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创新能力

2024-10-10

提升创新能力(精选12篇)

提升创新能力 篇1

关键词:创新,自信,评价方式

数学家波利亚就曾指出:数学教学的任务是要加强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深入挖掘教材的多解因素, 鼓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 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 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 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的欲望, 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 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 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 互相交流思想, 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情景, 在教学上做到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 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的伙伴。例如, 在教学《长度单位》一课, 我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我与学生融为一体, 将自己和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和学生一起比身高、量身高, 将所有人的身高记录起来, 然后每个小组进行, 看看谁最高, 高多少, 当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就抓住时机, 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引入课文内容、讲解课文内容、练习课文内容, 学生也就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接受了新知识。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多启发、多引导,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尽情展现自我, 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训练, 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随机应变, 触类旁通, 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

在教学过程中, 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 从而有所发现, 找到规律。例如, 在教学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 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 如牙膏盒、冰箱、空调、魔方等等,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再让他们每人摆动学具,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 充分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 再让他们用多个小正方体摆多种多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时我出示一个大正方体 (由27个小正方体搭成) 让学生看一看, 想一想, 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 用几个小正方体才可以搭成一个比它大的正方体呢?学生兴趣极高, 在动手操作中,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渗透, 创造思维解决了问题。

三、改革评价方式, 培养创新品质

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渴望成功是学生内在情感的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必须改革评价标准, 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 善于包容学生, 谅解学生的错误, 同时应看到学生可贵的潜质, 着力挖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他们冷嘲热讽, 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 要加以呵护, 不要吝惜自己的大拇指, 以及“你真行”“你真聪明”等激励人的话语,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产生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和强大的内驱力, 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首位, 教学设计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不但要贴近生活, 实实在在, 而且要精益求精, 大胆创新。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勇于实践, 勇于创新。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得到提高。

提升创新能力 篇2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在线考试 70分答案

单选部分:

说明:字体为红色的是正确答案,黑色的是错误答案,用##号连接的是我两次答题的不同答案,知道哪个是错的,答对的几率也能高点

高精尖创意(广深长高)

课程中所讲的“原子弹与圆珠笔杂交”(超序联想)

课程中“一只猫”(意场感应)

约翰·霍金(世界创意产业之父)

本课程中提到的文化策划流程图(挖编听讲卖##编讲听挖编)

头脑风暴法(奥斯本)

在专家群体决策(直接头脑风暴)

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意思维)

世界创意大桥(中国的)

狭义创意(人类大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多选部分

说明:字体为红色的是正确答案,黑色的是错误答案,用##号连接的是我两次答题的不同答案,绿色的是部分正确的答案,知道哪个是错的,答对的几率也能高点

创意法主要有(2)(拉线+超大+非系统)

系统方法论(0)(系统创意方法+信息论方法+狭义系统方法)

对创意和创新的关系(没有创意就没有创新+创意是创新之源)

创意无处不在(杭州+中央电视台+马岩松)

创意的主要特征(自由+形象+突发)

对于反向创意(0)(能激发+是最+能使人##是最+能使人)

狂风暴雨创意法(0)(个体行动+团体脑海风暴)

对创意的理解确切是(2)(第一+发动机)

创意的三境界是(酝酿+顿悟+准备)

提升创新能力 助推企业腾飞 篇3

扎实推进工作开展,搭建人才互动平台

一机集团的学会工作由科协负责,内蒙古兵工学会和包头市机械工程学会都挂靠在一机集团。几年来,一机集团科协依托集团公司的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学会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学会工作的开展,在学会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自身建设。内蒙古兵工学会挂靠一机集团以来,借鉴集团公司科协的工作经验,结合兵工学会的特点,将学会工作纳入集团科技工作范畴,配有一名公司级领导分管主抓,从各方面给予保障。学会会员年龄结构也日趋年轻化,实现了从数量型向素质型的重大转变。二是努力为学会会员岗位成材搭建平台。在上级科协的支持下,一机集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的唯一试点单位。三是举办了各种科技交流和学术活动。以内蒙古包头市机械工程学会和内蒙古学会的名义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卢秉恒来包头分别做了新能源和数控设备的专题讲座,近300名科技人员聆听了专题学术讲座。以包头机械工程学会和内蒙古兵工学会的名义承办了“中国创新论坛”走进包头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做“科技创新,面向未来”主题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顾问朱森弟做了“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做了“发展企业品牌,提升机械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主题演讲,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总裁助理赵兵就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与听众进行了交流,中国兵器首席专家、内蒙一机集团董事冯益柏做了“军民结合、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2010年8月在一机集团承办了六省市兵工学会“振兴军工装备制造”专题研讨会。四是科普、科技论文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一机集团有线电视台播放科普影视节目104期,激发了一机集团科技人员对科技工作的热情,同时还组织印制了近年来的优秀科技论文集400余册。

深入推进“讲、比”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集团公司“讲、比”竞赛活动从1987年开始起步,经历了动员准备、重点开拓、全面推进和深化完善这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在集团公司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成为每个科技人员为企业科技进步做贡献的自觉行动。集团公司科协与各分公司党委和主管技术的领导,精心组织、相互配合,使全公司的“讲、比”竞赛活动不断开拓、完善、深化和发展。广大科技人员的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协作精神、大局观念、市场意识在活动中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人员参赛率逐年提高。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参赛项目共750项,完成560项,共创可评价效益上亿元。全公司有21个攻关集体项目,40多名科技人员先后被评为内蒙自治区和包头市“讲、比”先进集体和个人。

一机公司党委始终把“讲、比”竞赛活动作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载体,把“讲、比”活动纳入党委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讲、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立项审批、评比表彰和重大项目的指导。每年都召开各种形式的“讲、比”竞赛活动总结表彰会,对评出的优秀“讲、比”项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都给予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适时举办技术创新培训班,共同学习创新理论,并结合企业“讲、比”活动项目,强调“创新就在我身边”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性,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降本、增效、节能、节排为突破口,以产品、技术创新为主线,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讲、比”活动,使“讲、比”项目年年有创新、有重点,提升了“讲、比”活动品牌,使“讲、比”活动和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篇4

一、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1. 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是高校创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当今世界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大变革时期, 知识经济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 知识创新成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为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由于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人才竞争, 因此, 培养创新人才, 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协同各种创新力量, 突破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 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理念, 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并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意见》, 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由于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因此,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成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2. 在参与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是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

西方高校普遍重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日本高校在此方面尤为突出。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源自美国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像波士顿128号公路沿线高新技术园区的成功得益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高素质毕业生;加州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人才精英[1]。美国目前最为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下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 (I/UCRC) 模式。目前, I/UCRC系统创新联盟在美国共有110多个, 涵盖700多家公司, 100多所研究型大学, 800多名教授, 1000多名研究生和250多名本科生[2]。许多I/UCRC联盟以卓越工程项目为载体,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创新活动中与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交流合作, 获得与产业直接相关的工作经验, 提高适应产业部门的工作能力 (武学超, 2012) 。美国大多数研究型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强调教学不仅要适应教师的研究, 还应适应学生研究活动的开展。像麻省理工大学1969年设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实现本科生研究工作的制度化, 使每位本科生四年求学期间都有一次以上机会, 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 参与创新性研究计划。麻省理工大学还通过独立活动计划 (IAP) , 给学生提供四个星期的独立活动时间, 每年学校提供600多个范围广泛的学术性和非学术型课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3]。斯坦福大学也于1994年建立了本科生研究项目办公室, 专门从事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管理工作, 鼓励院系教授设计适应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 直接向愿意参加教师指导的研究项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 (张晓鹏, 2006) 。

二、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教育规律和科技企业发展规律

1. 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强调实践训练和个性发展, 高校与社会创新部门的有效合作, 将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与环境

创新是一种不墨守成规的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则是由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规律。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就是要实现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协同学习。由于“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某些科学的直觉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 很难通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渠道加以传递, 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掌握”[4], 因此,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显性知识显然不够, 还必须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和创新技能。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课程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长, 从事实践活动力不从心;教师也因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 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动力;学校则因实训基地有限、实践教学成本偏高、实践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等原因, 没有在实践教学方面下足工夫, 导致许多实践教学环节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有学者认为, “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 有利于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5]。还有论者指出, “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 有4/5发生在课堂外”[6]。由此可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应注重学生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能有效促进学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学习, 有利于学生参与企业科技攻关与技术革新活动, 得到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活动的实践训练, 实现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集成。由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科研阅历和实践经验, 他们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将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与实践成分, 为大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和环境。

2. 科技型企业发展需要依赖人才创新力的提升

知识经济背景下, 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需要有大量高、精、尖的人才将图纸变为实践, 科技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论者指出, “在强调拥有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 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关键已经由企业内部的功能部门的交流转变为企业外部创新合作, 协同知识创新已经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7]。这就表明, 对科技型企业而言, 借助高校人才优势与多学科的优势, 开展知识协同创新, 解决重大科技问题, 使自身的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应成为科技型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思路。

目前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经营理念、功能定位和科技成果创新等诸多问题, 需要通过与高校的协同合作, 充实高科技人才, 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推动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 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此方面, 国内外名校的实践进一步提供了例证。譬如国内无锡高新区非常重视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设立了2000万元的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及“南京大学软件人才奖学基金”, 以培养和发展软件产业急需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以高新企业人才创新力的孵育为切入点, 加强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建设, 在加快一流研究成果转化的同时, 还持续不断地向硅谷提供大量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成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很注重对高科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高新技术开发人才的培育, 因在企业人才创新力提升方面杰出的孵化功能, 而获得了“高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与“科学家的工厂”等美誉。

三、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观念协同:达成联合培养学生的共识

当前大学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型观念文化与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应用型观念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互认同与包容。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与程度, 为人才联合培养制造了观念障碍。国外学者Geisler认为, “产学研合作方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认同感越强, 就更容易形成共赢的心理预期, 合作关系也更持久”[8]。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1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联合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现有体制框架的规定, 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改革;要深刻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奋力攻关;要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看待这项工作, 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抓”[9]。可见, 要想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创新各方主体首先应实现观念协同, 认识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 为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体而言,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文化观还不够浓厚, 教师局限于封闭式、书斋式、独立式的思维惯习, 习惯于按照本学科的理论逻辑和思维定势去研究, 习惯于从教育系统内部去寻找科研资源, 习惯于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习惯于封闭式培养人才, 重科研轻人才培养, 缺乏通过科研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因此高校要深刻理解“2011计划”的内涵, 围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以原始创新质量、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贡献度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为考评导向, 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积极培养企业所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要转变学生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由“文凭社会”逐渐向“能力社会”的变迁, 认识到科研创新活动对自身能力增进的意义, 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自觉培育自主创新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课题或工程设计, 在科研攻关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企业基于安全责任、管理难度等问题的考虑, 并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 缺乏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国外学者Chesbrough曾在《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中提到, “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10]。因此, 科研企业应转变观念, 肩负责任, 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 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持与财力支持, 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转变。

2. 知识协同:通过攻关项目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产学研协同实质是建立知识联盟, 通过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共享、集成, 实现知识的增值。通过知识增值凝聚产学研合作的各个主体, 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11]。国外学者Schartinger曾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的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 区分了专利许可、联合开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养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知识协同形式[12]。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衡量, 以攻关项目培养学生是知识协同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有利于实现知识增值与协同创新主体的共赢。

有论者指出, “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一定要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得到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实际训练, 能经常地、及时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13]。目前国内一流大学已经开始重视通过产学研协同科研攻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了“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使本科生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课题研究, 多名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科学》与《自然》上,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2011年12月16日, “百度—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会”在百度大厦隆重召开, 发布会主题为“让最聪明的头脑挑战互联网最有价值问题”。

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普遍缺少承担高精尖项目的机会, 由于导师缺乏高水平的课题, 加之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使得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不足, 质量不高, 因而难以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要想走出困境, 就应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抓住行业前沿性、基础性、公益性问题进行科技创新, 以攻关项目为载体, 使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研究课题, 获得向科技高峰冲击的机会, 从而实现科技攻关与教育创新的协同, 让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能经常和及时地得到科技大师的指导, 得到创新活动的训练, 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3. 组织协同:打造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我国传统人才培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教师以传递知识为目的,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学生则将知识视为实现目的之手段, 渴望获得具有应用性、社会适应性的知识。师生教学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教师教学目标忽视学生需求与特点, 以知识掌握代替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由于无法实现由表层记忆学习向深层理解应用学习的转变, 也在逐渐销蚀内在本真的学习动力。要想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迎合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诉求, 需要实现教学载体上的突破。其中, 通过产学研组织协同创新, 以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 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实训基地可以是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工作站、创业基地等实体形式, 也可以是网络组织、矩阵科研团队等虚体形式, 用以促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水平联合攻关的有效协同。如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在衡阳探矿机械厂建立了“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验基地”, 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喻芒清, 2006) 。由于信息社会背景下, 网络虚拟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正在成为发展的趋势, 以高校为中心的产学研创新主体也要尽可能嵌入到多元协同创新组织网络中,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的知识协同创新,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便捷地在由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多家企业形成的网络虚拟组织中参与学习与研究, 提高信息收集、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 “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在创新的实践中培养成长。从机制上看, 就是要努力将学校具有的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 服务于对学生的创新型实践教育, 把学校所有能够利用的优势资源都转化为培养学生的资源, 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14]。这就表明, 要想取得人才联合培养的有效突破, 需要以高校为主体, 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部门等社会创新部门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利用各方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 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协同组织生态。具体来讲, 利用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可采纳如下方案:第一, 高校利用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与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教学, 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真实情境性的教材;学生利用合作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对参与协同创新的师生制定评价指标, 如创新人才培养指标与创新训练学分指标, 明文规定学生完成相应创新训练学分方可毕业。第二, 企业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课程开发基金、创新奖励基金, 并积极参与高校课程建设, 提供本行业中真实的案例情境与问题情境, 并把本行业所需能力及如何获取这种能力吸纳到教材建设当中, 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导向与动力机制。第三, 政府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财政支持及人才政策的扶持, 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 协调各方矛盾, 促进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

摘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符合教育规律与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观念协同、知识协同与组织协同问题, 其中观念协同是基础, 知识协同是关键, 组织协同是保障。惟有构建三维协同创新机制, 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提升创新能力 篇5

课题组:彭留双 姜中华 陈瑾 梁青建 董含星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系统深入地把脉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查找不足,提出对策,我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听取了市科技局专项工作汇报和市经济开发区关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比较参照先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路径和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以创优环境为先导,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宏观推动,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型在全市营造浓烈 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手抓政策驱动,结合本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立项审批等方面,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二是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为了适应企业日益迫切的产学研合作需求,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服务、企业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大力提高产学研的组织程度和合作层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与重点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我市与浙江大学等5所科研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大学溧阳合作服务中心、产学研专家数据库,通过组织有效活动、提供有效服务,为市校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溧阳转移。近年来市政府共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12次,签订合作项目150项,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5000条,中国溧阳茶叶节“科技合作项目签字仪式暨信息发布洽谈会”等正逐步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从企业层面上看,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显著增强,全市企业与全国百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4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具有产学研背景,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有合作关

系,85%的科技成果、90%的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均有技术依托单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

三是创业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投巨资兴建了创业孵化园、规划建设了天目湖高新科技园,着力增强资源整合、产业集聚、承载项目的能力,积极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在孵中小科技企业服务。先后有50多家企业入孵,年入驻企业的实际孵化面积使用率达90%以上,已有20多家企业出孵,其中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孵和毕业企业申请专利共计58件,通过ISO9000论证的企业10余家,累计开发新产品60多项,多项产品获各级科技部门的火炬、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累累成果促使市高创中心今年一举通过省级孵化器认定,创业中心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各类服务平台日臻完善。一是技术服务平台雏形初显。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目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融资平台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行政推动型投融资体系。政府投入以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各级科技经费支持为主、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为辅,近年来,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000余项,争取经费达5990万元,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680万元。政府投入带动效应明显,引导企业投入3.1亿元,政府每投入1元,带动项目投入10多元,政

府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放大。三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完善的配套服务留住人才,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加快向溧阳流动,2007年全市引进硕研及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127名,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15名。

五是“一站两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坚持突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两个重点,加快建设“一站两中心”,切实增强企业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创造业绩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创新平台2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

六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效应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分布于45家高新技术企业内,这45家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91.2%,承担了88.6%的省级科技计划,分享了去年上级科技经费的77.45%,一批如正昌公司的SZLH858制粒机、生物质成品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等项目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序列,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 做长做粗,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快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2007年全市4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当前制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弱势地位,惧怕创新风险,重视固定成本,不在意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产生的汇报,导致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其外在的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建设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新产品开发仅仅停留在跟随和模仿上,强调“短、平、快”,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地位不高、结构不优、总量不足。企业人才观念陈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开发人员地位和待遇偏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三是创新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风险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全市R&D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四是区域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基本空白,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要素整合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缺乏技术支撑,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五是创业中心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服务内容单一,孵化功能不尽完善,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六是企业创新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政府的激励政策特别是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小康溧阳,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

场疲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宏观调控中货币、土地、节能减排“三道闸门”继续从紧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市工业经济经受了巨大冲击,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和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以上情况充分表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市场的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作为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苏南经济版块中次发达地区的溧阳,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向溧阳转移、到溧阳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苏南优化发展的大潮中赢得主动、构筑优势。要着重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解放思想,在观念转变上实现突破。各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溧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机遇来抓,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政策资源,结合工作实践,从政策层面上将好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为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既突出导向性,又突出实用性,更突出可操作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效益,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创新的合力。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

束缚,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打造百年企业的规划,塑造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突出创新平台的龙头地位,瞄准行业前沿尖端科技,强化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功能,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涵盖创业平台、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要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资源网络化、运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方向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二是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要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完善共享机制,整合创新资源,立足我市规划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组织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业源头技术的开发,继而辐射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要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形成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创新机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实现突破。实现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机制,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创新资源良性循环模式。就政府而言,传统的“静态合作”机制过于形式化,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规律。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要积极搭建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就企业而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关键要坚持项目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紧紧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加强信息双向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展示成果、对接成果、转化成果,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多元投入,在融资规模上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要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政府投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一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金投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良性格局。二要建立贷款推荐制度,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三要建立健全资本运作机制。鼓励高成长型企业上市,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实施“双轮”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本地有实力企业组建风险投资公司,着力引进外地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壮大我市风险资本市场。四要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科技项目的挖掘、包装、策

划和组织申报工作,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享受科技资金扶持。

(五)完善政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并落实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营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发挥专长的环境,将我市打造成吸引外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二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三要整合市内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四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开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聚焦高考真题,提升创新能力 篇6

一、历年真题考查的创新角度分析

1.基于历史时序考查创新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历史时序的考查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识记性考查演变为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对历史发展变化全貌的整体性认识的考查。

例1.(2014·四川文综·5)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该试题从历史学科的独特思维——时序性思维出发,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强调考生宏观的时空意识,从而考查考生能否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去分析历史事件,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理清历史全貌。

2.基于历史概念考查创新能力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本质的联系的反映。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的组成部分,借助它可反映历史思维的过程。所以高考题频频涉及,近年试题涉及的概念有:分封制、宗法制、重农抑商、科举制、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等。

例2.(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

例3.(2014·重庆文综历史部分·9)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仔细分析这类试题,可发现其特点:先叙述一段史实,再在史实中提炼出历史概念进行考查。如例2和例3中的“商人”和“工业基础”。这种考查就是史料与史论的对应,对应的过程就是历史思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历史概念上承史实,下接历史规律,是两者的中介和桥梁,是考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可缺少的阶梯。若干个历史概念就形成了相关的历史知识系列,概念之间纵向、横向及其立体网状的交织,就是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此类试题可以充分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3.基于阶段特征考查创新能力

历史阶段特征,是指特定历史阶段中重大历史事件所赋予历史的深刻烙印,它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的共性内容,是对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向的集中反映。通过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可以了解考生是否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否把握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是否具备辩证的思维能力,从而突出了对考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

例4.(2010·天津文综历史部分·10)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②《论人民民主专政》③《新民主主义论》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例5.(2014·山东文综·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近年来各地试卷中此类题目既有直接呈现阶段特征要求寻找历史依据的,也有运用文字、图表、漫画等历史材料考查考生对整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宏观认知及概括特殊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的能力。

4.基于史料考查创新能力

史料,就是历史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是同学们学习历史的桥梁和纽带。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呈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这一形式,从而实现了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例6.(2014·重庆文综历史部分·6)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例7.(2014·江苏历史·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仔细观察,此类试题通过第一手或第二手史料创设情境,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结合历史知识,运用一定的方法,在提炼史料信息的过程中验证历史结论,形成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从中感悟、反思史料的价值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能提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与观点。

5.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创新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高中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高考历史试题基于课程标准,着力考查反映与体现新时代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思想素质。

“知古通今”、“以史为鉴”是史学的基本功能,高考命题以社会现实问题或热点为基点,从隐性视角进行整体设计,把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融为一体,从中突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发挥历史试题的再教育功能。

二、如何形成创新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和历年高考真题,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当然,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个系统工程,贯穿于点点滴滴的历史学习各个环节中。

(1)合理利用教材,梳理基础知识。

第一,梳理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时间是历史事件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是确定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依据。如说中国古代史跨度时间长,可以根据重要的朝代(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来说明。

第二,界定重要的概念。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影响考生对历史事件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对某些题目中相关信息的提取。如“重农抑商”、“中体西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

第三,把握阶段特征,尤其是转型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为此我们一定要读透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综合性,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例如,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的“早期启蒙思潮”和中国近代化经历的“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思想解放”等精辟的总结都能在单元导读里找到。

(2)充分利用历年的高考真题进行针对性的演练。

高考真题是经过专家千锤百炼命制出来的,是较科学、较符合高考要求与趋势的,在日常复习备考中务必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对于高考真题的利用可以采用两种策略:

第一,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把真题作为复习的资料加以利用。如在复习“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时,我们可以利用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第22题的材料一(如下)。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輕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很容易明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有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第二,利用真题进行巩固练习。历年的高考真题很多,而复习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时要有选择性。一般情况下首选本省的历年真题,其次是全国卷及一些教育发达地区或课改比较成熟地区(如广东、山东等地)的历年真题。通过演练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如复习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我们可以2012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第37题为例进行练习。

37.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节选)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道家与儒家思想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又考查了他们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案】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篇7

一、汉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笔者的调研发现, 汉中企业目前自主创新能力普遍偏弱, 这与汉中“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的战略决策是不相符的,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员素质。长期以来, 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等客观原因, 该进的人并不一定能进来, 即使一些进来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并不一定从事自己的专业, 致使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也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因此, 提高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已是我们的任务与责任。首先, 要健全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把那些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过来, 同时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其次, 建立一批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 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起中介作用。再次, 要成立为广大工程造价人员服务的协会组织或学术团体;加强工

□文/刘飞朱七光

(一) 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不均衡。

2008年末,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48个, 占18.0%;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活动的企业有31个, 占11.6%。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63.3%, 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46.9%。

2008年末,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3, 682人, 较2004年末增加637人;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为8.13亿元, 较2004年增加2.31亿元。

在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中, 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 2008年为4.12亿元, 较2004年减少0.32亿元。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4.09亿元, 较2004年减少0.33亿元。

(二)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2008年规模以

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分析;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活动。我们应该根据市场对造价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促使教育机构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 正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人才;重视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 逐步提高全行业的工作水平, 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健全与完善公路工程造价监督体制。

目前, 公路工程造价监督主体是交通主管部门授权的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机构, 即各级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虽然, 这种监督体制在过去时间里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笔者认为, 目前的公路工程造价监督体制并不完善。因此, 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公路工程造价监督体制。首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21件, 较2004年增加98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件, 较2004年增加29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8.9%, 较2004年增加2.8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看不仅企业的科技成果数量少, 而且专利中涉及的核心技术少、转化率低、发明专利的数量过少, 更缺乏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表明汉中工业企业的原始创新动力与激情不足。

(三) 科技人员数量不足、且结构欠合理。在单位从业人员中,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5%、10.0%、22.8%、35.5%、31.2%;具有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为97, 897人、52, 166人, 分别占从业人员的24.5%和13.1%。调查还发现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的科技人员缺乏;从学历层面看, 硕士以上学位者过少, 特别是博士人数太少, 这与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研发中心、

先要健全监督机构, 配备专门人员, 提供充足的经费, 赋予各级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行政执法权利。

(作者单位: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

主要参考文献:

[1]贾璐.清单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4.

[2]王礼萍.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2010.5.

[3]李振, 于忠辉.工程项目预结算的精细化管理[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4]许世平.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J].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创新平台或博士后流动站不无关系。

(四) 企业自主创新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突出。完善的机制是自主创新的活力所在, 但我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还没有完全建立, 缺乏有效的技术市场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汉中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经济边缘地, 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显得动力和能力都不足。自主产品缺乏政策环境支持, “叫好不叫座”。在自主品牌培育过程中, 地方政府采购、政府协调、宏观决策机制等没有发挥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创新的功能, 且服务意识较为薄弱, 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五) 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和内部管理模式不符合自主创新的要求。

通过调研还发现, 汉中企业的内部管理基础薄弱, 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加强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的要求, 更未单独制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机制与激励系统。而且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都是交易型的, 没有适时建立关系型的人力资源体系。同时, 汉中企业在智力资本积累方面也投入不足, 人力资本的投资过少, 组织资本的竞争力弱、结构资本与社会资本方面的关注也过少。

二、汉中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策建议

汉中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了明确部署, 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 企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重要责任。政府有关部门要细化完善有关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 加大推进力度, 努力提升汉中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 仅仅依靠企业和政府是不行的, 还必须调动一切利益相关的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并探索建立各种合作共享机制, 从而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符合汉中经济发展实际的区域创新网络。故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谋求汉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

(一) 正确处理产学研之间的关系。

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创新联合体。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成为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和研发成果应用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重要的成果源泉。企业技术创新不能脱离“学”和“研”的支持, 必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一种政策上的平衡。而是一种现实的必然要求。盐城市企业整体上创新能力还不强, 迫切需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供坚实的成果支撑。目前, 成功的企业都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紧密的、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主要途径。当然, 不同的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是不同的。不能将产学研合作简单地视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在企业内转化的过程。而应以企业为主导, 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风险承担的主体、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总体产品和技术方案设计的主体、经济收益获得的主体, 组织各方共同推进创新, 实现互利共赢。

(二)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随着“关中-天水”国家级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以及“西成客专”的动工建设, 汉中作为关键节点城市与经济区的主要辐射区, 其企业数量将不断增多、且技术需求大, 有条件形成区域创新的整体优势, 以实现工业强市和率先突破发展的战略目标, 争取在2011年实现工业产值翻番。故我们要从竞争机制和利益纽带上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盟, 企业要介入研发和应用全过程并主导整个创新活动, 逐步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自主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委托、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办法, 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通道, 探索科技成果应用的有效方式, 形成企业同高校、科研院所“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三) 探索建立集群创新模式与工业园区运作模式。

鼓励同类型企业通过各种制度创新和利益创新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自主创新和研发, 从而加强知识共享, 降低创新失败的风险, 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 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战略联盟。创新的地理范围缩小有利于降低创新的成本和沟通的费用, 市政府应当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建立几个分行业的工业园区并积极研究探索运作模式, 吸引企业进入园区、形成产业集群, 从而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与其他的创新活动, 降低交易成本与重复研发创新的现象。

(四) 尊重人才,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才开发与培养体系。

一要大力实施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工程, 优化科技知识结构, 提高科技人才整体素质。要认真组织实施“汉中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中青年专家、青年科技创新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造就;二要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要采取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 全方位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鼓励他们回汉中转化科技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三是用好人才、人尽其才。要有人才难得的责任感、紧迫感, 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 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重任、生活上照顾。当前, 尤其要进一步实施人才“活力工程”, 努力打造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创新才能的科技人才队伍;四是建立各种柔性的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五是应加强三个层次的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即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高技能人才。

三、总结与局限

本次调查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与成果, 但受调研团队精力水平、调查方法和调查样本的限制, 没有分行业去了解汉中每个行业 (产业) 的自主创新现状。针对此局限, 笔者考虑以后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以及大规模制造企业的合作, 去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创新需求与个性化的瓶颈所在, 从而为汉中的特大型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夏东民.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3.

提升创新能力 篇8

1 梅列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 梅列区以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 以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 加快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构建, 有序推进主导产业研发龙头建设,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使得全区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1 企业情况

梅列区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 2011~2014年,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44.32亿元、347.42亿元、369.53亿元、383.58亿元,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98.05亿元、218.14亿元、227.96亿元、215.42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7.5%、62.8%、61.7%、56.2%。

1.2 科技项目

2011-2014年, 全区累计争取到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44项, 获扶持资金1814万元。其中国家级8项, 省级12项, 市级24项。

1.3 研发投入

“十二五”期间, 全区研发投入逐年增多。财政方面, 2010~2013年, 全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26万元、960万元、1112.6万元, 比增分别为22.3%、32.2%、15.9%,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分别为1.42%、1.33%、1.26%。此外, 政府还设立新产品转型升级开发资金, 共下达补助资金68万元。企业方面, 2011年-2014年, 企业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01%、2.46%、1.97%、1.79%。

1.4 专利成果

2011年~2014年, 全区专利申请538件, 其中发明专利88件, 专利授权402件, 其中发明专利31件, 2014年比2013年专利申请量增长165.2%, 专利授权量增长22.4%。2014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6件, 比“十一五”期末增长343.1%。

1.5 科技创新激励

“十二五”以来, 区委、区政府努力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措施, 大力支持我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区委、区政府根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 2011-2014年合计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励金213.2万元, 惠及企业 (个人) 81个。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十二五”期间我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并直接影响到我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创新基础条件较差。我区中小企业居多, 大型企业少、技术人员少, 主要技术与产品多靠引进, 自主创新能力很差。 (2) 企业创新意识偏弱。我区企业在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企业科技成果产出数量等都偏少;企业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 制约了我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企业转型升级。 (3) 科技中介组织薄弱, 服务体系滞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少, 服务能力弱, 发展不平衡;科技中介市场不健全、不规范;孵化器作用不明显, 科技孵化器仅充当房产租赁者角色, 企业孵化培育工作与要求相去甚远, 达不到预期功效。

3 发展目标及措施建议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有力支撑。

3.1 总体目标

以调整结构、促进转变、提升实力、增加总量, 建立适合梅列发展的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到2020年, 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形成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把梅列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科技水平、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大产业优势的创新型城区。

(1) 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 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0%以上,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达到1.5%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2)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拓展服务内涵, 提升服务水平, 到2020年, 孵化器入孵企业达到30家。

(3)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 在冶金压延、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现代农业等传统产业领域, 促进制造技术高级化、企业产品整机化、装备制造系列化, 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 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改造提升制造业水平。

3.2 对策措施

(1) 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超前规划设计, 继续在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研发平台或创新载体, 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和创新动力。

(2) 做好科技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进一步优化完善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科技、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要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落地, 促进落实企业研发费按150%作为税前成本抵扣, 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后劲。区委、区政府加大对正在实施的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 确保各项激励措施及时、不打折扣兑现。

(3) 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区政府综合运用购买服务、资金补助、业务奖励等形式, 鼓励企业、投资机构建设创业孵化、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成果交易、认证检测等众创服务平台建设, 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一站式”创业服务。支持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业,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4)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策划申报。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建立定期征集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机制, 逐级遴选入库科技计划备选项目, 策划生成产业创新需求的项目群。严格把握项目申报条件, 科技、财政等部门联合审查推荐项目, 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加强对接沟通, 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篇9

一、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具成效

1. 统筹规划方面的进展

出台区域发展规划。一是各地方结合《纲要》, 纷纷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包括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在内的20余个省 (市、区) 都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 (市、区) 的发展目标。二是国家面向特定区域颁布实施区域发展规划。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到2011年间国家共批复了43个重点区域规划, 尤其是2009年到2011年, 区域规划密集出台, 占到了总数的70%。三是对接《纲要》, 以五年规划的形式深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规划都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且相关的表述逐步细化。

布局创新示范区建设。2008年, 国家发改委开始部署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09年, 国务院开始部署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2010年, 国家科技部确定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区) ;2011年, 国务院批准将安徽合芜蚌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作为“3+1”试验示范区序列。

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扎实起步。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升, 一些地域相邻的省份开始谋划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 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如, 长三角两省一市早在2003年就签订了《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 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联系沟通机制。

2. 促进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有机结合

机制建设方面, 建立部省 (市) 会商工作机制, 加强国家和地方科技工作思路的对接, 以及国家科技计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的协调和对接。2007年4月, 科技部出台了《部省会商工作暂行管理办法》。2008年科技部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部省会商工作的意见》, 推动部省会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地推进。

政策衔接方面, 各省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按照《纲要》和国务院2006年2月颁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的要求, 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相应的《纲要》、配套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 形成与地方与中央科技自主创新相衔接的政策体系, 为提升全国及地方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配套方面, 首先部省 (市) 实施重点合作项目。如, “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与上海在开展崇明生态岛绿色经济试点示范、建设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世博科技行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合作。其次, 地方积极承担国家专项, 加强中央与地方科技有机力量的结合。

基地共建方面, 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 科技部会同地方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截至2011年底, 共建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14个;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面, 截至2011年底, 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105个;共有国家工程中心294个, 包含分中心在内为307个。

3. 中、西部区域科技发展能力建设

政策扶持。2006年4月, 《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 提出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随后中央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 包括《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 (2007年4月) , 《关于推进科技支疆工作的意见》 (2008年2月) ,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009年6月)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0年3月) , 《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1) ,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国发[2011]11号) 等。

资源倾斜。发起科技支援老区支援边疆活动。2006年5月, 陕北革命老区举办了“振兴陕北, 服务三农, 科技列车延安行”活动。2006年8月, 科技部在新疆建立科技管理培训基地。2010年5月, 北京与宁夏开展科技对接合作等。

项目布局。2010年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共8238项, 其中在中部立项1531项, 西部立项1222项, 分别占国家总项目数的18.58%和14.83%。

4. 推动高新园区及创新集群建设

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截止2012年, 国家级高新区总数已达105个。信息网络、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在高新区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如中关村的通信产业、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通信产业、无锡高新区的物联网产业、保定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等, 高新区的核心载体作用逐步显现。

培育和发展产业创新集群。2007年11月13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成为指导我国今后产业集群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1年7月, 科技部发布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试行) 》组织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试点申报。2012年科技部制定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管理办法》及创新型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目前, 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申报了74个产业集群。

5. 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纲要》提出, 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后, 国家在政策层面不断进行部署。2009年4月10日, 科技部正式批准南京市为“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由此南京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2年7月,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2013年1月28日,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 (国办发[2013]8号) ,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 地方也开展相应实践, 纷纷出台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见表1) 。

6. 县 (市) 科技体系建设

规划和政策指导方面, 2006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县 (市) 科技进步的意见》, 提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县 (市) 科技服务体系等重点任务。随后, 科技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包括加强县 (市) 科技工作和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6年11月) 、《科技兴县 (市) 专项工作“十一五”规划》 (2007年2月) 、《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 (2008年5月) 、《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 (2010年4月) 等。

资源投入方面, 最突出的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09年5月, 科技部、农业部等八部门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 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截至2011年底, 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90%的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 17万名科技特派员和5500家法人科技特派员, 长期活跃在农村基层、农业一线, 直接服务农户880万户, 辐射带动农村5700万人 (见图1) 。其次, 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2011年科技兴县 (市) 专项支持项目61个。此外还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新模式。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 统一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号码“星火科技12396”, 推动专业化、多元化、信息化农村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考核激励方面, 建设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 (市、区) 。自2001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正式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工作以来, 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格局。

二、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成效

在要素配置、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区域发展和系统互动五个方面初具成效。

1. 区域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从资金资源来看, 地方科技投入显著增加。2006-2011年,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快速增加, 目前已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能力和潜力已不容忽视 (见图2) 。从人力资源来看, 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纲要》实施以来, 特别是2010年发布人才中长期和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以来, 各地围绕国家规划, 纷纷制定地方人才规划, 实施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 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人才发展规划 (见图3) 。许多中心城市, 以及大多数省会城市, 也都出台了人才强市规划。

2. 区域创新环境逐步优化

科技创新政策加快落实, 区域创新的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例如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旨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区域科技公共服务日趋均等。《纲要》实施以来, 建成开通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实现“全国、区域、省市区”三级整合共享, 全国有1.7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开放;累计建立1700多个科技资源信息数据库, 全国分布式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科普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区域创新的社会基础更加坚实。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十一五”期间,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 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 比2005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其中, 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 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 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

3. 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地方科技产出水平逐步提高, 全国专利、论文等科技成果稳步增加。据统计, 2011年, 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63.3万件, 同比增长33.6%。2011年SCI收录中国内地发表论文14.4万篇, 比2010年增长18.2%。SCI论文数占世界总数的份额由2010年的8.6%提高到9.5%, 增加了0.9个百分点 (见表2) 。从地区层面, 不同地方的科技产出也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同时, 地方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根据《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的结果, 大陆31个省 (市、区) 自“十五”期末以来, 科技进步态势良好, 各地区均取得较快进步。2005-2010年, 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由45.61%增长到58.22%, 相对增长12.61%。

4. 科技支撑发展成效明显

最显著的一点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加快培育和布局。截止2010年底, 先后有北京、上海、河北、湖南、广东等13个地区发布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和政策。其次是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园区成为地方经济重要力量 (见表3) 。“十一五”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 到2010年, 全国高技术产出总产值已大达74709亿元。第三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 我国各地以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为主要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加快发展, 逐步成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支撑的发展还表现在支撑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科技惠民等其它方面。

5. 区域互动及协同创新加快推进

地方科技合作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 我国地方不同层面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持续推进, 地方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频繁, 在开展联合攻关、搭建交流平台、进行对口科技支援、联合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 区域间技术转移渐趋繁荣。2010年, 全国技术市场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29601项, 成交金额3906亿元, 同比增长7.41%和28%。技术市场成为联系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重要纽带, 为助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资料来源:国家科技部门户网站

6. 地方科技对外开放取得实效

《纲要》实施以来, 各地纷纷以引进技术、机构、人才等为重点, 加快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地方科技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步伐逐步加快, 且取得了实效。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期间, 各地吸引各类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入驻, 累计超过800余家, 截止2011年底, 全国外资R&D机构已超过1500家。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 各地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 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中实现了自身科技能力的提升。例如, 黑龙江立足独特区位优势, 以对俄科技合作为重点, 有效实施对外开放拓展工程, 把“哈科会”打造成知名国际科技展会。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与时俱进

1. 世界创新格局的变化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

本领域相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创新格局的变化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与时俱进, 以确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首先, 当代全球产业分工已开始由产业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产业链之间的分工。造成的结果是, 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由跨国公司控制, 并实行全球采购, 从而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中, 我国应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以争取在全球产业分工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让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痛定思痛, 把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回归实体经济作为重要选择。当前仍处在后工业化起步阶段, 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 应认真思考如何面对“再工业化”的冲击。

第三, 从全球趋势看, 目前研发活动正从欧美向亚太转移,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跨国公司凭借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通过研发所带来了大量的专利, 我们应警惕本土人才流向跨国公司研发机构, 以免制约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

最后还必须意识到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自主创新支撑。应降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外技术依存度, 控制引进国外技术的势头。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

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仍有改进的空间

本领域专家指出, 我国地方和区域科技实力逐步提升的同时, 在“创新管理协调性、科技发展均衡性、创新布局合理性、主体地位符合性”等4方面仍有待改进。

(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协调性有待改进

首先, 应理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行政管辖关系。明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 省 (市) 行政替代不了区域行政。应加强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加大地方政府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力度, 完善区域内部省市间联动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避免由此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出现分散和割裂的现象。其次, 中央仍应继续加强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统筹和协调。国家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位、功能等应进行顶层设计。第三, 国家政策、计划和项目指南应与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和需求紧密结合。继续建立地方参与中央科技的畅通渠道, 以消除地方科技力量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方面存在弱势现象。最后, 应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地方之间应形成有效的合作, 省、市之间的创新体系建设应加大沟通协调的力度。使地方与地方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区域资源整合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

(2) 区域科技发展均衡性有待提高

中、西部等一些地区仍然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实施粗放型的要素驱动, 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实施集约型的创新驱动差异较大。西部和中部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在科技投入、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等方面差距较大, 并呈扩大趋势。区域科技发展的不均衡性, 在总体上制约了我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进程。问题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处于科技进步据后位的省区数量多且变化少;西部地区科技投入与发达地区差距在拉大;中、西部地区科技产出与发达地区差距在拉大等。

(3) 区域创新布局有待完善

突出的重点是应警惕出现“一窝蜂”现象。防止地方在科技规划布局上跟踪或模仿中央, 竞相建设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产业基地, 特别是要避免中央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后, 各地向中央“看齐”, 纷纷制定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导致区域产业创新布局雷同。要警惕“一窝蜂”现象带来的低水平重复、资源分散和浪费、恶性竞争 (项目、产业和人才等) 以及产能过剩四大问题。创新布局还体现在创新链构建上。地区在创新体系建设中, 除了重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和平台建设等这些“外在”要素以外, 也不要忽视管理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内在”要素, 应在这方面作出规划, 避免在创新布局中出现“软肋”。

(4) 企业应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目前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中一个原因是, 围绕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合力没有真正形成。从政府部门来说, 应加速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包括加强项目支撑、风险资金的投入等;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 应加速形成面向企业创新的研发机制, 实现成果与企业对接、使企业的需求真正成为研究机构的需求;从社会来说, 应建立、健全为企业创新服务的中介体系及其服务机制;从企业自身来说, 应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不够, 资料表明,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1年有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仅为11.5%;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71%。而欧美日发达国家已普遍达到2%以上。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汇总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汇总

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建议

本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科技发展的职能定位和分工

在全国科技总体格局中, 进一步明确中央科技力量与地方科技力量的定位, 特别是要进一步明晰中央科技管理部门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 做到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统筹有力。

具体定位和分工为:1、中央科技管理部门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重点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科技攻关、部署全国性、重大性科技任务。2、省 (区、市) 科技发展的重点是制定和完善省域科技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和配置科技资源, 建设良好的区域科技发展环境;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建立完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服务与支撑体系, 为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区域交流平台。3、地 (市) 科技工作重点是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独特优势, 增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能力;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为科技成果输出开辟新的渠道;加强对外交流, 稳妥地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加强地 (市) 级科研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人才培训, 提高人才素质, 稳定科技队伍;培养公众的科技意识, 提高公民的科技素养。4、县 (市) 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要形成促进县域科技进步, 形成较为完备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加速科技成果和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科技为先导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 依靠科技整合资源, 立足当地实际,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信息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工作。

2. 优化全国区域科技布局

结合区域经济区划, 开展科技创新区划, 优化地方科技布局和资源配置, 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城乡科技发展, 以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为依托, 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的创新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带 (区) 、新兴技术产业群、创新创业集群、区域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 带动和引领全国科技创新实力提升, 推动形成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3. 强化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

加强对不同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重视跨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遵循市场规律, 积极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科技合作, 突破跨行政区域创新建设的体制和制度瓶颈, 培育区域创新网络, 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共享, 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一体化、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4. 凸显地方特色和发展需求

根据地方和区域经济特色, 确定各自合适的科技发展领域和模式, 将区域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尽快转变为科技优势。积极推进有地方特色的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发展, 形成各具特色和创新能力的集群区域创新体系。

5. 突出科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力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培育经济增长点, 聚焦民生关注点, 加大对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健康、交通等社会民生的科技投入, 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 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版块, 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以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摘要: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给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 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 必须要夯实。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区) 等各类创新示范区, 基本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成为所在地方和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及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提出的建议, 进行了综合报道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高新区,创新集群,资源,创新环境,协同创新,科技体制

注释

唤醒问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篇10

一、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内涵、类型及意义

1.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内涵。

就数学课堂提问而言,可以根据提问的主体和对象的不同以及先后次序分为三类:“教师问学生”型课堂提问、“学生问教师”型课堂提问以及“学生问学生”型课堂提问。本文的研究角度为“学生问教师”型课堂提问。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学生课堂提问是指学生在课堂或相关的教学情境中,对自己知识领域、学习材料以及教师教学中的某些矛盾、空白和不一致提出质疑,寻求问题解决,以主动维持学习活动有效进行的过程。学生课堂提问主要包括:1.学生由于不能理解教师讲授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产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不同思路和见解,乃至怀疑,需要教师作出解答。

2.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意义。

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体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高效参与课堂的表现,积极提问表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甚至表明学生提前进行了相关知识的阅读或了解。(2)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逻辑判断能力。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之前一般会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学生的初衷是为了避免提问词不达意或者思维不全面,客观上却起到了促进思维,提高逻辑判断能力的效果。(3)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习惯。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发言,甚至对教师的讲授提出质疑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自信,学生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质疑精神,这对于科学创新是一个精神层面上的必备因素。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本身就是进步的起点。(4)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内容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时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创造性问题完全可以纳入教师的讲课计划中,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现状

1.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意愿低,提问行为匮乏。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92%以上的学生有过向教师提问的意向,但只有30%的学生向教师提出过问题;从来没有向教师提出过问题的占36%。其中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0%;怕说错了被教师批评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4%。这些数据无疑显示了学生课堂提问的一个特点:学生不愿提问,学生不敢提问。

2.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能力差。

希望学生提问的数学教师指出,尝试放手让学生提问后,有些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和所讲内容联系不大,而且学生容易钻牛角尖,盯住一个问题不放;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朝着教师教学计划的方向发展,造成教师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一些知识面很广的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和理论有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概念、规律和现象也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缺乏提出问题的技能,提出来之后和自己原本要表达的意思出现偏差,甚至南辕北辙。归结起来,即学生不会问。

三、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提问水平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前提。

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发、设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探求、发现和体验,而学生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质疑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课堂提问可以唤醒其问题意识,活跃其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的课堂提问水平的前提。

2.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证。

不少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未知状态,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课堂上害怕提问,怕被教师批评、指责,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变成同学们的笑料。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如果教师对提问的学生不给予热情的鼓励,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在学生提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对其他学生的嘲笑不加制止,那么教师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问题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的态度,多给学生成功体验的机会。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有不当或错误,教师不应嘲讽,而应肯定学生的大胆行为。

3.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是核心。

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当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课堂引领,提出相关问题,不正是他的学习内驱力被激发的表现吗?例如,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可以适当介绍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相关的科学家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又是怎样在一个个看似愚蠢的“问题”的指引之下,不断地逼近真理的?科学家的例子往往比简单地引出概念,刻板地讲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从而畅所欲言,积极而大胆地提出问题。

摘要: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课堂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同时,学生课堂提问也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重要形式,它直观而有效地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材料理解的深度。关于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注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课堂提问的研究较少。本文先探讨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内涵及意义,再分析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而关注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 篇11

工作室前期论证

电网建设技术的发展革新,“五大体系”建设与主多分开带来的管理体系深度变革,对企业素质和员工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驾驭好复杂的电网,必须全面提高企业和员工综合素质。

(1)科技技术更新快、专业性强。大型课件开发有较大难度,且投入大、回报小,通用性差。而“小发明、小创造”更能为生产现场契合实用,为一线员工快速掌握。

(2)企业技术人员本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继续教育目前大多数为培训式教育。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互动交流不足,限制了员工的创新和改造思维。传统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越来越快的企业发展。

(3)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培养、积累,已产生了一批相对年轻有为的人才力量,拥有58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或成果,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9篇,在技术发明、科学研究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能力。在电力系统开展的“五小”活动中,出了一批技术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线班组的技能技术水平整体得到提高,解决现场设备故障能力明显增强。

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不仅能解决生产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还能带动广大员工共同创新,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进来。其建立和运行,将更加有效地推进公司管理和技术创新,促进后续人才的持续培养。

工作室成员管理

公司工会牵头召开筹建工作会议,会同检修、人力资源、科技信息等部门详细了解公司人才结构情况,筛选出有优秀人才称号、发明创造获奖的人员。确定出有创造意识、能力的首批工作室成员。

招募成员

工作室严格按照条件吸纳符合条件的成员,经过严格审查筛选,共有19名获得省公司“优秀管理、技能人才”称号、拥有省公司以上科技成果或创新成果以及具有相当技术职称的技术业务骨干加入了工作室,成为首批技术创新核心团队成员。并制定人员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和考核奖励办法等具体内容,对加入和退出工作室的条件进行了限定。

确定定位

工作室旨在为公司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成为技术创新、示范引领的标杆;依托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不断提高公司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职工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推动应用技术的发展;造就一支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职工队伍。

成员动态管理机制

工作室把培养公司员工骨干和技术能手作为目标。制定、实施年度青工技术技能培训计划,通过多种形式掌握了解员工对各专业技能的需求,每年组织开展2-3个专业的青工技能培训;发掘各生产班组中不同专业的“小诸葛”,并将其中优秀人员发展为工作室的新进成员,形成工作室成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

员工培养方式多样化

班组员工培训功能

工作室定期开展2-3个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活动。从各生产班组抽出优秀员工组成学习小组,由工作室成员对各生产班组开展技术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提高班组员工解决现场设备故障能力。引领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断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培养更多职工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形成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员工培养、选拔、提高的长效机制,并将职工创新与班组建设相结合,将班组创新工作纳入星级班组的申报、推荐、评定体系,对于在创新方面有突出成效的,公司优先向省公司推荐五星级班组、十佳班组,有力促进班组员工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创新创效工作。

工作室新进人才培养功能

以工作室为平台,培养公司青年骨干和技术能手为目标,制定、实施年度青工技术技能培训计划,并作为工作室新进人才进行培养。针对每年不同的创新课题,在各专业人员中发掘各生产班组中的“小诸葛”,共同参与工作室的课题开发、研究;并将其中优秀人员发展为工作室的新进成员,形成人才培养、选拔、提高的长效机制。

对外业务培训功能

工作室不仅落脚于自身员工的培养,开展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活动,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指定专人与客户进行对接,按照“了解需求、提供服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创新工作为更多的涉电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讲解,开展人员培训服务,为涉电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涉电企业人员解决现场设备故障能力,帮助用电客户安全、有序、可靠用电。

建立青年工作站

工作室管理办公室下设青年工作站,年度组织青工开展信息安全等3个专业的技术培训。培养公司青年骨干和技术能手,实施青工技术技能培训,发现推荐青工技能人才。并与省公司电科院青年博士团就创新创效工作建立了长期交流机制,就部分项目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员工成果丰硕

课题研究项目获好评

省公司下达的十大课题之一《供电企业对标指标提升闭环管控研究》项目,在工作室课题组长的精心策划和详细指导下,课题组成员从指标取数、审查、评价、提升四个环节,识别了对标指标数据质量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标闭环管控措施建议,并以具体指标为例进行了对标闭环管控措施仿真,得到了专家验收组的好评。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工作扎实,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能够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升对标数据管控质量提供支持和参考。该成果也获得了四川省电力公司课题研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参加国网公司“安全生产月”征文活动获奖励

2013年6月是第十二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全国安组委活动要求,组织全国各网省公司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征文评选工作。工作室成员撰写的《县级控股公司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代表四川省电力公司唯一一篇征文获国网公司安全征文优秀作品奖。

同业对标典型经验取得好成绩

工作室成员撰写的《深化改革,创建地县一体化调控操作科学管理模式》《探索软交换,开启通信专业管理新时代》及《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持续型依法治企综合审计检查》3篇同业对标典型经验入围省公司典型经验库,取得了公司2012年“零”的突破和历史最好成绩。

创新指标成果多

2013年,工作室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证书共64个,其中授权发明专利证书5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证书59个,授权软件著作权证书2个;发表科技管理论文10余篇。获得四川省电力公司奖励的专利3项,著作1部,论文3篇;获得四川省电力公司地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成都市人民政府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四川省电力公司企业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课题研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

成果落实有效益

设计开放练习提升创新能力 篇12

一、开放性练习的形式

如何在每一堂数学教学过程中, 能达到训练与培养目标呢?我认为, 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内容, 通过设计并布置开放性的练习作业, 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开放性练习是指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思路开放与结论开放的课内练习。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等。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 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一) 条件的开放性

条件开放有“条件有余”和“条件不足”两种情况。“条件有余”即增加题目的条件使之过剩, 形成干扰因素, 此类应用题谓之为“条件有余”。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必须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 抓住问题的本质, 去伪存真, 从众多信息中选择相关有用的信息去解决问题。而“条件不足”即减少题目的条件, 让学生补充必要条件使之成为条件充分, 从而解决相关问题。这类练习题称之为“条件不足”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 必须先补充合适的条件。不同的人, 从不同的角度增补条件,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便创设了一个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氛围, 给学生提拱了创造性研究学习的情境, 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广阔的发展。如停车场有小轿车和摩托车共42个轮子, 问:可能各有几辆?学生都知道小轿车有四个轮子, 摩托车有二轮和三轮两种, 因而要算出各有几辆条件是不够的, 需要增加一个相关条件, 学生就会根据自已的思维增补条件, 得出的结果也各自不同, 从而体会到不定方程的一些理念。挖掘了学生思维潜力,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问题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 他们在获取信息时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因而他们在分析数学问题时所获得的数量关系也会有所不同, 发现的问题也多种多样。为更好地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设计一些根据提供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叫做“问题开放”的应用题。学生通过解答这类问题, 能充分发展学生各自的个性特长,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二年级学生掌握了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 教师设计了一组开放性问题:校园里有柳树20棵, 杉树30棵, 柏树25棵, 请同学们从以上内容中提取出相关信息, 编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根据题目中的相关信息, 就可以编出了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如一名学生这样编:柳树与杉树的和是柏树棵数的几倍?

(三) 思路的开放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练习题, 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从不同思路入手, 可以去探索多种解法。如学习分数应用题后,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修一条长2400米的路, 前2个月修了全长的2/5, 照这样计算, 几个月可以修完这条路?”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不唯一, 教师通过设计这个开放性练习, 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找出一种或两种情况, 优等生则会根据规律找出全部答案,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反映出学生的不同思维品质。对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增强自信心, 培养创新意识都具有极大的作用。这里不但体现了思路的开放性, 也渗透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的价值观。

(四) 结论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结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的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 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必须将已知结构进行组合和重建。学生分析问题角度不同, 当然学生所得的结论也就不一样了。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类习题, 是把握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有利时期。如教师设计:“有一辆三轮车最多能运载水果360千克, 现在有两种水果, 苹果每筐重60千克, 梨每筐重40千克, 可以怎样装车运输?”这样一道开放练习, 有极少数基础差的有一种方法, 多数同学有两种方法, 还有一些程度好的学生有多种方法, 他不仅方法多不能将装法条理化。通过本题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到不同的答案。

二、开放性练习设计的原则

练习, 即学生自我检测或展示的过程, 教师教学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为根本任务, 让学生在多做多练中深思, 自己去领悟知识。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精选习题, 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 提出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 又要适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测, 了解所任教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练习设计中, 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 把握练习的起点

班级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 不同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强弱不一样, 而新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认识到应用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把握练习的起点, 开放性的练习设计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把握好练习整体性, 层次性, 梯度性原则,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做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二) 抓住练习的重点

每堂课的知识教学都有其重点, 教师在根据教材内容及提出的教学目标, 从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合理准确的教学重点, 并根据教学重点设计适当的开放性的课堂练习, 集中训练, 达到教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 突破练习的难点

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练习的难点, 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备课上多动一番脑筋, 多花一番心血, 认真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努力钻研教材, 结合学生实际, 把握住练习的难点,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就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相对缺乏, 在新知识的接受上难免会出现困难, 这就是新授知识的教学难点。哪些知识需要进一步巩固, 哪些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皆由学情而定。而不容易掌握的那必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所以在练习中突破教学难点的而设计些必要的开放性课堂练习。

(四) 练习与评价相结合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课堂练习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有效方式, 通过练习检测能充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 开放性练习设计要能体现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 与对学生的能力评价相结合。

三、开放性练习设计的建议

(一) 在探究练习的形式上, 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各自的特长和个性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二) 在整体开放性作业中, 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 让学生展示交流。通过各种教学平台“学习园地”、“数学作业展”、“数学擂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日记”等。在探究中, 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不能一刀切。甚至同一学习内容, 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的方法。

(三) 在数学作业评价中, 要采用多种结论的方法。有的作业让学生自评自查, 有的让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 相互评价, 开放练习的解决问题方式尽可能保留开放状态, 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更广阔的教学天地, 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开放式的教学正不断的进入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我们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大脑, 以人的发展为本, 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 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再平.小学数学开放题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李玉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原则[J].北京: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0 (12) .

[4]庄沧河.开放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 2002 (1-2) .

上一篇:人牙髓细胞下一篇:电力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