既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又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普及。

高等教育是将普通育人和个性育人相结合,既鼓励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脱颖而出,更要着力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普及。大学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种大众性和普及性不仅为每个大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还要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会应用各种资源,不断发展。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那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培养,设置开放实验(室)课题,可以汇聚优秀科研教师的力量,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培养学生。通过对学生开放课题的指导,教师本身具有的创新精神也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师生互动,形成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突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自觉地融入科技创新这个大课堂,逐渐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之路。

另外,从事科学研究需要相对稳定的团队,需要一定的孵化时间,如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突破或收获。因此,可以说科学研究工作是一项需要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又考验意志、锻炼思维、苦中取乐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从事开放课题研究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及和谐的沟通能力。

总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开放科研实验室,使教师在指导学生从事开放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如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样,作为培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抓,并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3]。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摘要: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开放高校科研实验室使之成为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会聚优秀科研教师的力量,组织课业之外有精力、有能力的本科生和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有的放矢地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宋辉,姜秀珠,徐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

[2]常彦伟,郭永环,郭玉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在专业课堂中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3]陈胜.创新教育浅析[J].教育在线,2008,(2 3).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2

改革备课方式,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在上一次(04年9月)备课改革的基础上(10年以内教龄的教师要求备详案,10—20年教龄的教师可备简案,20年以上的教师备课可用提纲式、表格式、图表式、网络式、板书式等),进一步加强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培养创新型教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本学期,要求10年以内教龄的教师要求备详案,每月按时间上传校园网,教后记占所有教学设计的30%(平均每月6篇)。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应更注重于对教学的反思和分析,并逐步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学设计方式不限(提纲式、表格式、图表式、网络式、板书式、注解式等),但要以单元为中心,以每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为重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或对教学案例进行理性分析,或对教学片断的得失进行对比反思,并形成书面文字,上传校园网。10—20年教龄的教师每月至少4篇(每篇600-800字),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月至少2篇,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月至少1篇。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41-02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现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决定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败,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因此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教学体系中,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探索者。以探索、认识未知为任务的科研是获得最新知识的最佳途径。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过一些基础课程后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必将使学生对现代学科的一些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成就等有所了解,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必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学教学面临一些共性的实际问题,特别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一直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科研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不断进行探索。下面就谈谈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培养方式和过程

让学生参与科研,首先是课题的提供与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科研工作拟定一定数量的课题,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寻找研究课题,由教师指导完成研究计划。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科研,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共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生刚刚进入实验室时,跟随导师进行一个课题的完整的科研过程,然后在其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是如何进行之后,让有时间、有精力和更大兴趣的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该阶段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独自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操作等方面。在这个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步,在学生遇到重大疑难时,及时进行交流、商讨。课题的确定非常关键,首先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愿意选择并参与进来;还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对于刚刚涉及科研新手的学生很难认识到课题是否可行以及课题可行性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在提供给学生选择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文献查阅工作。课题确定后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科研的整个过程中来,这个过程涉及到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和撰写论文,通过参与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不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设备使用,而且还熟悉了整个科研的工作过程,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还切身感受到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科学研究更加接近。整个过程完成后可以将学生的研究内容作为毕业论文提交,这种合二为一的方式会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且可以避免时间有限造成的毕业论文内容贫乏,对于提高学校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是很有益的。学生参与课题的时间可以从一个学期到两年,具体时间根据课题的进展而定。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方式可以使学生都能经过系统的、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二、导师起辅助作用

要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由同学自愿报名选择导师,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工作方法、社交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因此,在这些同学参与科研的同时,充分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利用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相互影响力大等特点,使他们在其他同学中起到带头、影响作用,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学习、参与科研的目的。由于每位导師都有研究课题,加上研究所的检测平台等,为所有有兴趣参与科研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的训练是科研人才培养的必要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参与科研的具体时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保证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在整个参与科研中,导师起帮扶作用。导师的指导程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有些人能力强,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有些人则需要耐心、详细的指导。指导的方式以启发式为主,主要引导学生自己来思考,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反复的讨论和探讨,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有利于使“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而相得益彰[1]。这种方式,学生容易获得自信心。三、实验室平台是基本条件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地,主要起到一个硬件平台作用。在学校的支持下,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已经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并且具有完备的仪器设备,这就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有效保障。实验室开放的不仅是仪器的使用,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方案的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是作为配角参与、建议、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验活动。科研需要用到的仪器比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学生没有用过的甚至没有见过的,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每周导师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其中某一种仪器的原理、用途、操作及维护,并在使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所的教师以科研工作为主,每个老师基本上每天都在做科研,这样形成一个浓郁、活跃的学术氛围,学生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科研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四、撰写研究论文是关键步骤

研究论文的撰写是对自己参与科研工作的总结,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写好科技论文,学生会积极主动、认真地阅读外文文献,不仅使学生熟悉乃至掌握英文中科技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表达方式,促进了大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让其亲身接触科研的前沿知识,了解别人科研的创新点,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五、参加活动是一种激励

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企业奖学金以及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由于这些活动获准立项限定研究时限、定期组织项目结题及成果验收,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独立接受一套完整的科研训练程序,还能获得实际收益,很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并且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检验[2]。在研究所参与科研的学生更易于获得这些项目和奖励,今年相关专业的很多学生主动来研究所要求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可见这样的激励是很有效果的。总之,通过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当然,探索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不断进行完善,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和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毛彩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11,(9).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研项目“《创新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02011075)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4

一、专业思想教育与爱国爱岗教育相结合, 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公众健康作为生产力要素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 对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重要的国计民生问题, 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 公共卫生事业不仅与广大民众的健康直接相关, 而且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密切的联系。培养高质量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在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卫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首先对本专业学生开展热爱预防医学专业的思想教育, 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在保障民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性。每年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

1.对刚入学的新生由院领导进行专业介绍, 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预防医学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在促进全民健康、预防疾病上的重要作用, 并将本专业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建设等方面联系起来。同时介绍本专业毕业后的去向和今后从事的工作领域。

2.组织在读博士生与新生谈学习本专业的体会, 介绍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学习体会和学习经验。

3.组织高年资教师结合国内外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使同学们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动态和科技前沿,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4.邀请CDC领导和专家介绍国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等, 使学生对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有所了解。

5.聘请在国外知名大学就职的杰出校友给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等, 介绍发达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现状、相关学科科学研究概况和研究热点问题等, 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立志学好本专业、毕业后献身于公共卫生事业。

二、增强创新意识与培养科研能力相结合, 着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通过探索与实践, 充分认识到优质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是作为高水平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 科研是高水平教学工作的基础,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2];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延伸, 教学与科研可以相互转化为优质资源。我们认识到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因此十分注重将优质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采取措施使我院一流的师资队伍、国家级科研课题、良好的科研平台、优秀的科研成果引入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

1.一流的师资成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本专业现有教授31人, 副教授36人, 博士生导师33人, 讲师17人。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3人、青年千人3人, 杰青2人、楚天学者2人, 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采取多种措施, 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使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并明确规定本科教学不能游离于教授的科研之外, 本科教学必须融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之中。

2.国家级科研课题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本专业90%以上的教师均承担有国家级课题, 了解相关领域的科研动态。近年来, 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 累计经费达一亿多元。鼓励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以科研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活动等方式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之中, 通过亲身经历、耳濡目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3.良好的科研平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我院具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国家重点学科、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营养与食品卫生重点实验室, 此等实验室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 (价值过亿元)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鼓励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开展实验室研究和检测。同时, 我院预防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 其实验教学基地为国家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教学科研资源全天候为学生开放。学生可充分利用开放式实验室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科研素质。

4.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及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 其中国家级成果奖2项。教师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课堂、学术报告等方式及时介绍给学生, 并将优秀成果及时写进教材。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共主编教材15本, 其中全国规划教材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 在强调“三基”、“五性”的同时, 注意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写进教材, 引入课堂。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三、实行科研导师制, 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科研积极性

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师, 既有孜孜不倦的钻研、如饥似渴的学习、勤奋认真的教学、诲人不倦的育人, 更能通过其自身的学识品质、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3]。而科研导师制是一种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新型教育方式[4]。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科研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科研, 及早接受科研氛围的熏陶,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 设计和组织不同类型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锻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外, 近年来还组织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活动, 开展大型卫生知识宣传或讲座达20余场,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认真组织科研兴趣小组, 开展适当的科工作:除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外, 学生科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题申请院级、校级和国家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得各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达80多项, 其中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多项。通过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 使学生到毕业时较好地具备了科研资料查询、课题设计、实验过程、数据整理、论文撰写等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3.加强毕业论文实习, 提高毕业生的科研素质:毕业论文实习是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所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也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即将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促进健康、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一个演练过程。我们学生的毕业实习从第9学期结束前6周开始, 学生与带教老师双向选择, 同时落实毕业论文题目, 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信息收集、科研设计、科研实施、资料整理到论文撰写的整个科研全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 使学生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近5年我院毕业生的大学生参加各类科研课题400余项, 撰写毕业论文661篇, 其中32篇获校级优秀论文, 19篇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

对2006、2007、2008三届毕业生累计125人座谈和个别访谈的调查表明, 93%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训有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 对尽早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很有好处。9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9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能较快适应自己新的工作岗位。近5年来, 学生的毕业论文有32篇获校级优秀论文, 19篇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通过地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质量的调查, 发现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较高, 95%以上的毕业生具备了常见病防制基本能力、环境有害因素检测基本能力、文献信息获取能力、流行病调查设计基本能力、现场采样检测基本能力、统计分析基本能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基本能力等。97%的毕业生具备发现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文献综述基本能力、研究设计与实施基本能力、论文撰写的基本能力, 85%以上的毕业生还同时具备申报科研课题基本能力, 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靳光付, 马红霞, 胡志斌, 等.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改革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5) :377-379.

[2]甘仲霖, 张青碧, 熊伟, 等.在教学中探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 :31-32.

[3]白利民.浅议“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2 (7) :864.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5

浅析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重要阶段,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分析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探索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对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作 者:杨荣敏 王让会 吴鹏飞 YANG Rong-min WANG Rang-hui WU Peng-fei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年,卷(期):23(12)分类号:G643关键词:培养 研究生 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6

一、应时性

当前,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音乐课的创新性、人文精神,关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时在评价标准、教材编写方面变革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鼓励学生互动式、交流式、探究式学习。这些都对音乐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复合型、研究型的一线音乐教师。研究型教师需要能够掌握严格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严谨的研究方法、善于按照自己选择构筑的问题域和确定的研究目的解决本学科当中的学术问题。然而,传统的音乐院校师生中普遍存在“重技轻艺”,即只强调技能技巧的学习而轻视人文素养和研究能力培养的问题。正如金铁霖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向来有注重演唱演奏技能、技巧训练的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文学科理论根基还不够深厚和坚实,再加上缺乏自觉的文字功力的训练,使其在论文写作上常常难以驾驭,尤其是对学术层面上的研究。我认为,这是我们音乐院校学生中的一个弱点,它限制了我们在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中前进的步伐,使我们难以超越自己而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学术境界。音乐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音乐院校的学生不应将技术与理论对立,要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统一起来。”

所以,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潮流下,各个音乐院校的领导师生对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这一问题日益重视。学校层面加强了对师生科研创新成果的认定评价与激励,如采取科研成果与教师晋升、学生保研毕业等直接挂钩的方法等。师生们普遍认识到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论文写作水平对于个人实现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时,他们迫切需要音乐论文写作方面的全面指导。傅利民老师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恰在此时及时出版推出,迎合了时代与社会的强烈需求。

二、全面系统性

诚然,近年来音乐学界的发表论文与学位论文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撰文指出,这些论文散见于国内的一些音乐理论期刊。如:武汉音乐学院的蔡际洲从音乐编辑学的角度发表系列论文指出近年来在编辑审稿过程中发现投稿论文所存在的选题、重复研究、材料运用、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音乐中国》学社的周勤如也以多年编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例,以音乐学术通信的形式发表系列论文与国内音乐专业研究生探讨。这些论文都从某一角度提出了关于论文写作的一些很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而傅利民老师所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的一部全面系统、具有教材性质的编著。正如作者傅利民在本书后记中所说:“自2001年至今,我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音乐论文写作课已三届了,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与科研中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在音乐院校学生中开设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教材还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一边教学,一边撰写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我拟定了该书写作的基本框架。”

从《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的章节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本书是目前一部比较完整的研究与探讨音乐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著。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音乐论文的概念、类别及格式,作者分三节对之进行详细论述。其中第二节音乐论文的类别,作者依据不同学科、选题和研究目的,将音乐论文进行分类。“按学科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音乐学论文和音乐表演研究论文。按写作方法和文体属性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科学论文、评论性论文、论述性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教研论文、学位论文等基本类型。按科学研究的两个组成部分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创造性研究论文和整理性研究论文两大类。”每一种类别作者均给予清晰详尽的说明,并列出范文与点评。论文分类这一节,笔者认为是本书论述较为精彩的一个部分,它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体现了作者对于当前音乐论文写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适应不同音乐专业方向的师生进行选择阅读。第二章音乐论文的必备条件,作者分三节详述了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第三章选题,作者分三节论述了选题的意义与原则、选题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申请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第四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作者分三节向读者介绍了搜集资料的意义;搜集资料的方法与资料的梳理、筛选和使用等。第五章撰写提纲,作者分两节论述了撰写提纲的意义;提纲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第六章论点和论据,作者向读者详述了论点确立的过程及思维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表达方式;论点句的推敲;确立论点常见的问题。论据部分作者则论述了论据的类型与要求等。第七章论证,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归纳论证,比较论证,分析论证。第八章论文答辩及评分标准,作者分两节阐述了答辩的意义;答辩的程序与评分标准等。

通过作者的章节安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书详尽论述了论文写作从选题、资料搜集与梳理、提纲的建构、论点与论据、论证到答辩的全过程,并涉及到科研申报书填写及开题报告的写作等,足见作者这部教材性质的论文写作指导论著的全面系统性。

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正如作者傅利民老师在本书后记中所说:“在写作中,我力避空泛的理论漫谈和枯燥性,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笔者看来,作者在本书中从头至尾贯穿着一个理念即以解决读者实际需求为写作出发点,所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了本书另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

首先,在本书中作者将平时科研工作学习的经验体会转化为实用指导性的论述表达,力求使读者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歧路。如在选题的原则一节中,作者告诉读者:“选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择自己专业范围的、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课题。选题时,只有考虑好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比如,欲想对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如果你从事过民族器乐的演奏,就可以从民族器乐理论的角度去研究定题;如果你演唱过民歌,就可以从民间歌曲的角度去研究,去定题;如果你曾经学过说唱音乐,就可从说唱音乐的角度去研究,去定题。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如意的音乐论文来。”而对于选题难易程度的把握问题,傅老师用篮球框的高度来进行类比。他说:“如果篮球框的高度设计太低,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投中,这就失去了篮球运动的意义;但如果把篮球框的高度设计过高,无论怎样的高手,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投中,这样也不行。论题的难易适中程度,正如目前篮球框设定的高度,让一般人不易个个投中,又让人经过努力训练,有可能成功。这个比喻贴切地论证了选题应难易适中的道理。”又例如在答辩技巧的运用一节,傅老师将答辩技巧总结为四点:1.简洁回答;2.领会主旨;3.平静谦恭;4.巧妙应对,提醒答辩同学注意。在领会主旨这一问题上,傅老师说:“面对主辩教师的提问,答辩人首先要全神贯注,并且要边听边记,防止遗漏,同时要沉着冷静地思考,仔细推敲专家提出问题的要害,了解所提问题的实质,分析质疑的指向,看是针对论点的,还是针对论据的;是针对论证过程的,或还是针对结论的,等等,千万不可弄错题意,否则将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场面。只有专注地听取主辩教师所提的问题,弄清问题的主旨,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回答。”书中这样的实用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论述还有很多,每当看到这些文字,就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老师在身边谆谆教诲,令学生受益。

第二,本书的可操作性还体现在傅老师精心选择的论文范例与切中肯綮的点评上,这些内容使书中大量晦涩难懂的学术创作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音乐论文的分类一节中,作者将音乐实验报告定义为围绕某一音乐事项进行实验方法的介绍,讨论各种条件对实验的影响,描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文体。实验报告通常由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构成。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这一文体的写作方法,作者全文引述了一个音乐实验报告实例:《一种符合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实际的视唱教学法“四同步视唱教学法”的实验报告》。文后作者附上点评:“本报告以实验为依托,具体报告了用手风琴左手伴奏、右手指点板书、指挥、范唱的四同步视唱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与过程。文中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与典型事例,并以简明的图表显示。尤其报告中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出优劣与得失,用实验结果回答了实验目的。材料客观,分析科学。”此范例与点评使读者对于音乐实验报告的写作不再陌生,音乐实验报告离基层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并不遥远,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勤于思考、探索,视唱教学的改革也可以写出优秀的音乐实验报告。又如在论点句的推敲一节,作者提出分论点句应放在文章显眼的地方,语言清晰,句式明了。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作者把张学昕的论文《当代小说创作的寓言诗性特征》作为范例。该文的几个分论点是:一、解构时间:实现主体对现实的超越。二、象征营构:民间叙述与审美寓意化。三、戏访问本:寓言走向新的叙事空间。傅利民老师认为:“该文作者不仅追求行文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也全面地照顾了论文的形式美。该文的三个分论点,采用了相似的句式表达,字数相同,从视觉和听觉上首先给人以均衡对称的美,且表意准确,体现了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从这一范例不难看出,傅老师对音乐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论文不但应有创新的学术价值,也应具备行文的形式美,所以,作为一名音乐学术论文的创作者应不断提升写作能力给读者提供完美的学术成果。

四、鲜明的个性

傅老师作为音乐学界一位成果颇丰的学者,在本书的论述中也常常渗透着作者鲜明的个性,很多章节中的内容即是作者科研学习经历的直接体现。

在本书第三章中课题申请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一节,作者为了举出实例便于读者理解,更是无私地将自己2003年获得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立项的《课题申请书》全表与《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的开题报告全文引出,供读者学习参考。近年来,申报社科基金项目日益受到各音乐院校的重视,但如何申报,怎样才能填好课题申请书,并没有相关指导教材推出,而且出于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学界知识分子一般都不会向同行展示自己的课题申报书。当笔者看到傅老师全文出版的课题申报书的时候,由衷地感受到了一个学者的无私与豁达。而本书所附开题报告《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更是作者用实例手把手地教授读者如何写作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课题主要思想、观点与内容,重点与难点分析;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写作进行计划;本人准备情况及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及有关资料等开题义项。

纵观全书,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科研工作实用指南。在当前的音乐教育背景下,它所拥有的优点与特点,使之成为一部能够给读者实实在在帮助的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如果本书有机会修订再版,笔者认为本版《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由于篇幅所限,有些论述之后没有例证,读者的理解常会受到影响,所以,再版此书时,笔者希望书中例证能够更为丰富典型,理论论述之后均能有恰切的例证与点评。另外,如能再版此书,笔者希望在音乐表演类论文的写作指导方面能够增加篇幅,毕竟在各个音乐专业方向中,他们的理论水平较为薄弱,是真正需要帮助而又渴望帮助的一个专业方向。

参考文献

傅利民编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版

兰晓薇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7

通过梳理发现,国内外工业、通讯、泛制造业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创新方法的重视和应用[3,4,5]—— — 始终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工具的研发和应用,从而保持了领域创新发展的动力。农业领域因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创新方法起步较晚,但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作为农业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兽医领域也迫切需要创新方法改善科研体系,解决技术发展瓶颈,提供创新发展动力。本文从创新方法的视角,首先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流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科研特征和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兽医科研乃至整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征

1.1 延续性和整体性不足

科研价值是通过经济效益来体现的,这个过程包含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环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构成创新链,价值就是在链条中进行传递和实现。价值链的任何一环脱节都会导致价值的中断,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各环节紧密对接,通力合作才能在创新链中实现科研的价值。

在目前的兽医科研流程中,存在研究与应用脱节、成果转化不足、研究过程内部基础和应用两部分融合差的弊端,这些直接导致了兽医科研进步受限、兽医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首先,科学研究脱离市场需求。兽医自古以来以服务畜养业为主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保障畜禽及人类的健康。因此,兽医领域的科研目标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科研体系来看,我国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中,30%~40%来自财政拨付的事业费,60%~70%来自各类项目研究经费,项目导向的体制对科研机构具有很强的引导性[6],设立的项目即是科研人员的研究目标,项目设立是否合理就成为关键。同时,对于当前的项目管理机制,科研人员认为申请项目花费精力太多,受项目及研究年限的影响研发也缺乏连贯性;企业则认为,科研项目存在研究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导致很多研究成果不具备市场应用价值。从关注点来看,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是基本科学问题、核心机理机制及技术等,研究过程及成果不计成本;企业作为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体,关注的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科研与市场需求的关注点不在同一焦点上,造成科研上的技术和成果无法在市场上实现价值。其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7],成果的研发未考虑市场需求是主要原因之一,致使成果无人问津;兽医领域很多成果是跟随借鉴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研究而来,但在动物体上应用就造成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是产品生产和养殖企业无法接受的;成果转化周期长,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制周期一般为5~7 年[7]。但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病原产生及其发生变异的速度在增加,造成成果研发周期落后于变异周期,导致成果的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次,在兽医领域科研内部,从事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人员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融合性差,造成机制机理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使得一项原本可解决突出问题的创新成果无法被应用。一部分人热衷于基础性研究,而不愿从事应用性研发,认为不够高精尖,成果慢且不易凸显;另一部分人从事应用型研究,但长期的临床和现场占用绝大部分精力,对于基础性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没有及时了解和掌握,因此形成对问题本质认识上的短板,导致基础机理性的研究与后续的实际应用研究不同步;最重要的是,两部分研究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融合,基础性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也直接阻碍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1.2 跟随性强

科研在流程上大致可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 个阶段,兽医领域科研人员的跟随性主要表现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阶段。许多科研人员发现问题后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并寻找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时不能发明新工具手段和充分寻找资源, 而是走跟随和拿来主义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2 个方面。

一是不注重原始创新。兽医领域科研主要跟随生命科学成熟的研究轨迹发展,不注重重大技术的原始创新,无论是思维、方法还是工具,发展水平全面落后于生命(生物)领域,且领域特色成就不突出。首先在思维上既定的道路已经束缚了兽医领域研究思路的创新,“牛鼻子”受制于人,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工具也难有突破。其次兽医领域科研过程中不注重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创新,往往在生命(生物)领域新技术方法或者工具出现之后才会结合本领域的研究,思考其能否为我所用,因此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受到极大限制。虽然现在兽医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努力追赶科研的最前沿———紧跟世界最新且重大的研究成果,然后在本领域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缺乏重大的原创性成果,并没有实现具备自身特色的创新,实现领域研究水平的快速发展。

二是研究思维僵化。思维僵化是跟随性强的另一重要表现。研究人员遵循固有流程,按部就班[8]。如动物发生疫病之后首先明确病原,筛选治疗药物,制备预防性疫苗,逐一评价效果。而药物的选择和疫苗的制备也是在现有技术范围内进行,所有程序和方法一成不变,少有人去思考新的治疗方向和途径,因此几十年以来,兽医的科研和产品几乎没有质的变化。同时,研究方法和经验以“传帮带”的形式从“老人”传给“新人”,“新人”除了学习之外,个人深入思考创新的程度因人而异,但在跟随的大环境下,创新的东西不多。跟随别人的经验,虽然试验上少走了弯路,但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缺少了对问题本质重新发掘和认识的机会。

兽医领域科研跟随性强的特点在免疫相关研究中有典型的体现。免疫学家的目标是探索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应答机理,研究开发有效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措施及药物。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动物模型,主要选择的是高等脊椎动物,如黑猩猩、猴子、小鼠等,先进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这几种动物身上,而其他则少有涉及。兽医研究人员则在跟随世界前沿科技的道路上发现了这一特点,于是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大量地尝试研究成果能否用于自己研究的动物。长期的跟随性研究使得动物免疫学一直游离于真正的免疫学之外,动物的免疫系统研究始终在人类、黑猩猩、小鼠之后,并且呈现动物进化等级与免疫研究深度成正比的现象。按照进化理论来说,越低等动物的免疫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其免疫系统越简单,免疫功能及机制研究相对容易,但兽医研究(动物研究)者并没能认识和抓住这些可以独立的率先认识事物本质的机会,反而跟随免疫学和生物学家从人类为起点进行研究。反过来,免疫学家则逐渐不重视对兽医研究活跃的动物(猪、牛、鸡等)进行相关研究,最终造成了动物免疫学的尴尬局面———功能、机理研究不彻底,科学发现和成果相对滞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手段欠缺。

1.3 学科领域融合不足

兽医领域的科研逐步向微观化、精细化发展,旨在明确各病原的结构、致病机理,开发相应药物阻止病原的致病,但这些研究方向并没有多少创新要素,依然显现出很强的跟随性和滞后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科融合不足。兽医为畜牧养殖业服务,但畜牧与兽医2 个研究领域之间的融合也并不常见,各行其事,如此紧密行业的融合尚且如此,其他领域的情况可想而知。学科融合的根本在于多专业人才的合作,但兽医领域科研团队中,几乎清一色是兽医专业出身,其他专业的屈指可数,人员组成上的单一,也导致了团队知识边的过窄,限制了创新产生。缺少融合就缺少创新,创新要素的缺乏反过来也是造成兽医领域跟随性强的原因之一。

生命(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何能引领世界,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包容性,融合了众多专业领域及分支领域。如融合物理学去解析病毒精细结构,完成原子级别的构象组成;融合化学去开发针对蛋白构象的纳米级药物,完成对病原的防治,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也是集成光、电、材料等学科应研究要求而研发,这些都体现学科融合的创新力量。

2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征对科研流程关键环节的影响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点或者不足造成了固有科研流程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导致对科学问题把握不准确、解决手段匮乏、科研效率低下、行业产业发展缓慢等一系列后果。下面就结合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征对科研流程中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2.1 提出问题环节

一是问题来源于实际生产,只有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才能准确地反应问题,因此研究人员必须注重生产实践环节。第一手资料掌握在企业、生产人员手中,他们的需求反应的才是市场的真正需求,即实践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兽医领域科研整体性差,研究与市场脱节、基础机理性研究与后续的实际应用研究不同步,造成基础数据的不准确,最终导致科学问题提出和研究方向的偏差。二是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是关键。生产出现问题时所采集的数据反应的是表象,而寻找该问题真正的原因,进行透彻准确的分析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目前兽医分析问题时惯性思维强烈,习惯性沿着经验道路去解决问题,很少有人会重新思考在当前认识水平下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毕竟当前的行业环境与以前不同,如病原变异程度更高,毒力进化更快,病症不再典型,混合感染率更高。因此,重新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更加准确地提出问题,避免研究方向的偏离。

2.2 分析问题环节

一是兽医领域科研跟随性强,思维定势严重,多年来一直跟随其他领域的研究,在想解决问题方案时不自主地在固定范围内思考问题,而没有新的解决问题思路和方向。二是学科交融差,造成研究人员知识边界问题。大多数兽医科研团队在组建时往往由本领域本专业的人员组成,专业单一,相关学科几乎没有参与。一个专业的眼界学识是有限的,相应的团队知识边界也就过窄,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做到集思广益,从全新的或者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不能更大范围地去寻找可利用资源。

2.3 解决问题环节

由于跟随性和学科局限性,造成问题的解决仅仅使用现有的方法、技术和工具,而当现有资源无法解决问题时,尤其是在跟随领域没有创新突破的情况下自身也束手无策。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分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如果能够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借鉴和启发,并提供可用资源就可以破解难题,产生高级别创新成果,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因为兽医领域科研特征的局限而无法成为现实。

3 相应对策

通过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特征的总结、固有流程的梳理和关键环节问题的分析,发现科研延续性或整体性差、跟随性强、学科融合不足是兽医领域科研关键环节缺乏创新的障碍,是限制原始及重大技术创新的瓶颈,也是束缚兽医产业链发展的源头。针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的不足,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

3.1 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这是科技部万钢部长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提出的,旨在消除科技创新孤岛,充分发挥市场调配作用,助力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兽医领域长期存在产业链链条脱节、整体性差的现象,集中体现在科研与市场脱离,创新对产业的支撑明显不足。因此,完善理顺兽医产业链条,科技支撑创新,资金保障技术,即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才能释放兽医行业的创新潜力,加速提高创新体系的发展。

首先,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配置技术和资金等资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研发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科技为市场服务的同时,也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实现了技术创新,创造了效益,避免了经济系统中“创新孤岛”的尴尬处境,提升了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其次,产品的创新要依靠产业链上各环节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需要在产业链、创新链的不同环节上精准合理地投入创新资金。从科技角度来讲,就需要对科技资金的投放强度和投放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高效率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9]。

3.2 引入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

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存在跟随性强、学科融合不足的特征,科研人员思维僵化、领域原始创新匮乏、解决问题手段不足。创新方法是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四部门联合发起的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成为提升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 “软实力”和“巧实力”的重要支撑手段。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起步较晚,在兽医领域仅有山东省农科院张琳等率先进行了应用模式的初步探索[10],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领域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很大提高,产出了多项创新成果,提高了科研效率。应用结果表明,创新方法完全适用于兽医领域科学研究。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跟随性强,被动地接收新的方法和技术,然后机械性地植入自身研究领域。创新方法是思维、方法和工具的创新,能够改变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关键问题,最大范围地寻找和配置资源。也就是说要以解决的问题为中心,然后去搜索各种资源,确定研究思路,把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吸收过来加以利用,用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改变上,变化虽小,但可以说是领域发展的关键,从以他为主变为以我为主。思维上质的变化,是实现高级别发明的基础,配合合适的方法和工具,结果将大不相同,行业的进步也不可同日而语。

创新方法提倡学科融合。学科融合带来的首先是思维上的改变,有了创新的想法和目标,尤其是本领域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其他领域的方法可以提供借鉴。兽医科学研究在20 世纪后叶也经历了快速发展。当时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虽然兽医领域融合分子生物学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短时间内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研究迅速深入到分子和机制机理水平,这是以前都不可想象的,这也是学科融合的典范。因此,要改变科研的思维和定位,融合多方知识,才能解决好研究中的问题。

摘要:兽医领域科研有其自身特点,以创新思维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固有流程和关键环节进行梳理,能够从创新方法的角度系统全面的认识自身特点,发现缺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为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学研究与创新方法结合奠定基础,促进兽医产业的持续发展。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8

1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 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

方剂学是一门以理论授课为主的中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按照章节对方剂进行讲解, 学生按要求理解和记忆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和组方原理等内容。初学时, 由于需要记忆的方剂数量不多, 学生尚无厌烦感,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会逐渐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如烦躁、恐慌、无助、迷惑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在方剂学课堂授课中适当引入相关方剂的科研成果以优化教学内容, 将大有裨益。如在讲授补阳方剂肾气丸和右归丸时, 为使学生深刻理解两方的配伍特点, 可以引入相关的科研成果进一步解释。有研究[2]显示, 用粗糙集的方法可评价肾气丸和右归丸等补肾阳类方的疗效, 探究药物间的配伍规律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利用肾阳虚大鼠模型研究发现, 山药与肉桂、山药与附子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证实了两方在药物配伍时使用“阴中求阳”的必要性。基于对两方“阴中求阳”研究成果的介绍, 学生继而提出了“肾气丸中配伍丹皮、茯苓、泽泻与方中其他5味药有无协同作用?”等问题,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通过引入方剂的现代研究成果, 激发了学生探究方剂配伍规律的兴趣, 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

2 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锻炼实践能力

科研化教学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UROP) , 目前已被美国和欧洲诸多学者誉为“21世纪的教学法”[3]。通过科研化教学, 从本科生阶段开始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 能锻炼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方剂配伍规律和方剂效用机制研究是方剂学科的重要科研方向, 许多方剂学教师围绕此方向开展了一些实验和文献研究, 并获得了经费资助, 这些课题的研究设计能为学生提供科研思路, 又能在课余时间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另外, 进入方剂学学习阶段的本科生已经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中医诊断学相关知识, 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 有助于学生对方剂学中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在科研化教学的实施中, 首先要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其次需要全体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课题方向查阅文献资料;再次教师应对学生解析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学生在课余时间按次序轮流跟随教师完成部分研究内容;最后总结分析各部分研究结果。此外, 教师还可以协助学生发现方剂学理论中需要深入探讨的具体问题, 鼓励他们以科研实践小组为团队, 自由申请各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争取获得立项支持。由此, 学生由科研课题研究的参与人变成了负责人, 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多种科研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3 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比赛, 树立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活动, 也就是教师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思维意识。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意识, 才有开展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善于想像、思维活跃, 既遵循科学规律, 又不为传统思想所束缚, 对已知领域有强烈的探求兴趣和创造欲望, 对已知领域能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研究问题[4]。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科研实践活动的锻炼。通常学生在学习方剂学这门课程时, 教师会提供一些方剂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供学生参考, 课余时间会带领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同时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经过半学期的锻炼, 学生往往会在课程结束后拥有学术论文或专利等科研成果, 说明此时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已经初步建立, 为今后创造性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的科研成果是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绩, 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适当帮助和鼓励。可以根据作品情况, 推荐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天堰挑战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等比赛。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 既能开阔视野, 看到自身作品的不足之处, 又能获得一定的自我认同感, 是创新思维的动力。由此也可以看出, 即使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结束了, 也不意味着这门课程学习的结束, 正是由于将科研融入教学, 才带给了学生持续的影响。

4 结语

众所周知, 科学研究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开展的, 教学是一种传播理论知识的活动, 将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融入教学活动能提升教学质量。因此, 科研与教学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题, 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5]。近年来, 我们将科研适当引入到方剂学教学中, 因材施教, 增强了学生学习方剂学和进行科研的兴趣, 使学生在多次创新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将科研融入教学的实践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健全合理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深化该方面的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方剂学课程特点, 将科研融入方剂学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体方式包括3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 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比赛, 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在方剂学授课中, 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加强科研训练, 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3 (4) :24-26.

[2]王秀凤, 伊丽娜, 张磊, 等.基于粗糙集的肾气丸、右归丸、右归饮3首补肾阳类方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 (1) :114-118.

[3]张瑛.论本科生科研与教学之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6 (2) :87-90.

[4]王萍玉, 谢书阳, 许金花.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6 (5) :341-342.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9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实现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决定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败,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 因此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教学体系中, 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 而且是知识的探索者。以探索、认识未知为任务的科研是获得最新知识的最佳途径。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过一些基础课程后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 必将使学生对现代学科的一些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成就等有所了解,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必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学教学面临一些共性的实际问题, 特别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笔者一直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科研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并不断进行探索。下面就谈谈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培养方式和过程

让学生参与科研, 首先是课题的提供与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科研工作拟定一定数量的课题, 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寻找研究课题, 由教师指导完成研究计划。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科研, 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共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生刚刚进入实验室时, 跟随导师进行一个课题的完整的科研过程, 然后在其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是如何进行之后, 让有时间、有精力和更大兴趣的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该阶段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在独自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操作等方面。在这个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步, 在学生遇到重大疑难时, 及时进行交流、商讨。课题的确定非常关键, 首先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愿意选择并参与进来;还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 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 对于刚刚涉及科研新手的学生很难认识到课题是否可行以及课题可行性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在提供给学生选择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文献查阅工作。课题确定后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科研的整个过程中来, 这个过程涉及到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和撰写论文, 通过参与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学生不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 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设备使用, 而且还熟悉了整个科研的工作过程, 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 还切身感受到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科学研究更加接近。整个过程完成后可以将学生的研究内容作为毕业论文提交, 这种合二为一的方式会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且可以避免时间有限造成的毕业论文内容贫乏, 对于提高学校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是很有益的。学生参与课题的时间可以从一个学期到两年, 具体时间根据课题的进展而定。几年的实践证明, 该方式可以使学生都能经过系统的、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 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二、导师起辅助作用

要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从大学二年级开始, 由同学自愿报名选择导师, 通过参与科研活动, 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工作方法、社交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因此, 在这些同学参与科研的同时, 充分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 利用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相互影响力大等特点, 使他们在其他同学中起到带头、影响作用, 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学习、参与科研的目的。由于每位导师都有研究课题, 加上研究所的检测平台等, 为所有有兴趣参与科研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进行规范的训练是科研人才培养的必要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参与科研的具体时间。这样,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也保证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在整个参与科研中, 导师起帮扶作用。导师的指导程度, 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不一样的, 要区别对待, 有些人能力强, 知道该做什么, 该怎么做, 有些人则需要耐心、详细的指导。指导的方式以启发式为主, 主要引导学生自己来思考, 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 通过反复的讨论和探讨, 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有利于使“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而相得益彰[1]。这种方式, 学生容易获得自信心。

三、实验室平台是基本条件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的主要场所, 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地, 主要起到一个硬件平台作用。在学校的支持下, 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已经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 并且具有完备的仪器设备, 这就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有效保障。实验室开放的不仅是仪器的使用, 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方案的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 教师只是作为配角参与、建议、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验活动。科研需要用到的仪器比较多, 而且大部分都是学生没有用过的甚至没有见过的, 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 每周导师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其中某一种仪器的原理、用途、操作及维护, 并在使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所的教师以科研工作为主, 每个老师基本上每天都在做科研, 这样形成一个浓郁、活跃的学术氛围, 学生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 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并且通过科研实验, 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四、撰写研究论文是关键步骤

研究论文的撰写是对自己参与科研工作的总结, 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写好科技论文, 学生会积极主动、认真地阅读外文文献, 不仅使学生熟悉乃至掌握英文中科技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表达方式, 促进了大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而且可以让其亲身接触科研的前沿知识, 了解别人科研的创新点, 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五、参加活动是一种激励

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企业奖学金以及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由于这些活动获准立项限定研究时限、定期组织项目结题及成果验收, 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独立接受一套完整的科研训练程序, 还能获得实际收益, 很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并且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检验[2]。在研究所参与科研的学生更易于获得这些项目和奖励, 今年相关专业的很多学生主动来研究所要求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 可见这样的激励是很有效果的。总之, 通过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当然, 探索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 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不断进行完善, 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和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10

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在无机、有机、物化、 高分子等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基本操作、仪器测试、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为一体的高层次的、独立的综合性的实验课[3]。该课程培养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理论和操作的基础上, 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 并能够适时面对和处理实验过程出现的新问题,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本操作, 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综合设计实验中, 重要的是设计过程, 但基本的是操作准确, 每一个综合设计实验都有可能涵盖多个甚至全部的基础实验操作, 如果在新物质制备研究过程中出现如温度失控、分离时离心机使用失误、重结晶操作不当等基本操作失误问题, 就可能得不到目标产物, 更不用谈其性能检测和应用推广了。 因此, 综合设计实验对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求至高, 通过它既夯实了基本功, 又避免了传统基础实验老师演示为主、学生观看为辅的弊端, 大大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2掌握主动权力, 增强学生积极主观能力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以后的考研方向和就业取向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完成实验, 这是综合设计性实验较传统“照单抓药”式基础实验的最大优势。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所查文献或自己掌握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合理的实验路线, 真正做到“我的实验我做主”, 让自己在新事物的合成当中各抒己见, 真正感受到我是“小小化学家”的快乐和成就感, 因此,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涉及到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也能更好的得到理解和掌握, 改变以往因理论课程的枯燥乏味, 而厌弃实验学习的态度, 反而使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3培养团队精神, 增强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面对的是科研和生产, 这都不是通过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 无论是科研实践还是生产实践都是通过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来完成的, 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遇到的复杂的综合问题, 不仅需要实践技能, 还需要一个人道德的感染力和意志力、在团体中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与人恰当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多、步骤繁, 往往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 所以大多采用分组形式进行, 在同一小组内, 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根据各自分工, 统筹安排, 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才能使整个实验如期完成, 一旦一人存有个人私利、偷懒行为或操作失误等, 就会影响整个实验进程, 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4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是一种高级素质能力, 是主动性、独立性和综合性的完美结合, 要求具有者不但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又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还有处理比如技术、经济、社会、 心理等综合问题的能力[4]。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 除了具有大学生应有的专业、德育等知识和素质能力外, 还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收集、独立查阅学科前沿信息, 并将之融于实验进行分析, 同时还要能够综合运用己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观点、新问题, 创新性的完成工作。综合设计实验将大学低年级分类进行的基本操作实验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 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不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强了同学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 而且将各个单元操作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综合性地考虑问题、发现问题, 并考虑全面地去解决问题, 进而使其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总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化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 是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体, 它不仅包含了化学各基础学科的内容, 更涵盖了化学与其它学科, 如生物、物理、信息等学科的交叉性, 在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摘要:在强调国家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重视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能力,应用化学

参考文献

[1]李利军, 兰辉.理工科专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5 (2) :107~110.

[2]李文鑫, 陈学敏.立足实践着力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 :37~39.

[3]刘利, 崔文权, 孙晓然.应用化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州化工, 2012, 40 (18) :156~158.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1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创新人才,早期主要以参与性的研讨班为主,如麻省理工学院的UROP(本科研究机会计划)与IAP(独立活动期)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些大学还设立了创新中心,开设了学科研究方法论、创造技能、智力与创造力训练等一系列课程和专门训练,如加州大学的本科生研究办公室,系统地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德国柏林大学于19世纪初颁布了大学生科研津贴制度,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开设了条件一流的实验室和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上,形成了专才培养模式。英国的牛津和剑桥都采用精英化教育方式,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并从大一开始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日本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横向校企联合,并实施了全球化COE项目和世界领先国际化研究中心建设项目(WPI),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去,以加强对独创性的世界顶尖科研人才的培养。

国内许多高校对创新素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实行大学生假期科学研究计划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提供了经验。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构建和创新研究,我国无论是在制度的建立完善、设施建设,还是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如何使学生从被动接授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的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成为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项目研究旨在摸索和建立起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包括科研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又会运用知识,并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锻炼学生协作解决涉及多学科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外医学高新尖技术的最新成果,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模式与研究内容

1专业培训

开展专题学术讲座、技术辅导和聘请专业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引导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学生的开题报告、学术报告、论文写作方法、毕业论文答辩等,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3],创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吸收知识、发现问题并大胆地去解决问题。

2团队构建

按照专业和兴趣,学生自发组成课外科技创新小组、围绕特定的课题项目或教师的项目而组建的团队,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有效结合的机制,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将子题目作为课外科技活动内容交与大学生完成。鼓励大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组成兴趣小组。

3申报计划课题

在研究方案的确立、实验步骤的实施、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由学生自主策划、实践,制定实验路线,明确课题的研究现状、内容、意义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现状,制定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及所用经费预算等,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教师指导平台的建设

教师的积极支持是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导师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各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的介绍,定期举行课题辅导,通过复合型培养途径,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学习和实践活动,渐进地完成创新学习和锻炼。

5加强产学研合作

开展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活动,构建新型的校企协作关系,开展合作、共建实验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用性,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

6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管理与执行队伍,以保证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有序性。通过制定各项课外科技活动评价与奖励办法,形成相应的学生奖励、指导教师奖励、院系奖励等激励机制。还要采用激励淘汰机制,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追踪管理。

三科技创新方案与实施

1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学文献阅读和提出问题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方向并对其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查阅近5年的中英文文献,自行找出该学科领域尚未解决的相关问题,以培养其获得信息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了解课题的研究动态后,学生结合阅读文献的情况,自己设计题目撰写综述并提出实验方案。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文献的理解深度以及对于今后实验的初步设想。通过文献检索和综述,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科学背景知识、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2实验方案

因材施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4]。通过交流讨论,因人而异制定学习计划和研究方向,实验尽量选择实验时间灵活、实验方法简便易学的课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实验的完成。利用设计性科研课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阅读相关操作和技术方法的书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行提出思路,根据拟解决的问题确立课题研究设计的方向和目标,避免让学生按照导师的研究计划直接进入实验阶段。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自主设计、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步骤,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最终完成整个课题的设计。

通过文献积累、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步骤等活动,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科学方法,因此会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探索未知问题的兴趣明显增加,能够初步具备科研思路,对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也有较明确的认识,为今后进行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多方面的基础。

提前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按照实验计划,教师严格掌握实验进度,及时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提醒学生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安排内容,明确阶段任务项目以及每个学生在该项目书中的具体分工。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后,要求课题组同学及时进行讨论、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了解下一步进行的内容。学生通过全面参与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参与科学研究,阅读资料、设计实验步骤、摸索实验条件,总结分析实验结果,不仅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撰写报告与科研论文

学生获得实验数据后,教师指导学生应用规范的统计学方法及电脑软件处理实验结果,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及处理的能力,最终整理完成一篇完整科研报告,鼓励并引导学生发表论文。科研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科研水平和意义的集中体现。在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首先应让学生自己勾画文章轮廓、列好提纲,进行第一版论文的书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格式、用词及语言逻辑分析等方面耐心给予纠正及指导,反复修改学生论文。通过完成研究报告和撰写科研论文,增强学生对该段科研工作的理解及总结。

科研论文作为重要的科研成果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医学本科高校的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可以反映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参与水平,但不应成为医学本科生科研水平的唯一评判标准[5]。

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由于已有的规章制度与实际管理需求不相适应,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精力上的投入都不到位,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思维、意识、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学生们虽然对科技创新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但缺少对困难的充分认识和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的缺乏,导致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虎头蛇尾,甚至最终放弃。在困难、挫折和失败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究。

3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

虽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没有教师的积极支持和有效指导,单凭学生个人完成,很难出高水平的成果。然而老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面临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指导老师只管签字,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

4创建浓厚的学术氛围

由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漠不关心,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不浓。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学术讲座”,以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为基础,选择那些具有创新点且并非太高尖的题目让学生参与。以便有好的想法和活跃思维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被消磨掉。

5改革方案设计

根据教师的研究兴趣或者近期关注的热点,使大学生的创新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健全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制度,特别是学生成果评价制度、奖励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等。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锻炼学生独立学习、深入学习、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从立项开始就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清楚地看到研究的成果和结论。这种能力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

1建立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

建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为本科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平台,促使参与科研的本科生将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直接体现。设立医学本科生科研学分,显著改善了本科生科研参与现状,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及兴趣,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6]。建设相应的配套实验基地或实验室,开放现有实验室,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搭建多元化科研训练平台。

2实施制度

从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等各方面入手,营造科技氛围,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为此,必须建立起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激励措施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3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在教学中不但要开设与科研活动相关的课程,而且还要规定在校大学生必须修够一定的科技学分才能毕业,把大学生的科技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仅解决了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率问题,还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4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和培训,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团队合作。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来提高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网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宣传、项目成果申报、评审结果公布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我校已形成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学校投入经费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学习,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通过“计划→执行(实施)→检查→总结(评价)”四个环节,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项目的有序开展。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严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项目的申报、审批、检查和验收程序,使其有效运行。仅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项目就有84项,400多名学生参加了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成果。我院本科生实践及创新研究能力培养基本实现了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目标,创新研究能力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4):16-19.

[2]肖俊辉,张敏霞.试论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22-24.

[3]王树松,赵淑芳,宋光耀.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3,34(8):78-79.

[4]曾慧兰,陈洁,张宏.导师指导下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06-807,836.

[5]吴艳峰,万涛,曹雪涛.关于当代医学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7-38.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篇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但今天西医发展迅猛,而中医的速度相对缓慢。因此要振兴中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关键。但目前对中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对本科生培养多采用“理论加实验”的模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合为一体, 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过程;传统的、印证性的实验多,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自选式实验少;实验内容多年无更新,缺乏创新性,研究技术落后;考核方法单一,一般只提交实验报告;实验课没有单独计算学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动手能力提高有限;未将中医药现代化实验方法融入本科生教学过程。现有的教育体制导致当前中医药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这也严重制约了中医的发展。如何采用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亟待解决。

2 开放科研实验室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放科研实验室主要指将教师的实验室向广大本科生开放。我校将大一至大三中有精力、有能力且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参与到教师们的科学研究中去,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鼓励学生继续独立申请学校、省和国家的开放课题。学生通过从完全学习如何做科学研究,到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最后到自己申请课题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这解决了传统的、印证性实验机械、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弊端。 (1) 开放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开放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是开展高校创新教学与科研的核心阵地,同时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定位将决定整个平台的开放程度、覆盖范围、基本开放形式等。 (2)

3 对中医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实施中的几点经验

3.1 开放科研实验室应是“精英”教育

由于条件的限制,开放实验室仅仅只能针对学校少部分人开放。从我们学校实施开放科研实验室的经验来看,开放科研实验室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进入开放科研实验室的学生比例约50%,热门实验室甚至更低。因此,选拔合适学生是开放实验室实施重要一步。我校选拔的程序是首先将开放看的科研实验室的信息公布于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并参加面试。参加选拔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目的性也是不尽相同。部分学生可能完全是为了“混”几个学分而来。我们在选拔的时候首先将这部分功利性较强的学生排除。其次,在选拔的时候应重视学生自身的素质。科学研究需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学生在校的首要的任务是完成本科课程,开放科研实验室的训练属于“小灶”。因此,实验室开放的对象应是学有余力且有志于发扬中医的学生。我们在选拔的时候不仅仅参考其专业课程的分数,还会对其价值观进行测评。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先从最基本的技术的学习到独立进行实验设计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在选拔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低年资的学生,并会进行试用一段时间,考察其各方面的科研素质,再做录用。

3.2“创新”应重视中西医结合

随着鸦片战争后西医涌入中国,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技术对中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当代中医学生肩负着传承并发展中医的重任。中西医结合是目前发挥中医作用和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因此,在校的中医本科生课程中西医的比例大概是6比4。课程安排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时中西医完全割裂开了,并没有做到中西医结合。我们的实践证明开放科研实验室可成为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创新思维的平台之一。我们所选的学生多为低年资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基础医学的教师也都缺乏临床经验。因此,我们的开放实验室的中西医结合主要在于中西医技术上的结合,即中医学西医的理论和方法, 用西医的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阐明中医的科学内涵。把中医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现代化,启迪学生的思维。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我们督促学生练好基本功,掌握好中西医的基本理论。这为今后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继续进行中西医结合探索打下基础。

3.3 开放实验室应可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合理安排时间

中医学生在校不仅要系统地学习中医,还要掌握西医的基础知识,课程压力较重。尽管我们选择的是学有余力的学生,但是时间上难免会与本科课程的学习发生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安排时间,采取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我们会建立QQ群,在群里分享最新的科研文献、研究技术,使得学生在宿舍便可学习。我们还鼓励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研究生之间交流互动。为此,我们不定期在QQ群或实验室开展专题讨论,就科研文献、中医的某个观点、实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中医院校中教师多仅有中医或西医单方面背景,而中医学生要兼顾中西医。因此,为培养学生中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还需加强自身的学习。

综上所述,培养中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是中医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开放科研实验室实施中,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并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注释

1 史克英, 潘凯, 田春贵.开放科研实验室, 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J].黑龙江教育, 2010 (1) :91-92.

上一篇:初中化学自主式课堂下一篇:电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