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2024-05-25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共8篇)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篇1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日我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赛后更是深切体会到了创新的魅力。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调整,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说到创新创业问题,哈佛商学院教授斯蒂文先生总结得非常好,他说:创业是不拘泥于资源约束的前提下把握机会,整合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培养双环节都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从教育、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结合自身我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我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此,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作为元培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学校也在各方面都为我们展示了舞台,各种竞赛以及科技主题月都实实在在的层层推动了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我们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了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园——我们的梦想基地。

二、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之前在听党课时听到一个很有魅力的想法:把公选课按专业方向归类,让你在选择公选课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并系统的学习该专业的相关课程,最后颁发该专业的“文凭经验证书”,与普通的学位证书不同的是这是你第二“专业”的履历证明,也为你以后打下了系统的基础,在从事相关工作时也会更有心得。因为只是公选课,也不会带给我们太多压力,真正做到因教施材,学以致用。

必须明确的是,光是学校在这方面做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时刻与时俱进,在党的伟大政策领导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结合理论大胆实践。团结所有的力量为创新创业注入青春的活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篇2

一、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1. 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是高校创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当今世界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大变革时期, 知识经济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 知识创新成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为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由于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人才竞争, 因此, 培养创新人才, 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协同各种创新力量, 突破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 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理念, 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并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意见》, 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由于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因此,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成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2. 在参与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是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

西方高校普遍重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日本高校在此方面尤为突出。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源自美国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像波士顿128号公路沿线高新技术园区的成功得益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高素质毕业生;加州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人才精英[1]。美国目前最为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下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 (I/UCRC) 模式。目前, I/UCRC系统创新联盟在美国共有110多个, 涵盖700多家公司, 100多所研究型大学, 800多名教授, 1000多名研究生和250多名本科生[2]。许多I/UCRC联盟以卓越工程项目为载体,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创新活动中与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交流合作, 获得与产业直接相关的工作经验, 提高适应产业部门的工作能力 (武学超, 2012) 。美国大多数研究型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强调教学不仅要适应教师的研究, 还应适应学生研究活动的开展。像麻省理工大学1969年设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实现本科生研究工作的制度化, 使每位本科生四年求学期间都有一次以上机会, 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 参与创新性研究计划。麻省理工大学还通过独立活动计划 (IAP) , 给学生提供四个星期的独立活动时间, 每年学校提供600多个范围广泛的学术性和非学术型课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3]。斯坦福大学也于1994年建立了本科生研究项目办公室, 专门从事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管理工作, 鼓励院系教授设计适应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 直接向愿意参加教师指导的研究项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 (张晓鹏, 2006) 。

二、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教育规律和科技企业发展规律

1. 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强调实践训练和个性发展, 高校与社会创新部门的有效合作, 将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与环境

创新是一种不墨守成规的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则是由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规律。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就是要实现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协同学习。由于“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某些科学的直觉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 很难通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渠道加以传递, 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掌握”[4], 因此,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显性知识显然不够, 还必须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和创新技能。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课程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长, 从事实践活动力不从心;教师也因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 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动力;学校则因实训基地有限、实践教学成本偏高、实践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等原因, 没有在实践教学方面下足工夫, 导致许多实践教学环节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有学者认为, “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 有利于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5]。还有论者指出, “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 有4/5发生在课堂外”[6]。由此可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应注重学生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能有效促进学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学习, 有利于学生参与企业科技攻关与技术革新活动, 得到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活动的实践训练, 实现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集成。由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科研阅历和实践经验, 他们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将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与实践成分, 为大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和环境。

2. 科技型企业发展需要依赖人才创新力的提升

知识经济背景下, 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需要有大量高、精、尖的人才将图纸变为实践, 科技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论者指出, “在强调拥有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 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关键已经由企业内部的功能部门的交流转变为企业外部创新合作, 协同知识创新已经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7]。这就表明, 对科技型企业而言, 借助高校人才优势与多学科的优势, 开展知识协同创新, 解决重大科技问题, 使自身的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应成为科技型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思路。

目前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经营理念、功能定位和科技成果创新等诸多问题, 需要通过与高校的协同合作, 充实高科技人才, 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推动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 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此方面, 国内外名校的实践进一步提供了例证。譬如国内无锡高新区非常重视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设立了2000万元的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及“南京大学软件人才奖学基金”, 以培养和发展软件产业急需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以高新企业人才创新力的孵育为切入点, 加强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建设, 在加快一流研究成果转化的同时, 还持续不断地向硅谷提供大量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成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很注重对高科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高新技术开发人才的培育, 因在企业人才创新力提升方面杰出的孵化功能, 而获得了“高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与“科学家的工厂”等美誉。

三、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观念协同:达成联合培养学生的共识

当前大学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型观念文化与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应用型观念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互认同与包容。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与程度, 为人才联合培养制造了观念障碍。国外学者Geisler认为, “产学研合作方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认同感越强, 就更容易形成共赢的心理预期, 合作关系也更持久”[8]。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1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联合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现有体制框架的规定, 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改革;要深刻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奋力攻关;要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看待这项工作, 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抓”[9]。可见, 要想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创新各方主体首先应实现观念协同, 认识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 为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体而言,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文化观还不够浓厚, 教师局限于封闭式、书斋式、独立式的思维惯习, 习惯于按照本学科的理论逻辑和思维定势去研究, 习惯于从教育系统内部去寻找科研资源, 习惯于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习惯于封闭式培养人才, 重科研轻人才培养, 缺乏通过科研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因此高校要深刻理解“2011计划”的内涵, 围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以原始创新质量、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贡献度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为考评导向, 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积极培养企业所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要转变学生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由“文凭社会”逐渐向“能力社会”的变迁, 认识到科研创新活动对自身能力增进的意义, 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自觉培育自主创新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课题或工程设计, 在科研攻关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企业基于安全责任、管理难度等问题的考虑, 并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 缺乏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国外学者Chesbrough曾在《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中提到, “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10]。因此, 科研企业应转变观念, 肩负责任, 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 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持与财力支持, 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转变。

2. 知识协同:通过攻关项目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产学研协同实质是建立知识联盟, 通过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共享、集成, 实现知识的增值。通过知识增值凝聚产学研合作的各个主体, 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11]。国外学者Schartinger曾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的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 区分了专利许可、联合开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养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知识协同形式[12]。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衡量, 以攻关项目培养学生是知识协同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有利于实现知识增值与协同创新主体的共赢。

有论者指出, “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一定要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得到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实际训练, 能经常地、及时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13]。目前国内一流大学已经开始重视通过产学研协同科研攻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了“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使本科生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课题研究, 多名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科学》与《自然》上,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2011年12月16日, “百度—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会”在百度大厦隆重召开, 发布会主题为“让最聪明的头脑挑战互联网最有价值问题”。

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普遍缺少承担高精尖项目的机会, 由于导师缺乏高水平的课题, 加之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使得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不足, 质量不高, 因而难以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要想走出困境, 就应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抓住行业前沿性、基础性、公益性问题进行科技创新, 以攻关项目为载体, 使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研究课题, 获得向科技高峰冲击的机会, 从而实现科技攻关与教育创新的协同, 让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能经常和及时地得到科技大师的指导, 得到创新活动的训练, 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3. 组织协同:打造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我国传统人才培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教师以传递知识为目的,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学生则将知识视为实现目的之手段, 渴望获得具有应用性、社会适应性的知识。师生教学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教师教学目标忽视学生需求与特点, 以知识掌握代替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由于无法实现由表层记忆学习向深层理解应用学习的转变, 也在逐渐销蚀内在本真的学习动力。要想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迎合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诉求, 需要实现教学载体上的突破。其中, 通过产学研组织协同创新, 以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 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实训基地可以是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工作站、创业基地等实体形式, 也可以是网络组织、矩阵科研团队等虚体形式, 用以促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水平联合攻关的有效协同。如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在衡阳探矿机械厂建立了“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验基地”, 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喻芒清, 2006) 。由于信息社会背景下, 网络虚拟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正在成为发展的趋势, 以高校为中心的产学研创新主体也要尽可能嵌入到多元协同创新组织网络中,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的知识协同创新,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便捷地在由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多家企业形成的网络虚拟组织中参与学习与研究, 提高信息收集、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 “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在创新的实践中培养成长。从机制上看, 就是要努力将学校具有的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 服务于对学生的创新型实践教育, 把学校所有能够利用的优势资源都转化为培养学生的资源, 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14]。这就表明, 要想取得人才联合培养的有效突破, 需要以高校为主体, 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部门等社会创新部门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利用各方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 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协同组织生态。具体来讲, 利用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可采纳如下方案:第一, 高校利用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与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教学, 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真实情境性的教材;学生利用合作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对参与协同创新的师生制定评价指标, 如创新人才培养指标与创新训练学分指标, 明文规定学生完成相应创新训练学分方可毕业。第二, 企业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课程开发基金、创新奖励基金, 并积极参与高校课程建设, 提供本行业中真实的案例情境与问题情境, 并把本行业所需能力及如何获取这种能力吸纳到教材建设当中, 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导向与动力机制。第三, 政府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财政支持及人才政策的扶持, 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 协调各方矛盾, 促进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

摘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符合教育规律与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观念协同、知识协同与组织协同问题, 其中观念协同是基础, 知识协同是关键, 组织协同是保障。惟有构建三维协同创新机制, 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54-02

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1.1独特的艺术专业招生制度,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根据设计艺术专业招生特色,延续传统的选拔制度,主要以素描,色彩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由于考生生源的原因,大多数高等院校招生并不以创新思维为特点作选取依据;另一问题,艺术设计专业考生文化的差异,在思维的创新上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艺术招生问题制约着专业人才素质的形成。

1.2根据我国教育培养特色,艺术专业大学生习惯性思维问题

针对我国小学、中学、高中培养模式,学校对学生培养的特点应试能力远远高于创新能力。设计艺术专业大学生往往在做一些创新设计作品时,难以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提炼创意。产生此问题的原因:“a,经常被固有的思维方式困惑;b,难以找到科学的方法解决创新问题;c,如何发挥个人长处去创新设计等问题。”面对着这些思维问题,建立完善的创新思维体系,对于文化产业,高等院校,学生都有着明显的益处,这也正是本论文撰写的初衷。

1.3高等艺术院校对创新思维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在每项设计工作中所扮演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艺术类院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其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现象,很多专家学者列举出很多不利的现象,导致很多专业被打入就业“冷宫”。根据沈阳新闻网2014/10/14日的报道中了解,“辽宁省各高校7个专业就业老大难其中5个艺术类专业分别是:艺术设计学、表演、广告学、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其中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学生自身——“不懂得设计创新”。根据教学反馈,各院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体系建立不完善,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懂创新”。艺术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应根据教学特色,建立有特点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在设计创新上的思维局限。

2创新思维在国外教育的重视情况

2.1创新思维体系在美国教育的发展

美国十分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一类的课程,不仅在大学开设,就连中学,小学都有相关课程。他们始终相信“手艺有可能因为先进技术的出现而遭到淘汰,知识有可能因为不断爆炸而变得老化,唯有充满创意头脑永远不会枯竭,忠实地为我们出谋划策。”例如,1936年,美国通用公司为职工开设《创造工程课》;1953年奥斯本提出《创造性想象》轰动全球;随后60年代以后,出现几十个创造,创意研究中心。创新思维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创造发明活动,对美国的经济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2.2日本对于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更为重视

日本不仅针对大学生,社会工作人员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培训,并且在幼儿园课程中,也加入一些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例如,1974年,小林由树子女士创办了“日本创才学园”,致力于幼儿的创意技能,创造性开发教育。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具有丰富创造性的真才实学的人才,为日本培养21世纪具有高智力、高创造力的高级优秀人才。

3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根据《2013-2018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阐述内容:“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智慧,知识,创意和灵感在特定的行业的物化表现”。针对于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创新思维体系”凸显重要。它是从根本上解决思维拓展问题和创意提炼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创意方法可为文化产业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3.2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在高等艺术学院的重要性

创意思维也称作创造性思维,人脑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进行针对性的创新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对问题新颖的阐述。它在整个艺术设计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关系到设计作品的成败。

大学生经过四年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根据实际教学反馈,多数毕业生并不具备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忽略设计前期调研”、“设计目的不明确”、“不会对主题进行创新性创作”等问题。学生大多数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但这样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并没有提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不利的想象?如何提高大学生设计创新能力?高等艺术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办学特点,建立独特的创意思维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找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3.3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可满足文化产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特点,“创新”是每项工作的灵魂,创新型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财富。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可以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建立完善的创新思维框架,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充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范围,改良学生固有思维模式。

4.创新思维体系研究基本思路

4.1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思维模式,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4.1.1创新思维前期准备阶段——理性分析设计题材内容,明确设计创作目的。

大学生可以通过章节训练明确创作方向,寻找适合的创意表达切入点,避免设计创意作品与设计需求不符合;另一方面,通过此阶段,改善大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点对点”思维模式。(备注:此阶段专业教师要避免学生加入个人观点,要时刻提醒学生要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设计需求。)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篇4

2012-06-02 10:54:31

把握机遇、勇于实践,提升学校

协同创新的能力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张宗益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既是积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大举措,也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高校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现实路径,必将推动高等教育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一、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形成多方推进“2011计划”的良好氛围

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创新力量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创新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然而,提升创新能力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意义早已超出单一主体、单一领域、单一行业的范畴,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共进,从而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因此,“2011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地方的密切配合,在多元协同的基础上保持整体协同,在开放协同的过程中推进持续协同。高校也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积极为计划的实施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二、认真思考,深刻领会,全面把握“2011计划”的科学内涵

“2011计划”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根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目标,两类评价标准,三大战略重点,四项载体类型。

——一个核心目标即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带动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两类评价标准:一是“国家急需”,即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二是“世界一流”,即坚持学术标准,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

——三大战略重点:一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重点学科优势,聚合国内外有效资源,打破学科阻隔和行政壁垒,形成促进学科强强联合、交叉融合、集成共生、竞相发展的学科生态格局,带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步提升,增强重点学科综合实力;二是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多方参与、深度融合、动态开放、相对独立、可持续发展的实体组织,通过这一载体,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三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必须突破长久以来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以及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外部体制壁垒,充分激发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构建良好的产学政研用互动链。

——四项载体类型。“2011计划”初步界定了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开展协同创新的四种基本载体类型,同时鼓励高校勇于探索,创新模式,努力使各类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行业进步的发动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营。

三、科学谋划,大胆实践,切实保障“2011计划”取得实效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西南财经大学将紧抓这一重要发展契机,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的要求,紧密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将协同创新平台培育与建设同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凝炼协同创新方向,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组建协同创新组织载体,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培育建设力度,助推学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着力点,夯实协同创新的基础。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拥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提供一流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西南财经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结构,一方面为有效进行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实力。另一方面因为学科结构相对单一,优势重点学科集中在经、管、法等学科门类,学科分布面狭窄,又制约多学科协同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国家“2011计划”的启动,为更大范围跨学科协同创新带来极佳机遇。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大力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注重创新团队的多学科背景,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单位的紧密合作,在围绕重大问题的多学科、多单位协同攻关中促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以与行业、区域深度合作为重点,搭建协同创新的平台。

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决定了学校协同创新的重点是服务金融行业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与金融机构和行业部门合作共建的研究机构的作用和优势,汇聚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继续深化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及各大金融机构协同创新。学校积极发挥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审计学)、政治经济学和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优势,同国家相关部委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如与国家审计署科研所共同组建“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部等部委协同研究“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等重大课题,上述与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奠定了协同创新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另一方面,学校是西部唯一“211工程”重点建设财经大学、中国西部财经智库,决定了学校协同创新的重点是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成渝经济区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反贫困和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等重大战略问题,学校将切实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充分集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及企业创新资源,联合筹建协同创新平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以健全、完善合作机制为保障,提升协同创新的水平。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 篇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召开第二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

2010年7月9日上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第二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在该校体育馆隆重举行。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申纪云、娄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鄢福初、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左清、娄底市科技局局长曹刚、娄底市社科联副主席张智倩应邀出席会议。姜正国、柏连阳等校领导及60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柏连阳教授主持。

此次会议以“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实现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目的是全面总结该校近4年来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安排部署今后几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使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再实现新跨越,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会上,该校党委书记姜正国教授致词;柏连阳校长做总结讲话;副校长刘和云教授做工作报告;副校长谢祥清宣读表彰决定;肖华茂博士作为科研工作突出贡献个人代表做了经验发言;省教育厅申纪云副厅长、娄底市人民政府鄢福初副市长做重要讲话。

娄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鄢福初在讲话中对该校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为娄底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充分肯定,他希望学校更主动、更全面、更深入地为娄底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把学校建设成为娄底市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娄底市科技创新高地和娄底市重要文化阵地。并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 提升龙头作用 篇6

刘振江

今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大连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带动区域加快发展,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连要深刻理解《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对大连的定位和要求,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着力增强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内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连龙头作用和核心地位。

一、增强以寻求新科学知识、获取新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的原始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速度就越快,经济运行质量就越高,综合实力就越强,对外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大。因此,重视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和必然选择。其中,以寻求新的科学知识、获取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的原始创新,不仅可引起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而且将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成为提高一个城市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转化为一个城市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一个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尤其高度重视科技原始创新,并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进而使我市城市功能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仅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而言,2008年我市分别达到8244件和3055件,与5年前相比,分别增长了170%和285%。但是,与国内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我市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存在较大差距。要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连龙头作用和核心地位,迫切要求我市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以及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不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科技成果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和重大产业技术,增大科学技术在我市生产和再生产中应用密度,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和提升我市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的核心作用和带动作用。

二、集成创新也是自主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

自主创新不局限于原始创新,也不等于原始创新。创新主体集成现有各项技术,创新出具有市场竞争力新的产品或新的产业,也是自主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特别是在产业关联度、技术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今天,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具有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创新周期相对较短、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开发巨大的潜在市场、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等特点,它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突破、创新所产生的能量,也成为推动一个城市经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要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连龙头作用

和核心地位,也要求我市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强化科学发展和开拓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科技资源配置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和条块分割的体制性弊端,按照市场最优化的原则,整合我市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吸引国内外各类创新人才采取多种形式来我市工作或为我市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由政府出面搭建科技集成创新平台,集中科技创新优势力量,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项目,尤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市确定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加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科技集成创新工作,尽快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大量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提升我市企业和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全面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提升对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

三、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排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也不是闭门创新。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自主创新更需要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进行科技创新并非明智之举。我市要充分利用经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创新发展机遇,加强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助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经济腾飞和跨越,这也是后起国家或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赶超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成功之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功不可没。要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连龙头作用和核心地位,也要求我市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继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广泛吸收全球最先进科技成果,改造和提升我市传统产业;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现象,把引进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要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及重大课题研究,为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不断增强我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我市在引进技术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同行业技术差距,尽快实现从国外输入技术到向国外输出技术、“大连制造”向“大连创造”的跨越,不断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辽宁全面振兴和东北快速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实施科学发展举措,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

要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连龙头作用和核心地位,各级政府要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多渠道增加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投入,重点引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急需人才和获得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的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物,优化我市人才结构。充分发挥经济科技的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促使企业不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依据市场确立科技创新和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和重点,发挥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放大科技成果的市场效应;加大对在连高校、科研院所的扶持力度,组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我市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

建立研发中心,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选派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支持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不断加大财政用于科技方面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增大财政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奖扶力度,实施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免减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激发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基金、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商业性金融资金进入创新型企业,改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服务和金融支持;要将研发成果转化作为考核研发人员绩效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进而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积极性,不断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我市企业和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我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加快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篇7

一、兴趣萌生“问题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情不自禁地置身于物理教学情境之中,试图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形成“问题意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如借助直观教具、多媒体、魔术,或引用物理故事、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生活事例以及现代科技知识等,创造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再适时进行提问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萌发问题意识。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的实验。奇特的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有了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二、氛围滋生“问题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为学生学习创设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生动的物理环境,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使学生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简单的问题,教师都不应随意泼冷水,横加指责,而要耐心指点,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物理实验是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手段之一,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浮力”的教学,那些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密度,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空心以及物体形状等有关。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洋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块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淡水河里,浮力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如下的演示实验,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大家观察弹簧秤示数,说明了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学生带着问题在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实验氛围容易使学生滋生“问题意识”。

三、实践衍生“问题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当见到一个现象,要习惯于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此外还可以为学生设计答疑本,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查阅,师生共同参与答疑解难。在班上逐渐形成提问答疑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四、启发催生“问题意识”

教师要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培养进行有目的地引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的“问题意识”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寻找思考的方法,积累思维的经验,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启发和引导,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经过启发能够有所领悟,少走弯路。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问“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流,为什么能用伏安法测电阻”就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更具有启发性,激起学生求知欲,此外,教师还应精选精编例题、习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并注重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有目的地引发思考与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篇8

【摘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我国未来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发展。针对目前高校的教学科研现状,作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将教学和科研更好地结合,培育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23-02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克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障碍,改革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和方法,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当前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其核心是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客观性对社会经济的充分反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性与内部规律性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性要求,其实现形式是高等教育同科技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结合,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先进文化不断前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人才“商品生产”的出口或最后一道“工序”,其创新能力是“市场品质、品牌”的核心元素,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高校深化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热点与难点。

一、目前的现状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特别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院校,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加强高等院校人才素质教育,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才能满足未来世界强国竞争的需求。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很多老师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完成教学大纲上的所有教学内容就可以了,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上是课程内容满堂灌,理论知识强于一切,教育科研几乎视而不见,加上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相当多的教师整天陷于备课、上课等具体的教学事务中,无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对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列举出更多的实际应用中的事例,使同学们无法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学了而不知道怎么用,最终使学生产生大学学习无用论的想法。还有很多老师只顾自己职称评定等个人事务,无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一较突出的问题是教育科研保障条件不够,例如教育科研保障条件包括经费的投入,相关制度与激励机制等。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1.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对于“电气控制与PLC”、“检测与转换技术”、“监控与组态技术”、“电子电路CAD”和“电机学”等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及各知识点在以后工作中的用处。在讲解中应最大限度地引入现实工作中具体应用实例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应该将自身所接触的课题项目研究、培训以及工厂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等实践经验结合理论课程讲解给学生们,只有这样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和开发学生通过实践应用真正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创新意识培养为先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基础型→提高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层次化理论-实验教学体系。

对于“自动控制理论”、“工程电磁场”等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我们要寻求一些突破性的手段,让同学们不仅学懂,还要让他们快乐式学习。例如,在我们学习“自动控制理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可以以某电机制造公司设计的一个直流伺服电机控自系统为工程背景,运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相关知识环节解决该系统的速度控制问题。第一步系统建模,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第二步时域分析,求不同输入时系统响应;第三步运用零极点图分析系统稳定性;第四步频域分析,利用奈奎斯特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讨论系统增益裕量和相对裕量;第五步用补偿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系统优化。这正对应“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六大章节的内容——第一、二章引言、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第四章根轨迹法;第五章控制系统频域分析;第六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控制”什么,怎么“控制”,清楚地看到“控制”的效果,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增设开放性实验室课题研究环节,即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学课程的情况,设定一些相关题目,并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题目,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完成实验任务和要求,学生应作为实验教学主体,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践环节我们要求项目实训必须在接近或达到专业活动环境氛围中进行,既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也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点,把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与专业素质的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

2.构建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并以学分的形式将其纳入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该计划应包含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五方面内容,每个子计划包含若干项目类,每个项目类由若干具体活动项目组成: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创新型实验、开放实验等活动;创业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科技竞赛计划主要是组织参加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人文素质提高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已成为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积极探索、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全过程的指导中应当重点关注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做学问,并注重心理辅导,尊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潜力,在学生迈出科研第一步的时候给予他们科学道德和规范的引导。积极推行启发式、探讨式、鼓励式的指导,同时将自己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密切结合,做好大学生在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位向导。

3.建立实施大学创新训练计划的运行管理机制

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按“总体设计,分项实施”的原则,实行项目负责制,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组织实施。该计划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做到四年不断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特长选择相关项目及其修读时间。

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组织实施机构。学校、学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具体实施各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使该计划的实施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学院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的各项校级活动,根据学校委托承担面向全校的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规划和组织开展院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具体活动项目和时间,从而形成了学校、学院、学生互动的创新能力训练机制;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实施管理办法及各分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办法和细则;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管理系统,这样才能长期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正常运行并且发挥预期功能。

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件任重而道远的的任务,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老师,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使学生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同时也更好地指导我们从事教学科研事业,完成我们大学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安雪飞.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54-55.

[2]夏玉颜,王责成.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创新素质现状调查与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0,(2):79-83.

[3]秦燕娟.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8):22-28.

[4]李倡平.刍议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0,(5):54-57.

上一篇:小学作文:记一次比赛下一篇:乘坐地铁必备口语表达