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2024-08-07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精选8篇)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篇1

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德阳中学

李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为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前提和关键。

本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支教育工作者队伍,却产生不出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既是科学又是生动的学问?”这个问题指出了一个事实: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忙忙碌碌,不注重教育科学研究,成为知识的“机械传递者”,即日常所说的“教书匠”。这个问题也提出一种希望:教师应该成为学者。因而,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已摆上了议事日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人们对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忽视了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研究,不少文章见诸报刊杂志。但该项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1、剖析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内涵

学校教育科研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对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实践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实验,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并对完善、丰富和发展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出贡献。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认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⑴发现、分析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⑵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材料的能力;⑶学习、掌握和运用材料的能力;⑷总结、提炼和展示科研成果的能力,等等。

2、分析教师教科研能力的现状

通过对全体教师教科研能力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教师在教科研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⑴教科研意识不强。受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教科研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并非一般教师所为;也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仅是“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如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效。

⑵教科研常识和能力缺乏。很多教师缺乏基本的教科研常识,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资料,即使有了资料,也不能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更不会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缺乏对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的认识。

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教师的主观因素外,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很多,如学校的教科研氛围、评价导向、激励机制、教科研信息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通过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研究,帮助广大教师增强教科研的意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收集、整理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构建起符合学校实际并具推广价值的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训模式,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1、确立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我们确立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大多数教师而言,目标应是站稳讲台,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成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其研究重心应是怎样把所学知识、原理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具备教科研的意识和最基本的常识与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个案资料的能力与方法,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等。

第二层次:对骨干教师而言,目标应是凝炼教学风格,改革课堂教学。其研究重心既应积极反思和分析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应熟识现代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积极参加相关的课题研究或实践,如申领中微观层次的课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编写调查提纲,组织专题调查,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检验相关的研究成果等。

第三层次:对“学者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而言,其目标应是继续总结和升华自己的成功经验,凸现教学思想,使之能发展或丰富现有的教育理论,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或适合具体教学情境的变式等。其研究重心在于对学科建设负责,具体工作如积极申领宏观层次的课题研究,组建研究小组,带头开展教改实验,以此来研究学科教学发展的方向,改革的思路等,并及时做好的转化、推广工作。

2、探索培养和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⑴加强理论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因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尤为必要。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学习《教育科研实用指南》、《洋思经验》《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现代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等理论专著。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从整体上强化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

⑵开设专题讲座

在加强系统理论学习的同时,学校专门辟出时间,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专题讲座。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开设以三次教育理论的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素质教育论、教育实践原理等方面。讲座努力体针对性,内容根据学校教育实践中涉及的理论问题、教师在教育研究和教改实验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来确定。

⑶组织学术沙龙

教师个体之间在理论素养、思维方式等方面各有所长,互有差异。组织学术沙龙,引发思维的碰撞,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在一个目标一致的群体中,个体之间的思维碰撞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新的见解常常会在碰撞中产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策略也会在碰撞中得到优化。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八次学术沙龙活动,一次一个议题,大家围绕议题,各抒自见,畅所欲言。这种自由宽松的研讨活动,能使教师互受启迪,拓宽视野,促进自己更全面、更辩证、更深刻地思考问题,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⑷指导课题研究

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我们规定:骨干教师必须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其他教师必须参加到有关课题的研究中去。在指导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①指导选题。②帮助寻找理论依据。③指导设计方案。

⑸指导撰写论文

撰写论文的过程是运用理论、反思实践并进行综合性逻辑思维的过程,因而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总结、提炼和展示教科研成果的能力。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2篇论文。起初,大多数教师只会罗列事实,堆砌教例,缺少理性分析,更缺少自己的观点,生搬硬套名家名言。针对问题,我们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进行集体性专题指导,讲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如何确定文题,如何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存精的筛选,如何从实践经验中提炼有价值的观点,如何对教例进行贴切的分析和说明,如何恰当地运用有关等;二是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在成文前写好比较详细的提纲,我们先对提纲进行修改,重点在论点和论文结构上指点;论文初稿写成后,我们在审读的基础上找老师面谈,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重点在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上给予详细指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的能力。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篇2

首先, 教育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 是正在发展中的活生生的人, 不仅个体之间的能力和个性千差万别, 即使同一个体的心理也时刻在发生着变化。所以, 尽管教育是一门科学, 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但“教无定法”, 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组织教学活动, 在看似平凡的教育中体现教育的灵活性。

其次,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 都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 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需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起彼伏的教学改革从上世纪末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 2001年9月, 新课程首先在全国38个实验区开始实验, 2002年秋季, 各省在每个地级市确定一个省级实验区开始新课程实验, 以后逐年扩大新课程实验范围, 到2005年秋季, 全国中小学阶段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要进入新课程。实施快、面又广, 并且, 与以往的课程相比, 在目标和内容上, 新课程都有了很大的调整, 带来了实施过程、方法、手段上相应的改革, 迫切要求所有学校和教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改革教学方法, 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呢?这就成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目前, 国家有关部门已投入了专项资金, 积极实施了一系列培训措施, 但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教师培训量大而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 在推进过程中, 几乎所有的教师普遍感受到遇到的问题太多:如何面向全体, 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准确地实施对学生的考核……都需要理论指导和交流。尤其是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 教师已远不是课程的执行者, 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因此, 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成为时代所需。不少专家提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机制。我认为, 这一举措对于我国城镇小学很适宜, 但对于广大农村小学却有些不妥。由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广人稀, 学校和教师分布不均, 不少小学只有3~5名教师, 还有不少单人校存在, 而农村总人口可占到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因此, 真正实施好新课程,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讲, 我认为建立以乡镇一级为单位的教师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 形成以地方为主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培训和研究机制很有必要。

1. 地方政府要拨出专款, 在各乡镇教委

建立教师教研和培训中心, 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热爱教育事业、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专职教研员, 并给配备必要的场所、书籍、电脑设备等办公用品, 在乡镇教办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 要在教师教研和培训中心建立图书馆。

每年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 订阅有关的报刊杂志和书籍, 并定期开放, 让全乡镇的教师凭借书证借书, 以满足教师培训的知识需求。同时, 以乡镇为单位建立, 可以集中资金, 使资料更加全面。当然, 一定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定期归还, 以保证教师阅读用书的良性循环, 对于不按时归还或损坏书籍者要加倍罚款。

3. 要建立完善的教师教研和培训制度, 并纳入教师岗位职责考核。

如可要求教师每年阅读一本专业书或教育类书籍, 并记好阅读笔记, 年末由乡教研员同一收齐, 检查、评比等;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教学心得, 可以出一期有关教研动态的内部资料 (季刊发行) ;每年暑假要组织一次“教师培训与提高”的学习与交流展览, 评出模范, 让全乡所有教师互相学习、交流, 共同提高;也可以利用双休日, 每月组织一次校本教研活动……

4. 搞好轮训。

世界发达国家的教师培训表明:一般每工作3~5年, 教师就要安排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方面解决知识的更新, 另一方面,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已不存在, 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要具有科研意识, 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彻底转变教师职能, 不断地自我提高。

另外, 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 各乡镇应有自己的一套计划, 切不可苛求。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 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笔者结合我国农村地域、教育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师 科研能力

0 引言

体育教师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经验技术型教师,这类型教师对传统的常规性业务比较熟练,在操作中能得心应手,但对理论知识学习不够重视,不善于在实践总结中发现和研究问题,多凭经验、直觉处理问题;理论型教师,这种教师多指毕业不久的年轻体育教师,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好,有时能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实际操作控制能力较差,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科研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外,而且还能及时与实践相联系,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能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当前这三种类型教师中技术型占据了大多数,理论型和科研型次之。在二十一世纪中,我国的体育事业必将会随着我国的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而发展,体育教育将更趋向科学、系统、全面。课程改革后,体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学校需要更多的科研型体育教师充实到体育工作中来。为此,重视和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势在必行。

本文就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谈以下几点:

1 理论知识学习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职业特点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1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 现代科学技术向体育进行全面渗透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加强体育教师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是搞好教学工作,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根本大计。德国思想家莱辛曾经指出:“能作正确理论的人,也会创造。谁想创造,必须学会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也给人们以下启示:只有了解现代科技并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人,才能胜任并指导体育教学的训练工作。

1.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多种能力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必须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这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对体育教师指导训练的能力、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力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知识在能力的指导下‘活化,没有知识的能力是低层次的,没有能力的知识是僵化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多种能力,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有重要意义。

2 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并养成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的习惯

关于各种资料俩的来源主要通过一下途径:

2.1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学术研讨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如运动训练科学化培训班,和种短期的体育教学讲座、学习班、新课改、科学教学方法学习班等,是促进体育教师知识更新,提高竞技运动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班和短训班的学习,可以获得大量有益的信息,有利于了解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与动态,从而在教学中积极采取对策,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外,有计划地组织本组教师总结经验,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体育教师或多学科人士参加的多种学术交流会、座谈会、讨论会等,是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又一有效措施,并有利于交流信息和成果,激发灵感,促使科学研究获得成功。

2.2 善于总结 体育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干了许多年,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在实践工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是研究工作的基础,这样研究问题,撰写论文才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小学体育教师中有相当多的人不善于总结,多数总结也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不具有太大的价值。实际上教学、训练日记和总结,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训练工作不可缺少的,也是科学研究的资料宝库。教学训练日记中记载着学生和运动员实际完成的作业内容(教学训练内容)、数量、质量、心得体会和发现的问题等,都对科研工作有参考价值。因此重视写训练日记和体育工作总结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2.3 学会记录 俗语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这表明在日常的学习、训练、阅读、听报告、上网和看电视,甚至在消遣性的浏览报刊杂志中,时常会碰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要随手记下来,以便用时查找。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资料要靠一点一滴的搜集、积累。最常用的搜集方法有:上网、订购、交换、索取、参观访问,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会议等。而最重要的方法是阅读,要把搜集文献资料同看书学习、更新知识结合起来。此外,经常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证明,新的思想和想法来自工作实际外,也在日常工作的其他时间、地点一时得到启发,产生意念。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养成随身携带笔、纸的习惯,记下闪现的有独到之见的念头,这是积累直接资料的很好的方法。

3 要了解和懂得学校体育科研选题的依据和途径

学校体育科研实践证明,课题选择的好与坏,对科研成果的大小,成功与失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准备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而目前,很多体育教师对此还不够重视或者了解不深,因此在准备进行体育科研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因此,要想提高体育科研能力就必须了解和懂得选题的依据和途径。科研选题的依据可主要分为两方面,即“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必要性主要看选则课题的重要价值和前人研究的情况怎样,亦即“该不该研究,需不需研究”;可行性体现在研究者的主观条件(设备仪器、经费、时间、人力、情报资料等)是否具备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另外还要依据所选题目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是关键性的、是具有共性的问题,并且要占有一定资料。体育教师科研题目的选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从理论学习中找;从实践过程中找;从文献资料中找;通过各级学术研讨会或报告会去找;从上级公布的课题或会议征文中找;从教师间的意见交换和信息交流中找;从学科交叉的空白区域中找;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上网查找。

总之,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不懈的学习和长期不断的资料积累,需要持之以恒、不畏艰辛的精神。许多事实说明,只要我们有所用心,肯钻研,方法对,是能够写出好论文的。

参考文献:

[1]白真等.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5).

[2]隋幸福,王建玲.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07.(17).

[3]白真,王悦.体育教师具备科研能力的重要性[J].辽宁体育科技.2004.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篇4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进行旨在探究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简言之,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常识告诉我们,要顺利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诸种结构要素的协调配合,科研活动也不例外。根据相关的测试检验,得出文、理、工三科研究生综合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在前5项的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最为重要。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叶,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致力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果。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自始至今的不变主题。同世界上很多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一样,我国自1978年以后开始大规模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目前,我国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40多万人,我校今年研一的新生也突破了700人的历史新高。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更大量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集中表现为科研和创新的能力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校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主要由教学方式(制度)、硬件(科研条件)、导师、研究生自身四大方面构成:

一、教学方式(制度)方面:(1)对交叉知识不够重视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必须重视“专”。但是研究生教育同时是一种以研究为本质特征的教育,因此又应该强调“博”,因为只有具备较宽厚的知识面,刁一可能厚积而薄发。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不重博的倾向,从而出现了“硕士不通、博士不博”的现象。调查表明,73.8%的导师和85.29%的管理人员认为研究生知识面偏窄,有 64.89%的研究生也感到自己知识面偏窄。对于像仪器学科的学生,当被问及材料学方面的知识时就可能会出现哑口无言的状况。可见,有相当部分研究生对交叉知识不够重视,这种不重视显然将导致研究生知识面狭窄。

由于知识面的狭窄、缺乏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必然导致研究生研究视野的局限性,也不善于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进而妨碍了其科研能力的提高。(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实践出真知,许许多多创造性的成果都来源一十在实践中对所出现的现象反复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见解,获得创造性成果。通过科研实践,研究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地、独立地处理在实践中或实验中接触到的感性材料和各种矛盾,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在我国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研究生教学强调知识的认知,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就笔者所在的精密仪器专业而言,硕士研究生在校的实践机会极少,在整个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基本用于理论课教学,所以在短短的三年硕士研究生阶段里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这样必然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影响了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3)重个别培养,轻合作交流

研究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开阔眼界,激发灵感,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可以避免由上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导致的局限性,突破个人思维的框架,萌发新思想,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可见,加强学术交流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培养,因而无论是理论课、实验,还是设计、写作,大都是一个人或与少数几个同门“师兄弟”一起完成,学习、生活、研究相对分散、封闭,与其它专业、其它学科研究生交流得很少:即使参与一些集体科研项目,也不是许多人在一起直接协作,而是各自承担一部分后去独立完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研究生不能参加更多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学校面向研究生、为研究生开展的学术活动也很少。就笔者所在的精密仪器学科而言,很多开设此专业的高等院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都是个别的培养方式,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今后精密仪器学科的发展。

高校对研究生的这种个别培养和指导以及研究生缺乏学术合作与交流,使得我国研究生既无交流、表达的机会,创新欲望、思想等也不能相互激发,从而导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缓慢。(4)招生录取标准单一化

我们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是以考知识为主而不是考能力,主要表现为:重枝节知识而非结构性知识,重复述和评述他人观点而非阐述和展示自己的观点。对应试者的研究设想、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和已有研究成果注意不够。我国是世界上极少数的具有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国家,考研的分数很大程度的决定了考生是否能被录用。这也致使了同一分数尺度上,一些有实际经验、有科研实践并表现出一定科研潜能的实际工作者不能被录取为研究生。此外,过分注重外语成绩,并以此做标准,也使有科研潜能者被挡在门外。难道考研分数高的考生科研能力一定强吗?我们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反思的。(5)学制僵化

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实行刚性的学年制。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一般要求研究生三年完成学业。而整个研一期间都基本拿来上课,剩余做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研二开始后不久又要开始准备毕业设计了。这种制度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研究生来不及做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学制限制较死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产生了相当的约束力。

二、科研条件落后

“工无器何以善其事?”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没有足够的图书资料,没有应有的“硬件”环境,科研实践是无法真正开展的。而优越的物质条件、先进的设备则是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前提。

我国研究生所依赖的科研条件落后,图书资料不充分、缺乏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束缚了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手脚。目前有不少学校实验材料短缺,图书资料不全,甚至有些硕士研究生还没有自己的实验室,还有一些工科院校实验教学甚至还在使用过时的仪器,这样的实验设备很难满足现代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需要,再有就是缺少研究项目,得不到科研经费支持。笔者所在的精密仪器学科本来就需要很多相关仪器,有的甚至是高精度的仪器(价格自然也就会昂贵),但是学校往往很难满足每个硕士研究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另外,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很多硕士研究生没有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发当中,更多的只是由老师来完成。这都极大程度的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导师队伍方面:

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中的主导作用不容质疑。但是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导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大理想,这是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这表现在三方面:(1)导师数量不足

导师数量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绝对数量的短缺。很多高校的导师一届要带6到8名研究生,再加上平时事务繁忙,根本没太多的时间指导学生。二是相对数量的减少。由于在校研究生数量剧增,导师平均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热门专业的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多得惊人。导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必然疏于指导,因而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导师的精力分散

导师精力分散,研究生无法得到足够、及时的指学。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高校教师也变得越来越忙。研究生导师往往由于各种学术和非学术工作繁忙而不愿意带研究生或者忽略了对研究生的指导。而且,高校对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具体科研指导并没有详细的规定,这更加降低了导师的责任心。

(3)导师缺乏指导研究生科研的意识和有效方法

首先,导师缺乏指导研究生科研的意识,主要表现为:不重视教研究生科研,未传授科研方法,譬如如何选题、写论文、搜集和处理资料等:让研究生参加科研是作为劳动力使用,不注重让研究生在科研中培养科研能力,只注重任务的完成,未使研究生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其次,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当,表现为:不善于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将之引导到学科前沿。这些不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四、研究生自身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的硕士研究生读研的目的都不是为了以后从事研究领域,更多的只是为了这个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再有的就是不想过早的就业,剩下的就只有少部分是真正想搞研究的。所以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大部分研究生都是被动研究学习,更多的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到学分,在研究的过程中很不积极。所以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很低的。针对以上存在的四大方面的主要问题,要改变当今我国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努力:

一、在培养方式上

<一>加强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

跨学科课程学习和跨学科研究可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有助于研究生形成从多学科领域发现、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为此,各国研究生教育中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的研究不断得到加强。

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研究对改进受传统束缚的研究生教学计划能产生重大影响,对研究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一课题可由多种学科的专家和教授集体指导,有利于发挥各人的长处,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从研究生的培养来看,综合性课题可使研究生扩大研究视野,得到实际科研工作的锻炼,并能培养在科研集体或课题组中与别人合作研究的能力,最终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学生创造和开拓能力的培养,是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只能通过教育培养中教师的启发、示范和学生的反复实践才有可能达到。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育研究生独立思考、快速概括和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快接触到相关的学术前沿问题及有代表性的理论和观点,并在对这些理论和观点的研究和评价及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中,使他们有可能承前启后,推动学术的发展。通过硕士生与任课教师的不定期接触和任课教师对硕士生的个别指导,培养硕士生的科研能力。<三>重视科研实践与训练

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实践,在科研实践中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目前,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各国强调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并且肯定这种双方受益的模式。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培养工程研究生的过程中,要求研究生与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开展科研工作。每个研究生各有一位学术方面的导师和一个企业中的合作者。大学与工商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的实施,使研究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书本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了研究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环境(1)改善研究生科研的条件

增加研究经费。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其次,要通过制度创新,拓宽筹措经费的渠道,特别是要积极吸引工商企业资金;再次,要设立专门的研究生科研基金。

充实研究的仪器设备。一是实现研究条件的信息化。国家有必要在加快建设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基础上,构建研究生教育与教学科研资源共享体系和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学校也应该通过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二是加大硬件投入,大力更新设备。三是在管理上下工夫,要以学院甚至学校设立实验室,统一使用人力和设备。实验室可以利用自身的实验技术与设备的优势,增加对外开放,为全校服务,为全社会服务,给研究生以更多的参加实验活动的机会。

(2)创设学术交流氛围,加强学术交流

形成重视学术交流的氛围。学术交流可以使研究生在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构思、新的设想,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本人都应该重视学术交流,营造一种重视学术交流的氛围。首先,学校应从制度上对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做出规范,规定研究生每年或每学期应该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并计算学分。其次,导师要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内部交流,组织讨论,互通信息,相互提高。第三,研究生本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收集有关学术交流的信息,积极组织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要想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就应该多提供像“创新基地”、“嵌入式基地”此类的实验室供学生交流学习。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高水平的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键。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出发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建立有效的机制,多方吸纳人才,包括吸纳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国外专家、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从事实际工作的专家充实导师队伍,促进导师队伍的多元化。(2)明确导师的选择标准。首先,要重视导师的学历学位结构的改善,逐步提高对研究生导师的学位条件要求。其次,将能够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具备杰出的研究能力作为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再次,要求导师必须具有科学道德和修养,坚持良好的学术风尚,坚持教书育人。

(3)导师要注意对研究生的指导方法。首先,导师要有民主的作风。导师不应压制研究生创新的欲望、思想的火花,而应鼓励、欣赏研究生的独创。再次,导师要尊重和了解学生的个性,能体谅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灵活的研究计划。(4)实行开放式指导关系。首先,形成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导师组集体指导制。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不仅要确定一名指导教师,而目要成立一个指导委员会(由3-5位具有不同专长的教授组成,组长为指导教帅)。其次,实行导师跨专业指导,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研究生从跨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的科研能力。

四、研究生自身

对于研究生本身而言,笔者认为则需要根据自身所长从事更多的相关的科研 项目,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平时主动和导师联系并探讨相关问题,再有就是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学术上的交流,平时留意所在学科最新的发展动向并学习相关知识(像最近很热的一个词汇——“云计算”是很值得相关专业关注并学习的),进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篇5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提升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发展,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一般通过四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参加培训,提高水平。

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学生的不断变化,因此无论原来教师的学业水平如何,都需要在职的继续培训,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这是教师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基础的要求。

作为学校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如继续教育培训,课件制作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正在进行的国培计划等,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其次是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如每年的各科优质课大赛,班主任培训等,这样的外出学习确实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校外的一些优秀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教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第三,就是坚持校本培训,通过学校内部骨干教师的精心准备,实现集体研讨,集体学习。

二、积极读书,自我增值。

由于培训受到资金的约束,那么更主要的学习渠道是让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不仅是读有字之书,还要读网络之书,图书室对教师开放,倡导教师积极读书,尤其是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学校主要向教师提供足够的书源,引导教师读书的兴趣,搭建教师读书交流的平台,比如班主任论坛在进行时,向每个班主任发放班主任工作相关的书籍2至3本,要求学期末的时候上交,校长亲自检查,可以在书上圈点勾画,可以写上自己的感想,并且要在下次论坛交流心得体会,但是目前在对教师读书积极性的引领上还是比较欠缺,大多数教师还是埋头繁琐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需要进一步做好工作。

三、开展教研课,促进教师。

课堂仍然是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分轮赛课,是学校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组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校上观摩课,学校对这些选手大力表扬,并推选为镇级、市级或者省级的优质课选手,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发展的带头人使一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在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

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要注重交给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减轻教师的一些负担,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做一些有用的反思,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具体可以进行一些教学反思的培训,展示一些优秀反思,减少反思的数量提高反思的质量,最好能够公开在自己学校的网校上,让广大教师参与评议,每一学期评选出优秀的反思给予表彰,编辑成册,也许效果会更好。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篇6

(赵明仁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教师从新手发展到专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从自我关注到任务关注,再到学生关注的阶段 教师自主性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内涵,其本质是寻找行为背后的理论并根据理论行动 教师要提高叙事研究能力,在教学中找到自己,增强自信和对教学的拥有感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叙事研究作为教师反思与改进专业生活,丰富实践知识的途径,近几年来广受关注。许多中小学要求教师每周或每学期通过叙事的方式撰写反思笔记、案例,或发表于校园网,或结集出版。这对于教师积累经验,共享智慧,改进教学,增进研究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据研究者观察,教师在叙事研究中存在“重叙事、轻研究”现象,问题有三:一是问题意识不强,叙述意图不清晰。二是叙事不连贯、不深入,没有形成完整的故事。三是叙事的发现不明确、不准确。以上问题使得教师不能通过叙事研究有效地促进专业发展。

对“叙事研究”的界定是回答教师需要何种研究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把叙事研究理解为,教师以复杂教学情境中的困惑为起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系统呈现事情的产生、经过和结果,从而赋予教学活动以意义的过程。这个定义强调,叙事研究中的“叙事”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生活,叙事中要有观察意识。在讲述完整故事的同时,要有问题意识、分析意识。

一.将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

何为研究?用最简单的话说,研究就是回答问题。问题通常处在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的交接点上,是反映教师实践中的不足,引领专业成长的探测器。有研究发现,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区别是,专家教师能把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主动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已呈现出来的问题。问题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焦点比较明确的、困惑自己的情境。问题的特点是具体,情境中有较为激烈的矛盾突出。杜威说得好,问题提得好,答案就有了一半。

好的问题,一是要有意义。就是通过描述一个故事,并且在分析思考之后,对于改进教学有重要启发。二是要具体。问题越具体,越有利于研究透过现象深入到事实背后的理论层面,找到改进教学的深层动因。

二..观察是积累资料的主要途径

当教师形成了有意义而且具体的研究问题后,积累丰富的论据就很重要了。观察是积累资料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在叙事研究中如何增强观察意识呢?一是聚焦于学生。在许多关于教学生活的叙事研究中,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描述得很多,但是对学生所思、所为叙述得不多。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师生间持续的、反思性的对话活动。大量研究及经验也表明,专家教师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在备课、上课还是课后反思中,学生及其学习是焦点。一个教师从新手发展到专家的过程,其反思的重点一般要经历从自我关注到任务关注,再到学生关注的阶段。

二是在观察后的叙事中多事实性描述,少概括性描述。教师在叙事研究中经常通过两类方式对所观察的情境进行描述。一种是事实性描述,就是用直白而细致的语言对情境进行描述,再现教学活动发生时的场景和过程。在对情境进行较为完整而深入的描述中,生动而细腻地表达出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中丰富的认知过程和内心世界。描述不仅仅是再现情境的过程,它是思考过程的痕迹,描述到何处,即是思考到何处。丰富而完整的事实性描述帮助教师对教学活动实现较为完整而深入的认识。另外一种是概括性描述。就是把问题情境用教师的主观性语言在较为抽象的层面表述出来。这样的描述大大简化了被观察的情境,因为情境的模糊性,使得后续的分析缺乏针对性。教师通常是在描述一个情境的过程中认识教学的。事实性描述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与细致地看到教学活动的面目,从而尽力避免他们的判断受到先入为主的假设的影响。

三.提高叙事研究中的分析能力

自主性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内涵,其本质是寻找行为背后的理论,并根据理论行动。教师行为中蕴含的教与学的理念和看法,对教师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学理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叙述故事,更重要的是诠释故事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教师通过叙事研究,把实践经验与智慧进行系统化整理,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保存、分享、创新和扩散。教师用分析的眼光看教学,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是处在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的,帮助教师分析和判断他们工作的环境,分析隐含在教学中的道德和理论议题,批判性地检验他们的教学信念。

教师在叙事研究的分析与总结中,经常出现两类问题:一是就故事说故事,讲完故事不去揭示故事中的理论。二是借用一般教育和教学原理,从很宏大和高远的层面进行总结,使得结论脱离了故事本身,显得空洞无力。这就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高叙事研究中的分析能力:

一是要有理论总结的意识。教师工作是繁忙的、具体的、琐碎的。教师要善于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思考。不仅使教师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同时让自己明

白为什么这样做,在教学中找到自己,增强自信和对教学的拥有感。通过理论总结,教师能够把隐藏在教学活动中的理论分离出来,对教学活动所处的环境脉络,支配教学活动的主导价值,活动的策略和过程进行慎思,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利用的宝贵经验。如果不通过反思,理论将会隐藏于人的活动中。通过理论总结,教师发现、检验并不断改变引导自己活动的理论,以促进自身深层的和有意义的改变。

二是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在教师叙事研究中经常出现“小证据大结论”的现象,这是思考中缺乏逻辑性的表现。结论与故事的关系,犹如骨肉关系,结论来自于故事,是对故事的概括总结,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能量交换关系,而不是像油漂浮在水上面,只起点缀作用。逻辑性的思考,能够提高思考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抓到故事中的本质,从故事中归纳出可靠的实践知识。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篇7

1.1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和政府已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 肩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一部分, 培养、引导和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他们的神圣职责, 这就要求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开发, 以提高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青年教师精力充沛, 思想开阔, 积极上进, 对其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及时有效的开发, 对于夯实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 保证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关键

科研是源, 教学是流, 教学是高校的生命, 科研是高校的灵魂,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高校教师素质的两个主要标准。一个优秀的、有责任意识的青年教师不仅能够教书育人, 而且还应当是出色的研究者[1]。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科学研究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 摆在了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 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努力寻求两者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高校青年教师只有明确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才能不满足于单纯性的教学, 把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这样, 既能增加教学的学术含量, 提高教学的学术品位, 又能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科研成果才能在教学中得以有效地传播和交流。

1.3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丰富学科内涵、形成科研创新梯队、有效支撑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科学研究往往是围绕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际应用而开展的, 通过科学研究, 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 另一方面, 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丰富和发展了学科的理论知识。高校科研创新群体由老、中、青年教师组成, 是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一些学校之所以出现教师人才短缺或者青黄不接的不正常现象, 往往是因为不重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结果。加强对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教育和引导, 为其创造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环境, 无疑能使青年教师更安心教学与科研工作, 不断提高其研究能力。因此, 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科研创新梯队合理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当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跨越, 必将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

2.1 教学任务繁重, 无暇顾及科研

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只有通过科研, 才能掌握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 使自己站在新的高度, 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教师也只有通过科研, 才能加速实验室建设, 更新实验设备, 并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实验手段和方法。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师资力量日趋紧张,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力, 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任务。随着教学方式的更新, 使得许多青年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 可见, 繁重的教学任务是制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搞科研, 更不用说有意识的将先进的、有创意的科研成果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了。

2.2 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青年教师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不够灵活, 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人员采用一刀切, 科研评价体系完全数量化、等级化等弊端, 这种管理制度虽然方便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但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科研规律, 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其中也包括对青年教师的关怀。青年教师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的比例较小, 这固然和青年教师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学术信息, 以及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欠缺有关, 这也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避免出现恶性循环。

2.3 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亟待补充和完善

科学研究迅猛的发展, 使其具有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相融合的特点, 而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 除了受自身专业的限制, 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外, 青年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现在科研项目的申请, 已不局限于相关学科的交叉, 甚至涉及到文、理的交叉[2]。一个好的科研项目的申请, 不仅仅要有好的创新思想, 还要有论据充分的论证、先进的方法以及缜密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 同时还要有准确清晰的表达能力来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 而在这些方面, 青年教师无疑是缺乏经验的。

2.4 科研环境欠佳, 尚不具备浓厚的科研氛围

高校教师无暇顾及科研, 不重视科研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青年教师当中, 是在很多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无法形成一个科研氛围浓郁的环境, 是制约青年教师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因素[3]。同时, 学校对于科研的投入, 软、硬件条件的建设也对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学校的图书馆, 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资料更新较慢, 尤其是无法提供充足的外文核心期刊, 导致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课题和最新动态。有的学校不仅缺乏实验所必须的设备, 学术氛围整体性也较差, 学术交流活动较少, 没有给青年教师创造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平台, 久而久之, 这种自闭性就导致了青年教师离科学研究的前沿越来越远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2.5 学术意识不明确, 青年教师骨干力量较少, 影响学术梯队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与人数比相差较大, 而且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比例更小, 这说明青年教师缺乏钻研精神, 学术意识淡薄。在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中, 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较少, 学科梯队建设后备人选严重不足,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大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3.1 加强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 完善知识结构

科研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科研也能够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师上好新开课程的能力, 教学和科研可以比作教师的左膀右臂, 两者必须协调发展。这就要求青年教师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 要结合教学工作, 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理论, 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 根据自身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要深入系统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适应科学研究日益发展的需要[4]。

3.2 确立科研方向, 努力提高科研经验

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就必须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要完成由学生时期的被动科研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主动科研的转变, 应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岗位的科研特色来确定自身的科研方向, 也只有目标明确了, 投身科学研究才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而确定明确的科研方向, 需要青年教师已牢固的专业基础作为积淀, 以深入细致的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为导向, 以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依据, 以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为特色。这样才能开创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研究道路, 从而避免了做无用功、重复研究等弊端。

3.3 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土壤, 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和生力军,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优良的群体结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青年教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 在科研梯队的建设中, 更加关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训练, 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科研能力强, 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要对青年教师给予系统的指导, 加强对他们的科研业务的培训, 与他们分享科学研究活动的经验。学校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 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 实施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 尽可能地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提供方便, 确保他们从事的科研活动顺利地开展, 适当给予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和科研预研经费, 设法改善他们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 为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个公正而又充满竞争的科研环境。

3.4 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现代的科技活动都是高度组织化的, 要把独立的个人组织成一个有高度凝聚力的科研团队, 去更好的完成科研任务。为了更好地调动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需要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相结合。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 科研管理工作要根据教师对利益追求的层次和需求的不同,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政策, 是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在每个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同时, 也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在工资、奖励等收益分配上要进一步向青年教师倾斜, 从制度上鼓励激励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

3.5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加大对青年教师科研活动的经费投入

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是科学研究可持续的前提, 因此, 就要构建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 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科研队伍的相对稳定, 广纳贤才, 优胜劣汰, 鼓励并保持人才、信息、学术活动与外部系统的经常性交流, 这样有利于博采众长, 有利于科研团队人员内部的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队伍的稳定, 有利于科研团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提升[5]。同时, 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一方面, 学校要整合现有的科研资源, 形成团队合力, 积极争取科研立项, 是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获得充足的经费支持。也可以设立如青年科研基金等形式, 加大对青年教师科研活动的支持;另一方面, 要加大对实验设备、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等的投入, 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

教师具有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知识创新的源泉, 青年教师必须加强科研意识, 注重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没有科研为支撑的教学, 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将使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学校的教书育人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

[编辑:林剑峰]

摘要:从高校青年教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出发, 分析了青年教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总结了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遇到的主要问题, 给出了提高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途径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戴文彬, 纪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J].科学研究管理, 2008 (3) :25-28.

[2]魏若男.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中的问题及提高科研能力的探讨[J].科研管理, 2007 (5) :47-48.

[3]马晓波.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技与管理, 2002 (3) :140-142.

[4]徐友浩, 宋俊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5) :150-154.

教师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篇8

【关键词】中职院校;科研能力;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式的壮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的学生是输出技术工人的主要生力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高技能、高素质,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是关键一环。

一、中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中职院校多数是由师徒传习制度基础上适应工业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故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含有工厂化工人师傅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理论教学水平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的职业教育发展;而新来的职业教师多数学层次较高,甚至达到研究生层次,教学理论方法丰富,教学进取心强,但教学实践接触时间短。总览这支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新老更替,危机隐患普遍存在,从调研反映情况看,科研问题成为突出问题之一。

(一)年长教师思想守旧,经验保守,对科研不屑一顾

年长教师大多数有丰富的工厂经历,具有丰富的动手经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实习设备、实习手段已经跟不上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跟不上技术发展对技工技能的要求。他们对现代的科研不甚了解,没有认识到科研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科研意识不够,科研能力欠缺。现代工业已经向着智能化、模块化、集约化发展,而现在的中职院校的教师已经逐渐跟不上现代工业的发展步伐。

(二)年轻教师科研意识不够,教学工作任务重,缺乏主动性

科研意识是指科研主体对科研的重要性内涵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科研意识即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包括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协作意识等。年轻实习教师大多数经过多年的理论性学习,知识丰富,但实践操作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科研意识不够。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不太重要,不能起到科研带头的作用;或者认为学院领导支持不够,科研设备不够完备,科研手段比较落后;或者认为教师整体科研水平较低,中职院校不适合做科研。很多年轻教师认为科研对自身素养培养风牛马不相及,科研态度不够端正,认为中职院校学生素质整体很差,不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只要会操作、会动手即可。同时随着中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年轻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学生任务,没有精力去搞科研。学校对年轻教师的考核标准也是对教师教学业绩、学生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在这种环境下,导致年轻教师没有科研的动力和心劲。

二、中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提高对策

造成中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科研意识淡薄,科研动力不足是学院教师自身、学校教学思路、社会对学院影响多方面综合作用、相互交缠一起造成的结果,是多种消极方面对学院科研造成的总体体现。因此完善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综合性的科研管理方法,促进和提高中职教师的科研水平是重中之重。同时对教师的科研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对实现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强化提高科研意识,加强“内功”

科研意识是指人们在科研活动中的一种心理过程,他讲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这是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研是创造性的活动,是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体现,同时科研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科研意识的培养,来自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实践,来自于平时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加强“内功”,增加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必修之路。科研是一项需要付出许多精力、脑力的创新性活动,这就要求从事科研的教师具有拥有科学性的思维力、直达事物本质的洞察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科研动力。科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能忍受寂寞的忍耐力、面对挫折的坚韧力、归纳演绎的思维力,加强教师“内功”是必修之路。

(二)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加强科研能力

科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枪实干”,只有不断通过科研实践活动的锻炼,才能提高科研能力。现在的中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缺乏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对科研往往力不从心,有心要搞科研项目,却缺乏科研实践,造成科研活动不了了之。科研实践活动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中职院校每个教师的特点及优势,针对中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在科研课题选择上切记要务实、高效,不能貪大求高,课题要找到突破点、关键点。比如机电专业的机器人项目、农业机械的全自动割草机项目等等。这些项目要立足中职院校自身情况,充分发挥每个参与项目教师的能动性和自身优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科研实践活动要有科研素材积累和正确的科研方法。科研素材积累来自于平时的实践,来自于收集的科研信息资料。图书馆、网络是科研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资料的收集、整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保障。科研方法多种多样,中职院校比较常用的有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其中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用的最多,但比较偏重经验总结,年长教师过分依赖经验和思辨,对教育统计学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所收集的科研信息资料的可信度差,影响了对科学研究的洞察和分析,在研究结果的表述上不能以科学和规范的文本表述形式呈现,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实践。现在中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处于边缘化、薄弱化,提高中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已经刻不容缓。学院应加强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采用多种鼓励和激励办法,培养学科带头人,使中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更能促进学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2]张晓红.论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地位与功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

[3]唐国庆.高等教育科研指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

作者简介

上一篇:健康档案工作自查总结下一篇:个人教学总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