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与能力

2024-09-16

创新素质与能力(通用12篇)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1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的受众,就必须不断提高新闻质量,对新闻编辑而言,一方面,需要具备更高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媒体融合的宏观趋势越来越明显,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与时代相对应的创新意识,才能创新新闻编辑工作,满足当前社会与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下面笔者就当前新闻编辑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与创新意识做如下探讨。

1 当前新闻编辑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

1.1 出众的组织策划能力

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大政方针政策,具备出众的组织与策划能力,这是新闻与时代发展对新闻编辑提出的一项基本的能力素质要求。在实际工作当中,新闻编辑既要能够对所采集的基础新闻信息进行筛选、编稿,同时还要组稿,如果其理论水平和组织策划能力较低,就难以把握导向、难以很好完成自身工作。在组织方面,编辑必须能够立即做出正确的决定,合理安排适宜人员完成采访任务,使新闻采访人员能够在其最擅长的领域当中执行采访任务。在策划方面,编辑必须要能够跟随当前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了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对新闻的题材、内容以及形式等做出新的策划[1],开展新闻编辑和组稿。

1.2 良好的政治敏锐性

“舆论导向正确是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人民之祸”。新闻的社会特性,对政治稳定、人类社会和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编辑工作中,要能够正确判断新闻的政治价值、政治倾向,在客观、真实编辑新闻,诠释新闻内容的同时,还要能够正确的引导政治舆论导向,在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这是编辑展示新闻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新闻编辑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1.3 过硬的编辑能力

编辑处于新闻制作的中间环节,决定着新闻制作的质量和播出的时效性、宣传效果。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既要对新闻信息进行甄别、对新闻稿件进行加工润色以及对新闻内容进行编排,又要在编稿、编排过程中确保新闻信息的客观情况、真实内容不发生改变,还要考虑受众接受新闻的需求、考虑新闻的传播效果。为满足新闻分众化、受众多样化而产生的对新闻内容需求的不一致,新闻编辑必须能够在深入了解受众多种需求的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合理编稿,用更加新颖的视角、独特创新的技巧编排新闻内容,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具有过硬的编辑能力[2]。

1.4 丰富的综合素质能力

新闻所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无限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能成为新闻,这些信息的覆盖面非常广,编辑在筛选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过程当中,必须对此新闻信息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必要时还要与记者或信息提供者沟通了解,对信息进行分析、取舍,否则就难以完成新闻编辑工作,即使勉强完成对新闻信息的编辑,也可能导致新闻要素不全或者新闻失实,甚至引起受众对媒体新闻权威性的质疑,这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具有丰富的综合素质能力,确保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1.5 较高的新闻敏锐度

新闻制胜的关键点在于一个“新”字,编辑即要在客观、全面了解和反映事件真相的基础上,确保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的新闻才最有价值,最容易受到受众的关注。然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敏锐度,通过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细节的分析,从中找出可能引起受众关注的新闻点,尽量在新闻发生时做出反应,立即启动采编制作应急机制,第一时间采集信息、编、播新闻,提高时效性。

2 当前新闻编辑应当具备的创新意识

2.1 积极的创新思维

习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为实现自身创新意识水平提升的目的,新闻编辑首先要做到思维创新,必须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创新新闻内容表达方法和手段,增强新闻可看性。其次,需要以新事物、新知识、新文化提升与立体意识水平提升为前提,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准确捕捉社会上的新现象与事物,才能确保选择的信息、知识能够吸引观众[3]、增强新闻传播力和吸引力。在分析人的创造精神培养中,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新学问多得不得了的今天,要想产生出真正有创新的想法,必须要培养广泛的兴趣”。融媒时代,编辑不但是新闻的加工者,还是其经营者。编辑对新闻的再创造对节目传播质量的优劣起到直接关系,并将对整个电视媒介的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发散、立体、甚至逆向的思维模式,并且将其作为自身素质提升的重点,同时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市场、策划与营销意识,除此之外,还需以观众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此对多层次,需求各异者加以满足[4]。

2.2 客观的质疑精神、求实精神

我们当前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当中,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而久远,因此,对新闻信息真伪和价值的求证就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新闻编辑工作当中,更需要严格审核信息,要具备客观的质疑精神、求实精神,不为任何的内、外在因素所动,以质疑的心态对待信息,认真进行核实、甄别,这其实是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质疑是创新的一个基础,只有反复求证,杜绝虚假信息通过媒体发布,才能提高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树立媒体形象。

2.3 坚定的开拓精神

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培养,需要克服不敢为先的心理,避免因循守旧,不想尝试、不敢尝试新方法,不改变创新意识,又何谈编辑创新。新闻编辑意识创新应如邓小平同志讲的这样“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创前人没有开创的新事业。”因此,当前的新闻编辑必须要具有坚定的开拓精神,把创新作为编辑工作增强新闻鲜活性和生命力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创新实现活力,在无人所及的新媒体竞争中,拓展新的新闻发展空间。

3 结束语

当前,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与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新闻编辑中提高新闻的时效与质量,才能在媒体竞争中发挥编辑向受众传播信息,拓展受众视野、增长受众见识、启迪受众智慧、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能,才能发挥好促进新闻事业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齐智伟.新时期下如何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能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104.

[2]尹燕.电视新闻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策略谈[J].新闻传播,2014(12):37-38.

[3]梁美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下新闻编辑素质能力的提升要求[J].科技传播,2015(17):154-155.

[4]陈蜀艳.探讨新闻编辑如何创新及新形式下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J].中国传媒科技,2013(6):195-196.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2

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它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技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此,我们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努力扭转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储知识,从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物理应用,变被动为主动、重视能力培养,注重思维训练、提高创新素质等方面,重视对高中生进行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物理应用

在高中高中物理的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内容的取材和设计上,偏重于理论知识和理想化条件下的讨论,缺乏在理想模型和实际应用之间架桥的意识,对物理学应用方面的知识介绍较少,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和专业教师认为学了物理没什么用。我们感到,物理教学,尤其是工科物理的教学,必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学好理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了以下几点:

1.结合案例学物理

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既看到物理原理的实用性,又能逐渐学会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原理和规律分析求解实际问题。

以力学部分为例: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鸟与飞机相撞,导致飞机严重受损甚至机毁人亡的事故。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呢?我们在学习了动量原理后,通过建立碰撞模型,对碰撞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冲力作了定量估算,用数据说明问题,使学生对物体产生机械效果的条件有了清楚的了解,加深了对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的理解。

2.结合实验学物理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学的一切原理和定律都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反之又经受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检验,并对其起进一步的指导作用。我们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1)通过基础实验来验证一些物理规律,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物理学原理和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例如通过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定,得出了二极管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重要性能;又如通过外光电效应——光电管特性的研究实验,为学生在物理理论课上学习和理解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打下了实验基础。

(2)配合设计性实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实验的理论设计。如在磁场一章中,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设计一种能称重物的电磁秤;在振动一章中,根据单摆作简谐振动的原理来测定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在波动一章中,应用波的叠加相消原理和条件,设计汽车、摩托车用的管道消声器等。

3结合专业学物理

物理学与学生所学专业往往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结合物理教学,适当介绍物理与专业的联系,或将专业中的物理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变被动为主动重视能力培养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储知识为学会如何去获得有用的知识,提高创新的各种能力,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了教学实践。

1.自学部分内容-----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学能看懂的部分章节内容,以思考题方式列出要点,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如磁介质、熵、振动合成等章节,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查找相关资料-----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信息,撰写一篇物理学原理在某一领域中应用的论文,作为课程作业,计入平时成绩。许多同学结合专业和个人兴趣,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查找相关资料,另有约1/5的学生学会了运用PPT等制作相应的演示稿,信息获取和信息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学相长,学生的课程作业也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讲课素材,我们研制的应用物理系列专题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许多素材,都来自于学生的课程作业。

3.寻找错误-----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我们鼓励学生从教科书、学习指导书中找错、从多媒体课件中找错,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怀疑精神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意识。通过学生找错,也促使我们自编的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书和多媒体课件得到不断的完善。

三注重思维训练提高创新素质

要创新,要求创新者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会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注重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在物理学各章节的教学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量介绍物理学史和有关物理学家,用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去感染学生,用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去引导学生,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他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提高。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3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創新素质;创新能力

创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培养方式的局限性,一方面对传统教育优势进行继承,另一方面对别国成功经验进行吸取,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符合创新型国家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并不适应世界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国际专利的申请数量也快速上升。但是,在申请国际专利的学术机构中,中国的大学没有一所位列前五十名。这些情况与我国当前的国际地位与实力并不相符合。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我国的创造性教育起步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经过不断的发展之后,创造性教育及研究在各个大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开展。但是,创造性教育的开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创造性教育落后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创造性教育起步太晚。

2.高等教育对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将重点都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对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对知识进行记忆与重复,并不能够对知识的涵义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缺乏探索的精神与能力。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匮乏。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

多学科领域知识交叉是当代科学知识的发展总趋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突破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壁垒,站在多学科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决。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创造性人才。通过全方位的学科设置为学生创造具有综合性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通过对各个著名大学的成果经验进行总结可以看出,大学生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就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高校对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表达能力等非常重视,努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例如教学培训、在职进修、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启发与引导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与解决,最终形成探究习惯,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专研与探索,实现创新之路。

(三)高校进一步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

产学合作具有互利互惠的性质,高校能够为企业提供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支持,企业则能够高校提供科技应用与推广的基地。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一般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结合,高校从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适应企业发展的进度,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建立联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对各种新型的技术、设备等进行体验与操作,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科学知识的应用。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创造性的火花。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四)为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术氛围

高校中允许不同的学派及学术观点的存在,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不同见解进行充分的表达,对权威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高校要重视培养与缔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追求文化的自由与宽容、开放。高校在不断加强学生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对学生软环境的建设给与同样的重视,为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术氛围。高校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是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作用。只有为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术氛围,才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除了高校的学术氛围之外,社会创新环境对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社会创新环境存在许多问题:用人单位在员工招聘的过程中强调学历与等级证书等,导致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等级证书的考试中,间接的导致了学生实践方面较为薄弱,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国家相关的创新法律法规、专利制度等都不健全,导致学生不愿意过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创新领域中;社会舆论与道德规范方面对于创新的鼓励与支持氛围并不浓厚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都较差。

(五)提高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大学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情况的创设与教学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与探索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自学能力与水平,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发挥更强的工作能力与社会适应性。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捷性,辅助大学生培养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

总结:

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一定的时间的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不能够盲目地追求速度,这种只注重成效的方法会对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长远发展造成阻碍。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才能够看到教育的成效,从整体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整体创新水平,促进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陈莉,胡沛泉.钱学森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整理稿(摘录之二)[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12(03):387-390.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4

1 档案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1.1 良好的敬业精神

档案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 才能以自己的职业为荣, 才能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热爱的档案事业中。“敬业”是档案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任何档案人员, 首先应当对档案专业有清晰而独特的了解和认识, 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方能建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 也才能对社会的各种评价做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敬业”还需“乐业”。“乐业”就是档案人员对自己专业工作表现的兴趣盎然、心甘情愿。一旦投入档案事业, 就必须不为物欲左右, 不为名利所动, 做到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由“敬业乐业”而获得人生之乐。档案人员的专业精神还必须以一种职业化的作风体现在面对查阅者的服务中, 要以一种亲切、真诚和鼓励的态度, 用恰当的语言或书面用语和查阅者交流。当人们在接受档案室的服务时, 称赞某个档案人员的服务专业, 除了欣赏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外, 还包含对服务的标准、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欣赏。正是这种知识的吸引力, 服务的张力, 气质的感召力, 使他们工作驾轻就熟, 能准确、熟练地解答广大查阅者提出的复杂纷繁的问题。也正是这种专业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的向心力, 造就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推动力。

1.2 良好的专业能力

1.2.1 利用广泛知识的能力:

档案人员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为查阅者提供帮助, 满足查阅者的要求, 获取病历信息的技巧, 给查阅者提供满意的答复, 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某项专题连续不断的提供依据分析。档案人员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根据各级人员的需要, 通过卷宗目录, 数据库检索, 提供各层面的资料, 快速便捷的在电子化环境下搜索信息的能力, 不断提高查阅的质量和数量, 提高信息利用率。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理念, 这要求档案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适应新形势, 完成新任务, 实现新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理解查阅信息需求的动态发展。

1.2.2 信息处理能力:

网络化时代, 档案人员必须具备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档案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认知能力, 才能对大量繁杂的信息资源做出敏锐的反应, 并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为各级人员提供信息资源, 帮助查阅者搜索、获取、利用信息;要自觉、主动地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 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保持与整个社会、科技的同步发展;要能够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取信息;档案人员还要具有信息资源管理知识及良好的外语能力, 能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最新成果, 建立自动化网络系统与信息保障体系, 并开发利用网上信息资源;配合学科建设把适应专业需要的数据库推荐给查阅者, 并结合专业特点自建一些规范化、实效性强的特色检索工具。

2 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2.1 专业精神的培养

档案人员专业精神的培养, 离不开档案人员的本职工作, 离不开档案人员的自身修养, 而档案室的管理水平, 离不开上级领导对档案人员的精心培养。

2.1.1 加强个人修养:

要通过不断地自我省察、自我调节、自我促进来保持和加强专业精神。档案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思索、总结修养的规律和方法, 要追求精神的富有。树立正确的理念, 增强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并通过不断实践培养起一种坚定的精神信念和力量, 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 使心理保持自信、健康的状态, 这样就不会轻易地在一些误解、挫折和失败的逆境中变得消沉和苦闷。

2.1.2 提高警惕档案室的管理水平:

有关档案人员专业社会化的研究表明, 一个优秀的档案人员, 与其工作和成长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 档案管理者要倡导良好的以人为本的风气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使大家觉得自己在档案室中有地位、有价值, 进而形成尽职尽责的信念;档案室的领导要以人文组织模式的观点调整策略, 改变领导方式, 努力帮助档案人员进步, 真正使档案人员感到档案室是属于自己的;要充分尊重档案人员的专业权利, 科学公正地评估档案人员的劳动, 真正把档案人员的专业自主性发挥出来, 档案人员的专业精神也就有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

2.2 信息能力的培养

档案室应把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普及计算机技术, 更要注重知识的更新,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但重视信息理论的教育, 更要注重信息处理实际能力的提高。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学历的业务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定向选修一些相关课程取得双学位, 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 引导档案人员为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加强档案人员信息资源整合与能力的培养, 将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合理配置, 并以准确、迅速、全面的信息传递服务, 为查阅者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 加强档案人员引导查阅者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 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讲座, 向查阅者介绍有关资源状况。此外, 开展多样化的电子信息专题服务, 提供更耐心、更具体的操作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变被动型服务为引导型、主动型、快捷型一站式服务。

3 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促使档案室工作的不断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服务创新将是档案室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全体档案人员只要在工作中勇于创新, 大胆实践, 一切从查阅者的需求出发, 充分利用室藏病历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就一定能创造出优质的服务, 促进档案室服务工作不断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 篇5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其主渠道是创新性教学。作文如做人,作文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落实到作文教学中,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模仿,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有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作文题,学生都拿着笔在想、在写了。有个学生把手伸进抽屉,掏出一本什么书,偷偷地翻看。老师走过去悄悄从背后看了一眼,见他看的是语文课本。学生像做了什么错事似地赶紧把课本送进抽屉又拿起笔来装作要开始写的样子。这局面真令人酸楚。没有人反对登山者使用拐棍,为什么学生在作文时要作些借鉴反而偷偷摸摸的?难道提倡作文创新就要反对模仿吗?

有一个基本观点,人们常常忽视。那就是作文是一种技能。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吕叔湘先生对这一点说得更形象:“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这些话,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座右铭。

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那么这种技能的形成就必须遵循它自己的形成规律。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语言的学习,从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话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地长进。写字也是从模仿开始的。惟独拿起笔来“作文”了,这模仿的教学反而成了希罕事。普遍不予以重视。不仅被轻视、忽视,还被歧视。不少人认为“仿”不是“创”,认为仿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低级的练习活动,甚至把它视同 “抄袭”不屑一顾。想叫学生的作文篇篇都具有创作的特征。要求学生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出现点模仿的.痕迹就大加挞伐。孰不知,学生恰恰是很需要踏过这层台阶在语言文字上打打基础的。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在拿起笔来写的时候,也从各各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古人开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许多东西。现在,学生读的就不算多,背的尤其少,再缺少模仿的练习就想叫学生作文过关,有这种可能吗?这种作文教学局面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6

关键词:学分制 课程模块 网络考核体系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高校教学中“一考定成败”的现象比较普遍,一门课程的成绩完全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在这种评分标准体制下,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获得高分,因而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地应付考试,很难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独立思维、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要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各高校正在积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我校也在积极探索更合理的考核体系。在充分考虑各类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这一平台来构建课程模块式考核体系,把课程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考核改革意义

各级各类学校中,考试是“教”与“学”的指挥棒:课程考试是监测教学效果、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掌握教学平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考试任务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会采用不同的学习行为来对付不同的考试任务,若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获得高分,势必会造成学生只会考试,考试过后把所有的知识又还给老师的后果,这样就很难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独立思维、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要进一步深化课程考核改革工作,把课程考核改革作为引导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课程考核内容应覆盖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内化形成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通过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三、模块式考核体系的构建

1.课程模块式考核体系的内容。课程模块式考核体系是指改变传统闭卷笔试的单一课程评价考核方式,根据课程体系结构特点及学科性质,将课程考核目标分解为若干比例不同的考核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方式。我校基于考试系统平台的课程网络化考试,目前主要以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试题为主,由计算机自动评阅成绩。在课程期末考核中,绝大多数的课程均按照模块式考核要求,通过对课程的分析,将网考与其他应用能力考核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核,如“网考+论文”“网考+操作考试”“网考+调研报告”“网考+方案(作品)设计”“网考+笔试”等,并且将课程考核与教学过程进行一体化设计,以突出课程考核对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

2.建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考试组织方式。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为课程考试组织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完全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同一课程教学班级的学生可能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采取预约网考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学生所学课程差异大、考试时间难以统一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推进教考分离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安排学习进程。因此,逐步建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考试组织方式,是实施课程网络化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试点课程逐步实施在一定考试时间段内的学生自主预约网考,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对考试管理的要求。

3.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考试题库。试题库建设是课程网络化考试改革的基础性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课程考核改革的成效,也是模块式考核的核心。我校选择稳定性强、学生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作为改革的试点。题库建设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突出题目设计的灵活性,既有检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也有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要求每门课程按照章节分成不同的知识点,每道题分成不同的难度系数,试题库的总量不小于3000道题。试卷根据每章的知识点由计算机自动组卷而成。

四、实施效果

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机类、近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机械结构综合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机器进行动力学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典型机构的运动设计进行类比设计和综合设计的能力。对于该门课程,除了研究对象是由实际机械抽象出的机械学模型外,研究的角度、方法、手段、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性质各不相同,虽然有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基本理论上没有密切的呼应关系,也没有较强的系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接受上往往有杂乱、纷繁感。因而觉得这门课程很难学,加上以往的考核都采用的是“一份期末试卷”定成绩的方式,所以最终导致该课程的不及格率是相当高的。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以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为此,开发了《机械原理》网络课程。包括《机械原理》课件、各章习题练习、在线自测、历届考研试卷、在线答疑系统等,使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

2.开发网络化考试平台,采用“网考+笔试”的考核方式,网考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题目覆盖了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一次授课时就告诉学生该课程的考核方式——网考占40%,笔试占60%。当新的考核模式进入学生的脑海中后,当他知道光靠考前的临时抱佛脚已经无济于事时,学生就会非常注重上课的效果,课后密切关注网站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3.与先进的设计分析软件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现代设计方法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是如何联系的,把學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地调动起来,为以后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用实例说明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已学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让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于一体,能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我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改变,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考核机制正在形成,学生某门课程的最终成绩都结合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作业完成、网络考试、笔试等方面给予了恰当的权重,建立了多元的、综合性的综合考评制度,实行了综合的成绩评定方法。目前已有30门课程采用了网络化考试的综合考核模式,实施效果很好,下一步正准备有选择地逐步推进。目前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使课程网络平台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辅助工具,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奇.深入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陈君生,周玉明.凸显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重大课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

[3]叶华松.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文化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4]阮源萍,章慧.强化研究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介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2010.

[5]王路路,陈昌云,孙璐,陈凯.因特网上化学游戏教育资源的分类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2010.

[6]金东.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2010.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把。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历史责任,为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应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重在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创新的精神。确立教育的个性化原则,要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勤思考,多讨论,鼓励学生提高批判能力,发展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相长”良好氛围。

1. 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中,创造力是根本的素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杨振宁教授说:“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充分的开发。”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社会和企业无缝对接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

2.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与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在联系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即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而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使其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还使其精神得以升华。通过创新教育,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教育和知识教育。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它不仅为创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启迪人们的创造灵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创新的科技创新的要求,教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教育观上来,加强学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开阔学生眼界,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从而关系到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意识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熏陶作用。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科学家。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学习,善于探究与反思,不断创新,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挖掘他们的潜能。

2. 打破传统观念,创新课堂教学。

技工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方针。首先,技工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中级技术工人。这一培养目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毕业后达到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毕业后即能独立顶岗操作。其次,技工学校的教学内容,既有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学,又有生产实习课教学,而且,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生产实习课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最后,技工学校的教育形式,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采取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双轨道教育的形式。以上特点决定,技工学校主要是靠教学这一基本途径来完成它所担负的任务。因此,技工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方针,把教学工作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学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工作上,教师也要把完成好教学任务、教好学生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创新?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重在“引路和导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理性思维,使其在自主、自觉的学习中得到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活动的程度是影响其创造力培养和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只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导”而不是“教”,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渴求。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素质和创新教育,社会的发展也逐渐走进了信息发展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进,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变革,专业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即教学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要从对知识的传承走向引导创新。

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正确面对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改革和发展的眼光认真地分析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要紧密结合技工教育的特点,紧跟时代步伐,以人为本,全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打造出受社会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优秀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晓华.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发明与创新, 2005, (6) :34.

[2]张宏烈.“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7) :49转.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繁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素质

长期以来, 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要求比较单一, 只从艺术标准去考量。艺术方面的评价固然重要, 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如果没有相应的艺术素养和工作能力, 自然也就丧失了作为群文工作者的基本条件。然而, 仅此一端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文化的多元化、大众化以及各种文化发展的环境中,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如何能在创新上有所作为, 其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应该是全面、综合的, 即较高的思想境界、较深的艺术造诣、较强的组织能力。这些要求虽然并不新鲜, 但确实是群众文化工作者进一步的解放思想、规范行业行为, 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 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弦律、弘扬时代精神的必备条件。

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并不是要标新立异, 而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 去完成帮助党和政府凝聚民心、理顺民意, 使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够得到彻底贯彻落实的这一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每个群众文化工作者都要自觉维护党的威信, 维护政府形象, 要讲原则、讲政治、讲正气;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否则就会偏离重心、偏失方向, 收到的工作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甚至适得其反。开拓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要求从事这一事业的人, 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 是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对人民大众的思想侵蚀的保证。群众文化工作因其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完成这一使命更直接、更实际, 因此, 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

在上层建筑领域, 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群众文化也不例外, 要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 让群众在感知艺术形象的同时爱到教育, 获得审美享受。这实际上就是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法律宗教的内容都要通过文化转化成深入人内心世界、变为精神和力量的过程。因此, 每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 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作品的编创能力。以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水平去赢得工作上的突进。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思想、思维状态也在发展, 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过去人们只要求吃饱、穿暖, 而现在人们要求的是吃好、穿好。文化生活本同一理。人们的品味要求变了, 再墨守成规已不现实, 对从事群众文化这项工作的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凸显出来。

人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 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 必须要有一大批文艺骨干队伍。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是最直接和最实际的工作, 他们要对社区居民、企业员工、机关干部、学校学生等众多人群中的文艺爱好者加以培养, 并引向文化舞台。让他们从单位的欣赏主体转变为艺术创造主体, 也就是由观众变为演员。这样, 没有很精当的组织, 耐心的引导, 真诚的扶助, 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所以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象园丁一样浇水施肥, 去组织、培育文艺社团, 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了群众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光荣职责。凭借个人魅力和组织才能把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帮助他们坚持不懈地开展业余文化活动, 是群众文化工作者与纯粹艺术家之间的区别, 也是与政府行政部门文化专干之间的区别。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9

1 创新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提高制约因素分析

创新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的培养是工科创新型、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综合素质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工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目前,电气工程专业快速发展,高校在电气工程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与提高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1.1 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很好适应学科发展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支撑,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措施和手段。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电力”政策的积极实施,同时伴随着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快速推进。对电气工程类的毕业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旦制定,基本会实施三到五年,在这期间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同时这些方案制定时还是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不能真正跟随本专业近几年的发展脚步,尤其是在新能源发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均导致了我们的培养方案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脱节,使得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其工作岗位。

1.2 实践教学资源和工程实践平台缺乏

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绿色电力,节能减排”,以及积极推进“三集五大”的企业改制,电气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的电气设备和设计方式在行业快速应用。作为高等学校的电气工程专业发展是滞后于电力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电气工程类实验室建设和电力系统实践开发平台上相对比较落后,这些实验室和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我校地处陕南,远离省会中心城市,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再加上当地政府财政有限,学校在电气工程类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上相对匮乏,真正具有工程现场作用的实训室及实践基地几乎没有,实验室现在使用的教学教仪还是十几年前的陈旧设备,维护、修理非常烦琐。目前,学校只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地方院校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

1.3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是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教育模式。校企通过合作,学校利用雄厚的理论基础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难题,不断提升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场地、设备为学校培养具备工程素质的学生提供条件。因此,落实长期稳定,能满足教学实践要求的合作对象是完成培养具备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的基础。目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和特殊行业,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很狭窄的较低层次的科研方面。一方面企业顾忌其企业生产安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学校的支撑力度和政策倾向不明显,这些因素均导致了要利用企业平台建设适合工业现场的实践教学基地存在一定的困难。

1.4 师资队伍及结构不太合理

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英国工程教育专家斯霍姆说:“只有由具有外科医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室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同样,只有由具有工程师资格的教师,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可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的人才除了具有实践教学的条件和环境外,还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余人,实验员2人,平均年龄43岁,硕士学位5人,专业学生人数为900余人,无论是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还是学缘等都存在很大差距。再加上这几年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较大,招生规模处于递增状态,就显得现有的师资力量达不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不能很好的保证教学实践和实验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大部分教师属于纯理论型,教师队伍普遍不重视工程实践锻炼、缺乏工程设计和实践管理经验,导致“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2 创新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提高的措施和方法

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表明,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 设 , 强化课外 训练 , 拓展工程 实践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培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实训平台对于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1 建立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动态化”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应紧随本行业的发展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动态的变化相关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行业的发展要求设置弹性的课程选修模块,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发电技术等方面发展较快,结合这一事实我们修改2014版培养计划时,增设“智能电网”“电力系统新专题”等选修课程。同时在已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有建成了“户外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室”“户外风力发电实验室”及“户内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要求,能适应新时期对电气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

2.2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工程素质

校内实验教学是实践环节最主要且最基本的手段,学生正是通过实验来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近几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因此,应该加强校内电气工程实验室建设,同时开设并鼓励学生进 行实用性 、有启发 性的综合 性、设计性实验,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实现。通过这种类型的实验,才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完全掌握和重新思考。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大部分企业从自身安全运行及生产过程考虑,一般不允许学生跟班运行,学生只是在认识实习时走马观花的看看,并没有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律深入了解和掌握,往往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校企合作,积极寻找校企合作的支撑点,不拘一格寻找合作伙伴,同时把企业对职工的培训中心或培训基地建成我校该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对电力系统现场运行能力的培养。

2.3 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坚持引进与自己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优化人才资源的分配和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而提高办学质量。同时,由于教师中大部分人缺乏电力系统实际运行和工作一线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由这些专业教师组成的实训教学队伍必然基础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可鼓励年轻教师到一线锻炼学习和外聘企业工程师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师资力量。为此,我校在2012年制定了相关人事政策,所有一线教师在晋升职称时,必须有1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同时,也可让教师在企业通过担任首习工程师来提高教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反哺给在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所提高有所收获。

3 结束语

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实践素质和工程素质是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分别采取建立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动态化”、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升教学队伍层次,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今后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为了使电气工程类的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动态化”、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层次,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今后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10

1 授课的思路要自然,贴近学生和生活

《思与法》这门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在校期间行为举止的定位及学习、生活目标的设定、行为约束、觉悟提高、境界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思与法》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是在唱高调,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思路明确、自然,以引领为主线,放低调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解答他们的困惑,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

要让学生明确所谓“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就是一种“为人之道”的教育。大学的教育注重的是养成教育与感悟教育。大学生要“学会求知、做事、共处”,要做到知行统一,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并爱惜自己人的生命。只有不断追求向上,永远不满足,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不断提升,正是有了这样不懈追求,不断改善生活环境、才使得人类强大起来,成为地球的主宰。

要使学生重新认识学习的意义所在,明确所谓“学生”就是以学习作为生存的本领,不断学习陌生的知识,每个人都应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强生存的本领,才能改变命运实现儿时的梦想,才能把自己修练成品行高尚,受人尊敬、爱戴的“精品”人,才能顺利就业。

2 课程整体设计要科学、易于消化并富有逻辑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的目标。高职毕业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在教学模式流程设计上要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要讲究艺术,既要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思想问题,又要充分体现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应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层面。

设计时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感悟为手段,使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每一堂课都要完成一个项目,每一次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境界的提升、目标的明确、行为的定位。整个课程被划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为人之道部分与法律常识部分,分设10个专题,36个学时理论与实践。

课程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做现代栋梁。要成才,就必须完成从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还要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让学生明白学习理论就如同学习理科的各种公式,只有道理明确才能解决身边的问题,以不变应万变,答疑解惑。要让学生懂得树立新观念:多元智能观、多元人才观、多元成功观、建构学习观。要让学生持有“积极参与”、“实践体验”、“内化践行”、“学以致用”的态度。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在亲身体验,主动探究中,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理论,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行,不断完善自我,并形成对特定事物和现象的概念、判断、尤其是价值判断。

其次,按照行为引导法,教师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榜样,即要想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就要行为举止文明、礼貌、大方、有度,表现在自身的理念上就是有责任感、有知识、明辨是非、珍惜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学会理财,讲究卫生。还有,每上一节课,都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带着任务去思考问题,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学生课堂上回答的问题,老师不必去评判对错,只须讲因果,学生自己就能真正判断出哪个对,哪个错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调动起来,害怕回答问题的现象少了,形成了敢去想、敢去说、敢去做,主动体会,自觉运用理论进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解决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习惯的形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发散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 教学语言要贴近学生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每一堂课都应让学生有回味与企盼。逻辑连贯、生动、艺术并有感染力的教育语言是感染学生最主要手段,或舒缓、或激昂的情绪是提升注意力的调味剂。通俗、易懂、幽默、流畅的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兴趣攀升的重要原因。根据教学情景老师可运用朗诵、小品、典故、叙述等方式引领学生去思考、感悟,引发共鸣,不断自省。在互动与参与中去体验,从而知荣明耻,廉洁修身,再加上多媒体教学的视觉、听觉效果,更加强学生的感觉印象。

4 理论传授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勤奋好学,而且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适应学生的这一特征。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景模拟、热点问题辩论、案例分析、主题讨论演讲、影像观摩等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话动成为“主体 (教师) —主体 (学生) ”的双向交流、参与过程,老师在参与中达到“教学相长”,学生则达到“事例中学,参与中学”。老师要注意学生心理,对其学习焦虑、个性特征、人际交往状况、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关注,并进行适当分析和引导,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为扬长补短、开发潜能创造条件。教学中可借助团体讨论与团体活动,模拟社会生活的情景,通过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和体验,进而实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自我。学习新的处事态度与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生活、培养健康的人格。通过对富有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典型事例的讨论与剖析,激活学生的道德思考,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启发和自主教育。

4.1 主题讨论模式

当代大学生面临世界观、人生观真正形成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他们关心,也热衷参与。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即可选择较为典型的事例,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进行回答或者将问题带到寝室,以寝室为小组讨论。对道德两难时的选择、道德与法律、情与法冲突时的评判、当前社会典型事例的分析等可采取这种方式。讨论可采取“实话实说”、“AB剧”、师生讨论等形式。讨论的话题可以是你知道哪些民族英雄,你最佩服谁?一个中国人移民美国,对于他而言,爱国意味着什么?还可设置一些情景性的思考题,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明辨是非。各种观点、理由、论据的充分表述,使学生对相应问题认识清晰、理解透彻。大胆发言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养成了他们爱思考、有主见、敢发言、积极参与的好习惯,自学能力也得到提升。

4.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平台教学:

现代化媒体使得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深受学生喜爱。教师不要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搜集影视作品,这些作品的说服力、总结力、直观力,是教师语言无法比拟的。学生在观看的兴趣中学习,其效果事半功倍。为了弥补课堂时间的限制缺陷,课后我们也推荐一些优秀影视作品,如《大国崛起》、于丹《伦语》心得、《今日说法》、李践《行动日志》等给学生,把学生上网玩游戏的习惯转变为寻找答案、体悟人生的习惯。针对部分教学内容还可安排学生书写观后感,以加深感悟。

4.3 建立合作与竞争机制

基础教育机制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最终要独立完成考卷。当代大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已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意识。独立性过强的学生难以与人相处,而且容易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同时也使自己感到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有独立人格,也要有合作的能力。教师每每布置讨论题目,都要求7、8个学生一起完成,学生们会搜集书本,网络中的不同说法,再结合自己的判断、理解,全面阐述观点,最终达成共识,形成讲稿。在查阅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每一个新发现、新答案,都会给集体带来一次快乐,每一次的成功,都让他们的友情更进一步,下一次的合作会更加自觉自愿,主动承担。学生们明白合作得好的小组往往收益较多,而缺少合作的小组则达不到好的效果,这样同学们的合作、竞争意识会普遍增强。

4.4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普遍具有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的特点,狭小的生活圈子造成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分离,使学生们缺乏对社会的直接了解,又很少有机会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从而造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浅显和片面,实践教学会让学生们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校内实践主要是通过校内走访、调查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求学的校园,以调查报告、图片展览、情景小品等多种形式开展,并配以“今天你因学校而自豪,明天学校因你而骄傲”口号。纪念日进行各种展览,让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有警示、处处受教育。教师还可深入社团进行指导,通过模拟法庭、职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活动在学生中将课堂的理论教育同生活中的素质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感恩节给父母打电话问候,给小学、中学教师发短信感恩,使学生在体验中升华情感,学会知恩图报。

社会实践则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学生的寒暑假、双休日时间计划起来。通过勤工俭学,献血,献干细胞,去敬老院、福利院做好人好事等自愿活动,不断体会、感悟,从而使自身思想境界提升来强化教学效果。

5 积分考核,随时积累

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验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考核上以100分为满分,分出勤、课堂纪律、自由回答、社会实践、作业完成、辩论演讲、系部评分7部分积分学生在校内外的所有行为都要包涵进来。在社会实践方面,学生可从以下的方面积分:献血、献干细胞、听审、自愿者活动、好人好事、帮扶贫困同学、勤工俭学等。课堂回答问题有理有据的多加分,只有观点无根据的少加分,不参与教学回答问题的没有分。辨论会上也分三六九等打分,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加团队合作分。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我们顺利地实现了两个转化过程,既把教师所传递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获得理智上、情感上的反思感受。有了切身体验,并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其成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少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新西部, 2007, 12.

[2]冯向阳, 廖兰, 杨浩松, 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2.

[3]王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性教学构想[J].教育与职业, 2007, 9.

[4]沈文虎.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J].高教研究, 2006, 4.

[5]董敏秋.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论界, 2006.3.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11

【关键词】语文素养 阅读素质 人文精神 研究创新能力

作为普通高中,我校学生语文底子薄,语文素质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学生实际,如果仍囿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后果将永远只有一个:徘徊于语文教学低效的深谷而难见天日。因此,多年来我一直苦心摸索,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有操作性的、有效的路子。以下,便是我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深化学科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

1990年10月,在上海国际交流中心召开的“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着重培养包含四个层次的“基础学力”:第一层次是基本读写能力;第二层次是功能性识字能力;第三层次是批判性识字能力;第四层次是人际关系、国际理解能力。专家们关于基础学力的概括表明,阅读素质不仅是基础学力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人的文化素质的核心。更值得深思的是,2000年举行的第一次PISA(国际学生评量计划)测验,也把重心放在阅读能力上。PISA报告指出,15岁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终生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决定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据此,我意识到,语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的深谷,就必须深化学科课程改革,改变以往程式化的课堂结构和模式化的系统讲授,冲出狭隘的课堂时空观念的桎梏,努力创设推动学生主动分析、综合、衍生的有效机制,鼓励学生自觉能动地去践履、体察,并在学生的“愤”、“悱”之际予以启发、引路,把阅读方法和途径的指引贯穿于一切阅读的始终,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素质,我把着力点放在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上:(1)汲取资讯的能力,即教会学生从所阅读的文字资料中找到所需的资讯;(2)解读资讯的能力,即教会学生在阅读后,能正确地解读资讯的意义;(3)思考和判断能力,即教会学生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结,综合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开阔视野,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情怀本身就是语文能力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它能使人看问题多一个角度,多一份智慧,多一份豁达,多一份敏感,多一份正气,多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难以想象,一个人文精神匮乏的学生能在阅读时披文入情、知情悟境,能在作文时言辞和文笔言之有物、气韵生动。因此,语文教学中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迫切。经过多年的摸索探讨,我给我的语文教学开出了如下妙方:

1.以充分的背诵和阅读经典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

读书,耐心涵泳,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就能深刻领会书中的旨趣,而大量阅读优美的经典名著,渗透到血液、深入到骨髓中的就不仅是语言层面优美的辞藻,还有其中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对他们的学习和一生都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因此,狠抓背诵,常抓经典名著的阅读,就成了我给语文教学开出的第一副妙方。

(1)狠抓背诵。当许多人把精力放在从理论上大谈特谈背诵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却默默地把着力点放在了扎扎实实的背诵的落实上。首先抓学生背诵兴趣的激发。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一样:“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背诵得以落到实处,兴趣乃是切入点和突破口。我激发学生背诵兴趣的方法大抵有三:其一是教师示范背诵法。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都尽可能先背诵,如果教师课前能声情并茂地示范背诵,就能扫除学生背诵的畏难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师年纪比我们大,记忆力没我们棒,我们焉能落后!”因此,在我的班级,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我的学生在跟我较劲:看你背功厉害,还是我们厉害!当然,较劲的结果是激发出了学生极大的好胜心和背诵热情,而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其二是分数激励法。尽管时下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可对于分数,学生还是很在乎的,因而我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心理,用合理的分数奖励刺激学生的背诵热情。具体做法是:设立背诵排行榜,一是为了增进学生的背诵骄傲感,二是为了量化管理,对背诵达到一定量的学生,在他们的期末分数评定中直接奖励一定的分数。其三是物质奖励法。定期开展朗诵、背诵比赛,要求人人参赛,并尽可能地现场录像,事后让他们观看点评自己的朗诵风采,这往往能使学生热情高涨、其乐无穷。对获胜者,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品不求贵重,一个本子足矣,关键是奖品要精心设计。我会请书法教师把他们朗诵的诗文(精彩部分)题在扉页,盖上红印章。还要隆重颁奖,目的是要营造出一种氛围,捧到奖品,要让学生感觉到捧到的是沉甸甸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自己的能力。如此一来,背诵兴趣如何能不浓厚?当然,激发学生背诵兴趣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比如根据具体内容而具体定的吟唱背诵法、课前5分钟集体背诵法等等。其次抓背诵内容的选定。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必须人人过关,除此之外,背诵内容还有名言名句名篇,还有教师选来、学生找来的美文。名言名句名篇、美文的背诵不作硬性规定,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地多背诵。再次抓背诵方法的指导。背诵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背诵必须做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言”。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在背诵前就先摸准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脉络,只有钻进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脉络,背诵起来才省时省心。最后抓背诵的落实。在低年级新生初抓背诵之时,我采取的策略是“盯人防守,逐个过关”。等到学生有了背诵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自觉性以后,再放开手脚,让他们尽能尽智地自觉背诵。具体操作办法是:选好两个科代表(语文成绩要好,背诵能力要强,普通话要标准),6到8个“行长”(由语文底子最薄、背诵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又不够高的学生担任),然后在对学生语文素质作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部分:第一层次是语文底子和背诵能力最好的、第三层次是语文底子和背诵能力较差的(这一部分包括选出来的行长),其余的为中间层次。第三层次同学的背诵教师亲自抓亲自指导,中间层次同学的背诵由科代表抓,而行长们则负责抓第一层次同学的背诵,之所以把第一层次同学的背诵交给行长们抓,是因为第一层次的同学态度认真,背诵漂亮,行长们在抓他们的背诵的时候,既可以加深课文印象,久而久之,也会受到一份感染从而也认真起来漂亮起来。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对于背诵的落实功效极好,不过关键是要做好行长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工作时尽责尽职。

(2)常抓经典名著的阅读。把经典名著的阅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方法是:开列参考书目,规定每个学生每个学期每个假期必须精读和泛读一定数量的经典名著;开展“读名著、讲名著、评名著”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读书心得;指导学生设立读书角。

2.关注社会,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有道是,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这话一点都不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就能给语文注入活水,就能极大限度地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每一周,我都会汇总本周国内国际重要时事,然后通报给学生,让他们关注事态的发展,参与评论并写成评论文章。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刘姝威:与神话较量的人》以后,我让学生讨论“做人”的问题;比如美国、伊拉克战争打响之时,我交代学生关注战争进程和相关报道,然后组织学生围绕“战争给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和给人民带来的心灵伤害”主题展开讨论,并着手写“我看战争”的话题作文;2002年6月5日,孙志刚案子在广州三家法庭同时开庭审理,6月6日,我就交代学生关注案子的进展,组织学生讨论“情与理、情与法”的问题;我每一年都组织学生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精神;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我让学生关注这一场地震,我每一天都把当天看到的感人故事告诉学生们,我组织学生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我还组织了一场“尊重生命、好好活着”的主题演讲……厚积而薄发,正是有了现实生活这一方沃土,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才得以勃勃地抽芽、生根。举个例子:教读《读〈伊索寓言〉》一文,像“他不知道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等难句的解读,学生能从美伊战争中的美国、孙志刚案子中以乔燕琴为首的犯罪分子身上找到深切的体悟;今年的语文高考,学生则以他饱含的深情抒写出了他们对生命、对爱心、对坚强的理解和他们对那一片灾难的土地的深切关爱以及他们对祖国的诚挚热爱……这,就是获益于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

3.走向社会,历练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如果不能致用,那是死学,因此,我尽可能地创设条件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历练人文精神。我组织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有以下内容:三年前桂林市大规模地进行城市改造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带着“城建与环保”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给市长写一封信,谈看法、提建议;植树节来临之际,我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保护母亲河,给漓江洗脸”(到漓江沿岸捡白色垃圾)活动;我曾让学生到社会上了解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看法和建议;我也曾让学生到各部门了解目前人们出国的现状,让他们思考出国的利与弊;还有到福利院、孤儿院的献爱心演出,还有参与桂林市的“改陋习,树新风”活动……

三、从事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着这个目标,我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坚持走科研兴教之路,不单自己积极参加科研课题,而且要求每个学生也都要有科研课题。比如我在参加“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研究的时候,我的学生就有“鲁迅研究”、“豪放诗派研究”、“广告与语文学习研究”等子课题。对学生的研究,从课题的确立、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并提出有创新性见解等各环节,我都会加强指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语文教育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空前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主体性潜能,必须狠狠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和创新能力,必须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

创新素质与能力 篇12

本研究是在调查用人单位对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大连民族学院开展的信息类工程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 提出了从工程意义上重构具有现代工程教育特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为开展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一、用人单位对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力与素质的现状评价

通过走访企业, 用人单位反映了目前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力与素质的不足。根据IT行业用人单位的调查, 44.0%的用人单位认为所聘用的毕业生缺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如严谨、细致的态度, 敢于怀疑、批判和勇于创新等精神) , 40.2%的用人单位认为其工程意识 (如经济管理意识、伦理意识、道德意识等) 和创新意识不足, 38.0%的用人单位认为其无法很好地认识和解决工程问题。另外, 有些用人单位认为信息类专业毕业生不能灵活使用工程实践必需的技术和现代工具, 无法熟练操作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独立自主工作能力不强, 语言与文字交流能力弱, 终身学习素养不佳, 主动学习热情不高的用人单位也占到相当的比例[1]。

可见, 加强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我国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 必须积极通过各种途径, 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培养顺应当代工程发展的合格的未来工程师。

二、国外工程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方面的做法

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发达国家加紧了工程教育改革, 更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特征。如美国工程教育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 在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 如建立“大工程观”, “重构工程教育”等等;德国高校要求学生参加工业见习和实践、做联系工业实际的设计论文,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阐明理论和原理, 用工业的实际问题充实专业学科的内容;英国也于2003年发布了《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 特别强调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纵观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可以看出, 各国工程人才的培养与该国工业发展进程及科技水平紧密相关, 每个国家都根据本国大学类型、教育水平及大学与企业在工程师培养中的分工等因素,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并随着工程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毋庸置疑的是, 重视工程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工程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三、开展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实践研究

针对信息类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借鉴国外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 本校从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出发, 依照“突出个性化培养、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原则, 从重建能力培养体系、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产学合作等方面开展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宗旨的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 根据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重建能力培养体系

1.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重建

首先, 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基础内容设置为通识基础平台课程;对信息学科所有专业统一设置了由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7门课程组成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由特色课程组成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如通信工程专业设置交换技术基础、传输技术基础和通信网络基础等为基础平台课程, 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加深学生对完整通信系统与网络的理解[2]。

其次, 根据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需要设置多个课程模块, 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性修读。如通信工程专业设置网络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等课程模块。

理论课程体系框架通过整体设计、分层实施, 实现了宽厚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夯实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

2.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重建

针对信息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 本校构建了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该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 其中, 第一层为基础层, 教学目的是通过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或实践, 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层为综合层,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系统设计思想, 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层为研究与创新层, 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参加教师科研、创新项目、竞赛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前后衔接, 循序渐进, 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不间断的实践训练。

重建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 要坚持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课内教学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 通过课外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科研能力, 实现教学、科研互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各实验室应向本科生扩大开放范围, 延长开放时间, 丰富开放内容, 提高开放覆盖面, 为学生学习和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

(二)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工程案例教学法实验, 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意识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堂上, 因此, 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通过工程案例教学法开展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强化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意识的有效途径。工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分析案例, 启发和帮助教学对象理解有关知识、原理, 从而树立工程观念、增强实践意识的一种方法。由于工程案例基本素材来自于工程实践, 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分析与研究案例, 逐步了解每一个工程案例, 包括从用户提出需求、签订合同到研制完成交付使用的全过程, 从而加深对工程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而且, 由于这些工程案例往往是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因此, 通过案例分析可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逼真的现场氛围, 引导学生亲临其境, 参与策划, 从中发现问题, 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提高技术能力。如在信息类专业开设的《综合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直接参加过电子系统开发工作的教师来授课。教师能提供帮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工程的设计图纸、实物、说明书、录像、合同书、产品检验标准等材料, 用适当方式向学生介绍某电子系统开发案例的背景情况, 通过提问、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观看实物或录像、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 力图将学生置于一个电子设计开发工程师的位置上, 从实践的环境出发, 研究和了解电子系统开发包含哪些内容与过程, 应如何思考等等。通过研讨、对比实际案例的方案,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结业时, 由多名学生组成团队完成具有工程背景的模拟设计题目作为课程作业, 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团队讨论、方案论证、展开设计、形成设计报告和答辩等环节的训练, 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如教师在为200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中要求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完成课程作业, 其中学生完成的《公共场所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RM7的自动控制空调节电装置设计》、《智能移动基站节能监控管理系统》、《教室智能节能控制与资源分配查询系统》、《远程家电节能集中控制系统》等课题经过进一步完善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三) 以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为基点, 开展“做中学、评中学、探中学”等实践教学模式实践

个性化培养是教育的灵魂, 体现了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未来工程师的培养不能拘泥于统一模式和单一标准进行简单大规模批量生产, 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强弱, 采用“做中学、评中学、探中学”等教学模式, 推广讨论式教学法、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分组分享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法, 寓科研训练于教学中, 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促进创新交流[3]。

在实践教学中, 本校一方面逐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按不同层次, 由浅入深, 增加选做和研究型讨论内容, 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深化其对工程科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学生主动开展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实行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 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既优化资源配置, 又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机会。

2009年我校在信息类各专业全面启动了精品实验项目建设工作, 目的是以实验项目建设带动实验课程建设的机制, 提高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 我校立项建设的项目已覆盖10余门实验课程, 参加项目开发的学生达到100多人次, 参加建设的学生依托完成的实验项目共撰写出20余篇小论文, 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近10篇, 还有3项成果参加了辽宁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比赛。如学生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完成的《便携式空鼓墙体检测》项目获得2009年美国NI公司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2007级学生在《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中完成的《音乐的分析与合成》实验后感到信息处理类课程不再难以理解或者离实际应用太远, 让学生较好的理解信号处理的理论是如何解决工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宗旨, 在实践教学中贯穿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 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创业也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未来工程师作为新增长劳动力中的优秀群体, 作为国家工程建设的主力军, 其创业能力的强弱是其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创业教育的本身也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打通创新与实践教学环节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 我校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 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 (Know about Business, 简称KAB) , 丰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二, 开展创业仿真性操作训练等创业实训, 将工程实践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 并引导学生创新团队依托完成的创新实践项目形成创业计划书,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计划比赛, 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09年信息类专业学生参加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获得一等奖2项, 二等奖3项, 三等奖12项;其三, 建立创业教育中心或教研室, 促进实践教学组织机构的发展;其四, 通过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的锻炼、“创业计划竞赛”的历练及创立小型创业项目的磨练, 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拓宽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内容。

(五) 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 提升校外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

产学研合作作为一项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组织工作, 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升校外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与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 (群) 为依据, 重点突出适应行业、社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以引导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方向, 使高等工程教育更能反映工程技术的实际需求, 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 提升工程教育绩效。高校不仅要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 共同进行科技攻关, 缩短科技转化周期, 还要建立孵化基地, 帮助新建的企业或机构快速成长, 使工程教育界与产业界专家间加强沟通, 加深理解, 互相配合, 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内容除了工程技术外, 还要融合管理、市场、设计、艺术、融资等多领域的知识, 并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教授、教师、学生和企业专业工程人员共同完成实践教学, 使学生不但学会工程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还了解如何与企业进行沟通, 提前体验到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实际。

近年来, 我校信息类专业先后与大连开发区奇瑞汽车公司、大连通世泰IT中心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校企共建实习基地。通过与企业共建研究院 (所) 、合作研究开发、共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有机结合, 逐渐形成了以教学培养人才、以科研创造成果、以成果孵化企业和以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产学研一体化良性互动机制。

行业的发展带来就业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对人才培养的挑战。如何培养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在企业能站得住脚的人才是关系专业生命力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本科院校信息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信息类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 在分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 参考国际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结合大连民族学院信息类专业本科教改实践, 提出了当前加强信息类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信这些工作对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也为探索新世纪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实证。

参考文献

[1]陈兴文等.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教书育人, 2008, (2) .

[2]李敏等.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8) .

上一篇:专业调研计划下一篇:循环经济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