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2024-08-25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共12篇)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间产业分工和转移越来越依赖于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业绩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根据企业创新的特点以及建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目的出发, 构建合理可行的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技术和产品的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和新产品开发所需时间的不断缩短, 任何企业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在经营战略、技术、管理、产品、组织等方面创新, 即使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也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已经取得的优势, 从而停滞不前, 甚至惨遭失败。可以说,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创新能力制约着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大潮中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仅仅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已很难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准确的判断。因此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如何设置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以下探讨。

一、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的必要性

1.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自身管理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想生存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弱是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管理者找出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准确地预测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都必须依靠功能齐全、高效快捷、基于事实型数据、开放性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系统。通过建立综合、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动态监测和评价, 管理人员才能正确地作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规划。

2.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的信息披露是公众的需要。

众所周知, 投资者需要对企业的业绩和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全面的分析。建立合理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是投资者作出理性决策的必要前提。建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源平台, 促进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和公开化, 实现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国家给予企业优惠的需要。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要求,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建立一套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合理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企业,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几年来, 对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 扩大内需,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指标设计必须科学、合理、真实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 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符合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符合自身的优势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2. 重点性原则。

在全面性的基础上, 应尽可能选择关键重点要素指标, 作为评价的重点,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 以做到客观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

3. 可行性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 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 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 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 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 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 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 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 以简化指标体系, 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4. 可比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应体现可比性, 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既要考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的横向比较, 也要考虑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纵向比较, 通过比较, 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5. 简明性原则。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涉及面很广,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因此必须从多角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与此同时, 也要考虑到各指标含义的高度概括性和准确性, 做到简明、精练、实用。

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实践活动的高度统一体, 是从技术开发到最终商业化应用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总和。因此要对企业创新活动状况和创新能力强弱进行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必须要对构成企业创新能力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把企业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支撑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的收集难度、指标体系繁杂程度等因素并经过相关分析剔出冗余因素, 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 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如表所示。

四、应用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始终贯穿于企业整个发展过程的活动, 在对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中, 还需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 注意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首要的是所收集的资料、数据、情况等具有真实性。2.创新能力连续性。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一段时期沉积的结果。因此, 应用指标时要选取企业连续几年的相关数据。3.结合定性指标进行评价。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设置往往不能全面的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 还必须结合一些定性指标来衡量。一个方面的原因来自于企业创新的本身, 有些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某些支出难以直接在近期简单量化;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量和统计数据受到时间、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 在定量分析的同时, 还必须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2

张辉

近20年来,企业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重视,相关经济学和管理学文献层出不穷,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财务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的组成部分,取决并服务于企业能力;同时,财务能力又是培养和提升企业能力的基础。

一、财务能力的内涵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朱开悉(2001)昀先提出了财务能力的概念,认为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社会贡献能力等多方面, 是一个完整的能力体系;罗宏、陈燕(2003)认为,财务能力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企业运行效率的体现;张星文(2003、2004)系统阐述了企业财务能力的内涵,认为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及所积累的财务学识的有机组合体,是企业能力的财务综合体现。财务能力系统作为企业能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各种与财务有关的能力所构成的一个企业能力子系统,财务能力取决并服务于企业能力,同时,财务能力又是培养和提升企业能力的基础;谢全胜(2005)认为财务能力是企业施加于财务可控资源的作用力,包括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应变能力。

上述观点各有侧重,朱开悉在企业能力理论的背景下昀先界定了财务能力的概念,罗宏、陈燕强调的是财务能力的本质,张星文从系统论的角度较完整的描述了财务能力的内涵及系统特性,谢全胜则重点论述了财务能力的构成体系。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以及所积累的财务学识的有机组合体,主要由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三个要素构成。

二、财务能力的构成体系及各构成要素的关系

企业财务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系统的子系统,是一种系统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三个方面,各要素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子要素,这些子要素共同发挥作用,对企业财务能力产生影响。

财务活动能力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主要包括资金筹措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财务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主要包括财务决策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财务协调规范能力和财务创新能力,重点体现为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财务表现能力是通过相关的财务指标所表现出来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由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构成。

财务能力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决定了财务表现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反映了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决定财务活动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又反

映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财务能力的三要素中,财务管理能力是核心,它决定和影响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又反映财务管理能力。

三、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三部分指标构成,文章参考以前学者的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己有的评价体系,选取了13个指标作为分析的起点

四、结论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3

摘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课堂多元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进行多元化设计,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多元;研究生

中国分类号:G643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招生的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渐扩大,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数量的矛盾也随之暴露出来。要让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规模及数量的发展相协调,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重視多元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1]。

一、现行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1、评价主体单一

现行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多为单一源,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评价没有很好地体现以生为本、个体发展的思想。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片面发展,做事缺乏主动性。

2、评价方式单一

现在很多研究生课程的评核仍采用一张试卷,一锤定音的方式,在120分钟内对学生某一学期的学业、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进行测试。

3、评价内容单一

评价内容简单,基本以一次笔试为准,笔试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合作以及较高技能等的评价。

因此,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体现以生为本的全程多元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指评价者不再单独是教师,还包括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评、相评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的自学能力、上课态度,及学习结果等进行回顾和反思,指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相互评价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指出各自优缺点,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自身、组内成员和其他组及成员进行评价[2.3]。

2、评价内容多元化

研讨式教学评价内容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体验、技能掌握等几个方面进行多元化、

全面的评价[4]。

(1)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从研究生能否主动、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做好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来评价。

(2)学习活动获得的体验。通过自我陈述、小组讨论和学习成果等来反映研究生自主参与研讨式学习活动、获得研究和创新的体验。

(3)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评价。

(4)学习成果。通过对学习成果(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演讲报告等)检测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体现研讨式学习的效果。

3、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研讨式教学评价中,从有利于课程目标完成,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等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形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调控、激励、管理功能[]。

(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研讨式教学多元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培养师生的积极主动性、自觉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而不是要教师唱“独角戏”。多元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自评、互评的结果,而且重视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

(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在研讨式教学活动中的认识和态度,学生在活动全过程的表现,对小组研究结果贡献的大小,在研讨式教学中的收获体会和情感体验,给出等级、评语,学分制和百分制并用。

(3)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研讨式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展与提高。因此,对学生在整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包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ppt讲学等环节通过评价进行诊断,逐步调整完善,最后在全过程研究基础上,形成总结性评价。

总的来说,研讨式教学多元评价模式从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三个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询问,让学生发现自己也可以研究深奥的问题,通过学生主动的思索和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通过教师的指导,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

三、多元评价体系施行的初步效果

随着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研究生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

在多元评价体系中真正体现了研究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单一讲授变成了讲解,讨论,讲演等多种形式。无论自评、互评还是老师评价都特别注意学生的进步[6]。老师和同学们的即时积极评价使得自己不断积累学习的正能量,增强学习自信,重视学习过程,享受学习过程。

2、撰写论文,PPT讲学,增强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撰写论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和整理,写成一定格式的论文,锻炼了研究生的知识总结、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日后的研究论文奠定基础。

3、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多元评价体系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并在合作中相互激励,发挥自己特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协调、应变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聪.多元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J]. 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57-59.

[2] 夏正江.关于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的构想[J]. 课程·教材·教法,2003,(11):24-29.

[3] 翟轶璠.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01-102.

[4] 石彤. 开放式研究性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出国与就业,2011,(15):90-91.

[5] 许俊良. 多元化研究性学习评价刍议[J]. 教育理论研究,2003,(10):9-10.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4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的评价活动, 是一种综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评价结果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并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对于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性作用, 是高校教学改革能否继续深入的关键所在。目前, 教学评价改革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高校教学改革的“瓶颈”, 也构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以下弊端:

(一) 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导向不明确

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重共性、轻个性, 重知识、轻能力, 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 重综合评价、忽视特殊能力评价。一般排在测评结果前几名的均是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 学生的创新精神再强、创新能力再高也会因为权重较小而得不到体现。这种教学评价难以充分发挥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而个性发展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期末考核一种评价形式, 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学生的知识、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 很难通过一次考试就可以检测出来。教师也无法通过考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 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在现行的测评方式中, 测评人员主要是由院系领导、专家或教师等担任, 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缺乏学生按照指标体系进行自评, 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限制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三) 忽视过程性评价

大学生综合能力 (包括创新能力) 的评价, 大多随同其他方面的评价在期末集中进行, 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及其不同的学习阶段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这种强调终极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的方式, 难以全面、系统、准确地对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评价, 不能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 不利于学生及时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及时改进, 也不利于教育者采取适时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 评价结果静态绝对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只是他评, 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精神、竞争观念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要重视自评, 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对照创新人才的规格和要求自主进行内省和衡量, 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明确努力的方向, 进而上进心和进取精神也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 有必要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建立一套与技术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特点的、比较科学和可操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一) 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强调可操作性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 从而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创新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要考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 在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上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有便于操作的指标和评价标准, 使整个评价过程能够为学校各部门接受和认可, 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导向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着眼于现实性评价项目的选取和评价等级的标准, 既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 又要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对技术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引导教师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教育思想转变为先导,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出专业特色为目标, 不断将专业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突出效果评价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应目标明确, 评价内容相对稳定。但是,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动态过程, 因此, 评价指标基本框架也要以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重心, 突出体现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 鼓励创造性教学评价项目的确定, 既要反映教学工作的全貌, 又要突出重点, 注重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一般评价和特色评价的互补结合。要鼓励教师改革创新, 避免为应付教学评价而使教学工作趋于公式化。对于各项具体教学工作, 要给教师留有一定空间, 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

(二) 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突出对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创新能力的评价, 形成特色鲜明、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克服以往教学评价面面俱到、不易区分、难以测评的问题。我们在参考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构建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了创新实验区试点班级。该评价体系导向明确, 便于我们清楚地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 有利于教师、学生根据测评标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

本评价体系构成的着眼点在于对学生群体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测评, 以确定其培养质量, 旨在引导学校以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为内涵来设计教学目标, 建立课程体系, 安排教学内容, 构建教学模式, 革新教学方法。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上海市特色专业, 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开始设立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项目, 选择试点班进行试点, 依据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方针, 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机械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 以创新能力教学评价为导向, 统一认识, 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推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专门制度, 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提出问题, 积极探索创新思维和多种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努力运用于教学实践,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试点班培养方案, 选择、培养创新型教师。鼓励教师突破思维定势, 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创新型教师应该是有独到学术见解, 能够灵活有效而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教师。

(二) 营造创新氛围

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 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要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风, 抵制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而密切的关系,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思想交流和密切交往中发展智力、完善人格。

(三) 改革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模块化在本实验区教学计划中, 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确定了9个教学模块:政治素养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认知模块、制图基础模块、机械设计模块、制造技术模块、数字化技术模块、拓展模块、校企合作模块。为更好地使知识传授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除拓展模块外, 其余能力模块中均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践环节。对于制图基础模块、机械设计模块、制造技术模块、数字化技术模块等四大专业主干模块, 将传统教学计划中单独的课程设计内容调整为该项能力的综合训练, 变独立课程的实践环节为单项能力的综合训练, 强调该能力模块中对应课程群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对应能力的整体综合训练。拓展模块中有“现代设计方法”、“创新理论与方法”, 着重介绍现代设计和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通过“机械设计项目综合训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特别加强设计性、综合性的创新实验教学, 将抽象的理论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动手动脑, 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 改革教学方法

课内在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项目实施过程中, 注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运用于课程教学中, 在试验区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程体系中实行大案例教学法, 用一个典型产品贯穿教学过程。不同课程的教师在集中消化分解大案例后, 将大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分布到不同课程中, 帮助学生从系统的高度熟悉各领域知识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所解决的问题, 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定期开放一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由学生自己收集查阅资料、动手做实验来寻求答案,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常举办一些高水平的讲座及专题讨论会, 以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学科知识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五)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引导学生锻炼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考试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有的教师采用分模块教学、分模块考试;有的教师考虑团体项目成绩权重;有的教师要求提供小制作;有的教师要求有社会调研报告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六) 搭建创新平台

第一, 对学生开放机房、实验室,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第二, 学校组织一批科研课题, 并在经费和条件上予以一定的支持, 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对课题进行研究。第三, 成立“大学生创新集训队”, 设立“大学生创新专项基金”, 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充分的软硬件支持。第四,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创新系列竞赛活动, 进行创新成果的宣传展示、表彰和奖励, 促进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

(七) 实现教学动态评价

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 全面记载学生的成长信息, 包括各科课程成绩、课后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学习、沟通交流能力、参加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听学术报告、参与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等情况。邀请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管理人员等到网上查看数据库, 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数据库中都有体现, 而且是动态的, 能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

总之, 应通过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价, 切实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殿臣.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37-39.

[2]李小平.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3) :72-74.

[3]曲继方, 安子军, 曲志刚, 宜亚丽.技术创新课程教学及成绩考核模式的构建[J].教学研究, 2006, 29 (1) :34-38.

[4]张建敏.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6) :12-13.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5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定量评价模型及应用作了介绍与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模型的要件与内涵,其次具体讨论了应用该评价模型如何评价地域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特征.

作 者:叶明 李君亮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科技经济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刊 名:科学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年,卷(期):200119(6)分类号:F224.0关键词:企业 技术创新 定量评价

创新“少年君子”评价体系 篇6

一、评价体系背景

“少年君子”评价体系由注重甄别选拔功能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我校实际,早在2009年,学校就根据孔子思想精髓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提出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几年来,我们深入挖掘孔子文化经典,以孔子的“仁爱”精神为校魂,确立了古朴雅致的校训、教风、学风。学校根据“承儒雅之风,做君子少年”的理念,设计完成了成套的“少年君子”评价体系。力求通过不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气质高雅、知识渊博、举止大方、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二、“少年君子”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我们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把“少年君子”活动分设六个单元:一、衣冠整洁做少年君子,二、文明礼貌做少年君子,三、孝亲敬老做少年君子,四、诚实守信做少年君子,五、铸刚毅品格做少年君子,六、知荣明耻做少年君子。这六个方面分析每个年龄段德育教育现状,结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主要考虑是要让学生“文质合一”、“内外兼修”、“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塑造完善的君子之德。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根据每学月教育主题,春期设立了“爱心少年君子”,富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学生典型;“自强少年君子”,家境贫寒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学生典型;“艺体少年君子”热爱艺术,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文艺、体育方面具有特长,尤其是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面对困难挫折能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健康心理品质的优秀学生典型;“健康少年君子”,热爱生活,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学生典型。秋期设立了“孝心少年君子”,孝敬长辈,尊重邻里,诚实守信的学生典型;“诵读少年君子”,热爱国学,积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等优秀经典篇目,坚持日日读经典,背经典并将经典的精神变为自觉行为的典型; “创新少年君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乐于创新,有小发明、小创造的学生典型;“安全少年君子”,懂得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懂得一些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典型。

在各主题活动推进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些策略,比如召开班队会,撰写心得体会;充分利用班级文化阵地,营造“少年君子”主题班级文化;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礼仪教育、体验教育活动、校园志愿者活动;实施星级评价;利用多样表彰方式开展风采展示,树立学习榜样,营造积极氛围等等。

在每月初由学生代表宣读倡议,让学生明确做少年君子应达到的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自愿参与“少年君子”的评选,制定相应的“闯关夺星”计划,自备行动档案。班上的“君子小组”(四五名同学组成)、老师和家长,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评定,有一点成绩和进步就可拿到“一颗星”。月末,各班选出本月的班级“少年君子”,由班主任书写“喜报”,告知家长,家长在喜报回执单里填上对孩子的寄语,交回班级,由班主任将班级“少年君子”的喜报张贴在教室里。从班级“少年君子”里评选出校级“少年君子”,报大队部审核,大队部登名造册报学校行政会。经学校行政会讨论通过后,学校组织隆重的授牌仪式,由校长在全体师生前颁奖授牌,并与其合影留念。校级少年君子制作海报张贴在班级走廊上,每月“少年君子”的事迹介绍和个人资料将在“思贤”校报上刊登。这些措施增强了“少年君子”的光荣感,形成了人人争当“少年君子”的氛围,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少年君子”评价体系呈现的效果

“少年君子”评价体系是一个对学生的积极行为不断予以正强化的过程,是一个注重反复的训练与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养成教育”过程,从而能使学生不断品尝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更大的进步热情和成长自信心,逐步取得更大成就。

5.2班学生余生文学习成绩不算突出,但他擅长体育,是校田径队队员,这次参加区田径运动会获得了50米跑第一名,还是校足球队的主力,他这次获得了“艺体少年君子”的称号。

6.3班的“自强少年君子”杨兆洪,由于疾病导致了腿脚残疾。但他并没有因为腿脚的不便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他成绩优异,生活乐观,体贴孝敬父母。上学,放学,都坚持自己步行,摇摇晃晃的身体摔倒了无数次,总是咬牙自己爬起来后接着走。11月,“自强少年君子”杨兆洪还参加了旌阳区的“阳光自强少年”的评选。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闪耀的明星,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指出:“我们需要新时代的君子和圣贤”。新《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刚刚颁布的《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传承中国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将君子人格中所倡导的仪容的端庄、明理守信、诚实谦逊、刚毅勇敢、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等品格内化为学生的人格需求,一定会使人变得更善良、更崇高,使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使世界更美好。自古君子出少年,让我们共同期盼我们的社会中有更多的翩翩少年君子。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7

1 新理论观与创新能力的界定

创新理论所指的创新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 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 又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 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 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20世纪50年代, 创新研究逐渐兴起。如表1所示, 研究学者对创新的认识复杂多样, 对它的理解在逐步发展。目前, 很多国外学者认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不仅依赖于其中特定机构的表现, 更依赖于系统中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与国外的情形一样, 国内的学者在对技术创新的案例研究中逐步发现, 各种创新要素的集成是保证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例如, 傅家骥等人总结性地提出: (1) 在创新实践中, 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相互之间必然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 一种因素的变动不仅直接影响创新, 而且波及其它周围因素而产生多方面的附加效应。因此, 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控制中, 不但要把握各影响因素的独立变化, 还必须考虑诸因素间相关性影响作用; (2) 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有不同效应及相互紧密联系, 更重要的是由于技术创新阶段性决定, 这种作用与联系也具有动态特征即随创新的阶段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 创新的过程并不是诸因素的简单叠加, 而是充分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 实现优势的综合集成创新。基于上述对创新认识的描述, 本文认为创新能力即一个系统内各因素创造性集成的能力。

除了针对高校这一特定对象, 国内外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家、区域和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上, 并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评价体系。高校和学科发展是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高校、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适用于评价国家、区域创新能力的方法, 而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色。

2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或建议。王章豹、徐枞巍 (2005) 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 按照“五个原则”和“三个模块”从科技创新基础实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三方面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梅轶群、张燕 (2006) 利用1998~2004年间的有关数据作为样本, 从科技创新基础实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国际合作能力五个方面来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卢方元、张利平在对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从科技创新的基础实力、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科技创新环境支持能力五个方面, 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戚湧、李千目以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管理为主线, 对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量化, 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些研究能够为客观评价食品学科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但还存在指标选择较为粗糙或不适用评价学科创新能力等问题。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依据对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特点, 在部分借鉴现有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可以从创新主体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四个层面上来揭示衡量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大小。在这个结构系统中, 创新主体能力是基础,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载体, 创新资源产出能力是表征, 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是手段。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对每一个准则层进行分解, 最终构建一个由四个层次组成的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2所示, 本文遵循分类评价原则, 根据科学、客观、实用和动态的选取要求, 综合考虑因素构成和统计数据可取性以及与高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 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构建了包括创新主体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能力的4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33个四级指标的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食品学科的创新主体能力是食品学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 是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前提和保证, 是进行知识扩散与传播的平台与基石。在食品学科体系中, 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人力资源, 基础条件与设施是辅助条件。本评价体系中设立了专职教师总数等7个四级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源条件、基础条件与设施。食品学科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完成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强大推动力, 也是评价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之一。在表2的创新评价体系中, 拟采用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来衡量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的高低, 并用6个四级指标来评价这两方面的投入。

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是评价食品学科创新成果扩散与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将享有知识或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促进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 是食品学科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本文中的评价体系采用论文著作、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6个三级指标, 三大索引 (SCI、EI和SSCI) 收录的论文数量、三大索引收录论文被引用次数、CSCD、C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等20个四级指标衡量食品学科的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能力。

3 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多要素投入和多要素产出, 并且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 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定性或定量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但尚未有针对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不仅如此, 随着食品学科的不断发展, 食品产业对学科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 今后应该对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展开深入的研究, 为提高我国食品学科和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大中, 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大学的创新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1:6-7.

[2]吴林海,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学家, 2001, 3:106-111.

[3]约瑟夫.熊比特著, 何畏等校译:《经济发展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

[4]郭哲:《纵览国家创新系统》, 《科技日报》, 2002年8月16日.

[5]张宗庆:《技术创新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国外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

[6]李宝山、刘志伟, 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7]王章豹、徐枞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3) :55-59.

[8]梅轶群、张燕,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评价[J].技术经济, 2006 (5) :74-77.

[9]卢方元、张利平, 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5) :51-53.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8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定义的基础上, 探讨了学分制评价基本模式, 剖析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的创新路径。

1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与人本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将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与学分定量评价制度紧密结合一起, 以个人申报集体评议为基础, 按照预先设定的测评指标体系, 对高职大学生的核心素质能力进行学分制激励评价。

1.1 高职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定义

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在不同学者的解读下, 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学生核心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竞争能力、大学生职业能力等, 但其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概括为“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1], 但这些定义往往却没有考虑企业对高职大学生能力的需求, 因而导致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企业人才需要脱节的问题出现。因此, 本课题组借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核将高职高专核心能力划分为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是以个人专业能力为核心, 掌握信息收集和筛选、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 从而形成一种可以快速融入社会, 被社会认可, 独具个人特色的核心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怎样学习的能力, 因所处环境和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下形成的、积累性和概括性的经验或习惯, 它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取得的成效。其本质上要求学生学会对日常学习工作进行反思, 对实践结果进行阶段性总结, 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通过对学习和实践的反思形成一种自我激励的能力。与此同时, 学会学习也意味着其他能力的隐性发展, 学习能力是其他职业核心能力成长的必要基础。

创新能力即指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运用新的思维或方法,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学习以及实践积累的感悟, 形成的工作学习方式的能力。创新力是以其他核心能力为依托, 进而成长起来的能力, 需要相关基础的积累, 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独有性的核心能力。

创业能力指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 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 然后产生各种新的结果。创业能力是高职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的直接表现。可以说, 创业力是其他核心能力能够成功地综合运用的结果和呈现。

1.2 学分制评价基本模式

学分制是一种重要教育模式, 其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为核心, 教师指导为辅助, 通过“学分”或“绩点”对学生学习实效性进行综合管理的评价制度。对高职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进行学分制评价, 构建出以“基本分+奖励分-惩罚分”的素质拓展学分制度模式, 是健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 是实践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理念, 促进高职育人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目标的重要举措。

2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的形成不够重视。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将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作为基础课程加入了课程设置当中, 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 未在教学过程中将各项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如调查组通过问卷调查关于“你对学校素质评价制度的看法是?”的问题中, 表示认同的仅有18.23%, 高达32.23%的受访学生表示不认同, 选择“不知道”和“无所谓”的分别占18.68%和30.86% (如图1所示) 。

可见, 高校的素质能力评价制度并没有得到学生的真正认同, 甚至还有些同学“不了解”或“不知道”学校的素质能力评价制度是什么。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高校教师还是以传统综合测评体系作为学生能力评价标准, 评价比例还是侧重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 往往“会应试”和“背多分”学生能够成为这种评价制度的“受宠者”, 这种评价导向的“误区”、评价功能的“片面”、评价方法的“单调”严重地阻碍评价制度引导性和激励性功能的发挥。

其次, 高校的素质能力评价制度只注重静态数据的分析或偏重共性表征信息的搜集, 忽视个体个性的表现, 忽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导致评价结果不能正确评价学生能力, 无法科学合理地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测评结果。如部分高职院校的综合测评制度按照学生的年级、学习成绩、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等来评价学生, 这虽然能够通过一定的指标来定量描述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表现, 但却不能反映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的动态变化。而且在这种综合测评制度中, 往往采取“一票否决制”的方式, 譬如学生如果出现违规违纪的情况, 就取消一切的评优评奖, 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学生下一个学年乃至整个大学生涯的评优评先, 这种评价的方式不仅不能够充分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而且还会严重地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你认为学校的综合测评制度合理吗?”的调查反馈中, 有高达73.24%的受访学生认为“不合理” (如图2所示) 。

可见, 这种缺乏对高职大学生多元动态发展进行反馈的单一评价制度, 最终会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的认知自我存在, 成为一部只知道学习的机器, 变成“高分低能型”的存在, 这必然不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造成他们进入社会后很难快速进行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的转换。

最后, 当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部分高职院校仍处于理论阶段, 缺乏针对实践性的各类具体实施方案。部分高校虽然有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评价的范围之中, 但在评价准则中却没有进一步地对实践活动类别进行细化和归类, 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去真正地拓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有42.83%的受访学生对于“你认为学校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你有帮助吗?”问题的反馈是“没有帮助”, 有12.42%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举办或者自己不知道有课外实践活动”, 这种对实践性活动缺乏有效规划进一步导致大学生“知易行难”、”纸上谈兵”的状况出现。

3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的创新路径

3.1 以职业能力为切入, 提升评价体系的全面性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将来能在社会安身立命之本。在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标准中应该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一起, 通过实践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理念, 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培养, 将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作为基础课程加入到课程设置, 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并形成可持续的、科学的学生能力培养指标。譬如要加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或“校外实践活动”表现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的评价比例。从而让学生在认真学习相关职业能力教程为第一课堂之外, 也能在课外通过开展商务谈判、礼仪风采、技能大赛、学生素质联赛等的第二课堂、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基地的第三课堂中得到职业能力的锤炼、提升和深化, 从而改变过去学生综合测评制度当中偏重学习成绩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 提升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2 以学习能力为目标, 增强评价体系的人本性

与本科院校相比, 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 我们应该通过综合素质能力评价的引导与激励, 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 将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与“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式教育模式紧密结合一起。例如, 可以将专业课本的内容变成一项项的“任务”与“项目”,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自己运用相应的专业知识“动手”去解决这些任务, 并且根据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认定和评价学生的能力素养。这就打破过去“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 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热情, 让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真正寻找到对该专业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3.3 推行“素质拓展学分”制度, 凸显评价体系的发展性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开发、塑造和深化学生的潜在能力, 譬如“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自主创新能力无疑成为大学生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学生自觉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这离不开大学生评价体系的引导, 其中“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推行是重要的环节。在推行“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过程中, 有几点是需要注意:一是推行的主体必须成立专门的部门机构, 如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素质拓展的认定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内容复杂、涉及面广、认定时间长的繁重工作, 如果没有专门负责的人员进行规划设计、协调沟通、跟踪反馈, 这必然会使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流于形式。二是推行的内容必须细致, 在以“基本分+奖励分-惩罚分”的学分制度基本模式的基础上, 应该将“奖励分”的内容进一步地阐释和细分, 让其能够基本囊括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的同时获得加分的奖励, 极大调动他们投入、参与和创新的积极性。三是推行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譬如可以建立网络素质拓展学分的“微商城”, 利用新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素质拓展的项目、完成项目对应的学分、学分记录直观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并且获得的素质拓展学分可以发挥类似“虚拟商品”的功能, 用以兑换一定比例的奖励分、公共选修课学分。激发学生素质拓展的主体要求, 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

3.4 积极打造学生创业平台, 完善评价体系的实践性

首先, 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中设置创业相关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创业竞赛活动, 在创新实践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环境下, 培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市场敏感度等, 具体而言, 如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创业指导、创业法律指导等基础理论, 在课程外积极开展“淘市场”、“商务谈判”等校内创业比赛, 形成激励机制, 出台《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协同就业指导中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激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其次, 在校园内构建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提供平台, 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建立健全的创业基地的管理机制, 探索基地的运行模式和长效机制, 力求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在校园内发展对创新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社团, 激发学生创业兴趣, 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最后, 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 要求教育模式应是向创新教育转变, 重视学生潜能开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行业共同培育人才, 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 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 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校园内形成良好创业文化”[2]。

综上所述, 提升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增强评价体系的人本性、凸显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完善评价体系的实践性是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的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金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 (6) .

[2]翁楚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12) .

[3]翁楚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探析[J].价值工程 (上旬刊) , 2015 (12) .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9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

一、引言

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较为系统提出相关的科技指标则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率先提出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随后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不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李宗璋等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三方面选择16个评价指标, 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这16个指标做出评价。魏彦莉提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发展研究能力、区域教育培训能力、区域创新服务支撑能力和区域宏观创新环境指数8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殷晓莉、王里克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从科技创新潜力、发展能力、产出能力、效益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

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各级政府、理论界和各个产业部门的共识。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区域科技扩散吸收能力、区域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10年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评价, 并对30个省区进行聚类, 分析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是一定区域的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 对区域创新资源进行创造性地集成后, 将创新投入转化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 并实现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本文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遵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整体性原则, 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区域科技扩散吸收能力、区域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表1)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得来, 根据因子分析模型, 对中国2010年30个省区进行实证分析, 由于西藏部分数据缺失, 舍去西藏。由于篇幅限制, 具体操作过程省略。最终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四、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

从表2可以看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利用SPSS对30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第一类:海南、宁夏、青海、内蒙、黑龙江、贵州、山西、新疆、甘肃、云南、广西、陕西、江西。第二类:河北、四川、辽宁、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安徽、福建、吉林、天津、北京。第三类: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第一类区域的综合得分都为负数, 说明这些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弱, 均在平均水平以下, 第一和第二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5.482%, 而这些地区除陕西在第二公因子的得分为0.27423, 其他均为负值, 说明这些地区科技创新基础环境差, 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低, 技术吸收能力差, 由于历史或地理等原因, 这些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外资以及进出口贸易对这些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产生积极的效应。在第二类中, 由于历史、地理、政治原因首先把北京、天津独立出来分析。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对外交流的中心, 在第二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最高为4.53274, 第二为上海1.95396, 北京为上海的2.3倍, 说明北京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本基础和良好的科技引进吸收能力, 政府重视对科技的支持, 使北京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名列前茅。天津则在第四公因子上的得分最高, 第二、第三公因子上的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区域综合得分相对于其他城市来时处于中等水平, 但低于平均水平, 这说明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差距是非常大的。第三类区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的排名都比较靠前, 这些区域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科技投入水平高, 人力资本丰富,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技术引进吸收能力较强, 产出水平、产出效率高。第一、二类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程度一般, 需要结合自身优势, 向第三类区域学习,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引申出的政策含义为:

第一, 注重科技经费的投入, 但更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积累与培养。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直接关系到对科技吸收和应用能力, 是区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应发展政府、企业、高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 要既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又重视对现有的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 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通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聚集,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特别是对第一、二类地区来说, 区域产业聚集、产业结构优化, 以此促发展促创新, 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第三, 继续加强区域间技术学习和对国外高端技术的引进学习。促进国际、区域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 完善技术市场和产权交易制度, 促进技术在各区域的流动, 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丽娅.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 2001.1.

[2]柳卸林, 胡志坚等.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成员.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4.

[3]李宗璋, 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 2002.5.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10

关键词:基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服务体系,现代农业,县市

1 基层科技活动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特点

基层县 ( 市、区) 人口占全国人口70% 、GDP总额占54% , 处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地位,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加速国家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基层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 通过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我国基层科技工作进展顺利, 县 ( 市)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科技投入不断增长, 基层科技条件不断改善。

作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单元, 基层科技活动的内容及判断标准, 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3]。因此, 在考虑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时, 必须重点考虑基层科技活动的以下几个特点。

1 开放性。相当多的县 ( 市) 一级区域内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科技活动主体, 且县 ( 市) 科技管理需要接受上级科技部门的宏观指导, 这就决定了基层科技能力建设不可能封闭自守, 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

2 综合性。县 ( 市) 经济是一个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体, 与此相对应的基层科技能力建设, 也是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企业创新并且为服务业提供技术支撑的综合体。同时, 基层科技工作也是一个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的综合性工作。

3 适应性。基层科技活动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特点, 科技能力建设着重满足技术的适应性转化和本地化推广的目的, 强调科技成果的本土化和产业化[4], 以技术应用支持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更加重视技术的地域实用性。

4 复杂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向城镇, 县 ( 市) 是农业人口转移的第一站[5], 因此其科技活动面临着3 个挑战: 一是如何在农业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背景下,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二是如何吸纳农村优秀人才, 推进技术创新; 三是在城镇不断壮大的趋势中, 如何开展具有城市特点的科技工作。

2 基层创新能力评价的关注重点

基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应着重于分析县 ( 市) 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从中梳理出重要的评价指标。

2. 1 对位县 ( 市) 创新体系建设, 关注创新环境方面的指标

县 ( 市) 创新体系有以下3 个特点。一是重视创新的后端。县 ( 市) `创新极少关注基础研究阶段, 而强调科技成果的本土化和产业化。二是县 ( 市) 创新主体要素缺失。一般的区域创新体系由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完备主体构成, 而相当多的县 ( 市) 一级区域内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科技活动主体, 因此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县 ( 市) 创新体系对地域范围内创新氛围的营造要求更高, 县域创新文化对于创新体系中各机构实体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有效性影响更大。

因此, 应重点关注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等重要指标的选取, 尤其是要注重科技经费、科技人才、科技基础条件等创新基础资源方面的评价。

2. 2 对位发展现代农业, 关注技术转移方面的指标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展县 ( 市) 科技创新首先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革命, 使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供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使县 ( 市) 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因此, 应重点关注能够有效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指标。

2. 3 对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关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标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但在县域范围内, 往往少数几家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 就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决定了全县科技工作的格局[6]。目前, 县 ( 市) 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从而将对县 ( 市) 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 应重点关注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研发机构等重要指标的选取。

2. 4 对位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关注创新创业方面的指标

科技服务体系是从科技研发向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整个延伸服务的一个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更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保证, 是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 应重点关注孵化器面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等重要指标的选取。

3 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3. 1 总体思路及目标

准确把握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难点和关键点, 参照国内已出台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县域经济科技评价体系[7-12], 对位十八大中创新驱动和城镇化发展的发展思路、国家科技“十二五”规划及科技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 ( 市) 科技工作的意见》中提及的重要目标任务, 着重从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能力、科技服务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发展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创新环境几个方面, 研究提出本课题中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反应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群。而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更是一项科学性、客观性、区域性要求都很高的工作, 评价时既要立足产业及地区特点, 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具体说来, 建立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3. 2. 1 导向性原则

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引导基层树立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理念, 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 推动县域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民生科技进步, 加快科学技术普及和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增强科技工作对县域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

3. 2. 2 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基层科技创新水平。既要反映科技创新的综合发展水平, 也要反映其中的结构特征; 既要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也要反映创新的环境因素; 既要反映科技投入水平, 也要反映科技产出能力。

3. 2. 3 操作性原则

设计基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时, 要充分考虑统计资料的可获取性, 尽量选用符合国家规范, 以及数据易采集、可量化、能对比的指标。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数据的稳定性和可获得性, 尽量选择公开连续出版物上统计数据。

3. 2. 4 代表性原则

首先, 所选择的指标要能较明显地反映基层科技工作的特征, 如农村科技服务。其次, 所选指标要具有代表性。反映总体水平尽量选择总量指标, 反映发展质量和结构水平, 尽量选择均量指标和结构性指标。

3. 2. 5 衔接性原则

基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进度安排和目标值确定上, 注重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工程以及国家创新型园区和创新型城市等指标体系相衔接, 以便于相互比较印证, 最大限度发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协同效应。

4 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指标筛选原则, 分别从经济发展实力、创新投入能力、科技服务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发展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创新环境7 个方面全面反映基层科技创新水平及成效。

经济发展实力是县 ( 市) 科技创新的基础,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县 ( 市) 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 因此其权重最高, 设为20 分。

创新投入能力、科技服务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是决定县 ( 市) 科技创新能力的4个重要方面, 其中创新投入能力主要反映县 ( 市) 研发方面投入的能力, 研发投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权重设为15 分; 科技服务能力是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更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权重设为15 分;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县域范围内, 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很多程度上反映县 ( 市) 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 决定了县 ( 市) 科技工作的格局, 因此企业创新能力权重设为15 分; 创新发展水平反映县 ( 市) 科技成果的产出, 直接体现出县 ( 市) 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 其权重设为15 分。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科技创新是县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 开展县市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动现代农业, 因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权重设为10 分。创新环境是县 ( 市) 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优化和加强科技创新环境, 加强科技创新工作, 可以有效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因此权重设为10 分。

每个一级指标下设2 ~ 4 个二级指标, 指标体系见表1。

5 苏南地区县 ( 市)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5. 1 评价方法

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水平、企业能力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创新环境水平五个方面, 选取人均GDP、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万人互联网接入数五个关键性核心指标进行评价。

5. 2 评价结果和分析

基于江苏省苏南地区14 个县 ( 市) 2011 年的统计数据, 对其进行评价排序, 分指标排名结果见表2。

按照人均GDP将苏南地区分为两档, 其中人均GDP大于10 万元的排在第一档, 共有4 个县 ( 市) , 分别为昆山市、张家港市、江阴市和太仓市; 人均GDP小于10 万元的排在第二档, 共有10 个县 ( 市) , 分别为常数市、吴江市、扬中市、宜兴市、丹阳市、溧水县、高淳县、溧阳市、金坛市和句容市。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5. 2. 1 人均GDP在10 万元以上的县 ( 市)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昆山市人均GDP最高, 人均GDP达14. 21 万元, 其次是张家港市 ( 12. 95 万元) 、江阴市 ( 12. 65 万元) 和太仓市 ( 10. 44 万元) , 4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县 ( 市) 的最前列。从科技投入水平看, 江阴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最高, 达2. 50% , 其次是张家港市 ( 2. 07% ) 、太仓市 ( 1. 91% ) 和昆山市 ( 1. 86% ) 。从企业能力水平看, 太仓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率最高, 达9. 74% , 其次是江阴市 ( 9. 61% ) 、昆山市 ( 7. 62% ) 和张家港市 ( 7. 46% ) 。从产业发展水平看, 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最高, 达37. 74% , 其次是江阴市 ( 20. 19% ) 、太仓市 ( 20. 17% ) 和张家港市 ( 9. 35% ) 。从创新环境水平看, 江阴市万人互联网接入数最多, 达1 864, 其次是昆山市 ( 1 795 ) 、张家港市 ( 1 698 ) 和太仓市 ( 1 693) , 四个县 ( 市) 的万人互联网接入数都超过1 500, 处于全省县 ( 市) 的最高水平。

苏南地区人均GDP在10 万元以上的四个县市中, 昆山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主要原因在于昆山市的产业发展水平高, 近年来昆山市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 2011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7. 74% 。虽然昆山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但其科技投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 86% , 不但和四县 ( 市) 中排名最高的江阴市 ( 2. 50% ) 有较大差距, 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5. 2. 2 人均GDP在10 万元以下的县 ( 市)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常数市人均GDP最高, 人均GDP达9. 65 万元; 句容市人均GDP最低, 人均GDP为3. 94 万元。从科技投入水平看, 宜兴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最高, 达1. 98% ; 溧水县和句容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最低, 为1. 07% 。从企业能力水平看, 溧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率最高, 达13. 99% , 在苏南所有县 ( 市) 中排名第一; 丹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率最低, 为6. 50% 。从产业发展水平看, 扬中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最高, 达63. 89% , 在苏南所有县 ( 市) 中排名第一; 溧水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最低, 为10. 13% 。从创新环境水平看, 金坛市万人互联网接入数最多, 达1 730; 句容市万人互联网接入数最少, 仅为886。

6 结束语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 将为未来中国城镇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 我国尤其是江苏省的基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科研单位等的共同作用,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推动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环境和相关制度的建设, 而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创新主体的作用。从研究来看, 构建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是从整体上把握技术创新活动、科学制定创新政策的前提, 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实证来看, 人均GDP、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万人互联网接入数是衡量基层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 尤其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万人互联网接入数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对提升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农村科技, 2009 (3) :28-30.

[2]傅晋华.关于我国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 (10) :38-43.

[3]王兆宇.基层创新体系:特征及其基本模式[J].河南社会科学, 2012 (9) :27-29.

[4]张金邦.科技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5]汪振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6]张来武.提升科技进步示范县 (市) 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7]李晓.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9) :56-57.

[8]李丽娟, 谈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4) :87-90.

[9]汤育书, 张敏.城市创新型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9) :199-202.

[10]莫琦, 付娜.区域创新系统主体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 :86-87.

[11]张序萍, 刘中文, 张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1) :69-74.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11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尤其是对口译人员需求量巨大。目前国内口译测试及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较为薄弱,使得口译资格评估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从而阻碍口译人才的培养及口译教学的发展。以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测试为例,明确口译能力的含义,完善口译能力评估体系,并探讨该测试是否能有效考察测试者的真实口译能力。对口译教学提出建议:对测试者加试百科知识的笔试;测试全程应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或考官与测试者面对面的方式,同时也要加试测试者对于专业翻译软件及文件处理软件的应用能力;要对测试者提前做专业的身体素质检查和心理抗压能力测试;测试通过者方可参与后面的测试。

关键词:口译能力;评价体系;英语口译三级;口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82-04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设立这一考试的目的是加强我国外语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专业人才水平和能力,同时进一步规范翻译市场。考试分7个语种(英、日、法、阿拉伯、俄、德、西班牙),四个等级(资深翻译;一级口译、笔译翻译;二级口译、笔译翻译;三级口译、笔译翻译),两大类别(笔译、口译)。口译考试均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门科目。2008年,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实现接轨,翻译考试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将逐步起到引导翻译教学、服务翻译教学的作用。根据测试大纲,该测试英语口译一级旨在考察应试者是否达到高级翻译水平,要求测试者具备8-10年的翻译实践经验,是某语种双语互译的专家。二、三级则是检验测试者是否具有专业译员水平。二级要求测试者胜任各种正式场合3~5分钟的间隔交替传译,具备3~5年的翻译实践经验。三级要求测试者胜任一般场合的交替传译,具备一年的翻译实践经验。

本研究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英语口译三级测试简称为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鉴于该测试检验测试者是否具备一般口译水平,本研究将以该测试为例探索职业口译能力评价体系。

一、文献综述

西方的口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入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80年代进入从业人员研究阶段。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中国口译研究起步较晚,口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口译界对口译能力仍缺乏一个统一定论。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及评估”专项研究小组认为能力涵盖知识(know,即具体学科的知识组合)、技能(know-how,即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技巧/技术) 和素质(know how to be,即情感性和社会性的品质和技能)三个方面。(王斌华,2011:66)巴黎释意派口译理论的代表学者Seleskovitch认为,口译能力的基本支柱包括几大模块(王斌华,2006:42):双语,社会、文化积累,百科知识,专业知识。

厦门大学口译模式将口译建立在分析、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口译技能与职业标准贯穿于口译整个过程中。厦门大学的陈菁教授制定了口译量化评估表,将口译能力分为三类: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心理能力。其中知识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言外知识,占35%。技能能力占50%,心理能力占15%。(陳 菁,2002:53)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的《口译测试评估表》(2001)列出了“反应速度(15%)、理解(35%)、表达(35%)和心理素质(15%)”四个方面,并对每一条方面进行了细化并划分了不同的等级。(冯建中,2005:5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斌华教授制定了译员能力评估模块(如图1)。王斌华教授认为译员能力大于口译能力,口译能力指完成口译任务所需的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而译员能力指口译工作者应具备的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以及职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从以上综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对口译能力的界定及口译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口译研究的重点。目前口译研究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口译能力界定标准;二是对不同类型口译使用相同的口译评估体系;三是口译测试的设计并未完全考察实际对口译能力的要求。

笔者认为王斌华教授的口译能力评估模块对口译能力的界定比较全面,基本符合实际职业译员需要,即口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言外知识能力、口译技巧、译员心理/身体素质、译员职业技能。本研究将主要以王斌华教授的口译能力评估模块为基础,以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测试为例,探究该测试是否有效地评价了口译能力,从而对口译能力评价体系与口译教学提供启示。

二、研究方法

鉴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测试是一门职业资格考试,英语三级口译属于交替传译,因此,本研究界定的口译能力适用于专业译员所需具备的交替传译能力。口译能力指的是完成口译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口译能力由六大模块组成,即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口译技巧、身心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

本研究以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测试的六套官方教材为数据来源,并以其中两本教材即《英语口译全真试题精解》和《英语口译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为重点,对王斌华教授的口译能力评估模块进行细化,对口译考试题型、分值、题目考察内容、考试实施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从上述角度分析各题所考察的内容分属六大模块中的哪个模块,对模块所指内容进行细分,并比较双语能力模块中各具体内容在测试中的比重。本研究将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实际口译过程,对各模块所考察的内容进行分析,对职业道德模块进行界定。最后,本研究将制定口译能力评估模块,对人事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英语三级口译测试是否能有效考察实际口译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口译教学提出建议。

三、结果与讨论

(一) 双语能力

王斌华教授认为“双语能力”是以双语的听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重点。笔者认为听辨理解能力可进一步细化为语言基础和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包括语言基础与口语能力。鉴于听辨能力的考察在实务和综合能力测试中同等重要,而综合能力测试的数据便于统计,所以笔者以综合能力测试的官方八套试题为基础进行进一步分析。

1. 听辨理解能力

听辨理解能力都是口译的基础,其包括语言基础和推理能力。语言基础即译员对语法、词汇、句型、短语、固定搭配及习惯用语的掌握。推理能力体现在细节判断、逻辑关系推断、大意把握和对说话者态度的判断上。

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的英语综合能力测试对听辨理解能力的考察中,细节判断的比例最大,其次为逻辑推断,分别平均达到36.43%和35%。对语言能力中的词汇、短语、句型、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的考察也较多,平均达到19.29%。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全国翻译资格水平测试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还对听力的理解要求很高,既要捕捉细节,又要根据逻辑进行判断。值得一提的是,细节考察中对数字的听辨能力的考察。大多数时候对数字的考察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平均达到5%以上。由于中英文对数字的位数划分不同,译员对数字的反应能力会受到影响。而数字翻译在口译中又非常重要,一旦译错后果非常嚴重。对数字翻译的考察体现了对译员的素质要求。

从题型上来看,口译综合能力分为4种题型,即判断、填空、篇章理解、听力综述。判断和篇章理解属于常见题型,是对听辨能力的综合考察。其中判断题第二部分对测试者的语言基础考察较多,主要考察语法如虚拟语气,短语和包括口语在内的习惯用语。包括口语在内的习惯用语的考察也体现了考察内容也包括生活化用语。译员不仅要负责会议等的翻译,有时也会做陪同翻译,这是译员需要对一些生活化的表达有所掌握。填空的难度较高,每个空要求填1到4个词,实词的信息量比虚词多。对于这种题型,仅仅听懂听力大意已不够了,必须对听力每个地方都听懂,包括虚词。同时测试者也必须边听边记,并且具有较好的短时记忆能力。这也是一个译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听力综述题型的难度也较高。从前面的数据,我们看到判断和篇章理解题型对文章大意和作者态度的考察较少,而听力综述题型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听力材料往往为一篇五百词左右的文章,听完后要求写一篇150至200词的英语综述。总时间为30分钟,包括播放听力材料的5分钟时间。这就要求测试者具有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笔记能力、短时记忆能力和书写能力。对语法等语言能力的掌握会反映在综述上面。同时,归纳能力也符合译员工作实际需要。演讲者的每次演讲不一定都是事先准备的,也有可能出于心理因素,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出现语无伦次,无逻辑,重复拖沓现象。这时就要求译员具备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演讲者混乱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再译出,这样才能达到演讲内容能为听众所理解的目的。

从分值上看,判断、填空、篇章理解和听力综述分别占20、20、30、30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较为均匀,鉴于每个题型的考察重点不同,各个题型的分值也不同。判断和篇章理解对听辨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占了50分。填空考察了语音流变能力,对听力要求更大。篇章理解主要考察归纳能力,30分的分值也体现了对译员归纳能力的要求之高。

2. 口头表达能力

在译员接受、解码、记录、编码信息后,就要对信息进行表达了。笔者认为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能力和语言基础。口语能力指语音、语调、音量、语速、流利度等。通常更为浑厚稳重的语音更受大家欢迎,过于尖细的声音会刺耳。音量、语速应该适中。同时,流利的表达也很重要。老是磕巴和说口头禅会显得译员不专业。口译测试采取录音的形式。因为麦克风可以录下很细小的声音,所以测试者翻译时要控制好自己的呼吸等,发音清晰,同时表达要流畅。

(二) 言外知识

王斌华教授认为“言外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主题知识。笔者认为言外知识分为百科知识、专业主题知识和时事消息。口译家也是杂家,因为口译家需要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百科知识指的就是需要了解的知识。而专业主题知识指的是某个主题下,译者需要掌握的东西,这个时候译者又需要像“专家”一样。时事消息是指不断更新的各种信息,包括新闻、流行语等。这个时候译员又需要像“实践家”一样,因为译员要不断贴近时事,更新自己的知识。这里,笔者将以口译实务的两本教材及8套试题所考察的主题为参考,进行进一步分析。

口译实务的教材由16个单元组成,每个单位各为一个主题,主题很广泛,设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务、科技等。口译实务测试分为对一段150-200词的对话进行英汉互译,占20分,一段约三百词的英文讲话的交替传译,占40分,和一段约二百字的汉语讲话的交替传译,占40分。从统计中,实务的对话主题既有生活类话题,如真题(二)中的有关居民身份证的话题,也有百科、时事新闻类话题,如真题(三)中的上海世博会话题。体裁有采访、谈判等类型。这一部分分值较小,内容考察相对简单,但是双语要不断转换,模拟现场陪同翻译的情景。对语言本身要求不高,但是反应要快,通常不做笔记或笔记较少,要求短时记忆力强。实务测试的交替传译部分以政治经济类主题为主,主要涉及国家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等。同时也考察文化教育及其他主题。测试内容多为专业主题知识,体裁多为开幕式致辞等。

对于综合能力测试部分,笔者分析了填空与听力综述部分的主题。填空部分的主题偏向时事新闻,如六方会谈等。听力综述部分的主题更为广阔,可能是各种主题的百科知识。

(三)口译技巧

王斌华教授认为口译技巧“口译技巧”包括以口译为目标的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多任务处理技巧。笔者认为口译技巧还可以扩展到翻译技巧。

认知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记忆可以分为三种: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仅为 0.25~2 秒。短时记忆指信息容量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分为一般知识和个人经验。记忆能力对译员的心理素质、信息理解、信息与补充以及对译文产出质量都有影响。而对记忆能力的考验渗透在口译的各个方面。

人事部三级英语口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的填空和听力综述题型考察考生记忆能力。填空题要求考生在听力结束后,填补试卷空白选项。听力过程中没有时间停留给考生记录完整笔记,考生主要依靠脑记来准确完整地填补选项中的每一个单词。听力综述题要求考生在听一段5分钟的听力过程中做适当笔记,而后,写出150词至200词的英文综述。5分钟听力持续时间已超过大脑的短期记忆时长,但是综述要求包括听力材料主干内容和细节信息。这对考生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实务测试中的内容主要为专业主题知识,这就对考生的长时记忆提出了要求。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翻译。

笔记技巧指包括笔记系统、笔记脑记分配与笔记解码在内的多项内容。笔记系统涉及意群划分、竖状结构、笔记符号等。笔记只是脑记的辅助手段,所以笔记不需全记,要根据意群划分,与脑记相配合。笔记一般采用竖状结构,除了记下细节信息,还要反映逻辑关系。脑记要记大意和逻辑关系。另外,每个人的笔记符号并不一致,只需要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笔记系统即可。为了快速解码输出译文,在记笔记的同时,大脑就应该开始在划分输入语结构并进行翻译,在对笔记解码进行翻译时,可采取边译边提前看后面的笔记,即译上句的同时就对下句的笔记进行解码,以此提高翻译速度。

笔记技巧的考察几乎贯穿整个口译测试。综合能力测试的填空和听力综述题要求考生必须做笔记,否则很难完成测试。实务测试部分模拟现实口译,要求考生形成自己的笔记系统。

多任务处理技巧主要出现在同声传译中。由于全国翻译资格水平测试英语口译三级为交替传译,所以这里对多任务处理技巧不做过多阐述。

翻译技巧的掌握也是译员的素质要求之一。口译要求在短时间内尽量完整准确的译出目标语。常见的翻译技巧有词性转化、拆译、增减、变序及糅合省略法。另外,口译过程中是不允许改口纠正错误的,必须一次译准。对于没听懂或把握不大的信息,可采取模糊处理或者不译的策略。

(四) 心理/身体素质

口译的强度高,压力大,译员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抗压力强,能承担长时间高强度脑力活动。译员需要进行身体和心理素质检查,并保持身体锻炼,掌握一定放松心理的技巧。

英语口译三级测试在一天内进行,上午十点到十一点进行综合能力测试,下午一点半到两点进行实务能力测试。两場间隔两个半小时,考生没有时间和地点休息。考生要提前休息好,同时有午睡习惯的考生必须提前调整生物钟,保持下午大脑活跃。下午不到一点钟,考生已经排队等候入场了。水杯、手表、纸张等禁止考生带入考场。每一个考场里有考生三十人左右,但是有3位监考老师不断走动监考。每位考生只有一张记录纸,必须节约使用。考生必须克服考试进行过程中周边考生的声音的影响,专注自己的翻译,也必须克服不自信的心理障碍,当其他考生基本翻译结束,考场安静下来时,如果自己没有翻译结束,也要保持稳定的音量匀速完成翻译。

(五) 职业技能

笔者认为职业技能应扩展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指的是包括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职场经验,对外礼仪,交际能力,一定的使用计算机能力。比如,当讲话者过于激动或言语中带歧视侮辱话语时如何翻译,通过提前与客户沟通,熟悉客户的口音与说话风格等。译员应该彬彬有礼,懂得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着装适宜,外表端庄,同时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不能喧宾夺主。同时,译员也应会使用文件加工处理软件和专业的翻译软件等。

职业道德指口译员在工作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任何属于独有性或隐私性的内容都必须加以保密,未经客户或通过必要的法律手续不得向外界透露。

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并未考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但是口译能力的保持和提高要求译员必须不断进行口译训练和实践,所以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每三年登记一次。再次登记,还需要提供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和证明。同时,资深级和一级翻译实行考试和评审结合的方式,考生在通过相应考试后,还需提供一定的学历和翻译工作经历证明。这都在一定程度保障了证书持有者具有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四、改进措施

王斌华教授的译员能力评估模块基本符合实际译员所需能力,但是笔者对该模块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与调整,制定了口译能力评估模块。译员口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听辨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言外知识(百科知识、专业主题知识、时事消息)、口译技巧(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多任务处理技巧、翻译技巧)、身心素质、职业技能(职场经验、交际与礼仪、计算机能力)和职业道德。

从测试目的上看,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测试作为职业能力测试,应该考察测试者是否具有作为译员的资格。根据能力评估体系的划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英语三级口译测试作为交替传译测试,主要考察了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及口译技巧。但是对于言外知识中的百科与专业主题知识,职业技能与身心素质考察不足。

从测试实施上看,测试应该具有“真实性”,即目标语言使用任务特征与测试任务特征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测试的真实性就越强(袁小陆,2007:90)。口译测试的地点在语音室,由于报考人员多,考核采取测试者面对机器进行听录的方式,但是交替传译经常是译员直接面对听众进行翻译。而且机器不会录下口译者翻译时的状态,无法判断口译者的整体形象气质。同时,由于口译现场环境和讲话者不一定都是标准英语的特点,实际口译中经常存在环境干扰及讲话者口音过重的现象。而这些真实状况在全国翻译资格水平测试中并没有体现。

从测试的考察模块上看,笔者建议对测试者加试百科知识的笔试。对专业主题知识的考察,鉴于实践中,译员通常提前准备好任务主题相关的资料,所以笔者建议可模拟现实,提前告知测试者主题,考察更为专业的某个主题的翻译。对于职业技能的考察,测试全程应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或考官与测试者面对面的方式,同时也要加试测试者对于专业翻译软件及文件处理软件的应用能力。对于身心素质的考察,笔者建议要对测试者提前做专业的身体素质检查和心理抗压能力测试。测试通过者方可参与后面的测试。

当然,口译测试因为实际状况牵制,难免带有局限性,很难完全反映测试者的实践口译能力。全國翻译专业资格英语三级口译测试总体还是能反映测试者的口译能力。

五、教学启示

目前,国内口译教学把口译当成一种语言能力的发展途径。而随着市场对专业口译员需求不断增加,口译教学不应再单纯以提高语言能力为目的,而是要进行职业化培养。因此,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作为翻译职业资格水平测试可以为教学提供导向作用。

对于目前的交替口译教学,笔者认为,培养出的译员要具有译员能力模块所要求的各项能力。对双语能力的训练,可增加对音频加图像式单词的共同输入或单独输入音频式单词的词汇反应度练习,训练逻辑思维、归纳表达能力。对于言外知识的训练,可扩大并深化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关注时事的意识。对于口译技巧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要特别训练短时记忆、交际礼仪、计算机能力,其他口译技巧要穿插于口译教学与实践中进行。身心素质、职场经验、职业道德要在实践中培养。训练方法上除了听译,还可采用视译、复述、跟述、主题演讲等方法。

同时,鉴于各测试根据测试目的的不同导致测试的内容与难度等各方面也不相同,口译教学也要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培养。以教学和研究为目的的口译教学则应该偏向理论学习。以培养专业译员为目的的教学则应偏向口译实践。笔者建议后者口译教学应打破以专题为基础的教学,采取以技能为基础的教学。从技能上培养,能更快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但是也要辅助不同专题的口译练习。因此,口译教材的编排,如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测试官方教材的编排可打破以专题为划分标准的模式,采取以技能为划分标准,对不同技能的训练各有侧重。

口译教学也可采取国外大学的做法,进行小组口译实践与场景模拟。同时学校也应多给学生创造机会,以就业为导向,对外签订合作计划,给学生更多实习和观摩机会。

总体来说,以培养译员为目的的口译教学应以语言提升、理论学习、技巧培养、专业知识与口译实践五个方面为方向。

参考文献:

[1]陈菁.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J].中国翻译,2002(1).

[2]董燕萍.学生译员口译能力结构的测试与分析[J].外国语,2013(4).

[3]冯建中.论口译测试的规范化[J].外语研究,2005(1).

[4]古琦慧.口译课程模式的开发及应用——以培养译员能力为中心的模式[J].外语界,2009(2).

[5]刘和平.科技口译与质量评估[J].上海科技翻译,2002(1).

[6]王斌华.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J].上海翻译,2012(3).

[7]王斌华.“口译能力”评估和“译员能力”评估——口译的客观评估模式初探[J].外语界,2007(3).

[8]王斌华.从口译能力到译员能:专业口译教学理念的拓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6).

[9]王斌华.国外专业口译教学的调研报告——兼谈对我国翻译专业办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2(5).

[10]王斌华.口译能力的评估模式及测试设计再探——以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J].外语界,2011(5).

[11]袁小陆.口译能力与口译测试有用性之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07(5).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篇12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结合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进步、知识转化、智力开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其产品中知识含量高度密集, 其经营运行和生产要素组合中, 掌握科技知识的专业人员和研究开发投入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要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 要遵循导向性原则。

2. 少而精原则。

评价指标既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越少越好, 关键在于对特定分析目标具有明确的含义, 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能满足特定的目的和分析研究方法的需要。评价基点应定位于绩效比较, 选择少数重要的影响因素作综合分析。

3. 实用性原则。

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得到应用, 这就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即遵循实用性原则。因此,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体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数, 指标的数据要便于采集, 计算方法要科学合理, 评价过程要简单, 利于掌握和操作。

4. 动静结合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 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能够比较敏感的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 既要体现当前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 也要能够预测技术创新潜力。

5. 联系性原则。

各个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其中, 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相结合, 可使指标体系有效地展示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潜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上述原则及企业发展的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内容结构, 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投入 (X1) 、产出 (X2) 、效益 (X3) 、环境 (X4) 四个方面设四个一级指标;第二层次是在一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立23个二级指标, 其框架结构及指标内容见下表。

1. 投入指标, 主要反映其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 包括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投入。

本指标下设7个二级指标, 其中X11和X12用于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 一方面反映其拥有的技术创新人员在该地区的比重, 另一方面反映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在该企业的比重, 是投入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X13用于研究与开发设备的技术水平可以用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表示;X14用全年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额与平均技术人员数量对比计算;X15计算公式为R&D投入经费/销售收入, 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指标值越大表明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的强度越大;X16包括用于技术创新方面信息搜集和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投资, 反映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对于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X17用报告期技术创新经费投入额与基期对比 (也可以逐年对比计算环比发展速度) , 反映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能力。

2. 产出指标, 反映各种要素组合产出的实际成效, 是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本指标下设6个二级指标, 其中X21反映技术开发成果的实际拥有量及在全国所占的比重;X22反映企业创新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X23主要研究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用当年研究开发成果中已经投入生产的成果所占比重表示) ;X24反映技术开发的速度, 开发的速度越快, 产品的更新速度越快, 更新周期越短;X25反映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用创新频数 (年内创新产品数) 、千人创新数量 (创新频数/科技人员数) 两个指标进行反映;X26用本年度的创造发明和申请的专利数量与上年度对比计算。

3. 效益指标, 主要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应体现于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上, 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 同时也体现于企业经营效率、回报水平、带动效应和成果转化上。本指标下共设置6个二级指标, 其中X31用一段时间内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数量与该段时间内投放市场的总产品数目对比;比重越大, 则表明技术创新的能力越强;X32反映新产品对于收益的贡献;X33用一段时间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所能达到商业成功的比率 (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中已经投入商品生产并获得成功的数量表示) ;X34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对经济的贡献率;X35反映新产品进入市场并占有市场为企业获得的效益;X36可以用投资报酬率反映, 该指标是用来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 但由于技术创新投资也具有投资数额大, 期限长的特点, 因此, 计算该项指标以评价其投资效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4. 环境指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外部环境也对技术创新活动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对此, 专门设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指标体系。

环境指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资金的投入、税收、信贷、风险资金等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的优惠条件和导向, 下设4个二级指标, 其中X41主要反映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X42反映企业技术创新对外单位的依托程度 (拥有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基地数) ;X43财政投入主要反映政府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情况;信贷投入则反映金融部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及其对该项活动的支持力度;X44政策优惠指数反映了国家和地区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的优惠条件。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的方法, 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 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的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 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在综合评价过程中, 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 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被评价对象“综合状况”的排序。

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1) 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2) 收集数据, 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 (3) 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 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4) 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再进行汇总, 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 (5) 根据评价指数或分值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排序, 并由此得出结论。

上一篇:西瓜甜瓜下一篇:查找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